产业创新升级

2024-10-18

产业创新升级(共12篇)

产业创新升级 篇1

尊敬的陆会长、何会长, 尊敬的张市长, 很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代表林安集团和大家交流学习。我今天主要是把林安集团在创新运营模式和搭建信息化平台上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林安物流园的情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 林安物流一直把创新作为核心点去发展。林安物流园以信息化为核心, 有效的整合物流供应链, 以“基地+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 构建了第四方服务平台和信息化交易平台, 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价值。

林安物流园目前建有全国最具规模的零担快运中心和信息化交易平台, 平台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模式。目前互联网W W W.0256.CO M网上平台发布全国货源信息每天超过20万条, 整合了全国社会司机会员150多万个, 企业会员10万多个。网下交易平台拥有1500个交易席位, 每天有3~5万人在现场交易, 成交量每天2万多笔。通过不断的整合资源和创新升级, 在短短7年成为全国物流园区的标杆, 形成独特的“林安模式”。“林安模式”得到汪洋书记、国家多部委和行业的高度认可, 林安物流园以信息化建设、品牌管理、连锁经营为核心, 致力于打造全国连锁商贸物流园区的名片。

林安模式和创新

林安模式就是创新一个模式:创新一个模式:“基地+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搭建两个平台:第四方服务平台和信息化交易平台;解决三个难题:诚信缺失、成本居高不下、信息不对称;实现四流合一: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达到五个目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打造诚信体系、推动物流产业升级、实现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这个模式为什么称之为“林安模式”?这是在分析了中国物流市场和物流园区现在存在的问题, 以及中国对物流的发展打好趋势之下, 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模式, 物流业自从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 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物流行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手段很简单, 科技行含量不高。第二, 信息化水平低, 物流信息孤岛现象很严重, 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也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第三,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这样提高了产品成本和商业成本, 降低了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力, 也降低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第四, 诚信缺失, 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和发展。第五, 物流业、高端服务业、制造业、商业各类的要素联系不紧密, 没有很强的产业联系效应。

基于这五点, 林安模式提出了“一二三四五”, 推动现代物流转型升级, 就需要创新现代物流运营模式, 这是创新的一个立足点和依据。

在物流行业中, 一、二、三方都是做物流业务, 我们作为第四方是做服务平台。第一, 物流总部中心, 第二, 招投标中心和呼叫中心, 第三, 诚信管理中心, 第四, 客户服务中心, 第五, 物流班车管理中心, 第六, 资金结算中心, 通过这几个中心, 把物流服务连的上中下游的节点剥离出来, 形成一站式的上中下游的服务。整合平台资源, 建立全国物流招投标中心和呼叫中心, 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也能无缝对接。我们要提供最低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 为工商企业寻找更好的物流供应链, 为物流企业和车队寻找货源, 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实时对接。诚信管理中心, 着力打造高效诚信的物流供应链, 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行业的诚信缺失问题。我们要依靠完整事前事中事后的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创新监管体系, 建立起行业内诚信首赔制度和不诚信曝光制度。创新整齐合作模式, 构建立体诚信服务体系。建立物流班车管理中心, 实现诚信联盟一体化, 以客运班车的形式, 做到准点发车、准时到达, 全程监控, 借助信息化平台的信用系统、车讯通定位系统, 整合全国大量闲散的社会车辆, 将其打造成有组织的诚信车队, 并通过整合货源和各种子资源, 统一管理标准和服务, 在全国树立精品专线典范, 打造诚信专线联盟。

建立资金的结算中心, 实现在线支付, 目前和中国建行发起了行业联盟卡, 并与中国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研发了适合物流行业使用的“支付宝”。

创新平台, 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是采取网上和往下相结合的模式, 搭建了全国综合性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第一, 建立网下物流信息交易中心, 实现物流供需各方现场直接交易。现在每天现场有三到五万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易, 通过股票式的现场交易中心可以有效的解决诚信、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最大的好处是为我们的企业直接降低物流成本, 让厂家和司机直接交易。

第二, 搭建了林安物流网, 这个平台操作起来很方便, 通过互联网, 我们自己研发了手机终端, 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 就可以实现我们的平台实时在线交易, 也可以通过物流通呼叫中心, 实现实时交易。

第三, 建立物联网应用示范中心, 我们自发了三个产品:管理软件, 通过移动手机, 实现在线的跟踪服务, 也可以通过平台为司机进行车辆和货源的调动配置;打造了全国货物管控系统, 利用射频技术和手机终端, 实现对货物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实现跟踪管控;打造全国车辆交互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实时的定位和呼叫, 实现资源优化, 减少车辆空载和迂回闲置。

第四, 打造林安公路物流价格指数。我们通过平台的资源进行分析, 把它量化, 真正打造在行业有指导性的价格指数, 发挥价格风向标的作用。

第五, 发起组建全国首家物流交易所。物流交易所不仅仅提供物流信息交易, 还有物流招投标、物流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促进物流多式联运发展。

第六, 建立全省首个“物流超市”。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 林安集团把信息化平台和专业市场实现深度的对接, 也就是把传统的现场现金现货的交易升级转型为更诚信低成本的展贸中心。

社会效益

我们的平台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认可, 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提升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效率, 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物流业中诚信问题。同时, 帮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 整个平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在就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税收方面, 因为大量的商流和现金流的聚集, 我们的税收也水涨船高。信息化平台, 能真正发挥集约利用土地的作用。还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真正践行了低碳经济。

各位领导, 各位同行, 各位嘉宾, 在这里只是把林安这几年在创新模式和信息化搭建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我们将不断的开拓创新, 加快连锁步伐, 在全国进行布网, 我们也把信息化平台和全国的物流园进行深入的对接。我们也希望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全国传统物流园相结合, 真正的推动物流园区向现代物流园区的转型升级。

产业创新升级 篇2

惠东县科学技术局

近几年来,惠东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工作如下:

1、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惠东县鞋业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国家星火计划“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复合隔热保温外墙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彩色碳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县。以上项目的实施,引导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四季鲜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发出对应配套设备相对少以及余热、余冷循环回收充分利用的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及装备,省去了传统加工装备的锅炉等诸多附属设备,比

传统装备节能30%,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美新公司通过实施“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塑木生产线11条,塑木产量达到600吨/月,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50多种,解决了塑木发霉、虫蛀、开裂和易变形等常见问题,得到国外苛刻的检测机构SGS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国外,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业通过“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县形成了马铃薯综合技术标准,增强了马铃薯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节约了肥料、农药等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种植效益,带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几年来,我局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区域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为止,我县组建了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各5家。其中,依托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软包装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塑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猪肉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研发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容大油墨(惠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了黄埠鞋业、铁涌马铃薯、梁化蔬菜三个省级专业镇与平海海水养殖市级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推动了各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我县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我县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和院地合作。2009年,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就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签订了协议,联合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2011年,我局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月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惠州市耐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与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月份,我局组织吉隆镇、黄埠镇各大中型制鞋企业技术骨干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鞋样设计培训,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切入点,双方广泛开展多专业的培训活动,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组织美新塑木、澳达树熊、艾希

德药业、裕顺鞋业、九华农贸、奕达农贸、富盈玉米专业合作社、四季鲜、东进农牧等一批较具实力的企业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引进推广应用。现共有1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派出了21位科技特派员和8名田园专家进驻我县14家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长效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几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产学研结合项目33项,硕果累累。如瑞帝养殖场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实施“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虾苗培育技术研究”,为我县对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95%以上,虾达到一级虾标准,无药物残留,符合出口欧盟国家的要求,促进了我县高位池养虾健康稳定发展;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冰鲜肉的加工工艺,开发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冰鲜肉产品,从而推动了我省肉类行业的技术进步;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残余粉末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攻关,使废弃电子线路板的残余废渣得到再生利用,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塑木复合材料产品,通过了要求严格苛刻的国际ICC、Warnock Hersey等机构的检测,长期批量出口欧美市场;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积极开展“环保

型高硬度高柔韧性自交联型复合改性聚氨酯水性乳液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使国内涂料及胶粘剂系列产品更加完善,带动国内涂料及胶粘剂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4、加大知识产权产出,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产出成为一个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助推作用。一是着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带动企业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专利制度健全的企业,列为惠东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他们建章立制,把专利制度贯穿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将我县无专利企业纳入活动重点,用典型带动部分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企业,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申请“零”的突破。2010年,实现“灭零”目标6个。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举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邀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以及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对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分管科技、知识产权的领导、负责人等进行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相关

政策和措施以及商标、专利的检索与申请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惠东县科技局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给予国内或国(境)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类型的专利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以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县专利拥有量。四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2009年开始在黄埠镇实施省专项“鞋业专业镇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选择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着力营造知识产权示范镇的技术创新氛围,以知识产权示范镇为榜样,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36件,同比增长54.5%。

存在问题:

一是全县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一些企业科技投入的意识也不强,企业R&D投入远低于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手段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面向行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乏力。四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五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 加快产业升级 篇3

祝永宏:首先,园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去年1~10月,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6家,实现产值27.66亿元,同比增长75.11%。这个增速大大高于全国园区普遍水平。同时,项目建设进度加快,1~10月,首位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2.47亿元。其中,瑞宇针纺、三品服饰、英之杰服饰、凯维龙服饰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14.97亿元;联达服饰、宝德二期、衣唯尔服饰等36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7.50亿元。

TAweekly: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入新常态,很多行业和企业面临下行困扰,宿州园区有哪些创新措施和应对思路?

祝永宏:第一,专项政策扶持。宿州市、区两级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用于专门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升级改造、创树名牌和建设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平台进行补助,另外,还将从土地指标、融资、人才引进、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第二,强化用工保障。依托全区190万人口,健全区、乡镇、行政村三级招工服务网络,帮助企业招工。依托产业基地培训中心有针对性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不同群体的居住需要,在城区规划建设公租房、高级人才房及保障性住房等,实现员工在园区就业、安家,有效帮助入驻企业解决招人、育人、留人的问题。

第三,完善产业配套。园区积极引进了广东临安物流、南翔集团等现代物流企业,根据入驻企业需要,协调开通相对应的物流专线,为企业配套及拓展市场和电子商务的进驻提供便利。同时,加快产业城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为纺织服装上下游产业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利用全区建成的百万平方米可售可租的标准化厂房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TAweekly:您认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发展形势如何?宿州产业园有哪些特点,吸引了如七匹狼、宝德这样的大企业转移到宿州?

祝永宏:宿州在地理位置、劳动力及招商环境上吸引了这些南方企业的转移。埇桥面积2868平方公里,地处淮北平原腹地,人口190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区,外出务工人员多达40万人,其中熟练的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超过20万,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城镇化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相互叠加,人力资源优势凸显,综合人力成本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60%。

以埇桥为中心,300公里范围内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经济腹地广阔,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新增城镇人口和中高收入人群比例快速增加,消费潜力巨大,是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

宿州市委常委、埇桥区委书记孙勇讲过,“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都会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概念,我们认为富商是前提,不富商就不叫亲商,更谈不上安商,产业转移的本质是成本驱动,具有高度的市场性,我们发展思路很简单,就是千方百计围绕降低企业人力、物流、配套等成本来承接产业转移。纺织服装已列为埇桥区的首位产业,要在三年内把纺织服装打造成在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首位工业产业,虽然埇桥区纺织服装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有信心把成本降下来。”

得益于此,阳光集团、七匹狼男装、玛米玛卡童装、香港嘉华服饰等行业知名企业抢先入驻并相继建设投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多协会商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前来考察并表示高度关注。

TAweekly:2015年园区建设给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祝永宏:这当属2015年4月18日第六届海上丝绸之路暨两岸纺织企业家活动日上,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与石狮市布料同业公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发展协议。

石狮市布料同业公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有会员单位1000多家,其中理事以上单位300多家。目前,石狮布料市场已成为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品市场,并成为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茅的纺织品专业市场。2015年4月19日下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主办、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5宿州·石狮服装产业转移升级座谈会”在福建石狮举行。来自台湾、福建、江苏等地30余家企业以及媒体参加了盛会。

TAweekly:这次来参加全国会议并获得了十大产业园区的荣誉,有哪些收获和感触?

祝永宏:获得“2015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产业园区”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我们的高度肯定,下一步产业园将坚持现代化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合理配置上下游产业,在科学承接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出口和投资,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同时拉动了就业的快速增长。但人们也意识到,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在发展初期虽然具有一定成效,但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且其弊端已经开始初步显现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影响了就业的稳定。而集约式的发展要求我国对当前的产业进行升级,尤其是要利用创新来推动我国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在当前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形势下,这样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推动产业升级,利用创新代替要素和投资来驱动经济增长,进而保持就业的稳定增长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并从就业发展的视角为推动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供政策依据。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就业之间的关系问题长期备受关注。从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看,一方面表现出对就业影响作用的双重性,即所谓的 “破坏作用”与 “补偿和创造作用”,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也各不相同,这使得科技创新对就业影响的最终效应并不明确。在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既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促进了就业的增长,如李从容( 2010) ,刘悦( 2012) 等。当然也有相反的观点,如唐国华( 2011) 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就业增长率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尤其是在短期内,就业的 “破坏作用”占主导地位。朱轶和熊思敏( 2009) ,方建国和尹丽波( 2012) 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从长期来看科技创新对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影响不显著。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同样不能一概而论。相关文献大多把产业升级概念理解为一种结构变化,即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协调的方向发展。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能够促进就业增长,如李文星( 2012) ,段敏芳( 2011) ,樊秀峰( 2012) 等。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会产生负效应,如朱轶和熊思敏( 2009) 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我国就业存在显著的负面作用,邹一南( 2012) 等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就总就业效应来说,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为负。此外,张浩然和衣保中( 2011) 认为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对于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但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对城市就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对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这两个因素纳入到同一个计量经济模型,综合分析它们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并结合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后续部分的内容安排为: 第二部分是模型与数据,第三部分为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1 模型与数据

1. 1 计量模型的设定

假定生产函数为扩展的Cobb - Douglas函数:

其中Y为实际产出,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TS代表产业升级,本文的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个微观概念,而是指结构变化,即产业结构升级。参数A为全要素生产率,α、β、γ 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产出弹性系数。考虑到科技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本文借鉴吴延兵( 2008) 的做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

上式B为常数项,T为时间趋势。ZL代表科技创新。ε 为随机误差项。将( 2) 式中的f( ZL)设定为f( ZL) = Фln ZL。

基于厂商的最优雇佣原则,在竞争条件下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由此可以推出:

上式中ln( w /p) 表示实际工资率的对数形式,然后将模型( 3) 应用到面板数据:

其中i指第i个省市区,t指第t年,β0为截距项,ε 为随机误差项,β1、β2、β3、β4为待估系数。

1. 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上述( 4) 式中的被解释变量( ln L) 采用各地区年底就业人员的对数值。涉及的解释变量包括资本存量( K) 、工资水平( w /p) 、科技创新因素( ZL) 以及产业升级因素( TS) ,均采用对数形式。其中资本存量采用张军等人( 2004) 的做法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工资水平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实际平均工资( 在此用aw代替) ,即名义平均工资除以消费价格指数,基年为1990 年。对科技创新的度量,可以从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采用适当的指标衡量,其中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一般常采用专利数作为衡量,本文采用专利授权量来表示。产业升级的度量,本文借鉴干春晖等( 2011) 的做法,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度量。干春晖等( 2011) 认为这是对产业升级的一个更好度量,它反映了产业结构 “服务化”发展的趋向,该指标值越大就说明经济就越向服务化方向发展,进而表明产业结构在升级。

文中采用的数据为1990 ~ 2012 年中国29 个省级面板数据,由于部分地区数据缺失,本文将四川和重庆合并,西藏没有纳入分析样本。除部分数据从各省统计年鉴补充外,其余主要数据均来源于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表1 是这些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2. 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保证估计结果有效,首先对各面板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一般可以使用LLC、IPS、Breintung、ADF - Fisher和PP - Fisher等方法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方便,有时只采用少数几种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本文仅列出了LLC、IPS和ADF - Fisher 3 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差分平稳,即服从I ( 1) 过程,其它检验方法也支持这一结果。

注: 原假设为存在单位根。括号内为该统计量值相应的伴随概率。D表示该变量的一阶差分。

2. 2 协整检验

如果基于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的,则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考察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面板数据协整通常采用的是Pedroni、Kao、Johansen的方法。

从Pedroni方法的检验结果看有4 个统计量拒绝原假设。根据Pedroni ( 2003) 的观点,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第4 个面板t—参数和第7 个组t—参数统计量有较高的效能,而其他几个统计量的效能较低。所以根据上述结果,在1% 显著性水平上这两个统计量均拒绝原假释,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此外,KAO检验结果和Johanse Fisher面板协整检验结果也同样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注: 零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

注: 零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

2. 3 面板修正标准差( PCSE) 估计

尽管单位根检验表明各变量并非平稳,但通过协整检验可以看到,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直接对原方程进行回归。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通常有3 种形式: 即混合估计模型( Pooled Regression Model) 、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 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 。究竟选择何种估计方法,一般是采用F检验和豪斯曼( Hausman) 检验来确定。最终豪斯曼检验结果支持固定效应模型。从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看,不仅有主要变量的估计值不显著,而且平均工资的就业弹性值大于零,与相关经济理论不符合。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受到自相关、异方差等的影响。本文采用PCSE ( 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面板校正标准误) 方法重新进行估计。PCSE估计方法对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如同步相关,异方差,序列相关等能够进行比较有效的处理。模型Ⅱ是对面板数据模型( 4) 采用面板修正的标准差估计( PCSE) 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拟合结果明显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

注: ***表示1% 的显著性水平。* 的显著水平为7% 。

从估计结果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与就业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相符,也与理论结论相符合。但它们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与产业升级相比,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科技创新的代理变量专利授权量每增加1% ,带来的就业总量增加0. 062% 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也随之增强,从而对劳动力的吸纳产生了正的效应,同时因科技创新而诞生的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也会对市场形成新的劳动力需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 057,这主要因为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各产业劳动力分配也在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在吸纳就业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从而形成吸纳和排挤双重效应。现阶段,由于传统重化工业倾向的影响还未消除,导致排挤作用的存在大大削弱了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吸纳作用。

2. 4 地区差异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不同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就业效应各不相同。为了对这种区域差异进行检验,本文将29 个省市区按照东、中、西划分为3 个子样本,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和琼等11 个省( 直辖市) ; 中部地区有8 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晋、吉、黑、皖、赣、豫、鄂、湘;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桂、蜀( 含重庆) 、黔、滇、陕、甘、青、宁和新等10 个省级行政区。并运用和上文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回归分析,表7 是面板数据模型( 4) 的分地区的估计结果。

注: 括号内为标准误,***表示1% 显著性水平,**为5% ,估计方法采用PCSE估计。

从表7 的估计结果来看,科技创新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它们的弹性系数也差别不大,且和全部样本所估计的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这说明,不管在哪个地区,不管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什么样的差异,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各地区就业增长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在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意义。而且,估计结果还说明,越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科技创新对就业增长的积极作用越加强。此外,产业升级对各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极为显著, 其弹性系数为0. 1798,但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则均不显著。考虑到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这一结果也可以说明,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的积极作用会愈加显著。

3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基于我国1990 ~ 2012 年29 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创新对我国就业起到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 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也产生了正效应,但相比之下,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差别: 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强于发达的东部地区,但产业结构变迁对各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则表现为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

上述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 1)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的政策举措具有相容性,也就是说,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对扩大就业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 2) 基于创新对调结构、稳增长、保就业的积极意义,政府应该把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把创新作为打开当前我国调结构、稳增长、保就业这扇大门的钥匙。此外,促进科技创新,基础在人才、在教育、在制度创新,因此,持续加强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并通过制度变革,在全社会营造和培养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基于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生产函数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扩大我国就业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别。论文在最后阐述了上述结论背后重要的政策含义。

科技促产业发展创新促结构升级 篇5

科技促产业发展创新促结构升级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 者:赵昕昕  作者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刊 名:中外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 FOREIGN CORPORATE CULTUR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赵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篇6

赵昱,一个自幼就立志刻苦学习、努力创新的时代宠儿,渴望如父亲一样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报效国家。199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赵昱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李洪钟院士;后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没有留在薪水丰厚的美国,而是回到自己的祖国,以创新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改变我国原创技术落后于国外的现状。

赵昱回国后曾任职于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上市公司及控股集团的管理、经营、战略规划、研发和工程实践等多方面工作。为了将自己研发的先进技术变为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的力量,2009年,他创建了北京溯希至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溯希至清”),将自己的目光定位于利用废弃工业气体生产天然气的技术创新及工程实践上。坚持以科技领先为宗旨,发挥自己在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方面的优势,带领海外创新力量和国内行业专家相结合的团队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开始了艰难却坚定的“技术创新长征”之路。

赵昱自小在一个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氛围很浓厚的环境中长大,赵昱的父亲是我国石油系统第一代研究生,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留学,学习先进的石油钻采技术,而后放弃了BP石油公司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为中国的石油产业技术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爱国知识分子。在父亲的教导下,赵昱从小就立志刻苦学习,希望如父亲一样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报效国家。赵昱的爱国情怀,如果说是父亲的教导,那么恩师李洪钟院士的影响更大。李洪钟院士常对自己的学生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是祖国和人民给了我今天的一切,我要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所学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李洪钟院士认真求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令赵昱钦佩。

煤基清洁能源

赵昱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认识到,对于中国的能源问题,实现“煤基清洁能源”是解决途径之一,即将煤炭在原产地转化为高品质清洁能源—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能源消费地,将可以从战略上减少我国对于海外石油的依赖,同时大幅度减少因为煤炭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大大缓解因为煤炭外运造成的交通运输压力。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煤炭储量是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的几十倍,但是由于煤炭在开采、储运和燃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限制了煤炭的应用,如果在煤基清洁能源技术上取得突破,将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煤炭在原产地转化为清洁能源——天然气,煤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可支撑世界能源需求多倍数乃至更久的时间,这将给人类留出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培育真正的替代能源。

多年来,赵昱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煤基清洁能源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上,获多项能源科技领域专利,包括煤制天然气、焦炉煤气转化生产天然气、矿井瓦斯气提纯天然气、煤层气热力开采以及生物沼气(垃圾填埋气)提纯天然气等。

焦炉煤气首次变身天然气

随着国内焦化厂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焦炉煤气,而焦炉煤气如何实现高效利用是一个困扰着焦化行业及当地政府多年的问题。赵昱博士研发的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技术,可以安全、高效地利用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生产出清洁能源—天然气。在内蒙古乌海焦炉煤气制造天然气项目调试开车期间,乌海正值严冬,夜晚气温达零下26度。就是这样,赵昱带领着技术和生产团队坚持在滴水成冰的条件下连续奋战,直至2010年12月16日凌晨,焦炉煤气制造天然气项目开车调试成功,建成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焦炉煤气制造天然气首个工业化项目,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同一天的内蒙古乌海市,全国第一次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产品(甲烷含量达到96.37%)加入到出租车汽瓶中并开始试运营,首次加入出租车计13.54方天然气,随后的三日内又有近200臺(次)出租车使用了首批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车主反馈表明,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噪音小、行驶里程长、动力强劲等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赵昱的煤基清洁能源技术将可以帮助我国众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完成产业升级,以及现有煤炭资源的完全、可持续、清洁利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赵昱博士煤基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应用将为当地开拓崭新的产业升级机遇,内蒙古乌海市的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项目就得到了乌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个项目也必将得到更多来自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赵昱带领的科研团队所开发的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技术,可以用2.4~2.8立方米的焦炉煤气生产出1立方米天然气。如果将此技术应用于全国焦化企业,全国每年产生的焦炉煤气可生产200亿~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满足1亿人口使用1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00万~3300万吨。

应用中国自主创新的煤基清洁能源技术引导产业升级

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技术在解决焦化企业难题的同时,也为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和煤制天然气核心工艺路线的一致性,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项目的成功投产也表明煤制天然气国产工艺路线完全可行。

对于我国能源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曾撰文指出了几个无法改变的现实:其一,煤现在是、将来(直到2050年或更晚)仍是我国能源的主力,虽然煤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从75%下降到60%),但总量仍会不断增加;其二,煤用于发电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从目前的50%增加到70%以上;其三,煤的开采和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70%~80%以上的SO2、NOX、Hg、CO2颗粒物等都是由于煤炭直接燃烧所引起的;其四,由于我国石油短缺,车用液体燃料还是要从煤基替代燃料上找出路。因此,研究煤基替代燃料对于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目前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主要有两条渠道—煤制油和煤(焦炉煤气)制天然气。而赵昱认为,煤基清洁能源战略的成功将是我国未来几百年能源需求的重要保证,中国自主创新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将是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前景是可以预见的,溯希至清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是,成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众多难题仍摆在赵昱和团队面前。例如,规模化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能否做到低成本?如何保证天然气的产品质量?新技术能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赵昱充满自信,他说:“通过净化、压缩、组合净化、甲烷化、分离提纯这五个工序,我们可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气产品。”

目前,北京溯希至清科技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规模,并已经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年产3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

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战略的落实与发展,赵昱带领他的团队依托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一系列工程项目,赢得了社会一致的肯定和赞誉。

赵昱简介

产业创新升级 篇7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路径

1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高不下,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成为中国经济令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所在。根据国际经济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名中位列21位,这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并不相称,其原因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级化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产业结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庞大,但经济发展效率、产业竞争力一直徘徊不前,社会公众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与经济高速增长不协调。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GDP位于6 000~7 000美元)后,实现了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 016美元,正处于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我们从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科技革新和市场拓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驱动。

2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2.1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曾经提出过第二种机会窗口的说法,意思是在新技术刚刚起步阶段,如果新兴国家能够迅速抓住机遇,对新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就可以在技术革命中占据先发优势,实现专业的升级和赶超。目前在中高端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和人才资源上。在低端技术领域,由于人口红利优势的减弱,我们逐渐被新兴的经济体所赶上。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要努力从追随型向领先型转变,利用国际经济复苏的有力时机,大力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实现从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

2.2加强市场创新

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技术、制度、人才以及市场等要素。其中市场要素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从世界经济发展几次重大产业革命中可以看到市场创新的重大作用。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并不是在欧洲发起的,但由于市场限制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美国新兴的广阔市场为技术革命提供了发展的基地,于是传统产业纷纷转型升级,焕发出巨大的活力。由此可见,市场在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传统产业要致力于拓展市场,以颠覆对原有产业需求特性为核心,不断开发出新的顾客需求,打造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苹果公司的崛起就是打破了传统手机巨头诺基亚对产品质量、性能及产品差异化的需求,从传统的消费者需求迎合者向需求创造者转变。

2.3重视制度创新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制度创新上更进一步,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制度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政府而言,要积极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改革税收制度、财政制度、科研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等,加快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顶层设计,引导创新资源与要素向最需要创新、也最能激发创新活力的行业聚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而言,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制度,对企业进行创新管理,加强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时,积极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对创新人才实施现金奖励以及期权、技术入股、股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实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

结束语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在人才、技术、制度和市场等多领域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熊鸿儒,吴贵生.基于市场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7).

产业创新升级 篇8

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供应商、客户、公共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结成战略联盟或进行深度合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合作创新网络组织。创新型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关键驱动力,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为依托,以创新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创新集群对于促进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意义

1.1 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规律

产业集群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产业集群。从传统产业集群过渡到创新产业集群既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也是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总体来看,东莞产业集群还处在低成本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东莞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以低成本生存的东莞产业集群要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升级到高附加值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形成并不是人为或行政力量能左右,它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1.2 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型升级必然要求产业集群要向更高档次的创新产业集群升级。OECD的研究表明,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创新产业集群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东莞的产业规模虽然比较大,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大而不强”的严重隐患。虽然东莞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至今还没有找到转型升级的可行办法。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单打独斗的转型升级是有比较大的风险,成功的概率是比较低的。通过技术合作或战略联盟的方式,把单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紧密联结,促使集群内部企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实现创新组织从单一企业到多个企业的跨跃,这无疑会有效降低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不仅为东莞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是东莞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1.3 发展松山湖高新区的关键

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和既定目标。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功标志不是拥有产业集群,而且拥有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不成功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往往只有产业集群而没有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为纽带,使知识和技术在集群创新系统内部有效流动和充分扩散,实现创新主体之间密切联系和有机互动,共同提升国家高新区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集群是国家高新区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和手段。2010年9月,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要上新的台阶,只有以发展创新产业集群为抓手,才能实现“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真正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中心。

1.4 创新型城市的有效载体

创新型城市群与创新产业集群有内在的互动机制: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打造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创新型城市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技术交流和知识传授的条件,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推动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型城市为创新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城市创新系统的升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2011年决定用五年的时间把东莞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东莞只有将创新产业集群作为城市“创新增长极”来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2.1 有大量传统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

创新产业集群并不是与生俱来,是从传统产业集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是传统产业集群高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莞的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以镇(街)为中心的15个产业集群: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大朗毛织产业集群、常平光电产业集群、长安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厚街家具创意产业集群、中堂纸品产业集群、虎门电子线缆产业集群、石碣电子产业集群、横沥模具制造产业集群、莞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寮步汽车产业集群、樟木头塑胶化工产业集群、茶山食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集聚程度较高、配套较完善、关联效应较强,是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有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支持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政府不能创造产业集群,但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符合市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是创新产业集群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如果仅仅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传统产业集群是很难演化为创新产业集群。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东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06年东莞编制了《东莞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确定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部署、重点布局和实施措施。再如,2008年东莞市又出台了《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组织认定一批市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东莞市有关产业集群的政策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3 有财政资金的可靠保证

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以及创新平台进行资金扶持。没有雄厚的地方财政资金作保障,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2010年东莞财政总收入达到785.1亿元,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68亿元,2011年东莞可支配财力为431.3亿元。充足的财政资金为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地方政府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和不断增长更是对创新产业集群的直接支持。从2011年开始,东莞将继续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投入20亿元,连续5年投入至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科技创新,并将产业集群升级纳入“科技东莞”工程。东莞巨额的科技经费投入必将结出创新产业集群的丰硕成果。

2.4 有创新支持体系的初步支撑

创新支持体系既是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引导力量,又是创新产业集群将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东莞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产业链条集聚效应和配套优势,促进产业链由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的全过程延伸。目前东莞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4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上市后备科技企业53家, 东莞企业与上百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这些创新支持体系可以为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实现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协作、科技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持。

3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产业集群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偏低

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初期,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还很低,仍以服装、家具、毛织、食品、五金、模具等传统产业集群为主,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源密集型,参与竞争的基础是低成本和低价格,在国内外的地位并不高。在东莞产业集群中,不少企业的产品档次低,技术和知识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服装多数是中低档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比较差,缺少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从总体上来讲,东莞产业集群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按形成过程划分,东莞产业集群大体可以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两大类。外源型产业集群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这些产业集群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在国外,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技术创新水平完全由外商决定。这类产业集群在东莞缺少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动力。内源型产业集群以本土企业为主导,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一方面,这类产业集群本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造成东莞内源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主要以仿制和贴牌生产为主。

3.3 产业集群的内部分工协作水平较低

东莞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完整,短小单一,还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例如,厚街家具产业集群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生产家具,只不过款式、品种、档次和类型有所不同。家具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木材采购和运输、设计、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等分工并不明显,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纵向链条。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虽然彼此邻近,但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比较低,产品的互补性不强,同质化和低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东莞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大于合作,缺乏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

3.4 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明显

目前东莞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集群中拥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具有一定公共服务性质的平台有19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的平台有9个,投资额在100万以内的有2个;具有单一功能的平台有3家,能提供多项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有16家。从19家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效果来看,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公共服务平台比较少,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规模小,知名度低,影响力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与市场需求脱节,利用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自我生存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不少的公共服务平台遭遇“开业时风风光光、开业后冷冷清清”、“有偿服务无人买单,无偿服务少人捧场”的尴尬局面,一些公共服务平台甚至沦为摆设。还有一些公共服务平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旦地方政府不扶持,平台维持日常运作都很困难;政府继续扶持,又是个无底洞,成为东莞财政的一大负担。

3.5 大学和科研院所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很小

东莞虽然有6所高校,但由于办学时间不长,高校人员实际的科技水平并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莞高校的科研成果纸上谈兵的多,对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有实质作用的少;评职称的科研成果多,服务企业的科技创新少;评奖的科研成果多,实际产生经济效益的少。东莞高校与企业并没有开展长期的、稳定的校企合作,最多只是做一些低层次的职工培训,并没有把知识和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中有效流动和充分扩散。东莞高校虽然培养了不少大学生,但本身不仅没有充当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输出者和协作者,更没有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东莞企业虽然与国内上百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取得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不多。东莞有65家科研院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体制,也没有很好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东莞的“产学研”远没有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3.6 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虽然近年来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约束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土地供给不足、通货膨胀加剧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东莞可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已经不多,尤其是成片开发的土地更少,导致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土地缺乏的严重制约。通货膨胀加剧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利润空间缩小。目前东莞不少产业集群的生存都受到挑战,根本无暇进行有一定风险的科技创新活动。

4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4.1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东莞传统产业集群正在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东莞市政府应坚定信念,排除干扰,宁愿降低一点经济发展速度和减少一些GDP,也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促使产业集群从仿制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从高能高耗低效向低能低耗高效转变,从粗放化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小规模低水平向大规模高水平转变。

4.2 大力激发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东莞市政府应把对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以及扶持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加大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发挥东莞市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规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活动的主体,通过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应用领域的突破,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东莞应重点引导和支持电子信息、毛织、服装、家具、五金模具五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其它产业集群升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3 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的水平

分工协作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表现形式。东莞市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升级时,要着重吸引具有产业带动力大、关联效应明显、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强的项目进入群内,并大力扶持群内已有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要通过集群内部的产业配套和关联机制,培育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为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技术配套和服务配套,强化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形成密切配合、分工合理、有机协作的创新网络体系。

4.4 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从东莞公共服务平台的盈利能力来看,私营平台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例如,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产品检测中心,首期投资635万美元,运作8个月后就实现盈利,目前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的突出特点是: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无直接利益关系;母公司的知名度高、实力强。东莞应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而且不成为东莞财政的沉重包袱。

4.5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纽带作用

从理论上讲,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是创新产业集群的技术人才基地,而且是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主体。东莞市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应该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应该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力量与产业集群的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东莞市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开展合作,鼓励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东莞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主动服务创新产业集群,在提升东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4.6 努力优化创新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

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在国家大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东莞市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改变创新产业集群的小环境,降低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成本和风险。一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确实解决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把已经出台的产业集群升级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扶持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四是加大吸引集聚创新人才的力度,创造留住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五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满足创新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需求;六是深入研究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摘要:阐述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意义,论证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分析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支持体系,产业集群升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郑海涛.广东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8):1-4

[2]来尧静,严贵萍.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117-118

[3]薛捷.东莞大朗毛织产业集群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与交互式学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415-418

[4]李大为,刘英基,杜传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兼论理解“两个熊彼特”悖论的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98-103

[5]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54

[6]岳芳敏.集群企业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以广东传统产业集群为例[J].学术研究,2007(7):42-48

[7]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发展与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4(10):41-44

产业创新升级 篇9

一、金融科技有效支持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和试验田的广东省,积极探索建立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机制,搭建融合发展的协作平台,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出了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的好成绩。

(一)金融资本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作用,引导高新区“二次创业”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双提升”战略,推进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支撑引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高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是高新区呈现质升量增的变化。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6 的工业总产值、1/6 的出口额、1/3 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成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其中,深圳市以316 亿元/ 平方公里的高产值超过台湾新竹科技园,位居全国高新区首位。另一方面是高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广东省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新区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深圳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广州市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惠州市规模超千亿的智能终端及云计算应用产业集群以及稀贵金属集成电路设计等12 个省级以上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2012 年,广东省高新技术成为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主力军”。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6 699 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 万亿元,增长12.4%。2012 年,全省21 个省级以上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2.05 万亿元,增长19.0%。其中,9 个国家级高新区营业总收入17 935.76 亿元,增长18.9%;12 个省级高新区营业总收入2 569.46 亿元,增长19.6%。

(二)科技攻关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攻关加快对广东省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和把握发展主动权尤为重要。2012 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引领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加快推进了广东先导产业的培育发展。2012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 651.41 亿元,增长12%,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3.6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2.1%。从行业领域看,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液晶电视模组产能占全球的1/4 强,LED规模约占全国的一半,新能源汽车产能超万辆。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的带动下,广东省有望在MOCVD超材料等60 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尖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批拉动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例如,LED产品不断成熟,成本持续下降,成功进入市场巨大的室内照明领域,拉动LED产业新的增长;新一代通信云计算核电风电光伏等技术日臻成熟,也进入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阶段。可以说,科技攻关突破使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广东省探索建立多种创新要素间紧密联系协调互动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使LED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市场应用示范实现“两头突破”。 一是采取产学研合作方式研发出MOCVD国产化样机,成功突破了LED外延片制造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国产MOCVD样机等一批战略性产品成功研发,LED芯片制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近1 700 件,约占相关专利总量的20%,连续3 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引领产业逐渐向高端环节延伸。二是加快LED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及推广,全面推进“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全省已新安装的LED路灯近60 万盏,超过历年总和;新增应用路段超过1 万公里,规模继续领跑全国。据统计,2012 年,广东省LED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2 170.36 亿元,同比增长44.7%,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三)科技服务大力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

近年来,广东省在技术和服务上大力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促进专业镇从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一是推动专业镇的转型。按照“一镇一策”思路,利用产业生态方法指导专业镇科学发展,全年完成50 多个专业镇产业生态发展调研,确立了从技术服务层面开展专业镇的提升建设。二是推动产业技术攻关。以专业镇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实施技术路线图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围绕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需求,先后制定30 多个专业镇产业技术路线图,为陶瓷、纺织、服装、五金、家电等区域支柱产业的升级规划技术发展路径,指导企业开展创新。

目前,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专业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12 年底,全省省级专业镇数量增至342 个,创造的GDP约1.8 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省GDP比重的31.6%,对区域经济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9.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纵观广东省的经济版图,专业镇经济雄踞1/3 强,已成为广东省区县和乡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广东省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带动下,专业镇通过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打造销售品牌,提升传统产业的价值链,使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玩具礼品等一大批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此同时,专业镇抢抓机遇,积极培育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会展和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成功地实现了专业镇的转型升级。

二、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深层次问题初探

广东省科技金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能满足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融资需要。由于在管理体制、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上仍然存在障碍,企业资金、政府投入、创业风险投资、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资金等不同性质的资金缺乏协调互动,存在着功能缺失和政策失调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提供融资服务

银行是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其人员配备和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现金流充足或抵押品丰富的大中型企业而设置的。科技型企业缺乏抵质押物、技术风险大、成长性难以把握、放贷成本高、收益相对较低,因此难以成为银行的重点关注对象。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更新服务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继续做出探索和努力,也需要发挥产业、财政、税收等政策合力,为金融资源更好的介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尽管加快市场建设步伐,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够完善。一方面,创业板股票高溢价发行的“造富”运动,吸引了大量短期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赚快钱”,热衷于投资Pre-IPO(即将上市的企业)项目,缺少对早中期项目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实际进入门槛仍然较高、发行审核效率偏低,创业板市场对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不足,大量需要资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被排除在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成熟已严重制约了科技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我国债券市场仍不发达,虽然市场规模近些年有较大扩展,但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债券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创业投资发展规模有限,专业投资能力不强

创业投资大多投资于成熟期的、传统产业领域内的企业,仅有约1/3 的资金支持了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一是对地方的引导和激励缺乏有效手段,国家层面针对科技保险的资金支持还没做任何安排;二是科技企业保险意识亟待提高;三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实施细则不够明确、相关税收政策没落实等;四是相关合作机制不完善,科技保险涉及的部门间缺乏顺畅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四)科技金融产业结合缺乏整体顶层设计

从国外的经验看,由国家出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是惯例,如美国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局(SBA),主要通过“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BIC)担保债券和参与证券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英国也设立了小企业服务局(SBA),通过小企业贷款担保方案提供信用担保;德国政府也出资建立相关担保机构等等,但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从整体设计上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这就使得科技金融的融合仍显力不从心。另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除了提供资金要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推进科技企业的充分竞争、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做强做大,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流动和更有效率的使用。目前,这种深层次的结合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因此,尽管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设计,以及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还远没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政策的普适性和普惠性没有预期得好,更没有出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受益的局面。

三、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主体,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是促进产业裂变的核动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如果科技与金融对接好,就可以促进提高科技成果产品化的效率。审视现实,科技与金融如何有效结合,是关乎创新型广东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一)重视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广东省已进入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这必然要求加强对科技金融创新的整体顶层设计。

1.制定中长期融资战略规划

研究制定支持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投融资政策框架,明确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融资体制、政府职责和导向措施,形成合理有效的促进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

2.健全融资风险担保机制

建议通过设立广东省科技发展扶持型基金,对重大科技项目的贷款融资进行财政风险补偿,进一步完善专业的风险担保机构职能,完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科技融资上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策性资金的职能,把社会资金吸引到科技创新产业上来。

3.加大确保优先安排科技创新资金

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外汇、政府采购等政策手段,通过税收优惠和呆坏账拨备及核销等措施,加大对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引导力度。而在国家实施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期,则要为科技创新留出足够的融资额度。

(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体制

风险投资对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目前的风险投资对广东科技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还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风险资本规模较小,难以满足高科技项目融资的需求,偏小的风险资本既加大了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又无法发挥风险资本“助推器”的作用;二是缺乏有效的资金撤出渠道,难以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为了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拓宽科技融资空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在利率、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的方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扩大风险资本规模。二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本权益、债券、商业票据等,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场外交易市场,在吸引社会资金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来源的同时,向风险投资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三是设立并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即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形成一个金字塔状。同时,要培育更多的市场机制,扩大私募债发行与场外交易,增加资产证券等结构化产品,共同拓宽科技融资空间。

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不仅能够拓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同时还将激发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有利于推动创新型广东省的建设。

(三)发挥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70%以上。因此,在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商业银行应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1.创新信贷制度

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信贷制度,建立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的业务流程,同时也要调整对创新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方式,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评估创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采取灵活担保方式,增加担保物品种,探索在专有技术、专利等动产上设置抵押或质押,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及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

2.探索利用金融创新工具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的状况,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探索科技融资的利率市场化问题,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的浮动力度。同时,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可转换债券、供应链融资等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运用方式,解决“收益与风险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

3.强化风险监控与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结合科技产业的特点,建立科技金融的监测框架,消除监测盲点、加强风险监控,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和监测潜在的行业性风险,合理配置科技创新企业中的信贷规模比重。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与产权交易、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第三方权威评估公司等相关机构联动,共同探讨科技企业的资产评估、风险鉴定工作。

(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创新升级 篇10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发展起来的集团化上市民营企业。公司致力于信息化装备、行业应用软件、橡胶新材料的研发与创新, 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 为橡胶企业提供软硬结合、管控一体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并广泛涉足化工装备、工业机器人、节能服务、自动化物流等领域。2006年, 软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是青岛市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 2014年在橡胶机械行业跃升世界第一位。

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发展布局, 2002年, 软控作为发起人之一与青科大、行业企业、行业专家联合发起创建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科研生产示范基地, 实现橡胶轮胎装备、行业应用软件在现代轮胎企业的示范应用;2008年, 软控收购雁山压力容器厂, 进入化工装备行业;2009年, 软控收购大连天晟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进入合成橡胶装备领域;同年, 软控建成中国最大、最先进的轮胎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软控装备产业园;2010年, 软控收购青岛科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2011年, 公司整合资源成立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面进入节能服务领域;2014年, 软控继续在产业链上进行扩展, 收购抚顺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参股设立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开始进入高性能橡胶新材料领域, 为下游客户拓展橡胶新材料的业务做好了技术储备, 开拓了公司未来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2013年, 软控承建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获评“优秀”, 并获批开展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公司围绕“国际化战略”, 建立了青岛、欧洲、北美三大研发中心, 形成全球研发、制造、服务网络, 进一步完善以丰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球布局。在科研成果方面, 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 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逾200项。截至目前, 拥有专利160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740余项, PCT67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50余项, 正主持制定4项国际标准;同时软控承建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发平台, 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二、创新特色文化, 打造企业人本管理

(一) 坚守以人为本, 创新特色文化管理

信任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财富, 是创造高绩效的基石。2000年, 一批青岛科技大学的老师和科研人员, 按照“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原则创立了软控。在软控成立之初, 这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初创团队, 就用人本理念进行企业管理, 因为充分的信任是对团队全体成员最大的尊重, 以及最科学有效的管理要素。

软控强调三个“不独”:一是不独裁, 不独享权力, 人人都是总经理;二是不独才, 不独占科研成果, 鼓励师傅多带徒弟, 共享科技成果;三是不独财, 不独享财富, 财聚人散, 财散人聚。通过三个“不独”, 践行“三让四有”:让核心骨干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 让努力工作的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 让所有优秀人才在家庭中有地位, 在朋友中有面子, 在公司中有价值, 在行业中有影响。

软控非常关注员工的人性需求, 公司认为“软控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真正关心员工最基本的需求、真正解决员工最棘手的私事, 才能让员工全心认真工作, 并通过努力工作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公司紧密围绕员工“需求-满足-更高需求”的螺旋式上升规律, 在员工入职、买房置业、结婚生育、子女上学 (成家) 、赡养老人、退休等重要、关键的年龄段和职业发展阶段, 结合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和措施, 将员工个人追求与企业追求、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 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实现对员工的长效激励。

(二) 凝聚行业人才, 加速科研管理创新

软控建设有灵活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行业最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平台, 通过“不求为我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和“事业上的自愿组合”等灵活的用人原则, 聚集行业精英。软控把全国信息控制、机械、橡胶、轮胎行业的100余位权威专家邀请加入公司行业专家委员会, 为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咨询。

在科研创新氛围的营造方面, 公司提出“没有人才不干, 没有市场不干, 没有资金不干”, “允许创新犯错误, 不许技术不创新”, “为创新者埋单”等理念, 坚持以“否定自我, 持续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保证了科技人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有效率, 使企业发展与科技研发更富有活力。

(三) 健全管理制度, 支持公益事业

2006年, 公司制定《软控基本法》, 明确规定公司高管直系亲属、子女一律不得进公司工作。此外, 公司还颁布了《企业廉政建设管理制度》, 进一步保证了管理团队的纯洁。

在办好企业、满足好员工需求的同时, 软控积极回馈社会,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 积极支援灾区同胞, 奉献爱心, 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 已累计捐款超过7000万元。为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公司积极支持青岛市教育与科技创新基金建设、西藏青岛希望小学建设和青岛中小学建设等。在社会公益方面, 公司与青岛日报联手举办“走遍神州·喝彩中国”大型采访活动, 积极参与“迎奥运, 我奉献”公益事业活动, 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四川、玉树和雅安等地震灾区赈灾捐款。此外, 公司还积极出资帮助青岛市春蕾女童, 参与儿童体操大赛等活动。

三、围绕产业创新, 促进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

软控围绕产业链部署打造了一条从科研项目的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生产的创新链, 建立健全了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进步、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一) 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1. 与青科大深入合作, 形成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共同体

软控从成立之初, 便与青岛科技大学有着血浓于水的特殊关系。2000年, 青岛科技大学密炼机上辅机系统项目组的部分教授、老师, 按照“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原则, 不带学校一分一物, 自筹资金进行创业。软控根据学校专业对应成立研究所, 大学实验室研究出的科研成果, 软控跟进进行中试放大, 直至成果产业化, 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软控也由此成为大学名副其实的“不同体制的放大了的实验室”, 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逐步从“摸着别人的屁股过河”到“摸着石头过河”。

同时, 软控与青科大联合共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共同承担装备、材料、信息化等领域的各级科研项目任务, 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直至有机融合, 使产、学、研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2. 快速转化高校科研院所成果, 开拓创新研发模式

软控经过长期的产学研合作, 形成一套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合作方式, 加速推动我国橡胶轮胎产业的技术进步。软控先后与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中科院声学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 共同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加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用联动机制, 将学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不做重复研究, 将已有的科技成果直接引进消化吸收, 加速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速度, 形成独特的创新型研发模式。

合作过程中, 软控逐步探索出一种新模式, 由科研项目组到公司的成长过程, 从以学校为主的课题组开始, 到以公司为主的研究所, 最终转化为纯粹公司化运营的子公司, 演变过程中调动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共同实现技术转化。

(二) 搭建一流技术和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1. 搭建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研发平台, 建设全球研发体系

为了做好基础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公司下设专业研发机构——软控研究院, 立足于橡胶轮胎行业, 聚焦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新产品应用研究, 建立全球最先进的行业研发平台, 为全球客户提供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软控研究院下设自动化仿真、识别技术、软件测试、可靠性、工业设计与人机工学设计、数值模拟、气动液压、称重技术等10个实验室和国家认定的计量理化检测中心。并与费斯托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气动实验室, 与西门子、力士乐等国际知名自动化供应商联合共建自动化仿真实验室。

软控研究院建有亚洲最大的智能化散料输送和高精度配料实验室, 可针对散料输送和配料技术的需求进行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试验测试, 整体研发条件、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实验室填补了国内系统性、综合性高水平散料输送和配料技术研发及实验平台的空白, 现已为米其林等国际知名轮胎企业开展炭黑等橡胶材料的输送测试。

在软控青岛研究院的基础上, 从法国、日本、斯洛伐克、意大利、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行业高水平专家, 先后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和北美研发中心, 实现了研发战略的全球布局。以三大研发中心为平台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加快我国行业整体技术发展, 2013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 建设了橡胶材料领域一流研发检测平台

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 将直接影响甚至颠覆行业的现有工艺和装备, 为了做好橡胶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为下游轮胎企业更好的提供服务, 软控作为发起人之一参股设立了怡维怡橡胶研究院, 致力于打造“中国橡胶界的贝尔实验室”, 围绕轮胎行业发展所需的共性、关键技术, 开展橡胶科学综合性研究, 现已形成了包含橡胶轮胎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分析检测、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面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和运营体系, 在新型轮胎材料、绿色轮胎制造工艺、功能橡胶材料等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 已聚集起包括美国卡博特首席科学家、Melvin Mooney杰出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梦蛟博士, 美国哥伦比亚首席科学家王卫东博士, 德国橡胶工业研究所所长R.Schuster博士, 世界知名核磁专家Winfried Kuhn博士及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在内的一批国内外橡胶轮胎领域顶级专家, 并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化工、美国阿尔法科技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团合作开展橡胶材料的研发与检测等项目合作, 目前已有研发仪器设备596台套, 设备原值达2亿元, 是我国橡胶行业建设水平最高、仪器设备最全、服务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强的科研机构, 已累计为100余家企业提供研发和检测服务, 收入累计1亿元以上。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研发的新法炼胶项目, 通过建设高性能橡胶新材料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项目实现了产业化。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大幅缩短, 材料性能大幅提升, 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橡胶原材料和绿色轮胎的制造模式。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制造高性能绿色轮胎的最优质原材料, 经国际权威机构验证。该项目一期重点建设高性能补强剂等五个子项目, 形成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该项目已于2015年2月6日正式落户青岛董家口经济区。2015年6月与具备国际先进技术的意大利埃尼 (ENI) 集团合作开发溶聚丁苯橡胶和钕系顺丁橡胶工艺技术, 为项目关键重大技术提供原材料保障, 与新工艺形成绿色一体化项目。

3. 打造高度融合的橡胶行业科研生态圈

2011年, 软控作为发起人之一参股设立了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橡胶谷致力于建设以行业协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知名橡胶企业和相关中介服务为支撑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构造高度融合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目前, 橡胶谷承担了化工橡胶行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系列科研创新平台及国家知识产权平台的功能, 建立起了中国唯一的化工橡胶行业国际专利数据库, 并成为中国首个化工橡胶行业调解仲裁中心。橡胶谷运用平台经济理念搭建起“橡胶谷平台金字塔体系”, 运用“互联网+化工橡胶”, 助推化工橡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升级考验小家电技术创新 篇11

首先,渠道深刻变革促使中国小家电必须快速升级。

中国小家电的渠道发展正迎来新的变化:实体渠道压缩、电子商务逐渐成熟、移动消费即将兴起、城镇化进程加快、家电刺激政策退出、消费主体更替、消费需求变化。渠道多元化、产品差异化、购物模式简洁化、消费体验趋优化,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渠道发展亮点。

而围绕这些亮点,无论是传统的连锁渠道、经销商渠道,还是新兴的电商渠道,都在发生转型与变革。原有的四级价格体系正在崩塌,传统家电连锁企业正在努力寻求自我救赎,新生的电商企业正在千方百计资源整合努力自我完善,中国小家电在如此剧烈的渠道变革的背景下,行业内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在这场赛跑中顺利通过终点,产业升级速度必须加快。

其次,中国小家电的产业升级核心在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指的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技术是产业之源,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1、同质化成为产业升级的第一障碍。在产品技术层面日臻成熟的同时,众多厂家的生产技术开始出现同质化问题,紧接着产品市场一片“千机一面”。而一场场血淋淋的价格战逐渐把行业拖入了恶性竞争的轨道,成本领先成为全行业的唯一标准,低价低质产品充斥着各级市场,让初入小家电欣喜若狂的消费者陷入不得不为这场粗放式的行业竞争买单的境地。

2、同质化引发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产品同质化使得行业竞争退回原始阶段,商业手段变得单一。为了吸引消费者而不断降价,为留住顾客而不计成本的加赠,大量的资源投入使得厂家与经销商疲惫不堪,利润严重下滑。同时,家电连锁渠道商受到房租、人员工资的上涨的影响,纷纷转嫁成本至经销商,高昂的渠道费用和人工成本相叠加,使得线下经营开始出现亏损,厂商矛盾重重。众多生产商、经销商纷纷退出,行业开始洗牌。

3、刚性需求几近饱和,市场需要注入新力量。目前,中国小家电市场的饱和只能说是相对饱和。以电饭煲举例,国内电饭煲市场拥有率达到90%以上,但在这个极高的拥有率背后,是60%以上的第一代电饭锅用户;然而,国内的电饭锅经过10多年的演变,早已跨越了电饭煲、智能煲这两代产品,进入了I H电饭煲时代。技术创新为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机会,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动力。另外,中国每户小家电拥有量为10件左右,与欧美成熟市场的每户30件相比,市场仍存在大量的拓展空间。奥维云网(AVC)预计,技术突破下的新品类培育将成为下一十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第三,中国小家电产业升级需要营销创新。

除了产品技术创新外,产业升级还需要在产品的营销手段上做好消费者心理需求上的满足。一方面,体验服务在市场营销上越发重要。传统小家电技术不断创新,功能越发丰富,很多是消费者从没有听过的功能。虽然消费者需求层次在提升带来更优质的产品的需求动力,但升级产品本身不能说话,需要通过演示的服务展示产品新功能以及使用效果。采用多种外化语言才能加速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深度认识,从而为产业升级的最后一公里释放产品创新能量。

另一方面,营销推广需要故事化、互动化。人围绕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简单依靠产品再加以价格或赠品促销的方式,正与消费者渐行渐远。商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货物,而是需要情愫的外衣,以及加以修饰的“心”载体。因此情愫与产品的结合在营销创新上越发成为新趋势。将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愫故事化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更能有效形成品牌共鸣的“圈子”,再通过互动的形式强化“圈子”交流,可增强消费者的品牌粘性,最终产生“圈子”共振消费。

中国小家电正处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渠道变革使得产业升级面临着更大的暴风骤雨,技术创新成为解决产业困境、完成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营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的助推力量不容忽视。

产业创新升级 篇12

目前, 西樵有纺织服装企业846多家 (包括织造、浆印染、服装及其他配套企业) ,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家, 从业人员约6万人, 全镇有织造设备近3万台, 其中高档设备占50%, 远高于全国23%的平均水平, 拥有年产各种纺织面料26亿米的生产能力。据统计, 2015年西樵纺织产业实现纺织工业总产值161亿元, 比2014年增长10.2%;税收2.83亿元, 比2014年增长8.5%, 其中西樵特色拳头产品以牛仔布、西装面料、休闲面料最为突出, 占总产量的80%以上;轻纺城市场交易额达到316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6.3%以上;出口总额2.7亿美元, 同比递增8%;特色产品自主品牌数从2014年728个增长至736个。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佛山市南海南方技术创新中心筹建于1998 年, 是西樵镇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建设“西樵纺织产业创新平台”的核心载体。西樵纺织产业创新平台以“合作、共赢、开放”为原则, 以“政府做引导、市场化运作”为营运方式, 旨在为西樵及周边的纺织中小型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共性研发和技术服务, 是国内第一家开放性、社会化纺织综合技术服务平台, 是西樵镇推进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台以针对西樵及周边纺织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研发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积极引进了20 多家纺织专业技术开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包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广东联络处、中国 (南方) 纺织面料检测中心、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南方产业研发基地等三个国家级纺织检测研发机构, 通过整合企业、科研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与技术创新资源, 满足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在技术转移、研发协作、仪器设施、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上实现对接、共享, 并在此过程中, 实现政府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实现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优质服务, 凸显了平台不只是针对资源的简单集聚, 而更是一个连接资源和需求的极其到位的科技与服务“中介”,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股专业和强大的创新合力, 助推西樵纺织产业发展走上“高速路”。

目前, 平台有服务场地面积1.2 万平方米,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 多人, 6 个纺织品实验室, 其中两个是国家级的实验室, 各类先进设备仪器共600 多台套, 服务设施资产数量高达7000 多万元, 建设了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质量检测认证、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专利服务等服务部门28 个服务部门。创新中心设有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中心遵守微利运营的收费方式, 着重政府服务职能, 实行多项优惠措施, 服务对象除西樵纺织企业外, 已延伸到华南其他地区如广州、东莞、中山、顺德、江门等地, 服务企业超过1300 家次, 累计提供各类技术支持服务约10 万次, 80 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 成功推动西樵及周边纺织产业创新发展, 被业界誉为“产业医院”和“加速器”。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国纺织科技创新先进建设单位、中国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机构、南方纺织面料省部产学研结合研发基地、佛山市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支撑服务单位等称号。

以服务整合创新平台

一是市场化运作, 企业唱主角。随着学科技术的快速发展, 单靠企业自建科研团队, 研发的速度也要远远落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 为此, 西樵纺织产业创新平台在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下, 始终以企业为核心, 同时引入高校、研发机构团队, 实现平台和参与会员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共享机制。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资金奖励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把研发成果除了其核心技术外的公共共性部分技术与会员企业进行资源共享。

二是创新服务, 部门充当公共秘书。针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也普遍面临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 西樵镇政府以基于产业创新平台基础上建立西樵纺织产学研合作平台, 通过管家式的服务体系, 集合国内外纺织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 专家力量, 发布了大量的高校先进科技成果信息, 为企业提供贴身的技术需求, 方便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成果和专家。同时, 鼓励企业走产学研和对外科技合作之路, 制定出台多项人才培育政策与激励措施, 承接广州、深圳、香港等周边大城市的人才科技溢出, 大力推动西樵的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公资介入, 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平台为科技创新先行者, 政府财政资金充当促进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工程的大担当, 保持每年对平台科技研发专项扶持资金超过400万元。通过“政企分离”模式, 而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在引入的高端科技项目、高端人才和项目产业化过程中, 实行“控股不控权”的方式, 既解决高科技项目的科研资金问题, 又遵循市场化规律, 真正了解企业所需要, 促使更多的人才和项目安心在西樵创业发展。

八大技术服务体系服务产业

一是新产品设计研发体系。建立了先进的研发实验室, 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染料及新助剂,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小样织造相结合, 突出产品高质量、高品位、功能化, 提高产品附加值。几年来, 研发各类纺织新产品1.8 万个, 市场命中率80%以上, 研发时间从15 天缩短为3 天, 开发费用为原来1/3。染整管理系统实现染色工艺配方可复制性100%、减少用水量60%、生产效率提高35%。纺织高速设备专用机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进口产品水平, 正在企业中推广试用。纺织工业废水实现中水中回用率65%、集中处理率100%, COD60 以下。牛仔布色牢度达到干摩擦3—4 级、湿摩擦2—3 级的较高技术水平。

二是新技术研发体系。重点开展新型纺织品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包括:研发新型纺织面料 (智能牛仔面料、功能性面料、复合纤维装饰布艺等) , 优化升级产品结构;研发新型纺织原料 (功能性纤维、改性纤维、溶纺氨纶、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等) , 推进产业化, 延伸产业链;改造提升现有素织物、流行面料、印花分色、花样艺术、大提花、家居艺术、数码喷印CAD辅助设计系统, 提高创意设计技术, 提升产品附加值。研发高档小样织机, 改进关键部件技术水平;改进国产织机经纬断线自停装置, 提高产品织造质量;研发超高速转轴润滑油, 解决长年依赖进口润滑油;开展其他生产工艺与装备控制技术研究, 包括纺织企业在生产、工艺、装备、控制技术、节能降耗、降低生产及运行成本上碰到的问题, 达到为纺织企业服务的目的。

三是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 可根据ISO、AATCC、GB/T等10 多种国内国际行业标准各项产品质量检测服务, 检测报告得到世界180 多个国家和主要国际贸易市场认可, 成为纺织品出口“通行证”。西樵当地出口纺织品100% 经过检测合格, 李宁体育用品佛山公司、黛富妮家纺等知名企业成为签约客户。

四是教育培训体系。开展企业管理、织染、检测、ERP信息化管理、会计财务、合同法等方面培训活动70 多次、培训人员5000 多人次, 领域包括发展思维、研发检测技能、信息化建设、合同法、品牌运作等, 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水平。

五是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在技术层面上的CAD、PDM、CAM和在管理方面上的ERP、OA/EAM等信息化建设, 包括客户关系、财务、营销、采购、仓库等核心管理, 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成效, 大大地加快了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步伐。目前, 西樵70% 以上的纺织企业、100% 规模以上企业都正在享受信息技术给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 佛山市滔莲染整定型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冠旺龙纺织有限公司、佛山市黛富妮家饰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西樵科丽达针织印花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西樵联新染整厂等8 家西樵纺织集群优秀企业被确定为“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单位”。

六是电子商务体系。自主组建了南方纺织网, 与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实现平台远程无缝对接, 建立完整的信息环路, 达到信息实时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发布有效产业产品信息600 多万条, 成为华南地区点击率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纺织专业网站。引导、帮助200 多家企业建立自身网站, 并无偿链接到南方纺织网, 共同提升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积极配合广东省物价局打造“广东价格指数平台”, “西樵轻纺”成为重要价格指数之一, 能及时准确反映和评述广东西樵轻纺城纺织产品价格走势, 提升地方产业定价话语权, 并于2010 年11 月中旬, “广东价格指数”登录央视二台, 引起全国关注。

七是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体系。结合华南地区较大的一级纺织品交易市场——广东西樵轻纺城实物交易市场, 以及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通过组织全国性专业产品博览会、交易会, 为纺织企业搭建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平台, 畅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渠道, 更好地实现技术与生产、技术与产品、产品与展示的结合。一方面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大型展会, 现场展示国内外最新纺织科技成果及面料新产品2 万多项, 成功搭建了纺织先进科技和生产企业、优秀面料与服装品牌交流对接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以举办西樵面料博览会成功经验为基础, 主动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战略, 在国内各大纺织服装集群地区举办多个西樵流行面料全国巡展。有效地为西樵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对接、纺织先进科技和成果展示、上下游产业互补搭建优质的服务展示平台, 并成功实现产业化项目300 多个, 在行内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计划今后把发展展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使展会办成全国纺织先进技术和品牌产品集中展示的固定活动。同时, 以平台开辟了面积达20000 多平方的展示专场, 建设国家纺织面料馆西樵分馆, 与中国信息中心共建中国流行面料数据库, 将西樵优秀面料以数字化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向世界各地商家、服装生产企业展示推广, 促进产品流通。

上一篇:铁路选线设计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师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