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2024-06-09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精选12篇)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1

1.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话用户和手机用户大量增加, 另外通信行业也由原来单一由电信垄断转变为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多足鼎力的局面, 通信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 通信运营商怎么能在4G时代取得自己稳定的市场份额, 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 找到自己的业务新增长点, 从而来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稳定地位, 推动我国通信事业良性地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 通信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整合由通信运营商、网络系统提供商、传统服务提供商、应用/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市场各角色参与的通信产业链, 是促进数据业务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大部分通信运营商存在通信网络利用率不高、几乎无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关键与核心技术大部分甚至全部靠引进, 从而从根本上受制于人, 因而也导致企业效率低, 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应加强知识管理, 加强自主创新, 才能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我国通信产业应着手解决创新模式方面的问题

(1) 相比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通信产业几乎无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方面的研发投入很少。经过几十年, 我国通信产业也只在通信技术方面自主创新方面取得过微乎其微的成果, 且创新活动大部分是针对于终端的市场需求展开的。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必要性, 但我国通信运营企业还是把研发工作的重点, 更多地放在对各业务部门现实性需求的支撑上。而对于在网络技术和新业务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 仍然相对淡漠, 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所以我国的通信产业应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 我国的通信运营商经历了市场的残酷教训, 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但是在合作创新方面仍还处在摸索阶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我国通信运营商与相关成员间的合作虽然越来越频繁, 但仍然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而且合作大多还处于短期的合作创新, 还没有建立长期合作的想法。尽管现在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已处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研发, 然而我国的通信产业链的大部分运营商合作创新还是基于市场开发方面的合作研究, 并且合作同时还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 都是靠临时签订一份合作协议, 没有长期的合作的保障文件。

3. 通信产业综合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1) 重视研发投入、重视自主创新

我国通信技术的自主创新首先要增强R&D研发投入, 一方面应争取到政府大力的支持, 通过政府手段设立一些相关的国家实验室、科学院、教育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基金;另一方面要采用激励机制, 提高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让他们没后顾之忧。同时应有效的整合产业链的创新资源。对于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自主创新活动, 我们要采用引进技术、消化和吸收引进的技术, 然后再创新引进的技术, 这样就可以缩短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周期, 加速推进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 并增强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国际竞争力。要自主创新我国的通信产业, 我们不但要在通信内容进行创新, 还要有核心技术研发。

(2) 重视合作共赢、协同创新

我国的通信产业链由多家经营, 这些产业链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建立起以通信运营商为核心的产业链合作共赢、协同创新的模式。现在各种新兴数据增值业务种类开发不够是制约通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主要绊脚石, 为此我国的通信运营商与他自己产业链其他节点成员应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加强技术联系, 突出自己的客户产品在数据业务和功能应用上的功能特色。我国的通信运营商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 要主动降低旗下产业链门槛, 以便更多专业领域的SP被吸纳进来, 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 从而满足用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但合作的同时通信运营商与旗下的产业链要建立有效和合理的合作制度。另外通信运营商还应加强与生产厂商之间的合作,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 未来通信应将多种功能和应用集于一身, 实现可视化通信, 最后, 运营商还应进行跨行业合作, 发展行业用户, 实现数据业务价值链成员的多元化。

(3) 鼓励合作伙伴的业务创新

通信行业竞争激烈, 单纯的运营商与它旗下的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我们要采用多项措施来解决, 鼓励合作伙伴的业务创新, 对小型SP积极扶持, 鼓励其大力发展, 大力支持他们发展新业务, 并投入一定的风险基金, 用于合作伙伴的新服务、新内容的开发。这样就与合作伙伴风险共存, 共同受益, 增强了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通信产业链的现状和通信产业结构, 以创新为模式, 讨论了我国通信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了通信产业新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通信,创新,模式,建议

参考文献

[1]刘锦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70-72.

[2]王艳, 徐存真.对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行为的制度创新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59-64.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2

现就融资公司创新融资模式,略谈一下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现在我们的融资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一股独大,政企不分,机制也比较僵化,效率效能难以令人恭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何不把我们的融资公司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呢?同时也顺应了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使我们的国有资产更好的保值增值。

结合我县县情和实际,以下几种融资模式比较适合我们的融资公司。

一.股权融资。要改变我们的融资公司一股独大格局,就要广泛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广泛吸收各种所有制的资本,以完善融资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只要能把公司搞活,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产业集聚区的腾飞,宁可失去控股地位,让贤与人,也在所不惜。况且,让更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去打造我们的公司,也是所有鲁山人的夙愿。当然,股权融资最大的好处是能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也比较容易。

二 企业债券。我们的融资公司负责率很低,在可控的范围内,提高公司负债率,增强公司的流动性,以满足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之需。

三 信托融资。当然,信托融资成本高点,期限也比较短。但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四 项目融资。对于盈利性很好的项目,可以进行项目融资,如特许经营和公私合营。

五 利用外资。强化招商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外资。

六 上市融资。诚然,现在说上市融资还为时尚早,甚至不敢相信。但地球是圆的一切都有可能。现在我国的证劵市场上有中小板,创业板,这就为小公司的上市融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注册资金8000万,而现在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好多几年前还是注册资金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小公司。他们能,我们改制激活后的公司为啥就不能呢?如果融资公司乌鸡变凤凰,有幸成为拟上市公司,还怕创投资金不挤破头来找我们的梧桐

树?

总之,我们融资公司创新融资模式,要以股权融资为主,以其他几种模式为补充,先把公司搞活,引进一流的CEO,只要把公司经营好了,产业集聚区经营好了,遍地梧桐树还愁招不来金凤凰!

余培侠:创新模式,做强产业 篇3

从2004年广电总局制定《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

列扶持政策后,我国原创动画从年产2万多分钟,迅速提升到去年的年产22万分钟,而且推出了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超人气与财气的国产动画片。就目前的发展规模而言,我国已毫无疑问地进入世界动画大国。但从综合实力看,我们与美、日等动画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动画已形成多种盈利模式

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动画产业可以说不缺关注和投资,但动画产业效益仅靠投资拉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为更好地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的盈利模式,中国动画学会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合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调研显示,我国动画企业整体继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均稳中有升。从固定资产来看,2010年我国动画企业固定资产均值约为403.07万元,较2009年增长0.46%;从销售收入来看,2010年我国动画企业销售均值约为3836.21万元,较2009年增长21.68%;从企业利润来看,2010年我国动画企业年平均利润约为640.34万元,较2009年增长15.12%。截止2011年9月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盈利性动画企业是调研企业占73.60%,较2010年同比增长2.25%;盈利平衡的动画企业占8.99%,同比减少1.12%;亏损的动画企业占17.42%,同比减少1.12%。同时发现,我国年利润超1000万的动画企业仅占调研企业15.38%,较2010年增长6.28%。这说明我国动画企业规模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企业盈利能力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调研发现,国内已有一批动画企业以动画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为突破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盈利模式。

一是原创动画驱动型。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动画创意为核心驱动,经过创意形成故事、形象和动画片,然后发行播出,并向音像、图书、玩具等各种衍生产品阶段的产业链下游拓展,逐渐覆盖整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盈利。这种模式在原创环节十分关键,创意能否通过故事情境、人物塑型等,最终形成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形象,决定了该模式的成败。调研数据显示,这类模式占全部调研企业的61.23%,这标志着我国动画企业正在由“代工时代”逐步过渡到“原创生产”时代。广东原创动力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二是品牌授权型。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动漫品牌的授权与管理为核心驱动,通过品牌授权经营,提升和扩大动画形象的生命力与市场范围,为向动画片投资制作与发行、形象授权交易、产品衍生开发等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提供动力。对于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说,品牌授权能够起到延续作品生命力、提升形象知名度、维系产业链稳定发展等关键性作用。调研发现,广州艺洲人等部分动画企业已成功确立了品牌驱动型的模式,占12.92%,这说明我国动画企业逐步看重品牌对于企业生命力延续的重要作用。

三是渠道驱动型。调研显示,这种模式占调研企业的12.36%。其最大特点在于,从产业链中间的渠道环节入手,将重心放在渠道上,主要通过播出、代理等形式,一方面向产业链上游的原创产品和创意衍生品领域进行助推;另一方面向产业链的下游开拓分销渠道,从而贯通整条产业链。这种商业模式主要以卡酷全卡通为代表,以动画卫星频道为核心,辅以连锁和加盟动漫形象产品商城等产业渠道建设,形成了上有原创动画,下有销售渠道的“三点一线”的发展模式,在业内已形成了明显优势。

四是衍生品驱动型。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动画衍生产品为核心驱动,从产业链下游的衍生制作环节切入,向上游产业链发展进入原创领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这类企业一般是从其他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而来,通过生产制作动画衍生品逐步打开市场,进而向产业链源头的原创环节拓展,生产自己的动画产品。调研发现,有6.74%的企业形成了这种模式,其中,以主题公园发展而来的企业占这种模式的16.67%,主要以广东奥飞、深圳华强为代表。

五是新媒体驱动型。这种模式主要以新媒体内容与渠道为发展动力点。随着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以其便捷、个性、受众广等明显特点,为新媒体动漫创造了天然的发展空间。在当前有利的发展环境中,通过各类新媒体渠道生产传播动画产品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调研数据显示,已有2.25%企业成功运营了新媒体动漫这一全新发展模式。

六是代工养原创型。这是一种以“代理加工”为初始盈利的传统模式,通过“代工”走上“原创”之路。由于原创动漫的投资成本大、收益慢,采用这种商业模式在承接外包的同时,可以用“打工钱”补贴原创,可以用代工中学到的经验发展原创。这也是一些动漫企业起初的普遍做法,江通动画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调研显示,目前仅有2.81%的企业停留在代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同时,调研还发现,以原创为主的企业中仍由71.38%从事代加工内容,以代加工反哺原创生产依然是现代动画企业的典型生存方式之一。

上述各种模式都是中国动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典型模式,是值得业界学习、借鉴和研究的案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动画产业在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盈利难依然是制约中国动画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分析和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

创新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学习和借鉴日本、欧洲、美国等比较发达的动画产业的相关经验。外国动画产业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了一种新的制作委员会的模式,即由投资商、广告代理商、出版社、电视台、制作公司、原作者、发行公司等相关人员或机构组成一个影片制作委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方式虽然让每个成员单位分得的收入有所减少,却大大降低了每个单位所承担的风险。

制作委员会模式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盈利模式,而是一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权益分配模式。制作委员会汇集了影片传播和盈利所必须经过的各个环节的代表,把所有人都变成利益相关者。大家为了这部影片的成功而协同工作,风险的降低也就等于是让影片盈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些玩具厂商在参加制作委员会的时候,往往会在影片策划时就向制作公司提出建议,增加某个人物、场景、道具或者宠物等等,以方便其推出后续衍生品。这种后期渗入前期的做法让影片的市场开发更具有针对性,这比影片制作完成后,再单纯授权给玩具厂商进行玩具开发,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美国尤以动画电影见长。去年美国票房排名前10位影片中,有6部都是动画电影。美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席卷全球市场的原因就是高投入、高制作、高产出的“高概念”模式。构筑“高概念”的核心是高投入,可以说没有高投入就不会有“高概念”。因为只有投入高了,才会有大导演、著名影星加盟,影片的技术特效才能制作得尽善尽美,影片的宣传推广才能铺天盖地。美国“高概念”动画电影的背后其实是大资本的推动,和日本制作委员会抱团取暖式的降低风险方式不同。当然,对这种模式我国动画业者也不能盲目效仿。

欧洲动画既没有美国的“高概念”动画电影,也没有日本建立在强大漫画产业基础上的电视动画,但是欧洲动画却在自己的小环境下生存得很好。这得益于其预售体系的完善。欧洲动画片在初期一般都会先制作一部样片,参加戛纳、昂西等电视节目交易展或者动画展,如果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和播出商的首肯就继续制作。一部构思精巧、造型新颖的动画系列片,往往能得到欧洲多个电视台的买单,有了预售款再进行制作,风险可谓降到最低。

在完善的预售体系下,如果一部动画系列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电视台会找制作公司继续生产一至两季续集。如果市场反响不好,电视台也会停止投资续集的制作。对于动画公司而言,预售体系保障了其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也让动画企业拥有可靠的盈利模式。

除了上述三种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典型的盈利模式以外,近年来我们还观察到外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些新趋势和新走向。第一,合作共赢。投资方可以和创意方分享版权,大公司也愿意和小公司分享版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把市场需求刺激起来,使得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实现。第二,注重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跨媒体运营。以手机、网络、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动画播出渠道和盈利渠道备受关注。第三,虚拟化。虚拟动画工作室、虚拟动画节、虚拟主题公园相继诞生,展现出其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

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在借鉴外国动画企业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让自己的理念更适应现代动画产业发展的需求。

首先,要更新牵引力理念,明确动画产业的盈利最终要靠消费市场,而不是政策市场或者投资。“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原创动画的发展,但是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原创企业把精力集中于打政府关系、吃政府补贴、靠政府投资生存的状况。中国动画想要构建清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一定要从政策拉动、投资拉动,转向到消费拉动上来。要多考虑消费者的喜好,多考虑受众的需要。

其次,要更新文化理念,明确动画产业的盈利不只要靠动画公司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全民懂动画、爱动画、看动画、消费动画的文化氛围。日本、美国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在一个动画能成为全社会都认同的大众文化的环境中,动画产业的市场空间才能真正打开。今后,除了不断推出优秀原创动画作品以外,还应配合政府完成公民动画文化观的建设工作。

再次,要更新竞争理念,明确动画产业的盈利将主要来自于差异化的良性竞争而不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事实证明,差异化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市场,让文化创意产业发挥真正的魅力;而简单模仿的同质化,只能让所有人把路越走越窄,把一个优秀的创意做烂,做废。

动画企业建立自身的盈利模式,最核心的观念是创新。复制已有的模式不一定能成功,只有围绕市场、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围绕动画的运营规律,不断创新,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创造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4

2012年, 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实施将我国光通信产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三大运营商全年都在加快推进FTTH的相关建设, 工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10月底, 我国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900万户, 提前超额完成全年3500万户的目标任务, 全年光纤到户覆盖家庭累计已达8400万户。在此之下, 光纤光缆产业再度迎来供不应求的利好局面, ODN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GPON/EPON集采规模扩大化并重点指向FTTH应用, 100G技术通过验证并逐步进入商用…国内的光通信产业、市场规模都获得突破, 同时引领全球光网络市场的发展。未来几年,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出及落实, 国内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业界广泛看好。

市场规模的扩大化在提振产业信心的同时, 也让整个中国光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本质愈发显著。尤其是国内光通信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乏力, 使其只能跟随他人的步伐, 而无法实现真正创新。

大而不强的尴尬

CRU的研究报告显示, 今年以来西欧、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光纤市场增长疲软, 而中国市场继续强劲增长, 从2011年占全球份额的46%增长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49%, 同时该趋势很可能延续至2013年初, 预计2013年中国光纤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在CRU的市场份额统计中, 烽火、亨通、中天等厂商都已经进入全球线缆市场份额前十之列, 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中国线缆市场的拓展。

与此同时, OVUM的相关报告也指出, 中国的FTTx市场正以42%的年增长率快速扩张, 远超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地区, 已成为全球FTTx市场的主导, 预计2016年, 中国将占全球FTTx市场50%的份额。日韩等国的FTTx建设正在放缓, 中国市场则处于高速发展期, 将很快实现超越。

各项数据都表明, 国内的光通信产业正在迅速壮大, 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化,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光通信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行业, 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也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虽然国内的线缆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领先优势, 但是其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 海外拓展非常有限, 相比康宁、藤仓等国际线缆行业巨头, 其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的线缆产业依然处于光纤反倾销的政策保护伞下发展, 真正具备与海外巨头一较长短实力的厂商仍屈指可数。

国内光器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国内的光器件厂商规模非常庞大, 在供货能力上也非常显著, 然而国内的光器件产业却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数的光器件厂商均只具备封装等制造工艺, 核心芯片等均需要从国外进口, 核心技术长期被日韩等厂商所垄断, 而绝大部分利润都集中于上游芯片层, 国内器件商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在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国内器件商出货量大幅增长, 然而实际则是为他人做嫁衣。

跟随导致差距长期存在

诚然, 近些年来我国的光通信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单就光纤光缆产业来看, 国内光纤预制棒逐渐实现量产。一位不愿具名的线缆厂商高层指出, 从光纤光缆的产能来看, 全球的光棒制造基地在向国内转移, 尤其是在日本大地震之后, 这个趋势日益明显, 国内厂商的光棒缺口在迅速提升, 目前国内厂商光棒的自给率在60%左右, 预计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填补该缺口。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线缆部主任刘红峰告诉记者, 从光纤光缆层面的技术创新来看, 国内的几家大型线缆制造商, 如烽火、长飞等, 其光纤预制棒已可支持特种光纤的设计, 仅稳定性与国外厂商有一定差距。光纤层面, 国外厂商技术沉淀显而易见, 康宁等国外厂商明显占优;在光缆的质量上, 国内厂商则略胜一筹, 国内企业都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成长起来的, 即使利用一般的原材料也能造出符合国际标准、国内标准的合格光缆产品。上述线缆厂商高层也指出, 目前在加工工艺、加工设备以及原材料提纯层面, 国内线缆企业与国际厂商已保持水平相当, 另外在大棒制造、成品率、精确度等方面都已具备较强实力。

在国内厂商的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与国外厂商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主任毛谦认为, 国内光通信企业近年来虽有一些技术创新, 但以改进、提高为主,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视之为创新。他解释说, 光纤光缆的核心在于制棒层面, 然而这方面的技术都是国外的专利;部分企业在PLC等光器件层面实现了一些突破, 然而海外厂商很早就攻克;国内在100G光模块方面、相干接收技术等领域也在做研发, 但是原创性东西却不多。整体而言, 国内的光通信产业发展跟进居多, 原创性技术创新太少。

前述线缆厂商高层对此也深有感慨, 在光棒的设计上, 国内厂商缺少标准话语权, 在标准层面, 国内厂商参与较少, 包括G.652、G.657以及一些新的子类光纤的设计等, ITU-T一直在讨论相关的标准, 国外厂商在这些标准机构中的参与很深入, 在他们确定了标准之后, 国内厂商只能选择跟随。

国内企业面临创新乏力

从整个光通信产业的发展来看, 市场规模扩大化的背景下, 主流设备商的盈利危机也开始显现。尤其是2012年, 通信厂商自上而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 市场低价竞争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企业如何实现良性发展难以言明。

我国光缆的质量问题一直被业界所诟病。刘红峰举例说, 当年国内八纵八横建设时部署的光缆拆下来依然是新的, 但是近些年部署的光缆5年基本就损坏了, 光缆质量确实在不断下降。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 近些年来, 光缆的价格不断下降, 现在1芯公里的光缆价格只有100元 (人民币, 下同) 左右, 与十几年前的光缆价格相比相差几十倍, 同时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 光缆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降低质量、缩减成本也成为很多线缆厂商的选择。在这一背景下, 真正能够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的厂商已为数不多。

不仅如此, 一些技术领域的投入成本过高, 也让很多企业望而生畏。今年杭州天野突破了PLC晶圆的生产工艺, 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杭州天野董事长陆坦言, 对于PLC晶圆的加工技术而言, 全世界都是公开的, 其关键在于工艺, 而这部分工艺的研发对于国内企业而言, 投入成本过高 (近1亿元) , 这对于国内大多数光通信厂商而言都是不敢考虑的。此前国内某家大型光通信企业高层对记者坦言, 这个投入成本过高, 投资回报率却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层面很难下决心投入研发。

随着华为、中兴等国内企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国内光通信企业也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些年来, 国内主流的线缆厂商都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虽然整体基数有限, 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 国内厂商如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进入海外市场以后, 将会面临专利上的诸多纠纷, 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 国内厂商的专利意识比较薄弱, 同时国内市场在专利保护上相对单薄, 而进入海外则将面临挑战, 一方面是识别已有的产品专利, 或者选择绕开, 或者购买其专利;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自主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这两点对于国内厂商而言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这也是走出去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政府扶持与企业投入需兼备

就研发投入而言, 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较为短缺, 真正能够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的资金确实非常有限, 然而毛谦也指出, 目前华为、中兴、烽火、亨通等规模较大光通信企业的研发投入还是有所保障的, 他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其营收的10%左右, 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另外这些领头企业也做了很多研发创新, 在诸多领域实现突破, 甚至打破世界纪录。

工信部等政府部门也在加快推动我国相关领先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加大中国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话语权。近期, 由我国自主提出的分组传送技术 (PTN) 标准G.8113.1正式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 PTN的现网部署规模已经非常大, 这对于国内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机构以及企业自身的投入对于我国光通信产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毛谦也明确指出, 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实力依然很小, 国家应该对光通信产业加大重视力度, 目前国内光通信产业的应用水平与国际持平, 但是在前沿性研究方面差距仍然很大, 尤其是芯片层面的差距, 如高速数模转换芯片等, 国内鲜有涉及。我们不仅要对系统设备方面加大投入, 对于芯片、测试仪表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投入, 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PTN:中国标准引领全球

PTN国际标准的推出是由内到外逐步实现的, 先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制定完善的企业标准, 然后通过系统化测试和普及应用推动技术成熟, 形成绝对的优势, 进而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最终通过产业和企业影响力推进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这恰恰是全球通信行业中传统优势设备商和运营商最常用的技术主导模式。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5

-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当前文化产业产能过剩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突出矛盾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虽然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但大部分产品还存在品质不高,创意含量不足的问题。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文化供给对人们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文化艺术供给质量是满足文化艺术消费需求的前提和保障。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我们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将以敦煌文化产业发展为例,来讨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文化创新模式。

天时-四部委联合发文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华民族独立和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艺术的引领与激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面对“文化强国”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文化供给侧改革,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呢?

2016年5月,《人民日报》刊载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给当下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深入发掘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在文化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

要实施文化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进行传播渠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我们要立足于内容资源和人才优势,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优势和经营思维,改变单向传播方式,建立精准化、定制化、互动性的新型现代化传播体系。其次,要顺应消费方式的互联网化和移动化。网络消费方式强调参与性、及时性、社交性和独特性。特别是文化消费,粉丝经济、社群经济、艺术众筹等新型模式相继出现,给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消费增添了新的活力。这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既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当前,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文化产业,如阿里影业、百度影业、腾讯文学、乐视影业等相继成立。这说明传统文化领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是需要与新技术、新模式有机融合,丰富创作手段、生产方式,促进内容和服务的多重创新。最终通过网络化共享化等新型文化经营模式,实现文化、创意、人才、资金的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塑造互联网时代文创新模式。地利-璀璨的历史文化艺术宝库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传统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来积累了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艺术传承。以敦煌为例,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汉武帝以来,丝绸之路出长安、入敦煌,经由阳关、玉门关南北两道,通达西域,敦煌因而被成为“丝绸之路第一枢纽”。历史悠久的莫高窟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艺术中包含壁画、塑像、石窟建筑等艺术门类,在壁画中又有音乐、舞蹈、飞天、佛像、菩萨像、供养人服饰、装饰图案等多样化的内容;有佛经故事、历史故事等艺术素材;也有壁画色彩、技法、构图、布局等艺术手法。它们都是进行现代文创的宝贵资源库。这些文化元素已被广泛运用到城市象征、品牌标志、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出版、动漫、影视、纪录片等现代文化艺术的创作当中,无数中外艺术创作者从敦煌艺术中获得了灵感。

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张大千曾在敦煌长期临摹壁画。经过敦煌艺术的日夜熏陶,他在人物画方面有了新的风格,由于对色彩的领悟,使他在山水画、花鸟画上采用极为大胆的泼墨泼彩法,尤其在晚年的作品中,张大千已经把敦煌壁画中那种恢宏的气度和绚烂的色彩自由地运用于山水画、花鸟画中。80年代初,由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丝路花雨》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以丝绸之路重镇敦煌为历史背景的舞剧,再现了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历史故事。同时,以敦煌壁画艺术中舞蹈形象为参照,尽情展示其中飞天伎乐、反弹琵琶舞等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还有上海美影厂推出动画片《九色鹿》,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而成,已成为一部探索民族风格的经典之作。

人和-文创IP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

现如今,文创盛行,文创IP也成为一个互联网热门词汇。2016年8月北京国际书展开幕式上,《一带一路画敦煌》的中国原创设计涂色书成为书展亮点。与《秘密花园》等国外涂色书不同的是,这套书左手页是斑驳的千年壁画原图,右手页是运用最新计算机技术从高清原图处理而成的保真线描稿,可以说,“左手是历史,右手是当下;左手是文化,右手是和传承。哪怕没有书法基础,不会拿毛笔,也不会写小楷,也可以在家用一只彩色铅笔穿越一千六百五十年,做一回敦煌“画工”和“抄经人”。让大漠孤烟中的敦煌艺术文化,在涂绘中渗入人们的心灵。

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悠悠的的驼铃声、浩瀚无垠的大漠、沙海的落日和日出,给设计师无穷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北京贺尔文创团队最近开发了一个以骆驼为切入点的特色文创IP,他们设计了一个叫“敦儿”的卡通形象,并创造性地结合敦煌的历史文化元素创作了一个有关敦煌骆驼的故事,把乐僔开窟与飞天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让敦儿从纸上活了过来,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性格和情感。

围绕着故事和卡通形象,贺尔文创拟推出敦儿故事绘本,毛绒玩具,抱枕,棒球帽,T恤,拖鞋,购物袋等一系列文创IP。该团队负责人表示,任何文创IP都有自己的DNA,如迪士尼、漫威、故宫,要设计出符合IP本身DNA的产品,还要加上新材质、新工艺。当然,IP不能凭空创造,要有相关元素跟IP产生连接。敦煌是丝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骆驼商队非常之多,因而骆驼自然是敦煌文化DNA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成为他们此次设计的重点。

可见,我们在进行文化艺术创新时,只要把握其文化的内在价值,不背离其文化艺术基因,总可以创作出受欢迎的文化艺术作品。创新来自于对内在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应该是艺术的、有思想的和有积极向上的。例如,敦煌文化主要是关于佛教的,其内涵是严肃的。若我们希望利用敦煌元素进行服饰设计,随意在衣服的胸部弄个菩萨或在裙子上弄个佛陀,就不符合敦煌的文化价值,那样只会哗众取宠,让人贻笑大方。所以我们要在保护其文化传承前提下,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提取关键元素加以发展创新,进而弘扬我们自信开放包容的文化艺术。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6

摘要:商业模式创新是地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拉力和推力角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以图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

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技术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城市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和源头,尤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亚太地区,其商业模式精彩纷呈,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推进文化产业形成新业态,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着力点,其发展动力也备受理论界关注。

一、 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按性质可分为拉力和推力。“推力论”认为技术进步、社会文化环境、企业高管和企业家等因素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主要的动力源。

技术进步的因素。新的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技术进步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证实。Timmers(1998)、Amit和Zott(2001)等指出互联网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Yovanof 和 Hazapis (2008)等学者研究表明,推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是产业的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而且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收益空间。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资深研究者、美国著名的创意领域学者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Florida Richard,2002)总结了有关创意经济的“3T”理论,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其中特别强调了技术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产业界的广泛应用,快速提升了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冲突传统文化行政部门的禁锢,促进产业间的深度渗透和融合,使得以个人创造力为主要特征的创意产业的在全球范围内勃兴,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一个有一个的商业奇迹。李文莲,夏健明(2013)认为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成为企业追求产异化和经济租金的主导资源之一,并详细剖析了大数据资源和技术相结合所引发的商业模式创新。

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因素。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技术与经济的日益融合,经济的文化化趋势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环境因素,如信任、互惠互利、合作性和丰富的社会网络等作用凸显。它们都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创意个体和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义务工作、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参与会社及组织和社会接触的频繁程度)。文化经济学家Scott(1997)研究了好莱坞影视产业,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文化产品传播的空间和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能改变文化产品对地域的依赖性。好莱坞影视业的繁荣得益于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影视创作系统,以及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商业模式。Drake(2003)研究得出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四个主因:社区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区域文化品牌、浓厚的文化氛围环境和创意人才聚集区。一些学者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与环境压力的关系,指出社会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会给企业形成压力,当企业压力达到临界点时,企业将会改变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企业高管的因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定程度上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因而需要寻求企业经营者和高层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企业高层管理者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家是市场潜在盈利机会的捕捉者。当他们设计新的制度规则时候,就产生了商业模式创新。Sosna等(2010)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表明:现有的企业商业模式会因环境的变化(即新政策、新竞争对手、新需求等出现时)而过时或缺乏盈利空间。所以,为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营者必须要具备及时调整企业商业模式的能力,以增强竞争力。国内学者吕鸿江等(2011)认为,目前厘清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使企业家和学者能科学准确的为企业制定匹配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拉力论”认为有些商业模式创新根本就没有利用新的技术, 也不仅仅是靠财务或者运作上的创新,而只是为了抓住特定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它的成功只是提供了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而已。大家通常认为技术、法规和社会经济变化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而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Research,2002)研究15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发现,驱动商业模式不断改革的根源来自于消费者需求变化,企业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就必然对商业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Lindgardt等(2009)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企业突破传统的商业模式,探寻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帮助企业寻找危机背后的商业契机。

二、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政府政策强力推动

美国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国家之一,文化创意产业被定位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政府部门通常运用财政政策和法律管理制度,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为保护文化产业版权专利,特在国会图书馆下设立版权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版权纠纷案件、专利申请、版权核对等工作,以及协助政府部门处理专利版权事务;设立美国贸易代表署,专门对国际版权事务进行交涉;设有海关--主要负责对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进行管理等相关工作。此外,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版权监督和保护管理工作小组,以适应版权产业的发展。同时美国的一些贸易协会同样为创意商业和企业提供服务,如美国图文艺术研究会、美国广告经销协会等。这些服务范围非常广泛,从新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培训到产业宣传和交流活动。

日本是较早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和推进了文化创意产业改革的国家之一。为支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除了制定《知识财产战略大纲》和《知识财产基本法》等一系列保护性法律制度外,还发掘和鼓励文化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创意文化课程的普及程度,使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发挥其社会效益;鼓励区域文化活动,包括挖掘潜在文化遗产、振兴特色文化活动和艺术、保护传统工艺等;制定文化振兴战略规划,组织专家学者,鉴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供多层次多方位援助,中央政府要定期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举办大型的文化资源宣传活动和艺术表演节目等,针对21世纪市场发展的趋势及消费者需求的预测,对潜在的文化创意产品及商业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和原则,政府的工作则是适时指导和协调。在日本东京,有大批的创意人才都是由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文艺表演、影视创造、演艺节目等活动的参与和赞助进行培养,另外的重要途径则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而得。以动漫市场为例,在日本东京动画片不仅有独立的商品,而且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卡通产业具有扩张迅速和附加值高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推进资产增值的资本孵化器。日本动漫市场模式特点是分工明确:卡通动漫的制作有专业的制作人,销售有专职代理商,视频播放由影视系统负责,企业则是要购买卡通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最终产品销售由商家进行,整个流程规范有序。卡通动漫的衍生品能为企业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在此商业模式下,日本为抢占动漫市场,不惜代价,免费给电视台提供免费动漫影片。日本动漫的这种商业模式为其赢得了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其动漫卡通风格成功引领世界的潮流。狂热的卡通市场,使日本卡通动漫产业成为香饽饽,世界各影视公司甚至美国好莱坞都热衷于购买其动漫版权,卡通产业出口急剧攀升。日本高效的卡通动漫产业链为各环节参与者创造了丰厚的价值回报。

日本政府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在国际市场上通行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制度,形成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讨论对构建海外创意人才表彰机制;组织亚洲国家的创意产业杰出工作者进行培训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创意人才工作的投入度,加快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对海外文化创意产业给予很大的支持力度,设立了专门的财政资金支持海外文化企业的发展。针对国内市场采取两种不同方式促进流通:第一,拓展产品流通渠道,开发适应社会新需求的产品,以扩大国外市场;构建完善网络中介系统,简化签约流程,实现网络签约新形式。第二,完善流通系统;开发维护网络环境安全和产品安全的系统,促进合作双方交易的顺利有效进行;创建新的商业模式,改善现有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产品或交易的本土化处理,实现产品多元性。

三、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技术创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是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以及配套服务应用的开发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积累。而技术积累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互联网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包含的动漫、影视、娱乐、游戏、广告传媒等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如QQ游戏、微信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意产业就是在ICT(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形成的,ICT技术决定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美国是ICT应用技术标杆国家,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进步,为其高新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美国著名的高科技公司Google是全球公司技术创新的标杆,其通过开发自己的服务基础结构和具有突破性的 PageRank技术,成功地缩短了客户搜索响应时间,提高了可扩展性,并降低了成本,从而打造出一个庞大的搜索市场。凭借这一技术创新,Google推出的第三方付费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创业才13年,Google的营业额就已经达到380亿美元,成为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极为成功的商业标杆。作为iPhone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以技术创新打造行业品牌标杆。运用技术创新的周期,形成用户黏性,获取整个价值链中控制权和话语权。iPhone打造高强度的用户黏性,依靠的是技术的创新、适时调整的商业模式和对消费群体的准确定位,以此赢得行业的领先地位,掌握竞争主动权。

四、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创意团队推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对产品品质需求的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精细化、复杂化和规模化,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不仅是单个企业或个人行为,而需要的是产业集聚、团队协作、信息共享和资源流动,以团队合作推动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创意团队创意风暴后集体智慧的结晶。国内原创动漫的领头雁、动漫湘军的领导者——湖南宏梦卡通集团和三辰卡通集团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王宏、贺梦凡、孙文华带领其创意团队打造了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品牌,创新了国内动漫产业运营的诸多商业模式。他们在借鉴迪士尼的品牌授权、沃尔玛的连锁经营、耐克自带设计理念的加工采购、宝洁系列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合作等先进的商业模式运作经验后,逐步在国内电视台大规模播出蓝猫卡通节目,并输出海外市场,逐步形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原创卡通品牌。随后“蓝猫”开始整合营销新体制,即代理制、连锁制,嫁接经典的推销员制度。然后通过经营团队专业化、设计研发立体化、销售网点连锁化,进行品牌授权衍生,拓展特许专卖网络,形成动漫产业集群。两家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后,设立创意中心,营造创意环境、培育了创意主力人才,延伸了动漫产业生态链。从而一跃成为国际性的影视传媒龙头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了国产动画的产业化发展。

五、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产品和服务创新

传统经济关注的是产品、商品和售后服务,而现代经济将突破这狭隘关注点,更多的是强调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间的互动关系的体验,消费者更多寻求的是一种交易过程的体验,生产商和设计者(创意者)必须努力将个别消费者与创造出的难忘体验连结。用户体验最基础的是用户需求,即用户的“痛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就是能有效解决用户的痛,痛点越大,说明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越有生命力。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由于采用了制播分离、品牌赞助、现场参与和超强的赛场内外互动等商业模式,引起了全社会性的轰动效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参与的环节中,该节目颠覆了由专家打分决定选手去留的传统做法,改由比赛场外的观众互动、发送短消息来决定的做法非常具有创意,也赢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据统计,“超女”节目为湖南卫视创造了6 000万元的短信收入和近2 100万元的增值服务收入。在当下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我们经常提及有着“中国互联网安全之父”称号的周鸿祎。周执掌的奇虎360公司推出的免费模式,颠覆了传统杀毒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后者主要依靠杀毒软件销售来获取销售收入,前者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用户积累、“用户主权”的重要性,在企业初创的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用户,而得到了上亿级的海量用户基数,因而占据了大部分互联网上计算机桌面。这样,通过向海量用户推荐使用360浏览器、通过导航、搜索、网页游戏、广告等业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周鸿祎阐述了免费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原因:因为把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符合人性的需求。同样,把复杂的变简单,把笨重的变便携,也符合人性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其商业模式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的产品,就是一流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市场运作机制,是当前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的前提,也是保障文化创意产业从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Paul Timmers.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EB/OL].http://www.electronicmarkets.org/netacademy/publications.nsf/all_pk /949/2008-09-01.

[2] Amit R,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

[3] Yovanof,GS,and Hazapis,GN.Disruptive techno- logies,services,or business models?[J]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08,45(4):569- 583.

[4]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Basic Books, New York,2002.

[5] 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6] 张京成、李岱松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Scott,A.,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7,(21):323-339.

[8] Drake,G.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Geoforum[J],2003,(34):511-524.

[9] Sosna,M.Nelly R.The vinyo-Rodriguez and Velamuri 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rough trial-and-error learning——The Naturhouse Case[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383- 407.

[10] 吕鸿江,刘洪.基于匹配视角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11] 周子琰,姜其平.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2] Lindgadt Z.,Reeves M.,Stalk G.and M S.De- imler.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When the game gets tough,change the game[J].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09,(9):1-8

[13] 马新莉.苹果正从技术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J].商学院,2010,(6):4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创意产业园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创新的政策驱动机制研究”(项目号:2015M572240);湖南商学院2015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创意人才推动区域发展的路径与政策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易华(1977-),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为创意经济与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玉胜贤(1990-),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7

基于对我国光通信产业专利信息的统计,其创新主体特征暴露出该产业的创新系统中两个影响重大的问题,一是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二是各个创新主体间未充分发挥互动作用。

1 文献综述

1.1 创新网络

对创新网络(innovation network)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作者对创新网络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Freeman认为创新网络一种是处理系统性创新的制度安排而且包含了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联系[1]。Oliver等认为网络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补充内部能力的管理方式。Lundvall主要强调创新的生产商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互作用和交换[2]。在创新链中的每一个步骤,从基础研究到新产品的开发,原则上可以看作是在生产商和使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3]。

1.2 开放式创新

亨利·切萨布鲁夫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有意识地利用知识的流入与流出来加速企业内部的创新,同时利用外部创新来扩张市场的一种创新模式(如图1)。Jod West和Scott Gallagher给开放式创新下的定义是:系统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广泛资源中鼓励和寻找创新资源,有意识地把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与外部获得的资源整合起来,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机会的创新模式。纪圣森认为,开放式创新是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的创新思想,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积极寻求外部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4]。

2 我国光通信产业创新主体特征

结合专家提供的关键词,依据专利检索法,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了自我国实行专利法以来光通信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截止2009年7月,国内已公开或授权的光通信相关专利共6 532件,其中发明专利4 630件,实用新型专利1 673件,外观设计专利229件。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我国自有专利数据部分,不包括国外主体在我国申请的专利数据。

经过光通信产业专家咨询,本文从产业链角度将该产业划分为四个部分: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网络模块、光网络设备。光纤光缆是光网络或光链路中光信号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物理媒介。光通信器件主要是指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有源及无源光器件。光网络模块通常是指依据一定的封装形式与光通信接口标准,将多种光通信器件集成在一起,有的还具有简单的对光器件性能进行控制的功能;同时光网络模块是复杂光网络设备的基本物理组成单元,通过标准接口接受光网络管理平台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光网络设备在物理上是多种光网络模块的集成,同时依据不同的光通信标准或协议,实现光网络模块间,以及光网络设备之间光信号、光通路、光连接的管理。

2.1 企业未体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

关于创新源,人们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创新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还是企业或是个人。如果企业没有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研究开发活动主要不在企业进行,会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脱节,许多科研活动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会造成科研成果多、企业新产品少,获奖科研成果先进、企业产品落后的局面,结果不仅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同时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力,形成年复一年引进的恶性循环[5]。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我国自有的光纤光缆相关发明专利共394件,其中企业181件,大学97件,科研院所45件,个人71件,分别占比46%、25%、11%、18%。从我国光纤光缆自有发明专利申请主体的比例构成可以看到,申请主体为企业的不到一半,大学、科研院所、个人都是发明专利的重要申请主体,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往往面临专利产业化困难的问题,我国在该领域发明专利质量更加难以提高。我国自有的光纤光缆相关实用新型专利共988件,其中企业664件,大学46件,科研院所75件,个人203件。我国光纤光缆方面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大,且主要来自企业,反映出我国光纤光缆生产企业存在大量的实用新产品的开发活动。

我国自有的光器件相关发明专利共758件,其中企业210件,大学342件,科研院所159件,个人47件,分别占比28%、45%、21%、6%,光器件研发中强所弱企的现象比较突出。我国自有的光器件相关实用新型专利共474件,其中企业265件,大学93件,科研院所59件,个人57件,分别占比56%、20%、12%、12%,说明我国光器件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主体中,大学和科研院所仍有一定实力。

我国自有的光网络模块相关发明专利共168件,其中企业84件,大学43件,科研院所29件,个人12件,分别占比50%、26%、17%、7%,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势均力敌。我国光网络模块实用新型专利有98件,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个人的专利数量分别为58件、7件、5件和28件,企业和个人是光网络模块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申请主体。 我国自有的光网络设备相关发明专利共829件,其中企业659件,大学117件,科研院所36件,个人17件,分别占比80%、14%、4%、2%, 企业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国光网络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有93件,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个人的专利数量分别为62件、7件、22件和3件,企业是光网络设备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申请主体。

总的来说,在光通信的整个产业链中,尤其是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高校、科研机构和个人的申请数量之和分别占申请总和的54%、72%、50%、20%,企业并没有体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某些产业链环节甚至出现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个人的申请数量远远多于企业的申请数量。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利于专利转化。

2.2 联合申请主体未成为专利申请主力

无论是在光纤光缆、光器件还是在光网络模块或者是光网络设备的专利申请企业中,排名前列的几乎全是单一申请主体,仅仅在光器件实用新型专利和光网络设备发明专利中出现了联合申请的情况,分别为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上海联能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并且联合申请的专利数量少,与总的专利申请数量相比微不足道。这反映了在我国光通信行业未能很好地利用合作创新方式为创新产出做出贡献。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在专利统计结果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创新数量为别为:光器件发明专利19件,国内排名第九;光网络模块发明专利12件,国内排名第二;光网络设备发明专利211件,国内排名第二。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创新数量为别为:光器件发明专利20件,国内排名第八;光网络模块发明专利16件,国内排名第一;光网络设备发明专利253件,国内排名第一。

在光通信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上,华为和中兴两家企业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华为的成功证明了开放式创新是高科技行业中企业创新的最佳模式。华为通过收购公司或支付专利使用费、成立合资公司和研究联盟、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等一系列灵活的组织方式,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以上基于专利统计的光通信产业创新主体特征的分析,反映了光通信产业创新过程中企业未体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联合申请主体未成为专利申请主力的问题,也就是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各个创新主体间未充分发挥互动作用,其中个别企业的高创新产出现象反映了采用开放式创新对于创新产出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整个光通信产业的创新产出,急需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光通信产业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中进行频繁的主体互动的开放式创新。

3 光通信产业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构建

本文采用了创新网络的如下定义: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相对稳定、能促进创新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总和。其基本要素包括组成网络的主要结点,各结点联系而成的关系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信息等[6]。

主要结点包括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等方面。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了具有垂直关系的上下游企业和水平竞争的同类型企业,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创新网络中的核心;大学及科研机构是保持持续创新的关键要素;地方政府在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以上各个结点连接起来,结点之间就形成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这些链条共同构成完整的创新网络[6]。

根据光通信产业自身的特点,本文构造了如图2所示的光通信产业的创新网络。

在这个创新网络中,企业是网络的中心结点,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整个技术创新学的发展历程中,都把企业的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实施者和实现者,是技术创新体系中所有互动活动、功能发挥和最终目标实现的核心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直接联系市场的主体,是将研究成果商品化的唯一主体,最能洞悉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要,把握技术创新前进的方向。根据光通信产业链不同环节产品功能机理,不同环节的企业又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因而,除了光纤光缆环节的企业可以独自研究开发外,处于其它三个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研究开发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共同的技术域,进行技术共享有利于攻克研发难题。

大学及科研院所是该创新网络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源源不断地为创新网络提供技术源头知识和供给专业人才,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信息、技术等扩散,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7]。大学及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流;大学及科研院所是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温床,通过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先进的设备等创新环境培养出大量专才和复合型人才。以产学研为代表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政府是创新网络中制度创新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完善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加强对创新的保护以帮助创新网络中其他主体实现创新。我国政府在创新过程中还起到了引导作用,对创新方向的宏观调控可以帮助其他创新主体认清创新方向,利用整个社会有限的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创新,避免浪费资源进行不必要的创新。

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各创新主体的独特资源搭建一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府诱导、企业发挥主角作用、产业链上下游互相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搭建公共创新的开放式平台。在光通信产业,由于光器件、光网络模块的研发往往需要半导体光电子和微电机械系统芯片设计平台、半导体光电子和微电机械系统芯片加工工艺与检测平台、光器件材料研发平台等多方面的投资,投资额巨大(据估计仅设备投资就需要近2 000万元人民币),中小企业限于自身实力往往难以满足基本研发要求。我国可以华为、中兴为核心,或采取其他方式,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制度保障,构建能够服务我国众多中小光通信企业创新的研发平台,增强我国光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 基于光通信产业创新网络的开放式创新

在开放式创新的行业选择中,全球化、创新密度、科技融合、创新的通用性、知识的杠杆效应、市场的波动等要素与之息息相关[8]。全球化水平越高、创新密度越大、科技融合越多、创新的通用性越高、知识的杠杆效应越高、市场的波动越大的产业,越需要开放式创新。光通信产业创新密度大,融合了光学、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高科技学科知识,产品和服务不但和软硬件、光电、新材料等一系列行业的研发密切相关,还在电信、手机、汽车等多个行业有广泛的运用,产业链内外创新具有通用性高的特点,知识杠杆效应高,并且随着通信产业的全球化水平越来越高,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市场波动越来越大,哪国能主导技术标准,哪国就能拥有垄断优势。因此,在光通信产业采用开放式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上提出的光通信产业创新网络基础上,我国应该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联系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产业开放式创新策略。总的原则是,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重视“三重螺旋”模型的应用,加强知识流动,倡导技术共享。

(1)产业链内合作创新。

在同一产业链环节,各企业需要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新的战略关系,例如消费电子领域的飞利浦公司便从未离开这样一种与竞争对手的伙伴关系,其从不犹豫与竞争对手共同实现对新技术的探索。因此,光通信产业内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弥补自身在技术和研发管理方面的不足。光通信产业具有科技融合多、创新通用性高的特点,在不同产业链环节,各企业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可以避免上下游产品不配套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就共同技术难题重复研发。

(2)产学研。

根据专利统计数据,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申请的专利较少,说明我国光通信产业并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巨大作用[9]。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为了创新发展,向企业外部寻求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与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10]。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光通信领域跨越组织边界知识的双向流动与整合,能避免知识创新重复、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分散创新风险,每个合作主体在完成自身的任务和使命的同时扮演着其他参与角色,各方互动能为整个光通信产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产学研合作可以采取包括以项目合作、投资共建实验室、人员流动等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形式。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流动和联系, 企业能为高校、科研机构带来市场前沿的技术信息,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更接近市场需求;高校、科研机构则能为企业提供基础研究成果,以开辟新的产品市场。

(3)技术转让与购买。

技术转让与购买实际就是内部技术外部化与外部技术内部化的一种方式[11]。1995年到2001年,IBM公司成为美国国内获得专利权数量最多的公司,为了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产权,IBM公司积极分拆价值链并把创新成果外卖,从出售专利使用权中获得了高额回报。2001年,IBM的技术授权收益就高达19亿美元,约占公司该该年度税前收入的17%,而其当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只有6亿美元。而英特尔公司的研发模式是典型的将外部技术引入到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市场化路径实现研发收益的商业模式[12]。根据我国光通信产业的专利申请统计结果可以看到,现在专利申请集中在少数的主体上,而不是所有专利都对于主体本身有用,技术转让可以给公司带来经济收益,又能帮助研发实力较弱的其他主体开展技术创新,通过购买外部专利,将研发建立在别人的创新成果上,利于节省研发时间和资源。

(4)技术合作平台。

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过程中,形成由如华为等旗舰企业为主导的生产和知识网络,围绕专业化分工、生产和知识的流动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13]。平台建设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平台的作用是促进知识溢出、技术共享,需要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而非市场利益为导向;2)在技术合作平台上产生的创新产出归平台所有,任何平台内的企业或者平台外的企业需要使用则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该收入用于支持平台今后的研发活动;3)人才管理上采用流动与固定两种模式,灵活选择;4)需要政府聘请外部专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披露创新投入和产出[14]。

5 结论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8

也就是说,通信工程管理人员要会运用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通信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的调整并创新通信工程的管理模式。[1]

一、通信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通信工程中主要包括传输网、核心网、接入网这三个部分,而核心网基本上在通信工程建设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建设完成,除非有特殊情况出现,一般都不会对核心网展开后期扩建。

与核心网相比,传输网与接入网在后期扩建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多数的工程都会将年作为时间单位来对工程展开分期建设。

通信工程经过不断的细分之后,逐渐被分为了许多相似的专业建设工程,比如传输接入工程、基站设备工程等等都属于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内容。[2]同时,这些细分之后的单项工程项目的分布都具有零散性,其范围十分广阔,涉及了许多不同的专业与领域,且每个专业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衔接性。

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加快做好通信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如此才能够使通信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做好通信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对策

2.1展开滚动模式的工程建设

随着通信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对通信工程的扩展。站在属性的角度上来看,通信工程像是一张正在编织的网,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规模较小,网孔也不密集,但是随着编织规模越来越大,就必须扩大对这张网的编织力度,同时还要在编织的过程中加密这些网孔,如此才能够保证这张网的牢固性与可靠性。在传统的通信工程管理过程中,其步骤具体可以分为工程的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若让通信工程的管理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来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但是采用这些模式对通信工程进行管理的进度十分缓慢,对整个工程的进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3]而一旦无法在社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势必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针对通信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严格根据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通信工程的管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首先,既然通信工程可以看成是正在编织的一张网,那么就可以将这个网中的每一个网孔看成是一个单元,根据单位工程模式,将这个网拆分成不同的单元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分别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四个阶段来实现投入使用。以不同的时间对每个单位进行市场投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也就被称为滚动建设管理模式。对通信工程采取滚动建设管理模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使通信工程的质量得到稳固的保证,并且还能在此基础之上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其在工程的勘察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序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通信工程采取滚动建设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信工程各个程序之间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工程勘察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保持每天都对勘察设计的实际情况做到深入的了解,然后还要根据所掌握到的情况将其整理成图表,并将这些图表送到相关建设组织单位中进行审核,只有建设组织单位的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将这些资料下发到工程的具体施工单位,为接下来的工程施工提供理论基础。[4]在工程建设的材料管理方面,要保证所用的所有施工材料都是甲方所采购的,同时还要在经过乙方同意之后方可进入到甲方仓库中领取施工材料,并且工程的建设单位来施工开展之前就必须要准备好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在此阶段中,甲方必须要对仓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材料方面不会对工程的实际施工带来不好影响。有材料出现多余时,可以将这些余料用到工程的后期建设中,切忌浪费材料。在实际的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施工步骤都是按照勘察设计阶段中的计划来进行的,一旦有特殊情况出现,必须要立即进行合理的调整。

2.2采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对通信工程采取滚动式建设管理模式会给工程带来庞大的数据信息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信息传递的相关要求,鉴于此,可以对通信工程采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断对组织形式进行简化,建立信息化管理小组,从而就可以对通信工程展开垂直化管理,这样一来就加快了信息的流转速度,使得管理的水平与效率都得到了提高。[5]

2.3通过新型的传递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流转的速度

这一点主要就是要在通信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实现办公的电子化,比如将施工方案、设计图纸等施工文件转化为电子格式。

电子文件与电子表格是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带来的产物,其改变了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方便了工程的保存管理。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说,通过互联网来传输邮件已经成为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输手段,其凭借真实、快速、大容量等突出优势,在以后必然还会得到更多的运用。通信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利用邮件来传输文件,不仅能够减少对纸张的浪费,同时还能够降低传输所花费的时间,促进了工程效率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对施工文件进行快速阅读,并且智能手机的携带与使用十分方便,可以对现场进行及时的拍照,大大缩短了工程管理的时间,使通信工程管理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做好通信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就必须要对通信工程管理采取滚动式建设管理模式、垂直化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加大对现代化通信手段的运用,这样能够促使通信工程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推动了通信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并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对整个通信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祥模,惠飞,史昕,马峻岩,杨澜.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v.14;No.7004:105-115.

[2]池晨.初讨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5,06:336-337.

[3]王冠.通信工程的信息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通信,2015,v.1708:22.

[4]徐刚.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探微[J].通讯世界,2015,No.27415:51-52.

[5]朱昌平,龚润航,郭臣,李潇,陈秀云,陈娅珺.美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的考察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No.14104:127-131.

试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 篇9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进度管理需要全面做好计划交底。实施施工计划, 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所以说, 一定要做好计划工作与交底工作。通常情况下, 总控计划无须全面交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月度计划非常重要, 要想全体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全部参加交底, 使得全体生产管理人员掌握计划内容、具体的生产情况, 并针对性的开展各项计划。周计划是各个科室自己制定的进度计划。各个科室必须定期召开计划交底会议, 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计划的具体内容、目标以及任务。日计划是班组的工作计划以及整改计划, 一般通过晨会的方式进行检查或任务布置。与此同时, 及时做好施工进度计划检查。有了施工进度计划, 需要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收集实际施工的实际进度数据, 进行跟踪检查。将进度技术与实际施工进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并及时采取相对应措施进行调整。

二、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 安全生产是排在首位的头等大事。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不仅关系到项目的顺利进行、人们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 也关系着企业的声誉与发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做到“一事一交底”, 每一项事情必须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专职负责, 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违章作业以及安全隐患, 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影响因素, 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 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 保障项目的施工质量。设置全方位的安全警示标语和装置, 在重要的地方设置好安全标示牌, 重视施工现场和现场防火的标牌设置。规范和加强现场施工的文明进行, 加大文明施工的观念和思想宣传, 抓好现场封闭治理、排水系统、材料堆放、通道、硬地化以及厂容厂貌, 高度规范和重视生活设施。

三、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由于通信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成本控制, 加强对各个影响因素的控制, 与此同时, 通过针对性措施, 将建设中的支出与消耗控制在计划范围中。在成本控制下, 进一步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成本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必须对通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体员工以及全体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在中标之后到工程竣工之前的所有环境, 必须加强严格的成本控制理念。与此同时,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与成本意识, 每位员工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制定准确的成本控制目标, 在项目工程开始之前, 要进行准确的成本预测, 这对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提高其科学性和经济效益,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 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人员素质、设备材料等等, 对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从而更好的控制整个项目的成本。

四、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因此, 需要针对两种情况进行适时控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 要想做好项目的质量控制,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加强人的控制。建设活动的开展需要的人员众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岗位众多、成分复杂, 因此, 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必须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与特点, 积极设立项目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 尽可能选择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人才。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人尽其才”, 更好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第二, 全面熟悉和掌握材料费用的市场信息。一方面需要严格监督材料的选择, 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分类以及材料供应。做好物资管理, 重要的是做好输入与输出量的大环节, 并做好材料的使用、监督情况, 保障材料的物尽其用, 杜绝浪费现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通信工程的概念以及建设特点开始入手分析, 从四个方面: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详细论述了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董通书.对通信建设工程开展项目管理的思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 (08) .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10

各个高职院校和各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主要阵地。当前, 各个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 人才走向企业后已经表现出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 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教师队伍建设较为滞后。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结构严重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双师型”教师数量在高校计算机专职教师中的比例较低。众所周知, 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学术经验和实践经验, 但是当前我国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上教师队伍中缺乏这种拥有“双师型”的教师, 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 这就使得不少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毕业后缺乏相关的实践技能。

(二) 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和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当前我国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毕业后难以很好地满足社会以及各个企业对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需求, 首先表现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理论水平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新发展的步伐, 其次就是课程设置上不合理, 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培养, 再次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落后, 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要求较低, 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缺乏实践技能, 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而计算机相关企业需要于那些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的人才, 这样就使得高职院校和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和企业实际需要出现了偏离, 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 有关部门对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机制上缺乏政策支持。

进一步加强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力度, 有效创新培养模式, 离不开有关部门对于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依然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和国外发达国家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相比较, 我国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长期缺乏相关的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上的政策支持, 没有制定出一个长期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战略, 这方面的缺乏使得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长期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二、进一步创新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在师资建设、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继续努力, 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 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建设, 尤其是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要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培养力度, 有关部门要联合相关企业, 建立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鼓励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实践。同时, 有关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拥有计算机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外聘老师以及兼职教师, 到高校任教,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中计算机专业教师认证资格, 优先聘任那些拥有“双证”即拥有专业技术资格证和普通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到校任教, 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创新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步。

(二) 进一步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力度。

高校以及高职院校今后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尤其是要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完规定的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 要联系有关企业安排学生进行诸如顶岗实习等的实践环节, 进一步提高实习在学生毕业中的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技术开发、科研活动, 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要进一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 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

教育部门要严格制定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 进一步加强对有关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 规范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经费投入, 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教育部门要加强在这一块的资金支持, 支持高校积极开展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立各种各样具有特色的实习基地, 制定各种政策以鼓励有关高校和相关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开辟多种形式加强有关高校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

总结

总之, 当前针对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一步进行创新, 进一步加强以“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促进校企结合的步伐, 努力提高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质量, 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有关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各行业的普遍使用, 我国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人才质量上逐渐出现较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现有计算机通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等不高,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 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需求, 因此,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对策, 以期为今后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的培养上进一步创新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石巍, 蔡永强, 钟文基.计算机通信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 2010, 08:164-165.

[2]朱鹏, 段安元.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学结合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07:207+138.

[3]钟国韵, 刘梅锋, 刘超俊.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188-190.

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篇11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在欧美国家,主流的产业经济学又被称为产业组织学,是研究同类或相似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研究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它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在我国,产业经济学不完全等同于产业组织学,而是一个包括产业组织的综合理论体系。具体来说,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可分为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组成部分。

自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后,“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列入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各校经济学类专业陆续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一般为经济类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这些学生经过了系统的经济学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能够更好更快地把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实践进展,但缺少产业实践的社会经验,没有产业的概念和有关产业的切身体会。因此,产业经济学本科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洞悉某一产业的发展动态,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知识基础,也为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基本的思维训练空间。

二、传统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而围绕某一主题所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和程序,能体现教学规律效能的规范形式。任何教育阶段、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模式包含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具体内容。其中,与特定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得已形成的核心和“灵魂”。

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十分紧凑、逻辑非常严密,实践性要求特别强。因此,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过中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枯燥、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偏重灌输而缺少启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分析产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具体来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对学科理论体系演变和现有理论体系的介绍,而偏重于对知识点的零散介绍,忽视产业经济学各组成部分、各知识点之间应有的逻辑关系。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产业经济学的本科教学经常出现对产业经济学各个理论的孤立介绍,而没有从源头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的演变历程和其内部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片面理解。

2.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笔者在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很多学生最后课程考试的分数较高,但是遇到需要对我国产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时,就显得缺乏洞察力。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使笔者开始认真思考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

3.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使得学生不能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受教学大纲、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无法对产业经济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产业经济的热点问题无法深入讨论。

三、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针对传统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笔者提出了创新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路,从而为建立新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模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首先要创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多样化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的重心由过去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转到素质培养上来。在这种创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必须树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教学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单纯传授理论的教学观念,而是要把培养学生分析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发现现有产业经济理论缺陷的能力放在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

2.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在“创新意识”和“学为主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来说,就是要增加对产业经济学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打下基础。

3.教学方式把握要灵活。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从而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到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行业分析,完成行业分析报告,然后举行行业分析报告会,最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而且还全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科,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创新的教学观念,增加研究型教学内容,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茂荣.《现代教学模式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2.徐小洲.《高等教育理念与现实》[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通信产业创新模式 篇12

关键词:班组长培养,培训创新,基层管理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下, 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企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对每个国家的每个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 势必打破时空局限, 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高效配置。IT企业相互之间将进行全面渗透和竞争, 全球通信市场增速明显放缓, 多国通信行业收入增速普遍落后于本国GDP增速, 整个通信行业面临着挑战。在这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就迫切需要加强以班组建设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建设, 而对班组长的培训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将以某通信企业班组培养为实证案例, 来探讨、研究班组培训的培养模式。

一、班组长培训的意义

1、班组的概念

班组是企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最基层组织, 是企业根据劳动分工、协作和管理的需要, 按照工艺原则或不同产品以及劳务或经营活动而划分的基本作业单位。通信企业班组长负责班组的建设、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对标准化要求高、服务性要求强、业务技能要求高, 并且是展示企业形象、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班组不稳, 地动山摇。

2、班组建设的意义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基层的组织, 是一线员工感受公司文化、建立对企业归属感的重要管理单元。推进班组建设不仅是企业实现战略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水平的需要。班组长作为班组的管理者, 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 组织班组的生产活动, 指导班组成员的工作。班组长既是自上而下执行的关键环节, 也是自下而上互动的重要纽带, 是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落脚点。因此, 培养造就优秀的班组长队伍, 有利于稳步提升班组团队的整体素质, 提升公司业务发展、网络维护和客户服务水平, 是增强企业基层执行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班组长培训思路及方法

为强化班组基础工作和班组长整体素质, 提升培训规范性和系统性, 笔者认为应着眼基层班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建设, 以“三个一”创新构建通信企业特色的班组长培养模式。

1、培训思路———一个发展路径

培养班组长的管理能力, 需考虑不同线条工作的特点、班组成员的能力和差异, 以及人员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科学分析不同线条班组长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那些对各个阶段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工作任务, 它们必须包含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完整性, 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任务, 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的整个行动过程。第二, 代表性, 典型工作任务要反映该领域或专业的工作内容和形式, 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第三, 挑战性, 典型工作任务要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它不一定完全是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

建立分线条、分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开发和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班组长从新任、发展到优秀的成长路径;二是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三是有助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整理和提炼最佳实践案例。

组织一线优秀班组长研讨、概括和总结实践工作, 虽然同样是基层管理者, 但通信企业内综合类、市场类、技术类三大线条的班组长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既有相同之处, 也存在差异。相同之处是都担负着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复杂性、自主性和人员管理难度上面。如技术类班组长的任务复杂性高于市场类班组长, 主要体现在分工、计划和组织上, 而市场类班组长主要任务是督导 (指标监控) 和组织。

立足各岗位各阶段的能力素质差异, 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法, 按综合类、市场类、技术类三大线条构建新任、发展、优秀三个阶段的班组长发展路径。

2、培训内容———一套课程体系

依托“发展路径”, 根据每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班组长素质模型。具体做法为:通过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头脑风暴, 提炼出各个线条的优秀班组长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体现出的共同成功特质, 即无论在哪个线条, 要想达到优秀水平, 班组长必须具备的素质, 主要包括善尽责任、追求卓越、团队协作等。此外, 针对具体线条的工作特征、班组成员特征, 以及在特定线条的工作背景下班组长成长的特征, 提炼出各个线条班组长的差异化素质, 即本线条班组长需要具备的、但其他线条班组长不一定需要的独特素质。

根据班组长素质模型, 找出相对应的能力关键字, 梳理企业内部培训资源, 列出对应于每个发展阶段的面授、网络学习课程并明确学习要求。例如:综合类班组长侧重跨班组协作、问题分析与解决方面的能力培养;技术类班组长侧重时间管理、绩效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市场类班组长侧重于现场管理、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

为帮助新任班组长尽快明晰岗位职责、做好自身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可组织企业内训师或专业骨干博采优秀管理实践经验, 开发班组长工作手册, 从角色定位、班组管理、自我管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 对班组长的职责、技能和要求进行论述, 同时整合开发典型案例, 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传递实用经验和技巧。然后通过对班组长进行工作手册的宣贯、培训和考试, 聚焦工作理念的提升。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

(1) 计划模块: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方案和战略、将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等。

(2) 组织模块:包括决定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由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这些任务进行分类、谁向谁报告工作以及在什么地方作出决策等。

(3) 领导模块:包括激励下属、指导下属的工作、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

(4) 控制模块:指对工作过程进行监控、比较以及对可能的错误进行纠正, 并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

通过管理者四类职能的确定和培训, 辅助新任班组长完成角色定位和归位, 走好管理第一步。同时工作手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可以成为基层管理者日常管理实践中的参考宝典。

3、实施步骤———做好整体培训规划及实施计划

立足班组长课程体系, 以推动公司战略实现和落实业务拓展要求到基层为重点, 紧贴实际、注重实效, 可采取网络学习、面授课程、统一认证的复合学习形式, 外引理念、内享经验, 持续促进班组长综合素质的提升。

(1) 制定班组长自主学习年度规划。除了班组建设、目标及绩效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提升, 重点关注新任班组长管理能力和法律常识的宣贯。

(2) 实施班组长轮训计划。加强以宣贯企业文化、提高职业忠诚度、提升业务水平、现场管理水平为目标的优秀班组长培训, 根据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统筹规划, 完成班组长轮训。在培训的实施中坚持“三加强”和“两强化”, “三加强”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强化政治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 锤炼工作作风;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加强学风建设, 保证培训健康有序开展。“两强化”即强化需求调研和分析, 强化考核与评估, 切实提高班组长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推进班组长统一认证。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和做好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远程培训工作的要求, 积极组织优秀班组长参加央企班组长远程培训。班组长认证工作是公司内部培训的有益补充, 能有效地辅助班组长们正确认知管理角色, 系统提升管理技能。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针对班组长培训和执行力的现状, 加强班组的体制建设, 建立完整的班组管理模式, 加强团队建设, 增强班组管理的系统性和执行性, 有序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 增强企业管理效率, 推动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在班组长培养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 还要积极引导班组长从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同时,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打造出高绩效的班组团队。

参考文献

[1]徐明达:怎样当好班组长:让基层管理有效落地[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余龙萍、吴叶芬:论温州市小型制鞋企业班组长培训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 2011 (3) .

上一篇:教学案例反思下一篇:冷再生技术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