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政策

2024-06-16

产业创新政策(精选12篇)

产业创新政策 篇1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性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动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通过文化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思想源泉,使文化产业的地位大大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文化发展体系,使文化创意产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类产业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它是创意人的智慧和科技结合产生的,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改造,结合现代高科技,使文化资源得到升华。1998年由英国最早提出,其核心是“创造力”。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知识密集型,从业者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二是低消耗、高附加值,依靠人的智慧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三是融合性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是文化资源与高科技相结合,通过改造和融合的新型产业,融合性较高,渗透性和辐射性比较强。

2006年,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首先提出了“创意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二是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东部地区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主要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杭州;三是产业聚集发展,特色园区逐步形成。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 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利用城市文化,突显自己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北京、上海,这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更多的支持,因此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点有了很大的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具有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等特点,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整合与提升,这样可以加速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的适应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新增长。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分析

1. 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大规模、高水平的骨干企业,创新能力不高、竞争力不足,缺少知名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 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政策的推动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这些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成为这两个城市的战略性产业。在短暂的几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各种文化创意园的出现,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文化创意园区的定位出现了许多交叉定位的现象,这不但加剧了文化创意市场的混乱,还导致了文化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益,还扩大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重视经济目标,忽视文化诉求

在国家下达的文化政策中,更加注重经济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文化方面的目标关注较少,导致出现的文化创意产品内涵不丰富,一味迎合受众需求,出现低俗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拉低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档次,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内涵

1. 实现体制创新,建立完善的产业培育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培育与政策的导向,政府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加速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还要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宣传,让全社会更多的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就是大力扶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完善市场服务中介机制,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的的发展有强大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文化研究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2. 实现金融政策创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创意的特性决定了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降低银行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要求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抵押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再者,在操作中,容易迎合市场,破坏了创意的原创性。相对其他行业而言,由于自身行业的特点,投资风险相对较大,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3. 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政策创新定位

文化创意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国家对该行业进行了重新的分类,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动漫、广告、文化会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之所以进行政策的重新定位,将文化创意产业归到文化产业里面,实际上也是为了分解清楚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为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基础。我国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文化发展条件和资源,例如,从戏剧方面进行解读,河南流行豫剧、北京京剧发展特色明显等,这都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为各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云南芒市瑞丽临界缅甸,有大量的珠宝玉石流通,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多,但是由于没有规范的衡量标准,使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现在,国家认识了文化政策方面的不足,进行改善,提出了相关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使珠宝文化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再者来说,文化和创意是相互融合的关系,任何的想法和创意都是文化的产物,如果没有创新,文化也不会得以发展。

五、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蕴涵了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它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产业层面,还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奕.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效应与政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6):217-218.

[2]高红岩.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内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98-99.

产业创新政策 篇2

附件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

编 写 提 纲

说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形成本《编写提纲》,供构建联盟时参考。

目 录

一、标题部分

二、序文部分

1.缔约方基本信息 2.鉴于条款

三、定义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

四、主文部分

1.联盟名称、组织原则和组建宗旨

2.联盟的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和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 3.联盟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4.联盟成员 5.联盟的经费管理 6.联盟的项目管理

7.联盟收益分配原则和知识产权管理 8.联盟的解散和清算 9.违约责任 10.一般格式内容

11.联盟成员认为应当在协议中约定的其他事项

五、附件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

六、结尾部分

一、标题部分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

二、序文部分

1.缔约方基本信息

分别列明联盟成员各方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协议缔结方应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独立法人,具备法人主体资格。

协议缔结方的名称应是其营业执照或法人机构代码证上的名称全称,并与协议结尾部分加盖印章一致。

协议缔结方的住所地一般为实际住所地,协议中无特别规定的,该地址通常视为协议各方的通讯地址,即相关文件的送达地址。

协议缔结方的法定代表人应为企业工商登记或其他机构在登记机关登记备案的现任法定代表人。2.鉴于条款

由一个或数个“鉴于”字样开头的句子组合而成,表明协议缔结各方系基于对各方主体资格、资质、订约目的、订约背景等事实的共同认识或特定认可,方签署此协议,鉴于条款一般不具体规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参考条款如: 鉴于:

1.本协议缔约各方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签订本协议的合法主体资格,且各方相互确认彼此履行本协议的资格和能力。

2.本协议缔约各方签订本协议旨在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规范联盟运作。……

三、定义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

约定将协议文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特定概念用简单的词组代替,以提升协议文本语言的精确性,避免重复冗长的叙述占去不必要的篇幅。

四、主文部分

1.联盟名称、组织原则和组建宗旨

列明各方商定的联盟名称。写明联盟的组织原则和联盟的组建宗旨。视联盟组建的实际情况,写明联盟与有关社会组织的关系等。

2.联盟的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和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

技术创新目标部分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联盟技术创新的近期、远期目标。联盟的任务及分工部分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为实现联盟技术创新目标而开展的具体任务,以及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对尚无法明确任务分工或将来开展的联盟项目的任务分工,应约定由相应各方另行协商签订有关协议。3.联盟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由缔约各方共同指定,可代表联盟签署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协议中需要规定对该责任主体的授权范围和授权程序,约定内部责任分担方式。

明确设立决策机构,如理事会。明确决策机构人员产生办法、人员组成、职责、工作制度和决策程序等。

设立咨询机构(视联盟具体情况,非必设机构),如专家咨询委员会。明确咨询机构人员组成、职责、工作制度等。

明确设立执行机构,如秘书处或办公室等。明确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责、主要负责人产生办法和工作制度。明确执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可约定专职人员通过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委派、联盟成员委派、社会招聘等方式聘用。

可视情况明确联盟执行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

参考条款如:

1.本协议各方共同约定**单位(一般可以是联盟理事长单位),作为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代表联盟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联盟对外签署的其他文件可由相关联盟成员就具体事项,共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联盟理事长单位签署。2.设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为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执行机构。

3.理事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3.1理事会的组成。3.2理事会的职责。3.3理事会议事规则。

4.专家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5.秘书处的组成、职责和管理机制。……

4.联盟成员

明确联盟成员的基本资格条件,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新成员加入、联盟成员退出和除名的程序和方式。可对新加入、退出和被除名的联盟成员约定有针对性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新加入联盟成员与联盟原有成员之间契约关系的建立方式。例如可约定委托联盟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代表联盟与新加入成员签订加入联盟的协议,视同新加入成员与联盟所有成员建立了契约关系;或约定以其他方式建立新成员与联盟所有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

参考条款如:

1.联盟成员的基本条件。2.联盟成员的权利。3.联盟成员的义务。4.联盟新成员的加入。5.联盟成员的退出。6.联盟成员的除名。……

5.联盟的经费管理

明确联盟经费的来源,如联盟成员投入、政府财政资助、银行贷款及其他渠道等。对联盟成员投入部分,需约定投入的方式和比例。

明确联盟经费用途,如用于公用办公、项目研发等。明确联盟经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构及其责任。如可约定由理事会委托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管理联盟经费,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明确联盟经费的使用规则。联盟若设立研发基金的,应约定其来源和使用规则。明确联盟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经费来源属于政府财政资助的,应明确执行国家有关经费管理监督规定。可约定接受经理事会确认的会计事务所审计并报理事会审查。

联盟可就具体的联盟经费管理事项,制定《联盟经费管理办法》作为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约定联盟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程序。

参考条款如: 1.联盟经费来源。2.联盟经费用途。

3.联盟经费由理事会委托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设立独立帐目进行管理,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和联盟成员共同认可的第三方的审计。

4.公用办公经费的来源及管理和使用。5.项目研发经费的来源及管理和使用。6.政府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6.联盟的项目管理

约定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机制等事项。

明确承担政府计划项目须执行相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可视具体情况制定《联盟项目管理办法》作为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约定联盟项目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程序。

参考条款如:

1.联盟项目申请和立项程序 1.1联盟项目的来源

1.2联盟项目的申请和立项程序 2.联盟项目的实施 3.联盟项目的验收 ……

7.联盟收益分配原则和知识产权管理

界定联盟收益的范围,约定联盟收益的归属、使用和分配原则。

明确约定联盟成员原有知识产权投入和共享规则,新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使用原则,以及许可使用、转让和转化产生的利益分配办法,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等事项。

可视具体情况制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作为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约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程序。

参考条款如:

1.现有知识产权的投入和共享

1.1 联盟成员在加入联盟前和在联盟组织的项目以外、未利用联盟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的现有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仍归其享有。

1.2 在联盟组织的项目中,项目合作方应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投入的现有知识产权及其权利共享的范围和方式。

1.2.1 在联盟组织项目的研发阶段,如项目合作一方在项目合作中需要使用联盟其他成员的专利技术,可不经授权无偿合理使用;如需使用联盟其他成员的现有的非专利技术(如非公知技术信息、技术秘密等),项目合作方之间根据现有知识产权投入的约定范围和方式使用,项目合作方和非项目合作方的联盟其他成员之间可通过协商,签订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

1.2.2在联盟组织项目的产业化阶段,如项目合作一方因项目研发成果的应用而需要使用联盟其他成员的现有知识产权,项目合作方之间根据现有知识产权投入的约定范围和方式,在公平合理条件下使用;项目合作方和非项目合作方的联盟其他成员之间可通过协商,签订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

1.3 联盟组织项目的合作方,未经许可不得将他人投入的知识产权用于联盟项目之外的其他用途。

2.新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使用和利益分配 ……

3.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 ……

8.联盟的解散和清算

约定联盟解散的情形、解散程序和清算办法。9.违约责任

明确联盟成员违反协议规定义务应当承担的相应违约责任,如追回联盟拨付的项目经费、赔偿给其他联盟成员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除名等。

参考条款如:

1.任何协议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义务,经联盟理事会决定,可从联盟中除名,并由联盟理事长单位或联盟理事会指定的其他联盟成员代表联盟追回其承担联盟研发项目中政府资助资金和联盟配套资金,给其他联盟成员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联盟成员被除名时,其不再享受本协议约定的联盟成员权利,但仍应承担保守联盟及联盟成员技术秘密的义务;对已经许可联盟其他成员在联盟项目中使用的知识产权,相应联盟成员仍有权按原有条件继续使用;对其已投入联盟的各类资金不予退还。

……

10.一般格式内容

不可抗力、争议解决、法律适用、协议生效和变更、文件送达等条款。这些条款在各种协议中的格式一般相近,编制时可视具体情形作相应取舍和调整。争议解决条款中可约定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但不能同时约定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

参考条款如:

争议解决:因履行本协议而引起的任何纠纷应通过相关各方友好协商解决,或通过联盟理事会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向联盟常设机构所在地(如联盟秘书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适用:本协议及其解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协议的生效和变更:本协议经协议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后生效,协议各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本协议的任何变更须经协议各方一致同意,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

11.联盟成员认为应当在协议中约定的其他事项

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联盟成员认为除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当约定的事项。

五、附件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

列明附件清单及附件内容等。

各附件应具备生效的形式要件,即由相关方签署生效或按联盟协议规定的相应生效程序执行(如附关于通过该附件的理事会决议)。

六、结尾部分

联盟成员单位签章、签署日期等。

产业创新政策 篇3

【关键词】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问题财政政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促进产业集群的先决条件。在当今时代,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促进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要素,特別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做后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来确保其技术创新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1. 对产业集群的基本认识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指的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1.2产业集群的类型

产业集群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引导培育型、强制性培育型、以及诱致性自发型;(2)根据其驱动因素可以分为需求因素驱动型以及供给因素驱动型;(3)根据其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多核式、轮轴式、葡萄式、以及混合式;(4)根据其深度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5)根据企业间的合作程度可以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等等。

1.3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市场自发形成机制、政府主导机制、以及政府引导机制。

1.4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

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制度因素,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其次是历史文化因素,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还有生产要素因素和需求因素。

2.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促进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例如我国的中关村,虽然有较强的科技实力,但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较少,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行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

2.2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是对科技的投入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支出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无形中拉大了两者间的科技水平差距。

2.3财政融资的渠道不畅通

我国当前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信贷政策,造成中小企业的贷款较为困难,同时依靠财政渠道筹措资金又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银行资金和财政资金没有严格划分;其次是分配制度不健全,效率低下;此外,政府的产业导向不清晰,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缺乏具体的标准,导致企业享受财政资助的资格认定困难。

2.4缺少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

当前我国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缺乏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效果不明显。首先,税收优惠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所得税和减免流转税的形式存在,优惠重点一般集中于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可以说是针对结果实施的优惠。其次,税收优惠政策侧重于对企业的优惠,针对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较少,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税收优惠主要定位于企业,而不是科研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环节。

3.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

3.1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环境

实现产业集群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政府必须要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环境,以此来吸引企业的集聚。首先,要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健全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园区,从而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的承载能力,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其次,要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增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研发经费,使财政支持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此外,还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大银行贷款贴信力度。

3.2健全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机制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国家必须要健全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机制。首先,要增加对中小企业服务机制的支持,搭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平台,并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创业辅导、以及管理咨询等。其次,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鼓励担保机构的发展,并设立引导资金,吸引民间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发展。此外,要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这是其顺利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惯例,对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给予一定的资助,鼓励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3.3完善税制

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还可以从财政收入角度给予支持。首先,要改革增值税,尽快实现消费型增值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允许选购的生产机械进行抵扣,从而减少对产品重复征税,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其次,要完善所得税,并设立技术开发资金,对使用高新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从事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适当减免一定的个人所得税。此外,还要实现从直接优惠到间接优惠的转变、从结果优惠到中间环节优惠的转变、从区域优惠到产业优惠的转变。

3.4建立跟踪问效制度,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

当前我国的财政扶持资金比较重视分配、轻视管理,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够,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状况,必需要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的跟踪问效制度,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

总结:

产业集群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对实现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国家的财政作为支持,因此国家需要根据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财政政策,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杭永.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5.

[2] 刘艳.我国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燕山大学 2010.

[3] 李勇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4] 陈冬华.欠发达地区政府公共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产业创新政策 篇4

目前, 水泥市场需求的下降折射出房地产泡沫的加剧。上半年, GDP增长7%与水泥产量下降5.3%的数据也很难匹配, 只能解释为前期的市场需求已经提前透支。未来的水泥市场也许是长期有需求, 长期无增量。

当下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 市场集中度低, 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 产业链延伸缓慢, 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 企业研发投入少, 管理提升慢。针对这些问题, 中国水泥协会开展了行业调研工作, 协会政策研究室正研究起草“十三五”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其基本思路和研究内容需要得到行业人士的认可, 以形成行业共识。

1 遏制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

⑴协会公布《各省市自治区水泥产能过剩报告》。凡年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的省份应该停止任何理由的新建熟料生产线项目核准, 包括以水泥窑协同处置、PVC企业电石渣处理、特种水泥、淘汰落后产能置换等名义的项目核准。个别地方政府不能无视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 将领导者的政绩数据凌驾于经济理性之上;也不能利用政府手中的资源分配权, “绑架和胁迫”企业投资项目。

有人说“水泥低价竞争让下游用户得到实惠”, 这话并不完全正确。下游用户的“实惠”不单单体现在原料采购成本, 主要取决于投入产出比, 最终盈利指标是否上升。今年以来, 煤炭价格下降了, 下游的水泥价格也下降了, 水泥的下游商混产品价格同样下降, 这是一个价值链, 不可能下游独吞上游的“利好”。长期低价竞争的环境下, 今年上半年就连竞争力最强的海螺水泥营业收入也下跌15.9%, 毛利率下降跌8.1%。因此, 过度的低价竞争打破了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价值链, 是造成经济疲软的因素之一。

绝大多数新核准的水泥项目除了规模放大外, 技术上基本没有创新, 都是重复建设。倒是助长了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批小上大”———核准的是5000t/d项目, 建设的是6000~7000t/d窑型;“倒卖批文之嫌”———业主资金不到位, 开工后等着“解放军”来收购赚一票。

⑵协会启动《水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列出淘汰企业指标和标准, 供政府主管部门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政策参考。不能遏制新增产能, 淘汰落后就没有意义, 化解产能过剩就成泡影。同样, 在清理产能过剩中, 就是要优胜劣汰, 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是必然的。

2 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 为绿色建筑服务

建议将32.5强度等级水泥品种, 从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调整至GB/T3183《砌筑水泥》。

我国号称水泥产量近25亿吨, 但与发达国家比, 我国水泥的实物质量大打折扣, 32.5强度等级水泥占市场的65%以上。有专家指出, “我国实物水泥1.36t才相当于国际平均品质的水泥1t”, 这种以降低水泥强度和品质来换取多掺混合材的传统做法应该改改了, 让中国的水泥统计数据早日与国际接轨。

事实上, 我国32.5强度等级水泥主要用在建筑工程的砌筑上, 部分用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民自建房上和公路路基垫层方面。将32.5强度等级水泥品种, 从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调整至GB/T3183《砌筑水泥》后, 对用户应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标准调整后, 中国水泥的品质质量将大幅度提高, 将彻底打击假冒伪劣水泥市场, 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为绿色建筑提供高品质的水泥产品。

3 鼓励生产高标号熟料, 提高工业废渣利用水平

⑴2015年6月12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部委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文的目录中, 将“42.5及以上等级水泥原料2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其它水泥、熟料的原料4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给予70%退税比例。要达到20%以上废渣利用率, 是有难度的, 我们必须要做两件事, 一是提高熟料强度, 只有生产高标号熟料才能掺加进去20%的废渣;二是修订水泥标准, 适当提高42.5等级水泥的废渣掺加比例。

同样, 32.5水泥掺加40%以上废渣难度也大, 很多小水泥粉磨站如果拿不到高标号熟料, 享受退税政策就自然取消了。

⑵建议取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办环资[2008]981号) 中规定的, “现有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规模, 不受产业政策所定规模的限制”的政策。今后, 所有PVC企业的电石渣可由当地已有水泥企业来消纳, 不再配套新建熟料生产线。可以参照钢厂的钢渣、电厂的粉煤灰等由当地水泥企业处置, 并给予处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对现有电石渣生产水泥企业的环保核查, 脱硫设施不到位、不达标的企业必须给予处罚。

对于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的现有企业, 如果存在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产品, 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当地水泥企业和协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条款, 向工商管理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4 突破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瓶颈

2014年底, 中国水泥协会给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政策建议》, 从“根据处理量, 政府应给予必要的相关处置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补助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四个方面, 提出了具体建议。2015年4月23日, 工信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联节[2015]28号) , 选择10个已建成的企业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试点, 试点期限2年。2013年1月, 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力争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到10%目标”;2013年10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又明确提出了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10%。按照《试点》文件做法, 国务院文件提出的目标肯定完不成。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

一是牵涉行业利益。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水泥行业参与城市固废处置多少有抵触情绪, 否则也用不会在2014年10月30日, 由俞正声主席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建言献策。统一思想的背后可能还是动了利益集团的蛋糕, 这也许是水泥窑协同处置优惠政策迟迟下不来的原因之一;

二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完善提高。中国的城市固废与发达国家不同, 固废预处理市场还不成熟,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刚刚起步, 由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制订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BG30485-2013) 在2013年12月27日发布, 2014年3月1日才实施。标准刚实施, 试点经验未总结, 就要大面积推广, 主管部门有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加快试点企业的总结与验收, 尽早形成有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试点成果将会进一步推动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之所以说“协同处置”包含了两个意思, 一是水泥厂仍是以水泥生产为主, 处置固废污染物为辅;二是参与只是与其它处置“协同”进行, 不可能在处置固废污染物上由水泥窑包打天下。“蛋糕”切一块, 更利于市场化竞争。

5 北方冬季水泥错峰停窑常态化

北方冬季水泥错峰停窑是企业转变传统落后生产管理方式的做法, 通过这一行业自律行动, 减少冬季北方地区取暖燃煤锅炉启动后的总燃煤量, 从而达到减少同期空气污染总量, 降低水泥企业经营成本, 降低冬季生产能源消耗的目标。错峰停窑的常态化将为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供政策保障。

2014年, 新疆率先实行, 东三省紧跟其后, 随后泛华北6省市先后开展了冬季错峰停窑, 参与企业410家, 熟料生产线506条, 熟料总产能57650万吨, 涉及从业人员15.3万人。实行错峰停窑后, 经各省市协会统计, 减少熟料产量8556万吨, 减少燃煤消耗1076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37万吨, 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23万吨, 减少粉尘排放0.7万吨, 减少熟料库存6105万吨, 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89.63亿元。

错峰停窑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今年将在整个北方地区全面推行, 中国水泥协会已将《2015年北方15省市自治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停窑总体方案》上报国家工信部。

6 核定企业碳排放额度, 促进水泥碳排放交易

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4.8亿吨, 企业有3500家, 水泥工业成为我国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2011~2015年间水泥工业CO2排放总量五年累计降低8%, 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五年累计降低17%。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 (2014-2020年) 规划》, 要求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加快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 健全碳交易支撑体系, 研究与国外碳市场衔接。2014年12月,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在七省市试点的基础上为建设全国碳市场确立了基本框架和路线图。201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碳交易权市场试运行。

今年5月, 本着行业协会“引领、协调、服务”的宗旨, 中国水泥协会成立了碳减排专家委员会, 力图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水泥行业碳减排的政策、标准、技术、交易、培训、国际交流的专业咨询与服务。其目的就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碳减排政策, 加快推进水泥行业碳减排工作, 引导水泥企业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来, 在水泥行业建立起碳核算、核查体系, 建立水泥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制度。2016年加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碳交易权市场试运行, 有效推动水泥企业碳减排。

今年8月25日, 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启动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蒋兆理副司长,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领导亲自到会, 来自部分省市水泥协会和大企业集团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中国水泥协会决定在年底开展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的培训活动, 并将联合省市水泥协会和各大水泥企业集团共同推进培训工作。

7 开拓道路水泥品种市场,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受制于市场的需求和开发。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求: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 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 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 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 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因此道路硅酸盐水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道路硅酸盐水泥是专用于水泥混凝土道路的特种水泥, 具有抗折强度高、耐磨和干缩性能良好的特点, 是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机场道面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水泥品种。我国制订了GB13693-2005《道路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在同等荷载标准的条件下, 水泥路面造价虽然比沥青路面略高, 但使用周期却是沥青路面的两倍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服务年限为30年, 沥青路面设计服务年限为15年) , 养路费用比沥青路面低20%左右。由于使用道路硅酸盐水泥, 水泥路面的使用寿命可延长3年以上, 可大量节约路面的维修成本, 在整个服务周期内, 可减少维修成本30%。预期至2018年, 全国新修普通国道及高速道路和机场道面约3.5万公里, 按50%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 水泥路面用量达约3000万吨, 其中道路硅酸盐水泥用量争取达到2000万吨。

道路硅酸盐水泥为特种水泥, 市场占有率不超过2%, 具有发展前景。国家标准规定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材掺量不大于10%, 因此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不仅有利于控制水泥产能, 同时有利于水泥行业的产业升级。

全国具备道路硅酸盐水泥生产许可证的水泥企业为26家, 如果按照交通运输部2013年发布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在特重、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的规定能得到落实, 我国道路硅酸盐水泥将为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效益。

产业创新政策 篇5

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实际,经与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省属高等学校,设区市所属高等学校和县(市、区)属高等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机制

第三条 扩大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自主权。

1.有序下放专业技术岗位设臵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自主确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自主聘用人员和自主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评聘结果报主管部门和省人社厅备案。允许高等学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支持部分高等学校推进“长聘教职制度”,实施“非升即走”、“非升即转”或“任满即走”的用人机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2.高等学校所属院系及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且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科研人员身份参与创新活动,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3.高等学校聘用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成果的科研人员,可自主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

4.鼓励高等学校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学校应积极支持创新项目的实施,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第四条 支持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1.高等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到相关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高等学校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批准可携带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离岗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或自主创办企业。离岗创业人员的离岗期不超过三年。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职称,人事档案由原单位管理,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停发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科研人员所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确需中止的应当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报项目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离岗创业人员等同为在岗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等级晋升,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科技开发、转化成果等相关业绩,作为其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3.离岗创业期满前,本人要求返回单位工作的,按照有关人事管理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恢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如该等级岗位不空缺,允许一次性超岗位聘用,今后逐步消化。离岗创业人员在离岗期满时,既可根据合同(协议)约定返回单位工作,也可提出办理辞聘辞职手续继续创业。对离岗创业人员在离岗期满时既不回单位工作又不办理辞聘辞职手续的,单位应按照聘用制度或辞退制度为其办理解除(终止)聘用合同或辞退手续,并按规定转移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

4.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和返回单位任职制度,对在职创业的兼职时间和取酬方式、离岗创业期间和期满后的权利、义务及返回单位任职条件作出规定并在校内公示。

5.高等学校要完善产业教授参与研究工作的管理办法,推进研究生工作站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围绕企业技术难题,联合研究攻关,与产业教授所在企业联合申报国家或省市级科研项目。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创造条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应聘企业创新岗。

第五条 鼓励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高等学校应深化教学和学籍管理改革,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有利条件。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读学生(含研究生)保留学籍,休学从事创业活动。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大学科技园应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辅导、孵化场地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援助。鼓励高等学校通过无偿许可专利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六条 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1.高等学校要发挥科研指标在高等学校设臵、岗位聘任和考核、资源配臵、学科评估、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将科研评价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作用,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科研评价细则,加强科研评价改革的宣传和引导。

2.高等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群体)、科研项目等,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与国际评价标准衔接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

3.高等学校要根据科研活动类型和特点,结合人事聘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注重评价实效;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给予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减少评价频次,适当简化评价程序。

4.高等学校要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研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开放评价规则,健全随机、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

第七条 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

1.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开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发挥高等学校专利监控管理平台作用,开展专利资源数据分析和利用,将知识产权产出和实施情况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定期考核公布。2.高等学校要优化专利结构,加大对专利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支持高等学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申报“中国专利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等。

3.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学科建设,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开设知识产权必修或选修课程,建设知识产权精品课程。支持有关高等学校建设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国家及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集聚高层次知识产权研究人才。

第三章

改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第八条 高等学校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项目预算编制、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管理、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等内部管理办法。

1.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及时使用项目资金。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将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支出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高等学校。简化预算编制科目,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由科研人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并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其中不超过直接费用1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

2.间接费用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臵费的一定比例: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20%,500万元(含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部分为1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13%,且间接费用的绩效支出纳入项目承担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不计入项目承担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基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重点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突出工作实绩,体现人才价值。

3.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及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劳务费,其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利用科研经费聘请全职或兼职科研人员的管理规定,明确聘用对象、聘用程序、薪酬标准和绩效奖励办法;对聘用人员建立工资专户。

4.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在2年内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

5.高等学校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按照委托方要求或者合同约定管理使用。

第九条 建立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省财政整合现有专项设立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青年教师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条 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财务助理所需费用可由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研项目资金渠道解决。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作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建立健全科研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1.明确经费管理权限,加强预算审核把关,规范财务支出行为,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注重加强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实行内部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重点是间接费用、外拨资金、结余资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

3.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建立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完善单位内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

第十二条 完善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做好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对进口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继续落实进口科研教学用品免税政策。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于2016年12月底前研究制订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以及符合科研需要的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办法和内部报销规定,明确教学科研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级、住宿费标准以及业务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等,解决野外考察、心理测试、人群调查、社会调查等科研活动中无法取得发票或财政性票据,以及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交流发生费用等报销问题。第四章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十四条 下放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臵权和收益权。

1.高等学校自主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不再上缴国库;在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

2.高等学校有权依法以持有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确认股权和出资比例,通过发起人协议、投资协议或者公司章程等形式对科技成果的权属、作价、折股数量或出资比例等事项明确约定、明晰产权,并指定所属专业部门统一管理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所形成的企业股份或出资比例。

3.高等学校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学校规定与学校签订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相应权益。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

1.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

2.统筹科技成果管理、技术转移、资产经营管理、法律等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平台建设。

3.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构和职能,落实科技成果报告、知识产权保护、资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责任主体,优化并公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

4.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规定和学校实际建立科技成果使用、处臵的程序与规则。在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时,可以通过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也可以通过协议定价。高等学校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臵在校内实行公示制度,同时明确并公开异议处理程序和办法。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5.鼓励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评聘制度。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并在校内公开。在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时,要充分听取学校科研人员的意见,兼顾学校、院系、成果完成人和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等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利益。

第十七条 对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成果,明确转化责任和时限,选择转化主体实施转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

第十八条 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中,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计入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但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可与研发团队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收益分配比例,并授权研发团队全权处理科技成果转化事宜,具体方式由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自行确定。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横向项目到账经费等作为其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

第二十条 改革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办法。

1.高等学校正职和所属单位中担任法人代表的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以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获得现金奖励,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高等学校正职和所属单位中担任法人代表的正职领导,在担任现职前因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股权,可在任现职后及时予以转让,转让股权的完成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股权非特殊原因逾期未转让的,应在任现职期间限制交易;限制股权交易的,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在本人不担任上述职务1年后解除限制。

2.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所属院系和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获得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但获得股权激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

3.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实行公示和报告制度,明确公示其在成果完成或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贡献情况及拟分配的奖励、占比情况等。

4.试点开展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易市场挂牌、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的,或者通过协议定价并按规定在校内公示的,高等学校领导在履行勤勉尽职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于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约定政策。

1.对符合条件高等学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依规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2.对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可进行股权确认。

第二十二条 高等学校应建立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专业化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培训、市场聘任等多种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队伍。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要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区域(专业)研究院、行业组织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依托其构建技术交易、投融资等支撑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开发和市场需求对接、科技成果和风险投资对接,形成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营体系,培育并打造运行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第二十四条 鼓励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研究院。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建立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加强成果的宣传和展览展示,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横向合作,与企业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十五条 建立报告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1.高等学校要按照中央、省科技成果报告制度的要求,以规定格式于每年3月30日前向主管部门报送科技成果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和奖励等情况,并对全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的总体成效、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中增设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

2.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机制,高等学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高等学校给予支持的重要依据。

3.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纳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章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深刻内涵,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根据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规定、办法并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是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责任主体,要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要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廉政风险和法律风险;加强监督检查,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问责,对借机谋取私利、搞利益输送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第六章

产业创新政策 篇6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诸多障碍(例如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等),看似是“市场失灵”,实则是市场制度不健全和政府广泛干预微观经济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当时各方都能接受的政策模式和政策工具,以政府为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成为中国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式转型的重要方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不断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计划管理或行政干预,因而不断释放微观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这种选择性产业政策仍保留了大量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产业政策模式的缺陷与不良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现行的产业政策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应对新的挑战,越来越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政策模式的转型。

迫切需要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1.现阶段产业政策的特征与突出问题。现阶段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典型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在这种政策模式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驾驭”市场、干预市场与替代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强制性清理等直接干预市场型的政策措施,仍是当前产业政策主要的政策工具;二是选择特定的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内特定的技术路线与工艺、特定的产品甚至特定的企业进行扶持,而选择另一些进行限制或者强行淘汰,以此“指导”市场、替代市场。

近年来,这种产业政策模式的缺陷和不良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障碍。首先,这种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模式带来较为广泛的寻租行为,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诱导企业家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寻求各种优惠政策上,相应地减少了企业适应市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的努力,并降低整体经济体系的活力。第二,投资审批、核准及市场准入等管制政策,由于限制和扭曲了市场竞争,对产业的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必要的投资审批和核准还阻碍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增长和结构变动做出迅速反应,给企业经营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带来困难。第三,目录指导政策往往忽视经济发展阶段而片面追求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同时把本来具有市场需求的产能看作落后产业并加以淘汰。第四,在一些重工业领域,片面强调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导致企业脱离自身需求和能力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并导致大量低效率的兼并重组。第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中,过于注重补贴生产企业与生产环节,导致这些行业的企业热衷于扩充规模,而疏于研发、创新与效率改进。

2.中国已不再具备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基本条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中国越来越不具备继续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基本前提。选择性产业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前提,是政府能在各个时点上正确挑选出未来一段时期“应该”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0年里,由于中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在产业结构的演变、技术、工艺路线还是在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都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模仿,还存在一些有利于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条件,而在经济新常态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则完全不具备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

从消费需求来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政策部门更难选择应该培育什么消费产品、不应该培育什么消费产品。而从投资需求来看,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但是新的投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政策部门更难确知哪些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会成功并成为市场的主导。而从技术与供给层面看,随着整体技术水平向技术前沿逼近,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已经没有可供借鉴的发达国家成熟经验,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同样的高度不确定性。新工业革命则会给未来产业和经济发展在新产业、技术、市场、业态、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基于传统产业发展经验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完全失去了作用的基本前提。

3.产业政策的取向与重点迫切需要转变。新工业革命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迫切需要将产业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为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创造有利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方面来。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来激励企业不断提升效率与积极创新,来探索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的市场制度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则是关键。当前,中国在市场制度与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实施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阻碍优胜劣汰,并且行政管制过多过滥,不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滞后;相应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对于违反契约、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缺乏有效制约。

第二,经济新常态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技术创新及创新驱动。激励、支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也一直是发达国家产业政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追赶型国家(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中后期亦将产业政策的重点转移到鼓励技术创新,特别是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和创新体系方面。然而,中国的产业(技术与创新)政策着重于主导创新资源配置,疏于构筑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与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技术创新与市场脱节,企业在指定的技术路线上进行低水平、重复性的研发活动,并诱发企业释放虚假信息骗取国家给予的研发经费,导致整个社会创新效率低下,妨碍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转移。

应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作为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

1.功能型产业政策的特征与主要内容。功能型产业政策是“市场友好型”的产业政策,它是以“完善市场制度、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在功能型产业政策中,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作用是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功能型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提供完善的制度基础,强化保持市场良好运转的各项制度,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培养人力资本以适应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功能型产业政策尤为注重促进企业创新与能力建设,特别强调通过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构建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科技成果评估与交易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等科技服务公共平台,以及对于创新活动的普遍性支持,来促进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当前中国转为实施功能型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实施功能型产业政策。当前中国的市场体系仍不健全,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诸多障碍(例如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等),看似是“市场失灵”,实则是市场制度不健全和政府广泛干预微观经济的结果。试图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更为广泛和细致的管束来治理这种所谓的“市场失灵”只能是南辕北辙,会进一步抑制市场的活力,导致制度缺陷或“政府失灵”更加难以得到解决。面对这种所谓的“市场失灵”,产业政策要做的不是管制和替代市场,而是应当矫正与完善市场制度,促进市场主体之间自发协调机制的发展,通过市场主体持续试错、反复试验与创新实践,寻求有效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路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不应当是政府替代市场的工具,而应当是政府增进市场功能与扩展市场作用范围的手段。

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产业政策转型。当前,中国实施的产业政策具有比较强烈的干预市场、管制市场与替代市场的特征,这些产业政策大多效果不佳,由此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却日趋突出,且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而功能型产业政策与深化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并可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体系的若干建议

对于当前中国而言,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就是要从政府替代市场、干预市场的政策模式,转到增进与扩展市场、弥补市场不足的政策模式上来。这一方面迫切需要政府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对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政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在“市场失灵”与外部性领域积极作为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调整产业政策取向,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一是放弃选择特定企业、特定技术、特定产品等进行扶持的产业政策模式,而将政策取向转为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二是除生态与环境保护、生产与产品安全方面可适当保留外,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审批、核准和准入管理。三是取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指导目录,转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第二,完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一是加快完善与规范市场行为相应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二是改变土地等重要资源由政府主导的配置方式,让市场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以法治建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并修改与职务发明相关的法律规定,增强对职务发明人创新活动的激励。四是完善环境保护体制,建立全国性的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网络和遥感监测网络,推进有关资源环境的税收制度改革。

第三,构建有利于创新技术扩散的市场环境与创新网络。一是以设立“独立运转、服务企业”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抓手,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二是建立全国性的技术转移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应以能集供需信息收集、信息咨询、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受理与评估交易项目、专利保护咨询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重点促进创新成果的转移与转化。三是协助建立合作各方(合作创新或创新联盟)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保障体系。

第四,建立多层次的产业人才培养体制。一是鼓励高校与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既懂科研又懂管理的实用型创新人才。二是加强“精英型”的实用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与高技能的产业工人。三是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广大产业公认的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借助政府扶持的培训项目,针对机床操作、通用工业机器人操作等重点工艺设备进行有重点的培训,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

第五,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信息的传输、计算和处理能力已经成为新的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战略性资产。因而,一是要加快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演进升级,建设低成本、高效快捷和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二是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性能运算研发中心和高性能运算服务中心。三是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工程数据库建设,采取政府出资、独立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运营的组织方式,数据库数据采取会员企业自愿提供、共同分享的工作方法,形成持续投入、有效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产业创新政策 篇7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投资的决定因素是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研发投资的预期回报率高于其他投资, 则企业就会自动的倾向于这项投资, 反之则不会。研发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正的外部性, 这种正外部性使得投资主体无法完全获得由自身研发投资带来的所有收益, 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相当完备的经济环境中, 也会由于专利保护的时限性和其他形式的知识溢出导致投资的私人回报率低于从整体来看的社会回报率, 这意味着私人的研发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Jones和Williams (1998) 认为, 保守的估计社会最优的研发投资会是实际投资的2~4倍。所以, 无论在当今的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来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是各国政府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总体上说, 政府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提高或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其一是需求方面, 也就是通过对研发活动的直接财政补贴或税收激励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弥补企业没有完全得到的收益。这些措施在资本市场更加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会更加有效, 因为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 首先, 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资本的加入, 企业不能通过外部融资来分担风险, 大企业可以转向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来进行研发活动, 中小企业则会因为缺乏风险资本的加入而无力承担高风险的研发投资;其次, 由于在更加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道德风险更加严重, 使得企业为研发融资的成本更高, 从而减小了对研发的投资。当政府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参与社会的研发活动时, 则会大大改善这种研发不足的现象, 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最后是供给方面, 政府可以发挥财政力量, 通过增大对教育的公共开支, 尤其是增大对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支出从而为社会供给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显然, 在相同的研发强度下, 具有更多的科研人才会提高社会科技创新的效率和产出, 从而激发更多的研发活动。

事实上, 政府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出发的各种财税政策的效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的产业中是不尽相同的, 因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很多, 比如经济的开放程度、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 而这些因素是共同发挥作用的, 所以, 分析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需具体考虑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本文分析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各种财税激励政策的选择。

2 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 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信息技术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各行各业的通用性关键技术, 较强的渗透性吸引了世界各国对其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对改造我国传统产业、促进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有着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 我国信息产业大而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创建阶段, 进入到了目前的迅速发展阶段。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翻了一番多, 从3.1万亿元增长到了7.1万亿元, 年增长率高达24.8%。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

尽管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也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 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我国办公、会计和计算机制造业以及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 (用研发投入与工业增长值之间的比例来衡量) 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与我国其他高科技产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比较来看 (见下图) , 2008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略高于高科技产业的平均水平, 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不仅低于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强度还低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 我国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 而研发投入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保证, 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财政政策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

再次,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信息产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的基地, 但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 在很多核心技术上没有自主产权, 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元器件等核心技术上, 研发能力甚为薄弱。这导致了我国仍处在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底端, 产品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或通过制定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设置更多的技术壁垒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控制, 或通过在我国国内大量申请专利来占领我国市场, 加大了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 阻止了我国信息产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综上, 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使我国信息产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真正把我国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3 提高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选择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的财政支持

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 一直以来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自然地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虽然在实施积极的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下, 技术创新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并且个别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但整体上没有处理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关系, 技术消化吸收的效率比较低, 在大多数核心技术上还与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从国外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的过程来看, 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 还是实施技术追赶的韩国,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都离不开政府对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的行政干预和统筹安排。所以, 必须要通过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从而获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财政投入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1995—2008年,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中由政府筹集的平均比例为4.4%, 企业筹集的平均比例为85%, 通过金融机构筹集的平均比例约为10.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中由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88.8%和8.2%。这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科技活动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身筹集, 由政府筹集的数量相当有限, 而在我国信息产业整体的研发投入不足以及其他渠道融资不畅的情况下, 增加政府财政的直接投入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 是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3.3 通过制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与政府通过直接的财政支出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相比,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研发将起到不完全相同的效果。首先, 从理论上说, 政府加大直接的研发投入可能会和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互补, 也就是起到促进私人研发投资的作用, 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整体研发投入增加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税收优惠的激励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其次, 税收优惠政策可能更有利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在制定具体的税收政策上, 一方面要根据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技术引进等各种科技活动支出制定相应的税收抵扣额,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税制, 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 并对各种技术创新的性质进行区分, 特别对应用性广的信息技术给予较大的支持, 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3.4 通过财税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创造条件

信息产业所包含的大多数行业均属于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的特点是具有更多的创新机会, 同时由于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导致了其研发的更大风险性, 所以, 通过金融市场为信息产业研发融资的难度更大。政府一方面可以制定通过财政提供贷款贴息的鼓励政策, 也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为研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和推动风险投资资金的形成, 从而促进民间资本对研发投资的支持。

3.5 加大对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

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本保证, 也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Leiponen (2005) 研究认为, 在控制研发强度的条件下, 技术性劳动力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 并且Colombo和Grilli (2005) 的研究发现, 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而言, 政府对高素质专业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其他形式的教育支出更加有效。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目前专业性人力资本缺乏以及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政府必须从供给角度加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财政投入,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创新精神,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加快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各类创新人才队伍, 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 2007 (3) .

[2]胡志坚, 冯楚健.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 .

[3]高培勇.进一步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6) .

[4]丛明, 朱乃肖.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 2010 (1) .

[5]代明, 牛昕, 戴毅.创新导向型财政政策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 2010 (3) :89-92.

[6]陈向明, 罗贤栋.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财政扶持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3) .

[7]丁雪伟.浅谈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 2007 (4) .

产业创新政策 篇8

关键词: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政策

1 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政策概述

近年来, 国家为促进产学研合作,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这两年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201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意见》 (科策[2011]28号) ,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产学研合作, 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大产品大产业作为产业技术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向。

安徽省支持试点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 集聚产业技术创新资源, 攻克支撑企业产品和服务开发升级, 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形成持续演进的技术创新链, 以利于联盟组织申报项目和建立研发平台时, 优势互补、系统集成、分工合作、统筹推进。同时, 支持试点联盟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对内部组织体制和外部运行机制进行新的探索。构建联盟是市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和产业组织的形式, 联盟中的各方属于合作关系, 企业主导、自愿结合是联盟的根本。根据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主要科技计划对试点联盟申报的项目单独评审, 批准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重要产业技术领域已经建立联盟的, 试行委托该联盟组织实施项目。

探索产学研合作中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针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 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不能有效对接等问题, 加快建设专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长效的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服务, 促进信息对称化, 以增进联盟内部的信任关系。加强联盟财务管理,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单独核算, 加强联盟知识产权管理, 对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应明确权利归属。

另外, 安徽省还颁布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 意见支持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它组织, 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组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制定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指导目录和规范, 明确了构建联盟的主要方向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大产品大产业。

加强对试点联盟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和支持有条件的试点联盟整合其成员单位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 共建实体模式 (如联盟研究院所) , 优化配置产业技术资源, 优势互补, 共享使用资源, 共同从中受益,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为联盟产业技术创新链服务, 发挥试点联盟的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 《关于选择第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也随之出台。科技部门对首批1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 探索产学研合作中的新机制、新方式, 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为更多的联盟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

2 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和组织形式。安徽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10月出台《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 明确要求“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这是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组织最新发展趋势, 运用先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改革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企业自主创新体制, 重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合芜蚌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

产学研合作形式不断完善和升级。随着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推进, 产学研合作形式也在完善和升级。2008年, 《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发;2009年12月, 安徽省出台《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 从指导思想、构建方式、目标任务、重点布局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给出了系统的指导和部署;2010年10月, 安徽省科技厅等部门发出《关于选择第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持续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

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数不断增加。截止目前, 安徽省共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16个, 具体如下:

(1) 安徽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1月成立, 联盟成员总数9个, 其中企业5个、高校2个、研究机构1个、其他1个。

(2) 安徽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09年12月成立, 成员总数18个, 其中企业15个、高校2个、研究机构1个。

(3) 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4月组建, 联盟成员总数15个, 其中企业8个、高校5个、研究机构2个。

(4) 安徽省污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7月成立, 成员单位共11个, 其中企业4个、高校5个、研究机构2个。

(5) 高性能建筑用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成立于2010年11月, 联盟成员总数15个, 其中, 企业6个、高校5个、研究机构4个。

(6) 安徽省休闲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6月成立, 联盟成员总数11个, 其中企业8个、高校3个。

(7) 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成立于2010年5月。

(8) 安徽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1月5日正式签约成立并运行。

(9) 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09年11月成立, 由12个联盟成员组成, 其中企业5个、高校1个、研究机构6个。

(10)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该联盟为国家级试点联盟, 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联盟。

(11)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6月10日成立。

(12) 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6月成立, 联盟由11个成员单位构成, 其中企业7个、高校4个。

(13) 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08年10月成立, 联盟成员总数9个, 其中企业6个、高校2个、研究机构1个。

(14) 安徽省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5) 家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6) 名特水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 政策实施效果概述

近年来, 安徽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向长期、全方位、战略型合作转变, 一批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目前已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建筑材料、特种橡胶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多家, 其中13家入选省级第一批试点。从已建联盟所涉及的产业领域看, 13个联盟的领域基本符合安徽省《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产业, 即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芜蚌试验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我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等。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已经起步并显现良好势头。还应指出,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确定, 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提出实施6项科技攻关工程, 实施推进10家左右的重点园区、100家左右的示范企业、1000家左右的技术创新培育企业, 即“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计划。要壮大优势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显著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发展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 典型案例

安徽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12月成立, 成员总数18个。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汽车主机生产企业为主体, 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徽商银行、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18个单位发起成立的安徽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包括企业15个、高校2个、研究机构1个。联盟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该联盟采取多种合作形式, 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 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进程, 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企业,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该联盟的建立促进了汽车电子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系统化, 加快了汽车电子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过渡的步伐, 全面提升了我省汽车行业内汽车电子产品技术水平, 带动了省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对做大做强安徽省汽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3年, 该联盟继续推进在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引导联盟按照章程确定的技术创新目标和任务, 围绕解决全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层面的问题, 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整体优势和集成联动效应, 实现创新技术资源共享, 延长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 为实现安徽省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福全.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成果, 2007 (12) .

产业创新政策 篇9

1.1 环保产业的内涵

在我国, 环保产业被称为“环境保护产业”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 简称为“环保产业”。从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看, 国际上普遍认为目前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包括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与服务, 针对环境问题的终端治理;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走向是针对产品的整个过程, 既包括环境问题的终端, 同时还涉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国内的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材料的选择等全程跟踪管理。

环保产业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利用量和废物排放量, 某种程度上讲环境保护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需要环保投资。环境保护的投入对环保设备和环保技术的需求推动了环保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1.2 环保产业投融资

国家环境保护局将环保投资定义为:环境保护投入是指社会各有关投资主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以社会积累基金和各种补偿基金、生产经营基金中的资金支付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其中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环境管理与环境科技投入两个方面。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融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环保融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筹集资金的融资活动, 而有些环境投资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融资活动, 两者的资金活动有所重叠进而很难将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因此单独提“环保投资”或“环保融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从目前来看, “环保投融资”的提法更加合适。当它强调环保投资时, 指的是为着预期产出而投入资本于环保行业的经济活动;当它作为环保融资强调时, 指的是资金融通 (曾贤刚, 2005) 。

2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的现状

2.1 投资水平

从表1、图1可以看出, “九五”期间的环保投资是“八五”期间的2.6倍, “十五”期间的投资是“九五”期间的2.4倍, “十一五”期间的环保投资是“十五”期间的2.7倍。在环保投资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渐上升。2000年以来,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超1%并连续上升。这在发展中国家是少有的, 充分表明国家保护环境的力度显著加强。尽管我们的环保投资已经达到了OECD国家的水平, 但是中国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与OECD国家比我们还只处于污染治理的起步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要拿出占GDP2%~3%的资金投资环保, 才能使环境有所改善。而我国也只是进几年来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率达到1.5%以上, 但低于2%, 因此我国需要更多的环保投资。“十一五”的这几年投资占GDP比例上升较快, 说明环保产业将是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点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注:本表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2013年版。

2.2 投资结构

从表2、图2环境保护投资的结构上来看, 我国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三个部分。第一, 在我国环保投资总量有限的情况下, 大部分投资主要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究其原因, 一方面随着公众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政府增加环保投资;另一方面, 政府试图采取通过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扩大内需, 促使在城市建设中与环保相关的投资也相应地快速增长。第二,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较为平稳。“十一五”期间, 从总量上来看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变化不大, 但近年来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例呈上升的态势。第三,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为平稳, 2005年以来上升较快。

单位:亿元

根据2012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有关资料, 环保投资的地区结构相对趋于平衡, 相对来说, 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环保投资增长幅度比较快 (图3) 。

2.3 环保投融资渠道

目前环保投资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 这是我国环保投资的主要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企业自身的环保投资, 表3中的资料显示, 自2003年以来, 企业自身的投资增长迅速。三是金融机构、私人和外资的投入, 包括商业银行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贷款和私人机构以各种方式投入的资金、利用外资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融资渠道。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11年版

3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环境保护的年投资额一直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 2007~2012年, 环境保护的年投资额分别为3387.3亿元、4490.3亿元、5258.4亿元、6654.2亿元、7114.0亿元和8253.5亿元, 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1.36%、1.49%、1.54%、1.67%、1.50%和1.59% (根据2007-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各年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

但是, 环保产业投资总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控制环境恶化加剧及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 环保产业投资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仍然偏低。

3.1 环保产业投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 企业缺乏环保投资动力

从表2环保投资结构可看出, 城市基础设施环保投资呈快速上升趋势, “十五”到“十一五”环保投资总量增加了2.5倍, 但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都在1.3%左右徘徊, 但城市基础设施环保投资由“十五”的655.8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5182.2亿元。“十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逼近60%。“十一五”期间, 全社会环保投资达到22356.2亿元, 约占GDP的1.5%。“十二五”前两年, 国家已经投入了15367.5亿元。

从环保投资资金来源看, 投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环保专项资金、排污费补助等, 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数据估计, 近几年政府的财政性资金仍占40%~50%。这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恰好相反。

由于中国环境欠账太多, 新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不断凸现, 尽管中国环保投入增加, 但环保投资远低于实际环保需求。单靠政府单一的投资是不能满足全社会对于环保的资金、人力、物力的需求。应鼓励企业积极将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在我国, 大多数企业仍然认为环境保护是增加成本, 是没有收益的投入。由于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 企业宁愿出了问题被政府罚款或向政府交纳排污费, 也不愿购置设备治理污染, 也就是说企业环保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

3.2 环保产业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效率低下

自20世纪末以来, 中国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从1990年的109.06亿元, 增加到2000年的1014.90亿元, 整体上是不断增加;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0.63%提高到2000年的1.13% (表1) 。1990~2000年的十年间,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按照9.5%的年增长率增长, 由此可知中国的环境保护投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21世纪初开始, 环保投资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九五”、“十五”期间, 环保计划投资分别为4500亿元和9000亿元, 而实际资金缺口分别为1053.2亿元和601亿元。“十一五”期间, 计划环保投资占同期GDP的1.1%~1.3%, “十一五”的前几年实际环保投资达到了计划投资要求。但要使我国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则需要GDP的9%以上的投资。显然我国目前的环保投资远未达到环保投资的需求。有限的环保投资, 得不到最有效率的使用。多年来,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是困扰环保投资的另一大问题。污染处置设施的实际运转情况就反映了这一问题。据统计, 目前我国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 实际运转并起到污染处理作用的占其中的1/3, 有1/3处于半运转状态, 另有1/3处于闲置不用状态。环保设施的大量闲置, 不仅起不到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作用, 还造成了环保投资的极大浪费。

3.3 环保产业投融资市场机制不健全

在当前, 由于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 使得外界参与投资出现了瓶颈效应, 企业对环保产业缺乏投资信心, 阻碍了建设资金的投入, 环保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加大。一是价格体系不完善, 价格不以价值为基准, 而由政府物价部门核准, 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机制抑制了资金流入环保产业。20世纪末以来, 尽管国家对环境保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如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各类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进入环保领域等, 但这并未完全打破行政垄断, 从而抑制了社会资金的进入。二是政府企业 (市场) 职责分工不明晰。政府的角色还没有完全转变, 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外部成本还没有完全内部化, 企业环保投资的积极性缺乏。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环保事权划分不明确, 使得环保领域的投入存在着重复和缺位, 各级政府不能很好履行其环保责任。

3.4 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政策内容来看, 不少政策措施还以各级政府的传统计划和行政管制为基础, 依赖于领导的重视。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修正这一循环周期来看, 各个环节都相当薄弱, 没有很强的连接性和稳定性。在相当多的地区, 仅仅依靠环境保护部门执法无法保证各项政策得到切实落实, 这直接制约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同时, 政府在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投资环保的政策不够, 不能从根本上让企业看到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研究

据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理论, 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其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国家予以一定的财力支持。但是完全依靠国家投资发展环保产业并非长久之计, 要借助市场的力量, 引进民间或社会资本流入环保领域才能真正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4.1 政府运用财政税收政策鼓励和诱导企业投资于环保领域

(1) 建立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制度。一是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中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预算科目, 建立确保财政环保投资稳定增长的财政预算制度, 规定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刚性投入。二是明确环境事权和财权职责。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体制的依据是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配置, 应以地方财政为主, 中央政府对一些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政策和财力支持。

(2) 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实际上我国税收制度的设计已经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政策倾向。如1995年财政部「财工字」152号文件规定, “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 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现行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综合利用方面, 而且各地落实情况也不尽如意。因此, 必须加快税制改革,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零税率政策的调节范围, 鼓励各类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建设。以各种税收奖励制度促进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促进清洁生产,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征税。清理现行的资源税费政策, 综合制定和实施包括开发新型能源、绿色交通的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或逐步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政策,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

4.2 政府通过金融信贷政策,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

4.2.1 金融政策

制定金融政策能够引导金融机构资金进入环保投资领域。对环保信贷给予相应的优惠, 鼓励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与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相关的项目。通过建立投资优惠机制, 使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入环保产业领域。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多重优惠方式对环境保护予以信贷方面的资金支持。同时应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行为列入信贷对象评价标准之内, 使同一行业中环保投资做得良好的企业易于获得信贷资金, 而忽视环保行动的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

4.2.2 融资政策

一方面, 建立稳定的政策环境,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环保领域。政府必须严格执法, 对于污染企业或违反法规标准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法律惩罚, 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环保投入;同时, 政府还需制定有关环境服务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 对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行为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奖励补贴。另一方面, 成立“绿色银行”或“中国环保银行”。在中国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成立“绿色银行”是一个发展趋势。

4.3 完善外资政策, 使外资投资环保成为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时期环保利用外资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次机遇为环保融资提供宝贵的空间和机会。

在利用外资上, 要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出发综合考虑, 在吸引外资的投入上首先要确定优先领域以及投资方向, 要制定关于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商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对一些国内建设需要而又缺少治理污染配套技术的项目, 应严格要求外商企业必须同时引进先进治理污染的环保设备。

目前对外融资实行以国家和地方分级外债管理来明确责权和分担风险制度, 为保证国家财政安全起见, 将对外融资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不断攀升, 但是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依然较低, 严重制约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 解决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完善和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由于环保产业的外部性和政策依赖性特点, 只有通过开发和利用那些具有政策性功能的筹集环保资金的措施和手段, 才能真正解决环保投资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环保产业,投融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金南, 葛察忠, 杨金田.环境投融资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曾贤刚.环保产业运营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金南.加快绿化财政税收政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4]李淑梅.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J].社会科学, 2008 (9) .

[5]尚杰, 王峰.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J].学术交流, 2009 (3) .

[6]高红贵, 王苏楠.湖北环保产业投融资现状及资金供需矛盾的舒缓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0) .

[7]王晓刚, 陈浩, 屈志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环境资本运营的视角[J].生态经济, 2013 (2) .

[8]张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环保产业[J].环境保护, 2014 (1) .

产业创新政策 篇10

1创新型城市产业政策的亮点

1.1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 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合力,联合开展协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专利、人才培养、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许多创新型城市都将产业技术联盟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上加以大力支持和鼓励。

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产业技术联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组建成立。如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省的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为支持和鼓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尤其是鼓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良性发展,北京市海淀区还鼓励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这将有利于产业技术联盟的多元化、市场化发展。杭州市在《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唐山市也要求:引导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等多种渠道投向装备制造行业,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1.2重点产业发展定位有特色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各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创建过程中都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力争把握先机,从而使各自在新兴重点产业领域都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 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产业定位思路越来越清晰,紧紧围绕着战略新兴产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产业基础, 寻求突破。这不仅能使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异军突起, 各具特色,从全国范围来看,也形成了多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如南京的北斗产业、西安的电子信息产业、青岛的蓝色海洋产业、深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天津滨海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等都能结合业已形成的优势,开拓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2011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就确定将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确定为南京市北斗产业发展主要载体,成立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围绕产业组织体系、北斗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引进、创新主体组建、示范应用推广、公共平台打造和实施整体宣传七个方面,南京全面启动北斗产业推进工作。2013年4月25日,总参测绘导航局、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署《军民融合共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南京高新区北斗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以军民融合、军民共享方式共建国家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共推北斗应用和产业化进程,标志着南京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北斗产业基地。

深圳市凭借着自身在信息产业方面的优势,紧扣信息时代的脉搏,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向前沿和高端迈进。2012年,深圳全市的研发投入超过49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81%,其中IT领域的研发投入占70%以上,华为、中兴拥有的LTE基本专利占全球的1/5,新一代技术产业的产值达到了7 825亿元,超过全国的1/6。“十二五”期间,深圳投入60亿专项基金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启动建设9个相关领域产业基地和集聚区,组建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等产学研知的联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

以上只是创新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发展特色正在逐渐显现, 将为创新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产业发展

社会资本进入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不但能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产业发展带来活力,有助于产业发展朝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如北京海淀区鼓励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深圳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逐步形成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杭州市设立40亿元的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资金,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投向杭州市十大产业。杭州市在《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唐山市在《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要求:引导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等多种渠道投向装备制造行业,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营资本进入重点产业的门槛在逐渐破除,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已悄然开启,值得我们期待。

1.4从支持创新产品商业化的角度支持产业发展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一方面,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支持,需要产业发展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只有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并通过产品形式在市场上实现,才能实现其价值,也才能称其为创新。一项技术从研发成功到产品实现还只是完成了创新链条的一部分,必须要实现商业化、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化、产业化,要面临着技术的风险、市场的风险、资金及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风险。过去创新政策都比较关注于创新链条的前端,对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的政策较多,力度也比较大,而对创新链的后端政策支持甚少,基本上都留给了市场。新出台的一些促进产业创新的政策已开始注重通过促进创新产品商业化,带动和促进创新,这是一个变化。如创新政策在创新产品商业化环节除了加大政府采购政策外,还有对创新产品的首购、首用进行风险补贴政策。

广州市在2012年9月出台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实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计划,以应用促发展,引导消费需求,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深圳市在《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中也明确规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用于支持深圳企业参加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国际知名展会和会议,支持在深圳举办高水平、国际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会议,以拓展信息技术产品市场。

2创新型城市产业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

2.1将传统产业改造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相结合

创新型城市建设本质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难点是处理好新旧产业的接续关系。培育战略先导产业, 是创新发展的题中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相反,对传统产业改造升 级正是创新的 “重头戏”,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谋求产业的“涅槃新生”。在这方面,美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一是区别对待旧产业,一方面要下决心淘汰落后、污染重、无前景的产业,另一方面是对有市场竞争力、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分工体系中确定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有重点扶持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重点引进产业的高端环节和发展高端的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引领,作为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2]。

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通过积极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这对传统产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再造。

2.2从创新要素的结合中寻求新的产业机会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要特别重视资源结构、文化积淀、科技要素和高新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有机再组合。如好莱坞、迪斯尼作为主题文化消费与高科技组合成的新兴文化产业;又如新加坡,虽面积不大, 但定位准确,以“新亚洲创意中心”为目标,实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产业优势,拓展了区域型城市向国际性城市的转型,这种产业转型展现了城市创新发展的超凡功能, 善于把单一的高新科技作为要素嫁接在主题文化魂魄之上,拓展出“形与神”的新优势[3]。这种智慧与高新技术溢出效应和辐射功能显著的特质,吸引与拉动了庞大的人流型消费,不断地拓展着城市文化主题的发展。因而,城市产业转型中,重视和善于选择这种具有门户拉动效应的主题文化产业,将是城市产业转型的经典选择与重要参考。

在上海,创新要素的结合催生了———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且发展迅速,支持“四新”发展, 正成为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目前,上海市重要的“四新”企业主要有三类:“从制造到智造” 的新技术模式,如智能机器人、新型显示、3D打印等; 还有“从制造到制造+服务”的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如卫星导航、车联网、智慧医疗等,以及“从服务到服务”的跨界融合服务新形态,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

2.3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集聚形式,也是一种网络化结构的协同创新体。产业集群通过三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的公司生产力来施加影响;其次,通过加快创新步伐, 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产业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4]。产业集群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容易捕捉的机会,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更方便地用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具有溢出效应、扩散效应,它能产生远高于单个企业之和的效益和 竞争力,而且是大 规模就业 的 “吸收器”。因此,政府要在宏观环境、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产业集群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提供支持,发挥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进一步吸引产业的集聚。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产业集群的整合能力及集成创新能力,通过促进知识流动与协同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资源集成化、创新主体协同化、创新活动整合化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模式[5]。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尽管各创新型城市都建立了产业园区,但受企业入驻园区的条件及园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网络化的、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因此,在引导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应更多的运用市场化的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创新资源的协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4重视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文化产业或者创意产业都是以智力作为其基础的,如果没有哈佛,很难想象硅谷会是怎样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多元、发达的文化作为基础,相信好莱坞也很难发展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如果没有文化和高度的文明做后盾,新加坡也恐难成为创意之都。

教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力量,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创新思维的能力植根于文化,形成于教育,是一个人性格和人生观的反映,也是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的产物。一个社会能否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社会的观念、文化、教育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宽松、鼓励创新、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包容各种奇思妙想、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的乐土,他们可以在这里放飞思想、大胆设想、科学求证,创新突破。创新型城市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和教育软实力的支撑,它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和不懈的动力源泉。因此,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是创新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2.5政府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从国外典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特别重视市场经济的边界,在指定和推行产业政策的时候,推行“匹配赢家”的原则,即它为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而不是直接指定哪些企业作为特权企业而享有一些优惠政策[6]。在政府把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好了以后,剩下的事情就让市场经济去自由选择。如洛杉矶政府,当它发现电力供应日益体现出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和节能环保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时候,有效的实行了电网公司利润和售电量脱钩的政策,这样既保证了电力供应和环境保护,也兼顾到企业的利益。

“坑爹”的产业扶持政策 篇11

“政府总是把它认定的最好的企业扶着,叫‘慈父主义’。这其实是害了企业。对一个企业给予倾斜,其实就打击了其他企业,也许你扶起来一个企业,但扼杀了成千上百个企业。这样,企业或个人就会去‘傍’政府,因为政府手里有资源,这样就破坏了激励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你可曾见过苹果、微软、IBM、英特尔是政府扶持起来的?要我说,政府真不必要扶持什么新兴产业,只要减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放开手脚让企业家做就可以了。”

——新浪网友。

“需要复盘一系列的重点扶持产业政策与‘过剩’的渊源。如果4万亿多投向社保、养老、医疗、教育、保障房等民生服务业呢?我们的楼堂管所铁公基两大运动会的豪阔程度已超过发达国家与地区,而民生福祉则乏善可陈。国未富人巳老!”

——财经媒体人郑小伶。

“幸福就是看到一件事情因为有了我,因为有了我们而不同,而成功;让一批人很开心,让一批人感觉很有价值;幸福就是一个人在成长,今天学到的、知道的、能做的比昨天要多;幸福就是知道周围有一批在乎关心自己的人:员工、同事、家人、朋友。”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谈幸福观。

“小吵小闹是个进步,不吵闹,可能是个危险的局面,因为我们有先例,先例是不吵闹的,一个人说话算数的……眼前的吵闹有个特点,没有影响国计民生,没有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过去不吵闹,但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

——中国画家黄永玉认为当下中国社会的“吵吵闹闹”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所谓的网络反腐的‘胜利’,更多带有一种‘墙外扔砖,砸到谁算谁倒霉’的侥幸色彩……如果杨达才没有微笑,那张照片没在微博流传,如果戴名表的照片没被搜罗出来,这个问题官员很可能至今都还安全地‘潜伏’在官场。”

——新华社评论员汤嘉琛撰文指出,“微笑局长”杨达才的落马,只是网民歪打正着的一次意外收获,而网民在杨达才事件中的“胜利”,恰恰反衬了当前中国制度反腐的缺陷。

“我们只好奋起竞争,除了超越,我们还有什么路可走呢?”“未来我们和思科的竞争很可能就是你死我活”。

——美国受阻激发了华为的竞争决心(据传华为屡次在美国受阻背后都有思科的影子)。任正非在最近的内部讲话中,语气坚决,一改过去的韬光养晦。

“即便销售的奢侈品是真货也遭人怀疑,因为没有拿到品牌的授权。”

——当当网总裁李国庆感叹电商的境地很尴尬。

“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信息,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二维码则是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通过使用手机终端扫描线上的条码,可以方便快捷地将线上内容和线下连接在一起。”

——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二维码是移动互联入口。

“日本是小偷这种想法已植根于中国的年轻人心中,这非常令人忧虑”。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近期回到母校名古屋大学演讲时指出,日中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立的层次与以往“完全不同,日方有必要加强认识”。

“财政工作就要‘敢于举债,善于优债’。许多人问,佛山是否负债过重了?我感觉,佛山还有进一步负债的空间的。以1978年作为基数,中国财富增长了300倍,但中国货币投放已增长9000倍,也即是说当年的1块钱等于现在的30块钱,从这个角度讲,越早的投入,建设的成本越低,越节省。你不早投入,即会错失地方发展的机遇。”

——广东佛山市财政局局长黄福洪透露,佛山今后两年每年还债200亿元人民币,但他认为政府举债仍有空间。

“不要!不要!什么送别墅哦。我家儿子莫言是庄稼人出身,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东西,俺儿子不要。”

——作家莫言的父亲管贻凡10月15日得知富商陈光标要在北京给莫言送别墅的消息后,表示坚决反对。

“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经济增长快一点慢一点,而是企业家精神的流失。现在的资本环境、制度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大公司发展,不利于小的公司、创业家的出现。当多数企业家都不再有奋斗精神,都卖掉公司去享受的话,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在经济增速下行、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中国今后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对于创新都要有更高的关注,因为靠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政府财力大大增加,有时候会鼓励创新大手撒钱,但这种做法不一定有利创新,需要研究撒钱的效果,找到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认为大手撒钱不一定有利创新。

“我们必须回到市场化改革的轨道,继续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惟其如此,中国企业家才有积极性创新,中国企业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才能真正转变。”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

“不当企业里的超人,现代企业的任务是塑造品牌,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一两个人才。我遵从这个逻辑,在企业里,我主动抑制‘强大的自我’,把权力交给团队。放权有三个逻辑:要允许部下犯错;部下要比你还专业;让自己;从‘超人变成普通人’;因为这对企业的前进很有好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

产业创新政策 篇12

随着人口的膨胀、经济的不断发展, 造成传统的能源不能充分地满足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 而且在对传统能源消耗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因此各国都把新能源争夺列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中。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 深受各国的宠爱, 其中光伏产业作为太阳能产业的一个分支, 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一个产业的初期和中期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及补贴, 但长期发展中如果还完全依靠政府补贴进行发展, 这是完全不适合光伏产业发展的。某个产业如果要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要进行创新, 尤其是像光伏产业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 其技术创新是它发展的关键。政府的支持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是两个没有相关性的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现在大多数文献中主要是关于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单独的深入分析, 而很少将政府政策支持及补贴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相关的深入分心。本文主要是分析各家企业在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等优惠条件下, 争相进入该行业的局面下, 造成的政府积极支持, 而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停滞不前之间的问题, 分析政府支持及补贴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二、光伏产业概述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简称“光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所谓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半导体在受到光照射时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即是在半导体上产生电位差的现象。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 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产业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产业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产业为应用系统环节, 如图1。

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光伏产业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式”的发展过程,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设备, 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 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 其中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2年, 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5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中国分别占了4家。此外, 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 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和部分企业逐利的心态的驱使下, 大量企业进入到光伏行业。光伏产业链中进入壁垒最高的环节为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 由于其制造过程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耗能、回收周期长的特点, 目前基本上被国际上7大厂家垄断。我国大部分企业进入的都是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的中游产业 (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 , 缺少相关的技术创新, 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不强, 主要靠价格取胜。总的来说, 我国现阶段光伏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 (2) 设备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发展受制约。 (3) 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显现、竞争激烈。 (4) 企业盲目上马、质量难保、造成供求假象。

随着2011年欧债危机, “双反”调查的外忧与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混乱的内患, 交织纠缠, 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进入“极寒严冬”, 大部分光伏企业都是艰难维持发展 (表1) 。2012年3月19日, 美国商务部就对华光伏太阳能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做出初裁, 认定我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的补贴幅度, 并追溯90天征税。由于我国光伏产业主要产品靠出口, 在美国“双反”调查的初裁的环境下, 进一步使光伏企业进入艰难的处境。

(注: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同比”指的是“较2010年同期”)

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问题

(一) 技术方面。

光伏产业技术方面, 虽然在中游产业中企业创新不断, 但缺少自主创新能力, 主要引进吸收国外技术, 导致创新能力不够。上游和下游产业缺少技术创新, 尤其是在上游产业中多晶硅提纯技术, 核心技术被外国掌握, 下游产业由于我国应用推广还很少, 技术创新步伐进展缓慢。现阶段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上游产业中的多晶硅提纯技术, 主要为引进俄罗斯的改良西门子法, 相对于外国技术有一定差距, 能耗成本大, 产能相对较少。改良西门子法是指利用H2, 还原Si HCl3在硅芯发热体上沉积硅的工艺技术, 并于l957年开始了工业规模的生产,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门子法。在西门子法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增加还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Si C14氢化工艺, 实现了闭路循环, 于是形成了改良西门子法一一闭环式Si HC13氢还原法。

在生产高纯多晶硅的技术方面, 目前多种生产工艺路线并存, 国际上多晶硅生产主要的传统工艺有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流化床法和冶金法。西门子法、流化床法和冶金法在多晶硅提纯方面能耗对比 (图2) :

多晶硅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掌握和研发高效的先进的多晶硅提纯技术,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利润, 增强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多晶硅成本的降低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硅材料生产技术的突破以及硅切片技术的提升。当前, 改良的西门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多晶硅生产工艺;但新硅烷法、硫化床法、冶金法等新的工艺具有耗能小、成本低的特点, 成为国内外企业研发与攻克的重点对象。在多晶硅价格不断下行的情况下, 这两种新的工艺必将大规模替代西门子法, 从而有效降低多晶硅材料成本。

除了工艺改进之外, 改进硅切片技术, 降低电池片厚度也是减少硅材料损耗的有效途径。提高硅片切割技术, 降低硅片厚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体硅太阳电池成本的另一个有效措施。30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20世纪的450~500μm降低到目前160~180μm, 降低了一半以上, 硅材料用量的大幅减少, 对太阳电池成本的降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技术路线和切片技术改进的推动下, 即使不考虑转化率提升的因素, 每瓦电池耗硅成本也将从过去的5.6元降到2012年的3.9元。

我国的多晶硅提纯技术始终靠引进国外技术, 缺少自主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外国对我国的技术转移都是在本国产生了更高效率的提纯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或者核心关键技术没有对我国进行转移, 使我国在多晶硅提纯方面完全依赖和受制于外国, 导致我国大部分高纯度多晶硅都是从国外进口。由于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中游产业, 虽然有创新, 但处在这部分产业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技术创新空间较小。而在创新空间大的上游产业, 企业因为没有掌握多晶硅提纯的先进技术, 导致成本过高, 致使总体利润不大, 有的甚至出现亏损。总的来说, 我国光伏产业技术的总体特征是: (1) 上游产业缺乏技术创新, 不掌握核心技术。 (2) 中游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主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3) 下游产业技术逊于国外。光伏企业虽然在多晶硅提纯方面成本过高, 但由于我国有丰富的硅资源, 使得原料便宜, 致使总的成本相对于国外还是比较低, 这就是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中以价格优势存在的原因。然而, 以价格取胜绝不是长久发展的有利条件, 很容易招致别国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

(二) 政府政策方面。

从2008年起, 我国就开始启动屋顶和大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补贴示范。2009年初完成了甘肃敦煌10MWp级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的招标工作, 同时太阳能屋顶计划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也相继推出。2010年由政府主导的西部五省13个项目280MWp的光伏发电工程也已经招标落定。2011年8月,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 制定了1元/度的上网电价。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中国未来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0.6GW上升到了2011年的2.2GW, 年增幅达到367%。2012年2月,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 将2011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由9元/瓦调至8元/瓦, 并将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进一步下调到7元/瓦。

近年来, 通过中央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也争相建设光伏产业项目, 大量企业进入到光伏产业, 使得光伏产能过剩, 产品同质化严重, 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在实践中, 有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也能在通过种种手段领到补贴。本来是为了刺激企业发展能力的补贴, 反而成了维持落后生产力的推手。目前政府支持更多是停留在发电补贴上, 而对于明确光伏发电强制性市场份额以及对光伏系统给予贷款、税收及财政方面的支持尚无明文规定。一个产业初期和中期需要政府的支持, 然而长期发展中必须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自己发展。如果长期还要政府的支持, 那么这个产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三) 技术创新与政策之间的关系。

政府有关部门在补贴光伏项目的同时, 应该通过更为合理的制度设计, 提高产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将救市与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我国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府补贴, 但补贴政策要破除行政因素, 体现效率原则, 引进竞争机制, 这样才能激发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没有政府支持, 企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得不到发展。没有技术创新, 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 企业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 光伏产业的发展不能靠输血式的进行补贴, 而应该是应该注重以政策引导, 企业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思路,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的发展模式如图3: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和政策方面的问题的分析, 显示出了现阶段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严重不足以及政府政策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方面的缺陷。技术创新不能受政策补贴的牵制而停滞不前, 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政府支持及补贴政策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目前, 关键是处理好技术创新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因此, 针对分析得出的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第一, 创建产业技术联盟, 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部件的技术攻关。组织建立包括行业内主导企业, 科研院所在内的光伏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强低成本工艺技术基础,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第二,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建立完整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完善产业链条。第三, 处理好政策补贴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不协调, 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做到以政策补贴为引导, 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通过竞争, 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第四, 建立完善的审查制度, 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政策补贴中, 支持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进一步淘汰产能落后, 竞争力低的企业, 刺激企业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华锦阳.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7:1~14

[2].戴建军.以技术创新推进光伏产业发展[J].发展研究, 2008, 7:40~42

[3].王乾坤, 蒋莉萍, 李琼慧.我国发展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及建议[J].能源技术经济, 2011, 10:15~18

上一篇:立井提升系统下一篇:寒地大棚圆葱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