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精选8篇)
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 篇1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业活力
**镇蔬菜产业示范带地处镇宁自治县**镇西北部,距黄果树瀑布10公里,距离镇宁县城20公里,是**镇重点打造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镇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立足点,突出我镇蔬菜产业特色,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决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继续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立足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发展
**镇地处黄果树5A级旅游景区和夜郎洞4A级旅游景区之间,沪昆高速、六镇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耕地多处于山槽之间和河流沿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镇党委、政府通过研判,确定把蔬菜和精品水果作为主打产业,并聘请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为我镇编制蔬菜产业和精品水果发展规划,规划在可布河沿岸、夜郎洞公路沿线发展蔬菜种植和精品水果种植,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带,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筑巢引凤,完善生产销售链条
2017年5月至今,**镇政府采用“筑巢引凤”的方式,通过申报产业扶贫、一事一议、土地整治、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建设机耕道53.5公里、整治土地8000余亩、配套配管设施1000亩,修复灌溉排洪沟渠13公里、整治山塘1个,疏通河道3条8公里,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园区建设环境,切实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两年来,**镇政府已成功引进贵州新润园林有限公司、贵州惠农达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盛泰绿源农业科技发有限公司、镇宁同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镇宁粤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五家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分别对全镇流转的15000余亩土地进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并利用企业人脉和资源优势,把农产品直销贵阳、重庆、长沙等地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和生产风险等问题,增强群众种植信心。
三、整镇推进,规模发展农业种植
由镇级平台公司统一流转土地,龙头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组织协调,采取“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股联营、合作生产的方式,实施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园和蔬菜产业示范带建设,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四、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镇大力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租金,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按比例分红,同时可以“返租倒包”的形式发展产业,也可在蔬菜产业园区内务工,实现了“生产投入零成本、经营管理零风险、劳动就业零距离”,有效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和增收问题。
五、产业转型,打造扁担亮点
一是实现土地资源向市场资本转变。**镇政府平台公司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流转,并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统一进行经营、管理,为规模化、节约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提供了用地保障,使**镇以前零星低效益耕作和撂荒的土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二是加速农业结构深度调整,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镇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通过在流转的土地上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把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园区及蔬菜产业带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引领当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四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通过采取“平台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规模化生产后,农民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在园区学到了现代农业耕种技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一方面增加了收益鼓了腰包;另一方面还能照顾家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土地闲置问题、脱贫增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观念。加大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力度,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将土地流转发展产业,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二)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及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农业经济资源,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向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三)依托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依托我镇资源禀赋,加大力度扶持优质蔬菜、精品水果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推进**镇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产业链条。
(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挖掘培养农村优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经济自身“造血”功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 篇2
大豆产业协会会长万宝瑞表示, 中国大豆产业之所以落后, 关键在于“农户一盘散沙, 企业孤军作战”的传统体制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不相适应。要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 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路子。
中国大豆生产目前虽然存在着农户分散经营, 大豆混收混存, 生产成本高, 商品品质差, 经济效益低等主要问题, 但是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看, 这些正是大豆产业的发展潜力所在。只要政策对头, 创新体制和机制, 把农户组织起来, 使农户与大豆加工企业携起手闯市场, 中国大豆产业还是大有希望的。
据了解, 大豆产业化体制和机制创新试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豆农、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保证豆农和企业各自合理的利益, 保证豆农、企业、政府各自的职责专长发挥。依靠新的机制, 使生产成本降低, 单产提高, 流通环节缩短;同时要企业节约收购成本, 保证原料品质, 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品质品牌;试点也有利于政府全面落实扶持政策, 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精力管大事。此次试点将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组织管理为支撑, 依靠市场机制, 以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从纵、横两个方面促进大豆产业各个环节内部以及环节之间的有效分工与合作, 不断完善并坚固大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从整体上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
万宝瑞指出, 体制和机制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要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开展工作, 鼓励豆农组建专业合作社, 引导科研教学机构直接与合作社、加工企业合作。同时, 通过整合科技、生产、市场全行业的信息, 引导产销合作, 引导联合采购, 引导连锁经营, 减少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实现豆农和加工企业共赢。 (农讯)
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 篇3
故事,是一种伴随着人类的语言而发展的文化,只要人还要说话,故事这种文化就有存在的基础。这就是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都把故事文化当做核心产品加以开发的原因。《故事会》编辑部自然不甘落后,在办好传统杂志的同时,出版了大量的图书:比如“故事会5元精品书系”(80种),印数最高的已近100万册,成为走进中国农家书屋的主打产品。又如,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的《话说中国》一出版,即与美国《读者文摘》及韩国的出版机构谈成版权转让的协议,走出了国门。在国内也已发行近280万套,总码洋高达2亿元。目前《话说中国》正在进入全面的修订,不仅内容有较大的突破,还将把传统出版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开创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在建国65周年与读者见面。
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出版资源和市场的品牌效应,理应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故事会》却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不仅严重阻碍着事业的发展,而且几十年来形成的出版优势正面临着“碎片化”的危险。
这里有出版经济体制的创新问题,也就是如何形成社办期刊的投入产出机制。一个相对独立的期刊社如有了大量的资金积累,就很容易形成一个抗风险的产业结构。然而,社办期刊却做不到,它所创造的资金往往要承担起其他的任务,不可能被集中使用,这就是社办期刊经济体制上的“碎片化”,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份额缩小,技术创新能力减弱,产品升级换代缓慢。
更為严重的是出版优势的“碎片化”。纵观世界出版产业的发展,已从单品种的项目出版,发展到做好做大某一出版板块的转化,也就是说,从单产品的出版项目设计,改变为在战略思考下的整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个出版领域的产业链。这种出版产业链的形成,可以以某一个图书出版板块为核心,也可以以一个期刊为核心。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值得借鉴:这本老牌杂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始终是以一本杂志出现在世人面前。随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本杂志依托着自己近百年形成的地理文化的出版优势,开始出版地理文化图书,国内外的地图及大量有关地理文化的数字化产品,甚至还生产了与旅游、探险有关的关联产品,这就是《美国国家地理》从业人员多达上千人的原因。出版产业链的完整化,是这本老牌杂志即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仍能从容应对的根本原因。
《故事会》杂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故事文化出版领域,已形成品牌,与同类杂志保持着10倍以上的市场优势。它完全可以参照世界成功杂志的经验,形成一个“故事文化出版的产业链”。然而现在每年出版的图书都是用其他出版社的书号,以其他出版社的社名进入市场,品牌效应的体现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即使策划了一套有价值的图书,因不是出版机构,就无法申报国家基金;因不是出版机构,就无权享受图书出版的优惠经济政策;因不是出版机构,其图书效益自然也进不了出版行业考评的范围。
如果说,由于传统文化体制的局限,跨行业经营权利的配置也许有个过程,但在同一个出版行业内,为何不能给予期刊、图书、音像等综合出版权呢?再多的小道理,总要服从加快出版发展这个大道理吧。总不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所创造的文化品牌落个“碎片化”的结果。
相信《故事会》会交好运,因为读者需要它。
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篇4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把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用水机制,调整灌区种植结构和优化灌区管水方法,调整农业与生态之间不合理的用水现状,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加快推进节水型农业建设步伐;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首先要规范管理、合理配置。严格执行自治州“总量控制,限额供水,超引加价、节本增效”的引配水原则,在全县各灌区、协会推行水票制、用水申请制和预警制。推广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的集体灌溉模式,实行“供水管理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的管理体质,形成政府调控、民主协调、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新的水利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引、配水计划和渠道轮灌秩序,坚决杜绝“人情水、关系水”和无故浪费水现象,确保公平、公正灌溉,保证按需供水。继续做好水量、水费的核算工作,在各村组设置水费公开栏,及时公布用水情况和收费情况,做到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
继续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村级用水管理及水费征收工作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全面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用水管理和水费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依托用水者协会,灌前编制用水计划和配水计
划,灌中合理安排水轮,做到灌前有管理,灌后有预警。为自治
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工程管理体制建
设。自治县境内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已根据自治区土管
局、自治区水利厅[1993]18号文件规定进行确权划界,人人都
有管护的职责和义务,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和各受益单位共同进
行管理维护。根据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水利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章第十三条规定,水利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维护以支渠为
界,支渠以上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由水利部门负责筹资、建设和
维修养护;支渠以下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由村(组)受益单位负
责筹资、建设和维修养护,村(组)受益单位在筹资建设上坚持
“一事一议”原则。各灌区四级渠道(干、支、斗、农)的清淤
工作由乡镇(场)人民政府(管委会)组织农牧民负责实施。
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工程规模较大且位置远离耕地及居民点的派驻专门管护人员,居民点附近在耕地内的工程由村民进行看
护,保护工程不被人为破坏。对年久失修、已经损毁的工程进行
重新修建,对部分损坏的工程进行局部维修,保证工程尽快恢复
并发挥效益,维护正常的水利基础建设环境。
随着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必须寻求多种投资渠
道和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模式,保障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
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已建成的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益,在积极争
取国家项目的基础上,自治县财政也应逐年增加对水利的投入。
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引导农牧民参
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积极开展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或资产拍卖等融资手段,引
进先进的管理手段,盘活水利存量资产。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经济,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理顺供水成本,确保投入有回报,为民
营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增强水利对民间资本的吸引
力度。
稳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发挥水价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
进节约用水和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实行供水到户,加快
水价改革。实行供水到户可以杜绝农业用水混乱局面,促进节约
用水,减轻农民用水不合理负担,促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费的计
收率。各用水者协会在供水到户的基础上,要加强末级渠道的管
理,实行用水户最终结算水价制度。供水到户工作应不断完善和
改进,提高供水质量,没有推行供水到户的用水户协会,应加强
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在辖区实行供水到户。按照“一次定
价,分步到位”稳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水价,各级财
政承担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
计入供水成本。各地州核定农业成本水价,县确定执行水价,报
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备案,“十二五”力争达到水成本价的70%,“十三五”基本达到水成本价。末级渠系维护费有农民用水合作
组织按照民主协商的原则自行确定。农业供水推行终端水价制
度,建立并完善计量合理、规范管理的水费计收体制。制定工业
水价指导意见,明确工业水价构成,按照工业供水类型和区域水
资源平衡稀缺程度核定水价。实行差异化的水价政策,区分水资
源公益性和商品性,农业及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
价制度。对农村二轮承包地、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和粮食生产之外的耕地、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加收资源水价,拉开高耗水行业水
价价差。资源水价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核定。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逐步实行成本水价供水,没有达到成本水价供
水的差额部分由当地财政补贴,对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自来水
厂由自治区财政给予用电费用补助。稳步推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阶梯式水价制度。由自治区发改、财政和水利等部门提出自治区
水价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
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基层
水利服务机构,加强日常工作制度建设,从乡(镇)、场水利管
理站到局属各股室,严格工作纪律,大力提倡生活节俭、工作有
效、廉洁自律、热情文明的作风,再创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牢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服务观、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
强对新技术、新节能产品的培训学习力度,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效能建设、节能环保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各级水利服务机构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
性职能。充实基层水利服务人员,确保基层一线工作的水利技术
人员的比例及专业性质。支持县乡建立农村基层水利专业应急服
务组织,提高抗旱、防洪等应急服务效率。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
系,加强水利科技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以工程技术和节水
技术为重点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以膜下灌溉技术为代表的高效节水技术应用范围。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电子
办公进程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为驻各乡(镇)、场水利管理
站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电子办公设备。根据水管人员量、测水以
及工程建设需求,更新一批测量仪器设施。对局属各股室老旧电
脑进行更换,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新建一套远程自动化控制滴灌
系统设备,更新水利建设档案管理室,增配摄像机、照相机等档
案管理设备,以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水利队
伍自身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工程维护、用水管理和水费收缴等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充分
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服务项目走向市场。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制定
相关政策制度,编制规划,组织保障实施。制定节水办法,编制
节约用水发展规划。总量控制,逐级分配,定额管理。根据全县
用水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用水指标,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
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配置。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并按
照水资源条件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深入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节水增效能力。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各种节水
技术、设备和器具。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取水许可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篇5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内所有与员工有关的资源,包括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态度和激励。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地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第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新的意义,即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当前,企业的人事管理是基于终身制和工龄制的管理。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情感式色彩;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有效入口和内部提拔;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另外,在绩效评估上,多主观,不定期;在薪酬制度上,差距较小,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在工龄制企业中,一个工龄高的技术工人,其薪金可超过一个工龄低的工程师。而西方的企业人事管理则较为市场化和个性化,实行雇员终身制的企业占极少数,不太看重工龄,而是注重绩效,并且是客观的定期的,其薪酬差距也很大。在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在管理上,力求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在使用上,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在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实行按能力付酬的“能力待遇”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为断健全与完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就是创新。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其创新势在必行。
其一是观念创新
即要从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入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位置。而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选人和用人方面尽快成熟起来,以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其二是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行人才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评聘中,突出创新意识,坚持重业绩、重能力的原则,对确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青年拔尖人才,可以破格晋升相应职称。对在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实行技术入股和协议工资制度。另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企业要建立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的制度。可以预见,这些制度创新与实施将极大地推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其三是激励机制创新
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 篇6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该区学前教育呈现出优质、普惠、跨越发展的态势。
一、履行政府职责,确保优先发展
1.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坚持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研讨并解决。借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东风,出台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且党工委、管委会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列入2014年惠民十件事之一,作为对社会事业系统目标考核重点指标,确保学前教育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2.财政经费保障有力。认真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把学前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一是学前教育经费单列。区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分开单列核算。二是学前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2012年、2013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为7.78%、8.25%。2014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预算比例为8.45%。三是按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确保学前生均公用经费达小学教育标准的1/2。四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同时建立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户籍幼儿享受同等待遇。
3.提前完成行动计划。2011年以来,该区积极落实幼儿园建设“四同步”及淮安市学前教育规划相关要求,按省优标准新建、改扩建23所幼儿园(其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儿园11所,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幼儿园12所),提前完成了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
4.依法整治无证办园。近年来,该区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10〕10号),出台《关于印发开发区个体幼儿园、托儿所整治方案的通知》,并联合教育、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物价、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累计清理了12所无证园,共计260余名在园幼儿、10余名工作人员妥善分流到就近的公办幼儿园就读、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正常的学前教育秩序。
二、探索创新机制,改革驱动发展
1.积极推进独立办园机制。一是加强园长队伍建设。公办校中园园长职务由社会事业局统一任命,采取人才引进,面向区外公开招聘,并通过自身培养等有效手段,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园长队伍。二是加强财务制度改革。各公办校中园均建有独立财务帐户,赋予园长对幼儿园经费管理和支配权力,实行区级财务监管,保证幼儿园经费规范使用。
2.着力探索幼师用人机制。一是逐步推进在岗教师转编工作。对区内在岗幼师实行公开择优选聘,提高公办教师比例,激发在岗聘用幼师工作热情。二是尝试推行园内人事代理方式。对部分非在编优秀幼儿教师通过园内人事代理的方式,享受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三是逐年提高聘用幼师待遇。为每位聘用教职工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基本保险,并确保聘用幼师工资达淮安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充分保障每一位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多举推进省优质园创建。通过“二结合一奖补”的方法,创新举措创建省优质园。“二结合”一是内部驱动和外部助力相结合。要求创建园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帮扶园“送教上门”,公办、民办协同发展。二是专人蹲点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定人定点,选派业务骨干蹲点指导创建园;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园进行专项督查、指导。“一奖补”指对所有建成省优质园的公、民办幼儿园给予奖补。以上举措有力推进了省优质园创建工作,预计2014年底全区省优质园比例将达82.4%。
4.积极扶持民办园的发展。出台《关于印发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意见的通知》,扶持民办园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减免租金政策。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实行交由教育主管部门或通过减免租金方式委托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民办园以奖代补考核机制。对民办园经费补助,实行考核制。按目标完成情况、规范办园、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比考核,发放考核奖补资金,用于改善民办园条件。三是建立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公、民办幼儿园园际对口帮扶、结对互学活动,每年在公办省级优质幼儿园中选拔业务骨干到民办幼儿园挂职指导,民办幼儿园派教师到对口园进修学习,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和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三、立足保教质量,强化内涵发展
1.强化队伍建设。一是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努力提高专任教师持证率,对因历史原因还没持证的已聘教师提出三年达标方案,三年内不能达标的教师转岗或解聘。二是着力提高男幼师比例。近三年该区共计代培免费男幼师10名,将于2016年陆续毕业上岗,充实到幼教队伍。三是努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一方面提高专任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新进教师学历必须达到专科以上;另一方面将学历达标比例按计划下达到各幼儿园,将学历提高情况纳入幼儿园的考核,以此作为推动各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的抓手。四是全面落实五年周期培训。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积极选派骨干园长、业务尖子、一线教师参与各类提高培训。
2.力促内涵提升。一是主动挂靠,借力发展。一方面建立省优质园邀请评估专家回访制,另一方面推行“姐妹园结对”举措,鼓励各幼儿园积极向省内名园寻求挂靠结对资源。此外,积极与本地高校淮阴师范学院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来区举办讲座,进行业务指导。二是教研主导,科学保教。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成立了由学前教育特级教师任组长的“开发区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性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并和年检挂钩,确保各幼儿园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三是推进“园园通”建设。各幼儿园都建有独立的网站,每年坚持开展幼儿园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活动,把保教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四是规范办园,强化安全。全区在省定标准班额上限范围内的班级达100%,各园按两教一保的标准配齐配足专任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员、炊事人员以及安保人员等。区内幼儿园无D级危房,各项安全制度完善、安全机制健全,近三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发生。
(责任编辑
体制机制创新翠亨新区开发 篇7
1大力推进新区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创新
翠亨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中山市的南朗镇、马鞍岛及东部临海区域, 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 起步区10平方公里, 从2011年起步开发建设, 在短短3年内取得了良好进展, 其主要做法有:
(一) 积极探索新型管理运行机制。
翠亨新区毗邻建设多年、具有一定规模和成熟运作模式的火炬开发区。由于近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 招商引资非常困难, 因此, 通过挖掘内在潜力和协调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合力推进新区运作, 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山市委、市政府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扩大新区经济管理权限。设立中山翠亨新区管理委员会, 为中山市政府派出机构, 从市有关单位选调高素质人员组成, 下设综合局、公共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和财政金融局四个局, 主要履行区内优化完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职责。市委市政府赋予管委会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通过简政放权, 使新区建立起与省、市反应及时、协调有力的机制, 减少了审批环节, 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享有市一级财权。新区财政参照火炬开发区模式, 单独核算财政收支和编制财政收支预决算, 由市财政局审查汇总后一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原上缴市级财政的部分税收留给新区统一支配, 增加了新区可支配财力, 提高了其支配财政资金的灵活性。三是建立与火炬开发区结对机制。在领导任职上, 两区党政领导交叉任职, 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同时也任职火炬开发区的领导班子, 这种方式对整合两区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协调推进新区工作、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社会行政管理上, 建立起结对工作制度, 翠亨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政管理、财税收支委托火炬开发区管理, 各项业务和管理实现对接, 运转高效有序。在招商引资方面, 优势互补。火炬开发区利用招商引资的优势, 将引进来的符合《中山翠亨新区总体规划 (2012-2030年) 》的项目落户到翠亨新区, 既为翠亨新区产业集聚发挥了重大作用, 也弥补了开发区土地紧缺的短板。四是打造新区投资开发平台。市政府批准组建翠亨投资有限公司, 由翠亨新区管委会直接管理, 注册资金3.5亿元人民币。公司在整合中山市围垦总公司和临海公司作为二级公司后, 积极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及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以及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开发和投资管理等业务, 为翠亨新区建设资金筹措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财政投入辅之以金融手段加快新区开发建设。
为保障翠亨新区开发资金需求, 中山市充分运用财政手段, 积极配合金融手段, 为翠亨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一是以财政投入夯实新区开发建设基础。市财政和火炬开发区分别投入翠亨投资公司3亿元和50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从2011年开始, 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翠亨新区发展;从2013年7月开始, 市政府将马鞍岛原隶属于火炬开发区的税收全部划归翠亨新区所有, 并允许翠亨新区对其上缴市级财政部分的90%留成;将火炬开发区开发建设的临海工业园整体划归翠亨新区所有。二是以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目前, 新区已向中山银行融资约40亿元, 并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银国际等签署新区综合开发金融服务框架协议;中国交建集团就综合开发合作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为280亿, 并与中铁集团、中冶集团等大型央企积极沟通对接;新区在第二届“中国 (广州) 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以专题宣传和推介建设进展及金融产业规划, 吸引广大客商咨询、接洽。
(三) 产城融合构建现代城市格局。
管委会创新思路, 把新区作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来建设。一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新区积极探索以文化服务业引领现代产业发展, 以新兴服务业推动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建设新模式,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 着力培育研发设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现代生产服务业, 发展壮大以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和以游艇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 提升发展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生活服务业, 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 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劳动力就业, 预期2015年新区人口规模增加到35万人。二是积极推进住房配套设施建设。为吸引和留住人才, 新区将在英才培育区和产业配套区建设与产业紧密相关的优质住宅和居住配套设施。同时, 在商品房开发建设中配套建设占总量5%左右的保障性住房, 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三是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新区围绕深中通道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广珠连接线、中顺连接线、中开高速公路等项目立项、工程设计工作, 通过城际铁路或高速公路, 实现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江门等6个周边城市及港澳地区一小时全通达;新区至主城区及东部组团各区镇30分钟全通达, 各片区上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超过15分钟, 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几点政策建议
目前, 全省各地正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翠亨新区的创新做法和举措对于粤东西北各市有效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值得学习和借鉴。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 要合理运用财政与金融手段相配合解决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各市可因地制宜,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引导基金,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和政府投入机制, 在整合现有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 通过对示范性新区建设和旧区更新改造资金的股权投入, 支持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二是积极完善投融资机制, 规范各市城建投融资主体, 对政府的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 依法合规进行融资、建设、管理及运营;创新土地储备融资模式和再融资方式, 建立城建投融资主体与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直接投资、与政府合作投资、政府购买服务, 以及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形式, 参与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开发建设。
(二) 要加快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我省各类开发区、城区众多, 可以借鉴翠亨新区的做法, 管委会和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在工作上全力支持、在服务上全力保障、在运营上全力创新, 切实推进开发建设工作加快发展;在推进重大平台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通过精简工作机构, 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管理新机制, 理顺关系, 减少摩擦, 形成合力,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要选派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善于干事创业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和业务骨干参与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优化干部结构, 真正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在最关键的工作岗位上。
(三) 要以产城融合理念推进全省重大平台开发建设。中山市改变以往园区、城区互不相干的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产城融合模式, 从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与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城市格局。各市在推进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尤其是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应积极借鉴翠亨新区经验, 树立产城融合理念, 合理安排开发时序,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中心城区靠拢, 优化产业发展等特色功能区域。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 促进开发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衔接;在形成内畅外通交通路网的基础上, 强化与中心城区的有机联系, 推行低冲击型开发模式, 管制性保护各类绿地、水体、湿地;集约高效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居住区等功能区建设, 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在社会行政管理上, 建立起结对工作制度, 翠亨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政管理、财税收支委托火炬开发区管理, 各项业务和管理实现对接, 运转高效有序。
构建开发区产业发展新的体制机制 篇8
规划布局:“功能区+国际生活社区”力导全区域一体化
无锡新区起步面积仅5.45平方公里,历经三次区划调整,逐步扩展到如今的220平方公里。由于辖区不是一次到位,规划难免“摊大饼”。从2005年开始,新区对以前的规划重新审视,实施全区域一体化规划。目前,无锡新区基本建立了以功能区和国际生活社区开发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框架。功能区主要承载主导产业,已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空港产业园、国际商务商贸功能区、吴越文化功能区、出口加工区等六大功能区。如:太湖国际科技园以科技、研发、创意为主体功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生态休闲、商务服务为配套,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创新创业创意基地、人力资源集聚高地、城市建设形象高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智力核心区;空港产业园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建设为契机,着力发展空港物流产业和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两大重点产业,努力建设集空港服务、空港物流、关联产业、配套居住、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空港新市镇。而国际生活社区主要为产业和生活配套,以打造国际化城市服务的先导区和核心区为目标定位,重点拓展国际教育、国际金融、国际生活等国际化服务功能,积极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新区分别建设了新天地东亚风情街、欧陆风情广场等国际生活社区以及以国际学校、韩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等为核心元素的国际教育生活社区。通过功能区和国际生活社区的划分,使产业和产业配套布局更加合理,区域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产业组织:“产业链+产业集群”力挺产业结构高度化
新区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引导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产业组织合理化,形成了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结构也实现了由低阶段向高阶段的演进。产业链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从上游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消费者的路径。新区积极打造“太湖硅谷”和“液晶谷”,分别形成了完整的IC产业链和TFT-LED产业链。IC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链接了以美新半导体、华润微电子、华润矽科、矽鼎科技、海力士-恒忆半导体、东芝半导体、英飞凌科技等为节点的一大批企业,IC产业产值达268亿元,占长三角的1/3,全国1/6;TFT-LCD产业链以微电子及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材料为依托,链接了如夏普、住化电子、东强数码等从上游LCD原材料、玻璃基板、液晶、IC到下游成品厂家的一大批企业,形成全国综合性液晶显示及相关产品的全国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在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产学研机构以及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通过相互关联、相关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正在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目前。新NIC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光机电产业集群、物流商贸产业集群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6个高端产业集群已初现端睨。
产业培育:“科技孵化器+企業加速器”力推项目产业化
新区历来重视作为产业源头的科技孵化器建设,已建成国家软件园创新创意产业园、软件服务外包园、IC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关村软件园无锡分园、微纳创新园、生命科技园、独立研发园,建成了IC产业EDA开发平台、软件开发公共平台和综合孵化服务平台。孵化器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多家。有20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潜力的项目经孵化实现了产业化,如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美新半导体公司等著名企业先后在孵化器中走向产业化并成功上市。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快速成长企业的需求,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也应运而生。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由试点区和示范区组成,分别是以创新产业园为主体的“现代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区”,以太科园大学科技园及产业化园区、光伏产业园为主体组成的“科技企业加速器示范区”。其中,创新产业园主要以光电、集成电路、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产业为主;光伏产业园以尚德公司为主体,整合国内外光伏产业资源,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太湖国际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及其产业化园区,主要承接创意研发等高端服务业项目。科技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是由产业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的重要载体。
产业人才:“530计划+十百千万计划”力助产业发展人才高端化
人才是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一个集群生存发展的根本,高端产业呼唤高端人才。无锡新区集聚了博士、硕士等高科技研发人员达到12000人,有近10名院士在无锡新区设立了创新驿站,包括施正荣、赵阳等海归创业领军型人才。自2006年,无锡推出了“530”计划。新区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吸引了美国硅谷、澳大利亚墨尔本等世界各地高层次人才的极大兴趣和加盟。得益于市、区领导重视人才和海外人才在新区成功创业发展的良好效应。2008年底无锡新区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入围中央命名的首批2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9年,新区还制定了《无锡高新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行动纲要》,提出用3年时间引进培育15名以上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用5—10年时间带动引进100名海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名海外创新创业人才、1万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与此计划配套,每年政府科技创新综合补贴不少于3亿元,同时设立1亿元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00万元创新创业项目专项资金、1000万元政府科技创业种子基金。新区还大力发展被称为“创新血液”的风险投资。未来三年将达到50亿元规模。
产业促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力行产业发展方式现代化
新区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化投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之路。以产业发展所需的功能载体建设为例,新区以综合营运商模式推进功能载体建设,组建了太湖国际科技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IC园管理中心等综合运营商。国有资本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和服务、科技创新、高科技产业引导等领域进行了高强度投入,发挥了国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引进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等国内著名的科技开发运营商在新区建设分园,与无锡国联集团合作共建微纳创新产业园。以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为例,新区引导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资金供应链。组织成立了由10多家投资机构和企业组成的投融资联盟、3家创业投资公司和2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设立了5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风险投资公司加盟,加速建立融资主体、形式和格局多元化的风险投融资体系,海外资金、社会资金和个人资金开始介入投融资领域。搭建了多元化融资的渠道和平台。由台湾中加顾问集团为主体设立的亚太基金,以集成电路为主要方向,总规模达到1亿美元;环亚包装与政府种子基金合作投资项目,成为企业介入的成功典范;施正荣投资5000万元参与高德创投,首开个人出资的先河。政府和市场的“两手”互为补充,同时按照经济规律和现代理念更加重视“市场之手”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产业业务体制机制创新】推荐阅读: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06-05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07-19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08-24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11-20
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05-10
产业融合机制07-18
创新业务论文07-01
数字业务创新07-06
业务模式创新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