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业务创新

2024-07-06

数字业务创新(精选10篇)

数字业务创新 篇1

云计算改变了整个IT格局,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称, 公有云服务市场持续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6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40亿美元, 比去年增长16.5%。

如今, 越来越多的生产应用部署在云端, 也有更多新应用开发测试工作在云计算环境下完成。企业从传统IT服务向云端服务转变的脚步已经逐渐加快, 而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云服务提供者也不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这一切都表明, 云计算已经成为锐不可挡的趋势。

根据专业调研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 到2017年, 将会有超过80%的企业采纳混合云模式部署, 大幅推动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混合云兼顾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 同时满足企业对业务创新、合规性和成本可控、以及系统敏捷性的需求, 从各个层面帮助企业客户更好的拥抱云。

的确, 无论是技术公司还是制造型企业, 都已经停止了观望, 并向云开始了切实的进发。

绿盟科技是一家专注网络安全的技术公司, 在国内外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 为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互联网以及教育、医疗等行业用户, 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的安全顺畅运行。绿盟科技人力资源总监宋艳秋介绍, 近年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趋势下, 绿盟科技的很多用户都逐渐将自己的IT系统转移到云端, 如果绿盟自己的内部还维持在传统的模式下, 就很难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变化,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也难以被用户信服, 因此绿盟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将自己的HR系统迁移到云端。希望通过HCM云的部署, 减轻其HR的工作量, 提升员工的使用体验, 使HR部门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业务中, 为企业管理和培养人才, 跨越HR边界的局限性, 推动企业战略的顺利达成。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安全评估阶段, 绿盟对未来的应用体验充满信心。

技术商善于选技术, 似乎未必能够说明问题, 那么传统企业的表现如何呢?潍柴集团创建于1946年, 是中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集团在全球拥有员工7.4万余人, 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化企业, 拥有五国十地的研发中心, 因此IT运营系统要考虑到各个地方的差异 (语言、时差等) , 移动应用亟需拓展。潍柴集团企信部软件开发中心副主任朱翔鹏通过对比介绍, 在使用新平台之前, 集团所有应用的APP是作为一个业务系统的功能使用。所有的开发是封闭在业务系统内部的, 使用了MCS (Mobile Clould Service) 之后, MCS做了一个前端和后端的深度解耦, 使MCS作为一个平台, 连接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或者第三方云的服务, 可以做到统一的配置和管理。APP起到了贯穿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作用。而不需要用户在手机上真的安装个APP去切换。通过建立MCS建立集团统一的移动平台、移动开发平台, 规范了集团移动应用接口, 开放了国际化应用, 降低了成本, 让运维变得更为轻松, 技术更易掌握。目前潍柴通过部署MCS获得了诸多收益:搭建了统一的移动开发平台, 做到一次开发, 多平台使用;实现前端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 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提升了移动APP后台性能, 解决业务系统的集成问题;提升了应用、服务、设备的安全性;监控分析开发各API的性能及使用情况, 并及时改进;降低了移动开发学习、维护成本;完善了移动OA、售后客户关系管理。

绿盟与潍柴的业务创新体现在对于数字化应用的大胆尝试上。在云的市场中, 更多合作特别是本地化合作的陆续开展, 无疑都为数字化的拓展提供了证明。甲骨文在全面宣布自己是一家云公司后, 其在云的部署上也更为全面。根据甲骨文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云软件即服务 (Saa S) 和平台即服务 (Paa S) 收入为7.98亿美元, 销售额已经连续第二年超过任何其他云服务提供商。

同时, 为满足本地化需求, 甲骨文与腾讯的合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据了解, 甲骨文与腾讯的合作还包括在腾讯的微信产品和其他一些产品领域进行深度的合作。例如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及相应的应用服务, 都会与包括微信和QQ等在内的产品进行深度的集成和合作。而正在进行的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 也将继续进行下去。

腾讯云副总裁谢岳峰表示, 腾讯在互联网、社交领域、在线通讯领域, 从技术到产品和运营经验上都有令人自豪的成绩。而腾讯作为一家能够提供云产品的互联网企业, 其困惑在于如何提供更好的云服务给传统行业。今年9月腾讯与甲骨文签订合作协议, 在中国提供公有云的服务, 由甲骨文来提供核心技术, 来帮助腾讯云在中国为更多的中国区用户提供云的服务。用户将拓展到包括金融、制造、零售、医疗等在内的更多传统行业。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数据中心建设, 谢岳峰表示, 与甲骨文合作建设的数据中心跟腾讯云的其他数据中心是一样的, 是腾讯云的一部分, 都是由腾讯来建设的, 在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当中, 要考虑到未来所服务的更多传统行业的用户, 因此腾讯会按照甲骨文提出的技术要求, 以满足软件等技术的运营环境。

据了解, 包括腾讯在内, 甲骨文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25, 000个合作伙伴, 庞大的合作伙伴社区包括5, 000多个专业合作伙伴和数万名拥有可转移技能的实施专家。在中国, 甲骨文拥有本地合作伙伴约1, 500个。2017财年, 甲骨文将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加丰富的云平台进行开发, 包括Oracle数据库云、Java云、移动云、物联网云、管理云、应用性能监测云等。

云时代不仅带来了技术的革新, 更推动数字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当前, 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创新变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面对本土市场对云业务的需求, 我们乐见更多的合作和更多能够满足需求的本地化部署。希望这些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并为云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技术保障。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篇2

增值业务在广电领域有着非常宽泛的范围,除了基本收费包之外的业务,都称作增值业务。当前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除了EPG广告和股票业务较为成功之外,其他增值业务受限于单向机顶盒的广泛部署和体制及市场等因素,业务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增值业务宽泛、自由的定义,让广电人在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冲击时,无法不相信增值业务的灿烂未来和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和未来,让已经占据了客厅娱乐市场的广电运营商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增值业务充满了想象和信心。另一方面,IPTV业务和网络电视带来的威胁,让数字电视运营商也不得不试图通过增值业务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借鉴互联网业务

虽然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但是由于三网融合理念的长期影响,其自身已与发展多年的互联网直接接轨,受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各种影响。这种状态就如同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开放的中国与国际接轨时,各种新模式和思维不辨菁芜地涌入,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有效的模式和方法并不容易,仍需广泛的常识和实践。从互联网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摸索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互联网业务、适应互联网经济的过程。边际生产成本递减,市场临界规模、规模收益递增,市场正反馈等网络经济的运作规律,是当前国内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占领客厅的电视屏幕,一直以来就是运营商和媒体争夺的一线战场。各种电视终端设备,如机顶盒、一体机、娱乐PC、游戏机、多媒体互联网设备(MID),甚至MP4都试图多角度争夺或渗透客厅屏幕市场,希冀获得庞大的家庭娱乐用户市场。这里面做得成功的有微软的XBox、任天堂的Wii等。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用户使用业务的离散性也会变得更大,用户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业务、不同运营商中,例如微软的XBox游戏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营商IPTV服务,而具备体感游戏功能的机顶盒用户可以下载选择不同的游戏运营商应用进行网络游戏。雅虎Widget TV的出现和Apple应用商店模式的成功,对业务三屏融合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启发作用。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也一定会参考应用商店和Widget应用下载的模式,来促进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增加用户粘度。

增值业务的双向拓展

目前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拓展,还主要是在垂直方向的两类模式:一类是互联网业务向手机屏幕和电视屏幕上渗透,典型的如彩票业务、银行业务、社交类应用、网游业务、电视杂志等,这类模式的业务希望能够拓展家庭电视用户群体,最终业务表现就如同现在的手机业务一样百花齐放,业务与业务之间并无太大联系,仅仅是简单的加和性聚合;另一类是基于传统的电视服务向互联网和手机渗透,例如位移电视、广电的网络电视服务等,从业务相互渗透的程度来看,互联网业务对电视屏幕的渗透范围更广、力度更深。

这两类模式的拓展效果目前都不理想。前一类模式,不仅受限于数字电视双向用户的数量和用户习惯的培养,而且还涉及到机顶盒的性能、电视屏幕的显示效果、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标准化缺失、广电传统的分割的运营体制和思维、产业链缺失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产业及规模要求。例如,电视购物商城之类的业务涉及到商品种类的实时更新、货物上架下架及数量的同步、支付、配送、售后维修、客服、推广等,这需要运营商和SP之间的长期磨合和用户习惯的培养,这种磨合的过程通常还受到双方对业务迅速盈利等过高期望值的考验。因此,在摸索阶段,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市场对SP的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也就是说,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领域缺乏互联网行业的孵化器模式。至于传统电视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订阅服务和手机电视业务,则更多是频道本身的增值运营。

尽管通过推广和宣传,简单的棋牌类游戏和具备博彩性质的猜谜中奖类业务吸引了较多电视用户参与,但这些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目前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数字电视本身的竞争力,很容易被网络电视内置的网络游戏和类似业务替代。只有立足媒资系统和电视用户市场数据这两个潜在核心价值点,对关联电视、好友电视这类基于电视用户“横向”使用习惯进行优化的业务精耕细作,并以此形成一个面向所有电视应用的水平层面增值业务运营平台,才能真正发挥数字电视数字化后的用户价值,创造数字电视的核心竞争力。那种完全垂直的增值业务在初期摸索阶段可以尝试,但会被未来具备精准营销的相似业务所替代。尽管很多增值业务试图传媒化运营,但仍然缺乏接触到最终用户的能力和控制力,甚至处于垂直悬空的通道化状态,可谓是对互联网经济和新媒体模式照猫画虎,这也许是面对Web2.0/3.0冲击时,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在摸索中前进的一个侧面证明。

从增值业务用户及市场拓展的角度出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把自己营销推介给已有的成熟市场的目标用户群体,让这类用户熟悉和接受自己,而不是培养新用户和使用习惯。培养新用户群体和使用习惯对SP运营能力和资金能力要求更高,市场培育时间较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目标群体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与其他市场的SP或运营商实现资源互换,从而在某个领域或目标用户群体中进行同类或相关电视增值业务的推广和营销。互联网经济的无边界化则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在增值业務方面,三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机会多于挑战,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宽带业务发展中被通道化和边缘化,则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的前车之鉴。

增值业务的技术基础

数字电视业务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标准化和体系化一直是广电运营商的致命伤。尤其是CA技术标准的私有化,直接导致行业内戏称的“机顶盒市场七国八制十二侯”现象。增值业务互联互通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大幅度攀升,而互联网经济所要求的市场临界规模无法具备,边际成本难以降低,市场甚至出现负反馈。一方面,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初期,由于机顶盒硬件性能和资源的限制,多采用C程序来提高效率,因此需要在多家机顶盒平台(或中间件)上进行移植和测试。一旦机顶盒厂商的软件出现升级和更新,SP也需要将自己的应用软件随之进行测试和更新。因此,技术标准的不统一直接让SP的运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广电市场是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业务的开展思路大部分还处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阶段,运营商希望尽可能规避合作运营的风险,因此对于增值业务的合作运营不利,增值业务提供商很难获得持续的运营收益和现金流,自身发展最终受到资金制约。

除了基于C的独立应用开发之外,浏览器和Java逐渐成为当前增值业务的主要技术体系。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浏览器厂商本身的私有接口及函数泛滥,Java缺乏针对于电视业务和机顶盒的统一标准的开发包。国内数字电视市场上没有相对成熟的企标或行标,似乎是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一直凸显的弱点,而四级体制下的广电市场也无法形成相对集中的市场标准。

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通常是为了满足政府工程需求或领导工程的需求而进行开发,数据广播也是因为这个市场需求而火了一阵。电视用户对这种出发点很好但是操作中却离百姓甚远的形式主义并不买单,某运营商甚至曾经发生过数据广播服务器宕机两周而没有用户发现业务不能使用的情况。由此可见,电视的收视率(IPTV和互动电视可以准确地通过点击率、观看话单数据进行统计)仍然是电视业务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供帮助运营商提高电视收视率、逐步改善运营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业务平台,才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和根本。这方面,广电设备供应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工程和缺乏创新及竞争意识的另一个结果,是扼杀了技术在业务中灵活应用创新的可能。即便是拿传统的数据广播来说,对象轮播之类的灵活应用在国内数字电视中基本看不到,更不用说去尝试如Widget和应用商店这样的业务运营。

由于长久以来数字电视业务模式简单,前端加播出的运营模式使得广电运营商的业务运营和推广经验积累不够深,而数字电视行业的系统设备提供商又不具备提供运营级业务平台的经验。业务平台缺乏用户数据和分析的一整套规范流程和能力,即使BOSS系统也更多是DVB系统中的用户管理系统(SMS)的升级和独立,与业务无法结合。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BOSS提供商对广电运营商对BOSS提出的运营需求很难满足的现象。

从当前的技术角度来看,IPTV业务继承了电信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架构和标准,相比数字互动电视更加完善和领先。在增值业务的管理和互联互通方面,更容易移植现有的业务,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曾针对IPTV的发展提出统一视讯之类的要求,试图利用IPTV的视讯交换能力,融合现有的视频会议、监控、可视通话、3G视频业务等。在网络传输、技术积累、视讯及增值业务运营经验方面,IPTV的运营商和技术供应商由于互联网宽带业务的天然优势,相比数字电视运营商更具有深入的理解和长足优势。

从技术角度总结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太多,国内数字电视尝试的太少。

数字业务创新 篇3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邹峰副院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描绘了广电应对三网融合趋势的思路, 对广电传统产业、音视频业务、运营方式和用户群等方面都进行了展望, 勾勒出一幅广电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同洲电子袁明董事长作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精彩演讲, 他指出, 在全民互联网的时代, 广电应发挥广电视频和宽带的优势, 抓住宽带接入互联网的制高点, 增强竞争力。袁明还建议广电运营商主动加强与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 以便寻求快速、长期的技术规划和支持, 共同迎接三网融合。

在热烈的交流与讨论结束后, 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同洲电子解决方案展示厅, 对其后台运营系统、网络解决方案、终端互联互通、增值业务等完整的方案进行了全面了解, 共同体验了同洲解决方案开放、可运营、可管理的优势。

“数字电视技术创新论坛”由同洲电子和CCBN组委会于2004年开始共同举办。凭借论坛对广电技术发展前瞻性把握, “数字电视技术创新论坛”的影响力在广电行业内与日俱增, 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运营商、产品供应商了解产业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技术、新运营模式、新战略发布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成为CCBN最重要的标志性会议活动之一。

什么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向 篇4

为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有线同仁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种投入的目的是什么?投入换取到什么资源?我们必须认识到,数据广播、节目导视、认证等功能,付费数字电视等业务,仅仅是功能和形式,而非数字化的本质。

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其业务实质是扩展频道!

只有频道,可以作为与投入进行“汇兑”或比较的资源。所以,有线电视数字化需要计算每个频道的投入,并以此作为业务开展盈亏平衡的基准。也就是说,有线网络公司真正要卖的是频道,或者以频道价值为基准的转换价值。

双向则是频道价值的扩展。双向业务的基础价值,应表现为频道价值和双向网络改造的综合价值。单向业务是单一业务独占频道,而双向业务可以由多业务共享或共担频道。因此,双向业务的盈亏不仅取决于业务自身的盈利能力,而且取决于业务种类及其数量,进而决定了共同分摊成本的力度。

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及规律

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首先要搞清几个基本事实及规律,这是指导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命题1:用户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表现为对电视需求增强的收入效应,除非电视能够满足人们新的需求。

这个命题的核心,不是付费电视、点播业务用户是否有能力消费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消费的问题。

身处于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电视不仅直面多种媒体形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日益富裕的民众的多种选择——电视不仅面对互联网、杂志等替代品的竞争,而且面临着卡拉OK厅、咖啡厅、商场、电影院、餐厅等他择品的竞争。所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不仅要研究互联网等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也必须研究他择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否则,无法改变“用户收入增加、电视消费减少”的窘迫,也无法阻止电视消费总量下降的长期趋势。命题2:人们对电视的需求不是抽象的“好看”、“新片”等,而是满足非常具体的、客观的需求,这些核心需求至少涵盖八个方面。

人们对电视的八个核心需求是:

★树立成功的信心;

★激发优秀的创意;

★培养自己的才能;

★自我身份的确认;

★寻找展示自我的舞台;

★视野的扩大;

★愤怒的宣泄或情感补充;

★健康或环保。

也就是说,人们对电视不仅要求艺术性,也同时要求实用性,实用性的实现须通过分类和搜索。传统电视的分类,如电影、电视剧分类属于技术性分类,在信息爆炸、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从技术性分类走向按需分类,从目录式搜索走向关键词搜索,进而向语义搜索演进——这是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大发展之道,亦是按需分类的成功例证,应为数字电视所认真研究和借鉴。命题3:人们消费的是效用,不是功能。

功能只是形式,效用才是本质。需要强调的是:媒体的效用是持续的效用,而不是一时的效用,媒体效用问题的实质是内容品质问题。有线确实需要增强自己的营销能力,但这是建立在内容品质上的营销,否则营销就是骗术,付费节目续约率低就是鲜明例证。

提高电视的内容品质,需要遵循并探索电视媒体的基本规律。对媒体而言,就需要遵循“信息量和更新率”的基本要求对广播电视而言,就需要遵循“日更新率较大、同一节目重复周期较长”的基本要求;对交互电视而言,就需要探索基本节目量是多少?更新周期是多长?每次更新的数量应该是多少?否则,不是品质不高,就是对节目资源的极大浪费。

效用与价格密切相关。问题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确定价格的方法。有线付费节目的定价,多数是主观定价或自我收益定价,少数是成本定价,而没有考虑从用户效用或价值出发定价。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广电无法胜出竞争,甚至难以立足市场。

效用和需求命题是付费频道的核心命题,频道专业化实质上是两个基本点,一是专业化的内容资源是否能够垄断?二是价格是否能够按照用户价值定价?

事实已经在教育有线人:没有垄断资源、没有专业化、没有竞争力、没有按用户价值定价,其结果只能是要么卖不出去、要么用户不再续约。命题4:虚心学习互联网。

互联网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有许多经验值得广电学习。

首先,互联网内容提供者尽管追求垄断,但没有垄断思维。

其次,互联网尊重网民的选择权力,即符合“文本一解读”理论。

再次,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销售注意力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收费基础上。

最后,互联网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信息的实用性,而不是娱乐性,其娱乐仅占互联网应用的11%。互联网的基本策略是:娱乐引进门、信息传播与分享吸引注意力,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赚大钱。命题5:如果不遵循媒介三次生产理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难有出路。

媒介三次生产理论已经证明了媒介的成功与否,而且正在证明今天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成功与失败。该理论即:第一次生产,节目制作者生产节目或内容,卖给节目发行商;第二次生产,节目自身成为生产者,生产观众,并将观众卖给广告商或赞助商,或者形成衍生产品再卖给商家或观众;第三次生产,观众成为生产者,生产快乐或意义,卖给自己或他人。

媒介的三次生产,可以用一句老话来形容: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向?

在研究数字电视的基本经济规律、互联网与数字电视的区别、数字电视“蓝海”应该探索的领域、电视文化与电视需求等课题后,笔者以个人之拙见,提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方向的三个基本点,仅供同仁参考。

方向1:由“好看”走向“好用”,由“看”电视变成“用”电视。这里的“用”指的是实用性,不仅是强调数字电视功能的好用,更强调内容的实用。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保留收视频道只有8~9个,且每增加20个左右的频道,人们才多增加日常保留频道1个。电视频道和付费电视的同质化,将造成数字化频道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加强频道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增加频道的实用性,只有专业频道垄断了专业的资源,才能诞生频道的竞争力。

由“好看”走向“好用”,客观上需要视频内容的扩大,不仅需要将文艺作品视频化,而且需要把现实生活视频化,其中,如何通过视频化将社会服务业引入家庭,将成为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竞争的关键领域,广播电视、交互电视都是如此。

由“好看”走向“好用”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电视机的使用率,使有线电视保值和增值,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方向2: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

数字化的影视、音乐等产品由于其复制成本低,属于无形产品,商品属于有形产品。

“电视电子商务”是数字电视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需要强调的是,笔者

不是大力提倡电视购物,而是强调电视对有形商品的展示特性。现有的众多电视购物节目,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没有抓到电视这种传播载体的价值实质。

电视最大的优势是排行榜,传统节目的排行榜主要靠收视率,电视商场的排行榜是靠购买率;因此,电视商场应该以商品排序为主要功能,以新商品为主要对象。例如,100种新商品准备上市,通过电视商场排序,靠前的20%商品进入实体商场,靠后的80%商品进入互联网的网上商城;完成排序后,商品从电视商场撤出。

只有这样,电视商场才能发挥其“贵”媒体的优势,才能使自身的商品远离实体商场或网上商城,保持竞争力。

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不仅是强调将社会服务信息引入到电视,更是强调将社会服务信息视频化后引入到家庭,否则无力面对互联网的竞争。

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符合媒介三次生产理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广告商或赞助商;在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发展衍生产品,包括文化创意产品与活动。需要指出,广告商与赞助商有很大区别,前者属于产品直接宣传,后者是间接宣传,甚至是场外挂名性的宣传。

方向3:由“自用”走向“他用”。

对比竞争对手,电信目前的定位是“综合信息服务商”,其形式是“一站式”服务,实质是电信自己来服务。广电目前的实力难以与电信竞争,必须走差异化的定位方式——方面保持宣传属性和喉舌功能,另一方面搭建平台集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播出控制、服务开放。

由“自用”走向“他用”的含义,即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平台不是自己开展业务的平台,而是招商引资的开放平台。 具体而言,就是展示和播出严格控制、把关和审查,即展示子平台严格控制,而订单、营账、用户子平台适度开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子平台不是指SMS系统,而是某项业务的用户管理系统。

适度开放是开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不仅汲取了电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而且也是壮大自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竞争取胜、跨越对手的重要手段。也只有适度开放数字电视综合平台,数字电视及其增值业务才能成为最强势、最大众化的媒体。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构想 篇5

1数字电视的特点与优势

数字电视利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 增加了很多全新的业务,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各种网络服务,比如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聊天等新业务。与传统的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诸多的特点与优势,主要表现在:1)数字电视的收视效果更好,图像清晰度高、 音频质量高,更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2)数字电视不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避免了串音、串台的现象发生;3)数字电视的传输效率高,通过使用有线电视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10套左右的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4)使用方便。在普通电视机前安装上数字机顶盒就可以收视数字电视频道;5)数字电视能提供很多的业务。它不但能实现用户自动点播节目, 还可以自由选择网上的各种信息。

2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分类

根据数字电视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增值业务分为数字电视广播和互动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广播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包括卫星数字节目转发、准视频点播和立体声音乐频道等数字电视业务。而互动数字电视业务可以提供互动应用软件和双向通信设备等各种融合性业务,从而使用户可以真正实现网络信息的互动。

3三网融合视野下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构想

3.1积极开拓商业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虽然我们感觉现在的数字电视技术很成熟,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是,对于开发商而言,前提的投资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开发出一个合适的方式去回收成本,那么对运营商来说,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领域。因此,在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发商需要积极开拓商业模式,促进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与互联网相比,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开发商的商业模式不适合时,就会限制增值业务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商业模式前,运营商一定要充分了解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 注重开发与研究,从而探索出更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增值业务。

3.2找准发展定位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要想让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就必须要找准其发展定位。例如,可以根据消费群体的日常需求,来增值与民生服务相关的业务,如交通信息、物价信息和租住房信息等。

3.3增强用户服务体验

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中,最看重的就是对用户的服务体验。因此,运营商要秉承“强服务”的业务理念,对服务范围和服务强度进行扩大,提高用户对增值业务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具体表现在:第一,运用商应该增大业务开发力度, 找准市场定位,积极推进具有创新性的特色业务,从而吸引用户进行服务体验; 第二,运用商要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将业务设计融合到用户的需求中,采取捆绑销售、体验销售的手法, 让用户充分了解业务的魅力所在;第三, 增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从中了解增值业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得到完善。

3.4注重资源融合

想要开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构想, 就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增值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标准平台;二是实现全业务运营,在模拟电视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涉足通信、 游戏和购物等各个业务,向综合型的业务运营商转型,让用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自由的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实现增值业务的有效拓展。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业务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为使数字电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运用商必须从积极开拓商业模式,找准发展定位, 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注重资源融合四个方面发展业务增值,提高数字电视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科技地进步,现代化进程地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逐渐走向了发展的转折期。对于大多数使用数字电视的用户来说,增值业务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增值服务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让数字电视快速发展,首先要发展增值业务。本文结合数字电视的特点与优势,探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分类,并提出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构想。

关键词: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构想

参考文献

[1]周帅.浅谈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方向[J].电子世界,2014(16).

[2]徐晶晶.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分类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

交互式数字视频业务SDV 篇6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还是各类增值业务, 其占用的都是有线频带资源。而随着节目数量的增加、高清的不断普及、三网融合后增值业务的持续开展, 有线频带资源将日趋紧张, 直至枯竭。目前国内部分发展较快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感觉到频点资源的不足, 同时参照发达国家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 结合国内双向化及三网融合的推进速度, 频带资源问题将逐步在国内的各个地区呈现。

交互式数字视频广播 (SDV) 是一种能够在现有广电平台上实现平滑升级, 并解决有线频带资源紧缺、提供更多交互式视频应用的解决方案。而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已有的各类交互式视频技术及架构的分析对比, 提出适合中国广电应用的交互式数字视频解决方案。

1 SDV基本概念

数字电视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尽管给终端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收视体验, 但对于频点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面对数以百套的电视节目, 绝大多数用户更加倾向于收看一些热点频道或是经常观看的频道。因此就造成了一种“长尾效应”, 即有80%的终端用户仅收看不到20%的有线电视节目, 而近80%的节目在绝大多数时间内是无人观看的, 这部分节目对于带宽的利用率并不高。而SDV系统恰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SDV系统是基于数字电视前端广播及互动点播平台基础上建立的“点播式广播平台”。所有节目资源都集中在前端, 并在骨干网上传输, 而调制设备则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分前端, 将用户点播的节目调制输出。当终端用户选择节目时, SDV系统能够统一分配广播及互动点播系统的频点资源, 将相应的节目内容通过相应分前端的调制设备调制输出, 从而达到有效利用频点资源的目的。因此, 采用SDV系统能够在有限的频带资源中传输超过频带承载能力的海量节目。SDV系统的核心在于播出控制部分, 这部分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对机顶盒请求的响应、分析及筛选, 而且能够根据请求内容动态分配前端平台播发的频点资源, 从而有效提高上述“长尾”节目部分占用带宽的利用率。

作为数字电视最发达也是发展最早的地区, 美国是最早采用SDV系统的国家。事实上美国有线电视早在19世纪末年就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了包括HFC频谱资源殆尽在内的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 2002年初,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率先开始了交互式广播技术的研究, 并部署了实验室;2004年底, 时代华纳公司开始在其有线网络上部署SDV系统。截止到目前为止, 全美SDV系统覆盖的终端用户已经超过二千三百万。通过SDV系统节省的带宽资源使终端用户在享受海量高清电视节目的同时, 还能体验包括游戏、音乐、购物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双向互动增值业务。

美国有线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频点资源紧缺问题放诸国内亦是如此。尽管目前国内各个省市地区对于有线电视频带资源的使用还有一定的余量, 且看似短期内并不会出现频带资源枯竭的情况, 但从长远来看, 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包括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高清落地、双向网改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均会占用大量的频点资源。以国内的12个试点城市为例, 目前每个城市现有传输的节目约160套, 而每个试点城市都有10套左右的自办节目, 且这部分节目要互联互通, 因此相当于每个试点城市需要播出约280套节目, 其中包括20套左右的高清节目, 这部分节目需占用55个频点;此外还需要为VOD视频点播业务、互动增值业务、双向交互业务预留至少20~30个频点;加上必须保留的部分模拟节目频点, 有线频带带宽已然告罄。如此一来, 未来的全高清平台何以实现?拓展新业务的频点资源从哪里获得呢?SDV系统恰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其在前端平台节省的频点资源就可以用于开展包括高清、VOD视频点播及双向交互等具有更大市场价值的业务。

2 SDV实现技术架构

SDV系统的实现主要存在两种技术架构:一个是2000年初由时代华纳公司率先提出的基于标准、开放协议的ISA架构;另一个是2007年由Comcast公司联合美国本土几家公司联合推出的基于私有协议框架的NGOD架构。接下来本文将就上述两种技术架构进行分析。

2.1 ISA架构

在ISA架构中, 视频点播系统被分为前端平台、终端机顶盒以及业务管理系统 (BMS) 三大部分, 如图1所示。时代华纳公司分别制定了这三大系统间的连接接口, 并且定义了前端平台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只要是符合其规定接口的系统, 均可以快速的相互继承。通过采用开放性的ISA架构可以使运营商在前端平台灵活采用第三方的前端平台设备、业务管理系统, 有效保障运营商已有的投资, 同时也利于未来运营商业务的快速部署。

ISA架构在开放性上的出色表现源于BMS, 而BMS是通过公用对象请求代理程序体系结构 (CORBA) 来实现终端用户、前端平台与BMS的信息交互的。CORBA技术会在软件层面设计一个软件总线, 前端各类应用提供商只需基于这个总线进行开发即可, 无需与后台的服务进程进行一对一的接口开发。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未来无论是扩展系统规模还是丰富系统功能, 只需向整个系统添加新的应用服务进程即可, 无需对整个系统做结构上的改动。

2.2 NGOD架构

在NGOD架构中, 视频点播服务是核心, 但该架构可通过扩展方式支持其他的点播服务。该架构不仅包括ISA架构中提到的前端平台设备、业务管理系统及机顶盒, 还包括数据存储、资源管理及网络传输部分。

如图2所示, NGOD架构从功能上被划分成许多的组件。每个组件都以一种方式来定义, 且两两之间都被定义了相应的接口协议。这些协议就包括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会话管理、授权管理、推流控制、传输格式等。而上述每一个接口均采用的是私有协议, 即便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一个接口协议进行集成, 都需要大量的集成测试工作。因此采用NGOD架构组建完整交互视频点播平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尽管组建过程复杂, 但NGOD架构具有灵活的组建方式, 当多个组件实现同一接口功能时, 可将这几个组件整合成一个单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并将该产品或解决方案引入整个视频点播系统当中。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平台的运营成本。

3 适合中国广电SDV系统的有效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技术架构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ISA架构还是NGOD架构, 均是面对整个点播系统进行接口协议规定的。而对于广电前端平台来说, 集成工作需严格按照相应技术架构中的具体要求来实现。

基于标准、开放协议的ISA架构在集成方面相比NGOD架构具有天然的优势, 任何一家IPQAM提供厂商只要按照ISA架构公开的接口、协议标准进行SDV系统的设计开发就能够实现与前端平台的集成。

而NGOD架构是Comcast联合部分美国本土厂商共同推出的架构, 且该架构完全采用私有协议, 只有进入这个组织的企业或机构才能够基于NGOD架构进行产品开发, 在开放性上不如ISA架构。因此基于NGOD架构的SDV系统在与国内大多数前端平台进行集成时对平台中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 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运营商在前端平台设备上的选型。然而NGOD架构在算法、接口设计方面的精细化一定程度提高了整个视频交互系统的工作效率, 因此从性能角度要优于ISA架构。

事实上, 无论ISA架构还是NGOD架构, 均是由美国的公司提出的, 其最初的设计初衷也主要是针对其本土市场。中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一直都在紧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而参考美国面对带宽资源问题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同样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事实上目前除了部分美国本土公司可以提供SDV系统外, 国内厂商也在开始相关领域的研发推广。在2011CCBN展会上, 民族企业数码视讯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推出SDV系统的企业。

数码视讯SDV系统主要由SDV控制系统、码流调整系统及IPQAM三部分组成, 并可在现有广播电视平台基础上实现平滑升级。

SDV控制系统是系统的核心, 主要由交换式数字视频服务及会话和资源管理服务两部分组成, 前者主要负责系统与终端机顶盒间数据信息交互, 后者主要处理SDV系统内不同设备间的会话交互及资源分配;码流调整系统主要作用是将接收到的来自多种来源的多节目传输流 (MPTS) 解复用为单节目码流 (SPTS) ;而IPQAM则是通过千兆以太网接收基于UDP/IP的SPTS, 提供基于会话的服务以及基于射频信号的视频传输服务。

在处理不同设备间接口集成过程中, 数码视讯SDV系统充分借鉴了ISA及NGOD架构的优势。

首先, 在与机顶盒的集成过程中, 数码视讯SDV系统基于BMS系统中CORBA技术进行开发, 采用标准通信协议DSM-CC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与机顶盒间的通信。因此用户终端机顶盒无须更换, 有效降低了用户在使用SDV系统时的复杂性和成本;其次, 在SDV控制系统及IPQAM的集成过程中, 数码视讯SDV系统遵从NGOD架构中对于边缘资源接口的定义, 采用边缘资源管理服务 (ERM) 和IPQAM之间的边缘资源接口负责管理和分配节目资源。通过这个接口, ERM能够有效监控IPQAM的配置、状态和可用资源, 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除了接口方面的考虑外, 数码视讯SDV系统还具有下述特点:

(1) 对于已经在使用数码视讯IPQAM的运营商, 只需对IPQAM的设备进行软件升级即可支持SDV系统, 有效降低了系统升级的成本;

(2) SDV系统能够与VOD系统共享带宽, 从而减少系统对于带宽及设备资源的需求;

(3) SDV系统能够在已建成的全IP前端平台上实现平滑扩展;

(4) SDV系统能够提供从头端到IPQAM, 包括服务器在内的全套安全备份机制, 确保前端平台的组网安全。

综上所述, 数码视讯推出的SDV系统借鉴ISA及NGOD架构中的优点, 同时结合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的特点, 建立了适合中国互动电视开展的技术架构雏形。该架构采用开放的接口协议标准, 能够便捷地与系统中的其他相关设备进行集成, 在绝大多数广电运营商现有平台上可实现SDV系统的平滑扩展, 最大限度的保障广电运营商的原有前端平台投资。

4 总结

在三网竞争中, 广电已经无法仅仅依靠节目播出来维持竞争力, 全高清、互动体验及宽带数字化等种种业务类型势必会成为未来广电的核心竞争力。而上述业务的开展仅全高清一项就会对有线频带资源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技术原理及实现架构两个层面印证了SDV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带宽利用问题。同时针对中国广电的特点, 基于标准、高效、开放接口协议架构的SDV系统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如果说电视从模拟到数字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那么SDV系统的应用堪称数字电视时代的又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Pegasus Overall Flow.Movie De-livery.Time Warner Cable, 2004.

数字业务创新 篇7

1 什么叫SI

业务信息SI (Service Information) 是用来描述传送系统、传送内容和广播数据流时间表等的数据, 是补充MPEG-2节目说明信息 (PSI) 的附加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机顶盒自动调谐, 给用户提供附加信息, 使机顶盒能自动设置可供选择的业务。SI还提供了电子节目指南 (EPG) 所需的全部数据, 利用SI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构成功能各异的EPG。

2 SI的组成

SI (业务信息) 主要包含: (1) BAT (Bouquet Association Table, 节目业务群关联表) , (2) NIT (网络信息表) , (30SDT (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 节目业务描述表) , (4) EIT (Event Information Table, 节目段信息表) , (5) RST (Running Status Table, 运行状态表) , (6) TDT (Time and Date Table, 时间及日期表) , (7) TOT (Time Offset Table, 时间偏移表) , (8) ST (Stuffing, 填充表) (9) SIT (Selection Information Table, 选择信息表) , (10) DIT (Discontinuity Information Table DVB, 间断信息表) 。

以下将介绍各个表的作用:

2.1 业务群关联表BAT:

BAT表提供了所涉及的有关节目业务群的信息, 包括节目业务群名称及节目业务群所包含的节目业务清单。利用BAT可以方便地进行相关节目或某一类节目的浏览和选择。比如可以将新闻类道、体育类频道、资讯类频道、娱乐类频道等分别归类, 这样在用户端, 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要观看的电视节目。

2.2 网络信息表NIT:

NIT本属于节目说明信息PSI, 但是在SI中来具体编写它。NIT表提供业务传输的原始网络和当前传输网络的一些物理参数等信息。如网络中original_network_id、transport_stream_id, 以及各个频点的频率是多少等。这样机顶盒就可以根据NIT中包含的信息到各个频点中去搜索节目。

2.3 业务描述表SDT:

SDT表用于描述系统中服务的名称、服务提供者、是否有相应的事件描述表, 以及业务的类型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描述表可以描述当前传输流, 也可以描述其他传输流, 这由表的Table ID来区分。

2.4 事件信息表EIT:

EIT表包含事件或节目的有关数据, 例如事件的名称、开始时间、时间长度、节目介绍、运行状态等。

2.5 运行状态表RST:

RST表提供某一事件或多个事件的运行状态和时间, 即某一事件运行或不运行的信息, 如:正在运行、即将运行、暂停、不运行等, 可用于按时自动切换到指定的事件。

2.6 时间和日期表TDT:

TDT表给出了当前的时间和日期相关的信息。由于这些信息更新频繁, 所以需要使用一个单独的表。

2.7 时间偏移表TOT:

TOT表给出当前的时间、日期和本地时间偏移相关的信息。

2.8 填充表ST:

ST表的作用是表明其内容是无效的, 只是作为填充字节, 不传递有用信息。

2.9 选择信息表SIT:

SIT表仅用于码流片段 (例如, 记录的一段码流) 中, 它包含了描述该码流片段的业务信息的概要数据。

2.1 0 间断信息表DIT:

DIT表仅用于码流片段 (例如, 记录的一段码流) 中, 它将插入到码流片段业务信息间断的地方。

除EIT表外, 每个表中的段限长为1024字节, 但EIT中的段限长4096字节。

如图1所示, NIT、SDT、EIT表在数字电视业务中功能的具体体现。

3 SI在数字电视业务中的多种作用

以上是对SI各个表的简单介绍, 在数字电视业务中, SI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且如果灵活运用SI各个表的功能, 可以定义和扩展更多新的业务。

3.1 传统SI的主要用途。

(1) 根据NIT, PAT, PMT等信息可以进行自动的频道调谐; (2) 更方便的对节目进行选择和定位; (3) 实现电子节目指南EPG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 等等。

3.2 灵活运用SI。

3.2.1多种业务类型并存时, SI的作用。当网络中, 既有数字电视业务, 又有数字音频广播业务;既有NVOD准视频点播业务, 又有数据广播业务, 并且还包含有多画面业务等多种业务并存的时候, 机顶盒会怎样区分开各种业务?在SI中的SDT表里, 可以定义各种业务类型, 比如在大庆, 有多画面业务, 在定义时, 就将多画面定义为马赛克业务 (如图2中 (1) 所示) , 这样机顶盒在搜索时就不会将多画面当成数字电视业务所搜出来。再来看NVOD点播, 点播中可分为时移业务 (如图3中 (1) 所示) 和参考业务 (如图3中 (2) 所示) , 这样机顶盒在所搜视频点播时, 在影片名称一栏中就只会显示标有参考业务的影片名称, 而在影片名称的各个时间段中才会显示时移业务的内容。依次类推, 数据广播定义为数据广播业务类型 (如图4中 (1) 所示) , 音频广播定义为音频广播业务类型 (如图2中 (2) 所示) 等等。这样机顶盒就不会将所有的业务混淆, 导致将网内所有的传输内容都规划到数字电视业务中。而且在图4中, 可以看到数据广播中, 加插了一些背景音频和视频短片, 如果对这些音视频没有定义, 那么背景音频将在数字音频广播业务中出现, 视频短片将会在数字电视业务中出现, 所以在这里用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定义类型。3.2.2 BAT表的应用。这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应用了, 在BAT中将所传输的节目归好类别。比如可以建立“sport”字样的一类节目, 其中可以包括CCTV-5、ESPN、STAR SPORT等 (如图5中 (1) 所示) , 或者是“news”节目:CCTV-新闻、凤凰资讯 (如图5中 (2) 所示) 等。这样就在用户的电视菜单里就会显示出已经归纳好的频道节目, 使用户可以尽快地观看到自己想看的频道。3.3.3机顶盒中软件的升级。在NIT表中添加连接描述或是用户自定义描述, 可以使机顶盒自动完成软件升级。在大庆, 就是利用SI, 在NIT表中添加了一个用户自定义描, 描述分为三段16进制数来表示。第一段描述, 来定义这个描述的类型, 如图6 (1) 的0x A1, 表示升级标识。每个厂家的机顶盒开机时, 会检测主频点, 从而检测到这个描述, 但只检测到升级标识还不可以升级, 因为一个地区经常会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厂家的机顶盒, 不能因为检测到升级标识, 就将所有厂家的机顶盒升级, 那么机顶盒怎么能识别出自己厂家的升级流呢?在第二段, 第三段数中将告诉机顶盒该网络中的升级流是否为它准备的。第二段数 (如图6中 (2) 所示) 用来描述第三段数的长度, 有多少个字节组成。第三段数尤为重要, 在这串数中给出了厂家的标识 (如图6中 (3) 所示, 其中“*”处为机顶盒厂家标识) 、升级流所在频点 (如图4中 (4) 所示) , 是否强制升级 (如图4中 (5) 所示) , 以及该升级流中软件的版本号 (如图4中 (6) 所示) 等。这样, 机顶盒就会依次检测, 完成升级。如果该机顶盒已经升级完成, 那么在它重新起机后, 也会依次检测, 但是机顶盒会发现网中升级流的软件版本号跟自己相同, 所以就不会升级。在其他地区也有其他的升级方式, 比如机顶盒厂家在给出升级流的同时, 在升级流中就已经添加了一个NIT表用来描述该升级流, 只需前端人员将升级流和该流中自带的NIT转发出去就可以了, 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缺点, 在升级流所在频点中, 应该已经存在一个NIT表用来描述该频点中的信息, 如果将两个NIT同时转发会造成冲突, 在机顶盒重新搜索节目时或升级失败时会有严重的影响。3.3.4机顶盒开机画面更新以及资讯栏图片更换的实现。每个厂家的机顶盒在开机时, 都会留有一个开机画面, 但是开机画面一成不变会显得机顶盒没有生气。所以开机画面的图片应经常更新, 比如春节将至, 可以将机顶盒的开机画面换成喜气洋洋的图片, 来营造节日气氛。SI就可以实现机顶盒的这种功能。在NIT表中是添加一个用户自定义描述, 来告知机顶盒从哪里读取信息来更换开机画面。同样电视画面显示EPG的地方, 主菜单里的某些位置, 有些机顶盒厂家可以设定一些资讯栏, 资讯栏中的图片同样可以更换, 在SI中的NIT表里添加用户自定义描述来实现资讯栏图片的更换。3.3.5灵活运用SI发送电子节目指南 (EPG) 信息。在大庆, 既有数字电视, 又有NVOD, 那么数字电视的EPG需要发放七天的节目信息, 而NVOD点播则只能接收一天的节目信息, 如果NVOD接收到七天的信息, 则会在点播的影片名称中看到数十个, 乃至上百个影片。这时EIT的播出设置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SI的播放中, 我们可以定义, 数字电视业务播放7天的EPG, 而NVOD点播业务每天就播放当天的EPG。这样就不会影响点播, 保证用户的正常收看。

结束语

电视数字化, 让电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电视数字化的好处不仅仅是提供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 更重要的是采用数字化处理后, 可以开展更多灵活多样的增值业务, 如何使机顶盒美观大方、功能强大、业务繁多、操作简单且易于用户交互是广电运营商所关注的问题。业务信息 (SI) 在其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要:针对如何灵活使用业务信息 (SI) 使数字电视业务更有特色进行了论述。

数字业务创新 篇8

数字音乐业务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之一, 其中, 中国移动推出的无线音乐俱乐部起步较早, 发展很快, 再加上中国移动用户基数的巨大优势,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垄断的优势。

2009年, 随着中国电信进军移动通信市场, 发展起自己的数字音乐业务是必然的趋势, 而随着中国电信手机用户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 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 市场状况分析

数字音乐业务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之一。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流行, 目前对于“数字音乐”概念的强调重点在于音乐传播的数字化, 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数字音乐业务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提供的音乐产品与相关服务。

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走的是无线音乐拉动在线音乐的道路, 短时间内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各个门户网站及三大运营商都参与其中。中国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用无数次小额支付的2元钱, 让音乐的消费者从之前几百万位购买唱片的核心消费人群, 扩展到了数以亿计的购买数字音乐片段的移动人群, 大大拓宽了音乐产品的销售面。

由于互联网免费盗版音乐内容下载成为用户音乐消费首选, 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彩铃业务对唱片公司等音乐版权方价值更加重要, 以彩铃业务为核心的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数字音乐业务占我国数字音乐市场收入95%以上。

(二) SWOT分析

1、优势

中国电信拥有其他两家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固定电话用户和宽带用户规模优势, 而且由于业务开展时间不长, 有很强的可塑性, 再加上有很多其他运营商的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 因此完全可以将此劣质转化为优势, 配合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公司, 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2、劣势

中国电信由于手机用户基数较小, 数字音乐业务启动较晚, 介入该行业的时间不长, 自身并没有太多的积淀, 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再加上中国电信的无线通信业务开展时间也不长, 用户基数较其他两家较少, 因此在业务的营销推广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方面, 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

3、机会

目前市场环境和中国电信自身业务的发展都为爱音乐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1) 市场先入者进行了用户培育, 用户对于数字音乐业务认知度较高, 而CP独立盈利前景黯淡, 因此也更加倾向于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

(2) 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用户目前迅速增长, 已经接近中国联通, 而且年轻用户群存在卡号渗透的机会, 因此在用户基数这一指标上不会有太大的劣势;

(3) 中国电信的天翼live、彩信、189邮箱等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产品整合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也为数字音乐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4、威胁

目前面临多方面的威胁:

(1) 在用户数量与价值方面, 与竞争对手相比用户数量有限, 固网/小灵通用户活跃度与ARPU值偏低;

(2) 在音乐内容资源方面, 由于起步较晚, 再加上中国移动与很多唱片公司签订的排他协议, 导致音乐内容数量较少, 欠缺具有吸引力的高价值内容;

(3) 在营销资源与渠道方面, 营销渠道仍需拓展, 营销力度与资源有待提升, 应充分发挥营业厅第一界面营销、套餐产品的营销及充分发挥第三方的渠道推广业务。

二、营销策略分析

(一) 目标市场与定位

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业务的目标用户主要是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用户, 同时也包括一部分固定电话用户及互联网用户。

产品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年轻、时尚, 愿意展现个性, 希望以简单的方式享受海量音乐, 有一定互联网使用习惯的人。主要可以分为校园用户、公司白领和商务人士、家庭用户这三大类。

由于三大运营商有着其各自的用户, 互不相关, 因此简单的比较用户数并不科学。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业务的营销目标, 应该定位为随着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的提升, 提高数字音乐用户在电信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以及用户的活跃度, 提高用户的ARPU值。同时要注重“爱音乐”品牌的培养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 为整个业务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二) 业务发展策略

业务的发展策略方面, 针对以下三个主要目标同步推进工作:

1、挖掘现有用户

首先是提升内容吸引力, 包括大力引入最新音乐内容, 如首发专辑、当红影视歌曲下载等;通过MV等高表现力音乐产品的在线播放促进用户对相关数字音乐产品的消费兴趣;引入广播电视专题类音乐节目, 通过讲述歌手故事、解读音乐内涵、纪念老歌时代背景等引起用户消费兴趣, 起到弥补电信曲库量不足;拓展演唱会直播、点播等新应用, 提升用户活跃度与ARPU值。

其次是提供合理的套餐, 向用户提供价格低廉、易于接受的套餐包月服务, 为电信获得持续的现金收入;采用交叉补贴策略, 推出吸引用户的套餐;通过合理的套餐等级设计吸引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贡献。

再次是要引入高价值营销资源, 引入唱片公司明星相关产品、演唱会门票等高价值营销资源;通过针对忠诚用户的营销活动设计对高价值用户进行回馈。

2、内外协同发展

做好与电信内部产品的整合工作, 包括与移动通信业务进行整合, 与天翼live、189社区等互联网产品进行整合。同时做好外部渠道协同推广, 发展分销渠道。由于爱音乐业务预期收益低于竞争对手, CP/SP等合作意愿与积极性较低, 因此, 应加大合作力度, 采用合适的分成奖励机制, 适当让利于合作方。

3、开发新增用户

首先要扩大目标用户群体, 在重点拓展天翼用户的同时, 利用电信固网优势与其他运营商尚未开始争夺互联网用户的契机, 挖掘电信自有宽带用户与非电信宽带用户, 在移动业务用户转化为爱音乐用户的同时, 互联网用户将成为新增用户的重要来源。

其次加大营销推广力度, 针对电信用户可以通过捆绑、赠送等方式开通, 为用户提供免费体验的机会;对开通七彩铃音功能或首次进行音乐下载的用户进行物质回馈;针对非电信用户提供免费在线视听服务并可以获得积分, 积分可以兑换中国电信号卡、话费、爱音乐相关产品等, 可以拉拢一批高校学生等易受资费与营销活动影响的新增用户群体。

(三) 产品推广策略

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业务主要包括了七彩铃音, 音乐下载, 爱音乐会员俱乐部这三大产品, 针对这三种产品的不同特点, 制定不同的产品推广策略:

1、七彩铃音

七彩铃音业务是目前中国电信爱音乐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新用户拓展与老用户挖掘是业务发展的关键。七彩铃音业务的用户数量大, 业务接受和资费接受度较高, 收入中包括了功能费与信息费, 用户价值较高, 因此可将其定位为收入型业务。规模化的用户基础也可以提升对CP和SP的吸引力, 提升对它们的议价能力。

对于七彩铃音产品的推广, 应致力于持续提升用户数量, 挖掘现有用户价值, 提高用户消费活跃度。可以采用套餐捆绑, 套餐赠送和优惠返利等方式拉动用户数的增加;通过推出彩铃PLUS, 彩铃复制, 彩铃DIY等新应用, 挖掘已有用户的价值。

2、音乐下载

音乐下载业务可以定位为爱音乐业务争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阵地, 将面临互联网市场免费业务的激烈竞争。主要策略是通过提升功能、内容、服务、资费、客户端、营销活动等方面的吸引力来获得和保有用户。

首先通过合理的资费让利用户, 例如采用低信息费+免流量费”模式来争取用户的认知度;其次是推广包月计费的模式, 相对于按次计费, 用户更乐于接受音乐下载包月套餐的模式, 这种方式对用户消费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使用户每月固定的为电信贡献套餐收入, 达到提升用户ARPU值的目标;再次, 要争夺宽带用户、挖掘宽带用户价值, 可以考虑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免费的PC音乐客户端视听服务, 并着重面向高校学生群体开展在线听歌得积分赢奖品活动, 尝试将其转化为电信用户。

3、爱音乐会员俱乐部

数字音乐业务会员服务体系应定位于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会员权利义务区隔不同类型用户并提供不同服务内容, 同时要采用清晰的会员分级制度。

在产品推广上区分“短头”和“长尾”两类市场, “长尾用户”对数字音乐的消费一般停留在简单的彩铃业务或在线听歌、对于音乐内容的营销不感兴趣。而“短头用户”具有更高的粘性, 需求从线上产品延伸至线下活动、希望通过运营商推荐的方式持续关注歌坛动向, 相比更易受营销推广活动影响。应针对其不同特点, 将用户细分, 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利用合理的会员激励体系满足用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四) 价格策略

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业务在价格定位上应以较低的价格实现用户总量的积累, 以量取胜, 保持低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活跃度, 特别关注高端用户的需求。

采用包月计费与按次计费相结合的计费策略, 以包月计费为主推方式, 以实现用户稳定的价值贡献, 同时对音乐下载用户实行流量费的减免, 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

(五) 渠道推广策略

1、充分利用电信的自有渠道。

电信的自有渠道网络广泛, 营业厅遍布各地, 有大量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可以投入第一界面营销, 通过下达KPI指标和返利的方式充分促进其参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丰富的网站、短信、彩信、IVR、手机客户端等资源, 进行统一管控, 协调配合, 充分发挥其营销推广能力。

2、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营销团队。

电信较为欠缺专业的营销策划人员, 需要通过与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的方式弥补这一劣势。

3、充分利用CP和SP的第三方渠道, 通过他们将中国电信数字音乐产品的推广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字业务创新 篇9

在电子信息时代,纸质媒体面临挑战与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报业印刷企业作为报业的下游,亦须适应变化,积极探寻新的经营增长点,谋求新形势发展下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突破。目前,传统印刷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数字印刷正逐步走进人们视野,业界一致认为,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的数字印刷将成为印刷业发展趋势,印刷业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报业印刷进入多元化转型期

1.我国报纸印量波动

我国报纸印刷在经历了1994~2004年间的发展黄金期后,从2005年开始陷入波动期,全国报纸印量的增幅在2005年时由2004年的14.48%跌落到3.18%,2006年为4.38%,2007年为7.22%,而200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为-2.45%,2009年继续跌落为-6.78%,印量负增长的报业印刷企业数量连续3年上升。虽然2010年报纸印量增幅终于反负为正,全年总印张数约为1600亿,较2009年增长8%,但2005~2010年这6年间的累计增长仅为13%左右。

2005~2010年我国报纸印量波动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报纸生产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迫使报纸媒体缩版、减张甚至控制发行量,2008年新闻纸价格提高了30%~40%,使得平均利润率降到了6%~7%;另一方面,国家对房地产、医药、汽车等行业的调控管理以及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影响了报纸的广告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报纸印量的下降。此外,各种数字媒体的发展,对报纸媒体发行构成的威胁日益凸现,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体猛烈冲击着作为纸质媒体的报纸,年轻一代通过报纸获取新闻的比例正迅速下滑。

与此对应,全球报纸总印量也出现持续减退。西方发达国家报纸印量的减少其实在2005年以前就已出现,特别是西欧、美国等国家,纸质媒体受到电子新兴媒体的冲击更为明显和强烈。

由此可见,报业印刷将再难出现大范围的高增长,我国报业印刷走上缓慢增长、甚至逐渐衰减之路似乎已成必然。

2.报业印企要找准转型突破口

相对报纸印刷业务的下降,全球印刷市场反而在稳步发展。而且,PRIMIR曾发布的《全球印刷市场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印刷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全球印刷市场“东移”已是不争事实。数年来,全球印刷市场由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分天下,报告显示,在2006年全球6100亿美元的印刷市场中,北美所占份额为32%,欧洲占32%,亚洲占28%,其他地区占8%;然而在2011年全球7200亿美元(预测)的印刷市场中,北美占28%,欧洲占31%,亚洲占30%,其他地区占11%。从国家来看,发展最快的是印度和中国,2011年中国将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印刷市场。

其实,印刷市场的细分门类包括书报刊印刷市场、包装装潢印刷市场、商业印刷市场、印刷机械市场、印刷耗材市场以及其他与印刷相关的市场,目前正在萎缩的只有书报刊印刷市场。因此,传统报业印刷企业的出路,关键是在稳定原有报纸印刷业务的基础上,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瞄准印刷未来方向,进行多元化转型。

3.报业印企正寻求新盈利模式

(1)免费报纸成为新增长点

英国《独立报》所有者埃维金·列别捷夫对报纸的前景表示乐观:“人们也许会对报纸的‘凋落’欢呼,但乘坐地铁时,却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报纸。”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近年来,由“地铁报”领军的免费报纸在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主要由传统报业集团参与创办的免费报纸,带来了报业印量相当比例的增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清晨的地铁上,上班族手举着刚刚从地铁站领取的免费报纸阅读,正成为一种新景象。免费报纸改变了传统的报业模式,免费发放就意味着强大的发行量,也就决定了拥有广大的受众,最终也得以吸引大量想在报纸上投放广告的群体。

(2)以市场主体身份拓展报纸印刷外的新业务

目前,报业印刷企业已经不再完全依附于报社,而是逐步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重新确立发展赢利模式,延伸产业链,开展多元化经营,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在中国,很多报业印刷企业从前几年就开始尝试向商业印刷甚至包装印刷转型,尤其是借厂房改建、扩建之机,引进商业印刷设备,拓展其他印刷业务。至2010年,全国报业印刷企业中已有10%增加或正在拓展报纸以外的业务,且多半是图书、期刊、包装、广告等印刷业务。

数字印刷带来机遇和挑战

数字印刷的快速发展给印刷行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商机,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印刷方式之一。对于当下的印刷企业来说,向数字印刷发展是大势所趋。

1.与网络牵手,数字印刷汹涌来袭

在传统印刷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时,数字印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浮出水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似乎在向人们证实,任何模拟化产品都将被数字化所取代,就好像MP3淘汰了随身听、数字电视取代了传统电视一样,代表数字化方向的数字印刷已经开始蚕食传统胶片印刷的市场份额,作为信息化与传统印刷生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印刷设备正凭借简单的操作工序,快速、灵活的特点,广泛涉及包装印刷、商业印刷等应用领域。

美国著名的印刷专家Frank J.Romano认为,数字印刷将作为胶印、网印和柔印的补充,并且与之竞争,从而影响到印刷业的方方面面。据其预测,到2012年,曾经一统江山的胶印市场份额将会降到60%,2015年则会降到45%左右,而数字印刷市场份额将达30%,总产值将达到1248亿欧元。

目前,美国数字印刷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8%,欧洲的年增长率为22%,世界其他地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但由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相对滞后,国内数字印刷增长率不足5%。

但不足5%的增长率也恰恰说明我国数字印刷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我国数字印刷的步伐必然加快。而且,当前我国数字印刷也已取得不错业绩。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首先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起步,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大城市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投资者对数字印刷的投资热情,目前,数字印刷设备的销售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全国大部分大中型城市都有数字印刷机分布。

尤其自2006年开始,网络与数字印刷联姻为中国数字印刷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提交照片,选择包装方式,获得自己喜爱的个性化印刷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提供这种网络印刷业务的网站已有300多家。如时美彩色数字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面对个人用户的个性印刷网站“我爱我印网”;北大方正联手博克网推出“博文e印”等。与此同时,国际重量级公司也将网上业务开展到了中国,如全球IT巨头惠普公司推出的“咔嚓鱼”,就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网上数码照片冲印服务。

2.进军数字印刷,传统印企有利有弊

(1)传统印企开展数字印刷独具优势

传统印刷企业具备进军数字印刷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传统印刷企业大多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在业务开发方面有先天优势;其次,传统印刷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精通印前、印后,有足够的原始资金积累及融资的基础。因此,企业若成功拓展此项业务,将获得巨大的市场与赢利空间。

(2)数字印刷成本偏高给传统印企带来风险

虽由于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而使得一部分传统印刷业务正向需要人工更少的数字印刷转移,但数字印刷设备价格不菲,目前国内数字印刷设备销售市场基本被国外设备所垄断,导致数字印刷设备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对印刷耗材也采取“捆绑销售,全保服务”的模式,从而使数字印刷的成本很难降下来。而数字印刷设备更新速度快,设备的快速贬值也使投资风险骤增。

3.多元转型,工业化与个性化间取舍

“按需”、“个性化”、“可变”,这些都是印刷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传统印刷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只有能提供创新、个性化印刷服务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勿庸置疑,发展个性化印刷会为印刷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注入长久的活力,然而,个性化生产将提高成本,工业化生产能够降低成本,个性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去做批量化的个性化产品,提供最合适的服务?这些都是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需要明确的是,数字印刷并不是传统印刷的 “终结者”,两者都是印刷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技术问题,并非对立。从印刷行业发展来看,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两者配合、互相补充是方向,两者共同存在于市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应该说,如何将两者“集合”起来,可以让传统印刷增值,从而促进传统报业印刷企业进一步发展。

数字时代下分析报企业务拓展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数字时代下,对我国报业印刷企业的业务拓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试水个性化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已成为未来印刷业的发展趋势,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传统印刷企业应适度开展数字印刷,及早积累相关业务经验,为以后经营方式的转型做好准备。前期可适量购置或租赁设备,或通过印刷联盟单位合作等方式,试水个性化印刷业务。

(1)开拓“旧报新印”业务

依托企业丰富的报纸数据资源,“旧报新印”业务可作为传统报业印刷企业最先涉足“按需”个性化印刷的试验田。“旧报新印”业务模式主要围绕纪念品市场开展,例如“出生日报纸”、“纪念日报纸”等。重新印刷特定日期的报纸,因附加特别的纪念意义,可获取相当高的利润。

对大众消费市场而言,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与影楼合作,在拍摄纪念相册的新婚、婴幼儿群体中寻找目标客户,让消费者在拍摄婚纱照、宝宝纪念日照的同时,提供出生日、新婚日、宝宝百日等指定日期报纸,并与相册打包成礼盒,作为系列产品推出;另一种方式是与大、中、小学合作,推出毕业纪念册套餐产品等,除学生出生日报纸外,还可将毕业当日或入学当日的报纸一并纳入套餐选项。

(2)承印政府部门宣传资料

政府部门每年都需要制作大批量的宣传资料,利用数字印刷为其提供快捷、小批量、可控的服务,将会大受欢迎。例如对外的小册子、宣传单张,内部传阅的会议资料汇编等,各种会议、宣传活动都有大笔的宣传经费用以制作材料,若积极拓展政府客户资源,与政府各区各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将有稳定、可观的业务收入。

(3)考虑数字印刷特许加盟连锁店

可考虑推行“数字印刷特许加盟连锁店”,为大型企业和零散消费者提供贴身服务。可考虑将拓展销售终端设立在大型企业内部,在企业内开设数字印刷连锁店,为企业贴身提供全方位印刷方案。也可将数字印刷连锁店设置在大型超市、卖场等人流集结地,引导个性化印刷消费概念。

2.积极拓展外印业务

对外印报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一方面在于对所属地区以外,报刊印刷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传统报业印刷企业可凭借报纸印刷经验,为大型企业提供企业内刊的印制服务。如深圳大型企业内刊(含报纸、刊物)的市场空间已达到1亿余元,有各种内刊300多种,月发行量达200多万份,业务增长空间很大。而这些企业内刊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创意设计、组版人才,印刷企业可发挥优势,为这些企业建立从创意设计、组版、制版到印刷的一条龙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3.积极开拓安全印刷

安全印刷是一个高门槛的特种印刷行业,但高门槛同时也意味着少竞争。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对药品、食品等进行科学、安全管理,防伪、智能等方面的印刷需求越来越多。传统报业印刷企业若能取得相应的安全印刷资质,将会有机会赢得大量、长期、稳定的印刷业务。

4.依托“印刷联盟”模式,延伸产业链

以传统报业印刷企业为核心建立的印刷联盟,可形成印刷产业链的延伸,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商业解决方案。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 篇10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和娱乐行业的发展,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展不够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对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改革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1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概述

1.1 有线数字电视的概念和特征

有线数字电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视系统,由于其各项功能都是应用数字技术实现而得名。有线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电视机数字化的典型代表,并成功地运用了计算机技术。有线数字电视比传统电视的清晰度更高,而且不论音频还是视频都有更好的效果,不仅有很高的抗性,并增加了节目数量,还增加了个性化的控制功能,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数字化技术提高了数字电视自身的性能,增加了生活性和娱乐性的项目,也为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机构拓宽了附加业务,因而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

1.2 增值业务的概念与内容

增值业务就是通过数字化网络渠道和电子通信渠道,连接客户与客户,客户与运营部门,通过运营部门开发新产品、新功能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从而达到获得额外收益的目的的业务。在有线数字电视方面,增值业务主要表现为计费收看的频道,计费观看的影视节目,计费实现的娱乐、学习、互动功能等。开设这些增值业务的目的就是实现数字电视的新功能,并为广电运营部门获得更多的收益。由于电视用户使用电视的时间固定,目的较单一,因而许多增值业务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2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探索

2.1 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和娱乐行业的发展,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展不够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网络的覆盖范围不全面,一些可以拥有稳定客源的地区并没有充分覆盖网络,导致部分业务流失。同时由于价格预算不合理,导致收入在中等水平的家庭对价格不满意。加之业务获取渠道不方便,时间不够充裕的客户选择放弃。增值节目内容不够新颖,节目可以在网络获取等因素,导致客户选用其他更划算的模式代替了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2.2 我单位数字电视基本情况

我单位于2011年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市现有数字电视用户约35万户,已开通数字电视双向互动和云宽带业务。现有数字电视平台传输节目160多套标清节目,19套高清节目,1套广播节目,其中70多套为基本节目,100多套付费节目且付费节目可自由组合。我台现已开通的非盈利增值业务 :建设村级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信息平台,该平台能让村民详细了解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信息,以及村级便民服务、村情概况、镇乡新闻、阳光政务等公共信息,该功能的应用进一步增进了广大村民的知情权,使村里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化。盈利的增值业务 :宽带业务、互动点播业务。有多种套餐模式可供用户选择,比如 :互动电视(CHC高清 + 卫视高清 + 互动点播节目)、广电云宽带(6M云宽带)、一部到位云套餐(CHC高清 + 卫视高清 + 互动点播节目+6M云宽带)等套餐模式。

3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

3.1 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式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式主要包括宽带业务和高清互动点播业务,宽带业务主要为居民提供宽带网络连接,将上网与电视业务一同办理,十分方便,但网速和网络覆盖率问题依然需要得到优化。高清互动电视即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基于高清交互型机顶盒,可以提供高清晰度数字节目的影视点播、电视回放、新闻位移、休闲娱乐以及自助营业厅、便民缴费等服务,是有线数字电视与计算机、宽带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电视观众从“你播 - 我看”的被动接受转变成“我点 -你播”的自主选择,真正成为电视的主人。互动电视是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是数字电视的未来。但是由于部分点播内容可以在网络上直接观看,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目的,就是在数字电视完成整体平移后,下一步获得盈利的支撑点。因此,增值业务是关乎数字电视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应得到高度重视。

3.2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

(1)开发更广泛的业务内容

业务内容越丰富,商业前景就越广阔。国内外的投资者都十分看重网络增值服务的内容,开发商应该把握机遇,开发和利用社会资金达到发展壮大的目的。同时,开发和使用分支系统,开辟新型的基本的网络服务,避免建设成本的浪费,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价。

(2)加强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的激励对于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有着很大的正向作用,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不论是财政方面的还是制度方面的,都有利于增值业务的顺利开展。例如,加大对增值业务执行渠道的开发,对多元化增值业务的鼓励,为增值业务减税免税等,

(3)善于提取客户的宝贵意见

只有找准了增值服务开发的方向性,才能为营销工作提供不竭动力,而开发的方向性主要来源于客户的需求,了解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娱乐项目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有线数字电视的转型和产业链的壮大稳固,完善有限数字电视的各项配套设施。

4 结论

数字电视是广大居民娱乐消遣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和娱乐行业的发展,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展不够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有线数字电视和增值业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对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改革提出了开发更广泛的业务内容 ,加强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 ,善于提取客户的宝贵意见等可行性意见。

摘要:有线数字电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视系统,由于其各项功能都是应用数字技术实现而得名。有线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电视机数字化的典型代表,并成功地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方面,增值业务主要表现为计费收看的频道,计费收看的影视节目,计费实现的娱乐、学习、互动功能等。由于电视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得到了大量家庭用户的认可,有线数字电视作为电视系统中比较方便和高级的系统,有着稳定的客户来源。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上一篇:酒店下一篇:麦克风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