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数字电影(共9篇)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 篇1
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
——技术更新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姓名 学号 院系
从1985年电影诞生算起,百年世界电影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换言之,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促成了电影艺术的重大变革。
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第二次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这两次变革并未在电影产业化上产生太大影响,其影响是针对于电影艺术的。
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使得电影真正成为视听综合艺术,促成了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的诞生,也预示了默片时代的终结。但是这一次变革也引发了反对的声音,当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默片大师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以及第一位系统研究电影视觉表现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20世纪30年代,尽管电影在世界各国已经相当普及,而且这门新兴艺术已经引起一批欧洲先锋派艺术家的兴趣与重视,但在当时仍有许多人固执地认为电影只不过是机械的再现现实,鲁道夫·阿恩海姆详细分析了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特点,紧紧抓住电影影像与现实形象之间的根本差别,论述了如何利用这些差别来进行电影独特的艺术创造。阿恩海姆在其著作《电影作为艺术》里对无声电影和黑白电影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并对无声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对于无声电影的理论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他认为无声电影艺术上的优点是由其技术上的缺点所造成的,从而完全拒绝和排斥电影技术方面的进步。但这些反对的声音并未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即使是默片大师卓别林,也在1940年推出其第一部有声片——《大独裁者》。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在美国诞生色彩造型成为电影又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似的银幕上的世界同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一样多姿多彩、五彩缤纷,大大增加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而阿恩海姆反对一切可以使电影更加逼真地反映现实的技术进步,他极力反对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认为如此可以保持电影的艺术地位,以防止电影陷于自然主义,避免电影变成抄袭生活的工具。他的结论是错误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绝不仅仅在于技术手段,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也完全可以避免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而且,电影艺术美学特性中逼真性与假定性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电影离不开艺术创造的假定性,同样也离不开反映现实的逼真性。
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带来了电影留声机和彩色电影胶片,从而引发的这两次电影产业的变革与第三次相比只是序曲,环境音响和对白带给电影的影响增加了电影反映现实的逼真性,真正影响到电影产业化的,还是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第三次变革。
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如果从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1977年首先将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制作的特技效果成功运用到《星球大战》中算起,这场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目前正在进行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与美学观念,为电影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以极其逼真的技术手段和虚拟现实的表现手法,极大地增强了电影产业的魅力与生命力。
从《侏罗纪公园》里栩栩如生的恐龙健步飞跑到《真实的谎言》中庞大的战斗机在摩天大楼之间横冲直撞,再到《泰坦尼克号》中巨轮倾覆在冰冷的海面上,这些震撼场面无不归功于数字技术,特别是2004年获得奥斯卡11项大奖的《指环王:王者归来》,更是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了无法复制的效果。“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制作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保住了电影产业。早在20世纪下半夜,由于电视业和录像业的迅猛发展,许多人宁可在家里看电视或录像,而不愿到影院去,这造成了电影票房的萎缩。正是高科技技术的更新与运用拯救了电影产业。技术更新带来的震撼效果,只有在影院中才能深刻体会。
“数字技术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既涉及技术层面,也涉及艺术层面;既涉及发行制作,也涉及特技效果;既涉及电影本体,也涉及虚拟现实;既涉及电影创作,也涉及电影美学。” ②总体看来,数字技术的更新与运用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同时,数字技术创造出电影的虚拟影像,创造出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影片;数字技术还带来了影视艺术的普及与融合。数字技术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多方位和多领域的,除了影片的制作外,数字技术对影片的传播方式、发行渠道、接收方式,乃至美学观念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代电影产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还在继续,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带给电影产业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注释:
①《数字化电影制片》 【美】托马斯.A.奥汉年
迈克尔.E.菲利浦斯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②《影视美学》 【中】彭吉象
第282 页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 篇2
1、4D技术的形式和特点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4D数字电影, 是依靠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空间带给观众更加逼真的观感。它是在三维立体电影和特技影院相结合共同来完成的。随着三维软件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D数字电影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立体电影有着比其它软件独特的优势, 由于三维场景本身就具有立体特性, 与成像相关的各种参数及其脚本也很容易在软件环境中加以调节及运用等。近年来4D在3D技术的发展上非常迅猛, 4D影院的表现形式也根据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平面银幕方式的4D影院正受到银幕是环球方式的冲击, 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动感控制平台, 又使4D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进入21世纪后, 大直径、多画面的柱面4D影院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柱面银幕4D影院的出现, 各种动感平台, 旋转平台, 轨道车也根据剧情进入影院, 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4D影院类型。
4D数字电影除了具备立体的视觉画面外, 放映现场还能模拟自然界中的闪电、烟雾、雪花、气味等现象, 安在观众的座椅下的控制机关还能产生下坠、震动、喷风、喷水、扫腿等动作。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立体画面与剧情紧密结合, 在视觉和身体体验上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娱乐效果, 犹如身临其境, 给人以无限的的遐想和心灵上的享受。
在世博会石油馆和辽宁馆播放的4D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新兴的一种特种电影院形式-----动感影院, 它是在传统的立体影院、4D影院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影院, 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等特点和优势, 其中辽宁馆的4D电影, 它可以同时容纳约50名观众观看电影, 欣赏时参观者还可以感受到色、香、形、味、动的全方位体验, 火山喷发, 地动山摇, 观众的坐椅也跟着震颤起来。随着飘雪镜头出现, 我们惊奇地发现, “雪花”真的落在了手背上。4D技术不仅应用到了机电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同步控制技术、仿真技术、气动装置技术、气动控制4D动感座椅、偏振立体显示技术, 而且还运用了数码影视技术、图像拼接技术等, 这些技术为支撑4D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4D技术制作的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通过眼睛观察的周围环境之所以是立体的, 是因为人的两只眼睛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同时获得两幅不同的场景图像, 人的大脑对这两幅图像进行处理后, 不仅能分辨出所观察物体的颜色、质感等光学信息, 还能根据两幅图像的差异判断出物体与双眼的距离等空间信息。这样一幅立体的画面就呈现在脑海中。由于人的双眼所处空间位置的差异 (这个距离一般用国际平均值6.35厘米) , 致使现实环境分别在两眼中形成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像, 这两幅图像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 人就能感知环境物与人眼的距离和环境物的状态 (包括大小, 颜色, 材质等信息) 。如下图所示:
红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为左眼看到图像, 而绿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则为右眼看到图像。左右眼的图像同时被大脑接收, 融合, 并加以识别, 人就知道绿球与人的距离, 绿球的大小, 颜色, 材质等信息, 立体图像就在大脑中形成。当然, 如果绿球处于运动状态, 那么两眼将不断的刷新各自看到的图像, 并交给大脑进行处理, 人也就可以不断更新对绿球的感知信息。
由双视角成像过程, 我们可以知道, 是同一环境分别在左右眼形成有细微差别的图像, 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 使我们感知立体环境的存在。也就是说, 为了模拟双视角成像, 必须首先有左右两个相机去捕获环境影像, 然后将左影像交给左眼观看, 右影像交给右眼观看, 最后大脑才能进行识别处理形成立体图像。这就是立体图像的呈现方式。
3、4D影院技术的构成形式
完整的4D影院技术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产生的效果把视觉, 听觉, 触觉合为一体, 令人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
3.1 4D动感影院的银幕
从视觉角度讲, 采用180度的柱面环幕立体影像——它是指银幕保持在有相同圆心的一段弧度上, 而不是一个平面 (平幕) 上。银幕的高宽比例为16:9, 柱面环幕3D物体运动影视范围大为扩展、开阔视野, 摆脱了平面视觉束缚, 使影视空间和现实空间更为接近, 并且可以产生横越、环绕等多种运动方式, 从而产生时空变换的感觉。银幕对电影欣赏经历产生几个方面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在电影画面质量方面:亮度, 彩色还原和对比度, 并通过潜在银幕中的瑕疵分散注意力。银幕还能对银幕后扬声器系统的声学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影院的银幕是很重要的。
3.2 立体眼镜
由于目前影院级别都采用的是需要戴眼镜的立体呈现方式, 所以要想有比较好立体效果都需要佩戴立体眼镜, 适合于观看柱面电影的柱面偏振光眼镜 (即“立体眼镜”) 。使观众看到的影片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不同, 这样反映到人脑中的影像就是3D立体影像, 从而创造置身其中的立体视觉空间。常规的太阳镜能减少可见光, 但抵御眩光的能力极弱。偏光镜片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光线通过 (垂直面) 而吸引所有其它方向色散的光线, 通过这种方式, 它可以减弱眩光。偏光与紫外线保护毫无关系, 但大多数偏光镜片都含有阻挡紫外线的化学物质。
通过一种特殊的层压工艺, 为眼镜增加偏光过滤器。硬树脂和高折射率塑料镜片在铸造过程中都进行了偏光处理。在聚碳酸酯镜片还处于液体状态时, 就将偏光薄膜加入其中。单光、双焦和渐进镜片都有偏光过滤。部分常见的过滤颜色包括:淡灰, 35-43%的可见光穿透;中度灰, 有时与变色镜片和镜面镜片一起使用;深灰, 14-25%的可见光穿透等。
由于偏光镜能减少眩光, 所以许多高尔夫球、钓鱼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对它十分钟情。另外司机和在计算机屏幕前工作的人使用, 可以减少眩光对眼睛的伤害。
3.3 4D动感座椅
动感座椅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包含由计算机控制做出五种特技效果:分别是坠落、震动、喷风、喷水、拍腿。另再配以精心设计出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等引入4D影视, 从而调动了人的所有感知系统, 使人真正走进影片情节。由于在四维影视中的电影情节结合了以上的特技效果, 将观众与现场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观众在观看4D动感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受, 体验身临其境、如梦如幻的感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 这就是当今世界十分流行的4D动感影视。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和革新, 四维影视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中电影是光影艺术的概念, 是全新的、真正的高科技产品, 深受人们的喜爱。
3.4 数字音响系统
4D动感影视采用高品质声音效果素材——多声道环绕声系统作为影院的音响系统。提供6.1甚至7.1声道系统从而增强环境声音效果。4D影院的多声道环绕声系统在设计和制作时充分考虑到柱面4D影院能够使3D物体产生环绕运动的特点, 可以精确的对运动物体进行定位, 使4D影视的声音也立体起来, 形成真实的立体空间感。
4D影院的均衡点声源扬声器技术利用五个分立的音频通道播放声音, 使观众能够听出每个声音的声源所在。 (传统的5.1分散音响系统通过多个扬声器播放声音, 会使听众无法辨别声源所在。) 每座4D影院都经过声学处理, 能够以最大的动态范围, 准确、真实地呈现声音形象。因此, 每座4D放映厅播放的声音都极其清晰, 听众们不仅能听到一根针掉落到地面的声音, 而且能听出这根针掉落的位置。每部4D影片的音轨都经过特别制作, 以适应4D独特的音响系统。
4、4D电影的制作技术
最常见的电影4D效果, 是用“光影分离技术”来实现的。它依赖于偏振光和滤光片, 它和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识别完全不同, 它是让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 而滤掉另一部分。在以前拍摄的3D电影时, 人们会在一个镜头前加一块水平方向的偏振片, 只让水平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另一个镜头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将这两个镜头并列, 之间的距离和人眼之间距离差不多, 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在播放时, 让观众戴上带有偏振片的眼镜, 偏振方向和摄像机偏振片的方向相同。这样, 左眼的眼镜就会完全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而右眼的眼镜则滤掉左侧摄像机的画面。这种4D电影要求观众必须坐得笔直, 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三维效果。
光影分离技术是被动式的3D电影技术。也就是说, 它不需要控制眼镜。色分技术也是这样。可能有些人还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电影记忆犹新——它的两片眼镜片颜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 这种电影投影出来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画册。戴上滤光眼镜之后, 眼前就能出现色彩鲜艳的立体场景。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已经淡出电影制作领域了。直到2007年, 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 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 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 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 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 而取下滤光片, 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阿凡达》首映礼上, 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技术。
立体影片制作与平面影片制作不同, 它在前期制作的时候必须有立体图形师 (stereographer) 创建的深度脚本 (depth script) , 它与故事板配合以确定后续的Layout制作并预览立体效果。这一步对与整个影片的立体效果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 它帮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的景深度;另一方面, 有利于前后镜头间的深度衔接, 确保观众能观看到舒适的画面。
5、结语
如何提升数字电影放映技术 篇3
摘要:当前,电影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放映技术影响放映质量,因而更受关注,期望值也与日俱增。我国电影放映技术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本文仅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影;放映技术;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影行业中,放映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影片的播放质量及电影院的经济效益,同样的电影内容,放映技术先进,放映方法合理,就能给观众以比较舒服的观赏感受,因而也就会受到欢迎,从而赢得声誉,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放映的效益,反之,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近年来,我国电影放映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我国电影行业的今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放映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从而实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电影行业的进一步接轨,为繁荣我国的电影事业提供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一、加快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发展
所谓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可视为完整意义上的数字电影。目前数字电影的主要形式有两种,高端的数字影院可更好的展现视听效果,而低端数字电影放映则针对农村和社区,它强调的是存储的方便性,因为放映所需要的数字文件较小,所以也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数字投影是基于DLP投影技术,DMD芯片上密密麻麻地排列了80万至100万面小镜子,而且每个小镜子都可以独立向正负方向翻转12度,并可以每秒钟翻转65000次。对每一个镜片下的存储单元以二进制平面信号进行电子化寻址,DMD阵列上的每个镜片被以静电方式倾斜为开或关态。
自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胶片成为电影图像和声音的唯一载体。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电影制作做不到的镜头需要借助电脑完成,或者运用了电脑技术会使影片更完美,于是传统电影引入了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現的。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老化、褪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使观众再也看不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现象。此外,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以数字方式传输节目,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也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使不同地区的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
目前世界上数字电影放映机设备厂商主要有Barco、科视、NEC、SONY.放映机的分类如表1所示。不同分辨率的放映机用于不同大小的放映厅,若是用低分辨率的放映机在较大的银幕上放映,其放映质量和清晰程度会下降。但不是底分辨率的图像就不够清晰,这要看人眼的分辨能力,例如在一定的近距离范围内,2K的图像和4K的并没有区别。
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如实时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等。改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道、多方位的经营模式转变。数字电影技术的巨大潜能,使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影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努力创新数字电影放映技术
针对我国在数字立体电影放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国广电总局提出了规范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和示范影院建设的规划。在2009年,我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国内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且在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及中影集团的指导与协助下,积极开展与外国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合作的模式,在国内成立专门的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研究实验室,逐步进行了技术理论、系统实践、演示试验与制片试验等研究项目,为我国放映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在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了《35mm电影放映画面检验片》,并且在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检验片进行调整与完善,从而促进了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同时,在《35mm电影放映画面检验片》的实际应用中,充分结合《变形宽银幕画面检验片技术标准》、《光学声带检验片技术标准》等国内最为专业的放映技术标准,主要应用于35mm电影放映机的调整、检验与鉴定,从而对成像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是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创新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定量检测工具。
由于受到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数字影院建设也正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其他配套设备与技术也缺乏完善性。为了促进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科学发展,我国电影行业必须认清数字影院的基本概念。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分析,数字影院主要是指采用电子显示技术代替传统的胶片载体进行数字立体电影的放映,并且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电影放映技术体系。国内在数字影院的建设中,必须具备35mm胶片级的图像与声音技术质量,从而满足现代化数字影院共享式欣赏的基本要求。另外,针对国内在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机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化研发与制造模式,新型电影放映机的研发与面市是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一定要迅速缩短我国在电影放映机制造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进而促进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结束语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对于其发展问题的关注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电影行业中,放映技术与国际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国在电影放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并且在积极吸引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国内技术自主研发和实践的力度,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放映技术体系,为促进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式孟.我国立体电影的发展[J].影视技术,1995,(10).
[2] 陈大强.立体电影的发展[J].影视技术,2003,(02).
[3] 李虹珊,李枢平.数字立体电影的发展状况和分析[J].现代电影技术,2008,(06).
[4] 高五峰.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新进展[J].现代电影技术,2010,(09).
[5] ENS J,LAWRENCE P.An investigation of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depth from focus[J].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3,15(2):97-108.
[6] SUBBARAO M,WEI T C.Depth from defocus and rapid auto-focusing:a pract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the Optical Sciety of Americ:Optics,Image Science and Vision,1994,11:773-776.
露天数字电影广告招商方案 篇4
1、项目简介:
放映队以跨区域式服务,建立了数字电影覆盖整个蚌埠市区及农村乡、镇、村和社区、学校、企业、社团、休闲场所的放映网络资源平台,以最新数字电影、经典电影回顾的电影放映方式,为广大商家、客户提供形象宣传、品牌推广、产品策划、市场营销,形式多样的新型广告放映服务,增进企业、客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选择了我们,你就选择了成功!
2、覆盖范围:
(1)市区150场电影。
(2)农村(包括淮上区75个行政村、经开区21个行政村、龙子湖区19个行政村、禹会区39个行政村、蚌山区22个行政村、高新区24个行政村)2400场电影;
3、数字电影放映广告的特色:
数字电影广告制作方便、价格优惠、移动性强、覆盖面广、锁定率高、不可调换,它更优于电影院的贴片广告制作、广告价格、广告放映,广告受众面,同时,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因而深受广大广告客户的认可,为企业推广产品的宣传,提供了新型强势的传播平台。
4、广告类型:
(1)电影放映前的贴片广告,30秒~60秒,如
图
:
(2)电影放映中的广告字幕显示,如图
:
5、广告的执行:
(1)广告提供:需要企业于放映开展前提供广告材料。贴片广告需提供DVD或AVI、RM等主流视频格式广告,字幕广告需提供文字广告的内容;
(2)随片广告:电影放映前插播60秒广告,一般60秒为一个广告位;一般情况下有2~3个客户同时投放,我们保证同一场电影同一种行业的广告只播放一个;
(3)电影屏幕:露天数字电影的屏幕大小为3*5=15平米
(4)投影及音响设备:采用的是国家统一标准高流明度的投影仪和高品质的功放音响,保证广告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6、放映活动监播:
(1)由安徽广电总局监播,市电影公司具体操作,并形成文字监播报告;
(2)放映工作人员,在广告及电影播放期间用文字记录播放时间用文字记录播放时间、地点、片名和对现场进行拍照,并将这些详细数据供投放广告的公司审查;
(3)允许投放广告的企业或公司派遣人员监督与抽查。
7、费用报价:
(1)对于农村
(2)对于市区
8、已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江淮晨刊、口子酒业、国美电器、长安汽车、黑人牙膏、中国联通、统一集团、绿箭口香糖、开瑞汽车、荣盛地产、海亮地产、绿地集团、和顺地产、腾讯地产
数字电影陪你过五一 篇5
为了丰富同学们五一假期的生活,校学生会学习部在4月29、30日,5月1日晚上在东校区篮球场和西校区书山广场放映了三天的数字电影。
五一小长假,在院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学生会学习部为我校同学精心准备了数字电影,包括:《铁甲刚拳》、《龙门飞甲》、《阿甘正传》、《阿凡达》、《纽约时报》。
数字电影的放映人员是学校请来的校外人员,在电影未正式放映前,学生会成员都积极参与,协调幕布、架台的搭建工作。电影播放之前的音乐吸引了好多同学,大多是结伴而来,从同学的笑容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数字电影的喜爱。
电影开始后,同学们有的坐下,坐在空地上观看,有的就结伴而立,现场时不时会听到同学们的笑声,惊叹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一个个投入的表情,一声声欢笑,构成了华航夜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准备工作的时候,不断有路过的同学来询问,“今天放什么电影啊?”“好,今天晚上我一定过来看”...从这同学们关切的询问中,从电影播放时热烈的场面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电影已经成为华航
人假期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 篇6
回望2010年,这一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市场扩容最为迅速的一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2010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101亿7167万元,相比于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超过了60%。城市主流电影市场放映场次830万场,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观影人数更是比去年增加了44%。这些成绩,对于学习电影的我们以及广大的电影人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指出哪一种技术对于2010年的中国电影创作产生特别明显影响的话,“数字中间片技术”是不得不提的重要技术。这项技术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电影制作者运用和认可。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电影《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宗师传奇》、《赵氏孤儿》、《大兵小将》、《大笑江湖》《山楂树之恋》、《锦衣卫》以及其他票房成绩优异的影片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这项日益成熟的技术。可以说,“数字中间片技术”为2010年的中国电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数字中间片技术把电影制作工艺水平推进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是电影艺术新技术、新工艺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兴起的一项电影制作数字化高新技术。
数字中间片(简称DI,Digital Intermediate)指的是将一整部电影进行高分辨率数字化,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影片的剪接、色彩调整、数字配光、视觉特效、字幕等一系列工作,并最终将完成的影片输出到电影胶片或者其他类型的介质上处理方法或处理过程。对于学习电影和从事电影的我们来说,“数字中间片”顾名思义是来源于传统电影处理工艺当中的“中间片”一词,其本质就是将传统胶片当中的洗印和光学技术完成的翻正、翻底、配光、调色、修饰、字幕等工艺步骤全部利用数字化图像技术来完成。按照柯达公司的测试显示,最能完整地反映电影胶片精度和色彩信息的是采用12一14比特的数字化采样和记录方式,而传统胶片洗印和光学处理技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充分地呈现电影胶片的原本面貌。因此,在大银幕上投影出的影像实际上已经损失了很多的色彩细节。通过数字技术控制下的胶片扫描、影像调色以及胶片记录等技术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能,增强了电影影像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上述影像细节上损失降到了最低,赋予画面更鲜活、更具有感染力的色彩情绪,让观众感受到了影像里无法直观表达的意境。
数字中间片,简单地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先进行数字化输入,通过胶片扫描仪将胶片画面数字化,同时可以采用胶转磁的过程进行初步剪辑工作。然后就进入数字制作阶段了,完成胶转磁以后,对磁带进行非线性编辑,形成EDL表文件,再根据EDL表自动套底扫描、配光、特效,从而形成数字母版(DSM)。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输出了,进行完渲染、视频输出以及最后的检查之后,就可以进行数字化输出了。这里就体现了数字中间片的一大优点,就是数字母版作为最方便与质量最高的一种输出,它可以作为存档之用,以备转换到其他数字输出格式,比如光盘DVD/BD、互联网视频流、网络媒体,或者为数字影院发
行之用。如果要转换为胶片放映,则需要通过胶片纪录仪输出,然后送洗印厂制作发行拷贝。具体的工艺流程是:1.先将电影胶片的样片以HD或SD分辨率扫描转换成数字磁带。这一过程通常需使用实时电视电影机和一台da Vinci 2K Plus进行校色。随后可对素材进行离线编辑。在等待离线编辑完成的同时,后期制作人员可先期进行初次校色和效果处理,方法是以更高的分辨率将胶片的素材扫描至数字存储系统中。一般情况下,高分辨率扫描及其他过程都要等到离线编辑完成后再进行。2.在用胶片扫描仪或da Vinci 2K Plus获得高分辨率画面并将之存入服务器或存储阵列中后,再借助一份离线的EDL表,后期工作人员就可以对素材进行预合成处理以确保最终的成片能与离线编辑结果精确吻合。这时也就是Resolve在DI流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时候。通过预合成,制作人员可对所有文件进行浏览和定位,将位置信息存入Resolve的Media Pool数据库中供以后参考。随后可对图像套片,合成好后可以回放以检查是否与离线编辑结果一致。在非线性的DI工作流程中,校色过程可在素材上载入高速服务器中后即刻进行。这种工作流程与传统的线性流程相比要灵活得多。但校色师根据预合成结果开始工作时,他可在最终编辑顺序中观察用全分辨率回放的素材。这使调色师可以按照成片的顺序或任何自己希望的顺序选择场景镜头。这对于,比如说在特定的场景镜头间来回切换,很有帮助。这些场景镜头必须拥有匹配的色彩效果,如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一组不同场景镜头等。3.在DI工作流程中经常还会使用合成效果工作站像Inferno,flame,smoke等等,甚至还需要3D动画工作站,用来提高图像处理性能。这些工作站可能需要依赖共享存储,后者能方便地从各种处于存储网络中的开放系统存取素材。这样做就大大节省了从其他本地基于硬驱的存储系统中导入导出素材的时间。各系统间能共享素材的能力能大大减少DI创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加快工作进度。4.等到调色和合成工作以及其他各种处理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输出的阶段了。许多情况下,调色师会对来自外部的特效和图文效果加以合成,并会按照已知的EDL表进行剪辑和渐变处理。随后系统进行最终的合成,并输出成片作为母版供胶片发行。在要求素材在别处进行合成或剪辑的情况下,可将素材按原始顺序而不是最终合成的顺序输出。制作人员可简单地在所有镜头中加入序号,并按顺序将带完整校色效果的镜头输出。
数字中间片的出现可以说是当今电影行业制作数字化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它对于电影发展的潜在影响力是极其巨大和深远的。数字中间片的出现,使导演在后期制作阶段所看到的不再是低画质的画面,他们可以随时在数字投影机或者高清监视器上,随时在审片过程中切换不同的场次,与音乐和混录声音同步观看贴近最终胶片放映效果的画面,检验影片整体影调的一致性,随意的更改故事结构直到最终满意为止。他们也随意的创作各种影调,色调,从而增加不同的发行版本。当然通过数字中间片的运用导演们也可以在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始终在感官上的保持控制,对于每个镜头都能进行复杂色彩增强或者复杂的色彩光线控制,不同发行格式的完全色彩控制,以期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质量影片。
数字中间片工艺的出现,对于制片人来说帮助也是巨大的。以前每组织一
次看片会,制片人总会为时间,地点尤其是影片的放映效果担心。现在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即可组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放映环境的看片会,并且能够在得到反馈意见之后后第一时间完成影片的修改。这样即减少了后期制作的耗费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延迟更改的成本,快速制作多种测评版本,在影片最后完成的时候,发行部门会很容易得获得包括传统胶片影院,数字放映影院,DVD等不同介质的发行版本。
而对于电影院来说,数字中间片制作的拷贝也为他们不断投资完善的放映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光学方式制作的拷贝由于其工艺上的限制,翻正、翻底、光学声学、字幕等必不可少的处理环节使得电影院在最终放映出来的效果和原片相比天差地别,采用了数字中间片制作之后,影片的画面清晰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影片的后期全部是数字化制作,画面质量上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加上不断进行影调和色彩的调整,最终在大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就是赏心悦目的画面了。
以往,中国电影在后期制作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数字中间片、特效、动漫等都要拿到国外去制作,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只有极少数大制作的影片像《天下无贼》、《无极》等才有足够的经费到国外去进行数字中间片的处理,这也使得许多中小成本的电影望洋兴叹了。为了解决中国电影制片和后期制作这两个行业的燃眉之急,同时通过对于国外数字中间片工艺的考察,充分的认识到数字中间片对于中国电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和电影局于2005年5月组织了一次盛大的电影人聚会。这次聚会汇聚了中外多名有过数字中间片经历的电影艺术家,为国内的电影导演和摄影师详细深入的介绍了数字中间片的先进性及其工艺流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由于这次数字中间片研讨会的召开,促成了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关于影片《太行山上》的合作,中国电影数字中间片的序幕由此拉开。2005年6月24日,在深入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由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采用数字中间片工艺进行影片《太行山上》的后期制作。8月8日,影片《太行山上》的数字中间片制作完成,在八一厂洗印车间的放映室进行验收。在与传统光工艺制作拷贝的对比之后,数字中间片工艺制作的拷贝无论从清晰度,色彩以及画面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2005年8月15日,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采用数字中间片制作并进行全片调色的电影《太行山上》正式在影院上映了。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于2006年利用数字中间片制作完成的影片《云水谣》被业界看作是国内首部采用完全符合电影底片密度的DI国产片。在这部影片里,数字中间片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不同场景的色彩控制,以及部分场景的抽色处理,都为本片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加分不少。有许多如梦如幻的优美场景,是很难通过传统的胶片电影工艺做到的,大大艺术感染力。随后的几年里,随着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国家政策上的积极支持,数字中间片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片运用到了这项技术。像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大腕》、《手机》、《赤壁》、《非诚勿扰》、《满城尽带黄金甲》、《南京!南京!》、《集结号》等影片都是采用的数字中间片技术进
行制作的。例如像影片《南京!南京!》就是利用数字中间片技术,将原本彩色胶片拍摄的画面处理成黑白画面,这样更加凸显出影片的纪录片风格,显得更加庄重,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影片《集结号》令整个电影呈现出一种灰蓝色、灰土黄色,增强了该影片的历史感和战争的质感。对此《集结号》摄影师吕乐深有感触,“数字中间片技术的使用也使影片的摄影创作上有了更大的空间。拿战场上的情节来说,整个战场的色调要求蒙上一种灰绿色的调子,这在以前只能通过采用不同的滤色镜以及在置景和道具上做文章,而人脸的调子和光线的调子很难准确和统一。在《集结号》中,使用数字中间片系统调整画面的色调为拍摄带来很大的方便”。
当然,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数字中间片先天依赖技术与设备。目前国内拥有一整套数字电影生产线的单位屈指可数。然而相较于设备升级的速度,国内的DI制作在“软件”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尤其是调光师等各类专业人才。事实上,经验丰富的专家是后期制作的核心资源之一,而这恰恰是目前国内最为欠缺的,所以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又称为影视技术系)。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目前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数字电影生产线,是目前国内能够实现数字中间片整个工艺流程的单位之一。而且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培养的研究生多数都加入了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影制作公司,并且参与到了包括《唐山大地震》、《三枪拍案惊奇》、《非诚勿扰》等多部影片的后期制作当中。2011年,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为了让中国电影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正式开始招收本科学生。通过这种非常专业的的方式和非常目标明确的培养计划,使这些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数字技术领域,更主要的是把我们国内现在最缺的与数字技术有关的一些人才的培养尽快的完成。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 篇7
一、农村电影市场中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重要性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对农村电影放映带来了一次技术变革,并逐渐改变了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方向,为农村群众创造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电影均是在露天环境下放映,如在农村地区的打谷场或者供销社门口的宽广区域,临时搭建一个放映银幕,每到村里放电影时,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聚集在银幕前,当时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普遍的文化娱乐方式,但由于电影放映技术尚不完善,导致在电影放映过程中经常出现画面模糊、闪烁的情况,影响了观影体验。但从数字电影放映技术问世以来,农村电影放映技术得到了巨大改善,使用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设备存储量更大,且在影像质量和声音处理等方面更为清晰,放映设备更加智能化、轻便化,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需要进行来回搬运对电影进行拷贝,而是可通过村内的宽带网络直接下载电影,将其存储在放映设备当中,在放映时仅仅需要在配好音响的前提下,搭上一块简单的幕布即可放映。在放映内容方面,可在网络支持下,为农村群众播放与城市同步上映的新节目,且与影院的音像效果差别不大,尤其是播放的一些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科教片,更是深受农村居民的喜爱。
二、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农村电影放映中的应用
(一)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操作
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全程以数字化控制的方式进行操作,在农村电影放映过程中,采用菜单形式完成各项指令,常用的设备包括第二代、第三代播放服务器,第二代包括清华同方的DMS-2000L型,配备有液晶显示屏,通过按键进行操作,而第三代播放服务器则更为先进,配有触控屏,可直接点击屏幕完成相应的操作,且屏幕与投影播放画面可实现实时同步,可对放映情况起到监视作用,常用机型包括清华同方DMS-3000、3000L型等。
电影内容和广告是数字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电影存储设备空间足够大,相比传统的多媒体储存方式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拥有更多的放映空间,且对存放环境没有过高要求。在数字电影的放映操作过程中,可将画面焦点调至最佳位置,放映画面会持续稳定,保持电影画质的清晰度和识别率。
(二)数字电影在放映设备中的应用
农村数字电影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子集成电路,它是模块化的设计,除了散热电风扇外,不再需要其他的机械零件。数字程序控制整个运行过程,首先播放器把硬盘储存的数字电影节目解码,然后投影机接收由专用数字视频传输信号传输过来的图像。图像数字信号经投影机芯片处理后变成关信号,经过银幕投射后人们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电影画面了。声音的产生原理,先由播放器的数模转换放大的声音信号,再分别经音箱、电声接收、转换,经过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一系列操作,画面精良声音清晰的电影就可以展现在农村观众面前了。
(三)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节目传输过程中的应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农村数字电影节目中,可以采用卫星、网络或硬盘、光盘、磁带等方式进行传输发行。卫星传输,是像电视信号那样发送电影信号,播放传感器接收之后即可实现随时放映;网络传输,是通过网络传输电影信号,播放传感器接收后既可以播放或存储;硬盘、光盘、磁带等物理传输方式,首先要使用磁带、光盘同时存储图像和声音,再利用专门的数字放映机在播放器上播放。卫星的传输发行方式由于其数字电影的数字特性更加突出、放映员可以更快、更便捷地从节目管理服务中心下载资源等原因,成为当下农村放映电影的主要形式。
三、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未来展望
(一)做好放映技术培训
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是一种综合电影效果、电视传输、电信管理、电子商务等特点为一体的电子产品。虽然容易操作,但还是要遵循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的程序,因此,无论新老放映员,都要持证上岗,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工作技能,不断加强职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二)创新放映体制
农村放映数字电影是一项全新的公益性的活动,所以不能照搬传统的体制模式进行管理。为了有效使用和留住人才,采用聘任制的方法。这种制度不仅适用于基层一线员工,更要涵盖到行政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注重绩效考核,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对那些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团队合作意识、有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员工,给与及时的表彰和奖励。
四、结语
农村电影放映作为政府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公益和思想文化传播特点。随着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和推广,农村电影放映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农村群众能观看到更丰富、更优质的电影,由此也加强了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发奎,郑可飚.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影评介,2012(13):84-85.
[2]杜春茂.浅析我国农村数字电影发展现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96-97+100.
浅谈计算机数字电影技术 篇8
关键词:电影技术;数字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03-01
自电影诞生到现在,电影为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们会在荧幕上看到各种我们没有见过的镜头,这些都是人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造的场景,虽然我们知道其中的镜头并不真实,但我们还是愿意享受这种空前的冲击力和感受,也许这就是一则美丽的谎言,但人们乐于接受,并且迷恋。这就是数字化时代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那就是电影数字化时代。
一、电影数字化与数字电影
电影数字化是传统手法、技巧和工艺的一种促进,而数字电影则是指电影从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播映方式的全面数字化,即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乃至放映诸环节全部实现数字化。前者属于一种技术的优化过程,而后者则是已经不是过程,而是经过漫长过程之后形成的完整的体系,数字电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影片的制作上,在影片的发行播放上都要比过去传统的电影技术要更优化,比如电影画质的清晰度方面,就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实现高亮度、高清晰度和高反差的特点。
二、数字电影制作技术
数字化电影制作是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与传统的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工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电影制片过程,包括如下:
1.数字化的前期准备。
数字技术的应用给前期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包括剧本的写作、制片预算计划、制作时间表的产生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剧本写作和文字处理程序有效地帮助作家形成和修改剧本。制片人员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拍摄计划和编制预算,利用专门的软件可以直观地列出电影或电视剧本的每一场景中需要的设备和人员。并且可以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很快地得到总的预算,同时产生一个完整的制作时间表。而且随着技术的继续发展,形象化预审视阶段的工作可以做得愈来愈细致、完善、全面、动态、立体和逼真,形象化预审视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布景建造、照明设计、角色挑选、服装、化妆、外景采制、找道具、情节示图、摄影机位置和运动等许多方面。包括了人、物、时间、空间、运动以及互动关系等等。目前形象化预审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所采用,用它可以设计出完美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提高了摄制效率。
2.数字化的现场制作。
计算机在电影制作中有两个功能:即控制和处理功能。在现场的制作中主要以控制功能为主。能控制什么呢?具体来说它可以控制直接和间接获取画面的装置。如可以精确地控制摄影机来摄取画面,能够控制灯光照明装置布设灯光,控制拍摄中所用的道具完成导演所规定的动作,控制虚拟角色采集动作数据。在今天,许多拍摄用的机械设备都可以用计算机来遥控操纵,从而减轻了实际拍摄过程中的难度和危险,增强了拍摄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计算机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对摄影机的控制和操纵上,用带有电脑控制装置的摄像机来拍摄画面。来完成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拍摄,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复杂的场景合成。计算机控制无疑拓展了摄影的表现力,它所带来的精确而完美的画面效果,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颖创意被提出,被探讨、被采纳,而这些创意往往是用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
3.数字化的电影后期特效。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是电影领域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之一。它不但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工艺;而且对电影的本质及创作观念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对电影本质的再认识,电影作为纪录媒体的本质正在数字化的冲击下悄然发生革命。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使虚幻的世界和我们认为真实的世界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全新意义上的超真实境界。从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摄影机是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传统的电影摄录手段和绘画手段所产生的画面制约着银幕视听思维的拓展,远远不能满足富于想像力的艺术家的要求。这时,一个新的角色——计算机出现了。它宣布另外一种获得逼真画面手段的诞生。由计算机参与创造的画面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甚至能够超越真实,实现难以想象的画面效果,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我们在《阿凡达》、《泰坦尼克号》、《人猿星球》中看到的大部分画面完全不是由摄影机所拍摄,而是以二进制数据为基本单元由计算机计算所生成的影像,这是一个全新的影像生成的方式和过程。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制作工艺。
三、如何避免数字化的误区
一部电影,如果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失去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现实的体验,变成了纯粹数字技术的演示版,电影艺术离穷途末路就不远了。在让人们享受数字技术的视觉盛宴时,对人的心灵无异于是一场谋杀。技术的外表不能代替人的思考,电影的本质是叙事,要给观众讲个什么样的故事,渗透着导演的构思与创造。这种包含着人文内涵的东西,是技术无法代替的。如何把数字技术与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让数字技术为人物与剧情服务,是避免数字化误区的良方。
参考文献:
[1]郝冰著,《数字特技与视觉真实性问题》[J],载《影视艺术》,2002 年第1期。
[2]姚晓濛,《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
[3]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M],载《影视艺术与技术》,2009 年第114期。
[4]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OL],2012。
[5]劉晓春,电影数字化与数字电影(上)[J],影视技术,2005(08)。
[6]颜格,数字影像的“虚拟”与“真实”[J],上海信息化,2012(04)。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建设规划 篇9
一项目概况
二总体规划
将工业厂房改建成影视制作基地,这在国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园区规划充分将原有工业遗产元素与现代影视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项目场地内的老厂房的主体结构以及河岸码头保存基本完整,建筑布局清晰,依旧保留着浓厚的工业气息,承载着无锡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所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中心平台区因势利导,以此为载体,赋予其现代影视产业的文化内涵,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在规划上,中心平台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厂房的建筑格局,按照影视制作基地的工艺流程,重新组合调整功能分区,梳理交通组织,植入景观架构,通过现场的结构检测,确定保存大部分老厂房的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建筑功能要求,对于原有结构进行加固改造,并配置新的结构体系。中心平台区的总占地面积为34.1万平方米(512亩),总建筑面积达18.2万平方米,其建设规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影视后期制作功能区(A区)5.5万平方米、湖光水景功能区(B区)、商业开发区(C区)7.3万平方米和影视前期拍摄功能区(D区)5.4万平方米,各区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构成影视制作产业链相对完整的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在保护并强化场地原有建筑格局的前提下,将场地内原有工业厂房遗址与周边的湖泊、水系进行统一考量,力求最大程度实现园区规划与场地景观的融合与互动,并促使其与周边科教产业园内的制作集聚区、预留发展区和产业配套区的各项功能完成对接。园区总体规划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
考虑到现代影视园区应该满足公众的观赏需求,本项目外部广场和一部分室内建筑空间对外完全开放,摄影棚、演播室等一些影视节目制作场所,有条件地对外开放,允许公众参观和参与某些影片的拍摄。主要技术用房也设置有专用的对外参观路线,专用的参观流线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和专用参观走廊。2.生态性
本项目通过景观设计将建筑空间融入到周围环境中,作为生态性建筑植根于自然环境。在规划布局及建筑空间设计上,本项目注意提升环境品质和环保档次,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生态、宜人、绿色的空间环境之中。
本项目还对B区的水体进行了整治处理,翻修河岸与清淤河道,恢复并提升B区水体的生态效果。对于D区,本项目以水乡园林的手法建设D区停车场,在屋顶增设太阳能集热板,部分建筑外墙采用垂直绿化系统,既可以改善园区内环境效果,也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3.标志性
由于产业园独特的影视文化属性,因此具备造型现代、观感独特的建筑形象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的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融合工业遗产和影视文化元素,通过强调国际化的欧式立面处理手法,彰显鲜明的独特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建成后将成为无锡市一个标志性景观建筑群。
建筑的景观照明采用LED光带与泛光灯相结合的外观照明方式,立面采用朴实肌理的建筑装饰材料,配以灯箱海报,结合场区的园林景观照明、河面的水舞秀照明,使空间环境的夜景更加绚丽多彩、充满活力,突显出影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数字园区超强的科技感。三 功能构成 1.总体功能定位
(1)影视室内拍摄录制功能
在中心平台区内改造(A区)和新建(D区)10个高科技内景制作棚,构成国际上最先进的摄影棚群。利用现代化隔声减振技术和高科技置景手段,在内景棚区完善各类(数字、特技)摄影棚的布局,摄影棚附属的化妆、备演、剧务、换装、调光、布景等功能配套齐全,并能满足同期录音的摄制要求。在摄影棚组群中,设置了化妆室、道具库、灯具器材库、服装库以及大型置景车间等功能性建筑,使得影视前期拍摄流程高效便捷。这些拍摄设施将面向国内和国际影视制作市场,适合于各类剧组的多层级拍摄需求。(2)影视外景拍摄功能
工业园在规划上将整个园区看成是一个大舞台,除了专门设计的园林、庭院、堤岸、水面等景观外,建筑立面构成采用欧美街区的建筑风格,使得各种功能的建筑物、市政设施都是独具特色的室外拍摄场景,将拍摄场景附于功能之中是本项目的一大特色。在D区建筑规划中,通过“先剧后景”的建设模式,选择制片有影响力的影视剧组,分期建设专门的拍摄外景区,让拍摄外景地在建设之初就有很强的目的性。摄制完成后,承载着电影故事情节的景区就留在了项目园区,随着电影投入放映市场后的知名度提升,其拍摄景观更具有了观赏性。室外拍摄场地内将建设永久的拍摄用电源、信息传输通道等基础设施,配置一定数量的化妆室、休息室、新闻发布室,明星见面室等,并规划出合理的拍摄工作流线与观众、游客交通分流的总平面布局。
(3)影视数字后期制作功能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的中心平台区将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文件化、网络化影视后期制作系统,并充分考虑影视制作的兼容性和必要的保密性。子系统管理平台及网络管理平台可全流程监控,对于制作设备、任务流程、网络状况、应用与服务、信号、系统资源实时监控,实现集中的系统控制管理,并可实现2k、4k电影制作。同时,统架构可以满足未来生产量增加的需求。
后期制作工艺系统配置有转录及采集系统;录剪及配套网络系统;对白、动效、音乐录音、混录系统;调色、特技、修复、3D捕捉及渲染系统;胶片记录、数字母版、DVD刻录、高清母带等输出系统以及电影制作专用网络等。通过规划建设,该项目将吸引国内外大量具有较强后期制作实力、专业化的影视制作公司入驻园区,使园区成为音效数字加工、3D动画制作、图像画面编辑、合成拷贝输出等后期制作服务的高端集散地,并将与人才培训形成联动效应,吸引和培养大批优秀的数字影视后期制作高级人才,作为地区乃至全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人才输送地。2.影视前期拍摄设施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中心平台区的影视前期拍摄设施主要包括外景拍摄地和内景拍摄棚两大类设施。其中有:
(1)占地面积14.2万平方米的影视前期拍摄功能区(D区),其中还包括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的欧美街区,可用于影视剧室外拍摄;(2)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湖光水景功能区(B区),可用于影视剧室外拍摄及水下拍摄;(3)D区建设1套6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可用于影视剧建筑街景、模拟自然景观等特大型场景拍摄;
(4)D区建设2套2000和2套3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可用于影视剧室内及建筑街景等大中型场景拍摄;(5)A区电影数字制作设施中改造建设5套1000平方米的摄影棚,作为影视剧室内固定景、广告、特技等的拍摄,也可用于影视剧室内小型场景的拍摄;(6)A区改造建设1套600平方米的演播室,用于电影数字制作的剧场类镜头的拍摄场所;(7)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附属技术用房,用于影视前期拍摄过程中的布景道具制作,道具灯光器材的存储,化妆、休息、剧务、会议及接待功能使用。3.数字后期制作设施
在园区的数字后期制作设施中,布局影视生产技术用房及编辑用房等,按功能划分为以下若干区域:
(1)节目素材上/下载区域;(2)录剪制作区域;(3)精编制作区域;(4)
动漫制作区域;(5)成片输出区域;(6)
中心机房;(7)
放映厅。4.影视商业开发设施
影视商业开发设施布局在C区,主要包括影城、影视商业综合体两大类。(1)建设1座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的10厅影城,主要用于电影放映,举办首映式等,同时具备餐饮、零售、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两层的地上停车库,可停放机动车260辆。(2)建设1座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的影视商业综合体,布局有影视科技体验、影视文化展示、影视后产品销售、影视服务接待设施等。四 产业形态
按照构建影视产业集群的规划理念,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遵循“和谐、创新、集约”发展原则,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抓住影视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突出数字影视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后期特效制作,依托无锡数字技术优势和动漫产业优势,打造新一代高科技的影视制作平台。产业园将通过“筑巢引凤”形成影视企业聚集和影视产业辐射效应,逐步完善规模化、专业化的各类影视产业形态,以产业园为支点,立足区域资源,辐射周边的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吴江同里影视基地,带动太湖影视圈的腾飞,全面提升区域时尚和文化软实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后记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推荐阅读:
数字电影技术发展综述11-11
计算机数字电影技术06-28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研究06-07
数字认证技术05-14
数字交互技术05-25
数字技术运用05-27
数字测井技术06-06
3D数字技术06-08
智能数字技术07-23
数字接入技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