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运用

2024-05-27

数字技术运用(精选12篇)

数字技术运用 篇1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5年建校,现一校两址,有教师128人,学生1710人。学校的办学思路是:运用数字技术孕育学生明天的智慧。育人目标是:为培养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有智慧的中国人奠定基础。学校以继承、发展、融合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融合为手段;全面打造学校的智慧数字空间,努力创造学生的数字思维品质。在对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和i Pad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智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之后,学校在诸多优势之中,首先彰显的就是数字化课堂和现代化教学。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确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基地”,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认定为“北京教科研网台实验基地”;先后获得“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由教育部主办的丰师附小“数字校园智慧课堂”办学思想研讨会成功召开;2013年7月,学校主持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课例观摩研讨会;2013年9月,召开了亚太地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国际开放日”活动。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经验以及数字校园建设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

数字校园核心需求

学校实现素质教育是以教学为中心,一切新媒体、新技术都为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丰师附小的研究特点是全员参与。田昆升校长把握研究方向,他将二十年来引领学校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学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智能终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生数字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高素质的教师培养绑定,来诠释研究中的数字化教育的三大战略,即技术战略、时间战略、人才培养战略。

这些都是丰师附小的研究亮点和数字校园建设特点,是在田昆升校长带领下总结的经验向实践转化的成果,也是为什么丰师附小会选择智能终端应用于课堂教学、建设学校智慧文化的原因。这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需要,是教学设计实施的必然,是时代发展、工具进步的必然,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相关的设备稳定因素在内。

从开始项目研究方案的制定到设备采买、安装调试,再到对师生应用培训,学校在严格落实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在应用层面经历了四个阶段:培训、实践、检测、总结。周而复始、智慧地进行项目推进,效果突出。完备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以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智慧课堂与文化的打造,成就了今天的丰师附小。

数字校园优秀成果

作为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丰师附小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学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记录、评价和管理,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文化,建设数字校园。

2012年3月,丰师附小在三年级进行i Pad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实验过程涉及三、四、五年级,24个教学班860名学生和9个学科的61位老师。i Pad进入课堂后,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看到了课堂中所呈现的变化,包括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阅读积累方式、学生计算方式、学生作业方式、学生协作学习方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和教学反馈与评价方式等。会用信息化设备学习是今天丰师附小学生的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丰师附小逐步形成了以i Pad为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它以i Pad系统软件为支撑,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学生的知识框架,以及与这个框架相匹配的树状思维方式。它把教师、教材、学生、工具以及围绕这些点所形成的资源全部融合在一起,使知识结构与人的思维结构重叠,使思维的方向与知识、科技的最前沿发展形成同向状态,把学生和教师推到了创造的边缘,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呈现出网状的、联想式的、放射性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提供可能。智能终端上面所承载的所有内容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从表面上看,是人机交互的一种表象,事实上达到了学生与学习对象的交互,那是教师在智能终端上面设计了教材。学生与方法的交互,那是教师设计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工具。学生与拓展知识的交互,那是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的空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那是教师们为学生进行共同研究所设计的对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那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答疑解惑的空间。学生与作业的交互,是学生形成能力再现思维的空间。如果学生完成作品,那是他创造的空间。智能终端是教师为学生拓展思维、形成能力,学习知识所设计的园地。学生思维是学习所得,是形成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是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生思维与知识间的联系,联系的核心是交互,通过交互能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同智商的学生都能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基于智能终端的交互式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了学生思维建构的过程以及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效果的理解过程的诸多特点。

同时,我们在原有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平台基础上,根据现在课堂教学需求研发了i Teach和i Exam两个教学用平台,用于课堂教学及时有效评价以及利用后台反馈数据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科学严谨地进行教学设计。

丰师附小的数字校园建设还体现在对于智慧文化的创建上。我们的数字德育是数字课堂的延续,是以校园网为载体的数字德育与数字校园文化的建构。我校为学生构建的智慧文化环境和进行德育的媒介是通过30台多媒体投影和1套监控信号分配、投影控制模组的智控终端组成的。通过现代化设备对育人环境的打造,把育人思想变成可见的影像呈现在眼前,再将学生视觉看到的、感受到的转变为行为。由视像转化为思维,最终形成行为,让学生在思维的成长中形成智慧。

我校智慧文化的整体架构为:一个顶层理念、四个领域、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和十个时间段。在“智慧文化”的理念之下,我们将智慧文化划分为四大领域,即“世界经典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丰台家乡文化”。

智慧课堂、数字校园是丰师附小的发展特色。在未来的数字化管理中,我们将突出使用的简约性、检索的智能性、归档评价的科学性。

学校在几年来的数字校园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认定为苹果杰出项目学校。

数字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后续思考

后续研究中,在数字化现代学习管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发展评价等方面,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和深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运用科技手段,以新媒体、新设备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载体,以对学生的整体规格的设计所达到的目标作为办学方向,逐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智慧校园。

第一,进一步深化智慧课堂实践研究。我们将在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后台数据的生成、使用,更加科学、严谨地指导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教与学。

统计时间:2014.11.28

第二,进一步深化协助互助学法研究。我们将充分挖掘信息化教育特色,发挥数字校园优势,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数字空间、学生与资源空间的探索,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学习方法。

第三,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体系。在数字校园体系中,我们要做到学校管理科学严谨、教师队伍优质超前、课堂教学智慧高效、校本课程特色创新、学生评价个性发展、校园环境网状融合,进一步提升数字校园智慧课堂与智慧文化建设。

专家点评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运用数字技术孕育学生明天的智慧”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以继承、发展、融合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融合为手段,全面打造学校的智慧数字空间,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品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度。

该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记录、评价和管理,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文化,建设数字校园。该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和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上。该校研发了i Teach和i Exam两个教学用平台,用于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以及利用后台反馈数据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一对一的互动反馈系统和平板电脑支持的教学系统较为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该校智慧文化的整体架构为:一个顶层理念、四个领域、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和十个时间段。“智慧文化”的实施包括四大领域,即“世界经典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和“丰台家乡文化”。

该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论文、著作成果丰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数字技术运用 篇2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并且其优势都被广泛的开发出来受到了重视并应用到了多个行业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加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挥其用处,必须清楚的意识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才能不断的进行优化,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鹏.基于新形势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研究[J].电子测试,(06):76-77.

[2]蔡馥韩.关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10):87-88.

数字技术运用 篇3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为满足城市规划高精度的要求,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城建部门与土地管理部分等测绘单位都采用数字测图方法,该方法得到了精准度比较高的大比例尺,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数字化测绘具有测量仪器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软件易于操作、便于通讯等优点,对实际工作起到了促作用。由于儀器便于操作,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均能掌握该项技术与使用方法,作业也比较灵活, 不管在何种测区均能及时调整。因此,地面数字化测图方法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非常适合。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1.1控制与图根测量

目前,使用测绘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加之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时候控制网布设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且形式多样。随着先进测绘仪器是应用,测量的范围及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测量方法不断的更新,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当前,进行平面测绘时,主要的方法包含:动态GPS测量图根点法、静态GPS配合导线法、使用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等。在符合测区地形以及满足甲方要求的前提下,对控制点高程进行测量,主要的方法包含全站仪直接高差法、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如果高程点较多,建议采用GPS高程拟合方法进行测量。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可能GPS高程拟合方法在精度方面不高,因此在测量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该方法是比较实用的。

1.2野外测图

1.2.1传统平板测图与数字测图精度对比

传统测图中,影响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因素主要来自几种误差,这些误差导致的结果非常严重,主要是清绘时造成的误差、图根点的展绘误差、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及绘图误差。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精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采用平板测图方法,可能得到的结果出入会很大,也就是地面点与平面位置存在较大差异。

采用数字测图法,测得的展点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由计算机完成,地物点与图根点的展绘几乎没有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测量的精度非常高。而其它因素如距离、方向等的判断依据主要由全站仪及测量照来完成,存在一定误差。观测时,需要考虑棱镜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通常在照准以后才开始数据记录,这样能够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的提高测量的精度。

1.2.2数字化碎部测量中的优势

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碎部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该方法的使用中,必须在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制作外业草图。待碎部点坐标测量完成后,获取各点坐标,可通过软件中的方向交会、距离交会及量算定点等方法实现。最终得到图形以后,可通过软件中的自动绘制等高线、偏移、延伸及拷贝等功能实现。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庄测量时,很多时候对房屋高度难以测量,而采用该测量方法后,能够对宽度进行测量,跑点人员只需要一次即可得到图形,提高测量效率;第二,对地形复杂地区测量时,可选择比较近的地点来跑点,不需要按照顺序,主要原因是绘图人员只在草图上标出要达到的地点,只需要一遍就能完成跑点,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约了时间;第三,山区测量时,跑点人员在一站只能看到一部分,到达山顶后,绘图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此时跑电源在本站没有看到,绘图人员要采取措施对跑点人员进行指导,如支站方向、山下定向等,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第四,得到原始地形草图后,为室内编辑工作提供了条件,草图与地形图原形已经比较接近了,通过绘图人员,编辑人员对实地情况逐一了解。

1.3地形图分幅及成果图输出

通常地形图的分幅按照4050或5050分幅,为了实现坐标自动分幅的目的。通过软件自动分幅功能来完成,此外,该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幅接合表,方便填写。图幅分好以后,进行图廓整饰,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出测量结果图了,通过打印第一幅图,然后对打印图框的大小、网格尺等进行认真检查,再进行校准以后重新设置。打印中,对进纸情况要抽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数字化地形测绘存在的问题

2.1选择作业方式

在进行数字化测绘时,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主要的设备。全站仪的功能较多,可以进行高差、角、边及距离的测量;电子手簿的功能主要是对测量数据、地貌、编码等进行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输入拼音的首字母,通过对讲机就能实现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联系。测站在对准被测目标以后,操作电子手簿记录全站仪测量的数据,完成以后通知棱镜作业员向到下一站点,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速度。

2.2误差问题

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精度都比较高的测距工具,没有展点误差。由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测量及计算问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因此,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描述中产生的误差。测量成果质量的描述问题与作业员对地形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记录问题对编辑也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很多地形都比较复杂,出现此类问题也难以避免,往往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数字化成图完成以后,出图前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对编辑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改正,将误差的范围降至最低。

3.建议与结论

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测图单元尽量以自然界限作为分界标准,例如河流、道路等,减少接边问题;其次,对测点尽量实测,测量工具尽量不要选择钢尺或皮尺,由于全站仪测量距离较远,钢尺或皮尺达不到测量要求。第三,尽量测量同类地物,有利于测站人员快速输入数字与字母;第四,等高线测量时,要测量特性线及加密点;第五,数字测绘多数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测量单位要加大核对检查的力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在长期实际测量中,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对多种地形测量软件进行尝试,从实践经验来看,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掌握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地形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科技信息,2011(5).

[2]安家骁.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几个地形测量问题的探析[J].中国地名,2011(30).

数字技术运用 篇4

一、数字档案馆的优势

1. 便捷的传递和存储。

数字档案馆可集成和保存影像、声音和文字等各类内容, 并利用计算机任意编辑和组合, 在使档案内容丰富的同时, 增加了档案的可视性、可读性和编辑性。

2. 信息存储容量大。

一个ROM光盘和一张CD, 有着650Mb的存储, 和10万张的图形信息及1000册30万汉字的图书, 有着相同的存储量。

3. 浏览和检索便捷。

因为数字图书馆按照自身的逻辑关系组成网状结构, 彼此间相互联系, 同时具有全文数据库的结构。所以借助关键词, 并通过检索软件和数据库, 将用户所需要的资料, 迅速而便捷的查找。这样在使检索效率提升的同时, 也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检索。档案管理人员在网络平台上, 还可进行档案的归档、整理和收集, 最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电子档案在网络环境下, 可同时被多人在不同的地域内进行下载、浏览和访问, 同一份电子档案可在同一时间内服务于不同的用户, 这样会使档案的利用率大大提升[2]I0321。

二、高校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意义

1. 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对于高校档案建设而言, 信息孤岛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由于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的应用平台结构, 不仅数据有着较低的关联度, 而且比较冗长, 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在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时, 需要在平台系统逐个进行检索。对所需信息进行读取, 不仅耗力耗时, 还与信息化建设的初衷相违背。而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2. 实现了信息的高效检索。

目前, 处理海量信息的瓶颈, 是如何实现数字图书馆中, 信息的检索、管理和组织, 它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主要是基于文本描述和外部特征的检索, 无法对信息的实质内容和语义的关系进行表达和解释。而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技术, 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3]56。这是一种基于内容特征的检索, 通过检索上下文语义环境和媒体对象内容, 实现一种快速的检索。基于内容的检索, 将传统的基于文本检索的局限性进行了突破, 通过直接分析音频、视频和图像的内容, 抽取语义和特征, 实现高效的检索。

3.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活动中, 管理和处置信息资源,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实现档案的重心由档案实体转变为档案信息, 加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 在高校管理中, 开始广泛应用各种程序、管理系统和信息传输, 这样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与新形势的需求相适应。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 就是建设以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为标志的数字档案[4]174。

4. 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随着与日俱增的高校档案馆藏数量, 现行的存储往往具有非常有限的空间, 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恰恰能够缓解以上问题。在档案管理中, 正逐步引入档案数字化, 其关键技术是网络技术, 档案的利用、整理、鉴定和形成, 所受到的影响都非常深刻。而电子档案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在档案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和规范化及科学化的管理流程。

5. 档案充分开发利用的要求。

在高校信息化工作中, 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有机结合, 将档案信息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 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档案信息数据最大化的聚集。将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的彰显, 改革传统的档案工作, 积极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

三、数字检索技术的特点和在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中运用

1. 基于内容的数字检索的特点。

作为一种基于文本的检索方法, 传统的信息检索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文件, 包括视频、音频和图像, 建立关键词, 或者索引信息为附加描述信息及文本标题, 建立关键词和存储路径之间的联系, 数字文件的检索通过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技术来实现。有以下的局限性存在于这种基于文本的检索方法中:由人工主题标引这种多媒体文件, 有着烦琐的工作, 无法与大量实时出现的新资料适应, 内容描述的主观性也不能通过人工注释来解决, 无法对在多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行描述。为了解决以上弊端, 改变和突破传统基于文本的检索方法的缺陷, 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字检索方法[5]18。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多媒体的特征和内容, 建立一种计算机的自动检索, 对目标对象和查询对象之间的相似距离进行计算, 检索条件是依据相似度匹配结果进行。它扩展了传统的关系数据库, 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不必进行人工标引, 规避了烦琐的工作, 通过自动提取和识别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内容, 将相似匹配作为查询目标, 进一步提高了检索结果的检全率。

2. 数字检索技术在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中运用。

随着不断深入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随之日益增加了各种数字化的多媒体档案。在数字档案馆环境下, 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各种录像档案也变成了视频档案。传统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也被数字档案馆所继承。所以,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是录像视频的利用与管理。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就是视频和图像的检索。在数字档案检索系统的开发中, 多媒体档案检索技术因为具有模糊化和自动化的特征, 而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基于内容的图像信息检索系统。它是由三大模块组成, 即检索、查询和索引, 系统在索引模块中, 借助于基于内容的图像索引技术, 将图像中的特征和内容, 进行自动提取, 针对同一张图像的内容, 用户不同, 认识也就会有所不同。由于世界各地已经遍及数字档案馆用户。所以对同一份图像资料, 索引模块往往会将多种特征提取出来, 然后在建立基于图像特征的索引, 实现快速访问数据库的功能。同时, 还需要组合多种图像特征, 支持系统的查询服务[6]58。

查询模块是一个重要的接口, 可实现人机交互。一个良好的查询接口可将各种信息毫无阻碍的提供给用户。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结构, 往往提供示例查询和图像查询两种服务。由用户直接提供具体的特征, 是特征查询的特点。它在专业领域的查询系统中, 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因为数字档案馆面向全球用户, 是一种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都能给出待查图像的特征。所以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 一般都是采用示例查询的形式的图像信息检索系统[7]19。

2.基于内容的视频档案检索系统。它也是由三大模块组成, 既检索、查询和索引这和基于内容的图像信息检索系统有着相同的流程。但模块之间却不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索引模块。由于视频内容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特征, 所以, 索引模块所提取的视频档案特征, 包括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两个方面。

查询模块。和其他静态档案及照片和图片有所区别的重要特征, 就是动态特征。它是用户对视频档案进行检索的主要内容, 它同时提供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的查询。查询模块也提供两种接口, 既示例查询和特征查询。由于视频档案流序列是二位图像, 所以关键图像帧被检索之后, 用户还可通过播放来快速存取或浏览视频片段[8]22。

总之, 在高校建设工作中,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它对高校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服务, 促进了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高校数字档案化建设还处于起步状态, 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 以推动和促进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而数字检索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问题。它所具有的模糊化和自动化的特征, 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促进了多媒体检索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随着不断深入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结合传统的文本检索的方法, 一定会为数字档案馆的利用和管理作出贡献。

摘要:随着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就是档案的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建设可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同时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予以丰富, 旨在实现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检索技术,意义,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捷, 刘迎春.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J].中国出版报, 2010 (1) .

[2]李萍, 汤红.浅谈加快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 2010 (10) .

[3]田滨海, 韩虹.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提高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 .

[4]蔡丽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档案管理.2011 (2) .

[5]史忠植.多媒体信息检索研究动态[J].计算机世界报, 1998 (3) .

[6]蔡巍, 刘玉照.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数据库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 (3) .

[7]赵一丹.数字图书馆中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查询和检索技术[J].图书馆学刊, 2001 (4) .

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篇5

千禧公园被称为“芝加哥的前院”,由法兰克盖里设计的露天音乐厅,可以容纳1500人,是建筑史上第一座具有室内音乐厅音乐品质的露天星光音乐厅。音乐厅采用环绕视听数字技术,创造了理想的音效环境,全方位地呈现出音乐的真实与美妙。这个巨大的钢构艺术将音乐、景观、人交融在了一起。皇冠喷泉是由西班牙艺术家普连萨所设计,利用电脑控制渐变影像与喷水。南北各有一座高约15m、宽7m的视讯荧屏,记录了1000位芝加哥市民的脸部表情,透过电脑控制LED灯光和色彩,以每小时6张的速度渐变,配合喷泉喷水,宛如一部精彩幽默的互动剧。这是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为地处芝加哥闹市区的千禧公园建造的最具独创性的喷泉,用水、艺术形象和LED技术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

3.2volume

volume是个声光的装置作品,由一系列的光柱组成。位于伦敦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内的John Madejski花园,是John Madejski花园里美妙的一景。综合运用LED、传统照明,他们借助电脑运用相关软件技术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观体验。volume具有很好的体验交互功能,可根据人的行动而发出一系列声、光感应。当你的形体动作与volume交互时,你将体验到非凡的声光享受。能使观众参与、交流甚至“融入”作品中,并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

volume不仅满足了照明需求,更重要的是,将观者纳入到景观之中成为其组成部分。传统的景观设计,更多注重的是景观外在形式的视觉享受,并未考虑到把观者也融入景观设计中,即把观者也作为景观中的一部分,只是设计师个人的设计表现,只表现出景观的一般功能。注入数字技术的景观设计把观者也融入到景观之中,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即把观者在环境和设计中所有的感受以及行为作为景观的本身。注重整个欣赏的过程,把过程看成是审美对象,即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使视觉结合物理上不同空间的可能,把观赏这个发生在真实时间中的事件作为审美对象。打破了传统景观审美只关心景观的外在形式和某些具体价值通过具体的景观表现出来的形式。注入了数字技术的景观审美更倾向于“形成”或“观赏”的过程,它的审美情趣试图透过科技文化的转化、演变技术,与世界中看不见的某种联系形成互动。

4小结

数字技术运用 篇6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城市测绘;3S;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168-01

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测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代城市测绘工作中,一方面对数据精读要求更高,同时对于测绘的效率与测绘成果的丰富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现代城市规划建设还要求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数据的关联与交互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数字化技术逐渐在现代城市测绘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1数字化测绘的优点

测绘工作与数字化技术的整合,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估秋硬件支撑,集成进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以及相关的测量模块组成,一方面,高精度的电子技术进行测绘工作,同时,将测绘数据进行存储、分析、输出,与传统的测绘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一测多用。考虑到不同的测绘人员对用图比例、用圖范围的要求不同,过去的测绘工作,不同比例的测绘图要分别测绘,工作量极大,而数字化测绘在精度提高的同时,可以依据工作需要,绘制成不同比例的测绘图。并可以根据工作应用的用途,使用不同范围的测绘图;从而提高了测绘图的使用范围。

2)成图精度高。由于数字化技术整合了多项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多种测量手段,采用三维坐标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数字化技术也改变了过去传统测绘工作中的人为的计量错误和经验误差,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误差来源。同时减少了测绘工作中的读数、计算、展点绘图等作业程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测绘工作中的人力人本。

3)外接性能优。数字化测绘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之后输出到CAD软件平台,从而方便了后续测绘工作的完成。同时,测绘数据可方便地保存、修改。通过外接设备,在不同的平台上批量化同步处理和修改,同时通过设置密码保护,还可以使得测绘成果得到很好的保护。

4)共享性好。由于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测绘和后期处理,借助于数字化平台,测绘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共享。不同的测绘单位和设计院之间,同一测绘单位分处不同地域的部门和测绘人员之间,可在得到授权的前提下共享测绘成果,特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等部门之间,通过城市测绘数据的共享,可以方便不同测绘区之间数据的整合。

2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测绘中的运用

数字化测绘强大的测绘功能以及良好性能,使其在现代城市测绘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测绘实践中表现出了巨大技术优势。而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测绘中的运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测绘图数字化。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运用首先表现为测绘图纸的数字化,这一方面是利用数字测绘仪器得到的测绘结果以数字化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同时还表现为对已有图纸的数字化处理,利用扫描仪和图形转换设备,可以将大量的城市测绘图纸转换为电子文档以方便管理与处理,也可以将同一测绘区域既有图纸扫描处理为电子文档,与新测绘的成果进行比对,不仅可以为新的测绘活动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也十分方便新的测绘工作通过与既有数据的比对发现异常点。对于扫描识别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通过计算机内部的模块自动补齐,也可以通过补测、描点等模式修正。

2)测绘自动化。测绘自动化是数字化城市技术的另一重要运用,在传统的测绘模式中,不仅需要人工搬运和放置测绘仪器,在测绘之前还需要人工调平对中等一系列操作,测量时还需人工读数,对于估读位还只能凭测绘者的主观认识进行估计,因而测绘程序比较繁琐,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导致最终测绘结果的异常,且后期的数据处理与纠错也十分繁琐,在大型城际测绘活动中往往只能通过多小组、多回路测绘方式进行,对最后的测绘结果利用加权平均和水准回路原则进行修正,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测绘的要求。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借助于GIS、GPS等设备,可以实现测绘仪器对中、调平、读数的自动化,测绘者只需搬移测绘仪器到指定测绘定点即可。同时对于测绘结果,计算机可以利用自身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地形图、地貌图、坐标图等多种形式输出测绘结果,不仅如此,测绘数据可以与既有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快速发现测绘异常点,方便测绘人员的监控。

3)实时与全时段监控。城市测绘有时出于观测和施工控制的需要,对于施工节点、关键部位以及误差变形等要求有精确的实时数据,而这时数字化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实时监控作用,“通过卫星观测的数据反馈,可以与之前设置的测量点或控制点进行批量化比对,快速发现并找出偏差点,对施工进行有效监控。而对于施工中发生的细微变形,可以通过对构件的位移观测来实现”。通过数字化设备的实时监控,可以发现0.1毫米级的形变,这对于控制城市建设施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在目前地震灾区的城市区域建筑安全性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

4)多区域测绘。在现代城市测绘工作中,分区域和多区域测绘的形式越发常见,而这恰好可以与数字化技术的网络平台共享功能结合起来,不同区域之间可以借助设备自带的蓝牙或者红外线等功能链接,也可以通过wifi、局域网等进行网络连接,将不同测绘站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共享,这一方面可以提升测绘的效率,也可以方便互相之间的监测与纠错。例如,对于城市新区的开发,可以采取分区域测绘的方式进行,而不同测绘小组之间的信息每日可以进行沟通与预处理,这对于及时发现测绘异常点和各个测绘区域交界线区域的复合处理而言尤其有效。

数字化技术是不仅在现代城市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城市测绘发展的重要趋势,其高效、精准、便捷的操作将在未来的城市测绘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总结传统城市测绘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创新,加强数字化技术与城市测绘工作的结合,相信我们的测绘水平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伍源德,王崇举.伟大的3S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涂裕春.现代城市测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杜荣.GIS测绘效益[J].探索,2006,06.

3G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运用探析 篇7

3G技术 (3rd-Generation)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又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我国2009年正式启动, 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 联通获得WCDMA牌照, 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传输声音清楚、传输数据速度快并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漫游, 能够很好的处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是第三代最大的特点, 除了以上的优点, 还可以浏览网页、实现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由于3G手机具有1GB以上的物理缓冲因此功能非常强大, 除了具有电子邮件、短信息服务之外, 还能处理视频流、音频流、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如:视频电话、移动影院、网上办公等多种增值信息服务[1]。

把3G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3G手机的强大功能结合, 让现有数字图书馆按照3G入网标准, 建立3G手机图书馆[2], 以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 3G技术功能分析

3 G技术集PDA、相机、手机以及便携式电脑与一体, 可以将互联网的知识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等实现互联互通, 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库和处理平台[3], 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实时在线的数据服务环境, 可以使读者更灵活更快速的获取想要的信息。3G的信息服务具有读者需求个性化、传输宽带化、媒体多样化、方式实时交互化、模式移动化等功能。这些功能为3G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职能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功能为3G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职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3 3G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3.1 运用3G技术建立数字图书馆移动网站

建设移动网站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建立移动网站不但可以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态而且还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除此之外和科研随时随地的浏览和查询图书信息、检索文献、下载期刊和多媒体信息等。3G技术使数字图书馆的移动网站功能的实现变成了现实。一是3G技术使WAP服务的传输速度更快, WAP平台所加载的图书、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4], 传递变得更加通畅;二是3G技术通告加强数字图舒服的数字资源的服务和整合, 使WAP页面的信息内同更加丰富并且通过检索界面、图书服务目录等查找内容更加方便快捷;三是3G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 (3G手机、手提电脑等) 登录和访问数字图书馆WAP网站, 查询图书信息, 浏览数据库资源信息, 搜索图书馆馆藏资源, 使读者获取各类图书信息资源及服务的途径更便捷。

3.2 运用3G技术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流媒体服务

3G技术能够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流媒体服务。该职能利用3G手机方便了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会话交流[5], 使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变得更加生动,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更高。通过3G平台读者不但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数字图书馆的网站, 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视频点播、直播以及下载多媒体内的内容, 进行教学课件以及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点播同一个资源的读者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互动不仅扩宽了知识, 也扩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开发使用移动流媒体服务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也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和娱乐的新捷径。

3.3 运用3G技术开展可视化参考咨询服务

运用3G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交互式服务, 可以让读者和图书馆服务人员之间多样化地进行实时交流与信息传递。一是3G技术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馆服务人员的语音或视频交流;二是为了方便读者可以在不通的时空与图书馆的参考人员进行及时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通过3G技术把可视电话业务引入到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平台, 使得数字图书馆服务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这样读者不管在哪里遇见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咨询、探讨和学习。

3.4 运用3G技术开展数字图书馆的便携式个人空间服务

数字图书馆里有很多虚拟的空间叫做便携式个人空间,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制定相关的学习内容, 也可以在3G技术环节下通过移动设备更好的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享受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一是数字图书馆通过3G技术可以设计多种移动式和便携式的服务平台, 这些平台为读者获取资源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截面, 界面里面以及设计好了适用于移动设备点击的菜单项可供读者定制和收藏感兴趣的信息;二是读者可以通过3G技术借用移动终端等通过网络登录个人空间, 这样更能够加大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沟通, 不但可以交流难点, 还可以交流心得, 对于同一个内容每个人的理解和想法是不同, 通过交流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能开拓自己的思维, 并且还可以通过交流丰富个人空间的服务内容, 更好的服务以后的读者;三是运用3G技术数字图书馆还可以积极探索虚拟空间和社区式服务, 为广大读者提供交流平台, 随时随地地相互学习和交流, 拓展视野, 在学习的同时, 也能享受到娱乐。

3.5 运用3G技术数字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移动学习服务

移动学习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为读者提供的一种服务形式。随着3G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的应用, 数字图书馆所开展的移动学习服务变得越来越方便可靠。数字图书馆建立了移动学习资源库, 然后编写学习项目以及整合各种电子资源的系统, 建立了各种学科的学习目录供读者搜索, 不但实现了读者随时随地的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 还充分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订阅需求。运用3G技术, 在数字图书馆网络站上传能够满足读者学习的种类图书信息资源, 一是可以让读者视频点播, 在线视频观看;二是让读者通过WAP浏览, 运用可视电话进行语音交流;三是让读者通过短信互动等形式, 实现读者很好地移动学习。

3.6 运用3G技术实现了数字图书馆的移动定位服务

利用3G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建立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所在位置的不同为读者提供与读者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 如馆藏资源检索、域名查询以及生活信息咨询等。

总之, 3G技术的运用, 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功能, 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参考文献

[1]孙萍.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服务技术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2) :133-134.

[2]陈素梅.手机图书馆开辟移动阅读的新时代[J].图书馆建设, 2007 (5) :83-86.

[3]茆意宏.移动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1) :13-17.

[4]孙萍.基于WAP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6) :81-82.

数字技术运用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校园空间,应用研究

校园是整个学校教学的中心, 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小社会载体, 好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除了美化校园环境, 更能对学生的个性、品行、心理成长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起到教育意义, 美化心灵, 是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第二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把具有学校办学历史遗留的人文环境、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融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给学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美丽、寓教于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空间。在这大自然无声的课堂里, 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的形成有赖于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合理的开发及设计引导,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于通过软件数字媒体的运用, 来加大对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 以有助于美丽、宜人、乐学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形成。个性化的校园空间具有复杂和多元的诸多特点, 随着时代以及城市的日益发展向着多意义、多功能、多核心的方向深化, 因此, 建设个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具有追切的现实意义。校园中的各教学空间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 在此之前都会聘请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团队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按使用功能分教学区域、活动区域、生活区域、实践区域等不同的区域, 使师生在校园空间中合理、有序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对于单个空间而言, 现代化的教学对教学空间的要求更高, 比如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大剧场等公共空间, 就需要对空间进行一些隔音等的处理, 并配置音响、灯光甚至特殊的立面效果的处理, 达到满足该空间使用所需的必备条件。

1 AUTOCAD软件设计表现

AUTOCAD软件作为室内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方式, 在这个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为方案的如期完成以及创意的展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整个方案设计的过程中, AUTOCAD软件是运用最多的, 从前期平面规划的布置到每个立面的装饰, 从节点大样图的分析到各物体尺寸的敲定, 都离不开AUTOCAD软件的运用, 主要是AUTOCAD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灵活, 绘制的图纸按实物一比一绘制, 同时方便进行修改等优点。相比居住空间而言,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方案的绘制除了对常规的空间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吊顶图、水电布置图等进行绘制外, 还需要对各个材料的交界处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大样节点图的绘制、说明。

AUTOCAD软件在不同的设计过程中的要求以及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一般会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分阶段的设计, 一般我们把设计阶段分为文字内容、形象表达、技术表达、设计认定四个步骤。在形象表达过程中需要设计完成的是平面布局图、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设计模型等四方面的内容。技术表达主要是进行施工图的绘制, 主要完成造型平面、顶面、剖面三视图, 标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要求, 写明装饰材料的规格, 明确工程要求达到的质量以及空间、材料之间组合的色彩关系。

这是管道墙的立面图, 主要表示的是各种规格的管道的排列走向示意, 对于图中的一些施工部分进行了尺寸的标注, 并通过图层颜色的设置, 使整个画面非常安静、整洁、规范, 对于委托方以及施工工人都能方便的查看。

2 3DSMAX软件设计表现

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效果图的绘制, 在电脑技术还未普及的年代, 效果图的绘制都是通过手绘效果来实现的, 用马克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工具进行绘制, 效果很好, 这类效果图更多的还是一件艺术品, 因为是绘画艺术的综合使用。但这种手绘绘制的效果图由于耗时多, 成本也就大幅上升, 另外由于是手绘表现, 所以对于空间尺寸的把握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 在透视问题上肯定存在误差, 所以在信息技术普及的现代, 手绘效果图慢慢的已经淡出了装饰市场, 只是在一些方案的前期设计中运用比较多。3DSMAX软件作为一款三维建模的软件, 在今年被广泛的应用在室内设计的效果图表现中, 由于制作成本低廉、周期短、完全按AUTOCAD图纸中的尺寸绘制等有点被得到广泛认可。本案例是采用的V-Ray渲染器插件, 3DSMAX软件也自带渲染功能, 但V-Ray渲染器插件目前做的比较成熟, 在表现室内场景上面有它的优势, 效果好同时渲染时间短, 所以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

3 PHOTOSHOP软件设计表现

PHOTOSHOP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 我们一般用它来进行图片的美化处理, 同样效果图也需要进行一些处理。简单的是对效果图的明暗、色彩关系、比对度等进行调节, 由于在3DSMAX软件中为了节约渲染时间, 我们会省去场景中的一些配景, 比如墙上的装饰画、桌上的摆设、书架上的书本、角落的植物盆景等等, 这些物体由于面数过多在3DSMAX软件中会消耗掉大部分的电脑内存, 所以可以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的添加。白天太阳光透过窗户进行照射到室内时, 我们往往能看到光雾的效果, 这在3DSMAX软件中非常难表现, 但利用Photoshop软件就非常简单。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Photoshop软件处理的原则是在3DSMAX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修饰, 前提还是要靠3DSMAX软件进行场景的渲染。当然, 有Photoshop软件高手可以不通过3DSMAX软件, 直接在平面的基础上利用Photoshop软件来表现室内效果图, 这需要良好的美术基本功以及软件的操作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 室内设计也积极地被一种数字媒体所主导, 设计语言也发生“数字转向”, 规范性的数字图片形成为室内设计视觉的焦点所在, 数字媒体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室内空间表达方式, 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会要求在施工前看空间设计效果图, 以便检阅设计师方案设计的预期效果, 也有利于更规范的指导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静.引领科技深化展示艺术新概念[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2) .

[2]杨梅芳.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3 (1) .

[3]张新.刍议高校图书馆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三明学院学报, 2001 (4) .

[4]夏雪.论高校公共空间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功能[J].南开大学, 2009.

[5]郭清锁.软件工程的发展及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 (9) .

浅析数字技术在现代影视中的运用 篇9

电影诞生到现在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却一直沿用着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但是随着多媒体计算设备的发展, CG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为人们创造了神话般的视听奇观, 更是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实现了观众的幻梦天堂。虽然我们深知银幕上所描画的影像仅仅是电脑所创造的视觉魔幻, 更是一则美丽的谎言。但就在对那个似真似幻的银幕世界的沉醉之中, 电影的数字时代悄悄地到来了。

1 数字电影时代

CG是英语Com pute r Graphics的缩写, 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创造, 几乎涵盖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的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 如平面设计、动画、影视特效、建筑设计等行业。

1) 数字化是指将一切以其它模拟形式存在的信号转化成由0、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信息。为什么要进行转换?因为我们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 但它只能处理数字化了的信息, 而以往的很多信息都是以模拟的形式存在, 必须转化成数字信号, 才能够用CG技术进行制作, 我们称这个转化的过程为数字化。它不仅包含电影电视的模拟视听信息的转换, 也包括其它领域中模拟信号的转换。

目前来说电影数字化主要指的是电影制作过程的数字化。比如, 在前期创作中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 对即将拍摄的影片的场景、情节、画面等进行模拟及效果预演, 然后找出最佳的运镜方式和如何创造视觉冲击力的最佳方案;又比如, 在实际拍摄中通过计算机控制, 完成某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拍摄;再比方, 在后期制作中用计算机对影像和声音进行加工处理, 把实拍素材和计算机图像进行合成, 甚至可以对画面进行非线性的编辑。

电影数字化和数字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电影数字化指的是对传统方法、技巧与工艺的一种补充。而数字电影则是电影技术的一场革命, 相较于以胶片为载体现实的传统电影来说, 它将以胶片为载体、拷贝发行的传统电影转变成为数字信号, 并通过数字传播的形式发行是它最为关键的进步。

数字电影包括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数字制作、数字传输和数字放映。

采用数字高清晰度摄像机直接获得数字信号文件的方式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完全采用计算机生成的无胶片数字电影也是一种重要形式。开创了全新数字电影时代的《玩具总动员》及其续集, 为CG电影时代的到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所以说, 当我们今天谈论电影数字化时, 其所指已不仅仅是那个我们所认为的概念———“电脑特技”, 它在指的是一个过程, 随着CG技术对电影制作过程的全面介入, 将来我们在谈到电影时已经不必特指它是否是数字的, 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电影时代。

2) 伴随着数字化视觉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电影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而且进入新世纪以后, 这一过程将会更加迅速和纵深化,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革命性的挑战, 应该说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当年声音进入默片或者彩色代替黑白对电影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电影似乎也在感应这场CG风暴的挑战。CG技术也开始被一批时尚而敏感的电影导演所采用, 譬如说《紧急迫降》的20多分钟的特技镜头中, 使用的5分钟的CG三维特技和大量的模型与数字影像处理相结合而成的, 创造飞机空难危机的奇观效果。

这些年来, 电脑技术与影视业的联姻极大地改变了影视制作的现状, 为影视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就拿《英雄》的特技来说, 这是首部由中国导演执导, 由三家国外特效公司制作的片子。

在这个华丽场景中“黄叶”是CG制作的重点。因为拍摄时树上的叶子已经不多了, 于是3D团队运用CG元素巧妙模拟了黄叶从树上飘落而下的自然效果。观众看到的荧幕上那些漂亮的黄叶, 一部分是真实的, 另一部分是CG制作。而整个场景透露出绚丽与色彩的平衡感, 也是利用CG技术制作而来的。

3)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进步, 电影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的影响, 但它已产生了令人惊异的、有争议的反应, 就电影的活动画面而言, 它本身就是一个新近出现的、相对较纯的技术现象。

数字化的发展为拓宽电影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更高超的技术和更宽广的艺术潜力。在好莱坞历史上票房收入前10名的影片几乎都与数字技术的使用和数字虚拟空间的设计密切联系, 全球第一部海外票房突破13亿并一路到达19亿美元的影片《阿凡达》, 其中多达60%以上的CG画面, 为我们制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外桃源。

2 编织“真实谎言”的数字化电影制片术

数字化电影制片 (DigitalFilmmaking) 通常指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与传统的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工艺相结合而逐渐发展起来并已日趋成熟的现代电影制片过程。

1) 在数字化电影制片过程里, 预审的形象化主要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 在一个三维的动态环境中, 导演、演员、摄影师在开拍之前就能预先了解一下影片的节奏如何, 摄影上要注意什么, 摄影机该如何运动、灯光该如何设置, 某个场景设计方案的视觉效果如何, 等等。

2) 计算机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对摄影机的控制和操纵上, 用带有电脑控制装置的摄像机来拍摄画面。尽管这种方式并不是主流的摄制手段, 但是更多的电影人开始越来越青睐它, 原因是:一方面它可以完成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拍摄镜头, 或者在惊险场景中到达摄影师无法到达的位置拍摄。另一方面运用计算机控制摄影机进行的多个自由度的运动和操作, 可以精确按照指令而动作。

3) 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最重要的三大用途是:制作虚拟现实场景、制作角色动画、制作片头动画。

譬如说, 迪士尼的力作《加勒比海盗》。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 应该都还记得片子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 当月亮的清辉洒到海盗身上时, 他瞬间就变成了面目狰狞的骷髅。恐怖的是, 已经变成骷髅的赫克托·巴博萨船长还不断将手中的葡萄酒送入口中, 艳红的酒汁从骷髅的骨架间流出, 场面诡异恐怖。CG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一场景提供了可能。

但是, 我们都知道,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来说, 像一柄双刃剑。就如同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工业革命一样, 数字技术也为电影美学、电影文化和电影工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机。近年来不少电影贪得无厌地追求视听奇观性, 题材完全地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体验, 从故事情节到视听造型都缺乏内涵, 着力于表象的刺激, 玩弄技术、玩弄奇观的倾向越来越将电影带向一条远离生活、远离人性的道路。而带来的结果是电影本身也在远离它真正的本质, 彻底沦为一种电脑游戏。

电影特技在电影的制作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电影数字化的发展, 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 是电影领域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之一。它不但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手段, 而且对电影的本质及创作观念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其本质上说, 数字化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将电影艺术从必然带向自由的金光大道, 更让人类的思维想象力可以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A.奥汉年, 迈克尔.E.菲利浦斯著, 施正宁译.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2]黄式宪主编.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3]郝冰著.数字特技与视觉真实性问题.影视艺术, 2002.

[4]陈犀禾著.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当代电影, 2001.

[5]英雄技术赏析.CG杂志, 2003.

[6][美]尼克.布朗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

[7][法]安德烈.巴赞著.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7.

数字技术运用 篇10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运用的原因

1.1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方式是电子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出来, 环境艺术设计就在其中。环境艺术设计是在时代的前进的步伐中产生的, 是工业与商品经济不断成长的结果, 是经济和艺术相互融合的结果, 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最近几年的数字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 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连接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会在技术的不断更新, 时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信息科技的新产物数字艺术的进入到环境艺术设计, 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利用电子技术的优势, 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增加了工作效率, 改变了工作模式, 丰富了工作内容。通过这些更加丰富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组合的模拟程序使设计师能够准确调整供暖和照明系统以及其他技术设备系统, 以获得理想的或预期的效果。同时设计师可以全面掌握设计的过程, 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和服务对象进行交流, 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大大的改善设计的结果。

1.2 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科技因素

进入高科技时代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 但是过去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在不断更新, 加入了许多现代化成分, 设计出的东西都在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经过不断地改进, 为了更满足人们的需要, 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有着更多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置, 让我们有熟悉感, 不至于在高科技层出不穷的环境中感到陌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建筑技术也不断更新, 设计人员的设计也随着新兴的科技材料不断涌现更好的得到保障。虽然在新的东西刚刚出现的时候, 我们都对他们很陌生, 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借鉴甚至模仿常见的形式才能够适应。当这种新的东西被人们所接受, 人们就开始尝试抛弃旧的形式和风格, 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即使是同一种技术和材料, 到了不同设计师的手中, 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表情, 比如, 粗野主义的暴露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留下的痕迹, 在勒柯布西埃的手中显得粗犷豪放, 而到了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手中, 则变得精巧细腻。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 科技的发展还使得设计传达方式受到影响, 这集中表现在数字技术逐渗透到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上, 数字化传达技术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设计系统内部的传达表现和设计系统外在的传达表现。

2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和发展

2.1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作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多新的手段和方法, 和以前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对我们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 要能够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 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 设计理念和方法和当今人们的观念不发生冲突, 要始终有着设计人员具有的前瞻感, 才能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中存在。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与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密不可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式和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也对数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人员应该更加关心社会上新技术的出现, 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 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2 数字技术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方便和直接的表现方式, 数字设计可以进行文字的处理和图形图像的处理, 和以前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绘画方面和展现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就一些刚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这方面的人来说, 应用数字技术更好, 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大体上看, 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并用独特的艺术创造形式表现出来。现今科技的高度化成为社会的主题, 数字技术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很深意义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工具的改变上, 传统的环艺设计往往使用手工绘图, 大都要使用一些绘图工具进行绘画, 逐步表现出形状。更改设计修改起来比较困难, 用数字技术处理不但代替传统手工绘图的所有过程, 而且可以高仿真模仿传统的艺术效果也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 提高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可以随意缩放, 使设计更加精细, 无需尺规等工具, 比手工精确规范。

2.3 数字技术有效增加了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

数字技术可以让图像声音和文字这些信息通过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也方便在设计构想和方案形成的过程中进行修改, 有着在现实当中运算光影、色彩、材质等常规方式没有办法超越的优点。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图形展现技术使技术与艺术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充分的表现出数字技术的特长。同时, 在结合传统的白描、渲染等技法的基础上, 也可以应用数字技术, 创造出更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 设计构思与方案的造型、光影、材质、色彩等方面有真实的表现效果, 在动画、特技、数据大小等方面有着手工绘稿没有办法取代的优势, 一个薄薄的数据硬盘就代替了厚厚的构思草图、原画底稿等内容。

3 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了现如今环境艺术设计的最方便又有效率的技术。数字技术也让环境艺术设计重新绽放生机, 为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茂盛以及社会水平的逐步提高,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科技仍然是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灵魂。

摘要:在经过长期的战争后, 现如今我们全球已经处于一种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状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环境艺术设计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并快速的发展起来。新型的数字技术也在环境艺术设计得到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电子

参考文献

[1][日]安藤忠雄, 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英]维多利亚·巴拉德·贝尔等, 朱蓉译.建筑设计的材料表达[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数字技术运用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素描;传统素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10-02

运用数码手绘技术给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供的有力保障。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又有多少让美术教师激情挥舞画笔,满身油彩的矗立于画布面前的空间。在数码手绘技术的支持下,一张办公桌,点滴间歇的时间,挥笔作画也已非奢望,打开电脑,就如同支好了画架。

一、传统素描教学的模式分析

自“五四”以来,老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林凤眠、刘海粟等人出国留学,归国后创办艺术院校并把欧美及日本艺术教育体系借鉴过来,从当时的专业设定及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来看,教学体制自设定至今无多大改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单线师承、师徒授受的作坊式教学,将我国绘画教学带入了严谨规范的层面,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写实主义画家。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再现当代社会中是足以体现其弱点的。[1]一个是它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二是他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及现代的数字化素描教学效果。

素描解决的主要任务是重点的解决的形体表现能力,既对物体形状和体积的表现能力;完成素描范围内应解决的全部基础训练课题,内容包括;几何形体,静物素描,石膏像,头像,半身像,速写共六个内容;在形体准确的前提下,如何的把形体朔造起来,把形体画的立体。

1.传统素描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由于时代等因素今天它仍具有一些优点。对于绘画造型等问题他在素描教学发展的初期,直到今天仍是他开创了素描教学的先河。无论我们是那中国的传统国画还是西方绘画做比较,传统的素描教学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西方绘画的基础造型训练主要是我们今天的素描教学,而传统的中国绘画的造型训练则是依靠着中国的传统素描造型模式:即为白描画。今天看来,他也是素描教学模式早期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对于物体的造型、构图、光影等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素描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远不可估量。它的不可复制性也是体现它艺术价值的特点之一。

2.传统素描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显现出它的不足。传统素描教学模式它的学生自学性较差,离不开老师的示范和手把手的教与学。学生的自学意识受到制约和束缚。而恰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实时的指导。加之艺术类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招,生均学习资源很少,可能素描课程到结课每个学生并不一定能按需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尤其在传统素描教学模式被大家考量的见天,一种新的艺术学习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艺术爱好者、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所认可和接受的方式。

传统素描教学模式除此之外,也存有很多缺点。例如: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在学习时间范围、不再学习的环境当中你无从学习素描课程。但是,数字化素描教学用它的优点则弥补了传统素描教学的不足。运用数字艺术在素描教学中的应用则完全克服了传统素描教学的不足,为素描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经过其漫长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固有的理论模式。尽管其理论和实践成果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更新变化着,但是在认知学习理论被引入到现代课堂教学领域里来。[2]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却仍然停滞不前,徘徊在过去的“老师中心”的模式中,教学内容几十年如一日,以老师讲授绘画经验、技法和学生课堂接受指导与训练为主,重复着静物、石膏、人物、风景等的写生,模仿自然。[3]传统教学中一对一是他的优点之所在。但是近年大学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加,传统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够胜任素描教学。

对空间的限制。由于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辅导式教学,离开老师就无法学习和提高。时间上,受制于老师上课的时间,空间上受制于有老师的画室里。辅助的知识无法学习,如构图学、透视学、解剖学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不易学到。

二、数字化技术与素描教学的关系

数字化技术赋予素描教学数字时代的特点。我们深知,在数字化洪潮当中,一切艺术形式都近乎和数字化时代有了密切的联系。那么素描教学也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同,和数字化时代的特点也有着亲近的关系。因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切的艺术形式都与数字艺术,即数字化表现形式有了密切的内在联系。

数字时代的交互性、互动性、虚拟性等都是数字时代所具有的特征。而在素描教学中,这些特征则应用到数字化素描教学中,是传统的素描教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克服了传统素描教学所固有的一些现在看来不足的特征。数字化时代特点和新时期素描教学的需求具有一致性,数字时代的特点为传统素描教学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取得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数字化素描的特点

所谓的数字化的素描教学,是用数字的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方法,集合而成为多媒体的数字课件。如:derector 或authower等多媒体软件。数字化素描,同样可以利用点、线、面的传统素描创作手段来表现体积、空间、光感和质感等传统素描中的元素;运用绘画手段来表现人物的形和神,借以抒发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和对人类的感情。数字化化素描教学过程,是建立在数字化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素描教学。数字化素描教学在诸多方面它区别于传统的素描教学。创作技巧和传统素描一样。只是在创作工具、平台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素描创作。数字化素描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它可以反复修改。无论你修改多少次,都是支持的,并且没有任何异象。都会完全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进行无数次反复的修改,并且还可以保存当前的创作作品。

其次,节约纸张、无颜料、无污染。它不像传统素描那样浪费专门的纸张、画布等。也不用矿物质绘画颜料,是用软件所提供的颜料画笔等,这样也不会污染环境。

再次,它可以实现传统绘画中的多种艺术效果。水彩、油画、素描、版画等艺术效果。这样给画家或者学习者提供了更为方便、更为经济的创作环境。

最后,可无限复制。这是数字化素描的一大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素描的又一大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无限复制,不受任何环境的制约。

四、数字化素描教学的优势

采用数字化素描教学容易引导学生发现差距与不足,并且去主动思考问题,查找造成差距与不足的原因,然后总结出修改的方法。通过自身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很好的帮助。

如:教师采用数字化技术方式教授临摹素描时,可以将临摹前的图样做记录,和临摹后的照片做对比,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老师针对自己习作所做的修改都产生了什么效果,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自己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如何延续这种方法,学生产生出这么多思考可以提高其学习美术的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化技术在素描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我教学的帮助也是非常巨大的,也促使我不断的提醒自己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创新出更多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不断挖掘出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数字化技术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在美术教育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数字化素描教学场景设计

数字化素描教学顾名思义是通过数字平台进行素描创作与教学。而它的教学场景较传统的素描教学场景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素描教学是在纸张上,用铅笔完成的,学生及时的疑惑或者其他疑问都无法得到及时知识学习。而数字化素描教学则克服了这些。当然,数字化素描教学也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取得飞跃。数字化素描教学场景这里结合素描教学本身的需要做一个教学场景构思。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素描教学场景

在软件、硬件都齐备的情况下,结合传统素描的一些诸如:绘画方法、技巧。相对而言数字化素描教学更易于教学。老师教和学生的学都克服了传统素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的影拓6D数位板已经能充分的满足和便于绘画的学习,因为它显示电脑桌面,更易操作。之前的的在电脑上看到你的创作步骤,而现在的数字化素描创作则实时看到你的创作,这样更利于数字化素描的教学。

六、小结

本文主要详细论述了传统素描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对素描教学的要素、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都做了剖析。提出了数字化技术与素描教学的关系,对数字化素描的特点和教学模式也进行了论述。最后阐述了数字化素描教学的场景设计。这样注重基础,在课堂中大胆采用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并坚持课堂教学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培养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最终达到数字化技术在传统素描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目标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定登.现代素描教学的几点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 徐瑶.浅谈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J].文学与艺术,2010

数字技术运用 篇12

一、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干部的档案管理对于做好干部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分析出这些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一是干部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滞后。受到干部档案管理侧重于通用信息使用的限制, 干部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不被重视, 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交互使用, 规范、通用管理软件开发落后, 影响了数字化进程。二是干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受到管理人员学历、知识的限制, 出现档案管理混乱、质量不高的现象。三是干部档案管理方式较落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技术尚未涉及到数字化多媒体管理, 现行的管理和分类方法不符合数字化的要求。四是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高层次的知识和较先进的技术水平, 而现今的许多干部档案管理缺少精通档案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二、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管理干部档案的积极作用

手工管理难免会有不规范的情况, 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 提高档案的规范程度和利用效率势在必行。首先, 数字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各部门及领导系统提供干部信息, 促进干部管理的科学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干部的资料更详细、更系统, 为全方位的了解干部提供条件。通过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被任免干部的信息和现实表现。对干部的自然情况、自身素质和个人特长等一目了然, 干部的工作成绩和日常表现也可以随时查询。相关的文字、影响资料触手可及, 这些都利于对干部综合信息的掌握。从根本上改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以前手工管理干部的情况, 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利用这套系统, 短时间内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简历等常用材料可以自动生成, 并可以实现部门之间信函、文件的电子传递, 减少手工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 利用多媒体技术管理干部档案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干部信息资源的共享还能使干部情况被准确的掌握, 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网络中随时更新部门人员信息可以为领导提供最及时的参考材料, 使干部的任免更加科学化, 为干部的任免提供现实依据并能对干部做准确地评价和使用。让通过干部档案管理选拔上来的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真正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干部档案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干部档案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要实际解决这些问题,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干部档案进行管理时要采用规范的软件。管理干部档案的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并能够对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熟练使用, 另外还要对相关的系统有一定的认知度。对于管理干部档案的方法应进行统一, 保证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中央组织部《信息结构体系》中指出, 对人员和机构要进行科学管理, 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在使用软件时应选用相对安全的系统软件, 保证数据结构的安全、有序。系统涉及到的应用项应建立在相关的要求之上。对信息的采集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和标准, 降低转换和重新制作的难度, 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多媒体技术管理干部档案可以有效地构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在干部档案管理过程中建立数字多媒体要求具备先进的技术, 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干部档案的多媒体技术管理要建立起专业的信息化数据库以保证干部档案的来源。三是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干部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干部档案的多媒体管理实践表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优质的设备是良好管理的保证。建立起优质的网络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干部档案管理的高投入和高产出, 各级领导干部更能很好的以此为参考进行管理。四是多媒体技术在干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全员参与, 以应用为基础, 保证使用的效果。干部档案管理关系到很多领域和部门, 直接影响到领导班子的形成、干部的管理以及干部交流管理、培训等工作。五是建立安全防范系统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保密工作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 信息一旦泄露, 就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因此建立安全保密制度至关重要。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遭到破坏。严格控制访问权限, 建立周全的用户管理体系, 保证只有在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在查询时保持如实记录:如信息查询人的姓名、查询时间、查询内容、查询方式等。

参考文献

[1] .韩晓伟.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8.4

[2] .王梅.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商业文化, 2012.3

上一篇:建筑业教育下一篇:自我关怀与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