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技术(共12篇)
数字农业技术 篇1
引言
各种千变万化的物理量存在于自然界中, 但就其规律变化不外乎两大类。其中在时间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一类物理量, 如收音机、电视机接收的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处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电压信号都是随时间作连续变化一般不会发生突变。这种称为模拟量的物理量, 把表示模拟量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语音信号、典型的模拟信号就是正弦波信号。产生、传送、变换和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叫做模拟电路。
1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
一类在时间和数值上均作为断续变化的物理量, 这就是说它们的变化在时间和数值上是不连续的, 离散的。如同工厂库房里的元器件的数量、或操场上的人数等, 它们的数量增减的变化和大小都是以最小单位“1”的整倍数, 如果小于“1”的这个最小单位的数值是没有物理意义的。象这种物理量称为数字量, 把代表数字量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矩形波、最典型的数字信号就是方波信号。
数字信号通常被称为离散信号, 脉冲信号, 一般来说数字信号它有电位型和脉冲型两种, 它在两个稳定的状态之间作阶跃式变化, 用高低两个电位信号表示数字“1”和“0”是电位型表示法, 而脉中型表示法是用有无脉冲表示数字“1”和“0”。产生、传送、处理、变换、存储数字信号的电路叫做数字电路。数字电路包括数字电路脉冲电路两大部份, 因此, 数字电路又称为脉冲数字电路。其中脉冲电路主要研究脉冲信号的产生和变换及处理。
数字信号也是一种电信号, 但是这种电压的幅值只在两种情况之间跳动变化, 即高电压和低电压。那么, 这个高电压与低电压具体是多少呢?这要看每个电路的规定。一般来说, 高电压与电路的供电电压接近, 低电压与O就表示0。如果一个电路的信号满足以上特征, 则它就是一个数字电路[1]。
2 数字电路的分类及其特点
2.1 数字电路的分类
1) 按结构分, 分为立元件电路和集成电路两类;将每个基本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路为分立元电路。把各个基本元器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制作在一块基片上, 再按一定的包装形式进行封装, 提供给用户。用户在使用时, 通过外部管脚来利用芯片内部电路这种形式的电路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按照一个基片上集成的基本元器件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大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如每块电路大约包含10~100个基本元器件, 则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Small Scale Integraed Circuits, SSIC) , 如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触发器等;如每块电路大约包含100~1000个基本元器件, 则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 (Middle Scale Integraed Circuits, MSIC) , 如编码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如其每块电路大约包含1 000~10 000个基本无器件, 则可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 (Large Scale Integraed Circuits, LSIC) , 如存储器、串并接口电路、中央控制器等;如果每块电路大约包含10 000个以上的基本元器件, 则可称之为超大规模集成电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ed Circuits, VLSIC) 如各种微处理器等。
2) 按数字电路的半导体器件的构成来分, 可分为单极性电路和双极性电路两类, 工作时内部有两种载流子的二极管和三极管, 所以称为双极性半导体器件。靠导电沟道工作的场效应管, 称为单极性半导体器件。双极性集成电路是以双极性管为基本器件, 如TTL电路、ECL电路、I2L电路。单极性集成电路是以单极性管为基本器件的集成电路, 如NMOS电路、PMOS电路、CMOS电路。
3) 记忆工能的电路来分, 可分为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电路当前的输入, 而且与电路过去的状态有关, 如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 这些集成电路都为时序电路, 它们可以“记忆”过去的输入。组合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输出仅取决于电路当前的输入, 而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无关。如译码器、编码器、全加器、数据选择器等, 它们的特点是不能“记忆”过去的输入[2]。
2.2 数字电路的特点
数字电路相对模拟电路而言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 数字电路不但能完成 (加、减、乘、除) 的运算, 而且还能够完成 (与、或、非等) 逻辑运算, 这在控制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人们常所数字电路也称为数字逻辑电路。2) 数字电路中, 不论是逻辑运算还是算术运算, 其们号代码只有“0”和“1”两种, 电路的基本单元比较简单, 也方便集成和批量生产和制造。随着工艺的飞速发展和半导体技术, 数字电路就是数字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批量生产成本低, 使用方便。3) 由数字电路组成的数字系统, 只有高低两种电平的工作信号, 所以半导体的数字电路一般工作在导通和截止这两种开关状态, 功耗低, 搞干扰性强, 稳定性好, 可靠性高。4) 保密性好。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加密处理的数字电路, 在传输过程中不易被窃取信号。5) 通用性强。通常采用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数字电路系统, 它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特点。
3 结语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 信号反射的完整性问题往往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造成许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系统才能准确、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车驰.基于FOGA的数字电子系统学习板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数字农业技术 篇2
一. 设计目的„„„„„„„„„„„„„„„
二. 实现功能„„„„„„„„„„„„„„„
三. 制作过程„„„„„„„„„„„„„„„
四. 原理框图„„„„„„„„„„„„„„„
4.1 数字钟构成„„„„„„„„„„„„„„„
34.2设计脉冲源„„„„„„„„„„„„„„„
44.3 设计整形电路„„„„„„„„„„„„„„
4.4 设计分频器„„„„„„„„„„„„„„„
4.5 实际计数器„„„„„„„„„„„„„„„
64.6 译码/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7
4.7 校时电路„„„„„„„„„„„„„„„„ 8
4.8 整点报时电路„„„„„„„„„„„„„„
4.9 绘制总体电路图„„„„„„„„„„„„„
五. 具体实现„„„„„„„„„„„„„„„
5.1电路的选择„„„„„„„„„„„„„„„
5.2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10
5.3 电路原理„„„„„„„„„„„„„„„„
六. 感想与收获„„„„„„„„„„„„„„„ 12 七. 附
录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石英数字钟,具有电路简洁,代表性好,实用性强等优点,在数字钟的制作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配上LED发光显示屏,用石英晶体做稳频元件,准确又方便。
二、实现功能
① 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 显示时、分、秒;
③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⑤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三、制作过程
1.确立电子数字计时器的制作思路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有一个能自动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的信号源。还需要有一个使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的分频器电路,即频率为1HZ的“秒脉冲”信号。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 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这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或12进制的计时器,并发出驱动AM;PM的标志信号)。各计数器输出的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送到数字显示器对应的笔划段,使得 “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
任何数字计时器都有误,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采用自动快调和手动调整,“自动快调”是利用分频器输出的不同频率脉冲使得显示时间自动迅速的得到调整。“手动调整” 是利用手动的节拍调整显示时间。
2.查阅资料绘出各部分的电路图(详见原理框图)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方法:(1)设计脉冲源(2)设计整形电路(3)设计分频器(4)设计计数器(5)译码器/驱动器(6)设计校时电路
3.按所设计的电路去选择、测试好元器件、并装配成为产品
4.准备设计论文答辩
四、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数字钟组成框图
2.设计脉冲源
自激式振荡电路有:自激多谐振荡器,激间歇振荡器这次我们选择晶体振荡器原因如下: 由于通常要求数字钟的脉冲源的频率要十分稳定、准确度高,因此要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其他的多谐振荡器难以满足要求。石英晶体不但频率特性稳定,而且品质因数很高,有极好的选频特性。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取决于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与外电路的电阻电容的参数无关一般情况下,晶振频率越高,准确度越高,但所用的分频级数越多,耗电量就越大,成本就越高,在选择晶体时应综合考虑。
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b)所示,由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a)CMOS 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
3.设计整形电路
由于晶体振荡器输出的脉冲是正弦波或是不规则的矩形波,因此必须经整形电路整形。我们已学过的脉冲整形电路有以下几种:削波器、门电路、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等。通过查阅资料主要使用施密特触发器:
门电路组成的整形电路
4.设计分频器
分频器 —— 能将高频脉冲变换为低频脉冲,它可由触发器以及计数器来完 成。由于一个触发器就是一个二分频器,N个触发器就是 2N个分频器。如果用计数器作分频器,就要按进制数进行分频。例如十进制计数器就是十分频器,M进制计数器就为M分频器。若我们从市场上购买到石英晶体振荡器其频率为32768HZ,要想用该振荡器得到一个频率为1HZ的秒脉冲信号,就需要用分频器进行分频,分频器的个数为2N =32768HZ,N =15 即有15个分频器。这样就将一个频率为23768HZ的振荡信号降低为1HZ的计时信号,这样就满足了计时规律的需求:60秒=1分钟,60分=1小时,24小时=1天。
5.设计计数器
计数器的设计,以触发器为单元电路,根据进制按有权码或无权码来编码,采用有条件反馈原理来构成。当 “小时” 的十位为2;个位为3时,只要个位数
“分”
有进位时,就应使十位的“小时 ”的位数归零,因此24小时进制计数器要采用有条件反馈的设计。(12进制计数器也同理);但应在归零的同时发出驱动AM(上午)、PM(下午)标志的信号。
按规律,一般设计计数器的方法
秒部分:个位选用模10计数器;十位选用模6计数器 分部分:个位选用模10计数器;十位选用模6计数器 小时部分:模12计数器;或模24计数器 6.译码/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需要将测量或处理的结果直接显示成十进制数字。为此,首先将以BCD码表示的结果送到译码器电路进行译码,用它的输出去驱动显示器件,由于显示器件的工作方式不同,对译码器的要求也就不同,译码器的电路也不同。数字显示的器件的种类:荧光管、辉光管、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屏等.译码器电路:此次我们选择的是LED共阳极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显示电路如下: 原理图
7.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计时器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当即时间与计时器时间不一致时,就需要校时电路予以校正。校时电路有两种方案:第一、校时用的脉冲可选用频率较高的不等的几种脉冲,从计数器的总输入端(秒计数器的第一级输入端)送入。
第二、校时用的脉冲,分别将秒脉冲送到“计小时”的计数器的输入端,“计分”的计数器输入端,但校时、校分时,应将原计数回路关闭或断开。校秒时可采用关闭或断开秒计数器的脉冲信号输入端使其停止计时 8.整点报时电路
电路应在整点前10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即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
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分十位、分个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
实现方式:
说明: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 分十位、分个 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以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IO1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2U1VCC15VVCC2345VIO3分计数器个位的QD和QAX18IO456114V_0.5WIO512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74HC30DIO6数字钟设计-整点报时电路部分 9.绘制总体电路图
五:具体实现
1、电路的选择:
我们采用了传统的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配上LED发光显示屏,用石英晶体作为稳频元件,准确又方便。
数字钟专用集成块如下:
a.译码/驱动电路:LM8361,M8560,LM8569,TMS3450NL,MM5457,MM5462集成电路,因为它在所有型号中静态功耗最低。其管脚图见图(12)
b.分频器:我们采用了CD4060。
c.反相器: 我们选用了CD4069(内含有六个反相器)。
2、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1)CD4060:它是一个十四级二分频器,它所产生的信号频率为30720HZ,经九级两二分频后,得到一个60HZ的脉冲信号,见图。
(2)CD4069反相器: F1—F6六个反相器,通过外接电路去控制各电路的工作状态,管脚见图:
(3)MM5462: 它是集译码/驱动电路为一体,它是60HZ时基24小时专用集成电路。1-4,6-12,22十三个端子是显示笔划输出的,1脚是四个笔划,其余每脚输出二个笔划,16脚为正电源,5脚为负电源,20脚睡眠输出是直流信号,由17脚动和关闭,由13脚调整至需要值,最大值59分钟倒计时。17脚是内部振荡器RC输入端,该振荡信号一是作为外部时基的备用,二是13闹输出的信号源。在我们选用的这套套件没有用20脚的睡眠功能。19脚为时基信号输入脚。14、15、18脚是操作控制端,若接高低电平各有不同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输出端均为低电平有效。
、3、电路原理:(见图原理方框图)
CD4060 CD4069 变压器将交流220V电压,变为双7.5V交流低电压,经全波整流后路经D
411 供显示屏驱动电路,而另一路经滤波后供主电路。由于时钟需要脉冲源,我们选用了JT,R1,C3和CD4060内部的两个反相器组成的晶体振荡器,目的是为了提脉冲源的稳定度,而脉冲源产生的波形不是规则的矩形波,因此,需经整形器整形后,送到下一级,由于脉冲信号源的频率较高,经CD4060九级分频及计数后变换低频脉冲信号。由13脚得到60HZ的脉冲信号一路送入MM5461的19脚,另一路去控制由F4,Q2,Q3组成的显示屏驱动电路。由于F4的倒相作用,使Q2,Q3和时基信号交替导通,形成间歇点亮显示屏,使它工作在正常状态。
当60HZ的信号从MM5461的19脚进入后,由控制电路各部分电路的正常工作经译码与驱动电路去控制显示屏各个应亮的端。
F1,F2,F3,R2,R8,C5,K1组成了一个“电子自锁式开关”,每控一次K1,F2的输出状态会改变,一路去控制MM5461的18脚,另一路去驱动显示屏右下点的发光二极管以指示该功能的工作状态。“亮”表示“闹钟时间已设置”,“灭”表示“闹设置取消”。
R7,Q1,FMQ组成闹输出放大电路,控制信号由MM5461的13脚输出。当响闹时,按下K5可使闹暂停并延时九分钟再闹,还可多次使用报时延时,响闹总时长59分钟。
由于MM5461无秒信号输出,故用F5,F6,R3,R4,C4组成秒信号发生器,经Q4去驱动显示屏中间的“冒号”闪动。电路中各开关的功能:
K1:闹钟时间的设置开关。K1+K5快调闹时间的设置。K1+K4慢调闹时间的设置
K2:时间的设置开关。K2+K5 快调时间的设置
K2+K4慢调时间的设置。K3:闹钟时间显示开关。单击K3可显示事先所设置的报时的时间 K4:慢调时间开关
K5:快调时间开关/暂停/显示
电路中,R10(1K)的作用,是防止开关操作工作时,正负电源短路。R13,R27,R9为限流电阻,它们决定显示亮度。
六:感想与收获
这次的比赛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参加的,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三个人的收获很大,具体有三点:(1)有利于我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包括获取资料的能力、理解前人思路的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表达能力等很多方面,而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们提高都很大。
(2)有利于我们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之外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三人一般都要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目,这就非常需要团队精神,而这一点在课堂常规教学中得到的锻炼是很有限的。三个人必须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在顺境时小组成员要相互提醒保持冷静,逆境时要相互鼓励共度难关,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埋,这些与课堂教学强调独立性是有明显区别的。
(3)有利于我们各种能力的锻炼。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焊错了线,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培训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我第一次体会到要作一名电子设计师,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严谨。我们这次制作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电设赛场风云涌,各路英豪皆争雄。今朝罢去怀壮志,来届电赛再显锋!七:附录 电路原理总图:
附录
数字农业技术 篇3
关键词 数字水印技术 版权保护 内容认证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媒体中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功能优势凸显,随着而来的数字媒体的信息安全、知识保护与认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在数字水印技术上进行全面运用,提升加密处理的有效方法,形成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与认证来源的技术运用。
1水印技术
水印技术是一种传统加密方法的技术运用方式,是不被感知地在作品中嵌入信息的操作行为。数字水印技术具有相应的特点,其中,水印是一种不可感知的,与传统的条形码不相同,水印不会减损图像的整体美观度。同时,水印与其嵌入的作品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作品进行相应转换以及格式变换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消除的现象。此外,水印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查询变换情况提供良好的帮助。从目前水印技术的运用来看,主要包括有鲁棒型水印、脆弱型水印、半脆弱性水印三种,这三种水印技术分别运用与数字图像的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图像完整性以及可信度的验证等。通过数字水印技术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保护优势。其中,水印技术不需要辅助的数据,对于处理旧文件过程中,没有多余的空间储存数据等。还能承载作品相同的变换,在作品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内容变化,水印也会发生变化。通过相应的对比,可以清晰的查看出水印的修改情况,掌握基本的内容,对于修改的痕迹有很明显的把握。从目前水印技术的应用来看,主要包括有精准认证、选择认证以及局域化认证与作品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2精准认证的运用方法
精准认证主要运用在对作品是否有被改变的判断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技术运用。
2.1脆弱水印技术
从数字水印精准认证的技术分析来看,脆弱水印是指作品在发生任何形态的转换之后,形成一些不可测的标志,脆弱水印技术能从中检测到一个非常脆弱的水印。这样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被改变的可能性。对于是否有修改能形成精准的判断。比如,通过使用图像的半色调进行信息隐藏,采用视频利用MPEG编码表示水印,这样,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是否有被恶意修改的可能。
2.2嵌入签名技术
嵌入签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认证签名嵌入载体作品之中,可以减少一般认证签名信息丢失的风险性,在格式被转换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的丢失信息。因此,通过嵌入签名认证技术,可以有效的确认与作品计算出的签名是否相同。在有效的避免嵌入水印的过程中对作品造成的改变,可以从认证与存放水印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为了更好的实现精准度,可以通过擦除水印来解决这些问题。
3选择认证技术的运用
选择认证技术是指在图像与音频的剪辑过程中,在少年比特的改变不会造成原作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有出现相应的修改之后的比特现象,但在整个视觉与听觉中不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3.1半脆弱水印技术
在半脆弱水印技术的运用中,主要是指能承受合理失真,但又不会被不合理失真损坏的水印。半脆弱水印能在一定程度的信号处理中,将正常的信号处理与恶意篡改的形成有效的区分,在篡改现象出现的同时,可以提供篡改的破坏量精准的位置,并帮助分析被篡改的相应类型,这样,能有效的保护好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鲁棒性水印,从而使其在失真达到相应程度实效的情况下,获取半脆弱水印。
3.2嵌入式半脆弱签名技术
半脆弱水印如同它们的脆弱部分一样常常不能抵抗恶意修改,因为他们都屈从于拷贝攻击。如认证水印只嵌入到高频的DCT块的系数中,一个不合理的失真只改变了低频部分,而保持高频不变,水印自然也不会受到影响,这时系统就会错误地认为图像可以通过认证。在通过嵌入式半脆弱水印技术的运用,对块状内容中出现的被修改或者被转换的内容,可以形成水印技术的检测。这种技术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能形成不同的水印表现,不同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也不会引起相应的保真度的问题。
4局部认证技术的运用
局部认证作为一种基于水印的认证方法,能有效的辨别出做作品被修改的次数与相应的区域,还可以对剩余没有被修改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证明。并通过对被修改内容的精准分析,可以对修改动机、失真的合理性以及相关嫌疑人进行有效的认证。可以从基于块的内容认证与基于样本的内容认证两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其中,基于块的内容认证主要是对作品许多郴相交的时间与空间区域,进行相应的认证运用,这样,在作品被修改的过程中,就能掌握具体的被修改的区域的内容。基于样本的内容认证,主要是对块内容进行系统局域化的空间敏锐性分析,在块大小上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减少块尺寸大小对安全问题的风险控制等。在局部认证技术应用中,对于相应的个人身份显示,比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形成一定的局部认证,能有效的辨别出真假,并对作品形成局部的保护,形成一种无法仿制与复制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的加强对作品真实性的保护力度。
5作品重建技术运用
通过水印可以判断一幅作品是否被修改,甚至判断出修改位置及修改方式, 同样, 我们可以通过水印将被修改的作品重建。重建有两种策略:精确重建和近似重建。其中,精确重建将作品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即目标是重建作品的每个比特都和原作一致)。将作品简单地看做比特的集合,纠错编码(ECC)是作品传输中表示的一部分,一个作品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纠错编码,而且这些元数据可以用水印来表示。近似重建是一个和原作品有一定差别的作品,但和原作没有显著差别。 在技术重建的使用中,通过对作品重建技术的使用,能形成对作品整体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在被篡改的作品中,对于作品的失真性能构成很大的帮助,能有效的实现对作品的整体保护。并在重建的过程中,形成纠错编码的技术转换,在近似原作品的修复中,可以形成对目标控制的整体功能,从而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帮助。
6结语
数字水印技术与现代信息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图像处理以及内容认证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通过数字水印技术与密码处理技术的有效结合,并采用智能开发技术,形成多种媒体类型的水印互操作的软件开发,能有效的对内容保护形成很大的效果,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力度。
参考文献
[1] 袁莉.数字水印的应用及攻击类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2] 唐庆生,佘堃.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01.
[3] 田震,陈高兴,李改肖,王斌.中国数字海图生产与版权保护[J].测绘科学,2005,04.
数字农业技术 篇4
关键词:数字艺术,数字技术,设计
随着互联网接入和网站的开发利用, 数字技术下的数字图像、数字艺术设计和绘画得到了快速传播和发展, 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一种主流形式。数字技术作为数字艺术创作的新载体, 带来了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的新技术, 也进一步导致改变了大家的思维定势、生活习惯和审美方式。
一、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影响
1. 创作观念、效率和形式
随着数字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发展演变, 艺术创作出现了一种新的图形表现形式, 并因此在方法选择和思维模式上改变了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创造。艺术创作者的思想通过数字技术在线条、色相、饱和度等视觉效果上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视觉效果的融合性在数字艺术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并且非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数字技术在体现作品构思的巧妙性、作品创作的创意和想象力丰富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个性化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广泛传播, 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改变了他们的艺术生活。作者权利转让和技术价值转变模式也随着数字技术侵入发生了变化。因为它是动态变化, 是线性的, 它强调大众的艺术创作参与和信息反馈, 这一点区别于传统的图像、电子文档等其他形式的媒体创作。
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创作, 数字技术为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作形式, 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一是把广大艺术工作者从繁杂的、不断进行颜料手动调色, 错误涂改等耗时耗力工作中解放出来, 用一个简单的鼠标点击就能完成艺术工作者的整个创作,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赢得了时间。二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创作打破了传统门户观念, 各种创作形式相互融合, 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数字艺术作品。数字艺术创作是一个动态视觉传达的数字媒体信息传递和传播过程, 从三维的艺术空间到二维的艺术空间, 从静态到动态艺术创作, 从传统的印刷技术到网络的虚拟信息媒体传播。英国艺术家坎伯指出的,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 数字技术辅助设计和激光手段, 可以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和处理光线、色彩, 形成了静态和动态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效率极大的得到了提高。通过在计算机中安装Photoshop、Corel DRAW、Illustrator等不同的创作设计软件, 艺术家可以创作任意大小的图像元素, 取代传统的手工绘画形式的艺术创作。传统单一的创作的过程得到了补充。由于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方便性、直观性、准确性, 使得设计作品能更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艺术创作的步伐, 而且极大地缩短了艺术风格和潮流的代谢周期, 达到了开启了艺术创作新领域的目的。
2. 传播的体系
网络传播和无限复制是数字艺术的显著特性。20世纪末, 数字艺术有两大主要发展趋势:一是除了传统的数据信息化外,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图像技术、音频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个人计算机的进入老百姓家庭的生活, Internet的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代表的高速发展,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创造了一个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视觉空间, 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艺术信息化平台是一种新的通信系统的追求。许多新的形式和新的观念, 新的内容, 新的主题, 和许多新功能由数字技术在数字媒体传递过程中, 打开了艺术创作工作者的创作思维。基于数字技术的模拟量扩展和广泛的重塑传达的应用的沟通的艺术就是典型的代表。数字艺术创作不仅弥补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的交互性、可视性、资源的丰富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成度, 而且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搭建艺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3. 艺术创作的形式
在网络平台, 创意不再局限于简单内容的艺术创造, 它是环境规划、空间设计等方面都要让观众可以参与;艺术创作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不再是“采样”, 它更多地体现了个人观点, 也是一个框架结构, 让观众来创造自己的艺术世界。其中, 与观众的交流成为艺术家的焦点和实际的形式, 定义和艺术作品本身不再依靠它, 在其形成过程。人们必须面对自身的实际情况, 自主创新。Macromedia公司的Flash软件, 在很短的时间, 制作网络动画。数字技术提供了每个人都从事艺术展示他们作品的机会, 可能会改变艺术世界的结构。
二、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数字艺术发展展望
数字艺术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如何更好更广泛地利用数字技术, 信息技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成为了21世纪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变革, 而且展现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新艺术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形式, 以数字技术为工具的艺术创作的选料和创作方式与传统艺术创作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它是计算机系统通过运行相关程序和执行指令来达到创作的目的, 可以包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实时动态的形式。
二是在取材原生态元素具象艺术的基础上, 把数字技术手段与具象艺术的融通形成新的艺术表达, 从根源上改变传统具象艺术的三维形态构成形式和存在形式, 形成多维的、互动的、数字的形态。一种多变的与人互动的艺术作品形式随之诞生, 数字技术为艺术作品赋予新的诠释, 使得艺术作品承载了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它充分应用了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 使作品的艺术形式及其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使作品欣赏者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 颠覆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认知习惯, 扩大了人民群众对艺术的感知范畴。
三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艺术创作初见成效, 这本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艺术的提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使得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存在方式变成了现实。它让一些致力信息技术的数字艺术工作者, 利用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现代化工具开展的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创作变成了可能。这种创作在艺术工作者与艺术欣赏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动交流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海洋里, 艺术工作者不但是一个艺术创作人, 而且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人。艺术工作者利用计算机, 对现有画面进行一定量的有效编辑, 再对这些艺术信息在你互联网上进行传播, 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形式不仅能让艺术家在时间和空间上使用非物质的材料, 节约了创作成本, 改变艺术创作高成本的格局。在这种创作过程中, 艺术作品的形式被无形中弱化了, 但艺术家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 成为了数字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 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将会变得更紧密, 数字化时代技术与艺术的立体架构将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KEMP M.Science and Art[J].The Dictionary of Art, 1996 (28) :202-203.
[2]张耕云.数字艺术三题[J].美术研究, 2005 (2) :112.
[3]转引自高鑫.廖祥忠.网络艺术及其发展态势[J].现代传播, 2002 (5) :90.
数字农业论文 篇5
精准农业的发展历史
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使得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成为可能。
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与发展,已经引起一些国家科技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为此专门立项对有关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经过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院士组织评估,于1997年发表了一份“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力,阐明了“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为信息产业和支持技术开发研究提供的机遇。精准农业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产业,且已被广泛承认是发展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适应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应用的DGPS装置,GIS适用平台及农作物资源空间信息数据库管理软件,作物生产决策支持模拟模型,带DGPS接收机小区产量传感器和产量分布绘图装置的谷物联合收割机,自动调控施药、施肥机、播种机均已有商品化产品;支持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的田间土壤水份、N、P、K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作物苗情、杂草分布等的传感器技术,已有初步研究开发成果。可以预言,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装备技术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日新月异,有关新兴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我国精准农业的思想已经为科技界和社会广为接受,并在实践上有一些应用。如1992年北京顺义区在1.5万公顷的范围内用GPS导航开展了防治蚜虫的试验示范。在遥感应用方面,我国已成为遥感大国,在农业监测、作物估产、资源规划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应用更加广泛,1997年辽宁省用GIS进行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管理的应用研究,吉林省结合其省农业信息网开发“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北京密云县完成以GIS技术建立的县级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智能技术方面,国家863计划在全国20个省市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今后精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这些研究与应用大部分局限于GIS、GPS、RS、ES、MS单项技术领域与农业领域的结合,没有形成精准农业完整的技术体系。尽管如此,随着我国农业技术和相关信息产业、工程制造业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精准农业的技术必将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且将扩展到更为广泛的设施农作、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精细管理与经营。
国际上精准农业的实践表明,实施精准农业要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技术的集成组装,综合是其典型特征,技术集成是其核心,因此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我国实施精准农业的近期目标,一方面是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有关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求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确农业的发展道路。精准农业系统体系结构
1、全球定位系统。精准农业广泛采用了GPS系统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施的准确定位。为了提高精度广泛采用了 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即所谓“差分校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它的特点是定位精度高,根据不同的目的可自由选择不同精度的GPS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GIS。精准农业离不开 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的技术支持,它是构成农作物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有力工具,田间信息通过GIS系统予以表达和处理,是精准农业实施的重要。
3、遥感系统 R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信息的技术要求。
4、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用于提供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投入产出分析与模拟的模型库;支持作物生产管理的数据资源的数据库;作物生产管理知识、经验的集合知识库;基于数据、模型、知识库的推理程序;人机交互界面程序等。
5、田间肥力、墒情、苗情、杂草及病虫害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如田间信息适时采集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方法。
6、带GPS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如带产量传感器及小区产量生成图的收获机械;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洒药机械等等。
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
1、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从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英美法德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工乃至航天技术使精准农业更加“精准”。美国把曾在海湾战争中运用过的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这项技术被称为“精准种植”,即通过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装置,在农户地里采集土壤样品,取得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地块的养分含量,精准度可达1~3平方米。技术人员据此制定配方,并输入施肥播种机械的电脑中。这种机械同样装有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施肥和播种可以完全做到定位、定量。还可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并配置相连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收割机工作时可自动记录每平方米农作物产量、土壤湿度和养分等的精准数据。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空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通过调整资源投入量,达到增加产量、减少投入、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的环节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纯获取高产”,“以适量投入,获取较好经营利润”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不同优化目标。这项技术的构成包括空间定位的农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和土壤信息定时采集技术、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定时更新技术及空间定位的农业投入控制系统等。
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最富有生命力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打破了远缘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即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开辟一个世界性的新基因库源泉,用新方法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起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且生产成本更低的新作物、新品种;另外还具有节约能源、连续生产、简化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功效。如美国把血红蛋白转移到玉米中,不仅保持了玉米的高产性能,而且提高了它的蛋白含量。抗虫害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数百万公顷土地上试种。
微生物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酶方面的能力比动物、植物高上百倍;微生物还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益微生物,不仅可获得大量生物量,用于制作食用蛋白质以及脂肪、糖类等专门食品,而且在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日本研制的EM(含80余种微生物的生物制剂),被称为可以挽救地球的有效微生物群。施用EM可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药物,净化环境。
3、工程装备技术
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精准农业中,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精准播种。将精准种子工程与精准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要求精准播种机播种均匀、精量播种、播深一致。精准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精准施肥。要求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情况,作物类别和产量水平,将N,P,K和多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肥加以科学配方,从而做到有目的地科学施肥,既可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降低成本。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具有自动控制的精准施肥机械。
精准灌溉。在自动监测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工程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和渗灌等,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施实时精量灌溉,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数字农业技术 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 发展趋势 融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6-02
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数字媒体产业也被认为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国家政府也对这一新兴的融科技、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许多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国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结合各自的优势背景和特色,开设和创办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工科性质的技术,而将艺术修养,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缺失,缺乏创意与内涵。另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养也不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那样严谨,造成学生文化艺术不如文科或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相关的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同时也比较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陶冶。但是,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学习难以精进,对相关技术软件的使用也局限于表面,因此即使有好的创意在运用数字技术表现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作品的展现形式不能完全符合于本人的创意和思想。
3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3.1 科技、艺术与文化
在古代,技术与艺术都指的是在劳动生产中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与艺术才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又有了共同生长的土壤,依托于现代数字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更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数字艺术只有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才会趋于更加成熟与完美。
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因此,我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灵魂都根植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之中。最高的科技,一定需要人文思想作为基本指针,才会避免人类全面彻底物化的危机或毁灭的末路。因此,在数字高科技摇篮中诞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3.2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数字产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又具备一定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此外,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也越来越挑剔,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层次和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考验着作品设计与创作人才。一件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创意好不好,创意在于赋予作品什么样的灵魂与思想,只有灵魂思想饱满充实的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可,而一件作品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種文化精粹的体现。既然现代的数字艺术根植于文化而又借助于数字技术得到展现,那么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于文化的滋养,以赋予其鲜活的思想与灵魂又未尝不可呢。
俗话说,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那么今天的奢侈品也将成为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较好的掌握使用,但在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技艺在作品创作,娱乐视听等各方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普遍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所以说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于更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拥有经济政治学的背景。
总之,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逐渐融合的过程。
4 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种文化涵养缺失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缺失了文化的底蕴,即使再精湛的艺术,运用再好的技术,创作出的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作品。因此,在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文化修养。
另外,数字媒体技艺是在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的再次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化现象。在教学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避免陷入培养“被复合型”人才的误区。
最后,由于缺少实践,许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激烈的数字信息市场的竞争中,二者通过互相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以完善自身价值的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将来,数字媒体技术不再只是由理工科学生或科学家才能运用的计算机技术,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再是由艺术家或是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进行创作,而是将出现二者兼具的人才,即数字媒体技艺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融合才真正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2]陆蓉之,Victoria Lu.新媒体趋势_数字媒体艺术何去何从[J].大美术, 2008(4):22-26.
[3]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4]戴东方.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数字媒体艺术[J].美苑,2008(6):51-53.
数字农业技术在农机方面的应用 篇7
数字农业是将工业的可控生产和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成功地引入到了农业的生产当中, 将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 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数字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这对提高我国农机的质量和产量是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我省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已经走在全国的前面, 特别是农垦系统已经率先使用, 有的农场已经摸索出完整、系统的使用经验, 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的各个方面。
1 数字农业技术在农机方面的应用
1.1 农机管理网络系统的实现
农机管理网络系统主要是掌握农机系统管理的基本情况, 其中包括驾驶员的基本情况的管理, 对农机动力机械的使用情况管理, 对农机具的基本情况管理, 农机具在使用或者闲置时的信息要及时的更新到计算机系统当中, 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网上进行查询。农机管理网络系统的建立让农机有了一个良好的规范和标准, 操作人员按照这一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机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这对农户来说, 也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人均收入。
1.2 农业机械作业统计核算
在农业机械上安装作业机车核算程序, 能够实现网上传递核算, 这一操作主要是由作业区管理人员将农机作业情况填入计算机传递到农机中心, 实现作业区农机作业的统一核算, 之前农户要计算农机在工作时工作的成果一般都是采用纸质计算的方法, 自从在农业机械中安装了作业机车核算程序之后, 广大农户实现了无纸核算, 而且还提高了核算的准确率。
1.3 农业机械作业进度统计核算系统
这一系统是农业机械中较为常见的系统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各个管理区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时掌握农机作业的进度, 这一系统能够根据每台机车的作业小时数量和具体的工作数量确定定期的保养时间, 并通过网络发送到驾驶员的手上, 这样驾驶员按照收到的信息提示来控制机车的工作进度。
1.4 农田遥感资料
这一技术主要是依靠卫星来完成的, 经过卫星遥感地图对地面定点测量, 在经过几何形式的计算之后, 能够获得农田、道路、水库、住宅区等较为详细的地面位置信息, 这对于有效的管理这一地区是有着极大益处的, 方便总体规划。
1.5 农机历史资料统计
这一技术主要是把资料通过相应的编制程序输入到农机数据中心, 在数据中心储存了全部的农机使用资料, 我们的操作人员可以在这些历史资料中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6 农田地理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是把农田地图输入到计算机当中, 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在计算机中查询到某一个地区某一地块的基本情况, 包括地块的施肥、施药、轮作、年度种植作物品种及产量等等, 再有就是能够有效地查询到某一地块所处的地理位置, 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
1.7 农机经验交流系统
这一系统的形成主要是先设立一个农机经验交流的网页, 将经常用到的农机机型的维修和保养的常识放在上面, 另外还将一部分改进的农机技术输入到计算机的网页当中, 在各个地方的农机部门要设立能够上网的计算机, 这样操作人员在农机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有网络的地方, 上网到农机经验交流系统中, 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农机故障。
1.8 GPS动态跟踪调度系统
在农业机械上安装作业机车GPS, 运用电脑系统可以准确的报出GPS接收机的位置和运动的状态, 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农机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 再通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实现实时查询农业机械的作业时间、作业地块、作业速度等相关信息。与此同时, 为了操作人员方便观看, 我们还可以在农业机械上安装视频装置, 这样可以实时的掌握机车的作业情况。
1.9 GSM短信群发系统
GSM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利用GSM系统实现短信群发, 让农机操作人员能够以最快的方式通过本身的手机来获取通知、农机新动态、新技改及农业机械的相关保养的提示等信息, 方便了农机的组织管理、机车调整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
1.1 0 视频远程监视系统
我们知道农业机械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 实施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在农机控制中心设置很多个能够调焦的自带红外线的监视系统设备, 自带红外线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夜间实行实时监控, 各级的农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对农机中心的农业机械进行实时观察, 这样利于农业机械的管理。另外, 对农业机械的防火防盗也要时刻引起注意, 有很多地方的大型农机具都是国家实行农机补贴政策之后购置的, 一旦出现丢失的情况, 损失的不仅仅是农机管理部门, 国家也会遭受到损失, 所以对农机具的管理和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1 农机作业计划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在每年年初的时候, 根据地区地块的种植安排, 由农机控制中心进行农机作业计划指标的设计, 并对其进行组织实施。此外, 还要对农机作业地区的春耕、播种、收获等步骤进行整体的农业规划, 制定机车的油料和保养计划, 这一点非常重要, 并且要在使用之前就要进行保养, 一旦没有进行有效的保养, 如果在真正使用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不仅会影响种植的进度, 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最终的农作物产量, 所以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养护。
1.1 2 对环境数据的采集
在农机控制中心, 通过计算机可以看到作业区境内的自然环境情况, 并对这些自然情况 (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进行实时的记录, 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保护地栽培。
2 结语
数字农业技术是我国逐渐兴起的一项全新的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人们会对农业技术有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 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的增加和一些大型农机具的普及推广, 今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会全面的转变成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鲜国建, 孟宪学, 常春.基于农业本体的智能检索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6) :470-474.
[2]曾小红, 王强.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概况[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8) :468-473.
数字技术与出版 篇8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态势, 2012年英国图书市场总值比上一年同期下滑3%, 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市场总值最低点;全英的实体书店在过去的五年内减少了25%, 由4000多家下降到了3000多家。同时根据英国出版商协会的统计数据, 英国数字市场占当年国内图书市场总体份额已经由2008年的3%猛然增至2011年的10%~15%。
在纸质业销售日益低迷的背景下, 电子书的热销恰恰彰显了其诸多优势: (1) 明显的价格优势。 (2) 方便快捷的服务。 (3) 海量的阅读内容。 (4) 丰富的阅读体验。出版社更加侧重于内容挖掘, 提供附加值更高的服务。网络社交族群满足了读者在微博及各种社区网站分享阅读感受和学习的需要。
企鹅出版社在2010年时曾做过一个试验, 《斯蒂芬弗莱自传》一书, 在圣诞节期间同时发布精装本、音频、电子书、增强型电子书、app五种形态。精装书定价20英镑, 销售40万册。实验表明, 就目前而言纸质书不会消亡, 尽管电子书将来可能会取代纸质书。
虽然数字化来势汹汹, 但英国出版界对数字出版形式的态度是持谨慎尝试的, 需要小范围地去实施, 不要急于脱离以前的传统出版模式。首先是勇于尝试和实验, 然后依赖数据, 依赖事实, 了解用户喜好, 建立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创业态度, 同时还需要有数字方面的专长。例如, 培生公司专门收购了一家XML数据库公司来为自己的出版资源提供数字化服务。
二、数字技术改变工作流程
传统出版商在将其内容资源数字化后, 又实现了数字产品的平台化, 而技术商也开始涉足出版业。此时的出版商与技术商的界限已不明显。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平衡消费者、出版商、技术人员以及版权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人类文化公共性与其版权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读者阅读体验的改变, 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 数字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 出版工作流程必然要发生变化, 需要针对消费者使用不同的阅读设备, 采用不同的格式, 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同一内容多种格式, 如epub2、epub3、mobi、kf8、新epub3、app等, 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 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阅读心理。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 以前主要是以印刷为中心的呈现方式, 内容、结构以及呈现方式是一个整体, 只有纸质本一种呈现方式。
现在智能手机、阅读器、IPAD、电脑等阅读方式的增加, 形成了以内容为主的呈现方式, 内容、结构与呈现方式的分离, 实现多种呈现方式, 如传统的纸质本、电子书、网页、智能手机、PDF文件、音视频、APP等。
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形成新旧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而出版工作流程也要随之作相应的转变。由传统的多种格式重复劳动转变到用XML语言标识的一种格式, 多种输出。书稿在编辑工作进行之前, 先期进行XML处理, 再由编辑、制作、版权、营销等流程进入生产实现不同的呈现方式。
从工作流程上看, 采用数字技术结合生产与营销, 利用网络形成各种数据, 并将这些数据反馈到各个部门, 重点在于数据分析, 通过更有效地分析数据, 及时调整定价、选题方向, 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动态。
三、数字技术改变出版思维方式
XML技术的出现导致出版社的流程、技术、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发生变化, 参与出版生产的每个部门都会产生元数据。从编辑、发行、印前制作部门都必须学习新的技术, 掌握新的工具。
第一, 编辑在组稿初期甚至约稿的时候, 需要指导作者正确使用XML, 决定这本书可以开发多少延伸产品, 有多少种呈现形式, 不同的销售方式, 做框架结构的标识。
第二, 文字编辑要为具体内容做标识, 确认内容延伸开发, 并对已经标识的XML作检查, 保证XML稿件的标准性。
第三, 技术部门与编辑合作, 分解内容, 为章节、扉页、目录、索引等关键元数据进行标识, 为碎片化作准备。
第四, 发行部门根据内容的标识, 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新产品, 为图书做搜索引擎优化, 保证图书能出现在消费者的搜索结果里, 同时还要监测网络搜索和关键词, 向编辑和技术部门进行反馈, 及时修改标识。
此外, 数字出版下的编辑应该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书, 了解消费者的阅读体验和不同阅读器的特点以及不同网络电子书的购买体验,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数字出版战略。
四、数字技术下的创新想象
根据调查, 有62%的人使用平板电脑, 每天平均花费2.4小时, 74%的人在家中使用平板电脑, 75%的人使用平板电脑在家庭办公室。APP、电子书越普及, 技术公司如亚马逊、苹果的市场份额就越大, 竞争力就越强, 传统纸质出版社的日子就越来越难。唯有联合加创新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创新和知识是出版经济增长的核心。
文化产品的形成和产出需要人创新性的投入, 产品承载着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作用。新想法必须被接受、被认可、被批评然后才能成为一个文化产品, 而出版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正在这一过程中。
如何才能创新思维应用想象力, 一个课堂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例:设计一个时光机器, 穿越时空, 将时间变长、缩短、压缩、拉伸, 科幻小说里才会发生的事情, 不可能的任务, 换一种思维, 换一个角度, 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便宜的时光机器:将一个气球吹大, 用针戳, 在准备戳破气球之前, 人提前做出了闪躲的动作, 这是对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 相当于刚才的几秒回到了未来。
上面的实验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 它要采纳的是由行为到反思到分析到计划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 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旅程。
下面用反思行为来看待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网络盛行的时代, 实体书店受到很大的冲击, 生存下来的实体书店也纷纷转型, 提供附加服务, 加强销售, 多方寻求合作。虽然像台湾诚品书店, 不仅做到了业内名声响亮, 更成为台湾的地标景点之一, 但是即使这样一个书店, 它都是不赚钱的。
实体书店方便浏览, 可是电子书更方便阅读, 随时下载, 随时阅读, 它会不断蚕食纸质书的市场, 实体书店便呈无米之炊, 电子书杀死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消亡进一步助长电子书。
当电子书比例增加, 实体书店倒闭, 传统出版的优势不再, 作者、读者和出版社不得不放弃纸质图书, 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 而且会越来越便宜, 阅读终端拥有量的持续增长, 导致电子书销售增加。消费者一旦购买阅读器, 以后往往就购买便宜的电子书。
纸质书受到冲击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从出版的角度来看, 也开辟了一个新市场, 既拥有传统线下, 又拥有网络线上, 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都是出版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 出版社所要做的除了满足消费者需求, 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从根源抓起, 推进文字的阅读, 培养阅读的乐趣, 多开展活动加强行业地位, 利用品牌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打造自己的知名度, 品牌效应也是图书的附加值。
摘要: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出版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数字引发的大数据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对出版而言, 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渠道提供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产业边界逐渐模糊, 亚马逊、谷歌、苹果三大技术巨头已参与出版活动中, 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行业除了和他们联手, 还需要融入其中, 接纳吸收, 从而改革创新自己。笔者根据在伦敦艺术大学的研修学习经历, 结合英国数字出版的现状, 分析探讨数字技术与出版的影响。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篇9
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 无论是采用传统密钥系统还是公钥系统, 其保护方式都是控制文件的存取, 即将文件通过某种加密技术加密成密文[1], 使非法用户不能解读。但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 这种通过不断增加密钥长度来提高系统密级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另外, 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需要进行加密、认证和版权保护的声像数据也越来越多。数字化的声像数据从本质上说就是数字信号, 如果对这类数据也采用密码加密方式, 则其本身的信号属性就被忽略了。近年来, 许多研究人员放弃了传统密码学的技术路线, 尝试用各种信号处理方法对声像数据进行隐藏加密, 并将该技术用于制作多媒体的“数字水印”。
随着技术信息交流的加快和水印技术的迅速发展, 国内一些研究单位也已逐步从技术跟踪转向深入地、系统地研究, 各大研究所和高校纷纷投入到数字水印的研究,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孙圣和、牛夏牧、陆哲明等, 天津大学的张春田、苏育挺等, 北京邮电大学的杨义先、钮心忻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刘瑞祯、谭铁牛等, 他们是国内较早投入到水印技术研究且取得较好成绩的科研人员。国家863、973等项目也都包含水印的研究项目, 从而为国内的信息安全产业提供了有效的、可靠的保障。
目前数字水印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现有的数字水印技术包括空域数字水印算法、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算法及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水印算法等。空域数字水印算法中的最低有效位方法 (LSB法) [2], 该方法利用源数据的最低几位来隐藏信息 (具体多少位, 以人的视觉, 听觉系统无法察觉为原则) 。Schyndel的文章是第一篇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数字水印的文章[3], 算法有较好的不可视性, 不过可以轻易地移去水印, 鲁棒性差。空域数字水印算法是比较早期的数字水印算法, 这些方法抵抗JPEG压缩、噪声以及剪切等攻击能力较差。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变换域, 变换域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ox等人提出的扩展频谱算法[4], 首次明确提出了水印信息应该嵌入在图像的视觉敏感部分。奇异值分解的算法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水印算法, 奇异值分解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原始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5], 然后将水印信息嵌入到较大的奇异值中。Christine I.Podilchuk等在DCT域和小波变换域内进行水印嵌入和提取时, 利用JND模型控制了嵌入水印信号的最大强度, 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对图像视觉质量的破坏, 这一方法显示出了很好的透明性和鲁棒性。付德胜、孙文静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和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算法[6], 该算法采用YIQ色彩空间进行水印的嵌入, 并通过计算JND阈值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 以获得更好的鲁棒性。
2 数字水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数字水印就是指嵌入到被保护对象 (如静止图像、视频、音频等) 中的某些能够证明其版权归属的数字信息, 可以是作者的姓名、序列号、公司标志等等。数字水印是携带所有者版权信息的一组辨别数据。数字水印被永久地嵌入到多媒体数据中用于版权保护并检查数据是否被破坏。通常我们讨论的水印系统由水印嵌入系统和水印检测系统组成, 其中嵌入系统有两个输入, 一个是所要嵌入的水印信息, 另一个是要嵌入水印的载体作品, 输出为嵌入水印的水印作品。水印检测系统则检测出作品中是否嵌有水印或嵌入何种水印。
一般数字水印系统的通用模型包括嵌入和检测 (提取) 两个阶段。数字水印的嵌入阶段, 嵌入算法的嵌入目标是使数字水印在不可见性和鲁棒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折衷点。检测 (提取) 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个相应于嵌入过程的检测 (提取) 算法。检测算法一般是以基于统计原理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水印存在与否, 它的目标是使错判与漏判的概率尽量小。提取算法通过提取出水印 (如字符串或图标等) 并与原始水印进行比较以判断水印是否存在。并且, 为了给攻击者增加去除水印的难度, 目前大多数水印制作方案都在嵌入、检测 (提取) 时采用了密钥, 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读出水印。
2.1 水印嵌入系统
其功能是把水印信息嵌入到原始图像中, 为了能成功地提取水印信号, 算法必须使水印对故意或非故意的袭击和失真 (相当于信道噪声) 具有鲁棒性。
图1为一般的水印嵌入过程, 其输入为原图像I、水印W、密钥K (公钥或私钥) , 输出为含水印的图像I', 则内嵌过程可定义为映射:I×K×W→I'。
图1数字水印嵌入方案
2.2 水印的恢复系统
其功能是完成从待检测图像中提取出水印信号。图2描述了一般的水印恢复过程, 其中置信度表明了所考察图像I'存在水印的可能性。
图2数字水印恢复方案
3 数字水印的特性
不同的应用对数字水印的要求不尽相同, 一般认为数字水印应具有如下特性:
3.1 安全性
水印应能为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产品的归属提供完全可靠的证据。水印算法能够将所有者的有关信息 (如注册的用户号码、产品标志或有意义的文字等) 嵌入到被保护的对象中, 并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水印可以用来判别对象是否受到保护, 并能够监视被保护数据的传播、真伪鉴别以及非法拷贝控制等。
3.2 透明性
透明性是指视觉或听觉上的不可感知性, 即指因嵌入水印导致载体数据的变化对于观察者的视觉或听觉系统来讲应该是不可察觉的, 最理想的情况是水印与原始载体在视觉上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绝大多数水印算法所应达到的要求。
3.3 鲁棒性
鲁棒性是指水印应该能够承受大量的物理和几何失真, 包括有意的 (如恶意攻击) 或无意的 (如图像压缩、滤波、打印、扫描与复印、噪声污染、尺寸变换等等) 。显然在经过这些操作后, 鲁棒的水印算法应仍能从水印载体中提取出嵌入的水印或证明水印的存在。一个鲁棒的水印应做到若攻击者试图删除水印将会导致水印载体的彻底破坏。
3.4 保真性
保真性是指加入水印后, 并不会损害原来的媒体内容价值。由于水印特性的要求对应用的依赖型很强, 以上特性并非所有水印系统都必须满足, 恰当的评价准则和具体的应用有关。
4 结束语
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数字信息的发展, 用于信息安全的数字水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数字水印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特性等方面基本理论, 务求对该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它在篡改鉴定、数据的分级访问、数据跟踪和检测、商业和视频广播、Internet数字媒体的服务付费、电子商务、认证鉴定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数字水印技术的背景、基本原理、特性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数字水印技术。
关键词:数字水印,鲁棒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吕欣, 马智, 冯登国.安全隐写系统的信息理论分析.计算机科学, 2006, 33 (6) :140-142.
[2]A.Tirkel, G.A.Rankin, R.Van Schyndel.Elec-tronic watermark.Digital Image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DICTA93, Mac-quarie University, 1993, 666-673.
[3]R.G.Schyndel, V.A.Z.Tirkel, C.Fosborne.A digital watermark in proceeding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mage Processing, Piscat-away:IEEE Press, 1994, 86-89.
[4]I.J.Cox, J.Kilian, T.Leighton, et al.Secure spread spectrum watermarking for images, au-dio and video.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1996, 243-246.
[5]易学良, 石跃祥.基于图像加密和奇异值分解的数字水印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 41 (24) :100-102.
浅谈“数字滑坡”技术 篇10
1.“数字滑坡”技术[1], 就是以遥感 (R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方法为主, 结合其他勘探、试验、调查手段获取数字形式的与地理坐标配准的滑坡基本信息 (滑坡各要素, 地形、光谱、土地覆盖、形变、地质构成、物理力学特征) ;并利用GIS技术存贮和管理这些数字信息;在此基础上, 根据滑坡地学原理进行空间分析, 研制各类滑坡模型, 服务于滑坡调查、监测、研究、滑坡灾害评价、危险预测、灾情评估、减灾和防治等。
2.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近年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交通建设和水利水电工程等人类活动加剧, 我国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引发了诸多地质灾害。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区, 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地质条件, 致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非常严重。据初步统计, 我国每年因崩塌、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并且, 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 上述统计数字还在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借助于“数字滑坡”技术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 做到提前防灾减灾极其重要, 滑坡的信息管理和预测预报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数字滑坡”的概念模型
对于滑坡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滑坡表达, 二是滑坡稳定分析, 三是滑坡预测预报。图1为“数字滑坡”的概念模型, 可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完成滑坡信息的数字化描述, 目的在于描述滑坡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滑动面的位置和形态、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中间层用来实现数字滑坡的综合数据平台;应用层主要完成滑坡信息的施效阶段, 即实现对滑坡的预测预报。
1.“数字滑坡”的基础层
“数字滑坡”的基础层主要包括滑坡的基础信息内容。
滑坡基本信息就是与滑坡相关的各个要素及滑坡发育环境要素, 它是与滑坡体直接相关的个性特征, 通过这些信息, 可以掌握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成因机制、变形演化等基本情况。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 一般具有下列要素:滑坡体、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轴、滑坡鼓丘、拉张裂缝、剪切裂缝、扇形裂缝、鼓张裂缝、破裂缘、后缘洼地、滑动面、滑动带、滑坡床等。就滑坡解译而言, 滑坡体和滑坡后壁两项为必要的最基本要素, 其余的视工作比例尺及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而定。产生滑坡的基本地质环境要素有: (1) 能产生滑动面及滑坡堆积的物质 (地层、岩体、堆积) ; (2) 使部分斜坡与山体分离的软弱结构面或带; (3) 使与山体分离的部分斜坡及可能向前运动的临空面。所以滑坡环境遥感调查主要包括地层、岩体或堆积体的岩类、岩性、风化程度、堆积特征等, 断裂、节理裂隙、层面、分界面等内容。滑坡遥感调查还需收集及调查其他勘查、试验资料以及包括人类活动状况在内的触发因素资料。滑坡的基础数据的建立过程如图2:
按照图2的程序, 建立一系列研究对象区域地质信息基础数据库。如:地形等高线数据库、地表水系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滑坡GIS可视化分析奠定了基础。从而保证外业采集和调查的数据能够满足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的要求, “完成测绘调查成果的直接入库。
这个过程既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也包括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实现滑坡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入库,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涉及到大量的图件、报告、文献等数据资料, 它是图形数据集合的主体, 是构成本系统的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有:扫描矢量化输入、数字化仪输入和其它图形格式转换输入三种方式;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主要通过手工的方式。
2.“数字滑坡”的综合信息平台
综合信息平台以基础层为依托, 主要包括滑坡预报模型、滑坡预报判据、宏观迹象信息、滑坡实例信息、专家知识等内容, 这些为预测滑坡所需要的共性特征, 如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参考借鉴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既包括定量信息 (如各种监测数据) , 也涉及定性信息 (如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宏观变形破环迹象、前兆信息等) , 将这两种信息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滑坡的综合信息预报。
3.“数字滑坡”的应用层
应用层是“数字滑坡”的决策服务层, 应用层包括三个层次:定量预报、定性预报、数值分析。
滑坡的定量预报主要是利用滑坡的各种监测资料, 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坡体失稳破坏时间预报, 具体包括确定性预报、统计预报、非线性预报三类。
滑坡定性预报主要是根据滑坡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宏观变形破坏迹象以及临近失稳阶段所显现的异常特征来判断和推测坡体所处的变形演化阶段、稳定性状况及可能失稳时间。
数值分析是根据坡体的基本资料、宏观变形迹象和前兆信息, 采用预报和GMD预报方法, 判断坡体变形破坏的成因机制、变形演化阶段、目前的稳定性状况、推测发生失稳破坏的大体时间。在此基础上, 借助于专家系统的思路和手段, 对滑坡目前的状况做出综合判断。GMD预报是通过对滑坡地质模型的研究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 建立能综合反映滑坡变形破坏内部作用机理与其外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地质 (G) —力学机理 (M) —形变 (D) 耦合。GMD预报是今后滑坡体预报发展的趋势。
(三) “数字滑坡”的关键技术
“数字滑坡”技术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技术, 以多种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为主;数据传输技术, 以宽带光线和宽带卫星通信网为主;数据存贮与管理技术, 以空间数据库及共享技术为主;数据应用技术, 以仿真与虚拟技术为主, 包括为应用目的服务的实验和试验。“数字滑坡”的技术路线图3如下:
系统开发可使用基于ArcGIS Engine的AO组件化技术, 采用C#等高级程序开发语言进行, 利用ArcSDE引擎,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10g来实现“数字滑坡”多类型、多格式、多尺度和多比例尺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的相关功能应包括:
1. 制作具有透视效果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对滑坡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浏览和交互。
2. 实现对三维数据的管理并且创建具有三维视觉属性的图层。用户可以预览三维场景和数据, 可以查看具有多个图层的三维数据、数据可视化。
3. 可以由GIS数据生成新的表面, 以及分析表面、查询表面某一位置的属性值和分析表面不同位置的可见性。
4. 对滑坡监测点进行距离分析、位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
5. 利用Arc GIS中的踪迹分析功能产生滑坡的时间事件数据, 对滑坡进行时间偏移计算, 并对滑坡进行分析和计划, 对滑坡的近期变化进行演示。
(四) 结束语
利用3S (RS、GIS、GPS) 技术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 将是未来“数字滑坡”技术发展的趋势, “数字滑坡”技术应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从传统的空间数据库发展到利用空间数据仓库技术, 使滑坡信息系统从管理向决策处理发展。
2.实现多源信息的融合, 使各种滑坡数据在一定规则下进行分析、综合, 从而为完成决策或评估进行自动信息处理。
3.采用高技术手段进行滑坡三维数据采集, 准确而及时地获得滑坡三维形状的空间数据, 如航空照片、卫星照片、GPS测量技术、飞机塔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模型技术等获取数据。
4.采用高技术监测手段, 对滑坡三维时空稳定性进行监测并预测预报其灾害, 如GPS干涉测量技术、立体三维摄影、光线应变监测技术、监测的同时也包括对这些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摘要:简要介绍“数字滑坡”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分析“数字滑坡”的概念模型, 并提出“数字滑坡”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滑坡,3S,空间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治华.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J].北京:现代地质, 2005 (6) .
[2]董卓斌, 陈洪婷.基于GIS的云南安宁县滑坡危险性预测[J].山西:山西建筑, 2006 (4) .
[3]张永善, 陈金贤, 范永贵, 宋显祥.青海省特大滑坡调查中采取数字滑坡技术的意义及应用[J].青海:青海环境, 2007 (6) .
[4]何振邦.3S技术在滑坡预报模型建立的综合应用[J].广西:大众科技, 2008.
数字技术与大脑进化 篇11
数字技术对大脑的影响
数字技术其实是首先影响大脑,然后才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美国的调查为例,现在以休闲娱乐为目的而阅读的青少年人数比上一代少多了。哈佛大学的托马斯·帕特森教授等人发现,自1928年以来,在18~34岁的人群中,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数已下降了28%。而且,如今在18~34岁的人群中,只有16%的人看报纸,但在3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数字为35%。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或电影的时间接近3小时,远远超过了花在休闲和体育运动上的时间。但是,因特网的发展比起电视更能影响人们,而且成为取代电视刺激大脑的首要刺激源。在美国,每10个家庭已有7个连上了因特网。娱乐、政治讨论乃至社会变革,以及与朋友和同事们的交流无不依赖因特网和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这种无孔不入的渗透必然会影响大脑,其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就不利的方面而言,大脑可能正在失去基本的社交能力,比如失去察颜观色的能力。在过去传统的交谈中,人们是面对面的,双方都会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或把握对方一个微妙手势所包含的情感内涵。但是,成天只在键盘上与他人交往,就有可能让人们丧失大脑这种察颜观色的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每在电脑前度过一小时,用传统方式与他人的交流就减少近30分钟。这就让科学家担心,随着控制人类交流的神经回路的退化,人们的社交技巧将变得笨拙不堪,我们会经常曲解,甚至会忽略微妙的非语言信息。如果大脑的社交能力进一步退化,10年后的一个国际首脑会议可能会受到影响。那时,一个被误解的表情或手势就可能造成军事冲突的升级,但也可能达成和平的协议。
不过,研究人员发现,数字化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其实更多的是正面的,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为聪明,智商更高,甚至会改变人类对自己智商的定义。大脑神经回路时刻都在回应着感觉刺激,人们在电脑上进行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开视频会议、即时通信和网上购物等,无一不在刺激大脑。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刺激加速了大脑的反应。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数字技术的刺激可以使计算机高手的大脑特定区域刺激更为稳定,如大脑颞叶内侧;而从未接触过电脑的新手每天只用一小时在网上浏览,结果在使用计算机5天后,大脑的同一区域也会同样敏感起来。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年轻人的神经回路有更高的可塑性,而且如果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在网上时,他们的大脑反应将更为迅捷,智商会更高。
尽管一天有七八个小时或更多时间沉迷于网络可能造成更深的社交孤独感,但这会提高我们目前所定义的智商。新西兰联合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保罗·科尔尼的研究表明,一些电脑游戏实际上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和多项任务技能。每星期玩游戏48个小时的志愿者的多项任务技能比以前提高了2.5倍。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证明,视频游戏还能改善周边视觉,而且网络还使心智反应的时间加快了,大脑执行许多任务时更有效了。因此,未来人们会对智商重新定义。
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
数字技术影响大脑同样是以神经回路为生理基础的。人的大脑重约1.36千克,约有1000亿个细胞。大脑皮质(灰质)是大脑的中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神经细胞(神经元),每个神经细胞都有延伸的电缆,即轴突,后者构成大脑内部的白质,并且与大脑中无以计数的树突相连,轴突与树突相连的地方就是突触。通过无数的突轴,大脑细胞形成了相互沟通的无数节点和回路。实际上网络就是人的大脑神经回路的现实翻版。这些神经回路形成了大脑皮质(灰质)和白质记忆、思考、推理、感觉的基础,并指挥着人的行为。
数字技术使得人的大脑在进一步进化,而进化的本质是由原始的状态演化到特化或高级的状态。当然,在数字技术导致人的大脑进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的代沟,实际上就是“脑沟”。美国神经学家盖瑞·斯莫尔的著作《大脑革命》把从小接触数字技术的年轻一代称为“数字土著”,而把只在成年后才接触计算机和网络的人称为“数字移民”,他们之前接触的技术最多只有收音机、电话和电视。
显然,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对数字技术的感受和适应是不一样的,本质上就是大脑的适应程度,所以存在脑沟。例如,你有一个10几岁的女儿,她一边用新iPod练习上传,一边用笔记本电脑即时通信,一边打手机,一边复习功课。她的大脑将产生神经递质,形成新的树突和轴突,以适应更高级的形态。她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响应环境的刺激并发生变化。最终,这种进化性的改变将影响今后几代人。
同样,数字技术也轻而易举地改变了数字土著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名14岁的女孩可以敲击键盘,同时与10多名同学聊天,并在几秒钟之内就知道谁和谁闹僵了。这并不需要打上10个电话,或者说,“我得等明天上学时亲自与他们聊聊才知道”。
这样的大脑适应和进化对于数字土著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他们很快就会改变人的大脑回路的重新分布线路和恢复一些正在减少的神经通路。而新的技术性回路使人的大脑具有了特殊的潜力,例如平均智商提高,一心多用并且还不出错的能力也得到改善。对于数字土著来说,这等于是一种新的大脑进化。
对于数字移民来说,他们的大脑最终也能适应数字技术的变化,但与数字土著相比,只能算是改善。例如,现在的青少年更愿意在同一时间做多样的事情。2006年,美国一项调查发现,84%的青少年在做家庭作业时也在听音乐,47%的人同时在看电视,还有21%的人同时在做3件或更多的事。
但是,对于大多数数字移民来说,让大脑同时做多项工作是极不適应的,而且效率极低。因为他们在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大脑和行为已经接受并适应了一心不能二用的模式,他们大脑的神经回路没有接受过这种同时做二项以上工作的训练和适应。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的帕特丽夏·腾发现,婴儿潮(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多项任务同时竞争的不利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背景噪音搞得人们心烦意乱时,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叽哩哇啦的讲话。但是,如果让数字移民只专注一项任务时,他们
的大脑会表现得更好。
当然,对于任何人来说,同时做几件事都有困难。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的一项实验表明,给18~45岁的志愿者安排学习任务,同时要求他们数那些让他们分心的嘟嘟声,他们的记忆力要比专心学习时低很多。不过,数字土著在同时做几件事上面显然优于数字移民,这就是大脑的进化。
塑造健康的适应数字技术的大脑
大腦适应数字技术并随之而进化并非总是积极的,也有很多负面的问题。就我们现在所知,问题不少。例如,网络成瘾、孤独、困惑、焦虑、抑郁、疲劳、缺少锻炼、身体状况不佳、分心并导致灾祸。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国家都在禁止开车时打手机,这说明人类大脑在适应数字技术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进化得非常适应。
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是,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发现并抱怨,年轻人读书、完成作业的效率很低,而且做其他事情也是效率较低。这明显要归因于同时做多项工作,因为这种情况会让人们的大脑只是肤浅而不是深入地了解信息,这也让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踏实。还有研究发现,年轻人对数字技术的适应表现为,长期地同时处理紧张的多项任务可能延迟大脑额叶的充分发育。而大脑中的这个区域可以帮助人们看到大的图片,进行抽象思维并提前做出计划。如此,就可能造成现在的数字土著在完成任务的前瞻性(科学规划)、完成任务的强烈欲望和完成沉闷乏味任务的耐心上有所欠缺。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全面适应数字技术,并拥有一个健康的大脑呢?斯莫尔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大脑非技术训练,也即离线训练。意思是,即使我们离不开数字技术,也需要定期定时离开网络进行非数字技术的大脑训练。因为,人可以通过训练控制自己的大脑,以改进自己的行为和社会技能。
而且,数字技术,如上网和非数字技术,如情感,是刺激不同的大脑区域并产生不同的功能。上网和视频会议等刺激的是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但是,人类的情感刺激则是作用于岛叶。岛叶前部把身体感觉变成人类的情感体验,让抚摸变成爱意,让香气变成欲望。同时岛叶也转换着嗅觉、味觉、触觉、疼痛和疲劳等状态下的情感体验。而这样的神经回路可以称为人性的神经回路,因此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情感体验。
例如,通过离线训练不仅可以改善面对面的沟通能力,而且其他复杂的心智能力也可以得到改善。这类离线训练包括下棋、学习新语言、绘画、体育活动或训练大脑肌肉,甚至进行驾车训练。同时离线训练也包括情感交流和训练。
可以采纳的方法和做法有很多。例如,每天减少数字技术使用时间,有意识地与你心爱的人在一起,经常和家人一起共享晚餐,与人一起打球或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甚至每天做一锓饭等,都可适当地减少数字技术时间,并使大脑的各种功能区域获得平均受刺激的分配,以完善大脑的功能。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进行非语言交流训练也是塑造健康大脑的极好方式。应当了解各种肢体语言的意义,例如不同文化中挥手、点头、摆弄指尖、手势、耸肩等的不同意义。也要训练和了解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同时训练眼神接触,因为眼神可以表达多种情绪,如愤怒、激动、悲伤。此外还应训练触摸和身体接触,如把手掌放在别人肩膀上、握手、击掌等,另外,要组织和参加各种会议,尤其是在单位组织小型会议,让人面对面地探讨问题,当众发表意见,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聆听他人的意见,如果有争论更好。
数字农业技术 篇12
一标准的申请和前期工作
我们在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中, 特别是在北京电视台与北京电视台新电视中心工程的系统、技术工艺建设中, 面对各种项目实施时, 常查找、翻阅有关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的技术资料, 却没有发现相关的技术标准。为了确保各级电视机构, 特别是在大中型广电中心的数字电视系统的设计、实施以及改造工程中, 保证视音频数字信号高质量的传输, 以及各数字系统高可靠的连接, 故申请制定数字视频和音频电缆技术标准。2003年在台主管领导的支持下, 我们向总局科技司、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进行《数字演播系统视频和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制定工作。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广技监字[2003]229号文“关于下达2003年广播影视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及补助经费的通知”, 主要由北京电视台以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编制。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迅、程宏、龚波、周建华、聂明杰、杜元俊。
二标准的制定工作
经过这些年的标准制定工作, 我们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成员对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正如我们所见的海洋中的冰山, 其水面上可见的部分相对水面下不可见的部分是相当小的;而标准文本就像冰山水面上可见的部分, 而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和研究正如冰山更加庞大的水面下不可见的部分。
2004年初, 起草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制订了工作计划, 落实了分工。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004年2月至5月, 起草小组搜集、研究和分析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相关技术资料。准备用于测试的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样品。
2004年6月, 起草小组召开会议, 起草了本标准的主要框架, 研讨列入本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起草小组成员重点学习了制定、编制标准的标准。
2004年7月, 起草小组在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对国内外13款数字视频电缆和7款数字音频电缆, 共计20款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系统测试工作。测试涵盖了国内、外主要电缆生产厂家的产品。
2004年10月, 对部分电缆进行SDTV、HDTV信号传输测试。特别对HDTV信号传输进行了探索性实验, 希望对日益兴起的HDTV的应用做出一些探索和贡献。这也是国内较早针对HDTV信号传输的测试工作。
2005年初, 测试工作告一段落。在归纳数据、分析结果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缺项, 起草小组进行了补充。
2005年5月, 起草小组完成了本标准的初稿。随后, 起草小组召开了阶段性工作会议。会议中, 起草小组和测试人员对本标准的初稿和测试工作做了详尽的介绍, 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指正;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电视台领导也给予了指导。会后, 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本标准的初稿进行了修改。
2005年7月, 对部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进行了补充测试。
2005年8月, 形成了本标准的讨论稿, 2005年9月初, 起草小组将本标准的讨论稿提交全国广电标委会秘书处审阅。全国广电标委会秘书处提出了主要修改意见。
起草小组对本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负责的修改。
2005年10月, 起草小组走访国内部分视频、音频电缆生产厂家, 征询了对本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05年11月, 起草小组通过函审的方式, 广泛征求了全国各地的专家意见。
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 起草小组对返回的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 对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于2006年5月形成了本标准的送审稿。
在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 2006年7月2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广播电视行业标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审查会。审查会由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王联副司长主持, 全国广电标委会广播电视中心分标委副主任朱峰任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查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广电标委会、广电总局科技司、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重庆广电集团、福建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山德视讯公司、江苏天诚友谊线缆有限公司等15个单位的16位专家组成。
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关于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的介绍, 对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认真的审查讨论。审查委员会认为, 本标准对确保数字视频、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 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本标准的审查。
三标准的颁布、获奖和宣贯工作
2007年2月17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GY/T224-2007《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从2007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要求, 我们进行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的宣传、贯彻等工作。2007年4和5月, 笔者在杭州和济南分别用两个整天的时间, 向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各单位约400多位技术领导和骨干, 讲解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以及与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相关的技术和发展动向, 同时向与会者讲解了标准的理念和标准在技术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在2010年初, GY/T 224-2007《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获2009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本标准弥补了国内、国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在制播技术系统、广播电视中心等工程中日益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标准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次从事标准的编制工作, 随着编制标准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认识到编制标准工作是项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更是一项科学研究的工作。
我们重点研究了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其测量方法, 如: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衰减常数等重要指标。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献, 征询了业内的专家、学者的意见, 形成了标准的测量方法。同时对国内外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的典型样品进行了大量实测。在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检测中心, 对国内外13款数字视频电缆和7款数字音频电缆, 共计20款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进行了的系统测试工作, 以及随后的一些补充和增强性测试。
为了做好《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标准, 笔者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如GB/T 17953-2000《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GY/T 157-2000《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GY/T 158-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ASTM D 4566-2005《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Insulations and Jacket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Wire and Cable》、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等标准。通过学习和研究, 以及结合测试和日常技术工作, 笔者对SDI、HD-SDI数字视频信号、AES/EBU数字音频信号以及这些信号的传输、分配有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突破了一些技术难点, 如在1/2时钟频率下信号衰减等问题。在测量技术方面, 我们学习到了日常工作中接触不到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也体会到测量工作的辛苦和严谨性。
在标准的制定中, 我们遵循了标准的均衡性和经济性。在注重了标准的先进性的同时, 也考虑了标准的普遍性。希望通过视频、音频电缆标准的工作和研究, 来带动国内视频、音频电缆生产厂家、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征询了国内部分视频、音频电缆生产厂家对标准的意见, 也对国内视频、音频电缆生产厂家提供了技术文献和技术改进的建议。故标准采用Ⅰ类和Ⅱ类两种指标来考核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质量。
随着人们对电缆阻燃与火灾事故的认识加深, 对数字视音频电缆防火、阻燃等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视频音频电缆线路具有较高的传输可靠性, 而且必须考虑到它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本标准中还在广电类的标准中, 创新性地首次提出了重要的阻燃特性要求, 以适应建筑及工程中越来越来重视的阻燃、防火的要求。本标准中要求I类实心导体电缆标识的阻燃等级应符合GB/T 19666-2005的规定。
标准制定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笔者经过标准严谨性、完整性、逻辑性等的锻炼和提高, 对日后的工作是很要指导意义的, 增强了在日常技术工作中标准化意识。在设备选型、新技术运作、事业建设、技术改造等工作中首先必须考虑是否符合国家、行业的各项标准, 遵循标准化的规律。广播电视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过渡, 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实现。与模拟系统相比, 技术标准在数字化、网络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起草小组的成员虽然日常工作都很忙, 大家互相配合、支持, 抽出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测试和研究工作。本身标准的制定工作是没有报酬的, 也很清苦。大家是凭着对电视事业的热爱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来不断克服标准编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才有今天的初步成果。
五对标准的认识
在与一些电视技术人员接触中, 发现存在忽视标准和标准工作的情况和问题。
什么是标准?根据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的规定,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 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的实际情况, 广播电视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过渡 (包括即将展开的三网融合的技术业务中) , 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实现。与模拟系统相比, 技术标准在数字化、网络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z在设备方面, 模拟系统的标准主要规定设备的外在接口, 而数字系统的标准不仅规定设备的外在接口, 还要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整个过程和细节甚至是每个比特都做详细的规定, 如果标准不统一, 设备和网络都将无法联通, 数字信号将无法畅通;
z在系统方面, 模拟系统工程是单一的、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 而数字系统则是统一的、综合的、从播出到接收的大系统, 接收端与播出端必须完全对应, 这就要求对播出系统、传输系统与机顶盒或接收机统一制订标准;
z在相互关系方面, 模拟系统的标准主要是单一的技术标准, 而数字系统的标准则是集信息标准、广播电视技术标准、通信传输标准、计算机标准于一体的多层次的标准。
当今的市场竞争, 标准领先已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 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主动权, 甚至是控制权。标准化同时是企业管理的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 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 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 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同时标准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情报来源。
摘要:介绍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技术标准的编制情况, 对申请和前期、标准的制定、以及标准的颁布、获奖和宣贯工作进行了说明, 总结了标准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介绍了个人对标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