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精选12篇)
科学教育 篇1
6月8日上午,2015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在江苏南京开幕。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内的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和科技教师约12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承办。论坛的主题为“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围绕探究式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STEM教育等内容作大会主旨报告,开设“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资源支持、科学探究技能(科学实践)”3个分论坛,采用workshop互动研习的方式,深入探讨交流科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活动旨在为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当前国际先进的科学教育展示和交流平台,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理念支撑和实践方法,推进国内外科学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论坛共邀请发言人21人,其中大会主旨论坛报告人7名、分论坛主持人及发言人14名。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承办方采用全程摄录的方式,将论坛的学术成果共享。
相关内容和视频,敬请关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网站:http://www.cacsi.org.on。
科学教育 篇2
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教育解读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它是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智慧.科学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该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在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指引下的科学教育,并从系统哲学、生态哲学和技术哲学三个维度,对如何提高和发展科学教育提出了初步设想.只有在正确的科技哲学观的指导下,科学教育的质量才会得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可能得以实现,人们才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作 者:熊士荣 陈克勤 XIONG Shi-rong CHEN Ke-qing 作者单位:熊士荣,XIONG Shi-rong(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1)陈克勤,CHEN Ke-qing(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410081)
刊 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2(6) 分类号:N02 G40-02 关键词:系统哲学 生态哲学 技术哲学 科学教育科学教育 篇3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教育项目;科技场馆;青少年;促进
1 科学教育在国外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造成一些强国的崛起:如蒸汽机和纺织业之于英国;有机化工和内燃机之于德国和电力、铁
路和钢铁业之于美国。西方国家由此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将科学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冲破了被教会控制的经院教育,实行了科学教育,即在中小学中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在我国,科学教育进入课堂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901年, 清政府决定将旧式诵读经书的学校改革为现代化的学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全国普遍实行。这是科学教育进入学校的开始;民国初期, 中国政府在小学课程中设置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自然课和常识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和国民希望强国的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先后公布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重新编制了小学《自然》课的大纲和教材以及完成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小学科学教育八套教材的审定。这说明我国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着力把科学教育提高到与传统的语数英物化课程并重的高度上来。
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世纪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的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国家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科学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许多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样确立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经合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测项目(PISA)对15岁的青少年进行素质评
测,以前只评测语文和数学,自本世纪以来增加了对科学素质的
评测。2008年,PISA把科学素质的评测列为重点,给予很大的重视。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在早期建立的科学概念,掌握的探索技能以及确立的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成年后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科学教育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
2.2.1 青少年早期的经历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健康、以及脑的组织结构等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早期青少年脑的可塑性最好,是功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却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2.2.2 脑的发育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既和基因有关,又和外界的刺激有关 。在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中,给青少年创造优良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2.3 早期发展对青少年气质和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们一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社会来说也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2.2.4 早期发展对于感知和认知能力,对于身体健康,对于预防不良发展倾向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总之,青少年的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他们后来的学习、工作,以至成年后的发展,从整体上说,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某些方面后来可能做些弥补,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 在科技场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我国科技部科普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735个,其中含科技馆364个,科学技术博物馆632个,青少年科技馆(站)739个。青少年是科技馆教育活动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众,科技场馆是开展校外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硬件设施急剧扩张的同时,科技馆要吸引公众、尤其是让青少年“走进来”,并且“留得住”,就要在软件,尤其是科学教育项目的研发上下功夫。科学教育项目研发也是解决目前科技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
4 科学教育项目在福建省科技馆的开展情况
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始创于2012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展评活动,向社会、中小学校和科技场馆推介这些教育项目,提高人们对科技场馆非正规教育价值的认知。同时,主办单位还希望活动能传播创新的科学教育方法和理念,激励更多的科技场馆研发创新性的科学教育资源。
在2014年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福建省科技馆推荐了两个项目:“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和“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这两个项目都极具当地特色,深受参与青少年的喜爱。
4.1 “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
寿山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其色泽瑰丽雅致,品种丰富多样,目前有160多种,在石间世界可谓倾国倾城。其中“田黄”价比黄金,几乎是历代皇帝刻制 “御玺”的专用石料。“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旨在以福州本地特色自然资源——寿山石为依托,让孩子从欣赏、体验、实验探索、刻制、交流等方面经历对寿山石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
项目流程有:
①赏石:到“寿山国石馆”参观。
②探石:到“寿山石矿洞景区”探索寿山石挖掘的方式和形成的奥秘。
③捡石:在景区捡石区捡自己心仪的石头,辨别石头质地。
④磨石:在磨石区打磨石头,形成自己的寿山石毛坯。
⑤研石:在福建师范大学地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岩石分类和辨别方法,对寿山石的硬度、种类、成分、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探究,撰写探究报告。
⑥刻石:在专家指导下了解篆刻历史,学习篆刻方法,并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
⑦写石:制作寿山石探索海报,表达自己的体验及收获,传播寿山石文化。
⑧谈石:邀请各界专家和孩子们一起座谈交流。
⑨挺石:进行网络签名,支持“爱我国石、爱我家乡”活动。
本项目的特色有:
4.1.1 深入、系统的探究过程
本活动从考察体验开始、到动手实验研究、到亲手磨石和篆刻,制作海报以及网络签名等,充分考虑到少年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和体验,到实验及理性分析,最后到情感升华和表达,探究过程系统、深入。相对单一的课堂授课,孩子在其中所收获到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精神以及情感体验是极其深入的。
4.1.2 与学校科学课程衔接紧密
与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认识岩石》、《岩石会改变形状吗》等内容契合,很好地实现了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
4.1.3 文化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活动把岩石形成、寿山石形成及成分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寿山石文化艺术体验过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具文化内涵。
4.2 “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
这个科学教育项目方案旨在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教育,使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同时启迪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认识到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并可结合福州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两岸科普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2.1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对闽江河口湿地鸟类活动的观测,了解认识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初步学习鸟类活动的观测技能。
4.2.2 青少年的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4.2.3 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兴趣的培养目标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近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自项目开展以来,参与的青少年在专家的指导下,观赏鸟类纪录片、参与观测知识讲座,并实地进行了湿地考察。在考察中中青少年们完成了观测、记录、写生、填写考察报告等多项任务。在活动中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湿地、飞鸟、人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体会到湿地的脆弱,大大增强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比任何一堂青少年只能正正经经坐在教室里,教师讲授,青少年只能被动接受的生物自然课程的效果都要好得多。而且,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兴趣,科技馆还组织他们进行湿地写生比赛,制作湿地水鸟书签,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5 总结
科学教育 篇4
一、偏颇的科学教育
案例1:小班科学实验“沉与浮”
老师带着几个水盆和一堆零零碎碎的物品来到教室。物品有小木船模型、积木、剪刀、塑料泡沫、小铁球、纸团, 等等。小朋友从自由活动的喧哗中静下来, 好奇地望着老师。
师:“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好, 看着老师,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科学小游戏, 好不好?”
幼儿: (齐声) 好!
师:“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做, 记住小嘴巴要闭好。这是一盆水, 老师把这些拿来的东西放进去, 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哪个东西浮起来, 哪个东西沉下去了, 再动动小脑筋想想为什么, 要仔细看哦!” (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望着地上那盆水, 老师把小木船模型放进盆里。)
幼儿:“浮起来了, 小船浮起来了。” (老师接着又把一个正方体的积木放进水里。)
幼儿:“积木沉下去了。”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 为什么木头做的小船能浮上来, 而木头做的积木却沉下去了呢?”
幼儿甲:“船就是浮在水面上的, 我还坐过真的船呢!”
幼儿乙:“因为积木太沉了, 太沉了所以掉下去了!” (孩子们议论纷纷, 老师示意安静!)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不太对, 老师告诉你们, 是因为小木船底部的表面积大, 大家可以看一看, 同样重的两样东西, 小船的表面积大所以浮起来了, 而积木的表面积小就沉下去了。有很多用钢铁制成的大船很大很大, 也能浮起来。明白了吗?”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望着老师, 有的点头说明白了。)
师:“接下来咱们再做个试验。” (老师把一个小铁球和一个纸团放进水里, 铁球沉进去了, 纸团浮在水面。)
师:“大家再想一想, 为什么大的纸团能浮上来, 而小的铁球沉下去了?” (孩子们不作声, 呆呆地望着老师。)
师:“因为每种东西都有自己的密度, 铁的密度大, 重, 而纸团的密度小, 比较轻所以能浮上来!接下来小朋友们可以分小组自己来做, 看什么东西能浮起来, 什么东西能沉下去。”
(孩子们分小组围成一堆做实验, 有的孩子只在旁边看着。)
观察者:“你能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沉下去吗?”
幼儿:“我也不知道!”
我很为这些孩子们遗憾, 他们显然对这个科学实验很茫然。这让我想到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一个场景。
案例2:“旱田”老师
……“旱田”老师先让孩子们从电车里取出小铁锹、锄头等工具来, 然后, 先从除草讲起。老师告诉大家杂草的害处, 像“杂草有多么结实”啦, “杂草比庄稼长得快, 所以挡住了庄稼的阳光”啦, 一点一点的教给大家。而且, 老师一边说着话, 手上丝毫不停地拔着草。大家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拔草。然后, 老师又告诉孩子们怎样用锄头翻地, 怎样在地里培垄, 怎样播撒萝卜种子, 怎样施肥……总之, “旱田”老师不仅教给大家怎么种庄稼, 还告诉大家很多很多有趣的事, 有关虫子啦, 鸟儿啦, 蝴蝶啦, 还有天气的知识。“旱田”老师结实的手上骨节突起, 好像在告诉大家, 他说的每一句话, 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经历过、自己发现的。“旱田”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么干活。大家忙得满头大汗, 终于干完了播种的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虽然有些垄有点歪歪扭扭的———今天的庄稼活干得实在是很漂亮。
……“旱田”老师把自家田里多出来的肥料, 施放在学校田里。大家种的小苗茁壮地长了起来, 每天都有人跑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了, 然后回来向校长先生和同学们报告, “我种的种子居然发芽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多么令人惊讶, 多么让人高兴啊!每当几个人凑到一起的时候, 孩子们总会谈论起自己的庄稼……[3]
我不禁要问, 在第一个例子中, 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吗?让孩子知道与体验浮力可以有很多途径, 老师引入表面积与密度的概念孩子们能理解吗?而在第二个例子中, 让孩子在田里种庄稼, 也不仅仅只是一场劳动!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 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动手成功的喜悦, 谁说这不是一节生动而成功的科学教育课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关于科学教育的指导要求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快乐”;“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 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4]。多数幼儿教师都了解这些要求, 但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是否在按这些要求进行呢?恐怕答案并不都是令人满意的。为此, 有的学者甚至把现在的科学教育状况不无担忧地称为“科学教育春天里的惶惑”,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儿童科学教育应怎么进行?
二、审思:对孩子怎样进行科学教育?
1. 注重启蒙性, 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理解力
维果斯基和皮亚杰认为学龄前儿童处于前概念水平, 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只是经验性的, 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根据具体看到或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不能抓住本质特征。比如, 当他们经过尝试发现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后, 把小花瓣也泡在水里, 认为它们也会长大。幼儿还具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特点, 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
案例3: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指南针”
一名幼儿在探索一个指南针的装置。这个装置由一枚被磁化的缝被针做成, 教师在指南针底座的四个方位分别贴上四种动物图案。一位孩子拿着指南针做游戏, 他轻轻转动这根针, 发现针尖指向猫, 便自言自语道“我抓到小猫咪, 我就装作小猫。”然后他模仿了一下猫的动作。后来他一次次地重复转动指针, 发现针尖总是指向小猫, 便小声嘟嚷“怎么又是小猫。”有一次他试图用手按住针尖想让它停在别的动物上, 可是放开手后, 针尖仍然指向小猫。于是他开始寻找原因, 一会儿轻轻转, 一会儿重重转, 一会儿把针取下来将针尖对着桌子刮, 一会儿又翻开底座看看下面有什么东西, 都没有找到答案。事后教师问他有什么发现, 他说:“我发现它只能转到小猫, 它喜欢小猫。”[5]
在这个活动中, 儿童通过探索发现针尖“只能转到小猫, 它喜欢小猫”, 就是在探究中获取了关于指南针性质的科学经验, 尽管它还带有泛灵论的性质, 而这正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科学”。相反, 如果教师让幼儿记住他并不理解的严密的科学表述“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 这已不是“儿童的科学”。同样, 在《神奇的图画》活动中, 幼儿在惊讶于老师往一张白纸上喷点液体, 出现了一幅图画时, 老师也没必要再让孩子记住PH试纸遇酸遇碱变色的规律。
2. 科学教育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 不少教师普遍对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有畏难感, 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还抱怨:“我很害怕组织科学活动, 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寻找内容组织教学, 我教得很累, 可是我不知道活动内容是不是适合幼儿。他们好像不太感兴趣, 似乎效果总是不太好。”[6]
其实, 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大多数都是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过、经历过的事物。春天, 把种子种到植物园中,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种子发芽的神奇过程:玉米的苗是什么样的?蚕豆的花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怎么生长的?把蝌蚪养在大瓶子里, 孩子们会观察到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长出腿来了……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研究动物、体验和理解材料, 幼儿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多种感官, 不断地理解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特征和关系, 这对幼儿来说是最好的科学教育内容。以下是美国夏威夷某幼儿班的一个成功的生活科学教育活动案例。[7]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 上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下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全部都包容其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科学教育的契机, 适时地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活动。
3. 注重儿童的探究精神, 倡导科学活动的人文精神
幼儿是有着内部驱动力的人,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 只要不受成人的控制, 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感知和探索环境中令他们感到新奇的事物, 这种探索也使得他们的经验不断提升, 知识不断扩充。为此,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尤为注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成功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成功, 并不在于小时候获得了多少冷冰冰的科学知识, 并不在于小时候就懂得多少科学的大道理, 而在于从小便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从小就在脑海里形成了一系列可能令其终生都魂牵梦绕的问题。”[8]所以, 当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满怀期盼地问“是什么”“为什么”时, 教师不仅要耐心、认真地对待, 而且还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当他们发现问题时, 教师作为合作者, 应适当地提供一些工具和材料, 让他们通过看一看, 玩一玩, 试一试, 做一做方法进行探索, 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 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
另外, 科学教育应倡导人文精神的养成。陶行知早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因此他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养成, 应当从小就教育幼儿用好科学这种工具, 把科学变成“保人的工具而不是杀人的凶器”。因此“从小要教小孩子养生, 不应教小孩子杀生”, 陶行知说这是“提倡科学教育最紧要的一点。”[9]“科学如同艺术或宗教一样是具有人性的。”[10]“单纯的科学教育与单纯的人文教育一样, 将会造成理性的歪曲。”[11]因此, 儿童的科学教育要蕴含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 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同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黑柳彻子, 赵玉皎译.窗边的小豆豆[M].南海出版公司, 200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001.
[5]张俊.儿童的科学与幼儿科学教育[J].早期教育, 1996, Z1.
[6][7]陈虹.幼儿科学教育现状透视与反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 10.
[8]刘晓东.对儿童科学教育的批判与重建[J].学前教育, 2001, 7/8.
[9]陈文东.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8.
[10]张敏.颠覆与重构:由科学教育的人性价值引发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 2005.
科学教育教案 篇5
20090513904
刘淋淋
《打气筒》
大班
猜想验证
活动来源:
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玩具,大多的时候幼儿自己是用嘴吹,但是这对幼儿的健康是不利的,而打气筒幼儿也只是见过,并没有亲自用过,本次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会如何使用打气筒,也能提高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猜想,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 了解打气筒的出气孔和进气孔分别是哪个;
活动准备:
打气筒若干,打好的气球一个,未打气的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出话题
教师出示气球,并用谈话法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气球啊?”“祈求时怎么鼓起来的呢?”
知道气球可以用嘴吹、用气筒打,并拿出打气筒展示给孩子看
二、第一次猜想验证
提问:这个打气筒怎么打气球呢?
幼儿根据经验回答:需要一根管子。提问:管子应该插在那个孔上? 幼儿自己进行猜想记录,然后每人拿一个打气筒和气球进行验证,证明管子应该插在黑色的孔上。
三、第二次猜想验证
提问:打气筒有两个孔,哪个是进气孔,那个是出气孔呢? 幼儿进行猜想,然后进行亲身体验,得出答案。小结:黑色的孔是出气孔。
活动延伸:
观察其他不同的打气孔。
活动评价: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改变手工制作活动的思路
当前,传统手工制作的制作思路相对简单,未能深入涉及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思路,探索物体的具体性能,进而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性能的原理或者原因,开展科学设计,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融合。例如,在不倒翁的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不倒翁的外观进行详尽的观察,在对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认知后,进而探究它不倒的具体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扩宽思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验证,如果不能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幼儿就做不出真正的不倒翁。在不倒翁具体制作中,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探索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固定重物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且不断对设计进行科学调整,进而在制作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
二、挖掘手工制作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一)将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有机结合
任何物体的造型都是对现实客体的综合以及分析,其中涉及明暗分布、空间配置以及物体结构等规律和特点。例如,制作不倒翁,幼儿就需要弄清复合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并且分析其各部分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以及比例等。既有对不倒翁形态的综合与分析,使其造型优美;同时还要对不倒翁的科学规律进行综合与分析,使其具备不倒翁的特性。在制作中完成对物体的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可以实现幼儿的推理、感知、理智以及知觉的完美结合。
(二)科学设计和探究手工制作的过程
对幼儿手工制作过程进行設计和探究,主要包括设计制作的目的和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科学分组,开展作品评价、反思、总结以及交流,其中,幼儿的自评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帮助幼儿反思制作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幼儿可以回顾自己的手工制作全过程,综合考虑资源以及技能的有效利用。虽然幼儿受到年龄限制,尚不具备主动反思的能力,但是教师要给予幼儿科学的指导,帮助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交流和反思,进而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加强对手工制作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三)科学开展小组合作制作
如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画草图是重要环节,幼儿将脑中的思路画在纸上,实现思维的客观化以及外在化转变,让制作变得更具有操作性。草图绘制就是幼儿自身想法的体现,通过草图幼儿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草图可以为不倒翁的制作提供提示线索和背景因素,充分表达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手工制作中,教师要对幼儿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制作,并且引导幼儿以草图的形式将自己的设计与构思展示给小组成员,组内开展讨论,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三、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条件
教师要深度挖掘手工制作的现实价值,真正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融合,教师要耐心、积极地引导幼儿,提供给幼儿更大的探索空间,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设计,不能用统一的规范要求以及限制幼儿。
(一)合理选择制作素材
例如,传统的“纸工老虎”,幼儿只需要按照规定好的虚线以及实线进行剪裁和对折就好,这种手工活动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制作素材。例如“建造房屋”,需要幼儿自己收集各种资料,进而画出草图、开展小组合作,分别扮演粉刷匠、水泥工、木工、水电工以及设计师等角色,考虑如何设计门窗、房顶的结构以及如何开展制作等多方面内容。
(二)充分挖掘素材功能
幼儿园课程通常划分为健康、语言、艺术、社会以及科学等几个领域,教师在组织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中,要注重各个领域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幼儿教育的根本意义。例如,在不倒翁制作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制作素材的教育功能,实现幼儿经验以及能力的全面提高,将制作过程变为幼儿建构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创造的美和探究规律的乐趣。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充分融合,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探究意识以及发现能力。科学与艺术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实现两者的统一与融合,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开莲.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双重价值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9).
营造科学氛围抓好科学教育 篇7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科学课程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两节科学课,一节活动课。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制订了科学教育规划,专职科学教师有科学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总结;对科学课程教学、评价有规范的检查和考评管理制度。学校制订了《科学实验仪器管理制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科学课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分管小学科学教学的校领导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组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多方筹资,购置了基本能满足全校学生学习科学课必要的实验器材;设置科学课专用教室,对于实验仪器与专用教室,学校要求专职教师规范管理,如使用过的仪器要做到摆放归类,干净整洁,实验操作安全规范,使现有设备发挥较高的效率。
学校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在学校图书室中有科学教育的相关图书资料,校园内有《科技之窗》、《小记者专栏》、《小主人板报》,在这些橱窗和宣传栏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学和教师关于科普知识的宣传和介绍。学校还为科学实践园地购置了气象观测仪器,开辟了种植园,园内的雪松、西洋杜鹃、玉兰、扁柏、桂花等植物在师生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学校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是科学教育的排头兵。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有创新意识的青年科学课教师队伍是学校推进科学教育改革的保障。为此,我校在教师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配置了三位专职科学课教师,其中云南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科学课教师在业务进修、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级等方面均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扎实有效的学校教研是师资培训的重要手段。学校重视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尤其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教研的内容力求具体实在,内容越实在,教师越感兴趣,教学疑难就越容易解决,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越有益。将有价值的课题合理分解交给教师去研究,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研的效益,服务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讲求实效,每次教研活动前都将内容告知参与活动的教师,让他们提前进行思考和收集相关资料,既要带着问题参与活动,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活动中尽量留给大家讨论交流的空间,提倡争辩与质疑。一次完整的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促进教师的反思。
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课程教材培训资料中的光碟和教学参考,是我们科学课教师培训的好教材。培训资料包中的光碟,有教材分析、重难点、实验准备、教学设计以及示范课等。我们定期召集科学课教师集体观看、讨论,重要内容打印成册发放给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大家明白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又一亮点。学校出台了《师徒结对管理办法》,学校行政领导及职评小组对骨干教师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最终选出各学科“师傅”,然后各学科年轻教师再根据“师傅”的特长去认“师傅”。师徒结对后,就相互听课、评课,共同进行课例研究;每学期的公开课、示范课,师傅都必须精心指导徒弟备课、上课。营造这样浓浓的教研氛围,旨在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加强联合协作。闭门造车永远造不出有创意的新车,只有走出去,才能开阔视野。我校长期坚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到附近学校听课学习,积极参与云南省教科院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另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网络的快捷、互动、丰富可以有效地服务教研。云南科学教育网中的优秀课例以及优秀科学教育案例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好“帮手”。通过多年的校本教研活动,我校已培养了一批业务精良、热爱科学教育的中青年教师。
三、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否得到提高,并不是以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来评判的,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能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科学活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中就设置有“科学之星”的评比,评比条件是:凡是在平时学习中“科普章”获得数达到班级前十名的,可以把自己本学期科学学习成果向本年级同学展示,然后年级联评,评出学校科学之星。凡评为校级科学之星的可以参加暑假科学之旅夏令营。
学校少先队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科技活动,例如举办以未来的“家”为主题的银河杯小制作大赛。大赛要求学生提供设计方案、草图以及创意解说,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未来的家园设计得无比新颖,之后又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作品质量,如材料的选择、作品功能的介绍、演示以及制作过程中合作交流情况等。丽江电视台对此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科学教育 篇8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史的价值
科技史即是一部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历史, 又是一部凝聚着人类独有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演化历史。从中受教育者可以感受前人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艰难困苦时, 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能和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批判、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从而体会科学的魅力, 树立起严谨、执着的科学态度, 进而认识科学的本质, 提升科学素养。
二、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科学史的方法
(一) 科学阅读是科学史融入小学教育的良好渠道
科学阅读是通过科学阅读材料, 包括科普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 增进科学学习。而科学史本身就是丰富的科学阅读素材, 很受小学生欢迎。我们提倡“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探究”, 通过阅读, 可以真实再现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做法, 可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科学学习和科学家工作的联系, 更好的体会科学家的工作。还可以借助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过科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1.利用教材, 找到与“史”的结合点进行合理整合。为了确保科学史的呈现既具有针对性, 也有全面性,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中就要有计划、有条理的将科学史内容融入科学课堂。为此, 教师要对本学期的课程中涉及到科学史内容做好统筹。看看涵盖面的情况, 是否全面囊括科学史的各个作用;考虑这则史实的意义是要掌握科学方法还是了解科学发现的继承关系, 或者其他;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对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删减或补充, 结合教材进行整合。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科学史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
2.科学史典型事例结合探究教学法, 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学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并领悟科学的本质。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以某一历史事件、某特定环境或某位科学家的故事为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 简单模拟历史上某一科学概念或理论的研究过程,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开展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技能。如以“摆的研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 为例说明。首先为学生介绍伽利略, 讲述他无意中触动到教堂的吊灯, 使灯在空中不提的往返摆动, 观察觉得摆动节奏似有规律, 他回家后用铅块和细绳进行模拟。此时, 教师出示三个不同的摆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摆快慢不相同, 于是学生像伽利略一样提出问题“吊灯摆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接下来, 组织讨论后学生们提出许多猜测: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有关, 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与摆的角度有关……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各自验证自己的假设, 假设条件确定后其他的因素要保持不变。经过实验得出结论, 解释自己的结果:摆之快慢 (周期) 同摆长有关、同摆重无关、同摆动幅角无关。交流讨论之后, 教师再向学生介绍当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学生可进行模仿实验, 并与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对比,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课结束前, 教师再进一步讲述伽利略为科学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正是根据伽利略的发现做成的摆钟, 人类才有了精确地计时工具。课后, 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了解伽利略的生平事迹, 体会科学家善于思考、思维缜密、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 开发各种资源, 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史教育
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科学”课程的教学, 其他学科也是很好的渠道、领域和载体。比如小学语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都适合融入科学史内容。同时, 科学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如课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科学史资料, 以编写科学小报、课堂交流等形式来介绍科学家的重要事件或科学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结合学校科技活动安排科学史讲座或者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第二课堂”都可以很好的了解科学史。通过课内外的融合, 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体会科学史的丰富内涵, 发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摘要:通过科学书籍阅读、教师利用教材合理整合, 结合探究模式教学, 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多渠道开发课外资源,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史教育
参考文献
[1]于惠新, 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的思考[J], 淄博师专学报, 2007 (2) , 21--24。
[2]张密生主编, 科学技术史[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科学教育 篇9
一、将小学科学课堂搬到农村广阔的大环境之中
农村生活包罗万象,有形形色色的动植物、有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有稀奇古怪的地质条件,还有或缓缓流淌或汹涌澎湃的江河水系……这些农村特有的资源,都为具体科学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及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恰当而灵活地改变教学的主阵地,即在必要的时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农村大自然环境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教材所教科学理论知识的更深刻认识、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这一知识点时,我就要求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分发完铁锹、放大镜等工具之后,组织他们有秩序地到泥土地里进行土壤挖掘的实践活动。这次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使学生对土壤挖掘兴趣非常饱满,在呼吸到农村地区大自然新鲜空气的同时,帮助他们体会到了农业劳作的艰辛。除此之外,该实践操作活动实现了预期的理想教育效果,即:帮助学生借助他们自身的力量切实获取关于土壤的相关信息,促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与深化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关于土壤的相关理论知识:
1. 土壤中所包含的颗粒大小及形状都不尽相同;
2. 土壤中所包含的物质在颜色上有些许差异,有的颜色较灰暗,有的颜色则相对较明亮;
3. 土壤里有一些存活的小昆虫或者其他有生命的有机物;
4. 土壤里还有一些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植物或动物尸体;
5. 不同区域的土壤在湿度及密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此一来,学生在上述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就对之前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土壤其实是由空气、水、沙、黏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一知识点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认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该节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将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运用到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农村的大自然环境中蕴含有小学科学学科所必需的一些资源,可是,由于安全因素、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常将小学生带到自然这一大课堂之中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适当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引入到课堂这一教学阵地中。这也不失为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在学习“小蚯蚓找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就提前准备了几只小蚯蚓、土壤及一小瓶水。随后,便带领学生分别进行了如下两组对比比较强烈的实验:潮湿、阴暗、松软、肥沃的土壤环境以及干燥、光亮、坚硬、贫瘠的土壤环境这两种土壤环境中蚯蚓的活动状况。如此一来,借助蚯蚓这一特殊资源,学生就能在上述对比实验中非常明确地认识到适宜蚯蚓生活的土壤环境。而这很显然正是本节科学教学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再如,在学习“观察蚂蚁”这一知识点时,我就提前准备了几只小蚂蚁,然后在课堂上分发给各学生小组一定数量的放大镜,引导他们借助放大镜认真观察蚂蚁的身体构造、蚂蚁的爬行规律、蚂蚁同同伴进行信息交流时可能出现的动作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实际观察中对蚂蚁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大大保证了他们对当堂教学知识点的更好吸收。综合实践来看,将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恰当地运用在小学科学的具体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在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我们小学科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农村地区的独特教育资源,并将其能动地运用在自身的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相信如此,方能在帮助学生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积极生活态度的同时,显著优化他们的科学学习效果与质量。而这正是小学科学所要求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一、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的问题分析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现在的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没有按照培养具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标准去办学和做教育。然而作为小学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最有利的科学课程, 它的创新教育却开展得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具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观念的陈旧老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孔孟之道历来得到我们的尊崇,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 实现“大一统”[1], 为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吏和驯服的臣民, 使教育内容大多是类似于儒家经典的统一教材, 重点放在了教人如何做官上, 而轻视了科学技术。“我国的传统统治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礼治文化, 其核心是对‘上’的顺从。奴性的本质是一种对‘上’的依附性人格, 其形成正是传统礼治文化的长期浸染。”同时, 相对于古代君王的权力通过刑罚、奴役来体现君主的神圣权威, 而现代的权力是通过平和的方式使人在顺从的前提下达到权力所定的目标, 我们称之为规训。“规训权力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异化为规训的背景下, 教育迎合了礼治文化, 实现奴性的再生产。”[2]这种“奴性”, 使人们不用独立思考, 也不敢独立思考, 他们再也不用想着创新, 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也不敢于创新。这种观念使得小学科学课形同虚设, 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用, 认为科学离我们甚远, 科学课的真正作用也被我们愚昧地抛弃了。
(二) 教学过程的陈腐老套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事物好奇心强, 有些学生知道的自然知识比教师还多。往往当教师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尝试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时, 学生的问题会汹涌而至, 有时甚至会让教师难以招架, 于是为保证教师的权威性, 只能压制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以种种认为合适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 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3]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和家长往往喜欢学生顺从自己, 或是对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 这在学校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丧失发问和表达不同意见的冲动和能力, 这是对儿童可能发展起来的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也是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性破坏, 这是小学教育中特别要警惕的问题。”[4]
(三) 教学方法的机械呆板
为了追求高分数, 强调标准化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 有的教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懒得实验, 责任心强点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采取“发现法”, 然而所谓的“发现法”也变成了“机械式教授法”。比如, 在讲授《搭支架》一节中, 为了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强, 有的教师就会摆出许多模型支架, 其中只有三角形的支架没有倒塌, 用此法暗示性提问什么形状稳定性强, 以此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或者某种别的教育方法, 从学生那里‘引出’教师所希望的回答。”[5]这种方法是讲授法的变种, 把奇思巧妙的科学让学生生吞活剥。
(四) 教育评价的单一僵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重在强调每节课的认知目标达到与否, 并把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与坏的标准, 这样就完全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 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动态多变的,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然而, 当一堂课气氛活跃了, 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新奇问题, 教师也因此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新意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如果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计划显然不能及时完成。于是经过权衡, 教师只有对那些问题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同时, 传统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整合性, 重视知识的记忆和重现, 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准确度成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这种单一层面的评价标准造成对评价的方向性指导, 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有效实施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一) 创新理念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
培养科学课教师拥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科学课的启蒙阶段, 教师往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也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 教师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次,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一刀切”;再次,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在科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因此创新型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担任更多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潜能, 能用自己善良的心灵、才智和运用教育技术对孩子产生影响, 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培育具有健全心智的新生一代的‘灵魂工程师’。”[6]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学过程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 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7]人对活动的态度有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是被动应答, 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 这两种反应都是有外界情境所引起或者是他人提出的, 只是第二种反应是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 这两种反应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所带给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这种课堂中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最高级的是主动创造。这一等级与前两个等级最大的差别在于, 活动的目的、任务是由活动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出的, 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 对主体来说是带有一种探索性与创造性的。”[8]在小学科学课《水的三态变化》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任务, 会主动参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积极追求科学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欣喜与失败的焦灼, 这样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广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建构的过程。这有两种含义:一是这种建构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二是这种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 有创造性的方面。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启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遥不可及的思想, 让他们发现科学与自身已有经验有着某种关系时, 他们才会主动去建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以及施展的余地。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习是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使之具有创新能力。
2. 开发学生多种智能
判断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 主要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环境下的创造力。智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而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小学科学中的创新教育应是一种开发智能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 并发现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潜能, 从多元角度培养科学创新人才。比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 教师可分别将两条塑料绳、一条塑料绳与一条金属丝、两条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和电源上, 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接着让学生之间自己动手, 合作完成刚才的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学生实践过后, 教师顺势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进而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挖掘学生身上尚未被开发与发现的潜能,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教育评价的创新
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 并以一种健康、向上的趋势发展。
1. 注重发展的评价取向
创新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过程。对于教师, 评价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积极评价, 注意教师课前课后的教学表现, 教师是否对上节课进行反思,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更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和情感进行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对于学生, 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能说出正确答案来评价他的好坏, 要看他是否独立思考, 善于发问, 是否学会学习, 是否有开发的潜力,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是否能够较稳定地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 关系到学生对学习乃至学校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求, 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 注重个性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他们既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 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 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就会使他们削足适履, 放弃个性, 也就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来保护他们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创新性教育评价应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
(五)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国科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小学的科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要充分发挥校外力量。社会团体可举办一些小学生奇思妙想的科学创新活动, 社区开放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航空管、艺术馆, 学生可以到具体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实地学习, 在做中学, 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接触科学、艺术以及文化创意的自由学习空间。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疆域可以扩展到网络, 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课程, 并给他们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擦出科学火花的平台。这种扩大教育环境的做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2]蒙石荣, 蒋文宁.试论规训教育对国民劣根性的再生产[J].现代教育论丛, 2014 (3) .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6][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幼儿教育中渗透科学教育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科学教育;亲历探究;探究能力;科学知识
科学教育作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五大领域之一,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科学教育环境,让幼儿探究周围自然科学现象的指导性纲领。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探究是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科学自然现象的重要过程。
一、细读《指南》,有效指导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指南》是指导幼儿教师开展工作的指导性纲领。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的目标分为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横向目标主要是三维目标,即“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这个目标从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三个维度来阐述。在解读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如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就是让幼儿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去探究,如和父母散步或外出时,能对一些动植物、自然现象等进行探究,而这个探究的过程可以停留在感性的认识阶段,并不需要幼儿知道具体的科学概念,也不需要对幼儿进行科学概念的原理分析,它主要强调让幼儿产生兴趣,能认识周围的事物或现象。《指南》关于科学探究的纵向目标,紧扣幼儿的年龄特点,详细地描述了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例如3-4岁的目标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喜欢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主要是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如何根据《指南》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如动植物的探究,幼儿阶段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指南》提出要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不同的探究。如3-4岁就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常见的一些植物名称和特点,还有平时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特点,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问各种问题时,要耐心地解答。5-6岁幼儿在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时会有很多为什么,如蚂蚁的家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蚂蚁长什么样子?蚂蚁有触角吗?蚂蚁生活在哪里?蚂蚁是如何分工的?下雨了,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等。而且有些幼儿会就某个动物或植物问许多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巧妙引导,既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又让幼儿能主动探究。
二、紧扣日常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指南》明确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了在日常生活渗透科学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蕴含的适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活因素,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积累相关的科学经验。
如“有趣的水滴”,不少幼儿都接触过水,如在家里刷牙、洗手、洗澡等会用到水,下雨天能见到天空落下的雨滴,也能看见房子上滴落下的水滴,于是,幼儿容易产生疑问:水滴是哪里来的?水滴会流到哪里去?幼儿科学探究并不是要让幼儿记住一些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也不是要将探究引入很深的内容里面,而通过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幼儿获取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促进他们获取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一些关键性经验。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水滴的颜色、水滴的味道、哪里会有水滴,进而了解水往怎样的方向流动。当幼儿对水滴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教师还可以趁机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如水是怎样流动的?如何让水往不同的方向流动?如何控制水流动的速度?水滴在不同材料和质地的物体表面运动一样吗?这些探究活动就是将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到了科学探究上,而且操作过程又不会很难,适合幼儿的活动特点,他们容易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三、紧扣幼儿年龄特点,支持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道的东西比较少,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摆弄物体,容易犯错,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并能鼓励幼儿持续探究。《指南》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在一些探究活动中,有可能幼儿会将活动的场所弄脏、弄乱,甚至有些幼儿会不小心破坏一些物品,教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行为,但教师要在幼儿探究完之后,引导他们收拾、整理好。只有这样,幼儿才会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后面的探究活动,获得探究的信心。
如在引导小班幼儿开展科学探究“冷和热”时,如何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热和冷的同时,产生好奇的探究心理?如何让幼儿探索简单的降温方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在开展探究时,教师在上课前先将两杯水提前一杯放在室内,一杯放在室外,然后带领幼儿去比较,为了验证两杯水温度不一样,教师可以让幼儿去触摸,从而让幼儿感受温度,然后在与幼儿的讨论中初步理解是室内室外温度不一样造成的。当幼儿对探究的活动产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入活动主题:“如何让热水变冷?”教师在幼儿的桌上放了一杯温水,然后对他们说:“一杯热水要放上好一会儿才能变冷,有没有办法让它快一点变冷呢?”幼儿纷纷说出了方法,有的幼儿往杯里吹气,有的幼儿拿起了扇子往杯里扇了起来,有的幼儿将旁边的冷水往热水里倒了进去……课堂上热闹了起来,同时,有些幼儿直接玩和主题不相关的活动了,桌子上不时有水流出来,此时,教师并没有让探究活动停止,而是提醒一些幼儿不做其他无相关的活动,同时,对幼儿的一些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并和幼儿认真地做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也说出来生活中爸爸妈妈让热水变冷的方法。
四、把握幼儿科学的学习特点,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同中小学生的科学不同,是通过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的,而且幼儿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也是比较感性的,并不深入科学的实质,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活动爱上科学探究。《指南》在这部分的教育建议中强调了这一点:“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抓住活动特点引导幼儿经历探究过程,包括帮助他们提出值得继续观察或探究的问题,或教师结合探究过程提出适合幼儿探究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猜想或验证,让幼儿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他人的想法等。
如在探究“月亮被偷了”时,如何让幼儿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知道人造光和月光的不同?如何通过做“小灯泡发光”实验,让幼儿知道灯泡发光的原理?由于此活动是大班的探究内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亲历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创设情景,“有一个外星人把月亮偷走了,还不让电灯亮起来了,没有月亮和电灯,地球上夜晚变得黑漆漆的。”然后教师话机一转:“月亮被偷了,电灯又不亮,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让晚上不那么黑吗?”这时,有的说可以将手电筒拿出来打开,有的说可以抓几只萤火虫,还有的说可以点蜡烛等。这时,教师及时将幼儿的话题引入到探究的主题,通过出示会发光物体的图片,让幼儿结合图片说说这些光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月亮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是幼儿亲历探究的重要步骤,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有的幼儿说可以请闪电来帮忙,有的说可以再制造一个月亮等,当幼儿的想象被激发之后,教师进入活动环节,让幼儿尝试利用电线和电池,使小灯泡发亮。教师可以先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幼儿尝试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趁机让幼儿认识到这些材料的用处,并了解人造光和月光的不同之处。
科学教育 有效学习 篇12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兴趣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好奇需要。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采用教师提问, 再讲解, 幼儿逐一回答问题的方法, 然后得出结论, 进行总结。有的时候也会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猜想进行试验或动手进行操作。但这种实验或操作也是严格按照步骤进行的, 老师在旁指导, 幼儿没有发挥的空间。因此一般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 注意力较短暂, 无法集中,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拓展幼儿的思维, 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导入活动, 增强环节的趣味性及多样性
有效有趣的导入活动, 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激起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也能够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够激发兴趣,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同时引导幼儿对活动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导入的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幼儿年龄较小,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 因此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导入活动必须是要多种形式的, 比如, 魔术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实物导入、情境导入、外出参观和动手操作等。当然, 采取哪一种形式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定。比如综合活动《捡落叶》, 可以采取“外出参观”的形式, 带幼儿走出教室,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体验到秋天到了, 树叶都落下来了,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关注活动内容, 贴近幼儿的实际情况
有效的教学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 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纲要》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纵观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教学, 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呢?
1. 从幼儿年龄特征出发, 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 各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完善, 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表面的、初步的, 不能完全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因此活动中要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 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由简到难啊, 循序渐进, 使内容紧紧联系目标, 提高活动内容的有效性。
2. 从幼儿的发展水平出发, 合理设计提问。
科学活动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但都是围绕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规律或知识。运用幼儿易懂、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提问, 并且需要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及目标,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紧紧扣住活动的内容, 问题要有启发性、开放性, 引导幼儿能够大胆表达, 并能够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拓展经验。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积极动脑, 使得幼儿思维活跃, 学习探索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三、关注教学指导, 适时的进行引导
在组织科学活动时, 教师要牢牢抓住幼儿的兴趣, 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多方面考虑幼儿的完成度, 还要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 更加细致地帮助幼儿获得有效经验。
1. 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 关注引导的有效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要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 从他们的情趣出发, 引出活动的主题。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都十分的重视兴趣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性。
2. 给孩子提供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 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蒙台梭利也认为, 不动手做的孩子是不会知道如何去做的。幼儿在进行科学实验操作时, 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甚至让老师们觉得很好笑, 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 而是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去设想, 大胆实践, 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得到证实。如科学活动“沉与浮”, 当孩子们探索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再浮起来时, 有的想倒掉一些水就能重新浮到水上面了, 也有的想多加一些水, 各种奇思妙想都有。在探索的过程中, 有的孩子很快就发现这些方法都失败了, 于是想到了将盐放在水里, 或许可以将沉下去的物体重新浮起来。活动中我一直强调幼儿自主探索实践, 没有打乱幼儿的探索, 通过幼儿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 让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活动结束后, 幼儿对水的沉浮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科学区投放一些其他的材料, 如, 塑料玩具 (实心和空心) 、纸杯、纸头等。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再次进行探索, 发现其他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拓展幼儿的经验与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活动可以经常在探索区更换相应的操作材料, 使得幼儿有一个经验的迁移, 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拓展自己的思维, 了解更多生活中的小科学。通过这样的方式, 也是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及思考能力, 培养幼儿大胆猜测、积极操作的想法。
3. 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正确的进行评议, 保证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不是每一次的科学原理都能根据幼儿的猜想马上操作就能够得到结论的。虽然教师的科学知识、社会经验、知识水平都比幼儿强, 能够发现幼儿提出的某些想法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即便如此, 我们也不应该阻断幼儿的实验操作, 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 从中发现自己的猜想在哪方面是错误的, 便于幼儿的思考。使幼儿在鼓励中增强自信心, 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评议或自评,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能够多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思考方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科学教育】推荐阅读:
科学素养教育小学科学05-15
科学教育中三生教育07-10
自由教育与科学教育10-31
科学素养教育10-19
公众科学教育08-10
科学教育活动09-19
初中科学教育09-22
科学教育随笔08-28
科学史下的科学教育10-31
科学教育教学基础教育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