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型科学教育(精选12篇)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1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设计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级的专门设计人才。当前,我国共有19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设计艺术专业,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学界业界喜忧参半。每年庞大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投身于创意产业,客观上为培育创意型社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创意的无限价值早已为世人所认可。“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1]在世界范围之内,工业化对于经济建设的能量日渐式微,创意对经济的强大驱动力横扫全球,被奉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圭臬。诸如土地、矿产等物质资源以及固定技术和廉价劳动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说,其作用越来越有限,而人才智力优势、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必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众所周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的是“制造大国”的角色,在知识和创意的经济创造力大行其道的新时代语境中,“中国制造”面临着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转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创意立国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全社会范围之内唤起创新精神,增强创意能力,以培育创意型社会尤为重要。
真正说来,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设计艺术史。自人猿揖别时打制的第一块石块开始,人们就以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在改造生存的世界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教育发端于20世纪之初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在此后近一个世纪之内,设计艺术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设计艺术关乎创意、创新和创造、关乎审美感受。设计艺术教育的对象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因而,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不可满足于向社会输出的毕业生的数量,而应该立足于更宽泛的视野和更宏大的目标,为培育创意型社会大有所为。设计艺术教育对培育创意型社会具有以下三点价值。
一、创意思维的输出
创意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造性活动的根本思维方式。对于创意型社会来说,社会成员的创意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决定社会创造力的强弱与否。艺术设计是创意含量极高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过程和设计的产物都极力彰显创意精神和创新能力,“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意义,并不仅限于创造了新工艺、新制品、新环境,更在于它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生存方式和思维观念的除旧布新。”[2]只有当成千上万的设计人才怀揣创新精神与创意能力奔赴各自岗位,并注重以创意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成为传播创意精神的使者,使创意活力在社会范围内辐射和发散,进而影响其他劳动者,设计艺术教育对于培育创意型社会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学院里创意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面向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不可忽视创意活力通过设计艺术教育向其他专业领域的辐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校园内全部个体的时候,设计艺术教育对于塑造创意型社会的功力会更加明显,这显然要求我们以更宽泛、更开放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设计艺术教育的价值。在高等教育的围墙之内,打开各个学科与专业的藩篱,以开放、互动的方式来激活学科和专业的影响和潜力,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大有裨益,其中,设计艺术专业必将裹挟创意的种子在校园内生发智慧的魅力。在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装饰品设计》课程上,以灯具设计为具体教学内容,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各种理念以各种材料和工艺设计出千姿百态的灯具作品。当这些设计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公开展览时,创意之光吸引了其他专业的同学,参观者在感叹形态之美的同时,为绝妙的创意而震撼,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物理、材料、电子、生物等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师生参与到创意讨论中来。仅仅一门设计艺术专业的课程作业,足以点燃创意的激情、引发创意的碰撞,使得创意精神如蒲公英般在校园内传播,并在这些未来的社会高级劳动者心中植下创意的种子,实现设计艺术教育对于培育创新型社会的价值。
二、审美素养的输出
创意型社会是丰富生动的,与机械刻板、工具理性拉开距离,提倡“诗意地栖居”,因而,创意型社会的成员必然要求有一定的审美素养。从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到我国清末学者王国维、上个世纪之初的教育家蔡元培,美育的呼声从未间断。美育可为培育创意型社会奠定民众广泛的审美基础和人文基础。
一直以来,我们的审美教育总是局限于对名画的观摩或名曲的欣赏等高雅艺术,尤其在我国,在“重道轻器”的传统哲学观范畴之内,设计艺术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物,难以成为审美的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就设计是人类为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这一意义而言,设计不应该仅仅是设计师的事,它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业,因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3]毋庸置疑,艺术设计的产物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实际的消费功能,也早已成为大众审美的对象。
通过设计艺术教育,培育民众有一颗审美的心灵,能欣赏、会评价现实世界的设计艺术,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品味,改善整个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为培育创意型社会作好铺垫尤为重要。在大学教育之中,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各种规格的讲座和报告、设计艺术作品展、学生社团活动等来培养非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创意之美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专门技术,又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在实际工作中,艺术创意能力会增发其专业创造力,成为创意型社会的合格成员。
三、对文化建设的参与
设计艺术活动终将以实际的物态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之中,为广大民众所使用,所感知。设计艺术教育应该积极参与这些物态形式的创造过程,为培育创意型社会贡献实际的、鲜活的力量。
设计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建设的参与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两方面。
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崇高人格、品性、情操的生活环境,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有较高的标准,使得大学校园具有环境育人的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应该充当主力军的角色,大到学校景观环境的建造,小到每一次学生社团活动的策划,都能充分体现设计艺术的创造性。设计艺术教育参与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试验田的作用,让师生参与其中,实现课堂教学向实际需要的转化,在建设高人文含量、高艺术品味的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实现设计艺术的专业价值。另一方面,使得校园内的每个个体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美的熏陶和感受创意的精彩,从而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并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校园内每一块宣传展板、每一个学生社团的标徽、每一次活动的宣传招贴都是精心设计的创意作品,对培育大学生活的创意思维和审美品味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此之外,每个艺术设计院校都应该承担其所在城市和社区建设高品质人文环境和发展创意文化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4] 2006年春天,合肥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发出“反四乱”(乱吐痰、乱撒纸钱、乱穿行、乱丢(倒)垃圾)的倡导,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03级平面设计专业结合当时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出一百多幅以“反四乱”为主题的公益海报,并在合肥市内的广场和社区进行展览,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好评。诸如此类的创意艺术展览突破以往以“拉横幅、贴标语”的传统大众宣传形式,以生动的广告画面、多元的创意视角向市民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寓教于乐。艺术设计教育要主动与社区联手,有计划地推出各种公共艺术和创意文化活动,以输出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服务社会,为培育创意型社会释放专业能量。
一个创意枯竭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就会停滞不前,导致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境地。新世纪以来,创意产业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原材料、廉价劳动力为主导的制造业经济模式越来越陷入困境,创意型社会的培育意义深远。处在创意产业风口浪尖的设计艺术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履行怎样的社会职责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当以输出创意思维和审美素养,深度参与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为培育创意型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顾建华:《艺术设计审美基础》,12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李向伟:《道器之间:艺术与设计论札》,116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4]钟玉海:《高等教育学》,40页,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2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高效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引言:智慧城市是21世纪城市化发展与信息化发展深入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态。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范围推进,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计划。智慧城市的建设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核心,重点推动信息服务产业的智慧化转型,推动城市核心要素的相互融合和转型升级。高校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和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者之一,应该主动适应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深度嵌入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机遇,提升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水平,实现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
一、智慧城市与高校图书馆
智慧城市是集合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和开发,为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1]。城市市民素质的提高才是根本,这也是智慧城市的灵魂。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利用显得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大中城市基本已经实现了免费Wifi的全面覆盖,这使用户在享受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服务的过程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指挥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对信息工程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高端科学技术对经济进行发展,更需要对市民开展与“智慧”相关的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二、智慧城市建設中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模式的特征
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图书馆依托现在的资源和技术,并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构建一体化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智慧城市建设是进入21世纪之后,基于现有的技术、资源条件,专门提出的现代城市建设战略规划。而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是为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型服务模式,因此,两者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智慧城市战略的提出,明确了现代城市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强调了各方面的协调共享,推进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下,对城市居民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高素质的人群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参与现代城市的建设,而高校图书馆则是满足城市人群对教育诉求的最主要途径。传统的精英化和阶段性教育方式逐渐向大众化和终身化教育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服务模式的转变成为了必然。但是,从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来看,其服务观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都还无法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高校图书馆的传统社会服务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要求其创新服务模式,走出校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二)一体化特征。在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下,要求嵌入主体与对象合作关系构建满足一体化的要求。从本质上来看,智慧城市与高校图书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在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作为嵌入主体存在,智慧城市则作为合作对象,两者虽然在性质和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却别,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与高校图书馆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产物,具有同源性。从空间理论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关系,智慧城市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依托,而高校图书馆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高校图书馆是智慧城市的科技文化知识传播中心,两者之间相互协调,浑然一体。
(三)互动性特征。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互动性。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而本质上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这就离不开教育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本身同时兼具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职能,但是也需要大量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这种规定性法则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无法 进行,具有明显的制约性特征。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空间高度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整合,这位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中心,同时也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聚集地。另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政策和资源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而高校图书馆则将自身培育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城市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为实现城市用户的终身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尤其是通过需教育等形式,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服务,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传统社会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当前,很多大学都对社会读者设定了限制,将大部分校外人员拒之门外。并且,高校本身对图书馆的社会宣传重要性不够重视,对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不了解,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长期被压制,无法发挥出来,社会读者也无法了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内容。另外,加上高校图书馆馆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偏低,对图书馆的发展并不关心,导致其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不主动、不热心,服务意识非常淡薄,这样封闭的思想观念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的全面开放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的根源所在。
nlc202309081713
(二)服务形式单一。当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图书馆真正做到了向社会读者的全面开放,其中多多少少总会设置一些限制和条件,其服务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安逸,同时知识针对特定的对象提供简单的纸质资源借阅、馆内阅读以及数据资源检索等服务。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对象也较为狭窄,主要还是针对校友、教职工家属或者一些特定的机关工作人员,并且对资源的外界时间进行了限制,这些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读者的积极性产生了打击,即使对社会开放,社会人员的借阅量也较少,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三)管理安全问题。高校图书馆在面向社会开放之后,其中的很多资源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出现,还有待进一步解决[3]。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后,服务对象范围会不断扩大,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增加,必然会产生很多管理安全方面的问题,读者信息的真实性、图书超过借阅期限未归还,大量社会涌入校园带来的治安管理压力等。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网络犯罪不断增加,比如通过病毒攻击、数据窃取等,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确保高校图书馆全面向社会开放之后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四)资源冲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属于公益性质的无偿服务,随着向社会的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增加,读者量也进一步增加,书刊的破损率也会进一步上升,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不断对馆内图书资源进行更新。同时,随着读者的增加,馆内的空间、各类基础硬件设施也需要增加,并且工作量的增加还需要增加一定的工作人员,这些都需要高校图书馆投入更多的资金,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另外,在面向社会提供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时,是否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何收取才算合理,这些缺少一个具体的标准,对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产生了重要的打击。
四、智慧城市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转变过去的观念,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同时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观念。当前,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实现开放式的办学条件,这也意味着观念。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以公益性为中心,增强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立足社会公益性服务,转变传统社会服务模式下封闭式的服务观念,重新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确立终身化教育的服务理念,形成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培训、素质与技能多元化互动的开放式教育系思路,为实现嵌入型社会服务提供支持。同时,需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在过去,高校图书馆更多的强调了学术性服务,并且空间也局限在校园范围内。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求统筹城市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这样的要求下,高校图书馆应该转变过去的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真正将服务嵌入到社会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二)政策和法律保障。从政策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形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提倡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尽可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教育部和学校也应该积极响应,将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落到实处。从法律方面来看,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进行规范,保障社会公民平等有效地利用高校图书馆公共资源,同时,还能够对涉及到相关知识产权的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使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这样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实现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将图书馆内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三)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加强相关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购买力度,确保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顺利开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尽可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资源内容的整合,能够提升资源内容的价值,社会读者能够更加快速、方便地完成信息資源的获取的利用,使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效能进一步提升,也符合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四)加强高校图书馆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属于横跨多个行业的服务系统。对此,首先应该加强高校图书馆与智慧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的发展纳入总体规划,推动各类新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建设中的应用,为其创造发展条件。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努力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另外,需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合作,基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构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全面推进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结语: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战略目标,被国内各大中城市相继实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而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人才培养服务中心,需要充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向社会开放,同时,加强资源的整合,构建嵌入型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最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巧玲.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赵彦敏.“智慧城市”语境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浅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6):128-129.
[3]丁春梅.“智慧城市”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J].新校园(阅读),2015(11):165.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4
关键词:两型社会,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号召后, 全国各地、各行业、各战线积极响应, 大力推进创业工作, 在全国掀起了全民创业的高潮。在全国就业群体中, 高校毕业生无疑最具有创业的潜在优势。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整个社会也在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但创业教育有别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如何利用高校专业教育优势、整合资源, 在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务与实践方面等创业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特色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体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 开展创业教育已有5年的历史, 在普遍地方高校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本文力求在对该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对普遍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教育模式。
一、中美创业教育、创业研究情况简介
创业教育这一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 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第三本护照, 它倡导和注重实际创业能力, 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同的地位。美国最先接受创业教育的理念, 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 广泛实施创业教育。下面主要就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情况分别作以简要介绍。
1、美国的创业教育
(1) 创业活动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巨大。其一, 创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秘密武器。其二, 美国95%的财富是由创业的一代在1980年以后创造的。其三,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美国大学2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其四, 新企业的设立情况, 美国每年1.1—1.2百万的新企业成立。
(2) 美国创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在过去的30年中, 创业学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1977年时, 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与创业有关方面的课程;1980年, 163个院校都开设了创业课程;1984年, 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已增加到260个;1997年, 大约400所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 125所商学院设置了系统的教学计划;1999年, 大约有11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 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专业;1999年, 美国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 同年, 美国的创业教育甚至延伸到中学教育;2002年30个州的K-12年级的学生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如:百森学院和德州达拉斯Paul Quinn学院每年夏天为市内的高中生进行两周的企业强化研习班学习、仁斯里尔理工学院附属中学开设创业课等等。
(3) 美国有关创业的热门课程与流行的教学方法 (见图1、图2) 。
2、国内的创业教育
(1) 清华大学在1998年举办了创业计划竞赛, 是中国最早举办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2002年成立中国创业研究中心 (设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并加入全球创业观察 (GEM) 。
(2) 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经济学院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成立了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 该院有教职员工40余人, 另外还设置了北航校友创业家协会和北航科技孵化器 (北航科技园) 。黑龙江大学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 下设十三个部门, 进行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新实验、宣传、评估等等活动。江西师范大学非试点院校, 但他们通过省人大会提案引起了江西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由管理学院带队由六名博士组建各相关团队进行创业教育和研究, 已出版系列教材六本, 每年由江西省政府拔专款给予经费支持。中南大学2002年启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程, 形成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教育体系, 2009年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作典型代表发言。在武汉地区, 中南民族大学已设有创新创业中心 (正处级) 、武汉理工大学获批教育部创业教育实验区, 正在稳步推进创业教育发展。
(3) 财政部和教育部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实验区已批准45所学校。“十一五”期间, 教育部拟批准500家实验区, 已批准400家, 创业教育占比达11%以上, 主管部门对创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并予以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
二、创业研究
1、全球创业观察
GEM (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是“全球创业观察”的英文简称, 它是由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现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和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设计始于1997年, 第一次实施GEM项目是在1999年, 有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以色列、丹麦、芬兰等国家参加。GEM真正成为反映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变化和特征的研究项目是2002年。2002年, 有3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GEM项目, 由于中国的加入, 参加GEM的国家的地区人口总数已经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2%, GDP占世界总量的92%。其研究报告受到了广泛关注, 产生了明显的国际和国内影响。GEM的理论基础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传导机制。全球创业观察之中国观察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实施的。
2、中国城市创业观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全球创业观察的理论基础上, 总结全球创业观察的经验, 2007年开始推出了中国城市创业观察, 2007年中国城市创业观察在澳门发布, 引起全国各城市广泛关注。
3、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是全球上升最快的学科研究方向
据有关专家统计, 2004—2008年,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服务管理分列工商管理研究的前三位, 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工商管理研究方向;在国内, 在2004—2008年期间, 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虽仅列在工商管理研究中的第13位, 但是是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工商管理研究方向。
与美国等西方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创业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已落后许多, 如:美国创业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向下延伸到了中小学阶段, 我国还处大学的起步阶段;从最终结果来看, 美、德等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比重达10%以上, 我国还不足0.1%;美、德等国家已形成了相当完备的支持创业社会保障系统, 创业活动成为他们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虽起步晚, 但党的十七大后, 创业教育和社会创业活动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
三、湖北工业大学发展创业教育优劣势比较
湖北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多科性学校, 学校就业情况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用人单位广泛欢迎, 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美誉, 本世纪之初, 大扩招的首届毕业生步入社会, 学校领导始终保持前瞻思想, 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工作, 2003年着手谋划创业教育相关事宜, 2005年开设相关课程, 是全省最早开设创业相关课程的学校之一, 多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推动创业教育工作, 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格局, 在某些点上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近三年,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创业教育活动, 各高校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特别是部委院校利用品牌和专业优势, 已呈跨越式发展之态势, 创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1、湖北工业大学发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1) 创业教育起步较早。2005年湖北工业大学在湖北省内率先开设创业指导课, 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开出了《KAB创业教程》、《创业指导》两门课程, 并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体系。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对全省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梳理, 并举办了湖北省大学毕业生首届创业成果展示会, 会上学校作了《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争做创业人力资源的策源地》的典型发言, 省政府相关领导对学校创业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2) 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得到了充分认可。2007年湖北工业大学积极申请, 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组织评估, 在学校挂牌“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是首批获准的28所高校之一;2008年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遴选武汉地区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辅导站”, 首批有四所学校, 即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创业辅导站工作得到了市委统战部、经委、工商联领导高度认可, 多次表扬湖北工业大学创业辅导站工作, 辅导站成员企业赞助六万元现金扶持该校商业计划大赛。
(3) 创业实务成绩突出。创业实务内容广泛, 如:共青团系组织的挑战性创意大赛和商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等, 商业计划大赛曾在2009年取得全国银奖,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已是不俗的成绩。
(4) 湖北工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方面硬件投入已达一定规模。湖北工业大学投入巨资建成了实验实训大楼, 其中创新基地占地面积可观;管理学院建成了创新创业实验平台,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硬件投入已达一定规模。
(5)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部分老师转型投入到创业管理教学与研究之中, 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创业教育方向的老师一直在学习和研究, 在创业教育、创业管理等方面知识已有一定的储备。
(6) 创业类社团发展迅速, 校园创业文化浓厚。开展创业教育之初, 学校并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创业协会等相关社团, 创业协会人数常年保持在300多人, 每年都要举办数期创业讲座、开展创业实习活动、举办创业论坛、组织创业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倡导冒险、容忍失败的校园文化生活。2008年创业协会被团省委授予“标兵社团”荣誉称号。
(7) 湖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成果初显。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比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机会型创业比重较高, 机会型创业中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创业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27人, 自谋职业55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1.93%, 远高于全国平均0.1%。2009届毕业生中有三位创业者创办的公司已达到相当规模, 并已营利, 其中蔡海涛的信诺教育咨询公司坐落在武汉广场, 员工达200余人, 在武汉教育咨询界小有名气;李佳蔚的武汉蔚上蔚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365集动漫短剧《春暖花开》与湖北电视台签订了正式协议;郭丽娜的武汉旭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关山一路20号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302-307室, 办公面积近200平米, 发展态势良好。
2、湖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 学校领导虽然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视, 但与创业教育发展需要相比硬软投入仍显不足。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哲学的第三本护照, 创业教育是并列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的系统教育工程, 并且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不同。只有对创业教育足够重视, 遵从创业教育发展的规律, 加大对创业教育硬软件建设的投入, 进行持续、有效引导和投入, 才有可能形成特色。
(2) 该校创业教育虽起步早, 虽在局部形成优势, 但分属不同部门或学院, 无法形成规模和合力优势, 相关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3) 与部委院校相比, 创业教育的专业基层相对薄弱, 部委院校依托他们的专业基础优势和品牌效应, 他们后发优势明显。如在申请国家创业教育实验区和参与全球及全国的创业研究等方面已有所体现。
(4) 部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科技园或孵化器, 开展创业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些院校地处闹市, 周边商业环境良好, 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四、对于地方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建议
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围绕自身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正值2007年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如何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积极构建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服务平台和保障体系, 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务支持与实践孵化基地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到了必须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的关键时刻。建议学校以开设创业先锋班为契机, 理顺关系, 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 该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响应, 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 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三大矛盾四大瓶颈问题 (三大矛盾: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引发的各种矛盾;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多元化状况下引发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矛盾。四大瓶颈: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 有观念和体制上的制约;人口总体数量大、素质总体不高、结构性矛盾凸显的状况;能源面临着挑战、耕地面临着危机、粮食安全、15亿人的吃饭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危机) , 结合湖北工业学院学科优势, 以膜技术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机械设计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艺术大类平台、超级发明网、蓝电科技中心为支点, 以近3万平米的实习实训中心为平台, 进行资源整合, 围绕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这一出发点, 大力推动创业教育发展。
同时针对不同学科特点, 按艺术类、非艺术类组织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该校地处武汉市洪山区, 按洪山区政府规划, 自本校至武汉大学这条街为创意产业一条街, 依托地方政府产业扶持和地域优势, 结合艺术类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难以受各项制度约束的特点, 组织职业生涯课和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各项设计大赛, 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以专业老师的公司为平台, 依托公司的良好的社会信誉, 鼓励艺术大学生以项目为导向参与社会生产, 实现就业和创业, 该校艺术类毕业生70%以上通过这种项目合同方式实现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对于非艺术类学生, 针对两型社会中存在地三大矛盾和四大瓶颈, 结合该校学科优势 (轻工特色) 和职业发展教育情况, 分四阶段进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有别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 有其独特的规律, 一般来说, 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三大部分, 在总结湖北工业大学前几年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上, 对地方普通高校进行了大量的调研, 初步提出了对地方普通高校具有借鉴意义的一个平台、两个体系的创业教育模式, 即:创业实务实践平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和企业孵化与服务体系。
1组织机构
(1) 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创业教育应加以足够重视, 把创业教育提升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进行建设。建议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的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进行全校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 指导、管理、协调相关部门以及学院的工作, 形成具有普通地方高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指导与管理体系。
(2) 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相比, 创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性, 其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占比较大, 成立以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教授、专家组成的咨询与评估委员会, 负责创业实务方面的指导与咨询, 并对大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的申请进行评估和跟踪服务。
(3) 成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教师队伍。鉴于湖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分属于不同部门这一具体情况, 便于利用各自优势向外争取支持, 建议成立一队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与研究教师队伍,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 组建一支校内外的实践性专家队伍。创业教育需要大量具有实战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老师多是从校门走向校门, 缺少实训和实战经验, 成立一支以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友和创业辅导站老总们为主体的实践性专家队伍, 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2、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
在分析湖北工业大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 对近十年来毕业生流向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辅之以多年来毕业生跟踪调查资料的总结, 提出了针对不同专业的两种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即创业企业型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自我雇用类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1) 创办企业型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见图3) 。冠名与资助。利用各种讲座的机会, 充分利用校友的资源, 为创业先锋班争取前期启动经费并冠名, 经费主要用于创意的可行性研究。团队构成。团队成员主要是来自本校二年级以上学生 (含研究生) , 创意来源可以自行组织比赛, 也可以直接从学校组织的创意大赛中产生, 符合年级要求的前十名核心成员, 并围绕核心成员进行组队, 团队成员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背景, 如有: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类等等。课程设置。针对大学生而言, 创办企业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即:创新能力培养、机会识别与评估、机会实现和创办企业。相应而言, 创业教育体系对应分为四大模块, 每个模块包含两到三门课程, 课程主要包括:商务基础、创造性思维训练、企业家精神培养、产业与市场分析、机会识别与评估 (技术可行性研究) 、创业模拟、创业案例分析与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创业企业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课程又根据授课形式分为实践性课程和讲授性课程。课程授课以管理学院为主, 实务与实践主要由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校团委、科研处等教学机构和职能部门完成。学习阶段性成果认定。对于学校而言, 积极鼓励先锋班团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大赛, 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最终促成创业将创意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于学生而言, 建议对非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先锋班结业后发市场营销 (创业管理方向) 辅修专业结业证, 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把先锋班课程转化为选修课学分。
(2) 自我雇用类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见图4)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到位, 三产比重将逐步加大, 自我雇用类 (或称自谋职业型) 的就业方式将会更加普遍, 自谋职业这类灵活就业方式因工作方式灵活, 工作时间把握上更加主动, 收益上可能还会比传统就业形式高, 这种灵活就业将被人们广为接受。高校也应相机调整专业设置和管理模式, 积极配合产业结构调整, 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相应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该校艺术类专业因专业要求, 这类毕业生思维发散, 生活和行为方式更为自由,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以“项目合同”形式的就业,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英语类、计算机类、金融类等专业可能也会逐步采取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自我雇用类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大块, 一块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 加强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一块是以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在这些学生进入创业阶段时, 建议学校提供外围条件支持, 如:技术服务、票据支持等等。
3、创业实务与实践平台
就高校教师的经历和能力而言, 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部分容易实现一些, 但实务与实践训练部分是难点, 也是创业教育的重点。
(1) 以服务于湖北省两区一带的建设为宗旨,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 加强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在这方面, 电气工程学院的蓝电科技中心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学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 从蓝电科技中心走出去的毕业生创业比重很大, 且创业成功者不在少数。建议学校充分发挥膜技术研究所、造纸研究所、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循环经济中心、机电类的特色中心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2) 通过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创业有关的课外活动, 营造学校创业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给一部分学生提供开展创业活动的支持。可以考虑将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 学生的工程训练, 有关的竞赛活动 (如:挑战杯竞赛、电子电路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集成电路设计竞赛、创业创意竞赛等) 有意识的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更加突出竞赛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工程实用性。
(3) 充分发挥“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湖北工业大学创业辅导站”两大基地的作用以及创业成功校友的实践性专家队伍的优势, 对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产品, 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创意和技术, 给予特别的支持, 尤其是创业前期启动资金上。
4、企业孵化与服务体系
创办企业是整个过程中最为艰难的环节, 需要勇气、决心, 外界的大力支持也十分重要, 特别是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社会资源溃泛, 社会经验不足, 提供孵化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1) 湖北省机电科技园落成在湖北省机电研究院, 科技园集机电产品研发、机电项目策划、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展示、商务、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 旨在集聚机电科技和产业资源, 促进湖北机电科技产业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天然优势, 将学校专业优势和机电研究院的工程优势结合起来, 服务湖北机电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 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支持。
(2) 加强与洪山区科技局联系, 争取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 争取毕业生能进驻孵化器。
(3) 岱家山科技园是武汉市七大科技园之一, 定位为机电类科技园, 与学校专业特色十分吻合, 园区与学校多次互动, 关系良好, 园区领导多次表示对入驻科技园学校师生的创业公司提供优质的孵化服务, 享受相关的服务待遇等,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
(4) 做好湖北工业大学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的管理与审批工作, 服务于学生创业。
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篇5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湖南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也深感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去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充分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法治湖南,力争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子。
政策指出要在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格局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两型”理念注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两型社会”理念引领下,全省各地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去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3.8:46.2:40.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1%。“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全省形成了机械、有色等1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湘电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代表。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是发展“两型”产业最快捷、最现实的一条路子。株冶集团是一家老国有大型企业,也是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标志性企业。调研时该企业负责人给我讲,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功采用全球成熟、先进的湿法炼锌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铅锌产品深加工率由2005年的54.44%提高到74.24%,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由73%提高到83%以上。五年间,企业在铅锌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42.8%
和83.4%的情况下,外排废水总量减少90%、外排重金属污染物减少95%,废气二氧化硫减排约60%。在企业我们看到,经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放养金鱼。昔日的能耗大户、排污大户正向“绿色企业”迈进。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两型化”发展。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来,一些市民只知道什么是两型社会,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和贯彻,而另一些湘潭市民则只听说过两型社会。深入了解的市民则表示我们应支持政府和党所做出的决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湘潭地区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才能使长株潭地区真正建设成为两型社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深入了学校,询问了许多的老师和同学(主要为高中生)。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吃赞同的态度。其中一位同学说道,她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就现在的国内形势而言,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十分的巨大,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煤、铁等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一位老师也表示,建设两型社会是对社会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但目前来看两型社会建设道路是困难曲折的。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研究 篇6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外部性理论;主体制度;文化制度;科研制度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17-(0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早期的敬畏自然,到近代工业文明后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到今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过去由于片面注重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深刻反思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建立新型的财富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绩效评价标准,把环境建设的优劣纳入地方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稳定为基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1]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对和谐处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最新理念,也是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新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是在环境保护理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以往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当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从世界发展的视角看,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了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现实,令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
从中国发展的视角看,近几十年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以大气污染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包括北京在内有7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99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2]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条件。首先,从中国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家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时,在实践中,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3]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针。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正确而妥善地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再从外部条件来看,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支持下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一词。而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式列入国际社会议程。此时,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而是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体现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思路。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张。国际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发展与实践经验,为中国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经济思想最早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4]其后,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5]近年来,外部性理论不断发展,众多的学者将外部性理论引入自己的探讨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具体而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并没有考虑到。[6]按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就是:“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担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7]从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经济,即在没有成本付出的情况下,有某种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另一种是外在不经济,亦称负外部性,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利益获得的情况下,却有某种成本需要第三方来负担。
(一)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
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如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被造成环境破坏的社会主体所独享。可以说,外部性问题最具意义的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即人们因受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所承担的外在成本。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各方主体决定和进行经济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行为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果;所以,表面上双方以及多方达到的供需平衡能够给交易的各方带来最大的收益,但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成本,交易的双方本身不必承担这个成本,却由整个社会替他们承担这个成本,例如冶金、化工等企业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物等大气污染,不仅降低了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而且还会通过空气流通影响周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会与降雨混合而污染河湖、土壤等,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因此而受到严重损害,虽然这种污染是由某一企业造成的,但却由整个城市居民,甚至整个城市圈居民承担其带来的危害,承担不该承担的成本。
(二)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研究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因为环境保护不仅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还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就是环境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所分享,但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却要环境保护者独自承担。例如某一城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采取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该城市的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给周边地区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即可以给与环境保护投入无关的他方带来收益。这种正外部性也正是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所在。但环境保护这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受企业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和人们短视性的影响,往往不会由企业主动为环境保护付出,从而造成了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中,应该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环保理念,争取公众的大力支持,同时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
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消除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则是更好的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应。通过外部性理论对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为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制度
第一,政府主体的主导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逻辑起点,明确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只有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引导,才能有效避免和阻止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各相关企业和广大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挥出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果,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益的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即建设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政府。环境保护的进行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是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要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不仅在宣传环境保护方面起引导作用,在环境保护对策的具体实施中、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撑中、在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中,政府都应起引导作用,使环境保护能够和谐运行。
第二,公众主体的参与作用。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是根本保障。环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环境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权利,人们应该尊重环境的发展权利,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同时,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将会使没有付出环境保护成本的广大公众所享有,因此,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最大限度的实现公众的参与。人们在付出一定的环境保护成本后,也会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环境的维护。在公众参与中,应建立起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首先,对于普通公众,应该加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落实于人们生活的日常细节之中,主动自觉地维护和参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这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其次,对于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克服企业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最后,对于科研人员应加强引导,提高环境保护的科研水平,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的宣传。通过表彰和奖励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先进团体促进环境保护在民间的开展,通过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企业的惩罚和通报,促使各企业和普通公众自觉保护环境。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文化、艺术管理制度及文物制度等,广义的文化制度还包括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制度不仅对文化的创造、产生、应用具有保障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有调适功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企业、公众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协调运作,不仅需要资金支撑,更重要或者说更深层次上还需要形成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文化,需要一种人人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文化制度。文化既内在于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又外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度和规则等,文化动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环境友好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的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文化都以其特有的方式通过价值观念、价值信念、价值追求等来引导人们对自己“人之为人”的生存进行定位,并指引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今天,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相应的文化导向力和推动力。文化对于个体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道德予以规范和保障,而文化制度建设则能促进人之道德进化,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会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正动力。所以,应该以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张力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导引形成环境友好的文化发展力,促使环境友好型理念深入人心,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科研制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制度予以保障。现代科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和谐运行,迫切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科研院所和各高校的科研资源,这对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支撑方面,要加强科研院所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结合。首先,各科研院所要根据各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各科研院所可以组织科研力量,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环境的状况和特点,调查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成因和发展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其次,各科研院所要加强与各个企业之间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与造纸、冶金、化工等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企业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培养环境友好型产业等等,使环境保护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落实,从企业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的投入,要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潜在效益,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金制度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进行,财政支持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环境保护的实施中,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因此,应拓展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促进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贯彻落实。目前,中国环境保护已有多条资金渠道,主要有:基本建设“三同时”和技术改造项目中按规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城市建设资金中用于环保的部分,排污收费取得的资金,国外贷款或赠款,此外,还有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用于环保的资金。在环境保护中,要合理利用这些资金,加强环境保护资金的管理、监督等,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
在完善作为环境保护物质基础的资金利用的具体措施中,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环境保护资金的渠道来源和规模。由于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扶持,同时要向各排污企业征收环保费用;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企业的环境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危害,因此,对企业征收的费用应该高于治理污染的费用。其次,要加强环保资金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直接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另一方面,应将部分环保资金投入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环保科研,加强科技对环保的推动,以带动更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再次,要完善环保资金的监管。一方面,应加强环保资金的科学管理,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要统计清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要确保资金投入环保或与环保相关的领域,避免环保资金被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窃取。最后,还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资金的运用,以促进其保值、增值,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分享制度
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环境利益成果的社会,环境利益共享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制度,才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必须在利益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主体间的环境利益均衡。构建环境利益整合制度需要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各个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环境保护成果。但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就应在设计环境利益整合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代内的利益问题,还要考虑到代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综观国内外环境利益整合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环境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来切实实现环境利益共享。因此,首先,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利益整合的政策法规。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利益整合的健康稳步发展,各地区之间要加强协调,制定统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要明确有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之间开展环境合作利益共享的互补原则,界定各地方政府所负有的确保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环境保护中的职责以及处理环境利益整合的总原则,促进各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利益整合政策的法律化。其次,改革环境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市场化、法制化的多元分配制度。从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损害谁付费的视角下,从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视角,从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视角,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分享的落实。最后,运用财政手段实现环境产品的分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要逐步通过财政资金的协调分配,来确保环境保护成本的分担,促进环境保护利益的分享,提高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六)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纠纷解决制度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围绕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纠纷,如何及时解决纠纷是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运行的前提。在纠纷解决制度中,首先,应划清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利益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再根据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付出成本的多少来享有收益;其次,要注重广大社会公众环境权益的保护,在制度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在环境纠纷的诉讼解决制度中,要逐步放宽起诉资格。在环境案件中,如果仍然依据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由公民个别地寻求法律救济,使得仅是起诉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而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并没有解决,社会意义更是十分有限。环境公益诉讼旨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原告的资格不应局限于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者,应扩大到“与本案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升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明确环保团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建立有利于原告的诉讼费用承担机制。在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制度中,要完善仲裁和调解制度。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社会自治与社会合作,是现代社会寻求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9]尤其在调解方面,要着眼于以社区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为中心,发展社会中间层的功能,促进环境纠纷的妥善解决。在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中,应以和解为主,兼采其他方式,力争使各方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促使争议得到公正、彻底解决,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切实改变以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唯一指标,要把环境质量也作为评价政府工作、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财富观念,认识到环境也是财富的一种,并且是其他财富的基础,着力培育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给,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实,2006(8):1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http://www.1488.com/china/Info/communique/Content.27K.2008|10|03.
[3]徐统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严峻现实与对策建议[J].当代生态农业,2006(1):18.
[4]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
[5]张天上,于宏.权利冲突的经济分析——外部性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3):53.
[6]梁小民.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12.
[7]董德坤,朱道林,王霞.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4):55.
[8]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124.
[9]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7
一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院校教育的模式、目标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较深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这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医学教育不同于理工科和文科的教育,它是一个相对固定、严谨的系统,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国标准都为医学教育的内容严格地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1]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甚至将课程的基本顺序都已经设定。因此,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制和学制的基础上,医学教育很难像其他学科那样,设立宽泛的公共平台,然后延伸弹性灵活的各个专业方向,充分实现基于宽厚知识基础的个性化教育。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拓展创新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如何构建医学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这些都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 高等医学教育中对医疗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不够
古今中外的医学教育与实践都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由于医学特殊的专业性质,对医学生来说,今天所受的教育,同明天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是直接联系着的。“两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实现“两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精于技术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思想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身。当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其职业道德伦理、就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不够重视。致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培养的高级应用型医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无岗可以就”、“有岗无人做”的医疗人才资源分配、利用严重不合理等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方面仍有欠缺,未让医学生把个人选择就业去向与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实践联系起来,对医疗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不够。
3高等医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医疗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不够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医疗资源占世界的20%,但医师人力资源不到2%,其中的大部分还集中在城市。医师人力资源在我国依然属于稀缺资源,并未饱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护士已达到3人以上,部分国家甚至达到30人以上,而我国目前每千人仅拥有护士1.0人,广大农村只有0.31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偏远、基层医疗机构医学人才缺乏,地区分布不平衡,城乡分布不平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基层民众缺医少药、看病难,以致于“有病无人医”。绝大多数医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到发达地区的大医院工作,基层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医学生不愿去。中小医院、民营医院等对毕业生有着强烈的需求愿望,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差种种原因,很难吸引医学生前往就业,甚至生源地毕业生也不回去就业,城市及外地生源医学生更视之为“禁区”,出现“有岗无人就”的现象。
二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发展的途径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医学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医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世纪80年代 (1977年) ,美国学者恩格尔 (GL, Engel) 提出了向生物医学模式挑战,使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要求从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要求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专业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
(1)加强学科建设
要适应生物科学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紧跟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使医学教育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达到不落后于医学的发展。
(2)加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环节
大学虽属于专业教育,但从学校来讲仍是基础教育。通过有限时间的专业教育,关键在于不仅使学生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怎么学。要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力打好基础。哈佛大学学生入学的“三关”———即学习成绩、知识面与思维能力、社会服务记录可以借鉴。医学课程要加强和增强人文学内容。如医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科学史观;自然辩证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心理学以及医学社会学、文学欣赏、艺术学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西医学专业,作为中国医生,应加大中医学内容,体现我国医生的特点。中医学专业,应加大对中医经典的研讨,体现大医精诚。
(3)适当进行教材改革
医学教育的内容是通过教材实现的,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已有内容不断更新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目前以治疗为基础的临床教材应增加预防和康复的内容,与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做好衔接,使学生树立大医学观念。
(4)提高医学教育资源中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教师资源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激励其成为创新的先行者,变教书先生为科技探索者。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魅力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2 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
(1)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在征服自然时,不得不接受自然的惩罚;人们在越来越珍惜生命价值内涵时,又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遭受各种肿瘤、慢性病、传染病的威胁;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卫生资源的不足和地区不平衡也再次拷问了医学的伦理观、道德观……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医学面临新的挑战。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21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胜点、获取主动权的保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在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2]
(2)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被人们所认识,建立在原有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且应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等任务。这要求医生整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对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要求来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从伦理、费用、人性的角度考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
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医学人才要有积极学习、获取新知识的热情,及时捕捉医学领域各种信息,掌握新技术、手段、方法,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三种基本能力。
纵观医学上的许多成就都是建立在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基础上,医学的创新就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过程,是一种求异性思维,它表现为人才独特的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的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信念作保证,要有健全的人格作支撑。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疗卫生人才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三个品质特征。[3]
(3)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课程模块;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4]
3 建立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培养机制
当前,我国正构建“两型社会”,在此背景下社会存在的诸要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业立足,还必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主流背道而驰,造成大量宝贵而又有限的医疗人才资源与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与某种程度上的浪费。
当前构建“两型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培养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外在机制。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倾斜性投资政策业已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日益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把对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内在培养机制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体系研究目前还是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就业价值观教育并非简单地通过认知教育所能一次性完成,它应当是一个过程,包括认知教育、情感陶冶、意志锻炼、信念确立和习惯养成等几个阶段。由于大学生处于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青年前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贯彻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成为包含在医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主线与内核。[5]内在培养机制中还应当结合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倾斜性投资政策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习方向的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宣传与介绍,使其将知理、向善、行德自觉地统一起来。在高年级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宣传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使学生找准位置,端正就业思想,树立以“两型社会”建设中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地正确就业价值观,以积极主动、实事求是的就业态度更好的通过就业服务社会。学术界对内在培养机制的基础研究比较深入,但是把医学生新型就业价值观培养究竟如何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研究仍需深入进行。[6]
总而言之,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必须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在“两型社会”的理论宏观指导下,做到既要满足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满足社会要求,形成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的态势,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松, 吴方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周增桓, 曾志嵘, 陈洁.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992-994) .
[3]苏坤龙.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5) 289~290
[4]Engel GL.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Science, 1977, 196 (4286) :129-136) .
[5]蔡小霞, 肖德生, 李君荣, 高坚瑞, 姜平.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05) :316-318.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住院的67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均≥60岁,且符合2型糖尿病(DM)的诊断标准。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3),双号为对照组(n=34)。
1.2 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审议、定义和更新的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2)依从性好,能合作者。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思维不清、痴呆和各种精神病患者;(3)非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器官病变严重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集体授课共4次,每周1次,教育内容为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血糖监测。出院后对观察组患者建立随访档案,采用上门、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出院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8周,主要指导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计划和锻炼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情况。
1.3.1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3]共26个问题条目,包含4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条目评分为5级,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SSRS)由肖水源设计,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10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学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情况比较
出院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社会支持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社会支持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和表2。
分
分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和表4。
分
分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其尽快恢复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也随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增加,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国内外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及多个方面均受损[5,6,7],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糖尿病患者有着较低的社会支持,其经济状况差,获得的糖尿病信息少[8,9],提示应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社会支持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并以此作为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策略之一[10]。
社会型科学教育 篇9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类知识的集散地, 既担负着两型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构的任务, 还担负着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任务, 率先建设好“两型校园”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 高校应以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加快两型校园的研究和建设, 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推进“两型校园”建设
高等学校一般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校园环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文化气息浓郁, 生态环境优雅, 校园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两型社会”的旗帜下, 关键是要在巩固和继承的基础上, 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进一步创新, 科学制定规划, 推进“两型校园”的建设。
1、大兴宣传营造與论
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书育人”, 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 把两型校园建设提高到关系师生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发展远景的高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介,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举办“创建两型校园”、“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等专题活动, 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创建“两型校园”的氛围。要强化全员节约和环保意识, 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节约和环保的科学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广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的变革, 造就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相处、和睦共生。
2、精心策划建设校园
首先, 要科学制定或修定校园规划。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制定三个规划, 其中一个就是校园建设规划。在制定校园规划时,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充分体现“两型校园”的特征和风格, 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稳定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经济适用与安全美观相纺一的基本原则。其次, 建筑设计要力求完善,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认真实施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注重引进和应用节电节水的新产品、新设备和新技术, 力求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且功能完善的建筑。第三, 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及其施工, 都要做到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 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专断性。千万要注意:决策、规划和设计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甚至是犯罪!第四, 严密组织和落实监管校园建设的各项工程的施工, 这是校园建设的实战阶段和关键环节, 一定要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 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
二、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统一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归缩和目标。资源节约就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就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的限度之内, 降低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无害, 实现环境优化美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所有活动和消费都做到节约, 必将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形成;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所以我们必须同时抓紧推进资源节药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 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三、建立“两型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建立长交往机制, 使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长期化、常态化。校园是教学和科研的阵地,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师生员工的家园。校园内部门众多、人员密集, 要使校园成为集绿化、美化、文明化为一体, 融校园、家园、乐园于一身的“两型校园”, 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两型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例如: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制度;资源按部门 (单位) 定额配置办法;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责权利挂钩和奖惩机制;水电管理试行“定额分配、按表计量、超额收费、有偿用能”等。倡导和敦促各部门 (单位) 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树立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 个个都懂得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重在落实、贵在坚持这个朴实而平凡的道理。
高校“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既有阶段性, 又有长期性, 甚至是永久性。时代在进步, 人员会变化, 但“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将延续和发展。“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功在当代, 利也在当代, 而且利还将在千秋!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让“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期化。这样, 我们的校园必将永远充满生机、人才辈出、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刘鑫芳:《如何使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校园》, 《中国环境管理》, 2006 (3) 。
[2]金运成:《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几点思考》,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69-73。
“两型社会”型塑 篇10
关键词:两型社会,型塑,两型社会型塑
根据型塑理论,我们提出了“两型社会”型塑的概念。由于型塑理论是一个新理论,我们有必要介绍其基本内容。先说明型塑的内涵,然后分析界定“两型社会”型塑这一概念。
一、型塑理论简介
型塑理论的形成以麦肯齐和瓦自曼(J.Wajcman)的合编论文集《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简称SST,Mackenzie,Wajcman,1985),比克、休斯和平齐合编的论文集《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简称SCOT,Bijker,Hughes,Pinch,1987)为标志。许多研究者对SCOT中的Construction极为满意,认为它较好地表达了SCOT的建构论理论基础。但由于Construction有多重含义,尤其是容易使人产生“虚构”的意思。比较而言,SST中的Shaping既能够较好地表达型塑理论的精神,又能避免歧义。因而,SST更能为学术界所接受,Shaping成为型塑理论中的经典词汇。型塑理论简称SST。
但就研究纲领而言,SCOT比较清晰且系统,主要有技术的社会建构、技术系统(Technological System)、行动者网络(Actor Networks)三条进路。而SST的研究进路不是十分明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大教派”(broad church)。例如,SST还没有很好地解答社会型塑的力量有哪些?技术在社会型塑上有何特别之处?SST方法与其他对技术进行社会性分析的方法有何区别?(Williams,Edge,1996:856)。当然,SST不是单学科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努力(Williams,Edge,1996:893)。这既是它暂时的劣势,也是它长远的优势。
(一)型塑理论的缘起
科学技术史表明,技术先于科学而生,更早发挥对社会的推动力。但从社会学来看,人类对技术本身的研究与技术所作贡献不相称。马尔凯(M.Mulkay)曾尖锐地指出,没有研究者将硬技术作为社会型塑的对象来考察。
这种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所改观。1982年,美国的平奇(T.J.Pinch)和荷兰的比克(W.E.Bijker)两位深受科学知识社会学熏陶的技术社会学家指出,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他们把科学知识社会学渗透进技术领域,提出技术的社会建构方法。他们认为:“近来‘科学研究’成长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将科学与技术分离。科学中新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与技术革新的社会学研究成果都很丰富,但很少试图将二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事实证明,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二者的研究进程也是不同的。但只有对它们进行同样分析研究,我们才能确信这一点。对科学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研究应该也确实能够相互受益。我们尤其认为,在科学社会学中盛行的、在技术社会学中正在兴起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起点。我们必须在分析、经验意义上提出一个统一的社会建构主义方法。”(Pinch,Bijker,1987:17)
荷兰的特惠底技术学院于1983年3月在巴黎举办了相关研究讨论班。这项活动由4人发起,到1984年已得到欧、美六国历史学、哲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共20人的响应。由此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的社会型塑论的新学派,主要有美国的平奇、休斯(T.Hughes),法国的拉都尔(B.Latour)、卡隆(M.Callon)、劳(J.Law),英国的柯林斯(H.Collins)、乌尔加(S.Woolgar)、麦肯齐(D.Mackenzie),荷兰的比克等。他们指导其研究生参与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各个论文集,主要有《技术的社会型塑》(1985)、《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1987)、《技术与社会过程》(1988)与《构造技术/建构社会》(1992)等。从此,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逐步形成。
(二)型塑理论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的理论背景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科学知识社会学、工业组织社会学、重大技术政策的研究、技术变迁的经济学(Williams,Edge,1996:859-866)等。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认为,以往占优势地位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史的研究不能对技术研究提供新的动力,需要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他们所做的探索性工作是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和方法,在“强纲领”(strong programme)支配下从微观层面上对技术进行经验性研究。其基本方法与观点体现于各案例研究中,这里简要介绍几个案例。
案例一:技术与经济、科学:爱迪生“发明家-企业家”
以爱迪生电灯系统的发明为例,休斯认为,爱迪生的发明思想综合了技术、经济和科学因素,爱迪生是发明家-企业家(Hughes,1985:39—50)。他认为,爱迪生工作中渴望与气灯展开竞争,获得利润。编号为120号的爱迪生笔记本中,有30页是成本的计算,以及为10 000只灯供电站收入的计算。在发明碳化纸灯丝的过程中,爱迪生借助了欧姆(Ohm)与焦耳(Joule)的科学定理。
休斯把技术比喻成系统,把注意力集中于不同的但连接物性人工制品、机构和它们的环境组份(组份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这样,他整合了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形成了“退却突出部”(reverse salient)、“关键问题”(critical problem)、“技术风格”(technological style)、“动量”(momentum)等核心概念。休斯指出,技术系统内的组份有物质性人造物、司法性的人造物和自然资源,系统建构者在建构活动中是“异质工程师”(heterogenous engineers)。借助系统方法,休斯描述了技术系统的演化范型。他认为,演化或扩展着的大技术系统的大致经历了发明、开发(发展)、革新、转移、成长、竞争和巩固几个阶段。(Hughes,1987:51—80)由于当代大型技术系统(large,modern technological systems)是按照宽松定义的范型发展的,因而他宁愿使用术语“范型”(pattern),而不用“模式”(model)。
后来,有学者把技术系统论发展为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理论。该理论把技术系统当作有机组织,社会设置(social settings)型塑技术,反之亦然。技术包含各种事件和现象,这些不同的组份不能被分开。技术不仅受制于环境,也创造新的环境。充分理解技术的社会过程,需要掌握技术、使用者的地域、地方使用者所需的知识、地方和偶然性知识、供应商与使用公司之间的分配、被黑箱化了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的知识等许多相关内容。(Williams,Edge,1996:869—871)
案例二:技术与自然:葡萄牙的扩张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孕育技术的因素之一。(Hughes,1987:68)劳以葡萄牙人海上扩张为例,说明了自然因素对技术形成的影响。宏观来看,葡萄牙人海上扩张归因于自然的(海风、水流与天象)、社会的(穆斯林的对抗)、技术的(枪炮、船舰)等方面。其中,强大的葡萄牙战舰不能仅仅以船舰本身的发展史来解释。设计与建造这些称霸海上战舰的工程师把各种异质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因素连接起来。这因素包括大洋的季风、海水的冲击力等自然条件(Law,1987:111—132)。
案例三:技术与人的“异化”:马克思的研究
马克思对技术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对人的异化痛心疾首。Mackenzie与Wajcman在合编的论文集中引用马克思的文章,阐明马克思探索技术对人的异化的原因与解决途径的分析。(Mackenzie,Wajcman,1985:79—80)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与工人的对抗性矛盾异常尖锐。虽然机器使生产变得便利(如妇女与儿童也能在工厂工作),但工人就业机会受到机器的威胁,如蒸汽锤的发明运用使一半人下岗(1500名雇工降为750名)。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中,资本家得益于许多机器的发明而居优势地位。幻想着传统社会劳动分工的工人,他们的不满和防卫在机器面前毫无用处。资本支持科学为资本家服务,使倔强的劳动者变得俯首贴耳。
在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技术的后果并不是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技术的社会条件,尤其是社会的生产关系。他认为,不是机械本身,而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工人的悲惨处境。所以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5)
马克思指出,要消除人的异化,就要消灭私有财产。解放人本身,就“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马克思的光辉思想为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奠定的坚实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型塑理论的行动者网络方法,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模式。社会学家托拉尼(A.Touraine)运用马克思社会阶级冲突理论,得出控制着技术研发的大公司与消费者的冲突推动法国电动力(VEL)的技术革新。(Bijker,Hughes,Pinch,1987:87)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试图打开技术的“黑箱”(black-box),提出技术发展的“无缝之网”(black-box)。(Williams,Edge,1996:857)在若干案例的基础上,研究技术内容和技术革新的特殊过程,把政治、组织、经济与文化等许多因素作为技术的型塑要素。与传统的研究进路不同,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不再以各个发明家作为技术研究的中心。(对此,马克思也早有类似观点。在《资本论》第1卷第409页脚注中,马克思指出:“如果有一部批判的工艺史,就会证明,十八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技术革新不是一个“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的理想过程,而是利益联盟形成中使用者、使用地区、竞争者与市场等社会群体共同造就过程。这样拒斥技术发展的“线性模式”,而代之以技术发展的“多向”或“螺旋”(spiraling)模式。
在批判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过程,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确实展示了自身的魅力。由于它产生于综合各技术案例,不免有理想化和绝对化的缺陷。
二、“两型社会”型塑的界定
通过介绍型塑理论,我们这里对“两型社会”型塑进行界定。型塑来源于英语中的Shaping一词。在型塑理论中,型塑更多当做动词使用,主要表达某项技术的孕育与形成过程。当然,型塑在型塑理论中也可当名词来理解,这时,型塑主要表达某项技术孕育与形成后的状态。
看似型塑一词不好把握,其实不然。事物发展有个过程,发展之后必然有个结果。型塑当动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的过程;当名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过程后的结果。
而在“两型社会”型塑概念中,型塑可以从名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探讨“两型社会”的成熟且发达的状态。当然,型塑也可以从动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指迈向“两型社会”的过程。
正如刚才对型塑在使用上的解释一样,对“两型社会”型塑的不同理解其实不会造成太多的歧义与不便。但出于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我们这里限定只从名词的意义上使用和理解“两型社会”型塑的概念。
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为了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我们首先要介绍“两型社会”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在《21世纪议程》中有200多处提及“无害环境”的概念,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在经济全球体化背景下,“环境友好”理念得到强化。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由此,世界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镜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7年以后,中央频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两型”社会相关建设工作。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两型社会”成为一个使用频度极高的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两型社会”的内涵。简单地说,“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领域,通过经济、法律、行政与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去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的“节约”不是仅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关键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另外,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院士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这样,不仅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而且形成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清华大学陈吉宁教授则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
“两型社会”的外延很广,可从地域、产业、人群、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等许多角度和层次来把握。本文所关心的是“两型社会”农村、农民和农业,其中尤其是“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当然,本处笔者不打算一一而足,只是为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此提及一下。
从上面可看出,“两型社会”型塑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并不能割裂且孤立存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作用中统一于一体,共同塑造一种技术社会形态。显然,这是一种成熟且发达的社会形态。
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 篇11
因朱令一事,铊成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毒物。
铊,音同“它”。而现代中国之所以沦为互害型社会,关键就在于,我们将其他人与物,视为“它”,而不是视为一个与自己同样的生灵。因为将其他任何事物都视为“它”,所以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待对方,而不必有任何愧疚。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这句话,定义了中国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人,就是要对自己的亲人好,这就是仁,这样才是一个人。不过,在台湾学者孙隆基看来,这句话倒的确是对中国人的“自我”的定义。他说,中国人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是不存在的,是没有一个自我的,他的自我,至少在“二”人关系中才成立。并且,必须是“我”对另一个人好,这时,“自我”才在这个二人关系中形成了。
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种事实。中国人去了其他国家,必须抱团,因为假若不抱团,独自一个人时,不仅仅是孤独,而是“自我”都不存在了,就像自己裸露而脆弱地呈现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抱团不仅仅是为了实际利益,也是为了在团体中形成一个“自我”。
苛刻的精神分析学家则认为,标准的精神分析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来访者要有一个个性化自我,但中国人只有集体性自我。集体性自我,先是构建于家庭,而后可以扩展到社会乃至国家与民族。
集体主义者会说,这多好,一个人必须对集体有贡献。可是,这恰恰是互害型社会发生的基础。
现代中国如何成为互害型社会?这取决于中国人的集体性自我能扩散到多大范围。一度,中国人是万众一心,几亿中国人共享一个自我。但现在,所有大规模的集体性自我均已破碎,每个人的自我都回归自身或所属的小集体,且在小集体内,也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是第一个关键。
第二个关键是:只有个体性自我,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良知,而陷入集体性自我的人,会缺乏共情能力,即缺乏真正的同情心。对于自己所属的集体自我范畴内的人,自己要做好人。但对于非我族类,则觉得其心必异,于是以蛮夷等词汇形容,并将其视为非人,觉得怎么对待都不觉得过分。譬如,排队时,对于熟人非常谦让,但若是陌生人则哪怕只有两个人也要争抢。因熟人与自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集体性自我,或两个人隶属于一个共同的集体性自我,而陌生人不是。
原来一直不能理解,为何上公交、进出电梯,一定要挤。看了孙隆基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后才明白,这种情形下,我们都将彼此视为非我,又因缺乏共情,非我就直接降落成非人,可毫不理会对方感受。
不理会对方感受,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心,甚至对自己的感受也缺乏觉知和尊重。因为没有心,中国人多像是橡皮人,必须找一个集体之心统一他们,才能让社会安定。
大一统哲学在中国,有合理之处。
然而,其矛盾是,集体之心的存在,以克制个人之心为代价。它虽然让社会相对地保持稳定,但对于个人之心的发声,总是给予限制与打压,甚至是消灭。个性,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被视为优点,原因即在于此。结果是,因为这种氛围,有个体性自我的个体极少出现,再有智慧与良知的文人,在发声时,也总是将自己视为社会一分子。即便是归隐了,也总想着皇帝——集体性自我的代表——能给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也即总想着归巢于集体性自我。
并且,集体之心最后成为大一统的手段。新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那一代领导人发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而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件事,也果真将天下人之心基本统一到一起。这种统一,确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在,所以很多年长一辈,对那种万众一心的感觉,非常留恋。
中国历史轮回,即统一之心不断地构建与破碎,彻底破碎时,互害程度会达到顶峰。那时,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小自我,而对别人彻底无情。
解决这一问题的老办法,是稳定,是继续构建克制个人之心的统一之心,但这样只会制造新的轮回。并且,现在如何维稳,都无法避免老的集体之心的破碎了。
真正能解决目前问题,并能切断中国历史的可怕轮回的,是法治与自由。法治提供了真规则,而自由让个性自我涌现。法治,而不是权力,才是唯一对付互害型社会的有效武器,而更重要的是——良知,只能出自个人之心。
武志红
推行建筑节能构建“两型社会” 篇12
恩施州推行建筑节能自2006年开始起步,两年来,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认真编制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
在制定全州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以及编制全州城镇体系规划时,充分考虑和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关内容。在城镇体系和城镇规划布局,以及建筑物的体形、朝向、通风和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了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体现了绿色生态州的发展构想。经过反复审议,最终编制完成《恩施州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
(二)狠抓建筑节能审查
一是严格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切实督促建设各方特别是设计单位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通过行政性审查,严把准入关,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勘察设计业务;通过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消除违反强制性标准造成的质量隐患,从源头上把住工程质量关。二是建立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和工程节能监督及工程竣工备案专项制度。全州新建工程在履行施工图审查时,严格执行《湖北省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针对恩施州的气候条件,重点对建筑围护结构、门窗、遮阳及建筑通风采光等节能措施进行专项审查,凡达不到技术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从源头上强力推行建筑节能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切实履行职能,严格执行《湖北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要点》,进一步强化了建筑节能监督。初步形成了建筑设计、审图、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完整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圈。
(三)有序推行“禁实”、“禁现”工作
2007年,全州新建项目262个,投资总额426268万元,建筑面积252.1万m2。其中:公共建筑项目数64个,面积43.96万m2;居住建筑个数198个,面积208.14万m2;公共建筑在建筑节能设计阶段达标64个,竣工阶段达标64个,居住建筑在建筑节能设计阶段达标198个,竣工阶段达标198个。全州所有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竣工阶段,“禁实”(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全部达标,达标比例100%,达标面积252.1万m2。
2007年9月,在州城建成区范围内建设工程推行了“禁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并建成了2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年生产规模约40万m3。
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各项法规及标准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及义务。二是研究并制定推进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的相关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建筑节能改造制度、建筑节能认证标识制度、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推广限制淘汰制度等。三是加大“禁实”、“禁现”和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监管力度,严把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等各个环节,组织“禁实”、“禁现”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确保建筑节能标准得到落实。
认真研究并实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一是按全省的统一规定,实施新型墙材专项基金长效机制,支持节能墙材项目的生产。二是对实施高于国家规定节能标准的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在规费收取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关表彰和奖励。三是积极实施节能认证的具体措施,把好市场准入关,促使建筑节能产品市场趋于优化。
根据有关建筑节能体系的要求,确定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主导产品,并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布局一批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基本实现新型墙材标准化设计、产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其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结构合理,应用推广法制化的要求。
【社会型科学教育】推荐阅读:
科学社会09-06
科学与技术、社会07-03
社会科学体系07-26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06-17
社会科学的皇后06-17
科学社会主义目录08-16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10-15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05-21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07-25
科学社会主义路径研究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