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2024-07-24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共9篇)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1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推进形成高校德育整体合力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推进形成高校德育整体合力。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校德育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形成高校德育工作整体合力的重要基础。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在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探索宣传教育新方法、新载体为切入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实效,进一步形成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引导人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断深化青年学生的理论引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的“三进”工作。各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统筹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力量,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建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编写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等资料;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会为载体,组织广大教师围绕“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等进行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1

二是不断深化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规划办共同建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提升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水平,目前已经评审建立30个基地;设立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学科与理论支持。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实效。各高校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情景式等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四是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动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依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动态研究中心,定期整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舆情动态,开展舆情研判工作;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监测体系,聘请高校老领导、老专家担任信息员,深入课堂听课调研,了解教学情况。各高校建立了领导定期听课制度,及时了解、分析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错误的观点和言论进课堂,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教育的载体与形式

一是统筹校内外实践资源,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环节。各高校根据哲学社会科学教学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会教学内容,有的学校丰富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演道德小品等形式,展示课堂教学成果;把教学实践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组织优秀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考察实践;以课题招标形式组织学生带着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理论宣讲,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与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部门共同组织了对“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宣讲工作,依托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和师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理论社团的作用,在学校、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实现了理论宣传与自我教育的双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为师生交流和学习搭建平台。建设宣教资源共享工程,邀请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进行形势政策报告、学术讲座,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精彩一课”评审,将教学课件、讲座录像等资源共享。很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网络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释疑解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合力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作用,不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师资队伍自身建设求突破,推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以渊博的科学知识、良好的道德风尚影响、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几年来共培训教师近千人;推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团队工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中建立“教学科研工作室”,结合教学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努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机制。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政治与理论优势,鼓励他们兼职从事辅导员或班主任一线的学生工作。各高校建立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公开接待日”、网络值班员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解答、解决学生们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

三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师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哲学社会

科学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宣传表彰师德典型,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今年是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五周年。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责任重大。今后,北京市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在提高教师水平、推出理论成果、提高教学实效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取得新的进展,推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上新台阶。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2

一、民族类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培养各民族人才、弘扬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2011年11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五项任务中, 其中一项就是“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旨在充分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积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战略, 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在2004年1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则对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思想。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人才是核心。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据我们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 截至2009年底, 在云南省无党派人士6573名调查对象中, 从民族结构看, 汉族4600人, 占69.98%, 少数民族1552人, 占23.61%, 共有26个民族成员构成。但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 怒族、独龙族1人都没有, 有14个少数民族无党派人士不足总人数的1%。因此, 培养各少数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于1951年8月, 建校至今已为云南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干部及各类专门人才。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 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层次丰富、办学形式多样的综合大学。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大学毕业生中, 许多民族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就是我校培养造就或从我校毕业起步的, 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3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学校在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中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完善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加强基地建设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

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和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云南民族大学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 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化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和哲学与政治学院等21个学院部, 使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和育人功能更加完善。近年来, 云南民族大学积极推进改革,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科学研究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在4年的博士学位点建设中, 学校以2个拟授权学科的建设为龙头, 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研实力的提升、学科结构的优化,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高水平论文与专著发表、高层次科研项目获得、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中高端研究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民族学是云南民族大学最具优势的学科, 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的重点学科。学科积淀深厚、人才荟萃、成果丰硕, 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是云南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也是云南第一所开设民族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学科团队阵容强大、学历职称层次高、结构合理。现有梯队成员71人, 其中正高职称36人, 占50.7%;博士55人, 占77.5%。云南民族大学作为西部地区迄今为止唯一已率先开展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办学授权点, 经教育部批准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的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连续招生9届27人, 毕业6届17人全部获得博士学位。自博士学科立项建设以来, 学科共计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3项 (其中重点1项) 。2013年2月学校成为自主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授权单位, 民族学、社会学实现可自主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实现了大学最高也是最后一个学位层次的突破。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民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支持, 使民族类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门类完整, 办学经验丰富。民族学专业开办以来, 现已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多层次的、较为完整的民族学学科专业体系, 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 相应地, 民族学学科专业也成为我校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成为我校博士点建设学科之一。艺术学院在全国及全省重大专业比赛中获文化部桃李杯、荷花杯、文华奖、群星奖等;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西部“第十三届书籍装帧艺术评奖会”设计一等奖、政府收藏奖等;获全国第四届“中国之春”民族歌曲演唱大赛金奖、全国首届通俗歌曲大赛银奖;钢琴独奏“跳脚”获全国地方院校音乐创作比赛佳作奖、全国声乐器乐大赛古筝专业一等奖等30多项重大奖项;获国家专利5项, 科研项目7项, 科研成果奖3项;民族文化学院教学成果丰硕, 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 国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研究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的项目数量和投入科研经费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出版著作及各类教材100余部, 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地厅级以上奖励。学院曾成功承办“第34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结构与类型学研究”和“第六届现代语言学高级研讨班” (教育部项目) , 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成立2年来, 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项, 具体承办了全国性“国家认同和民族国家治理”和“全国政治学界学习十八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4个项目获学校立项建设。在全校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哲政论坛”30余次, 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省许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与境外民族交往密切。近年来, 在西方一些组织的资助下, 边境一线出现了一些思想内容不健康的宗教和识字课本等民族文字读物, 成了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隐患。学校编写出版民文教材, 进行双语教学, 能有效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 增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 维护边疆稳定。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建设和发展, 提出了“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思想和建设内涵。学校也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 并将民族文化专业能力实践基地作为学校重点项目进行建设, 这为民族文化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2012年11月, 民族文化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批准立项, 中央给予专项资金19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79.50万元。项目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特色, 直接服务教学科研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点。

三、提升民族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

学校通过“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 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 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 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 使自己成为政治上合格的大学生。另外, 我们还充分发挥我校在宗教学科和专业优势及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优势, 以宗教社会学博士点、宗教学硕士点及校统战理论研究会为依托, 加强对党的统战理论政策及宗教理论问题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我校还出版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读本》。校统战理论研究会先后出版了《高校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等5部统战理论文集, 宗教理论和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我校副校长张桥贵教授, 系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社会学负责人, 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对策研究——云南跨境民族中的宗教渗透与反渗透》 (以“优秀”结项, 并上了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内部参阅的《成果要报》) 、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和教育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等项目。徐祖祥教授完成国家民委2007年科研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调查研究——以云南为例”,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科研项目“处理云南边疆地区跨境民族宗教事件经验研究”等。韩军学教授著有《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等相关著作十余部。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扶持学生红色社团, 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是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使命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促进大学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 深化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现实化, 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 引领社会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要求“高校创新组织模式, 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云南民族大学于2007年12月和2010年11月分别成立了“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和“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两个研究会”是全校性、群众性、学习型、理论型、学术型学生社团。在各类大学生社团中, 理论性、政治性、学术型学生社团在团结、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有关资料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 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 社团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影响。“两个研究会”成立以来, 把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杨善州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赋予了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围绕以上工作原则, “两个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大批参与活动的研究会骨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健康地成长成才, 也确保了“两个研究会”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发展, 从而优化了育人环境, 增强了延安精神在学校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本书编写组.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1.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 2010.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3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高职教育 功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2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呈现迅速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的数量和高职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高职教育模式初步形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和高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重要作用,同时高职教育肩负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因此,本文试结合我国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现状,简述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一、高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于是,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重专业技能,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不利于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二、高职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我国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是,高职教育毕竟不是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而在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

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问题的,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其中,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是个人在一生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而最后一次职业技能则是可以通过相对短时间的学习和培训获得的。如果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出现偏差,那么他的技能越高,对社会来说危险就越大。

(二)促使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2009年4月召开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张尧学院士指出,高职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职院校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应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面发展,德居于首位。哲学社会科学帮助高职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三)支撑和指导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哲学社会科学在高职教育中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之上的。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对高职学生形成职业技能起支撑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对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三、高职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高职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途径:

(一)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堂主渠道作用

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2004年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哲学社会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从普遍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原理,与各门专业知识之间有着本质与表象、一般与特殊的对应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一般原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表现,而学生在专业学习或活动中接触的知识信息也都可以印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这种知识之间的相通性为学生联系专业知识学习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提供了前提和可行性基础。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又比较抽象的特点,加之高职学生的“重专业技能,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过硬,能够与时俱进,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致了解教学对象高职学生专业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兴趣,进而接受和理解哲学社会科学观点和知识,并自觉地用哲学社会科学观点和知识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四)制度保障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从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高职院校也已经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些课程纳入高职生的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以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教学落到实处。

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技能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并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坚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以学生受益和成长为宗旨,积极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研究作风,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刘占文,温景.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

[3]王全才.论高等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Z].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彭惠才.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EB/OL].http://www.eduzhai.net/edu/307/jiaoxue_80804.html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EB/OL].http://www.studa.net/zhiye/080604/10042722.html

【作者简介】廖彩云(1972- ),广西全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美育教育——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篇4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育人功能的一种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调节因学习繁忙而带来的紧张心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是新建校,少先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系列活动,环境育人。

少先队系列教育法,是少先队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阶段完成一组教育活动。

我校从今年年初开始进行“每人养活一盆花,每人领养一棵树”活动,随之“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春天,同学们播下了种子,浇水、施肥、写观察日记成了他们的常规。一棵小花不幸夭折,同学们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一朵小花的盛开,可以让他们忘掉所有的烦恼,同学间的友情变得祢足珍贵。每季度举办的“养花交流,养树交流”更使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大家共同“说花(树)、赏花(树)、评花(树)、画花(树)”。“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知识,还美化了校园环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走进校园,那一朵朵小花和学生们一样展开灿烂的笑

脸,那一棵棵小树和学生们一起茁壮成长。

二、特色活动,环境育人。

在少先队教育中,各校会涌现出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我校也不例外。

我校的原址是一块菜园,土地肥沃,水源便利。大队就在校门外开辟出一块劳动实验田,师生共同种下国槐种子、甜玉米种子,校门外的一丛绿是同学们的一片心。忘不了同学们挥橇劳动的场面,忘不了同学们收获时的喜悦。那里凝聚了同学们的辛勤和汗水,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在那里得以回报,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也在那里得以施展。

校园内那一块块“育人墙”,告诫学生什么才是真善美;“文明、勤奋、诚实、健美”的校训铭记在心;“坚持锻炼身体好”、“校园生活七色光”使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变得那么丰富多彩。每一块“会说话的墙壁”总透着那么一股怎么做人的味道。

校园东墙有一条“蓝色的风景线”可以让同学们大显身手。拿起手中的粉笔,写出你的心愿,画出你的理想。可以做到班班参与、人人有份。

三、阵地建设,环境育人。

少先队阵地活动,在整个少先队教育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渴求知识的课堂,是同学学习、工作、活动的场所,是同学增长才干的天地,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摇篮。

走进各中队,正前方端挂的红色国旗,在蓝底白字的校训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制度角时时提醒同学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卫生

角就能看出一个班卫生情况的好坏。生物角给严肃的教室气氛增添了一丝灵气。荣誉栏更是激发同学们为中队争光。黑板报不时变换着“外衣”——做环境小主人、小草的心声、大树的呼唤„„。最有特色的还是分别挂在南北两墙上的专栏,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作业;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有绘画、写字、国画、摄影、剪纸、蜡染„„

我校教室的布置内容由大队统一规定,布置行式由同学自己设计、制作,充分体现学生特点,既严肃而不呆板,既有学的气氛又不失玩的味道。

四、主题活动,环境育人。

主题班队会亦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最经常、最普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美丽的外衣”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发现自己中队的美。而“美丽的心灵”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否和美丽的环境所协调。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的优美环境就成了一条无形的、流动的“教育网”。

我少先大队还进行了“做绿色奥运小天使”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小小文明工程”中的“利用再生纸”活动。每中队自备一个大尼龙口袋,把废纸攒满后交到大队统一放置,换成再生纸,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还有收集废电池活动、垃圾分类处理等活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5

赵 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大学贫困助学金本来是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现在却投放盲目,导致评定方法混乱,带来诸多负效应。所以要明确投放目的,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注重“育德”,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贫困助学金;“育人”功能;运作机制。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①“中央财政将每年拿出10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② 各省也制定一系列政策资助贫困大学生,甚至规定受资助面“不少于在校学生总数的20%,”③“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学费减免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应酌情减收或免收学费,并且减免比例不得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3%。”④几年了,贫困大学生受惠的情况如何呢?助学金发放过程中是不是还存在问题?怎样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现在大学贫困助学金流行的评定办法

按一定比例拨放给各大学,学校又按一定比例把名额分配给班上,班上把这一笔笔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意外之财评给谁呢?难住了辅导员和班干部,在颇费周折后,大家纷纷探索最好的方法,下面是一些流行的作法。

1.比穷。先是自个写申请,不愿申请的再穷也不管。往往是受资助面再宽,申请的人也比分配的名额多,本来尚过得去的同学也掺和进来凑热闹,一时间搞得真假难辨,于是组织一个评审小组或者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申请的同学则在评审小组或全班同学面前哭诉,比谁穷,比谁惨,然后投票决定那一笔笔意外之财的归宿。即使评错了,也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抱怨不得。

2.直接确定。有两种情况,一是班主任平常深入学生,对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根据名额的多少,分轻重缓急,确定给谁和不给谁,一是班主任组织干部同学研究,根据大家的建议,确定给谁和不给谁。这两种作法都很冒险,一是怕百密一疏,就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二是怕触犯众怨,再准确也会有人挑起事端,说是暗箱操作,不公开透明。不管哪种情况,一旦发生,都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3.依据证明材料确定。在新生入学时,就带上家庭情况调查表,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和经济收入等栏目,或者县镇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按理,这种办法最有说服力,但是,“聪明”的家长会把调查表填在贫困线下,而当地干部也睁只眼闭只睁地盖上公章,更有甚者,还会“好心”地开出贫困证明,一起蒙国家的钱。

4.任意指定,缴作班费。就是任意报上学生名字,领下来后,交给班上作班费开支,所有学生都没得到,又所有学生都有份。这是最受多数人欢迎的作法,真正贫困需要资助的同学也只有忍气吞声,明知不对,却属利益均沾,更重要的,自己是少数,根深蒂固的观念,少数服从多数,乃天经地义。

二、大学贫困助学金的误区:盲目投放

除国家助学金外,某些单位或个人也以不同名目设立助学金,意在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然而,这些助学金都起到“助学”效果了吗?没有。其原因,乃在于盲目投放。

1.资助名额和金额的盲目性。不同学校的贫困生数量和贫困程度是不同的,但每个学校分配的助学金名额比例和享受金额又是一样的。有时一些临时补助还人人有分、吃大锅饭,而金额又极为有限,比如7元、20元,对于真正贫困的学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对于不贫困的学生,又是醉后添杯,画蛇添足。有时名额不够,僧多粥少,变通的做法是几个人享受一个名额;有时名额太多,供大于求,真正贫困的确定后,其余的名额只好乱点鸳鸯。结果是得到的和没得到的都不满意。

2.资助对象的盲目性。现行的办法是,只要是贫困生,就是资助对象,也不过问到底值不值得资助,大学扩招后,一不留心,就考上了大学,生源质量和招生数量成反比,贫困生和质量、数量成什么比呢?很难说清。但有些贫困生不是一

般期望的人才,则是不容置疑的,有的是品德不好,有的是不会学习,如果资助是一种投资的话,那就是血本无归的买卖。

3.资助效果的盲目性。资助的原因不该是因为其穷,更重要是因为他是人才,否则就是把财政白白浪费了,资助的效果就是受资助者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有能力回报社会,如果受了资助依然是碌碌之辈,所学非所用,读大学与不读大学没什么区别,甚至读了大学还不如不读大学,又何必赔四年钱读大学?有潜力、有前途才资助,这是起码的。不问青红皂白,穷是唯一原因,很显然,是违背助学初衷的。

三、盲目投放大学贫困助学金带来的负效应

投了资,却没有相应的配套运作机制,一个公司或一个企业非倒闭不可。国家财政或其他单位及个人拿出了钱,设立助学金,却没有相应完善配套的管理实施措施,结果非但没发挥助学金的作用,反而带来许多负效应,事与愿违。

1.把助学金当成“唐僧肉”,都想吃一嘴。不少大学是把助学金冲抵学费的,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多数学生却理解,也就无可无不可吧。然而,用来充作班费就匪夷所思了,看来还得设立贫困班级助学金。帮助贫困生的高尚行为在这里成了儿戏。

2.戕害诚信品德,铸造丑恶灵魂。在比穷时,夸大自己的贫困和悲惨遭遇,甚至编造不幸故事。伪造贫困材料和证明,县镇民政部门听之任之,甚至助纣为虐。品德屈服于金钱,道义在铜臭中淡出,势必形成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为荣的极端自私自利人格,铸成大错。

3.同学关系恶化,缺乏大局观念。不但夸大其词地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可怜,而且诋毁他人,对他人的戒备甚至敌意,必然导致对集体的冷漠,也导致跟他人的不合作,总觉得是别人得了便宜自己吃了亏,包容之心、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丧失殆尽,班集体内都离心离德,遑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4.不懂感恩,见利忘义。因为出发点就是骗,哪个骗子会感谢受骗者呢?所以不但不感恩,反而还嘲笑。骗也是一种本事,既然是通过本事挣来的,当然该心安理得受用了。屡屡得手,其后果可想而知,骗术会炉火纯青,一旦骗成习惯,就无往而不骗,终至利令智昏,贪得无厌。将为社会输送出什么样的人才呢?

5.资助者的优越感和受助者的被收买感。由于资助目的不明确,资助者像是高

高在上施舍,受助者则该摇尾乞怜,现在流行的指责所谓受助大学生不懂感恩,主要也停留在对某私人或某小集团的感谢层面上,好像回报应立竿见影、随时挂在嘴上。实际上,大恩不言谢,施恩不望报,望报则不仁。如果帮助了一个有必要帮助的人,就要别人感恩戴德,那是一种收买。受助者在这种舆论的压力下,就会感到人格受到侮辱。

四、弄清目的,发挥大学贫困助学金的“育人”功能

助学金制度,本身应具有积极意义,现在却起了消极作用,根本原因是没让人们弄清设立助学金的目的,没有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育人”先“育德”,才高八斗而心术不正,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育德”最大的考验就是金钱,多少好汉栽在金钱上啊。助学金的外在形式恰好是赤祼祼的钞票,之所以上演那么多“助学金争夺战”闹剧,恐怕都是经不起考验吧?所以,明确投放助学金的目的,懂得助学金的性质,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1.接受助学金是不得已的和必需的,不能把助学金等同于救济金。助学金不是天上掉馅饼,不是意外之财,不是时来运转,不是请贫困生读大学,是因为贫困生志在完成学业、志在成才、志在成就事业,而且有潜在的能力和实力,能够看到前途和希望,得到资助才能不被大学拒之门外,得到资助才能保证一日三餐,如果生存都成困难,再有抱负、再有才华恐怕也没心思呆在教室听教授们高谈阔论。虽然有种良好的愿望是大学减免特别贫困的大学生的学费,但几乎没有哪所大学愿意开历史先河,大学都争先恐后地拼命贷款搞修建,债台高筑,还债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空给贫困生做慈善?所以大学即使大发慈悲收容贫困生暂时先入学,最终也是要求完清学费的。一贫如洗的大学生,不争馒头争口气,真正有志成才,就得非依靠助学金不可。也就是说,助学金是真正用来助学的,不是用来享受和挥霍的。那种虽然穷却胸无大志、心不在学者,得到助学金只等于救济金,其实是浪费。四肢健全,不缺胳膊不少腿,该不该领救济金是另一回事,但助学金如果不用在“助学”上是绝对不应该的。贫困生不一定要上大学,上大学不一定就能摆脱贫困,如果勉强考取大学、已对学习厌倦其实是可以考虑另辟蹊径找出路的,仅仅为圆个大学梦,靠助学金度日,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2.助学金是道德钱,资助有德者成才;不是福利,无德者不能享受。即使国家助学金也不是为了普及大学教育而设立的,更不用说私人或企业、公司、团体设

立的助学金了,完全是一种善举,接受助学金不是一种耻辱,但也绝不是一种光彩,至少是暂时的不劳而获,意味着以后应该加倍劳作来回报,如果一直无力回报,那就理所当然要受道德的谴责。更不用说骗取助学金多么可耻!

3.助学金是无偿和无私的,不同的助学金应该有不同的意图。国家设立助学金,显然是把能考上大学的都当作人才在对待,无论是哪种人才,对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私人或企业、公司及团体设立助学金则不一样,应该和培养某类专业人才有关,甚至最好是订单式资助,也就是设立专项助学金,不要漫无目的,而应有的放矢,使受助大学生定向发展,及早施展才能,及早回报和感恩。设立助学金不能为了沽名钓誉,也不能为了个人野心。实际上,私人或团体设立助学金,不应该是怕钱多会把脚砸肿,而应该也是一种感恩行为,因为社会给了他们有利的发展条件、环境和机遇,有形无形地受助过他人,所以要回报、要反哺,形式上帮助的是钱,实质是种不言之教,接力相传,良性循环,那是多么好的社会风气。资助后马上就指望受助者写封感谢信,显然是浅薄的。

4.建立严密的审查和监督机制。这是用好助学金,使助学金达到目的、实现价值、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助学金是好东西,但用得不当,就会起反作用。凡是钱,管理不善,就会带来混乱、制造麻烦。助学金虽是善款,但只要放任执行过程中胡来,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要有严密的运作机制,要严格地审查和监督,不给心怀不善者以可乘之机。比如,助学金的名额和金额,不能想当然或估计一个学校给多少,而应该统计、核查实际贫困生的多少、贫困程度的大小,有的放矢,雪中送炭,好钢用在刀刃上;杜绝欺骗行为,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必须是真实的,否则追究责任;对骗取助学金者从重处理;甚至助学金干脆不在学校评,而在生源地评,由当地政府把关,等等。有些资助单位就做得很好,在学生提出申请后,派专人实地调查,不属实的坚决予以取缔。

附注:

①②③④贫困大学生:今日中国教育之痛.读报参考.2005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受助不知感恩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资格.楚天都市报,2007年8月22日

[2] 秦恨海.局长女儿受资助,如此“贫困大学生”怎知感恩.新京报,2007年8月

25日

[3] 薛冰,白海江.阔绰大学生捏造家庭收入获得贫困补助.大洋网,2007年11月2日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6

一、立足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借助语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心,让学生在语文的熏陶下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借助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探究能力是创新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语文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的是问题情境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最初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闯入地坛的?为何他会在地坛中驻留?(2)“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2)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

第 1 页第 1 页

三、凭借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其工具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考试,而是用其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看法,让他人了解自己是语文应用价值的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抓住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借助课堂评价,加强学生自我认识

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在教师的保护下学习和成长,教师和家长的习惯性包办让学生缺少对自己的认识,甚至导致学生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学习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都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因为,我们的评价要准确,不再是简单的“你真棒”“好”“你很聪明”之类的概括性语言,而要在肯定学生优势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促使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充分发挥语文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程教学,育人功能

信息技术是对教育影响极大、范围很广、涉及因素多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课堂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质的改变, 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校园网的兴起和教育域域网的开通, 信息技术正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 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其在运用过程中的交互性, 构成了信息传递与接授间相互的、实时的交流;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 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探究、实验、交流、归纳、概括等操作, 在课堂上展示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等学习方式得到具体体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创设情景, 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然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通常本身较为枯燥无味, 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善于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激起学生学习情感, 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就能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 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中, 我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 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很短, 因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下降等情况。我会选用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 创设新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思维动力, 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在课堂中, 我会采取提一个问题、讲一个故事、播一段录像、放一段音乐、画一幅图画、玩一次游戏、做一个实验等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来调整学生状态,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当然, 要创设的情境称得上成功, 必须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内心产生主动的“我要学”的动力, 引起学生的好奇, 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运用了三维动画技术, 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

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 猪八戒犯难了, 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

此时我关了多媒体, 利用常规教学手段, 指名一名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让其他学生人人动手, 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 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 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 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 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

此时我设置问题, 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 同时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 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 我边评价小结边开机, 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此时, 我适时把握时机, 导入新课, 这样就牢牢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栓住学生的思想, 引导他们进入思考过程。

就这样, 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了教学情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 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 积极地投入学习, 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 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让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形式运用, 突破教学难点

我认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以一种新的理念, 打破了传统黑板教学的单调呆板, 改革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媒体以其独有的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生动的动画及声音三维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 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循循善诱,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如反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 我就用课件中的动画展现给学生, 能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到每个细节,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 加深理解, 并能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数学广角》———“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时, 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首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开始研究, 课件出示两个点有且只能连成1条线段。利用课件在两个点的基础上增加1个点, 这时候一共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只增加一个点, 为什么却增加了2条线段呢?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明确:增加的一个点可以和原有的两个点分别连成一条线段 (出示课件) , 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两条线段。这样, 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很容易建立起一个“1+2”的连线影像。

我继续利用课件在3个点的基础上又增加1个点, 让学生明白增加的是哪三条线段。接着用课件将屏幕上演变成5个点, 引导学生思考5个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线段呢?学生这时借用形象直观的演示, 很容易明白4个点连了6条线段, 再增加1个点后, 又会增加4条线段, 所以5个点时可以连出10条线段。这样很容易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引导学生很轻松地总结出n个点能连接线段的条数。

在突破教学难点中, 我经常利用课件, 采取步步引导, 环环推进, 比起传统的教学, 更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表象, 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 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 扫清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得更透彻, 学得更快更好。

三.多激发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 必须用适当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热情, 并且注意力集中时, 才能进行创造性地思维。我认为传统教学的巨大习惯势力, 仍在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 窒息着人的智慧, 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 倡导教师要将现代科技多媒体用于教学, 这无疑是教育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 对学生学习起到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为他们的理解创造情境,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认为,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 学生不易接受,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 在教学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 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记得我在教学《鸡兔同笼》时, 借用多媒体交给了学生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 题目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 有8个头, 从下面数, 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我在制作课件时, 先以动画的形式出示了8只鸡, 让学生计算出脚的只数, 从而和笼里26只脚的条件产生矛盾, 得出假设的情况不成立, 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再利用动画将其中的一只鸡转换成一只兔, 这样形象直观地让学生发现脚只数的变化规律, 得出假设的全是鸡, 利用脚的变化可以得出兔子的只数, 在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 抓住重点, 从而得到正确结论, 学会知识, 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 借助多媒体的闪烁、声音、动画演示, 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启发思维,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层次选择, 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基于种种原因, 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形成教学中“有的吃不了, 有的吃不饱”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 完全可以突破这种现象。

实际教学中, 我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好游戏的特点,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提高了课堂效率。我在计算机平台上把难易不同的题目设计成几个模块,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 选择感兴趣的练习形式。我在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题时, 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题。第一个层次“基础练习”,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求面积。这样的练习, 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都以高昂的激情进入下面的第二个层次“提升练习”:已知一组底高, 求另一条底边上的高。这样, 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也能“吃饱吃好”, 也会给部分学生起到激励的效果,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取长补短。最后还进入第三个层次“智力题”:多个同底 (或等底) 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较, 将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让少数学生也品尝到了“山珍美味”。

我设计这样不同层次的练习, 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 练完一个模块并完全正确后, 计算机会鼓励他进入下一个模块去练习 (像游戏过关一样) , 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个性化的练习中, 每个学生不仅能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还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由于问题的结果是开放的, 因此我把可能出现的答案均设计成了交互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作出响应,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多使用网络, 拓宽教学视野

多媒体教学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的视野也不仅限于书本的知识, 还通过上网可以搜集到很多的课外知识, 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根据我的经验, 我建议老师们, 通过多媒体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求n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时, 我利用多媒体查找, 制作了关于高斯小故事的课件: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 虽然十分聪明, 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 近似于文盲。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 工头, 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 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 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 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为 (1+100, 2+99, 3+98……) , 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 高斯9岁。这样的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多了解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王国奥妙的求知欲。

我20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证明,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对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因材施教, 符合素质教育精神。对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 既包含教学活动中老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四要素之间的恰当定位, 也体现了当前课改的核心, 即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转变, 媒体作用的转变。只要我们教师勤于耕耘, 不断探索, 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体优势的同时, 力所能及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 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 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如何发挥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篇8

一、精心命题巧引路

(1)结合社会命题。针对社会现象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等命题,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以环保、互联网、现代科技、西部开发、国家改革等来命题,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等;还可以根据报纸电视网络发布的重大新闻拟题,如《给藏独分子的一封信》、《点燃心中的奥运圣火》等等。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感悟社会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结合人生命题。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哲理感悟等,是个体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结合人生的各种现象和感悟命题,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感恩意识、独立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敬业精神等。如以快乐、宽容、尊严、自信、责任等为话题,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承受》、《战胜脆弱》、《有志者事竟成》、《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自卑、自负、自信》、《谈理想》等命题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3)结合所学文本命题。可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范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文题,搜集材料,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学了《岳阳楼记》之后,可就课文内容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目标。这类命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多读书、多看报的好习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

二、耐心批改教育人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作文的综合评价,教师应该用具体明白的语言,让学生明了每次作文的得失。学生作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而且是思想感情的流露,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写,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政治思想、理想情操,对社会的见解,对人生的态度,在作文中都表现得较为明显。即使是同一道作文题,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所以,作文评语要讲究形式、内容兼顾,不能只单纯在写作技法上对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加以评价;同时还要在写作态度、文风文德、思想内容上给予启示,对于学生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优点和长处,要用评语及时肯定。特别是缺点较多的学生,在作文中表露的思想上的闪光点,更应在评语中给予充分肯定。而对大多数学生由于阅历不深、思想简单,有时不免在作文中表现的认识上的片面、偏激或悲观消极,对此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应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三、课堂讲评鼓舞人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优缺点作综合分析,以帮助学生发挥优势,克服缺点。进行讲评,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正确态度、进步思想、健康情感。及时指正部分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不健康思想情绪和错误的价值倾向,防止其在学生中滋长蔓延,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部分学生在文中揭示的社会阴暗面,教师在讲评中应教给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客观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的讲评,要像春风,带着真诚将思想教育吹进学生的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下水作文树榜样

学生的接触面与教师相比,毕竟是狭窄的,因此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性是不很深刻的,行文的技巧把握得也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在作文课上,不应只是一个旁观者、评论者,而应是一个参与者,利用自己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写出该题目的下水作文。通过自己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应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准,以及写作该话题的行文思路、布局谋篇的技巧等;通过自己的文章,激励学生勤读书、多看报以及注重对自己思想道德的培养;通过师生文章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对话题的把握和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认识。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篇9

许卫国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生命,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词汇。”(1)

(2)

新教育提出,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我在研究中发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这一句话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不同的行动项目中,能够衍化出更多的表达,如,新教育实验语境下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研发卓越课程的最高境界是课程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书籍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如果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新教育实验的其他行动项目,一定能发现所有行动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行动的具体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师生生命的高度融合和深刻共鸣。

与生活、生命共鸣的境界,凸显了对人的生命关怀,反映了在当下这样一个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新教育人的视角已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向。“关怀”是一个很温暖、很柔软、很人性化的词语。“关怀”一词蕴含着对生命尊重、理解、滋润、呵护、包容、等待等等美好的情愫。我个人坚定地认为生命关怀是新教育人的教育哲学。

教育生活中,对人的生命关怀,有两个观察的角度:

第一个观察角度是对教师自身的生命关怀,包括教师自身的生命投入和生命体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克剑先生说:“治学的底蕴原在于境界。有的人凭藉聪明,有的人诉诸智慧,我相信,我投之于文字的是生命。‘生命’被作为一种治学的境界点出来,是关联着切己的人生体验的,它借一个饱经屈辱和波折的学人的心灵剖白,诉说着人文学术赖以存一线脉息的那点真谛。”我想说,黄克剑先生投之于文字的是生命,新教育人投之于行动的也是自己的生命,新教育人行动的境界已经达到了生命的高度。网师(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学员绚之平淡是一位博士、大学英语老师。她在《2012的年度叙事》中写道:“2012年7月份(博士)毕业后,终于开始静坐反思从前的自己,最后得出个结论是‘我的生命真是苍白’。”“自诩读过很多书,借书卡上1年就有200多本的记录,但没有1本楔入我的生命。”“清醒后的我于2012年下半年,决定转身走那条应该走的路,也就是一条从我们转向我,从外转向内,从物质转向精神的路线。”“2012年8月31日,在青风竹简讲师的推荐下申请加入了网师。”进了网师,她才真正开始了楔入生命的阅读生活。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曾说,参加新教育实验,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理想,激起的是热情,付出的是真心,发展的是智慧,收获的是每一刻的生命。这样一种生命投入,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生命体验是新教育人教育哲学在教师身上的体现。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价值观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关注的视域就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可是,人们耳闻目睹的是新教育人的辛苦。新教育人的辛苦让一些人以为新教育人的“幸福完整”似乎并不真实。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幸福完整”的本质内涵。我个人以为新教育人概念中 “幸福完整”的本质内涵是自由。所谓自由,其本质是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选择。做新教育是生命觉醒了的新教育人自由的选择,他所从事

(3)的新教育实验是内在于他生命的需要的,是他“自由自觉的劳动”,而非“异化性劳动”。做新教育时,新教育人的身心是一致的,他是一个完整的人。自由还有“消极自己”和“积极自由”之分,消极自由认为自由就是“不被他人强制”,积极自由认为自由就是“自我实现”。生命觉醒后的教师所获得的自由是积极的自由,是追求自我实现的自由。新教育人的辛苦是他为了实现自身生命更多的可能性而作出的自由选择。因为是自由的选择,新教育人自主自发、自觉自愿地专注于做新教育,共读共写共生活,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虽累犹乐,享受其中,乐此不疲。因为是自由的选择,做新教育的过程本身成为目的所在。做新教育成为新教育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成为他自由选择的生命的绽放方式,并由此产生高度的职业认同,获得强烈的幸福体验。新教育人因为自由,所以幸福,所以“完整”,这与辛苦不辛苦无关。我想新教育对教师生命最大的关怀是唤醒教师,让教师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自由选择新教育实验,高度地投入新教育实验,并因此让自己的的生命开出一朵花来。

第二个观察的角度是对学生的生命关怀。这一个话题又有着许多丰富的意蕴: 一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在新教育人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新教育人的关怀抵达每一个与自己相遇的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关怀人。这条建议,一般来说,属于教育修养的初步知识,具体来说,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教师对儿童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善于做到不让他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地愿儿童好,就是要防止邪恶进入儿童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的心灵之外。如果你心里对每个儿童都抱有这种焦虑不安的关切,如果每个儿童对你来说都不是班极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性、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那你就可以相信,要是儿童遇上了糟糕事,你的内心会提醒你该怎么办。这种内心的命令就是关怀在起作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在传统意义上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但在新教育语境中,绝不仅仅是这些。这些当然重要,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程,通过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程体现对孩子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终极关怀。北京十一学校为此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校长李希贵说:“2010年9月,北京十一学校全面实施走班上课,我们试图通过不同学科在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一年后,改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数、理、化、生每一个学科按难度分为不同的层次,而语文、英语、体育、技术则分类设置了近100个课程,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生涯规划进行选择,这样便都有一张自己选择的课表。”“我们的学校形成了一个面向个体的教育生态。4000多名学生有4000多张课表,他们组合成1430个教学班,因材施教的命运从过去教师的手上转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选择之下,学生慢慢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我相信,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包括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学生自由选择。这套由分层与分类、专项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选择性,除了少数必修课程外,大部分都是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排入每周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选课程,还可以选择学习时段,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与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构建

(5)

(4)起每一位学生自己的学习系统。学校还相继开设了中英合作项目(A-Level)、中美合作项目(AP)、国际文凭组织合作项目(IB)三个国际课程,将国外课程先进的理念和优质的资源引入我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6)

北京十一学校“现有特级教师 28人,高级教师175人,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耶鲁等名校的中方博士60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4人,来自牛津、剑桥、耶鲁、哥伦比亚等世界名校的69名外籍教师。此外,学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大、清华、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教师成长指导团队。”(7)北京十一学校不是新教育学校,它太牛,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们短时间内达不到这种状态,但它的课程理念, 创造能让孩子自主选择的、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程的理念本也是新教育一贯的主张之一。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博士就一直强调“研发卓越课程,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适切的课程。”

二是对孩子当下生命状态和质量的关注。

人们总以为教育是为未来作准备,常常为了所谓的未来,不惜牺牲当下的幸福,甚至不惜摧残当下的生命,而最终使未来的幸福成了虚无的东西。新教育人关注当下,关注当下孩子的生命状态和质量,把关怀抵达当下的每一个生命,强调孩子当下的生命体验。2014年,朱永新老师在回答《上海教育》记者采访时说:“新教育坚持民间立场、理论从实践中总结、坚持立足第一线。对新教育实验而言,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是一个绝对的原点。而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这种良好的生命状态。”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2012年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说:“教育质量,除了包括学习性质量还应该包含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就是你有没有发展后劲。我们不光要关注孩子今天走得快不快,我们更要关注孩子明天走得远不远。所谓生命性质量,就是除了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孩子在今天走得快、明天走得远的过程当中,是否快乐,是否幸福。这是新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的。”孩子当下的生命状态和质量成为新教育实验关注的重点。

三是为孩子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方展画教授说:“我们要分析我们培养人的模式。我们有两种模式,一是造房子模式,从一块块垒砖开始。还有一个模式,叫生物学模式,用树来说明最合适。树怎么成长?只要给水分和阳光就会很好。造房子是给砖头,但生物学模式给的是阳光和水,不是给木料。我们目前没有“种树”教育学。在塑造理念下,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抓基础,落实知识点,一直抓到大学。但是,人的发展有基础吗?我对此表示怀疑。我们的教育就是把各学科知识点堆积成积木。但是大量例子说明,人的发展不是用知识点堆积起来的。”“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义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来。“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是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玉米的种子,或者小麦的种子,学校要给这个生命的只是温度、湿度、养分。”

(10)(9)

(8)

我坚持认为新教育主张的是教育的生物学模式,学校创造的课程生活就是为孩子们生命成长提供的水分和养料,是环境,创造了环境,期待着种子的发芽。新教育主要通过课程生活的重构,让学生在新的课程生活中不断地发现自己,创造并展现更好的自己。在西方,课程的原意中就有“道路”的意思。新教育人对孩子的生命关怀抵达的路径就是课程。生命关怀是新教育人的教育哲学。哲学是最上位的理念。有了正确的教育哲学,才会衍生出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有了教育哲学的指引,新教育人创造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才让人觉得更像教育。

2014年9月18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前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朱永新:《缔造完美教室——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研讨会上的主报告》。(3)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第17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17、18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5)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自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7)2014年9月13日见北京十一学校网站“学校简介”栏。(8)方展画:《教育科研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9)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前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党支部述职评议考核报告下一篇:学生寝室怎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