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2024-05-13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精选12篇)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篇1

批改学生作文, 常常被他们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爱心、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所感动, 常常不免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而幸福、自豪。比如, 有的学生认为近几年各地发生的水旱、地震灾害虽然可怕, 但只要我们“人间有爱”, 乐于奉献, 万众一心抗击灾害, 就一定会取得救灾重建的巨大胜利;有的学生的兄弟或姐妹为了供他们读书, 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 他们就在作文中深深祝福亲人在外面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并决心等自己以后有了工作后再好好报答他们;有的学生看见自己身边一些同学缺乏高远理想、沉迷于物质享受或者陷入恋爱的泥潭, 以致精神萎靡, 学习滑坡, 便在作文中历数年青人丧失崇高理想和健康情趣的种种危害, 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主客观原因, 最后呼吁社会净化文化和道德环境, 奉劝学友们早日警醒过来, 不要一失足成千古之恨。

当然, 也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焦虑和迷茫, 主要是对前途失去足够的信心。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者, 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出路, 从而有些悲观厌世;有的因为身体上或心理上有什么缺陷, 担心以后不能适应社会, 从而有些抑郁苦闷, 心绪低落;还有的因为家庭环境不好, 自己深受影响, 不禁有些灰心丧气。

毋庸讳言, 人类世界和社会生活是现实而残酷的, 必然杂色纷呈, 清浊同流。学生们深处其中, 不可能不有所见闻, 有所感受, 并通过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标准进行衡量和观照后, 又有所阐发。对于如此阐发出来的意见和情感, 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 发掘它的价值, 把它作为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素材, 那比我们教师板起面孔在课堂上说教要鲜活得多, 有效得多, 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 是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的结晶, 是更贴切他们的生活实际, 并容易为他们理解接受的道德教化课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笔者在讲评作文时, 不仅仅从文章技法, 即构思立意、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评论学生创作的得失, 而是更注重把一些闪烁着思想之光、人格之美、人性之善和情感之真的文字作为道德教化的材料, 让学生首先从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每次作文评讲, 笔者总是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喜怒哀乐, 读出好恶爱憎, 达到以声韵和形象打动人的目的, 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讨论之前, 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先读自己涉及该问题的关键语句或段落, 接着概括自己的意见, 让他起一个“投石激浪”的作用, 再然后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讨论。比如:对于某某同学提到的缺乏理想、玩物丧志的问题, 你们究竟怎么看?你赞不赞成他的看法?若是已经走上了歧途该怎么办?某某同学身体上有一点缺陷, 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 但是有没有必要太在意?某某同学父母离异, 从小缺少亲人的关爱, 的确值得同情, 但这是不是影响你以后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些同学成绩平平, 考名牌大学可能希望不是很大,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没有出路?———让大家畅所欲言, 以澄清是非, 端正认识, 化害为利。最后, 把一些感人的特别富有教育意义的片断描写以及精彩的观点、妙言警句等等或抄录或概括出来, 并按劝善、励志、解忧、净心等分类整理, 分成不同的小栏目, 然后办成专栏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 让大家继续研读讨论,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由于经常这样注重发挥作文的道德教化功能, 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高尚言论和纯洁真挚的心声来规范要求自己, 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 所以笔者班上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章守纪, 文明处世, 好人好事也很多, 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篇2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育人功能的一种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调节因学习繁忙而带来的紧张心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是新建校,少先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系列活动,环境育人。

少先队系列教育法,是少先队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阶段完成一组教育活动。

我校从今年年初开始进行“每人养活一盆花,每人领养一棵树”活动,随之“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春天,同学们播下了种子,浇水、施肥、写观察日记成了他们的常规。一棵小花不幸夭折,同学们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一朵小花的盛开,可以让他们忘掉所有的烦恼,同学间的友情变得祢足珍贵。每季度举办的“养花交流,养树交流”更使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大家共同“说花(树)、赏花(树)、评花(树)、画花(树)”。“我与小花一起成长,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系列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知识,还美化了校园环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走进校园,那一朵朵小花和学生们一样展开灿烂的笑

脸,那一棵棵小树和学生们一起茁壮成长。

二、特色活动,环境育人。

在少先队教育中,各校会涌现出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我校也不例外。

我校的原址是一块菜园,土地肥沃,水源便利。大队就在校门外开辟出一块劳动实验田,师生共同种下国槐种子、甜玉米种子,校门外的一丛绿是同学们的一片心。忘不了同学们挥橇劳动的场面,忘不了同学们收获时的喜悦。那里凝聚了同学们的辛勤和汗水,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在那里得以回报,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也在那里得以施展。

校园内那一块块“育人墙”,告诫学生什么才是真善美;“文明、勤奋、诚实、健美”的校训铭记在心;“坚持锻炼身体好”、“校园生活七色光”使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变得那么丰富多彩。每一块“会说话的墙壁”总透着那么一股怎么做人的味道。

校园东墙有一条“蓝色的风景线”可以让同学们大显身手。拿起手中的粉笔,写出你的心愿,画出你的理想。可以做到班班参与、人人有份。

三、阵地建设,环境育人。

少先队阵地活动,在整个少先队教育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渴求知识的课堂,是同学学习、工作、活动的场所,是同学增长才干的天地,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摇篮。

走进各中队,正前方端挂的红色国旗,在蓝底白字的校训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制度角时时提醒同学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卫生

角就能看出一个班卫生情况的好坏。生物角给严肃的教室气氛增添了一丝灵气。荣誉栏更是激发同学们为中队争光。黑板报不时变换着“外衣”——做环境小主人、小草的心声、大树的呼唤„„。最有特色的还是分别挂在南北两墙上的专栏,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作业;有的中队展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有绘画、写字、国画、摄影、剪纸、蜡染„„

我校教室的布置内容由大队统一规定,布置行式由同学自己设计、制作,充分体现学生特点,既严肃而不呆板,既有学的气氛又不失玩的味道。

四、主题活动,环境育人。

主题班队会亦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最经常、最普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美丽的外衣”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发现自己中队的美。而“美丽的心灵”主题队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否和美丽的环境所协调。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的优美环境就成了一条无形的、流动的“教育网”。

我少先大队还进行了“做绿色奥运小天使”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小小文明工程”中的“利用再生纸”活动。每中队自备一个大尼龙口袋,把废纸攒满后交到大队统一放置,换成再生纸,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还有收集废电池活动、垃圾分类处理等活动。

发挥高校党建育人的功能 篇3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大学的重要使命,是高等教育“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党建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就是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重要意义

1高校党建育人是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1]。要把高校党建工作渗入到育人过程中,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高校育人的有机统一。从当前党员发展情况看,高校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成为党员队伍的最重要来源。高校所发展的党员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他们学成之后将进入社会各个行业,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能不能在高校中把他们培养好,使其具备较强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事关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通过党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育人的全过程,这是高校办学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2]。

2高校党建育人是党领导育人工作的充分体现

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政治统领作用。党的建设过程是实现高校党委对育人工作领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党委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提出明确的育人思路,从而实现对全校育人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在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发挥学校党委常委会、学校党委会、学校党代会的领导作用,确保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体现了党领导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

3高校党建育人是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形成的关键环节

育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学校的机关职能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发挥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依照“党管干部”的原则,高校通过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突出的管理干部充实到机关职能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调动广大思政干部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师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校党建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集引导、教育、培养、发展、管理、实践和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3]。高校负责学生党建的部门是党委组织部,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各个基层院系党委(党总支),具体负责学生党建的是各个基层院系的辅导员。由于学生党员规模庞大,学生党支部数量众多等客观原因,高校学校层面在全校党员教育管理的统一安排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而在院系层面,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体系、党建理论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大学生理论学习机会比较少,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还不系统。发展党员的过程具有严格的规范,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基层学生党支部来完成,导致基层学生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环节相对薄弱。

2高校党建与育人工作缺乏有效融合

高校党建和高校育人面向的对象都是青年学生,高校党建的育人过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也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现实党建工作中党员的考察、培养、发展、教育等环节缺乏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有效融合,基层党组织在考察培养对象的时候缺乏对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知识、道德修养的全面考察,过度注重某一方面导致的顾此失彼现象较为普遍。归根到底,高校缺乏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融合的体制机制及规范程序,在优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凸显出学生党员和学生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缺乏一套党建工作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反馈机制。

3高校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不够强烈

党建的过程不仅是吸引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完成学校党建任务的过程,而且要在党建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不够强烈,一方面,现实中高校的教职工对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战略知之甚少,有的仅仅停留在听说过或看过文件,也有的教职工认为这一理念很好但难以落到实处,还有人认为大学之前的教育应该德育为先,大学教育应该智育第一等等[4]。另一方面,一部分党建工作者把党建工作作为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来对待,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党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过程。

三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对策

1构建和完善高校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

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积极构建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第一,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育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树立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搭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认真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育人工作格局[5]。第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教育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建立校、跨院系、院(系)三级或两级党校的组织格局,聘请专门的教师担任党校的讲师。校级党校主要负责全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集中教育和培训。跨院系或院(系)级党校主要负责日常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培养。第三,要聘任辅导员和党员班主任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承认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补贴,充分发挥这些教职员工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进而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在高校育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endprint

2健全高校党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党的建设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明确高校党建在师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直接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党员的头脑,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党建育人的激励机制,激发党员教工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党员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好专业知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完善党建育人的经费保障机制,要设立学生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加大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变学生党建工作一定程度上的“重发展、轻培养,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教育”的局面。积极支持学生党支部走出去,在校外与农村、社区、企业、部队党支部结对共建,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第三,健全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和推广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共建的工作机制,吸引更多的党员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党员教师对学生党员在成长和发展、专业和科研等方面帮助和指导。

3提高高校党员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党建的育人目标,发挥党建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富有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发挥好思政干部在党建育人中的主力军作用,要明确思政干部的育人职责,加强对思政干部的专门培训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思政干部在高校党建育人中的骨干作用。其次,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基础上,将党员教师组织动员起来,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导师或书记,使党建育人更加丰富,更具权威性[6]。高校各级党建工作者要树立和增强党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高校党建的各个环节与高校的中心任务、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都要通过党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实行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管理。第三,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带动师德师风建设,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师风好则学风好,学风好则校风好。各职能部门的党组织应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围绕“育人”总目标开展党建工作,特别是教师党支部,更应把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教书育人”任务纳入支部的日常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位党员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把育人理念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让一位教职工都树立“育人”意识,并善于拨动“育人”这根琴弦,各部门、各岗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围绕育人开展工作。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育人的“战斗堡垒”,每一个党员都在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和带动党外群众为实现育人目标共同奋斗[7]。

参考文献

[1]程天权.在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1-07-01.

[2]吴仁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4):103-106.

[3]张鹏,李阳.以育人为中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24-25.

[4]郭强,周南平.全程性与系统性视阈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34-35.

[5]李智慧,吴瑕.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建育人功能[J].北京教育·德育,2010(4):52-53.

[6]刘江华,王玉平.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98-102.

如何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 篇4

一、以乐辅德, 用音乐打动整个心灵

高中音乐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 对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主要阵地, 作为“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整个心灵”的音乐教学, 更应把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让学生在音乐课内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创造美。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灵魂的净化剂。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流动的不应只是乐曲的旋律, 还要有学生的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带来的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 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 震撼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 学校音乐教育要以乐辅德。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五四以来中华民族大型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 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典范。近代史上悲壮的抗日战争, 同学们了解较多。因此, 在欣赏这部作品时,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用心、用情去感受这部体现民族精神的作品中渗透的音乐要素, 让他们边听、边领会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民族特征。他们听出了黄河的苦难、听出了黄河的咆哮, 更听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通过教学, 使他们既从音乐的视角重温了历史, 又从历史的视角创造性地“听”出了《黄河》的音乐特点, 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迪。音乐是美妙的, 但更美妙的应该是音乐所激发的情感。高水平的、深层次的音乐欣赏, 一定是艺术化、情绪化的欣赏。人是情感的动物,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白居易) ,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是情感教育, 只有引导学生学会感受, 学会用“心”去听音乐, 用善“感”的心地去欣赏艺术珍品, 敞开心扉, 用火热的情感去享受音乐, 才会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花, 激起他们原本存在的美好情愫和淳朴的大爱。而一旦有了情感, 就会产生愉悦, 就会滋生兴趣, 进而产生主动接纳、自觉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以乐促智, 音乐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本身就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创造之中, 作者需要呕心沥血地创造, 奏者需要完美无误地演绎, 歌者也需要个性鲜明地表达, 闻者更需要大脑的再创造!所以, 学习音乐的每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习惯培养的过程, 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同时, 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展开思维的空间, 协调左右脑的平衡, 激发智慧的灵光。大家不要忘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奥尔特曼等都是喜欢音乐的。所以, 人们常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三、以乐怡性用音乐铸造美的灵魂

音乐总是在铸造美的灵魂。音乐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 音乐教育更是一种灵魂的教育, 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许多真善美的东西, 引领学生追求美好、追求崇高、摆脱低俗、自私、愚昧, 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何为“追求崇高”, 音乐美引领我们体验美的愉悦, 达到美的意境, 同时, 感受到“大爱”的美。聂耳、冼星海作品中的共产主义理想、肖邦作品中所贯穿的爱国主义精神、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民族主义精神等等这些音乐素材。都是我们学生应该接受的“大爱”的表现。这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他人、爱社会、爱家庭的一种崇高的精神。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美国科学家得出研究结论:优美典雅的古典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商。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名人, 如孔子、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 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并且可以以乐促智, 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 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 学生手、脑、眼、耳并用, 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 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语文史地教材进行音乐教学, 开拓学生思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学精品被谱写成音乐作品, 如《春江花月夜》 (民乐合奏) 、《送元二使安西》 (古琴曲《阳关三叠》) 、《垓下歌》 (琵琶曲《十里埋伏》) 等, 在欣赏这些曲子时, 可以让学生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贯通到音乐意境中, 相辅相成, 开拓学生思维。

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 篇5

我们大队在院首长和机关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依法从严科学管理,注重管理育人工作,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员成才做工作,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几年来,我们大队的全面建设水平日趋提高,先后被学院评为“三育人”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大队,先进党委,学员十三队被评为标兵学员队,先后有6名干部被树为基层干部标兵。下面将我们大队《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情况向首长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注重依法从严管理,在建立正规秩序中锻炼、培养学员过硬作风

㈠、抓依法施管,把管理工作的功夫下在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上。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依据。几年来,我们大队一直把强化条令条例的法规意识摆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要求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条令条例和有关法规,提高在新形势下抓好管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依法抓管理的自觉性,我们要求各队对照条令条例找差距,对照制度法规查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在落实条令条例上做到“三个加强,三个克服”,即“加强教育上的经常性,克服突击性;加强理解上的深刻性,克服肤浅性;加强执行上的严肃性,克服随意性”。在落实制度上,我们敢于叫真,特别是严格外出请销假制度,要求没事不外出,外出必请假,外出时要带好两证,两人以上要有负责人,要在请假条上写明去什么地方,干什么,返回时间,归队时要及时汇报情况。到大连的学员,大队领导亲自审查,去东西家属院的学员要在时间上限制,大队成立监督岗,将检查的情况每周通报一次,每月点名讲评一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抓养成。13队、15队、17队曾先后多次获得作风养成和管理工作流动红旗。学员13队先后2次为全院管理干部,4次为军区军务科股长集训班做“四个秩 序”的示范演示,大队多次代表学院接受外宾和军内外兄弟单位的参观检查,均受到好评。

㈡、抓作风培养,把管理工作的标准定在持久养成和作风过硬上。几年来,我们注重强化学员在完成任务中的标准意识,从每项任务的完成看学员的工作标准,看学员的纪律作风。我们先后完成了大连国际服装节第7、9届开幕式的表演,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任务,高标准地完成了学院西山公路的修筑任务,军乐队、仪仗队多次接受迎外表演任务,大鼓队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展现了大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在迎接军委两位副主席来院视察及军区首长来院现场办公工作中,我们大队都因为工作标准高而受到院首长和机关的表扬。我们觉得这些任务的完成,拿出了标准,培养了作风,提高了能力,展示了我们学员的风彩,大队的全面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为培养学员英勇顽强的作风,我们还有意识地组织比武竞赛,开展夺红旗、奔袭、拔河等活动,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大队每季度,学员队每月搞一次紧急集合或奔袭训练,大队每年组织三次25公里奔袭和奔袭10公里后的爬山比赛,专门在恶劣的条件下训练学员的耐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员过硬的作风。

㈢、抓内驱动力,把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启发学员高度自觉上。前几年,我们大队在管理教育上曾出现过个别学员违纪问题,影响了大队的整体建设,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本人的发展前途。痛定思痛,我们注重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进行了《纪律与成才》的系列专题教育,请军务处陆处长作专题讲座,以启发学员的内在动力,教育学员从违纪事例和倾向性问题中吸取教训,并结合日常工作,经常用邱少云等严守纪律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学员中间的一些先进典型激励教育学员,从而使学员认识到:纪律既是成才的保证,又是成才的标志,要努力变他律为自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了学员严格要求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作风纪律的养成。今年4月下旬,军区首长来院进行现场办公, 学员十三队担任了警卫执勤任务。4月28日,天降大雨冰雹,值勤的学员有的只要跨出半步,便可以免遭暴风雨袭击,但他们伫立在风雨中纹丝不动,受到了军区首长机关的高度赞誉。李司令说:“你们的警卫勤务是一流的”。

二、注重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在管理实践中培养提高学员管教能力

我们感到:对学员的管理,重要的不仅仅是研究如何“管”,更重要的是怎样“育”。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始终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引导学员在被管理中学会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提高管教能力。

㈠、强化干部育人意识,把学员队“按纲建队”过程当做培养学员管理能力的示范教学。我们要求,学员队干部要克服管理就是搞内务、练正步、整军容、防事故的思维定势和片面性认识,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整体管理、系统管理、育人管理的“大管理”思想,端正对学员的根本态度,把自己当作示范教员来看,把学员当作未来管理者、带兵人来教。我们对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要让学员感到,从我们干部身上能学到东西,跟这样的干部跟对了,跟得甘心;让领导感到,把这样的干部放在育人岗位上,有利于学员的成长进步,用这样的干部用对了,用得放心;要让自己感到,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没有误人子弟,愧对使命,这样干干对了,干得舒心。几年来,大队全体干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扑下身子干事业,把心血和赤诚洒向学员,当好学员成才的引路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把开展一项活动,完成重大任务,当作一场示范教学活动来对待,把小事当成大事办,认真准备,严密组织。各个队经常将队里的工作特点、工作思路等向学员进行介绍,有的队还把有关上级指示精神、工作计划、经验总结、示范材料等打印下发给每名学员,带着学员抓管理,领着学员搞建设,为学员树立导师形象,使学员看到了样板、学到了方法、懂得了道理。

㈡、引导学员积极参与管理和学员队建设,使学员在参与中经受锻炼、提高能力。 我们强调:各队在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员既当好管理客体,又要思考如何当好管理主体,要发动学员积极参与,主动想问题,要多给学员提供实践的舞台,让学员在前台露面。在学员十三队野外驻训、监考、赴部队实习;学员十五队边防区队赴部队教学;学员十七队到部队当兵锻炼等重大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学员搞好情况设想,制定计划方案,让学员站在队干部的高度思考问题,以队干部的身份组织实施,以未来带兵人的要求拿出标准。在演习、拉练、节假日及参加大型比赛活动中,我们把工作交给学员干,放手锻炼学员,从工作准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检查总结都让学员亲身实践,干部不间断地进行跟踪调整指导。同时,我们还把学员代职实习当作提高学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来抓,大队按学院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代职实习工作,依据考评标准,认真组织考评,并加强指导,积极为实习班子创造条件,要求学员人人写管理日记,每学期组织一次代职骨干体会交流、还先后多次请指导员队、参谋队优秀基层干部给学员讲课和座谈,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学员对部队的了解,努力做好上岗接轨工作,使学员的管理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注重创造优良环境,在营造奋发进取的氛围中促进学员成人成才

我们大队始终注意把精力放在培养学员成人成才上,充分发挥管理的服务保障功能,努力创造有利于学员成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增强育人的效果。工作中我们认识到,要想做好育人工作,干部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从干部抓起。认真组织干部学习特色理论、江主席重要讲话、六中全会精神、十五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增强干部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做到遇事能思考政治上的性质,办事能思考政治上的影响,处事能思考政治上的后果。一切从育人的工作出发,认真落实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尽职尽责,高标准地完成本职工作,决不能因自己一时一事的懈怠和失误而 影响学员成才,损害大队的整体利益。树立“死心踏地干事业,决不三心二意混日子”的求真务实观念,做到心思往育人工作上想,精力往育人工作上投,力量往育人工作上使,形成干部管理育人的合力。真正做到上不愧组织,下不愧学员。其次,我们注重强化干部的严格自律、清正廉洁意识。要求全体干部要带头执行条令条例和学院的规定,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励,树立政治形象、廉洁形象、务实形象,在学员入党、毕业分配等敏感问题方面,以公开求公正,决不收受学员和战士的礼物,不侵占学员和战士的利益。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敢于唱黑脸,敢于批评叫真,全大队没有违章违纪,不尊重领导的。使学员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成才,并从身边的干部中找到榜样,学的踏实,跟的放心。

㈡、严格落实教学制度,配合教学抓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几年来,我们大队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围绕教学转,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我们感到,育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育人质量的提高需要激发教、管、学三方的热情,充分挖掘三方的育人功能,为此大队加强了对“教管学一体化”的领导,在调动教员、干部、学员三方积极性上动了脑筋,下了力气。在教的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尊师重教服务队经常深入到东、西家属院为教员排忧解难,每年教师节都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共商育人大计,呕歌教员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在管的方面,我们加大了教学管理力度,注重把握环节,大队制定了教学管理十项制度,成立了教学管理检查组,对室内课保证每天上下午各检查一次,对室外课大队领导坚持跟班教学,协助教员和学员队抓好训练场秩序。大队每月开一次教学管理讲评会,指出当月存在的问题,明确下月教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大队要求六个队做到正课不动一人,中午不让学员干活,人员不占、时间不争、物资不扣。几年来,大队从没出现过任何教学事故;在学的方面, 我们注重教育引导,启发自觉。每一学期开学,大队都要召开一次“学习训练誓师动员大会”,激发学员学习热情,使学员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大队每年还有针对性地组织补差训练,指定一名干部负责,保证不让一人掉队。在此基础上,各队还采取排大榜,把学习成绩与入党评先挂钩,较好地解决了学员动力不足、标准不高的问题,全大队形成了一种学知识、学特长、练能力的良好学习氛围。

㈢、有意识提供艰苦奋斗的环境,培养学员吃苦和创业的精神。成才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锻炼思想,提高能力。因此,我们大队始终不忘以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学员,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学员优良作风。要求各队有意识利用各种艰苦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学员艰苦创业精神。几年来,大队先后组织学员开荒造田、修建大棚、修建西山公路等一系列活动,使学员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锤炼;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能力。同时也较好地促进了大队的全面建设。学院先后多次在我们大队召开两业生产和冬储冬藏工作现场会,先后有四个队被评为两业生产先进单位和后勤建设先进单位,十三队的食堂被评为先进食堂。同时,我们感到大队的公勤士兵在促进学员成人成才上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专门抽出一名干部管理公勤士兵,坚持集中管理、分开使用、统分相结合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树立良好的公勤士兵形象。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战士之家”,为战士提供了学习和文化活动的场所,确立了抓学习促管理,抓成才促保障的工作思路,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为战士讲课,锻炼学员的讲课能力,教战士学微机,学文化,学条令,使学员和战士相得益彰,既锻炼了学员,又使战士学到了东西,今年大队公勤士兵曾两次为学院落实新条令进行正规化示范演示,在学院组织的新条令考试中,获全院公勤士兵第一名,极大地调动了公勤士兵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保证了学员队的教学和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如何发挥高中语文的育人功能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育人功能;素养

所谓教育是指教书、育人两个方面,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都过于看重基本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我们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教书上,而忽视了育人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所以,我們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以确保学生审美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跟着录音,随着作者一起去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进而让学生在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借助语文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的孩子们来说,爱国主义只能理解表层意思,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价值、其分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这就是爱国主义,这样并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的内涵。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①》时,为了能够真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也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当时的背景,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影像中理解当时的背景,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刘和珍等人的情况,真正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确保学生在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整体水平和素养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张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J].甘肃教育督导,2011(12).

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优化育人环境 篇7

1音乐的教育功能

1.1娱乐调节功能

健康有益, 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 不仅能够直接愉悦学生的身心, 焕发精神,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消除疲劳、恢复脑力、促进学习, 还能通过点滴渗透, 潜移默化使学生在长期欢娱的氛围中, 收到审美, 益智, 陶冶情操的效果, 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使学生把“读书苦”变成了“读书乐”, 起到寓教于乐作用。

1.2育人功能

音乐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 在校园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的文娱活动, 如“祖国颂”国庆大合唱比赛等, 一方面可以增添思想政治工作输出的艺术性, 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中和谐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娱活动, 优化育人环境。

2.1注重思想性和娱乐性并重, 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学校教育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兴趣热点, 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 把校园音乐活动与学校美育紧紧捆在一起, 伸张外延, 丰富内涵。强化美育教育的形象思维, 扩展学校教育的美育效果。“以美导真”、“以乐引善”, 达到思想伦理教育的目的。

2.2注重知识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优化学生的智力结构

文娱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的发展, 它本身也是审美活动, 学生经常适度地参加文娱活动, 既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提高, 也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活跃思维, 丰富想象, 提高文化学习的感受力、领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学生在音乐世界里不仅得到精神愉悦, 而且增长了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使综合素质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

2.3引导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拓宽音乐教育的途径

学校教育既应注重主旋律, 有计划有目的进行, 又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 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因此音乐教育应有意识的开拓新领域, 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把校园文娱活动与校外文娱活动相结合, 学习期间业余、小型、多样的音乐活动与假期集中大型的音乐活动相结合, 多渠道地交叉进行, 拓宽音乐教育的途径。

2.4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相结合,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

当前, 第一课堂内容呆板, 不能落实学生全面成长, 发展个性的需要, 他们对学校提供的“食谱”往往“厌食”, 但对内容丰富, 有助于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 如音乐、美术等则十分渴求。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学生要求改善自身智能结构, 以适应未来社会客观要求的呼声。学生的这种要求必将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使非课堂教育成为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 而且将促进非课堂教育向课堂教育的转化。

摘要:音乐, 是一项高层次的艺术, 同时又具备娱乐调节功能、育人功能、美育功能。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教学思考 篇8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解决爱国爱家问题

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渐高,不少学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艺术学校的大学语文如何改革?在保持大学语文文学功能的同时,开设了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课。根据调查的情况显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不知、不会、不关注的现象比比皆是,误读、误判和误会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知识匮乏、鉴别能力低下和人文素养不高,致使有关道德价值、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修养严重缺失。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对文化的鉴别力较低,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知识、能力和行为。

为了落实好习总书记“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指示,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急待提高的现实状况,开设了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流变、中国传统文学、中国民族艺术、中国民俗礼仪文化、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

在完善课程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其思想内涵,细化出传统文化的十种精神: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爱国主义、科学、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勤劳实干、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我节制精神,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接轨。本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浓厚兴趣,增强回归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用文化的力量缓解、限制、抵消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传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这些精神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确立,“四有”新人的培育,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培育和引领作用。

二、提高对多元文化的鉴别力,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解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因多元文化冲突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而当前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正受到挑战,经济与道德两者的位置出现了转换,经济意识则从附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扩大道德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其次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并不仅是独立的个体,还是社会中的一员。如宗法制度下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明确了国家、社会和家族的整体。而当前个体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众多人尤其是大学生追求的终极理想。再次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个人要有一个相同的思维指向,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从众、趋同的思维心理。可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文化背景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他们追求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

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文化要有辩证的认识,择其优者而育之,学生对传统文化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借此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要改变过去“被动接收和灌输”为“主动汲取和提炼”,使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如通过对清明节网上祭典,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形式改变,结婚前的彩礼该不该收,“七夕节”能不能成为中国的情人节等的探讨,让学生思考传统节日习俗变化的时代意义。又如对孟子“舍生取义”的义利观,我们结合国际局势和习近平外交智慧中的儒家思想,重点讲了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使学生明白中国的外交智慧与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操守。

三、正确评价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势,兼容并包,解决洋为中用的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摒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处于攻势,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相对劣势,处于守势,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对此在系统学习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一章,旨在通过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学习其精华。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精神的讲解,文艺复兴的成果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都促使学会思考与借鉴,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素养与内涵。

四、强化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增强知行合一意识,解决自觉躬行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为了增加实践环节,编著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概论》和《大学生人文素养实务》。

而自我磨练的修养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够指导我们到现实生活的大潮中去实践、磨练,去寻找、获取精神生活启示和道德生活体验。至于如“慎独”、“自省”、“改过”等思想修养方法,不仅在历史上行之有效,在今天仍不失为难能可贵的修养方法,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和应用。强调道德践履,启发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在课堂上要克服“听起来必要,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知行脱节现象、“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与己无关的意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格分裂模式等状况,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底线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在考核成绩的比例和标准上突出知行合一。考核不仅考察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更重视把平时表现加入考核之中。将课堂管理规定的落实、个人学习态度礼节礼貌的表现、教室卫生状况的维护、优秀行为品质的褒奖等与平时考核挂钩,并逐步将平时成绩占比由过去的30%调整为50%,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加分依据。还要看学生是否有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高雅的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的改变是明显的。

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仅通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而达到学生德育的效果过于理想化,如果每一门课程都能够对传统文化的教化有所偏重,真正挖掘出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制度和合力,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对学生成长和教育的效果无疑将是巨大而惊人的。

摘要:大连艺术学院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开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真正解决好民族自豪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知行合一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思想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姜密.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发挥育人功能打造书香校园 篇9

一、重视馆藏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1. 环境建设情况。

图书馆作为学校师生求知自学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延续, 因此我校一直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内容。2005年我校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图书大厅和500平方米的阳光读书园, 以后逐年安排专用经费用于图书馆建设。2006年为别具一格的金字塔型阳光顶配备了国内领先的电动卷帘, 可根据气候、冷暖、光线等情况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和亮度, 方便师生在这里阅读学习。2008年更换了两台配置较高的电脑, 采用了最新的管理软件, 使图书馆工作更快捷、便利。2009年投资3万多元把图书大厅内的桌椅进行了更换, 新桌椅全部采用从美国进口的优质环保材料, 耐高温, 防辐射, 既美观实用, 又安全舒适。今年又投资3万多元为电子阅览区增加了两台液晶电脑, 还将大厅顶端的电动卷帘进行了更换, 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近期我校又将阳光读书园进行了升级改造, 安装了环保实用的大理石桌椅。地面铺上了人文、舒适的绿色草坪, 方便了孩子们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充分利用围栏, 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们漫步书林,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得以充分体现, 学生读书写作的欲望油然而生。

作为图书馆的补充和延伸, 今年暑期, 我们还在教学楼一楼和二楼的走廊内为学生精心设计、建造了造型独特、清新实用的童趣书吧。这里既方便读书, 又为展示交流学生的优秀或特色作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交流阅读心得, 畅谈远大理想, 为打造书香校园创设了氛围。

全校25个教学班都设有图书角, 被大家称为“流动的图书馆”。同学们纷纷拿来自己的藏书来充实图书角, 相互借阅, 既增强了团结, 加深了友谊, 又扩充了阅读量,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形成了独特的班级文化。

2. 图书购置情况。

为了能够让图书真正服务于师生, 服务于教育教学, 我校将补充购置新图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逐年补充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 丰富图书馆的馆藏。

从2005年开始, 学校将读书培训作为给教师的最大的福利, 每年都为每一位教职工半价征订各类报刊、杂志一份。鼓励老师们广泛阅读, 做书香教师, 还通过举办读书推介会、读书沙龙等活动, 使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在阅读与交流中浸润心灵, 完善自我, 提升品位。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我们还积累了丰富的教研资料, 边探索边整理, 将部分资料汇编成一本本校本教材, 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校本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作文集、特色作业集、文化专题集、教师随笔集等等。我们在图书馆开辟专门区域进行展示, 供大家学习、借鉴。校本教材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安装了省推荐的先进的电子图书软件, 电子图书达到4万余册。截至目前, 学校图书馆藏书38825册, 生均达25册。

二、健全组织机构, 优化管理工作

1. 建立图书工作领导小组。

由王欣校长亲自任组长, 下设图书管理机构, 具体人员由大队辅导员、图书馆老师、班主任等组成。健全的组织使学校的读书工作有序地延伸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条线之中。同时, 学校把图书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定期检查, 了解工作情况, 给予必要的指导。

2. 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我们挑选了一位事业心强的中层领导任图书馆馆长, 一位责任心强的教师任专职管理员, 另外还配有三位兼职图书管理员。这些教师均具有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或中级教师职称, 有信息技术合格证书等。我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 如参加全国图书管理员培训、省图书馆工作现场会、省图书博览交易会, 参加市、区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专家报告会等, 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素质。

3. 加强班级图书管理员的培养。

我们经常召开班级图书管理员会议, 了解班级管理情况, 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每学期根据工作状况评选优秀图书管理员。使这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图书管理方法, 在班级中进行图书角的管理, 通过他们带动班级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提高了班级图书角的使用效率。

4. 注重图书管理规范化。

图书、期刊均按《中图法》进行分类, 做到目录设置规范。我们制定了学校借书、阅览制度, 做到借阅制度规范化。图书馆坚持每天向师生全天候开放。同时, 我们又合理安排时间, 满足全体师生的阅览需求。

为方便借阅, 我们为全校师生办理了图书借阅证。借、还图书只需扫描仪轻轻一扫, 便可搞定。提高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保证了师生的阅读量。

我校图书馆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馆内利用“新书推荐板”等宣传窗口作新书推荐介绍;在图书馆还专门设立“新书架”、“周转架”, 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书讯;一些重大事件, 如奥运会、世博会以及甲型流感期间, 发动中高年级学生办相关知识的手抄报, 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了解时事;在世界读书日、端午节、中秋节来临之际, 通过在校园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 以培养学生深入读书、不断探究的精神;儿童节、国庆节或放寒暑假之前, 我们都主动联系石家庄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及时得到市图书馆的活动安排, 再有选择地提供给师生;我校图书馆开设的阅读课、图情课, 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图书情报的知识, 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且也激励了老师们的探索精神。图书管理员的论文《巧用读书卡, 引导读好书》发表在《中国图书馆》一书中, 《学生阅读心理分析与对策》被评为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三等奖, 并被《现代教育研究》会刊刊用, 《对学生评价的探索》在“河北省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三、发挥图书功能, 开展特色活动, 创建和谐新校园

1.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让艺术浸润校园。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为了促进师生的发展, 我们精心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为广大师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创设优质的平台, 相继成立了文学社、美术社、英语社、艺术团, 设立了校园艺术节、体育节, 创办了校报《太阳花》和校刊《我们》。师生们欢欣鼓舞, 尽情发展, 学校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一个个社团小明星精彩绽放, 一篇篇佳作不断涌现, 《语文周报》、《小作家》《小学生必读》《燕赵晚报》等报刊也直接向文学社约稿, 刊登社员作品, 社员多次在国家、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我校校报《太阳花》是师生的精神家园, 更是引领学校文学活动的一面旗帜。为了发挥校报在引领师生“乐读书”“读好书”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的校报专门开辟了《图书推荐》、《文学岛》、《读书笔记展示会》等栏目。《图书推荐》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 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文学岛》则以连载的形式为学生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 提升学生阅读品位, 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读书笔记展示会》为喜爱读书、乐于分享的学生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六年来, 在校园报这方热土上已涌现出了一批批校园小诗人、小作家。校园报不仅激发着学生读书的热情, 也推动着我校教师读书工程不断向前发展。校园报记录着“教师经典诵读比赛”的精彩, 展现着教师读书笔记的厚重, 书写着教师不断成长的喜悦。校园报似一条纽带将全校师生和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 像奔腾的江水推动着我校的读书工程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

2. 注重常规活动, 润物无声。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已对学生的读书常规管理及活动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校本教材。一二年级学生开展的“每天读书半小时”活动, 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三四年级学生开展的“讲故事、办手抄报”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五六年级学生开展的“古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 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经典雅言的美感。

在学校教育处、大队部的支持下, 学生经常参加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 如演讲、朗诵会、读书交流会、童话剧和课本剧表演等,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增强了读书的乐趣, 感悟到了创作的快乐, 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给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氛。

3. 阅读, 与经典同行。

我校教师更新观念, 大胆创新。从1999年开始, 就在不同班级进行了大阅读的实践研究, 开展了“实话实说课本剧”、“古诗擂台赛”、“经典诗词大比拼”、“成语烟花”、“中外优秀散文朗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2002年两位教师在全区作大阅读观摩课:《走近宋词》和《古诗词欣赏》。2005年学生家长裴瑞江及学生李亚璐在新华区的大阅读经验总结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几年来, 我校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阅读课比赛, 均获得优异成绩。老师们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不同刊物上发表。如:《口语交际之浅见》、《把诵读经典名篇引入课堂》发表在河北省教科所主办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上, 《结合课内学习扩展课外阅读》发表在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北教育》上, 《书是什么》、《热爱读书》发表在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小学生必读》上。

从2005年开始, 我校正式启动了“诵读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工程。每周开设两节大阅读课, 每个月由语文教师上阅读汇报课, 可以是指导, 可以是交流, 可以是辩论, 还可以是展示, 形式多样。保证了经典诵读工程的质量, 拓宽了视野, 陶冶了师生的情操, 净化了师生的心灵。

学校每年一月份对经典诵读统一组织验收, 五月份艺术节期间组织进行汇报展示。2006年我校参加了“石家庄市亲子读书活动汇报会”, 获得了“石家庄市经典诵读示范校”的称号。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在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到目前为止, 我们已出版了多套中华大街小学校本教材:《我的小笔头》、《小背篓作文集》、《星星诗》、《经典诵读寓教于乐》、《五年级学生朗读材料汇编》、《学生作品集珍藏》《花儿朵朵》《放飞梦想》……百余名学生走入公园、社区进行汇报、表演、展示, 石家庄电视台对我校学生的读书活动多次进行录制、播放;二百多名学生的作品发表在《小学生必读》、《小学生学语文》、《燕赵晚报》、《儿童大世界》、《快乐作文》等报刊上。

4. 营造氛围, 和谐发展。

几年来,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从最初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发展到今天的以“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2007年我校开辟了“诵读经典润泽心灵”的书香小院。小院展牌内容上起《诗经》《论语》《弟子规》, 下至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为使整个校园充满书香, 处处弥漫文化气息, 近期我们又在书香小院为学生精心打造了童话小屋, 使学生在童真童趣中学习经典, 润泽心灵, 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我们还在教室、办公室、楼道……处处营造读书氛围, 让文化浸润校园。教学楼一层楼道, 引导一二年级学生读《弟子规》, 做文明人。二层是“和谐文苑”, 对我校和谐理念进行全面的阐释, 包括和谐的渊源、和谐的典故、和谐的要素和践行, 旨在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二楼大厅设置了世界名画画廊, 学生在这里徜徉漫步, 流连忘返。教学楼三、四层主要由高年级学生使用, 根据这一特点, , 文化主题安排为“中华文明史”,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力图使无声教育和有声教育达到和谐统一。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 还是师生的发展, 无不渗透着中国的“以人为本”, “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精髓, 体现了以“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篇10

一、图书阅览室的育人功能

(一)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图书阅览室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 既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信息, 还满足了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信息需求。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收集、整理想要获取的知识。经常出入图书阅览室的学生, 其知识层面和思想道德层次都高于不经常出入图书阅览室的学生, 对其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渴望, 才能主动地学习, 图书阅览室中的书籍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引导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许多院校的图书阅览室都设有电子阅览室,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手段去了解、学习想要获取的知识内容, 实现电子阅览室的育人目的。图书阅览室肃静的学习环境, 态度和蔼的管理人员, 对于学生来说, 无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潜移默化地转变了学生对图书阅览室的态度,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 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的书籍, 既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 又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的专业书籍越全面, 越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图书阅览室中拥有许多种类的书籍、期刊和藏书, 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扩大自身的知识层面, 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图书阅览室信息容量大,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便捷, 并且速度迅速, 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二、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览室读书环境。图书阅览室应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 不能够仅仅提供一些书籍供学生阅览, 要明确图书阅览室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 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 了解学生的需求, 提高图书的知识质量, 确保购买的图书能够被教师和学生阅读、学习。图书阅览室中的书籍并不完全, 有些馆内没有学生需要的书籍, 对于这种书籍, 图书阅览室可以先记录下来, 定期进行筛选, 安排采购人员购买。为了发挥图书阅览室最大的作用, 需要采取特殊的采买方式,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阅览室应多提供阅读性强、思想积极以及有感染力的书籍和报刊, 引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图书阅览室在提供书籍的同时, 还要提升馆内的服务质量, 从而打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阅览室也可以开展阅读竞赛、书评比赛等活动, 通过这种宣传活动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提升图书阅览室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不尽相同, 导致服务质量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往往会影响到图书阅览室的外界形象。因此, 图书阅览室的领导应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训计划, 在安排工作时, 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 工作特性来安排其在馆内的工作。在培训结束之后, 要对参训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挂钩。从此来督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提升工作能力。通过树立图书阅览室的形象, 来提高图书阅览室的育人能力。

(三) 有效利用电子阅览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图书阅览室中融入电子阅览室, 拓展图书阅览室的有效路径。为了使电子阅览室发挥最大化的育人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 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站,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完善网站内容。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 深受学生的喜爱, 网站的利用率也随之提升。图书阅览室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 构建不同的知识网站,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于电子阅览室的需求, 让该网站知识内容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通过网络技术, 既便于学生的使用, 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 对网站信息进行补充, 使网站更加的全面、完善。在构建网站时, 还要加强对网站的维护与监管工作, 避免恶意信息、恶意病毒的侵入, 从而影响电子阅览室对学生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的育人功能, 不仅需要提升图书阅览室自身的服务水平, 扩大知识容量, 还需要利用科技手段, 扩大图书阅览室的运行模式。从而提升图书阅览室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方面, 具有一定的引导及影响作用, 从而发挥出图书阅览室的最大作用。

摘要:图书阅览室在学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 还能够起到育人的效果,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图书阅览室的育人功能进行探讨, 探寻出有效的发挥途径, 提升图书阅览室的育人能力。

关键词:图书阅览室,育人功能,发挥途径

参考文献

[1]曾富荣.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的营造[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7 (02) :14-16.

[2]曹雪琦.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126-128.

让校训发挥育人功能 篇1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国古今无圣贤,孔子算吧,也不是。如果他是,其学生不“圣”也该“贤”吧,但后来为什么还另立门派,所以他也不是。既然人无圣贤,因此后来有人说:人都是要犯错误的,人的成长和学习是犯错的过程,即从无知到有知到犯错到明理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过程。现在人们犯错最多的地方当然就是学校了,学校是允许每一个人犯错的,允许你犯错并不是纵容你犯错,如果那样,你就不算是健康成长。于是乎学校就订了什么“训、规、警”来醒人。如校训、班规、警言等等。但就校训而言,又“训”到了多少呢?我在2014年的寒假里做了一项简单的调查。包括老师、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能一口说完自己校训的人占不到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结果很明显。诸多学校都如出一辙地雕贴着“团结、活泼、奋斗、拼搏、求实、严谨、创新、求真”等红色校训,斗大的字,是不认识还是没有看见?“这些词语非常美妙,但出现频率太高了,就被用滥了,用滥了的词语本身已不再有张力,或者说大家看到这些词语已不再有感触,希望这些词语居然能起到训示作用无疑是奢望了。”我很欣赏上海北郊学校校长郑杰说的这一段话。

所以我说,作为学校一个大“德”的校训立训要新。很多东西用得太久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我在读书的时候校训是“紧张、活泼、团结、求实,”但是现在儿子在读书了,还是那八个大字,你想他还能发挥我们那时的功效吗?所以我说要“新”。“新”,创新,别具一格,不是纯粹的标新立异,引人谈吐,而是要去观察、研究,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合实际的精炼的训示语言。因此我经过不断的思考分析,为我校提炼了新的六字校训“讲美、乐思、践行”。

“讲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这样的高级动物对美的评判与身俱来,据说人打在娘胎里就能爱美了,何况是学生,在学校要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在学校要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初念这几个字時熟悉而又陌生,总结一下吧,“五讲四美”,这是对我们这一代人都似乎淘汰的东西,你肯定觉得有些好笑,现在还提这些,但是我说:有时历史的东西重视的时候他能发出夺目的光彩。其实现在我们的学校有这样些字句,只是说得罗嗦。我觉得它更精炼,所以要重提。不过我还得多提一项,那就是形象美,时代不一样了,人们对形象美的评判也不一样,比如要求我们教师上课时必须将西装的纽扣扣好,将夹克的拉链拉整齐,我就很反对,那不如我们都回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穿中山服上课好了,那样也就不太美了。如果我们对学生都进行了这些“五讲六美”的教育和熏陶,那么他们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良好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就不用我们大费口舌地理论性灌输了。

第二“乐思”。“乐”快乐也。对于学习而言,不管你采用什么学习方法,手段,在什么时间学习,总之人们都希望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人快乐时对所学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掌握,学习的效率也更高。眼下有一种愉快教学法,我很是赞同。所以作为学校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如前面的“环境美”就是为师生创设一种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是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交流氛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该和谐相处,要实现和谐就得实施民主治校,民主的领导管理,民主的师生管理。

“思”思考并善于思考。思考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个人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有所怀疑,有所怀疑才能有所创新,创新是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标志,创新这个字眼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来说太熟悉了,所以我没用它,把它放在“乐思”里。但是应该注意,如果只想不做,那肯定是更不能行的,所以我又提出了“践行”。

我提倡思考,但绝不是空想,空想只能让人养成惰性逐渐堕落并一事无成,实践出真知。如果我们的管理有了缺陷甚至是错误,那么我们就得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来修改、完善制度;如果我们的学习出了问题,那就得另觅他法,用自己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来证明自己取得了新的成绩;如果是我们的品德有问题,肯定得改正,改正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思考上,最重要的也是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改正了缺点,重新做了人。

“训”算是立了,如果只有这样的新颖的“训”肯定是不行的,要使他发挥功能,还得“示训要勤”。

在把“训”除旧更新之时,得把他向全校师生做一次全新而详实的诠释,让师生们都理解,皆认同,因为只有认同和理解的东西,人们才能遵守,遵守了才能显示其作用。只此一次不算勤,开学典礼上可以讲解校训的要求,大型的团队、班队活动可以示训,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训中的内容作为主题,在散学典礼上可以训做总结,只要我们记住勤示训,在诸方面、全过程都能时刻与之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眼熟,更重要的是做到心熟。

发挥化学课堂应有的育人功能 篇12

一、借实验教学育自严自立的探究精神

在教学“金属钠的性质”时,笔者巧妙地设计了几个小组探究实验:(1)钠在空气中的变化;(2)钠在硬质玻璃管中的燃烧;(3)钠与水的探究实验。在每个探究实验过程中,都要求各小组发现并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如:

在第一个试验中思考:为什么钠可以用刀切?为什么银白色的表面很快变暗?为什么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为什么手触摸到钠会有灼烧感?

在第二个实验中思考:为什么钠在燃烧前会变成球状?为什么变成黑球后会变亮?燃烧过程中冒出的白烟为什么会变成淡黄色的固体?

在第三个实验中思考:钠为什么会变成小球?钠在水中为什么会四处游动?为什么会有响声?产生了什么气体?滴加酚酞为什么会变红?

问题的提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每个学生都由参与者变成了探究者,他们大胆猜想,尝试推理,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象观察进行论证推理,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组内交流,去伪存真,归纳并形成一致意见。整节课都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贯穿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导课堂,专注对知识的探究,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或者自己发现问题后调整思考方向,或者被合作对象据理反驳后再重新实验,或者在小组交流中达成一致,学生都能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追求真理的快乐。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课前合理预设,课上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的空间,适时点拨,巧妙引导,在实验过程及探究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科学务实、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

二、用科技史料育自尊自强的爱国情感

热爱伟大的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华民族持续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怎样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启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呢?笔者在教学“用途广的金属材料”一课时,将“神十飞天”的视频引入课堂,学生在人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凝望着“神十”飞天的过程,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课堂上,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详实的数据,为学生展示了我国冶炼技术的历史与发展,从古代含有高超冶炼技术的“司母戊鼎”到现代新型合金的广泛应用,学生充分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并在了解古今化学的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树立了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内动力。

高中化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在日常的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在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科学家对现代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思生存困境育自警自省的危机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环保方面的理论知识,讲授这些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正视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如,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它可以导致水质酸化,破坏树木,使庄稼受损。在学习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对于酸雨的认识,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当然,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示范实验时,应该从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做起,尽可能避免浪费实验材料;还要积极创新实验方式,改进实验规程,合理利用材料,积极优化实验效果,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努力,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在演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笔者和学生一起探究,以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与浓硫酸进行放应,使得二氧化硫的产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同时,我注意尾气处理,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出积极的表率。又如,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使用铝质饮料罐的利弊,认识到回收铝质饮料罐是目前扬长避短最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做法。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面前,不断培养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上一篇:微电影的艺术创作分析下一篇:网络教育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