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2024-07-07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精选12篇)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1

中专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课堂教学一样是实现教育的发展、提高广大师生知识水平的阵地。中专学校图书馆的建设, 既是建设学校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师生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具有不可忽视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职能。

一、应把图书馆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场所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在利用书刊资料传递与读者自愿接受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读者通过自学, 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因此, 图书馆必须针对中专生的阅读需求, 采取各种有益的措施, 加以正确引导, 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真正达到陶冶情操、丰富知识, 美化心灵的目的。这种方式不同于专职部门的行政命令, 也不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直接灌输, 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工作过程。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专学科是执行教育职能的主体,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个子系统, 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开展工作, 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 但它发挥的作用是学校行政部门所无法代替的。在为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藏书建设是发挥图书馆德育职能的基础

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 它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物质产品, 阅读观点不纯正, 书刊内容不健康, 往往使人的思想萎糜狭隘, 心灵受损害, 对青年学生人生的影响不堪设想。学校图书馆的管理, 除专业教学用书的藏书量外, 还应注重对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书籍的收藏, 广泛而有选择地收藏各种课外读物, 注重收藏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 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青年修养、名人传记、中外名著, 反映现代意识和新兴学科的书籍, 以及相应的评价著作等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 保证智育用书与德育用书比例合理, 为培养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三、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以发挥图书馆的德育职能

图书馆是个服务性的学术机构, 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教育人的使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 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完成。图书馆要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 就必须重视图书馆队伍的建设,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以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优化服务手段,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 成为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宝库。

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如何, 直接取决于图书管理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思想素质取决于图书管理人员平时对政治学习的认真态度和思想认识程度。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能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员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使学生在优越的环境和气氛中博览群书, 积累知识, 建立个人信息库, 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的温馨, 是知识殿堂。这要求图书馆员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对读者态度和蔼, 服务热忱, 做到不厌其烦地对读者进行新书刊的介绍和推荐,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馆内资源, 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四、关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为学校德育教育服务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革命的风暴正席卷全球, 计算机已经进入各类图书馆。因此,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德育建设, 图书馆员必须通过自学、培训等形式, 掌握运用现代化设备的技能, 做到快、准、精地为读者服务。如为读者提供复印服务、专题咨询打印、制作二次文献、借阅时查询目录、填写索书单, 等等。

做好学校图书馆的建设, 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 积极推广和采用管理先进技术和手段, 对业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有目标的培训, 逐步实现管理科学现代化和自动化, 让图书馆有效地满足教师、学生读者对文献的不同需求, 使他们能够在图书馆这个知识的宝库中, 汲取更多适用的科学知识。

五、作好宣传指导工作, 让学生更熟悉学校图书馆

让学生了解图书馆, 是提高馆内文献利用率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教育, 强化学生的情报意识, 培养他们检索文献的技能。要有一定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性质、藏书结构, 服务部门、外借手续、规章制度、检索途径等。要让新生到校不久就能对图书馆有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后, 学生就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也就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作用。

总之, 中专学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的“知识宝库”。学校图书馆是师生汲取知识信息的港湾, 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大课堂, 是师生收集信息和提高知识水平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国家教育部规定, 中专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图书馆工作, 就是要圆满地完成上述任务, 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学科,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是所有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时代呼唤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课下,必须开动脑筋、讲求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春雨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上教师不应因学生的违纪而大动肝火,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教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如何做,或是不希望学生做什么,都应根据需要给学生一个“信号”,使之能迅速觉查,心领会神,并按老师的意图行事。例如,当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时,教师不必大发雷霆,公开停课批评学生,而是边讲边走到该生身旁,或悄悄给他使个眼色,或暗暗指指他的书本,或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个问题要求该生解答……这种委婉地暗示法,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教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又如,一次政治课上,我发现有个男生伏在课桌下看武侠小说,我既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收他的书,也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委婉地说:“政治课每周才两节,多宝贵,挪做他用,多可惜呀!”不一会,他就自觉地抬起头认真听课了。这种巧妙地暗示批评法,不仅使学生觉得有面子,而且对老师心存感激,对学生的成长也很有裨益。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接受德育教育

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找到自信,相信我能行。众所周知,成功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塑造成功人格为核心,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体验成功感觉作为中级目标,坚定成功信念塑造成功人格为最终标志。作为成功学的载体,德育课教学以往多采用“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它往往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显得肤浅和苍白无力,造成了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德育课的状态。实际上学生不喜欢的只是脱离他们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刻板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在实质上就是要把德育课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中去。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智育因素、情感因素,灵活运用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格言、一段电视录象、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诱导,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我能行”,达到增强自信心、开启心智、陶冶情操的最佳境界。

三、让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效果好。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应努力寻找“优化”的突破口。初一年级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抓住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思想和身边的典型“小事”,通过小组体验、感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良品质。初二年级推广“案例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落实在行动中。初三年级结合实际生活中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热点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我在讲授初一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第一项目“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按照组长的要求先行搜集有关的材料,准备课堂上辩论“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活动开始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组学生唇枪舌战,古今中外挫而不折的伟人和在挫折面前胆怯、畏惧的懦夫,令人无不对学生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所叹服。通过论辩,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强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最后由两个组的组长各说一句有关的名言以强调本组的观点,主持人用罗威尔的名言结束辩论。我还根据新编教材的内容特点,在讲授每一项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材中的许多名言警句。如: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等,因初一学生的知识不是很丰富,对有些名言警句的本意不一定理解的透彻,这就需要教师讲解清楚。这些富有哲理而优美的词句,我采取了教师讲解、学生朗读并课后抄录,深入体会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让学生在关注时政新闻的乐趣中接受德育教育

关心时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心时政,发表评说,可以增强爱国热情。近几年,关于“时政”教学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一、每节课五分钟新闻发布,指导学生学习新闻、评析新闻。

二、利用活动课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如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针对这一鼓舞人心的大事,我组织学生讨论:我国的航天技术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 为了证明自己知识面广,学生在课后积极搜集资料,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做笔记、写感悟,生活充实。有时活动课上,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常常会发生争论和“争吵”,气氛热烈。经常有同学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探讨主题,整个课堂出现多次讨论高潮。最后,老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肯定、纠正、补充、升华。这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了基础知识,丰富了时政知识;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路;培养了提出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爱国情感,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心理品格。

五、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诸如探索发现、情境激发、自由讨论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探究知识、展示才能的空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应用知识,使其心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最好契机,我在教学中创设了“情景剧场”、“热点评说”、“学生论坛”、“模拟法庭”、等形式各异、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创设“情景剧场”这种开放性教学形式,巧妙地设计模拟实验教学情景,把一个个鲜活的材料改编成动人的故事,开展情景表演,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立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使之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实践的活动的能力。通过“模拟法庭”这种开放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前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征集案例,积累材料,再由师生共同进行筛选,选取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最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送少年模拟法庭审理。在收集、筛选、确定送审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许多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事例,这给缺乏法律意识的学生带来一种精神震撼。在模拟审判过程中,他们亲身体会到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制的神圣严明,违法必受法律的制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学法,在体验中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通过自我教育得到的收获,远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空洞、枯燥的说教。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符合认知水平的开放性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问题的空间,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3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主导

一、当前初中生的几大心理特点

(一)虽然没有社会阅历,但向往独立自主

初中是学生由儿童转变为成人的重要过渡阶段,在他们的心理上认为他们已经是成人了,希望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或进行选择。但现实是,还不能说他们已经完全等同于成人,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和实践,缺乏社会阅历,仍然会产生一些较幼稚的行为或思想,且不具目的性。举个例子,有很多初中学生开始喜欢艺术,并为此而减弱了文化课的学习,并且他们希望班主任能够尊重他们的选择。对此,对于学生对文化课的轻视,班主任应该引起重视。

(二)虽然辨别能力不强,但有较强的求知欲

从小学到初中,随着课程的细化和科目的增多,以及社交范围的扩大,学生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逐渐形成抽象思维,理解能力也逐步提高,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同时,他们身处环境周围的信息有很多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他们会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诱导,为此,班主任要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来杜绝这些不良信息的侵害,当前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三)虽然自制力较低,但希望能够成才

初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是充满梦想的,这种梦想并不是幻想,而是与现实已经非常贴近,他们希望能够像成人那样成就一番事业。此时,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特征,但缺乏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具有较低的自制力,对于自己的梦想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二、要在德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协调好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

在当前的新课改形势下,学生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班主任还要重视他们的自主学习。当出现问题后,班主任在处理时不应该大包大揽,将学生的意见弃之不顾,而是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也才能使他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调动。反之,如果过于从年龄的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他们的天真和幼稚,则会使他们的锐气遭到打击,甚至会导致他们自卑感和敌对情绪的产生。对于那些艺术特长生来说,班主任应该引导他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仔细的考虑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同时收敛他们过分自由的个性。初中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班主任要协调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这样,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维护,他们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科学引导方式的使用

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大多往往都采用“堵”的方式,但是,这样做往往对不良信息的阻隔收效甚微,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叛逆性格的学生,管的非常严格反而会导致更差的结果,因此,科学的“引导”才是最好的方法。举个例子,当某些具体的问题出现在他们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时,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可以以举行班会的形式,通过大家共同展开的讨论,让他们能够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也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通过专项研究的形式来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说,虽然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家的时间,但是,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如果是由家长和学校一同完成的话,将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举办一些针对学生本身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比如:外出参观旅游、举办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以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教育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单纯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让他们接受尽可能多的优良知识和尽可能少的不良信息,有利于他们良好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情操的养成

无论处于何种年龄段的学生,要让学生正常的学习必须有动力去进行推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一动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吸引力,一方面,设置多种奖励措施,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引导学生向这些榜样学习、靠近,榜样可以是社会上的先进人或事,也可以是自己周围的优秀同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就是班主任的影响,在平时的教育中,班主任一定要切身做到言行一致,以正面的形象引导学生的进步。其次是外界的压力,要让学生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实现,让学生知道要获取荣誉,必须主动的去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不断提高。最后是内在的动力,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

总而言之,针对在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良好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开朗的面对生活和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尹林.谈班级德育工作[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刘立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充分发挥幽默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篇4

一、用幽默做打开解决疑难问题的金钥匙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生活知识的丰富, 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和盛气凌人的说教。如果教师居高临下, 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反之, 教育者如果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参与进来,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 学生便更容易接受。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尴尬、僵持、对立等。对此,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就是使用幽默做开这些疑难问题的金钥匙。因为幽默是一种智慧, 它不仅能轻松地说服被教育者, 同时还能让其他同学心悦诚服地为你的观点喝彩, 并在心底敬佩你的工作方式和你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用幽默的方式换个角度找到师生共同的春天

在班主任工作中, 经常会碰到不少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的事情。其中,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学生对老师的再三教育、苦心劝导无动于衷, 教育效果甚微。久而久之还导致学生老师之间的对立。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可是为什么有时候班主任的努力前功尽弃呢?其实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做到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打动学生的心, 使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教育, 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道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班主任只有用一种全新的、轻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多一点宽容, 多一点豁达, 才能赢得教育的主动权。当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怀、被接纳时, 那种温馨的感觉定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挥潜能。而幽默正是一种宽容和豁达的表现。它能化干戈为玉帛,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就能从山穷水尽处走向柳暗花明, 或许就能找到师生的共同的春天。

三、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教师对差生的关心和喜爱

中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 他们往往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他们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如何, 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喜爱。所以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时, 尤其是那种似乎满是缺点的学生, 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去发现他的优点, 真诚地去赞赏他;我们应该以幽默缩短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越过师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其实, 这样的赞美, 这样的轻松就像是美妙的音乐, 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奏响华美的乐章, 激发出他们对自我的深层期待,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不妨将我们的赞赏和幽默慷慨地赠予学生, 让他们永远活在希望之中, 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快乐之中。幽默是一种境界, 它能化尴尬为轻松。这样德育就会多彩多姿, 绚烂夺目, 从而让德育有一种立体感。

四、用幽默的方式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现代中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如果处理不好, 即使教育者出发点是好的, 有时却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幽默能缓解压力, 让本来孤独的个体随时能与周围人打成一片, 化解矛盾也在轻松一笑间, 有时竟可以“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既然如此, 我们教育者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的幽默, 不是仅仅让学生笑一笑, 而是让学生在笑中感受到教育者幽默的用意。所以如何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融于幽默之中, 是我们教育者最应该关注的。

五、使用幽默要注意幽默的方式和学生的特点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更要以春风化雨般的教诲, 对莘莘学子做到“润物细无声”, 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一片笑声中, 沉思过去, 感悟人生。同时教育者也要注意幽默绝不是流俗、耍嘴皮!我们使用幽默要跟对象的特点结合起来, 要注意一个具体个体的性格特点, 有的放矢地使用恰当的幽默。要注意幽默必须紧扣要解决的问题, 贴近学生的心理, 更要注意幽默的品位。因为教师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的, 所以如果不注意幽默的方式和学生的特点, 则会收到反作用, 如此幽默, 不如不幽默。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5

双峰县梓门桥镇大村中学

彭伟

双峰县梓门桥镇大村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8个初中班,3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师的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来自学校周围农村家庭,面对学生生源背景杂,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低、家庭教育环境差的现状,学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在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2014年,我校家长学校被评为娄底市示范性优秀家长学校,《科学家庭教育》课题组获省级二等奖,十多位教师的相关论文分获省一等奖、二等奖。目前,我校确立了以办好家长学校为平台,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作目标,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首先,学校针对一些老师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模糊认识,加强了学习和宣传,提高了他们对开展家庭教育、创办家长学校的认识。目前,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既然上学了,就把孩子交给学校了,家长不用管了,采取放任的态度。有的老师也认为学校办家长学校是摆花架子,浪费时间,没有实际作用。所以学校利用理论学习和进行师德教育时间组织老师们学习有关文件和有关理论书籍。利用家长会对家长们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使老师和家长们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发挥着主导作用,但

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这些学习和宣传,使老师和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学校校务会也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应该将家庭教育和开办家长学校工作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学期初,学校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期末,纳入到德育工作总结之中。为家庭教育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领导 科学管理

自2011年家长学校建立以来,我校已形成了校长挂帅、政教主任主抓、专职教师负责、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全面参与、家长积极介入的家长学校管理体系,成立了家长委员会。2012年,学校又进一步理顺了家长学校的管理体制,由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政教处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年级家长委员会负责与家长的沟通和意见的反馈。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细致、团结协作、组织严密,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家庭教育管理体系,为我校开展家庭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我们重点抓了建章立制工作,制定了家校公约、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优秀家长学员评比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切实抓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各班班主任及县、镇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均为家长学校的专职教师。我校还经常派专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班培训,不断

充实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水平。

我校还经常通过班主任培训和师德教育等方式,指导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家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指导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等等。还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写有关方面的论文,大力加强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

学校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等兼职教师,请他们为家长学校的学员们和学生做报告,使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我校的家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支层次丰富、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勤奋敬业、关心孩子、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为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证。

三、结合活动

形成合力

(一)与家长委员会工作结合。

成立家长委员会,将具有一定家庭教育经验,热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推荐出来组成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分会,各班推荐3—5人组建。各年级家长委员会任期三年,也可视实际情况补充调整。

通过家长委员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家长们知道家长学校办学目的,并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家长总结家教经验,在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会中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家教水平。

家长学校通过与家长委员会密切配合,了解家庭教育动态及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办学方法,提高办学效率。各年级有关学生利益的重大决定或活动,都有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讨论,以取得家长们的支持。

(二)与家长会的召开结合

召开家长会是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各年级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毕业班根据情况适应增加1至2次。家长学校主要是利用家长会以授大课方式进行授课。近几年,我们先后邀请县教育局刘竹华书记、县教育局关工委王隧顶老领导、国家关工委专家白燕教授等来我校授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各班主任要根据本班情况,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班专题授课。教学以教师的辅导讲座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家长进行不同专题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辅导。如:

初一上学期:第1讲:了解家长学校工作制度,明确职责。

第2讲: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初一下学期:第3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习心理知识。

第4讲: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 初二上学期:第5讲:铸牢孩子行为防线--学会遵纪守法

第6讲:学会做事--孩子立世之基。

初二下学期:第7讲: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难点与对策(讨论)

第8讲:谈赏识教育。

初中三年级:第9讲:父母如何与子女共同度过初三这一重要阶段

第10讲:帮助初中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

第11讲:家长在中考前的角色

第12讲:正确指导学生选择升学和就业

印发家长学校参考资料及家长学习用材料。每次家长学校上课,根据不同年级和教育的主题进行印发,随时随地的将一些家庭教育方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长和学生,深受广大家长和同学们的欢迎。家长会后,有关领导和教师进行家长接待,随时解答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下发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了解家长们教育孩子们的情况,解答提出的疑问。通过一些问卷,了解家长及学生的思想状况。随时与家长沟通,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各年级召开家长会时,我们要求做到下发邀请函,开会时间、地点,并要设立咨询处、写好欢迎标语,作好会场布置,备好课。各班级布置好班会场,作好接待工作,各班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反馈时,要全面、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对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问题,要耐心、热情地解释。

家长会后,各年级还要填写家长会(家长学校)开课情况登记表、家长到会签到表,并将家长有关意见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

(三)与家访工作结合

家访工作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的重要渠道,也是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必不可少的途径。各年级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采取家访预约方式进行家访,以避免因家长不在而走空,同时也能让家长有个心理准备。力诫告状式的家访,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为主要的目的。家访期间,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同时,做好学生家长来访接待工作,强调要做到以礼待人,以礼服人,不得指责学生家长,更不得与学生家长发生冲突。

我们要求各班主任每学期均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对教子有方、表现突出的家长要向学校推荐,由学校进行表彰,并指导他们总结经验,在家长会中交流。

(四)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

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发挥好自己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的桥梁作用,我们将家长学校组织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家长宣传学校办学方针,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将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转达学校有关部门,以便改进工作。常规教学班主任又是家长学校班主任,其在家长学校组织管理的工作业绩纳入教学业务考核项目,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依据之一。各班主任每学年要交两篇家教教案及一篇家教论文或工作总结。

(五)开展“爱心奖教奖学”、捐资助学活动。

我校积极争取校友、大村籍青年企业家胡维平先生的支持,成立

了胡维平教育奖励基金会,每期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家长,扶助品学兼优困难学生,把我们的爱心传递到学生整个家庭,延伸到社会,在社会引起强烈共呜,收到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六)加强理论学习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家教指导小组及有关教师,除按规定认真准备好家长学校培训材料外,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总结工作实践经验,撰写论文。学校每年召开的德育研讨会上交流及德育论文中家教内容应占一定的比例,这几年,我校《科学家庭教育》课题组获省级二等奖,十多位教师的相关论文分获省一等奖、二等奖。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德育教育 作用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学科,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德育教育重要的学科,我们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那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呢?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为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工夫,但也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旋涡。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三、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那就是要针对学生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这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现有的教材经改革以后,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注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思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假、丑、恶。例如,通过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为国、为民而喜的情绪,为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困顿而悲哀的情绪,使学生懂得,人的情绪与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爱集体的情操。最后又与学生一起分析大家熟悉的“5·12”汶川地震,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懂得“因何而喜,因何而忧,因何而怒,因何而惧,情绪像镜子,表现出他思想觉悟的高低”。现有政治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

四、充分利用辅助教材

目前编写成册的辅助教材,具有可读性和可行性。它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较强,避免了成人化的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深受学生喜爱。如《中华传统美德读本》,通过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来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很有实效。如“勤学”篇中,“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情而废者十之九”,这些我国古代的格言,对培养学生“以学为乐”“刻苦惜时”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很有好处。“礼仪”篇,教育学生注意礼节,提倡文明礼貌,使学生极为受益。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差距,谈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他们表示要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时代新人。

五、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育的效果在课外得以表现,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教育、锻炼,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作为政课而言,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撰写政治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是一种比较可行和有效的实践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家乡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社会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挖掘“乡土”典型,关注乡情乡貌,既加深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热爱家乡、忧国忧民等思想品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学生之间乐于分享、勇于参与、寻求共赢,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7

1.1 学科教学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 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 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 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遵纪守法, 依法维护权益,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 勤奋学习, 勇于创造, 大胆实践, 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当前, 在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状况下, 中职学校要想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应整体构建行之有效的德育体系, 包括:德育课、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辅导、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和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 其中学科教学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

1.2 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是实施全员育人的基本途径

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中职学校的德育改革亦在不断深入, 一些先进的德育理念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已逐步进入校园, 并且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得到运用。但是在中职学校中, 仍有部分教师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 认为教育学生仅仅是学生科和班主任的工作, 与自己毫无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未能适时地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倘若每位教师均能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 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德育资源, 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熏陶, 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那么, 中职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是中职学校实施全员育人的基本途径和取得德育成效的重要手段。

2 中职学校实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的方法

2.1 学校创设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的条件

2.1.1 为教师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

在寓德育于学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具有主导地位, 表现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培养计划,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等。教师的德育主体性能否充分体现、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 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有密切关系。因此, 中职学校一方面应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 应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包括教师的办公环境、教学环境、生活环境等,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敬业爱岗, 爱校如家, 在学科教学中能认真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

2.1.2 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既具有客体性, 又具有主体性。其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 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的主体意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教育这个外在条件的作用不行, 但没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更不行。因此, 在德育中, 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这种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 这对于实现德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应深入贯彻“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服务为宗旨, 树立服务意识, 建立服务机制, 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如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图书馆环境、食堂环境、住宿环境及课余生活环境等, 并且营造对学生真情关爱的氛围,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 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 使自我教育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行为。

2.2 教师寓德育于学科教学责任意识的培养

2.2.1 全校营造浓厚的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氛围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中职教育在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在实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过程中, 全校应形成“齐参与、共努力”, 人人参与德育, 处处体现德育的局面, 努力拓展德育阵地, 增加德育渠道, 丰富德育形式, 扩充德育内容, 特别是在占学生时间最长、拥有教师数量最多、涉及知识面最广的学科教学中,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2.2 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学生优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所云:“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加强德育, 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实现教学的德育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社会各种不良现象侵入校园, 对教师有着不良影响的状况下, 教师应始终把教书和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自觉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中职学校教师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3.1 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榜样示范作用的生动写照, 同时也对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无论教师本人的品德修养如何, 学生都会把他们视为榜样而进行模仿。教师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思想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等时时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很多学生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和个人爱好等, 都是由于受教师的影响而形成的, 这种影响甚至在学生的整个人生旅途中都发挥作用。因此, 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

3.2 教师的学术造诣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现代社会状况纷繁复杂,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抵抗不良刺激的免疫力, 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和不良社会现象的侵袭, 教师不仅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 还应用渊博的学识感染学生, 成为学生的榜样, 让学生树立起刻苦学习的坚定信念和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因此, 在中职学校中, 教师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与时俱进地开展自我学习, 不断拓宽知识面, 充分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

3.3 教师对学生的亲近作用

德育工作的实质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 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谈, 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贴心人、自己人, 用心感受学生的一举一动, 用心引导学生的成长。

3.4 教师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做法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之外, 还应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找寻教材中蕴涵德育意义的素材, 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对学生循循善诱, 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切实做到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特色, 使德育科学化、经常化、系统化, 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中职学校

参考文献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8

一、建设充满教育意义的优美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地, 首先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高雅的、美观的、有育人氛围的。学校应建设充满教育意义的优美校园环境, 给师生创设出一个庄重、有形的磁场, 通过校园环境的教育意义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 都带有教育性。”

首先, 应做到校园环境的清洁雅致。干净卫生的环境内, 学生能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产生美的行为。我校十分注重这一点, 每天学生到校后主动打扫卫生, 看着自己付出辛苦后美丽的校园, 平日里看到地上的小纸屑会主动捡拾起来, 不乱丢垃圾、不乱扔杂物, 逐步形成了爱护校园, 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 应从校园建筑、雕塑、绿化、走廊等各方面入手, 让这些景物也体现教育功能, 让他们张嘴说话。如在走廊内张贴三字经或者学生的优秀作品、在校园里建设读书长廊、在校园内张贴学校小明星等, 这一系列的隐性教育行为, 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再者, 还应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的整体性, 从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校徽校歌、等入手, 形成带有自己学校的思想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形象识别系统, 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学生的意识与行为。

二、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 尤其是小学生, 经常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来模仿、崇拜。因此,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修养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言传胜于身教”, 用教师的言行来为学生做楷模, 如: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来相处, 日常用语经常使用“请”“谢谢”等字眼, 捡拾垃圾的行为、亲切的话语、朴素的衣着、文明的行为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切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来对待学生, 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 及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需要长期浸润。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 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都会文明高雅, 德育教育工作也就化难为简了。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 这是一条不变的教学规律, 也是一条教育规律。任何课堂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与学生接触面广、时间长、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 因此,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有优势。教师要本着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来教书育人。

教师任教的每门学科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 只要教师视“育人”为已任, 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 把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第一任务来抓, 并自觉地对学生开展思想素质教育, 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这也是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发挥学生活动的育人作用

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校、班级、家庭间、甚至学生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育人功效, 使学生在活动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如我校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手拉手互助小组”“我是新时代的雷锋”“家务劳动我能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帮助学生提高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五、发挥班级群体建设的育人作用

一个团结、向上、有爱的班级内学生的精神状态也是蓬勃向上的。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班级环境的建设, 要着眼于班级内重要的群体:人。学生是班内最活跃的分子, 学生间的行为会对彼此产生影响, 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班主任在班内应该公道正派, 起表率作用, 对某个学生或正确或错误的行为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或否定, 对班内出现的现象一定要及时从德育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使班级群体内学生良好的行为相互影响, 从而产生正面的教育作用, 也就使隐形教育的效能得到了发挥。

总之, 隐性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各方面, 多角度入手, 充分利用隐性教育的作用, 做好德育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 需要我们注意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随时随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们往往只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 以课本为主抓手, 以说教为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隐性教育。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9

一、进行德育教育要把握教材

教学的课前准备作为课堂教学前提要素, 同时也影响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教师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要以课堂为教学阵地, 认真仔细地钻研教材, 让每一节音乐课都能发挥德育的魅力。在我们的音乐课本中, 有很多歌曲都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师在教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时, 可以指导学生感受激情彭湃的歌词、跌荡升沉的旋律, 使他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再如教唱《共产儿童团歌》时,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让学生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因此, 教师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更有利于发挥出每堂课德育魅力。

二、让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实效性, 切不可空洞说教。作为教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音乐常规进行德育教育。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开始, 怎样进行师生问好、如何坐站、上课时如何发言等都要形成一定的规范;新课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 使德育魅力有效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在做课堂小结时要对整体学生进行评价, 恰当的鼓励能使他们更好的弥补自己的不足, 通过这些渗透使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让德育的魅力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细节

做为音乐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认真设计教学每个细节,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抓住重难点, 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此外, 每节音乐课还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做游戏, 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品质。如“小音符找朋友”这一游戏, 不仅使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氛围;如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 能使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 这些都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学生有兴趣了,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了。

四、德育的魅力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课堂教学评价, 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是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 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即时评价, 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声喝采, 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与赞扬。这样, 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会获得成功的愉悦, 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 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情感体现德育的魅力

音乐实践活动是学生情感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音乐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 提高艺术修养的实践性舞台。学校的艺术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比赛中磨练了优秀的意志品德, 让学生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 而且还体会到了“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深刻道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鲜明的音乐, 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表现出来的。只有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体验, 情感才能越来越丰富、深刻。因此, 德育的魅力在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情感教育中得以体现,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各种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科技的、文体的、劳动的实践活动, 并使之反复感受体验, 身体力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终形成高度的责任感、爱国感、劳动观、求知欲等积极情感。

六、教师的个人形象影响着德育教育

教师的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 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师生动形象的言语、得体整洁的衣着、自然大方的教态、生动有感情的演唱, 动听悠扬的琴声, 娴熟准确的指挥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 做为音乐教师要在各方面进行示范教育, 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 身体力行的良好形象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榜样和导向作用, 能有效地体现德育的魅力。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10

1 中职学生素质与中职德育课的现状

1.1 目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缺乏明确的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 他们学习基础差, 部分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得过且过,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因而学习动力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只是抱着混个文凭, 能毕业就行的态度, 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态度极不端正, 出现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

1.1.2 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社会交往能力不强

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 被家人视为“王子”或“公主”, 因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不懂得谦让和奉献, 不明白如何服从和团队合作。因此, 有些中职生在班上或寝室与同学关系处理得很糟糕, 离家住校后很不适应。

1.1.3 缺乏自立自信、心理脆弱, 意志品质薄弱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 他们的成人感、独立意识等在不断加强, 但又因年龄、家庭、专业等特殊性, 心理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出现了许多困惑或问题。部分中职学生一旦遇到挫折, 就心灰意冷、情绪失控, 自卑心理严重, 心理极度空虚,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2 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

中职德育课从地位上说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课程, 从师资上来说是任何老师都可以担任教学的课程, 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教得累、学生不感冒”的课程。究其原因:一是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 部分教师授课照本宣科, 很少联系实际, 枯燥乏味,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学方式陈旧, 主要采取“填鸭式”教学, 教师满堂课进行知识灌输, 结果是许多学生成为了“低头一族”, 睡觉或玩手机等;三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形式和评价标准太单一, 当前中职德育教育的形式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很少以讲座、演讲、辩论、社会调查等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主题活动来丰富和拓展德育教育的形式, 其形式过于单一和陈旧, 同时, 中职德育课成绩评定的标准也主要是以“成绩论英雄”的一元评价模式。这种单一的评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弱化了德育教育育人和素质提升的功能。

2 发挥中职德育课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用的有效对策

中职德育课在教学中应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每位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培养学生, 本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 以自身的高素质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 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 有效地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从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和人格上影响和感化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典型示范。教师要想塑造和培育高素质的学生, 首先自身得有高尚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师的品行端正、是非分明、诚实守信、举止文明礼貌等高尚品行, 会不断感化着学生;教师做事一丝不苟, 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等处事的态度和方法, 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着学生。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此, 教师自身的高尚素质和人格魅力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源”和“催化剂”。

2.2 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中职德育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以及心理健康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加强道德和遵纪守法等的教育, 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提高学生辨析社会现象, 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但是, 这些教学内容要想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和目的, 就要对其现有的内容或精减、或摒弃、或更新, 整体优化德育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就业实际以及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德育活动中来, 在体验和感悟中接受教育, 突出德育课塑造学生积极乐观、自立自强、求真务实、大胆质疑等意志品质, 同时,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教育。

2.3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 应该废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广泛开展自主学习、讨论、辩论等形式,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要求教师有组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预先把每个单元的要求和预习问题等告知学生, 以便学生做好预习。这样, 课堂上相关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气氛才会活跃, 实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效应,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二, 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德育课老师要想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的话, 就必须去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视频教学、分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如笔者在讲授《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沟通”时, 就以校园常发生的因沟通不畅“没长眼睛吗?”导致打架斗殴事件, 让学生扮演情景剧来导入新课,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人际沟通?有效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学生自学后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只作简单的点拨。然后播放一段有关“沟通”的视频, 让学生观察分析视频中的两位人物, 为什么一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沟通到好几个陌生人?而另外一个人为什么会沟通失败?学生观看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分析提升, 强调有效沟通的技巧并让学生掌握。在此基础上, 布置给学生一个“沟通”方面的典型工作任务, 将学生分成小组, 进行角色扮演和行动体验, 小组评价, 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整堂课下来, 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针对性很强, 参与愿望很浓, 收获不少, 学习兴趣大增。教学的三维目标顺利实现。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外, 德育课教学还可辅之以演讲、辩论、校园文化活动等主题活动, 有效拓展德育课的外延, 使德育课的上课形式变得丰富而立体, 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第三, 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德育课教学模式就必须与时俱进, 由“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模式向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4 从评价办法的改变上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 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 多人、多方面、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学生。德育课成绩评定不仅是书面理论作业和期中、期末卷面考试, 还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仪表仪容等多元化评价;同时, 把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 当成绩与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规范挂钩时, 能促使学生注意自身的课堂表现, 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 结论与建议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除专业技能素质外, 其他素质的培养都是德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培养目标。诚然,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德育课教师的精心塑造, 也是中职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注重以自己的行为与方式启迪学生, 特别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中, 更需要学生自己、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失败者”心理以及学习动力不足、社会交往能力不强、意志品质薄弱等问题, 培养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学校的主要责任, 中职德育课必须通过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 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学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吴跃本.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青年文学家, 2012.

[2]瞿雪芬.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2012-10-26.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11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这个阵地上,应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

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可以实现教学与德育的互动双赢。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个人看法。

一、教师必须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

教师的讲台形象应当充分显示自己的德、识、才、学,表现出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教师的讲台形象,可分为表层形象、深层形象两个层次。朴实大方、庄重文雅的仪表,舒展自如、文明高雅的教态,一丝不苟、扎实严谨的教风,生动活泼、因材施教的方法,准确精炼、富有感情的语言,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的板书,深入浅出、熟练精当的讲授等,这些都是塑造教师良好的表层讲台形象的要素。教师良好的深层次讲台形象,则是通过教师表层的讲台形象及其课外的思想行为所体现的教师个人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教师一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教师必须充分发掘教材的德育内容

广义上讲,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都包含着德育的因素和德育的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以语文课为例,欣赏“景物记”,教师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诵读“英烈传”,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感染和鼓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我中华、卫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信念;讲解“名言录”,教师要让学生在批判与继承中受到哲理的启迪;传授“道德篇”,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的熏陶;评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要启发学生认识封建社会腐朽没落、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学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世界文学的窗口,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识破资产阶级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本质,等等。

三、教师必须讲究德育方法

文化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往往是更多地在对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中,暗示某种结论、传递某种道理、寄寓某种思想、渗透某种观念。虽然施教者也有明确的德育动机,但这个动机一般是隐含的。施教者愈体现出教育的无意识性,那么教育的层次就愈高,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规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尽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化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下述一些基本原则却是共同的,不能违背的。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掘不到位,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不免牵强附会。二是要使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自然结合,有机统一。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过重过轻都不恰当,机械切割更不可取。

四、教师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课堂上,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作为教师应该多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感受,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由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在进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保证、促进了教学的高水平,也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机。在教学中,通过对班干部、课代表的选拔培养,对演讲等各类竞赛进行名次排列等等,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感,不论是课外竞赛还是班干部、课代表的选拔,成绩排名都是为了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强心理,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能更好、更快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过硬的素质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今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要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一问多思,培养他们敢于向前人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发前人所未发,积极挖掘学生各方面才智。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对所学知识中的疑点深入研究,敢于提出不妥之处。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再是墨守陈规、毫不创新的“本本主义”,而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当前社会呈现价值多元化的格局,但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仍然是主旋律,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必须强调社会公德。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热爱集体,关心同学。通过开展征文比赛、读书心得等多种活动,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渗透和熏陶,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德育影响作用的发挥 篇12

朋辈教育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相同目标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 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通过朋辈教育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同学伙伴相互影响的作用, 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及时进行学习体会、生活经验、思想观念上的交流和沟通, 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同学伙伴的关爱和激励, 能够更加勤奋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大胆地工作, 互相促进, 有利于学生自觉遵章守纪, 维护秩序, 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指对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训实习、思想教育、课外活动及宿舍生活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管理的总称。它是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 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常规管理、团学活动、校园文化等。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繁杂, 几乎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从思想品德管理、学业管理、课堂学习管理、实习实训管理, 到生活管理、健康身心管理、文明行为管理, 等等。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教学科研队伍轻视学生管理队伍的现象, 学生工作队伍不够健全, 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 学生工作在理论研究、团队建设、资金投入、场地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不能形成有效支撑复杂而严密的学生工作体系。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自我约束能力不高, 学生只是被动的被管理, 因而不能够和学校的管理目的达成一致,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鉴于以上学生工作之特点, 我们认为, 必须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模式,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着力开展好朋辈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朋辈教育的有益尝试及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最早于2004年探索实行了“学生辅导员制度”。即从大二、大三年级中, 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学生干部, 经过系里培训确定为“学生辅导员”, 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 分配到大一各班级, 作为辅导员 (班主任) 老师的助手, 参与大一新生的迎新、军训、入学教育等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 学生辅导员制度已经被广大师生认可, 并获得极高评价, 现已推广到全院。学生辅导员制度其实质就是朋辈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有效做法。特别是在迎接新生、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 发挥了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志愿者在迎接新生过程中的满腔热情、细致的关心、跑前跑后的忙碌及耐心答疑等, 所有这些都对新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给他们留下初入大学最美好的印象。

学生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 他们心里最清楚低年级学生的所思所想、最知道学弟学妹的需要, 所以, 他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学生辅导员的受众 (学弟学妹) , 也有急切想从学长们那里获得生活、学习、实习、专升本等各方面经验的需求, 且学长们同是本校本系甚至是本专业的学生, 他们对学长没有戒心、不会逆反, 乐于接受学长的教育, 所以, 学生辅导员的朋辈教育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工作过程中, 学生辅导员应试图与辅导受众建立平等的友谊或朋辈关系, 彼此应互相尊重, 建立互信, 这是朋辈教育作用发挥的基础。学生辅导员要从本系甚至本专业高年级同学中产生, 要求综合素质高, 具有工作热情和上进心,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在完成自己课业的基础上从事此项工作。

学生辅导员应在院系的指导下, 于每学年开学前提交工作计划, 并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全面培训, 从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工作能力、语言表达及形象气质等诸方面进行指导。学生辅导员应对所辅导班级的所有同学负责, 主要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感情、社团活动、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辅导受众适当的指导, 有义务接受辅导受众的咨询和求助, 有了解辅导受众基本信息的权力。学生辅导员必须参加所辅导班级的班会, 做好听会纪录。学生辅导员在征得所辅导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的许可后, 可以以组织活动、会议、培训等形式与辅导受众进行沟通。

配备到新生班级的学生辅导员, 通过课余时间的到寝室谈话, 定期的课外主题活动等, 使新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思想上能更快地过渡到大学模式中去, 同时也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及服务他人, 从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同时, 我们将全院所有学生工作渗入朋辈教育管理模式。如学生会、学生自律会、广播台、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朋辈教育的作用;如在举办的模特大赛等大型活动中,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整个活动始终, 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委中增设的心理委员就生活在学生中间, 随时随地做同学伙伴的心理干预工作;我们开展的“十百千”争先创优工程 (每学年评选表彰10个红旗班集体、100名明星舍长、1000名学生标兵) , 就是大力表彰学生在朋辈教育过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朋辈教育的过程中,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大家受益。

四、结束语

通过学生辅导员制度的建立, 朋辈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使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当中来。朋辈教育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本质, 它使教育对象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借助朋辈教育这种形式, 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由教育客体变成教育主体, 容易使其他学生产生亲近感, 其榜样的作用也会激励其他同学, 有助于周围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育内容, 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辅导员 (班主任) 老师工作的不足, 强化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的教育效果,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阎波, 董春泓.高校新生朋辈辅导制度刍议[D].理论与探索——2004西安交通大学思政年会论文集, 2004, (12)

上一篇:焊接质量竞争力下一篇:O2O外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