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的影响

2024-06-15

流言的影响(共10篇)

流言的影响 篇1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迎来飞速发展时期。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 不乏一些网络流言。网络流言一旦传播开来, 其影响一时难以消除, 加强对网络流言传播的管控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我们应清醒的意识到, “防范胜于补救”。本文强调了从法律层面对网络流言“传播者”的约束以及对网络流言“受害者”的保护、政府部门应摒弃“控负”思想, 切实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工作、各部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必要性与公众言论自由应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提高网民的“信息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流言,流言传播,流言的影响,流言的管控

“流言”一词最早见于《书·金縢》中“武王既丧, 管叔及其羣弟乃流言於国。”句中“流言”作动词用, 意为散步没有根据的话。[1]在《辞海》中, “流言”被定义为“散布没有根据的话”[2]。田大宪认为“网络流言是指通过BBS、博客、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新媒体, 传播未经证实或无充分根据的信息活动及其内容”[3]申艳妮认为网络流言是“网络使用实体运用个人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 (包括电子公告牌、电子论坛、网络新闻组、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 传播使人相信的信息, 一般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相关, 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流传”[4]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蝴蝶效应” (Th e Butter fly Effect) 概念。它说明: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而且还具有某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5]。网络流言具备这样的连锁效应。因此, 我们要警惕网络流言的“蝴蝶效应”。

一、网络流言传播的原因及其特点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6]。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网络流言传播的现象也随之而来。网络流言传播渠道的具体呈现方式有:社交媒体、短信、博客、facebook、tw itter、微博、微信、BBS发帖、网络评论、QQ聊天等。

哪些原因导致了网络流言的传播?首先, 网民的媒介素养不高, 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自由的网络世界, 网民们缺乏足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和知识,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其次, 商业利益的驱动。网络空间蕴藏着很大的商业市场, 很多商人被眼前的商业利益诱惑,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 散播流言。再次, 社会矛盾严重, 政府公信力不足。目前, 政府履行职能的水平与公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公众容易被网络流言影响。然后,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 但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的脚步还未同步, 存在法律的空子。最后, 网络信息审核存在漏洞。由于网民数量大、种类多、短时间内信息量大;信息监测系统不够完善, 审核技术不够先进, 媒体很难全面审核信息。此外, 网络流言传播还受一些心理因素影响。首先, 宣泄心理。当人们内心不满或者心理不平衡时, 他们寻找到网络做自己的宣泄口。这就极易形成网络流言。其次, 好奇心理。好奇心理驱使流言传播者传播流言, 使信息受众了解流言。再次, 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论证明, 人们大多数时候都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然后, 焦虑心理。当今当受众没有得到政府及时解释时会焦虑, 加之受到网络上不准确信息影响, 焦虑感会加剧。期望心理[7]。罗斯诺认为, 从社会性交换这个观点来看, 在流言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的欲望因传播而得到补偿, 接收者的欲望则因接收而得到补偿”。

网络流言传播有何特点?首先, 传播速度快。网络流言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信息一发布便被实时接收。其次, 传播范围广。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使得网络触及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网络流言能由点及线, 由线及面, 由面及体传播开来。再次, 传播版本多。由于网民的个人素养, 生活经历, 思想境界等的不同, 对于网络信息认知和理解不同, 致使网络流言传播版本多。然后, 对其把控的难度大。网络具有隐蔽性, 警察也不好侦查。最后, 网络流言传播的影响一时难以消除。网络信息的泛化影响使得网络流言一旦散播开来便如覆水难收。

二、网络流言传播的恶劣影响

网络流言传播会产生哪些恶劣影响?

(一) 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现今一些网络流言传播对人们, 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青年造成的思想观念冲击很大。例如, “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 郭美美在微博上炫耀自己住别墅, 开豪车等行为使得很多网友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一些人产生“相对剥夺感”, “仇富”, “拜金”观念等。

(二) 个人名誉受到诋毁

很多时候, 大众通常只热衷于网络传播本身, 而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名誉的影响和对当事人造成的压力。尤其是名人明星, 他们自身具有着“话题性”, 其言行举止易被公众关注, 其个人名誉也易被流言诋毁, 有些甚至酿成了惨痛后果。例如, “韩国女星崔真实自杀”事件。网络上流传了“崔真实放高利贷逼死安在焕”的流言更给崔真实的个人名誉以重击。崔真实在不堪网络流言的压力下选择了轻生。

(三) 社会秩序受到干扰

网络流言传播使得社会秩序受到干扰。例如, “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流言一传出, 在短时间内便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局面。然后, 企业形象受到损害。一旦有针对该企业的流言产生, 企业形象便受到损害。例如, “抵制家乐福”事件。有传家乐福的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 因而抵制家乐福的呼声越来越高。网络平台让流言愈传愈猛, 从而影响家乐福的企业形象。

(四) 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

良好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的无形资产, 对政府职能的发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具体体现, 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外化, 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一些网络流言的传播则使得政府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例如, “河南钴60泄露”事件中, 政府对网络流言本就难以防控, 这样一来政府形象传播很被动, 政府形象也受到损。再如“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事件。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

三、对网络流言传播管控的途经分析

随着各种新媒介的诞生和演进, 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信息传播意义很大。首先, 对个人而言。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引导人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 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进行网络信息调查、检测网络市场、进行相关宣传、保持企业形象等, 从而保持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企业正常运作。最后, 对社会和国家而言。若整个网络形象遭到破坏, 网上的信息你还敢相信吗?有时即便我们传递的是正确消息也会被认为是假消息。因为大家已被网络流言“坑害”了, 于是对网络上的信息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可见, 提高网络信息质量, 管控网络流言传播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还对提高我国网络环境在国际上的声望具有重要作用。若国际上认为我国网络环境流言四飞, 会影响整个国家形象, 从而有碍我国国民政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它也能用来杀人。”[8]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网络流言铺天盖地而来, 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管控, 把网络流言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同时我们要明确事前防范措施比事后补救措施更重要。

(一)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控措施

第一, 从法律层面:早先的网络流言传播, 一方面没有相应法律约束, 网民认为传播流言不需要承担责任;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法律法规管控滞后, 缺少有关对应的法律制约, 一些部门不明确哪些事件该管和如何管, 导致传播网络流言的人没有受到应有惩罚。因此,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网络发展有法可依, 从法律层面对网络流言“传播者”的约束以及对网络流言“受害者”的保护。法律的严肃性使得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这些媒介平台、一些团体以及个人都认识到传播网络流言的后果。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对散布和传播网络流言的行为及个人, 严格进行依法惩处, 从而减少网络流言的传播现象, 提升网民“信息幸福指数”。

第二, 从联系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接地气”。一方面,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网上政务公开, 加强信息透明度,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沟通, 提高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 当一些危机事件发生后,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摒弃“控负”思想, 应在第一时间内主动回应和澄清, 把网络流言扼杀在摇篮里。同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人民群众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教育, 倡导网络诚信。

第三, 从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舆论宏观调控,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转变网络监管方式, 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优化网络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 促进技术革新。

(二) 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的管控措施

第一, 从树立责任意识层面:应积极推动行业自律, 提高责任意识刚和媒介素养。一方面, 要理性权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不能随意发布不负责任的消息以获取经济利益, 要意识到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另一方面, 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积极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在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措施和行动同时, 要亲近民众, 恰如其分的反映民意, 做好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第二, 从提高网络监测技术层面: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应优化资源配置,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创新意识, 加大创新力度, 大力推进网络技术革新, 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筛检。

(三) 公众的自我提升和自我约束

第一, 从提高素养、学习知识层面:公众应提高道德、媒介素养,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性思考, 提高辨别能力和道德自律, 文明用网, 健康用网。当发现了制造和散播网络流言的团体或个人, 应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 从言论自由应受法律约束层面:公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是每个公众应尽的义务。公众应清楚言论自由应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自由, 不掺杂任何不纯洁, 不健康, 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元素, 不参与网络流言的制造和散播。

结语

网络流言的传播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现象, 它的存在是网络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网络流言, 我们要保持一个冷静、客观、理智的头脑;科学的探索和分析;最后,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管控措施。

现阶段, 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都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水准。有些政府及工作人员没有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甚至出现以权谋私, 办事拖拉, 推卸责任等不良行为。党和国家应严整腐败之风, 促进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人民对政府更信任了, 网络流言的能掀起的风浪就小了;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的价值观有待提高、技术创新力度有待加大;公众个人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道德素养刻不容缓。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与时俱进, 才能不淹没在网络流言的洪流里。

网络发展至今, 我们要让它迈入进一步良性发展阶段, 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让更多人去利用它好的一面, 而不是挖掘它的劣根性。只要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 网络流言将不再猖狂!

参考文献

[1]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 博士论文, 上海大学, 2007年12月, 第5页.

[2]《辞海》第2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 第2544页.

[3]田大宪.“网络流言与危机传播控制模式”, 《国际新闻界》, 2007年第8期.

[4]申艳妮.“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2期.

[5]邢利军.《警惕网络流言的“蝴蝶效应”》, 载北京日报.

[6]《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和上网时间统计数据分析》, 载中国报告大厅, 行业数据, IT.

[7]单松涛.《网络流言传播的心理分析》, 载《新闻传播》, 2012.04, 253页.

[8]龚建星, 刘毅选编.《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 第130页.

传为“流言”的艺术 篇2

不论中国古代的顾恺之还是欧洲现代的毕加索,其实,直至半个世纪以前,艺术大致还是讲究原作的。那样的艺术离不开手艺,关于它们的传闻和流言,让有限的原作,无限地通过口头或文字描述流传。不少艺术作品人们没法见过,但知道存在过,在图像传播发达起来的時代之前,它们过早被毁了,只剩下别人的记载。比如顾恺之在南京瓦官寺画的维摩诘像,只留得句“光照一寺”。还有许多作品虽然完好存在,但多数人没有看过原作或逼近原作的复制品。人们只看过一般般的印刷品,比如米开朗基罗画在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顶上的《创世纪》,或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我以前在美术学院学习,不少是靠对那些劣质印刷品来揣摩学画。十七世纪欧洲油画大师伦勃朗处理光线的技术在美院内外流传甚广,谓之“伦勃朗的透明画法”。但去欧洲或美国的博物馆一看,根本不是我们讲的那样。传闻多数时候没法很好地复述只属于视觉的技艺,甚至有意无意歪曲了技巧或平添了神秘性。以前的美术史老师花很大功夫解释顾恺之如何要求“传神阿堵”,但缺乏画来做旁证,我们的意会更像雾里看花。一些流言或传闻在专业圈子里也会被上升到学术。对于更多普通人,关于艺术的传闻,好像蒙娜丽莎似的微笑,让艺术更成为想象力丰富和别具一格的精神产物。

传闻中的艺术,感性流失,逻辑日见直白。除去纯技术性的讨论,艺术作品的含义关乎阐释,在艺术中本来并非一定清晰存在,但在延展、流传中的媒介的作用下,那些含义可能随了别人的口水或笔墨诞生,抑或一次次明确起来。艺术作品原本要诉诸感观直达人心的,但在传播,甚至炒作成为传闻的路途上,其中不可言说的隐喻被强行拉出来,被迫反复交待。关于艺术的传闻反映了艺术的局限吗?但我们好像也唯有如此,才能开始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接触。而如非特殊兴趣或专门学养需要,人们大致对一些事物的了解,也就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例子俯首皆是。

现当代艺术从拥有时代文化强势的西方开始,上世纪下半叶后很大程度上离开手艺,走向所谓观念化。它要求思想的技巧远甚于手上的技艺。艺术的疆域被开拓,各种日常行为、元素和形态被引入用于艺术工作。他们不再强调耗用匠心去制造轻易就会被垄断的原作,只着意于打造出可以引发种种阐释的作品,形成说法。部分艺术家的理想更是抛弃复杂技巧背景带来的门槛,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当创作媒材。这是一场艺术企图从高度技巧化的美术语言,转向日常文化语言的运动。一定意义上来讲,因此产生的很多作品更利于催生流言,并且在大众传媒发达起来的社会中,可以仅以传闻存在,或根本就只为制造传闻。不管是出于传播社会理念,或通过传播更好地占据社会地位,那样的作品总期望能摆脱小众层面,作用于大众。前者的例子是德国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后者则是美国人安迪·沃霍尔的种种别出心裁。艺术很大程度上服从了功能化要求。他们将制造传闻的策略,提到了相当高度,想以此带动社会观念。

二○○七年初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展厅里,在《卡塞尔文献展五十年:移动的档案馆》的展览上,我看到博伊斯的那些著名创作:从一百天里在卡塞尔展览现场不断与观众对话、宣传他的艺术观念的《导演民主办公室》,到一九八二年那届文献展上,他在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门前誓言种树的宏伟的《七千棵橡树》。

然而,我在展厅里真的看到了博伊斯的作品吗?那种“当真看到”,对于他的作品是否至关重要?我无从比较。或者目睹是件幸事,但是博伊斯在卡塞尔市区种下七千棵橡树的庞大计划,要制造的肯定不是视觉奇观。他作品中改造社会和修正人与社会关系的愿望,是在一次次成为传闻与我们遭遇时形成了力量。他制造了事件。比他晚些的台湾艺术家谢德庆,将自己与美国女艺术家用根八英尺长的绳子连在一起生活一年,彼此不可分开也不许触碰。在那样的行为艺术里,身体和人的生命本身成为创作材料,作品也没有落实为一件具体的艺术“品”,而是作为事件和对事件的体验,绵延在时间里。有多少人真有机会或兴趣,去看那对难堪的人儿生活一年?这样的实践行为,当被上升为艺术时,无可避免地要扩散成为一种传闻。就如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富人对阿凡提说“金子的声音是金子的一部分”。

这些人的艺术,再次让我信服当代艺术观念化中深明事理、开拓疆界的一面。我未必需要看到,但我应该知道。在那个关于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上,博伊斯的传奇以文字写就,简明清晰、白纸黑字地在那里。这是对我听说或阅读过的传闻的证实。而那些不去表述清楚的部分,比如博伊斯和大学生们与卡塞尔市议员的那场足球赛细节如何,它们显然不那么重要。还有些图片,由于时代和技术的差异,没有当今那种为记录行为艺术精心拍摄的画面。图片上艺术家的动作表情,都未必清楚准确地展示了正发生的事。但即便这样,已经在空间中消失了的博伊斯的艺术事件,通过回顾、想象和传闻在时间中存在下去,并继续渗透出能量。

高度技术化的美术传统,在博伊斯那里成了句“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从每个人中出来的人,以及他们生活的部分,真的要成为艺术的话,决定权似乎不在每个人手里。博伊斯或约翰·凯奇的行为,经由一众欧美的艺术圈和文化界人士定义,不仅是艺术,而且树为经典。美术馆、音乐厅成为精英分子定义的艺术的仲裁所或庙堂。几个世纪前开始,被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无比相信理论的力量。艺术很大程度上离开处理物质的技艺,依赖于理论描述出的观念,想去引领、改造自然形成的观念。而新观念的普及和认同,显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艺术家开拓艺术,解放了自己,但普通人依然还是靠听信各种传闻来知道艺术,别人的理论与自己的常识及自信成了一对矛盾。让人遗憾的是,甚至曾经对于感知艺术十分重要的眼睛、耳朵,这时也岌岌可危,成了十分不可靠的辨识器官。就像你没法看到地球是圆的一样,一切俱在理论之中。

二○○七年一月二十日,如果你是初次来到上海,有人根据一张特殊的地点和时间表,带你去街头走一走。你会惊讶地发现,上海人正过着如西班牙电影导演阿莫多瓦电影里的那种浪慢而稀奇古怪的生活:同一条街道的马路两边,几十个人横穿过车辆行人、潮起潮落似地来回跑动;又有人在街口,为乱穿马路的陌生人颁发奖金;还有人在繁忙市中心的路面上,打高尔夫球直打到半夜。你怀疑自己的眼睛吗?依你所见,这是座生活疯疯癫癫的城市。但是,做了那些不寻常事的人,却将这些定义为艺术。在那两三天里,在上海市区内汇集的这些艺术活动,被策划人比利安娜(Biljiana Ciric)认真严肃地定名为“干涉”。

再早一个多月,来自西班牙的女艺术家阿莉西亚·弗拉米斯(Alicia Framis),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她的作品《防狗服》和《秘密罢工》。展厅里,那是些看来有款有形的服装设计,美观之外,更为要紧的、证明了弗拉米斯是当今西方重要艺术家身份的是,她那几句关于为女性“防种族歧视者的狗”而做的设计说明。靠这种说明,美丽和脆弱才在展览现场造成了撞击人心的压力。还有的她《秘密罢工》系列的录像记录:那些片子记录一所银行、一个产业集团、一座美术馆或小镇,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活动,在她策动下突然全部停下,时间凝固。这时,日常秩序在显出其重要性时又不无荒谬。或者正如艺术家期许的那样,这种艺术迫使我们需要弄出些说法。

那些在上海街头异想天开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希望通过街头做的艺术,将日常生活的程序、习惯性的行为,在公共空间中打断或停顿一阵子,让人改变点一贯性的思维逻辑。比利安娜在相关介绍里说:“城市系统对个体的日常身体与灵魂的控制,就是这次展览探讨的问题。干涉这种系统是我们选择的手段。”“干涉”与“罢工”,他们都有介入社会秩序的愿望,都想在一个局部改变公共空间的运作节奏。我嗅出了其中波伊斯的气味。但是,由艺术家制造的节奏改变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不想只是开玩笑或做一次恶作剧,对现有秩序产生质疑或影响的期待,只有留待成为事件,传为流言,并在一次次转述过程里落实得简洁明了、深入人心。这种艺术注重功能,所以随社会传播的发达而重视记录。《秘密罢工》在执行时,不管是在工作还是接吻,那个场所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只有弗拉米斯还在拍摄。

由艺术家促成的、让艺术转向并关注日常的变迁,确是使艺术能更自如地走到街头,走到仍以流言和传闻方式接近艺术的人群里。并且一不小心,公众的存在,倒也成了构成创作的一部分材料。然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硬靠着自我定义才存在时,它更自由的同时,也变得更随意。观看者在没有获得权威性的定义前,眼前的艺术总是似是而非。如不生出传闻,从街头来很容易就从街头消失。

我像多数人一样错过了对《干涉》的现场目击。在这几十年亚洲社会只顾急速发展经济、各种文化观念混乱交错,因此充满怪异和荒诞不经的社会背景中,我怀疑那些年轻人的艺术能够成为“干涉”、而不是一次青春孟浪,不是在自己城市中玩的外国情调。这是个流言、传闻及资讯泛滥的时代。在上海闹市街头打满十八洞高尔夫的高铭研说,上海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是的,在贾樟柯二○○六年获威尼斯电影节奖的电影《三峡好人》中,飞碟横空而过,造型怪异的大楼顷刻升空。他不需要“干涉”,已經确信这个时代足够无序。对于我,可喜的是《干涉》使艺术青年终于走上中国街头,直面并了解起真实社会,检验自己舶来的艺术观念……

竹炭食品的流言 篇3

竹炭花生能排毒养颜吗?竹炭月饼、竹炭面包、竹炭饼干好吗?

竹炭的吸附能力不如活性炭

竹炭就是用竹子烧出来的炭。用竹子或者树木烧炭有悠久的历史, 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在山中伐木烧炭。与木头相比, 竹炭的化学成分没有大的不同。不管是竹炭还是木炭, 都是炭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碳。它们有很多微孔, 从而大大增加了表面积。竹炭的比表面积一般在每克150 ~ 500平方米的范围。

因为这些微孔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 竹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净水、净化空气、除臭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炭的吸附能力跟比表面积密切相关。虽然每克150 ~ 500 平方米的比表面积不小, 但跟活性炭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活性炭是炭经过进一步“活化”处理产物, 竹炭也可以作为原料。经过活化, 比表面积可以增加到每克1000 ~ 2000 平方米甚至更高。不过, “活化”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不像竹炭那样卖炭翁都可以生产。

竹炭排毒只是臆想

既然活性炭在消化道内能够吸附毒药, 那么作为“原生态的活性炭”, 竹炭是不是厂家宣传的那样, 能够“吸附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毒素”、“清肠排毒”呢?

首先“排毒”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忽悠概念。人体有自己的代谢系统, 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通过正常的代谢系统排出。

其次, 不管是活性炭还是竹炭, 都不能被人体吸收, 到不了血液, 更到不了全身组织。而“人体内的有害物质”, 就算有, 也是在细胞代谢中产生。它们在体内的活动轨迹是从细胞进入血液, 再到达肾脏, 要么经肾过滤从尿中排出, 要么随着血液回流。也就是说, 它们没有什么机会再回到消化道中, 而活性炭必须要与被吸附物直接接触才能起作用。所以, 对于“体内的有害物质”或者“血液毒素”——即使真的像商人们宣传的那样存在——活性炭也只能在消化道中打打酱油, 竹炭穿肠过, “毒素”还是体内留。

如果是食物中本来的有害物质, 竹炭是不是能够清除呢?理论上是可以, 但想想服毒抢救中一用就是几十克, 吸附效果也有限, 加入食物中的那点竹炭或者活性炭能有多大机会与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充分接触?实在是希望渺茫。

“竹炭食品”违反国标

一种成分进入食物中, 有三种情况。一是作为食品原料, 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竹炭显然不符合。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 改善食品的感官、口味或者稳定性的性能。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监管部门审批, 列进了国家标准里的才可以使用。竹炭不在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 所以也不符合。三是作为食品加工助剂, 在加工过程中使用, 但在成品中需要尽量去除。对于实在不能完全去除的, 应该实现残留量尽可能低, 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能具有任何功能。

活性炭可以作为助剂使用, 但它必须是食品级原料, 并且符合上述第三种情况的要求。而竹炭没有被批准作为助剂使用, 也就没有“食品级”的质量标准。而且, 它的加入不是为了帮助任何加工, 最后也没有去除, 还宣称具有各种功能。显然, 它并不符合这一种情况。所以, “竹炭食品”, 其实是使用了国家不允许的材料加工的食品。

活性炭的药用

因为活性炭卓越的吸附性能, 它也在医疗上被用于抢救口服途径的急性中毒。其作用机理是活性炭进入消化道, 吸附了有毒物质, 从而减少了人体的吸收。一般而言, 是一次性使用几十克, 也有多次使用的。不过, 这种用法到底有多大作用, 临床验证也不算非常充分。

2008 年, 《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共4629个喝农药或者吃夹竹桃籽自杀的病例被分成人数大致相同的三组, 分别不用活性炭、活性炭50 克用一次和每次50 克活性炭共六次进行抢救。结果是用一次和六次在抢救成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作者的结论是“不推荐多次使用活性炭”。实际上, 用与不用活性炭的那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也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不过作者还是很保守地说:这项研究没有体现出使用一次活性炭的作用, 与此前报道的其他研究结论相左, 原因可能是这项研究的设计方案没有区分是在早期 (服毒2小时内) 和更长时间使用活性炭。

有一种大肠癌病人使用的药物叫做伊立替康 (irinotecan) , 会导致腹泻, 同时降低药效。2004 年发表了一项二期临床研究, 显示活性炭能够减轻腹泻以及增加药效。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流言 篇4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流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张学”权威陈子善教授主持编校,增补散佚作品,首度全面恢复张爱玲作品原貌。《流言》是张爱玲的随笔散文集,可以说是大珠小珠满玉盘。张爱玲称爱默生“警句很多”。在本书中我们倒可以看到张爱玲满篇的警句佳句。如“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到底是上海人);“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多数的女人非得‘做下不对的事’方才快乐,婚姻仿佛不够不对的”(谈女人)等,不胜枚举。...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张爱玲典藏全集》。

作品目录

童言无忌.

自己的文章

公寓生活记趣

夜营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烬余录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记

谈女人

借银灯

走!走到楼上去

银宫就学记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说胡萝卜

炎樱语录

存稿

写什么

造人

打人

诗与胡说

有女同车

私语

忘不了的画

雨伞下

谈跳舞

谈画

谈音乐

流言经典语录

1、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张爱玲

2、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张爱玲

3、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舞台上有真的太阳,奇异的觉得非常感动。——张爱玲

4、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张爱玲

5、中国是文字国。皇帝遇着不顺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国运渐趋好转。本来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庆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结束。对于字眼儿的过分的信任,是我们的特征。——张爱玲

6、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张爱玲

7、多数的年轻人爱中国面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独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祟拜着神圣的祖国。——张爱玲

8、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像唐诗上的“凄凄去亲爱,泛泛人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的无牵无桂的虚空与绝望。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张爱玲

9、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遍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张爱玲

10、原是幼稚的梦想,现在渐渐知道了,要做个举世瞩目的大人物,写个人手一册的自传,希望是很渺茫,还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的时候,一发不可复制,一定比谁都唠叨。——张爱玲

11、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和谐,寻求着新的和谐。倘使为斗争而斗争,便缺少回味,写了出来也不能成为好的作品。——张爱玲

12、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革命前的装束却反之,人属次要,单只注意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张爱玲

13、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骚子。——张爱玲

14、我也并不赞成唯美派。但我以为唯美派的缺点不在于它的美,而在于它的美没有底子。溪涧之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只是我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因此容易被人看做我是有所耽溺,流连忘返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保持我的作风,只是自己惭愧写得不到家。而我也不过是一个文学的习作者。——张爱玲

谁的流言在飞? 篇5

以往在这种舌尖风暴中,人们总是更多地关注流言本身的内容,猜疑着是非对错,乐此不疲地关注流言主角的反应和事态发展,却很少挖掘源头,从而忽略了流言制售者的诡异心态。经过一番调查和归类,本主题旨在大刀阔斧地揭开一些热衷于传播 “毒气” 的流言者面具,并给予对应的治疗和对策。或者,你也一不小心中了流言的毒,那么,请仔细阅读本文,有可能为你解毒疗伤。

一、 流言受害者口述实录

我努力,我有罪?

晓琴:女,24岁,秘书

我是做秘书的,实际上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经常要做些上传下达的事情,要服侍好领导,要沟通好员工,还要注意联络好周围同事的关系。在公司里,总有些吃饱了没事专门喜欢“口舌运动”的人,不钻研业务,就喜欢搬弄是非。我刚来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业务,所以三天两头加班,有时候忙得连上厕所都顾不上。

这时候,就有风言风语传过来,内容无非是说我好表现,故意和领导套近乎之类。更有传言说,我是靠着三分姿色,使什么美人计勾引男人,是什么“二奶”角色。我听得都快吐血,真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猜忌我。可我寡不敌众,如果真的发火,还不是堂吉·柯德战风车,空耗自己的能量,说不定还正中暗算小人之计。所以,我只能装聋作哑。

面对流言,我选择了离开

Rich:女,31岁,4A广告公司创意副总监

广告公司竞争激烈的现实是有目共睹的,经常是有上班,没下班,通宵干活也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够坐稳这个位置,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为了工作,我放弃了很多次恋爱的机会。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还是小姑独处。为了避免被家人和朋友追问,以及被他们逼迫着去相亲,我只有拿工作当挡箭牌,一天十多个小时贡献给办公室。

我手下有个平面设计师叫阿军,才思敏捷,做事利索。虽然他刚大学毕业没几年,但很多想法已经相当有功力了。所以,我特别欣赏他。如果客户有刁难或者临时赶工,我一般都会指派他来做,他每次都能很出色地完成。如果哪天加班晚了,我会请他吃宵夜,或者开车送他一程,这也算是上级对下属的体恤,仅此而已。

可后来,总监找我谈话,说要我注意一下个人行为,与公司下属接触,要保持点安全距离等等。当时,我有点晕。再后来,我才终于知道事情的原委:公司里近来有人偷偷传言,说我和阿军关系暧昧,已经发展到同居关系,还弄得他和未婚妻分手。我忽然成了莫名其妙的“第三者”,拆散了人家一对幸福鸳鸯。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流言可真够狠毒的。

为此,我不得不休假了一个月,一个人去了大连。后来,我主动请缨,调到了公司在上海的分部。在陌生的城市,相同的部门,一切从零开始。

优秀的人注定寂寞?

阿杰:男,28岁,销售经理

我是做销售的,经常要全国各地跑,非常辛苦。由于我们的收入是和业绩挂钩的,为争取到更多的订单,我总是倾尽全力。记得有一次,为了敲定一个大客户,完成一笔40万元的销售合同,我不知耗费了多少公关策略。请客吃饭,来来回回折腾了不下五六次,好酒好烟也花了五六千元。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这笔合同终于签下来了。这时候,边上就有人眼红了。流言四起:有人说我拿了3万元提成,还暗中私吞了对方给的5万元回扣;有人说我拿了10万元好处费,暗中筹备公司,准备拉走客户,自立门户;还有人说,我把公司的重要商业机密出卖给了竞争对手,自己暗中私捞了20万元……如此种种,真是不可理喻。

老古话说:枪打出头鸟。或许,太优秀的人注定要孤独寂寞。我佩服他们居然能把这种荒唐的故事加工得像模像样。你说,这流言制造者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

二、解剖流言者心态

1.流言类型:嫉妒报复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该流言制造者充满恶意的嫉妒,惟恐天下不乱。制造者一般是一些半熟不熟而且心胸狭隘的人,所选的对象往往是那些跟自己有利益冲突、比自己有优势的人。因为不能凭借实力超越,只好以流言来恶意中伤了。以恶劣舆论造势,达到不可告人的攻击和破坏目的。

病例:小王是某集团公司的文案,长得秀气活泼,一直都挺有人缘的。最近,她发现公司同事看她的眼光很暖昧,有的男同事甚至对她言语轻薄。原来,有人传言她被老板包了,又说她同时与几个男人有染,这可把她给气坏了。小王顺藤摸瓜,明察暗访,终于找到恶毒的肇事元凶——平时与她关系不错的同事小林。因为小王人长得比小林漂亮,能力也比小林强,小林心理很不平衡,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打击小王。从此,好友反目成仇。

药方开解:职场竞争,难免有一时得意、一时失意的情况发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总有轮流转的时候。小林不人道地传播流言来中伤小王,实在是万万不该。小林之类的人该好好反省一下,如果确实能力有所不济,不妨向好友、同事请教,相信与人诚恳,必然能给自己方便。

2.流言类型:酸葡萄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该流言制造者好比陈年老醋,可以把人的牙齿都酸掉,言语中的每个字都包含着讥讽、嘲笑与不屑,活脱脱就是那童话中的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满世界地造谣说葡萄是酸的。如此类型的流言最容易攻克那些缺钙的软骨病人,以打击他人成就,打击他人地位,打击他人自信为主。

病例:赵军进公司才三年,就当上了办公室主任。而原来坐在副主任位置上的刘明就来气了,想他为公司作贡献有十年了,这功劳和苦劳可没少过啊,领导怎么能那么轻易地把主任的宝座给了小赵?他

赵军无非是硕士毕业,要说干活和技术,绝对不如他刘明经验老道。再说赵军当初来单位,还是自己手把手带他入门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过河拆桥,这世道真是不对头了……刘明真是越想越生气。于是,见到同事就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些唉声叹气的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嫩着呢,没怎么学会走路,就知道蹦跳了;看你能风光到几时……”这些话听多了,大家都知道刘明的怒气是指向小赵的。可惜,刘明的酸醋没起多大作用,小赵依旧春风得意。见到铁板着面孔的老刘,还不忘尊称他一声“刘师傅”。

药方开解:以上这个病例,让我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有时候确实很残酷。论资排辈终究会被淘汰,惟才是举乃大势所趋。所以,一边会有那么多人下岗、失业,一边却有大量职位空缺,高薪诚聘。充电、进修和学习是职业的生存之道,靠着老本吃饭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坐吃山空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刘明之流的当务之急是,找准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所谓“磨刀不务砍柴工”,加上常年积累的丰厚实战功底,工作上出了成绩,领导看到,同事看到,下属看到,自然就容易得到民心的支持了。

3.流言类型:捕风捉影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诞生迅速,传播极快。多数内容是东家长、西家短一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上是截取某一个人说的一句或者半句话,然后发挥夸大其辞的想象功能,就能编造出一系列有鼻子有眼的故事来。如果要追问具体细节,不能自圆其说了,就推到某某人身上,自己来个金蝉脱壳,溜之大吉。

病例:“听说阿月和人同居了,好像已经有了孩子。你看她这些日子忙进忙出,给朋友打电话说什么几个月没来了,去医院看看啊,吃药啊。看来,人家是要做未婚妈妈了。啧啧,原来还以为这个灵秀的小姑娘很老实呢,谁知道思想这么开放,敢先上车后买票。这世界,真是看不懂了。”这么一段断章取义的流言在办公室里呼啦传开了,让阿月难堪得不行。事实上,根本不是阿月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她刚结婚的姐姐有了身孕,让她帮忙找个医生咨询一下。没料到隔墙有耳,居然闹得如此尴尬。

药方开解:未婚先孕虽然已经见多不怪,但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那还是一种很出格的行为。如果因此奉子成婚了,那流言就此打住,否则就有越描越黑的可怕了。毕竟事关单身女子的声誉问题,即使自己不在乎,别人背后莫名的指指点点,也够难受的。制造如此流言者真是无聊至极,绝对属于思想低级、无聊可耻的一类。这时候,受害者只有勇敢站出来澄清是非曲直,以免造谣者幸灾乐祸,变本加厉地传播。

4.流言型号:无聊找乐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这类流言有找乐子的成分在里面,杀伤力微弱。制造者一般是铁哥们或者周围特别熟悉的同事。

病例:小玉经人介绍,与某帅哥相亲。原来以为他们该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但结果却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好事就此黄了。后来,有好事者传出这样的内容,其中一个版本是:小玉还惦记着远在北京的某某大学同学,两人青梅竹马,情丝难断。另一版本是:帅哥是美国某名牌大学毕业,此次相亲是为了找个老婆一起移民。小玉不从,自然没戏。再有一版本:帅哥虽然模样不错,就是身高不及格,连一米七都不到,简直一袖珍小男人,小玉怎么可能看得上他?纷纷扰扰了一些时候,小玉最后澄清原委,说那人言行太花哨,手机三个月换一个,甜言蜜语说得漫天飞,她怎么都感觉那人不可靠。所以,就此拜拜。

药方:虽然此类案例无伤大雅,权作饭后的谈资。好朋友之间借此开开玩笑,点到为止,千万不要过头,否则会生出反面效果来。

三、大众征战流言攻略

流言止于智者

樱飞雪:25岁,网站编辑

在流言的制售传播中,有这样一类幸灾乐祸的散播者,他们的主要心态就是想看看当事人的窘态。他们也许跟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能也并不是出于嫉妒的心态去攻击当事人,而是一种看热闹的煽风点火心态。

“你听说了吗?某某和某某#$%#$^%*。”他们多数会是一副很吃惊的神情询问你。而你,不知不觉便已经中了他的圈套:“什么事情?我没有听说过啊。”

“你不知道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哦。不过呢,听人说他们#$%@#$^%^&,我还吃惊着呢!”流言传播者散播完流言,最后还不忘为自己表白一句。而听者,往往会以为这是真的:“哦,原来这么多人都这样说某某和某某,看来他们真的是有问题了!”

善良的人们就这样被流言所迷惑!而流言就是这样被那些“无辜”的幸灾乐祸者所制造兜售!在他们“无辜”表情掩藏下的内心深处,却是幸灾乐祸的得意洋洋!

要想制止这类人散播流言,最好的方法是“流言止于智者”!生活中,能一眼看清事情本质的智者少之又少,而流言可以止于你处。

我们该怎么让这些流言终止呢?当有人向你传播流言时,不妨告诉他:“我对别人的事情不感兴趣!”这样,既及时制止了流言的继续散播,又不伤和气,真是妙不可言!如果他觉得这样的措词不能接受,那么这样的人不再打交道也罢。

记得两个月前,网络某社区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夜情”事件,言传该社区的一个漂亮美眉,勾搭了某个头面人物A,闹得人家家庭不和。当这个美眉被大家所鄙视时,QQ上一网友问我知不知道,我就对他说:“这样的事情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道真假。何况,我对别人的事情不感兴趣。”网友悻悻然止言。到现在,事情水落石出,原来都是那个男的在制造流言。

流言始终是流言,事实终归是事实。就算造谣者及其帮凶可以蒙骗一部分人,但总有人是明智的,总有人是知情的。而且,流言多了,总会有戳穿的时候。当初幸灾乐祸地到处制售或散播流言者,等到流言被揭穿以后,看你怎么还能够取信于人?!

身正不怕影子斜

张先生:28岁,公务员

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圣人贤士想出对付流言的好方法,被议论者好像只能成为那砧板上的鱼,任人评头论足、指东道西,爱宰哪儿就宰哪儿。你越是辩解,那些人就越来劲,会把事情闹得更大。如果你用沉默来对待,后果就会稍微好点,无外乎好事者说“你看,我没说错吧,他(她)都默认了。不然,他(她)为何不站出来抗议两句?”

我也想找到一种可以对付流言的办法,但我毕竟一不是圣人,二也非智者,我那有限的智慧让我承受住了流言的洗礼实在已是极不容易了。在此,我只想以自身的愚见来告诉大家,躲避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千万别成了流言的活靶子。如果一不小心被击中了,也不要太悲观和绝望,只要问心无愧,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要有足够的自信,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父母妻儿,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流言,就让它飞语吧。记住,别在流言飞语击败你之前,自己先胆怯、害怕、退缩了,到那时还真没法可想了。

闲谈莫论人是非

吴小姐:30岁,公关公司经理

宽以待人、闲谈莫论人是非,有助于我们清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在人后搬弄是非,以自己不健康的心态挑人短处、揭人隐私,甚至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对这种流言,切忌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听之。人后听的是非多了,接触的阴暗面自然也就多了,久而久之,就会侵蚀自己的健康心态,此为近墨者黑。

也有不少人喜欢有意无意地在背后谈论别人的是非,面对这些议论,最好谨记沉默是金的古训,不要介入,尤其切忌在人后说别人的坏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你认为错的不一定就是错,即使别人真的做错了,你也应当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以不损害他人自尊心的方式正大光明地当面指出,背后说人坏话,一来动机不纯,二来心眼也不正了。

此外,对于事关别人的流言,切忌做传声筒,向别人传递是非。不管你是有心搬弄还是无心之过,传递流言都会让自己陷入是非的旋涡,对己对人有害无益。人后谈人是非、传递是非,容易引起他人的厌恶和反感,容易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树敌,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阻力。

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秉持闲谈莫论人是非的古训,在人前人后树立起光明磊落的形象,减少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和阻力。另一方面,当流言飞语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把眼光投向海洋,把心系于远方,不斤斤计较一时一事之长短,更不要想方设法去报复。正所谓忍一时之气,得长久之安康。纠缠是非之地往往得不偿失。一来,你很难找到流言飞语的源头,气头上找人算帐,容易错责无辜。二来,即便你找到真正的“元凶”,报了一箭之仇,所花的时间与精力也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况且,让你为流言所烦恼,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正是搬弄是非者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当然,对那种给你人生造成极大伤害的流言飞语,则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个人只要乐观豁达,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应该没有什么流言可以将他击垮。如果你有笑看流言飞语的气度,即使再可怕的是非之地,也会奈你莫何。

谣言,何惧之有?

文/章震宇 (心理学专家)

流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威力之大,丝毫不亚于洪水猛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将流言比作传染病,当群体中规范的约束力松懈,理性的抵抗力下降时,流言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传播,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流言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染病,如果把流言的消除比喻成传染病的康复和痊愈,它在时间上的滞后要比传染病更久。可见,流言造成的精神污染,危害深远。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流言是指找不到任何信得过的依据,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信息。正如古人所言:流言,无根之言,如水之流自彼而至此。通俗地理解,流言就是没有根据的假消息。不过,严格地说,流言和谣言是不同的,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布的假消息。所以,确切地说,我们在此讨论的是谣言而非流言。

谣言的五大特征

谣言传播的方式

主要是私下传播,它不像公开传播试图平均地、广泛地传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而是只局限于流传给那些与传播者有密切关系的个人,往往还会故意地加上一点独家消息的神秘。

谣言涉及的对象

恰好是传播群体中大家关注的对象,而且都对传播的事件感兴趣,形成了流言滋生的温床。

谣言传播的内容

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信息的模糊性,常给制造谣言者留出了足够的猜测、想象和填充的空间,可以随意发挥。

谣言传播的速度

往往是由慢到快,开始阶段比较缓慢,然后不断加速,逐渐呈现几何级数的扩散趋势,当达到高潮(人人皆知)后,谣言的传播速度又会变得缓慢,整个过程呈S型曲线。

谣言内容的变化

总趋势是面目全非,并且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出现谣言的始作俑者都难辨真伪的结果。谣言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一个传播者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创作过程,传播者会不由自主地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下意识地歪曲和夸张。主要的歪曲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削平,心理学术语叫做一般化。在流言的传播过程中,为了使内容更加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些拗口的、非口语化的内容,复杂的逻辑关系被删除,留下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利于传播。第二种是磨尖,心理学术语叫做强调。对于那些大家感兴趣的、共同关注的、能激发好奇心的、与常规背离的内容会在不经意中被仔细雕琢,凸显谣言的魅力,让大家有传播的兴趣。第三种是加工,心理学术语叫做同化。谣言的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欲望、态度和想象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使谣言的细节更加逼真,并带上传播者的个人色彩。

嫉妒,滋生谣言的温床

以个人为攻击对象的谣言显然与嫉妒这种消极情绪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认为,嫉妒是一种针对性的感受,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绪。嫉,是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是埋没贤良的人。任何一个群体里的优秀者都会遭到一定的非议,极易成为谣言的中心人物。嫉妒常常被视为腐蚀心理健康的慢性毒剂,它往往是性格缺陷的折射,自私、自卑、孤僻、心胸狭隘、喜欢猜忌、过分敏感、偏执常常是滋生嫉妒的温床,而这种毒剂一旦以谣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则会危害公众的心理健康。

莫为谣言所伤

如何才能避免成为流言的牺牲品?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杜绝谣言的产生。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谣言的产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公众的关注度,二是信息的模糊度,三是内容反常度,四是大家的批判力。

避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避免产生与众不同的行为,似乎可以远离谣言。不过,这样做似乎有不可取之处,你想出类拔萃必然引起公众注目,你想有所创新必然导致与众不同,正所谓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看来,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在奋斗之前,首先要锻炼自己对谣言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只有真相才是使谣言不攻自破的有效手段。

谈网络流言传播与新闻本位的缺失 篇6

一、网络流言与网络监督的内在区别与联系

“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这条新闻在2012年的冬天似乎呈爆炸之势, 所有的人都说2012的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 网络流传说这是玛雅人的预言, 还有人说那个时候全世界都会停电并且世界会处在一片混沌之中。然而网络上的某些人就抓住了2012年12月21日当天全世界电波都会受到干扰、全世界都会停电的话题大做文章, 导致21日前夕蜡烛成为了最畅销的产品。不单单是蜡烛, 零食、熟食、馒头等, 只要是不用加工就可以吃的东西都成为了脱销产品, 没有人考虑消息的真假, 全国的人们都处在疯狂的购物中, 大家早早地就回到家中等待那一刻的到来。然而, 2012没有到来, 世界也仍然在继续, 谣言不攻自破, 但是所有的谣言都不会不经历风雨就静悄悄地结束。2011年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事件就给中国人上了一课, 日本核泄漏导致日本海被污染, 中国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想到了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盐, 于是食盐的各个版本传说就此出现了:有人说食盐能够防辐射。也有人说海盐被污染了, 必须趁新盐没上市之前把盐买够。那个时候全国食盐都成了社区大爷大妈必买产品, 后来谣言被随即公布的新闻公告遏制了。流言就是网络上流传的新闻, 一般都是由普通公民所公布, 依据没有权威性。

网络监督与网络流言的内涵完全不同, 二者虽然同是依托网络而生, 但是网络监督是通过网络信息监督党和政府工作, 在当代社会这也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举措。网络监督时会混杂于网络流言中, 因此网络监督的行使就举步维艰了, 网络流言基本上都是传播一些信息来源不明的事件, 而网络监督有时也会曝光一些“大”人物, 对于网络监督我们绝不能漏掉一个, 然而对于网络谣言我们也不能姑息一个流言的发起者。

二、网络流言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网络流言分为很多种类型, 有些是“善意”的流言, 有些是无意中产生的流言, 有些恶意攻击他人的流言, 有些是利己的流言。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流言都是无依据的, 有些人为了恶意攻击他人而编撰出了毫无根据的流言, 有些流言是部分属实的, 而有些流言则全部都是真实的事件。根据流言的类型也就可以看出流言的真假, 一些对于热点事件的延展一般都是无意的, 然而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恶意编撰出一些不属实的新闻事件。

恶意的网络流言看似微小, 但是其带来的危害还是对社会有很大的冲击的。当一些人炮制出虚假的新闻时, 大众的视听就会被改变, 同时人们内心的一些观点也会被动摇。同时有些事情还会侵犯到当事人的隐私权, 网络上对于“郭美美”的事件已经爆出过很多了, 然而直到现在, 这些新闻竟给人们带来了更加模糊的概念, 到底“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有没有瓜葛, 除了网络流言竟没有人给出准确的答案。在这个疯狂的年代, 有很多人为了能够成为网络红人不惜往自己身上泼污水, 为了炒作其极力扰乱大众的视听, 让观众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如何遏制网络流言及弥补新闻本位的缺失

如何避免网络流言成为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首先要建立一个网络信息监管机制。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让大众畅所欲言的空间, 然而杂乱无章的网络空间必然会给和谐社会的安定带来威胁。因此建立一个网络信息监管机制, 还是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 都应切实起到监管的作用, 当一些不实流言出现时及时给予澄清并进行收集、整理、研究, 分析流言产生的原因, 通过一系列对于流言的分析使流言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对于网络的监管不如对网络流言的及时反馈, 网络流言的反馈不是简单地对于网络流言的辟谣, 在适当的时期对某件网络流言进行解释。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在网络平台上与广大的网民进行交流。而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也就是在不断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确认的过程。当一个流言被爆出时, 新闻官方网站如果能在第一时间给出准确的信息就不会导致流言四散传播的局面。

对于流言制造者要严惩不贷。流言的制造者一般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 当一个人在某个流言中获益并且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时, 他可能就会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因此对于流言的制造者我国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司法上的约束。

媒介公信力对流言的阻滞作用 篇7

流言成因、传播条件、传播渠道分析

流言成因。流言是指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对真情真相的默不作声;2.政府、媒体或个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恶意散布虚假信息。 (1) 公众多因不安、恐惧或谋取利益而传播流言, 如非典事件中在大众媒体对非典进行详细报道前, 人们多因恐惧传播流言, 还有人为牟取自身暴利肆意加工渲染。当大众媒介对非典进行全面、深入、实时跟踪式报道后, 公众恢复理智并信任大众媒介, 客观公正的报道占据了传播渠道, 流言被有效阻滞, 媒介公信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并非大众媒介的介入就能完全遏制流言, 去年发生在四川的“蛆柑橘”事件就是个反面例子。据事件的首发权威媒介———新华社10月21日报道原文可知, 疫情发现于9月20日。在此报道发布时, 流言已通过手机、网络聊天室等流传全国, 大众媒介却一直保持沉默。当大众媒介开始介入后, 各地又不断出现媒体报道本地没有“蛆柑橘”却有人买到“蛆柑橘”的矛盾事情, 这都使公众对柑橘产生了恐惧, 全国柑橘市场几乎停销。由于大众媒介长时间失语和后续片面虚假自相矛盾的报道使流言的流布更加广泛, 造成了橘农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使食品安全不断遭受公众质疑。

人们接收信息的传播渠道具有有限性, 当一种信息占据信息渠道主流时必然缩减其他信息的传播空间, 政府和大众媒介权威信息缺位导致流言产生并占据信息传播渠道。

流言传播条件。美国奥尔伯特 (Allport·G·W) 与波斯特曼 (Postman·L) 合作的《流言的心理学》 (1947) 中提出关于流言传播的基本法则假说, 设“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为R, 流言主题对个人的重要度设为I, 事件“暧昧度”为A, 导出公式:R=I×A。

重要度:重要度指事件影响力, 常与紧急情况有关。受众诉求要素的常见类型包括重要性、显著性、利益相关性、情感体验、信息量、悬念与冲突、转折与戏剧性、互动与参与。 (2) 当事件包含受众关注的某种性质时就具有重要性维度, 也成为流言多发区, 如有关食品安全的三鹿奶粉、“蛆柑橘”事件;有关自然灾害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灾害;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危机、能源短缺问题等都具重要性。报道内容是否满足受众诉求是受众在众多大众媒体中选择接触何种媒体、接受何种观点的一个重要标准。

暧昧度:暧昧度通常指信息不足, 意味不明。手机、聊天室等新媒介信源模糊, 信息真实度较低。同时信息传递过程中, 传者、受者、二次传播者以及多次传播者编码解码的理解力不同也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实。公众在手机、网络聊天室接收到初步信息后, 会急切地想在信任的惯常信息渠道———政府、大众媒体上得到更多相关权威信息。政府信息封锁使失去信源的媒体沉默, 媒体失语使事件的暧昧度骤增, 流言流布量增加使流布范围扩大。

综上所述, 根据R=I×A原理, 流言谣言的流布量是重要度I和暧昧度A相乘。假使某一事件I达到最大, 但是信息公布真实、及时、透明、客观, 使得A为0, 那么R=I×A就等于0, 便不会发生流言流布, 避免产生媒介危机、社会危机, 甚至是公共危机。政府和大众媒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是保证信息源可靠、减少信息传播损失的有效手段。

流言传播渠道。在这个信息高速传递、海量传递的信息膨胀时代, 传播媒介众多, 信息源多样, 却又相对模糊。传播媒介丰富为流言、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只有单一新闻源的时代, 人们没有途径去核实他们所获得信息的真假, 很长一段时间, 宣传的权威机构有效地控制着信息流动、新闻源和信息出口。 (3) 而当今社会, 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片、手机信息等新兴媒介已进入日常生活, 想要有效地控制信息发布, 恐怕只能在每个人身边安装一个随身监视器。多元媒介既带来了不同的信息源供受众筛选接受, 也带来了很多无科学根据、无事实根据、无确定消息源的信息, 为传播流言提供了渠道。在媒介多样、信息多元的时代, 信息封锁的堡垒已经颠覆。

媒介公信力阻滞流言流布的途径

媒介公信力的本质就是“公众对媒介所抱有的社会期望 (社会信息需求) 得到满足程度的心理反映”。 (4) 目前, 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已逐步从以媒体性质为中心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转到以受众对媒体信任的认知心理分析为主的媒介与受众关系研究上。受众不断在媒体上寻找可以满足自身要求的消息, 并在同各媒体不断接触中形成对某一媒体的评价。如果依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假设, 这些评价的高低将成为受众是否继续接触这一媒体, 是否接受这一媒体发布的信息并促成行动的参考标准之一。受众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对媒体施行不购买不接触的经济惩罚及不再信任或降低信任度的公共信任惩罚。由于媒介信任危机可能会酿成公共危机, 所以政府、媒体都要做好准备。

媒体———用责任构建公信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媒介就有促进“公共利益”的责任, 因此民众对媒介寄托了环境检测、监督政府、传承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等期望, 这些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社会期望构成了民众对媒介的“社会信息需求”。 (5) 受众对媒介所发出的信息已从关注消息原始来源转向“消息的发布媒体”, 媒介也成为信源, 报道被贴上“某媒体制造”的标签, 受众所接受的也包括媒体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降低的影响具有长效的特点, 公众的不信任会使媒体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报道中无法完全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媒体陷入公信力下降造成的恶性循环, 容易出现引发媒介危机, 甚至是社会危机、公共危机的诱因。媒体公信力的重塑也是长久工程, 会花费媒体很多财力、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 所以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公信力的塑造, 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的报道。

在报道中欺骗受众等于玩弄自身的公信力和前途, 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受众的媒体难以维持生存, 这客观上要求媒体以报道真实、及时、客观、准确的信息来提高公信力, 树立其在受众中的形象, 建立一个以媒介公信力为基础的良性媒介环境。为使自己获得较高公信力而深受受众青睐, 借以获得经济利益、公共利益, 媒体必然要提高自身报道的品质, 履行媒介责任。

首先,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 是受众评价媒介公信力的重要维度。《南方都市报》就坚守着“承认有不可以讲的真话, 但是绝不可以讲假话;承认有不可以报道的新闻, 但绝不能报假新闻”的新闻价值信条。假新闻是对媒体最致命的打击, 当媒体制造的假新闻被曝光, 受众对该媒体的公信力自然下降, 直接影响今后受众对这一媒体的接触率, 受众对该媒体今后的报道会持怀疑态度, 使媒体的预期传播效果不能充分实现, 如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事件就充分证实了新闻真实的重要性。

其次, 当事件发生后, 公众需要尽快获知相关信息以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相应反应, 及时报道真实情况的媒体会得到受众信任, 在未来媒体接触选择中, 公众会倾向于曾建有信任度的媒体。如在汶川大地震时, 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全天候直播就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再次, 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也影响媒介公信力。在报道中, 记者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 保持头脑清醒, 尽量亲身采访, 保证报道真实。不要道听途说, 要把信息搜集落到实处, 把资料做踏实, 数据、人名、时间、地点、事件过程都要做实。要对事件进行全面报道, 不能片面地截取某一过程夸大。西方媒体对“3·14”西藏暴力事件的报道就带有主观色彩, 运用技术手段对相片进行处理, 掩盖扭曲事件真相, 导致外媒在中国的公信力下降, 影响其今后在华传播效果。记者要掌握充实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常识, 在报道用词时做到准确、客观、科学, 不能过分夸大, 滥用名称或自创名词, 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 以防再出现由于媒体从业者不了解常识滥用名词而造成流言传播。

政府———用透明赢得稳定。高度透明的信息让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缺少空间和动力, 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可能发生的恐慌心理。 (6) 在信息高速传递、传播媒介多样、渠道多元的时代, 信息不能被单一信源控制, 公众可以通过其他传播渠道得知信息, 而这种信息的真实性却难以确认, 所以政府的权威信息越早、越多、越准确地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就越有利于维护政府威信, 保证社会稳定。例如在冰雪灾害和“5·12”地震事件中政府及时发布权威消息, 尤其在“5·12”地震事件中, 中国政府首次向外国媒体全面开放, 这使权威信息占据了主要信道, 阻滞了流言的传播, 消除了人们的恐惧,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目前, 行政手段控制已不能阻止信息传播, 政府应学会利用媒介, 防止发生类似南丹矿难隐瞒情况不报道导致政府威信遭受质疑的事件。

与此同时, 政府和学界应尽快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科学适用的媒介公信力统一测评标准, 既方便媒介自测, 也为政府预防出现由媒介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提供有力依据。政府要加强对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以免有损媒介公信力的山西矿难“封口费”事件再度上演。同时, 政府公职人员也应学习媒介知识, 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同媒介互动沟通, 在帮助媒介提升公信力的同时树立政府权威形象。

公信力的丧失可能只是因为某重大事情的报道失误, 可能是媒体长期报道失误累积的矛盾在特定事件激化下爆发, 媒介在信任危机出现前可能毫无知觉, 只有矛盾激化时危机才会凸现。媒介公信力重塑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想要挽回信任, 媒体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信任危机一旦发生, 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单个媒体, 而是整个媒介体系甚至是整个社会。所以面对流言、面对公信力危机, 媒体要负责地以真实、及时、客观、准确的报道维护公信力, 政府则应尽快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开放体制, 严格的媒介从业人员规范等制度同媒体共同构建以公信力为基础的良性媒介环境, 使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主导传播渠道抑制流言传播, 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3][6]李希光著:《畸变的媒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9页、第284页、第60页。

[2]赵曙光著:《媒介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39页。

莫让职场流言成“飞语” 篇8

最要好的闺蜜小芳把听来的麻辣消息告诉了亚琪。“听说最近她和老公的关系有些僵, 刚结婚三年, 两个人就不爱了。”, “听说她有点不想上班了, 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呀!”, “据说亚琪想离职, 可能对老板不满吧?”亚琪听后, 气不打一处来。事情的起因, 其实来自于三天前上班前, 为了要孩子这个话题, 亚琪与老公吵了一架。在公司洗手间碰到行政部的文员菲菲, 她见亚琪脸上不见往日的笑意, 觉得好奇, 便问她缘由。不设防的亚琪, 便和菲菲闲扯了几句抱怨的话, 诸如“老公不理解人”, “刚在公司里站住脚, 如果生孩子, 自己还不得辞职”, “即使不辞职, 有了孩子便会受拖累, 公司制度严, 迟到要扣分, 这工作还能做下去吗”等等。

亚琪的这些话, 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没想到通过菲菲的大肆传播, 很快就成为办公室里的热门新闻。身为流言主角的亚琪, 除了被人在背后议论外, 几天内还陆续受到一些好奇同事过度热心的问询, 言语里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你和老公何时离婚呀?”, “你最好得抑郁症, 说不定我就会接替你的位置了。”, “你对老板有那些方面的看不惯, 说给我听听, 我好去向老板打小报告。”种种可怕又阴险的流言, 夹杂着不可告人目的的表面关心, 简直让亚琪有些招架不住。

本来是夫妻间的琐事, 变成职场情绪再经别人歪曲地转述后, 就变成了办公室最新的麻辣消息。办公室的流言飞语, 恰似一支支伤人身心的暗箭, 让人于防不胜防中伤痕累累。亚琪被这些办公室流言搞得身心俱疲, 从和老公吵架, 到变成两人要离婚, 再变成不想上班、得抑郁症, 再到对老板看不惯想离职……这些流言飞语背后的不怀好意, 让亚琪对公司里的同事情谊与人情冷暖感到心寒, 她们究竟是怎么了?是对自己妒忌, 还是竞争?是在心理上释放议论别人的快感, 还是通过传播他人隐私找到一条发泄的渠道?

现象分析:亚琪的遭遇, 可以说是当今很多上班族会碰到的困扰!明明只是同事间的几句闲聊, 结果像病毒一样很快在公司传播开来。在职场上, 无论是谁, 只要成了这种新闻的主角, 在万分苦恼中不仅洗不干净, 反而会被人越描越黑, 身为流言主角的你由于心理很难承受, 即使不会崩溃, 说不定真的会得抑郁症。

流言分析:本性与控制 篇9

一、流言的定义

在汉语中, 古代意义上的“流言”是中性的, 而现代意义上的“流言”则往往被赋予贬义。在英语中, rumor指“未必真实的消息”。国外的流言研究者, 如埃·莫兰、特·希布塔尼、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 都将“rumor”界定为“缺乏可靠证据的信息”。

我国学者陈新汉认为, 流言具有非官方性、非大众传播性, 甚至非法性和地下性。因而, 流言具有“反权威性”和“反权力性”。笔者将“流言”界定为“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的消息”。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之时和之后, 政府要防范和控制的, 就是那些未经官方证实并危害社会秩序的“小道消息”。

必须强调, 并非所有的流言都具有非法性和危害性尤其是在那些常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 作为社会评价的流言有其存在合理性。笔者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跟踪分析表明, 如今的某些流言事实上是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

二、流言的分类

流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对流言进行分类不仅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更具有重要的实战价值:不同性质的流言可能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处理, 而且科学的分类和统计能够为透析流言、反击流言提供参考依据。譬如, 哪些流言需要紧急处理, 哪些流言可以集中“消毒”, 等等。

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标准, 流言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1) 根据内容, 流言可分为政治流言、经济流言、军事流言、科技流言、生活流言等;

(2) 根据传播范围, 流言可分为地区性流言、全国性流言和国际性流言;

(3) 根据激发动机, 流言可分为仇恨性流言、希望性流言、恐惧性流言等;

(4) 根据传播周期, 流言可分为长期流言、短期流言和“潜水式”流言;

(5) 根据社会影响, 流言可分为有害流言、有益流言和中性流言;

(6) 根据“年龄”, 流言可分为新流言和旧流言;

(7) 根据“真实性”, 流言可分为有可能真实的流言和不可能真实的流言;

(8) 根据来源, 流言可分为有意捏造的流言和无意讹传的流言。

另外, 流言还可以根据传播速度、意识形态动机等分类。在实战中, 有时需要根据流言主题 (流言对象) 分类。虽然主题难以穷尽, 但在特定时空内流言的主题是相对集中的。

三、流言的产生

奥尔波特等人认为, 流言的流通量可表述为:流言流通量≈ (事件的) 重要性× (事件的) 含糊性。

奥尔波特等称, “每当社会局势紧张, 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他们认为, 流言不仅“在缺乏新闻时滋长”, 在消息太充足时也会满天飞。对于媒体报道和流言滋生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解释是:“如果公共事件没有新闻价值, 一般不会滋生流言。在某种条件下, 新闻机构越突出某消息——尤其是突发性消息, 该消息便越要承受更多更严重的流言歪曲。”

斯特拉森和斯图瓦德的结论也十分相似:

流言兴盛于不确定、紧张和危机的状况中。缺乏信息和事件难以解释都可能涉及。周围环境是重要的, 例如对集体的政治威胁和灾难的余波。流言代表人们试图找寻或创造与事件有关的“真实”, 这帮助他们描述社会价值, 评判他人道德……当流言要谴责不当事件时, 他们会加速指向被认为应当承担责任一方的惩罚、暴力和骚乱。

我国学者江万秀等在分析流言产生条件时也指出, “社会信念发生动摇或出现危机之时, 谣言最盛”。他们进一步解释道, “受传者协调一致的态度, 即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没有矛盾的态度不会轻易为谣言所改变。”换言之, 流言受众的态度越坚决, 越不易为流言所动。

流言的滋生与权力组织不透明、缺乏公信度有很大关系。只要人世间存在利益争斗, 只要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存在盲点, 只要人性还存在弱点, 流言就会顽强地存在着。所以,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弗朗索瓦丝·勒莫说, 流言“是社会环境投射的影子”, 人世间“不存在没有流言的社会”。

总之, 流言通常滋生于涉及个人利益的重大危机爆发之时。突如其来的威胁、难以消除的紧张情绪、让人无法信服的解释都会催生大量流言。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 人类是无法根除流言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 科学监控流言的运动, 并对那些可能危及社会秩序的流言给予适时与适度的干预。

四、流言的隐义

苏萍在《谣言与近代教案》指出, “谣言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真相’”, 一般意义上的流言制造者和传播者都坚信流言的真实性。那么这些所谓的“真相”是在什么样的动机下被制造出来的呢?换句话说, 这些流言的流传是否具有社会风向标意义呢?

奥尔波特等强调, “好奇是谣言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研究揭示:谣言的产生并在同源社会中媒介中流传是由于传播者的强烈兴趣造成的。这些兴趣的有力影响要求谣言主要成为一种文过饰非的手段, 为正在起作用的情绪作解释、辩解, 并提供含义。有时候兴趣与谣言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 我们可以把谣言简单地概括为一种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

奥尔波特等发现, 在流言的制造和传播中, 驱动程序 (如兴趣) 和认知过程 (如流言制造和传播过程中的歪曲) 都是毫无例外地融为一体。他们的结论是:“人总是基于个人兴趣和冲突解释所见所闻。”换言之, “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是外部世界的主体化过程”。传播学上的“选择性机制”认为, 人们在“认知不协调”的困扰下,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措施以减少不协调。这些措施包括对周围环境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解释和选择性记忆。

奥尔波特等认为, 不为受众接受的官方解释或报道常被视为流言或宣传。奥尔波特等对此解释道:“回忆中素材的变化似乎是不断地符合个人兴趣的过程, 该过程在他最初感知时便已建立。他按照自己的爱好从故事中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故事越来越接近他的先入之见 (成见) 。”

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发现, “在没有客观证据引导的情况下, 大多数人是根据其主观偏好来预测的”。社会学家Tamotsu Shibutano则用“倾斜”来描述这一现象:为了建立理想的印象, 人们宁愿忽略某些不愿意看到的细节, 同时强调某些 (建立该印象所需的) 内容, 尤其是“当一个实际感知性的事实与期望相冲突时, 期望可能会提供一个比事实本身更为有力地感知和记忆的决定因素”。

投射在流言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周围事物的解释中而不自知时, 我们称为投射。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 没有使用完全公正而客观的证据。”其中“互补投射”的影子在流言流传过程中更是随处可见。譬如, 那些对四川大地震高度关注的人们, 如果记忆中有赈灾人员贪赃枉法的印象, 就难免产生对这次救灾款项和物资能否全部用于抗震救灾的担心。按照奥尔波特等的说法, 流言也就为排解类似紧张情绪提供了一个口头发泄的途径。

虽然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是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 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发现, 兴趣、态度、期望、投射等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在这个意义上, “流言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往往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既然流言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反映特定时空区间内的社会变化, 流言才具有社会风向标的功能, 值得社会管治机构密切关注。

五、流言的控制

奥尔波特等指出, “不论是传说还是谣言在它们的讲述形式中经常有一个隐含的意义。它所意指的可能比它表面所讲的要多, 隐含的意义可能更重要, 更确切”。在四川大地震语境下滋生的大量流言, 归根结底与某些政府部门和官方信道公信力偏低有关。因此, 探究流言产生与流传的深层机理是科学有效地引导舆论的前提。

奥尔波特等发现, “谣言就像宣传, 它引发并巩固了那些预先就已存在的看法, 更胜于形成新的观点”。所有的流言都会潜入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 成为未来解读新信息的参考系统, 成为催生新流言的引子。所以, 对具有重大危害的流言权力部门应科学干预。

陈新汉认为, “谣言不怕压, 因为谣言本身就是社会挤压的非体制产物;往往是越压, 谣言越多, 流传越广、越快”。简单粗暴的信息封锁将引发难以控制的流言。“深淘滩, 低作堰”应该是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只有保障常规言路的畅通和可信, 非常规的“小道消息”才会减少。

奥尔波特等注意到, 消息灵通的人比那些消息闭塞的人更多地表现出愿意复述流言的倾向, 在社会交游广泛的人比那些离群索居的人更爱传流言。那些对地震高度关注的“意见领袖”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信息, 如果他们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 那就只能转向非官方的渠道。

流言并非都是空穴来风, 很多流言后来“不幸”被证实。流言也无法全部消灭。因此, 权力部门不能不加辨别地否认、打击所有流言。可行的对策是, 在努力加大信息透明度、提高渠道公信力、进一步拓宽言路的同时, 以积极心态主动回应舆论监督。而更为有效的做法是, 从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起就主动发布舆论可能关注的信息, 变被动为主动, 努力使真相跑到流言的前面。这是全球化与信息化对政府施政的基本要求。

摘要:本文从政治传播学角度将“流言”界定为“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的消息”。流言的产生、强度与受众的既有态度、兴趣、期望, 以及事件重要性、信息透明度、渠道公信力都有关。流言能够为排解紧张情绪提供一个口头发泄的途径, 人类无法消灭全部流言。

关键词:流言,兴趣,投射

参考文献

[1]陈新汉.民众评价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Allport, Gordon W.and Postman, Leo.The Psychology of Rumor[M].NewYork:HenryHoltAndCompany.1947.

[3]江万秀, 雷才明, 江凤贤.流言透视[M].群众出版社, 1991.

流言的影响 篇10

一、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1. 研究缘起

非正式组织相对“正式组织”而言, 始于20世纪30年代, 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并最先提出, 即“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相比于国外, 我国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 1986年由田培良发表的《非正式组织与组织机构改革》, 是我国发表最早的直接论述非正式组织的论文。最近几年, 非正式组织的研究成为热点, 但也仅限于对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形成原因、特征及作用研究。目前, 尽管国内有学者提出非正式组织内存在传闻、小道消息、谣言、流言, 但也仅是将其归于非正式组织的负面、消极作用方面讲, 比如童学敏在《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动因与管理策略研究》中讲到“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是滋生谣言”, 朱敬明在《非正式组织研究综述》中也提到“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是:成为小道消息的传播渠道, 滋生谣言。”因此,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非正式组织流言传播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那么, 本论文将传播学中的流言研究与组织行为学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结合起来讨论, 是对我国非正式组织理论研究的积极补充与大胆创新。

2. 概念界定

非正式组织与“流言”有什么关系呢?回答这两个问题, 就要明确四个概念, 即“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传播”“流言”、“谣言”。

第一,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 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 他们是工人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 强调工作中的非组织利益性的人际关系, 是正式组织的附属产品, 也是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

第二, 非正式组织传播是组织传播的一种类型。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它的根本任务是清除或减少组织及组织成员对自身环境的不确定性, 沟通组织内部的联系。组织传播又分为正式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组织传播, 正式组织传播是指以正规组织形式进行的传播, 有显著的服务于组织特定任务或目标的特点, 其形式有下达文件、通告、会议等方式。非正式组织传播是指不按“职能路线”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突出感情沟通在缓解人际冲突、增进人际间的信任与合作的重要作用。其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员工聚餐、出游、网络社交等。由于非正式组织传播的特点是传播结构和途径灵活多变, 传播的信息具有随意性、开放性、非权威性、迅速性、趣味性等性质, 区别于正式组织传播结构单一、传播途径固定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更容易产生传闻或谣言。

第三, 流言是指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其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这些方面谣言与之相同, 但是区别在于, 传闻的信息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不正确的;而谣言多是不正确的信息。从动机与目的上看, 谣言有恶意攻击、故意捏造的性质, 而流言一般不会故意去伤害人。因此, 就两者的内涵与外延来看, 谣言属于流言的范畴。

第四, 根据流言传播的动机和流言制造者的心理特征, 可以将其分为四类:一, 反映社会公众对于某一话题强烈的共同愿望的流言;二, 由好奇而产生的流言;三, 因恐惧、担忧而产生的流言;四, 为发泄憎恨、妒忌而产生的流言。以上四种类型在非正式组织流言中都有表现。

综上, 非正式组织流言是指,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面临某一问题时出于某种目的或情感的需要, 通过平等的、非正式的口头交流产生的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正式组织具有制度性结构压力, 传播公开的规范信息, 相比之下, 非正式组织就成了流言的发源地。

二、企业非正式组织流言的形成原因

非正式组织流言对组织来说, 负面作用明显。它可能损害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掩盖组织正式信息的可信度;造成组织成员之间或下属对上司的猜忌、疑虑;严重影响组织的凝聚力与工作绩效。所以探究非正式组织流言的形成原因尤为重要。以下将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角度, 探寻企业非正式组织流言成因。

1. 流言产生的动力因素:个体与组织的角色对立

社会构成的主体是人,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沟通, 沟通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行为能力。根据马斯洛划分的人类需求等级: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以看出, 人类在满足生存、安全的需要后, 最迫切的需要就是社交。流言作为沟通的存在形式, 是非正式组织社交需要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另外, 一生致力于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的哈贝马斯认为, 交往行为所涉及的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关系, 他们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非正式组织流言的发生正是为了实现在更大范围内对某一话题的合作共识, 以避免被孤立的危险, 实现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安全感。

非正式组织流言发生, 除了个体原因外, 组织因素也不可忽视。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认为, 个体合作意愿对正式组织来说是关键因素, 否则正式结构就成为空壳。任何组织都可能由于组织利益需要, 故意使某些信息成为秘密信息, 组织内其他人不能了解, 从而造成组织冲突的出现。但是, 人们本能具有窥探秘密的欲望, 而且这种欲望与信息量成反相关, 即信息量越大, 人们探寻秘密的动机较弱, 当信息量较小, 人们探寻秘密的动机就变大。所以, 当企业正式组织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员工对薪资、人事、福利等与之利益相关的信息需求时, 非正式组织信息交流就会变得异常活跃起来。另因非正式组织信息交流不受组织控制, 所以人们交流起来更多的带有主观猜测的色彩, 不具有官方的权威性, 这就使得原本脆弱的信息, 经非正式组织肆意添油加醋后, 变得支离破碎, 流言就此诞生。

2. 流言传播机制:编码解码理论、意见领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

首先, 从传播学“编码解码理论”分析正式组织信息到非正式组织流言的演变过程。此过程最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从编码到解码过程会产生衍生信息。信息的完整传达由传播者和接收者共同实现, 编码活动产生原始信息, 解码可能产生衍生信息。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讲到, 由传者和受者的编码和解码活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在组织内, 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认识, 影响着其他员工对公司“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由于员工自身知识结构、个人经验、社会角色、经验习惯等存在差异,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信息解读都会有一个再编码的主观取舍过程, 此间, 原生态的信息是不存在的, 取舍后的信息表达出某种观点与态度。这样就造成正式信息编码与非正式组织信息解码不在共通的意义空间, 容易产生衍生信息, 造成对原始信息的误解或曲解, 流言在所难免了。

其次, 从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理论来看, 非正式组织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至关重要。“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 最早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O世纪40年代提出的, 是指在人际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他们对非正式组织内的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非正式组织中极易产生意见领袖, 那些德高望重、交际广泛、经验丰富的人往往就是意见领袖, 这些意见领袖号召力强, 受拥戴程度往往比正式组织高。因此, 意见领袖可以说是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 一旦意见领袖对信息过滤不慎, 将不实信息或有误信息传递给他人, 都会在更大范围上扩大非正式组织流言的传播。

最后, 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组织员工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倾向于规避风险, 这也是非正式组织流言无法完全消除的根本原因。传播学中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往往带有某种动机, 并以求得到“满足”。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信息交流, 信息的交换流通是维系组织关系的纽带。正式组织条条框框的刚硬结构, 传达的信息常常过于正规刻板, 无法满足员工所关注的信息需求。因此, 非正式组织是对正式组织的有效补充, 非正式组织给员工自我调节放松的空间, 让信息自由表达。并且关注非正式组织流言中那些暗藏着某些有关组织人事、薪资等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信息, 往往会成为员工规避风险的有利提示, 这也成为流言传播的外部动力。

3. 流言产生的心理环境:不安、焦虑、好奇、恐惧

关于流言, 心理学研究者最关心的不是流言的真伪, 而是注重它产生及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 个体若受到不公平待遇, 内心变回体验到一种紧张感, 从而促使他做出某种行为来减轻这种紧张感, 不安、焦虑、好奇、恐惧等都是紧张的具体表现。非正式组织流言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减轻组织成员紧张感的手段。

为探究流言传播过程中人心理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用以下公式来表示流言的强度, 即“流言的强度=事件的重要性×对事件的不明确性”。据此公式, 结合流言的四种类型, 理解非正式组织流言传播过程中员工的心理特点就相对容易许多。例如, 当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时, 员工因担忧、恐惧、好奇就会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越性, 弥补正式组织信息发布不透明、不完全的缺点, 大肆制造、传播流言信息。再比如, 由于管理层和员工间信息沟通不畅致使组织冲突发生时, 两者就会产生心理隔膜, 员工误解组织管理层, 从而消极懈怠组织工作, 并且将不满情绪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交流中, 非正式组织流言随后迅速波及整个组织。

三、非正式组织流言控制策略

当代企业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以及非正式组织信息交流对企业的影响。既然非正式组织流言伴随非正式组织而存在, 那么非正式组织流言就不能够完全消除, 如何有效预防、控制非正式组织流言的发生、传播,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 是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如梅奥所强调,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要求新的领导能力在于调和员工间的人际关系, 提高员工除了薪资、工作环境等其他方面的满意度, 以此防止因人际紧张、工作压力等因素造成组织内流言四起。

第一, 遵循组织有效沟通的原则。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 必须充分发挥正式组织沟通作用, 以减少非正式组织干扰正式组织信息的有效传达, 从而缩小流言的可乘之机。第一, 正式组织信息传播必须坚持准确性原则, 确保信息源无误;第二, 正式组织信息传播必须坚持时效性原则, 在第一时间传递组织的决策规划, 防止信息在等待中失效;第三, 正式组织信息传播必须坚持高效性原则, 选择简单明确的语言、非语言符号以及接受者熟悉的传递方式, 以减少接受者对信息的误解曲解。

第二, 建立通畅的组织信息系统, 保证双向沟通。健全的组织信息系统就像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血液, 一旦组织信息系统瘫痪, 组织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过去组织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渠道忽略了非正式组织信息的重要性, 往往造成企业管理忽视弱势群体、决策专断等情况。所以, 保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沟通平衡, 对完善组织信息系统, 收集和反馈信息更加便利, 当企业员工对任何信息产生质疑时, 都可以通过完善的信息平台获得真实信息, 从而大大减少了非正式组织员工猜疑造谣的空间。

第三, 提高管理者素质, 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如今, 企业管理者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组织绩效、操纵执行任务, 而要在提高员工满意度上下工夫, 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了解员工们的所需所想。因此, 管理者要善于亲近员工, 时刻保持沟通意识, 并且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 树立良好的管理者形象。另外, 企业管理者要有慧眼识英才的本事, 及时发现非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 并充分利用意见领袖来调节组织沟通, 降低流言的发生几率。

第四,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提高组织凝聚力。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共享或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规范及物化系统, 它为员工提供了组织同一性, 也是组织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来源。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愿意留在组织内的程度。”因而, 良好的组织文化建设, 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三方面, 将大大提高组织凝聚力, 减少非正式组织流言的产生。

四、结语

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 必须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流言给非正式组织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可控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 必须兼顾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沟通, 才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促进企业和谐, 助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227.

[2]胡海宁.组织沟通[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90.

[3]郭晓薇.社会学视野下的组织公民行为分析[J].学习与探索, 2005, (2) :83-86.

[4]冯剑侠.受众如何解码《新闻联播》[D].四川大学, 200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14.

上一篇:网络培训课程下一篇: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