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2024-06-05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精选11篇)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1

我国虽然是煤炭资源储备很丰富的国家, 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 其不可再生性就要求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科技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也不断进步, 煤矿开采的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地理因素对煤矿仍存在很大的影响, 它既可能影响煤矿的的开采质量, 也及有可能影响生产的安全性。本文笔者对不同地理因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煤矿开采的建议。

1 对煤矿开采产生影响的主要地理因素

1.1 水文地质

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因素主要涉及到地下水的分布走势、形成规律、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以及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等。因此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工作的进行要对一定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研究。

1.2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简称构造) 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如岩层褶曲、断层等, 我们都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规模, 大的上千公里,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它成为影响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工作的进行又一重要地理因素。

2 水文地质因素对于煤矿开采的影响

对于煤矿开采, 水文地质因素对其影响很多,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2.1 对煤炭质量和储量的影响

煤炭质量和储量的确认是否精确, 直接会影响到煤炭采区的定位以及工作巷道的安排布置格局, 甚至会间接影响着煤矿采掘接替以及设备选型等方面。假如煤矿质量和储量不过关, 那么整个矿区生产周期就会相对缩短, 这样就容易导致采掘接替紧张以及巷道设计、采掘设备等方面的浪费。

2.2 对水文调查工作的影响

水文地质因素对水文调查工作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开采之前, 煤矿需要搜集、调查并核对范围内已经废弃的老窑和正在开采的小煤矿的具体情况并在矿图上标准其井口位置、开采年限、开采范围、出水地点以及积水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3 对煤矿开采安全的影响

为防止淹井事件的发生, 要确保煤矿充水性图的准确性, 它是一种整体记录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依据它, 我们可以分析矿井充水规律, 并及时进行水害预测以及防治水措施制定。因此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准确与否会对煤矿开采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的影响。

2.4 对工作区域和采掘巷道布置的影响

水文地质构造情况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区的设计以及采掘巷道布置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因此它也会对煤矿的开采带来重大影响。

3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虽然煤矿工业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行业, 国家把其生产安全放在生产第一位。但是近年来, 我国煤矿事故未减反增, 现状很严重。这些事故的出现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了重大的威胁。分析其原因, 地质构造的影响是这些事故频发的关键原因, 其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在煤矿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 地质内部出现了许多的裂隙、孔隙、褶皱、断层等这些特殊的构造。大量实践与研究表明这些地质构造正是导致煤层自燃, 致使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 瓦斯事故的频发与开采对地质构造的破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地质构造中裂隙是煤与瓦斯接触氧气的通道, 氧气充足就可导致瓦斯爆炸;煤层中的孔隙是为煤与瓦斯输送氧气的又一通道孔隙越多, 煤与瓦斯接触的氧气也就越多增加了煤层氧化自燃的可能性;褶皱则可以控制煤层中热量的流动方向, 向斜位置的褶皱, 热量顺着褶皱向上扩散, 使煤层中热量得以散发, 背斜位置的褶皱, 不利于煤层中热量的散发, 如果热量不断集聚, 一旦触发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瓦斯爆炸;断层对煤层的供养和热量流向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正断层更是可以控制煤层自燃时火势的蔓延。但在煤矿开采中断层会影响开采的效率。

3.2 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在煤矿开采区的施工建设如果对地质构造造成破坏, 就会导致地下出水, 就容易发生矿井水灾。因此对矿井水灾要进行预防, 就要认真分析煤矿周围的地质构造, 进一步掌握地质构造的运动规律。矿井水灾一般会发生在掘进巷道的迎头。譬如在掘进过程中, 有些煤矿为追求施工的速度, 对矿井地质构造了解不够深入, 贸然进行工作面的挖掘, 就会造成地下水突入井内。

3.3 采坑塌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采矿塌陷往往是因为煤矿在施工的工程中, 施工者没有进行实地勘测并区别对待不同的地质构造造成的。由于地质岩性、岩层组成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每个煤矿的地质构造是不相同的。真对于不同的地质构造, 我们应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案, 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所以针对矿坑塌陷, 首先要实地勘测地质构造, 其次在此基础上制定多套开采方案, 尽量避免易发沉陷的区域。

4 分析地理因素对煤矿开采影响的意义

通过具体分析不同的地质因素对煤矿开采的造成的影响, 找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减少煤矿事故, 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于不同地质因素的不同影响, 可以提前做好安全生产的预防措施, 也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充足的后备资源, 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贡献。

5 结语

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了不同地理因素对煤矿开采造成的不同影响, 进一步总结了煤矿开采与具体地理因素的密切关系, 并做了一定的分析, 希望能够为我国煤矿工业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崔旭芳, 王龙方, 刘云岗.煤矿防治水措施研究[J].矿山天地, 2010.

[2]庞渭舟, 刘维周.煤矿水文地质学[M].北京:新华书店出版社, 2010.

[3]陈瑞生, 张子敏, 冯涛.安林煤矿岩浆岩和煤与瓦斯突出关系[J].中州煤炭, 2010 (4) .

[4]马智.论地质构造对采煤沉陷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6) .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2

榆林地区煤矿开采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榆林地区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产量达到100Mt.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引起榆林地区地表下沉和水资源短缺,并诱发地质灾害.在对榆林地区煤炭开采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通过开采方法的.变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作 者:陈佩佩    CHEN Pei-pei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期 刊:煤矿开采  PKU  Journal:COAL MIN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13(3) 分类号:X24 关键词:采煤    塌陷    环境影响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采煤;地质环境;评估分析

1、矿山基本情况

该煤矿位于乐平市205°方位,直线距离16公里。隶属乐平市乐港镇管辖,矿区交通甚为方便。建于1959年,1967年投产。采用立井-暗斜井开拓。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矿区面积9.12km2,准采标高-50m至-900m。现在生产水平为-600m--750m水平,开采B3煤层。

2、矿山地质背景

2.1地层及构造。该矿区内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和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矿区内主要断层有9条,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强烈,纵横交错,地层构造褶皱强烈,地层产状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

2.2水文地质条件。本矿区地表水系发育,地表径流排泄条件较好,区内岩溶发育。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主要水患为老窑、岩溶水。矿山岩溶裂隙发育,老隆水对矿山的威胁大。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来源。根据矿井充水条件和水患因素,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关于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2.3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主要煤层围岩及顶底板岩层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岩石稳定性较差。矿床围岩以似层状结构为主,裂隙发育中等。煤层顶底板和围岩稳定性中等。该矿煤层属不稳定煤层,该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煤矿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主要有地质灾害、含水层的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四个方面。

3.1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该矿山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1.1崩塌、滑坡。本评估区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平,评估区海拔标高174.26m—13.50m,区内植被发育。该区除地形低洼地段分布的第四系地层比较松散外,主要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和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侏罗系下统门口山组、白垩系下统。岩性为灰岩、砂岩等。矿山地面设施和矿山公路均位于矿区缓坡或开阔平地处,切坡未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根据野外实地勘查和以往资料的收集,矿区地表现无明显的崩塌和滑坡现象,历年来未有崩塌滑坡的记录。

3.1.2沟谷泥石流。实地调查和访问,矿区内未发现泥石流,矿山和附件区为低矮丘陵地区,标高多在20~40米,矿山上游无松散堆积物。不具备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该内地势平缓,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

3.1.3地面塌陷。①岩溶地面塌陷。矿井及周边出露的地层二叠系茅口组为可溶性岩组,该地层岩溶塌陷易发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茅口组硅质灰岩在矿区外南部以及矿区外东部出露,岩性为硅质灰岩夹硅质岩,含硅质成分高,局部见燧石,为可溶岩。根据岩溶地面塌陷易发程度量化评估标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相关因子进行量化评估,其茅口灰岩分布区量化总得分为D=26,为地面塌陷易发区。因此,矿区及附近岩溶区易遭受岩溶地面塌陷的威胁,隐伏灰岩区易发生疏干地面塌陷,矿山应留设保护煤柱,以防采动灰岩区而发生井下水患灾害及地表因灰岩水疏干而引发岩溶地面塌陷灾害。②采掘引起的地面沉陷。区内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多为半坚硬~坚硬岩组,裂隙不甚发育,整体稳固性相对较好,对矿床的开采影响较小。已建成的坑道历经数年,均未发现冒落、垮塌现象。局部由于层间的破碎,裂隙发育,尤其是顶板岩性的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岩石的稳固性变差,易产生滑塌,对矿床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对塌陷区的处理主要应以加强观测,及时充填裂缝,防洪排涝,并加强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对于矿区地表建筑物等应留设保护煤柱。矿山开采沉陷、移动范围由矿层顶、底板围岩稳定程度而定,根据煤矿采煤规程,本矿煤层上下盘最终沉陷角选取65°。依据目前煤层开采最终标高及煤层开采最终边界位置做剖面。按矿井实际煤层开采情况分别圈定采掘移动带总面积约8.74km2。经调查目前移动盆地未引起地面建筑物的损坏。

3.1.4自然斜坡稳定性。矿区及工程建设附近有2处自然斜坡,根据斜坡对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对矿区存在的两处自然斜坡(1—1′、2—2′)进行评估。①自然斜坡位于矿区东部,坡向约260。,斜坡坡度16°,该自然斜坡段山顶高程89.9m,山脚高程约35m,斜坡高度54.9m,斜坡长约190m,地层岩性以石英粉砂岩、细粒砂岩,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地层产状280°∠34°,斜坡结构类型为顺向坡。岩石强风化深度3m7m,裂隙不甚发育,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残坡积层厚度较薄,为4—6 m,植被覆盖率80%以上。该自然斜坡现状稳定性中等。②自然斜坡位于矿区东部,坡向约250°左右,斜坡坡度11°,该自然斜坡段山顶高程53.4m,山脚高程约37m,斜坡高度16.4m,坡长约82m,地层岩性以石英粉砂岩、细粒砂岩,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地层产状265°∠32°,斜坡结构类型为顺向坡。岩石强风化深度2m—5m,裂隙不甚发育,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残坡积层厚度较薄,为3—5.5 m,植被覆盖率80%以上。该自然斜坡现状稳定性中等。

以上两段对工程有影响的自然斜坡用经验法对其进行自然斜坡稳定性量化评估,评估结果见表3-1-2所示。

根据对两自然斜坡进行稳定性量化评估,对照边坡稳定性分级,结果表明两自然斜坡在自然条件下,斜坡稳定性中等,虽区内历史上也未发生过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现象,但是该自然斜坡稳定性中等,有发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矿山在强降雨天气时需做好监测,预测的措施。

nlc202309091212

3.1.5人工边坡稳定性。矿山在进矿公路旁侧形成人工切坡两处,编号为QP1和QP2。对此边坡根据人工边坡稳定性量化评估标准,对人工切坡稳定性进行评估。①切坡:坡向为15°,自然斜坡坡高43m,坡度15°。岩性为第四系亚粘土,节理裂隙较发育。基岩强风化层厚度2~3m。基岩表层残积土层厚度4m,切坡坡长约45m。切坡面岩性主要为亚粘土。地层产状280°∠34°,斜坡结构类型为斜向坡。②切坡:坡向为85°,自然斜坡坡高50m,坡度18°。岩性为第四系亚粘土,节理裂隙较发育。基岩强风化层厚度3m。基岩表层残积土层厚度4.5m。人工切坡高约为8m,切坡坡度50°,切坡坡长约55m。切坡面岩性主要为亚粘土。地层产状280°∠34°,斜坡结构类型为斜向坡。

根据评估结果表明,两人工切坡稳定性中等,在强降雨等因素影响下有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

3.1.6矸石堆稳定性。调查发现矿区矸石堆与煤场相距不远,矸石依山堆放,废石松散,松散度为1.3。由于矸石堆放时无进行有序分阶压实处理造成矸石堆比较松散,综合评价矸石堆的稳定性较差,如不进行合理的防治,易发生矸石场失稳。

3.2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

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遭到一定的破坏和影响,现依次对各含水层进行分析如下:第四系孔隙潜水。岩性主要有残积层、坡积层、红土砾石和近代冲积层,根据抽水资料,q=0.079L/s.m,K=2.492 ndd。矿山开采对该含水组的影响较小。白垩系下统砾岩及砂砾岩裂隙承压含水层。主要含水层在中下部,且含水性不均一。该含水组富水性较强,但其距矿区的主采煤层很远,对矿坑涌水量影响不大,因此矿山开采对该组含水层的影响不大。侏罗系下统裂隙承压含水层为一较弱的含水层,矿山开采对该含水层的影响不大。大冶、长兴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直接影响到C煤组的开采,根据钻孔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该含水组与浅部相比岩溶率低,岩溶规模小,富水性差,连通性差。因此开采活动对该含水层的影响弱。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层间裂隙承压含水层为一弱含水层,矿山开采对该含水层不会产生影响。茅口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根据钻孔水文地质资料显示:凡是断层影响或断层直接切割茅口灰岩时,其水位及消耗量均发生异常。该含水组的富水性很不均一,富水性的差异变化很大。目前矿山开采活动对该含水组的影响不大,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矿坑涌水事故的预防工作。综上所述,矿业活动对矿区含水层的影响程度分级为较严重。

3.3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

矿区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小,矿区及周边无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等。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

3.4矿山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为主。该煤矿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及占用原地形地貌和植被。该煤矿生产建设中破坏土地的面积、类型及土地类型见表3-4-1。

综上所述,矿业活动占用林地约7.3公顷,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为严重。

结束语:煤矿开采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由此引发地质环境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采用“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使破坏的土地、水域等经过治理,能作为自然资源再具有经济价值。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4

关键词: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及影响因素

我国煤矿行业开采过程中, 开采的管理统一性较差, 开采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开采的技术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因素都给我国煤矿行业的开采开发带来了发展的制约性问题。

因此, 在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要积极关注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能够带来的推动性影响, 同时要分析制约开采技术发展的管理影响因素, 保证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 保证煤矿开展安全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在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程度越来越大,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其在开发利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中重点的突出表现有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的污染和破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以及最重要的二氧化碳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煤矿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煤矿行业的开采过程中, 采用科学有效的开采技术, 减少煤矿开采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关的丰富经验, 从传统的粗放型开采到节能环保的细致化开采, 创新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开采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支持进行了既保证煤矿开采效率又降低环境影响、降低安全隐患风险的技术创新, 这些都是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发展的良性现状。于此同时, 在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中, 开采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传统开采观念和方式的影响深远、政策及管理制约等都是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现状的制约性因素, 亟待解决。

二、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

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

第一, 煤炭开采过程中对土层及地质地形的影响会给水资源的循环再生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这些影响都具有不可逆性, 后续治理恢复困难。

第二, 煤炭开采对地质结构的破坏严重危害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程度过高的地区如山西、黑龙江等地, 常见土地下陷、土地不可利用、无人村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瓦斯废气等会对空气质量产生破坏性影响, 有害气体会降低空气质量, 同时二氧化碳的严重排放会加重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的程度。

以上所述都是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是急需创新开采技术来解决的重要环节。

(二) 管理缺失制约开采技术发展

影响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的管理因素, 主要体现在煤矿开采管理的缺失方面。[2]管理的缺失和不完善一方面是开采政策及地方政府的管理缺失, 另一方面是煤矿自身开采管理环节的不完善。在我国煤矿行业中, 虽然相关的政策性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但在具体的实际情况中, 各种不符合开采标准的小煤窑及黑煤窑依旧存在, 这是政府管理环节的严重缺失, 这些不符合标准的小煤窑和黑煤窑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破坏, 同时存在极高的风险隐患。同时, 煤矿行业自身的开采管理不规范, 媒体开采的流程及技术缺少统一的规范化管理, 容易造成各种资源破坏和安全生产问题。这些都是制约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的管理影响因素。

(三) 技术引进及技术创新工作滞后

我国煤矿行业经过多年传统开采模式的发展, 技术引进及技术创新呈现一定的懒惰性, 各类型及规模的煤矿安于现有的开采模式及开采效率现状, 不愿进行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创新工作, 这也是制约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促进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 创新开采技术减少开采破坏

在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中, 要积极创新开采技术来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例如创新瓦斯抽放技术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和人身安全的危害;加强地质及土层的勘察技术, 减轻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3]在自主研发创新开采技术的同时要加强煤矿开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为开采技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二) 规范管理为开采技术发展提供保障

在煤矿开采的管理环节要从上到下统一管理, 建立煤矿开采的管理平台系统, 归范开采流程及技术应用细节, 保证管理的系统性和开采的规范性;加强开采技术创新和安全开采意识的教育工作, 使行业的从业人员全员参与, 共同推进开采技术的发展。同时要加大对无证开采的黑煤窑及不符合开采标准的小煤窑的管制力度, 杜绝安全隐患及资源破坏。

(三)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开采技术

在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中要积极吸取国际煤矿行业的先进开采经验和开采技术, 结合我国煤矿行业及煤矿开采的具体实际进行融合创新, 推动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和煤矿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煤矿行业是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重要行业之一, 在我国的煤矿行业发展中, 要重视开采技术的发展, 积极进行开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同时进行规范化管理, 保证开采技术的健康发展, 满足煤矿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保证我国煤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泽西.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广东科技, 2012, 05:137+139.

[2]陈教华.试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04:86.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5

浅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了三种基本学习方式及其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指出利用这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作为改变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手段,对煤矿企业的行为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曹庆仁 CAO Qing-ren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矿业安全与环保 PKU英文刊名: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年,卷(期):33(6)分类号:X911 TD79关键词:煤矿员工 不安全行为 学习影响因素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生产技术;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11-02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坚持不懈的工作,同时也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为安全生产努力的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保证工作在不断加强,可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些特大的安全事故也是偶然见报,安全生产依然至关重要。煤矿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更适宜安全生产的技术与措施。

1 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我国的煤矿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据调查显示,已经探明的煤矿可采储量达到1145亿吨,同时,煤层气储量同样惊人。煤炭是一种低价的能源,在我国能源储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洁净煤技术的革新后,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说煤炭在我国是具有相当高经济效益的能源。

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消费需求增加,煤矿的开采速度加快。相应的,因开采煤矿而造成的煤矿工人死亡人数也是很高的,占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79%,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国家政府部门更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高度重视,强化煤矿的安全管理,煤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已经显著下降。但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同比其他工业产业,仍是居高不下的,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煤矿的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较为复杂,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得出,煤炭的消费需求对煤矿的死亡人数有较大影响;同时,行业所有制结构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所有制的区别使煤矿企业的技术设备支持有所差别,造成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2.1 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的煤矿多位于地质条件较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煤矿井工矿较多,水文条件复杂,主采煤层变化大,厚度不均且不稳定,开采深度大。煤矿开采地区灾害多而且分布广,同时瓦斯、火灾等因素也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2 观念陈旧,重生产轻安全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发展迅速,对煤炭等系列能源需求大,煤价在不断的加升,致使一些煤矿投资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安全生产置于脑后,只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严重损害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疏于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时则会导致矿井的坍塌和人员的伤亡。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煤矿,甚至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不具备,井下作业工人完全依靠经验来工作,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3 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煤矿上的技术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加深,但在某些煤矿,依然在用较落后的煤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也同样较为落后。生产设备的落后制约了煤矿的发展,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 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3.1 强化煤炭源头管理

对于煤矿的源头管理主要关系到煤矿的后续工作管理,在煤矿的建立、改建、扩建等工作中,必须加强审批。同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建立预防灾害站,及时监控煤矿地区的自然情况,发现异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专职人员专职管理,实行个人责任制,强化煤炭源头的管理。

3.2 加緊对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不论是什么产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将此教育培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加紧实行工作人员安全资格认证制度,对安全培训不过关的工作人员一律不许上岗,还有在岗前进行身体检查,生病或者有不舒服的人员同样不许上岗,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煤矿进行培训或者强制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3.3 加紧煤矿技术革新的脚步

我国的煤矿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开采煤层也在不断加深,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在越来越向先进化迈进。同时,对于煤层的厚度不均与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到生产的第一位。所以,在各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煤矿的技术革新脚步,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技术,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将生产技术提高到新的层面,积极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进程,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最后,在煤矿安全事故的排查方面也应该加紧脚步,定期对煤矿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积极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行列中,保证安全生产。

4 结语

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煤矿的开采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稳固我国的煤矿生产力以及国家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将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安全生产的第一位,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改革,合理进行煤矿开采,创造经济收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 管辉,缪拥正,胡梦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0,(1).

[2] 梅国栋,刘璐,王云海.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6).

[3] 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0,(4).

[4] 刘璐,刘晓,梅国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致因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煤矿安全),2008,(10).

[5] 张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能源政策研究(煤炭),2008,(5).

作者简介:牛国秀(1965-),男,山西乡宁人,山西省乡宁县台头煤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7

1.1 煤矿开采对大气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大气的影响很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原煤和煤矸石进行运输时会产生扬尘或者是总烃, 从而造成大气污染, 它们在转载点或者是在装载的过程中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另外, 风井井口井下对粉尘和瓦斯进行外排会造成大气污染, 如果遇到刮风, 也会产生扬尘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 矿区供热使用的是燃煤的锅炉, 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烟尘与二氧化硫, 对大气造成污染。

1.2 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1) 水资源受到污染。首先, 矿井水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矿井水是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 它的特点是酸性比较强, 硬度也比较大, 同时还有着较多的杂质;其次, 是有机质和金属元素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

(2) 地面水出现下降的状况。矿井水的产生对煤矿的安全造成影响, 必须将其排出, 导致了地面水的下降。

1.3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这些噪音声级很高, 频带也比较宽, 还具有连续性, 不仅会影响矿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还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煤矿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煤矸石的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如果处置不当, 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第二, 煤矸石是堆放在露天的环境下, 遇到下雨天后会形成淋溶水, 从而对土壤以及水资源造成污染;第三, 如果长时间堆放煤矸石, 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自燃, 一旦出现自燃, 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1.5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矿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1.6 煤矿开采对社会与经济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 煤矿开采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煤矿的开采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矿区保护措施不当, 就有可能造成坍塌等大型事故的发生, 这时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安定;其次, 煤矿的开采需要征用大量土地, 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补偿, 对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另外,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无节制的开采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针对矿区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首先,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对于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执行且环境污染严重的煤矿企业要进行停业整顿;其次, 政府还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使全民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再次, 建立专项基金, 用于环境治理, 同时要加强其监管力度, 使基金的财务状况公开、透明, 保证资金确实用于环境治理。

2.2 减少大气污染

首先, 矿区尽量不要使用煤炭为燃料的锅炉, 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其次, 对于在煤炭的存储以及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可以采用封闭式的仓库进行存储, 装载过程中尽量不要装得太满, 在运输的过程中注意盖上篷布;另外, 还要注意进行植被的恢复, 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2.3 降低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首先, 煤矿企业要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的同时, 要注意开发矿区的水资源。在工程的前期阶段, 就要掌握好当地水资源的情况, 及时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其次, 在开采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开采方式, 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再次, 要对已经造成影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做好保护措施, 比如污水沉淀处理池的建立等;最后, 还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水方案, 同时为了能够保证在开采期间污水的正常排放, 必须对现有的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检查, 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改造。

2.4 减少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

首先, 要对开采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 防止机械设备问题的产生;其次, 开采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产生噪声比较小的机械设备。将机械设备放置在室内, 并做好减震的措施;再次, 对于这些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 做好防护措施, 如戴上具有隔声效用的耳罩等, 防止矿工的听力受损;另外, 还应该在矿区的周围做好绿化工作, 隔离带的设置能有效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5 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降低煤矸石的影响。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 煤矸石几乎占到了原煤产量的10%。因此, 必须要加大对煤矸石的利用。煤矸石如果含碳量比较高, 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燃料, 可以用它来进行发电, 不仅解决了煤矸石对土壤等的污染问题, 还能解决矿区的电力问题。另外, 还可以利用煤矸石来制作土壤改良剂等。

2.6 降低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 要对矿区进行绿化, 防止水土流失。在矿区种植花草树木, 针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 从而避免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对矿区的排水和污水进行加工处理, 用作灌溉用水;其次, 为了防止土地下陷带来的种种影响, 必须采用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煤矿开采, 防止土地下陷, 对于已经下陷的区域, 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恢复。

2.7 改变煤矿企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巨大, 必须改变这种模式,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它是在进行清洁生产的同时, 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这种发展模式是我国现在所提倡的, 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煤矿开采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 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给社会经济环境带来困扰。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 改善矿区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由于传统的煤矿开采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给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了困扰, 也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间接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松.煤矿开采中的安全及环境保护简述[J].科技风, 2013 (9) .

[2]乔群博.煤矿开采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1) .

浅析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篇8

1 煤矿地质工作的特点

煤矿的地质工作状态实际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野外以及井下来进行开采作业, 那么其开采期间要保证开采的安全性, 就应当要对煤矿地质构造进行持续性的勘测, 对各个方面的变动信息进行收集,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深刻、正确地反映矿井的地质情况, 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可靠地地质依据, 从而防止事故发生发生。

煤矿开采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 受到了开采空间、照明、视野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并且在对掘进断面的地质资料进行采集的过程中, 其测定分析以及断层的预测工作极易由于定量分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导致偏差现象的出现。因此, 务必要对井下的具体地质现象进行研究, 确保资料的时效性, 最大限度的提升地质问题得以解决的可能性。除此之外, 还应当要针对整个矿区范围内所存在的所有地质现象进行大范围的勘查, 若地质构造了解不清楚, 直接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资源储量估算不准确, 将影响煤矿的服务年限和生产的正常接续;对水文条件、瓦斯、煤尘、地热等没有查明, 会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2 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

2.1 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所呈现出的变化因素是对出水事故造成影响的一个关键所在, 而对于地质构造进行分析预测的相关工作, 也就成为了落实防治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针对回采率进行提升, 能够极大的延长矿井自身所具有的生产寿命, 缓解资源枯竭的速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地质构造主要包含有陷落柱、断层、褶曲等多种现象, 而部分事故的发生, 也恰恰是由于这部分构造所呈现出的问题而引发。因此, 在针对矿井出水原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明白不同的形态体系导致井下出水所产生的变化现象, 从而完全掌握到其中所存在的变动规律, 确保任何变化因素都能够防范于未然。对近年来的煤矿水害规律进行总结的来看, 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2.1.1在矿井出现水害现象的情况下, 通常都是出现在巷道的迎头位置之上, 其导致的根本因素就是由于进行掘进的过程中, 遭遇到了地质水源现象, 并且破坏了地质结构, 最终引发出水。

2.1.2采煤工作面所呈现出的突水现象, 通常都是由于煤矿在进行回采的过程中, 遇到了某些不良的地质构造条件, 并且产生了扰动诱发现象, 从而使得导水带破裂, 引发水源突水的现象。

2.2 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 是受瓦斯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瓦斯生于煤层, 储于煤层, 受地质条件和历史演化作用控制。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构造煤的发育特征控制着瓦斯抽采和瓦斯治理的难度。多年的实践证明, 只有综合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区域地质演化理论、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 才能揭示构造煤的发育规律并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瓦斯预测。

2.3 采煤沉陷

采煤沉陷是我国煤炭矿区现存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 如果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就难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进行, 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对于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的不同是引起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煤层厚度、埋深、倾角及覆岩结构等。因此, 引发采煤沉陷的几率也有所区别。

针对这一主要原因, 在煤矿区设立时就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1) 煤炭矿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矿区实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勘查; (2) 逐步制定一套或多套详尽、合理、科学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组织形式; (3) 在煤炭开采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较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地区。

3 水害事故和水文地质

3.1 水害事故的发生地点

掘进巷道和回采工作面采通小窑、老空区、遇导水断层或封闭不良的钻孔导通含水层、雨季期间的淹井等。

3.2 水害事故的发生原因

在采掘工作中, 如果所采煤层底板与下部承压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岩石厚度太小, 无法承受压力, 或巷道接近断层时, 就可能导致突水;由于勘探工作的不及时准确, 在掘进工作中与有积水的老窑、采空区打透, 会发生极为严重的老塘突水事故;另外, 早期封闭不良的钻孔也可能发生透水事故;在多雨季节的“三防”工作也不容忽视。

3.3 水害防治措施

水害在一般的煤矿采掘过程中发生的几率较低, 但是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在矿井设计与采区设计中, 对可能导水的断层, 要留设足够的防水隔离煤柱;对采空积水区、老窑积水区, 要加强勘探工作, 及时疏放老空水或留设防隔水煤柱;在开采过程中, 应随时监测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查明充水水源和通道, 编制水文地质图, 指导防治水工作, 使探放水工作有的放矢, 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 促进安全生产。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煤矿实际开采的过程中, 务必要依据煤矿自身所呈现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措施。从本质上来说, 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是整个开采工作的核心所在, 安全是煤矿的最大效益。要使得煤矿开采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提升, 就应当要针对整个矿区的岩层赋存、构造进行勘查, 深入现场, 对井巷揭露的和地表出露的地质现象作周密细致的观测调查, 并进行必要的取样作相应的实验, 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 加以归纳总结出规律, 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 再用所得到的理性认识去指导生产实践, 从而对其中所可能存在的隐患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同时, 还要在煤矿开采期间对开采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 使得煤矿开采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开采工作, 执行边开采边勘测运作模式, 最大限度的提升开采安全性。

摘要:在我国当前经济体系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煤炭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工程以及经济体系增长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关键因素, 并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区域, 但是随着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 导致煤矿区域的地下结构越发的复杂, 因此, 针对煤矿的地质结构进行勘查和研究无论是对于确保开采安全性还是经济性来说, 都有着极大的必要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地质构造对于煤矿开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以及为我国的煤矿开采工作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质构造,矿井,煤矿开采

参考文献

[1]王金峰, 庞作想.加强地质构造分析提高安全回采率[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4.

[2]林伟义.矿井地质构造预测的几种现场技术剖析[J].能源与环境, 2011NO1.

[3]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合编.构造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79.

浅析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篇9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下水,影响

0 引言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落后, 大多煤矿采用粗放式开采技术。粗放式开采不但浪费煤矿资源, 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巨大。贵州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素来有“西南煤海”的称誉。贵州86个县中有76个产煤, 因为贵州产煤的地方鳞次栉比对地下水的破坏尤其严重。

1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1.1 煤矿开采沉陷对地下导水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与地质构造特征有关, 地下水是靠地质构造控制和引导的。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断层的次数是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地质构造越加复杂断层越多, 煤矿开采的煤层离地下断层就越近,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也就越大, 反之, 则越远。煤矿开采挖空后, 导致地底沉陷顶板垮落。顶板垮落后, 在地底形成导水裂缝带 (由于顶板垮落形成的垮落带和裂隙带两者的合称) 。贯通其中的地下水层通过导水裂缝带时, 一部分地下水会漏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破坏导水裂缝带的含水层。含水层被破坏漏失后, 会导致与破坏的含水层有关联的其他含水层受到影响。煤矿开采造成的沉陷对煤矿开采地带地下水的影响程度, 主要由开采地带覆岩被破坏后产生的导水裂缝带的高度是否会波及此处地下含水层的水体以及波及的程度。贵州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 特别是贵州六枝等地方煤矿开采比较集中而地下水又比较丰富, 这样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就比较大。

1.2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层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是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主要因素。隔水层和含水层的裂隙、流向分支、厚度和岩溶构造、地下水的补给水源、富水程度是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流失的主要因素。由于煤层形成的时代不同后又经长久变迁, 使地下煤层上下连接的地下水理特征前后的变化很大, 含水层和隔水层交错。煤层本身属于地下弱含水层, 离地下含水层比较近。因此煤矿开采将直接影响地下含水层的结构, 改变煤矿开采地带的地下含水层与地下隔水层的相对关系, 影响地下水层的形成和规律。

煤矿的开采方法也是影响地下含水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煤矿开采方法影响地下含水层结构主要体现在煤矿采煤的回采率、工作面宽度和采煤顶板的管理办法。煤矿开采的顶板管理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支护, 另一种是全陷。如果煤矿开采采用全陷管理采煤顶板, 煤矿开采就会破坏采煤顶板岩层的结构使其失去自然平衡状态, 这样采煤顶板岩层就会产生沉陷、裂缝或者移动的情况。如果采煤顶板岩层遭到这些破坏, 它的隔水性就会降低, 地下含水层的水资源会透过采煤顶板岩层渗进采煤区, 这时采煤工作已经破坏了含水层的结构, 对地下含水层造成影响。而采用全陷的煤矿采煤工作面比较宽, 回采率大, 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采用支护管理采煤顶板岩层, 限制采煤工作面的宽度, 回采率相对也比较小, 对地下水层的影响也比较小。另外, 采煤顶板岩层结构特征也是决定采煤工作对地下含水层影响的决定因素。如果顶板岩层连续性好厚度大, 顶板岩层的隔水性能会比较好其承受破坏的能力比较大, 那么煤矿采煤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就比较小。

1.3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水位水量的影响

煤矿开采破坏采煤顶板岩层, 顶板岩层塌陷、裂缝等会造成含水层的水顺着裂缝流进采煤空区, 影响采煤工作的进行。这样, 煤矿会对采煤区的地下水进行疏排。煤矿对地下水资源的疏排, 减少地下含水层的厚度影响地下含水层的结构甚至严重者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疏排, 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减少地下水的水流量, 破坏岩溶结构造成岩溶地面塌陷的连锁反应, 破坏地下水的环境。最终影响城市居民用水和我国采煤地区的农业用水,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城乡市民的生活。

1.4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煤矿开采破坏了地下含水层和隔水层, 使地下水与地下岩层亲密接触。岩石与地下水长久接触后, 会被侵蚀加剧岩石的氧化作用。这样, 煤矿开采就破坏了地下水的化学环境, 使化学环境失衡, 地下微生物和生物作用加强, 岩石侵蚀氧化后的化学成分融入地下水中, 使地下水含有较多的有机无机悬浮固体物质, 破坏地下水的水质。另外, 地下水流进煤矿矿坑融进很多煤矿物质, 地下水资源在疏排之前已经被煤矿污染, 排出后流进附近的河流造成附近水资源的污染。

2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破坏的控制对策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破坏的控制对策是尽量采用分层采煤法、填充采煤法和部分开采法。分层采煤法是对煤层采用分层开采, 尽量减小接近顶板岩层的第一二层煤层的开采, 控制采煤顶板暴露的面积, 煤矿对煤层分层开采时采用间歇式开采。根据煤矿地带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质结构, 确定对地下水含水层和地质结构破坏最小的开采方式。充填开采法是一种煤矿顶板岩层的管理办法, 开采过后对顶板岩层破坏严重的地方进行材料填充, 这样可以较小采煤对含水层覆岩的破坏程度, 进而减小煤矿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破坏。部分开采是指分条开采, 煤矿开采前做好规划把需开采的煤层分成若干调带, 开采时采一层留一层, 使留下的煤层可以支撑覆岩层的压力, 从而较小对覆岩层的破坏, 继而较小对含水层的破坏。

3 结论

贵州煤矿开采地区比较多, 连年连续开采已经对贵州地下水造成严重破坏。再开采时, 更需注意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保护。文章通过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的详尽阐述, 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牛仁亮.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9.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篇10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治理对策

煤矿开采活动产生大量的物质财富, 但是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1 我国煤矿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煤矿开采事业迅速发展, 成为了矿业大国, 但是大量的开发活动造成了矿区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面水下跌和污染。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需要把矿井水大量外排,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引起地面水下跌:再则, 矿井开采产生的废水目前来说利用率并不高, 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很较高, 尤其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 酸性很大, 又造成对地表水系的污染, 破坏地表水的环境。

1.2 土地破坏及地表下沉。

煤炭开采按照开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两大类。地下开采引起的土地破坏以地表的塌陷和矸石的压占土地为主, 而露天开采引起的地表破坏以采场的大量挖掘和排土场的压占土地为主;再则由于煤矿井下开采, 形成大量采空区, 致使地面下沉, 加上有很大一部分小窑煤井在开采过程中, 没有进行预留煤柱等强制措施, 导致地层错动, 地表下沉, 从而可使各类地表建筑物 (包括村庄、道路和桥梁等) 以及田地等遭受到破坏, 其后果很严重, 会造成地表积水、土地的盐碱化, 致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1.3 大气污染。

煤矿开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煤尘污染, 露天开采过程中, 有大量的露天爆破和排土场扬尘。露天开采产生的巨大污染, 极大的影响着矿区的空气质量;再有矿井煤层气的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 矿井排放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 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倍;矸石山自燃, 矸石山自燃释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 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 降低矿山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2.1 矿区水资源破坏的综合治理。

2.1.1对煤矿现有的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 合理设计疏干排水方案。对已经老旧的废水治理设备、设施、进行改造, 确保矿井的废水能够长期、稳定达标排放。2.1.2把开采煤炭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起初勘探阶段, 同时掌握矿区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赋存情况, 认真研究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2.1.3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在矿区的地面径流汇入点建设污水沉淀处理池等。2.1.4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 尽最大程度减少煤炭开采过程对覆岩含水层、地表水体的严重破坏, 对渗漏河道及时进行防渗处理或改道, 减少矿井的涌水量。

2.2 矿区土地资源破坏的综合治理

2.2.1对开采塌陷区生态破坏的治理。运用土地复垦技术、采空区的构筑物抗变形技术等, 结合具体的矿区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对开采塌陷、压占等受到采矿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可防止矸石排向矸石山, 这样, 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 而且还减少了耕地压占,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地资源。2.2.2对煤矿开采沉陷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煤矿开采工艺和方法, 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或者研究对煤层进行局部充填开采或覆岩离层空间充填及井下条带开采等技术, 减少地表塌陷, 从而控制矿区地表下沉速度及下沉范围, 从而达到保护地面建筑物的目的。

2.3 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

2.3.1加大提高原煤的洗选加工能力。煤炭开采出来后首先要进行洗选加工, 这样一来, 灰分就可以降低10%左右, 而绝大部分的硫也会随着洗选过程而分离出来。目前来看, 加强原煤洗选是最根本的防治办法[2]。2.3.2矸石的自燃防治。矸石山自燃的根本防治办法对可燃物的清除、降温、隔绝氧气。目前, 对于矸石自燃的灭火方法有以下几种:表面封闭法、挖掘熄灭法、灌注法、、喷浆法、和控制燃烧法。2.3.3煤与瓦斯共采。在采煤前及采煤过程中利用钻孔、放管等方法进入煤层, 通过一定的措施改善煤层的渗透率, 将煤层中的甲烷气预先抽放出来并用于民用等。2.3.4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植树造林是废气处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常见的树叶表面粗糙不平, 再加上一些树叶还能够分泌粘液, 吸附大量的飘尘。而树林能够降低风速, 从而使空气中挟带的灰尘下降。

结束语

在我国, 煤炭行业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必须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 必须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支持, 靠自身努力, 走环保型煤炭技术的道路,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 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3]。

参考文献

[1]吴立新等.中国煤矿环境挑战及战略对策[J].中国煤炭, 1996 (10) .

[2]缪协兴, 钱鸣高.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研究现状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1) .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篇11

我国是产煤大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此外, 煤炭还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在各种能源中占主要地位。在我国, 大部分的化工原料、燃煤和燃料均来自煤炭工业。对煤炭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虽然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能源, 但是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渐严重, 水污染、空气污染、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植被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 如何有效的解决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 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

1.1 煤炭开采会排放大量废气, 污染大气环境

煤炭开采会释放大量的煤矿瓦斯, 其主要由甲烷构成, 而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 其温室效应要比比二氧化碳高25倍, 不经处理就排放无疑会加剧温室效应。此外, 煤矸石在堆放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 对矿区周围的大气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严重威胁周围人群的健康。

1.2 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的煤炭开采大部分是井工开采, 只有一小部分是露天开采, 但是无论是那种开采方式都会对土地造成破坏。露天矿的占地面积大, 采掘场多是毁灭性的, 采掘直接破坏矿区的地表形态、生物种群、地质地貌景观和地层层序。此外, 露天矿的排土场和尾矿场还会覆盖大片的植被和耕地。井工开采极易引起土地塌陷, 破坏土地的完整性、土层松散、土壤流失严重, 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土地出现大面积积水和土地盐碱化。这种土地已经不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对当地的耕地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且修复难度极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矿区的生产生活产生安全威胁。

1.3 地面水受到污染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 酸性很大。这类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 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 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 造成土壤板结, 对农作物影响很大。煤矿的开采还会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 而且采煤过程中引起的裂缝, 塌陷还会使矿区周围的含水层发生变化, 这不仅会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饮用水源, 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

1.4 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煤矸石大多堆放于井口附近,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煤矸石在风化、雨蚀、自燃后, 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污染的空气不仅会降低空气质量, 造成空气污染,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还会使农作物生长减缓、抗病虫害能力降低。下雨天, 在雨水的冲刷下, 其表层物质会随雨水流入河道, 同时煤矸石中的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也会被浸取出来, 污染水体环境。

2 解决的主要措施

2.1 矿区水污染的治理

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进行修复、改造, 升级废水处理设施, 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对部分仍在外排废水的废弃矿井的进行治理, 加强监管, 修建沉淀池, 并投加石灰等药剂, 在对废水进行中和、反应、沉淀处理后, 再达标外排。

2.2 矿区大气污染的治理

提高洗选率, 提高煤炭质量, 洗选可以脱除煤中50%-80%的灰分、30%-40%的全硫 (或60%~80%的无机硫) , 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煤矸石的自燃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 对此可采取筛选硫铁矿、回收低热值煤、分层堆放煤矸石、覆土植被、煤矸石综合利用等多种防治对策;煤炭在堆放和装卸过程中, 产生大量煤尘, 可采用湿法、干法、干湿法结合等除尘措施;在矿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改造活动。绿色植物是应对矿区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对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重要作用。

2.3 矿区破坏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治理

实施封山育林, 采取植草、人工造林和疏林补方式, 提高地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逐渐改善土壤的质量。对短期内暂无法消化的煤矸石, 制定切实可行被保护规划、方案和措施。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措施,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努力做好煤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保护工作。

2.4 综合利用煤矸石

煤矸石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其自身有很大的用途。目前在我国其主要的用途是制砖, 但是仅仅靠这一措施很难将其消耗掉。因此, 有必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新用途来缓解煤矸石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用煤矸石:1) 利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区, 在充分利用矿区固体废物的同时, 解决塌陷地的复垦问题, 还能有效的减少其对空气和水体造成的污染, 因而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2) 利用煤矸石进行发电。煤矸石可以放于沸腾炉中进行燃烧, 其产生的热量既可用于发电也可用于供暖, 产生的灰渣还可用来制作建筑材料;3) 利用煤矸石制作建筑材料。目前这一做法在我国已初见成效, 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利用力度, 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 提高利用率。

2.5 政策措施

加强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 对不合格的中小煤炭企业进行关停并转, 促进煤炭企业重组, 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率;加快能源转型, 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对煤炭进行深加工。促进新能源发展,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减少对煤炭的使用量和依赖程度;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 依法整治对环境污染大、影响严重的煤炭开采企业, 规范他们的开采行为, 做到环境与效益并重。

3 结论

虽然我国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 但是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经济发展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这样的发展是不能长久的。因此, 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 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恰当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7) .

[2]杨勇.我国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N].山西科技报, 2013.

[3]许伟, 等.我国矿业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调查方法研究综述[J].矿物学报, 2013 (2) .

[4]李劲.煤炭开采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4 (3) .

上一篇:状态评估技术下一篇:舞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