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2024-06-22

气候对性格的影响(精选10篇)

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同时,逐渐恶化的气候导致的世界各国频频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现象却成了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确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人口迁移现象,以及气候移民所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难民潮、地区冲突等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不得不在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重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在中国,由于气候变化而引发的气候移民现象也十分的普遍。因此,中国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近些年,随着各国、各地区恶劣天气的不断出现,由天气因素所引起的移民潮—气候移民”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新关注点。气候移民,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周围环境所现有的生存条件由于不断受到恶劣气候缓慢或突然的不利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原有家园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人或人群。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自觉型气候移民和被迫型气候移民。自觉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的变化,对人们的生存要求或生产生活造成了相对不利的影响,人们在相关气候政策影响的作用下,自觉暂时或永久离开自己家园的群体。被迫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变化给所在城市的居民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人们难以在原居住地更好地维持生计和生活,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地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自己的家园,以抵御或减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长久型气候移民和短暂型气候移民。长久型气候移民一般情况下是由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引发的长久性环境改变,人类选择的以个人形式或群体形式进行的永久性迁移。短暂型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风险引发的环境暂时性变化,人类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而暂时的离开家园。

3.国内气候移民和国际气候移民。国内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相关因素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从而出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和城市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国际气候移民一般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改变,造成国与国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2]。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气候移民,这种“移民”都是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国际红十字会表示,环境灾害已经超过战争,成为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的主要原因。据伦敦慈善团体基督徒互援会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63 亿人被迫离开家乡。从现在到2050 年为止,将再有2.5 亿人为了逃离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洪水、旱灾、饥饿、飓风而离乡背井,有5 000 万人的家园将被天灾吞没,另外还有5 000 万人会因为严重的侵犯人权和区域冲突而前往他国避难[3]。气候变化最主要、最明显的表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因此而变得危机重重,严重影响和阻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造成许多沿海国家和岛屿遭受淹没和风暴潮。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 600 万气候移民,在未来四十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0%的人口,约5 亿到6 亿人,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风险,其中将有约2 亿的气候移民被迫背井离乡。据一些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 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0 m[2]。显而易见,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势必会导致和引发世界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

其次,气候变暖也使许多地区降水变少,温度升高,疾病肆虐。干旱导致一些国家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最近几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不断频繁发生的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所影响和改变着。如厄尔尼诺现象、洪涝灾害、风暴灾害和沙尘暴灾害等。

气候移民作为一个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或许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和了解,但这种现象却早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移民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以后我们更好地避免和解决气候移民所带来的后续一系列问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首先,气候移民对迁出地区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迁出地区环境恶化严重,引发的移民潮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背井离乡。同时,随着原有居住地人口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大量前往它处,本地人口逐渐减少,政府和相关部门可能会因此降低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其次,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区的影响。气候移民导致迁入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大,就业机会降低。同时也给迁入地区的环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时间久了,可能会使迁入地区的气候产生变化,引发一系列的气候灾害。随即,再一次进入气候移民的恶性循环当中。

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各类显性或隐性危害并不只是单单影响某一个城市或某一个国家。因此,全世界都有治理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易受影响的地区和国家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努力,实施更广泛的应对气候移民的措施。

对中国来说,互利共赢的原则是必须并将长期坚持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有关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与各国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进一步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大力推进国内相关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科学研究工作,与各国携手积极应对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气候变化现象。

在国际上,应改进现有国际性法律条款关于“难民”权利的相关规定,制定应对国际气候移民法。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地区间协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协力促进气候移民难题的有效解决。建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移民问题的的治理机构和管理机构。

总之,气候移民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要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移民问题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需要世界各国在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协同合作,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起有效的适当调节应对机制,形成在实现共同发展中协同努力并加以解决。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移民问题对全球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方面,世界各国唯有秉持积极的态度,坚定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破解影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诸多难题。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是由于气候巨变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气候移民。为此,为了减小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大量气候移民对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国际社会应始终秉持积极的态度、坚定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移民,影响,对策

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篇2

日期:2002-06-27 来源: 作者: 阅读:1384次 字体:大 中 小

——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

人类活动从未如此巨大地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全球气候变化又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在很大程度上得“靠天吃饭”的农业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全球气候的任何异常变化,无一不在拨动着农业敏感的神经。

我国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刚参加完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风尘未洗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开门见山地说,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正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诸如南极冰川融化、气候变暖、大洋环流变化、臭氧层空洞等等重大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比如说因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西北冰川的融化就不正常,致使春汛严重,到了夏天水量反而减少,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还对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等有着潜在的、无法准确估量的负面影响。

林所长说,气候年年有波动是正常现象,但近几年的暖冬现象确实是愈演愈烈。据资料研究,过去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气候最暖的,而最近20年又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13个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变暖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华北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

据林所长分析,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可能会继续,但速度尚不确定,要视人口、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而定。一般认为,在未来30~50年,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3个突出问题:粮食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增加。

应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决策

林所长强调,气候变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将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政府决策中,而不仅仅是为了国际环境斗争的需要。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林所长指出,现在各级政府部门对短期内气候的变化比较重视,因为其影响看得见,摸得着,而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比如说,因为气候变暖,我国各流域年均蒸发量将加大,七大流域天然流量和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将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是粮食生产能力可能下降5~10%;二是水量供需矛盾更趋尖锐;三是海平面将上升2~6厘米,将增加沿海风暴潮、海水入侵等危害,对河口岸、三角洲等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这必然将增加粮食进口、水利建设、沿海堤防、排灌设施等额外的大量投资,以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这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人类将为自己不恰当的活动方式付出惨痛代价。

此外,像高山积雪融化等现象,是否会引起生态系统灾难性的变化尚不得而知,这种损失决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而不少重大的水利设施建设、重大的生态保护措施等,因投资巨大,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更需要考虑长期的气候变化对其自身的影响。

为此,林所长呼吁,要尽快把气候变化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入政府决策及经济发展规划中,分析研究中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国家经济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农业病虫害将加剧

从微观具体的层面看,气候变暖将使农业病虫害加剧。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副处长杨普云告诉记者,由于今冬气温偏高,今年农业病虫害将加剧,呈中度到重度发展趋势。

据介绍,今年由于暖冬现象持续,冬季气温偏高,使不少害虫的越冬基数也偏高,死亡率偏低。从全

国的情况来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小麦锈病等农业病虫害出现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1到两个月,今年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容乐观。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特别提醒,去年,蝗虫的越冬虫源基数较往年高,今年,全国蝗灾预计规模将加大,程度加重,发生规模可能较往年增加20%以上,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杨普云说,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加剧趋势,农业部已经通知各地要积极预防,提前作好病虫害防治预案,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病虫害进一步加剧。

性格对健康的影响 篇3

虽然引起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和个体差异等,但是性格与健康确实存在着联系,辩证的观点是我们既不要夸大这种联系,又不要忽视它的客观存在。

从宽泛的角度说,性格影响健康,在地域、国家、民族之间会有一定的表现特征,例如日本人胃病发病率很高,虽然有饮食等方面的原因,但与其国民性格有一定关系,日本人平时大多笑嘻嘻,让人感到很谦和、宽容,但实际上日本社会竞争激烈,人的心理压力大,内心容易忿忿不平,这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美国人相对生性毫放,容易激动、亢奋、好斗,结果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城市里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高于农村。城市里中小学教师、财务、办公室等工作压力较大的岗位上的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的发病率更高,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常见心因性疾病

很多疾病的发生与性格特点有关,被称为心因性疾病,也就是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心脏病 心脏疾病有多种,通常认为的发病原因有感染、饮食、运动等,但与心理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最明显的是心律不齐、心绞痛和心梗发作与心理状态有关。内心沉闷、个性好强、固执冲动,可引起体内相关激素分泌紊乱,成为心脏病的诱发因素。

防治心脏病,心理上也有相应的对策:有”心脏病性格”的人,或许让心脏负担过重了。把心头的压力减下来,可以让心跳变得轻松而规律,也使在压力之下变得黏稠的血液畅快流动,这样,即便是受到一些损伤的心脏也有机会重新变得有力量。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调整人际关系,消除或降低过度紧张和焦虑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心脏疾病的概率。

肥胖 有些进食过多导致肥胖与心理有一定关系,内心空虚容易刺激人的食欲,进食或许能让人把注意力从压力上移开一些。但是,心灵的匮乏不是饮食能够填得满的。过多进食导致的体型改变常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如因害羞而变得孤独,情绪易于激动,或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也会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活质量重要原因。

让自己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也要有心理对策:调整不良心理状态,用行为治疗、情绪调节等方法,制订出全面综合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案,改变饮食习惯,肥胖一定会得到控制。

胃肠疾病 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和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心理压力大、心情郁闷、烦躁等情绪下,胃会表现出敏感的反应,出现胃肠功能失调,形成各种胃肠疾病。

胃肠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少不了心理上的应对,给自己减压,学会放弃和接纳,好心情有助于胃肠健康。

失眠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因素,研究发现失眠患者常有自责心理、期待心理、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而怕失眠心理会加重失眠的发生。

应对失眠不能简单依靠安眠药,而是找出原因,针对性寻找对策,自己不能解决的应及时请心理医生帮助。

癌症 有一对夫妻长年因为经济和性格原因几乎天天吵架,有段时间甚至不得不两地分居,最终两人都患了肿瘤。妻子住院时说:“听说过经常生气会生癌,我生癌应该也是与心情不好有关。”调查表明,癌症发生与长期处于抑郁、忧虑、痛苦、悲伤精神状态下的性格有关,也有“癌症性格”一说。

预防癌症除了避免接触各种外界致癌因子,还要保持良好心情,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癌能力。

还有许多疾病,如关节、肾脏、眼、耳等病患,表面看有明确的外在致病因素,但仔细分折心理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影响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性格类型与健康

人的性格有不同类型,具体而言,大致可分为五种,它们与疾病的联系可概括如下:

A型性格:这类人个性好强,经常面对强烈的竞争压力,因此患冠心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类型的人高出许多倍。

B型性格:这类人具有快乐随和的个性,受人欢迎,也容易满足现状,调查资料显示,长寿者中80%以上属于这类性格的人。

C型性格:这类人是隐忍型的,属于韬光养晦,即不是宽容别人的言行,而是忍耐。由于经常被逆来顺受折磨,于是便干扰了身体的内分泌功能,而且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容易引起细胞变异和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D型性格:这类人属于敏感型性格,多见于中等文化的中青年妇女,现实中她们往往好发神经官能症。表现为一出现点滴小事就会引起焦虑,一有焦虑就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例如心悸、头晕、头痛和失眠等症状。这种焦虑症带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故得名神经质型焦虑症。

E型:类似于愤青型性格,主要是指网络中的某些青年。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在意见上唯我独尊,比较绝对地看待周遭的事物,还经常伴随语言暴力,久而久之也容易引发心理和生理疾病。

气候变化对工业卫生的影响 篇4

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卫生专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只有接受相关培训, 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确定消除风险的措施, 解决工人安全与健康的问题, 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的职业风险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员工安全健康, 该如何应对, 又需借助什么信息和工具才能保护工人, 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影响和已预见到的影响?这是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气候变化可在3个方面影响工人:一是放大已知安全健康风险, 比如极端天气、野火和传染性疾病;二是产生新风险或未被意识到的风险, 比如扩大疾病的传染媒介范围和加剧杀虫剂滥用;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比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回收物品、碳固存和发展替代性材料。

部分工人群体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尤其是户外工人、应急响应人员、商业渔民、医护人员、消防员、农民、交通运输人员、仓库或工厂等高温室内作业人员。同时, 暴露于相关风险中的职位种类和人员数量也可能会出现增长。气候变化对工人的影响非同寻常, 因为就一般性风险 (非气候变化独有的风险) 而言, 部分工人会暴露其中, 而普通公众则可选择规避。人们已预测到暴露于风险中的工人总数还会继续增长。

气候变化对工人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包括哮喘、呼吸道过敏、气道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暑、心理问题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神经系统疾病、介水传染病、与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诸如莱姆病、溪谷热等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

气候变化会提升环境温度, 加剧空气污染程度, 增加极端天气频率, 并扩大疾病的传染媒介范围, 直接影响工人。而间接影响则主要在产业转型、绿色行业兴起、杀虫剂滥用、经济活动变化导致劳动力变化、建成环境变化等过程中出现。

更高的温度、更长或更频繁的高温期使工人的热应激反应更强烈, 从而导致中暑和中暑衰竭等疾病。暴露于高温环境还可使人的警惕性减弱, 增加受伤或失足风险。

美国每年发生成千上万起与高温相关的疾病事故。过去的10年间, 300余名工人因作业时暴露于高温环境而失去生命。高温还可导致其他致命性伤病, 比如由跌落或心肌梗塞等导致的伤病。人们已预测到气候会持续变暖, 极端天气频率也会更高。暴露于高温环境已经成为显著的工人安全问题, 就算是平均温度微小的变化也会引起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大量增长。

空气污染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户外工人暴露于空气污染物的时间会更长, 进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等慢性健康影响。具体来讲, 温度升高后, 地表臭氧和野火烟雾会增多, 这些烟雾含有微小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会严重降低当地或下风向地区的空气质量。

极端天气事件和诸如洪水、滑坡、暴风雨、干旱和野火等自然灾害事件也越来越频繁、程度也愈加严重, 这就要求要有更强大的应急力量, 从而使参与救援和清理工作的人员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中。比如, 气候变化让许多森林更易受到野火的侵噬。1983年以来, 美国国家消防中心 (NIFC) 平均每年记录7.2万起野火事故。虽然数据并没显示出事故数量明显的增长趋势, 但是着火面积却不断扩大。数据显示, 着火面积最大的10个年份中, 有9个出现在2000年以后。这与记录在案的温度最高的年份时段正好吻合。这里存在一种协同效应, 即气候变化影响火灾, 火灾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

各地区的火灾多发季节不同, 美国的火灾多发季在4 月中旬至10月。在过去的25 年间, 火险季节的时间平均延长了78 天。这意味着消防员的暴露时间会更长, 恢复时间更短。野火数量的增长将需要更多的消防员, 包括消防志愿者。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 (FEMA) 的数据显示, 2000 年至2013 年间有将近300 名野外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死亡, 他们面临的风险有烧伤、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吸入烟雾、滑倒绊倒或跌落导致的损伤。另外, 由于消防员作业强度和作业时长的增加导致他们可能患上横纹肌溶解症 (人体核心区温度增长导致肌肉细胞分解, 分解出的脂肪流入血液) 。

极端天气也可损坏电力线路、道路等设施或建筑。工人可能会被派往陌生环境中作业, 增加出现跌打损伤的风险。总之, 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会增加工人职业伤亡、疾病和心理压力的风险。

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还会影响载体、病原体、宿主和过敏原的栖息环境。通过水和食物传播的病原体的增殖也会影响户外工人、应急人员和医护人员。气候变暖, 植物的花期提前或花期延长使得花粉增多, 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过敏反应, 同时导致更多的有毒植物增长或繁殖。

温度变化还会影响媒介昆虫, 增加其数量, 延长传播季节, 扩展其时间和空间分布。户外工人受到昆虫传播疾病 (如西尼罗病毒) 和蜱传播疾病 (如莱姆病) 的风险就会增加。前期研究发现, 户外工人患莱姆病的几率是室内工人的5 倍。传播媒介的种类也会增加, 之前美国不曾存在的疾病也会相继出现。溪谷热也逐渐被人们视作职业危害, 考古学家便是可能暴露的人群之一。

应对方式

自社会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以来, 诸如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回收等绿色行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人们也期待传统行业也能改变其活动形式, 节省能源。这些变化为工业卫生家应用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 比如关于跌倒、滑倒、跌落、肌肉骨骼性损伤、化学暴露等方面的知识。人们也要注意识别因为作业惯例改变以及作业涉及的化学物或材料改变而出现的新风险。

工业卫生家要时刻注意了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出现的问题或风险, 这有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应对变化。他们可利用应对普通危害 (极端温度、杀虫剂滥用等问题) 的措施或工具去应对因气候变化而被放大的一些危害。通过这一途径, 工业卫生家可完成许多工作。

另外, 工业卫生家一旦确定风险, 就要告知相关研究人员、监管人员和个人防护装备生产商, 让其了解具体岗位员工所需的安全健康防护。工业卫生家也可向公司管理人员、安全从业人员普及相关知识, 教他们去应对。总之, 工业卫生专家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 可帮助具体公司制定企业层面的安全健康计划。

编译自美国工业卫生协会期刊The Synergist 2015 年第11 期

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气候谚语 篇5

一)天时谚语

天时,是节气农时的条件,即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因此,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地制宜,不违农时的安排生产,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大批的农谚都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在面积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

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

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

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

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

概论森林作业对气候的影响 篇6

1 森林采伐对林地日照强度的影响

日照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基本条件。日照不足, 林木就会因不能较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日照过强, 又会造成叶绿素破坏, 使树木失水过多并可能导致林木枯死。林地的日照强度除受季节、纬度、太阳高度和大气状况的影响外, 还与林带的遮蔽及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森林采伐后使部分林地失去原有树木林冠的遮敝, 从而影响到林地的日照。研究表明, 林带的遮蔽及日照时间长短与采伐带间距、林带高度及林带走向直接相关。不同带距太阳投射端点到林墙的距离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D——投射端点到林墙的距离;

h——太阳高度;

φ——纬度;

δ——太阳的赤纬;

ω——太阳的时角;

θ——太阳的方位;

β——林带的走向;

L——投影的长度;

I——林带(墙)高度。

上式说明, 林带越高, 太阳高度越低, 投影就越长, 带距越小, 日照时数就越短。投影与林带高度成比例。不同带距迹地的日照总量变化可参见表1, 表中数据表明随着带距的增大, 林地日照总量也相应增大, 当带距达到150m时, 迹地日照总量达到97%, 这已接近于旷野。由此可见, 采伐迹地带距的大小是影响林地小气候的一个主要因素。

2 森林采伐对温度的影响

森林被采伐历, 迹地的温度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 采伐作业使迹地的土壤温度发生变化。由于采运生产活动减小了林地的郁闭度, 破坏了林地的植被环境, 白天太阳辐射可直达地面, 使地面吸热后增温, 而夜晚地表因失去良好的植被覆盖, 土壤被快速冷却, 温度降低。据有关研究认为, 迹地面积的大小和林带的高低是影响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林带宽度迹地土壤温度的影响可参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见, 地表温度平均值、地表极端温差、最高和最低温度均以150 m林带证地为最大, 其次是100 m林带迹地、50m林带迹地, 其中50 m林带迹地的温度变化值接近参照林内。

森林采伐后, 不仅迹地的土壤温度发生变化, 对近地层气温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采伐使迹地白天日照增加, 夜间辐射冷却加强, 从而使迹地温度梯度和日差发生了显著变化, 白天易出现极端最高温度, 夜间易出现极端最低温度。

3 森林采伐对降水量的影响

降雨主要是靠下点面层的蒸发, 并通过湍流疏松到近地层中的水在遇到冷空气被冷凝后而形成的。作为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森林对降雨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研究任务, 每公顷森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蒸腾到空气中的水分约为20t。从宏观方面看森林每年的蒸发量占陆地的蒸发量的65.2%, 森林每年产生的降雨量占陆地降雨量的45.36%。从区域和微观方面看, 森林环境系统所具有的潮湿的土壤和空气条件、巨大的水分蒸腾是形成林区降水多于非林区的主要原因。据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赵继红等人对处在同一纬度和同一大气环流影响下的哈尔滨、铁力、和伊春三地调查研究表明, 近30年里, 地处林区的铁力、伊春两站平均降水量均比地处平坦农业区的合并站多20%以上。森林采伐后, 因人为干预使光照、湿度、温度、蒸发和风速等森林的气候环境因子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从而影响到森林的降水。

4 森林采伐对风的影响

森林采伐作业对风的影响较复杂, 它与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面积和迹地气候类型等众多因素有关。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报道较少, 而且所开展的相关研究也多在简单的宏观影响方面。长期大面积的高强度采伐使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等北方主要林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有林地面积锐减, 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森林的防风能力降低。在三江平原地区大风日数增加, 5级以上大风日数为109.9~133.9天。在大兴安岭的图里河和阿尔山地区的平均风速已由1.9~2.6m/s增大到2.2~2.3m/s, 而且, 8级以上大风日数也显著增加。

在微观方面, 采伐作业对迹地的风速、风向和乱流交换等均有一定的影响。据C.V.Wreded对欧洲赤松、云杉、冷杉和山毛榉混交林的研究表明, 小面积皆伐更新地与邻近的东西走向, 郁闭度为0.42的择伐更新地相比, 风速、极端温度和振幅都小于择伐更新地, 其风速对比见表3, 研究人为较小皆伐迹地的气候接近于林内, 温度和风速变化度较小。当择伐强度较低时迹地的气候变化很小, 择伐强度较大时其气候接近于疏林地, 温度和风速变化较大。此外, 采伐面积、林带距离也对风速、乱流强弱等林地空气流动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勇, 杨旗.森林作业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森林工程, 2004, 1.[1]李勇, 杨旗.森林作业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森林工程, 2004, 1.

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的研究 篇7

关键词:海岛,气候变化,海岛管理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 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 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 或是外部强迫, 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等, 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农业生产变化、海洋酸化等, 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包括岛陆、潮间带和海域3个部分, 通常由于其面积较小、生态系统相对独立, 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 容易遭受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众所周知, 海岛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要经略好国家的主权和权益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恢复、保护和管理海岛。然而,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 全球和局部的气候在渐渐发生变化。2000年2月, 一场有史以来浪峰最高的潮水几乎完全吞没图瓦卢全国9个珊瑚礁上的所有居民, 全球气候变化给涉海国家带来的政治、经济损失为我国的海岛管理敲响了警钟。海岛在全球变化的适应性问题已不再是—个遥远的科学问题, 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我国岛屿众多, 在经济全球化、国家海权意识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的当下, 应该重视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危害

1.1 海平面上升

Richard等[1]估计从1990—2080年, 海平面将上升38 cm。2011年11月,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 气候专家预测:随着气候变化, 中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 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将上升30~130 mm。2012年7月,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平面公告》显示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偏高69 mm, 到2050年, 海平面将比常年增高145~200 mm, 全国约有8.7万km2的地区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风险[2]。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岛海岸线侵蚀, 海水倒灌, 破坏海岛淡水资源、养殖业等, 威胁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南沙群岛共由20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 多数海拔在1 m左右, 海平面上升也威胁到国防安全[3]。

1.2 气象灾害

全球气温的升高产生的热能, 为空气和海洋提供巨大的动能, 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和海啸等灾难。研究表明, 2004年, 在南亚、东南亚强烈地震引发的特大海啸灾难中, 12月15—25日,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地区上空存在明显的气旋性环流, 海水温度为29~30℃, 较常年同期偏高0.5~1℃。气候变化将造成威力更大或者次数更多的台风[4]。这使得那些受台风活动影响的岛屿将受到更大的破坏, 威胁海岛及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海洋酸化

气候变化使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升高, 将使海洋不断酸化, 这不但改变了海洋的化学成分, 还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使它们的骨架、外壳等无法正常形成, 珊瑚礁等也在腐蚀性环境中不断解体[5]。海洋酸化严重影响珊瑚生长和保持稳定所需的藻类, 这对珊瑚礁的影响是全球性的[6]。持续的海洋酸化能破坏多种海洋生物的感知能力, 使其无法找到合适的生境与定居点, 威胁种群的延续性, 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7,8]。海洋酸化威胁沿海和岛屿国家的渔业食品安全, 使海岛海洋产业经济遭受打击[9]。

1.4 生态系统破坏

由于海岛面积小、环境相对独立、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抗干扰能力弱, 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脆弱性[10]。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气温、降雨形态以及海水温度变化, 可能导致海岛的物种不适应气候的变化、群落结构改变或者外来物种入侵, 容易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物种消失、遗传资源破坏[11]。Loope等[12]提到热带高压区域某海岛的森林, 它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 大气环流的一个小改变, 可能引发大范围的降雨、云量、湿度变化, 冰雹、风暴的年发生率增加, 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给当地物种造成压力。然而, 小气候和森林对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有助于观测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

2 海岛气候变化研究概况

2.1 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

Adrianto等[13]对不同的海岛进行海岛生产总值 (GIP) 和综合脆弱性指数 (CVI) 的计算, 得出海岛的人均收入越高, 经济越发达, 越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原因是人口、农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等都集中在海岸带以及海岛的面积较小, 容易受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的影响。Knutson等[14]利用气候模型对二氧化碳和气温分压与降雨强度和频率的关系进行模拟实验, 得到二氧化碳分压越大、气温越高, 降雨强度和频率越大。Kerr[15]指出气候变暖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Ganzey等[16]表示地震、海啸以及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对于面积较小的岛屿影响较大, 连续发生的短期的气象灾害甚至导致不可逆的景观格局变化、环境重组以及景观不稳定, 改变地质地貌和沉积物。Uyarra等[17]认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海岛海岸、周边海域等环境特征的变化, 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色, 不利于海岛旅游产业发展。

2.2 气候变化评价

2.2.1 国内气候变化评价

王国庆等[18]以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为例, 基于对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 采用流域水文模拟途径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影响。夏军等[19]论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 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 并选择中国4个典型案例区域, 确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王祥荣等[20]分析了上海气候变化的背景、上海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 进行上海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和信息系统构建以及气候变化脆弱性分析与应对, 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城市发展策略。吴绍洪等[21]分析了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 包括陆地生态系统风险、粮食保障风险等, 并进行综合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防范。李慧赟等[22]以澳大利亚南部典型中尺度Crawford River试验流域为研究基础, 采用NOAA/AVHRR遥感叶面积指数的PenmanMonteith蒸散发模型, 对原新安江模型和SIM-HYD模型进行改进, 借助改进的水文模型模拟植被变化后的径流过程, 定量划分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 得出植被变化相对于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2.2.2 国外气候变化评价

Mc Tainsh等[23]根据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变化信息, 运用现代测量手段重新估计尘暴的发生, 定量评价了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对澳洲沙暴活动的影响, 研究只考虑气候因素, 未考虑沉积物对尘源区域的供给。Adger[24]构建了社会脆弱性的研究体系, 来分析研究在越南气候变化下个人和集体的生存压力。Bakkenes等[25]构建了euromove模型, 来评价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区域和季节气候模式的显著改变对物种的多样性和分布, 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确定大约1 400种植物的气候包络, 通过气候预测来预测2050年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Shackley等[26]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场景, 包括地区企业、全球可持续性、地区管理工作和全球市场, 进行未来社会经济和政策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响应的研究。

2.3 气候变化与海岛管理

Pelling等[27]指出全球变化的压力对海岛脆弱性的影响通常是不利的, 但也有有利的一面, 如全球规模制度化合作进一步促进国家和地方的合作;城市化、对外投资、文化现代化和认同政治能增强管理机制、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提高海岛的恢复力。Tompkins[28]阐述了开曼群岛政府对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热带风暴风险的应对情况, 他指出为了提高热带风暴风险的恢复能力, 需要政府机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和国际支持, 民众意识以及建立必要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 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指导。Carruthers等[29]研究了亚萨提格岛的湿地生境中的生物, 包括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 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例如对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盐度增加, 因此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生物, 指出生态系统响应监测和战略性的长期管理应该相互联系。

2.4 海岛气候变化其他研究

陈宜瑜[30]指出气候变化对海岛和沿海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 提出了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周凌云等[31]利用Modet和墨西哥帽子的小波变换对雷州半岛地区的南部与北部的徐闻和湛江两地 (1951—2003年) 的年均温和年降水资料进行小波分析, 得出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何如等[32] (2010) 分析了近50年来广西近岸海岛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

3 气候变化研究对海岛管理的借鉴

3.1 海岛气候变化监测

气候变化导致海岛气候条件逐渐改变、气象灾害加剧, 需完善海岛气候变化立体监测系统。例如, 海水温度升高以及海岛向海域排放的非点源污染, 容易增加海岛周边海域赤潮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严格控制海岛向海域排放废水, 防治海岛非点源污染。加强海岛气候变化监测, 海岛气象灾害预报、海岛及周边海域的生物生长规律和气候变化对其生理影响机制的监测和研究, 实时动态监测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海域岛、礁、洲、沙、滩的影响, 从而保护海岛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防止海岛养殖经济损失, 保障海岛经济、政治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海岛气候变化评价模型

进行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机理的理论、实验研究, 构建海岛气候变化定量评价模型, 有助于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海岛管理提供依据。例如, 气温上升对海岛各方面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机制海岛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以及海岛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等。借助GIS空间分析软件, 将海岛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综合风险可视化。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海岛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适应决策支持系统, 满足评估海岛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为分析气候变化对海岛造成的影响以及为海岛适应气候变化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指导。

3.3 适应气候变化的海岛管理

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 篇8

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 是教师素质的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 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 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 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说, 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主导作用, 学生的身心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而这种主导作用是由教师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 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 本文按心理学中分析性格结构时的方法, 从性格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

一 现实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 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 如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 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 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 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其作用直接反应于实际教学效果中。应指出, 教师在教学中, 由于特殊的情况, 一反常态地发了脾气, 不能就认为该教师具有暴躁的性格特征, 只有经常性、习惯性地表现, 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正因为教师经常地、习惯性地以某种态度对待学生 (如诚实的或虚伪的) , 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 教师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 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塑成, 并促使学生以相应的态度对待教师及教师所教的课。两位在对待他人态度上明显不同的教师, 教学的实际效果必然有显著差异。

二 性格中的意志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 它是性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 外界的各种干扰随时都可能影响到教学;课堂上, 不论是学生的情况, 还是教师的原因, 也常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体育教学中, 学生、教师的身体活动频繁, 由于种种原因, 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等。面对出现的各种意外, 教师能否以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并指挥、引导处理问题, 控制住整个教学的局面, 对教学活动、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三 性格的情绪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体育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在种种刺激的作用下, 情绪的反应一般均较强烈, 在强烈的情绪反应过程中,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被情绪左右, 表现为较明显的失控状态, 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某教师在课前因某事与同事发生争执, 经劝说并因快要上课不得不暂时停下, 但心中仍不平静, 头脑中仍在继续与发生争执者论辩, 思想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因发生争执, 情绪受到影响, 心情不好, 并将此情绪带入课堂, 具体表现为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话语调、口气、动作示范等都与平时有较大差异, 而使课堂的正常教学气氛受到冲击, 学生的情绪跟着受影响, 教学效果不好。

四 性格的理智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别差异。体育教师在对事物的感知上, 常见有两种类型, 即快速型和精确型。属快速型的教师往往不善于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分析, 甚至在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所观察的事情时就做出种种推测。在教学中, 一发现学生在掌握技术上的错误就立即着手纠正, 常带有一些主观和片面的倾向, 而不能对症下药。精确型的教师在观察了解问题时则表现出敏锐而精细的判断力, 处理时往往能一针见血, 抓住关键。有的教师记忆的持续现象较强, 从识记某一种材料转到识记另一种材料的能力较弱, 先前识记材料的铭记妨碍着对以后材料的铭记;在想象方面则较为狭窄, 不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 甚至回避问题, 宁愿借用现成的答案, 喜欢钻牛角尖等, 从而不可避免地被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知识的更新速度丢下, 与某些教师追求主动记忆、大胆想象及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方式相比, 在教学的主导思想, 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学的效果当然也不会一样。

小议性格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篇9

英语教学中, 我们必须面对各种性格的学生, 他们可能积极、活泼、腼腆或害羞。教师教学时不仅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整体, 而且要注意他们的个性差异。性格没有所谓的优劣与好坏, 我们英语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应扬长避短, 通过我们创造性的劳动, 使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朝着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轮 (初一至初三) 的英语教学中, 我仔细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 结合一系列的问卷调查, 把我所任班级的学生性格分类, 并对其进行观察与研究, 得出了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

(1) 极度内向型 (Over-introverted) 。这类学生表现极为沉默且敏感, 他们对英语学习乃至课内外的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他们从不积极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 甚至连完成作业都有困难。当然, 有时他们也能学得很勤奋, 听得很仔细, 但缺乏与其他同学的交流, 学习效果不好, 学习方法也有待提高。

(2) 内向型 (Introverted) 。这类学生不善言辞, 学习有些被动, 他们没有很强的求知欲, 总是希望老师能告诉他该做什么, 怎么做。某种程度上来讲, 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优势, 这类学生比较安静、沉稳, 愿意花更多时间去研究和练习语言, 因此比外向的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可能会更加全面、准确, 比较擅长听力和写作。

(3) 居中型 (In-between) 。这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上课感兴趣, 喜欢参加班级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他们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参与教学活动, 表现得不是特别积极, 也不过于拘谨, 能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

(4) 外向型 (Extroverted) 。这类学生热情开朗、充满自信。他们在课堂上很健谈, 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在课堂内外, 他们都很乐意去使用英语, 积极地回答各类问题而不害怕出错或被嘲笑。他们能把课堂当成语言交流的场所, 彼此用英语交换想法, 也很乐意帮助他人。教师更喜欢这类学生。

(5) 过于外向型 (Over-extroverted) 。这类学生往往喜欢张扬个性, 爱出风头。他们特别看重分数和教师的表扬, 希望在竞赛中战胜他人。有些表现会让课堂出现难以驾驭的情况, 但是这类学生的存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性格特征会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学习上的成功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 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产生良好的心境, 从而更加勤奋地学习, 学业的成功能进一步促进其性格健康、积极地发展。

通过上述的观察与研究, 以学生的性格为出发点, 结合其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 我找到了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 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应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还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习兴趣。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情感, 这两点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比起学习上缺乏兴趣甚至感到焦虑的学生, 积极热情的学生更善于学习。教师和学生只有相互理解, 学生才会尊敬老师, 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学。如果教师过于严肃、古板, 学生 (尤其是较内向的学生) 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甚至对老师产生敌意。相反, 如果教师和蔼可亲、有耐心, 则有助于学生放松心理上的紧张, 从而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当学生发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时, 他们会积极地对待学习, 并且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内向的学生尤其需要支持性的、无威胁性的课堂气氛, 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会更愿意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他们把老师的指导当作很大的光荣。因此, 即使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 他们也愿意努力克服。

(2)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情境中去, 有助于缓和内向生的学习压力

克拉申说: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语言才有意义, 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学英语大纲也强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努力创造一些交流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这些实用的语言交流活动中。英语老师应该利用所有的有利因素, 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真实的交流情境中。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教具创造情境, 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等。直观教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刺激他们学习的欲望, 而且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快速形成正确的概念。《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更新观念, 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发展迅速, 教师也应把它们融入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3) 提供机会, 组织小组活动, 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这些活动

英语课堂上, 除了教授新知识外, 最重要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好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应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的紧张与不安,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角色中去, 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紧张、害怕, 担心当众出丑, 但在小组活动中, 这类学生也能根据其性格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例如:外向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 而较内向的学生可以编排对话和组织表演。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有用武之地, 使他们获得成功, 加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意志, 训练他们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学习

上述方法主要适用于内向的学生, 因为教师在中学阶段必须着力激发内向生的学习热情, 避免其心理障碍影响以后的学习。但是, 外向学生的性格在学习中的体现也有一些不足:外向的性格虽然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但是这种性格也使得他们难以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状态, 从而不能达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来训练他们对固定事物集中注意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练习长期注意能力的竞赛, 要求学生通过长期观察来独立完成任务。如通过观察图片写作文;仔细钻研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出关于该单元整体内容的海报等。《新课标》提出:外语既是一种工具, 又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思考问题, 尤其对于外向型学生, 英文思维有助于他们稳重地对待学习。

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农业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全国气候的变化预测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这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近期全世界异常的气候现象已经给许多的国家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不管发展的如何迅速, 由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依然最为直接。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 世界水稻产量的约为一半为中国水稻的产量, 东北地区又为中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基地。因此关注东北地区的粮食问题, 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中高纬度及欧亚大陆东端,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是中国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近百年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与全球及中国的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呈明显变暖趋势[1-2]。近期时间, 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呈现明显的变暖, 东北地区气温的变化与总趋势是一致的。作为世界三大黑图带之一的中国东北地区, 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基地, 由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商品粮约占到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所以, 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对农业的灾害预防和指导粮食市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农业的气候资源变化的表现如下:

1.光能源的变化:黄志英等以河北省为例, 通过对小麦和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得出自然降水条件下, 生产潜力很低, 仅为光温生产潜力的50%左右;而在灌溉条件下, 作物的灌溉潜力可达到光温生产潜力的80%。出现减少趋势还表现在东北大部分地区的生长季日照时数和年日照时数。最为明显表现的为:松嫩平原的东部。辽河平原的西部以及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 但是有明显的区域上的差别, 比如:吉林省太阳总辐射显著下降, 夏季增加显著。

2.热量资源的变化:研究表明, 近50年东北地区气温普遍呈升高趋势[4-8], 表现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变暖的表现还体现在夜间的增温, 早晚温差出现减小的趋势。作物的生长季积温出现明显的增加, 有效积温也开始增加。由此可以分析出东北地区的热量生产潜力开始提高, 热量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3.风速的变化:由于气候变化, 中国的东北地区的平均风速也呈现减少的趋势, 尤其表现明显的地区为:内蒙古的赤峰, 宋辽的平原, 辽宁的西部。

4.水资源的变化:近50年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4, 7-11], 但区域、年代以及季节差异显著。明显的表现地区为吉林的西部, 黑龙江的东部, 辽宁的东南部。在降水量减少的同时, 年降水量也在相应减少, 如果从季节上面来看, 春季降水数量减少的不明显, 冬季和秋季次之, 夏季减少的最为明显。

5.湿度的变化:同样出现减少的趋势还有平均相对湿度, 但是在区域上依旧有很大的差异, 辽宁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中部的平均相对湿度呈现减少趋势, 其他地区则呈现出略微增大。

气候改变将会对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暖, 会改变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黑龙江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高产中心将会发生移动, 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在本次影响评价研究领域中, 只有气候极端事件发生在作物生产季节内才会威胁作物的产量, 并且温度等气象因子的容忍度和敏感度在作物生长季的不发育阶段是不同的, 所以针对作物的发育阶段研究气温极端温度事件和它的影响才有意义。在此同时, 除了有不连续变化特征和波动性, 对于任一区域地区气候的变量, 还可能会出现偏平稳状态的强天气波动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强天气波动中, 不管是多个气象因子还是个别气象因子综合引起的强天气波动, 维持的时间都比较短。如热浪, 寒潮等一些异常的强天气波动事件, 有时不一定会导致气候要素达到绝对的极端, 只是达到一种相对的极端。但是如果在作物的生长季内发生此类短期的相对极端气候, 往往就会给农生产带来巨大的无法估量的损失。比气候的平均变化更能威胁到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是发生这种危害的强度和概率比较高。

综上, 尽管因为气候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但事实表明, 因为气候的变化, 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未来粮食的安全, 保护粮食安全的对策研究和适应技术非常有必要。适应技术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为在面对因为气候的变化对于作物的减产或增量的变化时, 政府的有关决策机构应积极的宣传指导, 对于农业结构有计划的进行调整, 以便实现潜在的效益和减少损失, 增强适应的能力。二为在面对气候变化时, 农民及农村社区应自觉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 这取决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水平及收入的高低。所以气候变化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技术、政策、资金等的支持和投入, 需要多领域的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 2004, 62 (2) :228-236.

[2]陈隆勋, 周秀骥, 李维亮, 等.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气象学报, 2004, 62 (5) :634-646.

[3]黄志英, 梁彦庆, 葛京凤.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有效增产途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24 (6) :446-451.

[4]刘志娟, 杨晓光, 王文峰, 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9) :2199-·14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41卷2206.

[5]李爽, 王羊, 李双成.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 2009, 28 (6) :1593-1605.

[6]董满宇, 吴正方.近50年来东北地区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 2008, 30 (7) :1093-1099.

[7]付长超, 刘吉平, 刘志明.近6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时空分异规律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12) :0-65.

[8]中国气象局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东北气候变化公报.[EB/OL]. (2006-12-1) .http://www.lnmb.gov.cn/sy_news_content.asp?ID=2787.

[9]范昊明, 张瑞芳, 周丽丽, 等.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6) :48-53.

[10]孙凤华, 吴志坚, 杨素英.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6, 25 (7) :779-784.

上一篇:责任成本控制下一篇:P2P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