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2024-06-26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精选12篇)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1

一.前言

《约伯记》出自《希伯来圣经》, 是古希伯来人创作的智慧文学。它借助义人约伯无辜受难又苦尽甘来的故事, 表达了希伯来人的双重哲理探索:其一, 人类悲剧的根源;其二, 上帝的本性和意志。主人公约伯的性格表现出“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作为古希伯来人展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民族文学, 约伯性格的双重性与犹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有很深刻的联系。因此, 关于约伯性格的双重性的研究不仅是对古希伯来文学的学习, 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的犹太民族也有很大的帮助。

《约伯记》表现出的内涵十分丰富, 对于约伯这个人物形象, 正面、反面都有研究评价。在研究方法上, 不能单独从文本来看, 还应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 结合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去理解。

二.双重性格:忍耐与探索

主人公约伯的性格表现出“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一方面, 在散文体的开端和结局, 约伯忠义、虔诚, 具有异乎寻常的吃苦耐劳精神。他突然遭遇残酷的考验, 散失全部家产和儿女, 自己周身长疮, 苦不堪言, 但却恪守对上帝的信仰, 而不以口犯罪。上帝嘉许其虔诚而再施恩德, 使他以美满的结局告终。另一方面, 在诗章的主干部分, 约伯又无视传统, 怀疑权威, 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 弄清楚义人受苦的真正原因, 他不怕皮肉之苦、心灵之痛、亲人疏远、朋友围攻, 甚至至高者的敌视, 显示出不屈不挠、孜孜求索的精神探险家品质。

在《约伯记》的开头, 完全正直的约伯敬畏上帝, 远离恶事, 上帝因此赐福于他, 让他拥有巨大的财富和众多的儿女。但是, 因为撒旦的质疑和挑唆, 上帝放任他对约伯进行考验。先是失去了全部的家产和儿女, 接着自己也周身长疮, 苦不堪言。如果说家产和儿女是身外之物, 可以放弃, 长疮也只是皮肉之苦, 那么妻子的疏远和讥讽则是对约伯心灵上的打击。但是, 约伯仍然恪守对上帝的信仰, 而不以口犯罪,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忍耐。

然而, 在约伯的友人们来看望他之后, 约伯开始诅咒自己, 渴望死去。随后, 又与三友展开了对话, 在对话中, 约伯向神询问其降灾的原因, 并且非常执着的寻求答案。友人们指责约伯有罪, 控诉他自以为义。约伯从开始的希望自己的冤情得以昭雪到无从向神诉冤, 却坚持要求神为义人受苦给出一个答案。约伯这时表现出的执着抗争追求精神与之前的忍耐大相径庭, 他与友人辩论的勇气, 对权威的挑战都让人敬佩。他的辩论其实是为了给犹太民族的悲剧命运一个合理的解释, 让犹太人能够在苦难中勇敢地活下去。

三.象征:说不尽的民族苦难

我觉得, 约伯的苦难经历正是象征了犹太民族的苦难经历。《约伯记》作为希伯来人的民族文学,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内容、民族气质, 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形象地展示出古希伯来民族的文化精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犹太民族像约伯一样, 遭受着各种苦难, 肉体的、精神的:宗教的迫害, 种族的歧视, 人身的伤害, 心灵的打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民族大流散, 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故土, 也失去了无数的同胞亲人。正如约伯的妻子所说, 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上帝, 放弃犹太教恒久的信仰。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而是如约伯一样, 选择了忍耐, 依然对上帝充满了敬畏和虔诚, 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上帝。那么, 他们为什么忍耐呢?

首先, 在《约伯记》卷首就给出了一个解释:义人也需受难。“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 不也受祸吗?”“人生在世必遇患难, 如同火星飞腾。”祸福是相依的, 上帝既然可以赐予我们福, 那么也可以降于我们灾祸, 人不能因此抱怨上帝的公义。而且, 有的时候, 上帝会以苦难来考验和磨砺义人的虔诚之心。犹太人始终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上帝让那些有非凡能力的人去承受一些特殊的负担, 把能力与责任巧妙的连接起来”。这也凸显了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 担负着拯救全人类的责任。

其次, 犹太人相信因果报应, 正如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无罪便不会受罚”, 相应的, 罪恶必然招致苦难。约伯三友从传统的神义论出发, 觉得约伯一定是因为他或者他的亲人犯了罪, 才招致苦难。“神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上帝是全能者, 他不会偏离公平公义。说明他们相信神不会让义人无故受苦。所以, 即使如约伯一样无端受苦, 但是, 也如约伯一样, 上帝最后一定会补偿他, 让他重获幸福。

除此之外, 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 苦难造就了他们坚毅刚强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 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苦难已经降临, 现实无法改变, 那么只有更加勇敢坚强地面对, 更加辛勤地工作、努力和奋斗。同时, 经受住苦难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步骤, 如同中国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他们认为, 乐观向上是先辈们留给他们战胜困难和迫害的信条, 悲观失望则是弱者的表现。因此, 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从根本上来说, 犹太人对上帝的信仰是不求回报的, 如他们所言, 追求信仰本身就是不纯洁的。所以, 犹太人对苦难的忍受力如同对上帝的信仰一般强大。面对民族的悲剧命运, 对上帝的信仰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我们说是苦难造就了宗教。如果没有了这种精神寄托, 犹太民族恐怕会难以在如此坎坷的命途中幸存下来。所以, 他们不会放弃这唯一能从精神上给他们无限支持的信仰力量, 帮助他们经受住苦难的命运。

四.辩论:坚定信仰

既然如此, 约伯又为什么要“与上帝辩论”呢?我们知道, 能够忍耐是一回事, 然而不是说忍耐就意味着人不会有怨言和不甘。在我看来, 不管是约伯自己对于受难的理解, 还是约伯三友对于受难的解释都是犹太民族自身内部对于本民族悲剧命运根源的探索, 他们更希望从上帝那里得到回答与解释。或者说是, 因为本民族内部的意见得不到统一, 观点很多, 却不能说服每一个人。就像约伯说自己知道友人们给出的那些解释, 然而就是不甘心, 想求个心服口服。所以, 希望在上帝这里得到一个能使所有人信服的答案。他的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在无端受到苦难的时候都会心有不平。正是通过这种辩论, 使犹太人更加敬畏上帝, 相信上帝, 从而给他们勇气去勇敢地面对苦难。

可以看到, 约伯“与上帝辩论”的焦点始终是“义人受难”这个主题。约伯在他自己所遭受的苦难的态度上是绝对坚强的, 他索求的不过是神对这一切做出解释。约伯认为, 他可以受难, 可以接受死亡, 可是上帝必须回答他“为什么义人要无端受苦, 而恶人反享平康呢?”。如果善恶无分, 都是一样, 那么上帝的公义在哪里?人们对于上帝的信仰也将受到挑战。一旦上帝的权威受到挑战, 人们没有了统一的精神信仰, 那么, 犹太民族就极有可能无法在一次次的灾难中坚持下来, 还保持着统一的民族。所以, 解决了这个问题, 犹太人不管流散到哪里, 也会坚持着, 忍耐着, 直到光明到来的那一天。

上帝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当他显现在约伯和他的友人面前时, 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约伯所问的问题, 而是叙述了他创造天地、开辟洪荒的始末。这表明, 上帝的意志和计划太深奥、太复杂, 远非卑微渺小的人类所能理解把握。约伯终于低下了头, 承认直接的智慧不足以理解上帝。因为他从上帝的回答里体会到:神给他的子民的是他的一切, 而不是他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故而, 义人受难的问题根本不必探究, 上帝的公义是不可怀疑的。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痛苦的。约伯在身陷绝境中仍然坚持信仰不变的行为, 也是在鼓励和告诫身受苦难的犹太人, 让他们相信, 不管过程多么痛苦, 代价多么残酷, 只要始终相信上帝, 把一切交给上帝, 上帝终将会赐福给他。《约伯记》最后的结局表明, 唯有善恶相报才与神的全能和公义相一致。对约伯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肯定说明, 上帝终将会赐福给义人。这也是《约伯记》要传达告诉犹太人的:只要他们做一个义人, 相信上帝, 幸福终将会到来。

综上所述, 约伯的苦难象征着犹太民族的苦难, 他的忍耐既是出于对现状的无奈, 也是由于对上帝的信仰。探索则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坚信上帝, 从而在面对苦难时, 更加坚忍、坚强。

摘要:关于《希伯来圣经》中的《约伯记》中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约伯, 历来的研究者说法不一,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约伯性格的双重性, 揭示约伯性格表现出的“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背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约伯,双重性,犹太民族,象征

参考文献

[1]《新旧约全书·旧约·约伯记》。

[2]聂珍钊:《外国文学史 (一)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郁龙余, 孟昭毅:《东方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梁立基、陶德臻:《亚非文学作品选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邓双琴:《东方文学50讲》,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2

双重性格!说到双重性格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在思想斗争时两个脑袋互相撞击,不过他不是真的有两个脑袋,而是他有双重性格。爸爸的双重性格给我和妈妈带来了说不尽的喜怒哀乐……

承诺VS推辞:爸爸有时候重承诺,比如发生在六一的事件,六一那天爸爸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爸爸见我那愁眉苦脸的样子便说:送你一盒巧克力吧。我半信半疑,爸爸平常都不给我吃零食的哟!第二天早上我在桌子上发现了一个礼盒,打开包装一看,我立刻两眼一亮金光四射的叫道:巧克力!爸爸真是言出必行呀!但爸爸也有不守承诺的时候,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答应妈妈饭后洗碗,饭后他又不想洗了就推给我,我很不情愿又推给妈妈,妈妈生气了对爸爸说:你太不守信了!

慈爱VS严厉:我的爸爸既慈爱又严厉,他的慈爱表现在:陪我看电影、教我游泳、带我吃各式各样的美食、和我一起玩益智游戏、辅导我的功课、带我去旅游……他的严厉表现在:我不听话的时候他会严厉的批评我、做错事的时候会惩罚我……

敏捷VS缓慢:爸爸是运动健将,是足球队的队长,在足球场上他奔跑如豹,传球、抢球、防守进攻、射门身手敏捷!可是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他总是慢吞吞的,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催,他简直就是慢如蜗牛!

他还有一些特别的优点: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爱吃水果。

香港:城市的双重性格 篇3

有格,城市亦然。

繁华、喧嚣甚至疯狂,是香港的一面。这里是亚洲金融中心,也是自由贸易的港口,对于许多旅游者来说,这里仅仅是购物和消费的天堂。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香港,它都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光缆网络,不夜城不停转,哪怕是艺术,在这里也变化着节奏,创作、展览、拍卖、交易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每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是典型。而与英国马业一脉相承的香港赛马,也同样因投资、博彩而高速运转。

当然,也有“慢”的一面,比如张爱玲笔下的香港: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味。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比如从未间断的粤剧演出,比如大街小巷的药材店和凉茶铺,比如随处可见的穿马褂的市民……传统与文化,在这座城市里深深扎根。

虚实结合

香港的作家们和导演们着实帮了旅游局的大忙。你可能远在千里之外,从未到过香港,但早已从文字里和影片里熟悉它,了解它。这种游历和体验不仅存在于空间,也存在于时间。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写过一部《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覆亡前都城汴京的繁华,不动声色却写尽声色之极。我一直好奇,想象与现实的重合度能有多高。当我拖着行李箱,走在沉闷拥挤的马路上,身处出镜率最高的维多利亚港之中,看着眼前的街巷坊市、酒楼食肆、奢侈品标志,发现甚至连路人冷漠的表情都那么熟悉,不禁感叹:好一曲烟雨繁华梦。

尽管这个梦只有想象与虚构,没有情节与人物,但是强烈的代入感让我迅速对这个城市熟悉起来。比如,在向第二个人问过路之后我就决定不说普通话而改说英文——尽管街道上充斥着亚洲面孔,但普通话只会换来一脸茫然和不耐烦。

有时候,一个环境里面,不一定会出现跟这个环境同质的东西,反而会出现相反的东西。很多人会觉得香港代表着物质化与现实,是个没有想象力的城市,确实也是这样。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尤其对艺术家、作家来说,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弹。很多香港作家都喜欢写香港,西西的《我城》,也斯的《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董启章的长篇《繁胜录》,而他们似乎更擅长虚实结合,在现实中穿插虚构,在严肃的考据中混入想象。

比如董启章在《糖街》一文中,就严肃地考据了这条街道的得名——一间制糖厂,而糖厂的前身是造币厂,城市的殖民历史就这样被一线牵出。对一个习惯文学分类的读者来说,这些作品让人纠结,你很难界定它究竟是小说还是论著。

被鄙视的奢侈

这种虚虚实实同样体现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过渡之中。这两者就像一对冤家,一方不断追剿,一方苦苦坚守。走在尖沙咀,前一分钟还身处奢侈品包围的光怪陆离中——被豪华酒店门前的限量版绿色兰博基尼吸引,结果和左右手各拎5个大袋子的高跟鞋小姐撞了个满怀,边抱歉边踉跄着后退两步,手中不知不觉被塞了3张传单,身边微笑着的领带西服侍者问我要不要去二楼的路易威登看看新到的走秀包。尴尬地绕过他,一个右拐——刚才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陈旧的凉茶铺,高低错落的繁体字招牌,旗袍小姐付钱给马褂先生买两钱熬汤用的茯苓和淮山药。恍若隔世。

也斯说过,都市的发展,影响了我们对时空的观念,对速度和距离的估计,也改变了我们的美感经验。小时候,我一直对商场大堂的玻璃帷幕怀有憧憬之情。记得小学的时候家住南京新街口附近,每天放学最爱做的事就是背着书包走到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金陵饭店楼下。这个高高矗立的洁白身影与周围灰暗低矮的建筑物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一门之隔的喷泉水似乎都是彩色的,带着白手套的门童拉车门的姿势是那么潇洒,“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标识,只使用外币兑换券的规定……当时能想到的最奢侈的事情,便是在顶楼的璇宫吃上一顿自助餐——90美元一位呢,注意了,货币单位可是美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奢华与享受慢慢成为了被“鄙视”的对象。或者说,鄙视所谓的“奢侈”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我从不买奢侈品”成为了新的格调;出去旅游不能去国际大城市,而要走深山老林或者异域小镇;晒健身房和读书而不是逛街和吃饭才是更为“高大上”的行为……

以至于现在连去香港都被视为一种“Low爆了”的行为,往往会伴随着一个白眼以及忍住没说的内心独白——“又是去扫货的大陆人”。

但是所谓奢侈真的那么Low吗?建筑的美在于它是高楼大厦还是园林景观,还是在于它是否以美学角度和使用需求为出发点;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包的美在于它是奢侈大牌还是小众潮牌,还是在于它的設计是否真正尊重了对美和典雅的收藏,是否在质量和手艺上精益求精;酒店饭店的美在于它是国际连锁还是农家小院,还是在于它的口味和服务真正能让人身心愉悦和宾至如归?

许多人讨厌或岐视奢侈品,其实讨厌的不过是奢侈品品牌背后的标签和族群,又想显示出自己的特立独行罢了。就像购买奢侈品的人,其实主要是靠买一件“小东西”,企图进入“比自己阶层更高”的阶层的人。而现在,多亏了社交网络的发展,这个“小东西”开始被“与名人的合影”、“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实的大脑”所替代。毕竟,人总是想证明自己比真正所在的阶层高。

写在后面

找酒店的途中问路,对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吃力地试图用普通话跟我沟通,但是非常耐心而且热情。最后跟我说了一句“祝你旅途愉快”,并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去HMV买窦靖童的新唱片,结账的服务员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我咨询她有没有附送的海报,她低着头没有搭理我,我以为她不懂普通话,于是用英文又问了一遍,她很不耐烦地说:“有就有,送光就没有了。”末了结完账,转过身就听到她用粤语和同伴交流:“大陆人好烦啊。”

我很喜欢香港,喜欢街头努力卖艺的老伯伯,唱着Beyond的老歌;喜欢古旧但是干净的街道;喜欢形形色色的路边小吃。

我也很害怕香港,害怕用普通话问路的时候年轻小女孩嫌弃的眼神;害怕用英语愉快地挑选好东西之后拿出来内地的信用卡结账时店员一瞬间阴沉的脸;害怕点菜时一副“懒得理你”的服务员。

双重性格的香港。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4

关键词:小说《雾都孤儿》,南希,双重性格

一、时代特征与作者个人性格对塑造南希这一人物的影响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作者所生活时代的烙印与自身生活的轨迹。我们不难从狄更斯成长的历程中发现,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塑造如小说《雾都孤儿》中南希、大卫·科波菲尔这样具有典型双重性格的人物,与其生活的时代与家庭背景有着深层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性格、观点等受现实社会影响极深。

1. 时代特征

狄更斯的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19世纪中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初期,整个英国社会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经历了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一方面,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通过向海外发展市场与剥削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全世界的经济第一强国。一时间拜金主义同功利主义被广泛接受,几乎每一件事都以效用为检验标准。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价值的贬低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在崇拜金钱的社会里,人们只顾赚钱,追求物质享受,而完全忽略了仁爱。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卖苦力。可以说社会的阶级矛盾就已日趋尖锐。而另一方面,维多利亚时期又是一个民主、普及教育、博爱萌芽时期。因此,也存在具有仁爱品质的人。作为这一时期代表的小说家,狄更斯的写作手法自然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另一方面,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2. 作者狄更斯个人的双重性格

父亲负债入狱之后,8岁的狄更斯即随母亲去监狱和父亲一道做鞋带,11岁便去鞋油厂当童工。整个童年充斥着不安全感,缺少伙伴让他倍感孤独与寂寞,悲惨的现实使他内心充满恐惧与无奈。因此狄更斯形成了光明与黑暗的双重性格,既热爱游戏与业余戏剧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对美好未来充满无限幻想,期待人性的光辉普照,但又不会随意对任何人敞开心扉。

因此南希这个形象,可以说绝对不是作者想象的产物,更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作者发挥“感同身受的想象力”,将人物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但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见证人,而且和南希、奥利弗,以及其他千千万万穷苦儿童一样,是这苦难的亲身经历者。在资本家工厂主的层层盘剥下,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成名后的狄更斯不忍再次从童年做过工的工厂门前走过,以免勾起他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痛苦记忆。总之,无情的资本剥削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成为英国统治者自身无法挽回的颓局。他们先后颁布的自视为济世良方的“恤贫法令”和“改良法”之类,怎么也阻挡不了乞丐无数、盗贼群起像瘟疫般的蔓延。南希仅仅是上述成千上万失业者和无家可归者的化身。

二、南希的双重性格

狄更斯在一开始塑造南希这一形象时,便设计了多重的矛盾。通常来说,狄更斯描写人物是通过大量的外貌描写与非常精炼的语言来突出人物性格与特征的,尤其是在对反派人物的塑造上,可谓一针见血,狰狞、无耻、令人厌恶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角色在一出场的外貌描写过程中,就为作者人物双重性格的塑造埋下了伏笔。南希是第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可以说,对于她的描写不应该给人留下善良、美好的印象。但从她与蓓特一同前去看望与奥立佛的描写中,“脸上红扑扑的、举止洒脱大方”,可以想象出她能如此亲密地让奥利佛坐到她的身边,像大姐姐一样教他打牌,这一身份与外貌和行为的反差暗示读者,这一人物有别于大善或大恶的人物,注定是具有双重任务人物特征的典型。

1. 南希具有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始终难逃内心较量与挣扎。

在人生观上,她渴望能够从事正当的、光明的行业,她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细,不愿意因做违法的勾当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及良心的谴责。但由于自幼跟随贼首过着漂泊浪迹的生活,她丧失了学习生活的本领的最好时机,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她只能以偷盗和帮助匪徒们从事非法勾当为生。说她不劳而获也好,说她迫于生计也好,实际上没有人理解她内心的煎熬。

在价值观方面,她有着正确的是非曲直判断的能力,但这种价值观却无法指导她的实际行动。一面是内心深层良知的呼唤,对奥利佛命运的同情;一面却是与自己脱不了干系的罪恶的生命链,对“同伴”背叛的罪责感。她在屈服于匪首的恐吓,帮忙把奥利佛重新抓回贼窟的同时,内心又充满悔恨,后悔把孩子带回来。而在奥利弗完全可以再布朗洛先生家过上全新的生活之时,她又一次帮助费金与赛克斯,在前往书店送还欠款和书籍途中,截回奥利费的也是南希。当费金高举结木大棒劈头盖脑向奥利弗打去的时候,当赛克斯欲纵恶狗向夺门而逃的奥利弗扑去撕断他的喉咙的时候,她震惊了,不顾一切地夺下了大棒,声嘶力竭地阻止了恶狗的猛扑。后来,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地给梅莱小姐和布朗罗通风报信,终于把奥立弗救了出来。在南希内心的觉醒过程中,即便“羞耻感”、“自卑感”曾一度让她在露梓小姐家门前止步不前、战栗不安、徘徊良久,但最后她还是说出这么一句:“但我的心还未完全被邪恶腐蚀掉。”因而,如果说南希之不幸可哀,其不争可怒,且其为虎作伥可恨的话,那么,此后其大义凛然为使奥利弗永远脱离苦海而舍身忘死的壮举,可谓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肃然起敬了。

2. 南希具有矛盾的爱情观。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等。

在《雾都孤儿》中,南希是第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作者在取南希(Nancy)和赛克斯(Sikes)这两个名字时别有用心,本身N与S恰恰是磁针的两极。这暗示着两个人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彼此依存不可分离,但二者在本质上一个是仁爱的象征,一个是暴虐的代名词。南希把十二年来盲目但出于生活所迫无奈跟随赛克斯的习惯、依附当成是一种爱,把他作为精神的依托。也许她知道赛克斯只把自己当作女仆女佣,但却甘于任他摆布,把他当作爱情的对象、情夫。她也明白自己身处的贼窝是多么的罪恶,明白自己的情夫都做了些什么不能够被宽恕的事情,但是她仍然无法背叛赛克斯———那个她爱的男人。

这种爱情观也是她人生观的反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她虽然有时恨这个男人,却不得不依附这个男人;因为社会现状,以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她一度想放弃却不能放弃这个男人。即便布朗先生给她机会让她重新开始,甚至到国外发展,她还是为了不离开赛克斯而放弃了。南希甚至天真地以为赛克斯会为了自己而走向正途,去上帝面前忏悔请求宽恕。就在赛克斯即将了结她的生命的时候,她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想唤醒赛克斯:“……为了你,我放弃了一切。看在仁慈的上帝分上,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不要让你的手沾上我的血。我凭着自己有罪的灵魂担保,我对得起你。”“今晚那位老先生,还有那位可爱的小姐,答应替我在外国安一个家,让我清静安宁地过完这一辈子。我再去找他们,跪下求他们对你也发发这样的慈悲和善心,让我们俩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你我离得远远的,过干净一些的日子……”

这些都是南希对赛克斯纯真爱情的赤裸裸的写照,是一个普通女人对爱情渴望的真实体现。但是,她的盲目而执著的爱注定成为断送她一生幸福甚至生命的元凶。

参考文献

[1]刘精香.《雾都孤儿》中南希形象剖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03.

[2]文声芳, 袁晓东.论《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命运抉择.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外语学院、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试周刊, 2008, 16.

[3]胡晓华.《雾都孤儿》中的仁爱与暴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 04.

[4]徐潜, 孙履芳.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吉林文史出版社.

[5]何文安译.译林世界文学名著之《雾都孤儿》.译林出版社, 1988.

你有没有双重性格? 篇5

问题:小孩子正在用望远镜观看,突然发出“咦”的声音,你认为是看见了什么呢?

A 在空中飞的UFO

B 潜入民家的小偷

C 夜空中光亮的流星

D 正被火烧的房子

答案:

A 在空中飞的UFO

双面性格度70%

UFO是不被正式证实的不明物体,可以说是有想像的意思。你的内心意外的激昂,即使对人面露善良表情,脑袋中却正在想像着冷酷无情的行为。或许在这竞争激烈,冷酷的社会生存下来,这样的反应也可能是有必要的吧!

B 潜入民家的小偷

双面性格度50%

小偷是罪恶的象征。另一个正直善良的你,常常在内心讨厌着邪恶面的自己,只有在亲近的亲友中,你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与脆弱的另一面。

C 夜空中光亮的流星

双面性格度10%

流星是浪漫的象徵。你是拥有真性情的人,如果你真的有双面性格的话,你反而容易被自己的另一面刀刃所伤害呢!

D 正被火烧的房子

双面性格度90%

崇祯:双重性格加速亡国 篇6

就拿明朝末代崇祯皇帝朱由俭来说吧。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二十余万人,历时1月,横扫千钧,会师北京城下,3月17日,李自成亲自指挥大军攻城。3月18日,大顺军攻占外城。与此同时,明太监曹化淳献彰义门投降。崇祯皇帝朱由俭得知城破,立即命其3个儿子更衣出逃,逼周皇后自缢,剑砍长安公主手臂,又杀嫔妃数人,然后换上便服,携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经东华门出逃,没成功,又返回宫内。19日清晨,李自成攻破内城。崇祯亲自敲钟召集百官,然而,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响应,崇祯见大势已去,便与太监王承恩入内苑,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寿皇亭树下。至此,260多年的大明王朝灭亡。

笔者以为,崇祯的垮台虽然有其外部原因和必然性,但是,其性格的双重性却是其加速垮台的关键原因。让我们来看看崇祯的性格吧。

其一,既想干一翻大事业,又缺乏坚韧不拔之心。崇祯登基初始,雄心勃勃,力图使大明王朝复兴,但在执政过程中挫折多了,麻烦多了,再加之高档享受多了,于是其斗志便很快减退以至偃旗息鼓。

其二,既重视人才又用人多疑。上任之初,崇祯还懂得“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而比较注重发现和启用“德”“才”兼备的官吏,但时间一长,有那么几个“干部”犯了错误或不听话,于是他在用人问题上就开始疑神疑鬼了。如崇祯十年,内阁首辅温体仁去任后,仅4年就更换了5个首辅,其他大臣和地方干部也如走马灯似的隔三换五。如此频繁地换将,许多“干部”连屁股还未坐热就下课了,谁还能有所作为,谁还愿有所作为呢?谁还不考虑“短期”行为呢?更免不了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捞一把”就溜。

其三,既讨厌奸佞小人,又重视内臣亲信。崇祯之初,抓住“宦官专权”这一朝廷腐败的主要症结,大刀阔斧地对魏忠贤之流腐败干部进行清洗,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干部队伍。然而,隨着时间推移,也许是听奉承话多了,也许是秉办公事不怎么行得通了,崇祯慢慢开始用那些俯首贴耳、会来事的内臣、亲信了,甚至利用“锦衣卫”和“东厂”等机构排斥异己,搞起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弄得干部队伍人人自危。

其四,既反腐败又搞腐败。刚上任时,百废待兴,崇祯对贪官污吏的查处比较严厉,同时,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格。但是,日子长了,反腐败力度减弱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那么严了。如在处理腐败案件时,因人而异,默许自己的内臣和亲信搞特权等。如此这般,朝野上下,贪污日甚,几乎无官不贪,世风日下。

其五,既勇于自我批评,又习惯推卸责任。崇祯内心有干好事业的愿望,因此,每遇决策的重大失误或国家发生大的变故,他往往会利用开会等场合或发文件作自我批评,讲什么“皆朕之罪也”什么的,并且搞一些纠错的花架子,但在这同时,他又往往认为自己正确,把责任统统推给大臣,讲什么“早听朕的话,怎会有今日之过”,“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文臣各个可杀”等等。

其六,既听合理建议,又常信谗言蜚语。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火烧明太祖朱元璋皇陵。大臣文震孟向崇祯上奏《皇陵震动疏》,指出内忧外患的根源,一是朝廷纲纪紊乱,奸邪小人当道,全国上下人心不畅;二是赋税太多,刑罚太严,致使百姓仇视官府;三是军纪不严等等。读了这封意见书,崇祯震动很大,表态要对文震孟奖励,并采纳其意见。可是不几天,经佞人“小报告”的盅惑,崇祯又改变了主意,“合理化建议”就此束之高阁。如此反复,朝令夕改,朝野上下谁还愿主动进谏“忠言”呢?

反复无常的“一把手”崇祯,终于把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折腾垮了。悲哀的是,崇祯本人到死都不承认实在“乃朕之过也”,更未意识到,乃是自己的糟糕性格铸成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7

一、南希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的开头, 南希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贼了, 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青年, 并且是十恶不郝的赛克斯的情妇, 显然, 她不是一个传统文化定义的好女人。甚至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 以行窃为生的女贼, 她是为社会所不耻的一类人。

南希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对于她来自于哪, 父母双亲是谁, 她为何会沦为女贼, 作者并没有进行介绍。但是, 我们可以尽情猜测, 她必定有着悲惨的出身, 否则又怎会至如此不堪的地步?但是后来奥利弗的故事上, 我们却可以从中参透些许南希童年时的经历。奥利弗是一个比她还要小的行窃者, 在南希的眼中, 他还是一个孩子, 因而她对奥利弗表现出特别的关爱与照顾。这个小偷头子费金想要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 因而第一次将他派出去行窃, 但是奥利弗却因被误以为偷了别人的手绢而被逮捕了。被逮捕的奥利弗得到警察的好心照顾, 这引起了小偷头子的担忧“若是奥利弗将我们一并贡出, 那我们岂不同危险了?”于是费金派南希等人将奥利弗找了回来。

但是令面南希没有想到的是, 费金却对奥利弗这样一个小孩子穷尽猛打, 南希实在无法忍受费金的责打, 她挺身而出, 一下了将费金手中的棒子扔进了火里并与费金争执了起来。于是南希与费金和赛克斯争吵了起来, 南希大骂费金:“你这个无赖!”然后指着奥利弗说:“我不到他一半年纪的时候就替你去偷, 打从那时起干这个臭行当干了十二年!”她看到如此小巧可怜的奥利弗想到了自己痛苦的童年, 这是她对自己悲惨童年的直接性讲叙。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奥利弗此时只有十岁左右, 而南希说“不到他一半年纪”, 那么可以推断出, 南希在不到五岁时就已经被迫去开始偷盗了, 由此可见, 南希的童年是极其悲惨的。

在南希后来的哭诉与争吵中, 我们知道:她作女贼已经有十二年了。起初, 她也与奥利弗一样, 不肯去偷, 但是年幼的南希稍有不从, 她就会受到费金的责打。这十二年, 她受尽了折磨, 其中所受到的毒打与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她看到奥利弗受到自己当年的遭遇之后, 她再也不能平静。从作品中故事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南希身世的一些“证据”, 由此知道, 南希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女性, 她之所以为贼并不她情愿的, 她对自己的行为也十分痛恨。同时, 她有着一颗同情之心, 对于奥利弗这样一个弱小的人, 却能挺身而出, 本性之中的南希也并是一个坏人。

二、双重的人物性格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 好与坏的定义是适用于不同场合之内的。南希的性格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方向:人性之恶、人性之善。但是, 从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发现, 南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围绕着奥利弗而展开的。以下, 本文将以奥利弗为切入点, 来对南希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 望能对南希人物性格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1、人性之恶

南希是这个盗窃团体的主力, 她参与了很多起盗窃活动。对于这个盗窃团体里的所有人, 包括费金、她的爱的却最终将她杀害的赛克斯都对她有些许的畏惧。南希虽然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女贼, 但是她本性里的“恶”却已经张扬到了一定的程度, 否则当费金责打奥利弗时, 她也不敢公然与之反抗。南希的“人性之恶”主要表现在抓奥利弗回来这件事上。

费金想要奥利弗向南希一样, 变成一个得力的偷窃手, 因而要协他让他与道金斯、贝莎一起去行窃。但是他们行窃失手了之后, 道金斯与贝莎却很聪明的跑了, 只有奥利弗被警察抓到了。但是布朗洛先生向警方澄清了事实, 奥利弗并非是那个行窃的人, 因而奥利弗得到了无罪释放。阴差阳错的, 奥利弗的长相竟与布朗洛先生的一幅女人画像十分相似, 因而好心的布朗洛先生将奥利弗这个孤儿收留了。这时的奥利弗本来已经脱离了这个行窃的团伙, 但是事情却没有如意的发展下去。费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他十分害怕, 怕被警察收留的奥利弗将他们的事全盘托出, 如果这样, 他们这个团伙可能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于费金与赛克斯商量怎样处理奥利弗的事情。正在他们无计可施时, 南希与贝齐出现了, 他们有了希望。

南希与贝齐的到来, 让费金与赛克斯看到了希望。费金想让贝齐去探奥利弗的去向, 但是贝齐拒绝了, 她不肯去做这样的伤心害理的事情。费金自然将希望寄托在了南希的身上, 南希因为不想去冒这个险也拒绝了, 但是这时赛克斯出面了, 他软磨硬泡, 对南希进行了用尽了各种办法, 没有给他任何退路, 最后南希答应了。南希的内心深处并不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但是她仍旧把自己乔装成一个良家妇女的形象来到了教养院, 运用自己的美貌与聪明得到了她想的信息:奥利弗并没受到指控, 而是被一位绅士带走并收留了他, 奥得弗到了彭顿维尔的家中。南希运用自己的聪明顺利的办成了这件事, 但是此时的她心里没有半点愧疚, 甚至有些为自己感到骄傲。在南希的希望之且, 费金他们顺利地将奥利弗抓了回来, 她人性中的“恶”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2、人性之善

当奥利弗被再次抓到这个肮脏的生活环境之后, 费金对他进行责打, 这让南希十分的气愤。她不顾一切地将棒子夺了下来, 并与弗金进行了争吵, 使得奥利弗免受皮肉之苦。但是老尤太却想放狗去追想要逃跑的奥利弗, 南希又一次挺身而出, 她一纵身把门挡住, 关上了门, 并同时说:“不许放狗, 比尔!我不会让狗把那孩子咬死的, 除非你行杀了我!”面对这些人对奥利弗这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的残暴虐行, 她勇敢的挺身而出, 使得奥利弗没有受到伤害。

南希本是将奥利弗抓回来的有功之臣, 但是当她看到费金一伙人对这个孩子进行虐行时, 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因而不能忍受, 引发了她的同情之心。她是一个窃贼, 做了许多偷盗之事, 但是当她看到弱小之人受到欺侮之时, 她的善良瞬间迸发, 让她为奥利弗阻挡了一场残暴的暴行。

然而她对奥利弗的帮助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于奥利弗的身世, 南希知道了真相之后没有坐视不管, 而是竭尽全力帮助奥利弗, 甚至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奥利弗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 可是奥利弗却不知道自己有个哥哥。蒙克斯是一个被金钱熏黑了眼睛的人, 他来到伦敦, 不是为了与弟弟相认, 也并没有告诉奥利弗两人的关系。他却为了争夺父亲的遗产而来, 他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奥利弗生活在贼人费金这时在, 他没有因为弟弟的处境而通过, 相反他还十分高兴。他与费金暗地里联系, 希望费金能够长时间的控制奥利弗, 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偷东西的惯犯, 而进入监狱。如果费金能做到这些, 他将会给费金一大笔好处费。他想通过这个方法, 让弟弟不与自己争夺财产。

当南希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她十分气愤。蒙克斯与费金的阴谋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他们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高兴, 没想到南希却又一次为奥利弗挺身而出, 阻止了这场阴谋的发生。她将她听到的一切告诉了奥利弗的姨妈罗丝, 罗丝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外甥感到高兴, 于是南希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计划。她用鸦片酊偷偷放到酒中让赛克斯喝下, 于赛克斯成功的晕了过去。她顺利找到罗丝, 并经过一番周折将奥利弗救了出来。但是南希也因此得罪了费金、赛克斯等人, 他们并没有顾及旧情, 最终费金利用赛克斯将南希危害了。可以说, 南希的善良是杀害她的真正凶手, 是她的“人性之善”, 让她遭人灭口。

此外, 南希还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 这也是她人性之善的表现之处。当南希给布朗罗先生报信时, 梅莱与布朗罗先生对她都十分同情, 想帮助好走出现在的生活, 但是南希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厌恶至极, 何尝不想早点摆脱, 但是她念及自己的情人赛克斯, 她不能容忍自己背叛与抛弃他。南希曾说: “有一个最心狠手辣的亡命徒, 可是我又离不开他, 不, 即使能让我众现在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我也离不开他”。从这段话里, 我们可以看出, 南希对于爱情是十分忠贞的, 她虽然知道赛克斯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但他是自己的情人, 她不能将他抛弃。她的内心深处, 有一颗柔软的心在为自己的爱情跳动。然而, 她对爱情的忠贞, 却成了她死亡的原因。万恶的赛克斯因为南希曾骗过她, 可最终将她伤害了。南希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画上了句号。

总而言之, 南希的人物形象, 是将人性之善、人性之恶结合到一起的结晶。作者通过对南希人物性格两方面的塑造, 将社会中的弊端揭示了出来。这是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猛烈抨击, 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摘要:南希是《雾都孤儿》中的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 并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定义, 在不同的环境之下, 南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以下, 本文将以环境作为切入点, 分析南希性格中的善与恶, 希望能对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双重性格

参考文献

[1]佐良.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8:52-54.

[2]陈挺.狄更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41-43.

[3]罗金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9-22.

阿Q性格的双重文化基因及其他 篇8

《阿Q正传》承继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 以“传”的叙事形式, 运用喜剧手法叙述阿Q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 又蕴含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阿Q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对阿Q性格特征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阿Q形象的丰富文化内涵, 对学者来说, 似乎仍是一个未解之迷。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产生阿Q性格的文化基因及其心理特征。

二.阿Q性格的传统文化基因

人的基因由遗传决定, 只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异。文化基因同样如此。“人是文化的动物”, 一个民族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塑造了民族性格, 是形成某个民族性格共同特征的文化基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内陆农耕文明, 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 形成了中国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皇权不可转让, 皇位实行世袭, 君尊臣卑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把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从此,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专制制度篡改歪曲儒家思想为其专制统治服务, 宣扬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成为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文化和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历代统治者以专制主义扼杀人性, 以儒家文化包装奴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和奴性文化, 这是形成国民性的主流文化基因。

鲁迅注重中国国民性反思与批判, 他曾这样论述:“实际上,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认为“自卑和内讼, 是我国民的劣根性。此劣性一天不拔去, 就一天不能脱离于奴才。”鲁迅深刻揭示了奴性文化是形成沉默的国民的文化基因, 而自卑和内讼是奴性文化显著的特征。鲁迅指出:“最内讼的人, 是在幻想中求满足……隐蔽之欲望, 乃于白日梦或夜梦中得偿补之。其结果遂将此伪象与真实生活相混杂连结。真实的现象, 都用幻想来曲解。”鲁迅所揭示的国民内讼的性格特征不正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吗?

三.阿Q文化基因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的文本解读

鲁迅曾说:“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 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 也还是卑怯的国民。”封建专制社会的国民大多具有专制主义和奴性主义双重文化基因。基因的表现形态呈现多样性, 国民性格也具有复杂多样性。有凶恶残暴的狼、伪善的披着羊皮的狼、偷窃成性的黄鼠狼、温驯善良的绵羊、正直不驯的山羊。还有介于狼与羊中间的一类, 不如说更像狗。狗又有许多品种, 有唯命是从、凶恶残忍的狼狗、地位尊贵、养尊处优的宠物狗、摇尾乞怜、圆滑精明的哈巴狗, 还有懦弱卑怯又贪婪霸道的流浪狗等等。奴性和流氓性是阿Q的双重文化基因结构。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奴性是他的显性基因, 流氓性是他的隐性基因。阿Q是羊还是狗呢, 当然更像狗, 那种既懦弱卑怯又贪婪霸道的流浪狗。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9

一、勇于向男权社会发出挑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鲍西亚是以为兼具美貌、富有、 高贵、独立、自由的女性,是贝尔蒙特庄园的女主人。 单身的鲍西亚是她自己和自己财产的主人,而绝非任何男人的附属品。她善待每一个人,和她的仆人关系融洽, 和女仆杰西卡更是侵入姐妹。面对众多的求婚者,无论是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还是一文不名的平民百姓,她都给予他们一次平等的决定命运的机会。在这个雪狗的世外桃源里,鲍西亚俨然是独立、自由的女王,她对传统的男权社会进行了挑战。在遵循父亲三匣“选”亲的遗嘱是,她和女仆屡施伎俩击退她不中意的求婚者。而对自己倾心的巴萨尼奥,暗中相助,最终得偿所愿。另外, 全剧的另一个高潮,当鲍西亚得知丈夫的婚前好友安东尼奥陷入困境,她马上女扮男装,不顾旅途危险,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鲍西亚的行动表现了她的果断与勇敢。在法庭上,鲍西亚首先让夏洛克以慈悲为怀,做善事,并让其拿回三倍的钱,而不是强迫夏洛克改变主意, 每次她都知道自己胜券在握。最终在这场辩论中取得了胜利。鲍西亚的机智、勇敢、才华和胆识在“法庭斗争” 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对男权社会妥协

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自信、富有才华和胆识, 证体现了莎士比亚从男性视角出发塑造的理想中的资产阶级新女性,作为新女性的鲍西亚,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格, 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做逆来顺受的女人,然而,从女性视角来分析,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鲍西亚绝非真正具有自我意识,而是甘心向父权社会妥协的女性。在选择丈夫和法庭辩论两场戏中,鲍西亚对男权社会的妥协表露无遗。首先,在选择丈夫的那场戏中,鲍西亚虽然对父亲的做法有埋怨,有不满,但是,她还是照着父亲说的做了。如果鲍西亚是一个彻底的觉醒者,一个彻底的坚持女性主义者,不会仍然按照父亲的遗嘱去择婿。“像我这样不能选择,也不能拒绝,不是太叫人难堪了吗”? 鲍西亚虽然摇摆不定,但还是严格地按照了父亲的遗言选择丈夫。

其次,在法庭辩论这场戏中,鲍西亚的耀眼风采和局限性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她女扮男装,成了一位年轻的律师鲍尔萨泽,为挽救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的性命, 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 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执法如山,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著名的喜剧之一。她在法庭上挥洒自如,显示出光彩夺目个性。 无论在行动还是在思想方面,她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策略。但是人们在为她喝彩的同时,恐怕忘记了此时的她已经失去女性的任何特征:无娇柔之美,多雄健之气。她身着男人的服装,说着男性社会认可的法律语言, 保持着男性律师的身份。因此,无论她如何能言善辩, 都改变不了她作为男性代言人的身份。纵然她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冒充法官办案,让安东尼奥反败为胜, 让夏洛克落荒而逃,但是这都是以本协议乔装成男性为前提的。她认为只有扮成男性,她的慷慨陈词才能得到认可,她的宣判才够“男性”。她的宣判才够让人信服。 她通过改变自己的性别,装扮成以为律师,参与男性的压抑力量,至少是无以数当中认同男性的主流文化,对此表现出了顺从。而鲍西亚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以为男性,也就是她的丈夫。

纵观整个故事,男权主义从一开始就无处不在,从鲍西亚要遵循父亲的遗愿选择丈夫,到后来鲍西亚为了自己的丈夫乔装在法庭上帮助安东尼奥摆脱困境,鲍西亚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男性服务。虽然莎士比亚所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都重新审视了自身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的地位,在追求自身的幸福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她们都努力争取爱激动幸福而不是勉强接受社会强加给女性所谓的幸福,但是这些女性都套不出男权社会的圈子, 她能做的只是在那种社会大环境下运用自己的聪明,采取一些措施,而没有想要打破那种社会的枷锁。早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鲍西亚的抗争和颠覆是渺小的,无法彻底扭转女性的被动地位、从属地位, 注定了女性命运的不可抗争性。

摘要:鲍西亚是莎士比亚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她是博学细心、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谈吐文雅、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行事果断,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本文就鲍西亚这个人物的性格进行新的解读。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10

一、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

所谓的双重性格,主要是指人物性格的矛盾对立特征。伍尔夫在塑造梅布尔这一形象时竭力发掘人物精神世界中激烈的自我矛盾冲突,展示其性格的双重性。矛盾的双重性是梅布尔性格特征中最为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

梅布尔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她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本不属于她也不属于她丈夫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当她接到达罗威夫人聚会的请柬时,她“碰了碰门厅桌子上那些信,说着:`真没意思',以示炫耀,端着架子走了出去。”接到达罗威夫人的请柬,她的内心中其实是无比喜悦,她又有机会可以出入上等名流社会人群中,但她却虚荣地表现出一种不以为然无关紧要的姿态。当她自己考虑应该穿什么衣服去参加聚会时,“她拿起一本从前她母亲的老时装样本,帝国时代的巴黎时装样本,她想,那个时候她们是多么漂亮,多么有气派,多么有女人味,比现在强多了,于是她决心就照那样来装扮自己,一心想要像她们那样,其实是想炫耀自己端庄古雅而又令人着迷。“虚荣的梅布尔参加聚会是想让别人夸她如何如何美丽,然而事与愿违。她虽爱慕虚荣,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诚实。既渴望她身边的人诚实也渴望她自己诚实。文章中曾两次出现“撒谎,撒谎,撒谎”。第一次是在罗伯特·海顿十分虚假又十分客气地回答问话之后,梅布尔感到十分厌恶,她自言自语道:“撒谎,撒谎,撒谎”。她认为“晚会不是使事物真实得多,就是使事物不真实得多;她霎时间看到了罗伯特的内心深处;她看透了一切,她看到了真相,这个是真的———这间客厅,这个自己,而别的都是假象。”由此可以看出她讨厌周围的人的虚假和虚荣。另一次是在故事结尾处,她想要离开聚会,在辞别时,她对达罗威夫人说:“我玩得非常愉快。我已经玩得很好了”。而后又自言自语道:“撒谎,撒谎,撒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梅布尔极其渴望诚实,不仅渴望自己诚实也渴望自己周边的人能够诚实。梅布尔就是这样一个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的矛盾的结合体。

2.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

家庭环境及童年经历经常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规范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及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梅布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她极其自卑。她从孩提时代就一直怀有的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此无情,如此残忍,简直难以打消。她觉得自己就像只肮脏衰朽吓人的老苍蝇。她是十口之家中的一员,钱总是不够花,总是节俭又节俭,削来削去,她母亲总是买大号罐头,家里楼梯外沿处的油毡总是破烂不堪,可怜的小家庭悲剧接二连三。她嫁给了在法院有份可靠差事、老干下手活的休伯特,住小房子,日子凑合,没有女仆,独自一人时吃点杂烩或只是黄油面包。由此可以看出她生活得极其拮据和窘迫。生活中的这种种种种令梅布尔感到十分自卑甚至是绝望。稍稍的不顺心不如意就会激起她的自卑感。然而她也曾有过梦想,她曾梦想着住在印度,嫁给某个像亨利劳伦斯爵士那样的英雄人物或某个帝国的建造者,在聚会的打击后,她梦想着到伦敦的某个书馆去,找到一本奇妙的、有益的、惊人的书或沿着河滨街走,偶尔走进一所会堂,一个矿工在讲述着井下的生活,于是她变成了一个新人,她会彻底地改变也会穿起制服,她也会被称做某某姐妹。虽然她自卑绝望,深受生活打击,但她仍有着一颗希望之心,希望自己能够完全变为一个全新的人,希望生活能够好起来,这充分体现出梅布尔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的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

3.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

梅布尔在自卑自己出身卑微的同时,无时无刻不羡慕着那些贵族们,她羡慕她们身着华丽高贵的时装,嫉妒她们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们一样走动于名流上层社会。但看到她们如此虚伪如此矫揉造作,一种厌恶之情便油然而生。她把自己比作苍蝇的同时,也竭力把其他人看作苍蝇。“它们都努力抬起自己的身子,爬到什么东西外面来或爬进什么东西里面去,这些瘦弱、微不足道、忙忙碌碌的苍蝇”。而后又立刻意识到自己多么羡慕多么嫉妒她们。梅布尔又无法把她们、无法把别人看成是苍蝇,“她是一只苍蝇而别人都是蜻蜓、蝴蝶、美丽的昆虫,跳跃、扑打翻飞,唯独她拖拖沓沓地从盘子里爬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梅布尔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的矛盾心情。伍尔夫也在小说中指出“嫉妒和怨恨———最可恶的两大罪恶是她的主要缺点。”

4.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

性格懦弱多变是梅布尔性格特征中最大的缺点。她那懦弱自卑胆怯的生性经常让她自己十分沮丧。她一直都是一个烦躁、软弱、不合格的母亲,反复无常的妻子,总是处在那么一种若明若暗的状态,无论什么都不是清清楚楚或是鲜鲜明明的,总是既像这个又像那个,就像她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样,都是清一色没血性的可怜虫,无所事事。在穿了一件让她无地自容的衣服参加聚会时,她懦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只要出自别人之口的一句赞美之词,一句爱慕之词,就会让她觉得此刻一切都完全不同了,哪怕只说:“今天晚上你看起来真是迷人。”她的一生就可能因此而改变了。她也曾怨恨自己那软弱的摇摆不定的性格。她反躬自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总是把一件事情认识得很准,不能很有把握地认定米兰小姐对,查里斯错,并且坚持不变,不能对金丝雀、对怜惜、对友爱很有把握,以至于一进到挤满人的屋子里立刻就像是给鞭子抽得团团转似的?”这又得怪她那可恨的、摇摆不定的软弱性格,总是在紧要关头打退堂鼓。尽管是这样一个性格软弱多变的主人公,伍尔夫在故事结尾时也让她变得勇敢坚强起来,让她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希望,让她找到离开聚会的决心和勇气,勇敢坚强的渴望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过着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

5.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

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这种软弱的性格的。梅布尔也是一样,她也想追求自我,追求个性。在她绞尽脑汁地想自己参加聚会穿什么衣服时,她想:“为什么我不能别出心裁?为什么不能我行我素,不管其他?”于是她从她母亲的一本帝国时代的巴黎时装样本中选择了自己的服装样式,决心照那样打扮自己,心想这样她既端庄古雅又与众不同。这足以证明她是多么的渴望追求个性。然而她的这一点点个性在聚会众人的惊异的眼光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过分地看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缺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勇气,哪怕一句爱慕赞美之词都会改变她自己的一生,改变她的命运。她自己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性格,抱怨自己这般年纪却还要看众人脸色行事,没有准则或信念,不能像别人一样畅所欲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梅布尔的这种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的矛盾双重性格。

二、从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看人性

在《新装》中伍尔夫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从梅布尔身上我们能看出其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她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又何尝不是处在这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诚实,都知道诚实是美德,但又有几人能不爱慕虚荣。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卑的时候,与别人相比都会有这样的不足或那样的缺点,但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憧憬,时时刻刻地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希望。每个人都会有其坚强的一面,也会有其脆弱的一面。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极其勇敢坚强,在另一方面便会极其脆弱,不堪一击。贪婪、嫉妒、憎恨也是人性弱点最典型的代表特征。每个人都知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但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真正做到两袖清风,超凡脱俗,出污泥而不染。从梅布尔身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人性的弱点,她的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把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人性自身的弱点。

摘要:《新装》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刻划了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从她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中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及弱点。

关键词:双重性格,女性形象,虚荣,自卑,人性

参考文献

[1]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艾,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2]刘静.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3).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11

我更倾向于将奥德赛定位为“7座旅行车”,在国内MPV车型普遍偏向商务的大背景下,奥德赛可以说是没有直接竞争对手,难怪会吸引众多家庭私人车主的注意。主打商务MPV的艾力绅不可避免的会与别克GL8这类强大的对手正面交锋,想要占领市场难度不小。

外观篇

自第三代车型开始,奥德赛就开始脱离传统MPV方方正正的造型路线,在设计上借鉴了不少旅行车的设计语言。第四代奥德赛更是将这样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将整车高度略微降低的同时,不再采用以往MPV平直的线条,通过略向车尾倾斜的车顶线条与立体感十足的腰线,巧妙地将视觉重心集中在A柱与C柱之间。同时放弃前代车型大面积的侧面车窗,转而采用更加紧凑的轮廓线条,光是在视觉上就感觉减轻了好几百公斤的重量负担,以往MPV臃肿的“大屁股”在奥德赛上完全不见了踪影。

在车头的处理上,奥德赛将A柱后移,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盖的高度,这种典型轿车化的设计进一步模糊了奥德赛作为MPV与轿车的区分,对于驾驶者来说则具有更接近于一般轿车的前方视野。

奥德赛的前脸,则是标准的本田式脸谱,犀利的大灯与第七代思域如出一辙,进气格栅似乎直接取自锋范。从车头某些角度看上去,奥德赛简直就是大号的思域,很难找到MPV的痕迹,倒是更像一款运动型的轿车。

与奥德赛相比,艾力绅就是标准的MPV派头,4935mm/1845mm/1805mm的长/宽/高尺寸看起来气势十足。但是单纯从造型的设计上讲,似乎要比奥德赛落后了一个世代。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艾力绅的造型几乎与它的原型车--日规本土版Elysion Prestige一模一样。要知道Elysion Prestige虽然定位于高端MPV市场,但在2006年发布之后就几乎没有在外观上进行多少改动。尽管在当年Elysion Prestige的外形设计堪称前卫,但在7年后的今天却无法继续让人惊艳。

但是换个角度讲,艾力绅在造型上的保守并非是无意创新,更多的也许是刻意保留。与奥德赛偏向私人用户的取向不同,艾力绅的公商务属性要更强,而对于这类用户群体来讲,外观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更为低调的外形才更符合他们的口味。

空间篇

两部车同为7座的MPV,但是在座椅的布置上却大不相同,奥德赛采用第二排三座、第三排两座的布局,艾力绅则是第二排两座、第三排三座(驾驶室同为两座)。

此外,后排车门的开启方式也不同,奥德赛的后门与轿车相同,采用侧开的方式,但车门的长度与开度都要比一般轿车更胜一筹。作为高端MPV,艾力绅全系标配了双侧电动滑动门,不仅侧门滑动幅度大,在狭小空间,例如左右侧都有车的停车位乘员进出更方便,电动门更可停留于任意位置,乘员在车内休息时自由度更高。

奥德赛的第二排座椅在布置上也与一般旅行车或是轿车无异,为可4/6拆分的联排座椅,左右两侧为全尺寸,中央则是带头枕的小型座椅。但在功能性上,奥德赛的第二排座椅却不辱MPV之名,第二排座椅不仅可以4/6拆分放倒与独立前后滑动,在放倒之后中央座椅的椅背立即成为一张带有2个杯架与一个储物格的小型桌面。将前排副驾驶席座椅靠背向后完全放倒之后,第二排乘客便可得到一个拥有舒坦腿部空间的“睡眠空间”。

与其说艾力绅的第二排布置了两张独立的多功能座椅,不如说是布置了两张沙发。与奥德赛偏硬的第二排座椅相比,艾力绅的座椅要柔软的多,且坐姿更符合人体工学,以至于在我陷进艾力绅的第二排座椅后产生了“赖着不走”的想法。对于那些繁忙公务缠身的重要宾客来说,艾力绅的座椅的确能够提供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

艾力绅1805mm的车高提供了非常充裕的头部空间,宽大的第二排车窗亦能够完全放下。高配车型在第二排车顶带有独立的液晶显示器和DVD光驱,对于艾力绅来说,第二排舒适的乘坐体验是整车的核心诉求。

相比之下,奥德赛第二排的乘坐舒适性就要失分不少,尽管座椅调节方式多样,但车身尺寸上的劣势无法提供艾力绅般宽敞的空间。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奥德赛座椅坐垫的厚度要薄不少,坐垫与靠背乘坐感偏硬,联排座椅也无法提供艾力绅第二排两张独立座椅的尊贵私人体验。由于奥德赛偏向轿车化的相对低坐姿,即使车高仅有1570mm,但头部空间要比大多数轿车都更加理想。

由于第二排采用联排座椅设计,进出奥德赛的第三排必须要先将第二排座椅折叠滑动,这意味着第三排乘员出入时会给第二排乘员带来不便。得益于2830mm的轴距,奥德赛在将第二排座椅稍稍向前滑动的情况下第三排乘员也能拥有不错的腿部空间,但第三排的头部空间却并不理想,加之第三排侧窗面积狭小且不能开启,奥德赛的第三排座椅对于成年人来说乘坐体验并不理想。

这样的状况在艾力绅上则要好上不少,尽管第三排空间不如第二排那么奢侈,但依然可以让人接受。

两款车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在不放倒第三排座椅的情况下行李箱空间相当有限,这种情况下奥德赛的行李箱容积仅有259升,艾力绅的具体数字我未能查找到,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并不会比奥德赛好多少,想要满载7人长途旅行对两车来讲都不大现实。

艾力绅 28.38万~31.98万

长/宽/高mm 4935/1845/1805

nlc202309011900

轴距mm 2900

轮距前/后mm 1585/1585

发动机 直列4缸

排量cc 2354

功率kW/rpm 133/6800

扭矩Nm/rpm 202/2500~5500

变速箱 5挡自动

制动前/后 盘式/盘式

轮胎规格 215/60 R17

0-100km/h ≤15s

奥德赛 22.98万~28.68万

长/宽/高mm 4810/1802/1570

轴距mm 2830

轮距前/后mm 1557/1552

发动机 直列4缸

排量cc 2354

功率kW/rpm 133/6500

扭矩Nm/rpm 218/4300

变速箱 5挡自动

制动前/后 盘式/盘式

轮胎规格 215/55 R17

0-100km/h ≤12.3s

汽车周刊读者:EDDIE

艾力绅的造型明显要比奥德赛大气得多,宽敞的内部空间也是奥德赛远远赶不上的,双侧电动侧滑门感觉非常上档次,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高端 MPV。奥德赛要更有个性,驾驶的感觉也更好,对于这些不经常使用第三排座椅的车主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艾力绅的驾驶席应当属于职业司机,相信更多人会选择陷在第二排柔软的座椅当中。至于奥德赛,我并不排斥坐上驾驶席。

驾驶篇

同样来自本田的两位主角在关乎驾驶的硬件上其实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例如相同开发平台、相近的悬挂形式、同样来自K24家族的发动机以及差别不大的5挡自动变速箱,但驾驶起来,感受却截然不同。

若是平时驾驶雅阁的车主进入奥德赛坐在方向盘之后,一定会倍感亲切,因为奥德赛的坐姿实在是太轿车化、太雅阁化了。当然,作为MPV,奥德赛对于前排空间的利用上还是有所优化的,比如将驻车制动器为踩踏式、排挡杆由前排主副驾驶席之间改到中控面板,从而在主副驾驶席间腾出的空位间设计出一块可收折的储物箱。

奥德赛所搭载的是2.4L K24A6发动机,在6500rpm时输出133kW的最大功率,4300rpm时爆发出最大扭矩218Nm,数据中规中矩,谈不上亮眼。实际驾驶起来的这台发动机的表现却相当活跃,动力虽谈不上强劲,但轻踩就有的加速性会让人忘掉奥德赛1700公斤的整备质量。5挡自动变速箱表现中规中矩,稍加留心便能察觉到变速箱换挡的动作,但力道衔接顺畅,并不会带来恼人的感觉。可惜这一代奥德赛变速箱不提供手动模式。

奥德赛操控的感觉很像是乘坐了4名乘客的雅阁,车尾增加的重量并不会给驾驶者带来什么负担,整体呈现出高水准轿车般的驾驶感受。

再换乘到艾力绅的驾驶席,第一感觉就是坐姿非常的高,加之艾力绅车头短小,此时的视线就像是在驾驶mini巴士。艾力绅的方向盘会在驾驶者握住它的当即就传达给驾驶者“我不擅长运动”的信号,方向盘握感稍显纤细,转向力度要比奥德赛重且左右圈速更多,面对同样的弯道奥德赛在打方向盘时无需换手,但驾驶艾力绅就非要打一圈方向盘才能顺利通过,此外,艾力绅方向盘的回馈信息也少的可怜,基本上单凭方向盘手感驾驶者无法获知前轮处在哪一个转向角度,至于路面状况,就更别奢望了。

艾力绅的动力来源于2.4L K24Z5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也服役于思铂睿,但用在艾力绅之上,调校有些不同。133kW的最大功率与奥德赛相同,但这台发动机在2500~5500的转速区间内都能持续输出202Nm的最大扭矩,扭矩发放区间相当理想,可惜艾力绅高达1900公斤的体重剥夺了发动机表现的机会。艾力绅的动力表现实在只能用不温不火形容,即便油门到底也不能带来明显的加速感。

此外,艾力绅的体重也拖累了它的油耗表现,在我们把试驾车交还给经销商时,我特意留意了两辆车在试驾过程中的平均油耗,奥德赛是10L/100km,而艾力绅是13L/100km。

总结

不难发现,两款车型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比。奥德赛与艾力绅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取向。

奥德赛发展到今天的第四代,越来越像是一款7座的旅行车。偏向轿车的驾乘感受更符合大家庭的用车需求。

艾力绅则完全是标准的商务MPV,外观足够稳重大气,乘坐舒适度一流,但驾驶起来过于平淡。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 篇12

一、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思想

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身上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并在他身上倾注自己的孤独与反抗, 也表达了他不满和蔑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说, 复仇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极具悲情色彩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同情, 通过塑造这一形象, 强烈地控诉了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主人公最后复苏的人性则反映出了作者所具有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可以这么认为, 在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身上折射出了艾米莉·勃朗特全部的激情、力量、愤慨、同情和理想。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相容相系。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作者描写了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 这对于作者塑造人物和表达小说主题进行了恰当的铺垫和渲染。“呼啸”一词的英文是当地的方言, 其含义是席卷而来的暴风使大自然发出的咆哮的声音。在山庄, 北风常年不断而且十分猛烈, 迫使所有的树木不能像天空生长, 而是倾倒向一边, 树木的这种不正常的发育, 使他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优雅体形, 被狂风吹得萎靡不振、树形扭曲, 这一状态显然是象征了终年不断地承受压力摧残而扭曲的人性。

爱情具有排他性, 在爱的反面则是恨。当人性因社会环境的恶劣而扭曲时, 人本能地就会选择低层次的残忍和报复。在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身上, 艾米丽表现了变态和扭曲的人性, 同时作者又对扭曲人性的回归充满了信心, 强调了在其中爱所具有的主导作用。

二、希斯克利夫性格的双重性分析

小说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双重性格, 主要因为在他的身上集中展现了爱的强烈和恨的痛彻, 他深爱着凯瑟琳, 而且胜过爱他自己, 但是却又在爱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扭曲残暴。当凯瑟琳背叛了他的时候, 希斯克利夫消失殆尽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儿爱, 并且由爱而生恨, 而强烈的恨又激发出了他强烈的不屈、坚硬、残忍的个性, 这种爱把他的一切都扭曲了, 使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和恶棍, 世界观的扭曲令他到死都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综上所述, 可以说希斯克利夫具有复杂矛盾的性格。希斯克利夫用两个词来概括他的未来, 那就是死亡和地狱。他认为失去了凯瑟琳, 活着也是在地狱里。对希斯克利夫来说, 凯瑟琳就是他的全部, 比他自己重要得多。

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始终被凯瑟琳控制着, 他说: “但愿我能一直揪住你, 直到我们两个都死了为止! 我可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不论是活着的凯瑟琳还是死去的凯瑟琳, 都同样深深地影响着希斯克利夫。他带着泪水、痛苦和绝望咒骂凯瑟琳, 对凯瑟琳不予宽恕, 甚至在凯瑟琳死去18年之后, 希斯克利夫还要把坟墓掘开, 以便自己能够查看她的脸, 当他看到凯瑟琳在坟墓中安静地躺着时, 希斯克利夫感到一种深深的安慰。他诅咒凯瑟琳的灵魂永无宁日, 永远追随、纠缠、折磨他, 直到他自己死去。最终希斯克利夫由人蜕变为魔, 他的人性彻底地被扭曲了, 也彻底地堕落了。而在这种变态的过程中, 疯狂的爱和强烈的恨哪一个的作用更大呢? 是发自灵魂地对凯瑟琳的爱, 同时又是痛彻心扉的对凯瑟琳的恨, 把他折磨得由人变成了魔。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互相地纠缠着、折磨着, 甚至彼此在相互谋杀, 他们之间的爱与恨没有终结。

三、解读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

小说《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名弃儿, 后来被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因此, 希斯克利夫从小就受到恩萧家族其他成员的侮辱与歧视。老庄主恩萧的夫人、少庄主亨德利都厌弃、记恨他, 甚至山庄的仆人都敢对他进行欺辱。当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彼此深沉而强烈地相恋的时候, 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与同情彼此的命运。但是, 受门第观念深刻影响的凯瑟琳最后选择要与画眉山庄的继承人埃德加结婚时, 希斯克利夫顿时感觉自己失去凯瑟琳后就一无所有了。凯瑟琳最终的婚姻选择, 把她自己推到了背叛者的一边, 在她的生命中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她对于世俗选择了屈从, 不仅背叛个人的感情, 而且违背个人本来拥有的天性, 挣扎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直到最终死去。而凯瑟琳的背叛更是把希斯克利夫推上了复仇的不归之路, 而且不能回头、无法自我救赎。于是, 希斯克利夫火山喷发一般实施着自己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 而且又如天上的暴雨般不可控制。由于他心中的希望被彻底地摧毁了, 他变得什么都不顾忌, 因此必然会有他出走后重新回来进行疯狂的报复。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 AbrahamHarold Maslow) 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在人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他的基本需要具有不同的层次, 而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 人只有天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才能完成自我的最终实现。因此, 人类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实现基本需求的满足,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他会把这一目标看得比一切别的东西都要高。在小说中, 原来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之所以选择忍耐亨得利对自己的屈辱待遇, 是因为有对凯瑟琳强烈的爱支撑着他。但是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的时候, 必然会彻底地改变他的精神世界。

读者大多会同情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动机, 同时更无限惋惜其复仇的悲剧性。他采取压迫者的手段与标准报复压迫他的人, 同时他也选择背叛抛弃了自己原有的人性, 把自己与曾经的恋人凯瑟琳的联系彻底地割断了。最终的结果是他用来复仇的武器诅咒了他的一生。

作者之所以把备受社会摧残的希斯克利夫作为主人公, 并将其放到小说的核心位置, 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具体说就是当时的人们虽然渴求友谊、爱情和知识,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孤独以及道德的沦丧。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在小说中为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处于挣扎中的心灵历程, 并深切地同情他们悲剧的爱情, 更是对纯真美好的爱情被冷酷的社会制度所扼杀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命运的悲剧性, 充分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以及冷酷的门第观念摧残、扭曲了原本善良的人性。

最终大多数读者选择谅解希斯克利夫残忍恶毒的复仇行为, 主要是因为读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希斯克利夫不单单有复仇者残忍的一面, 他更有作为恋人无比痴情的一面, 正是由于他的爱备受挫折, 才导致他憎恨和报复周围的一切人。在恋人凯瑟琳死去18年以后, 他把自己的老情敌逼死了, 并把其全部的财产据为己有, 直到他亲手打开凯瑟琳的坟墓, 亲眼察看她在坟墓里躺着才作罢。但是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并没有带给他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以及精神的宁静, 他始终回忆着自己的唯一的一次爱情, 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此, 他经常深夜在附近的庄园徘徊, 期待着能看到凯瑟琳和自己的幻影, 可以说他这是在有意识地一步步把自己引向精神幻觉、疯狂和死亡之路。在小说的最后, 他最终得以摆脱复仇的心理重压, 因为哈里顿和小凯瑟琳具有相似的天性, 并在画眉山庄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呼啸山庄留给了男女主人公的灵魂, 从此他们的灵魂得以安宁, 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和谐。

四、结语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在作者生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 《呼啸山庄》由于其魅力独特而引发了方兴未艾的研究热潮,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喜爱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 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复杂残酷的社会现实。出于人的天性, 人类渴求现实的幸福, 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压抑扭曲了人的欲望, 使之变得畸形, 那些原本健康的、积极的人性因而变得消极和病态。其中希斯克利夫的灵魂就是这样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了, 正是当时社会的摧残, 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性。

摘要: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 写作于19世纪, 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 向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颇为挣扎的心灵历程,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同时对于社会制度的冷酷及其扼杀纯真爱情的行为, 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分析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阐述在社会扭曲的情况下人性所发生的扭曲、折裂和毁灭。换言之, 正是因为特殊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造成了人物的特殊性格, 进而导致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环境,双重性格,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王惠君, 王惠玲, 译.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1:54-60.

[2]袁翠珍.一个扭曲的灵魂——简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历夫[J].淮阴师专学报, 1992, (2) :15-17.

[3]张薇.环境、性格、命运——《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漫谈[J].时代文学, 2011, (12) :29-31.

[4]李小鹏.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J].职业圈, 2007, (16) :32-33.

上一篇:精制反应器下一篇: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