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实质(精选12篇)
阅读的实质 篇1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模糊性”,实质就是在阅读教学理念上强调整体性;在阅读教学观上强调学生在多义性、多样化、亦此亦彼中自主建构,突出创新;阅读教学目标观上,强调培养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
一、文本理念:反对支解,强调整体
文本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有机融合,完整统一。在这融合、统一中突现出文本各个部分共同的特点、性质、规律,其特点、性质、规律,又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游离的抽象存在,而是渗透、融铸在各个部分之中的,同时又赋予各部分以整体的美感和生命力。
鉴于事物的整体美与结构整体性原则,我们不可任意的对文本精确还原和量化分割。文本是作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而存在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它们血肉相连的表现为一个整体,体现整体的生命力与魅力、感染力与艺术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倡导整体把握。
当然,也并不意味部分之间绝对不可分而必须把文章囫囵的吞下去。这里强调整体的模糊性,是强调在整体之上的相对独立的分离部分,而分析部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整体,并且在分离之后,仍要回归整体,以整体的姿态展现给读者,而非零星的知识碎片。假如把作品里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从作品这个整体里截然分开,一层一层地剥离,一步一步地细化,结果偏离作品这个整体,而得到一堆像游离身体之外的细胞一样的东西,可想而知细胞的重要性将化为虚无,毫无意义,反而对身体有害;如果有机的将它纳入身体之内,那对之于身体是毫不可少,至关重要,所以这里强调整体,亦强调回归整体。总而言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应是“整体——部分——新整体”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过程观自主建构,突出创新
斯皮若等人1990年提出认知弹性理论,其原理之一就是,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表明,有理由、有根据的正确理解会因背景的不同而存有差异。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止一个的正确答案。
由“十字交叉形”这一隐喻引申开来,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多个“十字交叉形”的网络。首先,一个文本就是一个“十字交叉形”网络,从浅表层看,文本的构成元素字、词、句、段、篇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图式中并不是顺序性的序列显现,而是根据各自不同的心理对这些元素按照自己的理解而形成模糊的网状结构;从深层意义看,它是一个意义网络。文本的意义是多层次性的和多义指向的,还有文本的作者义、学者的阐释义(不同流派、不同学者、不同角度的阐释义)、教师、学生的理解义等等足以从不同经度和纬度构成“十字交叉形”结构网。其次,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态的、动态的“十字交叉形”系统。教师、学生、文本、情境四要素在过程中相互作用,生成意义,创造意义。再次,阅读教学资源更是一个庞大的“十字交叉形”网络。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学生自我的、家庭的、社区的、自然世界的、社会的、虚拟世界的……各种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网络。
这些阅读过程中“十字交叉形”网络内部与之间充满了相对性、多义性、多样化、亦此亦彼等多种不明晰与不确定,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面刺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图式,完全意义上冲破了现代阅读教学从明晰起点到明确终点的单一的线性过程模式,亦即“教师——文本——学生”(教师传递明晰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终极的知识)的过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维“十字交叉形”的不确定的网络过程,即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知识从不同方向与层次出发映射到教师和学生心里,又经过多种碰撞,构成多维的知识表征方式,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意义上的超级链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网络,并像生活一样处于不断发生、转化和变化的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常常表现为不确定性的“产生——消除——再产生”,其实这就是一个超越稳定性、激发内在创造性潜能的过程,通过学生自组织、自建构,达到“不经意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创新境界。
三、阅读教学目标观
从语文教育的“知识中心论”走向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论”。
知识中心论是长期以来受唯科学主义观影响以及对西方教育理论的盲从下的“畸形儿”。斯宾塞在《教育:智力、道德与体力》中问道:“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唯一的答案是——科学。在所有方面都是如此。”这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科学理性观念,它驱逐了人的欲望情感和想像等非理性因素。表现在语文教学上:把语文教学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把文本当作物质化的对象进行阐释,过分关注知识与纯技能的训练。正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所指出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掌握更多的知识,掌握知识体系中分支的分支,直至无穷,这种‘全面狂’是过度强调教育的一种价值——以知识为目的,而忽视其他价值的结果。”[1]“这种过度的工具化使语文教学逐渐步入丧失情感意趣、沉湎于知识技巧的怪圈。它使语文丧失了最为根本的想像性、体验性、审美性等人文性特征,沦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 、知识之学,甚至变成机械的应试训练。”[2]知识化工具化了的语文教学不注重语言感受力、想像力、描述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忽视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个性差异,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课堂里只允许循规蹈矩的问答,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对于这种过分重视认知而严重忽视情感的状况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早在20世纪上半叶,朱光潜就指出,德育、智育、美育“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的教育中,只有智育被人看重,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还没有人否认,至于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3]专家的提醒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注意,语文教学之路由此愈走愈尴尬,越走越远,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众叛亲离”的科目。
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突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同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语文素养”成为一热词,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索和讨论。下面择取两种极具代表性的阐述:
语文素养是指经过长久的语文训练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一种语文品质,及在此基础上养成的内在的语文修养。这里我们表现出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由外在的知识、技能深化到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融注到人的心灵与品质之中,指向人的素质修养。因而它与生命体的内在感觉和感受力一脉相连。缘其如此,专家学者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
参考文献
[1]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潘庆玉.背景.理念.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8).
[3]朱光潜.朱光潜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阅读的实质 篇2
中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在充分吸收日本、美国创意设计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研发出来的瓜果书系列产品开创性地集合了时尚创意和园艺科学理论的本质。国内瓜果书的设计和制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瓜果书的设计富有创意并体现了瓜果书的精髓。瓜果书最早起源于日本,日本最早致力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发推广, 瓜果书的设计和制作发轫于创意产业的勃兴和园艺科学理论的发展。 在日本农产省和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共同推进下,瓜果书应运而生。瓜果书,通俗讲来,就是一种“书本里能长出花花草草,瓜瓜果果的有机书”。但这个美丽的童话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瓜果书,本质上是科学和设计的巧妙结晶;是结合了工业设计的先进理念和园艺科学的成熟技术,从而打造出的极具创新意识的工业产品。 瓜果书里边含有有机介质,营养介质以及迷你种子。 在日本,各地商场和书店均有“瓜果书”出售,诸如“番茄书”、“黄瓜书”、“茄子书”等应有尽有。这些外貌似书本的产品表面包装有防水纸,其内塞有石绒、人造肥和种子等。人们购回后按照其内附赠的种植说明,只要每天浇水,便能长出手指粗细的黄瓜、弹丸似的番茄、拳头大的黄瓜等;一般情况下,一本“番茄书”经培育可长出150—200个迷你果,一本“黄瓜书”可结出50—70条袖珍瓜。这种时尚新颖的创意产品一度在日本成为最为畅销的工艺创意产品。瓜果书在欧洲美国的发展日渐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瓜果书更加注重于无土栽培技术在瓜果书中的应用,同时将瓜果书的外观设计加以多样化。瓜果书在美国的发展的显著特征便突出反映在技术优势和产品外观设计多样化。
简单的实质 篇3
多年来,被称呼为“简单”从来不是正面的意思,被称为“思维简单”或“笨蛋”则完全是负面意思。它的意思是说你傻,容易被骗或低能。难怪人们害怕变成简单。耶鲁大学人类关系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翰·柯拉德描述了七种常见的害怕:害怕失败,害怕性,害怕自卫.害怕信任他人,害怕思考,害怕开口。害怕独处。
看来.不想简单(或不寻求简单解决方案)是源自“害怕思考”。由于害怕思考,我们自己就不考虑问题,而是依赖他人之见。为此,全球管理咨询业务到2000年有望增长到3140亿美元。
简单具有庞大的力量。复杂问题一经极度简化,人们不用考虑很多就能轻松做出决定。然而,心理学家卡罗尔·穆格从另一个观点谈论这个问题。她谈到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遗漏妄想”。人们有种感觉,觉得必须涵盖所有的选择,因为随时都会受到攻击。你不能遗漏任何东西,否则它可能对你的事业造成致命伤。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有一个创意。而那个创意失败了,你就得不到保障。此外,由于人们如此渴望成功,于是强化了第一种害怕——“害怕失败”。
通常,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大多数管理培训教会我们应付每个变数,找出每种选项并且分析每个角度。这就导致了极端复杂。聪明绝顶的人做出的提案和建议书也最复杂。不幸的是,当你开始寻找所有不同方案时,就踏上了通往混乱之路。结果,创意彼此冲突,员工各奔东西。要做到简单,就必须缩小选择范围,并回归到一条单一道路上。
穆格博士对时髦词的观点颇为有趣。她认为。管理上的时髦词就像我们爱上的电影明星。在精美书套和激情演说者的陪伴下,时髦词出场了.它有我们都喜爱的东西:感召力。我是否理解这个小明星无关紧要。因为我已经爱上它了。此外,人们害怕质疑大人物或向他们认为的大创意提出挑战,那是“害怕开口”。
要克服这些天生的恐惧,最佳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好比芭蕾演员在做脚尖旋转时避免眩晕的方法。诀窍是每次头转回来时盯住观众中的一个物体。当然,你必须找出要集中注意力的正确问题。如果你是富豪,要全力关注的问题就是当竞争品牌试图抢占富豪的概念时。该如何保持富豪在“安全”概念上的领导地位。
但有时问题并非显而易见。最近几年,全球卓越的营销者宝洁公司(P&G)就是这种例子。这个世界需要 31种海飞丝洗发水吗?或52种佳洁士吗?宝洁总裁达克·贾格尔在《商业周刊》上说:“多年来我们给消费者制造了这么多困难,这让人震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然而实施起来是个复杂过程。宝洁公司把产品配方标准化,减少复杂交易和优惠券。宝洁废除了 27种促销形式,其中包括附赠和向某些顾客赠送金鱼之类的古怪策略(很多金鱼在冬天的运输中被冻死)。宝洁公司也废除了边缘品牌.减少了产品线,并且控制推出新产品。出售的产品少了,那么销售额会下降吗?错。单单在头发护理业务,宝洁公司通过削减一半品种就增加了5%的市场份额。在过去的五年里,宝洁运用简单原则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生意。这就是简单的力量。
第二章常识让事情变得简单
常识是消除害怕简单心理的真正方法,是社会公认的显而易见的真理的东西。可惜人们去工作时常把常识抛于脑后。如果你在字典中查“常识”的定义,你会发现,常识是天生的优秀判断力,它与情绪差异和智力敏锐度无关。常识也并非建立在特殊技能知识之上。换句话说,你看到事情的真实面貌。你仅依据逻辑行事,并在决策时摒除感情和个人兴趣。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设想一下,如果你随机问10个人,如果凯迪拉克看上去像雪弗兰,它会卖得如何,大概他们都会说:“不太好。”这些人在做出判断时就只用了常识。他们没有数据或调研支持他们的结论,也没有技能知识或智力敏锐度。对他们来说,凯迪拉克是宽敞、昂贵的汽车,而雪弗兰是小型、便宜的汽车。他们看到事情的真实面貌。然而在通用汽车公司,那些负责人不是以真实面貌看待世界。他们忽略了常识,推出了凯迪拉克西马龙后,又推出了凯蒂,这又是一款看上去像雪弗兰的凯迪拉克。像西马龙一样,凯蒂卖得不好,因为它不合常理。
经济学家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告诉没有经验的人直觉认为对的东西是错的,宣称人是“效用最大化者”。在经济学家的话中,我们成了“自身利益的计算者”。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我们都有足够的信息,我们将做出理性的决定。任何人如果在营销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都会发现人们有时候非常不理性。四轮驱动汽车是设计用来在公路之外开的,它现在非常流行。有人驶离过公路吗?不到10%。人们需要这些汽车吗?其实不需要。他们为何买这种汽车?因为其他人都在买。这就是“理性”吗?这个世界无法套人数学方程式。世界毫无理性之极,这才是现实。
现在说说智力敏锐厦。当公司被描述世界发展方向的精妙调研和论证哄骗时,常常会犯错(其实没人知道世界发展方向,但是很多人假装知道)。他们精心杜撰的观点之中通常掺杂一些伪装成事实的错误假设。比如,很多年前,有人让施乐公司相信未来办公室中的每个产品——电话、电脑和复印机——会成为一个集成系统(糟糕的预测)。在这个领域生存,就必须提供所有产品。因此,施乐公司必须收购、制造电脑和其他非复印机设备,以便为这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自动化世界提供产品。施乐被告知它可以这么做,因为人们把它看成是一个成熟的高科技公司(这是个错误假设。实际上,人们认为施乐就是一家复印机公司)。在投入几十亿美元的20年后,施乐意识到未来办公室还是没有出现。而任何不能复印的施乐机器都陷入了困境。这是个技术知识和智力敏锐度掩盖了优秀判断的惨痛教训。
最后,谈谈关于商学院教育的一些想法。看样子,商学院教育也掩盖了常识。当学生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习后,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表明MBA身份的词语和句子。他们对术语非常熟悉,比如“风险/回报比率”、“折算现金流量分析”,“推动数字”和“预期价值”等等。没多久,所有这些不常用的语言就掩盖了论证思维和没多久,所有这些不常用的语言就掩盖了论证思维和常识。罗斯·佩罗在参观哈佛商学院后指出:“你们这些人的问题在于,你们所说的环境扫描,我把它叫作朝窗外看。”
要做到运用简单、常识性的词语思考,你必须开始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1.抛开个人主义。好的判断基于事实。你越是以个人主义看事情,离事实就越远。2.避免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都希望事情按某种方式进行。但是事情如何发展往往不受我们的控制。优秀的常识往往和事物的发展方向相一致。3.要善于倾听。从定义上看,常识建立在他人的想法之上,它是很多人共有的想法。不听群众意见的人就不能获得重要的常识。 4.不要只顾自己。有时事情看起来和真实面貌刚好相反。因为有人打小算盘,所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优秀常识基于很多人的经验,而不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第三章复杂语言蒙蔽
商业人士正忙着发明他们自己的语言。《财富》杂志曾报道,麻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的一个专门向小企业主传授写作技巧的公司挑出了在财富500强公司中流行的管理者谈话用语,称之为“地狱备忘录”:高层领导坐在直升机上看景象(老板们盯着下周后的工作了)。附加价值是级数加速利润曲线的楔石(提供更多消费者想要的产品,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我们必须实现主动管理(让我们都做计划吧)。我们利用了跨功能专家的合作{不同部门的人互相交流)。不要挤压员工的津贴项目(不要拿着员工的薪资鬼混)。你的工作,就目前来说,被认定为“保留”(你还没被解雇)。
商业人士谈事情为何神神秘秘,我们判断,商业人士觉得使用这些华而不实的词,会让他们显得机智、高深和重要。但其实这让他们无法被人理解。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器非常成功的总裁,他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说得很好:“缺乏安全感的经理制造复杂。紧张兮兮的经理使用厚厚的令人费解的计划书和热闹的幻灯片,里面填满了他出生以来知道的所有东西。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混乱。人们必须具备自信,变得清楚、简洁,以确保他们的组织中的每个人——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理解业务要达到的目标。但是这不容易。你无法相信让人们变得简单有多难,他们非常害怕变得简单。他们担心如果自己变得简单,人们会认为他们思维简单。实际上刚好相反。思路清晰和坚强的人的是最简单的。”
那么,经理该怎么做来排除复杂?鲁道夫·弗莱什博士向写作中的华而不实和阴郁发动了正义挑战。他第一个指出,商业中像讲话那样写作的人会写得更好。你可以通过遵循清晰写作的10个原则战胜模糊:用短句;挑简单的词,不用复杂的词;选熟悉的词;去除不必要的词;在谓语中用动词;像说话那样写作;用读者能理解的术语;切合读者的经验(定位的实质);充分利用多样性;为表达而写,不要哗众取宠。在写作和谈话中,你必须鼓励简单直接的语言,摒弃商业上的专业术语。
你必须鼓励简单,还因为这促使更好的聆听。《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曾报道说,大多数人说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150个词,然而人的大脑海分钟能轻松处理 500个词,这样人就有足够时间产生心理焦躁。即便说话人尽量不复杂和误导,要让人听下去而不是假装在听也要付出很大努力。如若会议和报告会不够简单或没有切中要点,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多年前,我和一位同事参加了一个两小时长的会议。会上,一家设计公司提出了一个标志设计项目建议,需耗资几百万美元。和往常一样,报告人用了像“形态”和“范例”之类的词,并笼统提到了“色彩偏好”。这次会议充斥着晦涩和复杂概念。我告诉我那位同事,我听不懂他们说了什么,并要他给我复述概要。他突然笑了,看上去非常轻松,随后承认他也完全听不懂。只是害怕承认,因为这会让他显得很笨。结果,那家公司浪费了上百万的钱换掉了一个非常好的标志,因为会上没人有勇气要求报告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他们的建议。
这则故事的教训在于,应该让一个复杂的词或概念受到质疑,否则,你就会犯一些代价昂贵的错误。告诉报告人把他们的复杂术语翻译成简单的语言,不要害怕说,“我不明白。”你绝不能容忍智力上的傲慢态度。别怀疑你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最准。别怕被人认为傻,在有些方面,听起来最幼稚的问题可以变咸最深奥的问题。
彼得·杜拉克这样评论简单语言:过去40年里最为退化的趋势之一是,如果你容易被人理解,你就是庸俗的。在我年轻时,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任何学科的领袖——让众人了解,是理所当然的事。爱因斯坦花了多年时间和三位不同的合作者工作,以便让他的理论相对容易地被外人理解。甚至凯恩斯也非常努力地让他的经济学可以被人理解。
论“翻译变体”的实质 篇4
关键词:翻译变体,变译理论,变译本质
1. 导言
中国翻译史上有种独特现象,精通外文深谙中国文化的严复称其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非正译”,具非凡文学才能的林纾与通外文者合译的一百多部译作通常认为是非真正的译作,却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独到的价值,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如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类翻译现象,就需要我们更新翻译观念,换一换研究视角,创立新的理论。这类翻译现象常常被人忽视,或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被扔进废纸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得不到准确理解和解释而导致研究的偏误,与翻译研究的新拓展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一些别具慧眼的学者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拭去历史的尘埃,把这类现象定为新的理论研究对象(许钧,2002)。变译理论便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代表。它是一种思想创新,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而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中国翻译理论界对所用术语从逻辑上进行研究,给术语下严格的定义,尚不多见。但这是将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将中国翻译理论推向名副其实的“翻译学”。(许钧,2002)
2. 变译理论的现状
人们对翻译标准或原则有各种提法,但其中“信”是几乎人人一致赞同的原则。“变译”中的“变”不属于“翻译”,而是翻译之前的一个行为,翻译这个行为以从原作中“摄取”出来的有关内容为对象;因此,只要译文“信”于这有关内容,就没有违反“信”的原则。反之,由于“‘变译’之‘变’是对原作有意的不忠实,是有意为之”。
“翻译变体(变译)”这一概念是变译论者基于一直以来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对原文信息的删节与增补;为使译文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自由地缩短与伸长,甚至改变其意境;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译本,如一首诗可以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甚至散文、故事诗;如庞德、林琴南的“创造性”的译法,韦利把《西游记》缩短成一册薄薄的Monkey等,而提出的。
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通手段依据原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动特征来确定,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和仿八种。“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增加的方式可分为释、评、写等;“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述”指用译语将原文内容转写或复述,对原作舍形取义;“缩”即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炼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信息量由大变小,远小于原作,篇幅由长变短;“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改”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了内容或形式乃至于风格。以上八种变通手段组织成十二变译方法: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仿译。
总之,全译是力求保持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性翻译(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变译则有所取舍和改造,二者构成了一对范畴。变与不变成了一道分水岭:一面是全译的研究,拟为“全译论”或“通译论”,另一面是变译研究,拟为“变译论”,二者构成翻译研究的全貌。“翻译变体(变译)”是全译的变样,即非全译。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它也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或方法)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能提供一套更大胆的传输信息的变通方法。变译的提出,体现了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标志着翻译观念的一系列嬗变。不仅如此,它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如摘译、编译、综述等十余种形式。
3. 变译的本质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应该把改译(改写加翻译)纳入翻译的范畴:“翻译和烹调的方法有煮、炖、烤、杂、炸、煎、蒸、炒等。翻译的方法虽然不那么容易分门别类。可是如果硬性规定某一种翻译才是‘正宗的翻译’,那就等于是规定某一种烹调才是‘正宗的烹调’。”(张南峰,1995)另有人反驳:殊不知各中烹调方法之所以都是烹调,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火将生食变成熟食。如果只把鲜食品晒干成食品,那就不是烹调了;翻译则是把原文变成译文,而改译则是“改写加翻译”,明显有两个过程;正如烹调,它是一个过程,“烹调再食用”是两个过程,我们当然不能说“烹调”与“烹食”是一回事,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值得一提:它们都与“烹”有关,并且“烹饪”及“烹食”的都是同一食物,内容并没有变。我们以为改译则是首先改变内容,再翻译这改变之后的内容,而不是翻译改变前的内容。
我们来看看“变”和“译”之间的关系。不仅“变”可以独立于“译”,而且“译”也可以独立于“变”。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面不一定跟着翻译活动。比如有人先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来却决定不对已摄取的内容进行翻译,而直接出版原文节选本(许多文摘出版物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个人进行了“变译”,但没有进行变译并不等于什么也没做。他做了事,就是实施了“变”这种行为。这就是说,“变”这种行为并不依赖于后面的“译”而存在。另一方面,“译”这种活动的进行,也不依赖于“变”,不对原作进行“增、减、编、述、缩、并、改”,翻译照样可以进行,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变”同“译”是两个独立的行为。
如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变译,不必否定原来翻译的定义,也不必否定“忠实”的原则,因为翻译的对象是改变之后的内容,对于这个内容来说,翻译仍然奉行忠实的原则。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变译只是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而决不能成为译者胡译、乱译的借口。
总之,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4. 结论
变译理论研究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变译”这个概念自成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知道,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要展开一种理论,确立一种新观念、更新概念和突破原来的框框是有必要的。变译理论界定了一个核心概念:变译。以这一新概念为主,再定出11个下位概念,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而这11种变译方法是经得起验证的方法。经过从逻辑学上对这一概念的探讨,指出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与原作有关的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变译理论还让人明白一个趋势: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要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开发信息,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7) .
[2]姜全吉.逻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 , 第2版.
[3]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 , 第2版.
[4]彭长江, 顾延龄.译海探秘[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8) .
[5]冯庆华编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篇5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行为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组织在激发工作人员动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土(William James)教授就曾发现,部门员工一般仅需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 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这一定量分析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每当出现困难情况影响工作任务完成时,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虑现有设备和环境条件的改进,殊不知,我们身边的下属身上还有如此大的潜力未被开发,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运用激励手段鼓舞员工士气上,很多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和障碍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认识激励的过程
激励的目标是使组织中的成员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一般情况,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激励的过程。
一个人从有需要直到产生动机这是一个“心理过程”比如当一个下属做了一件自认为十分漂亮的事情后,他渴望得到上司或同事的赞赏、认可和肯定,这就是他渴望被上司激励的心理“动机”。这时,如果上司及时而得体地用表扬“激励”了他,他在今后的工作会更卖力,甚至做得更好,这就使他产生了努力工作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肯定会导致好的“结果”,最后达到下属和上司都“满意”的成效。而这种双赢的满意效果会进入下一个绩效循环,诱发良性互动的激励效应。
把握好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打个比喻,厨师炒菜时,不同的时间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要等到发年终奖金时,才打算犒赏员工。在员工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尽速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比如,营销工作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工作,销售人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目标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压力,所以,营销主管就应该结合团
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队的销售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措施。我认为,营销的激励要强调及时性,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应该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一方面可以设计“年度之星”、“季度之星”、“月份之星”等,另一方面,还可以设计“年度进步之星”、“季度进步之星”、“月份进步之星”,以及激情活力奖、团队合作奖、智慧建议奖、增长奖、开拓奖、网络建设奖、市场秩序奖等单项奖,以及时奖励做出业绩和取得进步的员工,做到“赏不逾时”。
实行差别激励
人的需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千差万别,不同员工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并且因员工不同时期的需要,实施差别激励,达到“你所给予和激励的正是他所最需要的”。
针对员工的需求量身定制激励措施,要求经理人提供的奖励必须对员工具有意义,否则效果不大。每位员工能被激励的方式不同,经理人应该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激励,供员工选择。例如,对上有老母、下有儿女的职业妇女而言,给予他们一天的假期奖励,比多发奖金或许更有吸引力;而对于衣食无忧、渴望上进的单身汉,奖励他们外出学习培训则可能正是他们的最大愿望。
为了激励业务员更好地完成销售目标,营销总监发布了这样一项奖励措施:年终销售业绩前两名,奖励九寨沟双飞旅游一次。这项激励政策在小张、小李和老王三个人身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小张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别说九寨沟就是出远门的机会都很少,而且更没有坐过飞机,听到这项决定后,小张非常兴奋,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出去风光一趟。根据期望理论,小张的激励效价如果用满分为1来计算,凭小张的能力和干劲,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5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张的激励效用就是:1×0.5=0.5.小李是一位工作了将近五年的业务员,全国各地他跑了不少地方,飞机也坐过了,可是九寨沟却一直没有去过,九寨沟风景美丽他早就知道,也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去游览一番。这样看来,九寨沟旅游对小李的效价虽然不是1,但也很高,为0.8,凭小李的能力和经验,在三个人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8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李的激励效用就是:
0.9×0.8=0.72.老王是一位老业务员,是三位中资历最老也是业绩最出色的一个业务员,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他没有去过的地方,九寨沟他已经去过两次,而且,他老婆刚刚动了一次大手术,并因此欠了不少债,人们都知道老王现在最缺的是钞票。可以看出,九寨沟对他已经失去了价值,效价应该是0,凭老王的能力和业务关系基础,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10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老王的激励效用就是:0×1=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项激励政策在不同的员工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为了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领导者应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因人而异的制订一些奖励措施,以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注意激励形式
有时候,形式比内容重要。比如一家公司坚持每年一度的“销售精英红地毯”大型庆功仪式。后来,有的员工提议说,搞红地毯活动劳民伤财,反正是发钱奖励,给每个人一个结结实实的存折不就得了。于是,公司组织了一个专门调查,结果87%的员工认为红地毯活动意义重大。有的员工说:“我连做梦都在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走上红地毯,接受领导和大家的祝贺,红地毯是我的职业目标,金钱的多少倒在其次。”之后,这家公司一直保留了这一激励方式,公司总裁在一次员工大会上说:“等到公司20周年大庆的时候,我们要把红地毯铺在人民大会堂里,大家有没有踏上红地毯的决心和信心?!”“有!”台下欢声雷动。
也有一家公司,销售员的工资、奖金和提成都是通过银行卡支付的,有一次,银行卡系统出点问题,公司没有办法只好到银行提取现金发放。老板偶尔路过财务室,看到领到钱的员工数钱时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的神情,不禁受到了触动。之后,公司取消了银行支付的方法,全公司的薪酬发放一律改为现金支付,并且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进行,会议室的舞台上张贴着员工的绩效考核公告、当月英雄榜、特别奖励榜等,发放之前,公司老板做一个简短的月份绩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由老板亲自发放工资、奖金和提成。台上表扬台下数钱,好不热闹!
一位销售经理也谈道,最让他激动和难忘的,不是他拿到月份销售业绩冠军的时候,而是他的主管和老板特地到家里来祝贺时的情景。他说那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星期天的一大早,他的主管和老板带着鲜红的大红喜报和感谢信,而且,感谢信上竟然写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的名字,看到全家人惊喜、自豪与幸福的笑脸,我内心在默默地发誓:今后一定会干得更好!
并非只有金钱
对于大多数经理人来说,行使加薪、提职等硬性的激励权力有限,但有作为的经理人并没有放弃激励下属和员工的努力,他们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软性激励方法。
比如,肯定和欣赏。读过《杰克。韦尔奇自传》的人,肯定对韦尔奇的便条式管理记忆犹新。1998年韦尔奇对杰夫写道:“……我非常赏识你一年来的工作……你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和付出精神非常出众。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无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就行”。在这本书的后面有韦尔奇从1998年至 2000年写给杰夫的便条。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便条对下级或者朋友的激励让人感动,而这种尊重和付出也带来了韦尔奇所料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比如,不定期的团队聚会。如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前的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团队庆功会等,这些都可以成功地将员工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同时,最好再将这些活动通过图片展示、DV摄制等手段保留下来,放在公司或团队的网站或网页上,让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永恒,时刻给员工温馨的体验与团队归属的激励。
再比如,生日放假。一家公司规定,公司的员工不仅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可以放假,而且在配偶生日这天也可以放假。这种充满人性关怀得做法,给了员工们一个与所爱的人共享浪漫时光的机会,让大家感动于公司的良苦用心。而事后,员工们自然会把这种快乐氛围带到工作中去。
有时候,真诚地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你真棒!”、“这个注意太好了!” 可能比一百元的奖励更有效;一个认可与信任的眼神、一次祝贺时忘情的拥抱、一阵为分享下属成功的开怀大笑、一张鼓励下属的便条或感谢信,可能比年终的模范证书还要管用;下属纪念日的一个电话、一件小小的礼物,或者一条短信的祝福和问候,都能表现出领导者对下属的一颗真诚的心。
其实,关于激励的话题其实并不陌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讲的就是楚灵王喜欢苗条腰细的宫女,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甚至为此葬送了性命。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你越奖励的行为,你得到的越多。你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奖励的。人和动物会做对他(它)们最有利的事,这是本能使然。你要求人们做出什么行为,与其仅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对这种行为做出明明白白的奖励和激励来得更有效。
领导的实质是激励 篇6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行为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组织在激发工作人员动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教授就曾发现,部门员工一般仅需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这一定量分析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每当出现困难情况影响工作任务完成时,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虑现有设备和环境条件的改进,殊不知,我们身边的下属身上还有如此大的潜力未被开发,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运用激励手段鼓舞员工士气上,很多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和障碍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认识激励的过程
激励的目标是使组织中的成员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一般情况,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激励的过程。
一个人从有需要直到产生动机这是一个“心理过程”(图中以虚线框表示),比如当一个下属做了一件自认为十分漂亮的事情后,他渴望得到上司或同事的赞赏、认可和肯定,这就是他渴望被上司激励的心理“动机”。这时,如果上司及时而得体地用表扬“激励”了他,他在今后的工作会更卖力,甚至做得更好,这就使他产生了努力工作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肯定会导致好的“结果”,最后达到下属和上司都“满意”的成效。而这种双赢的满意效果会进入下一个绩效循环,诱发良性互动的激励效应。
把握好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打个比喻,厨师炒菜时,不同的时间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比如,营销工作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工作,销售人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目标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压力。所以,营销主管就应该结合团队的销售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措施。笔者认为,营销的激励要强调及时性,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部应该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一方面可以设计“年度之星”、“季度之星”、“月份之星”等,另一方面,还可以设计“年度进步之星”、“季度进步之星”、“月份进步之星”,以及激情活力奖、团队合作奖、智慧建议奖、增长奖、开拓奖、网络建设奖、市场秩序奖等单项奖,以及时奖励做出业绩和取得进步的员工,做到“赏不逾时”。
注意激励形式
有时候,形式比内容重要。比如一家公司坚持每年一度的“销售精英红地毯”大型庆功仪式。公司组织了一个专门调查,87%的员工认为红地毯活动意义重大,比直接发奖金吸引人。有的员工说:“我连做梦都在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走上红地毯,接受领导和大家的祝贺,红地毯是我的职业目标,金钱的多少倒在其次。”之后,这家公司一直保留了这一激励方式。
也有一家公司,销售员的工资、奖金和提成都是通过银行卡支付的,有一次,银行卡系统出了点问题,公司没有办法只好到银行提取现金发放。老板偶尔路过财务室,看到领到钱的员工数钱时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的神情,不禁受到了触动。之后,公司取消了银行支付的方法,全公司的薪酬发放一律改为现金支付,并且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进行,会议室的舞台上张贴着员工的绩效考核公告、当月英雄榜、特别奖励榜等,发放之前,公司老板做一个简短的月份绩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由老板亲自发放工资、奖金和提成。
一位销售经理也谈道,最让他激动和难忘的,不是他拿到月份销售业绩冠军的时候,而是他的主管和老板特地到家里来祝贺时的情景。他说那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星期天的一大早,他的主管和老板带着鲜红的大红喜报和感谢信,而且,感谢信上竟然写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的名字,看到全家人惊喜、自豪与幸福的笑脸,我内心在默默地发誓:今后一定会干得更好!
实行差别激励
人的需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千差万别,不同员工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并且因员工不同时期的需要,实施差别激励,达到“你所给予和激励的正是他最需要的”。
针对员工的需求量身定制激励措施,要求经理人提供的奖励必须对员工具有意义,否则效果不大。每位员工能被激励的方式不同,经理人应该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激励,供员工选择。
为了激励业务员更好地完成销售目标,营销总监发布了这样一项奖励措施:年终销售业绩前两名,奖励九寨沟双飞旅游一次。这项激励政策在小张、小李和老王三个人身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小张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别说九寨沟就是出远门的机会都很少,而且更没有坐过飞机,听到这项决定后,小张非常兴奋,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出去风光一趟。根据期望理论,小张的激励效价如果用满分为1来计算,凭小张的能力和干劲,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5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张的激励效用就是:1×0.5=0.5。
小李是一位工作了将近五年的业务员,全国各地他跑了不少地方,飞机也坐过了,可是九寨沟却一直没有去过,九寨沟风景美丽他早就知道,也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去游览一番。这样看来,九寨沟旅游对小李的效价虽然不是1,但也很高,为0.8,凭小李的能力和经验,在三个人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8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李的激励效用就是:0.9×0.8=0.72。
老王是一位老业务员,是三位中资历最老也是业绩最出色的一个业务员,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他没有去过
的地方,九寨沟他已经去过两次,而且,他老婆刚刚动了一次大手术,并因此欠了不少债,人们都知道老王现在最缺的是钞票。可以看出,九寨沟对他已经失去了价值,效价应该是0,凭老王的能力和业务关系基础,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10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老王的激励效用就是:0×1=0。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项激励政策在不同的员工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为了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领导者应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因人而异的制订一些奖励措施,以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实施软性激励
对于大多数经理人来说,行使加薪、提职等硬性的激励权力有限,但有作为的经理人并没有放弃激励下属和员工的努力,他们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软性激励方法。
比如,肯定和欣赏。读过《杰克·韦尔奇自传》的人,肯定对韦尔奇的便条式管理记忆犹新。1998年韦尔奇对杰夫写道:“……我非常赏识你一年来的工作……你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和付出精神非常出众。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无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就行”。在这本书的后面有韦尔奇从1998年至2000年写给杰夫的便条。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便条对下级或者朋友的激励让人感动,而这种尊重和付出也带来了韦尔奇所料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比如,不定期的团队聚会。如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前的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团队庆功会等,这些都可以成功地将员工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同时,最好再将这些活动通过图片展示、DV摄制等手段保留下来,放在公司或团队的网站或网页上,让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永恒,时刻给员工温馨的体验与团队归属的激励。
再比如,生日放假。一家公司规定,公司的员工不仅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可以放假,而且在配偶生日这天也可以放假。这种充满人性关怀得做法,给了员工们一个与所爱的人共享浪漫时光的机会,让大家感动于公司的良苦用心。而事后,员工们自然会把这种快乐氛围带到工作中去。
关于激励的话题其实并不陌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讲的就是楚灵王喜欢苗条腰细的宫女,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甚至为此葬送了性命。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你要求人们做出什么行为,与其仅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对这种行为做出明明白白的奖励和激励来得更有效。
实质的刑法解释之探讨 篇7
关键词:实质的刑法解释,形式的刑法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的刑法解释论目前对于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形式的解释论拘泥于法律的字面含义, 是一种强调尊重字面含义、注重从概念推导出结论的解释论; 实质的解释论则重视情势的变化与法律适用的目的, 主张根据变化了的情势与目的的考量来发现法律规范的意义、目的。 (1) 本文主要对实质的刑法解释进行探讨, 并且对这两种解释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一、实质的刑法解释的概述
实质刑法解释论认为, 不能只从单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表面文字意思上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认定进行分析, 还应该从这一犯罪所要保护的法益的这个角度, 对这一行为是否应该受到刑罚处罚和应受到什么程度的刑法处罚做出一个全面的判断, 这才能对所判断的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的、准确的、全面的认定。
二、实质的司法解释的优越性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利弊的, 实质的刑法解释也不例外, 其优越性有以下几点:
首先, 符合我国的刑事法治国。实质的刑法解释要求其所解释的内容必须是刑法法条中以文字形式存在的, 具有可预见性, 实际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但是由于有一些行为刑法中没有对其有所规定, 也就不能将其认定为犯罪,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例如《刑法》第133 条之一, 危险驾驶行为, 只有当行为人做出了醉酒驾驶、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超载超速以及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才被认定为犯罪, 所以, 这四种情节以外的危险情节现阶段还没有纳入我国刑法规制, 若行为人做出了此类危险驾驶行为, 由于不在刑法规制范围内, 并不能将其入罪和进行处罚。
其次, 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相一致。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就是因为一个行为人所做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物, 所以要将中侵犯法益的行为纳入刑罚处罚, 而这种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对法益造成侵害的内在含义, 形式的刑法解释只是从法律字面对其进行了规定, 所以, 只有实质的刑法解释犯罪构成要件才能体现。
三、实质的刑法解释与形式的刑法解释的关系
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立, 二者都强调这两者能够相统一, 而不同的, 是这二者在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结合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前者所强调的是对刑法的解释, 这不是只有实质解释就可以了, 而是需要在形式解释的同时还要求需要进行实质解释, 若能够完美的将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这两者进行结合就更加完美了。而后者所强调的是对刑法的解释, 若想要论证一个行为, 应该先做出形式解释, 需要该行为在形式解释的前提下, 这需要符合前面的形式解释之后, 才可以进入接下来的内容, 也就是进行实质解释, 若与第一步的形式解释不相符, 那么, 就之后的实质解释就不再需要了。综上, 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在时间上, 是存在先后顺序, 前者符合情况的前提下后者才有出现的必要。
我们也不能为了达到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而一味去追求实质的刑法解释或者是形式的刑法解释, 如果只是一味去追求, 不考虑其他因素, 只会造成极端情况出现。在中国古代, 由于当时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去追求实质正义上, 而对于道德与政治的衡量远远地高于对法律内部的思考, 这样也容易导致不公的出现。因为一直不断追求的都是实质正义, 所以就出现了使中国古代的司法裁判出现了不公平、不理性的的结果, 审判者将主观意志以及道德伦理加入其中, 这些随意的左右着法律规定, 导致出现了个人的意志高于法律, 使社会处在人治而不是法治中, 这会导致人民出现极大的不满。正因如此, 才需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他使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所以, 一味的追求实质正义是不可取的, 没有罪刑法定, 很难对国家进行管理、对社会进行规范。
四、结论
无论形式解释论者还是实质解释论者, 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共同的目标都为法治, 以及强调罪刑法定原则, 只是在构建刑事法治上各自运用了各自不同方法。罪刑法定原则写入刑法典造福了人民, 有时为了传统司法实践中所重视的实质正义, 便对类似的刑法条文做变通的解释。当我国真正的进入法治国家之后, 再来侧重强调法律的实质解释。或许可以说, 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这两者的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逻辑前提, 而后者为前者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 2008 (6) .
[2][德]阿图尔·考夫曼, 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58.
浅谈人才竞争的实质 篇8
一、人才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的兴起本身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好, 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好, 由于人才就是掌握、控制和使用知识的人, 因此, 从内容上看, 就是知识上的差距, 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争夺就企业而言, 不是做摆设, 而是要他用知识为企业服务。在16世纪, 著名英国科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企业争夺人才就是争夺知识, 就是争夺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我们说知识就是财富, 我们争夺人才就是争夺财富;知识决定企业和国家未来的命运, 我们争夺人才, 就是争夺知识, 就是争夺自己命运的把握权。
人才竞争是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目前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人才危机, 面对世界人才大战残酷的形势,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因为大家都知道, 人才对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振兴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 目前的人才争夺秩序不规范, 谁抢先谁就得到人才, 而且极容易进入一种“循环”之中, 谁抢先一步, 谁就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反之, 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人才大战愈演愈烈。
其实, 人才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调节主要是靠市场进行的, 因此必然导致人才供求上产生激烈的矛盾。加上各国总是从本国的需要出发, 动用了比市场手段还要直接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安排人才资源, 必然加剧了世界人才大战的激烈程度。
教育与经济发展相比, 总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 造成了人才供求的紧张。新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 许多新型的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必须补充大量的新型人才。然而, 当今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造成了人才的缺乏与紧张。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到管理中, 管理者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 我国人才资源原本不足, 国外企业的优厚待遇必然会很快夺走中国企业的大量人才, 我们会处在一种“不平等”人才大战中, 会更感“风寒”。
二、人才竞争是关键的竞争
1. 从与其他种类竞争的比较来看
企业竞争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产品的竞争,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除了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外, 就是花大力气开发新产品, 不管是改造老产品, 还是开发新产品, 都必须以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作后盾。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和发挥作用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谁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谁能运用科学技术并在企业进行大胆创新, 谁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谁能把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企业的新产品设计中, 谁就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 而这一切是由人才来保证的。国外资料表明, 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一个等级, 劳动生产率就可以提高10%~20%。 因此, 成功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是把目标只对准产品或由此所需要的科学技术, 而是主要对准科学技术人才, 我们企业应该用各种方式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后, 又应该最合理地使用人才, 用各种方式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 应该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才, 从事业上激励人才, 从各个方面保护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当企业拥有了这些科学技术人才,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有了自信。因此, 企业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竞争是关键的竞争。
2. 从企业危机的角度来看
在今天这个时代, 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这时我们有些企业仍然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 那就说明在我们企业已经蕴藏了最大的危机。我们知道, 一个企业要正常运行, 必须有外部环境的安全和内部经营管理的安全, 除了在外部会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因素不可抗力的危机外, 还可能发生战争、金融风波等社会因素不可抗力的危机, 然而大量的危机却发生在企业内部, 如:企业资产资金危机、生产与产品质量危机、原材料危机、经营与销售危机、社会信誉危机、管理危机和人才危机等等。撇开自然因素的危机不谈, 企业面临的这些危机主要根源于3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优产品的不断更新, 劳动生产率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 企业若不注意技术创新, 就会陷入危机境地;二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类企业不断涌现, 各种关系日趋复杂,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危机的因素;三是社会问题, 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新问题, 都会导致企业危机的概率大幅度加大。在这种环境中, 即使企业不出国门, 若不注意防范, 危机也会到来。我们把危机讲得很“恐怖”, 其实, 只要正确对待, 危机并不可怕, 甚至, 我们还可以变坏事为好事, 使企业“东山再起”。但这一切都得在我们正确认识这些危机的性质的基础上, 找到最根本的危机才能办到。在上文所列的诸多危机中, 最根本的危机是人才危机,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由于种种原因, 企业人才发生了危机, 比如, 企业的极重要岗位上的、确有很大作用的经营管理者突然死亡或跳槽, 且没有及时补上合适的人选, 整个企业的管理可能出现混乱, 可能会引发系列危机。再如, 企业的营销人才突然离开企业, 出现企业营销危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 即使各类危机悄悄袭来, 但是, 应对这些危机的人才一个没少, 危机会被消除, 甚至会变危机为机遇。比如, 自然灾害的危机虽然不可避免, 但是真正的人才在, 就必然会考虑对策, 防御其危机,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再如, 有对待危机的高级人才, 当危机没有到来时, 主动实施危机管理, 事前预防危机, 用危机不断提醒企业所有员工, 增强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 提高企业防范危机的能力。当危机到来时, 能充分研究、正确面对, 甚至可以乘机号召企业全体员工, 抛开各种利害关系, 同舟共济、共同奋斗, 提高企业团队团结协作的精神。
3. 从竞争的循环和发展环节来看。
事物发展的循环有两种性质, 一种是良性循环, 一种是恶性循环, 企业的人才竞争很容易进入事物发展的循环中。
人才竞争是最后的竞争, 人才竞争是完整利益的竞争, 人才竞争是生死存亡的竞争, 人才竞争不可言败, 人才竞争失败, 就意味着企业在各类竞争中最后失败, 人才竞争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
三、人才竞争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从企业角度看, 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竞争, 形式上是企业的竞争, 实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 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对技术创新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因此, 技术创新已经不只是企业单独的行为, 而必须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不管企业之间如何争夺人才, 地区之间如何吸引人才, 这都不是人才竞争的实质, 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为了国家的安全, 我国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以充分调动国内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尽量不要让他们流到国外去, 即使流到国外去, 也要让他们心系祖国, 不能制定绝对禁止人才输出的政策, 任何事情都可能物极必反;创造更好的环境, 大量吸引人才, 包括吸引滞留国外的人才和外国的人才, 形式要灵活多样;加快自己培养的步伐, 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因为人才具有国家性、民族性特征。
摘要: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 人才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人才竞争是关键的竞争, 人才竞争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会计诚信的内涵与实质 篇9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会计诚信的内涵与实质,用朱镕基总理的一句话可简要概括为“不做假账”。不做假账是会计诚信最实质的核心。因而,要把握会计诚信的内涵和实质,应先从假账谈起。一般意义上讲,假账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假账即指会计核算的资料不实,即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失去真实性。广义的假账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会计报告不实,即假报表;资本不实,即假出资;资产和债权债务不实,即帐实不符。“不做假帐”应该涉及的是广义上的假帐。现对上述造假的表现形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会计报告不实,即假报表。
(二)会计核算资料不实,即假帐。
(三)资本不实,即假出资。
(四)资产和债权债务不实,即帐实不符。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表面上看,会计信息失真是管理问题造成的,或是源于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从更深层次上看,还有管理体制以及制度等宏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准则、制度因素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等,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为: (1) 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 (2)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会计政策。 (3) 相关会计政策及准则的缺位与滞后,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主要缺陷是行政色彩过于浓烈,在上市公司内部,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异常严重,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具体表现在: (1) 股权结构不合理。 (2) 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3)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4) 缺乏独立的监管机构。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成员的身份和行政关系不能保持独立,其工薪、职位等基本都由经营者决定。无法担当起监督董事会和经营者的职责。
(三)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局限性
1、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制不顺。
主要表现在:会计岗位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当,财务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便有些单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都直接受聘于单位领导,实际上的监督和控制职能有限,对虚假财务信息的防范与查处作用还不够。
2、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内部财务监督不够重视,许多单位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不全,有的是有章不循,使财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3、出于逃税目的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有些单位为了非法占用税款或者少交、迟交税款,采取故意制造错弊、伪造单据、更改帐表等手段,对会计信息有意掩饰、歪曲,以失真的会计信息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给国家带来税收损失。
(四)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工作以及相应的监管都较为不错的上市公司为例,面对10%的配股生命线,由于监管部门把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财务指标上,而并重视达到这一指标的程序和过程,这就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净资产收益率10%的“结果状态”,以牺牲“程序理性”去尽力迎合评价者对“结果理性”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不合理的关联方交易以及“金蝉脱壳”、资产剥离等种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五)外部监督不力,会计事务所存在审计质量问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本质上是所有者的需要,但在经营单位于与中介机构双向选择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考虑自己的生计,尽可能地维护与客户的业务关系,迎合了经营者的口味,牺牲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丧失的直接后果是其客观、公正性的丧失。利益的诱惑直接导致双方对诚信原则的淡漠,会计诚信无从谈起。
三、建立会计诚信机制
会计诚信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从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在评价企业时应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鼓励经营者集中精力提高公司的长期经营效益。
(二)完善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
会计行为的严肃性靠会计法规来保证。新的《会计法》就会计违法行为明确了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责任,这将给造假的单位负责人以一定的制约, (1) 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制度,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2)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 尽快制定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会计的诚信执业承诺及自律公约,为会计的诚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 (1) 做好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会计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2) 强化政府监督。政府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3)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要借鉴国际惯例,通过深化改革,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对于违反执业准则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净化行业执业作风。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篇10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含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它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重视, 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于强调对经济实质的反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仅要求企业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而且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的工作中, 外在的法律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和经济现实。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来进行, 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却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 那么其最终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反而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的作用。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可靠性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修正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和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的补充, 起到修正会计信息的作用。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修正, 旨在准确反映业务的经济实质,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要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就必须要按照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企业就不可能正确地进行管理、决策, 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就得不到合理的保护, 金融证券市场缺乏透明度, 市场风险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化解。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一贯性原则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如果某种会计政策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 可以恰当地变更。这正是有意无意地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比如企业原先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许用加速折旧法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贯性原则的形式, 而应看其经济实质, 采用加速折旧法。
(四)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谨慎性原则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成。对资产计提各种减值准备, 一方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减值, 在年度终了时, 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 原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 根据发生时所作的记录也只能作为形式上的参考。因此, 对于企业的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 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 能真实、恰当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一)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租赁业务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方式。其中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其资产所有权最终可能被转移, 也有可能不转移。从法律形式上来说, 在租赁期间内, 承租一方只有使用权, 而没有所有权。但是, 由于这种形式的租赁在租赁合同中所规定的租赁期限一般是很长的 (一般超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75%) , 大多数都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 又或者是到租赁期满之后, 承租方获得购买资产的优先权等等。从经济实质上看, 承租方相当于利用货款购置了固定资产,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承租方在租赁期间应将租赁物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同时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确认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项目。能够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确认为企业自有资产核算, 其原因是源于“资产”的定义, 也是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结果。即根据租赁协议, 租赁期间该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租赁公司 (形式上) , 但企业 (承租方) 实质上取得了对该设备的控制权, 并承担由该设备引起的风险 (可能因技术进步而引起贬值等)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予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
(二) 收入的确认。
如果要将一项经济业务流入确认为收入, 除了满足收入的定义之外, 还需要同时满足: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这些条件分析, 在商品交易中, 强调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的转移, 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 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比如, 企业在处理售后租回业务时, 如果出售和租回的价格是公允的, 那么在出售时并未确认收入;受托代销商品只有在收到受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才能确认收入而并不是在发出商品时就确认收入
(三)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的各项资产, 如果不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 即应该将其从资产中转出。如果资产的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 说明资产发生了减值, 即资产不再值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此应将资产减损的价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以将资产账面价值降至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这中间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对“失效资产价值”的一种提前剔除, 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不能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与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是该原则出台的背景。它运用得好, 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如果被过分强调, 反而又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核实性, 甚至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观臆断提供借口, 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 可靠性又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谨慎、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可见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概念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而不应被过分强调。
(二) 会计人员应关注会计风险。
会计准则给了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性和专业判断空间, 势必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形式不相一致时, 会计人员要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而个人的专业判断能力总有高低之分, 因此存在即使会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仍有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可能性, 这就是会计风险。会计风险概念的提出, 反过来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完善建议
(一)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根据经济人假设, 任何人都偏向于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那么作为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交易和事项时, 会计处理也必然偏向有利的一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 正确利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存在实质性障碍。在会计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中, 监管者不能期望“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依赖于会计报告主体职业判断水平的会计原则能够在会计核算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实施。这一条原则的使用也会成为有关部门操纵利润的好方法。为了避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滥用和误用, 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因此,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确保该原则适度运用的关键所在。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实践活动的主题, 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左右会计处理。由于会计准则并不能穷尽所有发生的情况, 对于特殊的交易, 会计人员必须以扎实的基础和对客观事实的判断, 较强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基础才能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才能力求公允, 避免主观随意性。
(二)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并不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而是建立在熟悉和理解各项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对其精神的延伸和补充, 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创造性。作为个人的判断能力, 势必会有差异, 如果脱离会计相关标准的精神, 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反而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职业判断中, 必须以一贯性、可比性为基础, 不能使职业判断超过保证信息一贯性和可比性的范畴。
(三) 建立会计信息检查制度。
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过程中应该在现有的会计信息质量事后检查制度 (如财政部、证监会、国家审计机关等政府监管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制度) 的基础上, 建立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为导向的磋商制度、请示制度。这样, 才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反映经济实质为目的, 减少风险。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应用在融资租赁、收入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等方面。但实务中应用该原则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积极应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核算,确认,谨慎性
参考文献
[1]邱岚琨.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3.
[2]张清宜.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商, 2013.18.
[3]刘洋.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时代金融, 2013.12.
翻转课堂的实质探析 篇11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实质;教育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96
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学校教育,常常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借助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让学习变得可以“大规模定制”,使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有了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那么,翻转课堂之于传统课堂的差异点在哪里?是否真正产生学习的变革?笔者试图基于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翻转课堂的实质。
一、翻转课堂的源起及发展
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大胆尝试翻转课堂,把结合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课学生补课。可汗学院免费提供优质视频降低了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门槛,推动了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普及。2011年,J·韦斯利·贝克提出翻转课堂的模型:教师使用网络工具和课程管理系统以在线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并以此作为分配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在课堂上,教师有时间更多地深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重庆市聚奎中学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之于传统课堂的教育基本要素比较
1. 教师角色定位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师录制的视频在课前掌握知识。教师借助一定的学习控制系统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速度慢的学生实时督促,鼓励其完成任务,避免有学生掉队。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则借助教辅资料进行预习。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在听课时的状态,调整讲解内容、速度等,学生也可以随时对自己疑惑的地方提问。在传统课堂,教师即使勤于巡视,也很难关注所有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只能对个别学生给予辅导。在班容量大的情况下,两者其实都存在教师无法掌握每位学生具体学习状况的现象。
2. 学习主体定位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风格不同,在学习中所遇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同,从而需要得到不同帮助。从理论上来讲,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便于学情反馈和统计,分层教学可以真正实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普通学生可能在基本知识上需要额外帮助和实践,可以让视频暂停以便做笔记和有机会思考;较好的学生花较少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可以实现按照学生不同的要求和才能给每一个学生布置学习计划。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按照个人进度进行学習。这比传统课堂要高效,对学生的帮助也更大。当然,课前不观看视频的学生将有可能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迷失。无论什么课堂,学生都需要有出色的自我管控能力。教师都要让学生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需求者、发起者和参与者,要有求知渴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应该从自发走向自觉,自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思结合,行知结合,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
3. 教育评价措施
传统课堂大量作业放在课外,主要是采用总结性评价。翻转课堂借鉴游戏的评价方式,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有可能被记录下来,并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因此,主要采用总结性和过程式评价。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传统课程在自主学习这一方面稍显不足。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教师讲授和管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育措施上有了很多的改进。从理论上来讲,翻转课堂确实有很多优于传统课堂的地方。比如,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吸收内化以及输出阶段的有效性,同时高质量的精讲视频也保证了知识输入的高效;能在班级管理背景下实现个性化学习,为分层教育、因材施教提供实施的可能;教师利用云计算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等。
三、翻转课堂的实质
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发生本质变化?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学视频的帮助下自学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一定的随机测试,进而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按形式来讲,翻转课堂采用新媒介,课下进行输入性学习,课上进行输出性学习。但传统上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并没有改变;学生通过学习内化建构知识体系的实质没有改变;有利于发展学生深层次认知能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实质没有改变。
不论在什么课堂,教师都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教练。在理论上讲,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用在课下,如有不懂即可通过互联网求助教师或同学。有人认为这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一方面教师课下随时在网上答疑解惑,这显然不够现实;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如果是一对一地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也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即使利用一定的软件,教学效率其实并未提高。以中等教育的自然班为例,平均50个学生左右。如果每堂课批改的作业以每个学生2分钟计算,单作业反馈一项,教师就得花去100分钟,远超过一节课的用时45分钟。而事实上,任何作业不可能只用2分能够批完,还会有必要的面批。因此,只要在班容量大的情况下,教师是难以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详细掌握。
同时,也不能把简单把翻转课堂理解为将接受式学习和建构式学习的优点有机整合起来的混合式学习。在传统课堂中,接受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下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即接受式教学可以是建构式的学习,建构式(上接第96页)的学习也可以是发现学习。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媒介掌握知识而在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比如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 自学、 讨论、 答题、 自测、日结),把重点转移到学生自己学习或通过教师较短时间的讲解,使学生把课外作业搬到课内来,全体学生在教师的督促帮助下,保质保量地迅速完成;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将讲学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是存在于学习的任何阶段,并不是人为划分,并不意味着只有经过练习或者教师的检测才能完成内化。传统课堂也可以是接受式学习和建构性学习的结合。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導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翻转课堂只是采用的教学手段异于传统课堂,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活动等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1] 杨 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 张 旸,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7).
[3]重庆市聚奎中学校著.学习的革命 翻转课堂 聚奎中学的探索与实践[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5]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6]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对鞍钢宪法内容实质的探讨 篇12
一、关于“鞍钢宪法”内容实质的分歧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鞍钢宪法”。认为这一思想“是当时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原则”, 它是“毛泽东在改革我国沿用的苏联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提出的, 自然带有探索的性质。就其体现企业管理上的民主精神来说, 这个思想为我们今天的企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来人们把他讲的这些原则概括为两参一改三结合, 也叫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是1960年鞍山钢铁公司总结的企业管理的经验。”“两参一改三结合”是“毛泽东根据鞍山钢铁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做出的理论概括。”
另外有人认为:1960年3月22日, 毛泽东对鞍山市委的报告作了批示。“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鞍钢宪法”的五项基本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是: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还有的人认为:毛泽东批示中共鞍山市委的报告即“鞍钢宪法”。
二、毛泽东对鞍山市委报告的批示
1959年庐山会议后,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倾”斗争, 八个月纠“左”的很多努力被斥为“右倾”, 许多对前一阶段失误提出批评或有不同看法的人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于是, 在政治压力下, 全国掀起了“再跃进”的高潮, “左倾”错误重新泛滥起来。1960年, 新跃进的一个特点是大搞全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1960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批转《太原市委关于开展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决议》。并在批示中指出, 不论哪一类企业, 都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积极地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 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的工作, “是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连续‘大跃进’的一项极重要的措施。希望中等以上的城市市委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的地位, 并且立即掀起一个以大搞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鞍山市委也乘着这辆反右倾的快车, 将大跃进以来鞍钢的各项经验加以总结提高。1960年3月11日, 鞍山市委向中共中央上报《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认为报告写得很好, 使人越看越高兴, “再长一点也愿意看”, 并于3月22日在批示了按语, 其主要精神为:“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 使人越看越高兴, 不觉得文字长, 再长一点也愿意看, 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 有道理, 很吸引人。”毛泽东认为鞍钢的“双革”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认识逐步提高, 过去实行苏联的“马钢宪法”、主张一长制, 现在这个报告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 在中国出现了。批示是3月24日在鞍钢传达的。毛泽东的批示下达后, 鞍钢一片欢腾, 已经沉寂多时的工人“双革” (技术革命、技术革新) 建议又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每天都要实现数千件技术革新建议”。当时的笔杆子是这样描述接到毛泽东指示后的鞍钢工人的心情的, “过去是一长制, 不敢革命, 是人民币挂帅;现在是大搞群众运动, 大闹技术革命, 是政治挂帅”, “1958年以前, 脑袋上好像戴上个紧箍咒, 不敢想, 也不敢干”, 现在则是“思想大解放, 右倾一扫光, 革新闹高产, 心花大怒放”。更有工人在听到传达后思想大飞跃, 马上体悟“鞍钢宪法就是毛泽东思想”, 他们热情称颂主席思想“赛过太阳万倍强”。
三、鞍钢宪法的内容实质
要想搞清楚鞍钢宪法的内容和实质, 我们必须首先考察鞍山市委报告的内容。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鞍山地区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基本情况, 并归纳总结了运动的三个特点:一是职工干劲大, 参加的人广泛, 运动发展快。二是广大职工大大发扬首创精神, 创展了大量的新技术。三是继续促进了生产的“大跃进”。第二部分总结了鞍钢在本次运动中的五条经验:一是不断进行解放思想, 坚持政治挂帅;二是放手发动人民群众, 一切经过技术实验, 并认为这是“双革”的唯一正确道路;三是在全局方面进行规划, 认真抓好生产关键;四是自力更生和生产大力协作相结合;五是开展“双革”和搞表演相结合。第三部分汇报了本地区本年继续跃进的规划和完成本年度各项任务的具体途径。第四部分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把“双革”运动不断地推向新的高潮。
但认真研究这份报告, 不难看出, 报告主要总结了鞍山地区开展“双革”运动的主要经验, 并没有真正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办法, 也没有出现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表述, 如果说鞍山市委的报告“创造了鞍钢宪法”, 那么, 鞍钢宪法的主要内容就不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而是政治挂帅、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群众运动和技术革命。
1960年5月, 中央冶金部在鞍山召开现场会议。鞍钢党委第一书记兼经理袁振在会上发言, 认为鞍钢宪法是对鞍钢的巨大鼓舞, 鞍钢人精神倍增, 并且对鞍钢宪法做了解读, 认为鞍钢宪法就是“五个坚持”, 是毛泽东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办企业的根本路线。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东冶在讲话中对鞍钢宪法和马钢宪法的实质进行了比较。如果认真研究鞍山市委的报告和辽宁省委、鞍山市委和鞍钢党委对鞍钢宪法的理解, 就会发现他们与毛泽东批示精神, 既有共性, 又有区别。
庐山会议后, 我国国民经济再度陷入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深刻的教训, 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得不进一步思考企业的管理问题, 并总结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思想。这说明毛泽东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在鞍山市委报告提出之前已经形成了。
纵观上述各方面的事实, 毛泽东关于鞍钢宪法的批示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政治挂帅, 群众性技术革命;二是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三方面结合起来才是毛泽东的鞍钢宪法。而辽宁省委等的理解带有时代特征的“左”倾色彩。
1960年5月5日, 刘少奇视察成都量具刃具厂和成都制药厂, 视察后指出:“成都量具刃具厂的工作有几个特点:勤俭办企业, 多种经营, 群众路线。小组工作对‘两参一改三结合’有新发展, 今后还应当有发展。”6月24日, 《人民日报》介绍了成都量具刃具厂“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的经验, 并认为这个制度应得到推广。6月27日, 中共中央工业部发出了《关于组织企业干部学习“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的通知》, 确定“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鞍钢宪法的具体内容。
综上, 我们认为实际对鞍钢宪法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毛泽东批示的精神, 即社会主义办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政治挂帅、群众性的技术革命;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不同于一长制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二是中共辽宁省委等的理解, 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左”倾色彩。三是成都量具刃具厂的经验“两参一改三结合”。我们认为毛泽东在批示中提出的基本精神即社会主义办企业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才是鞍钢宪法的内容实质。
参考文献
[1]冯海燕.论毛泽东“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7 (5) .
[2]成保良.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3 (6) .
[3]江师清.毛泽东〈鞍钢宪法〉的现实指导性[J].湖北工学院学报, 1994 (1) .
【阅读的实质】推荐阅读:
语言的实质06-10
奈达翻译的实质07-15
英语教学的实质07-19
会计准则的实质08-28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07-30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07-07
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10-19
语文教学的实质与实效07-22
双百方针的含义和实质06-16
领会好它的精神实质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