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质

2024-11-05

经济实质(共12篇)

经济实质 篇1

“眼前的这场危机显然比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 但我们的物质基础也比十年前雄厚得多, 经验也丰富得多, 还有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更强大的科技实力。”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 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持续向前推进。

如此来看, 所谓世界范围的经济大危机其实主要就是一个信心危机。由于金融界的某个环节、某个部分出了大问题, 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管理的不信任, 于是产生了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由金融危机再进一步引发了实体经济的大危机, 这一系列的危机或连锁反应的背后的要害就是信心危机或信任危机。用姚景源的话来说, 归根结底, 就是一个心理危机!就拿市场来说, 为什么一不景气都不景气?为什么购买力持续下降 (政府怎么鼓励消费也没用) 从而导致市场萎缩?为什么失业不断扩散 (失业当然是由于市场萎缩造成的?真的是人们手里一下子都没钱了或钱少了吗?因为出现了普遍的不信任, 所以大家有钱也不敢花 (投) 了, 一下子造成整个市场的萎缩, 导致失业率上升、生产不得不萎缩、各种市场一起萎缩等。人们在这个时候都对手里的资金的安全特别小心了, 所以, 都宁可卖也不买。不可否认, 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跟风心理。只要某个地方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出现, 就容易引发整个社会的不信任, 于是, 一场大危机就出现了。假如大家都没有这样严重的跟风心理, 总是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 当然不能说一个地方出问题所有地方都有问题, 世界本身永远也没大事, 不可能停止运转) , 那恐怕不会这么容易就出现世界范围的大危机了。

中国一不缺市场、二不缺需求、关键是稳定信心, 并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机会。最可怕的危机就是心理危机!所以, 当务之急必须是解决心理问题。当然得通过各种具体办法, 比如改革改善现在的金融体制、经济体制, 政府多出力救市等等。只要大家对市场、对整个世界恢复了信心, 觉得钱花出去也没什么 (不仅不会亏本, 还可能有利可图) , 大家就都敢花钱、敢投入、敢积极参与了。于是世界就又可能开始良性循环, 由萧条变成景气、繁荣了。关键的关键就是解决这个集体的信心问题!正如人的身体出了任何危机基本上也都是自己心理的危机造成的一样。伟大的精神疗法可以治百病, 包括所谓的绝症, 那就是因为它在根本上恢复了、提振了病人的信心, 让他从根本上获得了新生, 于是可以无药而医, 神奇地恢复健康!无数事实都证明精神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尤其是对于慢性病、大病) 。一个个体生命是如此, 那么, 整个市场或世界的生命也是如此。如何恢复信心?当然不能光靠口号、说劝、鼓励话, 必须配合以实际的改革措施, 必须用实际行动纠正人们对世界的不信任。

经济实质 篇2

人力资本的效用(或称使用价值)是其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其使用成本则既包括劳动力的报酬,也包括其对实物资本的浪费、效率低下、机会的丧失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两者的差额大于市场平均值的部分称为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由于资本与劳动在市场中力量的不对称性,它们之间所签定的契约是不完备契约,企业由

此而形成对人力资本的垄断,进而占有其超额效用,这正是企业商誉的来源。商誉的形成与维护受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的商誉每期都会发生增减变化、也会不停地被耗费,因此其计量与摊销的年限都应是有限的。每个企业努力提高其商誉的结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但总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其商誉为负。

21世纪,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这一不久前多数人尚为陌生的词汇正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昭示着一场正在酝酿中的生产力的革命以及未来世纪的经济格局,而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必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要想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其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人力资源或其表现形式——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之间则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试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就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与商誉的关系、商誉的本质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找到管窥商誉本质的新视角。为此,我们先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说起。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与人力资本(HumanCapitail)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就人力资源来看,它属静态的概念范畴。对于整个社会,它是指其中全体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集合,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反过来对上述诸因素施加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则仅包括其所拥有或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全体人口的劳动能力,它与社会人力资源构成个别与总体的关系,是后者价值的具体体现。

而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则需要从动态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它所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当人力资源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其载体是人力资本的真正所有者——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或称可变资本),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一般商品有着严格的不同,即人力资本的使用是其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且还会通过劳动经验的积累,或通过自身的建设而增加其价值。对此,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已有详细论述。人力资本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其“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周其仁)。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也曾指出“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没有人能把他同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他必将始终带着自己的人力资本,无论这笔资产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消费。”正是人力资本的这一显著特性才使得其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商誉的产生。

二、商誉的来源——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

1.商誉产生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的垄断

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的根本特征是其不可辨认性。这项特征是它与一般无形资产相区别的主要标志。而对于商誉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所列举的三种最主要的观点——(1)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价值;(2)商誉是人们预期的未来收益超过除商誉外的总资产正常报酬的贴现值;(3)商誉反映的是企业总价值超过其各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额,即一个总的计价账户,还是Kieso和Weygrandt在其合著的《中级财务会计》里所概括的两种观点——(1)商誉代表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2)商誉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都不过是对其内在价值或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对商誉产生的原因则未予揭示。

那么,企业的商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要探究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商誉的根本特性——不可辨认性入手。

不论怎样对商誉加以理解,其最终必然表现为企业除商誉外的净资产的超额盈利能力。而可以形成商誉的超额盈利能力,又必然缘于某种形式的垄断。广义来说,不论多么完备的市场,都不可能彻底避免垄断性的存在,因为市场中的许多要素(例如人所拥有的优秀素质和技能)都是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这种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一旦为企业所占有即形成垄断。而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皆可归因于垄断,比如,对购买或销售市场的垄断可以使企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垄断价格,对技术的垄断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对人力资源的垄断则可为企业带来成本、价格、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

但是,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均为可以出售的权力,因而应属可辨认无形资产的范畴,因此应当增加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惟有对人力资源的垄断与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出售,与之相联系的超额赢利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净资产超额赢利能力(下文即从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所以,企业的商誉应来自其对人力资源的垄断。

2.人力

资本的超额效用——商誉的真正来源

企业对其人力资源加以使用时,就使其转化为人力资本。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市场平均利润,这种能够为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即是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称之为人力资本的效用。当企业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之差大于市场平均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其超额部分为超额效用,这部分超额效用是企业超额赢利能力的根源。可见,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为此,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讨论。

在约翰·海尔斯看来,“人是追求最大利润”的,因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而且都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拥有控制权,也就是说,市场中的人都是所谓的“经济人”。对于“经济人”的概念,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曾提出如下假设:(1)每一个人天然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因此应该让他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2)每一个人都关心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然而他是社会的一员,他追求的经济活动只能沿着自然的社会秩序所指定的道路前进;(3)交换使得交换双方个人利益的同时满足成为可能;(4)人类的各种动机(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以物易物以及以此易彼的倾向)会自然平衡,能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致和其他人的利益相对立。因此,市场中的每个人——“经济人”都尽可能使其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即尽可能地使其占有的物质或获得的享受达到最佳状态。而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则需以其使用价值——效用最大化为基础。人力资本对于其所有者的价值,在市场中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对企业而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则为使用劳动力的基本成本。既然市场中每个劳动力的目标——其价值的最大化要以较高的效用为基础,而劳动力的效用则表现为其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亦即为企业带来的效用,因此,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化就与其对企业的效用最大化统一起来。人力资本的效用就在于其对实物资本的转移或改变。对此,马歇尔曾有论述,他说:“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创造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当人力资本所生产的效用远高于其(全部)使用成本以致产生超额效用时,商誉便从中产生。但超额效用为什么能够产生呢?

3.企业与劳动力间的不完备契约——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归属企业的秘密

人力资本效用较高时,其市场价格也需相应较高,这才符合市场交换的规律。若果真如此,企业来自人力资本的超额利润也就无从产生。然而,现实中人力资本为什么的确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效用以及相应的超额利润呢?这说明市场中必然存在着某种不公平或者不对称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内容应由企业契约来规定,为此就需要对人力资本的特性和市场中企业契约的实质加以讨论。

前文已经提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它只能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劳动力自身。企业可以对其非人力资本拥有占有权,而对其人力资本却只能拥有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由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契约来规定。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是各要素所有者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达成的契约,企业的形成就是用“一个契约代替一系列契约”,用“一个长期契约代替一些短期契约”。张维迎博士则进一步指出,普通的市场契约是完备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不完备契约。周其仁博士也曾作出类似的论述:普通市场契约反映的是各个生产者之间及其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企业契约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反映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只是这种关系在企业契约上的表象特征。

然而,如丁为民博士所指出,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力量也是非对称的。在市场中,尽管形式上“每一次交易都是严格自愿”的(弗里德曼),然而由于劳动力若不进入市场将无法生存,资本所有者则无须为此担忧,手中的生产资料足以使其维持生产和生活。生产资料的不对称导致竞争力量的不对称,从而在企业契约订立之前,参加博弈的各产权主体就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就市场交换各产权主体的不平等性对交换结果的影响,麦克弗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保证充分自愿交换的背景条件“不是自由地不进入某种特殊的交换,而是自由地不进入所有的交换”。但是,资本的稀缺性否定了这种条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正是这种状态,否定了二者平等博弈和签约的可能。虽然“在竞争模型中资本雇佣劳动或劳动雇佣资本并无区别”,然而,供求的选择使得资本比劳动更为稀缺。所以,现实中的选择总是资本雇佣劳动,即通过购买劳动力来占有劳动,从而达到获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目的。

从资本和劳动力所达成契约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因为劳动与劳动力的分离使得该契约的履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在订立契约时劳动并不存在,所以资本和劳动的契约只能是针对劳动力而达成,也就是说资本所购买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可能是劳动。这样的契约具有较高的事前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它无法规定劳动的实际支出情况,而只能让其由诸如劳动者的生理条件、技术水平、劳动条件、意识形态、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来决定(丁为民)。正是这种不完备契约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来自人力资本的超额利润的产生成为可能。当就人力资本进行讨论时,不能不提及企业家的作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本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所谓的“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的成功参与,人力资本的超额剩余价值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企业家的介入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对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选择、占有、管理、开发和使用,使企业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马歇尔曾做过专门论述,他认为,企业家“‘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搜集了工作所需用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这样的企业家应具有如下双重能力:(1)他必须具有自己行业中物的透彻知识;(2)他必须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首先适当的选择他的助手,然后充分信任他们的能力,以发挥他们内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同时,他对一切事务施行总的把握,并保持营业主要计划的井井有条和前后一致。与一般人力资本相对过剩不同,萨伊和马歇尔都认为企业家是不可多得的。这样,一旦优秀的企业家为企业所拥有,即形成一种对人力资本的垄断,这正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

因此,企业的商誉产生于其所垄断的人力资本,当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为正值时,该部分超额效用的价值体现即表现为企业的商誉。随着企业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的变化,其商誉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其超额赢利能力增加或减少。但这种变化往往是缓慢而不易察觉的,待到引起注意时,往往是其人力资本的垄断因内部或外部条件的作用在较长的时间里已发生了较大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商誉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商誉变化——人力资本超额效用变化的反映

引起企业商誉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应归结于其人力资本垄断状况的变化,譬如,就其下降来看,在现实中一般表现为如下三种情形:(1)本企业优秀人力资源流失,从而失去对原有人力资本的垄断;(2)本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在人力资本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其超额效用下降;(3)社会人力资源大量流入该行业,从而导致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稀缺性降低,因而其效用和超额效用也随之降低。企业商誉如若增加,则情形与之相反。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虽然人力资源的流动会影响其总体效用水平,但只要其主体或核心部分未变,其变化的幅度都将是不足为重的。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形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则反过来影响其人力资源的效用,同时它也是企业商誉得以产生的土壤。与企业商誉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需要时时予以悉心培养,然后其商誉才能得以长期维持。反之,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或核心发生改变,即使其商誉不会立刻消失,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很快丧失殆尽。所以,与人力资源及从中所衍生的企业文化相联系、可以长期保持不变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得以维持其竞争优势,因而维持其商誉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可以暂时撇开人道因素的限制而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企业对其人力资本的使用与租入的固定资产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首先,二者的所有权均不属于企业,而仅赋予企业以使用权。其次,二者的效用均与企业的利用能力相关。当企业对其人力资本的主体或核心的使用权长达十数年或数十年时,其性质则已与融资租赁(或称资本租赁)颇为类似,因为此时企业对该部分人力资本的使用期限将占去其最佳效用期限的绝大部分。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固定资产的多种属性,条件具备的话,完全可能而且应当作为资产加以计量和记录。

三、商誉计量属性——人力资本超额效用未来收益的现值

理论上,商誉的计量应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货币量度。而商誉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其对企业的超额效用,它是难以赋予一定的货币价值的。此正如大卫·李嘉图所指出的,“效用对交换价值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所以,我们无法直接用货币单位来量度商誉的内在价值,而只能用其外在表现形式——超额赢利能力来加以反映。

此外,当企业的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因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其超额赢利能力也随之变化,从而使其商誉的价值起伏不定,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给其计量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商誉只有不断加以维持才不至于迅速消失,所以,其目前的价值应属于前期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所产生,后期的商誉中有一部分应归属于以后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而不应将目前的商誉与此后人力资本的效用所产生的商誉相混淆。也就是说,企业商誉如果得以长期保持,则不仅与目前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有关,还与以后各期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有关。因而,企业未来的超额盈利能力不能全部用来衡量其目前的商誉,而只应取其一部分。但是,其中究竟有多大非份额应归于目前,又有多少属于其后,仍是一个不易限定的变量,因为无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是其人力资本成本的上升或者其效用的下降,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只能对其作出近似合理的估计。

在合理估计企业目前的商誉价值之前,首先应对其服务期限予以恰当选择。前文已经论述,目前的商誉一般应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消耗殆尽,故其服务年限不应太长,这要结合它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对于企业超额赢利能力持续的期限,从StephanH·Penman(1991)的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代表性的规律。Penman在其研究中,把所选择的企业按其在1969——1985年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成规模相等的20组,再计算其后1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从Penman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企业目前的超额赢利能力可在未来大约5年的时间里得以保持,随后慢慢趋向于市场平均值。为此,我们以5年为限来衡量企业的商誉当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不过,对上述结果需要说明的是:(1)其净资产的概念可能是以账面价值为依据,而本文所取涵义均为市场公允价值,即包括除商誉外的一切可单独确认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公允市价,但这并不影响上述结论的有效性,因为按市场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只会发生绝对值的变化,而相对趋势不会改变;(2)由于现行实务对这种产生于企业内部的自创商誉并不加以确认并摊销,因而上述结论正可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商誉的真实变化规律,即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只与其商誉的增减变动有关,而非商誉摊销所致。

其次,对计算期内的超额报酬也需进行合理的选择。其选取方法可有如下两种:(1)以此前数年(比如5年)超额利润的平均值作为估计值;(2)仅取上期的超额利润作为估计值。第一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商誉价值的过度起伏,使其各年的变化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状态,但对于一个新设企业则无法采用。第二种方法应用起来比较简单,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例如,巴拉克里什南(Balakrishnan)、哈里斯(Harris)和森(Sen)在1990年所做的实证研究显示,用随机游走模型(RandomWalkModels)E(Xi)=Xi-1 0t[其中,E(Xi)为t期的期望值,Xt-1为研究项目t-1期的实际值,0t为随机项目]进行财务预测评价时,0t=0时结果更优。鉴于此,本文认为把估计值取为上期之值自有其合理性,虽然其中可能存在尚待商榷之处。同时,由于商誉价值需要用企业未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来衡量,所以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贴现率。那么,是象有人所说以行业平均利润率作为标准,还是以市场平均利润率作为标准呢?下面就对此加以分析。首先,贴现率的选择应是平均利润率而非市场无风险利率。因为对投资者而言,其投资目的应是获得市场平均利润而非低于此额的利息。其次,就平均利润率而言,取市场值作为贴现率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当其行业平均利润率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时,该行业单位净资产所获平均利润大于市场平均值。这种整个行业的超额赢利能力仍然不可单独辨认,无法脱离行业而出售。此时,该行业人力资本相对缺乏,使得人力资本的单位效用较高,因而这种超额赢利能力的来源仍应归结为商誉的范畴。当然,这时可以说此行业存在整体商誉,或可称之为行业商誉,而行业商誉的存在将会导致外部资本的流入,然而为文章篇幅所限,此处不拟将讨论展开。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将商誉的计量公式表示为如下形式:

VGW=p0X(1+im)-t=POX(P/A,im,n)

其中VGW——商誉价值

n——计算期数

P0——企业上期超额利润或前若干期超额利润的平均值

im——按市场风险调整后的市场平均利润率

(P/A,im,n)——年金现值系数

四、商誉确认——对人力资本有效管理的途径

1.自创商誉

上面关于商誉的论述均着眼于企业的自创商誉,即于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一般不主张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其理论依据一般可以归纳如下:(1)人力资源非企业所有亦非企业所能控制,缺少资产应具的特征;(2)难以确定其历史成本;(3)其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实务操作难以规范,且不予确认并不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影响。对各种不予确认的理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TheAICPAecialCommitteeonFinancialReporting)在其发布的《论改进企业报告》中作了详细论述,并强调“确认自创的无形资产,并不能帮助用户对一个企业进行评价,以及对信贷风险进行衡量”。

勿庸置疑,仅站在可靠性的角度,自创商誉也许是不宜加以确认的。这是因为,它产生于企业人力资本的超额使用价值,而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工资费用象实物资本一样,已按其取得成本入账。既然实物资本的具体形式——有形资产一般也是按其取得成本入账,就不应要求把人力资本按其使用价值入账。

但是,虽然存在上述理由,而且目前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不应以此否认本来对其确认的可能性及其合理性。因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用户看来,无形资产也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显然,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当其实际价值数额巨大时,若不予以反映,必然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正如前文所述,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部分若长期保持稳定,则已具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属性,将其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予以反映或确认当有其合理性。而且,若能将其加以反映,必会促使企业重视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用户分析企业的现状、潜力与前景。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条件的逐渐成熟,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逐步深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外购商誉

关于外购商誉,现存实务多予以确认。如英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22号(AP22)表达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该公告认为:“尽管商誉没有形态,可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在企业被并时,所付价格中已经包含一定数量的商誉价值;这样(该项)资本已换成一种资产——商誉,因此应将其以与其它资本资产同样的方式予以确认和处理。”既然外购商誉产生于现实的交易,对其予以确认自然也就不存在可靠性的问题。

当然,对外购商誉的性质应如何理解仍有必要加以讨论。首先,企业被并时,其价格的决定因素自然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但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说供求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受其效用及其“稀缺程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其道理完全一样。在现实中,由于企业设立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会出售,其稀缺程度往往很高,从而价格高于价值(含商誉在内)——即商誉高于实际值的现象也就较为普遍。其次,从购受企业来看,其目的在于获得受购企业的效用,并靠此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然而当企业以公允价格购入一拥有商誉的企业时,其所获投资利润率仅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而购入其他不含商誉的企业亦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即此两种投资方式的投资利润率应无差别。所以,一家企业购入另一家拥有商誉的企业,一定认为受购企业能够提供超额效用,否则不应在选择购并对象时厚此而薄彼。受购企业对购并企业的超额效用可能源于受购企业人力资源被埋没的价值或者源于购并企业人力资源的内在潜能。然不论是哪种原因,起关键作用的应是购并企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其包含企业家在内的高层管理人员。当购并完成时,受购企业的员工常被大量裁减或更换往往就是为了顺利实现上述超额效用。

五、商誉摊销——人力资本超额效用的消耗

不论企业的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是由于其现有的人力资本具有超额效用才存在,并因企业与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劳动力间的契约而得以延续,但其延续时间不会太长。从前文Penman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此期限一般为五年左右。因此,企业现有的商誉应予以摊销,其摊销期限亦不妨取为五年。当然此期限可能随行业及其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不同而可有不同的表现。

有人认为,企业的商誉可能得以长期保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还会不断增加,因此主张对商誉不予摊销,而让其一直保留在账面上。其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如前所述,企业目前的商誉一般不会长期发挥效用。而且,若商誉果能得以长期保持,应是后期对人力资本效用的保持或有效开发和利用所致,不应将其与目前的商誉不加区分。

关于摊销方法的选择,由于现存商誉的效用呈递减趋势,因而应采取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类似的方法加以摊销,使其摊销额前期多而后期少。然而,如果每期都有新的商誉形成,在此新增额呈均衡状态且又作为自创商誉加以确认时,各期总的摊销额亦当保持均衡,故可就账户总额用直线法予以摊销。

六、负商誉本质——人力资本超额效用为负

既然商誉表现为企业净资产报酬率高于或低于市场平均值,必然各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其商誉为正或为负,且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如果其值为正的企业称为拥有正商誉,值为负的企业则可称为拥有负商誉。正如正商誉是因企业人力资本存在超额效用一样,负商誉则缘于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之差低于市场平均值(广义上不妨亦称为存在超额效用,其值为负)。这种人力资本的(全部)使用成本既包括向劳动力支付的报酬,也包括使用本企业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诸如效率低下、产品积压、浪费严重、丧失机会等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既然商誉为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决定因素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的关系,改变其人力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状况就成为使商誉不断增加的主要手段。降低向劳动力支付的报酬以达到部分降低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的目的或调整、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以增加人力资本的效用均有一定的有效性。当然,企业的商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所处行业的整体商誉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为其行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稀缺程度降低或升高,从而其人力资本的效用也随之降低或升高,企业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当所有企业尝试各种途径以增加其商誉时,社会的生产率将随之提高,不过,此时仍有约一半企业其商誉为负。

结论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所有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及其有效地管理、开发和利用,是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其商誉的真正来源,这种超额效用缘于其对人力资本、特别是对“企业家”的垄断。当资本与劳动之间达成一种不完备的契约时,即可使商誉得以产生。对商誉加以确认和计量可以促使企业重视对其人力资本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所有企业积极改善其商誉的努力将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但仍将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其商誉为负。当然,从实际来看,本文所涉及的关于商誉计量的变量的可得性与及时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力资源会计所需解决的,然而对它的进一步讨论已超出本文的范围。

经济政策正在实质性转向 篇3

最重要的变化是,公共投资在实质性地收缩。

过去的十几年——准确地说是从1998年第一次依靠公共投资救经济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直来自政府投资。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第一,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政府投资对引进外资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一个发展中的落后国家来说,要在短期内引进资本,快速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尽快改善基础设施,使之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在各种评价新兴国家投资机会的研究报告中,均不约而同地将基础设施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因素。而与中国竞争外资的其他国家,例如印度和越南,在这方面均处下风。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投资对“中国制造”的兴起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GDP增长本身,也日益依赖政府投资的拉动。这主要反映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之后,为了应对经济的短期下滑,中央政府先是推出4万亿救市政策,之后受到鼓励的地方政府又拿出了数以十万亿计的各种投资项目。这就是广受批评的投资依赖症。

不过显然,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自温州动车事故后,中央投资已经开始慢慢收缩。典型代表是铁路投资的一减再减。水利投资虽有抬头之势,但主要是一种再分配政策;至于环保,它本身就是一个紧缩性而非扩张性经济政策。更为明显的征兆是,在持续加压的楼市调控下,地方政府投资也必定被动紧缩。这样,至少在依赖投资拉动GDP方面,政府已开始实质性转向。

另一个变化是,中央财政有大量增加福利开支的趋势。近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以最高规格召开,将贫困线标准由人均收入1196元大幅度提高至2300元。虽然这个标准尚不算高,但是贫困人口却将由2700余万增加到超过1亿,相应的扶贫开支显然要大幅增长。此外,在校车安全和贫困地区学生午餐方面,中央政府也已表态将负起责任。还有需要巨额投入的保障房建设,也是一种再分配政策。看起来,中央财政的侧重点正在由促增长转向保福利。

最受普通人关注的减税,正在慢慢落到实处。2011年上半年,围绕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公众舆论令政府将原定3000元的起征点提高到了3500元,因此而使大部分工薪阶层不再需要缴纳个税。到下半年,营业税转增值税也开始试点,使这一广受关注的结构性减税方案终于付诸实践。当然,减税力度还远远不够,但方向却是正确的。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拨乱反正,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采纳了大幅增加公共投资的对策,虽然在短期内保住了GDP,却大大加剧了宏观经济失衡的严重性。如果这种做法不加以改变,未来的局面将不可收拾。

最后,在政策调整中仅属次要,但极具标志性的是房产调控政策——过去一段时间来,所有关于限购政策将会放松的传言全部落空。无论成交缩量、地块流拍,还是降价卖房导致群体性冲突,都未能动摇政策决心。地方政府的多次试探也均以失败告终。现在,住宅限购政策已是形式大于实质,控制房价已居其次,表达政策决心,引导市场预期才是它的主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政策是成功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已经接受了房价下降的事实,并据此调整了自己的策略。接下来,需要的只是坚持。

去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几无悬念,保持财政盈余,而不是年初计划的财政赤字——这又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财政实实在在由扩张走向了收缩。

由以上迹象,我们当然不能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但是显然,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冀志罡 专栏作家,曾供职媒体,现服务企业。)

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 篇4

(一) 正义的一般解释

作为宗教、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正义一般是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 也指一种道德评价, 即公正。从宗教学的范畴来看, 正义是抽象化、信仰化以及非法条化话的准则。从伦理学的范畴来看, 正义主要分为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两个方面。其中个人正义是指一些归束个人行为的一种善恶的评价准则;社会正义则主要是指社会的制度正义, 主要是对整个社会体系包含基本结构、社会关系、现象等是否正当合理进行追问和评价。

(二)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内涵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从绝对公平到相对公平

众所周知, 传统观念上的法律所界定的公平是“绝对公平”, 主张义务与权利分配的绝对的平等和自由, 所有的市场主体适用于同一规则和制度, 不考虑个人特有的其他禀赋和状况。而经济法所追求的实质正义和公平则是在考虑个人的特殊处境和状况差异, 区别权利和义务分配的相对公平。

2.从局部公平到整体公平

局部公平顾名思义, 是指一定范围区间内的公平。局部公平限定在一定的群体或者一定的区域之内。整体公平则是全部范围的公平, 着眼于全社会, 以社会整体的利益作为公平正义的评判准则。经济法着眼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规制市场主体的行为, 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从现实公平到长远公平

和谐社会, 讲求长远利益及现实利益的权衡取舍。在公平问题上, 同时适用这一规则。单纯看重现实公平, 极易导致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损害长远公平。经济法的基本理念是讲求长远公平, 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规制和约束旨在促进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保障现实公平的前提下, 不损害长远利益长远公平。

二、经济法实质正义的意义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做到了从绝对正义向相对正义, 局部正义到全体正义, 当前正义向长远正义的过渡, 不再只是以一个单纯的标准来分配权利义务, 恒定正义和公平, 而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不同个体所在的不同状况分配权利义务, 也不再只是单纯的着眼某个特殊群体, 特殊部分的利益, 而是以全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判定公平正义, 不再目光短浅的只注重现实正义, 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公平和正义, 坚持可持续的策略和眼光。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有诸多方面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经济法追求的实质正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作用。经济法实质正义的相对正义, 在分析不同个体所面临的不同禀赋的情况下, 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的权利义务的分配, 在这种权衡中可以做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经济法的实质正义, 使得弱势群体在残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庇佑。

另一反面,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经济法主要是调节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维持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 并且经济法实质正义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准则, 相关法规制度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以长远正义为追求, 所有这些都遵循了可持续长远的发展观,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一)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

1.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政府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主体着眼于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个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存在的弊端诸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容易带来经济产业结构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一系列与社会公平正义相违背的恶劣后果, 并且如果仅凭市场自发调节, 放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是没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也就没办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实质正义。所以,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干预也就是宏观政策调控发挥作用, 促进实质正义的实现。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经济活动下的各种矛盾, 消除影响实质正义实现的不利因素。比如, 政府利用税收财政政策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定税收产业政策进行产业引导,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实现实质正义必须要加以调节的主体。需要增强和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促使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 考虑社会效益, 促进企业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响应国家政策, 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另外,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促使企业完善职工权利保障制度, 企业福利制度, 使得企业在增加居民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作用。

3.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依赖于立法、执法、司法机制

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不仅依赖于政府和企业, 同时也需要立法、执法、司法机制的支撑。立法机制对实现实质正义的影响是主要是权利义务分配方面。立法机制权利义务分配是实质正义的起点, 立法过程中对于经济主体需要进行分析和判断, 并以此做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 依据个体的不同特质和差异, 进行权利义务的倾斜实现不同的分配, 以实现经济法下的相对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绝对公平。立法机制是实质正义的起点, 进行权利义务分配之后, 需要执法体制发挥作用, 将这些法律规章应用于社会实践。执法活动主动的进行行为干预,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的经济主体进行直接处罚和约束, 譬如, 执法质量检查对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查处, 对于垄断行为的判罚, 极大的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有效的执法活动是促进实质正义实现的重要机制。司法机制作为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一个环节, 同样也对实质正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法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审判和诉讼机制都对司法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而对实质公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加强法官队伍的知识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建设专门且完备的审判机制和多元的诉讼机制, 发挥司法机制在实现实质正义方面应有的作用。

(二) 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过程中的阻碍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和企业团体的共同努力, 只有当政府的干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互补互助, 相互促进时, 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质正义的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全局干预是可以化解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和缺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实现也是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政府部门往往消极疲软, 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也就不能发挥政府干预对于促进经济法实质正义的作用。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还依赖于市场主体的相关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实质正义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 忽视相关市场交易规则, 无视竞争, 进行大规模的垄断经营, 更有甚者, 生产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投放市场, 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带来较大的负外部性, 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也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直接影响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

四、结语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是相对正义、整体正义、长远正义, 追求不同特点和禀赋的个体适用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着眼社会整体利益, 不仅注重追求当下的现实正义, 更以追求长远正义为理念。了解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 可以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产物的经济法也不断发展, 满足了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 着眼于维护社会主体公共利益, 实现实质公平和正义, 促进市场经济良好运作和发展。因此, 研究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并且掌握其具体的实现机制,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海鹏.论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理念[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3) :9-13.

[2]江帆.实质正义的经济法解读[J].经济法论坛, 2008.1.

经济实质 篇5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B、按劳分配制度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同时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居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8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2.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关系不同

B.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

C.最终目标是否是共同富裕

D.所有制结构不同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不能因为收入的差别而形成贫富悬殊。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须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3.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之所以有区别,根本原因是:

A.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不同

B.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不同

C.生产资料的收益权不同

D.“剩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区别。

任何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都包含着所有制的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在这些权利中,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是所有权的最终实现,因而也是任何一种所有制的最本质的内容。因此,不同所有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剩余”(这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等)的归属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不是归于私人,而是归于公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则在于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4.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生产资料的财产存在方式

B.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C.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产品的分配方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同样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D.人民民主专政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基本保证;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现实国情的客观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于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属性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搞单一公有制的经验教训,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认识到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党的十五大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6.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是由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的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要使所有制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更好地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成熟和完善,这也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最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作为市场主体,相互联系、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7.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是看其:

A.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实行股份制

D.是否实现了多种实现方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

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看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即先进的所有制形式;阻碍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的,即是落后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集中反映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将其包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之中。这样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导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B.国有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C.集体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D.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根本不同的,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而过渡时期是以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私有制经济处于被改造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9.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

A.公有独资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股份合作制

D.股份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我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是,由于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0.全民所有制是由:

A.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B.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C.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D.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民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它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是同较高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又称为国有经济。由于它只能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这样,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就必须由一个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因而全民所有制必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1.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

A、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B、国家政权的性质

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D、社会分配制度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制。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所有制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经济范畴。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张我在谁手中。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2.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

A.个体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全民所有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农村集体经济采取不同的经营组织管理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使生产经营的责、权、利相结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把劳动者的收益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户家庭运用归自己所有的部分生产资料,如农具、运输工具等,在与集体订立承包合同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生产成果除了缴纳农业税和上缴集体的部分以外;归自己所得。农村集体经济的这一形式,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中国农村的实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3.我国城乡蓬勃发展的、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性质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合作制经济。

股份合作制是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引进股份制的基本原则,资金可以入股,技术也可以入股;在分配方式上以劳动所得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按股分红。所以,股份合作制既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股份形式明确了产权关系,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共同劳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居于主人翁的地位,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调动了人们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主要是指:

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

C、有效发挥作用的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

D、公有资产绝对数量的增加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不是仅指量的优势,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如果国有经济的资产庞大,但占相当比重的资产闲置不用,反而是浪费,公有资产占优势应是指有效发挥作用的资产占优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5.个体经济建立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它的性质是:

A.不具有剥削性质的公有制经济

B.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C.不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私营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经济的本质。

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属于私有制经济,但它又以自己劳动为基础,因而不剥削他人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弥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个体经济的管理、监督和引导,使其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6.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的性质是:

A.单纯的社会主义经济

B.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的性质。

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和我国的港、澳、台资本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济。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有利于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外国和港、澳、台资本主义的合作,它既不是单纯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也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外资经济是得到我国政府批准,在尊重我国主权,接受我国政府监督和管理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此,就其性质来说,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7.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多种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不存在剥削关系。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属于私有制经济,但它又以自己劳动为基础,因而不剥削他人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依靠雇用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性质上属于存在剥削和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8.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D.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存在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客观依据。

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19.“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这句话的依据是按劳分配: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C.承认阶级差别

D.贯彻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实质。

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一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总是有与之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存在。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密切联系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具体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20.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是由:

A、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B、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决定的 C、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D、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在社会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1.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直接的社会劳动

B.直接的个别劳动

C.以个人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D.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作为商品生产者存在的,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劳动者在一定的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他的劳动只是该企业劳动的一部分,对于社会来说,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只能是一种带有个别劳动性质的局部劳动,而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企业生产商品的局部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者是直接向企业提供劳动的,而不是直接向社会提供劳动,因此,这种劳动只能是企业局部劳动的构成部分。这种局部劳动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问题。也就是说,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有可能被社会所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也有可能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能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就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

A.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把效率放在首位

B.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把公平放在首位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求在微观领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开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要求在宏观领域中,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很大的区别。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所表现出的特点是:

A.按劳分配的“劳”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它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企业范围内

C.按劳分配中劳动量应该是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

D.我国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决定了分配结构也必须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各种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正是由于企业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所以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在不同的企业,分配的标准当然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在现阶段,作为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具体是通过各个企业贯彻这一原则来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5.按劳分配的存在范围是

A.各种所有制经济范围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C.各种合作经济范围内

D.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范围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劳动者在企业从事生产劳动,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正因为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所以,也无法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企业作为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当然也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离开了企业的范围,就谈不上对劳动者按同一标准进行分配。因此,在现阶段作为全社会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各个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来实现的。正是因为按劳分配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A.全社会劳动者

B.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C.各种所有制企业

D.社会主义国家政府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还不完全是公有制,并且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7.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C.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

D.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由于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因此,在现阶段作为全社会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各个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来实现的。正是因为按劳分配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上述答案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和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只有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8.某国有企业有一职工,年工资3万元,奖金0.7万元,津贴0.3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收入1.5万元,房租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为:

A.7.5万

B.3万

C.5.5万

D.4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按劳分配的具体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由于目前按劳分配的存在范围只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所以该职工的薪资收入包括:年工资3万元,奖金0.7万元,津贴0.3万元应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而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的年收入1.5万元及房租收入3万元应属于按要素分配的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158页;《大纲解析》第115~117页。

29.按劳分配制度中作为收入分配客观尺度的劳动量是指:

A.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B.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

C.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D、劳动者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尺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第一,按劳分配中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的组成部分。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第三,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劳动量只有在产品实现交换后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按劳分配也只能以这部分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而不是以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也就是说,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与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并一定完全一致,按劳分配只能以后者作为收入分配的客观尺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不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决定的,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A.救济收入

B.优抚收入

C.国民收入

D.股票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上述选项中,救济收入、优抚收入和国民收入属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股票收入属于资产收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确立生产要素按:

A.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B.所生产商品的供求状况参与分配原则

C.所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参与分配的原则

D.所生产商品的性质参与分配的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2.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合同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报酬,属于: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入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营风险收入。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合同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报酬,属于经营风险收入。因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比较于一般职工要承担大得多的责任和付出更多的劳动,在合同界定收入时应予以肯定。但是,这种经营风险收入应确定合理的限度,不宜过于悬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各种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正是由于企业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所以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在不同的企业,分配的标准当然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在现阶段,作为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具体是通过各个企业贯彻这一原则来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4.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的个人收入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

D.风险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劳动者收入。

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所得的劳动收入。因为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而是作为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种收入的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生产物质条件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5.劳动者购买的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属于:

A.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力价值收入

D.按资金分配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资金分配收入。

按资金取得的收入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如在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实行横向经济联合时,有的企业只是向其他企业提供资金,然后分享收入,后者在金融市场上向银行或者其他企业提供资金,分享利息,或者是向其他企业参股,取得股份分红收入等。这种资产收入,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企业劳动者的收入。此外,劳动者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也是一种资产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6.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A.国家公务员的收入

B.建筑工人的收入

C.服务行业人员的收入

D.高校教师的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取得的收入较“原始收入”。目前,我国的初次分配时分别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中进行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和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的个人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就是要求在微观领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开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其贡献参与分配。上述选项中,建筑工人的收入属于原始收入。服务行业人员的收入、高校教师的收入、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属于再分配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2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7.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

A.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B.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C.非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D.产业部门进行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叫“原始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又在全社会范围内所作的分配。经过再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叫“最终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要求在宏观领域中,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2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8.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

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

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获得的劳动收入

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所得的劳动收入。因为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而是作为个体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种收入的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生产物质条件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9.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汲取了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深入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由此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40.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七大报告提出: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同时注重公平与效率

B.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41.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

A.培育和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B.进一步改革商品流通体系

C.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D.价格改革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又称市场构成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个方面。商品市场,即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及房地产市场等。从总体上说,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竞争有序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体系,目前尚未最终形成。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是健全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改革商品流通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0页;《大纲解析》第121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A.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且应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是由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的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要使所有制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更好地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成熟和完善,这也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不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都应该得到发展,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形式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组织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下列属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有:

A.合作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制和租赁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者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保证公有制经济控制全部国民经济

C.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D.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要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只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知识公有化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都是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6.国有经济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包括: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要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7.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主要有:

A.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

B.乡镇集体经济

C.各种乡镇、城镇合作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集体经济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农村集体经济采取不同的经营组织管理形式。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主要有: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乡镇集体经济;各种乡镇、城镇合作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中国农村的实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制。

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如何确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9.股份合作制的特征主要有:

A.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企业中有一定比例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财产

C.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一人一票制

D.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应按其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入。它的特征主要有:(1)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财产;(3)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一人一票制;(4)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是:

A.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B.放宽市场准入

C.禁止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D.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前,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认为非公有制与公有制是对立的。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开始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个体、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1.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包括:

A.外资出口企业

B.中外合资企业

C.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D.外商独资企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这里所谈的外资,是指中国内地以外的台、港、澳地区以及外国资本的在华投资。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进行合作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所有财产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2.“截至2005年5月底,我国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5378个,合同外资金额1161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44亿美元。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我国之所以允许外资经济存在和快速发展,是因为外资经济的发展:

A.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速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B.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C.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

D.有利于沟通和开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外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人口,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的作用。

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速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沟通和开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外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人口,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外资经济,既要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管理,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外资经济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限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3.我国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A.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B.都主要依靠雇佣劳动来经营

C.都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D.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区别:个体经济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个体经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不剥削他人的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通过雇佣关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成果归私营企业主所有,因而它在性质上是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4.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股份合作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私有制经济。

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有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因为它们在性质上是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虽然属于私有制经济,但由于个体经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不剥削他人的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所以不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应属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中的一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3~114页。

15.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类型有: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B.国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企业

C.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组建的经济联合体和企业集团

D.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一个经济体。它可以包括:国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企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组建的经济联合体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但是,同种所有制性质投资或组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不能算混合所有制经济。所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2~113页。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表现在: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按劳分配中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只是以公有制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第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第三,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的。第四,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1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存

B.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D.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一致的。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反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统一的力量。为此,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3)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又必须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二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9.有人认为对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私有化,该观点:

A.错误,没有看到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放宽市场准入的

B.正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不兼容的

C.错误,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质的飞跃,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D.错误,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地位与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变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过度垄断的状况,有利于实现垄断行业的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有利于垄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在垄断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和改变激励机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2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确立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因为:

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B.企业规模大小不同

C.各种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做出贡献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且经营效果也不一样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要求有相应的回报,如果没有收入回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不会把其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因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就是必然的要求。确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使个人收入不再单一地来源于按劳分配,使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呈现多样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收入属于保护范围之内的是:

A.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B.某人获得的股息收入

C.某人制假售假所得的收入

D.某人出售专利所获得的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法收入。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上述选项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某人获得的股息收入、某人出售专利所获得的收入都应属于合法收入。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允许和鼓励的是劳动致富、守法致富,对那些非法侵犯他人利益、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另外,为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对合法地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的过高的个人收入,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防止个人收入过分悬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2.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A.个体劳动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经营成果分配

D.按资金和资本分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所谓生产要素就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经济资源,或者说是进行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其经济上的所有权,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获取相应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收入分配上保证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能得到回报,保证生产要素所有者有充分的动力把其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经营收入;资产收益;按资本取得的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3.李某一家五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之后,收入不错;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儿子是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对上述材料中的分配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承包了责任田税后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B.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炒股属于按劳分配

C.女儿在私企当技术顾问属于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D.其母的出租房屋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李某承包责任田的税后收入属按劳分配。妻子开小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按劳分配收入;李四儿子的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女儿给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母亲靠出租房屋得到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下面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B.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要把公平放在第一位

C.离开公平谈效率,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挫伤广大群众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可能提高效率

D.离开效率谈公平,不但不能实现公平,反而会破坏生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相互矛盾的方面,也有相互统一的方面,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首先,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其经济根据是:

A.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先富与后富关系。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条件要求的。它不但与共同富裕没有矛盾,而且还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第一,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第二,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下,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着由按劳分配产生的收入差别外,还存在着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个人收入上的更大差别。第三,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和竞争就起作用,就必然造成优胜劣汰。这是人们的意志所不能改变的经济现象。第四,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总是相对的。实行共同富裕,有一个发展问题,不可能是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与个人依靠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0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所谓公平是指:

A.机会的均等

B.规则的平等

C.结果的公平

D.公平就是平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平的涵义。

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合理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机会的均等,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不会因为民族、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具有某种优先的权力或受到歧视。二是规则平等,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三是结果公平,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劳动或生产要素相当的收入,在承认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合理差距的基础上,共同享受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消除两极分化。公平的三个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7.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内涵包括: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可与公有制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4页;《大纲解析》第118页。

28.为了推进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必须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的内容是:

A.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需要认真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

第一,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7~168页;《大纲解析》第118页。

29.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是: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

B.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C.由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D.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调控的模式。

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行为,它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节奏和方向,或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状况,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宏观调控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是: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从地铁事故看经济法实质正义 篇6

关键词:实质正义;宏观调控;国企;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25-02

一、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含义

(一)问题的出现

城市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交通的改善,地铁修建的飞速发展让国人和媒体甚为自豪,曾有报道称上海地铁用不到二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世界地铁协会称之为“创造了世界地铁建设史上的奇迹”[1]。但是,近年来地铁事故频发,从电梯逆行到地铁故障导致乘客滞留甚至到追尾事件的发生,频发的事故提醒我们,是时候来检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源。

修建地铁的首要目的必然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促进交通拥堵状况的缓解、便利市民的出行等公益目的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地铁这种基础设施修建的初衷都是为了尽可能最大化的实现全局性的社会公共利益,也即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但是,现实中总是存在着与修建初衷相悖的情形。如在配套设置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以次充好;地铁铺设重效率而轻质量;地铁公共服务无法达到预期的水平等。

(二)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基本内涵

实现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价值追求,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可以理解为实质正义观念在经济法领域的反应:在社会经济领域,主张实质而非形式的机会公平;关注具体而非抽象的人格平等;强调全局性而非局部性的社会利益;并通过“利益倾斜配置”来调节和消除基于出身、禀赋等偶然因素而形成的不平等关系以及社会历史过程中基于财富累加而形成的“交易优势”[2]26。可以看出,经济法的实质正义所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是一种全局性的、社会性的整体利益,并且基于通过设置相应的社会机制来实现这种对于正义的追求。

(三)经济法实质正义的价值构成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价值构成包括实体构成和程序构成,具体可以体现为如下方面。

1.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体价值构成

对弱者权利的倾斜性配置。对平等主体的不平衡利益关系予以矫正。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直接调整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实质公平的价值目标。

2.经济法实质正义的程序价值构成

构建社会公共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市场交易秩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稳定政治秩序。

通过经济法实质正义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可以了解到,在实现经济法实质正义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下手,来实现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来实现经济法所强调的实质正义。

二、地铁事故体现的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中的障碍

(一)宏观调控的目的与现实中产生的效果矛盾

漆多俊教授将宏观调控界定为:“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计划、各项经济政策及调节手段,引导、约束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实现国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3]244

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本身即是最好的调节主体,良好市场秩序运行的本身即会调节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被动性等缺陷,因此,当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失灵的时候,国家调节这只有形之手就有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宏观调控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维护、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通过国家的有形之手来引导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运作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总目标[4]437-738。

政府修建地铁的初衷总是抱着缓解城市交通,促进人们出行,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带动经济发展等目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种种的问题:地铁修建中的质量和速度问题,选择城建机构中存在的营私舞弊问题,建材选购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后期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种种事故以及由于地铁乘客较多而采取限流措施,地铁的修建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更多的我们不希望出现的问题。

(二)国企的逐利性与其肩负的社会责任的矛盾

各国开办国有企业的目的不外乎财政性目的、政治性目的、经济性目的[3]235。其中,经济性目的是指通过国家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而在国企逐利的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如利用自身优势来做不利于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实施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腐败、营私舞弊行为等等,则可能会违背国企建立的根本目的。

但是国有企业的活动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国有企业要执行国家计划和经济政策,担负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公共职能,为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和长远发展或其他方面的国家和社会利益,此即为了公益[3]233-234。实践中,地铁的修建都是政府将工程项目交给专门负责相关领域的大型国企负责,因为一般的企业并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来完成地铁铺设,以期通过国企的力量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而能实现地铁修建的初衷。

(三)企业逐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

逐利性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因此,企业为了追逐利益的不良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企业如果不追逐利润就无法生存,法律并不能强人所难。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其也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善发展的社会,社会赋予企业的绝不仅仅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私人企业常常是占慈善捐款的很大一部分的主体,可能在目前的我国,要求企业为慈善捐款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会给大多数的企业造成经济压力和舆论压力,但是我们仅仅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要因为一味的追逐利润而忽视其社会责任感,不要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而放弃其社会责任感,以至将来造成更多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从地铁事故谈实现经济法实质正义的途径

(一)政府的职责

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干预,通过国家之手对市场的介入达到规制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并以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这需要行政机关充分行使其职能、发挥其作用。但是在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中,政府的不足并不是体现在法规的制定或是具体宏观调控行为的实施方面,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其并未在具体的活动中对相应的市场主体如国企、大型的项目承包商或是相关其他企业进行有力的监管,从而使得逐利的市场主体在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做出只顾自身利益、于公共利益不利的行为。因此在完善政府职责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

首先,完善法律规定。在完善制度的时候,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保障,尽管笔者认为我国已有规制行政机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的宏观调控规范都是针对具体的领域制定的,集中于财税、金融、计划法领域,这些规范都具有太强的针对性,对于解决宏观调控中的问题不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但是在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法律规范时要使这个规范在具有纲领性的情况下也要有具体的适用性。此外,法律法规制定的宗旨一定是为了实现公众的利益,实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而不是只做形式正义的表面功夫。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既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又是有着自身利益的权力主体,因此,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必须在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合理地分配权力,并且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以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权的行使不超过合理的、必要的限度[5]160。

其次,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能。在出现了许多问题后,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政府的监督作用的真正实现在实现宏观调控职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执行出现偏差,宏观调控主体不依法办事,这些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并不能将任务发下去即认为是完成了政府的作用,必须要保证承担具体任务的市场主体的活动对于政府是透明的——起码是能受到有效的监督的,这样才能防止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当的、有损公共利益的趋利行为。可以说,完善的宏观调控监督处理程序,是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6]。

(二)充分发挥国企的作用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本质直接指向超越特定个体利益之上的社会利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者之利益和社会利益显然缺乏天然的关心者,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只会争先恐后去分享它,而不会以同样的热情去维护它[7]6。作为市场主体的国企也不能避免这种天性。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市场主体“分配财富”的动机大于“创造财富”的动机,他们“并不关注把‘蛋糕做大,而只是力图获得有限‘蛋糕中尽可能大的份额”[8]。因此,在发挥国企对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作用过程中,我们应让国企了解到其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像普通的企业一样攫取利润,而是通过其参与市场的行为来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从而达到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实质正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利益的取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利益的产生只是一个伴随的结果或是为了实现其最终目的的一种“奖励”,而不是其初衷。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空白是个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也与我国建国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怎样能更好地在我国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相应的机制,从而让企业在市场活动中逐渐培养、加强这种社会责任感。

首先,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企业责任感的观念。不仅从法律层面让经营者了解不当的行为会受到制裁,而且从道德层面来让其产生认同感,使其知晓其不当的经营行为最终会损害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最高境界不是通过法律与外在舆论的强大压力迫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帮助公司社会责任理念深深扎根于公司投资者的心灵深处,并随时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公司社会责任运动[9]。

其次,在实现加强企业责任感的过程中仍然缺少不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有效的政府监督体制的形成对于企业责任感的形成和加强起到外力推进的作用。并且,受我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许多公司十分珍惜自己被政府认同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政府要对诚信公司予以必要的精神奖励(如授予光荣称号、颁发奖状等)[10]。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根据地铁事故联想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及其实现中的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国企、企业都应当肩负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实质正义的实现是我们共同期许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地铁里程全球第二仅少伦敦15公里[EB/OL].http://www.news365.com.cn/xwzx/shxw/201004/t20100411_2673596.htm,[2011-10-29].

[2][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徐孟洲.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力.宏观调控领域中的国家、国家权力及其构造[C]//刘文华.宏观调控法制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杨涛,白秀.关于宏观调控法的两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2).

[7]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理念[C]//王全兴.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8]种明钊,应飞虎.经纪人与国家干预法[J].现代法学,2003,(6).

[9]刘俊海.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2007,(22).

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的实质 篇7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 国外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曼 (2002) 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汇率政策的变化, 并暗示亚洲国家的盯住汇率和出口导向政策以及对美国的依赖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弗格森 (2005) “投资枯竭论”则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不高, 出现投资“枯竭”, 国内需求不足导致支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竞争性货币政策, 最终增加流向美国的资本供给。而伯南克 (2005) 的“全球储蓄过剩论”则强调美国的巨额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来源于全球储蓄供给的过剩, 亚洲尤其是中国由于金融中介的落后以及中东石油出口国较高的油价共同推高了储蓄率。

在探讨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上还有各种立场和视角的理解。我们主张将它置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大背景下, 从全球生产力演进过程中国际分工体系和生产网络形成的角度去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这个视角来看, 失衡同时有来自“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包 (Outsourcing) 的时代”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5) 。这是两位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对当前全球生产与分工模式发展趋势的经典概括。一方面, 基于全球生产力演进与信息技术革命的跨国外包与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世界经济出现了以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为主的失衡。这是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 以美国为主的全球经济虚拟化使得世界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虚拟化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经济游戏。因此, 全球经济失衡与其说是各主要经济体经常账户的差额和贸易不平衡, 不如说是全球金融发展的失衡。正是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金融发展上的极度不平衡为美国的本次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到破裂, 以及与房地产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并引爆次贷危机创造了前提条件。

2 全球失衡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

次贷危机引爆了本轮美国房地产泡沫。从表面上看, 它是美国金融领域的一次非系统性风险。然而它的爆发以及紧随而来的经济危机却与此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加剧有很大的关系。前面已指出, 全球经济失衡集中体现为东亚与美国经常账户的差额。但是, 从实质来看, 它又是发达经济体与亚洲新兴经济体各自的消费投资比例关系等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的失衡。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集中表现。

2000年后, 信息技术革命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小, IT泡沫开始破裂。同时, 在经历“9.11”恐怖袭击后, 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从2001年起格里斯潘主政的美联储连续5年实施低利率政策, 低息政策使投资房地产业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获得暴利成为可能。这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泛滥提供了土壤。

本轮中美经常账户严重失衡的直接原因, 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带来的对全球商品过度需求引致的东亚外围国家主要是中国的过度供给。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失衡是以美国产业结构主动升级到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并通过过度的信贷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前提条件的。美国国内的虚拟经济膨胀过快, 以致完全脱离了其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按前面所述, 这两者之间的失衡本身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另外, 美国国内老百姓的过度信贷和过度消费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其资产增值的信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工薪收入增加基础上的。当房地产逐渐出现严重泡沫, 使得在美国购买房地产以及相关金融衍生产品能带来资产的快速增值, 并且刺激了国内过度的需求增长时, 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系统性风险的释放和破坏性调整就先选择发生在美国国内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金融机构次贷与次级债巨大损失上。

3 后危机时代再平衡的具体表现和实质

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的GDP增幅出现转正, 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这也是本次危机爆发所在的中心国家——美国经济衰退结束的标志。按照IMF《世界经济展望》 (2009) 的分析, 这样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美、欧、日以及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了超乎寻常的政府刺激方案, 避免了出现导致1929—1933年大危机的全球金融领域的恐慌。

然而, 美国政府在危机后采取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年多以来, 平均失业率至今仍维持在10%左右, 持续居高不下。美国商业委员会在2010年10月15日发布的预测中, 指出美国2011年上半年的失业率还将为9.1%~9.5%。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披露, 第二季度美国国内银行业新增贷款数量仍在下降, 这反映了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复苏作用仍非常有限。这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再次印证了人们熟知的一个经济学道理, 即货币政策就好像马车的缰绳, 要收紧缰绳紧急拉住马车管用, 但是用马车缰绳来推车的话则软绵无力。

日本经济在危机后仍然延续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迷。欧债危机的发生也反映了这些欧元区国家复苏经济所使用大规模扩张性财政刺激手段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的经济复苏表现虽然出色, 但全社会的就业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每年新增的60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广大的存量甚至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的再就业仍非常困难。

从以上全球主要的四大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 全球正处在“无就业”缓慢复苏的再平衡过程中, 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无重大技术和体制创新的后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 再平衡是恢复调整到轻度的全球经济失衡, 它具体表现为全球出口过剩产业的去产能化、商品市场去库存化, 以及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

这次全球经济失衡以及次贷危机引起人们对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和欧盟国家的福利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过度发挥”的重新思考。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对金融业的放松管制和多头监管导致监管不力也有较大关系, 这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固有缺陷。而在次贷危机后不久出现的欧债危机也表明实行福利资本主义模式的欧盟国家的“高工资”、“高福利水平”、“高税收”和“过度消费”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 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是对这两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的修复性调整。

参考文献

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分析 篇8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分析和反思经济和社会中很多关系和制度, 进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能够明确它们是否还适合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如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一些法律和制度因为没有及时修改或者执行层面的问题, 而出现了偏差, 我们应该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 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然后逐渐修改, 使之趋于合理。

1.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理念及其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特定区域内, 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的本性需求, 导致了人类自私的本性和利益的纷争。为了维持相对的和平和稳定, 人类需要公平正义。法律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法律正义虽然只是社会正义的一个分支, 是通过国家暴力来保证实现的公平正义, 它凝聚了人类最高的理性品质, 它不仅渊源于人类的宗教情感、伦理判断, 而且高于这些感性范畴, 并始终回应着其他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指出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 变幻无常, 随时呈现不同形状和相貌。例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不一样, 因此, 如果我国的经济保持一成不变, 就会造成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形式化。经济法所秉持的正义观同样不能脱离公平、秩序、自由等基本价值范畴, 但以其特有的规范形式、责任机制以及救济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实质正义的价值立场。

2.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价值构成

2.1 对弱者的保护

在经济关系中, 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在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中, 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受到经营者的支配作用。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就是对弱者进行权利的倾斜, 以实现对弱者的保护。

2.2 维护社会公共经济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加入国际世贸组织 (WTO) 以后, 经济组织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 国内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复杂多样的经济组织意味着更加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而由于我国在经济法的建设发展历史比较短,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较弱的一方往往受到不公平待遇。因此, 我们需要经济法对平等主体的不平衡利益关系予以矫正。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直接调整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实质公平的价值目标。

3. 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中的障碍

3.1 经济宏观调控的失灵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本身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对于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 单纯的市场调节也有很多缺点, 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被动性。因此, 要想确保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我们需要借助强大的政府力量来进行相应的宏观经济调节。经济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 运用计划、各项经济政策及调节手段, 引导、约束社会经济活动, 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 实现国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然而,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行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落实不到位、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一些不法行为, 导致宏观经济调节的目的与收到的效果想矛盾。

3.2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扩大生产规模等, 以利润最大化为经济目标, 忽视了其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 很多造纸企业盲目地追求利润,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将生产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渠湖塘之中, 严重污染了当地农民的灌溉用水甚至饮用水。谁污染, 谁治理;谁开发, 谁保护。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 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我国, 由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强。很多企业虽然也参与相应的慈善救助, 但多是迫于公众压力。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甚至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做不利于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 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实施垄断经营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得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徒有虚名, 直接阻碍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4.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

4.1 政府要尽职尽责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需要政府强大的权力机关充分行使其职能、职责。在本文中, 我们将政府在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方面需要在完善法律规定方面以及行使监督职能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 政府应该完善法律规定。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经济组织的形式、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 为了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我国政府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根据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法进行相关的修改, 使之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另外, 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特色, 如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一些。在修改经济法时需要考虑这些地区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另外,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尽职尽责的执行监督职能。对于妨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行为要严格的制止, 对于那些特别严重的、对社会造成恶劣后果的行为要进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 对于不按照要求进行排污的企业, 当地政府可以进行查封, 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 则直接追究法律责任, 勒令搬迁或者拆除。另一方面在政府履行监督职责时, 相关的官员要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政府官员不能直接秉公办事, 收受贿赂, 徇私舞弊, 故意包庇那些妨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恶劣行为, 那么政府的监督作用也就徒有虚名。

4.2 发挥大企业和国家企业的带头作用

大企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 我国的大型企业如海尔、格力等以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 如中石油、中石化等,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按照法律规定, 严格地进行污染治理, 并且要投资相应的生活设施改善工厂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另外, 企业要关注慈善和教育事业, 并积极地参与慈善和教育救助。这些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自身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一方面可以为小企业树立良好的榜样。小企业看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处, 就会自动效仿大企业的行为, 这样就可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企业道德风尚, 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推动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4.3 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只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 给企业经营带来负担, 有些企业甚至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因此,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我们需要积极地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让企业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并且明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立法部门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写入经济法, 以法律形式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进而促进企业能够自觉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规范, 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各个相关方面的积极性, 如政府要尽职尽责确保立法的合理性和认真执行监督职能, 企业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 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最终实现。

摘要: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关系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逐渐趋于形式化,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内涵以及价值构成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障碍, 并基于此提出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希望这些建议对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有所助益。

关键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障碍,实现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美]昂格尔, 吴玉章, 周汉华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译林出版社

[3]薛克鹏.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 2008 (1) :103

[4]江帆.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J].环球法律评论, 2007 (6) :62

[5]程鹏, 海彦伟.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观浅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 (12)

经济实质 篇9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原理及难点

以股票投资为例,为使分析更具一般性,设企业在A点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购入价为PA,PA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I,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在第i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Pi,交易费率为r,企业在E点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具体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对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在A点初始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PA-I

应收股利I

投资收益PA*r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PA*(1+r)

实际收到该现金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I

贷:应收股利I

第二,在B点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PB,所以应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PB,上升空间为PB(PA-I),应按该金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PB-(PA-I)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PB-(PA-I)

第三,在C点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PC,所以应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PC,PC<PB,下降空间为PB-PC,应按该金额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PB-PC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PB-PC

第四,在D点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PD,所以应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PD,PD>PC,上升空间为PD-PC,应按该金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PD-PC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PD-PC

若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第五,在E点出售时,应按照实收价款PE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PD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将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账户,结转后与该投资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余额为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转出金额可通过T形账户较为直观地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PE*(1-r)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PA-I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PD-(PA-I)

(借或贷)投资收益PE*(1-r)-PD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PD-(PA-I)

贷或借:投资收益PD-(PA-I)

从图1及以上核算原理分析可知,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关键点: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虽然形式上均为未实现的,但其计入当期损益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应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信息的准确获取和估计,并避免人为利用操纵公允价值从而影响利润的情况;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其收益才真正实现,所以处置时的价格才是投资收益的决定因素,在其处置时应注意处置时机的把握,才能真正实现高的投资回报,否则,即使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较为乐观,处置时机选择的不当也会导致持有期间的变动收益无法实现。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难点例解

[例]甲企业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发生以下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业务(会计分录中金额单位为万元):

第一,甲企业2014年4月1日在二级市场上购入S股票2万股,准备在近期内出售,将其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S股票买价20.5元/股(其中包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股),相关手续费为6000元。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买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应收股利”,相关手续费冲减“投资收益”。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

应收股利1

投资收益0.6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41.6

第二,2014年4月10日,收到上述现金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

贷:应收股利1

第三,2014年6月30日,S股票市价23元/股。

当前公允价值为46万元,大于初始入账成本40万元, 上升空间为6万元,所以应按该金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

第四,2014年12月31日,S股票市价21元/股。

当前公允价值为42万元,小于当前账面价值46万元, 下降空间为4万元,所以应按该金额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

第五,2015年2月10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0.4元/股,并于2月15日入账。

借:应收股利0.8

贷:投资收益0.8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0.8

贷:应收股利0.8

第六,2015年3月1日,将2万股S股票全部出售,售价25元/股,手续费9000元。

出售实收价款为49.1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2万元,所以出售收益为7.1万元;同时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应转出至“投资收益”,金额为2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49.1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

———公允价值变动2

投资收益7.1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贷:投资收益2

对于该项投资整个持有期间收益,可通过两种方式计算:第一种,通过“投资收益”账户余额,可知,“投资收益” 账户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取得到出售的累计借方发生额为0.6万元,累计贷方发生额为9.9万元,所以该投资的投资收益为9.3万元;第二种,从财务管理角度,投资收益为基本收益(股利、红利收益)与资本收益(价差收益)之和, 该投资基本收益为0.8,资本收益为买卖价差(考虑手续费) 即(25-20)×2-(0.6+0.9)=8.5万元,所以总的净收益为两者之种9.3万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

三、结论

通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难点问题的剖析,深入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经济实质,归纳总结出简捷实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方法,并结合具体会计业务核算实例的解析,可知,经归纳总结后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难点一般化核算方法更为清晰易懂,更方便理解和掌握,在会计实务当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财会[2014]6号)。

[2]宫荔:《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经济实质 篇10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经济实质,理论前提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和有关单位均面临着存货价值波动的风险,经营风险与日俱增。面对经济上的诸多风险,企业唯有做好财务相关工作,力求使会计信息准确、可靠,平衡好会计工作中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才能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下面就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1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资产减值主要是指企业资产可回收的实际金额低出其账面的价值,这里所说的资产,不包含一些特定的固定资产,通常指的是单项资产和资产组[1]。资产组是说在企业认可的前提下,能够组合在一起的最小范围的资产。一般来说,在资产组情况下产生的资金流动,在企业现金流中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资产与资产组皆没有联系。

在未来经济利益观视角下,企业主要是以资产在现实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具备的作用,以及资产在现实企业经营周转过程中呈现的动态情况作为资产经济实质考察的基础[2]。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于资产经济的界说主要取决于其在将来所具有的经济利益。但对于未知的发展态势难以掌握和预测,所以资产的潜在价值便存在不确定的特质。如果企业对于自身的经济定位是从未来经济利益着眼,在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其资产值便会有所变化,就会出现减值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企业应组织会计相关人员对资产未来经济性进行细致核算,对资产减值发生时企业可能面临的损失进行预测,并上报给企业有关领导,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满足企业发展的长期需求。上述过程就是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

2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前提

2.1 资产减值会计是会计目标中的主要要求

现阶段,对于会计主要目标的涵盖内容主要有两种主流思想,分别为决策有用观及受托责任观。在决策有用观的理论背景下,会计主要目标便是辅助企业决策,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财务信息,包括企业资源的总括信息、资源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现金流向等,这些信息通常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决策有用观理论指导下,会计计量方式通常具有多重计量属性,与传统历史成本的单一计量属性大相径庭。在受托责任观理论下,会计主要目标是呈现出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这一理论侧重于信息的可靠性,其计量方式与决策有用观相反,使用历史成本的单一计量属性。

综述以上两种理论,资产减值会计与决策有用观在本质上同工异曲,决策有用观是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土壤,是资产减值会计的起点。决策有用观提出的资产减值会计,其计量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历史成本单一计量方式,使用价值计量方式,可以对资产减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具体量化,也就是说能够准确算出企业价值较之资金账面金额的差值,借以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使企业有效规避多数风险。

2.2 资产减值会计和相关会计原则之间的联系

当前,资产减值会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相关性原则。

2.2.1 资产减值会计具备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的适用范围为企业资产可回收金额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预设企业回收金额的资产账面价值等于或大于实际的回收金额,在此条件下,资产减值会计可以对可回收金额进行整体估算,估算的过程采取谨慎、稳健的计量方式,以便为企业资产相关工作提供有利的指导。

2.2.2 资产减值会计具备了突破历史成本的原则

传统历史成本具有单一的计量属性,并且其可靠性较高、成本数据获取容易,在计量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交易,并非理论堆砌,纸上谈兵。但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与时下通货膨胀、信息发展迅速的现状并不适应,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资产减值会计突破了历史成本的单一计量属性,对企业发展提供较大助力。

2.2.3 资产减值会计具备了较强的相关性原则

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性原则,主要有以下3个要素:及时性、预测价值以及反馈价值。在资产减值会计中,相关性原则能够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强化资产减值会计的预测价值能力,提高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估算能力,并对企业经济价值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修正。

2.2.4 资产减值会计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原则

资产减值会计的可靠性原则,能够对会计信息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并且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重复、多次的验证,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较之历史成本,其优越性可见一斑。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为不同的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从而得到同一会计名目相同或接近相同的结论。

2.2.5 资产减值会计具备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要求收入必须按照货物的销售或交付来确认,要求费用必须按照与之相关联的收入来确认。当企业资产减值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时,可以予以确认和计量,促使资产减值情况及其损失得以在发生当期获得反映[3]。同时,资产减值会计还符合配比性原则,当资产减值损失符合其原则规定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以保证当期配备的正确与完整。

3结 语

经济实质 篇11

研究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实质,首先要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a.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是“美国化”。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体制,它反映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的一场革命的变革”,是“一种超主权的概念”,是“国家主权属性的弱化”。

c.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

d.IMF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经济活动突破一国范围,进行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组。只要世界和平得以维护,只要交通和通信日益方便,只要越来越多的国家搞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就是不可阻挡的,而且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一直是由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主导的,现行国际机构和国际规则也是由这些国家主导建立和制定的,经济全球化主要对这些国家有利。因此,围绕经济全球化之争主要是: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各国经济协调发展、走向共同繁荣,还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的新殖民主义”或“新的经济殖民主义”。

笔者认为,弱者、穷人不是笼统地反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而是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反对富国利用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距扩大,警惕把经济全球化引向“新的殖民主义”或“新的经济殖民主义”。

兴起

反经济全球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不仅穷国与富国的差距拉大,就发达国家内部而言,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有很多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65%的法国人认为,全球化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近两年来,几次重要国际或地区性会议期间,在会外参与示威和抗议活动的组织和队伍不断扩大。1999年底在西雅图举行WTO部长级会议期间,参与抗议活动的主要是美国工会组织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今年7月在热那亚举行八国首脑会议期间,参与示威和抗议活动的组织达500多个,相继参与示威活动的有10万~15万人,有的估计达30万人。与警方发生冲突过程中有200多人受伤,300多人被拘捕,1人被警察开枪打死。在3天期间,毁坏83辆汽车、41家商店、34家银行。意大利警方宣称,八国峰会期间发生的“骚乱”主要是由一个名为“黑色集团”的无政府主义暴力组织挑起的,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简单。参加热那亚大规模示威活动的群体大多数来自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受害者,社会成份复杂,代表着当前西方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它们中有产业工会、农业工会、环境组织、左派政党和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它们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

迄今反全球化活动还没有统一的宗旨、战略和目标,但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到超级垄断阶段,即从国家垄断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穷国与富国以及在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的矛盾都在激化。跨国公司购并、重组,采用高新技术,追求高额利润,扩大对外投资,转移生产、经营和大量裁员,使许多工人丢了“饭碗”。欧洲农民担心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中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将损害其利益,因此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引起环保组织和有关人士的强烈不满。利益受到损害的工人、农民和环保主义者是热那亚示威和抗议活动的中坚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正统的马列主义政党在反全球化活动中越来越活跃。今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在布鲁塞尔举行题为“帝国主义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讨论会,会议做出的“帝国主义全球化与世界革命进程”决议认为,“反帝国主义的全球化运动形势已经出现”。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前夕,德国、意大利、法国、丹麦、西班牙、希腊和比利时等国的共产党组织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政治动员”会议,决定“站在反全球化运动的第一线”,与各工会、团体一起组织热那亚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

影响

经济实质 篇12

“黄牛党”现象在中国十分猖獗。2012年1月i Phone 4S手机在中国内地上市,第一天便遭到“黄牛党”抢购囤积,致使苹果公司暂停在实体店销售i Phone 4S手机(2)。欧洲的“白牛党”主要倒卖体育比赛的门票。“黄牛党”在美国有近百年历史,从1881年《纽约时报》报道的票贩子到现在的票务经济人:早期倒卖低价火车票,现在倒卖演出门票和体育比赛门票(东莱,2012)。欧美国家的“黄牛党”不以提供倒卖火车票等交通工具业务为主,这和运输能力提高及国家政策控制密切相关。但“黄牛党”仍是文体产业发达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通常理解,“黄牛党”就是票贩子,这些人以各类途径获得一些票证,然后高价卖给需要的人从中牟利[1]。也有不同的看法,王智勇和王曼认为,“黄牛党”是一种倒卖票证和稀缺资源而获利的中介行为和投机行为[2]。总之,“黄牛党”群体利用各种途径占有一些资源,然后高价转卖给急需的人获利。“黄牛党”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黄牛党”是专门搞倒卖、转卖某些资源的人,并以此为生。隐性“黄牛党”指偶尔利用机会买卖一些资源和机会的人,这些人有正常的工作,只是在某些时候才利用此机会赚取外快。

如何看待“黄牛党”现象,此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学实质,本文尝试对此展开相关探讨。

一、“黄牛党”现象

“黄牛党”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只要存在利益驱动,就有其活跃的身影。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存在“黄牛党”。医疗行业中,医疗行业专家号一号难求,催生了“医疗专家号黄牛党”,反应了产品供给短缺现象。资本品投资行业,该行业供给不足,引起众多投资者争夺有限资本品。礼品消费行业,如回收购物卡、高档礼品和烟酒,同样属于专职“黄牛党”的一种形式。参观和演出行业,大城市尤甚。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附近倒票的“黄牛党”,这些专职“黄牛党”暗示供给配给的存在。金融行业中的“黄牛党”比较隐蔽,鲜为外界所知,但业内却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也和信贷配给有关。商场消费行业中,商场的促销行为、买赠活动揭示供给价格歧视现象。火车票问题,火车票一票难求是普遍现象,这是刚性需求问题,也是供给不足问题。住房问题中,无论是专职的炒房团,还是兼职的炒房号,都反应了房子的需求刚性现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黄牛党”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正视这一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思考藏在“黄牛党”现象之后的经济学实质。

二、“黄牛党”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实质

理解与把握“黄牛党”现象之后的经济学实质主要应关注以下方面。

1.“黄牛党”反映了经济供求关系中的某种供给短缺现象。

杨音认为,短缺是一定价格指数下的部分物品短缺或者货币购买力剩余,某些特定情况下表现为供给不能够满足需求或者需求超过供给[3]。迟福林、方栓喜指出,我国进入公共品短缺时代,相对于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共品供给短缺[4]。李劲、唐晓林分析了我国医疗短缺、住房短缺和投资渠道短缺的现象[5],认为投资渠道短缺实际上是资本品供给短缺。除此以外,医疗短缺主要有三个方面:我国医疗资源短缺、医疗保障短缺和农村医疗显著短缺。短缺在医疗行业比较常见,例如炒高专家号、倒卖专家号等事件,这种短缺反应了我国医疗公共服务某些方面的供给不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尤其明显和普遍。北京、上海各大医院的“黄牛党”屡禁不止,正说明我国医疗高端服务的供给短缺[6]。

由于供给不足,需求者才不惜高价求购,也催生了“黄牛党”的存在,“黄牛党”为满足需求者的需求提供便利,从中获取高额利益。资源无法满足需求者的需求,“黄牛党”便成为需求者争夺资源供给的一种途径。如果供给充足,需求者可以方便获取需求的资源,“黄牛党”生存空间将大大压缩,即需求者通过“黄牛党”的资源争夺战将大大减少。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黄牛党”成为供给短缺条件下需求者争夺资源的推波助澜者。供给短缺成为“黄牛党”存在的第一个实质原因。

供给的不足导致供求问题的出现(如图1所示)。由于Qs的供给量小于均衡数量Qe,在此供给量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Pd要远远高于供给者要求的价格Ps,同时也高于均衡价格Pe。在不增加供给的情况下,Pd与Ps之间的差额足以让很多趋利者采取行动。供给者在Ps价格下采取供给配给、价格歧视来分配有限供给,需求者的旺盛需求和刚性需求在价格Pd上显示出来。黄牛党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利用Ps和Pd之间的差额做文章,获取价差收益。事实上,只要Pd高于Pe,就存在超高利益,“黄牛党”就有生存的利益空间。

2.“黄牛党”反映出行业的供给配给现象。

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发现数量配给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7]。供给配给是在计划经济下的一种政策行为。在市场经济中,供给配给同样存在,主要分布于某些垄断行业和特殊行业。某些产品供给不足、数量有限,面对特定群体销售,便是供给配给。不同群体获得的供给配额不同。据《北京日报》报道,2012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向全国38家分行下发本年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文件,明文规定“分支机构不得对小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此配给是为了调整行业发展而做的良性规划。同时,某些房地产商为了利益和拿到信贷额度,不惜借助“黄牛党”。此类“黄牛党”是隐蔽的、兼职的。

专职“黄牛党”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附近很多专职“黄牛党”。他们靠倒卖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入场券和门票为生。供给配给下,很多演出只针对特定群体赠票、售票,有机会获得票的人(群体)可能不使该资源、不去看演出;而大多数没有机会获得票的人(群体)希望拥有资源、去看演出。这样,“黄牛党”给拥有票务资源的人(群体)制造了创收机会,同时给没有票务资源的人(群体)提供票源。因此,“黄牛党”在帮助某些遭受供给配给的群体获得供给机会的同时,为自己谋取利益。

3.“黄牛党”体现了供给者的价格歧视(即差别价格)策略。

在改革中的计划经济中,常面对双重价格:较低的补贴价格和较高的市场价格(王直,1995)。同一种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导致不同层次消费者因身份问题遭受机会损失。面对此情况,处于劣势的消费者出于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目的,谋求新的途径以改变不利现状。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每日都有精彩演出,演出水平不亚于国家大剧院。但是北大的演出票价要比国家大剧院低很多,这是为了惠及北大师生。北大为了保证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规定北大师生凭证件可以购买低价票(10元、20元),非北大师生者则要购买高价票(40元到150元VIP价不等)。这是明显的价格歧视,对不同群体规定不同价格。价格歧视催生了某种“黄牛党”。普通观众(非北大师生)为了降低购票费用而求助“黄牛党”购买演出票,这是理性选择。专职“黄牛党”每天聚集于此,靠倒票、赚差价为生。除此以外,北大学生为了差价也兼职做“黄牛党”倒票。价格歧视令许多“黄牛党”参与倒票,见面交易、钱货两清、潜在损失减少,现实收益增加。对“黄牛党”而言,这无疑是最方便、最快捷的赚钱途径。

在商场打折、赠券的差别价格促销战略中比较常见“黄牛党”(王智勇、王曼,2008)。商场搞促销活动,规定消费满300元返150元代金券,代金券仅在此商场消费,只能购买价格高于150元的商品。商场的活动规则让消费者购物支付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消费者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便由“黄牛党”出面为自己交易。差别价格下,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和“黄牛党”的利益最大化选择不谋而合,达成一致交易。经济现象中差别价格比比皆是,都导致“黄牛党”有滋生的空间。

4.“黄牛党”的存在反映了我国某些行业需求旺盛。

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经济学的至理名言。现实生活中,某些群体不惜高价求购某些资源,说明这些群体需求的旺盛和迫切。这些旺盛的需求,是“黄牛党”生存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些需求者以及他们的旺盛需求,“黄牛党”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因此,需求旺盛是“黄牛党”存在的一个实质原因。马斯洛需求层次(3)学说中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中都涉及物品需求,属物质性需求,需求旺盛在情理之中。

致使需求旺盛的因素不乏需求刚性、社会资本偏好及三大心理满足。某些刚性需求也有社会因素影响,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致使公众必须拥有某些资源。某些资源是社会资本,符合拥有者显示社会地位的意图,并受到公众的偏爱。公众的偏爱出于三大心理原因:炫耀心理、猎奇心理和满足心理。

5.“黄牛党”的猖獗揭示某些需求是刚性的,需求刚性值得重视。

刚性需求体现在重大节假日。人们节假日必须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催生对火车票的刚性需求。年轻人结婚,这促进对房子的刚性需求。社会需求刚性下滋生大批的“黄牛党”。在中国,“黄牛党”以倒卖火车票而闻名。火车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多数中国人都面临过一票难求的困境,多少都和倒火车票的“黄牛党”接触过。尤其是春节,人们为了回家过年,不惜金钱、时间和精力,正如《人在囧途》中所演绎的故事,即使坐拖拉机、运货车也要回家过年。这个刚性需求给“黄牛党”极大的利益空间,致使他们不惜犯法制售假火车票。虽然为了防范“黄牛党”,铁道部规定火车票实行实名制,但“黄牛党”仍有生存空间。“黄牛党”利用网络代购火车票,网络代购公司应运而生,还有专职“黄牛党”替人补票。需求难以满足便难以遏制“黄牛党”。

刚性需求也体现在人生婚姻大事上。结婚买房是中国自古的传统,新婚、新房相应成趣,在青年群体中买房具有刚性。需求刚性致使“黄牛党”挺身而上,成为炒房大军的主力。炒房号的“黄牛党”摸准人们的购房心理、掌握了投机技巧。抢先占有房屋购买权,然后再倒卖给真正需要的人。

6. 需求旺盛的原因在于某些资源是社会资本[8],体现社会地位。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所有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9]。罗纳德·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它获得使用资本机会的联系或者关系[10]。A.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广泛社会结构中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11]。由此而知,人民大会堂的演出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票、某些演出的首映票属于稀缺资源,量少且对特定群体发放,普通群体没有机会得到。这个观看资格(机会)便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特定群体有资格获得票却不使用这个机会;普通群体没有资格获得票却想拥有这个机会。“黄牛党”发挥“调剂余缺”的作用。满足双方所需,从中赚取差价。普通群体观看演出是为了观看这个资格。针对特定群体的演出属于社会资本,普通人观看同时就拥有了这个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拥有有益于提高、巩固拥有者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层次,是综合了职业声望、社交网络范围及其他居住、出行、餐饮娱乐方式等方面差异的概念;它总体上以高低来表示[12]。社会地位的高低由其拥有的社会资本体现。拥有了稀缺的社会资本无形中显示、证实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在某时拥有某些稀缺的社会资本,可以巩固、抬高普通人的地位,让他人羡慕。普通群体对此类社会资本性质的稀缺资源趋之如骛,给“黄牛党”可乘之机。需求很高,加上供给配给,导致普通群体获得机会减少。“黄牛党”便“穿针引线”,调剂余缺。

7. 需求旺盛的原因是三大心理致使公众偏爱某些资源。

公众对于某些资源的过度偏爱和渴望占有出于以下三个心理:炫耀心理,占有这些资源可以向朋友炫耀;猎奇心理,难得到才要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后的成就感、满足感。公众偏爱某种资源,是由于某种资源可以给拥有者带来效用,也就是这种资源提供的满足程度[13]。公众对不同资源的偏好程度是不同的,偏好的非饱和性决定了公众对任一种资源均持多多益善观念(高鸿业,2000)。公众作为消费者的这些心理促使需求的形成。

春节期间火车票非常难买,如果能够不费力的买到,就可以向朋友炫耀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向他人展示了自己的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显示了社会地位。某种演出的入场券很稀缺,猎奇心理促使渴望拥有入场券。费尽周折得到稀缺资源后,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感及优越感可以抵补所有的付出。公众对某些资源逐渐狂热,需求极度膨胀,在有限供给下,给“黄牛党”的活动提供可能性。

由于某些资源的社会资本性质和公众偏爱某些资源的三大心理导致公众对这些资源的过度需求,而供给配给和短缺致使某些资源严重供不应求。供给不足、需求旺盛导致的供求失衡是“黄牛党”存在的经济学基础。

8.“黄牛党”盛行的原因归结为供求结构性失衡。

孙祊祥认为,供求结构性失衡是供求总量一定下,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中间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匹配。他总结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形式:消费品的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不符合,消费品的供给质量与需求质量不匹配,资本品的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不相符,资本品的供给质量与需求质量不适应[14]。

资本品供给质量和数量都不能够满足公众需求。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不健全,资本品种类过少、价格过高,难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公众可选择的资本品有股票、国债、保险、基金。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数量小、回报低。股票市场80%的投资者在亏钱;国债、量少、且定向发放,少量供普通群体认购;保险投资收益比存款利息还低,基金大多亏钱。其他的投资渠道有限,且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到2010年,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只有41个行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而民间资本在该行业所占比率最高的仅为13.6%[15]。据方桂荣的研究,中国民间资本已超过12万亿元,高于财政部公布的11万亿的国有资产总规模[16]。大量民间资本在资本品市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资本品供给不足,导致民间资本追逐消费品,这从日益高涨的炒房团可以看出端倪。土地的稀缺性及公众对房子的刚性需求使得房子升值很快,这为“黄牛党”炒房号提供了谋利根据。“黄牛党”的推波助澜,房价上涨很快。房子由消费品变成了资本品。除了房子,其他的消费品也在投机商“黄牛党”的炒作下,价格急剧升高,极大偏离价值。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猪你涨”到后来的“向钱葱”等等炒作生活必需消费品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投机商“黄牛党”的手段。

消费品供给质量不符合需求,致使“黄牛党”猖獗。医疗服务中,因为高端医疗服务跟不上,北京、上海的大医院人满为患、“黄牛党”活跃。需要得到专家诊病服务的患者远远大于这种服务的供给,而专家有限(北京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不过几十人),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为“黄牛党”倒号提供了条件。在交通领域,低层服务供给不够,不能够满足公众需求,导致火车票(这里指普通火车票)“黄牛党”屡禁不止。公众偏爱坐火车出行,一是安全方便。火车事故概率小,是所有交通工具中事故率较低的一种。且火车站点多,普通的县都有火车站。坐长途汽车要在市里倒车,不方便。二是火车票价格相对其他交通工具低。同样的距离坐火车要比坐汽车节省一半的资金。从西安到洛阳:汽车100元左右;火车50元左右。理性人一定选择坐火车出行。三是火车旅途长短皆宜,且不受环境限制。火车长途、短途都可以,车厢空间大,乘客可以走动放松;不受天气等环境的制约。而汽车长途比较辛苦,飞机和汽车都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这样,火车成为公众出行的首选。而火车票的需求也就异常旺盛,在节假日则呈刚性状态。

孙国梁分析得出我国基础产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供给不足[17]。铁路是交通产业的重要支撑,这个行业也存在不足问题。普通列车的供给不能够满足大众需求。这可以从节假日火车站人山人海的旅客、猖獗忙碌的“黄牛党”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力推进高铁建设,对普通列车并未极力推进。2010年,新开工项目共12 789.0亿元,其中,高铁项目8 974.0亿元,占总投资的70%还多;2010年,新建铁路完成投资5 612.89亿元,其中,高速铁路项目(含收尾和筹建项目)完成投资4 415.9亿元,占路网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的63%;2011年,基本建设全年共投产新线2 16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 421公里,占全年总投产新线的66%。(4)大力发展高铁,目的是增加GDP、拉动经济;除此以外,是加快运输速度、节省时间、体现高效率。但高铁的利用率较低。从西安到洛阳的高铁客车上,即节假日,闲置座位也很多。高票价让工薪阶层惜坐高铁,农民及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阶层更是望而却步。铁道部每年都要解决春运难问题,年年都未解决。关键是基层交通服务供给小。供给扩大,一定能够缓解出行难问题、“黄牛党”也失去倒票的空间。

这表明,产品供给过程中,人们急需的产品和服务供应不适应需求,如交通、医疗等基本服务供给缺失、不足,导致“黄牛党”有活动的空间。

“黄牛党”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实质主要包括以上八个方面。某些社会和心理因素通过需求影响“黄牛党”的存在,也是经济学问题。这实际上也是“黄牛党”存在的经济学原因。“黄牛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供求问题。供给和需求双方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匹配,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才给“黄牛党”可乘之机。从供给方面来看,供给短缺、供给配给、差别价格影响供给数量和质量;从需求方面来看,需求旺盛、需求刚性影响需求数量和质量。供求双方在市场交换后出现供求结构性失衡,从而最终导致供求失衡。“黄牛党”及其经济学实质可以用图2来体现。

三、结语

“黄牛党”,生活中常见的群体,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正以自身的手段影响着经济生活,涉足利益分配。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学方面,是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产物。凯恩斯摈弃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提出市场失灵论。市场失灵是市场价格无法自动调节产品的供求均衡,资源的配置无法自动达到有效状态。公共选择学派根据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政府失灵论。政府失灵是政府对产品的不当干预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混乱,并致使政府形象和政府信誉受损。市场失灵导致市场价格无法调剂某些产品和资源的供求均衡,政府失灵引起某些短缺和过剩、政府政策低效率。正是由于某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黄牛党”才有存在的机会。社会资本的占有,社会地位的提高,成就感和满足感背后的心理因素导致公众对某些资源过度需求;在供给有限条件下,供不应求的局面便由“黄牛党”调剂,“黄牛党”存在的土壤由此滋生。在某些领域,市场价格无法调价供求,政府的调控政策作用有限,“黄牛党”存在便有机可乘。“黄牛党”理性人的特性,决定其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其他团体和国家利益。“黄牛党”的存在给经济运行带来了不便和损失,使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提出反对“黄牛党”、打击“黄牛党”。只有综合考虑“黄牛党”存在的真实原因,才可以从根本上应对它,减少“黄牛党”的负面影响、降低“黄牛党”的消极作用。

摘要:“黄牛党”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对付“黄牛党”,必须先了解其背后隐藏着的经济学实质。“黄牛党”是供给短缺、供给配给、价格歧视、需求旺盛、需求刚性及供求结构性失衡的产物,这些因素构成了“黄牛党”社会现象的经济学成因。这些成因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市场的失灵和政府职能部门功能的失位。

上一篇:腹腔外缝合下一篇:垂直运输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