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分析

2024-06-02

实质分析(精选12篇)

实质分析 篇1

0 引言

关联方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关联方交易的存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 我们需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 关联方交易实质

1.1 关联方交易的特征要使交易价格具有客观性,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而且缺一不可:

一是独立利益主体;二是在市场上交换。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利益主体, 在市场上交换的价值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结果, 是经过市场确认的价值;只有这样的价值才具有客观性。因此, 关联方交易具有如下特征:

1.1.1 关联方涉及两方或多方, 且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

关联方是关联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方关系必须存在于两方或多方之间。任何单独的个体不能构成关联方关系。

关联方各方当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均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因而从表面上看关联方交易与一般的市场交易无两样。但事实上由于关联方交易当事人之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双方在法律上平等而在事实上不平等。关联方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 这种影响包括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施加重大影响或被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之间。

1.1.2 关联方的存在的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公允性企业在日常

业务往来过程中, 必然涉及到诸多方面, 企业间发生交易时, 往往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一般不会轻易接受不利于自身的交易条款。这种交易, 视为公平交易。但在存在关联方关系时, 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可能不是建立在公开交易基础上, 交易双方的关系常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

1.2 关联方关系判断在企业会计准则中, 给出了判断关联方关

系的标准, 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 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则他们之间也是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往往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 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

1.2.1 资本控制。

资本参与是形成关联公司的主要方式。当一公司投资开办下属公司或占其他公司多数股份资本时, 两公司就形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如母子控股公司。

1.2.2 合同控制。

公司之间通过合同方式建立起关联公司, 一公司将经营指挥权、支配权交于另一企业。此时控制企业获取的不仅是从属企业的支配权, 而且包括利润和资产移转的便利。如松散性的合同联营、特定企业之间的企业承包合同、企业租赁、委托经营合同等。

1.2.3 其他控制手段。

除上述两种控制方式下, 采用人事联销等手段, 向被控公司派出董事、经理、顾问, 或一人同时担任两个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 从而取得被控企业的决策权, 达到控制目的。

1.2.4 其他隐秘形式。

(1) 整体裂变。有的公司打着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的幌子, 分立为几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 人格混同。设立“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公司, 相互之间资产重叠、利润转移。当其中一个公司负债被执行时, 便立即将其名下财产转移, 造成无财产可执行。

1.3 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目的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 因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的定价较为灵活, 往往高于或低于公允市价。

关联方交易其定价政策既是交易的核心内容, 也是一些很多企业司借以进行资金转移或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具体而言, 关联方交易有如下目的:

1.3.1 减轻税负。利用关联方交易降低税负, 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盈利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 使整个集团的税负最小化;

二是利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税负及税收优惠条款的差异, 将利润转移到税负低或税收政策更加优惠的关联方。

1.3.2 调节利润。

(1) 以有利的转让价格和虚假销售来实现利润的虚增。如上市公司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从关联方购进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又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关联方出售, 这一低进高出, 便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逐渐“辉煌”起来。 (2) 通过资产置换调节利润。关联方之间资产的不等价交换表现形式为:一是关联方将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给上市公司, 或是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不等价交换;二是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相关债务等额剥离给关联方, 以降低财务费用、增强获利能力;三是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关联方出售不良资产, 以获取可观的处置收益。

1.3.3 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

其家属所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的企业, 从而达到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目的。

1.3.4 粉饰会计报表, 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

通过转移定价, 可使与其有关联的上市公司利润虚增, 蒙蔽投资人, 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1.3.5 转移资金。

上市公司往往通过高于或低于市场的价格, 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以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另外, 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相当普遍, 虽然企业之间的相互拆借行为为有关法规所不允许, 但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两者之间难以严格区分, 并且法难责众。

1.3.6 规避风险。

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 可将利润转出, 以降低预期的外汇风险, 减少通货膨胀损失, 躲避政治风险。对于国内企业而言, 也往往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实现产业结构转移与优化。

1.3.7 基于内部考核与激励的转移定价。

现代责任会计中为了考核各个利润中心的业绩, 往往通过制定内部转移定价, 来考核各中心的盈利能力。

2 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

2.1 我国现行关联方交易披露原则。

目前,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在关联方的认定标准问题上均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 即以“控制”和“影响”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的标准。

2.2 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中对关联方的披露要求。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 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 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下列信息:

2.2.1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

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

浅谈作业成本法下闲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杨文静1乔丽鹏2陈玲颖1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财经学院2.深能合和电力 (河源) 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闲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存在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影响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说明了传统财务系统的缺陷, 然后提出作业成本法下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闲置固定资产成本

0引言

企业为了长期发展, 必须获取利润。当其所拥有的资源都被充分应用到增值作业中时, 利润就会产生。未使用但是必须支付费用的资源不能直接产生利润, 反而会减少利润。因此, 获取利润的关键是其所拥有资源的产能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通过不断采取措施降低资产闲置的程度, 将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从管理的角度看, 大量闲置资源的存在, 占用了资金, 增加了维护费用, 而且有些公司将闲置生产能力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这些都说明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闲置的定义

闲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空间意义上的闲置, 即绝对的闲置;二是时间意义上的闲置, 即任务不足造成的闲置。这与MBA智库中闲置固定资产 (指企业存放未用超过一年的, 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规定的范围以上的机器设备、器具等资产。) 的定义不同。本文主要讨论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闲置能力处理。

2传统财务会计系统中对闲置生产能力成本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八条只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作了原则性规定, 并没有对“用途”详细说明。对于空间意义上的闲置, 在性质上是按照“其目的是生产使用”而计入产品成本, 还是按照“虽目的是生产使用但现在闲置未用”而计入管理费用, 没有明确说明。对于由于生产任务不足造成的时间意义上的闲置, 在性质上是按照“其目的是生产使用”而计入产品成本, 还是按照“虽目的是生产使用但现在闲置未用”而计入管理费用, 也没有明确说明。由于历史惯性和利益驱动, 实务中闲置的生产性固定资产通常会被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计入产品成本。

由于闲置生产能力对于产品定价决策、成本考核和激励、设备更新决策 (闲置能力的充分利用) 、理顺企业决策流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以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为基础信息支撑的企业中, 要对提供的信息作二次以上的再加工方能满足需要。首先, 要求管理高层必须有很专业的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其次, 这些成本信息必须有较强的可还原性, 便于管理当局根据自己的需要追踪分析。第三, 管理高层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成本信息做出准确的分析, 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即使如此, 我们仍很难保证这些信息能够满足管理高层的需要。例如, 由于提供来的信息中没有空间意义上和时间意义上闲置厂房设备的数据, 管理当局无法准确计算真实而又不相关的准确成本是多少;管理当局也无法判断真正的闲置生产能力又有多少, 企业内有多少完全闲置设备的可供利用;在以此为基础考核生产车间时, 车间会被动承担其不可控的成本, 进而考核和激励政策会受到扭曲, 进而失效;另外, 由于产品成本中包含了不应由其承担的闲置成本, 很可能误导管理高层做出错误的价格决策。

这样, 传统的财务系统———无论是度量实际发生费用的总分类帐系统还是度量预计发生费用的预算制度———度量了为供应生产所需的资源而发生的费用, 但是这样的度量本身并不能全面地衡量出实际执行业务所需资源的成本。

3 作业成本系统下对闲置生产能力的管理

在作业成本系统下, 通过度量已使用生产能力的费用而克服了这一局限。作业成本系统以单价产品、服务或客户为对象度量了所耗费资源的成本 (或者所执行资源的资源成本) 。在一个期间内, 供应的

摘要:关联方交易因为其特殊性和对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受到了会计领域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关联方交易的本质的分析出发, 针对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改进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关联方披露,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2006.2.15

[2]全国首期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3]龙云刚.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之浅见——鉴于新准则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07期.

实质分析 篇2

土地出让金返还用于建设购买回迁房的实质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回迁房销售给政府,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返还的形式支付给房地产企业销售回迁房的销售款,然后政府无偿把回迁房移交给拆迁户。因此,A公司收到的财政支持3000万元,应认定为预售回迁房应税行为,按照销售不动产进行税务处理。

(一)土地增值税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20号)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用建造的本项目房地产安置回迁户的,安置用房视同销售处理,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确认收入,同时将此确认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拆迁补偿费。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给回迁户的补差价款,计入拆迁补偿费。回迁户支付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补差价款,应抵减本项目拆迁补偿费。开发企业采取异地安置,异地安置的房屋属于自行开发建造的,房屋价值按同类房地产的平均价格确定,计入本项目的拆迁补偿费。异地安置的房屋属于购入的,以实际支付的购房支出计入拆迁补偿费。实行货币安置拆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合法有效凭据计入拆迁补偿费。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若提供安置房给回迁户的,安置房视同销售处理。土地返还款中明确约定用于安置房建设的部分,实质上是政府支付的购买安置房的购房款,应当确认为销售收入,同时确认为拆迁补偿费。实践中,该部分返还款通常远远低于房屋的市场销售价格,因此在进行税务处理时,根据国税函[2010]220号文的相关规定,应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征收土地增值税。市场销售价格与返还款的差额部分计入开发成本中的拆迁补偿费。

本案中,A房地产公司收到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款3000万元视同销售收入,A房地产公司应将售房收入3000万元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

(二)增值税的处理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一般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应预缴税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应预缴税款=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A房地产公司收到政府返还的土地出让金,应作为销售回迁房的预收款,按规定预缴3%的增值税。应预缴的增值税=3000÷(1+10%)×3%

回迁房项目完工后房产移交给拆迁户时,应确认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扣除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对应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计算销售额,按10%的税率计征增值税。已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

增值税销项税额=(3000-900)÷(1+10%)×10% 扣除预缴的增值税额=208.1-81=127.1(万元)

(三)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七条规定,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支出包括回迁房建造支出。会计处理上,以实际收到的返还款计入经营收入——商品房销售收入。支付回迁房建设工程费用时,借:经营成本——商品房销售成本 贷:银行存款

实际工程支出大于返还的回迁房安置费时,确认为拆迁补偿费;

借:开发成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贷:经营成本——商品房销售成本

小于则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抵减拆迁补偿费,不作账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的规定,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对此进一步明确,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根据上述规定,政府返还300万的实质是政府采购行为,不属于不征税收入所对应的财政性资金。A房地产公司收到的返还款实际是回迁房的销售款,不属于不征税收入,应全额确认所得税收入。同时,房地产企业将该土地返还款用于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的,相关支出可以作为成本在所得税前扣除。

(四)契税的处理

就契税而言,根据《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34号)规定: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契税计税价格为承受人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全部经济利益。对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契税计税价格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以竞价方式出让的,其契税计税价格,一般应确定为竞价的成交价格,土地出让金、市政建设配套费以及各种补偿费用应包括在内。

(2)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其契税计税价格为成交价格。成交价格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建设配套费等承受者应支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及其他经济利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契税计税依据的批复》(国税函[2009]603号)也明确: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34号)规定,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契税计税价格为承受人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全部经济利益。对通过“招、拍、挂”程序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按照土地成交总价款计征契税,土地前期开发成本不得扣除。在实际征管中,房屋安置补偿的计税依据并未明确。基于对拆迁过程中房屋安置补偿部分契税的计税依据在征管上尚未明确的现状,部分地方税务机关以单位面积应支付的拆迁补偿标准及安置费用核定其契税计税依据。而部分省市是以新建房屋的市场价格作为契税的计税依据,各地执行不尽一致。

关联方交易实质及准则分析 篇3

摘要:关联方交易因为其特殊性和对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受到了会计领域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关联方交易的本质的分析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改进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关联方披露公允价值

0引言

关联方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关联方交易的存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我们需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关联方交易实质

1.1关联方交易的特征要使交易价格具有客观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而且缺一不可:一是独立利益主体;二是在市场上交换。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利益主体,在市场上交换的价值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结果,是经过市场确认的价值:只有这样的价值才具有客观性。因此,关联方交易具有如下特征:

1.1.1关联方涉及两方或多方,且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关联方是关联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方关系必须存在于两方或多方之间。任何单独的个体不能构成关联方关系。

关联方各方当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均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因而从表面上看关联方交易与一般的市场交易无两样。但事实上由于关联方交易当事人之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双方在法律上平等而在事实上不平等。关联方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这种影响包括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施加重大影响或被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之间。

1.1.2关联方的存在的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公允性企业在日常业务往来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诸多方面,企业间发生交易时,往往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一般不会轻易接受不利于自身的交易条款。这种交易,视为公平交易。但在存在关联方关系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可能不是建立在公开交易基础上,交易双方的关系常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

1.2关联方关系判断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给出了判断关联方关系的标准,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是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往往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

1.2.1资本控制。资本参与是形成关联公司的主要方式。当一公司投资开办下属公司或占其他公司多数股份资本时,两公司就形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如母子控股公司。

1.2.2合同控制。公司之间通过合同方式建立起关联公司,一公司将经营指挥权、支配权交于另一企业。此时控制企业获取的不仅是从属企业的支配权,而且包括利润和资产移转的便利。如松散性的合同联营、特定企业之间的企业承包合同、企业租赁、委托经营合同等。

1.2.3其他控制手段。除上述两种控制方式下,采用人事联销等手段,向被控公司派出董事、经理、顾问,或一人同时担任两个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从而取得被控企业的决策权,达到控制目的。

1.2.4其他隐秘形式。①整体裂变。有的公司打着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的幌子,分立为几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②人格混同。设立“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公司,相互之间资产重叠、利润转移。当其中一个公司负债被执行时,便立即将其名下财产转移,造成无财产可执行。

1.3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目的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因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的定价较为灵活,往往高于或低于公允市价。关联方交易其定价政策既是交易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些很多企业司借以进行资金转移或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具体而言,关联方交易有如下目的:

1.3.1减轻税负。利用关联方交易降低税负,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盈利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使整个集团的税负最小化:

二是利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税负及税收优惠条款的差异,将利润转移到税负低或税收政策更加优惠的关联方。

1.3.2调节利润。①以有利的转让价格和虚假销售来实现利润的虚增。如上市公司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从关联方购进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关联方出售,这一低进高出,便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逐渐“辉煌”起来。②通过资产置换调节利润。关联方之间资产的不等价交换表现形式为:一是关联方将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给上市公司,或是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不等价交换i二是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相关债务等额剥离给关联方,以降低财务费用、增强获利能力;三是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关联方出售不良资产,以获取可观的处置收益。

1.3.3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从而达到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目的。

1.3.4粉饰会计报表,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转移定价,可使与其有关联的上市公司利润虚增,蒙蔽投资人,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1.3.5转移资金。上市公司往往通过高于或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另外,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相当普遍,虽然企业之间的相互拆借行为为有关法规所不允许,但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两者之间难以严格区分,并且法难责众。

1.3.6规避风险。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可将利润转出,以降低预期的外汇风险,减少通货膨胀损失,躲避政治风险。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也往往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实现产业结构转移与优化。

1.3.7基于内部考核与激励的转移定价。现代责任会计中为了考核各个利润中心的业绩,往往通过制定内部转移定价,来考核各中心的盈利能力。

2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

2.1我国现行关联方交易披露原则。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在关联方的认定标准问题上均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即以“控制”和“影响”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的标准。

2.2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中对关联方的披露要求。我国现行准则规定,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下列信息:

2.2.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

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2.2.2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股本)及其变化。

2.2.3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者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①交易的金额。②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

保的信息。⑨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④定价政策。

2.3现行关联方准则存在的缺陷关联方因为其特殊性和对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受到了会计领域的普遍关注。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关联方准则存在如下不足之处:①现行准则仅要求披露交易金额和未结算金额,没有披露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的要求。②公允价值在关联方交易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粉饰业绩或达到某种目的成为可能。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增加企业操纵价值或利润的风险。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已越来越被外部报表使用者所关注。然而,现行准则对关联方交易定价政策披露的要求太简单,仅要求将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作为其交易要素之一予以披露。但是对定价政策的范围,即哪些定价政策可以使用,不同的定价政策适用于哪些交易类型等,并未作出相应的规定。③仍然难以直接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交易要素的披露并不能直接地体现关联方交易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

3对关联方准则完善的几点建议

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本质和我国现行关联方披露准则,我们认为我国关联方准则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3.1增加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内容。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的关联方交易,还应披露其影响程度:对涉及资产转让,相互提供资金、担保和抵押等方面的信息,不论其金额大小,都应充分披露;对已解除关联方关系的原关联方,如与其发生交易或资金往来,也应予以充分披露。

3.2加入时间性的判断标准。在交易发生时交易双方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但如果在交易发生前的一定时间《如一年)内存在这种关联方关系,而后来又发生不公允的关联方交易时,那么交易双方再交易发生时仍然应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

3.3重大关联交易在表内单独列示。在关联各方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应付款项的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关联交易形成的,将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是最有效的披露方式。另外,与关联方的重大销售或购买交易也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3.4规范关联方交易定价政策。可以借鉴国际上对关联方交易.的三种定价方法,即可比不可控价格法、转售价格法和成本加成法,并规定了这三种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我国也可以列举一些在我国经济实务中比较常见的定价方法,如根据资产交易类型采用市场交易价格、成本加成法、收益现值定价法、重置成本法等,并指出其各自的适用条件,这样关于关联方交易定价政策披露的规定就会比较详细和规范,也可以限制一些企业模糊披露的做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2006.2.15

[2]全国首期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实质分析 篇4

一、晚清外蒙电报建设

晚清政府内忧外患, 为维持其统治, 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下, 有线电报技术引进中国, 到19世纪末, 全国各重要城市均有电报相连, 以通消息。在短短十余年间, 中国有线电报架设“东北则达吉林、黑龙江俄界, 西北则达甘肃、新疆, 东南则达闽、粤、台湾, 西南则达广西、云南, 遍布22行省, 并及朝鲜外藩”[1]446。同时, 电报网也积极用于自然灾害的赈济与防控, 提高了灾害赈防的时效性, 使得传统的救灾防灾手段有了重要创新, 初步具备近代特质[2]26。

鉴于外蒙古地位之重要, 1896年清政府令邮传部在库伦设立邮电局, 架设有线电报。1897—1899年间, 逐渐建立起自北京起, 沿途经张家口、滂江、叨林、库伦、恰克图, 全长2194公里的有线电报线, 这是外蒙仅有的近代科技文明。张家口、库伦、恰克图三地电报相通, 极大地方便了内地与外蒙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信息的交流, 同时也利于中俄贸易的增长以及旅蒙商人在外蒙的商业活动。1907年11月, 邮传部“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处向用传骑通递文件, 殊形不便”, 决定在这些地方新设电报线, 并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外蒙勘测线路[3]。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北部边疆动态, 邮传部“议决即日选派熟悉邮政人员赴新疆、蒙古等处添设邮局”, 同时“又拟在边省及蒙藏等处, 开设邮政学堂, 招收生徒, 教以邮政各事”[4], 积极培养熟悉电报技术的中国人员, 避免外人插手我邮电事务。清政府加强对外蒙控制的同时, 沙俄政府也加紧了侵略的步伐。

早在1862年, 俄国公使把留捷克就向清政府提出照会, 希望将俄国东方电线由西伯利亚经恰克图和北京架设到天津, 未果。1909年初, 俄国要求派技师修理北京至恰克图电线, “今春之修理, 及将来之零修, 必须拣派熟谙电政之欧工师, 始能实有利益”。外务部回复俄使, “修理京恰线派欧籍工程师碍难照允”[5]2837。沙俄介入我电报线路的阴谋未能得逞。

二、沙俄获取外蒙古电报架设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国内政局动乱, 外蒙各王、公、扎萨克、喇嘛等趁乱推举哲布尊丹巴为帝, 宣布独立。暴乱之初, 库伦电报局官员与蒙兵交涉, 促使电报掌握在中方手中, 得以照常通报。但11月17日中午, 俄国官员带领外蒙士兵冲入电报局, 称奉蒙古政府命令, 接手电报局一切事务, 俄人“以保存电报线为先”, 控制库伦电报线。恰克图电报局, 也在19日被蒙俄官兵接收[6]12。

沙俄一方面掌控外蒙现有电报线路, 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与外蒙当权者签订电报条约, 从而独享外蒙新建电报线路的权利。电报条约主要内容是由俄国提供贷款, 架设孟达至乌里雅苏台间的电报线。沙俄特使密勒尔劝说外蒙特使三音诺彦汗, 称架设孟达至乌里雅苏台之间的电报线需时不多, 而且一旦投入使用, 蒙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电报与地方当局建立联系, 同时俄蒙之间的贸易也因为有了电报而快速发展, 这使得电报收益十分可观, 蒙古政府在维护统治、增加收入上都因这条电报线的架设而得利。同时, 密勒尔威胁称外蒙内阁如果拒绝, 将会影响其他协议的签署[7]287。

然而外蒙高官在表达其对俄国坚贞不渝的友谊的同时, 依然拒绝俄国的要求。密勒尔于是改变单独签署电报条约的方法, 而将拨付给外蒙政府急需的武器、贷款等巨大帮助与铁路条约、电线条约放在一起, 与外蒙政府进行谈判, 如此一来, 他深信对方没有理由避而不签孟达至乌里雅苏台电线架设条约。在巨大援助的诱惑下, 外蒙政府就贷款、武器事宜与俄国代表进行讨价还价的同时, 最终于9月30日同俄国专使密勒尔签署了“帝国政府对措辞业表赞同的四个条约”, 即铁路条约、电报条约、三百万合同贷款条约和购买武器合同。

三、中俄两国争夺外蒙电报权

1914年9月8日, 中、俄、蒙三方恰克图会议召开。俄蒙绕开三方会谈签订电报协议的举动令中国政府十分不满。中方代表在协约草案的第二十二条中明确提出, 外蒙的铁路电线邮政, 应由中央政府办理, 正式提出铁路、邮电权涉及国防安全, 不应当列入外蒙自治权范围内, 并举法国在安南有邮政为例, 证明铁路、邮电为宗主权的一部分, 要求由中央政府办理外蒙的铁路、电报、邮政事务。此时中国代表在外蒙邮电权上的谈判有理有据, 已占主动, 不料密勒尔屡屡以变更已签订之条款相威胁, “俄使遽行取消, 迹近有意破坏”[8]166, 陈箓等人无奈之下, 只好完全接受俄方电报条约。

恰克图会议结束, 陈箓借外蒙外交长辅国公车林多尔济拜访之机, 积极促成外蒙电报局聘用中国电报员工作, 如此中国政府可以时刻获得外蒙重要消息, 扭转目前不利处境, 重新控制外蒙通讯。但密勒尔威逼利诱外蒙官员, 车林认为, “聘用电员事, 俄领破坏甚力, 外蒙为调停感情起见, 拟聘用中国电员四人, 俄国电员二人, 以免两方争执, 并乞原谅苦衷”。陈箓心知此事不可强求, 况且外蒙电报局中国电员比俄国电员多, 尚能掌控外蒙通讯, 心愿已足。

四、沙俄架设外蒙电报实质分析

俄国政府策动、支持外蒙摆脱中国政府, 转向投靠自己, 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之中, 显然不能毫不掩饰对其进行赤裸裸的殖民统治, 所以俄国在外蒙抛出铁路条约和电报条约, 言称可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以便了解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信息, 这并非是简单的国际援助[9]39, 而是以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科技发展为幌子, 实际上将外蒙的交通、通讯系统牢牢掌握, 以满足自身经济利益与殖民统治的需要, 是典型的以交通、通讯技术为手段的技术侵略。

所以沙俄与外蒙签订电报协议的实质是:外蒙以电报权换取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外蒙得到了他们需要的武器、贷款以及俄国政治上的支持, 而俄国掌握了外蒙的通讯系统, 这将成为沙俄进一步控制外蒙的基础。

这种技术侵略与普通的军事侵略相比有自身特点。首先是掩饰性。俄国并没有直接出兵抢占外蒙电报局, 而是借助外蒙官兵控制外蒙已有电报线路, 并在“促进当地科技、经济发展”的幌子下, 进一步控制外蒙交通、通讯系统, 表现出侵略的掩饰性。其次, 由于不能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所以为了达到目的, 不得不采取“萝卜加大棒”式的侵略模式, 使得技术侵略具有两面性———利诱与威胁并存。此外, 这种侵略还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

综上所述, 可知技术侵略是国际关系中一种特殊、隐秘的侵略方式, 现今国与国交往中尤应注意。

参考文献

[1]李鸿章.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日直隶总督李鸿章章奏[A].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 (卷六)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2]夏维奇.电报与晚清时期的灾害赈防[J].历史教学, 2009 (24) .

[3]邮部之交通政策[N].中国日报, 1907-12-9.

[4]专电[N].民立报, 1911-8-7.

[5]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丁.电线 (第4-7册) [M].台北:艺文印书馆, 1957.

[6]俄、蒙官兵占据库伦、买卖城电报局案[A].吕一燃.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资料[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7]驻蒙古外交代表致外交大臣紧急报告[A].1914年3月20日.陈春华译.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 (1911.7—1916.3) [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8]陈箓.止室笔记第一种.恰克图议约日记[A].吕一燃.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资料[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信仰的实质美文 篇5

020

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宗教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标。如果说宗教真的有一种价值。那也仅仅在于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030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内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普遍精神价值的追寻和领悟。信仰有不同的形态,也许冠以宗教之名,也许没有,宗教又有不同的流派,但是,都不能少了这个核心的东西,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信仰。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发现,一切伟大的信仰者,不论宗教上的归属如何,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往往具有某些最基本的共同信念,因此而能成为全人类的精神导师。

040

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

050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标准不是看他是否信奉某一宗教或某一主义,唯一的标准是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诚的态度。一个有这样的真诚态度的人,不论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佛教徒。还是苏格拉底式的无神论者,或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者,都可视为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相信人生中有超出世俗利益的精神目标。它比生命更重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和献身。他们的差异仅是外在的,他们都是精神上的圣徒,在寻找和守护同一个东西,那使人类高贵、伟大、神圣的东西,他们的寻找和守护便证明了这种东西的存在。

060

实质分析 篇6

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其一,有效市场的含义。有效市场假说(EMH,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研究主要针对证券价格对有关信息反应的速度及敏感程度进行的。197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ama不仅对有关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之后EMH蓬勃发展,最终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同时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支柱理论,更是信息披露的经济理论。

Fama(1970)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信息完全反映在价格之中,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该证券的基本因素和风险因素,甚至还可表现该证券的预期收益。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就是具有效率的。即当出现任何新信息时,价格都能迅速做出反映,使得无人可以因为对信息的占有而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由此可见,有效市场是建立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基础之上的,两者存在不可分割性。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帮助市场充分、及时、准确获得信息,降低了投资者取得与证实信息的边际成本,尽可能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以较少的资源耗费未代价保障了最大程度上的市场有效性。

其二,有效市场的类型。Fama根据用于决策的不同信息类型,对有效市场进行了划分,即弱势有效市场(Weak-Form Efficiency),半强势有效市场(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强势有效市场(Strong-Form Efficiency),三者与信息的关系如图1所示。

弱势有效市场(Weak-Form Efficiency),是指证券的价格已反映所有历史的信息,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利用历史的价格或盈利信息获得额外收益的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是指证券的价格反映了当前所有的公开信息,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证券价格,无法以此来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强势有效市场(Strong-Form Efficiency),是指证券价格不单充分反映所有公开有用的信息,还反映了尚未公开或原本属于保密的内幕信息,所有投资者都占有完全相同的信息,无人能通过内幕获得超额利润的市场。

对于内控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来说,EMH的价值就在于其揭示了信息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使投资者了解上市银行内部更为具体、详尽、真实的信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越高对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要求也越高,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将不仅是必须的,同时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对内控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也称非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源自经济学家Akerlof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时有差异的,通常买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者比投资者更多德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信息,因此在与投资者的对弈中处于优势地位”。

信息不对称的两个典型后果是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在没有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情况下,证券市场上信息的混杂状态使得投资者无法辨别高品质与低品质证券,结果便是高品质证券的价格趋同,换言之,投资者不愿意为高品质支付高价,因为他不知道哪些是高品质证券,这就是证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王化成、陈晋平,2002)。所谓道德风险,是指经营管理者可能只顾自身利益,而不管股东的利益是否受损失或从自身利益出发蓄意使其受损,而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现象。

路小红(2002)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披露的信息常带有噪音,这使得投资者在获得有效信息和投资利益时处于不利地位,受到不公正待遇。上市银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上市银行对外披露的各类文件及说明,如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等。但由于业绩评价、掩盖风险等原因,上市银行的管理者并不会对外披露充分的信息。“过多地披露关于银行风险的不利信息由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挤兑和银行危机”(Rochet and Vives,2004)。由于各种原因,信息不对称在上市银行成为一种常态。

Healy, Palepu(2001)研究表明公司披露缺陷的需求来自经理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不披露,不仅欺骗广大投资者,更扰乱了证券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制度。证券市场运行基础就是信息。若证券监督委员会不要求充分披露信息,投资者就难以确定所购买股票的真实价值,长此以往,股市会出现崩盘。根据证券定价效率理论,证券交易价格与信息应是紧密相关的,在任何时候价格都应“完全反映”所有与证券相关且可获得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下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帕累托最优交易不能实现,在严重情况下,市场交易也会不存在。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投资者信息劣势问题,解决上市银行信息垄断问题,保障证券市场稳定有序运行。

三、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分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何亚东、胡涛,2002)。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时,就会出现代理问题。股东作为委托人投入公司的是物质资本或金融资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拥有剩余价值,但处在公司运营外部;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投入公司的是自己的人力资本,目标是追求薪酬最大化,不拥有剩余价值,但控制公司资产的运营。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并不相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作为公司治理一部分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使委托人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更好地监督代理人,因此当企业代理成本较高时,企业倾向于较为详尽的内部控制信息(Rogier Deumes,2000)。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提高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关注,使管理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McMullen,1996)。Goh(2007)认为,在大公司中,代理问题来自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解决代理问题的一个方式是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监督,披露内控中存在的缺陷。上市银行内控实质性漏洞披露可视为上市银行对内部控制的承诺,能使委托人更全面了解银行运营状况,更好地监督代理人;同时也可说明银行的管理者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有足够的关注,对于由内控实质性漏洞引起的状况有足够的重视,会提高银行的内控水平;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银行的信誉,保障了其对外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

四、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是由Michael Spence于1974年首先引入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是指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将其拥有的私人信息传递给没有信息的另一方。信号传递学认为管理当局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的内部信息,而外部投资者则缺乏该类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使得交易双方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代理人若能将其私人信息通过某种信号告知委托人,委托人就能根据产品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定价,从而改进帕累托效率,这就是信号传递。

许婷、包文彬(2005)认为,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信息披露)将其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市场也会做出积极反映,通常这些公司的股价会上涨,而那些不披露信息的公司则被认为是有不好的消息,其股价会下降。Bronson(2006)认为,由于管理层和公司有责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内部控制报告往往含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陈述,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增加了管理层和公司的法律责任,但仍有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是因为披露能减少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不确定性,自愿性披露可以向外部使用者发送信号,使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上市银行掌握着国家的金融命脉,在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在证券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如此,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是其作为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同时其也传递出上市银行拥有良好内部控制体系的信号,另外也可作为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

五、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

金融监管机构为了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会对上市银行这一特殊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做出特殊的规定。监管当局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上市银行对某些信息的强制性公开披露行为,针对部分涉及上市银行机密或者风险的敏感性信息还会要求其做出专项报告。

银行信息不透明,使得上市银行成为信息的垄断供给者,这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市银行控制信息的供给内容,就使得上市银行在披露信息时,只会对外披露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只是单方面披露取得的成就,不涉及自身存在的风险,漏洞缺陷更是只字不提。而上市银行的风险状况,经营水平不仅对投资者而言相当重要,对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稳定更为关键。金融监管当局面对信息垄断的局面,必须依托其行政权力,颁布相关规章制度,要求上市银行强制性披露信息,特别是内控实质性漏洞方面的信息,以此避免由实质性漏洞造成的重大损失,从而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稳定并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美国自从颁布Sanes-Oxley法案(SOX)要求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已经催生了一大批以实质性漏洞为内容的研究,研究主要涉及影响披露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的公司特征、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成本等方面。而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内部控制的制度,但研究上还是以研究内控的“三性”为核心,并没有过多涉及到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等方面。希望通过对涉及理论的总结和分析,对以后的实证研究有所推动。

参考文献:

[1]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

[2]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2009年第1期。

[本文获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框架与政府监管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启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村小额信贷创新发展”资助]

(编辑刘姗)

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分析 篇7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分析和反思经济和社会中很多关系和制度, 进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能够明确它们是否还适合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如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一些法律和制度因为没有及时修改或者执行层面的问题, 而出现了偏差, 我们应该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 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然后逐渐修改, 使之趋于合理。

1.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理念及其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特定区域内, 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的本性需求, 导致了人类自私的本性和利益的纷争。为了维持相对的和平和稳定, 人类需要公平正义。法律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法律正义虽然只是社会正义的一个分支, 是通过国家暴力来保证实现的公平正义, 它凝聚了人类最高的理性品质, 它不仅渊源于人类的宗教情感、伦理判断, 而且高于这些感性范畴, 并始终回应着其他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指出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 变幻无常, 随时呈现不同形状和相貌。例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不一样, 因此, 如果我国的经济保持一成不变, 就会造成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形式化。经济法所秉持的正义观同样不能脱离公平、秩序、自由等基本价值范畴, 但以其特有的规范形式、责任机制以及救济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实质正义的价值立场。

2.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价值构成

2.1 对弱者的保护

在经济关系中, 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在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中, 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受到经营者的支配作用。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就是对弱者进行权利的倾斜, 以实现对弱者的保护。

2.2 维护社会公共经济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加入国际世贸组织 (WTO) 以后, 经济组织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 国内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复杂多样的经济组织意味着更加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而由于我国在经济法的建设发展历史比较短,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较弱的一方往往受到不公平待遇。因此, 我们需要经济法对平等主体的不平衡利益关系予以矫正。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直接调整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实质公平的价值目标。

3. 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中的障碍

3.1 经济宏观调控的失灵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本身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对于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 单纯的市场调节也有很多缺点, 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被动性。因此, 要想确保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我们需要借助强大的政府力量来进行相应的宏观经济调节。经济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 运用计划、各项经济政策及调节手段, 引导、约束社会经济活动, 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 实现国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然而,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行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落实不到位、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一些不法行为, 导致宏观经济调节的目的与收到的效果想矛盾。

3.2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扩大生产规模等, 以利润最大化为经济目标, 忽视了其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 很多造纸企业盲目地追求利润,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将生产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渠湖塘之中, 严重污染了当地农民的灌溉用水甚至饮用水。谁污染, 谁治理;谁开发, 谁保护。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 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我国, 由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强。很多企业虽然也参与相应的慈善救助, 但多是迫于公众压力。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甚至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做不利于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 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实施垄断经营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得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徒有虚名, 直接阻碍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4.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

4.1 政府要尽职尽责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需要政府强大的权力机关充分行使其职能、职责。在本文中, 我们将政府在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方面需要在完善法律规定方面以及行使监督职能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 政府应该完善法律规定。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经济组织的形式、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 为了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我国政府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根据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法进行相关的修改, 使之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另外, 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特色, 如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一些。在修改经济法时需要考虑这些地区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另外,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尽职尽责的执行监督职能。对于妨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行为要严格的制止, 对于那些特别严重的、对社会造成恶劣后果的行为要进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 对于不按照要求进行排污的企业, 当地政府可以进行查封, 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 则直接追究法律责任, 勒令搬迁或者拆除。另一方面在政府履行监督职责时, 相关的官员要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政府官员不能直接秉公办事, 收受贿赂, 徇私舞弊, 故意包庇那些妨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恶劣行为, 那么政府的监督作用也就徒有虚名。

4.2 发挥大企业和国家企业的带头作用

大企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 我国的大型企业如海尔、格力等以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 如中石油、中石化等,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按照法律规定, 严格地进行污染治理, 并且要投资相应的生活设施改善工厂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另外, 企业要关注慈善和教育事业, 并积极地参与慈善和教育救助。这些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自身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一方面可以为小企业树立良好的榜样。小企业看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处, 就会自动效仿大企业的行为, 这样就可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企业道德风尚, 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推动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4.3 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只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 给企业经营带来负担, 有些企业甚至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因此,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我们需要积极地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让企业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并且明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立法部门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写入经济法, 以法律形式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进而促进企业能够自觉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规范, 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各个相关方面的积极性, 如政府要尽职尽责确保立法的合理性和认真执行监督职能, 企业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 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经济法实质正义的最终实现。

摘要: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关系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逐渐趋于形式化,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内涵以及价值构成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的障碍, 并基于此提出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机制。希望这些建议对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有所助益。

关键词:经济法,实质正义,实现障碍,实现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美]昂格尔, 吴玉章, 周汉华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译林出版社

[3]薛克鹏.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 2008 (1) :103

[4]江帆.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J].环球法律评论, 2007 (6) :62

[5]程鹏, 海彦伟.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观浅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 (12)

膀胱壁实质性肿块25例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发现的25例膀胱壁实质性肿块, 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切片, 超声随访复查证实:24例为膀胱肿瘤, 1例为膀胱壁血凝块, 年龄1例为24岁, 其余为43岁到88岁,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8例。无痛性血尿19例 (76%) , 血尿伴尿频尿痛2例 (8%) , 血尿伴排尿困难2例 (8%) , 无症状2例 (8%) , 其中体检时发现1例, 妇科超声时发现1例。

1.2 仪器

使用仪器为DC-6Expert探头频率3.75~5MHz。

1.3 方法

被检者在膀胱适度充盈下, 取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右侧卧位, 经腹壁在耻骨联合上进行纵、横扫查, 并结合探头的上下、左右平移扫查, 避开肠气及腹壁混响伪像、切片厚度伪像等干扰, 随时调节远、近及总增益, 探查最清晰图像, 充分显示膀胱壁, 特别注意膀胱三角区部位, 发现膀胱肿块多次变换体位, 反复观察肿块有无移动及变形, 其内有无彩色血流。

2 结果

本文25例膀胱壁实质性肿块, 声像图特征为膀胱壁向膀胱腔内凸入的低回声、高回声、及中等回声区, 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最大的54mm×43mm, 最小的7mm×4mm, 形态有结节状、乳头状、菜花状实质性回声, 基底有的较窄, 大多较宽, 内部回声多不均匀, 改变体位肿块均不移动, 小的肿块内部未见彩色血流, 较大的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 其中一例54mm×43mm的肿块内测及动脉血流频谱。经超声随访复查、膀胱镜或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 24例为膀胱肿瘤, 1例为膀胱壁血凝块。膀胱壁血凝块年龄为24岁。膀胱肿瘤年龄为43到88岁,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8例, 男性占67%, 女性占33%。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以无痛性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 95%以上来源于上皮组织, 故多为移行上皮细胞癌[1], 其次为鳞癌、腺癌及肉瘤。可局部浸润膀胱周围器官和组织, 晚期可血行转移。多见于40~50岁以上男性。膀胱肿瘤的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 (1) 乳头状肿瘤较多见, 好发于膀胱后壁三角区及两侧壁, 大多呈中高回声团块, 瘤体较小, 呈乳头状凸入膀胱腔内, 基底部较窄, 膀胱壁肌层大多显示清晰, CDFI:肿块较小时血流信号多不明显, 较大时可见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此种声像图多见于分化良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及乳头状移行细胞瘤。 (2) 菜花状及团块状肿瘤较乳头状肿瘤略少, 此类肿瘤肿块发现时相对较大, 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 回声较低, 基底部较宽, 瘤蒂粗而短, CDFI肿块内大多能发现血流信号, 有时可测及动脉血流信号[2]。发现膀胱壁实质性肿块, 考虑膀胱肿瘤或需排除膀胱肿瘤时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膀胱内凝血块:它与肿瘤的鉴别要点最重要的是凝血块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其内没有彩色血流信号。通过体位改变不能鉴别时可以治疗后复查, 膀胱内异常回声减少或消失为凝血块。 (2) 慢性膀胱炎:通常表现为膀胱壁的回声增强及不规则增厚, 可有小梁或小房样改变, 询问病史常有反复尿路感染或前列腺增生病史, 超声观察膀胱壁, 连续无缺损可同肿瘤鉴别。 (3) 膀胱结核:膀胱可挛缩, 容积减小, 内膜不完整, 大多有钙化斑, 结合泌尿系结核史, 尿培养找见抗酸杆菌可鉴别, 必要时需膀胱镜确诊[3]。

4 结论

膀胱肿瘤的发病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势, 女性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早期发现膀胱肿瘤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长期存活率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发现25例膀胱壁实质性肿块, 其中1例为膀胱壁凝血块, 占4%, 24例均为膀胱肿瘤 (男性16例, 女性8例) , 占96%, 其中一例体检时发现, 一例妇科超声时发现, 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发现膀胱壁实质性肿块应引起重视, 对肿块较小者要定期随访复查或作膀胱镜进一步检查, 避免误诊或漏诊, 使膀胱肿瘤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二维超声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及费用低等优点, 超声图像可准确地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浸润膀胱壁的深度, 能观察膀胱周围邻近器官有无浸润和转移病灶,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二维超声在膀胱内有大量出血并形成血凝块时, 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存在一定困难, 但通过CDFI显像和治疗后随访复查可对其进行鉴别。二维超声在膀胱肿瘤的诊断方面虽然有许多优点, 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 不能完全取代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直径<0.5cm的肿瘤, 并且可以摘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而经腹超声检查对直径<1cm的膀胱肿瘤, 尤其对位于膀胱前壁附近的肿瘤, 较易漏诊[4]。

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壁实质性肿块的性质, 探讨超声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膀胱肿瘤患者, 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超声发现的25例膀胱壁实质性肿块进行分析。结果 24例膀胱壁实质性肿块为膀胱肿瘤, 1例为膀胱壁血凝块。结论 膀胱壁实质性肿块绝大多为膀胱肿瘤, 少数为膀胱内血凝块等其他疾病, 超声对膀胱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是诊断膀胱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具有经济、无创等优点, 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关键词:膀胱壁实性肿块,膀胱肿瘤,血凝块,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缪洁.膀胱癌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9) :89.

[2]彭玉荣.膀胱肿瘤的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 49 (8) :33.

[3]于龙, 陈英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 14 (2) :25.

实质分析 篇9

1. 1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就目前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来说,其在管理定位上并不明显,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很多的乡镇中,都开始以农村经营管理为关键点,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起到的就是调节的作用,然而,就管理上来说,问题还是存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内容矛盾,这些矛盾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比如,很多农村在进行土地承包上,相关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而管理人员也相对匮乏,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进展受到限制。

1. 2 基础设施并不齐全

相较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地理位置通常都较为偏僻,生活质量也并不高,而且工作人员相对来说较少,加上交通并不便利,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就使得农村在建设上处于落后的局面,相关的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工作环境差,基础设施存在隐患,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地降低,经营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没有较高的兴趣,从而使得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顺利地进行。

1. 3 农村经营发展收益并不固定

很多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收入并不高,而且相比较其他地区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收入更低,同时,农村的经营管理预算中并不存在工资、经费等,就这一点来进行分析,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相关员工在工作中,无法提起很大的兴趣,积极性也并不高,没有相应的责任意识,在资金收入上并不固定,这就使得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无法高效的开展。

1. 4 经营管理人员本身素质较低

通常而言,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很多都是直接由政府进行安排,而且安排的这些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技能,这就使得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除此之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并不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没有为其提供外出实习的机会,虽然这些工作人员本身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相关的技能,但是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却无法高效的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无法掌握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使得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导致现代农村经济在发展上出现了停滞的现象。

2 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质

就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来说,其本质上就要能够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得到提升,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得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得到提升,就实质性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上开展的,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三农问题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奠定三农发展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的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力度。

3 应对措施

3. 1 建立健全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在开展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相关制度并不完善,那么就会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农村经济发展也会更加的缓慢,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对该制度进行完善处理,合理的应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包到户的执行手段,确保政策能够顺利的实行,切实有效的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实处,这样可以使得经济管理进一步的得到发展,从而使得经济管理服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2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就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处理,加强建设的力度,提升建设的质量,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帮助工作人员适应环境,清楚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将其融合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保障工作人员能够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现代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使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地开展。

3. 3 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以现阶段农村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并建立奖惩制度,使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人民服务,另外,在进行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我国基层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基层组织管理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履行自身职责,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地发展和进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 4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原有的集体生产制度取代,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使生产效率也在逐渐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不断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主要集中在包产到户和新型合作社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有效地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3. 5 提升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相对较低,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加大相关政府对工作人员的重视,为其安排相应的外出实习机会,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得到合理的提升,在此基础上,需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使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以更好的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在了解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实质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经济实行合理的规划,不断地提升农村的生产力,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层组织,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更好的针对农村经营实施管理,不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好地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

[2]马克亿.浅析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3]赵宇.浅谈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J].价值工程,2011(3).

[4]闫先东,魏晓丽.在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现代农村经济的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

实质分析 篇10

一、我国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

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更确切地来说, 收养是一种身份法律行为, 它将人为改变和创设行为主体之间的身份法律关系。收养行为当事人包括被收养人、收养人和送养人三方, 此三者皆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收养始得进行, 我国现行收养法对此都一一予以明确的规定。然而, 我国现行收养法实质要件中存在着诸多缺陷, 与社会现实越来越不契合。

(一) 被收养人

1998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以下简称《收养法》) 第4条规定:“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那么, 是否意味着被收养人只限于以上所列举的三类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除此之外呢, 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可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收养法》同时亦规定,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 可以不受被收养人须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及未满14周岁的限制, 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亦同。但是,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可不受限制外, 被收养人是否一定满足《收养法》第4条的条件, 成年人就定无考虑的余地吗?这样是否与社会需求的满足相悖逆?

(二) 收养人

《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第八条同时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此规定貌似苛刻,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行将成为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利益, 与我国现行《收养法》之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的基本原则是相符合的。

(三) 送养人

针对我国《收养法》所规定的三类可成为被收养人的情况, 送养人亦可分成三类, 他们分别是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和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收养法》第十条规定:“生父母送养子女, 须双方共同送养。”这充分考虑到收养乃以发生亲子关系为目的身份行为, 亲子关系的转移对生父母的感情承受乃至整个生活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故此规定至关重要。该条同时规定:“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这一例外规定确有必要, 以防特殊情况出现时收养无法进行, 但是, 如果生父母一方乃无行为能力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时该如何处理, 是否也要生搬硬套法条之规定而勉强其作出其根本无法明白意义所在的所谓意思表示?再者, 如果生父母一方故意不表示同意且子女确实需要他人之收养, 岂不陷入一方愿意收养而另一方却拒绝同意的尴尬境地?此外, 如若日后引入不完全收养, 成年人亦可成为被收养人, 则被收养的成年人的配偶与子女的同意权是否该予以法定, 有待明确。

二、对收养的实质要件的评析

(一) 被收养人

1. 成年人能否成为被收养人

对成年人的收养, 笔者认为, 这是与老龄社会之到来分不开的。西方的法、德、日、英、美等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为了解决数目如此巨大的老人尤其是能力欠缺者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社会福利与监护制度似乎都显得力不从心, 故成年收养制度应运而生。我国目前已拥有13亿之最的巨额人口, 而占据10%以上的老龄人口有很多是诸如患精神病或痴呆症的行为能力欠缺者, 他们基本上可以通过宣告监护来予以帮助, 但目前我国受监护救护的仅包括精神病和痴呆症者, 而逐渐丧失判断能力的高龄人及其他障碍者如盲、聋、哑者都不属于监护救济范围之内, 这些人虽不如精神病患者一样丧失或欠缺行为能力, 但在生活上亦需要照料, 我国的监护制度对于他们是缺位的。此须注意的是, 一般的未成年人是无法担此重任的, 他们不具有赡养扶助老人的经济实力, 因此成年人作为被收养人在此种情况下则显得十分必要。

2. 被收养人最低年龄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第345条规定, 只有在收养人家庭中接纳至少已有6个月的儿童, 始允许被收养。究其原因, 因收养乃一身份行为, 牵涉到身份关系的变化及子女利益的有效保护。“为了避免儿童的生母仓促作出同意收养的决定, 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 应给儿童的生母充分考虑的机会”, 以示慎重。我国《收养法》中, 虽对被收养人多出了规定, 但《收养法》对其生父母同意权作出的时间却未作规定, 这就意味着若一对夫妇因为生活困难无力抚养子女则可在子女刚出生时将其送养, 子女的命运就在一刹那间被匆匆决定, 过于草率。

(二) 收养人

1. 关于无子女及收养一名的限制

《收养法》第6条及第8条对收养人的条件进行了相关限制, 其中收养人须无子女及只能收养一名的规定欠妥。综观世界各收养法, 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养制度中存在此项限制。显而易见, 收养人无子女及收养一名的限制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 这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分不开的。当然, 《收养法》第七条、第八条与第十四条亦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做了相应例外的规定。但除了以上三种特殊情况外, 收养人是否一定得受此限制呢?笔者认为仍有以下两种情形值得考虑。首先, 如果是非社会福利机构愿意成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收养人, 但已有子女, 也只能被收养制度拒之于门外了。唯一的办法是, 将这些弃婴和儿童先送进福利院抚养, 再办理收养手续。这样加重我国福利机构的负担。其次,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若他们非华侨之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 而愿意收养者存在与上一条同样的情况, 则按《收养法》的规定他们是无法被收养的, 他们只能继续与其生父母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这与目前世界保障人权的国际潮流相违背。

收养只是更换被收养人的生活环境, 使被收养人得以更好地成长, 就算被收养人数是两名抑或两名以上, 这样并不会增加社会人口的总量, 与计划生育的宗旨并不违背。

2. 关于继父母收养继子女

(1) 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条件十分宽松, 可完全不受《收养法》第6条的限制, 这一放宽条件鼓励这种收养行为, 诚然可以变继父母继子女关系为养父母子女关系, 消除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间、与生父或生母间的双重权利义务, 使亲子法律关系单一化, 对稳定家庭关系十分有利。关于这一放宽之妥当性有待斟酌。我国《收养法》第14条却对继父母的条件完全放开, 不做丝毫限制, 势必影响到被收养人利益的保护, 甚至引发家庭悲剧的发生。

(2) 《收养法》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双方共同收养, 则当再婚夫妇收养其中一方的子女时势必面临变生父母子女关系为养父母子女关系的尴尬。国外在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时皆规定为继父或继母一方单独进行, 因为配偶的另一方与被收养者之间业已存在血亲关系, 若再硬性规定收养须夫妻双方共同进行, 这就意味着人为生生地切断生父母子女关系再建立养父母子女关系, 不合情理, 亦无必要。

3. 年龄差距问题

《法国民法典》第344条规定收养人的年龄应当比其拟收养的子女的年龄大15岁以上。为了维系正常的亲情伦理, 行将成为养父母者年龄自然须大于被收养者, 是故我国《收养法》于此又暴露出问题。《收养法》第9条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 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这与我国宪法保护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的原则相呼应。鉴于女性生理上的弱势, 女性受侵犯的事实时有发生, 尤其是作为孤立无援的被收养者更是如此。但是, 该法条只重视对被收养女性权益的保护, 却忽视了对未成年男性的保护, 若是无配偶的女性收养一个男孩, 却无年龄差距之规定, 实为法制的一个盲区。事实上, 男性被女性性侵犯的案例亦不绝于耳, 但是, 男性尤其是未成年男性之权益保护问题却几乎无人问津, 实际上我国宪法之平等权于男女两性是完全平等的, 女性只因为她们受侵犯、歧视的现象更易发生而受到重视。因此, 《收养法》第9条如是规定, 实际上是有违男女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的。

(三) 送养人以及同意权

1. 生父母的同意权

随着“为子之收养”的兴起, 当今世界各国收养法中未成年人成了被收养者的主体。又因收养乃一能改变身份关系的行为, 故被收养者未成年人的生父母的同意权的设立极为重要。就儿童的亲生父母行使收养的同意权而言, 被收养儿童的亲生父母应明确收养的所有后果, 自愿作出同意收养的意思表示。因同意权的行使关系到收养能否顺利进行, 是故当同意权人长期外出、无能力作出同意的表示或恶意阻挠时可以免除其同意。我国《收养法》第10条规定:“生父母送养子女, 须双方共同送养。”该条同时规定: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但是, 当生父母之一方因精神失常等原因无能力作出同意收养的表示或者对收养恶意拒绝时, 是否可以免除其同意, 《收养法》并未将其考虑进去, 而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

2. 配偶及子女的同意权

成年人纳入被收养人的范围乃大势所趋, 因为收养行为的特殊性, 故作为被收养人的成年人的配偶及其子女的同意权同样不容忽视。因被收养的成年人大都业已结婚生子, 若其家人被收养势必影响他们未来的物质精神生活, 造成经济上的压力和思想上的重负, 故事先的同意权之具备是完全必要的。

三、收养制度之完善

(一) 关于被收养人的规定

1. 应将成年人纳入被收养人的范围;

2. 被收养人若为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 最低被收养年龄须为6周以上。

(二) 关于收养人的规定

1. 被收养人若出现以下情形时, 不受无子女及收养一名的限制:

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2. 继父母收养继子女须满足两项条件。

一是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二是未患有医学上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3.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但配偶一方收养他方子女时可单独进行。

4. 收养人应比被收养人大18周岁以上。

无配偶者收养异性为子女时, 收养人应比被收养人大40周岁以上。

(三) 关于送养人及同意权

1. 对未成年人的收养生父母双方必须作出同意收养的意思表示, 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则可免除其同意。

一是生父母一方已经去世;二是生父母一方长期外出联系不上;三是生父母一方处于不能表示自己意思的状态;四是生父母一方已完全放弃照管该子女从而使儿童面临身体与精神伤害的危险情况;五是生父母一方拒绝将子女交他人收养且法院认为这种拒绝完全是一种过分行为, 不利于儿童利益的保护。

2. 当被收养人为成年人时, 该被收养人的配偶及子女须作出同意收养的意思表示。

当然, 若出现上述第一项列举的特殊情况时亦可排除其同意权。

摘要:收养制度为解除父母子女关系后建立一拟制血亲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以《收养法》为最高单项立法的收养制度尚存许多不尽完善之处, 如被收养人是否仅限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收养人是否一定得受无子女及收养一名的限制, 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是否要明确规定等, 与社会现实存在明显脱节。我国的收养制度应对被收养人、送养人及同意权等方面的规定加以完善, 使之与社会现实更为契合。

关键词:收养制度,实质要件,完善

参考文献

[1]蒋新苗.国际收养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347

[2]蒋新苗.收养法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3:99

[3]杨大文.亲属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2:290

品牌消费的实质 篇11

官司打到法庭,法官自然向着罗斯金。检察长问:“惠斯勒,你花多长时间把这幅画赶出来的?”惠斯勒说“根据我的记忆,差不多用了一天,如果画上的颜色没干,我第二天还有可能又往上面画几笔,就算是两天吧!”检察长以为抓住了把柄,厉声责问:“两天的劳动你就要200个金币吗?”惠斯勒从容地说“不,我是为了一生的学识才要的。”

其实,问題的实质不在于这幅画是不是积累了画家一生的学识,而是因为他是惠斯勒画的。出生在美国的惠斯勒性格怪诞孤僻,举动惊世骇俗,在英国创作了《白色交响曲》第1、2、3号,画面均以身着白色衣裙的女子为主体形象,引起画坛的震动。但是英国人并不接受他的艺术,他被迫辞去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主席职务,后却在法国获得骑士荣誉勋章,被选为国际雕塑家,油画家和版画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也就是因为惠斯勒的传奇人生和高超艺术水准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很高的个人品牌,《夜曲》才有200个金币的价格,所以说,人们在购买惠斯勒的画时,主要看重的是该画是不是惠斯勒的真品,而非这个作品是不是积累了画家一生的学识。

凡高一生中没有真正卖出去过一幅画,当欧文·斯通的《凡高传》把凡高为画画痴狂的一生写得淋漓尽致且风靡世界后,凡高的一些画以千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单价成为收藏界的珍品。画是同一个人的画,前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不在于画的艺术水平如何,而在于凡高的个人品牌是否建立。人们一掷千金购买名画时,极少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而以是否能占有名家的画为精神支点。因此,这种耗资千万元买画的行为实质上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占有。

如此类推,我们可以看出其他类品牌的消费实质,随着现代制表技术的成熟,50元一块的石英表和5万元一块的世界名表劳力士,它们的报时作用是一样的。关键是消费者戴一般的表时,只会把它当一个报时的工具,而戴劳力士时,会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品牌的三种功能——信息传递,人群区隔(或者社会阶层的再确认),品牌崇拜在人们实际的消费过程,会因这三种功能的强弱决定品牌的大小和价格的高低,同时也造成了一般的表价格几十元,而劳力士价格几万元的结果;造成了一般矿泉水都是1元或者1.5元一瓶,而价格高达每瓶13元的依云一边大把赞助世界男高音帕瓦罗蒂的北京演唱会,一边高喊“阿尔卑斯山的雨水流到依云变成了高品质矿泉水,流到日内瓦和洛桑却什么也不是”。

其他奢侈品如此,名牌服装更疯狂,2005年2月18日,白领企业一件48万元人民币的裘皮女装在北京燕莎购物中心被买走之后,国人一片哗然,很多人认为它为中国的服装企业带来了自信,让一直为“附加值”而苦苦追寻的中国服装人深感自豪,而更多的人则对48万元所代表的内涵表示疑惑。一个月后,白领老总苗鸿冰在中国服装论坛上发表演讲《谁能用针和线讲述奢华》,他认为:“一件衣服48万元,对‘白领’来讲卖的是梦想,卖的是一种感受,对顾客来说,她买回去的不仅仅是件产品,而是心理的满足和地位的象征,一种生活态度的彰显和对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实质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2013年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12例,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岁~46岁。多以间断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癫痫等症状就诊,病程1月至2年。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3.0T及西门子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全部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为:SE T1WI(TR960 ms,TE12 ms,或TR1 680 ms,TE12 ms,或TR2 400 ms,TE20 ms);FSE T2WI(TR4 800 ms,TE100 ms,或TR5 800 ms,TE103 ms,或TR5 000 ms,TE117 ms);常规行轴位、矢状及冠状面扫描,层厚6.0 mm,层间隔1.0 mm。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0.2mmol/kg,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及冠状T1WI。

1.3 资料分析

由两位高级职称MR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意见分歧时经讨论达成共识。评价肿块位置、形态、信号特点,分析其成分、强化特点等,得到一系列相应MRI特征。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部位及生长方式

本组年龄<10岁者4例,其中位于额叶2例,顶、枕叶各1例;10岁~20岁5例,其中额顶叶、顶枕叶、颞叶、颞顶叶及幕下小脑半球各1例;>35岁者3例,其中2例位于幕上,顶叶、丘脑各1例,1例位于幕下小脑半球。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0例,其中6例与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关系密切,1例与第三脑室关系密切,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与第四脑室关系密切。

2.2 肿瘤形态、MR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

本组患者肿瘤形态不规则者5例,分叶团块状3例,类圆形4例。7例肿块表现为囊实性,囊性成分大小不一,其中3例肿块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大小相仿,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2例,大囊小结节及小囊大结节者各1例,多呈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类似;实性成分信号多不均匀,呈等低T1、稍高T2信号,其中内散在长T1、长T2信号小囊变区者5例,肿块内见斑片样短T1、短T2小出血灶者1例。增强扫描,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囊性肿块囊壁较薄,可见分隔;其中囊壁明显环形强化者2例,囊壁轻度不规则强化者1例。2例实性肿块,呈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

2.3 病理诊断

本组1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参照室管膜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以下者6例;Ⅱ级及以上者6例,其中间变性室管膜瘤5例。术前影像诊断,幕上脑实质占位10例中,仅3例初步诊断正确,其余7例均诊断为胶质瘤,未进一步定性;幕下小脑半球占位2例,1例诊断正确,另1例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

3 讨论

室管膜瘤是起源于室管膜细胞和胶质上皮细胞的中枢神经上皮类肿瘤,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33.3%可发生于脑实质,其组织来源为胚胎异位的室管膜细胞,其在脑实质内形成玫瑰花结状结构,最终发展为室管膜瘤[1],亦可能为起源于脑室室管膜的肿瘤向脑实质侵袭。

3.1 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

脑实质室管膜瘤最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少数见于中老年人[2,3]。本组发病平均年龄为17.4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WHO病理分级中Ⅱ级以上者本研究为6例,其中20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为4例,提示20岁以下者脑实质室管膜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4]。部分研究认为脑实质室管膜瘤以幕上最多见,且以额、顶叶好发。本组研究发生于幕上脑实质者10例,其中额、顶叶者6例,而2例颞叶和2例幕下小脑半球发生比率相对较低,与文献报道相符[5];与脑室关系密切者9例,其中幕上多与侧脑室关系密切6例,而幕下小脑半球肿瘤则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附近2例,推测肿瘤生长可能与脑室内室管膜细胞直接演变或脑室周围异位的室管膜细胞有关[6]。

3.2脑实质室管膜瘤MR征象分析

本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0例,其中7例为囊实性肿块,囊性成分边界光整,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实性成分边界不光整,部分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其内信号不均匀,多散在小囊变区(5例)及斑片样出血区(1例),瘤周水肿无至重度,与文献报道相符[7,8]。幕下小脑半球室管膜瘤2例,均为实性肿块,与周围脑组织及第四脑室分界不清,内散在小囊变区,几乎无瘤周水肿,但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与报道相符[9]。增强扫描,实性肿块明显非均匀强化,本组研究为2例;囊实性肿块表现为囊壁环状强化及不均匀实性强化,本组研究为7例;囊性肿块,囊壁呈明显环状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文献报道以实性为主的肿瘤周围出现结节、斑片状强化时[4],反映部分肿瘤周围脑组织浸润,提示室管膜瘤恶性程度较高[10]。

3.3 鉴别诊断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囊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较轻时,本病与囊性及囊实性脑实质室管膜瘤表现类似,但本病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小脑半球,幕上少见,几乎无钙化,瘤周水肿多较明显,增强扫描后不强化或强化程度较轻。胶质母细胞瘤:本病与以实性为主的室管膜瘤均常累及双侧额叶,且以出血常见,瘤周水肿较明显,核磁共振鉴别较困难,而室管膜瘤常有明显钙化,必要时可行CT进行鉴别。

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发生于小脑半球、蚓部脑实质内时常靠近于脑表面,与硬膜或小脑幕有较长连接面,尤其以实性成分为主时需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属脑外肿瘤,信号常较均匀,当生长迅速,其内出现囊变坏死区且体积较大,占位效应明显时,与实质型室管膜瘤鉴别困难,增强扫描可有典型的硬膜尾征。室管膜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时,需与听神经瘤鉴别,听神经瘤多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引起内听道扩大,瘤内常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肿块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与室管膜瘤鉴别困难,但本病常引起同侧听神经增粗及明显强化,即“瓶塞征”,有助于鉴别。

脑实质室管膜瘤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虽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仍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部分脑外肿瘤鉴别困难,对于发病年龄较轻,发生于脑实质,与脑室关系密切的囊实性或实性伴散在囊变的病变,且明显欠均匀强化时,应考虑到本病可能性,必要时需临床表现结合多种影像学手段共同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率。

参考文献

[1]Shuangshoti S,Rushing EJ,Mena H,et al.Supratentor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al neoplasm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32 patients[J].Cancer,2005,103(12):2598-2605.

[2]Yurt A,Selcuki M,Ertürk AR,et al.Large supratentorial cortical ependymoma in a child[J].Clin Med Res,2010,8(1):25-27.

[3]鱼博浪,王世捷,张明,等.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765-769.

[4]陈利军,陈士新,印弘,等.间变性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与病例对照研究(附5例报道)[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4):578580.

[5]吴越,张雪林,杨本强,等.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5例CT和MRI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481-483.

[6]陈利军,陈士新,兰延宏,等.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0,26(10):17-20.

[7]李跃明,曹代荣,李银官,等.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0,26(6):1021-1023.

[8]Mermuys K,Feuris W,Vanhoenacker PK,et al.Supratentorial ependymoma[J].Radio Graphics,2005,25(2):486-490.

[9]鱼博浪,张明,罗琳,等.后颅窝非典型室管膜瘤的CT和MR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33-36.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下一篇:国美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