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

2024-10-19

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共8篇)

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 篇1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2014延边州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要点: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

1、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

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

电话:0431-81706084 817083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

实质相同: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

第一,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例如,我们经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的品德不良。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了多种程度的变化@2014吉林市事业编教师招聘。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照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其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

电话:0431-81706084 81708341

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 篇2

关键词:翻译变体,变译理论,变译本质

1. 导言

中国翻译史上有种独特现象,精通外文深谙中国文化的严复称其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非正译”,具非凡文学才能的林纾与通外文者合译的一百多部译作通常认为是非真正的译作,却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独到的价值,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如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类翻译现象,就需要我们更新翻译观念,换一换研究视角,创立新的理论。这类翻译现象常常被人忽视,或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被扔进废纸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得不到准确理解和解释而导致研究的偏误,与翻译研究的新拓展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一些别具慧眼的学者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拭去历史的尘埃,把这类现象定为新的理论研究对象(许钧,2002)。变译理论便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代表。它是一种思想创新,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而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中国翻译理论界对所用术语从逻辑上进行研究,给术语下严格的定义,尚不多见。但这是将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将中国翻译理论推向名副其实的“翻译学”。(许钧,2002)

2. 变译理论的现状

人们对翻译标准或原则有各种提法,但其中“信”是几乎人人一致赞同的原则。“变译”中的“变”不属于“翻译”,而是翻译之前的一个行为,翻译这个行为以从原作中“摄取”出来的有关内容为对象;因此,只要译文“信”于这有关内容,就没有违反“信”的原则。反之,由于“‘变译’之‘变’是对原作有意的不忠实,是有意为之”。

“翻译变体(变译)”这一概念是变译论者基于一直以来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对原文信息的删节与增补;为使译文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自由地缩短与伸长,甚至改变其意境;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译本,如一首诗可以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甚至散文、故事诗;如庞德、林琴南的“创造性”的译法,韦利把《西游记》缩短成一册薄薄的Monkey等,而提出的。

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通手段依据原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动特征来确定,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和仿八种。“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增加的方式可分为释、评、写等;“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述”指用译语将原文内容转写或复述,对原作舍形取义;“缩”即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炼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信息量由大变小,远小于原作,篇幅由长变短;“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改”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了内容或形式乃至于风格。以上八种变通手段组织成十二变译方法: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仿译。

总之,全译是力求保持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性翻译(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变译则有所取舍和改造,二者构成了一对范畴。变与不变成了一道分水岭:一面是全译的研究,拟为“全译论”或“通译论”,另一面是变译研究,拟为“变译论”,二者构成翻译研究的全貌。“翻译变体(变译)”是全译的变样,即非全译。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它也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或方法)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能提供一套更大胆的传输信息的变通方法。变译的提出,体现了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标志着翻译观念的一系列嬗变。不仅如此,它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如摘译、编译、综述等十余种形式。

3. 变译的本质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应该把改译(改写加翻译)纳入翻译的范畴:“翻译和烹调的方法有煮、炖、烤、杂、炸、煎、蒸、炒等。翻译的方法虽然不那么容易分门别类。可是如果硬性规定某一种翻译才是‘正宗的翻译’,那就等于是规定某一种烹调才是‘正宗的烹调’。”(张南峰,1995)另有人反驳:殊不知各中烹调方法之所以都是烹调,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火将生食变成熟食。如果只把鲜食品晒干成食品,那就不是烹调了;翻译则是把原文变成译文,而改译则是“改写加翻译”,明显有两个过程;正如烹调,它是一个过程,“烹调再食用”是两个过程,我们当然不能说“烹调”与“烹食”是一回事,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值得一提:它们都与“烹”有关,并且“烹饪”及“烹食”的都是同一食物,内容并没有变。我们以为改译则是首先改变内容,再翻译这改变之后的内容,而不是翻译改变前的内容。

我们来看看“变”和“译”之间的关系。不仅“变”可以独立于“译”,而且“译”也可以独立于“变”。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面不一定跟着翻译活动。比如有人先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后来却决定不对已摄取的内容进行翻译,而直接出版原文节选本(许多文摘出版物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个人进行了“变译”,但没有进行变译并不等于什么也没做。他做了事,就是实施了“变”这种行为。这就是说,“变”这种行为并不依赖于后面的“译”而存在。另一方面,“译”这种活动的进行,也不依赖于“变”,不对原作进行“增、减、编、述、缩、并、改”,翻译照样可以进行,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变”同“译”是两个独立的行为。

如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变译,不必否定原来翻译的定义,也不必否定“忠实”的原则,因为翻译的对象是改变之后的内容,对于这个内容来说,翻译仍然奉行忠实的原则。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变译只是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而决不能成为译者胡译、乱译的借口。

总之,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4. 结论

变译理论研究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变译”这个概念自成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知道,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要展开一种理论,确立一种新观念、更新概念和突破原来的框框是有必要的。变译理论界定了一个核心概念:变译。以这一新概念为主,再定出11个下位概念,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而这11种变译方法是经得起验证的方法。经过从逻辑学上对这一概念的探讨,指出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与原作有关的内容,然后对这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的活动组合。

变译理论还让人明白一个趋势: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要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开发信息,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7) .

[2]姜全吉.逻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 , 第2版.

[3]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 , 第2版.

[4]彭长江, 顾延龄.译海探秘[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8) .

[5]冯庆华编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

学生心理需要缺失的实质 篇3

1.“统一”的模式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

人类生活交往活动中不分智力、生理、地位、财富等,人人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待人。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也要平等待人,一视同仁。实际操作中,平均主义在分配上被打破,那么在教师的教学行为里不打破吗?常态的课堂,一节课就指名几个同学发言,公开课上也只能请几个优秀的学生,很难做到人人参与。如体育课上残疾学生就不能与其他同学平等活动了;数学竞赛只能从优秀者中选拔,体育运动会总是选拔有特长的人参与,等等。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响应上头提出的“课堂变革”的号召,以“统一”小组合作学习站齐。学校与学校之间有校情不同、教师之间有教情不同、不同班级的学生有学情不同,怎么可以全校教师实行一种教学模式呢?有专家指出:“学习行为是一个连续的复杂过程,不同的学习对象或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有的教育者对教学领悟新课标的理念,大多课堂内实行“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式。从课堂观察的现象表明,课堂“小组合作”是统一的模式,那是不是平等的教育呢?无论是倾听还是对话,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善于言语,老师设计的问题不符合部分学生的兴趣,而他们不喜欢讨论的话题不等于就不喜欢别的爱好。笔者猜测,这样长期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会使一部分善于特长的同学的潜能走向衰退,会影响一类学生的正常水平的发挥。从国外的学者介绍,国外的小组合作大多是没有时间限制,课堂内解决不了的,有兴趣地课外继续探讨,他们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也不受教师的左右。统一的问题、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标准,与调查中占20%的自由恰恰背道而驰,说明这些同学反对这种统一的教学形式,可以说这种模式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要真正了解、研究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容适当、时间允许采取小组合作,给学生换味,调节气氛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教师凭借想象和逻辑推理“硬是”建构出一套貌似合理的东西,这里不妨称之为“针对学生”的需要。课堂内搞小组合作,课后、晚自修课加强训练,形成了“课堂内容课外补”的恶性循环。白天小组讨论有人代言,晚上学生隔着近视镜片盯着书桌上一张张试卷,拼命地写,导致有的没情致一直坐着发呆。专家认为,“需要的建构过程即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由此可见,初中学生可塑性很大,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哪一种需要正确,哪一种需要不现实,这就要教师合理地为他们引导,提供有价值地建议使他们的某些不成熟需要或不良需要加以调整、改正。

2.“善意”的关怀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权利。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群经常在一起玩的其中一位同学得了一种传染病。许多家长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跟他在一起,否则会传染的。好多同学渐渐地远离他。只有一位同学,他的父亲还是医生,他对别的家长就解释说,“只要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就不怕孩子被传染”。后来就只有这样一位与生病的同学来往。过了一段时间,生病的同学病痊愈,而与他一起玩的同学也没有被传染。现在的家长大多以错误的前提和心态局限于同学之间的交往;用高昂的集资把孩子送到优质的学校,不单单考虑学习成绩,更是考虑今后走向社会有这样一批优秀同学的人脉……。美国罗斯福总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与人相处”。如果孩子长期与成绩优秀的同学交往可以学习到正能量的东西,如果与品德不良、霸道的孩子交往,就可以懂得分辨是非、学会防卫的能力。作为父母,不能拒绝、压制孩子与某些同学不交往,只是要提醒要与这些同学交往要学会判断、揣摩等技巧。

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心理需要的策略

(一)教师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需要的榜样

教师健康的心理来自教师的需要。个别教师面对学校对质量的要求,关系到个人评估的等第、考核、晋级等原因,对学生进行加课、加作业的强化训练。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压力、负担更重;有的教师为了虚荣心,打听考试命题者透漏试题,将考试题在复习课上告诉学生;有的教师在改卷中看到自己学生的笔迹故意放宽标准提高成绩;有的教师暗示家长让学生到教师家补课等等。学生表面上服教师,但心里是不服的。有的教师补课收费被学生举报;有的教师把试题漏给学生、成绩作假被学生揭穿。

作为教师,人格高于一切。因为你是学生的领头雁,是学生的楷模。学生的品德好坏直接与教师的人格有关;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与教师的争名逐利、淡泊名利的心态有关。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是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生活态度积极、言行举止良好、善待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良师益友,而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二)家长心理健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周边的环境、家境条件、家长之间地位影响很大。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目标定位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就是进机关工作。由于孩子的智商高低、兴趣爱好各个家庭都不一样。本来孩子的目标长大要求经商的,家长用自己的目标强加孩子,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看到数学竞赛班、钢琴培训班等,这些班里的孩子都能上相应的专业吗?有的家长等弄巧成拙之后才醒悟自己当初定位的错误。有专家说过,依靠“抢跑”培养的尖子,在各种比赛中摘取过很多奖牌,但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师。可见,家长期望值太高,对孩子的要求就苛刻;对孩子的要求太低,任其“顺其自然”容易失控。笔者认为,家长要脱离以“我”为中心,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孩子结交朋友,参与群体活动。若将过多的时间分配到超前的、超负荷的学习中,自然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要减少,结果适得其反。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篇4

领导的实质就是激励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行为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组织在激发工作人员动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土(William James)教授就曾发现,部门员工一般仅需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 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这一定量分析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每当出现困难情况影响工作任务完成时,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虑现有设备和环境条件的改进,殊不知,我们身边的下属身上还有如此大的潜力未被开发,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运用激励手段鼓舞员工士气上,很多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和障碍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认识激励的过程

激励的目标是使组织中的成员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一般情况,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激励的过程。

一个人从有需要直到产生动机这是一个“心理过程”比如当一个下属做了一件自认为十分漂亮的事情后,他渴望得到上司或同事的赞赏、认可和肯定,这就是他渴望被上司激励的心理“动机”。这时,如果上司及时而得体地用表扬“激励”了他,他在今后的工作会更卖力,甚至做得更好,这就使他产生了努力工作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肯定会导致好的“结果”,最后达到下属和上司都“满意”的成效。而这种双赢的满意效果会进入下一个绩效循环,诱发良性互动的激励效应。

把握好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打个比喻,厨师炒菜时,不同的时间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要等到发年终奖金时,才打算犒赏员工。在员工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尽速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比如,营销工作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工作,销售人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目标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压力,所以,营销主管就应该结合团

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队的销售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措施。我认为,营销的激励要强调及时性,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应该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一方面可以设计“年度之星”、“季度之星”、“月份之星”等,另一方面,还可以设计“年度进步之星”、“季度进步之星”、“月份进步之星”,以及激情活力奖、团队合作奖、智慧建议奖、增长奖、开拓奖、网络建设奖、市场秩序奖等单项奖,以及时奖励做出业绩和取得进步的员工,做到“赏不逾时”。

实行差别激励

人的需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千差万别,不同员工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并且因员工不同时期的需要,实施差别激励,达到“你所给予和激励的正是他所最需要的”。

针对员工的需求量身定制激励措施,要求经理人提供的奖励必须对员工具有意义,否则效果不大。每位员工能被激励的方式不同,经理人应该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激励,供员工选择。例如,对上有老母、下有儿女的职业妇女而言,给予他们一天的假期奖励,比多发奖金或许更有吸引力;而对于衣食无忧、渴望上进的单身汉,奖励他们外出学习培训则可能正是他们的最大愿望。

为了激励业务员更好地完成销售目标,营销总监发布了这样一项奖励措施:年终销售业绩前两名,奖励九寨沟双飞旅游一次。这项激励政策在小张、小李和老王三个人身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小张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别说九寨沟就是出远门的机会都很少,而且更没有坐过飞机,听到这项决定后,小张非常兴奋,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出去风光一趟。根据期望理论,小张的激励效价如果用满分为1来计算,凭小张的能力和干劲,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5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张的激励效用就是:1×0.5=0.5.小李是一位工作了将近五年的业务员,全国各地他跑了不少地方,飞机也坐过了,可是九寨沟却一直没有去过,九寨沟风景美丽他早就知道,也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去游览一番。这样看来,九寨沟旅游对小李的效价虽然不是1,但也很高,为0.8,凭小李的能力和经验,在三个人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8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小李的激励效用就是:

0.9×0.8=0.72.老王是一位老业务员,是三位中资历最老也是业绩最出色的一个业务员,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他没有去过的地方,九寨沟他已经去过两次,而且,他老婆刚刚动了一次大手术,并因此欠了不少债,人们都知道老王现在最缺的是钞票。可以看出,九寨沟对他已经失去了价值,效价应该是0,凭老王的能力和业务关系基础,在三个人当中他成功的可能性是100%,那么这项激励政策对老王的激励效用就是:0×1=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项激励政策在不同的员工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为了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领导者应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因人而异的制订一些奖励措施,以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注意激励形式

有时候,形式比内容重要。比如一家公司坚持每年一度的“销售精英红地毯”大型庆功仪式。后来,有的员工提议说,搞红地毯活动劳民伤财,反正是发钱奖励,给每个人一个结结实实的存折不就得了。于是,公司组织了一个专门调查,结果87%的员工认为红地毯活动意义重大。有的员工说:“我连做梦都在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走上红地毯,接受领导和大家的祝贺,红地毯是我的职业目标,金钱的多少倒在其次。”之后,这家公司一直保留了这一激励方式,公司总裁在一次员工大会上说:“等到公司20周年大庆的时候,我们要把红地毯铺在人民大会堂里,大家有没有踏上红地毯的决心和信心?!”“有!”台下欢声雷动。

也有一家公司,销售员的工资、奖金和提成都是通过银行卡支付的,有一次,银行卡系统出点问题,公司没有办法只好到银行提取现金发放。老板偶尔路过财务室,看到领到钱的员工数钱时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的神情,不禁受到了触动。之后,公司取消了银行支付的方法,全公司的薪酬发放一律改为现金支付,并且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进行,会议室的舞台上张贴着员工的绩效考核公告、当月英雄榜、特别奖励榜等,发放之前,公司老板做一个简短的月份绩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由老板亲自发放工资、奖金和提成。台上表扬台下数钱,好不热闹!

一位销售经理也谈道,最让他激动和难忘的,不是他拿到月份销售业绩冠军的时候,而是他的主管和老板特地到家里来祝贺时的情景。他说那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星期天的一大早,他的主管和老板带着鲜红的大红喜报和感谢信,而且,感谢信上竟然写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的名字,看到全家人惊喜、自豪与幸福的笑脸,我内心在默默地发誓:今后一定会干得更好!

并非只有金钱

对于大多数经理人来说,行使加薪、提职等硬性的激励权力有限,但有作为的经理人并没有放弃激励下属和员工的努力,他们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软性激励方法。

比如,肯定和欣赏。读过《杰克。韦尔奇自传》的人,肯定对韦尔奇的便条式管理记忆犹新。1998年韦尔奇对杰夫写道:“……我非常赏识你一年来的工作……你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和付出精神非常出众。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无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就行”。在这本书的后面有韦尔奇从1998年至 2000年写给杰夫的便条。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便条对下级或者朋友的激励让人感动,而这种尊重和付出也带来了韦尔奇所料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比如,不定期的团队聚会。如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前的本文由郑州团购,郑州SEO整理

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团队庆功会等,这些都可以成功地将员工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同时,最好再将这些活动通过图片展示、DV摄制等手段保留下来,放在公司或团队的网站或网页上,让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永恒,时刻给员工温馨的体验与团队归属的激励。

再比如,生日放假。一家公司规定,公司的员工不仅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可以放假,而且在配偶生日这天也可以放假。这种充满人性关怀得做法,给了员工们一个与所爱的人共享浪漫时光的机会,让大家感动于公司的良苦用心。而事后,员工们自然会把这种快乐氛围带到工作中去。

有时候,真诚地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你真棒!”、“这个注意太好了!” 可能比一百元的奖励更有效;一个认可与信任的眼神、一次祝贺时忘情的拥抱、一阵为分享下属成功的开怀大笑、一张鼓励下属的便条或感谢信,可能比年终的模范证书还要管用;下属纪念日的一个电话、一件小小的礼物,或者一条短信的祝福和问候,都能表现出领导者对下属的一颗真诚的心。

其实,关于激励的话题其实并不陌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讲的就是楚灵王喜欢苗条腰细的宫女,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甚至为此葬送了性命。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你越奖励的行为,你得到的越多。你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奖励的。人和动物会做对他(它)们最有利的事,这是本能使然。你要求人们做出什么行为,与其仅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对这种行为做出明明白白的奖励和激励来得更有效。

辩证法的实质问题 篇5

《哲学笔记》是列宁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作的笔记汇编。该书汇集了列宁1895~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注、札记和短文,主要包括1895年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和1909年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两书的摘要;1914~1916年的笔记,包括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宁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等提纲和短文。

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列宁对黑格尔的哲学“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整体”的态度是:批判的继承。具体的说,就是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读黑格尔的著作”,就是“揭发、拯救、解脱、清洗”黑格尔的辩证法。

具体来说,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黑格尔有些论断,虽然完全是在他的绝对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如果砍头去尾的从其体系中割裂出来,则是完全正确的。例如黑格尔说:“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列宁摘录了这个论断,并认为这个论断是“唯物主义的”。

第二,黑格尔的某些论断中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了这种合理的因素,因而还需加以唯物主义地颠倒,才能为我们所汲取。例如黑格尔说,“被生物所征服的无机界之所以被征服,就是因为自在的无机界和自为的生命是一样的东西。”这里,黑格尔认为有机界和无机界是同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绝对观念的不同环节。黑格尔肯定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同一性是正确的,但他把同一性的基础看做绝对观念,因此,应该颠倒过来,把同一性的基础看做客观物质世界,而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阶段。

第三,黑格尔的某些论断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但这些论断不仅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构成部分,而且其中就明显的包含有唯心主义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割裂出来就不够了,还需抛掉这些唯心主义的概念。例如黑格尔说,“不论

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列宁很重视黑格尔的这句话,认为他提出了关于世界的普遍的有规律的联系的思想,但必须抛去其中明显的唯心主义概念。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物主义的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有着合理因素的地方,把掩藏在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中的客观辩证法或认识辩证法的内容挑出来,而挑选的方式则视情况而异。唯物主义的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但这有这样,才能把其中合理的东西揭发、拯救出来。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它是列宁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它深刻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明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诡辩论的对立,剖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该文主要论述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本对立的标志。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列宁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宣扬、推

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 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

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 篇6

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1、热传导是指当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物体内部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等流体中,热的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

2、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当温度为3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在红外区。当物体的温度在500℃以上至8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成分在可见光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篇7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含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它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重视, 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于强调对经济实质的反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仅要求企业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而且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的工作中, 外在的法律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和经济现实。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来进行, 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却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 那么其最终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反而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的作用。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可靠性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修正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和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的补充, 起到修正会计信息的作用。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修正, 旨在准确反映业务的经济实质,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要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就必须要按照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企业就不可能正确地进行管理、决策, 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就得不到合理的保护, 金融证券市场缺乏透明度, 市场风险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化解。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一贯性原则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如果某种会计政策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 可以恰当地变更。这正是有意无意地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比如企业原先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许用加速折旧法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贯性原则的形式, 而应看其经济实质, 采用加速折旧法。

(四)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谨慎性原则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成。对资产计提各种减值准备, 一方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减值, 在年度终了时, 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 原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 根据发生时所作的记录也只能作为形式上的参考。因此, 对于企业的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 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 能真实、恰当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一)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租赁业务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方式。其中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其资产所有权最终可能被转移, 也有可能不转移。从法律形式上来说, 在租赁期间内, 承租一方只有使用权, 而没有所有权。但是, 由于这种形式的租赁在租赁合同中所规定的租赁期限一般是很长的 (一般超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75%) , 大多数都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 又或者是到租赁期满之后, 承租方获得购买资产的优先权等等。从经济实质上看, 承租方相当于利用货款购置了固定资产,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承租方在租赁期间应将租赁物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同时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确认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项目。能够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确认为企业自有资产核算, 其原因是源于“资产”的定义, 也是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结果。即根据租赁协议, 租赁期间该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租赁公司 (形式上) , 但企业 (承租方) 实质上取得了对该设备的控制权, 并承担由该设备引起的风险 (可能因技术进步而引起贬值等)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予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

(二) 收入的确认。

如果要将一项经济业务流入确认为收入, 除了满足收入的定义之外, 还需要同时满足: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这些条件分析, 在商品交易中, 强调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的转移, 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 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比如, 企业在处理售后租回业务时, 如果出售和租回的价格是公允的, 那么在出售时并未确认收入;受托代销商品只有在收到受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才能确认收入而并不是在发出商品时就确认收入

(三)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的各项资产, 如果不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 即应该将其从资产中转出。如果资产的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 说明资产发生了减值, 即资产不再值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此应将资产减损的价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以将资产账面价值降至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这中间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对“失效资产价值”的一种提前剔除, 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不能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与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是该原则出台的背景。它运用得好, 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如果被过分强调, 反而又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核实性, 甚至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观臆断提供借口, 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 可靠性又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谨慎、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可见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概念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而不应被过分强调。

(二) 会计人员应关注会计风险。

会计准则给了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性和专业判断空间, 势必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形式不相一致时, 会计人员要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而个人的专业判断能力总有高低之分, 因此存在即使会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仍有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可能性, 这就是会计风险。会计风险概念的提出, 反过来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完善建议

(一)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根据经济人假设, 任何人都偏向于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那么作为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交易和事项时, 会计处理也必然偏向有利的一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 正确利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存在实质性障碍。在会计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中, 监管者不能期望“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依赖于会计报告主体职业判断水平的会计原则能够在会计核算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实施。这一条原则的使用也会成为有关部门操纵利润的好方法。为了避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滥用和误用, 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因此,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确保该原则适度运用的关键所在。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实践活动的主题, 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左右会计处理。由于会计准则并不能穷尽所有发生的情况, 对于特殊的交易, 会计人员必须以扎实的基础和对客观事实的判断, 较强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基础才能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才能力求公允, 避免主观随意性。

(二)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并不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而是建立在熟悉和理解各项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对其精神的延伸和补充, 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创造性。作为个人的判断能力, 势必会有差异, 如果脱离会计相关标准的精神, 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反而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职业判断中, 必须以一贯性、可比性为基础, 不能使职业判断超过保证信息一贯性和可比性的范畴。

(三) 建立会计信息检查制度。

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会计信息质量监管过程中应该在现有的会计信息质量事后检查制度 (如财政部、证监会、国家审计机关等政府监管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制度) 的基础上, 建立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为导向的磋商制度、请示制度。这样, 才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反映经济实质为目的, 减少风险。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应用在融资租赁、收入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等方面。但实务中应用该原则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积极应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核算,确认,谨慎性

参考文献

[1]邱岚琨.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3.

[2]张清宜.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商, 2013.18.

[3]刘洋.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时代金融, 2013.12.

探秘灵魂的实质 篇8

我们认为,任何生命的构成都是各种电磁粒子陨击力的结果,也就是说,由来自各个方向的电磁粒子的陨击力形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人之所以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是由于大脑发出的电磁粒子陨击力迫使沿途的粒子向相对受力最强的反方向运动,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的结果。大脑能发出电磁粒子是由于大脑组织有序化程度较高,因而能有效地截导来自体内外的电磁粒子,使之比较集中地向一个方向发射。

人的体温和健康状况也取决于人体组织截导外界电磁粒子的能力,以及外界作用于人体的电磁粒子陨击力强弱。总之,人体及其他生命体都是靠截导外来电磁粒子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所谓灵魂,就是这种在人体内可以形成相互作用和传递能量的粒子,它们在体内可以借助液晶和神经组织形成传导系统,成为所谓的“灵魂”。

灵魂附体

在巴西南部一个偏远的矿区小镇孔戈尼亚斯,有位名叫阿里戈的农民。他虽然只受过粗浅的教育,却具有非凡的本领。阿里戈为病人动手术,不用麻醉,不用消毒,随便拿起一把水果刀,哪怕是菜刀,就手到病除,并且也不缝合,还不流多少血,刀口就自然愈合。

阿里戈解释说:有几个医生的“魂附在他身上”,尤其是一位1918年去世的叫阿多尔福·弗里茨的医生,做过许多手术,是他口授了那些复杂处方。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阿里戈第一次给人做手术时,仿佛梦幻一般。那是在1950年,巴西参议员卢西奥·比当古为竞选来到孔戈尼亚斯附近的城市贝洛奥里藏特。他患了肺癌。医生对他说,唯一的希望就是马上去美国手术。参议员恰好与阿里戈在同一旅馆过夜。当时阿里戈32岁。

参议员在旅馆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可是正当昏昏欲睡之际,门开了,灯刷地亮了,进来的是阿里戈。他走近床边,参议员看到阿里戈手执一把剃刀。不知什么原因,比当古却不害怕,但神志昏迷,耳际听到一个夹杂着德国腔的声音在说:“情况紧迫,非得动一次手术不可。”接着,他晕了过去。

待他苏醒过来时,房内已无别人。他脱下睡衣查看,睡衣被刀割破了,并有一摊血迹。他下了床,软弱无力地走到镜子跟前,背朝镜子,看到背部肋骨处有一道平整的切口。

比当古回到里约热内卢,马上去见医生,只说做了手术。医生给他拍了X光片,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认为美国外科手术很高明。这时,参议员向医生讲了真情。几天之后,这条新闻通过各种报刊,全巴西都知道了,广为流传。

更离奇的是,阿里戈的一位朋友患了子宫癌,行将去世。他偕同妻子来到病人床前,向她告别。牧师主持过临终圣礼,悄悄离去。阿里戈低头祈祷。这时,他脑袋刺痛,眼睛模糊,身不由己,冲进厨房,拿起一把菜刀,奔向房中,命令大家向后靠。他拉下盖在病人身上的裹尸布,分开垂死人的双腿,拿刀直接刺入阴道,粗暴地在里面猛挖。

一个妇女尖叫着跑出房间,其他人都吓得呆若木鸡。阿里戈无情地又刺又割,病人却平静地躺着,毫无痛苦。接着,阿里戈放下刀,将手伸入切开的口子,用力拉出一个血淋淋的大瘤子。

病人清醒过来,并无痛感,起死回生。后来,医生检查了肿瘤,正是子宫癌。

1968年8月,曾获美国西北大学医科学位的亨利·普哈利奇带一位助手来到孔戈里亚斯对阿里戈的事迹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随意选定1000名病人,有545名带病历卡,而阿里戈对其中518名病人的口头诊断,95%的与病历卡完全一致。

一天晚上,在阿里戈家里进餐时,普哈里奇问他怎么会用现代学术语说出诊断,阿里戈微笑答道:“这很容易,我只聆听弗里茨医生对我讲话的声音,然后重复它就是了。我的左耳常常听到这种声音。”

普哈里奇返回纽约后,召集一个由四名医生组成的考察队。参加考察的还有:一位葡萄牙语教授、一位有经验的电影摄影师、一位医学统计学家和一位声学设备工程师。他们携带的仪器有:一架脑电图仪、一架心电图仪、一架x光机、一套验血设备、一台显微镜、几台照相机和录音机。

阿里戈向美国专家们再次进行诊断实验。一个瘫痪病人来看病,阿里戈事先并不知道病情,便诊断此人是15岁时,在一次潜水中折断颈椎骨,而引起瘫痪。结论完全符合事实。一位妇女走上前来,阿里戈瞧了一眼,便说她的血压是230/140。用血压计一量,正是这个数字。

罗斯福医院前精神科主任罗伯特·莱特劳医生拍摄了阿里戈做手术的实况。返回纽约反复放映,莱特劳医生发现:阿里戈施行手术时,脸部表情完全不是正常状态;手指的动作惊人地敏捷而准确,开刀的切口能自己“粘合”。阿里戈的手术熟练程度,超出受过相当高级训练的外科医生。

上述事例是不能用迷信两字就能轻易否定的。也就是说,确有“隐身人”存在。

“人死了后,怎么会变成隐身人的?”有人一定会这样问。

前面我们已讲过,一切都是具有生命的。生命与非生命之分,其实质是存在形式不同,而我们现在的生命是以一种“极不合理”的形式存在着,即身上有许多本来可以舍去的累赘。当人体中那部分由电磁粒子构成的真性生命没有遭到破坏、又不能修复那部分由肉体构成的躯体时,它必然与肉体脱离,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同样它也可以再回到躯体。

“灵魂”脱体之谜

伊曼努埃尔·斯维登堡1688年生于斯德哥尔摩,卒于1772年。他在生前颇有名望,并在自然科学的不同领域里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宣称自己曾有过脱离身躯的体验:“我几乎进入了濒死者的状态,然而带着思想的内在生命却依旧是完整的,这样我便看见和记住了发生的事情,以及发生在死而复生者身上的事情……我尤其看见了心灵,也就是我的灵魂,被拉出了……肉体。”

这与现代人对濒死体验的描述是极其相似的。以下是三个人不同的体验:

“我当时飘浮在天花板上,看着他们给我动手术。当他们把脉冲接通我胸部使我身体跳了起来时,我从上面重重地朝自己躯体掉下去。接着,我恢复了知觉,回到了自己的躯体。”“当我看见他们从驾驶盘下把我的身体往外抬时,我感到好像是从一个很狭窄的地方——我想是烟囱吧——被往外拖。里面漆黑一片,我在里面飞快地移动着返回躯体。当我被吸引回去时,吸力似乎是来自头部,就好像我进入了自己的头部。我完全身不由已,甚至连思考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我在离自己躯体不远的地方,突然,这体验结束了。”

“我在想自已是不是应该留在那里。但就在这时,我又想起自己的家庭:三个孩子和丈夫。这一步真难跨出:出现在面前的亮光以及我所产生的神奇感觉,使我真不想返回。但是,我不敢懈怠自己身负的责任。我知道对家庭有义务,因此,我决定返回。”

《西藏死者书》集结了西藏史前数百年中贤哲的教诲。该书还详细地描述了灵魂在肉体死亡后的经验。

在该书的叙述中,濒死者的心或灵魂脱离了肉体,此后的一段时间,其灵魂进入“晕厥”状态,他发觉自己处于某一空间(不是有形的空间,而是一种实际上受自身界限约束的空间),在这空间里,他的意识仍然存在。他或许会听见惊叫和杂乱的声响,往往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一切都让灰暗的、模糊的亮光笼罩着。他能穿石过墙,甚至钻山,却遇不到任何阻碍。他的思想和观念受到约束也少了,心灵变得非常清澈,他的感觉似乎也更敏锐、更完善了。如果他在有形生存中是盲人或聋子或瘸子,那么他将惊奇地发现,他所有的感官,包括他肉体的所有能力,都已得到恢复,并得以强化。他可能会遇到同一类体态的其他存在物,可能会遇到所谓的一束清晰或纯洁的光……

1987年初,纽约的世界民意测验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有800万美国人声称曾经历过“地狱之行”。

灵魂是怎么回事

1975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脏科副教授萨布姆博士特地为死亡时会有怎样奇特的感觉现象一事,调查了67个死而复生者,经研究写成了《死的回思》一书。他把垂死病人的“经历”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超然存在型。垂危病人常常可以看到过去生活的情景。或者,他们仿佛进入一座黑暗的山洞,看到一片特别明亮的“云雾”,其问似乎还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然后急速上升,孤独一人,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在那里与他们的祖先、已故的朋友相会,然后再返回原来的地方。或者,他们的眼前会出现“尚未完成的”在最终死亡之前要做的工作。

第二种是身体幻视型。他们的感觉似乎特别清晰,并能从体外俯视自己的身体,看着医院人员对自己进行抢救,有时还可听到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

第三种是综合型。他们兼有上述两种体验。

190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医院医生麦克特嘉博士做了一项异想天开的“测灵魂重量实验”。首先,他特制了一个可放在床垫下,与体重计连结一起的木框架。体重计极为精密,可指示1/10安士的变化。他设计此体重计是为了观察临终病人的体重变化,以便计算出灵魂的重量。

为了避免病人临终时挣扎,导致实验误差,他特意选择身心均已极度衰弱、唯有等待死期到来的肺结核病人为实验对象。

麦无特嘉博士所做的第一次实验记录,内容如下:

最初进行测量的3小时40分里,病人的体重首先平均每小时递减约一安士。据判断,这一递减应属于呼吸、流汗而散发出体内的水份重量。3小时40分后,病人断气一刹那,他的体重一下子减少了3/4安士。原来以极缓慢速度递减的现象,亦就因而停止。麦克特嘉博士一连做了六次同样的实验后,才将实验经过、内容,连同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杂志上,这一篇文章令世人震惊,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10年后,美国另一位心灵研究专家卡林博士读了麦克特嘉博士早年的报告,并读了基尔纳博士关于“透过名叫迪西亚宁染料染过的布幕看人体,可看到发自人体的如雾发光体”论文后,也做了有关灵魂的另一个实验。他依照上述两篇论文所述,制作一个布幕及体重计,果真看到发自病人身上如雾般微发光体映在布幕上,不久,它就慢慢变成如躺在床上的病人形体,接着缓缓地飘浮起来,飞向窗边,然后神秘地消失,而体重计显示病人体重递减3/4安士,这一刹那,正是病人断气之时。

挪威心理学家阿蒙森计划举办一次国际会议,称作“接近死亡体验”会议。出席者有数百名研究人员、科学家以及自称曾经有这种体验的人。

阿蒙森已就此题材写过两本书。他说,经历了心脏衰竭或者近于致命事故后复活的人经常叙述:他们曾离开躯体。见到闪耀的光辉,或感到充满安宁和爱。

芝加哥大学伊莎白露丝教授是研究患重病心态的。她曾向儿童们提出问题调查:如果死后希望与什么人相会?大部分儿童答案是父母,不过有一个经历过死而复活的儿童。他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他死后遇见的是刚刚死去的祖父。

笔者了解到一起“灵魂附体”现象就很难用这种原因作解释,下面是北京某大学的一位教师的口述:

“有一天,我们发现母亲突然模仿在伯伯家死去一年的祖母的动作和声音,她向我们讲述道:‘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你们家,我是被逼得没办法才去寻死啊……这使我们吓得非同小可。她的动作与音调竟与我们的祖母一模一样,直到母亲不小心摔一跤才恢复正常。而这些情况和我们后来得知的情况是基本上相符的……”

上一篇:投诉建议书模板下一篇:防渗漏监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