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实质研究论文

2024-06-17

英语教学实质研究论文(精选6篇)

英语教学实质研究论文 篇1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这就要求企业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 不能仅靠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确认, 而是要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样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交易或事项, 从而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

1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的内涵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的解释为:“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 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 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信息如果想如实地反映其所意图的交易或其他事项, 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我国发布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1997) 中首次提到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具体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即有关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应当按照其关系的实质进行判断, 而不能仅仅依据其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已正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企业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比较各国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表述基本是一致的, 即财务会计对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和法律效果都很关注, 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相同时, 且更多的惯例是基于法律规定, 但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同时, 通常强调实质而非形式, 这样以来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反映其代表的经济活动。

2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的应用

2.1 资产的认定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认定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或者控制资源, “拥有”是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 而“控制”则是反映该种资源的经济实质。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从法律形式上看, 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仍然属于出租人, 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比较长, 基本上包括了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 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租赁资产所能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 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因此, 承租企业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将融资租入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

2.2 收入的确认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除了要满足三个确认条件外, 还要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当以上条件全部满足后, 企业就可以确认收入。但有时, 企业在销售商品的同时, 又与客户签订了售后回购或售后租回协议,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按照销售的经济实质来判断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了。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满足了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 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就不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 不能确认收入。

2.3 资产减值的认定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资产如果存在减值迹象, 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计提减值准备。例如, 因环保问题, 政府强行要求企业停用的水塔、烟囱等, 从法律形式上看, 这些固定资产并未减值, 但一经停用后, 它们既无使用价值又无转让价值, 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认定资产减值。

2.4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其入帐价值应当按照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工程完工, 从法律形式上讲, 已经形成了固定资产, 但因为其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不能将支出进行结转, 作为固定资产入帐。同样, 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 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 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 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 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2.5 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地产, 只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 才能将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如果自行建造的房地产,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 就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先认定为固定资产或存货, 直到转换日才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实质重于形式在准则中的运用, 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点, 特别是在新准则中, 它的运用随处可见, 它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更加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3.1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在纷繁复杂的交易或事项中, 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可能对每一交易或事项都作出详尽的规定, 很多交易或事项需要会计人员凭借经验和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 作出正确合理地处理, 这就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会计人员平时在工作中要注意积累, 学习新知识, 加强继续教育,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职业能力。

3.2 不要过分强调实质而放弃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但是, 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则是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等十个原则, 而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和重要性这三个原则是对其他十个原则的补充和修正。因此,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应被过分强调。

3.3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

会计核算经过了“两则两制”、“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以及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变革, 做为教育部门要在会计学教育中, 及时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改革会计课程设置, 增加教学案例和实验环节, 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会计理论观念。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是进一步深化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会计国际协调的必然要求, 实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条件。这一原则的应用, 完善了我国会计制度,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也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

摘要: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明确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对规范我国会计核算行为, 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计原则,理论研究,会计原则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顺.浅析对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12) .

[2]杨晓红, 王文哲, 朱为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 2007, (7) .

[3]刘瑞芬.浅谈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困境与改善[J].会计之友, 2008, (3) .

英语教学实质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学术权力;支配关系;权力数量化

学术权力的标志性研究是以约翰·范德格拉夫等人所撰写的《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为肇始,这一著述因其高标准的学术水准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成为洞悉学术领域内权力现象的经典之作,而随后所出现的以此作为范本进行的附和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则构成或者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然而,后者大都因循《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思考学术领域权力问题的路向,且被其既定的研究范式所框定而曹随萧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研究都可以和前者一并归入学术权力的经典性研究。当前,它们在学术权力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排除了我们在反思这些成就的基础上用另外的思路去考察学术领域内的权力现象。

一、经典学术权力研究存在的局限

1、经典学术权力研究是通过对政策的决策过程考察,依照高等教育不同组织层次内的决策主体类型来确定权力性质,并将学术领域的权力主要归为与政治相关的论题。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的著者在导言中就指出。要运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学术领域的权力现象和权力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分析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六级组织的各种决策机构及其组成情况、卷入的群体、官僚结构的程度和等级制与内聚性的程度等政治关系的构成要素。作为充分理解高教领域中权力结构的方法。这种将权力关系作为政治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将权力看作区别“政治”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键特征,是如今在普通人和许多学者中盛行的权力观念。目前的“政治”被我们看作是从人类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子领域。而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作为政治的动物的人所生活的领域,其意涵远远不仅限于今天的“政治”(the politic),而是具有非常广泛的意涵,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互动的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今天所说的社会(the society)。因此,亚里士多德大概很难理解今天的智识体系将权力问题仅仅留给所谓的“政治”领域的做法。沿循亚里士多德的思路,笔者以为将权力现象和权力关系回归至社会领域并将其作为社会学论题会更可取。范德格拉夫等人尽管也按照社会学的方式探讨权力在学术领域的分布问题,但学术权力分析总是将权力与政治领域的决策紧密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这种主流的学术权力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决策实现的处所、层次来确证权力的存在与否,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权力类型。这种理论更多地把政治看作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领域中提供运行的操纵性方向的子系统,这种政治观最终丧失了亚里士多德赋予政治的实践意涵。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的目的就在于政治本身,所以如果说政治有目的的话,那么政治活动的目的也是开放性的。而这里将政治决策作为单一的关注对象就忽视了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权力是渗透整个社会生活的实践问题,并且放弃了从其它视角深入理解学术权力的可能性,认识这一点对于学术权力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无意使权力的分析倒退到希腊社会,捍卫一种卢曼所批评的“传统语义学”:我们也不打算否认社会分化的存在,但是我们不想在分析中将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化约为孤立的政治活动,再将其简化为决策问题,从而丧失了对于高等教育这样的领域来说权力概念具有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学认为权力是多形态的,而不都是被归结为政治屋檐下的同质性权力。福柯就强烈反对强调同质性、集中性和总体性的权力观念。他指出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使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运行,而在家庭、国家、教育和生产关系中。权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分析权力就要从其细节开始,从各种细微的实践来着手。首先应强调对权力分析要特别注意权力的微观机制,考察各种微观权力。这里的微观权力是指各种不同的局部之间不断流动,具有多变形态,遍布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肌体中的“毛细形式”的权力。就如塞尔杜所言,“在一个社会中。往往存在某种占突出地位的实践,但也存在无数微小的实践。这些微小的实践和特点在于它们是多形态的。散布在社会空间中”。而“毛细形式”的权力,正是这种散布在社会空间中“微小的实践”。其次,过去的君主时代的权力运作方式与现代社会权力运作方式是非常不同的。前者是至今仍有残留并依然对学术权力分析有深远影响的人身庇护和控制关系,而后者主要借助于各种细枝末节的管理来实现。因此这里的微观权力,具体化到学术领域就是要反对那种仍然使用以往君主专制时代的观念来分析现代学术权力的做法。

2、经典的学术权力分析没有摆脱权力的“主权个人”观念影响。

学术权力的经典分析立足于“控制单位一反应单位”的模式,即被社会学简称为“A-B”模式。这一模式与西方现代社会逐渐形成的“主权个人”以及“占有性个人主义”观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要分析经典学术权力必须考察其所秉持的“A-B”式权力观念及其作为这种观念基础的“主权个人”观念。

“A-B”式的权力观念可以说是一种经典性的权力概念。它的根源可以在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以及自由人之间竞技关系中找到,但这种观念的现代形式却是基于与古代乃至中世纪不尽相同的人的观念,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人们经过漫长的历史“祛魅”而逐渐获得自为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与个体联系在一起的“主观”权利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于17世纪在道德领域中赢得霸权地位,而这一时期也恰是契约论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从主观权利角度出发思考权力的思路逐渐成形。在此之后,随着主体观念的逐渐演变,现代权力分析与“主权个体”或超验自我观念联系在一起,并且这种主权的观念以及与之联系在一起的某种应得原则理念就成为权力的基础。这在理论上造成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将权力作为财产或能力而归于某一方,如是就将权力理解为一种拥有物。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权力分析视角中,权力往往被视为一种在社会中被分配的份额,被视为一种实体性的物,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将权力视为一种财产,从而将权力与“占有”或“拥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作为这样一种思路所形成的权力理论是某种能力理论,即“控制单位影响反应单位行动的能力”。达尔就确信,“在最一般的层次上,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术语指的是当一个或多个单位(反应单位)的行为在某些环境中取决于另外一些单位(控制单位)的行为”。从根本上说,这种所有物的权力分析和能力理论是把权力分

析与“原因一力”的观念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

实际上,权力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某些人或者集团的所有物。要想真正把握学术权力就不能局限于在起因的问题上,要摆脱从“原因一力”的视角来思考权力问题的传统做法,努力把握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效果,而不是匆匆忙忙地从权力的实际过程返回到这些过程的起因。正如福柯所说,权力不仅仅只是权力,它是“权力关系”这一表述方式的简明提法。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认为:“权力不是一种在光速反应下完成的‘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关系,权力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互动,它首先通过A、B的‘生平历史’将一次互动中的双方各自的‘互动链’联系起来:在这个互动链上每一次出现的他者将无数社会成员带入到了权力关系中,因此权力关系的‘历史性’突出地体现了权力关系的特征,它不是可以被某个具体行动者占据的所有物,而是一条无尽的‘索引性的链条’。”这就解决了学术领域中权力的作用并不是借助于某个人所拥有的个人“能力”或者“品质”,但是也并不能就此将权力仅仅直接归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某个组织的属性和功能,而是在于将权力理解为一种贯穿学术领域的“线”在发挥着作用。主流的学术权力分析者没有看到权力关系所蕴含的复杂性。只是如快刀斩乱麻一般分出是非就以为触及到了问题本身。

3、对学术权力进行主观分类和数量化。

经典学术权力分析将学术权力分成了诸如个人统治、集团统治、行会权力、专业权力等十种类型的权力。这是从权力的“A-B”模式和“主权个人”观念中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相关单位、机构、群体或个人遵从一方控制另一方的权力关系模式。这里隐藏着这样一个假定。权力可以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权力与个人或者集团的总权力,它可以在静态状况下经由不同主体占有:或者各方在冲突过程中权力总存在此消彼涨的态势,是一种零和博弈。许多忿忿不平的研究者作为院校的学术成员无不是通过呼吁给学术人员增加权力,而幻想达到对院校管理人员权力的限制,其灵感大致就是缘于此。这种权力关系的简单零和问题曾被帕森斯所指责。指出将权力视为一种零和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在他眼中权力是“能够为有效的集体行动调动资源的一般化媒介,它所对应的不仅仅是人们行事的能力,而且是共同行事的能力。它从来不是个人的财产”。阿伦特加深了对此的理解。他认为“必须超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来考虑权力,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应将权力与‘支配事务’分开,才能理解权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学术领域权力进行的分类,实际是深受英国学者卢克斯的影响。对权力的数量化进行了实践。因为卢克斯坚信权力各方存在此消彼涨的态势,当一方失去权力时,另一方就会获得权力。

二、经典学术权力研究的局限所产生的影响

1、受权力“占有”观念的影响,我国研究者通过错位移植将学术领域的权力也视为一种拥有物,并结合权力的数量化,以该领域内的不同主体来划分不同类型的权力。

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所谓“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分法,并针对这种划分方法繁衍出了许多争论不休的话题,并造成貌视学术权力研究的虚假繁荣。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在这二分法视阀下出现了有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关系的诸如“分立研究模式”、“整合研究模式”、“权变研究模式”等研究,考察这些纷繁的研究无不是把学术领域的权力简化为不合逻辑的、不对称的、人为的二元对立权力来研究。这给学术领域内的权力研究带来的理论问题是它成为形塑权力分析的思路,且以更深远的方式妨碍了学术领域权力分析摆脱本身所陷入的困境。然而。社会学认为权力是生产性的,而不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它应被看作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或者说是生产性的网络。作为生产性实践的权力体现出权力作为事件的一面。它具有复杂多变的灵活策略,而不是死板的规则;而作为生产性网络的权力,则体现出权力作为关系的一面,这种“阴暗而结实的网”不断地创造出组织成员关系之间的崭新联系,而不是像上述所理解的学术权力那样,做到一分为二就算了事。其实,对于学术领域内的权力,其意义在于在不同的相关教育组织和单位之间不断建立新的相互作用“线”。

假使我们依照主流研究的作法,即按权力主体来进行权力二分法来指导实践时,则会存在无法实施的情况。因为将学术领域划分为所谓“行政”与“学术”两个方面势必造成在该领域的管理活动按学术与行政来分类。然而,谁又能准确无误地厘清这个领域特别是一个大学内何为纯学术的、何为纯行政的呢?谁又能说担任校长的某教授是纯行政领导还是纯学术领导呢?即使二者都能实现。但对于前者,担当划分职责的又是谁呢?对于后者。校长必定会陷入无尽的角色紧张之中,而乏分身之术。持这种二分法的学者和管理者似乎也觉察到实践中的死胡同,于是“协调论”、“整合论”应运而生,又要重新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在一起通过折衷的方式找出路,学术领域内的权力分析又回到了原点,依然是说不清、理还乱。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经典学术权力分析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诱致的误导。二是我国学者又将学术权力论题挪用为一种实现内心美好期许(像西方传统大学一样获得理想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2、只限于从政治和司法视角理解学术领域的权力问题。

从学理上来看,上述对学术权力的理解及分类依据的理论基础无疑是狭窄的现代政治学,因为这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非常契合。在霍布斯看来,权力分析只应考虑一种形态的权力,那就是将权力看作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进而涉及到对意愿的控制,从而经过不同程度的合法化,使不公正或不合理的支配能够为被支配者所接受;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权力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人们丧失权利。而且在现代社会,这种丧失主要是在政治领域。在运用法律为分析范式中,秦惠民等学者也主张对学术领域权力进行“行政”与“学术”的分类具有代表性。事实上这一单一的理解视角存在的问题不但将学术领域中的权力问题简单化。而且也成为我们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藩篱。福柯曾告诫说:“我们在分析权力问题时,要摆脱司法模式的限制,超越只关注国家、法律和政治领域的局限,着手从权力发挥作用的各种经验性局部。如家庭、教育等来研究权力多变的面目。”在福柯看来,社会权力运作的场所,尽管和国家、法律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能根据后者来研究前者,相反,倒应从权力的复杂运作形态出发来研究国家与法律的变化。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福柯认为“权力来自下面”。福柯的这种权力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经典学术权力分析中对权力的狭隘理解,冲破以往“以法律和君权为主的想象,从而展开一种不再依赖法律为模式和符码的权力分析”,这无疑会给我们开辟一个以更加复杂的方式来理解现代学术领域中权力关系的路向。

三、经典学术权力研究的实质

社会学对现代权力的分析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对权力关系与支配关系进行了区分,认为权力关系在人类关系中有极为广泛的存在,它在个人之间、在家庭内部、在教育关系等到处运作,表现为一整套权力关系的网络。这种权力关系的分析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场域,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权力关系满足一定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支配事实或者支配状态。在支配状态中,权力关系不再是变动不居,使各方能够运用某种策略来改变这些关系,而是成为牢固确立的冻结状态。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集团力图封锁一个权力的场,使这些关系不再运动,不再变化,以防止出现任何逆向的运动。这时我们就面对的是支配状态。与不断变动的权力关系不同,支配关系更多是一种冻结性的、不再变化的权力关系。

支配关系的哲学基础可以从黑格尔式的“主从关系”模式中找到。黑格尔希望利用“主从关系”的辩证法模式突破传统的笛卡尔哲学中人作为“思想着的存在”的惟智主义。他从欲望的角度理解人以及人和人之间关系,把这种关系视为两个都要实现自身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冲突,作为这种冲突的结果,产生了一种主从关系。在黑格尔对主从关系的论述中,主要的因素是两个自我意识,彼此都以对方为自己的对象,但在争取承认的斗争中只有一方获得胜利,胜利的一方将对方转变为自己的对象,而对方不仅受到胜利者的支配,还接受胜利者对其欲望的规定。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支配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支配关系涉及两个(或两组)相互分离的个体,这两个(或两组)个体为支配的双方,分别构成了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二是支配者和被支配者都具有一定的主体结构,而且很大程度上双方的主体结构基本是同构的:三是在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自主和依赖的关系。也就是说。支配者通过支配被支配者,反而陷入了一种对后者的依赖关系。这些和权力关系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支配关系是处于一个事件系列(或者说一组可能世界)内,涉及两个(组)互为主体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总是有关他人的问题。而权力关系则是涉及两个以上的事件系列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无尽的“他人”的索引链来构成的。支配关系是有主体性的,涉及社会成员的意图,而权力关系是无主体性的。正是从这里出发,我们说权力关系是支配关系可能的条件。

支配关系的现实基础是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从18世纪至19世纪,全球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因为漫延全世界的现代性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交往,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正是间接关系的繁衍增生和想象共同体的出现。在这一时期的许多转变中,人和人的沟通方式已不再只是面对面的来往,这使得超出直接面对面互动的沟通方式和交往方式大量出现,从而导致人们交往与认同之间联系方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支配关系不仅仅是局部性的情形了,它已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支配者和被支配者分别通过认同过程构成了两个尖锐对立的想象共同体或者至少它们都具有发展成为这种共同体的潜力。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马克·汉森所论述的学术领域出现的“教师联盟”和“管理者联盟”中得到有力的证据,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两个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两个鲜明对立的“势力范围”。

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研究 篇3

关键词: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

从1992年起, 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合并办学。大规模的高校合并, 有利于理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大学的整体实力,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只重视形式上的合并而忽视了实质上、内涵上的融合, 影响了他们的合并效果。

实质性融合是合并高校实现办学思想、学科、教职员工、资源、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和学校文化的七个方面的融合。合并高校可以通过“七融合”解决规模效益差, 学科综合性和学校竞争力差的问题, 实现质的飞跃, 完善和巩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果。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个过程, 即合并高校的实质性融合是一个逐步化解的过程 (1) 。目前, 合并高校已进入实质性融合阶段。

一、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遇到的障碍

由于体制、经济利益、历史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高校合并后会出现一些有形或无形的障碍, 这些障碍不排除, 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 如运行成本增加、资源浪费、人心涣散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高校的实质性融合。突出的有以下一些障碍:

1. 办学目标不明确的障碍。

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目标。高校合并意味着具有不同目标的几所大学组建成一所新大学。新大学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 新大学的领导者必须及时确立新大学的办学目标, 否则就会造成办学目标不明确的局面。这种不明确会使领导者在管理中失去明确的目标, 对事关学校建设与发展问题难以形成共识, 从而影响领导层的决策质量和效率, 降低学校凝聚力。

2. 心理和观念的障碍。

高校合并是力度较大的管理体制改革, 必然带来利益的调整。在物质利益方面可能会有升有降, 或者是相对差距拉大;在人事安排、权力分配方面必然会有上有下, 有大有小;在资源分配方面, 也会有轻重缓急, 有多有少, 这属于正常情况。但是, 与个人利益期望出现较大差距时, 会有一部分人产生心理失衡, 强烈怀旧情节, 产生抵触情绪, 对高校合并的成效不予认同, 心理上仍按合并前的格局划分彼此, 貌合神离, 导致学校合并以后长期磨而不合。

3. 传统学科壁垒的障碍。

此次高校合并, 大多是形成了学科覆盖面广的综合性大学, 这为提升学校的学科实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但学科上散件集装箱式的格局并不是真正的融合 (2) 。由于我国对学科专业的严格管理、教学科研组织主要以传统的学科为基础划分和原有政策在学位点建设、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的席位, 造成合并高校的学科之间横亘着传统壁垒的障碍。

4. 多校区办学的障碍。

此次合并高校绝大部分是校区地理位置分散的多校区大学 (3) , 呈现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 少的两个校区, 多的五六个校区, 有的校区还距离较远。这样, 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受到极大的限制, 信息传递不及时。即使学校管理上主观上力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因地域、归属和原有“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体制等原因形成的固有隶属性, 成为多校区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障碍。

5. 原有学校文化冲突的障碍。

合并前各高校因校园环境、人员构成、领导者观念、学习内容、生活节奏等不同, 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组织) 文化。根据学校 (组织) 文化理论可知:学校 (组织) 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与此同时, 新大学的学校文化缺失或尚未形成。高校合并后, 几所高校的原有校园文化之间会产生冲突, 阻碍高校融合。

二、实现高校实质性融合的措施

1. 开展新大学的目标定位。

大学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4) 。合并高校的内外环境与原有各学校的内外环境相比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校领导必须重新定位新大学的存在使命和新目标, 这是办好合并高校的基本前提。新大学的目标应该是融合了各校区的优势, 并且能够具有鲜明的特色, 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激励效果, 从而用一个新的共同的大学远景来统一、凝聚合并院校全体师生的思想、意志和行为。

新大学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首先,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的办学环境进行分析, 发现环境中存在的有利机会和不利威胁。其次, 认真分析学校拥有的各种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情况、教学资源、资金状况、管理特色、工作效率等, 识别学校的特色、优势和劣势。最后, 将环境分析与资源条件分析结合起来, 确立新大学的办学目标、宗旨和使命。

2. 塑造优秀的学校 (组织) 文化, 凝聚师生员工。

在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学校创始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文化反映了学校创始人的使命和价值观, 新大学的领导可以抓住合校契机, 构建新大学的学校文化。

合并高校塑造学校文化时, 首先, 要选择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合并高校的价值观要立足于新学校的具体特点, 要体现学校的宗旨和发展方向, 要与学校教职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 要坚持群众路线。其次, 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和工具、树立榜样人物、培训教育等方法强化教职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再次, 通过建立必要的的规章制度和领导的率先垂范, 巩固落实新大学的校园文化。

3. 以人为本, 进行人性化管理。

合并后的高校, 要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更要关心教职工。高校是以人的智力产品为主要资源的组织, 教师是高校的核心, 实现高校真正合并的关键是要“合心”, 即教师们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并以后的高校, 集合了原来各院校的教职员工, 形成一个大家庭, 每一个教职工都是新大学的一分子。新学校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校区的教职工, 而不应厚此薄彼;要了解他们的需求, 尊重他们的个人追求和自我进取。在多校区办学的管理层面上, 要引入“关心向导”, 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 重视他们的个性和需要, 使他们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共同参与管理, 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

4. 统筹规划, 实现学科的融合。

学科融合是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关键。高校的资源主要是附着在学科这一载体上, 学科在高校管理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现学科的融合, 就能实现合并高校“1+1>2”的目标, 获得预期的规模效益。

合并高校要实现学科的融合, 首先, 需要克服“学科门类齐全等于学科结构合理 (5) 和学校竞争力强”的认识误区, 解决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深入、学科比例不协调、利益分歧等问题;冲破学科壁垒、校区分散和校园文化冲突等束缚, 实现教师思想的融合, 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其次, 建立和完善树状型学科体制, 即按大学学科门类, 组建学院;在学院之下, 按一级学科设立学系;在学系之下, 按二级学科设立研究所, 从上到下, 层层深入。同时, 根据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建立和完善跨学院、学系、研究所、研究室的横向学科组织。最后, 建立学科融合结果实绩导向机制, 鼓励和引导学科的融合。如学校要对在学科融合方面取得贡献教职工的予以宣传, 将职称评定、优秀评选与学科融合贡献大小挂钩等。

5. 重新设置组织结构, 保证实质性融合目标的实现。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高校合并后, 实现各校区实质性融合已成为其首要目标, 与此同时, 学校的教学活动、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必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 原有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学校新情况、新目标的需要, 合并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组织结构的稳定均衡, 经过结构设计再造组织, 实现新的平衡与融合。

综观国内外多校区高校的办学管理模式, 有的采用集权制管理模式, 有的采用分权制模式。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 学校都需解决好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一般来说, 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如学校发展、投资方向、人事管理等权力要由校级领导决策, 其他权力可下放给相关部门。否则权力过于分散, 会使学校变得权力多中心化, 给校级权力中心的调控带来较大的麻烦, 进而影响学校实质性融合。 (6)

6. 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合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克服多校区大学管理时空上的差异, 使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建立教学管理网络, 通过光缆把新老校区连接起来, 形成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朔.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目标、难点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

[2]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

[3]王志浩.多校区大学的管理难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4]杜建华, 沈红.合并后多校区大学学科融合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9)

[5]闫树涛.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8)

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 篇4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平台、渠道和环境,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规律,提升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而真实、扎实、落实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习,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全體、绝大多数学生);教学资源消耗较少(时间、精力和物资);教学过程快乐有趣(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更强的学习能力)。

如何使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得有效,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针对英语教学,因此就要考虑:是学习“真正”的语言还是只是学习语言?是为了考试而学语言还是为了学习“真正”的语言而学语言?我认为是学习“真实”的语言。比如,在教师创设的购物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apple,orange,banana.../How much is it?/It is...yuan.等相关词汇句型完成一次购物,就是“真实”的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那么,何来扎实?扎实表现为语言学习过程的平衡和有效,需要在长期的课堂学习中获得。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因此,在有效性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的形成孕育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要掌握学习策略,就必须有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说,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对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独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学生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扎实”地学好语言。如:在复习use一词时,帮助学生知道词根是use,后加r变成名词user(用户、使用者);后加ful变成形容词useful(有用的);在useful后加ly成为副词usefully(有用地);在use后加less构成useless(没用的)。这样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从而理解了各自的含义,这样单词不仅记得牢固,而且即使以后忘记了,也容易从相互联系中恢复原有的记忆。

如何落实呢?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如网上发布的由特级教师沈峰执教的观摩课“Review and check”,教学片段之一: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幻灯片显示):刘涛老师生病了,请一名学生当代课教师,教学内容是复习句型“What’s the matter?”(“T1”代表小老师)

T1:Oh!(做打哆嗦状)

Ss:What’s the matter?

T1:I’m cold.

S1:Wear my coat.

S2:Why don’t you go to bed?

S3:Have a cup of tea, please.

随后这位小老师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口头交际能力。孩子们智慧闪烁,灵感凸现,他们分别利用“I’mill.”“I’m hungry.”“I’m angry.”等多种情景自如地运用了句型“What’s the matter?”课堂也因此成为想象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学生们也在创造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这样得到了“落实”。

因此,有特色的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就是要做到“真实”“扎实”“落实”课堂教学。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语言学习的高效性体现为单位时间和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真实是语言学习的内在追求;扎实表现为语言学习过程的平衡和有效;落实体现在学生语言运用活动中的成功表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力、学习状态和发展要求,研究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发展平台,从而做到“真实”“扎实”“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英语学习达到开放思维、加强学习、逐步提高、适应变化、提高素质的目的,这正是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的追求。真实、扎实、落实是英语学科生态课堂的实质追求,抛砖引玉,也可作为其他各门学科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追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实质研究 篇5

关键词:危机,管理,特征,模式

面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工程项目本身的一次性、长期性、技术性和阶段性给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所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再由于工程项目是由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完成的,这种过分细化的专业分工便形成了成倍增长的组织沟通界面和激烈的商业争斗,使得项目在实现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问题,因此,项目主体必须面对大量的危机管理。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深入研究,以期能使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

1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Engineering Project Crisis Management)是为了应对由于工程项目本身和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项目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以达到有效地防范、应付和处理直至消除危机,尽量使整个组织和项目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点,并因势利导把危机中蕴含的机遇挖掘出来,使组织和项目在危机中得到增强而不是削弱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措施。危机是危和机并存,一方面表示某种程度上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危机中孕育着机会,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R·奥古斯丁教授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习惯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的危机管理的典型。简言之,如果处理得当,危机完全可以演变为“契机”。

2 工程项目危机产生的过程

当工程项目系统在外部干扰因素和内部不合理因素变化的影响下无法保持正常状态时,就可能出现失控和变态现象,这些外部干扰因素或内部不合理因素称之为不稳定要素。在系统出现失控和变态的萌芽阶段,从表面上去看并无变化,但系统内部已经开始改变其原有的属性,只是还未威胁到项目系统本身的运行。看不出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显示变化的讯号较弱,且观察者的认识能力所限。随着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强,就会发生累积效应,系统的失控与变态将由量变过渡到质变,表现为突发事件。当系统内部的矛盾激化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所说的危机就发生了,整个过程如下图1所示。此时如果系统的抗偏差能力足够大,系统通过自身的调整恢复运行,否则系统将崩溃。

3 工程项目危机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如政治、法律、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天气、水文地质以及参与项目各方的情况等。外部的干扰因素和内部的干扰因素也很多,很难知道什么状态下外部干扰因素和内部因素会交叉作用形成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而且也无法知道要经过多久的累积才会在突发事件下使矛盾激化到失控的状态。人们也很难对系统抗偏差能力做出定量的衡量,并且难以确定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项目组织的影响。

2)突发性。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局限,加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产生失真,因此,在危机的萌芽之前人们很难认识到危机的存在,危机的发生常让人感觉是超出常规的。

3)紧迫性。系统在危机中常常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验,若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出有效正确的反应,将全局崩溃。

4)危害性。危机的出现使的整个系统的运行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造成资源严重的损失,并威胁到项目的目标和组织的基本价值。

5)影响范围大。危机产生会使得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发生质的变化,即系统对外部显现出的作用变化,因此同样也会影响大系统的运行。

4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意义

1)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可归纳为一种紧急事件或状态,即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企业、社会的正常运作,会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和损害,乃至可能超出了其管理能力,要求企业、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2)工程项目危机管理表面上看项目如期完工就万事大吉。但项目本身蕴藏着危机,项目有一定的实施及回报周期,特别是大的投资项目。期间可能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外部的(经济形势、市场形势、政策和舆论等)及内部的(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机构变动、决策变动和事故等)。

5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运行模型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一般由检测、诊断、决策、实施、反馈、恢复和学习7个阶段组成,具体见下图2所示。

1)检测。对危机的迅速反应依赖于早期对它的检测。它是通过监控潜在风险、获得有关信息来完成的。危机既可能存在于组织内部,也可能存在于组织之外,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对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进行监控。

2)诊断。检测出潜在的问题后,组织应该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进入诊断阶段,提出适当的反应方式。诊断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数据收集的过程,当然在监控危机中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到诊断过程。

3)决策。如果诊断结果表明检测出来的问题的影响在容许的范围内,危及管理过程就此终止。然而如果诊断结果表明威胁超出了容许的范围,那么就要提出一套应急方案控制危机。决策的挑战性在于危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资源的限制性,这就意味着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整个目标系统而需要一个具有丰富经验、敏感性强和相当权利以及能正确理解目标的人在处理好与外部利益集团的关系又不改变工作标准的前提下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4)实施。危机对社会、技术和资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任何决策都需要组织在这些方面做出明显的变更,而这些变更使得该阶段常出现下面的问题:一是不健全的信息流通系统会降低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二是人们趋于对包括技术、资金和社会方面的变更采取一种本能的抵抗态度;三是外部利益集团在这一阶段反映的更加尖锐。

5)反馈。收集相关执行情况的信息,不断与目标进行对比,并对反馈信息进行评估,直到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相符。

6)恢复。灾难性的危机往往造成人们心灵和物质上的巨大伤害,对这种伤害必须进行弥补和修复,尽快使组织和项目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7)学习。通过危机可以暴露出在常规情况下不会显露出来的组织内的弱点,从而使组织可以通过摒弃那些可能永远根植于组织内的、会引起危机的行为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6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危机是风险的延续和发展。风险时刻存在,但危机并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风险是可预见的,如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坏,而危机是难以预见的。因此比起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更侧重于处理而非预防。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火灾来说,风险管理侧重对该项目火灾可能性的鉴别以及怎样降低风险(如采用保险等)。危机管理则侧重于预防和处理那些没有预见的火灾或没有投保的火灾。工程项目中不被有效管理的风险和被人们忽视的风险都可能转变为工程项目危机。所以危机可以看作项目风险延续发展部分。。风险管理情形的好坏对危机管理的影响很大,对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两者互相联系和补充,两者的关系具体见图3所示。

7 结语

通过以上对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深入分析可知,危机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是时刻存在的,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始终存在的,只有真正搞清危机管理的实质,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才能有助于工程项目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顺利成功完成,做到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化险为夷,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参考文献

[1] Nottingham Lucy.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J].The Canadian Business Review,2002 ,23(7)

[2] Del Cano Alfredo et al.Integratedmethodology for project risk management,2002 ,128(6)

[3] 曾焱.浅谈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危机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4] 徐守骥,马维珍.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

[5] 卢国华,张星.试议工程项目的危机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5)

[6] 李慧云.浅淡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J].建筑与工程,2007,(21)

[7] 任继如.品牌危机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13)

[8] 邓庆阳,阎玮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5)

构建多元视角强化教学实质 篇6

立足儿童视角,抓主要矛盾

引导首先从了解开始,我们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把脉,弄清楚他们的真实状态,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来寻找学习的切入点,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让他们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抓住学习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知识内化会更快,知识结构将更合理。

例如:“分数的认识”在苏教版教材中是分成三段来学习的,第一次是学习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从而产生分数,第二次是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建立这样的整体观念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前,笔者首先预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高度,然后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转化:爸爸出差给姐弟两人带回来一盒动物饼干,要平均分给他们俩,每人分得这盒饼干的几分之几?学生自然想到了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接着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盒子里的饼干有多少块,按照学生自己的猜想教师依次写出8、10、12这些数,并用模型粘在黑板上表示饼干数,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看出每人分得的饼干,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用一个圈将各种不同数量的饼干圈进去,让学生看看姐姐和弟弟各分得这盒饼干的几分之几,学生立即发现4是8的二分之一,5是10的二分之一,6是12的二分之一。紧接着笔者抛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干数是整数,为什么我们说他们分得这盒饼干的二分之一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建立了整体的概念,他们认识到虽然每个人分得的饼干是整数,但这个整数是另一个整数的二分之一,这是没有矛盾的,由此学生也初步接触到单位“1”的概念,对分数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第一印象。

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找准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存在的障碍是缺乏整体概念,然后再对症下药,做出有针对的设计,让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这里,从这个问题出发去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足够的针对性,他们的理解也有偏重,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坚守数学视角,挖知识本源

不同的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数学规律也是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所以在学习中我们的视角要高一些,眼光要长远一些,要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原理,从根本上找出数学规律,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更深刻。

例如:“转化的策略”教学中有一类相邻几个自然数连加的计算题,在独立尝试的时候好多学生想到了高斯定理,所以他们用首数加上尾数再乘以总个数除以2来计算,在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的时候,笔者将每个加数用对应个数的圆圈表示出来,依次排列下去,形成一个梯形,这样的数形结合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发现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让他们的转化更坚定。之后的练一练中,笔者又将加数的个数改成了单数,一些学生仍然沿袭刚才的做法,另一些学生做出了新的尝试,在交流的时候又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加法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一种是找出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乘以加数的个数。比对两种方法的时候,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是不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方法呢?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第一种方法中的(a+b)÷2先算出来,学生发现其实两种方法还是有相通之处的,首数和尾数的平均数就是这些数的平均数。这样的发现不但让他们接受了新方法,而且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体会到“条条大道通罗马”。

侧重发展视角,促学生提升

数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承与技能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发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的课堂学习,用灵动的课堂来支撑和推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跨越模仿,走向深刻。

例如:在“打折问题”的教学中,我们不能被教材中简单的原价、现价和折扣率之间的关系束缚住,而是要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汲取必要的养分,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深入、深刻、实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收集了多种打折方式,一个一个地来研究各种打折方式中的“猫腻”,比如“满200减50”,只有当商品的价格是200的倍数时才能有理想的七五折,当商品的价格不是200倍数的时候就达不到七五折,有时候折扣率很低。再比如 “买二送一”这样的打折方式,看上去好像是打五折,其实是花费了两份的价格得到了三份的商品,对应的原价是3,现价是2,折扣率近似为六七折。经历了这样充分的学习,学生的数学视野会更宽广,数学应用意识也不断加强,最重要的是,他们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周边的世界,来解决身边的问题。

数学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为了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更新观念,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帮助学生,这样才能强化课堂学习的实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建构学习实效。

上一篇:地层变形下一篇:集散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