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2024-10-07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共12篇)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提出之际到现在,已经走过五十多个年头。国际化标准组织(ISO)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本组织能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让顾客、职员以及社会都能从中受益,从而达到管理的长期成功。1978年我国政府将这一理论从日本引入国内,并逐渐在各领域得以实施应用,80年代末这一理论进入教育领域。就我国而言,在教育领域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职学校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又该从哪里入手呢?

对中职学校来说,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将企业的全面管理理论引入教学,学校要满足校内外“顾客”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因此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管理办法和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念更新,树立服务质量观

中职学生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最终实现服务对象即“顾客”的需求,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动员,促使学校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能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真正树立起最大限度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意识。

服务对象又可以从内部、外部两点来说。首先是内部服务,教师不仅是为学生服务的主体,还是教学管理的内部服务对象。学校的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要为教师这一教学主体提供良好的服务,让教师能避免后顾之忧从而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其次是外部服务对象,外部服务对象包括了学生、家长、政府和用人单位。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而让家长满意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生源流失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学校的形象,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座谈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彼此了解需求,鼓励家长多提意见。政府主要关注的是中职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实施对教学的外部监控,因此教学管理中要让政府满意,则需要认真贯彻党在教育领域的方针政策。作为最终的服务对象,学校需要向用人单位提供合格、优秀的人才。为了让企业满意,学校必须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时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并据此进行教学的调整和改进。

二、全员参与,重视教学质量建设

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共同实现。因此全员参与的意义非常重大,而这里的全员包括了全校职工,还包括了那些外部服务对象。只有大家都强化了质量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这种质量意识的强化是关键。许多政策都是自上而下进行贯彻学习和实施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会对全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全员能够有意识地去模仿、跟随和实施。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将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工作之重,在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为培养全员的质量意识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因为教职工直接面对学生,对教学质量具有最直接和最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开会传达、组织培训和其他必要的引导手段,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能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对于外部服务对象来说,要各个击破、全员引导。在管理中分别对学生、企业和家长传达质量意识,让他们能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企业被动合作的现状。

三、全员改进,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在全员具备了质量意识的情况下,大家都主动地投入到了教学质量建设之中。但是,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利于全员及时、正确地认识自己目前的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不利。因而中职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凸显教学特色,完善质量评价体系,让大家通过评价结果得到及时的反馈,并针对问题及时改善,避免落下一步而步步落后的情况出现。

首先,学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校内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评价主体,通过自评、互评的形式多角度认知。其次,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将学业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共同融入评价要素。最后,制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比如教学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相结合,阶段性教育评价与整体教育发展趋势相结合等。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伴随中职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来的是中职教学质量的逐年下降。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指导,结合国内外中职教育的实施情况,分析我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理念更新、全员参与和全员改进这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策略,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职教育,全面管理,体系建构

参考文献

唐怡志.谈职业学校服务观念的树立[J].职业技术教育,2003(13).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策略思考

中职生基础差,学习兴趣缺失,师生对中职数学的价值认识存在误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学情;中职数学现有教材的内容没有充分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过于理论化;中职数学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师的素质、业务水平与与专业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够科学等。面对上述种种现状,如果不彻底改变,就必然会影响到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中职新生刚入学时,数学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作详细的了解,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基础补缺补差,尤其是与中职数学接轨的知识点一定要指导学生重点复习,为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夯实坚实的基础。如果不顾学生现有基础,一味盲目学习后续数学知识,许多基础差的学生必定跟不上,日久就会丧失学习信心。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对事物认识比较偏颇,所以对数学的重要性一定要给学生作一个详细的专题介绍,改变学生原有的认为数学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使其在思想上重新重视数学。

二、转变传统的数学价值观和教学观

在中职学校,对数学存在一个误区:数学难的不用教,简单的略知一二就行。理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来职业学校,就为艺而来。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认为数学与其艺关系不大,无非就是公式、定理之类,对其没什么用处,以后在工作中也用不到数学,所以上课就不想学数学。从中职数学教师方面来看,认为学生基础差,学不会,懂一点基本感念、公式就行了,不用去教学生有关应用方面的问题了。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到数学的用处,好像数学真的无用。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用到数学。中职数学在其专业应用课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的基础。中职数学与普高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能等同,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数学价值观和教学观,对中职生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三、创新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

多年来,中职数学教学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先简单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导入新课,重点讲授新课的重点知识、重要例题,讲完之后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最后布置作业。由于这种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中主要就是照搬照抄教师在黑板写的条条框框。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活动,在发号施令、在传经布道,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中心地位完全颠倒,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其教学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虽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十分辛苦,但结果学生什么也没有听懂,什么也没有学会。课堂上睡觉一大片,真正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多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等模式。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成功情境、陷阱情境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提倡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积极思维、认真讨论等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亲生体验来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等,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学数学的快乐,从而更喜爱数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数学,学会数学。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来创设情景,就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成功后的快乐,达到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为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常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实行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多正确引导,善于提出有趣的提问,因势利导,适时地启发学生,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客观规律。学生在回答问题前,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判断问题的充足时间,并且要适时启发、引导,直至问题的解决。实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角色,改变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地位,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良师益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兴趣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整体效应,体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现实中,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基础不同,兴趣不同等。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体现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操作的前提是学生之间差异性较大。分层时必须注意,分层不是随意的,一定要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要采用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各有所得,各层次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与施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改革中职数学教材内容和结构

通用的中职数学教材过于强调理论体系、内容较深奥,结构上过于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与专业的结合不太充分。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改革中职数学教材内容与结构就十分必要。我们认为,中职数学教材要做到两结合,即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只有做到两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用数学知识、方法、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确实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从而改变以前对数学的错误认识或态度,养成用数学的知识、原理、方法处理日常生活或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的习惯,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和提高应用数学能力的目的。为了做到两个结合,编写适合本校的数学校本教材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材可以这样考虑,共分三个 篇章,一是基础篇,主要是与生活有关的数学;二是专业篇,主要是与专业有关的数学;三是拓展篇,主要是与学生今后继续深造有关的数学,供有能力的学生自学。这三个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融会贯通。而对于抽奖获奖问题、如何进货问题、银行利息的计算问题、分期付款问题等,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就必须充分考虑与之有关的数学内容,如数列、排列与组合、概率与期望等等。对与专业有关的数学内容,一定要安排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前面。这样,学生学习专业课就有了数学基础,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对于拓展篇,教师可通过数学兴趣班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教学,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与大学课程接轨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供学生自学,如极限、积分等。教材的编写应条理清楚,简单明了,用三个 篇章构成一个体系,弱化逻辑结构、运算、证明,扩大与生活有联系的数学知识面,强调数学方法、数学原理的应用等。

五、加强中职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

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的素质、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息息相关。大量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教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之一,但成本较高,成效周期较长。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适量增加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学习、素质拓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师职后培训机制。加强中职数学教师队伍进修培训其意义十分重大。其一,有利于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了解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更好地教学;其二,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其三,有利于使教师理解和掌握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平时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报纸自主学习也是促进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形式。根据调查表明,工作任务、家庭负担、培训经费是教师在培训方面遇到的主要难题,学校领导要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有利的工作、生活条件,为教师的进修培训解决后顾之忧。

六、完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既不太完善,也不太合理。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所以建立与完善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机制十分必要。我们要创设一种激励性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数学信心的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建立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学习过程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对老师来说,就要以亲密朋友的角色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信心,热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课堂上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欢迎学生提各种问题,对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激励他们在以后会更加开动脑筋,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对错误的看法和见解不批评,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其改变错误的认识,鼓励其进步。对学生来说,就要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好好学习,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这种新的评价机制,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采用分层评价,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符合各层次的全方位的考核方式,评价的重点在肯定学生的点滴成功与进步。这种新的评价机制,要求评价策略形式多样化,而且要坚持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的原则。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学 创新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51-01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为高职院校输送大批优秀的学生,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众多的实践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同时,由于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大多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时期,性格和思想意识极不稳定,加之当前传播方式多样快捷,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大范围普及,中职学生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信息和意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好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广大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革新思维,从外部环境变化的特征出发,从学生个人特点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实现新发展。

1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思想意识落后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个别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对思政教育不重视,认为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只要中职毕业生实现了顺利就业即可,而德育教学的作用不大,甚至是可有可无,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没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如果在德育教学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则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精力,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源没有向德育教学集中的问题。

1.2 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的内容滞后,很多内容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时期,这些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不够。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光要看应聘者是否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更要看应聘者能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学生的个人思想意识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外部的信息和思想意识纷繁复杂,中职德育教学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也值得探讨。

1.3 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的教学方式陈旧,很多教师还是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被充分重视,造成了学生厌学、逃避思想政治教学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德育教学作用的发挥。

1.4 教师素质不高

当前,中职德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对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热情不高,知识结构陈旧,创新教学方式的主动性不强,习惯于照本宣科,沒有顾及到学生的接受现状。同时,由于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们干好干坏的差别不大,尤其缺乏进行积极教学革新的动力和积极性。而且,很多学校对德育教学不重视,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也很慢。

2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创新路径

2.1 提高重视程度

各级中职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看待德育教学工作,要真正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资金投入上下大力气。要充分理解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突破眼前利益的束缚,从学校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凸显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2.2 革新教学内容

要大力革新德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要合理选用教材,将教学内容跟业务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德育教学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精神等引入到中职德育教学中来,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实现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

2.3 改进教学方式

要改变落后呆板的教学方式,要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努力营造宽容、自由、高效、和谐的课堂环境。要努力更新教学设施,引入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丰富教学的方式,通过高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实现。

2.4 进行心理疏导

中职在校生一般处于个人成长的青春期,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正处在萌芽状态,对外部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挫折和问题,很难正确面对和化解,极易产生各种偏激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心理疏导,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对严重的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制定针对性措施,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5 形成教育合力

中职德育教学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形式来宣传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了解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强接受德育教学的主动性。要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丰富德育教学的载体和平台,在校园内进一步营造“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道德风尚,形成德育教学的强大合力,为中职德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侯灵华.关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8).

[2]邹焕英.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J].学周刊,2013(1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 篇4

一、确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思想容易受到限制。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育阶段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教学改革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各项教学形式需要符合企业文化的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让学生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合理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

当前对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机械制图方面,学生需要对各项机械制图的规范标准进行了解,掌握绘制图表的基础原理和流程。因此,实践阶段需要制定有效的就业导向机制。根据制图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对就业导向形式进行了解。首先要对制图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具体包括:投影基础、绘图标准以及图形画法等;其次是掌握基础制图的步骤,包括:点、线、面的投影,三面投影以及三视图绘制和组合体规划等,学生要掌握图形立体设计的具体要求,尽量设计出立体感;其三是机械制图的后续处理,包括零件工作图、标准件、装配图等。考虑到计算机设计体系的指标要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对设计图进行优化设计。

三、创新教学方式

(一)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阶段,教师根据课程规律的设计属性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投影特征教育过程中,可以以圆柱体模型为参照物,将圆柱体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投影教学要求和事物属性,对图形的形状和属性进行了解。启发式教学形式能起到比较明显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对学习内容进行联想,最终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理论实践结合教学

中职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系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序结合在一起。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辅导和帮助,采用课内辅助的形式给予学生引导。此外,可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如果在实践阶段有问题,可以直接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其进行解答,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直观式教学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采用直观式教学方式,例如空间物体模型和平面投影教学阶段,学生必须了解两者间的关系,根据异同性完成机械图形的绘制。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对知识体系缺乏了解,可以采用模型设计、挂图以及版面演示等措施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比较特殊,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直接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多媒体教学形式本身具有立体化的教学效果,能将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现有的CAD制图软件具备良好的应用趋势,可以随意调整物体的位置,将复杂的物体拆开和组织,演示效果比较明显。此类流畅的教学形式能带给学生很多新的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现有的教学机制为基础,按照教学改革形式的后续要求,创新教育理念。机械制图的教学途径趋于多样性,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选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银锁.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3,14(12):90-91.

[2]刘良春.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3,24(1):221.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研究 篇5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电工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得到广泛应用。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修、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了满足各个行业的发展,电子电工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为此,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电子电工技术的培训,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术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几条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 实训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最重要的实践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的技能。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电工技能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掌握技能熟练程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此,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应改进以往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解决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效率,巩固学生专业课知识,发挥实训教学的实际作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专业知识与实训教学有效结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要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基础。以牢固的专业知识为指导,让学生掌握安全规范的操作方法,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并预防实训教学操作中存在的危险。例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作业,电器操作人员应集中注意力,电气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能用手触摸,不能绝对相信绝缘体。而且,在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测电笔,只允许在五百伏以下的电压使用。因此,在实训教学前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对枯燥的专业知识,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概念与规律,同时应避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训操作训练。

2.完善实训教学项目,丰富实训教学内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了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应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实训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基础实践操作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的实训内容,或者对实训项目进行优化组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成为全方位的技术人才。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操作之后,为巩固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设计、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借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几点策略

1.实训过程中不怕学生失败,鼓励引导学生改进操作方法取得成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因为害怕触电或者怕被电火花伤到而不敢进行操作训练,教师此时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为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教师应有耐心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安全措施,带头示范,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操作训练。另外,学生不可能一次就能正确地完成操作,面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耐心纠正,而且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地按照课本的操作过程进行实训,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探索出安全的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从业后在岗位上的创新发展打下基础,达到并超出实训效果。例如,学生因操作不当而触电,进行第二次实训操作时,会因前一次的触电而不敢尝试。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勇敢尝试,之后检查学生操作注意事项是否记牢,并确保实验设备准备好。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确保学生安全。学生第二次操作成功后,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实验训练,以彻底掌握该技能。

2.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训训练。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训练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就在实训中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有的学生项目设计能力欠缺,在实训时对其实验项目设计就要严格要求。再如,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因害怕而不敢进行实训操作,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勇敢操作,多次成功操作后,增强他们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3.分阶段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职学校学生因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在学习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时,比较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教案,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分阶段地教授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掌握专业知识。例如,在电工专业知识学习时,会涉及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由于在义务教学阶段没有学好物理基本知识,对电工专业知识很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增加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认识基本的机器设备,能完成物理实验测试。通过这一基础阶段的学习,为学习深层次的物理理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分阶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调整学习状态以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内容。

三、结语

为培养社会急需的全方位高素质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找到适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业后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活动体验;教学策略

德育课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法制、心理教育,塑造良好道德及健全人格的重要课程。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德育教学模式单一、学校重专业训练轻养成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职德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后靠”的尴尬局面。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对在校566名做了一次关于学生“德育课心理诉求”的问卷调查,希望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得到启示。

一、测试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职业学校中,有部分学生早已形成德育课 “可有可无”的固定化思维,这是造成他们课堂参与感较差,学习德育课兴趣不浓的根本原因。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对现行的德育课模式有所排斥,因而课堂表现不佳,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学生期待的德育课模式也渐渐浮出水面,学生希望德育课是贴近他们生活的,能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引领他们审视自我的全新模式,而这种教学最可贵之处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二、“活动体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从这一次的调研出发,我查阅了国内外很多的德育教学的资料,发现“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正是学生期待的新型德育课模式。其实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活动体验式教学早已是实施道德教育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进行自我教育与反思,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中以卢梭的“自然主义”、杜威的“学中做”、和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等理论更具有代表性。在吸纳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开始探究 “活动体验”德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体验”德育课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中职德育教育要求以及德育课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主题游戏、实操训练、课外主题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多角度多层次的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去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并内化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的课堂模式。

三、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德育说服力

实践教学是应当注重注意的,因为区别于其他普通教育机构,中职学校更贴近于社会,学生提早进入实习阶段,更快的适应社会。那么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进入社会初期阶段,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能力如果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那么初入社会的学生会显得茫然。例如:在教学“机械与设备”时,教师应当让学生首先将基础知识方面牢牢掌握了,因为只有有了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提升,接着要让学生明白机器是一体化的,不是单独零件发挥全部功能,需要学生们共同去合作完成,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哪些细节方面,如何灵活的运用机器。老师还可以通过网上例子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些社会形势。例如:讲解“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要让学生更容易的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式,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重要的资料,让学生有着初步的了解,接着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一次,去“面试”一次,这个面试可以由教师组织,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就业的情形。注重实践的相关教学,才能提升德育的实用性,增加说服力。

四、开展团队教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在社会中只有合作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正如马克思说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因此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活。学科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也需要合作。例如在核电商务与旅游专业上德育课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德育课的教学,比如让学生去调查一次旅游的满意度,来认知在实践中,旅游过程中应到注意的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但是在汇总报告时,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综合多个人的建议,最终完善出一个实践报告。学生在讨论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完善,在不断的讨论中学会如何去在团队中与其他人相处。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课中,让学生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机器是一个整体,独自一个学生是不能完美的操作一台机器的,学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机器的功能。展开团队教育,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后自然也会学习如何更好的在团队中发挥自身能力。

五、注重学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实践是最为重要的,理论知识是为实践做铺垫,为实践指明一条方向。然而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情况,学生由于心理发育还没有彻底完善,因此面对这些体验时,如果有一些负面情绪,处理不好的话对于身心的成长是有着阻碍的。因此在注重体验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绪。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课内的实践是有限的,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体验,接触社会中的积极方面,才能更好的发展身心。学生从社会中调查职业道德的现状,学生需要自己去写调查报告并且加以总结,在学期末还可以将所有的报告拿出来进行一次汇总,让学生去总结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到了什么。

总之,中职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作为培养一线工人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赖志奎N方善森主编.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M].杭州大学出版社.

[3] 罗燕红.中职德育专业化教学策略探讨[]].陕西教育,2012.5.

[4] 姜苹.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理论博览,2013.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不积极

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企业应该占主导作用, 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但现实的状况是:校企合作办学大部分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 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追求利润是它的最大价值取向。当企业出现用工荒时, 就会积极主动寻求合作办学的对象, 反之则不感兴趣。用工需求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大都为服装、电子、玩具企业, 对学生提高技能作用不大。在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企业与中职学校追求的目标往往不一样, 企业只想在最快的时间内让学生上岗工作, 创造价值, 很少考虑让学生完整地学习一整套技术;车间的班组长和师傅, 还会觉得实习生碍手碍脚, 影响生产, 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习得职业技能。因此, 大多数校企合作办学出现了中职学校热心、企业冷淡的合作怪圈。

(二) 责任义务不明确

西部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弥补办学资源的不足, 拓宽毕业生就业的路子, 往往积极主动寻求与东部较大企业合作办学。但在合作办学的谈判中, 有时不能坚持自己的初衷, 为达成合作办学协议, 只能降低要求, 退让妥协, 导致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责任与义务不平等, 这就为下一阶段实质性合作办学时企业的不作为埋不了伏笔。

(三) 管理太粗放

大多数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并没有建立统一领导的常设性机构, 仅仅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代管, 而西部中职学校由于经费和人员的紧缺, 派不出足够的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点又不集中, 一个实习指导教师要巡回检查、指导多点多人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工作, 与学生见面机会少, 与人力资源部人员沟通交流更少, 更谈不上与车间生产线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带班师傅的沟通, 只能当救火队长, 导致管理出现空白, 教育指导不力, 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校企合作办学第二阶段教学学习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模糊, 责任不明确, 大多数企业仅仅是提供设施设备, 经过简单的安全和操作技能培训, 就让学生上岗, 只要不生产次品、废品就行。至于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学生想些什么?能否适应工作岗位?能否适应环境?生活怎样?……企业并不关心, 更不愿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对学生进行培训。

(四) 实习学生思想不稳定

由于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学生离家较远,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容易产生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语言交流障碍的问题, 一时难以习惯。而且, 很多参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学生所学专业与岗位不对口, 工作时间又与学校作息时间完全不同, 一些东部企业工作时间甚至在10个小时以上, 只有加班加点才可能拿到理想的工资收入, 这令不少实习生难以承受。另外, 学生从西部学校到东部企业实习, 一下子从小城镇来到了都市圈, 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也令部分学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想法, 给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增添了许多变数, 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五) 安全无保障

生命没有价, 安全大于天。西部地区中职学校把学生带到东部企业实习, 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虽然时时强调, 电话遥控, 经常查岗并按协议买了意外伤害险, 但许多事情偶然性太大, 难以预料, 学生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难度大, 牵涉面广, 关系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解决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呢?

(一) 寻找伙伴, 明确职责

西部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实地考察、人力资源公司介绍、网络查找等途径, 寻找合适的办学伙伴。双方以平等的地位, 根据各自需求, 进行协商谈判, 签订战略合作办学协议。如我校与上海餐饮协会的合作办学, 人有意, 我有情, 合作办学相当愉快。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到上海顶岗实习, 期间管理以企业为主, 我校为辅。每一位实习生都有人带, 有人教, 有人管, 记录详细, 实习结束按行业标准进行考核。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非常到位,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学生收获很大。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实习学生跳槽的情况, 也没有发生管理工作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 健全机制, 加强领导

东西部地区校企双方合作办学, 要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 设立合作办公室, 安排副总经理和副校长担任正副职。有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 才能确保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有序开展, 及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 校方的实习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生活、社交等外围工作;企业则负责学生的学习、生产、技能考证等工作。其中带教师傅具体负责生产、安全、技能的提高;班组长负责纪律考勤, 保证实习生时时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

(三)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要实现预定目标, 要培养企业乐于接受、达到行业标准的综合服务性人才,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设计跟踪管理信息表, 对实习学生从工作态度、考勤纪律、职业道德、礼貌礼仪、团结合作、安全生产、技能学习、心理素质、业余生活、社交技能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评价。对各类管理人员, 也要有具体的激励机制, 以调动相关责任人的积极性, 提高对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质量。

(四) 建立实训实习基地

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中职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 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在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中, 西部中职学校可以在合作中与东部用工量大的企业集团或行业协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在实训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大胆实践与操作, 尽快掌握企业各个岗位的基本操作流程, 进而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 耐心做好实习生思想工作

学生从学校到东部企业, 从课堂到生产车间, 从校园到社会, 变化巨大, 一时间必然难以适应。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不仅要做好上岗前的引导教育工作, 还要深入车间生产线, 深入学生宿舍,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 与企业方相关责任人密切合作, 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和困惑。实习指导教师要用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激励学生, 引导学生克服暂时的困难, 战胜自我, 转变角色, 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六) 坚持每周例会制度,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东西部地区校企双方合作办学要坚持每周例会制度, 每周至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 召开专管领导、指导教师、企业基层管理领导、师傅代表、学生参加的会议, 大家座谈, 畅所欲言, 沟通交流, 汇总信息, 共同研究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 使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让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生活能力等素质全面提高。

(七) 创造条件, 督促学生提高技能

教学实习、岗顶实习的管理是东西部合作办学中的难点、热点、焦点、关键点。企业不积极、不主动、不热情, 是因为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跟不上, 希望国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增大财政投入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鼓励支持企业主动积极地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一体化办学, 使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越办越好。

对于西部地区中职学校本身, 要与东部大企业集团积极沟通, 编制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计划, 定期邀请老师傅和工程师作培训讲座, 提高实习学生的技能水平。要创造条件, 开展实习生技能训练活动, 提高实习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获取技能等级证书。通过采取这些办法和措施, 引导学生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2007年6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办法》,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今后,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 大胆探索, 以经营学校的理念, 担当起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攻坚克难, 不断推进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 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流的技工和优秀服务型人才, 实现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为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支撑。

摘要: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创新, 是人才培养的必需环节。本文以我国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为切入点, 提出了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问题的根源, 探讨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教学实习,顶岗实习,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卢必林.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的跟踪管理难题及对策[J].广东轻工业, 2011 (5) .

[2]李波.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管窥[J].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论坛, 2009 (4) .

[3]殷翔文, 马斌, 马成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理论版) , 2008 (33) .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篇8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中职学校近些年的教师招聘中可以看出, 中职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从学历、年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考核。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高要求, 学校招聘更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来校任教, 更多有能力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投入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来, 逐渐的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中职学校对于体育教师要求严格, 在体育教师的考核过程中, 教学能力一直是考核的首要内容。然而, 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所表现的出的教学专业水平也高低有别。

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1.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程度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在体育教学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完整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最好的考验。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的设计、教学方法、练习方法、组织方法、教具的选择、注意事项等内容都将有一个全面的考察。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在一次课的教学中都会有所表现。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某一个方面存在短板, 必然会导致一次课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不流畅, 或者体育教师不能够很好的驾驭一次体育课的教学。因此, 课程教学的完整度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

1.2、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学生的教学感受

学生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 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感受是很重要的, 学生对于一次课的感受达到一定的高度, 教师就能相对容易的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反之, 学生的教学感受较低, 就会导致整个的教学过程难以连贯, 教师较难实现对于课堂的完美控制,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预期会有一定的浮动。可以这么说,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的优劣是成正相关的。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2.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短板

(1) 注重教法, 轻视学法。

体育教学是技能主导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第一, 锻炼学生的身体, 提高学生体质;第二, 教授学生运动技术, 并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程的设计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 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自己如何把一次体育课教好, 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这就是中职学校体育课中普遍存在的教师重视教法而忽视了学法的现象。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短板, 在教学中不能灵活地运用行之有效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是体会到了一定的运动负荷, 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这一教学目标就较难实现, 进而制约了学生课内或课余运动参与的多样性发展。

(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矛盾。

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矛盾的主要门槛。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解放学生, 尊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一变革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必然从体育教学活动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体育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感受。由于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其对于课程施教过程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 教师这一能力的高低就直接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显性化是今后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如何解决自身与学生之间在课程角色上的矛盾, 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验。

2.2、中职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局限性难以完全展现教师的教学技能

由于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 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中, 教学内容的遴选与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相适应。尽管中职学校在体育运动器材和场地设施上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是目前仍然不能实现教师的新颖的教学内容、理念和方法等无法高效施展这一尴尬局面的破冰。中职学校在体育方面的规划发展现状参差不齐, 在场地器材方面也普遍存在充足度较低的事实, 教师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以及可用的教学手段方法存在局限性, 实际上也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2.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发展性亟待提高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 课程改革提供了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但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则决定了这一方向是否能够实现。如今的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一直强调要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效果, 体育教师也在思考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开展的迟滞。从骨干教师培养、继续教育参与等方面来看,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发展性亟待提高。

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

3.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提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对于课程的认识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在改革中, 教师的角色变化是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因此, 要实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教师明确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及体育课程真正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 帮助体育教师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并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发展。

3.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合理规划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的基础, 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更轻松的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做到, 首先,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情相适应, 中职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能够参与何种的体育运动项目, 身体能够承受多少运动负荷而不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岁到19岁之间, 由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选择教学内容要适宜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条件, 并做到学生能够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其次,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因地制宜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中职体育教师要真正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进而锻炼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发展

教师自身的发展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中职学校应促成体育教师在教学之余主动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 有条件的应针对学历水平较低的体育教师鼓励学历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而学校体育的发展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中才能实现新的蜕变。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真正受益的是中职学生, 这也推动了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学, 中职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渴求与其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是同等重要的。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不容忽视, 而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师高度要求, 在体育教师的考核过程中, 教学能力一直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程度, 同时影响学生的教学感受,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所表现的出的教学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面临教学能力的不足;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局限性难以完全展现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发展性不足等问题。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合理规划课程教学、注重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难点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0) .

[2]王丽妙, 杨建丰.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2) .

[3]覃方华.从中职学生特点探析中职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9) .

[4]陈世鹏.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4, (03) .

[5]唐飞艳.中职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基于秦皇岛四所中职学校调查[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3.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制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抓好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的含义是指中职学校为确保和提升教学质量, 以市场和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评价资源, 以相关教学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搜集处理为核心, 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一整套严谨、务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 从而有效地评价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它教学基本建设的实际效果, 并依据效果和实际情况将上述内容加以丰富、改进和完善, 最终形成能够推动中职教育发展和学校内涵提升的教学质量文化, 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2 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需要科学及时地进行反馈, 建立高效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为构建全新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必须进行改革, 变单一化监控制度为多元化、全方位的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制。这是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全面进行素质化教育的需要,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3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机制, 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1 教学运行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专业体系上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的, 因此要立足于教学的有序运行, 教学运行机制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决策和教学任务分配、教务管理等, 应突出中职特色, 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素质、理论素质、技能素质、智能素质的人才。可以实行校、教研室两级管理体制, 发挥基层组织教研室的作用, 学校直接负责校级重点课程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并委托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对各教研室的工作进行检查、监控。各教研室对其他各类课程做细致、全面的检查工作。

3.2 教学激励机制。

以班级、年级、专业为单位进行教学质量考核。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奖优罚劣, 通过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激励和制度激励等措施, 探讨教学质量激励的若干因素, 以提高教职工的教学积极性。

3.3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要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及作用,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估可分为多种形式, 如常规评价、绩效评价、阶段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学员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 要针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师资水平、课程等进行诊断性的评价。在教学过程的进行中, 要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研能力、育人能力、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结束阶段, 要对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终结性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3.4 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分析和研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通过教学信息收集、反馈、调控, 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信息收集系统。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学生信息员和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教师课程总结、试卷分析、毕业设计指导组、领导和同行听课、阶段性教学检查、校长信箱等多种渠道,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通过信息及时反馈, 适时调整教学, 不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此外, 各专业应坚持每年进行全方位的社会需求调研, 通过与用人单位座谈、实地考察、电话访谈等方式, 了解市场行情,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档案、定期回访毕业生、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度和人才质量需求, 促进教学质量监控良性循环。同时,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一种活动, 通过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在校方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学校教学秩序、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条件、考试考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信息, 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真实感受和总体评价, 认识自己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愿望与要求, 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5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建设。

切实突出教学工作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按照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进展、新情况、新特色, 与时俱进, 坚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制度, 创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确立评价主体, 明确评价项目与对象, 制订评价内涵与指标, 建立健全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及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证体系, 形成动态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依据校企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教学质量标准, 立项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制订教学质量评价管理规程, 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评价机制。

4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制度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 需建立或完善配套的保障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制度:

4.1 教学检查制度。

常规教学管理, 每学期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集中检查, 期初主要检查教学文件和教辅材料的准备情况。期中主要检查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期末主要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 以及期末考试督察。总体来说, 教学检查覆盖教师教学的备课、课堂讲授、作业批改、实验实习、辅导答疑、考试、阅卷、试卷分析等教学全过程。

4.2 听课制度。

听课制度要求从校级领导开始直至新进校门的教师, 每学期必须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听课工作。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全体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定期听课、督查教学过程,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教师听课对新教师起到督导和传帮带的作用, 新教师通过听课掌握教学的基本技巧, 学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4.3 教师考核制度。

建立教师考核制度,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督导评教及考核组考核等方面, 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课程建设和科研教研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价。

4.4 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一条学生、教师、督导教学评教体系, 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跟进处理。

4.5 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由各教研组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在社会的反响, 向毕业生了解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应性, 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评估的主要内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后, 还应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 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 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启梅.中职学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 2010 (7) .[1]陈启梅.中职学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 2010 (7) .

中职学校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感策略

随着职业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致力于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状况以及交往中的情感问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 如果把情感运用得好, 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 从而有利于中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在教学中, 要想使教学效率得到改善,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教育者必须要学会如何运用好情感。

1 调查报告

结合国内外当前的研究调查经验和方法, 为实现调查研究的准确性, 选取中职学校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尝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最原始的真实资料, 从而研究分析目前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问题所在及其原因。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经过考察, 选取甘肃省兰州市的一所重点中职学校和一所普通中职学校进行调查。其中, 随机发放学生问卷表500份、教师问卷表20份, 取样的过程和数值合理有效。

对中职教师的问卷进行回收, 得到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效应要求“您认为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您应不应该从情感角度加强师生交往?”调查中, 重点中职学校大约有71%的老师认为A“应该”, 有16%的老师认为B“不应该”, 有10%的老师认为C“没感觉”, 有71%的老师认为D“没考虑过”。普通中职学校教师和重点中职学校教师调查结果差异不大 (见图1所示) 。

对中职学生的问卷进行回收, 得到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与英语教师课堂情感交往上“在英语课上, 教师和你交流你的想法, 你感觉怎么样?”调查中, 普通中职学校的学生认为A“很高兴”的占81%, 认为B“没感觉”的占5%, 认为C“没感觉”的占13%, 认为D“不高兴”的占1%。普通中职学校学生和重点中职学校学生调查结果差异在A、C和D选项上差异巨大, 具体原因是学生素质的差异 (见图2所示) 。

2 当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师生交往中存在的情感问题

2.1 情感的虚假性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中, 师生的交往只是被动的、形式化的交往, 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 学生为了提高成绩, 能上重点学校, 老师机械化地灌输知识, 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并没有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状态, 师生之间是缺乏交往热忱的。

2.2 情感的差异性

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感情增进, 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的交往, 既能够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也顺应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 以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为目的,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各个方面还不完善,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师生的交往以安全信任为前提, 这样, 内心才能达到一定的密切程度。

3 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中教师运用情感进行英语教学的策略

3.1 教师要寓教于乐

对于学生来说, 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寓教于乐就显得格外重要。老师不应拘泥于单一形式的教学方法, 应使用各种各样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等。如在一堂本来很枯燥的语法课上, 运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同学们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涨, 自然而然, 同学们也在快乐中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 并且还能够记忆深刻。使学生能够敢于大胆开口, 并能将职业英语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寓教于乐一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教师要以情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的教学内容传递上, 但是并没有意识到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感情互相交流的一种过程,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加入情感的传递和沟通, 用教师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 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效果。

3.3 教师要能够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互相交融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重对情感因素的发展和提高, 用教师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并且用这种良好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这种方式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公开的东西, 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学科的意义与内容, 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一种过程, 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感情的一种融合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活动, 更加影响着学生人生的发展。学生与老师有了心与心的情感交流, 学生从内心中喜爱老师, 自然而然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门课堂上。

3.4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亲身体验

在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也并非都能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因为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它都没有很好的情感因素在里面, 要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内在情感的一种融合交流, 也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亲身体验, 并把这种体验很好地融入到英语教育教学的课堂中来。

4 结束语

近年来, 教育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 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 意义重大。要办好职业教育, 就必须关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课堂教学中, 情感运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02.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3.

[3]张达仁.活化英语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12)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进步,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加深,各类音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加上本土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其形式也由单一变成了多样化,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中职学生处在青少年发展的阶段,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喜欢的音乐,如果在这种状况下,音乐课堂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得不被学生喜爱和接受,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音乐课不再死板,通过一定的内容设置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案例: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在上课前播放与《第四十交响曲》曲调相类似的流行歌曲,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老师趁着学生们的兴致未减对学生进行提问,再由问题引出《第四十交响曲》,让同学欣赏之后进行讨论,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是否相似,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对莫扎特集《第四十交响曲》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其基础上使学生融入其中。通过对教材的内容选择使学生树立多文化价值观,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音乐的教学中,我们课堂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我们主要还是借用高等教育的教材或者是由中职音乐老师所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在一些方面上都存在着问题,一些理论的专业性太强导致学生们无法理解,音乐课应该把主要的方面放在视听上,而这在我们的课堂上体现的不明显。教学内容在的问题体现在基本乐理、声乐方面的音乐基础的知识量比较少。当前我们的音乐教学内容都是以音乐鉴赏为主、都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相对的民族乐比例较少。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的音乐素质较差,鉴赏类的教学方式容易降低学生们对音乐的乐趣。

传统的音乐鉴赏是基本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太过于陈旧,太过于千篇一律,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资源方面也达不到教学的需要,音乐的设备配置器材十分缺乏。在一般的中职学校里,包括高等院校等都重视专业课的教学,不重视音乐等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公平性。

三、音乐教学课堂的多样设计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音乐的艺术素养等方面接受力差,在他们的思维里较接受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了解比较少。其实,一节好的音乐课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更能积极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案例:在课堂中增加一点古诗名句,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欣赏《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是唐代诗人王维表达对友人的不舍的离别之情,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后,询问学生,有没有兴趣用歌声表达这首古诗呢?引出《阳关三叠》。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用诗词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深层理解,更能激起学生对于《阳关三叠》的兴趣,使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巧妙的结合,达到课堂不一样的效果。

教师的自我展示也能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案例:《汉族民歌》教师可一演唱汉族不同地区的不同名歌,同时加以不同的动作表演,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也产生唱歌的欲望,将学生引入课堂中。

教学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创新才能使课堂更加的活跃,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课程设置的最初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情感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在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专业性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而久而久之这种困扰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里,导致学生丧失对音乐的兴趣。而这样的结果也脱离了音乐教学的最初的目的。因此,提高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使学生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培养情趣性,把音乐这门课程变得更加活泼,在此同时也能使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改变死板、无趣的课堂现象,使得教学方法和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一定的基础积累后,学生的需求也不再是欣赏音乐,对音乐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让学生認识到兴趣的重要性。也可通过设置兴趣小组能更深层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五、教学资源的实用性

音乐课程在教学资源上有一定的要求,不仅是器材上的,对于视听上的要求更加的严格。课程的设置也是一门学问,要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所在的阶段是青春的叛逆期,他们喜欢流行的歌曲,对于课堂的音乐不懂得欣赏,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更好地利用级教学资源的优越性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接触音乐,拉近与音乐的距离。二胡、钢琴、吉他等乐器可以极大的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的魅力,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修订属于我们自己的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标准,提高课堂质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整合资源,以此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结:中职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情趣,,我们要灵活的设置课堂进度,音乐的积极教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中职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地,责任重大,培养优秀的中职毕业生,能满足社会对于中职学校专业性人才的需要,而现实状况往往不尽人意,因为学校的招生标准较低,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面对这样的现实,音乐课程的设置更加的重要。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对音乐文化的了解能扩宽学生们的视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极高的综合性也使得音乐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中职学校在面对音乐教育时应该从发展的眼光考虑,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式,选择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能使得音乐教育发展的更快。在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拥有过硬的技术的同时又拥有优秀的品德。

参考文献

1.王娟 现代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思路创新[J].品牌(下半月).2014(10)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篇12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中职学校的教育也在我国教育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企业在录用人才时, 都将英语水平放在了首要考察条件。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英语教师能够及早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措施。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现存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由于高中扩招, 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紧缺, 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 甚至可以不通过考试就可以入学。这种招生方式导致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非常薄弱, 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基础如此薄弱的学生, 无论课程如何生动有趣, 学生都提不起兴趣进行学习。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学重点都放在了专业实训课程上, 对英语教学也不是特别重视, 甚至会压缩英语教学的课程, 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

2.缺乏有效教学策略。中职学校进行英语教学时, 往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师主宰整个课堂, 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教学,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角色, 学生也缺乏相应的学习热情。在进行英语知识教学时, 大多数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 特别是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时, 没有系统地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教师都是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 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 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 只能使学生暂时记住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换一个地方再出现学生就不一定能记起来词语意思, 对词汇的掌握也十分不牢固。

3.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现在的中职学校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重点, 自然而然也就忽视了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不重视使得评价机制也十分不合理, 无法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 导致了许多中职学校缺乏统一的考评机制, 也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教师来说, 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都缺乏严格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 对于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十分宽松, 没有专门的等级评价或证书评价, 学生觉得学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没有学习英语的压力, 也就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4.教学基础设施薄弱。近些年来, 中职学校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许多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还是用的以前的旧设备, 很少用到现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 这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另外, 许多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使用旧的教学课件, 没有与时俱进地对课件进行更新, 也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 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才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后, 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相应期望, 这个期望不能太高, 以免学生无法实现反而影响学习的热情, 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期望要适当, 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并会努力实现, 在目标实现的时候, 学生能够通过成功的喜悦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在上课之前,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准备一些相关对话、故事或者笑话, 也可以指导学生一起演唱歌曲, 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改善教学方式手段。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善, 对于中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些学生对于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轻松掌握, 而有些学生英语基础却十分差, 因此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基础水平分为几个层次,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教学训练, 并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但是, 想要做好这一点, 教师就必须加大备课量,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搜集适当的习题和资料, 才能确保分层次教学的顺利进行。

3.完善合理评价机制。完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也是完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机制应当以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所学英语知识为基础, 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纳入到评价内容中。在进行英语测试时, 应当同时重视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借鉴多种测试题型, 多安排一些主观发挥题目, 综合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将英语水平与毕业挂钩, 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促进学生进行积极学习。

4.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 还可以结合多种多媒体手段辅助进行教学。只有丰富的教学方式, 才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更好理解, 全方位进行英语学习, 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学校要对英语教学充分重视起来, 对硬件设施进行投入, 建立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语言教学实验室等, 还可以组建英语教学相关的网站, 配置相应的教学课件和影音资料, 将硬件和软件完美结合, 使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 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总之, 现如今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中职学校英语教师, 应当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完善相应的教学方式, 为中职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发展思辨论文下一篇:社会互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