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2024-07-27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共12篇)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篇1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其中的关键是过硬的操作水平。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 达到一定的决策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学习基础可以说是差的可怜。所以作为中职学校, 就应该坚决地把学生定位在技能型这个位置上, 一切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这个定位来做。脱离这个定位就是脱离了航向, 必然要走入一条死胡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门研究, 我觉得会计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 教学形式

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设置上应该寻求突破性的变化, 坚决打破传统的教学套路, 采取具有开创性的教学形式。

1.1在教学时段安排上,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实践环节

1.1.1第三年的顶岗实习要坚决落实, 不能走形式。这一年工资是次要的, 最关键是要在财务相关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练。很多学校把顶岗实习当做就业来安置, 把学生找到工作做为第一需要, 而忽略了岗位的对口率, 致使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到财务岗位上实习, 顶岗实习也就成了空头支票。

1.1.2在校的两年时间要实现工学交替。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实际的认识和锻练, 他们对财务工作就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不知道什么是财务, 财务的工作流程、工作性质、工作手段统统不了解, 这样的结果必然使学生处于茫然的状态, 不知所云, 不知所措。让学生到企业去, 直接了解财务工作、参与财务工作, 这对他们的认识和学习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学习———实践———学习的不断反复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能懂得财务、学好财务、掌握财务。

1.1.3寒署假是学生提高水平的关键。寒署假对于中专学校来讲都是比较长的假期 (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 , 这个时间段要是能充分利用起来, 那效果是非常好的。一般来讲学校组织的阶段性实习很难满足学生一对一的需要。而我们学生回到家后, 通过亲戚朋友, 找到一个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实习难度还是不大的。这样的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质的突破口, 学校如果能切实抓好这个环节, 那将是一个致胜的关键点。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下大力气进行组织, 要强制性执行。假前布置给学生实习要求、实习作业, 返校后做细致全面的检查, 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成绩册之中, 并且这个成绩要在比重上 (学分) 超过在校学习的任何一科甚至多科之和。重视一词在这个地方要绝对体现它的价值, 不容小视。

1.1.4课程设置上要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是一科一科分别设置的, 这样的效果会使学生对财务知识分离化和重复化, 造成工作流程的短板。实际上, 如果我们能够在知识的组织环节上按模块设置, 会使学生在财务的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我们重要的不是懂得哪些知识, 重要的是完成哪些任务, 所以, 模块化教学就更加实用一些。

2 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是不能抛开实用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 项目教学必然是主打的教学方法。我们学校应该把企业的财务工作移植到课堂上来, 让学生真正进行实务操作,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掌握真正的财务操作手段和操作流程, 才能真正掌握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技能。在项目教学的立项上, 我们最好能够走实用化的道路, 不能自己凭空制造项目, 应该以实际的企业项目为例进行实战训练。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请进来, 让企业的老会计师走上讲台, 走进实验室, 成为我们教学的必要补充。从接到任务到最后完成, 从策划到实施, 从计划到总结, 从做分录到订帐本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要按实际的操作步骤进行。这些内容的设计要有有实际经验的专家监督指导, 不能有任何差错, 要有严谨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

3 教学手段

可以这样说, 要想使学生真正接触财务帐目进行实际财务操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学实践工作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 制作或引用现成的高质量的课件, 让真正的会计流程能够在屏幕上演示出来。这样, 一方面可以弥补因为没有可用的会计环境造成无法实习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实际环境中不能满足教学环境的弊端。有的企业是不允许学员进入的, 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完成认识的过程。有的企业虽然可以介入, 但师傅却不能详细的解释给学员, 不能做细致的辅导。这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进行细节处理。慢镜头、分解动作、暂停播放, 让学生看清每一个细节。不明白、看不清的可以反复播放, 直到弄清楚为止。总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全可以充实我们的教学环节, 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更加信手拈来。

4 综合素质培养

可以这样说, 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他们不仅要求员工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先进的、熟练的操作技能水平, 更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学生的礼仪、公关、应变、演讲、计算机、写作、书写等。可以这样说, 单独的某类人才社会需要量不大, 社会最紧缺的就是综合性人才。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理论、会计技能, 又要有高超的计算机水平、社交水平的人才越来越受社会的欢迎。作为学校,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学校,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学生计算机录入文字和数字的速度不能低于60字/分钟, 能够轻松完成各种应用文的计算机写作;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并具有较好的书写能力。虽然有些能力是天生的, 但后天的培养是我们学校的责任, 只有明确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作为一个会计老师, 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成为一个多面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处处提醒学生、督促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练和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不愿意深入学习计算机, 而是专注于会计知识的学习。这时, 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给学生讲道理, 让他们平衡发展。计算机和外语是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没有好的工具我们的工作必然会事倍功半, 影响效率。我相信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会得到全面的提高。那时候, 我们学生的分配就不存在问题了, 也就自然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安置学生的工作, 那学校也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而这个功劳也非我们专业老师莫属。

以上是我个人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一些看法, 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不当之处希望您谅解并给序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孙兆杰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面临艰难的选择, 以往重理论的教学模式需要彻底的改造。社会上招聘会计动辄就是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这让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难以接受。然而在抱怨的同时我们不妨从教学上下功夫, 寻求一条适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新路子, 巧妙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几方面, 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启迪。

关键词:操作技能,应用型人才,社会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篇2

【摘要】在现今的中职学校当中基础会计专业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他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招生率毕业率及就业率,也对学生的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本篇文章就对怎样提高和加强基础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的质量和后续一系列课程的科教方法做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的阐述。在针对师资力量的方面和老师的专业素质及素养和培育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兴趣方面及改变教学方法和改革改制考试测评等等问题的角度来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希望本文可以对基础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一份推进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会计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措施;考评方法

在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课程当中,基础会计这门专业课程是一门比较难入门的专业,它虽然只是们基础专业但是这门专业理论知识性比较强,实践和操作性都比较难,再有一般来到中职学校的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学习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同学,所以这也给基础会计这门学科的教学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这就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首先要从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过硬,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就灵活多变讲课生动有趣,和学生之间有互动容易接受,其次就是在师品师德方面上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多多应用多变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多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调动起来,改进考评测试的方式,更好的提高基础会计的教育质量。以下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提高基础会计专业课程的方法做出了介绍。

一、提高和加强基础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首先要增强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质及师品师德。想要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质量首先就要增强教师自身的师品师德素养,这也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师德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教师本人要热爱教师这份工作,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尊重教育事业,就像某些科研人员一样,为了研发一项技术或者课题,一生都呕心沥血,最终成就大业,作为教师从事教育行业就更加如此,教师行业本身就是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只有教师的师德素质过关才能教育出好学生。第二就是要爱护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论从学生的学习上还是在学生的生活思想方面作为老师都要及时的和学生沟通,特别是在上中职学校这种学校的孩子一般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在学习上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差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加倍的关心这样的学生,慢慢的有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第三个方面就是作为老师自身要作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标准模范,给学生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形象,每一名教师的自身的人格魅力都影响着其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养成,每一位教师的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对其一生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人格品质,这是作为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的。

二、中职学校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在自认的人格品质素养上具有高尚的品质,并且也要求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准上也要过硬。特别就对于中职专科的这些同学来说本身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坚实的专业实施为基础,在讲解知识是深入浅出,学生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教学方式学生才能对专业知识吸收消化。才能够把基础会计的知识传教给同学。

三、增强师德素养,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师,老师自身要明白自己所担负的本职工作,要不断的学习教学知识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规范,从自身的主观意识上思想上觉得教师这份职业是光荣的伟大的也是责任重大的,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师德品质和品格。在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努力进修学习,不断的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水准,丰富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提高基础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作做的更好。为教师要看淡功名利禄,把心思都用在教育事业至上,这样才能够把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情况当中,有很多的中职学校都在用一些学历较低,专业知识素质低,没有什么实际的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进行教育工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听懂其上课传教的知识,很难做到理论知识及实际教育效果的统一协调,所以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阶段要到校外的一些企业当中或者事业单位等做兼职工作,增加实际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的拓展,再进一步的考取更高资格的学历证和资格证,把自己往双师型的教师类型而努力。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专业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名人曾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科。如果自身不感兴趣,所以老师在努力的教育,学生也是学不好的,就像教师职业一样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你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你是做不好的,所以作为教师,教师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学生对这以专业学科的感兴趣的程度,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的想尽办法的诱导学生来对该专业感兴趣,这就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主动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在请教于老师,这样对于学习效果来说一定是显而易见的,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改变陈旧观念,梳理新形象打造和谐可亲的师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其第一位主要职责是教书,其次就是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其实而这时同样重要的,如果你教育出的学生,专业成绩十分出色,但是在人格品质方面出现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错误,你培养出来的优秀专业人才,如果人格品质出现问题,把它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用到了歪门邪道上那么久是作为老师在其人格品质上的教育的严重失职,都说罪犯不可怕,可怕的是罪犯有文化。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加强教育,在学生的人格思想品质上也要时刻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对在中职学校的同学多多的关心和肯定,多沟通和交流,少一些批评多鼓励少批评,要有耐心和宽容之心来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在同学心目中留下良好的教师形象。总而言之,在我国很多的中职学校的教育中,我们要增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及时的师德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学生是教育事业的主体,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努力提高和进修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准,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践性的教育学习,提高同学的时间能力,让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有一技之长,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提高基础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杰.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09)

[2]刘劲松.漫谈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3]郑钧.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3)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 会计专业 ; 实践教学 ;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0-01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在会计教学改革中,要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中职会计教育要求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立以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助理会计师考试为依托,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中职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共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中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

二、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低下。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只需年龄在14周岁以上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2.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仍存在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4.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实行项目实训,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由于理论课占用了80%的课时,致使实习、实训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5.实践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跟不上。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但大部分教师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就业多的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可专门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2.正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它决定着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等。课程设置应体现就业需求,职业资格考试及技能训练要求。比如:笔者学校近几年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接柜、超市收银、企业出纳、库管等工作,通过压缩基础文化课程,开设收银实务、出纳实务、及银行前台实务等课程,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

3.有针对性制定指导方案,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方案有一般课堂教学的实训教学指导,也有各学科综合实训的教学指导,还有毕业实习的教学指导。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应明确技能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改革过去满堂讲授理论的做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单据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经济活动过程。例如:笔者学校采用高教社《基础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利用教材配备的光盘,形象讲述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提高教学效果。

4.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实践性教学。笔者建议按照课堂实训、课程实训、单项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训来开展。(1)课堂实训。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平时上课中接触到的实践内容,是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上课之中,较为分散,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践,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践,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等;(2)课程实训。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础。

5.加強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应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本校会计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担任客座教师,让他们帮助指导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直接参与会计课程教学,促进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弥补学校实践性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甘娅丽.财会实践教学的策略[J].会计之友,2009(1)

[2]吴云飞.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A].职业技术教育,2010第26期

[3]黄海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6)

中职学校会计创新教学探析 篇4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 注重理论教学, 淡化实践操作。

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希望得到一进单位就能进行实践操作的即用型人才。对中职学生来说, 动手能力强应该是他们与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 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然而, 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 许多老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学校在理论课时安排上分量偏大, 实践课所占比例很小。这样, 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离, 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初高中学生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他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纸上谈兵, 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二) 会计专业师资水平匮乏。

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其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在生产一线工作五年以上, 经职业教育培训合格者, 方可到中职学校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然而, 现实中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老师, 是从大学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后, 直接招考到中职学校任教的, 他们大多没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历, 加上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建立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许多专业老师对会计教学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对实践操作只能凭空想象。还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会计专业教师, 就“赶鸭子上架”, 将其他专业甚至担任文化课的老师直接转入会计专业从事专业课教学, 试想, 以这样的师资完成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学, 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 实训设备不足, 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脱离实践谈会计, 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中职学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 以便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践。然而, 就目前许多学校实训室的配置来看, 其与实际会计操作环境还有不小差距。由于经费短缺, 许多学校的实训室软、硬件配备都比较滞后, 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实训系统, 无法保证会计教学实践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停留在传统手工记账操作实训上, 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 必然在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欠缺,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 更新教学理念, 加强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 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于招聘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会计专业学生。因此,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 教师要迅速转变思想, 既要重视传统理论教学, 更要重视实践操作教学, 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校必须经常派人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研, 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的会计工作, 如出纳、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报表编制等岗位, 专门为各岗位“量身定做”相关的模拟实践操作课程,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操作规范和要领, 便于以后迅速地胜任从事的会计工作岗位, 成为社会紧缺的“即用型”会计人才。

(二)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所谓“名师出高徒”, 要把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能型人才, 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既要精通理论, 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为此, 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专业教师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 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考试, 尽快实现由“单一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鉴于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普遍不足, 学校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尽快增加“双师型”教师的人员配置。一方面, 学校应进行“内部挖潜”, 努力为本校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进修提供平台, 有计划地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到高校学习进修, 并分批次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 到工作岗位中发现问题, 积累经验。另一方面, 学校应“对外开放”, 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在职会计人才进学校开展教学。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注册会计师担任兼职教师, 他们既能指导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又能对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培训与指导。

(三) 完善实训设备,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训练, 会计专业学生就不易理解会计的理论知识, 更难以掌握会计的实践技能。因此, 学校应尽可能加大会计实训设备的投入, 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模拟一系列真实的会计实践操作, 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对会计实践操作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 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通过实践, 学生可以提前感受今后的工作氛围,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在注重实训设施投入的同时, 要注重提高教师的设备使用能力, 强化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在教学设备上投入不少, 但由于有的任课教师水平有限, 又不积极学习, 甚至不懂得这些教学、实训设备的使用方法, 使得这些设备成为摆设。专业教师唯有尽快掌握教学及实训设备的使用方法, 方能娴熟地利用这些设备帮助自己展开教学, 充分发挥这些实训设备的功效。教师应让学生多参加会计实训室的实践操作, 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篇5

一、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低下

众所周知,在高考持续几年扩招后,中职教育跌入低谷,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只需年龄在14周岁以上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2.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历年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看,中职会计类毕业生首次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对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职业中专学校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4.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

从中职会计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实行项目实训,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由于理论课占用了80%的课时,致使实习、实训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5.实践教学环境差

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都配有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以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能力、效果可想而知。

6.师资水平跟不上

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生产一线工作五年以上,经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合格,方可任职。可现实是:大部分会计专业老师,是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由于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素质教育论文http:///quality/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还有少数教师是从其它专业转向而来,以前学的是其它专业,后通过函授取得了会计专业本科文凭,转而从事会计专业教学。须知:由于成人教育的特点,取得学历比较容易,但要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实属不易。以这样的师资去完成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效果可想而知。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对策

面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状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面对中职学校质量低下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没有什么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对于较多的会计专业理论肯定会感到晦涩难解,因此,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不会有多大兴趣,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程,必须先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比如:我在讲会计的概念的时候,不是先说书上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知道

在《孟子正义》中的这句话——“零星之算为计,总合之算为会”,告诉学生会和计都是算,但我们没有把会计叫做算算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算是两种不同的算法。之后,逐步引入会计的完整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解决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要适应甚至领导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脚步,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回顾我们实际用到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走出校门以后通过自学得来的。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可用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为学生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就业多的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可专门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3.优化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但现行会计专业教材是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的,这类教材具有普遍性而缺少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的影响,造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不满意,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我建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现代企业中出现的新岗位和原有岗位的数量、质量及规格要求,以会计专业发展和从业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时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的能力。

大家知道,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财政部2005年3月1日新公布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第三条规定:“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这些规定就意味着“双证”,即“学历证书”和“会幼儿教育论文http:///child/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财会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无“双证”即自动放弃财会工作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因此,为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能力,必须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双证”的教学与培训工作。我校自开设会计专业以来,即把“双证”教育纳入会计专业的教学与培训,并使大部分的毕业学生取得了教育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和财政部门颁发的“财会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他们一毕业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不能搞满堂灌,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1)研讨型教学。在教学中不搞满堂灌,留出一定时间,列出几个今后会计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办法。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遇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关键点在哪里?然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道

出各自的解决办法,最后由老师总结,评出最优解决方案。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讨论的又是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建立并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定期进行会计专业实验。积极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请财务工作人员到学校就有关课题进行示范性讲解,学生通过模拟一系列真实的会计工作,深化了课堂所学知识,对会计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知道今后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提前感受了今后工作的氛围,学习积极性高涨,避免了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人智能和业务工作潜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方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用会计教学软件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过程演示出来,与教师的讲授相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了会计核算程序。

5.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专业教师既要通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为此,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进修和对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使教师首先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及应用,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而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师资难题,具体表现在:(1)向外聘请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为客座教授: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兼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对在论文发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2)为本校教师培训或进修提供平台,为提高本校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按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读研或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会计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3)教师要适应社会,必须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会计的时效性强,不论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导 篇6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现状调整及解决方法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所用教材不适应教学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会计专业课程和电算化相关的内容太少,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很薄弱。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针对会计电算化考证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而忽视了本应掌握的知识。往往是很多学生顺利通过了电算化的考证,但到了实际工作中还要重新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的迅速发展,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平台已经发展到了企业区域网和广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内容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滞后。

(二)教師知识结构欠缺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经过短期的会计知识或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后就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这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导致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不强。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从而严重阻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由于专业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所限。还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能将学生的学和练及时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了。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课。其结果是,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书。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却适应不了本专业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方法

(一)学生方面,会计电算化首先是打好会计基础,学好会计专业知识是学好会计电算化的必经之路。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甚至连会计分录都成问题,即使电脑操作的再好,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财会人员如果没有手工做账的实际经验,就弄不明白会计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搞不清其内部的勾稽关系,因而就不能透彻地理解会计软件核算原理。

(二)学校方面,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通用的财务软件如金蝶和用友软件。学校如果配置了两个模拟室验室,则在教学过程中既开设手工会计模拟课,又开设会计核算软件操作课,可以让学生亲手完成从建帐、编制审核记账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等一个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这种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从事手工会计的工作能力、电算化会计的工作能力及组织会计核算的能力都是很有利的。

(三)教师方面

1、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电化教学,以图文声像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老师的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形象生动地说明某种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以上机操作为主,增加上机实验操作时数。教师讲解会计软件的使用后,安排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上机操作。学生通过会计软件的操作,掌握了会计软件的基本流程及基本方法,为他们将来掌握其他会计软件的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种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有效方式。

3、企业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应在有关企业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帮助毕业生做好毕业前夕的实习。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政府、学校和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专业实习体系,以保证毕业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习前,学校与相关部门应引导毕业生积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力促毕业生根据规划实习,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与对策 篇7

一、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滞后。

对中职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中职学校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二)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是一个发展变化快的学科,会计制度不断修改和添加,使得教师的实践经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还有些教师缺少从业经验,出了校门就走上了讲台。由于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他们在实验课的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而教辅书枯燥,缺少实物的辅证,也使教师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资料。

(三)会计教材比较陈旧。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已经深入人心,从目前的会计教材来看,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但是教材的更新赶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生只会将老师理论上讲的会计分录按照固定的模式搬到记账凭证中,至于什么业务需要什么样的原始凭证,以及不同的原始凭证分别对应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学生却无法知晓,当然也就不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这就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学校会计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知识的正迁移,防止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例如,我在教《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企业财务会计》中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要素间的关系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知识正迁移的产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比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问法。首先采用复习导入法复习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企业会计要素间的关系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明确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要素间的关系式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的异同点。然后,导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五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通过列举案例把本节内容讲授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两者的异同点,要求同学们主动回答问题。通过教学实施,同学们学习兴趣比较高,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置课程。

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我认为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中职会计专业首先要进行会计职业分类,在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然后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体系实施培训、考核,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业内专家曾对某城市会计就业市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单位对招收会计人才提出需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并且会计法也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持证上岗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会计工作的开始,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及时考取从业资格证书,为以后会计执业和其他考试奠定基础。

(三)编制项目化的会计专业教材。

传统的会计教材一般都要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理实一体化的会计教学要有与专业和岗位相统一的教材。这种教材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课程方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训项目,按步骤、有计划地依据项目开展技能训练。当然,会计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实践操作,项目化教材的编写也应有其特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1)取得项目教材的途径。取得项目教材的途径主要有:第一,由学校领导或负责实训的老师到各个校办企业或者联合办学的合作企业收集实训需要的相关资料(如:原始凭证等),然后由学校的专业老师按阶段分项目地进行归类整理,作为实践课的教材。第二,由学校的专业老师自行开发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以每个行业的典型业务为案例,按照项目化的要求将这些案例分解为每个阶段的实训任务。(2)对会计专业教材要进行有机整合和创新。(3)将会计从业资格标准融入校本教材中。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构想 篇8

如何提高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效果, 让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手能动起来, 活能干起来”呢?笔者从自己多年教学经历感受中谈几点看法。

一、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和灵活组织教学模块

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直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 但由于种种原因, 始终将就着。目前, 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动手能力, 被认为是实训课或实践课的教学任务, 或者由最后的毕业实习阶段完成, 理论课程与动手能力无关, 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不好。以前, 会计专业学生可到企业实地实习, 但现实是大多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 这就使会计专业实习由模拟实训来代替,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因环节孤立化, 学生只能为填凭证而填凭证, 为登账簿而登账簿, 为编报表而编报表, 少部分学生能在做完一套账后有所收获, 其他学生不知所以然。学生以为没钱就可开支票提款, 生产产品就可叫人送来材料, 而不懂计划、审批、内部控制等等诸如此类的管理制度。模拟实践被理解为一门作业课, 白纸黑字, 跟其他教材没有区别, 看不到企业经营的鲜活性, 失去了模拟实践的原意。其实, 动手实践最好应该贯穿于所有教学环节中, 理论知识讲到哪儿, 实训就做到哪儿。采取“学中做, 做中学”, 刚开始可以只做某种业务专门的模块, 最后做综合业务的完整模块, 造就一种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时时熏陶, 耳濡目染, 久而久之, 习惯成自然。理论和实践始终不分家, 知识构建由点到面, 牢牢搭建起实践能力的平台和向上继续深造的基础。在实训中, 为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提高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 建议实训资料的金额采取“学号*金额”或其他有效的手段, 保证每位学生的答案是唯一的, 防范学生抄袭,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实践能力, 还可以打破教材的固有组合, 优化技能模块组合, 岗位需要什么技能, 在培养过程中就加入什么特定技能模块, 让学生练就什么专业技能, 拓宽就业岗位渠道。比如:规范填制原始凭证, 各种发票的鉴别技能, 点钞验钞技术, 计算器、算盘的使用技能, 开设银行帐户的具备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规范具体细则的实施等。这些技能要任务化标准化, 可通过经常举行技能比赛达到提高和强化, 要求本校会计专业出身的学生一律有训练和比赛的经验, 毕业上岗后, 一出手就不凡。

二、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 情景模拟教学, 采用演示教学来克服会计教材缺少生动性的弊端

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细化, 针对中职学生的接受方式特点, 教师可从交易的结算、原始凭证的取得, 到账簿的登记、过账、结账, 把一个会计主体某一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故事化, 对于初学会计的人来说, 类似亲临现场, 会对企业经营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

比如《基础会计》, 这门课是基础, 但对初中刚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讲, 很难想象, 若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案例的教学光盘, 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进行演示, 能使学生直观地融入到会计业务的职场氛围中。如:在学习会计要素时, 显示企业拥有的资产:厂房、机器、材料等等, 告诉学生这就是资产的具体形态, 再从资产的形成中让学生明白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等;又如, 讲到资金筹措业务时, 播放企业设立的程序, 须具备哪些条件、需到哪些部门办手续, 提交哪些材料, 应遵循哪些法令法规, 什么样的人不准许设立公司等等, 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再如, 做会计实训, 第一课就是填制原始凭证, 利用配套光盘展现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情景, 买进材料, 需有什么样的审批过程, 最后怎么买进来的, 款项支付的过程, 入库的手续、共有哪几张凭证, 怎么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应作哪些账务处理等等, 将普通的业务鲜活起来, 接下来再动手填制原始凭证, 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 知道会计业务的开展不是空穴来风, 它是有着丰富的前提条件的, 当学生看到了学到的会计知识为什么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 那么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一来, 课堂教学容量增加, 时间压缩, 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 教学效果增强。

(二) 更新完善传统的会计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基地, 实施任务型实践, 完成角色型扮演, 引导学生真正入戏。可仿照中小企业内部结构, 建立最基本的职能部门, 配备多媒体、电脑等设备, 每科要有明确的职责, 每个岗位也订有职责, 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另附设银行、税务、工商等虚拟会计实体, 力求实训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 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办理业务。根据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合理设计实训内容, 做到详细、全面、真实、可操作性强。所有实习用品均采用标准会计用品, 模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可选用实训专门用品, 各种发票都与实际工作中用的一样, 加盖“学生实习专用”字样, 支票、汇票、现金参照点钞纸制作。既然力求仿真, 每一经济业务都应按企业实际管理程序处理, 真戏真演。指导老师由专业老师和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担任。如, 领用材料, 班组长要有生产计划, 找分管领导审批领料数量, 到仓库领料;仓管员审核后填写发料单, 班组长签名, 仓管员签名, 发料单一式三份, 仓管员一份, 班组长一份, 会计一份。班组长从仓管员手里接到实实在在的材料回车间, 用于生产产品;又如在采购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中, 采购员首先应说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张借款3 000元的借据, 经有关领导审批签字后, 交出纳员, 出纳员审核无误后, 方可将款项借给采购员, 出纳员将款项交给采购员时, 要在借据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 据此原始凭证制单员或记账员制作记帐凭证如下:借:其他应收款——××采购员 3 000 贷:现金 3 000, 再根据记帐凭证, 出纳登记日记帐、会计登记相关总帐、明细帐 。各岗位学生实行轮岗, 每岗一评, 最后综合作为实训成绩。所有岗位循环2-3回, 学生才会真实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和办事程序、生产流程, 将知识点消化、理解, 加深了记忆,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 扩大校企联系, 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情景演练到仿真模拟, 学生对企业经营环节熟悉多了, 这时如果到企业见习, 实打实地帮忙或顶岗, 在实践中检验动手能力, 会很快融入到角色中去。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 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中职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在企业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 直接让学生到企业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 以消除他们无法真正到一线财务岗位工作的苦恼。这种校外实训一般属岗前练兵性质的综合性实训, 是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实习内容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多方面的业务,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强化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培养。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也涉及到毕业生自身的利益, 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考核及实训安全都是大事。为此建议, 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 建立政府、学校和实训单位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 以保证学生实训的顺利进行。

(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 科技化

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应更新, 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 导入问题要形象;学生动手操作时, 引入角色法、任务法等,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斗志。教学手段上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如果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 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 那么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训则是对手工模拟实训的升华, 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 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 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 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 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 学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这种需求, 利用现有的资源, 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 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 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就发现, 学生利用会计软件做会计作业的兴趣要远远大于用作业本写呢。

(五) 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改变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会计实践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实践学习的环境氛围, 是实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所以应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 例如:在模拟销售库存商品10 000元的经济业务中, 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设计在模拟实验中需要的角色 (销售人员、出纳人员、库存保管、记账人员) , 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担任, 他们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 在指导实验过程中, 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 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 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使得指导教师的解释不够准确, 脱离实践, 缺乏权威性, 不具说服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纸上谈兵的状况, 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与一线专家达成协议, 建立一个优质人才储备库:选择那些既有扎实会计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 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聘请在职的优秀会计人员来校兼职任教实践课程, 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既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把最新的会计发展成果介绍给学生, 将最实用的会计技能展示给学生, 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 增加学生实训的真实感, 现身说法给他们生动展示职业生涯的未来, 这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优秀兼职教师, 学校可通过提高报酬等手段与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教育部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这一政策支持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 为培养“双师型”教师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来说, 让他们定期到企事业单位中进行实习、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 掌握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 保证实训效果, 学校应加强考核, 决不能只是走过场。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篇9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人格品质, 更影响到所任职单位会计信息是否安全可靠的问题。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 利用岗位责任或忽视岗位责任所造成的后果绝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更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1. 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基本保证

在会计工作中, 各种经济关系与之发生者必然的联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支配会计活动的进行, 讲求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会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履职尽责。其中, 诚信、守法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的核心成分, 唯有具有相应的会计专业能力和素质并具有符合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才能使会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实现预定的会计目标, 相反, 则会发生一系列问题, 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譬如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 2001年在国内媒体上被曝光的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些上市公司在业绩上造假的案例;2002年世界知名企业美国安然公司进行关联交易, 将不确定的受益计入本期收益的案例, 都是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 弄虚作假,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实例, 带给企业的损失和社会的影响都是触目惊心的。

2. 会计职业道德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特征的总和, 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明习性、可靠性、可比性、完整性, 以及质量重于形式的原则, 这些质量要求相互遗存, 共同对会计信息以致整个会计体系发挥作用。”[1]从中可见, 作为会计人员要保证自己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合理的、准确的, 就必须严格遵守会计工作的原则, 将自己的工作原则性起来, 不疏忽于某一个方面, 不能感情用事, 不能因人因事而异, 不能马虎大意不负责任, 更不能徇私舞弊, 要做到这些, 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 确保从自己手中所披露出的会计数据是真实的、有效的。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公德方面的德育课程内容, 但是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却很少。作为会计人员, 要求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这样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学生说来是很难从自我觉悟中获得的, 需要学校的培养教育, 但学校教育恰恰缺乏这个方面。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没有获得足够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保密意识, 形成了学生虽然掌握了较为熟练的会计专业理论技能, 但在走向实际岗位后, 却忽视和弱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二是教材内容欠缺, 不利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应写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教材中, 形成系统, 并占有适当的比重, 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会计专业的教材看,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零散, 大都以案例形式出现, 学生对于案例了解多, 对于职业道德知识和法纪学习了解不足, 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关联性的认知, 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学习认识的积极性不足, 所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学校的考试, 获取合格成绩, 如何通过社会所设置的会计专业考试, 获取会计证, 并没有将如何使得自己的职业道德与符合会计职业要求联系起来, 因为在教材中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这方面的考试不是“硬件内容”。三是教学方式落后, 局限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 教师以灌输的方式讲授, 教师的一讲到底的结果是学生的死记硬背, 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绝对不可能从死记硬背中获得, 因而, 也就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受到了局限, 效果不佳。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 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 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等道德情操, 使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会计岗位工作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 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作为会计专业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重视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课程建设上多投放力气。可组织本校优秀教师编写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 也可广开渠道遴选包涵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中职会计专业的优秀教材, 依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在专业计划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习中逐渐形成, 通过课程学习的途径所获取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打烙印最深刻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更需要教材和课程建设作为物质建设上的必要保证。

第二, 转变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对学生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中, 以讲授引路, 在讲授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以讨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真正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下烙印;其他会计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也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还应外聘或外请会计专家、学者到校讲课, 现身说法,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启迪。

第三, 重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是师德教育的直接实施和引导者, 教育和引导好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表现出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是会计师德礼仪行为规范建设的关键。培养和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达成的目标, 也是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正己”, 然后是“律生”。只有这样, 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他们更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加强专业技能, 将德育渗透到每个课程之中, 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传道授业的目的。

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目的的。作为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品质, 使学生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都能遵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才能使我们的会计行业整体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玉玲.试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强化财务会计监督[J].学问, 2007 (7) .

[2]王锦璋.浅析法人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J].财会月刊, 2001 (6) .

[3]杨晓华.中职学校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 (电子版) , 2012 (8) .

中职学校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探讨 篇10

一、财会专业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手段单一,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发挥

目前,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所谓的教学创新一般仅停留在“师生”的形式表演;重视知识传授, 轻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忽视以能力为目标的操作训练。

2.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体系与现实制造环境相脱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企业制造环境或称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会计实务操作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但是现代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内容并没有随之变革, 仍然采用以往的教材, 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如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中的交互分配法、直接分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等, 学生虽然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 但并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的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系统地进行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没有体现成本会计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不利于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重新定位, 设计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

笔者认为, 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内容应适应现代企业制造环境和学生将来面临的就业环境的变化, 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教学, 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扬弃。根据企业成本会计岗位任务, 分析成本会计职业能力的构成,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行业企业合作, 切合目前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采用项目导向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充分体现课程的实时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 切合未来的就业环境特点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面临的就业环境主要是中小型制造和商贸企业。就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 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水、电、气、运输等, 甚至部分企业的维修业务均实行外购制, 传统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注重讲授品种法、分步法而忽视分批法的教学。目前企业在采用订单制的管理模式中恰恰应注重该类方法的讲授与学习。因此, 我们应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制造成本环境对产品成本的核算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根据选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设计出教学综合项目, 对各项目内容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提出要求, 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

2. 基于工作过程, 优化课程结构

教师根据成本核算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使学生容易接受和完成的若干个任务, 以任务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指导, 按照成本核算工作流程,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思考、去练习, 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内部动机驱动, 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提升为主动学习。笔者认为, 可根据工业企业成本形成, 将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分成五个项目:

(1) 成本会计基础理论。初步掌握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和一般程序、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为进一步学习成本核算打好基础。

(2)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学生应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 了解当前环境下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特点, 制造费用等的归集、分配的程序, 熟练掌握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及其归集和结转的账务处理方法。

(3)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的分配。学生熟练掌握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各种方法;深刻理解这些分配方法的应用条件, 以及正确采用这些方法对于正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意义。

(4)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辅助方法。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成本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实践要求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

(5)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各种成本报表的结构, 熟练掌握这些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方法, 了解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3. 精心安排教学, 实施教学过程

(1) 设置任务情景, 解析学习项目。根据课程结构, 教师需要对有关的课程项目进行解析, 对每一个课程项目提炼出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例如, 产品的名称、工艺过程、成本构成、生产的组织环节等, 以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为主线分解项目、组织教学, 这既是开展工作过程教学的基础, 同时也是对教师实践能力经验以及教学组织能力的考验。

(2) 根据任务情境, 组织教学实践。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 在“任务导向下的教、学、做”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下,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对每一内容的讲述, 都始终遵循着“描述岗位业务内容→提炼岗位工作任务→学习计算内容→进行账务处理”的逻辑思路, 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可采用以下实践方式:

(1) 明确任务。工作任务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具体事物或者应该解决的问题, 其中蕴含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承载着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在教学内容展开的初期, 要求教师在充分备课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情境, 在具体讲授成本核算的操作之前, 首先由老师对这一业务做一个概括的描述, 目的是使学生先对这一业务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由教师启发学生来讨论确定任务, 再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提炼和归纳, 从而明确这一岗位的“真正的、确切的任务”, 进而使学生明白这一方面的业务的具体工作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该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活跃学生的思想, 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 由受众变成主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定虚拟工作岗位。教师应事先根据任务要求分别设置原始单证填制岗位、审核数据填制费用分配表岗位、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岗位、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岗位, 同时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原始单证及记账凭证和账页, 使学生在学习每一业务内容时都能立即把自己置于一个恰当的会计岗位中, 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岗位的会计一样。通过这种虚拟角色的设定, 就能把所学知识与岗位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3) 展示结果, 反省学习效果。首先, 每个成本核算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呈交书面的项目计算结果, 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给出一个综合的项目成绩。其次, 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教师做必要的记录, 以便以后能更成功地实施教学。第三, 由教师分别从企业管理者和实际岗位的角度进行总结, 肯定学生的成绩, 同时也指出其不足。

三、整合资源, 提高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效果

1. 引进专家, “移植”实践工作经验

由于会计专业固有的特点, 许多单位考虑到商业秘密, 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实训, 因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开拓受到限制。既然让学生走出去困难, 我们就把专家请进来, 让实务专家走进校园, 把专家的实务操作“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2. 加强教师实践培养,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指导学生, 按照职业工作的特点, 从制定成本计划, 建构成本核算工作设想, 参与成本核算工作, 到检验结果完成任务的一系列过程中解决实际成本问题, 教师必须是一个成本核算过程的亲历者。在职业学校, 绝大多数教师, 实践功底较差, 很难把理论知识和实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学校应采取措施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成本核算的实际工作,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是财会类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成本会计教学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加以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文艳.完善体系丰富课堂注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J].科教文汇, 2009 (10) .

[2]侯冬梅.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3]童云峰.研究型教学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0) .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 非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一、中职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过度重视对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

中职学校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目标应该放在传授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流程,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会计常识。而对会计的一整套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操作性的内容则作为知识点相应了解。这是因为会计学科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综合性学科,要学好会计除了要学好基础会计、会计实务外,还要有相应的财税知识。所以,中职学校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定位应为强调实践性、应用性,而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学生通过对会计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主要是学会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使他们成为财经管理工作的“通用型”专业人才。由此看来,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目前,大多中职学校在制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从会计学科角度出发,过多考虑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够,导致过度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作为选修课程一般安排40课时左右的教学,那么对中职学校的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则很难完成对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及会计信息的使用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过度重视对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掌握不了与专业实际需要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在教学中增强人才的通用性,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财经类专业工作的需要。

2、课时安排不科学,缺少合适的教材

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学校不重视,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进行此方面的课题探讨,对课时量往往安排40课时左右,再加上缺少比较适合实用的教材,特别是一些学校采用的是与会计专业相同的基础会计教材,带来的问题更大。在课时不保证的情况下,授课面还要广,各方面都泛泛而谈,自然就会重点讲不到位,难点讲不透彻,学生难以吸收知识点,达不到教学目的。不少中职学校,认为非会计专业学会计,不需设置实践课,这违背了会计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特点,如果没有安排实践课时,该课程的完整性必然缺失。纠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与中职学校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课时安排较少,重理论轻实际,课时设置不科学,再加上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没有针对性,传统教材的通用性,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差异,兼容面过大造成的。

二、中职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按专业要求确定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

中职学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首先应该明确定位,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运用,掌握会计工作主要的原理和流程,学会运用会计电算化进行分析会计信息,读懂会计的财务信息,作出会计基本判断和决策的实际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学组应组织学科教师进行认真研究讨论,设计好符合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做到有侧重、有重点结合了专业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授课老师做到因教学对象不同而对授课内容有所增减,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目的和要求。

2、合理设置教学课时,重视教材的选择

有了教学定位和培养要求,中职学校还应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合理的教时安排,课时安排还应结合专业需要和要求,保证有相应的实践课时,遵循会计学科特点,另外很重要的是对非会计专业的教材要进行科学选择,有针对性能结合专业实际需要,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通用性,应选适用够用能够结合专业实际的教材,或最好通过专门编制的校本教材,这样就能够以合适的教材来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从而真正做到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科学选择,做到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满足解决实际问题,以满足专业需要为最高的目标。合理设置教学课时,重视教材的选择是非会计专业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职学校财经类的非会计专业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对今后所从事的经济工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和现实意义的。中职学校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的教学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应积极探讨适合专业实际需要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增强人才的通用性、实用性,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要求的职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钢.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J].会计之友,2010,(17).

[2] 赵巧玲.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1,(1).

[3] 肖奎华,李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当代经济,2011,(1)

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篇12

关键词:会计教学,中职学校,教学发展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现阶段中职教育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很大不同, 以前工作分配或中考、高考录取率偏低等因素, 选择中专学校的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现在恰恰相反, 大部分都是成绩不好, 被逼读中职学校, 或父母让其小孩在中职学校混两三年的现象大有人在, 这样造成中职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不佳, 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学习成绩一般, 厌学现象明显。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存在此种问题, 每天无所事事, 来学校上学其实就是为了敷衍父母, 没有方向, 没有目标, 对于老师上课的内容, 根本不听, 也听不懂。

(二) 上课喜欢讲话、聊天, 缺少对教师的敬畏。因为他们正是花季雨季的年龄,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看法, 而且这一阶段又正好处于青春反叛期, 逆反心理非常明显, 稍有不如意, 立马体现出来, 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 弄得老师都下不了台。这可能与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举措失当或本身属于独生子女有关, 他们从小没被教育好, 练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上课爱睡觉。不想上课, 不愿听课, 是中职学生的通病, 加上不能讲话, 觉得睡觉是一种解脱, 而且有些学生天真认为上课睡觉是自己的权利, 老师无权关涉。

(四)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上课心不在焉。有些学生好像很认真, 不讲话, 不睡觉, 但是每天浑浑噩噩, 把学校、教室当作监狱, 对校外世界心神向往, 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当然, 还有很多爱学习的好学生, 但是厌学的学生比例较大, 普遍性存在于各个中职学校, 使得上面一些不好的现象见怪不怪。正是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的现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也要及时跟着转变, 不能再按以前的标准进行课堂教学,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并且现在国家、政府及社会舆论都在强调要重视职业教育, 为此, 在中职学校上好每一门课程, 就必须要适当进行一些有益的教学尝试, 以期中职学生真正能学到点东西并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而不仅仅希望他们在中职学校不出大问题呆个两三年能顺利毕业了事。在此, 现以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为例, 探讨一下如何在中职学校中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中职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会计是中职学校中广泛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 其生命力十分旺盛, 从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 在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势十分令人鼓舞, 受到我国学术界高度重视。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 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至今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磨灭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教学设备继续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模式, 效果简单, 会计教学成为纸上谈兵;三是在考核方法上, 继续采用单一的纸面试卷为主, 分数在成绩中占主导地位,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四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虽有实习基地之名, 但实习环境与专业相关度不高, 难以保证学以致用。

另外, 从现阶段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及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会计工作情况来看, 成绩都不太理想, 这既有学生缺乏有效学习方法, 不懂得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等方面的原因, 也有教师在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因素。

三、提升中职学校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 选择合适的会计案例, 深入浅出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会计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此种方法紧扣案例的同时, 能把会计理论知识生动体现出来。在教学中, 案例引用有很多好处, 它可以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活灵活现。但是我们的中职学生知识素养普遍不高, 这样就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案例的引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学习欲望。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中职学生视野不够开阔, 很多知识都没接触, 很多东西都不甚了解, 他们对一些经典的案例闻所未闻, 有的甚至连一些公司名称都没听说过。这样的话, 最好挑选耳熟能详的公司相关案例, 他们才能知晓。选择合适的案例之后, 还要把它通俗易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做到文字简洁, 案例太长, 学生不想花时间多看;同时要做到通俗化, 太书面或专业化, 学生看不懂, 易打击学习积极性。所以把一些经典案例呈现在中职学生面前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也是一门艺术。例如, 讲解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会计科目时, 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例, 讨论它们的原材料和产品分别有哪些。肯德基的强项是鸡翅, 而麦当劳的优势是汉堡包, 但是两者在争夺市场时, 肯德基也卖汉堡包, 和百事可乐联手, 麦当劳也卖鸡翅, 和可口可乐合作, 加上课件上直观的图示展示, 学生的好奇心就调动起来, 而且听课认真。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说, 瓶装可乐就是它们的库存商品, 而对肯德基和麦当劳来讲, 瓶装可乐或许是它们的原材料之一, 加点冰块后出售给消费者的杯装可乐才是他们的库存商品。通过这样有趣、通俗易懂的案例使学生明白了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性质和联系, 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转化。

(二)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尤其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现在教室普遍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 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好它, 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如果一味用传统的黑板教学, 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如果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施,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要求教师做好课件, 做到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最佳。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的教学, 即使一番苦口婆心也于事无补, 效果不尽人意。要想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应该制作精美的课件, 并插入合适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把学生的心引入到课堂中, 进入到快乐状态中学习专业知识。以固定资产折旧的特征为例, 展示一张千疮百孔的旧汽车图片, 然后再播放一个全新奔驰汽车的广告视频, 动感十足, 完美表现它的魅力, 也调动了学生的心思,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这个视频, 学生明白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涵, 随着时间的流逝, 各种有形、无形的损耗之后, 固定资产终究会成为一堆破铜烂铁, 其价值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 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三) 善于提问, 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是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并指引思维的方向, 让学生带着疑问边读边想, 思索探求, 因此对于提问的设计, 就必须考虑到难度、数量和时机等相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 多提一些选择和是非判断型的问题比其他类型的问题更具效果。问题没选项, 学生怠于思考, 不愿动脑筋探究复杂的问题。另外还可利用其它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讲解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 为能使学生更好学习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差异, 制成一个表格的形式, 然后和学生一起来练习哪些折旧方法考虑预计净残值, 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是否都一样, 这样的话, 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不容易忘却, 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回答, 因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易于理解, 容易脱口而出。

(四) 注意强化联系和对比, 高效地组织教学。会计专业课程繁多, 有会计基础、财经法规、成本会计, 会计实务, 涉税会计, 会计电算化等, 涉及的知识面广泛, 专业术语多, 学生学习起来吃力, 甚至事倍功半。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强化联系和对比,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深入而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 从而牢固地记住相关内容, 考试时得心应手。例如,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中讲述四大会计基本假设, 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些专业名词的内涵各不相同, 教材易于一笔带过, 学生对它的理解模糊不清。因此,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把它们进行对比,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才能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就该例而言,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持续经营与破产清算的区别;会计分期有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 公历和农历之分, 中国都是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但是一些国家则不是, 英国是4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31日, 澳大利亚是7月1日至第二年的6月30日, 美国是10月1日至第二年的9月30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货币计量中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单位, 特殊情况也可以外币作为计量本位币, 年终报表必须折算成人民币, 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应改用通货膨胀会计进行核算。

(五) 搜集一些课外材料, 扩大学生视野。中职学生大部分不善于学习, 对一些常识知之甚少, 孤陋寡闻。这个时候, 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讲授一些专业外的知识, 譬如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 或民间传说、谚语、成语等, 只要是对学生没坏处的知识都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出现, 起画龙点睛之用, 如果能和专业知识相关再好不过。以中美汇率大战为例, 讲解美国频频向中国施压, 要求人民币升值, 而中国不愿人民币升值,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局面。很多学生基于表面的理解, 觉得人民币升值, 美元贬值是一种好现象, 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鉴于此, 告诉学生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中, 假设中国赊销出口一批货物给美国, 不考虑其它相关税费, 价款1亿美元, 约定十年后付款。对销售方中国来讲这就是应收账款, 对购买方美国而言是应付账款, 2006年中美汇率假定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 10年后的2016年美国还钱, 还是以美元计价, 表面上看, 好像都不亏, 但汇率已变成1美元等于6元人民币, 同样的一亿美金, 换算成人民币已经缩水2亿元人民币, 很显然, 中国这一方不划算。何况在国际贸易中, 中国出口形成的大量应收债权, 以及政府持有的大规模外汇债权, 都是以美元计价, 美元愈贬值, 人民币愈升值, 对中国的伤害也愈深。从此例中,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汇率之间杠杆作用, 也明白了应收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 但其流动性远没有货币资产那么强, 有其局限性。

四、结语

诚然, 职业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 老师指着哪里, 小学生跟到哪里;也不同于大学教育, 高校生基本上以自学为基础, 无需教师操心太多;更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 中学生都有一个梦想, 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奋斗;中职学生的目标似有似无, 这样使得当今的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是特殊的, 是尴尬的, 也是最难出成绩的教育类型。然而当今社会, 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所以,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探索是必须的, 也是必要的。

中职学生其实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考上或者没有选择读普通中学, 就表示他们低人一等。普通中学学生面临严峻的问题是高考, 而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 一个是应试教育, 另一个属于适应社会的教育。所以说, 职业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 也不能一蹴而就。总之,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有教无类, 只要在会计课堂上大胆地探索与尝试, 勇于创新, 方能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5

上一篇:风险分析控制下一篇:爆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