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辨论文

2024-10-07

发展思辨论文(共12篇)

发展思辨论文 篇1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哲学的研究视角,以“约束”与“自由”这两个哲学范畴中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进行了审思。研究指出:(1)就“约束”的内容而言,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各种文化约束是维系中国武术本真的规范;(2)就“约束”与“自由”的逻辑关系而言,中国武术中具有规范性的“约束”与实现其“自由”发展并不矛盾;(3)就“约束”的现实意义而言,“约束”是实现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中国武术,发展,约束,自由

1引言

与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中国武术发展必先经过从萌芽到成长、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它从产生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存在着一股无形的约束力,对中国武术自身的发展走向起到统摄和规范的作用。这种力量所产生的规范和规则来自如中国文化的特性,积淀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正是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武术先贤们经过长期不断的社会实践,对武术活动进行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伴随着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与认识的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武术。这种由规范和规则所形成的特殊品质标志着中国武术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武术社会价值的体现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这一品质的形成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习武者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遵循着正确的方向,引导着他们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规范与规则所形成的特殊品质又得以不断充实、完善,最终形成一种规范、一种标准,随着人类社会的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然而,有学者提出“约束”与“自由”是矛盾的观点。究竟“约束”与“自由”在中国武术发展问题上是存在怎样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对立的,互不相容,还是彼此作用,相辅相成的?这成为本问题的研究起点。

2 “约束”的解读:维系中国武术本真的规范

这里所谈及的“约束”,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其表现为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且已经被确立的各种规范和规则。在中国武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这种“约束”已成为了中国武术内部的一种“实质性”或者“本源性”内容,始终规范着中国武术技术与文化发展;这种“约束”已成为作用于中国武术独特的一种“精神”或者“宗旨”,始终引导着的中国武术的形式与内容的传承。

2.1 “德”:中国武术中的道德约束

中国武术自它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道德的范畴。由于受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观念,即“武德”。“武德”是针对习武之人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习武之人共同推崇和遵循的行为准则。甚至,在传统武术的评价体系中,“品德的高低是和武术成就的大小是正相关的”[1]。

自古以来,几乎各个流派开宗明义都要讲明武德。在武术门派中均有类似于“未习武者先修德”、“短武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少林宗派《拳经拳法备要》:“道勿乱传。百般砥砺始能成,费尽精神用尽心。卫国保身方可用,操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国,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邪。”《短打十戒》亦强调“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负恩。”[2]即使是不同的武术流派,武术的“仁义”思想亦对授徒择人均有严格规定。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喜气迎人,学拳宦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3]《少林戒约说》也提出:“习武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自卫,切戒呈血之和,好勇斗狠”,其倡导济危扶贫,匡扶正义,不可逞强凌弱。

因此,我们可以将“武德”视为中国武术文化中伦理观念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强调个人对于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注重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在践行“武德”的同时,即是在调节、规范与塑造着习武者的行为、思想乃至灵魂。它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历经几千年的融解、重释与发展,形成从择徒拜师、习武练武、从武施武到生活及人生追求的一个繁杂的道德体系,广泛运用在习武、用武及日常生活之中。

2.2 “技击”:中国武术中的技术约束

这里所说的“技法约束”,并不是一种的限制,而是对中国武术技术的形式、技术原理以及运用原则施予的一种规范。因为,中国武术的本质是一种技击之术,其技术技法都是由具有攻防涵义的动作构成,所以,技击的属性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因此,体现技术技法的技击本质和技击意识就成为了一项最为基本的要求,成为了一种“无形”的限制,约束着中国武术的技术发展。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技击”的倡导是历代武术拳家们沿袭武术的技术要义。在习练武艺的过程中,他们会反复的思量每一个招式的进攻和防守的功能,如何做到隐蔽的“攻”,如何做到巧妙的“防”都是他们习练、钻研武术的重要出发点。尽管到目前,仍有一些人偏激的认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是“中看不中用”。这是由于他们并没有认清武术套路的真谛所在,即“练为战”。事实上“套路的作用也是为了方便于传授、记忆和习练”其目的是为了使技艺娴熟,以便于在是在临阵对敌时可以熟练的运用,因此,套路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用,其结果必须要满足于实战的要求”[4]。例如在少林武术的庞大体系中,就拥有众多的套路种类。这些套路结构简单,短少精悍,严密紧凑,巧妙而多变。当我们从“技击”的角度来看,便可以发现这些套路中的技术技法“一招一式、一拳一腿,非攻即守,攻中有守,守中寓攻,并且善于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并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5]。由此,少林武术形成了简单而实用的风格,而“注重技击立足实战”[6]成为了其最为显著的技术特征。

我们必须要厘清:武术套路这一形式的存在并未与其技击的本质相背离。“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实用尺度被审美需求所取代是事物发展的异化……这种异化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7]”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武术套路的出现与发展可以理解为武术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型。技击的属性,是武术发生和发展的动因。因为在古代,中国武术的产生是用于实战,用于搏杀,用于战争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术的技击性“内隐”于技术技法之中,渐渐脱离了与对实战格斗的依附关系,成为了以表现技击、展现技击为主旨的技击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即便是“表现或使用攻防格斗的方法”,也并不违背对武术本质属性———技击性。因此,“技击”始终是中国武术亘古不变的技术追求。

2.3 “体悟”:中国武术中的思维约束

与其它文明有所不同,中国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认知,是通过由心而发,由感而发的形式产生的。因为“中国古代意识与思维模式的大特点就是模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古代意识和思维模式是直观的,朦胧的,观悟式的,非逻辑的,类推、猜测、经验的成分很重[8]”,这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武术,使得古代的习武者渐渐将“感悟”和“体悟”作为实现对武术认知的基本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东方文化特色的思维模式。

“悟”的实质上是真理的认知过程,然而任何理论的发展,在“释义的旋梯”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修正,其本身应被视为一个过程,而非终极真理。因此武术中的“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连续的创造思维。古代的武术拳家们在沿袭武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体悟。如《六通短打图说》中云:“学拳之理,难于知应用,需精心体察,阐发妙用。”《拳意述真》亦记有“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悟会”……这表明,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修炼,才能对武术中各种技术技法的目的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习练武术的过程,就是一种肢体的历练过程,在用肢体体验技术技法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获得对武术精髓的感知。

武术是对在生活中各种技击活动的总结和归纳,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被一代代的武术拳家们不断的检验和实践,这使得武术中的技术技法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诚如邱丕相先生所说:“武术套路运动的魅力,正在于它从攻防中提炼而得。它所提炼出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对格斗技术进行的再创造、升华、提炼……[9]”也有学者指出:“对武术的感悟,也就是在反复的运动实践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模仿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超越原有的方法与经验而最终获得一种方法性的直觉能力。[10]”这种在“反复的运动实践”的过程中的“提炼”、“再创造”,就是一种“体悟”的过程。武术的一招一式、一攻一守,在步法、身形上的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都是能够通过言传和身受的途径实现,可以通过观摩习练掌握的。但是,中国武术最为深邃的“意境”、“神韵”等却无法可以通过师傅或者同行的言语和身教获知。这种更为精微、更为深久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俗话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通”[11],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操练,用身体去获得体验,才能够领会到、感悟到武术的真谛和精髓,这种具有“体、悟结合”的思维范式是中国武术所独有。

3 “约束”的误读: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制约

上述具有规范意义的“约束”,在中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约束”的存在,维系着中国武术技术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本真。然而,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异族文化的交流之后,开始有一些人对于具有规范意义的“约束”产生了认知上的误解,将这种“约束”视为制约着中国武术发展的“绊脚石”,这显然是错误、片面的看法。

3.1 质疑:“约束”对于“自由”发展是一种制约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的确存在着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武术的武术形态,例如在当代出现的一些武术比赛以及武术类的选秀节目等。在这些“新兴”的武术中,它们以“观念”、“时尚”、“刺激”为先导的武术创作倾向充斥着武术领域,倡导“个性张扬”与“先锋实验”,倡导“形式独创”、“风格各异”。一时间,“自由”的存在使武术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越来越宽泛,武术变得无处不在。各种武术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武术风格如细胞分裂一样迅速发展,武术语言如遍地春笋,一夜之间都崭露头角,武术流派在互相斥论中而成长。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盛况,人们目不暇接,数字、图象的时代带给人们太多的感官刺激,生活中每一个东西不知哪一天就会变成一件武术作品,堂而皇之地摆入武术的殿堂,现实中丑陋、叫人作呕的东西不知哪一天也会披上武术的外衣,看似完美的事物不知哪一天会被武术家进行的重组“丑化”,成为愚弄和讽刺的牺牲品。在无奈中,一味求新的武术多了观念,多了奇异,却少了价值,一幕幕的“魔术”,变化莫测,分不清武术与非武术、生活与非生活,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

也许正是一些人漠视了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约束”的价值,人为地强加给中国武术过高的历史使命,也许是为了保住武术这一神圣的领域,使得他们大量用“观念”、“哲理”来掩盖其苍白、平庸和缺陷,云山雾绕,使人们看不清中国武术的本来面目,武术似乎在上演着一出“皇帝的新装”,扮演着一个又一个自欺欺人的角色。其实,这些绝非是对武术作出的科学理性的论断,也不是对武术作出的合乎逻辑的革新。他们将那些由武术先辈们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完善、总结所形成的规范和规则统统予以无情的否定,抛弃了武术人原本所崇尚的规范和规则,完全的把中国武术置身于无边界、无约束的境地。这无疑是对中国武术传统的颠覆,是对中国武术本真的亵渎。于是,失去“约束”的武术,反而让武术走入另一个“黑洞”。

由此,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约束”并非是“自由”的障碍,相反,“约束”所形成的规范与规则,是武术在任何时代发展都必不可少的要素。

3.2 正身:“约束”对于“自由”发展是一种促进

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自由的精神。正如文化学领域的专家所言:“中国文化既追求群体的自由,又追求个体的自由;既追求现实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中华民族的自由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却是同一个超越精神或绝对精神的贯彻。”[12]这种自我超越精神,才是中国文化所真正追求和向往的“自由”。对于武术的发展而言,也需要自由的发展空间。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创造,也就没有武术的发展可言。

然而,自由也需要一定的限定,不要自由过度,过度就会变成放纵。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约束,犹如一条大河没有河堤的约束,放任自流,终将会有干涸的一天。若按照河床的指引作为约束,必将汇入大海,走向自由。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样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定律,即:武术的自由发展也需要约束的。“在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新世纪,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的有限意义,中国武术不再是单一的运动项目,其本身已经变成一个国家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征,中国武术理应向世界展示东方身体文化的独特魅力。”[13]因此,保持武术自身的传统,是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武术在发展中所形成的规范与规则俨然就是武术的传统,是保证中国武术持久发展的必要前提。假使武术的发展失去了规范和规则的制约,就如同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大树,失去了生命的源泉,武术原本的界限也将变的模糊不清,武术原本的形态也将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说,只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没有约束的自由,往往会偏离中国武术发展的方向,甚至导致失败和灭亡。今天,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武术的持久发展,使自己的武术作品“别具一格”,必须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应该踏踏实实地从传统中、从规范中不断要求自己、不断完善,如此,才能使武术真正走向自由之路。

4 “约束”的延续: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保障

“在文化自由与文化多样性关系中,不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自由的产物,还是文化多样性体现和推动了人们文化自由的实现,它与人类自由与人文发展的价值都相一致。”[14]面对当前的全球化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也随之一体化。这里,我们将以当今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个佐证。艺术是“不同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艺术,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15],其文化的魅力在于其个性的存在。不同民族的艺术受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趣味、自然地貌、风土人情乃至材料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构成了该民族独特艺术风格和风貌。假使世界各国的艺术被“同化”,被“统一”,那么,原本多姿多彩的世界艺术的百花园必然会变的单调乏味,毫无生机。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类型的文化是按照各自的传统这样一个“轨道”发展的,正是文化传统这一约束力的存在,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的。如果强行的追求全世界的“统一”和“同步”,生拉硬套的实现不同文化形式的“接轨”,是何等的荒谬?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艺术的唯一出路就是向西方“转型”,否则将继续游离于“世界艺术”之外。这里所说的“世界艺术”无疑是指“西方艺术”,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的表现。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中国不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吗?中国艺术不是世界艺术的一部分吗?作为民族文化的学者,我们可以拿出自己的豪气与骨气,嗤之以这样的回应:相对于中国艺术来说,西方艺术只能是他者。所以,符合这一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许并不一定适合另一国家,现代艺术的形态和观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自己的现代艺术之路。因此,对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经验,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和硬套,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形态只能在中国当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推动和制约中生成,“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绝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我们还是应当立足于自身文化的传统,谋求新的发展。

“自由既是人类的本质,便是一种超越的追求———超越时间、历史,超越空间、地域。但超越性存在于现实性之中,超越性的自由精神存在于现实性的自由追求之中。”[16]这足以表明,自由需要依附现实,依附传统的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发展的可能。因此,中国武术中存在的“约束”与“自由”发展的追求并非是一对矛盾体,各种规范与规则的存在,正是其实现自由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把规范与规则看作是束缚中国武术个性化发展、自由发展的障碍。那些试图抛弃传统的约束、否定传统的约束的思想和行为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文化身份的迷失。只有在丰富深厚的传统土壤中,中国武术才能生发出新的生命和迸发新的活力。而通过抛弃传统、否定传统获得的自由,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无本、无根的自由。因此,唯有在继承中求得创新,在约束中获得自由,在自由中放荡形骸,在放纵中回归本源,才是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正途。

发展思辨论文 篇2

焦作师专思辩协会成立于2005年10月,在学校各方的大力支持

下,本协会自创办以来,发展迅速,先后招收会员1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演讲与辩论人才。协会自成立以来多次开展以辩论、演讲、研讨等形式的专题活动,2007年9月份代表我校参加了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大学生辩论赛,并获得G组优胜奖。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协会秉持扎实工作的传统,紧扣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固本强基——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组织

协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理论研究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方向,通过理论带动实践是协会一贯的工作思路。协会依托我校政治与教育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专业实训课程,利用本次主题教育的契机,结合风采艺术节的整体安排,扎实开展工作。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协会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协会对章程进行了修订,突出理论特色;加强对会员的管理,严格活动纪律,确保活动质量;协会注重发挥社团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优势,依靠学生骨干做好社团工作。总之,协会结合本次活动,对协会自身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完善,更加紧密的贴合当前价值导向,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到了与时俱进。

二、紧扣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宣传普及“中国梦”

协会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1、“我的梦〃中国梦”专题讨论会。“中国梦”,这简单的三个字也承载了13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4月中旬,协会在一教组织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主题主题讨论会3次,参加近200人次。参加的同学都精心准备了发言稿,就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阐释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更多同学知道了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要如何实现,也对国家的教育、民生、公益事业、党的建设等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普遍认可讨论会的教育效果,也带动了身边其他同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

2、组织学生开展“美丽中国,师专学子在行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协会组织会员走入光明中学、走进恩村社区,通过与社会的直接接触,同学们亲身体会基层劳动者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及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憧憬,深刻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身感受到祖国的进步和变化,他们的实践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深刻的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坚定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协会还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起,为雅安地震灾区募捐,更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3、专题学习。结合十八大精神宣讲需要,协会开展了十八大知识学习片观摩、山阳讲堂讲座等学习活动。通过下载宣传影片,义务播放,向广大同学宣传十八大精神;结合我院专业特色,邀请思政课专业老师开设专题讲座,分专题,系统深入的讲述十八大精神,每期讲座都吸引了学校不同院系的同学前来聆听学习;社团活动与教育活动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十八大精神,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和体会。

4、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开展经验交流会,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结合毕业生即将毕业离校之际,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同同学们交流就业找工作的经验和心得,协会邀请了目前从事公务员、人力资源主管等工作的学长们,跟大家分享自己找工作的故事和工作心得,从不同的侧面为大家扫清了就业路的迷雾,让大家明白,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一个一个的“我的梦”,去凝聚成“中国梦”,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三、总结提升——从实践中总结理论

在前期系列活动中,协会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收集了一些调研意见,组织人力根据结果形成了调研报告。从调研中发现,学生们对国家的时政大事还是比较关心的,但在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不少困惑。对自己前途的困惑,对国家、社会一些消极反面的事情的困惑。这些又是需要在今后通过不断的教育以及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去努力改变的。协会的同学通过调研访谈活动,提高了实践能力,了解了真实的国情、社情,被调研对象也被动的获悉了有关知识,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焦作师专思辩协会在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中围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活动质量,为本校学生宣传普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社团也在这个过程中青为国家、对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虽然活动是由协会举办的,但参加活动的人员,活动的影响范围却远远超出协会本身,达到了宣传、教育、影响、自我提升等多方面的效果。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国家好,大家才能好,让我们的青春梦想为中国梦添砖加瓦,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焦作师专政治与教育科学学院思辨协会

发展思辨论文 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听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34-03

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对英语教育教学进行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就大学教育而言,从2003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就一直在进行着从教学观念转变、到教学模式、再到四、六级考试内容和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从目前来看,“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基于以下出发点的,即: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在大学掌握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的5种能力中,听力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永远无法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英语听力是纲,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举目张,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张尧学2008:2)。本文将从人的可持续发展、时代特征、学校教育的使命等方面入手,就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表一些看法。

1 人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公认的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定义,源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development which satisfies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维基百科中文网)。把可持续的概念引入人的发展,是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开始的。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集中世界各地专家和研究人员撰写和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对关系全球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人类发展报告的创始人哈克(Mahbub ul Haq)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人们的选择。理论上讲,这些选择是无止境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目标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能使其享受长寿、健康和创造性生活的环境”(译自http://hdr. undp.org/en/humandev/)。

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来讲,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类的发展就是扩大自己的选择,从而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因此,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只是扩大人们选择的一种手段。对于扩大选择来说,最关键的是提高人的能力,包括过上长寿、幸福生活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享有所需的资源过上体面生活并参与到社区生活的能力。没有这3种能力,许多选择再简单也无法企及,生活中的许多机会也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同上)。

以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不断扩大自己的选择过上想要的生活,取决于他是否健康,是否有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社会所需的素养、品质、技能、实践经验等。在当今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享有参与到社区生活的能力包括外语的听力,但外语的听力只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英语的听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 时代特征和要求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文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那么,当今时代的要求是什么?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朱慕菊2008:2)。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盲”一词已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再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同上:4)。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经济时代,时代要求人们要具有学习能力,能够继续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经济时代,不能继续学习,不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人不仅谈不上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被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一个人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并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同上:5)。

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终身学习的理念。

3 学校教育的使命

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文化修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接纳,并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满足学生当时的发展需要,又要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刘学兵 www.ceb21.com)。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既满足学生当下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又要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使之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

听力很重要,这是“因为人们60%左右的时间是花在听上的”(Rubin & Thompson 2004:85)。但是,这个统计数字是针对讲母语的人而言的。在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把60%的时间是花在英语的听上,这样的人多吗?。

我们知道,真正的听不仅是即时的(in real time),而且“常常发生在对话的过程中——需要表述性的口头应答”(Helgesen 2004:24)。换句话说,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听和说是交织在一起的,有听、有说。然而,有调查显示,“95%以上的中国大学生在其一辈子工作中,实际上是不需要英语口语的,甚至连英语文字材料都不需要阅读”(转引自蔡基刚 2006:155)。由此可以推断,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根本不可能有60%的时间用来听英语。学习一种语言技能目的是为了使用该技能,而任何一项技能的特点就是用进废退,如果生活中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这项技能,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它作为核心和关键来学习。

4 听力及听力本身所需的基础

听力是接收信息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听者是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意义,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把听到的东西同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联系起来”(Helgesen 2004:24)。如此说来,要听懂所听的材料或听懂别人说的话,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即语音、语法、词汇、语篇能力)以外,还须具备跟话题有关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常识性知识。

语言能力、相关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常识性知识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是单单的听能够解决的,需要其他方法、手段和途径帮助解决和提高。

5 听力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听力和自主学习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通过听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自主性(autonomy)“是负责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Holec 1983:3),“许多年来一直是和非正规环境下的成人学习联系在一起……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的重点才由非正规环境下的成人学习转向了在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上”(Benson 2004:29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原则有以下几条:

(1)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投入到课堂的所有活动中。

(2)给学生提供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机会。

(3)让学生选择和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

(4)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5)鼓励学生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Benson 2004:294-296)

本着以上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听力在内,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学会自己决定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即:使学生学会负责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6 负责、管理学习过程所需的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过程有关,二是与语言学习材料本身有关。前者称为管理策略,后者称为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管理所要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语言学习策略直接作用于英语学习”(文秋芳 2003:2-3)。

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管理策略的意义更大,“对语言学习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习不成功者往往疏于管理或管理方法不当”(文秋芳 2003:20)。而且,“英语学习成功者大都认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上:13)。

另外,“在没有说外语的环境中学习外语,特别需要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忍耐性”(同上:41)。

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努力、毅力的基石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及学习方法,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要求并督促学生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帮助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7 前人的学习经验

外语教育在我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事实上,中国的近代教育发端于外语教育。自19世纪末开始,外语这门学科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且相当特殊的地位”(李良佑 刘犁 2004:I),培养出不少人才。

我国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季先生虽说从10岁起就开始学习英文,但是,由于“中学没有听英文的练习”,所以,在他考入清华西洋文学系一年级学习英文时遇到了麻烦。“教大一英文的是美国小姐毕莲女士(Miss Bille)。头几堂课,我只听到她咽喉里咕噜咕噜地发出声音,‘剪不断’,理还乱,却一点也听不清单词。我在中学曾以英文自负,到了此时却落到这般地步,不啻当头一棒,悲观失望了好多天,幸而逐渐听出个别的单词,仿佛能‘剪断’了,大概不过用了几个礼拜,终于大体听懂了,算是度过了学英文的生平第一难关”(季羡林 2004:7)。可以肯定的是,季先生在中小学学英文时的阅读积累,帮助他用了不过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度过了难关。事实上,季羡林先生能够精通数门外语并成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靠的就是大量阅读。这一点,从他写的“我和外国语言”(季羡林 2004:1-16)一文就能得出结论。

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在回忆自己学英文的往事时曾说,“英文课重名篇朗读,不提倡生活英语,且以满口英语为可笑。”并发出“今天有些地方重日常操练,轻文化素质,是完全另一种做法”(许国璋 2004:190)的感慨。足见前辈对阅读的重视和对阅读作用的肯定。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观仪先生认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法词汇知识。另外,还得与交际的需要和交际的环境相结合。没有实际听英语和说英语的需求,即使花费很多力气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束定芳 2004:15)。

无须多举例子,前辈们之所以成为精通外语的专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凭借的就是大量的阅读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理念等营养成分。

8 结论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教育大辞典》转引自刘国钦 2007:15)。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以及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的人。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满足学生当下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把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培养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和使学生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石。

[1]Benson,Phil.,Learner autonomy in the classroom,pp.289-308

in Nunan,David,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2]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3.

[3]Helgesen,Marc.Listening in Nunan,David,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pp.23-46.

[4]Haq,Mahbub ul,http://hdr.undp.org/en/humandev/.

[5]Rubin,Joan and Thompson,Irene,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6]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季羡林,我和外国语[A],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pp.1-16.

[8]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编者的话.

[9]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刘学兵,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J/OL].中国基础教育网, www.ceb21.com.

[1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维基百科中文网,可持续发展的定义,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13]文秋芳,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4]许国璋, 回忆学生时代[A],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pp.188-198.

[15]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 外语界2008(5):pp.2-4.

[16]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nglish

Wu Lihong

Abstract: It is not rational to regard listening as the most crucial and vital component in the learn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should center 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interest,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which will help promote their sustainability in further English learning.

中国城市发展观的哲学思辨 篇4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 中国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城市化奇迹。中国的城市发展现象究竟印证了什么?是欧美近现代城市发展理论的正确性, 抑或是中国本土城市化实践的特殊性?目前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 可以最恰当地诠释独特的中国城市发展现象?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 而静止却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套唯一万能的理论, 可以解释变幻万千的世界现象。今天, 在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的时候, 中国的城市实践到了总结反思、正本清源的时候了。中国的城市需要自己的理论, 自己的声音, 去引导中国城市的未来。

2 世界需要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

从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和巴比伦文明的空中城堡起始, 世界的城市起源雏形就呈现出多元发展形态。尽管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地球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扁平化, 城市化的传统内涵和其表现形式正在接受全面挑战, 世界各地城市依然由于其背后经济、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化的发展形态。尽管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 城市化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城市之间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是地域文明进化升华的结晶。不同类型的文明决定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态, 以及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因此, 在世界城市呈现多元发展的客观背景下, 世界同样需要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来指导不同区域、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实践。多元的城市文化呼唤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

(1) 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存在地域适应局限性

西方经典的城市化理论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社会剩余产品的等级再分配对城市等级体系的影响;三是贸易、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渐变而平滑的“Davis经典城市化曲线”[1、2]可以表述欧美国家在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人口转型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对应关系 (图1)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和动力机制明显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城市化, 其表现为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城市贫困和资源供给不足。近十年来,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使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具备新的发展路径和动力。但从目前已有的理论体系来看, 解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理论长期受“欧洲中心论”1) 的影响, 成为“依附理论框架”2) 的衍生理论[3]。

(2) 东方文化和经济社会进程决定了东方的人居价值观和城市发展观

东方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和统一价值观的社族模式, 逐渐形成完全不同于古希腊雅典卫城、古代罗马王城等西方古老城市原形的东方城市模式, 如唐长安、明清北京以及日本的京都、印度的新德里等具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城市形态。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发展尽管冲淡了地域文化的差异程度, 但仔细考究, 工业化在欧美与亚太、南美以及非洲的城市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和印记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相对彻底西化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以宗教为主导的东南亚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之后, 在近代工商业渗透进中国大小城镇之后, 东方的城市依然表现出有别于欧美以及其他文化体的城市发展态势, 并始终具有独特的韵味。

在这种多样化城市发展推动下, 预测至2015年末, 全球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将有358个, 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将有27个, 亚洲将拥有其中的18个[4、5]。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生活和生产要素流动加速, 客观上消除或减弱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使不同背景的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受益。

3 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性

进入21世纪, 伴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之一, 国内外理论研究的视野全面转向中国的城市化。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城乡管理机制, 中国的城乡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全面差异于欧美国家城市化各个时期,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也大相径庭, 甚至更加错综复杂。在中国, 持续快速的宏观经济增长推动了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行跨区域迁移流动, 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地理现象, 问题与成就并存。更重要的是, 全球化、信息化形成强大的外部要素环境, 已经并正在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结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各个方面的分析反馈, 西方经典的城市化理论框架难以全面解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现实, 也不能有效指导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借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的一个论断3) , 即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应该在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上来创建, 并且应该对世界的经济学说形成有贡献的补充和完善。我们是否也可以这么认为, 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 也应该基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而创建呢?是否也应该对世界的城市发展学说形成有贡献的补充和完善呢?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烙印;人口基数庞大伴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根深蒂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并行发生;城市化进程中实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耕地保护与土地用途管制, 同时面临资源稀缺与人均占有量偏低的现实挑战。

(1) 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烙印。过去30多年中国的城市化归根到底是政府推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 这几乎形成与所有其他国家城市化的根本差别。中国政府通过发改委制定全国范围的城市化 (城镇化) 规划或计划, 设定5年周期、10年周期以及20年周期的战略目标并自上而下强化执行实施, 取得了迄今为止令世界瞩目的城市发展成就, 但其发展的机制、轨迹, 与西方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理论模式相去甚远。中国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倒挂现象正是这一动力机制差异形成的结果。

(2) 人口基数庞大伴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中国城市化有别于除印度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和难点。从20%到80%, 中国的城市化相当于要在约50年的时间内完成地球七分之一总人口 (大约10~11亿人口) 的空间移动, 其难度和复杂性是早期的欧美城市化或目前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实际上,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 已经成功地以一国之力实现了从18%到52.7%的城市化率提升, 也即完成了约6.5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就业转移和生活安置, 未来30年, 中国还将面临约4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巨大的人口基数引发的就业、生活保障、福利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也是无法从西方城市化学说中找到答案的。

(3)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根深蒂固。中国的户籍制度在中国的人口和土地属性上留下了深深的政策烙印, 并形成了至今难以逾越的城乡鸿沟和城乡二元结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 就不可能真正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释放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和社会中的潜藏的巨大生产力。中国当代的城市化留下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深烙印, 消除这一烙印不是简单地依靠现代城市经济和规划理论可以在技术层面上解决, 而是应该通过制订针对性的城乡公共政策引导中国式现代化和城乡社会进行有序转型。因此, 只有源于中国实践的理论, 才能面对和解决由于中国特有的政策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4)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并行发生。全球化影响中国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和区域转移, 由于货币超发和金融监管造成的金融危机全方位地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出口, 以及从内地到沿海城市的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以及沿海的多个发达城市, 几乎都是由于积极和准确的参与到周边区域的跨境产业分工, 从而获得城市的超常规发展, 其中以东莞最为典型。在过去一轮的城市化发展中, 中国的城市化受惠于全球化并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 这是参照系地区中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过程和结果。目前, 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群和地区已经出现, 覆盖沪宁杭皖的长三角城市群已经进入世界十大都市区之列, 粤港澳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已经全面超越全球多个城市和区域, 北海、云南、银川等多个内陆地区的沿边贸易和出口基地建设和崛起全面带动中国的城市地区进入全球经济产业链条, 实现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有效接轨。

(5) 城市化进程中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与土地用途管制。1986年颁布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授予中国国土资源部门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措施。这使得中国除了土地实行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度之外, 又拥有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不同的土地管控手段, 这些制度深刻地了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人民福祉和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由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中国确立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 并动用卫星实时监控的红外遥感技术, 采用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管理方法, 对农村集体用地类型进行用途细分, 并对建设用地的转换申报进行了严格规定, 形成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两个主要的规划系统并行控制, 以及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征地拆迁流程制度。目前, 基于上述特殊的制度设计, 只有城市中的国有土地可以入市交易流通, 广大的农村集体用地作为中国极其宝贵的土地要素资源尚未能确权入市。

(6) 中国城市化面临资源稀缺与人均占有量偏低的现实挑战。中国城市化在过去30年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国土虽然辽阔, 但与人居相关的重要资源却位居世界排名末列, 尤其是人均拥有水平。在城市水资源方面, 全国658个城市中有约400个城市缺水,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 ;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842人, 人均城市用地面积2.65m2;燃气普及率约40.24%5) 。尽管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消费正在逐步减少, 二氧化硫、粉尘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将逐年削减, 但城市空气与水环境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北京、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雾霭天气高踞世界城市排名前列。从长远发展来看, 百分之五十的城市化率以后的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将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压力和挑战是长期的 (表1) 。

5 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的思考

长期以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相对而言受制于政治和政策变化, 概念模糊目标不清, 作为精确定量研究的基础统计数据缺乏, 未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而闭合的城市科学理论。总体而言, 学界对城市研究偏重现象研究, 轻理论归纳;重城市个体研究, 轻区域、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重学术理论研究, 轻管理实证分析;重政策行政研究, 轻经济市场引导分析。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 必须完全建立在中国城市实际运行的国情基础上, 具备针对性、前瞻性、系统性、完整性特点, 在宏观层面上能够结合国家战略需要指导中国城市化的总体布局, 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 能够基于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特点形成有操作价值的城市开发策略论和控制论。从目前的国情来看, 地市一级的政府和县级政府 (包括直辖市) 作为城市开发的实施主体, 亟待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论指导。

透过纷繁扰扰的问题和表象, 回归到城市发展的哲学层面, 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和框架, 应该基于中国城市的实际运行, 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的辩证关系。

(1)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未来的中国城市化是依然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主导, 还是交由市场导向发展, 是目前中国城市化方向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犹如近期正在广泛讨论的国家宏观经济转型中的投资拉动抑或需求拉动的问题一样, 在经济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中央政府制订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意味着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城市化与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相似, 是国家推动型城市化。通过设定目标、周期和计划, 在特定的布局下分层级实施执行。如是,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吻合林毅夫倡导的发展经济学的论述, 是国家实施投资拉动经济战略的一部分。那么, 市场位置何在?需求如何产生?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化有别于欧美城市化的最根本核心所在。早期英国城市化是工业革命造成产业需求急剧变化的结果, 而我国的城市化则反之, 是在设定城市化预期目标之后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紧随其后, 产业后续招商哺育运营。在这种特殊背景下, 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城市化, 既要汲取过去三十年的教训, 又不能脱离国家大的制度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更加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声音, 那么,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路径是否可以朝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目标发展?

过去30年的城市化, 在政府推动、政府主导的基调下从18%的城市化率上升至2012年的52.7%, 呈现了粗放、高速的基本特征, 城市通过“开发”实现外延式增长。50%以后的城市化必然由粗放转为集约, 从外延式的开发转为内涵式的运营, 通过对城市土地、产业和资本等资源的深度整合, 从而实现城市价值的提升, 这种新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方式是在中国各级政府的推动下, 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 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在继开发城市、经营城市之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 这种崭新的城市运营机制的确立, 需要在中观层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综合开发与运营理论以指导大量城市运营实践。

(2) 城市个体与城市群体的关系

从“十七大”开始, 城市群的构建开始受到重视, “十八大”确立新型城镇化战略, 释放了更加清晰的城市群发展信号, 这都是以前的城市化战略未曾明确的内容。欧美的大都市区的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目前,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的区域研究包含有城市群的内容, 但区域规划更多局限于省级或以下的特定行政区域,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规划还极其鲜见, 具有内在协作关系的、以经济区域为基础的大都市区发展理论需要突破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束缚, 以更宽的视野涵括周边相关的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 形成大都市区城镇体系层级理论和规划。

近年来, 国内外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实施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相当强烈,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协作已经成为了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主导潮流, 但目前我国跨区域城市间的协同联动主要受制于不同行政辖区带来的政令不一、利益相异, 从而无法寻求在同一经济区域当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实际上, 在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城市结盟从而形成大都市区域时, 基本上从属“首位度”原则, 城市之间根据拥有资源程度和辐射能力按特定的秩序排列, 特大城市成为大都市圈的核心。当城市群之间的协同从属于上述原则, 而不是所谓的城市行政级别高低对等原则之后, 真正的中国大都市区可能形成, 区域内城市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 实现城市群叠加效应的最大化。

2007年,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增长极”;2008年, 国务院先后颁发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6、7];2009年, 国家发改委制定成渝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推进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8、9], 以及刚刚出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正在朝着培育中国城市群的正确方向引导推进。

(3) 小城镇与大都市的关系

从80年代中期国家的“八五”计划开始, 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 并开始使用“城镇化”一词来表达中国特色的城市化6) 。长期以来, 抑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 鼓励小城镇的发展被广泛认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策略。但事实上, 在过去30多年对大城市的制约调控政策下, 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数量和规模增长速度惊人。据有关报告统计7) , 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从1990年的72个, 增长至2012年的235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从1990年的34个增长至2012年的127个。这些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政策制订的初衷相违背, 但却符合城市与区域发展规模效应的科学规律。从市场角度, 资源及各种生产力要素必然更多更快流向效率更高的城市区域;从政策角度, 发展众多小城市、小城镇必然大致消耗更多数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与我国集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底线的国策不相符合, 这是由于我国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中, 小城镇要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研究显示8) , 建国以来, 我国城市人口从1981年的2.02亿增长至2011年的6.91亿, 同比增长242.07%, 但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从1981年的6720km2, 增长至2011年41860.6km2, 同比增长522.93%, 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说明中国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极低, 与人口集聚速度、规模不相匹配。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土地及生活资源供给, 中国的城市化抑或城镇化必不可能全面克隆美国及欧洲的小镇城市化模式, 而应该更多地从日本、新加坡或纽约、香港等地区汲取集约用地经验, 形成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层级分布有序的大都市区。事实证明, 缺乏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网络依托的小城镇, 其人口和产业资源的集聚均缺少市场竞争力, 城镇发展呈衰败之象。

金融危机过后, 全球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洲际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已经发生变化, 中国应当也有可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新一轮产业分工合作中获取先机, 依托内陆地区广阔的腹地, 借助沿海地区的茶叶升级以及边境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功能,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产业城市群带, 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占据未来国际竞争与产业分工的有利地位。目前中国沿海城市群正在进行的“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中, 在金融业和城市服务业方面, 存在内陆中小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明显的提升空间, 有利于形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高地。

(4)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另外一方面, 也付出巨大的代价, 尤其是生态和资源的代价。有研究指出, 中国过去30年中, 当城市化率每提高1%, 碳排放量以1.61%的比率增加[10]。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PM2.5严重超标等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9) , 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 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高能耗模式, 而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走低碳、环保、绿色的智慧型城市或城镇发展模式, 从速度型城市化转向质量型城市化, 把国家的能源战略、土地战略、环保战略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战略结合到这一轮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来, 从而推动更可持续的中国未来城市化。

欧美的低密度城市化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化引以为戒的方向。格莱泽教授的研究表明[11], 一个住在人口密度低于1千人每平方英里的中等家庭, 其能耗是住在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每平方英里地区的约1.7倍;高密度的城市化区域确实可以比低密度的人居小镇消耗更少的能源总量, 侵占更少的环境资源。以中国和印度目前的人口基数, 如果人均碳排放也达到美国的标准, 则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将增长139%。在以绿色低碳为大旗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中, 我们是否有必要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角度去更正全社会对高密度城市化发展的错误认识呢?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 如果要达到发展和保护平衡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以绿色GDP为目标导向的社会环境, 尽快去除以数量GDP为主导的城市排序和城市发展业绩考评晋升机制, 代替以绿色、智慧、的城市综合发展目标体系和可计量的城市管理考评体制, 在产业规划和招商运营中, 在规划城市外延拓展的方向、规模和界面中, 更多地考虑到付出的代价, 对未来的影响。

(5) 封闭与开放的关系

在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 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规模、速度和形态上的巨大变化, 城市要素的流动表面上看是自由流动的, 但隐性的城市结构是封闭的, 城市户口制度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阻碍了人和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土地国有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双轨制, 不仅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城中村”形态, 更加阻碍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及土地产权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互动。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中国城市化和国际城市化主流最大的差异和差距。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 其最大的特征是城市新型的、开放的生产关系有效地释放了人类以特定形式聚居之后的生产力, 这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需要改革和突破的方向。只有打破目前存在的隐形的城市封闭结构, 才有可能推动更多的城市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才有可能确立城市户口以外的“准市民”的合法地位, 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确保他们具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地位和资格, 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城市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由此,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规划的原则、编制标准均需作根本性的调整, 实现规划的民主化, 实现城市公共资源服务的均等化。

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 城市实体产业经济发展已经呈现萎缩、减弱势头, 过去三十年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在经济调整时期纷纷凸显。只有在政策上正视城乡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加强民生保障, 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发挥城市化在扩内需保增长中的作用。但这些问题的有效化解都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城市资源公平配置制度入手, 以城市规划为基本的利益分配工具去逐步实现。

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城乡构成逻辑,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区, 使中国的城市既可以深深扎根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 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网络, 如斯,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未来的城市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成为中国最美好的希望。

图表来源

图1:作者绘制;

表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摘要:本文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世界城市发展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城市近30年来的发展事实之间的关系, 认为世界城市发展存在多元的格局, 因而也同样需要多元的城市化发展理论, 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中国30年的城市发展成就证明, 中国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理论以指导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思辨讲演 篇5

思辨讲演能力是指思考力,辩证能力,表达能力和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演讲,辩论从来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越为简单的演讲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及长时间的准备。思辨讲演能力从来都不是速成就可以达到的能力,它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思考的积累。没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技能可以达到提高思辨讲演能力的效果,只有学习积累才可以在讲话中体现出思辨演讲的能力高低。因此想做好演讲或者是辩论先做一个有思考力的人。

我一直以成为有思考力的人为目标。思考是人类在万灵中有别于其他生灵的地方,善思之人方为世界的主宰。思考是人最大的能力,思考绝不仅仅是用于讲话,它只是直接作用于讲话而已,生活之中,思考力的高低决定了你是否可以举一反三,是否可以推理论证,是否可以温故知新,有思考力的人能从一件事件中总结经验,类比延伸,同样经历一件事,思考力高的人可以从中的出数倍于他人的经验,也就是说思考力决定了你生存的效率。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思考力的人是一种修行,一种终身行进的修行,因此,修行思考力最忌功利心理,不可把提高思考力作为修行的目的,应该把修炼思考力当做是人生的一种习惯。

思考过后则是表达,现实中我们见过太多思维敏捷却口笨舌拙的人,而历史上更多。《雨人》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告诉我们一个聪明但是呆滞的天才,那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不被人知道的真实的“雨人”呢?有聪明不能表达和没有聪明也没什么区别。表达能力在现代被认为是第一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团体社会,表达是构成团体的基本。但是,这不代表表达能力就可以取代思考能力,或者说在思考力之上。请记住思考力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它就像是桶的短板,它的高度决定桶的容积。而表达能力则在思考力之下而位于所有能力之上,它就像是桶里的水,它的存在决定了桶的价值。

做好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是思辨讲演能力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做好这两点其他的能力就可有可无了。

这份修炼思辨讲演能力的“武林秘籍”是我在总结自身及名家经验所得,我自以为已修得三成。对你有没有效果,纯属各自体会。

一.学习及思维方式·知识积累的方法。

思考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习与思考是思考力的基础也是根本,是整场修行之中的内功部分,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内功不行,强练外功,轻则武功俱废,重则走火入魔。思考力的修行在全部修行之中的比例也在最大,按百分比来算,至少在93%之上,剩下6.9%是表达能力,0.1%是其他杂七杂八的技能。

思考力,我认为分为两大部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学习能力是指积累知识的能力。我们的知识总是在增长的,所有人生命中的每一刻所有的知识量都在增长,学习能力的高低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你学习知识的速度以及同一事件中学习知识的数量。说白了,学习能力就是知识增长效率。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现总结如下。1. 因果关系学习积累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按老马哥的思想,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因果关系是必然存在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看起来没有联系,但其实其中却千丝万缕。因此当你增长一个知识点,不要光看这个知识点,寻找其产因,以及其影响,由此连接,以增加你的知识量,同样还可以帮你深化记忆。在马东的群口相声《五官新说》之中,赵炎有一段段子是这样的:“酒后我们就不说了,先说说我为什么要驾车。我为什么要驾车呢?因为我要回家。回家为什么要驾车呢?因为家住的远。为什么家住的远呢?因为在郊区买的房子。为什么在郊区买的房子呢?因为城里房价太高。为什么城里房价太高呢?因为全球金融风暴。为什么全球金融风暴呢?因为美国次贷危机.......”

这其实就是一种因果学习积累法,说白了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在网上喜欢看漫画,有一次在看国人漫画《白象家军备大杯具》的时候作者偶然的提到了印度产的阿琼坦克被称最废的坦克,可是它为什么最废作者只给出了三个理由:制作周期长,使用不匹配的装备,单价太高。关于其他的作者一概未提,可是为什么这三点可以成为最废的原因的,为什么制作周期长,以及为什么装备不匹配呢?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理由吗?它是否还存在优点?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百度去了。通过网上的查找,我知道了,制作周期长是因为过程中经过了苏联的解体,阿琼坦克原来是由苏联支持制造,由于解体不得不终止。后来又改由美国支持制造,所以制造周期长,这同时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装备存在不匹配。另外我也知道了阿琼坦克能力不行的原因还包括:使用技术不成熟的线膛炮;规格属于正在被淘汰的重型坦克,底盘样式太老难以改造载动新式炮台;等等......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之中,对于产生的新的疑问我继续寻找答案,因此我还了解了坦克规格的分类,我国主战坦克的种类,重型坦克被淘汰的原因,线膛炮与滑膛炮的优劣,世界最成功的坦克系列,我国最成功的坦克系列以及我国坦克研发过程中的故事。

可以看到,我从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以因果关系为主线逐步延伸,扩展知识。这样在一个知识点上面我扩展了数个甚至数十个知识点。寻找因果关系是一种最为简单快捷的知识积累方法。它的技巧就是简单的问为什么,解决一个之后又问下一个为什么,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一直问下去,问道最后你就可以自豪的对别人说:别跟姐提百度,姐就是活百度。

2. 百度式学习积累法。

什么是百度式学习积累,其实就是问百度百科。我上的最多的一个网站就是百度百科,当然我没那么闷,闲着没事上网马上就跑去看百度百科,除了写论文的情况下我一般不会主动进入百度百科。我和每一个大学生一样,上网的一般是为了看视频,看小说,看漫画。可是在这其中必然会有我陌生的名词出现,例如漫画《火影忍者》中佐助的技能“须佐之男”是什么?美剧《沉默谷》中提到的“《启示录》天启四骑士”是什么?轻小说《光还在地球的时候》的原型《源氏物语》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有几个主人公,结局是什么?这些陌生名词出现之后我没有跳过而是立刻上网百度百科去了,由此了解了其中的知识。

但其实做到这一点的不难,很多人都做到,那么其他人有做不到的在哪呢?百度百科之中每一个词条在内容都会有许多的链接,关于其他词条的链接,许多人不会打开看,而我只要看到不会的词条链接我都会点击打开来看。其实百度百科介绍的内容是相当多的,而且对于非专业研究来说已经相当足够,最关键的是它还是经过整理统一的。从一个词条到另一个词条几秒钟的时间,看完一个词条几分钟的时间,这其中你已经至少看了一到两本书的知识。

举一个我不久前经历过的例子:我在《爱情公寓4》中看到一句台词:“就像织田信长知道明智光秀要造反一样酸的故事。”我不知道织田信长与明智光秀有什么故事,于是马上手机百度,由织田信长,明智光秀的词条开始,一步步链接,然后丰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伊达政宗;一步步下去,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甚至日本佛教的历史我都有了浅易的了解。我为此付出了2个小时以及全部流量而且欠了20M的流量。百度式学习积累法我相信是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学习积累法,虽然关于观点的思考,专业解释以及其他学者观点百度百科不能做到,但是它可以帮我们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用于了解知识是相当简单的。

3. 类比、延伸强化记忆法。

类比积累,就是举一反三,从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事例思考到从前记忆过的知识点总结类比或者是了解到某一观点后,以从前记忆的其他相似事例套用证明。类比、延伸学习积累,即古人说的“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这种比起上面的两种已经开始涉及到思考的方面,可以说这其实就是我即将在下面思考篇提出的最主要的思考修炼方式。

其实关于类比的强化记忆方法我相信大家一定经常听人说起,一般在我们高中学习阶段老师会说要我们制作错题集,由错题集中的错题总结题型使得我们对该题型熟悉下次遇到同一题型便可以轻松解答。这种就是由事例推向结论再推向另一事例的类比、延伸思考记忆方法。这种方法记忆的是观点、理论。而前两种方法主要用于记忆知识。与知识不同,观点一般比较全面,由各方系统整合,例如说:木星属于气态行星。这是一个知识。中国海军在当前状态下不具备与日军作战的能力。这是一种观点。记忆观点必须记忆其理由,推理过程。因此类比、延伸记忆法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不久前我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一篇韩国的评论:《中日交战,中国将处于劣势》。社评中指出了一些观点,包括中国海军训练不足,不能适应现在强大的新型战舰;海陆空协助能力差;中国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海上战役;那么关于每一个观点,除了在评论中提出的事例,我自己同时回忆其他事例予以证明,例如关于海军训练不足,我想到了,在中日甲午海战,清军拥有更好的舰艇,更多的军火,输与日本便是由于海军训练不足,对于战列舰与驱逐舰的配合作战能力全无,对于各类军火的使用不熟悉。以至于出现了定远舰身为战列舰居然孤军作战而没有驱逐舰护航,致远舰居然将训练用的模拟弹当普通弹药发射,清军士兵在甲板上手忙脚乱,没有及时灭火。由此我证明出该评论中认为的海军训练不足是中国海军处于劣势的理由。就这样我把这一观点牢牢记住,并且可以化用,总结出这样一个理论:在现代战争中,军人对于武器的熟练使用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又根据这个观点再进行化用,总结出下一个理论,在现代社会合理使用好自身的能力,决定了个人的价值。

这样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有效的是我们记忆住一个生僻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理解该观点。

二.学习及思维训练·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平时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简单点来说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动脑子的方法,喜不喜欢动脑子,脑子动得快不快。思维方式其实每个人都有而且基本固定,它属于人生观的内容,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那么关于这个潜移默化形成的东西如何训练,我又得把老马哥给搬出来了,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提到潜移默化形成的观念虽然难以改变但是并不代表不能更改,只要有意识的更改并且坚持就可以改变观念,这就是老马哥的意识能动论。

关于思维方式的技巧,我总结如下。1. 因果联系思维方法。

我们在学习积累的时候提到了因果关系学习的方法,那么因果关系也可以应用在思维方式上面。还是原话:万事万物都存在相应的联系。在高中政治课本中有一个知识点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果联系思维方式就是这种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两个事物,思考的方向应该在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为切入点。

在我参与的辩论队谈论的时候,记得一个辩题:城管应帮助市民管理城市,还是帮城市管理市民。这个辩题我带的队伍是帮城市管理市民,那么我的思考切入方向是:城市、城管、市民三者之间存在什么联系。首先,城市不仅仅是市民,它包括市民,但是它还包括其交通系统,管理系统,文教系统,以及对周围乡村及下级城市的集中效力等等等。在城市之中,除了市民,对城市发展起更大的作用是其他官方力量,其中就包括管理城市的政府,以及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上级政府。而在这之中城管的地位是属于政府的下属机构,它直接由政府任命,而且履行的是一个管理职能。由此我总结出了一套关系图:市民是组成城市的基体,无市民则无城市,而政府对整个城市构成了管理,城管是政府管理的一环。由该关系图为开始,我思考着这个联系图之中对我的观点有效的部分,由此我在总结出了从城管的职能,城管的地位,以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三个观点上证明了原观点:城管应该帮城市管理市民。

老马哥说的话是正确的,有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远比由单一现象放射性思考要准确便易得多。

我们在使用因果联系思维方式时,首先注意寻找其因果联系所在,一般是在已知事物为起点,以提问原因产生的方式引向另一个结论,以上面的为例,我的起始点在辩题,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辩题——城管与市民关系越来越差——为什么越来越差——城管不为市民说话——城管为谁说话——城管为政府说话——为什么城管为政府说话——城管是政府下属机构——政府为什么不顺着市民——政府的功能不仅仅保护市民还要管理城市,保护市民只是管理城市的一部分——管理城市包括哪些——包括保护市民,发展城市,引导乡村,支援上级机关,建设城市内部——市民在城市中的地位是什么——城市的基本构成。由此,城市,市民,城管,三方面全部联系起来。因果关系思维方式就是这种为什么,是什么的不断重复的方式。使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 类比、举例联系思维法。

面对一些非常困难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直接正面的思索出结果,或者说我们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以类比的方式类比从前与其相似的事件,或相似的观点。类比、举例的方法一般是用于理解方面,可是它同样也适用于思考,在推理过程之中我们常常会使用类比的方式来进行推理,以确保推理的正确。在《名侦探柯南》漫画中有这样一幕:柯南所住的酒店有人跳楼自杀,根据现场的尸体所在的地点可以得知,死者是在自己的房间掉落的,可是死者的房间完全处于密室。看过柯南的都知道,死者绝对是被谋杀的,可是不在自己房间那在哪呢?后来柯南在隔壁房间勘察的时候不小心把钢笔掉下了楼。但随后柯南发现自己的笔掉落在离自己的掉笔的房间非常远的地方,原来在这栋酒店上层风非常大,所以笔在掉落时被风吹动所以掉落得很远。通过以笔掉落轨迹为类比,柯南找到了死者掉落的地点由此找到了凶手。在这里柯南用的就是简单的类比方法,如果要正面实验,柯南去哪里找那么多和死者体型重量一样的器具。但是通过对钢笔跌落的轨迹类推,找到凶手便变得非常方便。

在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我有一次考试,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题目给出的是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的城市状况,要我回答这体现出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经济政治状态。我们都知道,关于日本我们只学了明治维新以及二战后的相关知识,而德川幕府时期则完全没有提及,而且题目所给的材料非常混乱,很难总结。那么我想到的是,德川幕府时代与我国清朝处于同一时期,且两国都是闭关锁国政策,而且在历史上明清时代的中日两国相似是所有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的事。于是我将该题的材料视作在中国发生,以中国为始类推日本,答出了这一道题。

类比、举例的思考方法就是以容易推困难简化问题,使问题简单化,系统化。我们很难回答泡沫经济危害在哪,但是我们可以将其具体化为击鼓传花的游戏来理解。我们很难理解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可以更具英美关系大概地推算中美关系的发展。这就是类比、举例思维方式。

3. 辩证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方式也是马克思的思想结晶,当然老马哥是部分参考了他老师黑格尔的。辩证法,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学了,在马哲课上也学了,在中特学习会也学了,我可相信,绝大多数都只是当知识点给背了,完全没有思考、实践过。老马哥被称为20世纪的哲学大家自然是有其道理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一种扩展思想的方便手法,非常有效。

在高中课本、马哲课本中我们知道,所谓的辩证思维就是指凡事看两面,好的一面以及坏的一面。所有事物一概分两方面来看,既要认识有利的一面,也要认识其弊端。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难明易、知善明恶。

在辩论队讨论辩题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命题绝无绝对的正确。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我们也知道,凡是说得太绝对的一定是错的。我打了这么多年辩论,总结下来这一句说的最多:我承认我方观点有不足之处,但是我方的观点的优势更为雄厚!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辩证思维,在辩论之中,这招百试不爽。

但关键的辩证思维的优势在于对于脑筋的开动,对于思想的活跃,还有对于谨慎,谦虚性格的养成。辩证思维,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对个人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助益。

在法律系辩论队,徐集聪师兄与我是哥们,作为朋友我最崇敬他的一个地方在于他的冷静,他无论面对怎样的辩题,无论面对怎样的讨论氛围他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我与他共同讨论,得出一个结论,集聪师兄总是以双面来看待问题,面对任何一个观点他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一定会看到不利的一面。当我与他一起讨论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情况都是我滔滔不绝,但是他的发言往往能够切中问题的关键,其思想的广度令人折服。

辩证思维方式将一个问题变成了两个,扩大了个人思维的空间,增强了思维的广度,对于大脑的锻炼要有效于其他思维方式。在演讲和辩论之中,我喜欢将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思考,并统一结合。在大一的时候,我去参加演协的FREE TALKING,那一期的主题是垃圾发电站。由于当时关于垃圾发电站网上嘘声一片,那一晚的发言,所有人都是站在否定的立场上,他们的分析由于自陷僵局而缺乏深度,脱离不了环境以及健康两个方面。而我在台下一直在分析存废的利弊,站在相对的立场上自相攻讦,使得自己对于垃圾发电站有了更深的想法,在我发言的时候,我提出了“相对发展需求”的想法。从城市发展过程和产业变革及人口素质成长等新的方面开始分析垃圾发电厂的存废问题。这次发言我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4. 实践思维法。

实践思维法是一个临时的称谓,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法。所谓的实践思维法就是指在生活之中,我们时时思考,刻刻思索,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用我们脑中的理论知识予以分析,推理,充分的利用我们每一刻的时间用于锻炼大脑,这是最直接的头脑风暴,也是我自身一直喜欢做的,这种思考方法不在乎思考的结果,也不在乎思考的过程,只是用思考潜移默化地锻炼大脑。当你看见电闪雷鸣,不要光想下雨了收衣服,要能够想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要能想到富兰克林冒死引雷的大无畏精神。当你看见秋叶凋零,要能想到落叶归根,要能想到生命轮回。我们常把人的大脑比作机器,只有经常转动才能永葆高效。

实践思维法的作用最大的地方在于复习旧有知识,我们大学生不再是像高中生一样学习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复杂深刻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也都是学者们推理出来的,也是思考的结果。既然是思考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在空闲之时重新推理一遍,重新思考一遍,用不同的事例,用不同的方向推理观点,证明观点。以现实的事例验证观点的正确,这样对于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记忆,而且能够很好的学以致用。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这也是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当中的主人公约翰就是一位在大脑中从不停止思考的天才,当然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因此而疯狂,但是一个天才必然要有比常人强大之处,我们天生没有爱因斯坦的大脑,所以我们在生活之中绝对不能放弃思考,时时思,常常想。、也许这个比较难做,尤其是我们很少有静下来的时间,在上大学之前,我的朋友不多,我有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用于思考。上了大学之后,我就很少独处的时间了,所以我尽量的参加一些思考的组织,辩论队和演讲协会就是我的选择。除此之外,我还在独行的时候,或者在独坐在公寓的时候,泡一壶茶,看着鱼缸,随便找一个话题,一个人安静的思考问题。到了饭点,上个洗手间,又恢复原本的生活。在思考之中的一些新颖的观点我会用一本小册子记下来,这些是自己思考的收获,当然应该记下来。

不过思考并不是锻炼脑筋唯一的方法,下棋,作诗,谱曲,填词都可以很好的锻炼脑筋。就像一开始说的,不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只在乎开动脑筋。

三.强化表达能力·事先了解

有一句话叫做“赢在棋外”,说的是两军对弈,输赢不在决战之时,而在战前的准备。表达能力就是指能不能表达清楚。包括有你能不能说清楚,还有对方能不能听清楚,表达能力其实就是指观点传达的效率,有效的传达是表达能力强弱的体现。我们说在思辨讲演能力修行中,表达能力的修行只占6.9%,是很小,因为这些大部分都只是技巧,勤加练习提升很快,但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如果不做好这表达能力的修行,那么前面的93%也是白白浪费了。那么中国兵家有一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在表达的时候有效表达,那么在事前就必须做好了解工作。

1. 了解话题背景。

一个话题必然有它产生的背景,它的出现必然不是随口说说,肯定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去。就好像在从化地区高校演讲比赛的题目:最初的梦想。肯定不可能是让你聊聊梦想那么简单,它一看就知道是冲着“中国梦”的主题去的。因此,在那场比赛之上,凡是光聊梦想而没有去联系“中国梦”的选手得分都不算太高。

话题的背景往往一次演讲,或者是一次辩论,一次讲话,思考的开始方向。就像我接到辩题:高考是否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思考的方向就从高中文理分科的现实状况和争议所在的地方开始切入思考。我们肯定见过有人言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人滔滔不绝数个小时,翻来覆去,却无人愿听,就是因为所讲的内容与话题背景不符。明明让你讲法律知识,你讲文学发展。这样的讲话,表达能算成功吗?

有的时候,同一个话题,其背景是完全不同的。我在法律系新生杯风云赛上提出了一个辩题:咕咚来了,兔子该不该跑。这个辩题是我小学时候用过的辩题,当时这个辩题的讨论背景在于个人安全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之间的争议。所以我们当时争论的在于兔子需不需要从森林全体出发求证咕咚是什么再跑。而到了现在,我们经历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还有现在新疆的恐怖分子的恐怖活动,讨论的背景就变成:在面对可能产生的危机,危机的发现人如何应对?小心求证?还是以防万一?话题的背景的变化其实也就要求讲话内容的变化。人们会喜欢听热门的事件,而不是无聊的东西。把握话题的背景才能开始好的讲话。

如何把握话题的背景,应该不算特别难,其实基本上肯定与新闻脱不了关系,平时养成看新闻的好习惯,既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锻炼思维,更可以使你不至于脱离时代。在手机下载一个腾讯新闻APP吧,这比天天酷跑要有用的多。

2. 了解你的对象

讲话是对人讲的,没有对象的讲话是不存在的,演讲的对象是观众,辩论的对象是评委,都有相应的对象。因此了解你讲话的对象,让你的讲话能够被对象所理解接收是成功完成表达的必要条件。

了解表达对象的内容包括:对象的身份,对象的知识层面,对象关于该话题的基本立场,对象的需求。

了解对象的身份,是因为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其社会地位,社会身份。依照对方的身份说话,更利于他人对于你讲话内容的接收。

了解对象的知识层面,是为了根据对方的知识层面调整你讲话的着重点,调节你讲话语词和内容的结构。

了解对象的关于该话题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调节你的开头,如果你的观点与其不合,那么你讲话的开头必然要做一番铺垫,不至于直触火线,如果你们观点相同,那么直接开门见山,不要浪费时间。

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为了更改你讲话的内容,没人愿意听对其无用的废话,讲话的内容一定要能让对象收益,使其愿意听。

在大三上学期,我做过一场培训演讲,关于领导力的演讲。一篇稿子我写了4遍。第一遍我写的时候,是上网浏览各类资料所纂集的内容。将我要讲的内容统统整理清楚,可以说这就是一篇原稿。第二遍我写的时候是了解到,我的受众是学生。因此我将原稿中所有的困难名词全部用简单的话语表述,并且加入大量事例,并且决定用一个小笑话作为开头。这样符合学生的兴趣,便于他们理解吸收。第三遍我写的时候是了解到,我的受众是大二的学生干部。由此我删减了大量的前缀,删减关于领导力解释的词语,加入更多自己特有的理解的观点。使得演讲简略不累赘。而最后一遍,是从老师那里得知,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精英,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需要的是方法论,于是在当天中午,离我的演讲还有2个小时的时候,我做了最后一遍的修改,这一次,我把大量的增加关于提高领导力做法上的内容,将说明类的内容删减为简单的一句话。并且在感情方面,我将语言语气调为平等的语气,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自问自答,提问环节,让观众与我一起思考。

四次的修改,一次比一次指向具体。演讲的结果不言而喻,那次演讲是我第一次实践这种以受众为核心进行的演讲,可以得出一个结果:你说得精不精彩,观众说了算。

四.强化表达能力·自我理解

在这里用自我理解其实是有些不对的,这里的自我理解应该是指,讲话内容的构成。以文章为比喻的话,到了这里就是指开始写作了。内容构成,事关讲话的说服力,讲话的清晰度,以及讲话的价值。一遍好的演讲也罢,一篇好的辩论也罢,一篇好的访谈也罢,精彩的,必然是有合理的文辞顺序,清晰的说明解析。经历过高考作文的折磨,我们能够执笔作文了,而如何讲话却不比作文,人们对你语言的记忆远比对文字的要短,因此,讲话文辞的构造远比作文的文辞构造要困难。

1. 不要废话,强调逻辑

“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那么在讲话中啰里啰嗦就是在屠杀数十人以上的生命。在下的朋友里,有不少这样的残酷杀手,他们说话毫无重点,漫天胡扯,每次开口都是摆龙门阵。这样的人,绝对是让人生厌的人。在讲话中,最忌的就是废话连篇,拖延过长。所以每一个讲话稿必须整洁,清晰,直指中心。

在讲话文稿的写作之中,首先明确的是主题,这次讲话的中心是什么,然后在文稿中必须直指中心,一切的文辞,除了必要的语气和事例,全部内容必须与主题相关,这是其一。一般情况很少会有具有一定讲话经验的人会犯第一个错误,更多人犯的错误是:过多的论证和陈述。说明一个问题,一般会包括前缀,陈述,论证,结论四个部分。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会知道压缩前缀和简化结论,这样的做法没有出错,但是,常见的错误是,过多地扩充了陈述和论证部分。其实在陈述和论证的部分,同样需要简洁的安排,陈述尽量为简单的因为所以,由于所以,结构,这样做明确清晰,而且不容易一时兴奋说得太多,给人干练,整洁的感觉。在论证的部分,最好是一个简单事例,外加一个详细事例,随后紧接结论。适当的时候结论可以留白,给人思考的余地,更加引人入胜。

我在大一时也是在一期FREE TALKING上发了一次言,那一次发言是关于大学生活如何度过。我复读过一年,我的同学好友们大多都已经经历了一年大学生活,在那次发言之前,我总结了我的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把它们分成了三类。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在前缀之后,将分出的三类大学生活分别简单陈述了出来,然后,我没有下结论,我最后的一句话就是:这些是大学生活,现在的也是大学生活,而我将来走的还是大学生活。

如何构成讲话文稿,世上没有固定答案。就像《死亡诗社》中的台词:诗歌就是灵动,无法用算式计算。讲话也是一样,各类的讲话都各有其魅力,唯一的共性大概就只有:不要废话。

2. 亲身经历,自身思想

在北京航空大学演讲与口才培训课里姚老师提到过什么样的事例最能够打动人,她提出,自身的事例最能打动人。在演讲的时候呢,一般最好使用自身的事例说明。那么如果是辩论和访谈这些鲜少说自身事例的场合呢?则要尽量说自己的思想结果,说自己的观点。哪些算是自己的?一般来说,我自己在辩论也好,演讲也罢,我都会选择一些由自己,经过自己的严密推理所得来的观点,这些观点也许会与别人有相同之处甚至完全一样,但是由于这是自己推理所得,所以我对这些观点非常熟悉,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析论证,所以讲话的时候,我的发言会显得非常的严谨,对于所说的观点会非常的清晰。所以在讲话中没有新的观点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你的观点必须是完全由自己所想所得,经过自己的多次推理,正反论证。

一个观点,身为作者的自己不但要从正面证明它的正确,还要寻找其漏洞,从反面自我攻讦,看是否不能击破。这种自找麻烦的做法其实就是对自身观点的完善和复习。

陈梦吉说:“欲使人信则必先自信也。”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熟悉的说明,其他人一定不会相信的。

3.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大家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那么放在讲话发言上面,就是指,在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大家都会对与自己相关的内容更为信服。在辩论上,我们要说服观众的时候,我们发言时,使用的事例,最好是与观众们相关的事例。有时候我们接到的辩题也许不能够与观众的关系不大,但是聪明的辩手会把这些不属于观众的问题,变成观众的问题。例如在经济系的新生杯上,辩题是:郭美美案因不应该重审?这个辩题是一个热点辩题,但是也是一个冷门辩题,因为这个与我们生活毫无关系。但是,在正方的一位辩手提出了一个观点:慈善捐款是我们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无论是不是自愿,我们肯定曾经捐款给红十字会过,而这些钱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如果不整顿红十字会内部,确保清廉,那么我们和我们父母的血汗钱就会被贪腐分子们用于包养情妇,买车买楼,但是我们却连摸都不能摸一下。这位辩手通过这样的表达,将原来与观众们没有什么关系的郭美美事件解释为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使得台下的评委观众对他所说的话感同身受,非常理解。在演讲中这一招叫做:把你的痛苦变成他的痛苦。用这招用得比较有名的演讲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在李公朴先生葬礼上演讲。在那场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将李公朴先生的死与昆明当地荣誉挂在了一起,称:李公朴先生死在昆明,是全昆明的光荣。使得昆明市民对李公朴先生的死亡深感其痛。

在辩论上面,还有一方你需要说服,就是你的对手,当然你不能指望说服他,你要做的是,让他的发言失去信服力。而让对方的说服力下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的观点或者事例,证明他的错误。简单点来说就是抓住对方观点和事例中的存在的漏洞。在辩论场上我们说抓漏,每一次大家都能抓到不少,但是我们往往是用自己的观点去抓对方的漏洞,其实这种抓漏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漏洞,因为你们所站在的立场和观点不同,以己方的立场和观点去抓别人的漏,那不能算漏洞,只能算各抒己见。最好的方法是用他自己的观点和事例,证明他观点的错误。我高中时校际赛的赛场上,辩题是:高考应不应该文理分科。对方提出一个观点是,现在的大学教育以文理划分。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适应大学学习。而我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如果按对方的观点,为了适应大学教育所以高中应该文理分科,那么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初中也应该文理分科,为了适应初中教育,小学也应该文理分科,为了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也要文理分科。那么对方辩友,你是不是胎教就开始文理分科呢?

这种技巧叫做‘有罪推论’是指用对方的观点进行推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在应用这个技巧的时候,注意不需要完全严格按照对方的思路在推理,只需要让大家觉得你的推理是依据对方的观点来进行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技巧叫‘移花接木’指用对方的事例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在我以前的一个关于网络对学生利弊的比赛中,对方以当时推出的‘网络游戏未成年认证’证明现在的网络让学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我的反驳是,正是因为现在推出了未成年人认证,所以学生不可能在网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玩游戏了,所以原来的缺陷已经被完善了,那么现在的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弊端就越来越少了,当然利大于弊。在这里,想要用好这个技巧,则必须能够用好‘辩证思维法’能够快速的看出一个事物的利弊双方,这样,当对方强调利的时候,你证明弊,当对方强调弊的时候你证明利。

在辩论上,这两种技巧都属于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技巧。

尾声·

思辨行业怪圈 篇6

渠道选择

出于招聘渠道的考量,与餐饮行业有着些许相似性的房地产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怪象,人力资源管理者难以招聘。虽然,房地产企业也存在人员流动率高,社保问题难以统一等问题,但是一些房地产企业会通过猎头这种方式来招聘。但物流、餐饮等行业选择猎头这种渠道来招聘的则相对甚少。

虽然在中国行业性猎头没有欧美国家普遍,但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猎头公司在嗅到市场前景之际已经萌芽,这也让房地产行业的招聘渠道拓宽了不少。不过,即便如此,也存在与餐饮行业类似的问题,人力资源从业者以及管理者流动率低,有经验的从业者少。猎头公司通过背景调查等方式再三选择后将人才推荐给房地产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有的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有的则与企业不匹配,这也让很多房地产用人单位头疼不已。

综观如今的传统招聘渠道,高端人才的招聘主要以猎头为主,然而对传统餐饮行业来说,显得略有不切实际之嫌。暂且不说中国猎头市场行业针对性不强,单就让餐饮企业管理者接受猎头招聘就成为一大难题。他们一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在中国市场习惯于劳动力取胜的餐饮企业,更多希望通过低成本的运作方式来取得竞争优势,而现在服务行业内部推荐相比较其他方式的招聘渠道而言,不仅时间成本小,而且在人力、物力成本上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另外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存在服务人员的流动率高、统筹难等各种问题,而通过熟人推荐方式比较容易取得信任,并且有着相对的自主权。而通过社会招聘的无行业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问题、人员分配考量和上市风险的担当等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和疑问,即便是招到了,可能也会出现水土不服而流产的现象,这正是餐饮行业人才缺口的问题所在。

考量本身

现招现用是中国多数企业习惯的用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为企业节省了时间,但在企业快速成长的洪流中,现有的社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是众多服务型企业遭遇的瓶颈。尤其是众多餐饮企业,无论是培养体制还是晋升机制,都成为他们难以適应上市需求所带来的高温高压考验,一旦企业发展到某种程度,能够使得上劲的人往往千金难求。

分析中国餐饮行业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在连锁经营上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如全聚德、湘鄂情、西安餐饮、华天酒店等。从中国餐饮行业的市场状况看,主要存在的现象是民营企业居多,管理者缺乏,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尤其在如今资本市场运作、重视高科技、高成长性的特点看,相对门槛较低、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餐饮业,则不具有优势。

这些高科技高技术型企业无论是上市,还是快速发展,社会上培育出来的人才基本上能够供应需求,并且本身的行业特色也让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相对简单有效。这是社会培训体制所产生的效果,而对餐饮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社会培训往往难以满足高标准的企业人才缺口,如何才能变则通呢?

既然传统方式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才供应需求,细分市场也还未能有效触及并且达到企业需求,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思索变则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及,这是传统的处世之道。既成事实,无法改变,那就更需要思考变通的方式。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无外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培养。成熟的企业往往是通过校招的形式,招聘一些优秀并且具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经过一段时间,在特殊的时刻就让这些人才进入培训机构专项培养和锻炼,以適合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企业与培训机构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式。基于这种模式,反思中国劳动力密集性企业,或许也能通过特殊的培训方式,培养这类企业中的优秀人员,以適应企业快速成长时候的特殊需求。

现在市场上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员的培训往往是技工类的,培养这些人员的专业技能。但对于这些人员的提升培训,或者说趋向于管理者的培训,以及吻合企业再次需求的培训往往少之有少,这类企业自身花在培训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屈指可数,导致了这类企业人力资源缺口,这更是造成这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缺失的重要因素。从这点出发,结合企业以及培训机构双方需求的循循渐进的培训大有可为。无论是服务性的企业还是第三方培训机构,或许能够从这个方面着手,寻找新的突破口。

发展思辨论文 篇7

近年来,发展思辨能力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西方学者和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从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始重视培养思辨能力,认为思辨能力在教育中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强大的资源。(Focione, 2013:7)我国外语教学界黄源深教授早在1998 年就指出外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时表现出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归结为患有“思辨缺席”症。大学英语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只重视语言的分析和运用,阅读教学大多局限在文本语言词汇的分析上,缺乏引导学习者对阅读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归纳、筛选、评估,从而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学生普遍缺乏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送审稿)中,明确了思维培养目标,“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及细节;较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携手共进的教学方法将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文献回顾

2.1 思辨能力的概念研究

1990 年,美国哲学协会对思辨能力做出权威定义,认为思辨能力包括6 项认知能力(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调节)和7 个维度的思维倾向(探索真理、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公正性、自信心和好奇心)。(Facione, 1990)Paul & Elder(2006:20)认为思辨能力就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他们提出的思维评判标准具有开创意义,包括清晰度、准确度、相关度、逻辑性、精确度、重要性、完整性、理据性、广度和深度。中国学者文秋芳(2009)提出了思辨能力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第二层次为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即自我调控能力,思辨能力涵盖认知与情感两部分。认知部分包含三大主要认知技能(分析、推理与评价)和评价标准(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情感部分包含典型的五个特征: 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

2.2 思辨教学研究

关于如何进行思辨能力教学,国内外学者研究也很丰富。目前国内外思辨能力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方法是设置专门课程,直接向学生传授思辨能力发展的策略、规则与实施步骤,侧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技能。另一种方法是把学科教学内容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融合,主张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质疑与批判精神,把思辨技能培养与思辨品质培养相结合。在外语界,研究者主张把思辨能力和英语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口语、写作和演讲教学中发展思辨能力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秋芳、胡健, 2010 ;文秋芳、刘润清,2006 ;李莉文,2011)思辨和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在于对思辨阅读意义、涵义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理论探讨。(韩少杰、王小英,2009)第二,通过实验研究思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刘伟和郭海云(2006:1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思辨阅读策略的训练确实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策略的频率。以上研究对于思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思辨阅读能力和具体技能还缺乏清晰的界定,思辨阅读发展模式在认知层面上需要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3思辨阅读模式的理论基础

3.1 Bloom-Anderson的认知层级模型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即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他的认知目标最为著名,分成6 个层次: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Anderson & Krathwohl(2001)对这个认知能力分类进行了改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学者们基本认同识记和理解为低阶思维,而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阶梯的应用、分析和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上。这些思维阶梯式发展在阅读理解上的体现就是从表层理解到推理性理解到评价性理解的上升。表层理解就是能够解码文字,理解作者表达观点是什么。推理性理解是读者运用经验和逻辑推理推断作者隐含的言外之意,包括写作目的、态度、推理结论的隐含前提等。评价性理解涵盖分析、综合和评价。在这个阶段作者要总结概括要旨,区分观点和事实,能综合各种信息作出预测结果,能形成理性的判断,能提出可选择性方案,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3.2 内容为依托的思辨发展理论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实现语言和学科知识学习的共同进步。(袁平华、俞理明,2008)内容依托式教学避免了语言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人为割裂,有利于激发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实现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共同发展。首先,内容为依托教学中,学习和专业相关的知识能更好启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其次,语言是通过内容来习得的,真实、系统的语言材料可以有效地提供真实语境,这些有意义的“真实语言材料”才能促成激发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很多外语学者发现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不仅发展了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内容建构,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思辨能力(孙有中、李莉文,2011),同时实证研究证明这种教学的确能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杨德祥、赵永平,2011)

4思辨阅读教学模式的创建

4.1 教学目标

本研究教学目标参考了Bloom-Anderson的六级认知目标和文秋芳教授对思辨能力层级结构(2009:42),重点聚焦培养核心思辨认知技能,包括分析、推理与评价技能。这三项核心思辨技能在思维活动中难以完全分离,因为任何一项思维活动都涉及多种互相联系的思辨技能,但通过有意识地区分和设立三个思维技能目标时,能有效地做到阶段性的重点突出,这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每个核心技能训练阶段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测试。首先,分析是推理和评价的基础,只有正确地理解分析才能合理推测和客观评价。其次,推理是分析的提升,分析重视识别论证结构和总结归纳能力的发展,只有对论证中存在潜在前提和隐含意义进行深度的剖析才是思辨阅读和一般普通阅读的差异。最后评价是在分析和推理基础上,对文章论证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没有评价,就不能批判性吸收,思辨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对信息和事物的判断能力,不盲从,基于批判之上的创新,从而促进了新一轮分析的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循环,同时也是互相作用的循环。

4.2 教学步骤

本着思维认知的发展规律,本研究遵循如下的教学步骤:激发——展示——运用——反思——创造。第一是通过多种手段引入目标策略,激发学生思考,采用一些有争议的话题阅读和讨论,或者相关视听片段的分析讨论或脑力激荡等活动,创建一种讨论交流的氛围,重视学生积极性发挥,鼓励多提问,少做判断。第二是展示目标思辨技能的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思辨技能的含义和操作要点。比如在学习如何快速寻找论点的技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论点通常所在文章中的位置,识别重要论点标志语帮助快速锁定论点等。第三,通过具体阅读活动应用目标技能。应用时,注意循序渐进,比如从寻找显而易见的论点到隐含论点。第四,反思思辨策略运用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采用自我检查、师生反馈和学生间反馈。最后,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目标技能解决问题或建构论证,包括辩论、作文和拓展阅读等。虽然不是每项思辨技能训练都涵盖所有教学步骤,大致按照这样五步法循序渐进,以帮助学生达到熟练使用。

4.3 教学内容

本研究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以主题为依托思辨教学内容,主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事性、趣味性、争议性、多样性、角度多元性的内容。很多学者建议发展思辨能力要选用与现实相关,富有挑战性、有深度的内容或议题,并在必要时候涉及批判性思维相关概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随时随地会阅读一些和时事紧密联系的话题,结合学生鲜活的阅读经验无疑能快速激发思维动机,比如在科技与人的关系主题中,我们就热门话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的问题”进行阅读和讨论,学生兴趣盎然。我们发动学生一起搜集对此不同观点交锋的文章,并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后进行观点的归纳分类总结,然后开展辩论赛的方式呈现他们的阅读和思考。在进行克隆技术和伦理道德的主题单元学习中,我们选择一些反映基因科技的影片进行学习和阅读,通过对影片中的主题思想内容的概括和不同角度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反思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体裁多样的材料能保持学生对思维的探索的热情,多角度的剖析能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4.4 评估方法

思辨阅读能力评估应该重视以思维为导向阅读测试方法的开发。要充分利用评估的重要作用引领中国发展思维。首先,基于思维的阅读测试要改变传统测试只停留在针对语言记忆层面的考查,而是应该更多聚焦在分析、解释、归纳、推理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上。无论阅读教学还是测试,都要设置具体可操作的评估标准,标准要注意聚焦在高阶思维的引导上。具体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中简便操作:文章主要论点是什么?有论据支持这个论点吗?结论是什么?论证得出该结论的前提是什么?还有其他可选择性方案吗?正反论证都有吗?这个论断可信度有多大?证据来源可信吗?论据充分吗?论据与论点相关吗?这些问题引导学习者的阅读注意力从字面文字理解到深入思考。其次,阅读和写作在教学和测试上要紧密相连。通过阅读,学生对一篇典型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进行剖析,指出论证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打通了语言输入和输出通道,也打通了语言和思维共同上升的空间,阅读和写作综合起来测试不仅符合测试最新理念,同时也能促使语言和思维能力联手共进。再次,要开展动态的形成性评估才能更好地捕捉思维发展轨迹。我们既要重视精心设计阶段性阅读测试,同时更需要教师把教学和测试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测试促进教学;学习者更应该运用教师所提供的思辨标准进行自我检测,反思自己阅读能力的优劣势和成长。测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客观题也可以有,因为实践证明国外的GRE和GMAT研发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过选择题和写作两类题型考查学生的逻辑、思想和语言效果显著,关键是在设计题目中是否渗透了测试思维的理念。在平时测试中,主观题可以更多一些,因为更多的语言输出,可以让学习者思维过程呈现更加清晰,同时也能促进语言表达和思维更加清晰。

5结语

发展思辨论文 篇8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开设若干年, 相关的课程指导文件却仍然是2 0 0 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课程的发展既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方针, 也需要有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化, 这给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惑。

本期专题, 我们约请了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专家和江苏、湖南、浙江等地的信息技术教研员, 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问题进行审思, 力图在洞察课程发展问题的同时, 对于当前课程发展的困惑进行梳理和厘清, 以期更加清醒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对症下药, 制定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本期我们和您一起关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 寻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幸福成长的信息技术教育!

发展思辨论文 篇9

1医务人员敬业度与医疗机构发展度的交互作用

1.1敬业度对发展度的支持与制约

有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与组织机构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即说明个体的工作绩效是个体对于组织发展目标实现的贡献[6]。而工作绩效主要是由个体的自身能力、主观能动和劳作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的[7]。结合个体敬业度概念中实效领域的定义,可得出以下推论,即员工敬业度对工作绩效具有预测性,而工作绩效又对组织机构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预测性。所以,个体的敬业度水平可以通过其工作实际绩效表现来预测、决定组织机构发展的水平与速度,即个体敬业度对组织发展具有支持或制约的影响能力。

1.2发展度对敬业度的影响与培植

据调查显示,当下我国有部分医院的管理存在缺乏人文关怀、缺少管理民主性,甚至以牺牲医务人员个体利益来博取机构自身短时发展的例子,即压缩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同时增加工作负荷, 这极大地影响着个体对于机构的归属感与敬业度水平[8]。而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医疗机构的不同报酬水平直接影响着医务人员工作满意程度,机构有效的激励措施将提升员工主观满意度从而影响个体工作自主性[9]。上述调查均表明,机构管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机构员工的敬业水平,机构管理的科学程度又是机构发展速度的缩影,当机构发展度不断提升之时,机构便能获得较多优质社会资源,机构积累社会资源后,便具有了为个体分配更多发展资源的有利条件,个体的敬业程度势必也将获得培植。

1.3敬业度与发展度的交互关联

有研究结果显示工作资源(机构支持程度、工作压力程度和工作晋升机会) 对于个体敬业度具有较为可靠的预测作用[16],即说明能够获得更多“工作资源”的个体将具有较高的敬业水平;较高的敬业水平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实效; 员工工作实效的积累又将对医疗机构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使医院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获得较多社会资源的机构又可以为员工创造更优越的工作资源、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于是机构员工再一次获得了更多的“工作资源”,反之机构员工无法获得资源而影响了敬业程度, 减慢了机构发展速度,无法获取资源的机构只能任由员工敬业度日益衰退。可见个体的敬业度与组织的发展度是通过上述循环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直接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基础医疗机构。由于其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国家提供了一定经济发展保障,使其具有了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一些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敬业度的积极因素,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制约个体敬业度发展的消极因素。

2.1不断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而完善的管理是社区医疗机构合理分配资源制度的保障,而合理的资源分配是促进个体敬业度的物质基础[17]。 所以, 社区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来评价个体工作成效,并以此作为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由于绩效考核标准对每个员工而言是统一的,且考核的过程与考核结果的推出也处于对外公开状态,全程接受员工的监督。这些制度与设置使得管理的公平性得到有效保证,鼓励机构中所有医务人员脚踏实地、多劳多得,以此来提升医务人员的敬业水平。

2.2逐步提升的员工激励措施

积极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提升员工的敬业水平,而真正完善的激励制度不仅包括物质激励,同时需含有个体的职业发展(晋升机会)、道德表彰(树立典型)[18]。在完善建立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基础上,中心对于表现尤为突出或确有技术特长的员工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激励措施,如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个人,为在中心重要岗位的员工给予更多进修学习提升能力的机会等。这有效地提升了中心特色专业人才的敬业程度,同时也树立了立足本职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

2.3传统固化思维方式的沿袭

2.3.1 “大领导”、“小民主”的决策方式。我国历史中所强调的尊长爱幼、尊师重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演变为对于领导与主管的依赖。特别是在具有一定决策风险时,员工更多会倾向于“听领导的安排”、“支持领导的决定”等, 因此,领导往往会被迫成为机构的“独裁者”。可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无法推进真正民主的责任,并非全在于领导者对于决策权力的贪恋,更多可能是员工个体的免责需求——不希望承担做出决策之后需要面对的风险,甚至是部分国人所特有的“奴性”表现,即“领导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助长了此现象的产生。这样的大领导小民主决策方式, 使得个体与组织产生了隔阂,甚至使得员工将个体发展与机构发展割裂开,在降低责任风险的同时也限制了个体的敬业度发展。

2.3.2 “重集体”、“轻个体”的思维模式。当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许多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喊出牺牲个体保全集体口号[13]。而个体利益牺牲后集体利益是否就能够得到保全,这实在是一个未知数。一个毫不尊重个体利益的机构,是很难让个体产生归属、认同感的,这也会对医务员工的敬业度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完全以个体利益为重,机构的利益与发展同样也会受到制约。当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遇到集体与个体冲突时,仍然会较多以集体利益为重,使用这样较为简单僵硬的模式来应对集体、个体间权益冲突,必然会对个体敬业水平造成制约。

2.4机构人文文化建设中对个体心理领域关注的空白

因为机构的人文素养环境、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决定医务人员的敬业程度[14],所以,当前机构已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用来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人文素养, 并进行了各类形式的宣传,如知识讲座、考核竞赛等。但此类制度与宣传大多仅停留于理论上,对个体的鼓励措施也局限于物质奖励,几乎很少有机构对于个体心理需求予以关注。甚至缺乏对于高压力岗位员工的心理宣泄与心理支持,这使得机构使员工由于长期暴露于负性心理状态而诱发心理困扰乃至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应对

3.1以“权力下放”与“权力平衡”来淡化“大领导”决策模式

将医疗机构决策的权力领域细化为临床医疗、药事、辅助检查、后勤和器械等领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形成不同的专业决策组。同时机构的负责人将特定的决策权力下放至专业领域决策组,且将监督权力下放给其他各领域的决策组,如此机构负责人就完全脱离了决策机制,而仅作为决策结果的执行者身份出现。通过这样的“专事专策”、 “彼此监督”形式淡化大领导决策模式, 同时提升个体参与机构决策的机会,增强其在组织中的自主性、归属感。

3.2营造尊重个体权益,鼓励团体协作的机构氛围

充分尊重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且在制定机构发展方向前将个体发展期望纳入规划,减少机构发展与个体成长之间产生矛盾的机会,在最大程度保障个体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发展机构员工以团队协作形式开展工作,且努力增强团队成员间的内部凝聚力,发挥团队内部民主协商功能,使个体间的权益冲突通过团队内部协商形式达成初步平衡。 而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在充分协调整合不同团队间权益需求的前提下,再制定机构整体发展规划,即能事半功倍的达到机构总体发展利益与医务人员个体权益协调一致的效果。

3.3以探索个体心理需求为基础提供心理支持

3.3.1个体的归属感需求。归属感是在此讨论的个人需求中位于底部的需求, 这表示归属感是一个重要的缺失性需求,即如果此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上层需求则无从谈起,所以,归属感的体验是个体认同组织的关键因素。而组织对于其成员的关注与支持是提升个体归属感的捷径,可单一的物质激励往往会产生激励效果弱化问题,即同一程度的物质激励对于个体的激励效果随着激励次数的增加而递减。为避免激励措施单一而效果减退的问题,可根据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激励,如针对较为年轻的员工,培训晋升的激励措施会更具效果,而较为年长的员工对于医疗机构中涉及服务年限相关联的福利激励更为看重,即随着个体为机构服务年限的增加所能享受的福利便更为优厚,如机构休假、旅行福利等。只有将激励措施个性化,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达到提升个体归属感的目的。

3.3.2个体的尊重需求。获得尊重是个体社会成就感的体现之一,机构可以定期根据个体的工作成效评估选拔优秀员工,并给予精神奖励,即树立模范员工榜样。这不仅能够使得机构内医务人员了解自身工作努力的方向,更能使勤奋优秀的员工获得社会成就感,从而满足其自身尊重的需求。

3.3.3个体的发展与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是个体发展的终极目标,且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机构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来为其量身定做5~10年的长期发展计划,并将计划内容融入机构发展规划之内。由于计划订制的时间较长,若个体较为认可此计划,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发展动力,更能够使个体与机构的发展彼此交互结合,从而极大地增加个体脱离机构的“发展损失”,即离职后将无法享受到其所需要的发展规划。如此将极为有效的提升医务人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忠诚度”,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培养个体发展所投入各项资本的安全度。

3.3.4个体心理压力释放与宣泄的需求。 个体的心理健康即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敬业度水平,更与个体工作效率、效果有关,因为医疗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服务,若在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拥有一个较为稳定、开朗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其不仅能提升服务的总体效率,更能使医务人员具有较大的包容理解能力,从而让被服务的病患获得更为令人满意的服务体验,自然而然地便减少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可当下的医疗工作环境中的高压力,直接影响着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医疗机构若能在给予医务人员物质、精神等个性化激励的同时,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技术引入医疗机构,为工作在一线受到工作压力影响的医务人员提供有效宣泄释放途径,将有效缓解预防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积累与爆发,也将提升其心理总体健康水平,充分激发个体爱岗敬业精神。

发展思辨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考作文,思辨能力,强化训练

思辨性是议论文的生命, 议论文从审题立意特别要运用思辨性。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 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性, 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笔者多次参加福建高考改卷工作, 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考作文, 取向正确, 立意不偏, 但深刻性和思辨性, 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不能把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区分出来, 只会用一两个笼统的概念和机械的思维方式来套用所有的材料, 产生了严重的脱节。“文贵立意”, 立意训练是写作思维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项, 它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并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获得深刻的、新颖的主题或中心思想。那么, 怎样使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具有思辨性呢?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辨训练。

一、多角思维, 全面立意

对一个材料, 如果从一个角度去思考, 往往会妨碍我们对事物全面的理解, 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便可获得丰富、深刻的认识。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题目、同一材料,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 提炼出鲜明、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来,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 进行发散思维, 开阔思路。比如2008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春来草自青》。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 体现了原因、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抓住了这个关系立意才深刻。“春”是原因或条件, 可以指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春天, 也可以是一种希望;“青”是结果, 指成功或目标的实现;“自”是自动, 有功到自然成的意思, 暗含规律的必然性。所以, 抓住三者关系, 可以写要遵循自然规律, 不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也可以写在困境中要坚强、自信, 迎接生命、事业的春天。

二、揭示本质, 深刻立意

在审题时, 我们看到一份材料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 而要从它的深层含意去洞察人生百态, 这样眼前就会豁然开朗, 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也就是当你拿到一份材料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得出一个结论时, 不妨再想一下, 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 那么问题分析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 当然也就有了深刻透彻的文章立意, 文章也就具备了思辨性。比如一个作文题: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 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露锋者”皆成大器。请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就“藏锋”和 (或) “露锋”, 联系实际,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此题以书喻人, 立意直接指向个人的显才之道与为人的处世之方, 很有哲理性。立意时可侧重于“藏锋” (才不外现、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大智若愚、内敛) , 亦可侧重于“露锋” (一展其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一逞其能、锋芒毕露、张扬) , 而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才最有思辨色彩。正确处理好“藏锋”与“露锋”之间的关系, 关键在“善”字。充分显示“善”的意蕴, 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如“露锋”亦不忘藏、“藏”与“露”的大智慧、且藏且露、深藏亦要外露等都是具有思辨色彩的立意。

三、纵横比较, 独特立意

比较是思维深化的一种手段, 这种训练常将两个或多个材料放在一起, 通过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的分析比较, 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或共性特征, 提高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使思辨更具独特性。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可能会有几个立意, 如何在这中间选择出最好的立意, 选筛出有新意、最切题的观点是训练理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比较思维训练既可求同, 也可存异, 也可作最佳的选择。运用比较的方法训练学生, 学生能够将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深刻, 作文中“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现象就会减少。这种训练不但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且使学生的立意更具独创性。例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 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对这个题目, 要想写好就要在文章中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 有深度的思考, 就会带来亮点与震撼。可以从“流星”这个意象立意:做一颗流星, 光芒短暂, 但拥有自由, 可开创属于自己的美丽;也可以从“树根”这个意象立意:扎根地层, 脚踏实地。当然, 可兼顾两者进行立意, 比如论自由与束缚, 比如可命作文题《有一种自由叫坚守》。

当然, 这三种思维方式, 我们不能把其孤立起来, 在实际立意过程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学生思辨能力与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高三阶段笔者进行的作文审题立意方面的思辨性强化训练, 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因为缺少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效果不够显著。将思辨能力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才能带来学生能力的普遍提高, 而这也正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余闻.传统与创新兼备——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07) .

[2]贾利娟.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影响与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 2011.

哲理的思辨 篇11

鹅卵石的圆滑是水造就的。水是软性的东西,它的冲刷如抚摩,让鹅卵石舒坦惬意,渐渐的,它的棱角就被磨平了。

人的圆滑是谄言造就的.谄言是软性的语言,它的魔力也如抚摩,让人舒坦惬意,渐渐的,人的棱角也被磨平了。

鹅卵石的圆滑显出美,人的圆滑显出丑。

【素材点击】

鹅卵石的圆滑是美丽的,但是人的圆滑却是丑陋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事物特性的相异性,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住一定的“棱角”,做个有个性的人,千万不要在世俗和压力面前失却自己内心最宝贵的东西。

【适用话题】

拒绝圆滑、环境造就性格、坚守个性、美与丑……

心中的“神”

春秋时,有个叫闵子骞的人,他拜孔子为师。起初他脸色干涩,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红润。孔子注意到这一变化,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很是羡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先生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动不了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素材点击】

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功于读书明理,读书明理使他找到了自己的“神”,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再回过头看那些求神问路者,或好高骛远、或心绪难平、或患得患失、或不辨是非,往往是心已蒙尘。

【适用话题】

读书能充实人的内心、性格的修正、读书能明理、自省……

炒毛栗子

辽圣宗是辽国的一代明君。他登位后,曾巡视天下。在一个地方,他发现一个叫萧朴的臣子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就叫过来询问其施政经验。可萧朴却非常谦恭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臣下到这里之后,只不过学会了炒毛栗子。臣下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盛产毛栗子,就在同一个锅里炒,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当大的炒熟了的时候,小的又炒糊了。后来臣下就把大的小的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得好,大小毛栗子都能炒得一样香甜可口。所以,臣下办任何事情,就像炒毛栗子一样,既注意层次,又注意火候。除此之外,臣下再无其他的能耐了。”辽圣宗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炒的哪里是什么毛栗子,分明是在教寡人如何治国啊!”后来,辽圣宗就把萧朴调到自己身边,发现他处理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不久就把他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素材点击】

萧朴的比喻,犹如一盏闪耀着光辉的智慧之灯,表面上是说自己只学会了炒毛栗子,可“炒毛栗子”的哲学中,却深藏着治国的真谛。国中有这样的智者,怎会不让充满雄心壮志的辽圣宗看到希望呢!

【适用话题】

事半功倍、大与小、火候的掌握、智者的思想……

花神和花

春天要来了。花神抖开一包包花的种子,叮嘱它们去人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花神告诉一些种子说:你们就开红色的花吧,像火一样,照亮人的眼睛。她又告诉别的一些种子:你们就开白色的花吧,像雪一样,照亮人的心灵。继而,她又吩咐了一些种子,分别让它们开出橙、黄、蓝、紫等颜色的花朵。就这样,种子们带着花神的嘱托去亲近泥土了。

最后,花神手中只剩了一包种子。她对那包种子说:亲爱的孩子,你多么幸运!因为,我不再打算要求你按照我的旨意开出某种特别颜色的花朵,你就按照自己的心思去随意开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好了。

初夏的时候,各色的花朵都舒展开了美丽的容颜。但是,花神惊讶地发现,那最后一包种子居然没有开出任何花朵。她纳罕地问那仅长了茎叶的植物: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没有开出自己的花朵呢?那无花的植物无比沮丧地回答,只因你没有给我设定颜色,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道究竟开成什么颜色的花朵才好。

【素材点击】

这么幸运的种子却开不出自己的花朵?这恐怕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吧,自主独立是多么重要的品格啊。这个材料给人以震撼。

【适用话题】

独立、自主、理论与实践、教与做、路……

面对灾难

在“9·11”事件中,就在大厦将倾,危难发生的一瞬间,除了本能的逃生外,大厦里的人们没有夺路狂奔,置他人生死于不顾,而是有秩序地疏散,把机会先让给妇女和儿童。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在生死关头,很多人还是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船上的妇女和儿童。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知生命之可贵?可就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很多善良的人们靠爱心战胜了本能,做出了伟大的举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船上的乐师们在危难之时,选择了留在船上,为逃生的人们和在船上的旅客平静地拉着舒缓的曲子,直到海水将他们吞噬。

【素材点击】

一个民族对待突发事件的反应和态度上,能判断出这个民族是否成熟。那些骇人的灾难留给人的震颤已被时光磨失和熨平,但人们在处理灾难时的沉着和从容,将人的爱心推至崇高境界的旋律却永远地震撼着后人。

【适用话题】

“大学精神”思辨 篇12

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转向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如何在科技和人才上占领制高点,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候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 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 而不是中国或者其他文明?而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10年来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难题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即“为什么中国,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后, 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1915年, 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就因为国内没有一所“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感到惭愧。他在康乃尔大学与英文教授亚丹 (A dam) 先生晤谈。亚丹问:“中国有大学乎?”胡适无言以对。亚丹说:“如国欲保留固有之文明而造新文明, 非有国家的大学不可。一国之大学, 乃一国文学思想之中心, 无之则所谓新文学新知识皆无所附丽。国之先务, 莫大于是……”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 吾死瞑目矣。嗟夫!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四百万方里四万万人口之大国乎?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大国乎!”[1]

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宣布投降而告终。战败的德国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是:作为欧洲的“欠发达国家”, 它必须创造新的资源, 才能够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发达国家, 这些资源可以是物质的, 但更重要是精神的;国家需要不断挖掘新的精神潜力, 它可以用精神力量来弥补物质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1810年10月成立的柏林大学作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肇端而对德国战后的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起了巨大作用, 这种作用并不是“物质的”,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的”。

那么, 究竟什么是大学精神?现代化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笔者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二、大学精神的界定

(一) 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从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大幅度扩招之后, 关于大学生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和讨论就屡成关注热点。尽管“毕业就是失业”可能是也有大学生本人多种多样具体而微的原因, 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质量的下降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近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湖北孝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造假事件, 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就业率问题的新一轮关注。据统计, 近几年我国每年研究生扩招的比例达到25%~30%。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不过3万多人。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6万, 2005年则达到惊人的30万~35万, 2010研招规模达到46.5万, 在校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120万以上。[2]同时, 培养学制也由3年制变更为2年制。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专家质疑:“学校没有能力保证让学生享受真正的研究生教育, 把充满个性化的研究生教育变成批量化、模式化的大机器生产。”

(二) 何谓大学精神

近年来, 不断有大学校长和教授先生们感叹:中国的大学缺少“大学精神”, 所以, 创世界一流大学难矣!《中国青年报》报道,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 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 包括大学, 功利主义盛行。具体到老百姓, 就是嫌贫爱富。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身的高尚上去, 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教授在《学校文化与教育创新》演讲中指出:有什么样的大师, 就有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是大学, 大学就是教授。没上过大学的可能具有家庭责任, 具有社会责任;而上过大学的就应该具有民族责任、国家责任, 甚至人类责任。大学的职能, 以为天下出人才, 以为国家谋富强。大学应该走在社会的前面, 点亮社会的唯一灯塔就是思想;而思想的最高境界是真理。把真理变成思想, 而后引领社会。没有思想的大学不能称其为大学。什么是大学的主流文化?徐校长提出了四种理解: (1) 大学文化要以人为本, 恢复每个人的主体性; (2) 大学文化要崇尚科学和技术, 树立大学学术追求的权威; (3) 大学文化是一种自由, 充分尊重大学的私权文化, 维护和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权利和自由; (4) 大学要始终追求高雅, 不能让低俗的生活方式在校园里蔓延, 这样大学才能追求到卓越。

那么, 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的“高尚”表现在哪里, 杨校长也并未下个定义或作出具体解释, 只是指出了当今中国大学的弊病———大学精神虚脱。可见, 大学校园里, 有没有“大学精神”, 有没有“高尚”的学府氛围, 是成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君不见, 在那些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里, 世界级的发现和发明层出不穷,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一所大学里就有几个或十几个, 而中国的大学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对比世界一流大学, 何谓“大学精神”其实已是十分清楚了!

李辉、钟明华认为:“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3]王冀生把大学精神定义为:“大学精神, 是一种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4]刘亚敏则把大学精神界定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 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 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 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5]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 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 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 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因此,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为大学精神下一个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6]

刘宝存认为, 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百度百科认为,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和时代标志的具体凝聚, 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笔者认为, 大学应当是引领这个社会前行方向的那些布道者, 应该是这个社会精神的内在基础, 应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文精神的高地———斯为真的大学精神也!除过刘宝存先生认为的六大精神之外, 还应包括:学术精神、时代精神。大学不仅使学生“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 有一种内在的资源”, 而且大学本身就是社会创新性思维的来源, 开创性研究的核心, 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价值尺度的作用 (赵晓光教授语) 。

三、大学的使命

在2010年12月的全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中, 西安科技大学李勇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发人深思的主题提问:“谁的大学?”引起学员们广泛思考。短短2天时间, 48人浏览, 11回帖加入讨论。其中, 赵晓光教授指出:“从文化层面来讲, 大学是自由者的乐园, 是新民的摇篮, 是思想的灯塔, 是真理的福地, 是创新的活水, 是道德的高地”;“是收藏社会良心的仓库”。可谓言简意赅, 一语中的。我们无法想象, 没有北大、清华、南大、复旦、交大、同济、浙大和中科大……的近现代中国, 无法想象没有剑桥和牛津的英国, 无法想象没有哥丁根大学、莱比锡大学、莱比锡音乐学院、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尼斯堡大学的德国科学、艺术和哲学, 更无法想象没有莫斯科大学的前苏联和俄罗斯会是如何一种状态。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郝平同志在《贯彻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教育国际合作》的讲座中, 眼光犀利地看到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他指出:“教育公平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平, 是最重要的公平的基础。”窃以为:大学的使命 (抑或是功能) 之一, 就是为这个社会各阶层人士 (泛指) 提供一种改变自身状况的途径, 特别是为那些社会中下层的人士提供这样的机会和途径。因此, 大学录取和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 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教育环节中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应该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在某种意义上, 大学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塑造社会平等的和社会公正的基石, 而不是相反。

四、怎样的大学精神

毋庸置疑, 现代化的中国在经济发展及社会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 笔者想说的是:这还不够。要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和谐社会, 只有世界最大的经济总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大量的民生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三农问题、和谐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许多方面作出努力。作为大学及大学精神, 就应该率先对这些涉及重大国家长远发展的问题进行先于常人的深入思考, 并给出解决之道。

正如蔡元培所说:“大学的性质、宗旨就是研究学术而不是贩卖文凭, 学生入校是为求学而来, 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 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遥想蔡元培先生入主北大就职演讲时宣称:“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第二年开学演讲, 乃再次强调:“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 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希望大家重视大学之根本, 重视大学生学问养成之独立人格为根本责任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胡适留学日记[M].海南出版社, 1994.

[2]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 2006-09-27.

[3]李辉, 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3) :115-119.

[4]王冀生.大学精神与制度建设[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1, (1) :6-11.

[5]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 2000, (12) :61-64.

上一篇:双平面网络下一篇: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