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2024-06-10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共12篇)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1

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个性的空间活动, 它是一种教育形式。游戏活动向幼儿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活动, 让每个幼儿都亲自实践动手操作, 有机会体会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是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 是他们所喜爱的。那现在我们谈谈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哪些影响呢?

一游戏影响幼儿的运动能力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身体运动的参与, 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爬、跑、跳等体育游戏, 锻炼了幼儿大肌肉的活动能力和眼手协调的能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积极、互动、富有挑战的游戏,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幼儿在参与游戏时要不断地思考, 要在思维中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爬、跑、跳等体育游戏, 锻炼了幼儿大肌肉的活动能力和眼手协调的能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积极、互动、富有挑战的游戏,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如“好玩的彩泥”, 我为美工区的活动做准备——自制彩泥。孩子们看到桌子上的原料和量杯纷纷围了过来。“老师这是什么?”“你在做什么呀?”望着他们好奇的眼神, 我立刻决定把这些原料交给孩子们去做,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卷起袖子, 和老师一起商讨如何调配原料 (两大杯面粉, 一大杯水, 一小杯食用油, 两匙盐, 再加少许色素) , 并在操作中练习搓、团、压等基本技能。原本教师的准备活动, 现在通过孩子们的参与, 变成了美工区的活动内容。我发现孩子们非常热衷于玩汽车玩具, 我让孩子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 在纸上滚出相互交错的轨迹, 还有的孩子用自制的彩泥为汽车制作车轮。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 还争着表达自己的感受, 展开丰富的想象……由于这些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 所以他们会一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在探索过程中, 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获得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我发现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美工区再没有闲着没事做的孩子了。在指导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 只有细致地观察幼儿的需要, 进行个别指导, 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 掌握好教师帮助的时机和程度、帮助的方法等, 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的形成。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在游戏中, 幼儿在与父母或同伴玩游戏的交流也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的锻炼过程。通过语言进行计划、设计, 完成对游戏内容、角色、玩具或材料、规则、背景的安排。游戏为幼儿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在贪玩心理的作用下, 练习了发音、训练了表达、丰富了词汇、理解了语义。在区域活动之前, 我向孩子们介绍了“迷宫”的游戏规则。我发现班级里不少孩子说自己玩过, 但我还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的会玩。

终于可以开始玩迷宫游戏了, 孩子们非常兴奋。可是只能两个孩子同时玩, 益智区的几个孩子好像都跃跃欲试。“不急, 我们可以轮流玩!”我这样安慰孩子们。

从刘×的表现可以看出, 他很会玩, 而且还很熟悉游戏的规则。看到这一情况, 我就让刘×做“小老师”, 负责这些孩子们。“如果有谁不会玩, 你就教他怎么走?如果有谁不明白的, 你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走, 好吗?”刘×很高兴地答应了。而我也放心地走到别的区域去了……

等我在别的区域转了一圈之后回来, 我看见刘×正在很认真的“检查”其他两个小伙伴走迷宫, 而且还很有心地给这两位同伴介绍为什么这样走的原因, 伙伴们也十分愿意去聆听、去尝试、去改正、去接受。我想刘×真是一个称职的“小老师”。

当有孩子走出迷宫到达目的地时, 刘×还引导正在旁边观看的好朋友为他俩鼓掌, 孩子们果真十分配合!就今天的区域活动来说, 孩子们当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是会玩迷宫游戏的, 但老师首先学会了放手,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也许这样才是最能让孩子接受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谦让”, 另一方面也是对能力强的孩子的一种很有效的鼓励及锻炼, 一举两得!

四游戏有利于幼儿克服困难, 锻炼意志品质

幼儿对外界事物有一种好奇心理,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 幼儿不模仿其他小朋友所做的模型, 自己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对于幼儿的这种独创行为,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 并为此去寻找答案, 这样能不断提高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勇于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进行反思、构思、创设, 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上, 并积极思考问题, 这是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组成部分, 游戏的魅力正在于它对幼儿构成的挑战性。通过游戏过程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又可克服困难, 锻炼意志, 还可以发现和体验自己的能力, 产生胜任感与成就感, 更进一步利于幼儿自信心与进取心的培养。

在游戏中, 幼儿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 并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方式;游戏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增强了自信心, 保护和增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从而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促进幼儿发展, 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2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发展心理

学》论文

——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

响的研究

作 者 赵文慧

系(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教育学 年 级 11 级 学 号 110704004 日 期 2012,12,15

711

安阳师范学院

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赵文慧

(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摘要】 :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存在着与正常家庭儿童生活处境与生活信息之间的巨大反差,这引起了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的困惑。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缺乏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倾诉和求助对象,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滑、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纪律性不高、社会认知有误、早恋倾向等问题。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 】: 单亲家庭;社会问题;单亲儿童;早恋倾向;心理健康

儿童教育是最微妙、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教育阶段,儿童教育必以爱心为本。让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但在教育实践中,爱心教育最容易被忽视,批评教育最容易登场,这是值得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深思和亟待纠正的。爱的大部分来源是出自于孩子们的父母和老师、同伴。当然,父母的爱是占据大部分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单亲家庭的数量的日益增加,孩子们得到的爱减少了一半甚至是全部的。这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创伤。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一、单亲家庭呈现上升趋势

据妇女权益部门不完全统计,建国50 多年来,中国曾出现过三次离婚高潮,其中20 世纪50 年代的离婚高潮中,全国出现了110 多万对离婚者;“文革”中出现了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达180 多万对;第三次离婚高潮是在90 年代初。从此以后离婚率一直处于盘升势头。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 万到60 万的数量递增。据对全国27 个省市自治区900 名父母离异的儿童和800 名完整儿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儿童在智力发展,情感情绪,社会性发展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行为明显较多,犯罪率更是高达40%。逐渐增多的单亲家庭及离异子女,已成为社会又一特殊弱势群体。

(一)单亲家庭儿童普遍具有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的年轻父母普遍没有接受过怎样教育子女的学习训练,缺少

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如再遇到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在家庭中扮演两个角色,因此,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单亲家庭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与父母离婚前恶劣的家庭气氛、父母冲突造成的紧张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离婚后对一方家长产生的分离焦虑、悲伤,对既往家庭幸福的回忆等有关。此外,也与进入单亲家庭核心家庭的不适应,在亲朋好友面前感到羞辱、自卑、无助等情况相关。其表现如下:

722

安阳师范学院

1.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不断争吵直至离异,给心灵蒙上阴影,精神失去寄托,或陷于哀伤痛苦,或沉迷于幻想美好生活,或放纵于吃喝玩乐,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前进动力。某同学今年十八岁,十四岁那年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家庭经济情况差,父亲常年下岗在家,喜欢赌博。他在学校成绩很差,经常留级。“爸妈离婚前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很小的地方,爸爸总是打麻将打到很晚,他们两个就吵架,我从睡梦中常被他们吵醒。我对他们说明天要上课,但他们还是不停地吵„„爸爸只关心输赢,从来不问我的学习,我成绩下降,他就打我骂我,说我给他丢脸„„我好想妈妈,可是爸爸不许妈妈来看我,同学们也都笑话我,我真的不想再上学了„„可见,父母离婚最苦的是孩子。为了孩子,一定要慎重行事。2. 不良情绪和性格

一位记者在某精神病院采访时正赶上家长探视,小波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正由她姥姥和妈妈领着,走进病房。据大夫说他曾因害怕受同学欺负而在家休学两年,可是这个在外面有的胆小鬼在家却霸道得不得了,屡次拿针去扎姥姥的手。他这种变态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小波的爸爸是某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小对儿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可孩子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其父大失所望,一次竟用枕头捂住孩子的脸压在沙发上„„这之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父母也因其教育问题屡次争吵直至离婚。他干脆不去上学,反而在家里找碴撒气,姥姥基于对他的疼爱和怜悯,一直包容忍让,最终成为他霸道行为的出气筒。期望值过高导致小波父亲的暴力教育,而随之而来的夫妻离异,又在小波就旧伤未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因为年纪小,小波的宣泄指向还仅停留在“向内”的话,有朝一日,随着他年龄增长和体力能力的增加,他的种种不满,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家庭走向社会,那时候后果才是更可怕的。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和纠正。3. 不良习惯

加拿大学者曾就单亲家庭孩子身心健康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单亲儿童在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有21%嗜毒,70%以上不同程度的酗酒,而且有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由于父亲或母亲过分的溺爱或者不闻不问,再加上儿童本身自制力尚弱、情绪的影响波动以及外界的巨大诱惑,单亲子女易被网络游戏、抽烟、酗酒、赌博等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缠身而难以自拔。4. 品行障碍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在父母“精神扯皮”的过程中,承担了一个聆听者、目睹者和他们宣泄彼此间仇恨的暴力承受者的角色,那么这些孩子对社会的仇恨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会在父母的行为中,习得“以暴制暴”,因为他们成长的家庭就是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师协作网协作律师时茂福前不久对河北某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作了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该市近三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由2002年121人上升到2005年221人。且暴力性犯罪如杀人、重伤害等严重犯罪较为突出。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而不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率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25%以上。单亲家庭儿童或是由于缺乏家庭温暖,许多孩子厌学、逃学、辍学而不能接受正常学校教育,有的甚至被家长教唆犯罪;或是由于心理、精神受到伤害产生仇视、厌世情绪,这在少年犯中占三分之一左右;再如父母离异生活困难,升学乃至生活有沉重的经济负担,过早走向社会„„思想的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低使他们更733

安阳师范学院

容易从小偷小摸,打架滋事到走上诈骗、抢劫、乃至杀人的犯罪道路。5.不能适应社会

大部分单亲家庭儿童由于对家庭乃至社会的不满,想要很好的保护自己,在学校中沉默寡言,孤僻自闭,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亦不参加组织活动。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在的和深刻的不良因素,往往会导致以后各种心理适应不良。进入社会便更难立足,稍有挫败或不如意就会造成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以上表现在单亲家庭子女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其中突出表现为不能正常学习、不良情绪和性格、品行障碍。6.出现早恋倾向

大部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爱,在爷爷奶奶那里又得不到真正自己想要的爱,在伙伴那里由于面子问题心理也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会在异性同学那里产生一些类似于爱情的东西,通过和异性同学的诉说,吐露自己内心长久的压抑,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多结交自己认为很好的朋友。但这早恋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早恋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学业荒废、思想道德滑坡、结交一些狐朋狗友。为此,单亲儿童内心缺少的爱是只有父母能够给与的,是不能被任何东西来替代的。

(二)、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需求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姆斯基说过:“任何方法如果以儿童需要

为基础,那么便会成功,反之,则不会达到目的”。为提出更好的对策,研究儿童心理需要十分必要。单亲家庭儿童比正常儿童有着更强烈的心理需要: 1. 经济和安全

孩子需要父母给予稳定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只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忍饥挨饿,不会因为缺吃少穿而去偷去抢;只有父母宽大而有力的翅膀,才能给他们安定,不必提心吊胆,不必担惊受怕。其中,经济是基础,身心安全是保障。2. 爱与情感

单亲家庭儿童更渴望得到父母,老师的爱。由于他们家庭的特殊性,他们有的只得到了父爱,有的只得到了母爱;有的父母为了争孩子的抚养权展开拉锯战,使孩子夹在中间无所适从;有的父母都撒手不管,把孩子丢给年迈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老师的爱成了孩子强烈的企盼与渴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同学,朋友的关爱与友谊。班里有的学生受世俗、家长的影响不愿意与单亲家庭子女交往,单亲孩子表面虽然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是很渴望融入集体中去的,只是他们自尊心过强,怕同学嫌弃,没有勇气主动接近人家。同时,家庭的残缺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很多创伤,他们有很多苦闷要向人倾诉,也需要别人给予更多的安慰。3.尊重与承认

曾经有一个实例就是,小海的母亲和其父离婚后再组家庭,小海的父亲是个赌鬼,每逢深夜输钱回家就将气撒在孩子身上,骂他是“讨债鬼”,小海思念妈妈,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更觉得抬不起头来,小小年纪跳楼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父母的“离婚战”中,儿童常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心灵和精神的创伤难以弥补,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情绪,因此更希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从而树立信心。

744

安阳师范学院

每个做父母的都应十分清楚,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小的量变积累到大的质变的飞跃, 孩子学好变坏也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万里长城, 起于垒土;千里之堤, 溃之蚁穴。越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做父母的越是应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千万不要冲动行事,悔恨终生。

儿童心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做父母的懂得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些父母偏偏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以身作则。要知道,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对未涉世的孩童来说,家庭父母的影响和教育尤为重要。父母的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就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无声的启示。因此, 父母爱孩子, 首先应自尊、自爱、自强,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孩子塑造一个好的形象模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当今时代,一般父母都懂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神童、少年大学生这些耀眼的光环,使无数年轻的父母们为之倾倒。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不但是无可非议的,而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美好前程。美好前程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仅如此,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所有的父母无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德优良。但是,不少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有的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口训,重则棒打;有的放任自流, 相信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就好了,如此等等。父母如果懂得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就会既不苛刻求成,又不放任自流,而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孩子,以自身的优良品质无声润物哺育健康的心灵,以促进孩子身心顺利健康地发展。

总之,儿童身心的发展与父母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做父母的懂点儿童心理学,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掌握一些教育培养儿童的正确方法与途径,一切从实际出发,会大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使父母良好的愿望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儿童发展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J]2011年

755

安阳师范学院

赵文慧 110704004 11级教育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766

安阳师范学院

作 777 业

透视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障碍 篇3

【关键词】心理障碍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59-01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解除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心理障碍,是指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大多是因为心身疲惫、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方面。

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感情反常。是正常情感反映的夸张、混乱和减退。

他们或情绪高涨,易激怒,易冲动,喜怒无常,受到刺激后情感反映失调,常常出现在一些异常事件。或感情脆弱、情绪低落,焦虑、恐怖、怕这怕那,一遇外界打击,精神就承受不了,就会出现意外现象。

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的一致性。

他们或意志倒错,意向矛盾,目的与行为相违背,明知不对,硬要坚持,多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表现出顽强和固执。或意志缺乏,行动放任自流,办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缺乏主见和长远的眼光,谁说都信,别人给他出坏主意他也干,很容易上当受骗。

智力障碍。主要表现在智能活动上的不协调和低能。

他们或有思维障碍,思维贫乏,判断、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差。虽然学习刻苦,但是学习成绩仍然很差,因而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自卑感也较强。或有记忆障碍,记忆亢进缺损、记忆力衰退,好遗忘。考试焦虑,学习成绩低下,厌倦学习生活,对前途丧失信心。

人格障碍。这里所说的学生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程度或缺陷,是其人格发展内在的不协调,即在一种和几种人物特征的强度上超过了正常范围,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他们或异常固执,自我评价过高,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在学习、生活中我行我素,无所顾忌,经常和教师、同学发生磨擦,人际关系紧张。或思想、信念和行动常与社会相矛盾,总以相反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从社会的消极方面找出自己错误行为的根据,别人什么都不对,只有自己对,什么都看不惯,经常与学校和教师对着干。

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常见的是以上四种症状,但由于学生年龄阶段正处于生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也是起伏波动很大的。他们尚未独立,而在心理上又渴望成为独立的社会人,这就形成愿望与现实的矛盾。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篇4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体育锻炼项目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主要指认知机能、情感机能、意志与人格等方面, 大量资料证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主要有: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助于对抑郁、焦虑, 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改善。但锻炼者参与不同的锻炼项目所获得的心理效益是不相同的。

就具体项目而言, 三大球和集体性项目对抑郁的改善较明显, 而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导引术等对改善焦虑的效果更好。张晓丹等人 (2004) 的研究指出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项目符合学生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心理, 很受学生的喜爱, 同时, 参加这些集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三项都有明显的改善。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 即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强度, 运动量、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是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但必须注意到大学生体育活动心理效应的强度不仅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自身个体因素的制约。

2. 体育锻炼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适当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境, 过度运动可能产生心理紊乱。有规律运动也易导致运动依赖。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强度两个方面, 而运动量又包括运动时间和次数。大多数研究认为, 要获得锻炼的心理效益, 运动量以中等为宜。体育锻炼必须科学合理关键就是运动量的适宜。

目前的研究主要强调运动强度和锻炼方式想结合, 以期达到体育锻炼的最大心理效益。由于个体差异性及影响锻炼因素的多样性, 因此锻炼强度和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 不同锻炼项目都有其一定的心理健康效应。

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人类高级活动功能, 指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 主要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是认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不同于其他认知活动, 体育活动的认知活动更多需要肌肉运动感觉的参与, 对感知、理解、记忆、思维产生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颇多, 目前一致的看法为:体育锻炼可能对大脑的氧供应、氧利用、神经递质的功能和大脑本身的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进而影响机体的认知加工速度;也有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使个体的注意和意识得到有效调整, 通过锻炼将注意力集中于锻炼过程本身, 能排除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 并调整意识活动的指向, 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进入更为合理有序的状态, 促进认知功能的提高。

体育锻炼可以保持、延缓认知功能。体育活动对个体认知机能健康起重要影响作用, 能保持、促进人类心理机能的发展。

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的影响

心理学将情绪和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与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 是人内心深处发生的变化, 它对人的行为活动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与驱动力。人与自然或社会之间存在不和谐时, 常伴随情绪反应, 而过多消极情绪的反应, 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心理疾病。身体锻炼能够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 因此情绪状态的变化成为检测身体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的重要指标, 身体锻炼产生的情绪效益也同样引起人们关注。

对应激产生过度反应将极易危害健康, 为避免消极影响, 人们开始考虑运用一些干预手段, 其中有氧锻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策略。通过有氧和无氧练习都能够减少青少年在高水平应激环境中生病的概率, 但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心血管系统训练和相连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另一种可能机制是锻炼提高了青少年的控制感和能力知觉, 并使其脱离紧张应激源, 分散了注意力。

体育活动是一种较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 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够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产生一系列情绪效应。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及个性影响

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影响。

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体育活动既是身心活动, 也是社会活动, 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 而且对人的社会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与体育活动时, 既需要交往与合作, 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 这种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今的年轻人可以不再依赖于稳定的社会纽带如家庭、亲戚和邻居, 其社会联系及其支持系统发生改变, 青少年将更多休闲时间与朋友、同学一起度过, 频繁参与朋友的活动, 身体活动和运动为男女青少年提供一个融进群体的社会联系并发展社会信任的理想机会。

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个性影响。

体育课程体育活动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 大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与个性。

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越长, 更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这有可能是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性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 (比如跟家人和朋友相处不和睦, 不太喜欢跟人交往, 比较爱说谎, 态度冷漠等问题行为) 通过持续的体育运动释放出去。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越多, 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大大提高。

摘要: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认为体育锻炼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 目的是通过本文能使人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特殊功能, 提高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著《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5

恐惧信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当前信息社会中,儿童青少年所面临的恐惧信息日益增多,而对此类信息的过多接触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文章初步探讨、阐述了恐惧信息及儿童恐怖心理的特点,恐惧信息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作用,并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

作 者:傅丽萍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4)分类号:B843关键词:恐惧信息 恐惧 恐怖症 心理发展 儿童青少年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6

一、电视动画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不得不承认电视动画凭借自己的魔力全方位地渗入了幼儿的生活,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电视动画使用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符合幼儿的思维与审美发展的规律,优秀的电视动画都宣扬真、善、美,给儿童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样和群体的一些行为规范,促进儿童是非观念的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电视动画给幼儿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一)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发展期是3-----5岁,良好的语言环境,准确的语言发音,语言交往实践的多少,对于幼儿语言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因此,成人必须给幼儿创造语言环境,电视动画就成了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手段。电视动画特殊声音艺术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刺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声音是童音,特别和幼儿接近。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中,能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发声技巧和规范的语法,还能丰富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

(二)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是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电视动画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一个刺激。电视动画里的故事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情节充满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对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是那么的自然,又为幼儿所乐于接受,这是许多其他的事所不能代替的,而且电视动画中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场大小、强弱之战,结果总是以弱制胜,正义战胜邪恶。作为弱势群体的幼儿,很难不对此产生兴趣。电视动画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生活在自己的愿望世界和幻想世界里,忘记不愉快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有展望的内容,也为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

(三)有利于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只有对幼儿有吸引力的才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力越强,幼儿专注的时间越长。幼儿的注意通常是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地位,鲜明、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刺激物以及刺激物突然的、显着的变化最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电视动画正具有引发幼儿无意注意的这些"元素"。因此,幼儿在观看符合"口味"的电视动画时,能够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这样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电视动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利影响。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由于电视动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对幼儿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一)行为失范。电视动画的不可规定性,容易导致幼儿榜样选择的偏差,而使行为失范。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很差,对于电视动画呈现的各种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导致幼儿一味模仿,没有判断。例如《蜘蛛侠》,在看了这部电视动画后,孩子们都开始崇拜起这个能打怪兽的大英雄来。在班级里,只要有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我班的豆豆小朋友都会挺身而出,像蜘蛛侠飞奔过来,用武力解决,最后把小朋友打伤了。幼儿判断能力差,不能准确分辨对错,所以容易出现盲目崇拜的情况。

(二)心理障隘。幼儿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激增,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幼儿过多的观看电视动画,会减少与家人、小朋友的交往时间,导致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下降,久而久之丧失较多的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人际直接交往的减少,造成幼儿社会心理的分离而变得孤僻、抑郁。

(三)脱离现实生活。长期地观看电视动画会脱离现实生活,教育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电视动画是虚拟的世界,长期看电视,幼儿会仅凭图象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缺乏真实的体验而建立起来的思维和感觉都不是健全的。

综上所诉,电视动画既能给幼儿带来积极地影响,也能给幼儿带来消极负面影响,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电视动画在幼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首先,成人应尽量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动画。给孩子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动画片,同时也控制了幼儿看动画的时间。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家长可以针对电视动画的内容和孩子聊聊,发表自己的意见,也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看法,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这样可以让幼儿觉得和大人有共同的话题,促进亲子关系等方面的益处。

其次,让幼儿接触不同风格的电视动画。不同风格的动画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能从不同的角色中学习经验,单一的动画使幼儿的思维单一,模式固定,束缚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最后,在电视动画中注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幼儿选择一些名着改编的电视动画作品,利用电视动画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从电视动画慢慢的向书籍过度,培养他们在看完电视动画后拿起书阅读的兴趣。

随着人类向文明社会的不断迈进,电视动画对幼儿的影响也将日益显着。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并共同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职责,使电视动画融知识的真、教育的善、娱乐的美于一体,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篇7

一、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心冲突造成的, 遇到事情人们往往会趋利避害地进行选择, 这样人们内心深处就会发生趋避冲突、双趋冲突等。生活中人的愿望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还会随着时间、空间地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和提高的。但是人的愿望和需求地达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这样人们的愿望和需求有时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及时地实现。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人们就会产生烦躁、痛苦的情绪, 愿望和需求越强烈, 这种烦躁、痛苦的情绪就越大。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能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得到排解, 但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或不能排解, 那就需要人们去压抑它, 人的愿望和需求越强烈需要的心理能量就越大, 被压抑的负面情绪不是不存在了, 而是存在于潜意识里, 如果遇到类似不能满足的愿望和需求时, 它就会被唤醒更加烦躁、痛苦, 如这种负面情绪还不能发泄, 那么就需要更大的心理能量去压抑它, 这样循环往复就会形成负面情绪淤积, 造成心理问题。

二、体育运动解决心理问题的优势

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 心理学家创立了许多不同理论学派的咨询方法, 如;精神分析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叙事疗法等, 这些咨询方法各有优缺点,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需要在一个咨询者的陪伴和帮助下进行, 使自己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咨询是在求助者发现心理问题后进行帮助的, 就算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 而对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精神创伤。体育运动是一种技能的掌握和一种生活习惯, 如果掌握和养成, 就不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因为人的情绪变化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 运动可以引导求助者避开负面情绪界点, 远离负面情绪的漩涡。当负面情绪不能避开时, 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把它发泄掉, 运动后会有一种畅快感觉的体验, 这样就不用压抑情感了, 心理能量也不会淤积成心理问题了, 同时还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图式和应对方式, 提高自信心, 改善人格, 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体育运动在解决心理问题中能发挥的作用

1、负面情绪可以在运动中得到抒发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烦躁、郁闷的时候, 就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或爱发脾气, 做事情也会非常冲动, 特别容易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到最亲近的人身上。事后也会非常后悔、自责, 使心理压力更大, 更不利于心理健康。如果从事一项你喜欢的体育运动, 它可以使你离开不良情绪的漩涡, 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能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心理能量, 缓解了不良情绪的积累。如:有一位中年丧偶的妇女一直无法从悲伤、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她的一位朋友把她带到健身房并鼓励她一起练习健美操。不久, 她就喜欢上了。她说;”在哪里只是跟着音乐伸展一下, 身子舒服了, 心情也好多了。”从此幸福和欢乐又回到她的生活里, 同时她也学会了相互关爱和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在运动中如果有意识的运用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 那么就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跳健美操时, 可以想象自己的不良情绪都随着蹦跳从身上掉下来了;在打球、投掷等运动中可以想把不良情绪抛出去;打沙袋、摔跤和运动中高声呐喊 (影响你情绪的人或事) 等方法。这样在不同的运动中运用投射、移情和发泄等手段排解不良情绪, 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从运动中得到社会支持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大都是由于自我封闭、交流不善、负性自我对话不断积累形成的。但是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运动不断的进行人际互动, 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激励, 相互帮助, 相互信任, 共同努力拼搏战胜困难。在你学习运动技巧和不断的提高过程中, 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改变了, 学会了沟通技巧, 提高了社交能力, 增大了社交圈, 提高做事的自信心和对朋友的信任。当不良情绪出现时, 你会想的更多的朋友可以给你帮助, 由于沟通能力的提高和对朋友的信任, 你会更愿意把自己的痛苦告诉给朋友, 更愿意结识朋友的建议和帮助, 本身这个过程就能发泄不良情绪, 这就可以使你更快更好的恢复心理健康, 快乐的生活。我班有一名同学刚入学的时候, 不和其他同学说话、玩耍。经了解情况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流, 学习也不好, 家长就把他送的我校学习篮球。我有意让其他同学多与他交往, 还经常和他交流。半年的学习和训练过去了, 他的性格开朗了许多, 开始与同学们主动交流了。他说:“我在这里训练、学习快乐得很, 我有朋友了。”

3、在运动中可以建立自信, 驱赶自卑

不良情绪大多是来自于自卑心理。自卑常使人感到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缺少生活的乐趣。自卑的行为表现也是多样的:退缩行为、过激行为、过度依靠和刚愎自用等, 这些都是一种恐惧, 害怕损害自尊和荣誉的恐惧的行为表现。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挑战性和兴趣性。在教学中如教法得当的话, 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掌握技术动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我在体操教学中, 通过加强保护逐步提高动作难度, 运用鼓励的语言, 使学生从“我不行”到“我一定行”地转变, 体操成绩明显提高, 把一门学生不愿以上的课, 变成喜欢的课, 这也是自信心的提高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建立自信驱赶自卑, 从而形成一种行为图式, 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随着应对策略的改变,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就得到改善。

摘要:体育运动可以对人的身体素质、思维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如何在体育技术教学的同时有意识的对学生心理方面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8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伤害,未成年人

一、引言

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 是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可塑性强, 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某些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伤害, 近年来见诸新闻媒体的一些未成年人因受到不公正的教育对待, 包括体罚、误解、责骂与羞辱等而产生的情绪失控、精神失常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等现象屡见不鲜。为引起广大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对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的关注,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 探讨“师源性心理伤害”的现状, 剖析其对未成年人心理影响的表现及成因, 并提出避免或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教育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师源性心理伤害”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过程如下:

首先, 进行专家访谈。邀请部分学生和家长参与, 在此基础上, 参阅相关文献资料, 形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现状———学生问卷”和“师源性心理伤害现状———家长问卷”, 问卷将师源性心理伤害来源分为不良情绪、不良行为、过激言语、认知偏见、师生关系和师德等六个方面。该问卷预测后, 信度、效度都达到显著水平。其次, 调查对象避开教师群体, 随机选择城市中小学学生、家长各100名。其中, 四、五年级小学生80名, 初一、初二中学生20名; 家长的学历包括初中、高中、专科、本科不等, 职业包括教师、工程师、机关人员、下岗职工、自谋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 小学生对教师不良情绪发泄的主观体验是最深刻的。其中, 41% 的小学生认为老师常因生气而撕作业本, 44% 的小学生肯定老师在同学面前摔过东西, 中学生这一情况稍微好些, 但也有15% 的中学生肯定老师因生气撕作业本、摔东西等, 同时, 86% 的中、小学生承认老师爱发脾气, 40% 的家长也肯定教师存在不良情绪发泄的现象; 在不良行为方面, 44% 、68% 的小学生, 45% 、75% 的中学生对老师罚写、罚站等变相体罚现象持肯定态度, 而且, 21% 的小学生、35% 的中学生承认自己被老师扔过粉笔头, 有19% 的小学生曾经被老师打耳光、拧耳朵, 同时, 40% 的父母也对教师不良行为的存在持肯定态度; 调查发现, 不良师生关系是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一大障碍。65% 的中学生与老师谈话时心理紧张, 而25% 的小学生和35% 的中学生不敢同老师进行正当的争论; 27% 的小学生、40% 的中学生认为教师不信任自己, 16% 的小学生和18% 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易原谅自己的错误, 21% 的家长承认教师存在认知偏见现象; 在过激言语方面, 33% 的小学生、20% 的中学生承认自己被老师辱骂过, 28% 的小学生和25% 的中学生肯定自己被老师讽刺、挖苦过; 8% 的小学生和25% 的中学生承认老师给学生起绰号, 30% 的小学生与15% 的中学生承认老师要求家长办私事, 34% 的家长肯定当前教育面临着教师师德滑坡现象。

四、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分析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有客观的教育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

1. 职业道德失范, 人格缺陷导致教师认知与行为偏差

社会的道德影响往往通过学校、家庭等等多种渠道持续渗透到教师心理, 从而形成教师人格中的“社会基因”的积淀, 对教师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刺激, 教育的功利化观念及行为的产生, 使得教育中的师德匮乏现象、职业道德失范、教师人格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教谋私, 以罚代教, 变相体罚, 心灵施暴的现象时有发生。冷嘲热讽、随意斥责、贬低和羞辱等过激失调的教育行为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内隐性伤害和身体损伤, 也污染了教育这一圣洁的领地。

2. 社会竞争加剧、心理压力加重导致教师心智失调、情绪失控

中小学教师, 在适应社会变迁、教育观念、行为方式、角色转换的同时, 也承受着来自升学竞争、行业竟聘、人际冲突, 社会、家庭、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 超负荷的工作运转, 持续的应激状态, 使中小学教师的紧迫感、压力感、焦虑感与日俱增, 导致教师的心智系统平衡紊乱, 情绪控制能力减弱, 身心疲劳程度加大, 心理承受力降低, 教师的不良情绪往往发泄和转嫁于学生身上, 不适当的教育手段和方式, 造成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和不良的影响。

3. 社会期望过高, 多种矛盾激化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

随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 社会期望不断升值。家长把子女教育的成败寄托于教师身上, 社会把文明的程度, 学校把升学的效益也寄于教师这一多重角色之中。而教师在处理工作与学习、事业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等多重角色关系时, 往往难以做到在时空上共融, 在转换中兼顾, 在冲突时学会舍弃。所以, 教师最易陷入角色转换的困境和冲突之中, 不良情绪有时会影响到学生。

五、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

( 一) 加强师德修养, 提升教师人格品质

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是避免师源性隐性伤害的主要路径。加强教师品德修养, 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 是避免师源性伤害的重要措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自觉用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约束自己, 提高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师德修养, 加强师爱防止偏爱, 保持师生的融洽、尊重、信赖的关系, 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与对话的良性互动。

( 二)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改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

教师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调整心理状态, 提高师生关系适应能力, 承认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 学会换位思考, 让自己能融入学生之中, 始终保持理智平静的心态。经常开展反思和自我反思, 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提高双方心理接纳的程度, 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和适应性, 使教师的心境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和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爱莲.从心理咨询个案看师源性心理伤害.教学与管理, 2008, (7) :33-35.

[2]赵绍友, 赵江.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和思考.校园心理, 2009, (7) :26-27.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9

1 亲子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人际关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杨莲清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状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1]。贾海艳等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并有预测作用[2]。张青方抽样调查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层面与青少年子女的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同一危机都有很强的相关。”[3]杨志伟的研究调查得出,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与家庭亲合度、孩子学业成绩等呈正相关[4]。王争艳的结果是,亲子沟通的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学业成绩[5]。由此可见,亲子关系对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学业发展、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行为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父母应积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今家庭教育倍受重视,我们在苦苦寻求教子妙方时倒不如着手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因为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比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要重要。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应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1 承认儿童的存在,与孩子平等相处

在人类的历史演变中,儿童所处的境遇随时代而不同。早在9世纪的斯巴达,身体弱小的男婴出生后就被丢弃,儿童没有任何权利,被视为家庭财产和任人使用的工具。在中世纪欧洲,儿童被看作具体而微的小大人。17世纪,人们开始把儿童与成人区别。时至今日,无论经济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虐待和忽视儿童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在我国由于封建宗法制儿童观的影响,不少父母把孩子看成家庭的隶属品,存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旧观念,把“听话”当作好孩子的最重要标准。看来我们抱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应明确:儿童就是儿童。儿童是有法定资格的人和充满好奇心的探究者,是发展和学习的主体,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世界儿童公约》中都有明确规定。为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具有主体性,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儿童是不成熟的人,其不成熟性有成长价值;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我们承认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有儿童世界,这就要尊重儿童,与儿童平等相处。作为父母,不能像中国老传统依靠自身多方积累的育儿经验,而应学习包含儿童多方面身心成长的知识、规律,用科学和人道武装头脑,让儿童享受欢乐和幸福的童年。在这点,我们应向西方学习,保持亲子之间的平等地位。同时还要科学有效引导儿童发展。

2.2 欣赏儿童的独特,让孩子主动发展

个体是从母体的卵子和父体的精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从那时起每一个个体拥有了一组独特基因,有了与父辈的相同之处,也有了很多个体独特的特征。个体出生后沿着生物成熟的途径和归路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他的社会化进程。个体的发展受社会历史阶段的影响,也即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会烙上时代的印记,而孩子生活的时代是比父辈的先进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也就注定从起点上说他们已超越父辈,他们比父辈发展超前,或说我们落后于孩子。这足以构成欣赏孩子的理由。

个体的发展是必然的,父母绝不可能任意塑造孩子,所能做的只是发现孩子的独特,欣赏孩子的独特,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儿童是主动寻求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的。这就要求父母不应强制孩子太多,而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温暖丰富的环境,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快乐的氛围是孩子主动发展的最佳环境。

2.3 学习儿童的童心,和孩子共同成长

人必须长大,但童心不可丢。孩子的魅力在于他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他有朝气、有希望、有真诚、有善良,这是成人永远不及孩子的地方。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与开拓的激情,有的甚至以嘲笑的眼光看待自己少年时代的纯真以显示自己的“成熟”,实际是心理上的未老先衰。对待生活和人我们还是应学习孩子的童心。

发展是一生的事情,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作为父母,我们也是发展中的人。父母也必须学习。家庭成员如能在同一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会使人感受到弥漫着智慧的空间的安详、宁静与美好。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成为孩子学习动力。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会感到一种动力在推动自己向前走,这对孩子和父母的进步和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父母应放下成人的威严和高高在上,宁可节省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作朋友,学习孩子的童心,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一块健康成长。

总之,亲子关系中父母是主动的,我们应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而努力,谨记:儿童就是儿童,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相处;儿童是独特的生命体,家长要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儿童永远是生活的希望,家长要学习童心、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莲清.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2]贾海艳,方青.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5):1095~1099.

[3]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5.

[4]杨志伟,刘少文,李雪荣.儿童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模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63~266.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10

一概念界定

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 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的研究领域, 它是指教师对其职业及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4]。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持续提高专业技能和提升专业精神的动态过程, 贯穿整个职业生涯[5]。在此基础上, 本文把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一种积极的状态, 把教师专业发展看作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都是教师, 二者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有关,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般偏重于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教师专业组织、专业制度、教育体系等问题, 对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层面的分析相对欠缺。事实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 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人和主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努力在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6]。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 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 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正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所扮演的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路线的调节、监控角色, 才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循环, 促使它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7]因此,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基石, 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专业自主发展[8]。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是教师个人积极主动的自我导向型发展。

二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依据

1心理契约理论

心理契约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其基本假设为: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 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 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 但这种交换是人们主观上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而进行的衡量和对比[9]。因此,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内隐的契约和相互的责任与期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 教师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包括忠诚敬业精神的保持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而教师对所在学校的期望除了报酬、公平、人际和谐、价值认同, 也包括自身专业方面的提高[10]。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而心理契约建立的前提与有效执行的关键恰恰是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说, 正是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上, 教师与组织 (学校) 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无形中达成了默契。

2心理资本理论

心理资本 (psychology capital) 概念的提出源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它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具体指: (1)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 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2) 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 (乐观) ; (3)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为取得成功, 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 (希望) ; (4) 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 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韧性) [11]。心理资本的要素还可以扩大, 包括诸如智慧、幸福、感恩、宽恕和勇气等积极特质。与一般特质不同, 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量, 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状态, 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工作满意感和绩效均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12]。Luthans等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 员工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13]。因此, 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作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资本, 其能有效地激活工作投入的四个维度——活力、专注、奉献和创造力, 在促进教师工作投入的基础之上对教师个体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工作绩效都产生积极的效益。换言之, 教师可以凭借职业认同的心理资本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其核心与动力是对职业的积极情感。

3自我实现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 真正的幸福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和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将人的需要区分为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 其中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 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的个体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 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 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马斯洛称之为巅峰体验。马斯洛认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14]。职业认同会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 在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潜能, 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其实就是职业方面的自我实现过程。

4自我决定理论

Ryan和Ded的自我决定理论 (SDT) 强调人的内在动机, 指出当人们在被内在动机驱动时会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 而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在三种先天的心理需要———自主 (autonomy) 、关系 (relatedness) 和能力 (competence) 得到满足时发生。SDT假定所有人都有基本的需要, 希望在行为中感到自由和不受压制, 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 甚至是和这些人物发生联系, 并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 当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这些体验时, 内在动机更有可能发生, 同时相应地, 在这种状态下, 他们提升了获得这三类体验的可能性[15]。从自我决定理论来审视, 教师职业认同使教师的职业活动与个人的深层价值观相匹配, 有助于教师获得一种职业自主性, 并在职业关系中主动地向专业领域的重要人物或榜样进行观察学习, 在此过程中体验职业能力的成长, 实现自身的种种潜能 (自我实现) , 这种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努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5复原力理论

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复原力, 如心理韧性、心理弹性、保护因子等。Walsh等认为复原力是一种稳定的特质或能力, 保护个体免受危机和逆境的消极影响[16]。Garmezy将复原力定义为个体在充满挑战和威胁的环境中成功适应的能力、结果和过程[17]。因此, 复原力可以看作个体在挫折、逆境、倦怠等压力状态下拥有的个人资源, 包括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其中, 内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他人合作、乐观宽容的态度、内控性归因、问题解决能力、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可及对生活的目标感、自我掌控和自我调适, 外部保护因子包括家庭和朋友等社会支持[18]。这些保护因子能调节或缓和压力或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减少个体的易染性和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增加个体的适应行为。

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成教师职业生涯中复原力的一种内部保护因子, 有助于教师个体对职业拥有乐观的积极情绪和宽容的态度。根据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个体的瞬时思维———行为系统, 使思维变得更有创造性、概括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促使人们从事更广范围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倾向于产生有趣、有意义的行为[19]。积极情绪还可以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 从体力资源、智力资源到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更好的生存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讲, 职业认同所伴随的积极情绪具有一种情绪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激励效应, 并能促进个体的幸福感。

目前, 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 倦怠状态下的教师一般表现为情感耗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心理和行为特征, 而这一职业状态不仅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缺失, 同时也会制约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并最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20]。教师感觉到倦怠压力时, 会抑制个体专业自我成长的能力, 进而影响到个体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研究表明, 复原力与压力知觉显著负相关, 与心理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1]。复原力有助于教师个体以积极的心态和思维风格去处理职业压力, 敢于尝试新鲜经验, 注重自我成长和扩展, 在追求潜能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并增进个体和职业维度的幸福感, 进而通过内激励进一步增加职业认同, 开启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

6玩兴理论

玩兴 (playfulness) 是一种在工作或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主动自发、好玩有趣、乐在其中的态度。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 心流 (flow) 是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种活动当中, 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经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 使人愿意付出庞大的代价。国外及台湾地区学者的研究表明, 成人玩兴能够提高个体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促进创新行为, 并能够增进人们的良好心情[22]。从玩兴的角度来看, 职业认同有助于教师专注专业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心流体验甚至是巅峰体验的强化与激励。因此, 对于职业认同的教师来讲, 专业发展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愉悦活动,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高的玩兴。

三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机制

1激励作用

在外在支持良好的环境下, 职业认同促使教师调动心理资本系统中的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因子, 使教师个体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认知层面, 教师结合特点树立专业发展期望与职业生涯目标, 在专业教育实践中履行心理契约, 更新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在情感层面, 教师在工作中会表现出较高的玩兴, 能在专业探索中发现乐趣、乐在其中, 主动投入, 并由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并促成教师个体心理幸福感的提高, 在积极的职业情感作用下, 教师个体以积极、愉悦的心境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品质培养。在意志和动机层面, 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决定倾向会激发个体内在的成就动机, 进而追求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的满足, 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专业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与提升。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专业发展既是职业认同激励的结果, 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者实现协同促进。

2保健效应

在面对压力、挑战、挫折等应激情境时, 良好职业认同教师的复原力系统会被激活, 调动个体韧性心理资本, 使教师在挫折情境下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弹性, 缓冲应激性因素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使教师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借助认知重组、选择性知觉积极应对压力环境, 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建立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对教师个体产生保护作用。教师在职业信念的鼓舞下, 积极情绪扩展个体的思维———行为系统, 促成教师创造性地实现问题解决。专业性的问题解决本身就是一种专业发展过程, 外在环境或生活事件的问题解决并不一定直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只是起到一种保健性的调节效应 (图2中用虚线箭头表示保健性效应) 。但无论是问题解决或者教师专业发展, 都会通过心理动力系统中的自我效能、自我实现等因素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幸福度, 进而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现象。

四小结与展望

数码科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数码科技 儿童心理 发展 影响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码产品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因为工作和娱乐等原因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触屏手机等先进的数码产品。这些高科技产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轻松、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过早接触这类数码科技产品的儿童来说,影响可能更为深远。辩证的来看,其影响也是一分为二的。

先进的数码科技产品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一,扩大儿童视野,增长见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明显,幼儿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通常都待在家里或者是学校,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到野外、到大自然中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普通的图画书的信息量很少,而且也只是静态的视觉上的感知。课本上的知识又显得枯燥和单调。利用电脑、手机,借助一些专业的儿童节目、儿童故事、儿童动画,甚至儿童小游戏等,可以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其二,激发儿童兴趣,培养广泛爱好。网络上有一些很好的儿童小游戏软件,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很有帮助。例如,看图弹琴、图画板,给画涂色、做蛋糕、给芭比娃娃搭配衣服等,把音乐、舞蹈、绘画、武术、厨艺等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孩子们可以利用鼠标拖动,手指滑动等方式简单操作,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其广泛的爱好。

其三,活跃儿童思维,树立自信心。孩子独立使用电脑、手机绘画、听故事、玩一些益智的小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必须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仔细的分析,开动脑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完成这个任务,从而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进而,这种思维习惯可以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事提供帮助。每完成一个活动,每过一个游戏关卡,对孩子都会有种激励作用,善加引导,可以使孩子更加自信,向往成功。自信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当然,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这些数码科技产品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欢乐,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

现在,很多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为可以用手指方便快捷的操作。一些父母又非常溺爱孩子,很早就为孩子买了手机,随随便便就把平板电脑当作礼物送给孩子。所以,很多孩子过早的大量使用了这些数码科技产品。尤其是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对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引导的情况下,其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它将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双重影响,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数码科技产品过早过多地使用影响儿童身体的发育。手机、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辐射,而儿童的头颅骨还比较薄,身体各部位都正在发育,经常使用辐射量较大。其次,儿童长时间盯着屏幕看,会导致视力的下降。相关医院曾做过儿童视力的检验统计,近三成的孩子眼睛存在散光、外斜、弱视、近视等症状,其中大部分与玩数码产品有关。

二、数码科技产品过多使用影响孩子情感的健全,使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一些儿童经常抱着手机或电脑,很少参与小伙伴们的游戏活动,很少与家人沟通交流,长期沉溺于电脑中,特别是一些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产生对这些数码产品,对虚幻的网络环境的依赖而渐渐忽视与人的交流,缺乏与人沟通的体验,不愿意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最终在个人情感上形成困惑,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交往能力差,但在虚拟网络中又与陌生人随意交流,不辨真伪,不明善恶,往往造成恶劣后果,其实仍然表现出其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的特点。

三、数码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影响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人与人的相处和交流可以形成人们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真与假,对与错,善与恶,在一些动画片中、网络游戏中区分并不明显。电脑不能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善于与人交流,只会与电脑相处的孩子,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有缺陷,而且也不利于其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国际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内容对儿童的毒害更为严重,更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四、数码科技产品的不当利用影响儿童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电脑上手机上,一些事没有做好或是没有完成还有机会,一些事做错了也可以再重来,会使儿童认为什么都不重要,还有机会,从而养成不负责任的习惯。在网络游戏中,砍杀、枪战等暴力情节司空见惯,有时还被披上正义外衣,但儿童可能并不清楚在现实中这些的严重性,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无意识甚至有意识地模仿某些情节,造成严重后果。儿童思想意识的不健全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数码科技产品正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要求我们家长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高科技产品,利用网络技术,发挥其有利作用,减少或避免其不利影响,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蓝天白云之下。

【参考文献】

[1]詹姆士卢格.陈德民等译.人生发展心理学[M]. 学林出版社,2010.

[2]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M].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

心理发展影响论文 篇12

关键词:职业发展管理,国有企业,心理契约,影响

员工的心理契约是现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同时, 员工的心理契约也是国企优化人力资源, 有效开发员工工作潜能, 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心理契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雇佣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契约模式。

一、职业发展管理与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综述

(一) 国有企业职业管理发展概述

国有企业是国家掌控下的一种现代化经济实体运营模式。国有企业属于政府管理和控制, 国企内部的决策都是由政府负责与参与。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国企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与成长。特别是现代化国企改革之后, 我国的国有企业扩大了自主权, 并且完整地建立了现代化的国有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一直主导着我国的经济命脉, 有着较大的社会地位。国有企业职业管理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行政化到去行政化化的历程。其中对于专门技术化人才的职业管理和培养, 开始形成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的特征和趋向。

(二) 心理契约相关概念综述

“心理契约”一词由美国管理学家施恩提出。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指组织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 要对付出劳动的个体的欲望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应和满足, 同时也是个体的欲望与组织目标中一种必要的平衡。“心理契约”虽然只是一种无形上的契约, 但在国企日常发展的过程中却发挥着比有形契约更为重要的作用。员工的“心理契约”与国企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互相矛盾的, 而是这二者在变换莫测的市场经济中通过明确自身的目标焦点, 并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了相互交叉的共同点, 这一共同点就是员工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国企本身之间存在的一种非显性的契约, “心理契约”的内涵在于员工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程度和对国企的满意度。员工的“心理契约”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会分为不同的种类, 比如交易型的“心理契约”是在员工与国企双方明确劳动报酬之后所产生的, 但这属于一种短期类型的“心理契约”;平衡型的“心理契约”则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 国企与员工之间的明确任务的契约;过渡型契约则是指国企向员工提供短期的报酬, 但是员工的任务目标不明确。

二、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 员工的“心理契约”包含较多的因素, 主要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个人的价值归属感、合理的报酬、自我价值被公众所认同、职业成长的机会、畅通的晋升渠道。

影响心理契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员工在工作中呈现出来的自身的心理状态、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 而组织对于员工承诺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并评价员工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员工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程度的认可和工作环境的态度是国企对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有效途径。国企对员工的心理契约进行管理, 很大程度是为了唤醒员工对于国企这类组织强烈的归属感, 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正因此, 国有企业要想让现有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优程度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就必须要合理有效的使用心理契约中的EAR循环模式, 在员工心理契约的建立 (Establishing, E阶段) 、调整 (Adjusting, A阶段) 和实现 (Realization, R阶段) 的过程中深入了解, 及时的把握住员工心理契约发展的态势。在了解员工心理契约的因素中, 国企应该及时调整国企内部的职业发展管理计划, 让激励这一因素成为员工心理契约中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使用激励因素时,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员工的个体差异, 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三、良好的职业发展管理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

(一) 有利于员工主动适应组织关系变化

员工心理契约在国企组织中的态度主要是通过员工对于现有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来体现的。员工对于国企的忠诚度则是在员工与国企组织进行契约签订的时候表现的。心理契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雇佣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契约模式。员工对于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与国企组织目标的发展, 其实是一个双向的感知过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让我国国企的雇佣关系也区别于以往稳定的关系, 而走向激烈的竞争。不稳定的雇佣关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更为脆弱, 同时, 这一现象也让国企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带来了一系列不稳定的潜在危机, 并对国企的长足发展构成一定的隐患。而良好的职业发展管理对于员工来说, 能够更加有效的明确国企发展的目标和其自身发展的道路, 从而也能够让员工很好地把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结合, 有利于员工主动的适应组织的关系变化和发展。

国有企业努力营造一个相对明确的职业发展管理氛围, 也能够不断提升组织内部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国有企业在建立健全国企内部的职业发展管理时, 要明确其管理的最终目标, 要能够有效的保障员工的个体发展愿望和适应性, 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契合程度, 不断开拓企业与员工之间沟通的渠道。这种创新沟通的方式方法得以让国企和员工互相信任, 在促使员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能够促使国企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二) 有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组织变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国有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有企业的收购和兼并对市场来说可以让资源优化配置, 但是对员工个体来说, 却是要不断适应新的领导阶层和工作氛围, 容易让员工的心理契约产生一种受到侵犯的感觉。在市场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之下, 原有国企的被兼并和被收购让员工极易产生不安全感, 从而减少员工的工作需求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 在这个过程中, 员工的心理契约也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当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企不断建立健全职业发展管理时, 也相当于给缺乏安全感的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而让员工积极的参与组织变革, 有利于推动组织的发展。此外国有企业的员工与其他性质企业的员工相比, 在心理方面也具有较大程度上的松弛感与危机缺失。

综合上述现象, 国有企业应努力做到让员工接受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思想, 通过业务培训来达成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以避免国有企业重建时的淘汰压力。在国有企业中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契合度, 使后者有着对职业的高度忠诚和执着, 会不断的追求新的目标, 也因此成为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更新的驱动力。

(三) 有利于员工与国企建立互相理解的信任机制

国有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完善并发展员工的心理契约, 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企业和员工的互相理解的信任机制, 从而促使国企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我国,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与此同时, 国有企业较高的人才选拔门槛也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相应的科学知识能力, 人才与国有企业互相衬托, 国有企业在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展示自身能力平台的同时, 他们也为国有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而在劳动合同签订的后期, 员工对于国企组织的内部结构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之后, 员工的心理契约上开始对国企产生一种较为信任的依赖, 并与国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国企在针对员工心理契约发展阶段时, 要及时观察员工心理契约的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 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进行职业发展的管理, 有利于与员工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的互相理解的信任机制, 有利于不断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同时也能将由员工心理契约给国企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在员工的心理契约中, 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会有着迥异的心理契约, 国企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某些情况较为特殊的员工个体, 制定相应属性的职业发展管理计划, 让员工感受到国企带给他的安全感, 让其能够感受到自身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才能有效的消除其心理契约中消极的情感因素,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国企日常的工作中, 促进国企和员工的双赢。让员工的情感能够回归到一种平常的状态的同时, 也能够为国企制定下一步的职业发展管理计划作铺垫。

参考文献

[1]彭川宇.职业承诺对知识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9 (12) :167-171.

[2]戴金珠.我国IT国企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5.

[3]高晓芹.基于心理契约的国企员工职业生涯管理[J].山东商学院学报, 2008, 22 (2) :47-50.

[4]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组织承诺的实证研究——对杭州三家合资国企的问卷调查[D].杭州:浙江大学, 2007.

上一篇:智慧农业发展策略下一篇:式粗滤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