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精选12篇)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1
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也是人才激烈竞争和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 心理健康已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保护当代大学生不受或少受网络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特征和成因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 他们思想活跃, 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交友, 希望被别人理解, 同时又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 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状态下, 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交流的内心需求。但是, 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 缺少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其行为易受影响。他们在网络面前有时缺乏足够的理智, 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 上网时精神亢奋, 下网后烦躁不安, 有些大学生宁可荒废学业也要和电脑网络为伴, 还有部分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误入歧途,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也屡见不鲜。那么, 大学生网络依赖有哪些特征?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大学生产生这样的行为?
1. 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
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 渴望友谊、理解和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和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 大学生的交往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他们需要了解别人, 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 需要爱与被爱, 需要有机会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和展示自己的专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 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 并表现出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 如多疑、害羞、自我封闭和社交恐惧, 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 而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他们自身价值的满足提供了便利。在网络世界里, 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和了解, 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 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这对现实中觉得处在卑微地位的大学生更有吸引力。在互联网上, 他们可以跨越时空彼此相识, 形成一种理性而又持久的亲密朋友关系。他们可以建立个人主页, 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资料, 通过双向或多向交流的网络载体, 让网友们认识和了解自已。通过这种交往,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得到实现, 自我评价也会提高。当自我价值实现时, 在主观上就会产生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 会觉得生活有意义, 使人充满热情。反之,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实现时, 就会缺少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 这正是一些学生沉湎于网络的内部动机。
2. 大学生通过上网进行心理宣泄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业负担较重、人际关系紧张、失恋、生活的窘困等等, 使他们对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大为不满, 严重的还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人的行为的“心理驱动系统”由两种心理倾向构成:一是寻求满足的心理倾向, 二是避免伤害的、防卫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在寻求满足、进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其产生避免伤害和自我防卫的行为, 以求获得心理的平衡。网络由于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为大学生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供了机会和场所, 通过此种方式, 他们宣泄被压抑的不良情绪, 并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因此, 网络极易成为许多大学生躲避孤独和排解心理压力的场所, 上网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松弛身心的一种方式。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 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 就如同人们喜欢唱卡拉OK、听摇滚乐、喜爱足球一样, 通过尽情的呼喊、喧闹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3. 大学生在网络中追求娱乐的心理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捷、无地域限制、拉近传播者之间的距离等优势, 它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文化和娱乐形态,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媒体可以汇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 在技术上实现了多媒体传播, 达到时空交融、视听兼备的综合性艺术效果, 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 打破了现实生活中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三足鼎立的势力划分。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和信息都是封闭的, 观众只能随着传播者的意图被动地接受媒体的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 网络观众可以主动接受所需要的信息, 随心所欲地点击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 成为媒体的一部分, 或与媒体传播者交流沟通。网上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在线电影和读娱乐性文章是大学生网上娱乐的重要形式。网络媒体把文字阅览、画面浏览和声音聆听融为一体, 将欣赏者的感觉全方位打开, 使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协同活动, 获得多感官刺激,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网络传媒具有的这些特征和功能, 正好同大学生追求新奇、浪漫、惊险、刺激的求知探索心理特征相匹配, 所以上网冲浪成为他们业余休闲的重要方式。
4. 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情感表达心理
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情感表达的需要, 这是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潜藏的极为深刻的上网动机。他们在网络中结识朋友, 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交流、尊重和满足。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满足对爱的需求的场所。在网络里, 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聊天、建立个人网页、网恋和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大学生的聊天中, 聊得最多的话题是爱情和友谊, 因为爱好兴趣不同, 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相互交谈、互相倾吐着秘密。在网络上, 他们展示的自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过粉饰的或者是理想中的自我, 他们在那里可以寻找理想中的自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可以找到没有缺点的恋人, 这种现代的、纯真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童话, 能够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浪漫爱情和真诚友情的渴求, 也可以慰藉深藏于孤寂的心灵。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幻想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经历它, 但现实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5. 大学生在网络中探索和尝试新生活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每天“三点一线”, 难免感觉到单调乏味。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一个人生理上和生物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是他们仍然不满意, 仍然不安宁”, 因为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因此, 追求新鲜感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的本性就是要不断地寻找和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大学生上网正是为了寻求这种不断扩展的、不断更新的、能够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 这种新鲜感包括惊奇、喜悦、清新和振奋。上网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自我狭小生活的空间, 认识和了解更广大的世界。
二、消除大学生网络依赖负面影响的措施
面对网络依赖的负面作用, 笔者认为防范措施不应是阻止学生上网, 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通过科学的网络管理和教育, 达到消除网络依赖的负面作用这一目标,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
当前, 大学生上网最大的问题是网络成瘾。实践证明,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等主渠道加强宣传和引导,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对信息的判断处理能力。学校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 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 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影响的能力。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要纳入平时的管理, 而不能放任自流。同时, 要对沉溺于网络的学生进行定期观察, 并及时和家长联系, 注重其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并及时备档, 建立心理档案。
2. 要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在大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起着不同的作用。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 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是当务之急。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硬件配备和对有关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 建立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又懂网络技术知识的师资队伍。
3. 要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和相关论坛的管理
根据教育部有关学校信息教育发展目标要求, 学校应成为学生上网的主渠道。建立校园网络, 学生既可以便利地在本校的局域网浏览资料, 也可以通过外联网站接入因特网, 搜索更加丰富的信息。校园网的最大优势是进行交互式教学, 满足学生参与讨论需求。为了满足学生交流和宣泄的心理需求, 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聊天室, 由相关教师轮流操作和做版主。这样, 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了解其真实心态, 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 坚持主流价值观, 因势利导地给予学生教育和帮助, 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 要加强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点, 某些人肆意在网上传播反动、低俗、淫秽等非法信息, 制造网上信息污染。高科技的网络在这些问题面前还显得很脆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尽快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把关工作, 把负面的网络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 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服务功能, 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规划部署。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要取得成效, 关键在于管理和引导, 我们要让正面的网络资源占据学生的网络生活。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 采取有效的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效应, 为大学生创造清洁、良好的网络环境, 让他们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钰, 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 2001 (3) .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潘琼, 肖水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3) .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2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中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逐年攀升,很多高校已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因特网。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一方面,网络能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力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投身到学习知识的氛围之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十分丰富,大学生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易沉迷于一些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丧失自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荒废了学业。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良性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本人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担当直接面向学生的班主任一职,几年来深入学生当中,已洞悉他们的个人发展倾向。因此,积极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更新与学习
就大学生而言,学习的自主性很强,有着广阔的空间,这就给那些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足的学校带来了挑战,使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知识的系统学习,知识的加深与渗透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延伸等。无疑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福音,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必要内容,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大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联通形成网络资源共享,使学生更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迈进。同时一些教学软件的推出,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也日益渐短。对于大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有些内容避免不了被当前社会所淘汰。这就预示着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必须要占用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弥补知识更新的缺陷。对网络而言,勿庸臵疑,能够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把最新的知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便于及时查阅与学习,为大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二)网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 在当今知识开放的时代,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促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学生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空前增加。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排解与释放,就会对个人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为他们提供了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网络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入,使大学生朋友可以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使你不管身在何方,身份如何,只要能接入网络,便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交互的了解。在这里,网络无疑是一片全新的天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使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
网络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自信。使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追求美好人生。通过遨游网络世界,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科技的份量。一批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而白手起家的中外名人涌现而出,如大学生最了解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最受中国网民喜欢的网上引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等。学生从他们的经历、成功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梦想。只要努力、艰苦奋斗,相信自己,就有可能通向梦想的殿堂。把这种自信带到现实中来,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三)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随着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大学生受到影响日盛。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因势利导,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对其积极影响更加全面。使他们通过网络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策,确定当前奋斗目标,增强爱国情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奋斗目标。
网络使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过去,传统大学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之上,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从而也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同时网络中大容量信息,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素材,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具时效性。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却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这种不良的网络环境,对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网上虚拟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个人安全等问题,一些组织或个人可以怀着特定的目的,制造言论、传播非法信息或诽谤中伤他人或误导青年学生。在一些西方大国,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强信息大国政治的、文化的扩张与渗透,网络上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谓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的宣扬,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挠,使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更重实惠,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薄,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同时使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有失偏颇,他们更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有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牟取暴利,宣传色情、暴力、沉沦等刺激大学生眼球的文化垃圾,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诸如此类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二)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现状及处境不甚满意。有的心比天高,整天夸夸其谈,总想超越他人,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人,而网络游戏则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心理满足。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达不到自已的理想。因此,选择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一旦从中寻出快乐,就难以从中走出来。比如,现实中的不如意,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发泄,级别高点可以带着大批“兄弟”到处砍人、厮杀。不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得到现实中很难得到的金币、金银手饰、武器装备等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具统治力。在这种虚幻的环境中,会使大学生依赖网络的情绪越来越强,上网成瘾已不再是不可思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长久下来,不但花费了大量金钱,还荒废了学业,摧残了精神。甚至造成心理畸形发展,心理变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上瘾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
(三)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上资源丰富,但良莠并存。前面提到的网络信息给大学生学习、丰富自己提供了源泉,老师也可以通过大学生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但不可否认,由于一些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这些在网络中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由于他们的思想长时间浸泡于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力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这些千变万化的信息,许多学生还没来得急理性思考与判断,就已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他们对于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却热衷于网上冲浪,网上谈情说爱,自我封闭意识更强了,对党的政策、理论的学习不屑一顾,对他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懂得珍惜。把国家昌盛、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抛在一边。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变本加厉。走思想上的偏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的安定。
三、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精芜并杂。当前如何让大学生从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尤为重要,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最后在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方面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鉴于目前大学生上网特点,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及相关政策来约束大学生一些行为,各高校应首当其冲。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各院(系)成立相应部门,学生也成立相应社团或者组织。其次实行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等方式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等不健康内容进行清理,并要求学生保证白天正常上课,晚上按时归宿。对及时发现的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做到“防微杜渐”。最后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使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的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各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党校、马列主义小组等组织,进行宣传教育。并用大量的正面信息来占领网上营地,形成讲正气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题
对大学生本身而言,他们更应洁身自好,端正上网动机和行为,但诸多网络垃圾文化、网络游戏的出现,使大学生对网络不能保持足够理性的头脑,对网络文化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故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控制文化主题乃当务之急。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3
关键词: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
通常大多数大学生遇到困境多以面对面的谈话的方式与朋友、家人或老师疏导。对于部分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的大学生而言,也许是由于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下,忽略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他们需要被陪伴,帮助疏解情绪,分析情况理清思路,必要的时候给予转介或者借助周边的力量。
1 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第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以独立的个体存在,拥有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约束。当然对等的,每个人也都没有权利干涉他人,因此在网络平台的这种规则下,能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求各自所需。
第二,在网络平台开放性的虚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不受他人的制约,按照多数人的意愿作为。约定俗成地各取所需。
第三,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天涯若比邻。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不是由网络自身创造产生的,而是由在世界各地的网民上传共享的。正是由于人们的需求与索取,把信息传输到网络中心,与大家相互形成帮助,才有我们现在这么便利的网络服务平台。
网络平台以其独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门窗,加速了塑造完整个体,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帮助,同时也加速了其传播运用,并始终坚持网络对于大学生伦理道德及健康发展发展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窘境
2.1 社会现实
在按部就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抱着继续读高中的心态,高中读完抱着接着念大学的心态。然而,大学生活的突变与全日制的中学教育产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从前在大环境下知晓自己想要考取哪一所高校后,奔着目标前行便万无一失。大学生活却多了大量的自主选择,一旦有了选择的我们便慌了手脚。
2.2 互联网的普遍
从互联网的情况来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我们随时随地的接收着最新的信息,信息的膨胀将我们的神经放大。而从信息时代的崛起我们看到了,鸡汤类的言论却很受欢迎,但从某些角度来看,并不具有实践意义。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出现,还是需要依靠个人处世能力来解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抚慰的产品成为心理问题的一个廉价的替代品。
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基本性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且不被大学生群体广泛接受。
3 原因分析
3.1 国民性格
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东方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有关系。
第一,东方人的含蓄内敛的风格有时候羞于与人们以种面对面的直白诉说的方式来倾谈自己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的事情,公开这些会伤及自己的自尊。这涉及中国独有的“耻文化”现象。
第三,大学生的戒备心比较强,在一个缺乏信任感以及初来乍到的陌生环境里,泄漏自己的秘密往往有安全上的顾虑。
第四,大学生在步入大学后,自身的塑造可能还存在不足,往往不善于表达,却很善于忍耐。不到即将崩溃的边缘,不会去求助别人。
3.2 文化传统
从历史上看,有很多西方传过来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东方人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理论和产品也不一定适合中国。
反观我们,与西方正相反,我们总是在熟人面前尽力保持固有的印象,生怕出现了一丝差池而形象尽毁,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为循规蹈矩、审慎中庸不要极端。对于变化,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因为变化让我们觉得不安全。在这种国民性格下,总有股力量在说绝不能出格。
3.3 心理冲突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常会存在多种动机,面临多种选择。如果这些动机彼此不相容,相互不可兼得,在选择上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个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4 如何处理
就现状看,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大學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心理素质,是确保他们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第一,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
第二,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
第三,执行的心理过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第四,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第五,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第六,人际关系和谐。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
第七,社会适应正常。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甚至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在一个充分成长的社会里,很多问题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发生。人本身需要有抵抗力,而增强人的心理抵抗力,是低成本的,可实现的,而且是终生的。
参考文献:
[1]裴文翠.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付卓荦.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2009(02):75-77.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4
一、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体现
1、网络对大学生“三观”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 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 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 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对大学生情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发展中需要情感的表露, 需要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在网上, 大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思想感情的机器, 无论网页再精彩, 再生动, 也是一种机器的界面。网络只是以程式化的方式展示和传递信息, 人们无法体验与感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 久而久之, 必然引起情感匮乏和冷淡, 在现实中不愿表露情感, 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情感表达, 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出现情感异化与迷失。
3、网络对大学生工作和生活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对网络的依赖乃至于迷恋, 使得大学生人际接触大量减少, 代之而来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由于热衷于虚拟交往, 造成对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疏远, 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疏淡, 交往能力下降, 个人又易产生焦虑、孤僻和压抑、冷淡等心理障碍。同时, 上网使大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 集体意识淡薄, 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4、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最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自由传播, 但网络的发展也引起了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 影响了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同时信息垃圾也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污染大学生心灵, 误导大学生行为。
5、网络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负面影响。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迷恋于互联网以后, 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 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 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 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存在的差距, 激发他们的成材欲望与自我意识。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的价值感和自豪感, 从而觉得生活富有意义。在现实中体验自我, 而不是通过网络。不断完善自我, 树立正确的自我角色。
2、加强网络意识教育。
要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使用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有选择地借鉴, 有鉴别地吸收, 培养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3、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 可利用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等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其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中, 对预防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
4、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 养成自律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和培养, 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 (大学生) 的内在自觉性, 即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 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对自我进行磨练和自省。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所能, 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 为社区服务为人类社会服务, 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充实人生、学会协作、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强化网络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5、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
这样学校可以保持对网络的了解、知情和监控, 既争取了对网络的主动权, 又增强了对网络的可控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 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转移到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上来, 促进了身心健康。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既反映了大学生在网上获得自我实现、自我宣泄、尝试新生活的心理, 也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想摆脱那种空虚、无聊、颓废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然而, 网络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这种情况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负面影响,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年。[1]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年。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篇5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求接触新鲜事物,互联网的迅猛普及给了大学生放眼世界纵览全球的视野,提供给大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与平等直接的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大学生毕竟心智尚未成熟,分辨能力仍显缺乏,过度依赖网络荒废了学业,疏远人际关系,甚至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误入歧途。基于这一认识,我对河南工业大学08级工程管理专业约70名学生上网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显示,对于学生上网做什么的多项选择问题中,47%的学生选择收发邮件,54.5%的学生选择浏览新闻,34.5%的学生选择游戏,61.6%的学生选择看电影,52.2%的学生选择听音乐,51.7%的学生选择聊天,50.2%的学生选择搜索资料,36.6%的学生选择下载软件,22.6%的学生选择浏览论坛,20.3%的学生选择更新主页。而根据CNNIC调查,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8.6小时,在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中,前十名依次排序为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视频,搜索引擎,拥有博客,电子邮件,网络游戏,论坛, 网络购物。前九名均为普及率在50%以上。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消遣娱乐,辅以搜索数据,数据共享。
调查也显示,86.3%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网络上最大的污染问题就是黄色污染较为严重,网络的全球化使这些黄色信息毫无保障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对网络社会的污染和威胁。据有资料显示,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0%的与色情有关。在调查中发现,19.2%的学生曾经无意中去过色情网站,12.2%的学生因好奇偶尔点击色情网站,甚至有8.5%的学生经常光顾色情网站。
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在调查中得知,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有他的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是全球的,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不易控制的特点。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使虚拟社会化成为可能。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正在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中有大量与我们传统的主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很不利的,特别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引导不当,可能致使走上反社会化的道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我认为,为使网络能更好的发挥正面效应,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一,号召大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中明确提出了“五要五不”,其中包括: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二,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减少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夜不归宿的现象,由此减少学生沉溺于校外网吧的机会。三,通过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认清电脑和互联网络只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一种“工具”,大学生应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四,要让大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己控制上网时间:如在上课和学习的时间决不去上网,不超过自己事先规定的时间上网。五,加强健康保健意识,使大学生远离网络沉溺。学校或社会有关团体应组织一些专家讲座,使他们了解沉溺网络对身体的危害,从而保持上网行为活动的科学性和警惕性,做到有节制地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观;心理素质
一、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现状
在信息化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网络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三大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习惯上被定义为“第四媒体”。网络自产生以来,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自然是巨大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013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从网民年龄结构分析,网民中2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0.4%,年龄为10~19岁的网民占到24.0%,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5.1%,如图1-1。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而走在网络时代前沿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从网络的特征来看,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多元性、虚拟性以及内容的广阔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来说,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大学生扩大了感知事物的范围,扩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渠道和范围,同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形成误导。
图1-1网民职业结构图
(一)校园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害影响
1.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致使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他们一旦在网络上受挫,就会认识到网络虚假的一面,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这种怀疑的态度形成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2.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虚拟性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和多元性让许多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在网上泛滥。在互联网中流传的网络文化中,不仅有宣传真、善、美的,也有鼓吹假、丑、恶的;不仅有赞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也有为资本主义歌功颂德的;不仅有宣传集体主义的,还有赞扬极端个人主义的。而当代大学生一般都处在青年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互联网上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再加上我们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阅历浅薄,也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在思想上极易迷失方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校园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益影响
1.网络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网格既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又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又能激活现代学生的思想,网络让大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增加了信息量。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助,宣泄不良情绪。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向网友倾诉的同时,也能得到网友的关心和安慰,获得心理支持,或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安慰,达到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这种匿名的交往方式可使大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
2.网络传播新闻的快速及时性,有利于大学生发现社会的真、善、美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了,这十大人物感动我们的事迹很多都先来源于网络,网络让我们最先看到和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网络报道的感人事迹冲击着人们的良知,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和个人的行为自主性都比较突出的网络大环境之中,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结构尚不完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修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铸造的,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表现和倾向,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避免或消除负面影响。
1.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坚持进行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抓住网络宣传快速及时性,坚持进行先进典、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78%的学生认为在网上看见先进典型广事迹对自己有影响和触动。
2.不断丰富优秀的网络文化,用健康的网站来吸引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宣传那些健康的、积极的网络文化。宣传的材料应该图文并茂,多选取那些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选取那些大学四喜闻乐见的素材,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此来达到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目的。
3.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建立健康、专业的校园网络平台。大学校园应建一个满足大部分学生日常上网需要的校园网吧,建立健康、专业、能发挥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的校园网络平台。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双,又约束了学生,防止他们在社会上的黑网吧受不良影响。
4.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查,让大学生远离色情、暴力、虚假信息。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这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发展颇为不利。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在技术上采取相关手段,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各种信息的源头加以审查,对于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信息我们应该加以宣传和鼓励,对于那种宣传暴力、色情、虚假的信息和鼓吹资本主义的信息坚决予以封杀,绝不让这些信息进入互联网,同时要查清这些垃圾信息的发布者并严格依法处置相关人员。
四、小结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载体,以它独有的特性吸引着广大学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形成,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让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用平台。
参考文献:
[1]林永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第29期:80-82
[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8188.htm
[3]陆玉林,常晶晶.我国青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4]石书臣,唐海玲.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03)
[5]杨燕.网络对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2008,(04):145-146.
[6]甘容通.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07(4):137—138.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7
1.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瘾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一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其典型症状是: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思维模糊、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走火入魔”,出现体能衰竭或精神异常。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现逃避现实的心理迹象,越来越愿意呆在网上,和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我校曾有一名学生,2000年开始上网时,仅仅是为了打发周末闲暇的时光。随着在网上呆的时间越来越长,“黑客攻击技术”、“色情图片”、“网上聊天”等逐渐让其痴迷不己,于是便不分昼夜和网友聊天,下载各种攻击软件和“有趣图片”。无法自拔的他,成绩下降了,身体也不行了。上网咨询心理专家得知这就是“网络综合症患者”。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地区也有过报道。心理卫生专家呼吁网民一定要注意上网心理卫生,同时也提醒家人和老师注意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 人际关系障碍
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而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
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可以起一个甜蜜动人的女性化昵称,扮演爱情天使。正如一个老师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者。”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人格障碍
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由于大学生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言行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
双重或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两种或多重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由于虚拟社区和聊天室普遍采用化名式的“网名”,大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一位l7岁的男学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公开承认自己曾经用18岁女孩的身份在虚拟社区生活了近3年时间,结识了很多网友。最后他还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以后不能再用这个网名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的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二、引发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
学生网恋、失恋、多角恋爱等都是网络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情感问题。网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网恋,生活中的网恋故事也多如牛毛。电脑网络在时刻忙于上演那成千上万的爱情喜剧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吟诵不计其数的失恋故事和叹息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一方的爱情之火被撩发得愈燃愈炽时,点火者却突然从网络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除此之外,“见光死”也是众多网恋故事老套的结局。网络让爱情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提高,也让失恋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地提高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动状态,失恋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正如网恋可以让人品尝到如现实恋爱同样的甜蜜一样,“网恋”后的失恋也同真实的失恋一样让人寝食难安。
三、安全焦虑
网络人际交往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学生以为呆在门户紧闭的自家卧室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是最安全不过的了。这里既不可能被人发现,也不可能被人偷窥,更不可能受到侵犯。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事实上,这个貌似安全的地方却隐匿了太多的不安全因素。不仅电子邮件随时可能被人轻而易举地偷看到,连电脑上的全部信息都可能被浏览或破坏。最近美国发生的一个网络偷窥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二十岁的美国女孩艾密在网上被偷窥达数年之久,犯罪者甚至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网站,还在网站上发表了关于艾密之死的故事。但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直至最后罪犯朝艾密的轿车撞去,并且朝艾密的头部连开数枪。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交际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另外,这种虚假的安全感也使得网络犯罪更加猖獗。一些网络罪犯或违规者出于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疯狂实施其犯罪阴谋。
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在网民头上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偷窥,担心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色色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它犯罪-CIH病毒、HAPPY病毒、梅梨沙病毒、宏病毒、千年虫、爱虫、黑手党小子和最近的冲击波等等搞得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更有很多家长为子女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成长感到担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武汉市41中初一女生袁某,瞒着父母出去约见网友,一直下落不明。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本市某职高学生高某被网友约到广州见面后,被逼使用假币从事犯罪活动,当他拒绝后被打得遍体鳞伤弃置荒野,幸亏警察发现才救了他一命。另据中新网北京消息:最新调查显示,有近3成新加坡中学生表示曾到访色情网站,其中3%还是“常客”,他们浏览这类网页的时间甚至比成人更多,但许多家长对此却懵然不知。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电脑网络这个人们广为依赖的“宠儿”仿佛一夜之间又变得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让人惶恐与无所适从。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8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渗透,具有独特的文化形式,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2013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从网民年龄结构分析,网民中2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0.4%,年龄为10—19岁的网民占到24.0%,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5.1%,如下图所示。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而走在网络时代前沿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2.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益影响
2.1 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助,宣泄不良情绪。在校园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向网友倾诉的同时,也能得到网友的关心和安慰,获得心理支持,或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安慰,达到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这种匿名的交往方式可使大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增强自信。
近几年,校园网络文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大学扩招,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学生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空前增加。校园网络的隐蔽性让大学生匿名进入网站,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缓解所受的压力。校园网络的开放性以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等特点成为大学生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圣地”。校园网络的平等性摒弃了现实生活高低贫富概念,只要能接入网络,便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相互了解。
2.2 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扩大了范围,间接地促进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和开放思想意识的增强。
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扩大了感知事物的范围,使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不断丰富知识,了解更新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著增强,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3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大学生道德自主性。
网格既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又有利于他们社会化,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又能激活其思想,网络让大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在网络海量的知识影响下大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3.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负面影响
3.1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虚拟性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和多元性让许多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在网上泛滥。在互联网中流传的网络文化中,不仅有宣传真、善、美的,而且有鼓吹假、丑、恶的;不仅有赞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而且有为资本主义歌功颂德的;不仅有宣传集体主义的,而且有赞扬极端个人主义的。而当代大学生一般都处在青年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互联网上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阅历浅薄,也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思想上极易迷失方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
3.2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致使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 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一旦在网络上受挫,就会认识到网络虚假的一面,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这种怀疑的态度养成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4.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完善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关于“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的科研小组以“校园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影响”为主题对宜宾地区大专院校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情况。除了发放调查问卷外,还对部分个案进行了访谈,进而就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和个人的行为自主性都比较突出的网络大环境之中,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结构尚不完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修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树立的,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表现和倾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避免或消除负面影响。
4.1 不断丰富优秀的网络文化,用健康的网站吸引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宣传那些健康的、积极的网络文化。宣传的材料应该图文并茂,多选取那些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喜闻乐见的素材,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目的。
4.2 培养学生上网自律性,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自我约束力较差,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形成鉴别网上内容的能力,主动抵制网络不良文化;引导学生把有限的上网时间用于业务学习,查阅学习资料、拓宽学术视野,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
4.3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查,让大学生远离色情、暴力、虚假信息。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这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发展颇为不利。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技术上采取相关手段,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各种信息的源头加以审查。对于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信息,我们应该加以宣传和鼓励,对于那种宣传暴力、色情、虚假的信息和鼓吹资本主义的信息坚决予以封杀,绝不让这些信息进入互联网,同时要查清这些垃圾信息的发布者并严格依法处置相关人员。
4.4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网络技能和道德感染力。
教育工作者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于律己,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在与学生交流的言谈中传递自爱、自制的“慎独”精神,呼唤起学生骨髓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使大学生们学会孝敬父母,关心朋友、诚信做人、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其次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熟悉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最后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定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
4.5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政府作为统领全局的机构,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首先应当立健全对网络行为的有效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警察”一定程度上能检查网络信息发布的合法性,构筑“信息海关”,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5. 结语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9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 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提高适应能力, 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2. 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过渡时期, 也是个人性格形成、人格完善、自我意识统一的关键时期。然而,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大一新生一进大学校园, 处于“断奶期”, 新环境不适应, 生活不能自理, 学习不能自主, 人际交往不顺畅, 孤独、自卑、焦虑、敌意、恐慌、抑郁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内心深处迫切希望有人指点迷津, 能早日走出困境。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模拟社会情境, 活动过程中自由、安全的氛围、人本主义的理念、真诚互助的模式, 不仅能够对每一个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能够使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生活方式等影响深远。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3.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团体心理辅导中, 团体成员通过讨论、交流, 彼此传递、交换有关资料和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与技巧,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通过积极主动地观察、学习、体验, 从而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改善, 有利于进行自我教育。
(2)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准确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氛围。团体成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大胆地敞开心扉宣泄情绪, 诉说苦闷, 释放压力, 能得到其他成员的关心、帮助、安慰和呵护, 能体验到来自团体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和团体成员的距离越来越近, 关系越来越好, 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同时对他人的信任度也油然而生。团体成员在互相倾诉心声、讨论遇到的困惑、困境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过程中, 他们的情感、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恐惧、愤怒、对抗、严厉、怀疑、沮丧、羡慕、嫉妒、敌意等都可以被辨别出来, 团体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消除一些心理压抑的行为, 合理宣泄情感, 在互动中碰撞、交流并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 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抗挫抗压能力增强。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 篇10
一、大学生心理环境的概述
心理环境, 指主体所能接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所产生影响的信息总和。心理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外部信息对于人们的心理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多向性的, 充满随机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人们心理内环境的改变, 而正是由于心理内环境的改变, 才使得人们的心理障碍产生或消除。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 被个体心理结构所接纳, 成为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一个相容的、和谐的组成部分, 个体心理结构变化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则不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而当某些信息既不被原有心理结构接纳, 又不能使个体心理结构发展到一种新的平衡态, 则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二、影响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都是家庭培养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 事实证明, 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 性格通常是开朗和乐观的, 容易适应新环境, 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相反, 在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往往性格孤僻, 容易导致自我封闭, 心理异常。统计来访的大学生, 发现, 82%的同学产生的性格内向、自卑、害怕人际交往等心理障碍的原因均不同程度的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因素。
2、校园环境
大学生活的独立的生活方式, 自主的学习方式, 专业化的学习内容, 激烈的竞争环境, 打破了学生们印象中的象牙塔般的平和环境的想象, 滋生出了孤独、空虚和落寞的情绪, 导致一些学生害怕考试, 害怕与人接触, 害怕参加各种活动的现象, 这种情绪不仅妨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同时, 社会上的一些低级庸俗潮流通过多种渠道向校园辐射, 使原本单纯的校园滋生了不健康现象。比如, 追求新潮, 热心于牌桌、酒楼、网络, 流连于花前月下, 考试作弊, 弄虚作假现象等, 出现了大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得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沮丧, 失去了朝气和活力。
3、社会环境
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 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 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促使大学生们产生很多无所适从的焦虑感。此外, 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的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通过对刚入学不久的新生进行调查发现, 有21.59%的学生表现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
三、改进心理环境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个性萌芽期大多是在家庭中渡过的, 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影响很大。
家庭关系和睦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其次, 家长应经常留出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及时与他共同探讨, 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 家长应区别对孩子的爱是关爱还是溺爱, 应该在爱护自己孩子的同时, 让孩子学会如何来爱他人。
2、高校设置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 但仅仅还处于初级阶段, 并不能适应目前心理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机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与咨询。
第一, 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 改变学生们害怕心理咨询的不正确认识, 通过设置心理信箱、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心理访谈室, 利用校园网络咨询等多渠道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让大学生了解本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了解造成心理障碍的成因, 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学习调适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 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是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建立和培养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教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作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培训, 成立了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学院为老师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长短期培训, 提高了他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第一战线”的作用。
3、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社会经验少等问题, 他们对社会既向往又担忧, 而社会实践对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心, 保持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通过组织假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各种社会实践, 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 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培养出自主、自强的创新精神,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要: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中, 心理环境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改进心理环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心理环境,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周家华, 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篇11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1.前言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已经是现代健康的重要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独生子女人群日益扩大,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出现了很大的困扰,检测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经把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际上,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担任着让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任。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2.1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超过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合格率仅为20%多,心理健康的优良率不足10%。。从以上看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没有独立意识,依附心理严重,自私自利,缺乏自信心、责任感和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没有奋斗拼搏的精神。
2.2原因
2.2.1家庭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甚至是两个家庭就一个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康,还有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单亲家庭等,让孩子心中有了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2.2学校教育的不重视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校片面过度追求升学率,不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因升学压力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2.2.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一些庸俗的信息走进了当代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刚从中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出来,脱离了父母的谆谆教导,没有学校亦步亦趋的严格管理,再加上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严重侵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
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1体育锻炼能促进躯体器官发育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为人的大脑提供能源和营养。有资料表明,喜欢运动的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细胞比一般人的多100-150万个,血液循环量能够向大脑组织提供更充足的氧和营养。其次,体育锻炼能防止大脑过度的疲劳,适量的体育运动还能增强智力。另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和提高。
3.2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源头,建立强烈的自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培养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就是在尝试中不断进步,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得到一个又一个突破。例如跳高项目,就是一个不断挑战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超越中获得自信。而且经过体育锻炼男生体格健壮,女生身材苗条,也是美的展示。体育的魅力有就在此,在失败和成功中找到自我升华的感觉,增强自信心。
3.3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压力、挫折越来越重,大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对现阶段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活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体育活动中,处于落后,不气馁,咬牙坚持,努力追赶;处于领先,不骄傲,继续努力,保持优势;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4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双方在对等的规则下进行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集体项目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因此,要求每参与者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为加强和发挥集体力量而努力。不但使集体的目标能够实现,也能让个人的水平尽情发挥。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精神。
3.5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也越来也快,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而体育活动是人与社会很好的接触方式,能增加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体育活动能让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到满足感,找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丰富个人的生活方式。学校体育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有效的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爱护自己,关心他人,热爱社会,培养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生观、价值观。
4.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生存的需要,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我们应有效的利用体育这个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开拓一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出一批身心健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运铭.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2):99-100.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3,39(1).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4]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1.72-74.
[5]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王华叶.林岭.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剖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8.108-109.
[7]方向英.试论学校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世界.2008.10.37-38.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篇12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 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社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的益处是公认的事实, 学校体育活动是指余暇的身体活动, 是以保持和提高体质为目的的有计划、有内容安排和重复从事的身体活动, 是心理娱乐和身体锻炼的综合性活动, 具有自主性、灵活性、选择性、社会性和娱乐性等特点[1]。国际运动心理学1994年发布了“身体活动和心理效益”宣言, 肯定了体育活动对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积极作用[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河北沧州某高专院校大一年级的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44人, 女生56人, 平均年龄19.8岁。
1.2 研究方法:从2010年12月份开始, 利用课余时间, 在口腔
10-1班、10-2班开展体育活动。内容是篮球、健美操和太极拳练习, 活动强度为每次60分钟, 每周2次, 以小组活动为主, 分为篮球组30人, 健美操组40人, 太极拳组30人分别在学校体育场、篮球场开展活动, 活动期间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并且在指导的过程中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 加入一系列体育游戏, 试验周期为一学期。
1.3 测试方法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 90, SCL 90) 进行测试。此表包括90个询问题目, 隐含着10个因子:躯体化 (F1) 、强迫症 (F2) 、人际关系敏感 (F3) 、抑郁 (F4) 、焦虑 (F5) 、敌对 (F6) 、恐怖 (F7) 、偏执 (F8) 、精神病性 (F9) 及其他 (F10) ;采用集体问卷测试, 无记名答卷, 统一指导语[3]。针对研究对象在体育活动训练前和训练一学期后分别进行一次测试, 比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1.4 数理统计法:将所测量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显著性标准选择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在“躯体化”因子上, 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 随着学生锻炼时间的延长, 体质的不断增强, 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在“人际关系敏感”与“敌对”因子上, 实验前后也存在显著差异, 因为学生所进行的体育活动都是群体行的活动, 在活动中彼此交流, 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使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除了隔阂与敌对情绪, 增进了友谊;在“焦虑”、“忧郁”因子方面, 实验组的结果呈显著性差异, 说明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保持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在“强迫”、“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 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些心理因子所涉及的社会因素较多, 仅进行体育锻炼不能使学生在这些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化。
2.2 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由表2可知, 对篮球、健美操和太极拳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发现, 3组各因子总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各组均值进行配对比较后发现, 篮球组各因子上得分高于健美操组合太极拳组,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是球类运动对抗性强, 运动强度大, 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5];太极拳组各因子上得分低于篮球组与健美操组, 原因可能是太极拳练习重在养心, 要求清静无为不苛求自我, 泰然处之的自足心态。通过自我意念控制, 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 有利于消除烦恼和内心的冲突, 获得心理的平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通过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建议
3.2.1 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充分结合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特点, 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体育游戏, 目的主要是使游戏能反映动作的性质、组织的特点, 以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课前选择游戏时, 应注意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发展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 又具有很好的心理教育与社会培养作用的游戏[6]。课中进行游戏教学时, 应向学生说明体育游戏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使学生明白做该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兴趣, 还要达到锻炼身体、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还要使学生领悟这一体育游戏的心理教育作用和在培养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3.2.2 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课外活动形式应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相匹配, 并适当地改变活动规则;结合项目的特点广泛采用集体项目的竞赛与表演形式, 如游戏、竞技比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在经常化、普遍化、多样化的竞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与形成运动技能。
3.2.3 体育活动的形式与项目要多样化
课外活动的形式与项目要多样化, 不拘泥于淡出的教学, 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7]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为他们安排组织符合其健身条件的锻炼手段和方法。
培养大学生体育开拓创新能力能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活动能使人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使许多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 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体育活动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于胜利、团结奋进等个性品质。因此, 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通过调查沧州某高专院校学生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 发现实验前后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各因子总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
参考文献
[1]季浏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5-8.
[2]陈作松, 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80-84.
[3]张运生, 高留战, 杜富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4]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141-143.
[5]张晓虹.体育运动习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47-50.
[6]李南.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今日科苑, 2008, 12 (4) :265-266.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推荐阅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09-19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辩论赛06-01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08-28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10-28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08-29
现代信息传媒对大学生影响05-10
论理想对大学生的影响09-27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06-09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