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2024-08-28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精选4篇)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篇1

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分析

摘 要:人格就是一个人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道德质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与网络联系最紧密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几点关于塑造健康人格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大学生;人格;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83-02

人格一词,内涵极其复杂,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在《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实务》中认为“人格,亦称个性,是人与人相区别的特质或个人特征。人格反映了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同时又是通过动态的心理行为表现出来的”[1]。人格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时代背景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然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的重要群体,而网络信息也给他们带来了影响。他们不仅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展现自己才华,而且大量垃圾信息的存在和泛滥,使一些高校学生误入歧途而不得自拔,从而形成障碍人格。

二、网络信息环境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是时代精神与自身特点相融合的综合反映”[2]。网络环境能够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塑造健康人格的功能。

(一)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内部冲突得到缓解

在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创造的人格结构模型中,人格的结构被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一个人要把持身心健康,要生活得顺利而有效,必须依赖人格三种力量的均衡协调,一旦不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心理失调。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之中会令大学生的超我、自我压制本我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焦虑、紧张、压力增加,引起大学生人格内部冲突、心理失调。“网络环境能够提供给大学生匿名的个人身份,使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对本我的限制作用减弱,给予本能快感和无意识中的焦虑的释放以极大的空间,因此它很容易成为宣泄的场所”[3]。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本我欲望,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自己的关系,缓解大学生心理冲突。

(二)有利于大学生开放性人格发展

开放观念是一种面向社会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观念,是一种跨时空、富于创造力的优势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对以往大学生的描述。在网络信息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开放,当今的青年学生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环境之中,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开拓创新,因而树立了一种开放性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开展社会交往,视野开阔而不狭隘,思维活跃而不僵化,标新立异而不墨守成规,敢于开拓而不畏缩。同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也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在传统与现代的两个维度摇摆,他们的人格也表现为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交融。这种交融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辩证思维,开阔眼界,从而有更为综合的视角审视自我人格特征。

(三)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网络信息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首先,网络信息复杂多元,能够让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大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认识复杂多元的社会,从而根据这些信息,采取正确的行动,接纳与容忍世界的本来面目,依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其次,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大集体中来,在网络中交友、聊天、论战等,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人,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由于网络生活的隐匿性等特点,在网络虚拟生活中,大学生们不必顾虑太多的社会现实因素,在网络中能够较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真实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不用矫揉造作或装模作样。

三、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雅克?德洛尔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就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受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评估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4]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出现了一些迷茫和冲突,甚至导致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一)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错位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往往也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错位。在网络虚拟生活中,由于网络生活的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偏向选择一个角色定位,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网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向往的社会角色的写照。因此,人们在网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混乱,自我认知错位。当代大学生基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往往存在着主观偏激、固执己见和自我调控能力差等缺陷,会出现自卑、抑郁、羞怯、急躁和孤独的心理困扰,在意识品质上显得相对脆弱,适应社会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就畏缩,进而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二)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

信息网络使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网络生活的隐蔽性为大学生放任“本我”发展提供了机会空间,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网络信息复杂多元,各种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黄色暴力信息等鱼龙混杂,现代利益多元化之下的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给大学生的道德思想以有力的冲击。而高校青年学生已经厌倦了被动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并且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而在思想和立场上发生动摇,导致理想和信仰的缺失,容易受现实物质利益的诱惑,唯利、唯名是图,从而使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蔓延,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和功利化的倾向。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篇2

一、网络成瘾导致自我分裂和异化

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是发展人格的自我同一性, 即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的一种心理过程, 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就逐步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形成爱和关心他人等品质。网络中角色虚拟、身份匿名, 出现的多元化自我, 既有统一的可能, 也有分裂和异化的可能。在网络交往过程中, 许多现实社会规范、规则、道德控制在虚拟世界中冻结了, 许多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开始恣意表现自我, 放纵自我。他们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和满足的事情, 在网络世界中逐一变成现实, 得到了满足。他们在表现自我时, 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此外, 某些大学生上网是为了发泄不满, 逃避社会, 却在网上遇到充斥的色情图文、脏话、无聊的贴子、庸俗的话题等等亚文化现象。这些亚文化被学生不加反思地接受, “使主体性意义上的自我被主体间性意义上的自我僭越, 使自我丧失最基本的同一性, 即为了自我的多元化和经历多种可能的生活, 付出了自我断裂和碎片化的代价。”[1]“我是谁”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变得复杂或扑朔迷离。

在许多情况下, 放纵比自制更容易发生。一些大学生一接触网络, 便被“一网打尽”, 成了网络“瘾君子”, 结果便可能导致一系列网际自我异化现象。“所谓自我异化, 是指自我的行为后果减少了可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幸福 (同时也未必增加了他人可能的幸福) 的现象。网际自我异化特指自我醉心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收集, 专注或痴迷于通过网络电子化身所拥有的虚拟生活, 但结果并未使自我获得稳定的满足感, 甚至加剧了焦虑, 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1]具体而言, 由网络沉迷和沉溺导致的网际自我异化大致存在以下情况。[1]

1. 数码焦虑。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经济、加速生产、丰富生活, 但其发展的迅猛速度和势头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讯息密集”的社会,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数码焦虑症状。这种数码焦虑的实质就是自我恐惧。大学生主要是害怕跟不上网络的快速发展, 怕掌握不了新的网络技术而被淘汰。正如一位求询学生所言:“网络发展一浪高一浪, 一波比一波快, 这么快的更新速度, 真叫我紧张。”[2]

2. 自制力丧失。

虽然网络空间的许多活动只是一些受到程序设计限制的重复性和缺乏真正的创造性的活动, 许多人依然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其原因有二:一是网络空间给人以易于控制环境和表达自我的感觉。二是网络空间中有一种类似于博彩的强迫机制。具体而言, 网络空间对地理空间的超越和交往的匿名性等因素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激励机制:当你无目的地向陌生人发出了你的信息之后, 要么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得到回复, 要么干脆就收不到, 这种不确定性的回应类似于博彩游戏中对重复行为的不确定性奖励所带来的刺激, 它使人们为了等待不确定的奖励而沉溺于网络空间。这两个因素使得网络沉溺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决心就很难摆脱上瘾的状况, 进而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符号化的间接交往引发人际冷漠和信任危机

“网络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情感危机。个人只要进入纵横交错的网络, 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机器”, 活动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环境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方式。而人际之间的情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特别是直接交往来维持。社会心理学家Mehrabein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际之间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 如眼神、姿势、手势等传播的。当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和互动增多时, 就会进一步增进了解、理解和同情。而网络所能给的只是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所造就的书面语言 (尽管现在能够进行音像交流) , 人们在网上直接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而非活生生的人, 远不如现实社会人际交往而获得的情感更真实。另外人们沉浸在网络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减少了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和社会其他人的接触机会, 亲情、友情、同学情变得疏远。网上交友的机会增加了, 但现实生活的交往机会减少了, 无形中缩小了个人的生活圈, 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和冷漠, 也陷入一种内在的心理孤独。关于这一点, 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佐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 美国网民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超过5小时, 其中1/4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由此学者提出怀疑: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领导此项研究的黎艾教授指出:“我们已从一个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相互往来的世界迈向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心理学家克劳特主持的一项调查也表明, 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调查对象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 孤独感加剧, 电脑使用得越多, 孤独感和压抑感便越强。可见, 在主体交流上, 远距离拉近, 而眼前的事物却被拉远。“自闭”心态使主体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也漠不关心, 走出虚拟社会则焦躁不安, 情绪低落, 甚至对现实产生极端的反感与抵触情绪。[3]

真诚守信是现实社会交往所提倡的基本准则。但在网络社会中, 由于它无主控中心, 人们以“符号”进行交往, 在这个“非熟人”的社会中, 谎言对说谎者几乎是无害的, 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欺骗。可以说“网络交往的基本游戏规则是, 人们所说的不一定是真话”。[1]人们难以判断对方言论的真实性和真实程度。网民可以隐去真实的社会身份, 甚至以多个虚拟身份进行交往, 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这就使许多网民以游戏的心态上网进行交际, 从而造成人际信任危机, 人们对网上人际交往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感, 不敢轻易相托。现实社会中的诚信机制在网络中明显弱化, 网上交往为虚假的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人际关系的出现和扩展提供了方便。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显示, 大约50%的网民曾在网上撒过谎。另一份调查表明, 46%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 其中86%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勾引”过男性。[3]当这种网上虚假言行, 带到现实社会中, 容易造成网民的人格分裂, 也易加剧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三、充斥的色情内容导致性罪错感与错误的性认识

网络因其匿名性、无主控中心、传播快速等特点, 成为色情内容充斥的场所。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 网络上色情内容的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较为普遍的类型有电子图片、连续动画、色情文学、性爱聊天, 有含暴力的, 有不含暴力的, 有贬低女性的, 也有不贬低女性的。无论表现形式如何, 都包含了不健康的赤裸裸的性内容。它已成为人们探索有关性问题的主要渠道。青年大学生性意识进一步觉醒, 对有关性知识和生育现象比较感兴趣。然而目前中国性教育滞后, 这使得青春期年轻人的性知识处于一种无知、匮乏的境地。青年人想了解性, 但又没有正当的途径, 于是便到网络中去了解有关信息, 难免不被色情内容俘获。尽管目前网上搜索引擎已经限制了诸如sex、girl等的查询, 但在绝大多数的引擎中都能找到黄色网站的位置。台湾最受欢迎的前30个网站中, 有一半是色情网站。台湾人自创的色情网站有746个, 并且呈增多趋势。[4]以黄色网站为基础形成的“感情游戏”使很多人乐此不疲, 网友变成了“情侣”, 他们大肆与“异性”调情、矫情, 网上成为婚外恋、多角恋、忘年恋、同性恋的好地方。青年人轻击鼠标, 通过一个个网站提供的“黄色套餐”, 满足了对性的好奇与渴望, 有的自控力较弱的青年还会沉溺其中。这样会使青年人一方面产生性罪错感;另一方面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在扭曲的性认识的促动下, 有的人会以身试法, 导致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遗恨终身。网络色情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媒体, 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 这已成为许多家长和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四、难以控制的网络引发诸多道德问题

信息科技的发展将人类文明带进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使得社会的发展与时空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得各种文化冲突表面化、尖锐化, 带来利益冲突与权利转移, 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地转变和日趋复杂, 加上传统社会制约力的减弱, 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 伦理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显现, 产生了诸多的道德问题。

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 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 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 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即“网络无中心与非中心、无主要与非主要之分”。[5]这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技术基础。个体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 就发生“脱离肉体”的现象, 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存在。在无终极目标的网络中, 显得微不足道, 他似乎没有能力, 也不想使自己对任何行为负责。这也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口实。另外, “互联网虚拟出来的公共空间与使用者私密操作的‘双元空间结构’固化了伦理相对主义的构架。数据化和符号化推进了伦理相对主义的实现”。[6]

2. 无政府主义泛滥。

眼下网络是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 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制约。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 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 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 谁都有了发言权。因此网络成了一个所谓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 一个彻底所谓真正“民主”的地方, 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原则, 说任何话, 做任何事, 不需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无政府主义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栖身之地。

3. 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弱化。

在网络中, 人与人的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交往, 不能感受到对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反应, 接受各种芜杂的信息, 而且信息接受完全是在既定的程序的左右下进行的, 计算机程序编制的非道德性原则, 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精神麻木症”, 变得道德冷漠, 并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这就如西方学者描述的“热衷于在闪烁的屏幕前进行着假想毁灭, 让自己的闲暇充满着好战尚武之举的电子游戏迷, 早已将正义感和道德感置之度外, 大规模的杀戮被视为一种威慑, 尸体只不过是一串统计数字, 4000万人的死亡被当作一项胜利, 战争连续升级看成是和平, 他们的正义感和道德规范更无从谈起。”[6]据调查, 不少大学生上网大部分时间里不是在学习, 而是在玩网络游戏, 精于此道的人也不少, 当前网络游戏大部分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痴迷于此的学生容易养成冷漠、无情、自私的性格, 既不关心集体, 也不关心他人。[7]道德弱化还表现在, 一些青年人在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网络中, 释放人性恶的一面, 做出明显不道德的行为, 如喋喋不休散布虚假无聊信息, 窃取他人账号密码, 偷看他人信件, 侵犯别人隐私, 非法进入别人系统, 甚至编制和传播电脑病毒破坏他人系统, 利用网络进行传销、赌博等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可见,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而且网络发展迅猛, 影响也远未结束, 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此予以关注并认真把脉, 以便对症下药, 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62, 186, 186-188, 34.

[2]乐国林.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社会, 2001, (6) :16.

[3]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南开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2, (4) :90-91, 91.

[4]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心理学 (人大复印资料) , 2002, (1) :25.

[5]谢桂山.网络道德:伦理学的新领域.山东社会科学, 2002, (2) :65.

[6]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76-77, 82.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高校环境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高校环境因素在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良好的高校环境以潜在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高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把价值观念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等价值行为,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一)价值理解

价值理解是大学生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外在价值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用自己的思想意识去领会外来价值信息,从而使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当大学生在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下理解了某个事物的价值后,就会把这个事物作为价值活动的目标。用现实行动去追求。价值理解可以深切地感知、把握外来价值信息,是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基础。

(二)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分为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自然认同是指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主要由其生活的环境、方式所造成的价值认同,由人的血缘关系、地域关系、民族风俗习惯、礼仪等编织成一个价值认同空间,只要生活在其中,就会自然地认同相关的社会价值规范。与自然认同相比,教育认同的理性成分较高,是通过后天的各种教育学习使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规范内容与意义具有理性的认识,认识到这种规范的“好”,进而遵从它。一般来说,自然认同与理性认同相结合是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最佳状态。

(三)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大学生在对价值规范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自觉地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多方面分析、比较、权衡、取舍的行为过程,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的价值。

(四)价值整合

价值整合是大学生将纳入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各方面价值,从大学生发展的全局出发加以调整、修正、更新、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使大学生价值体系中的各种价值兼容并存,在总体上获得较高的、较全面的价值实现。

二、良好的高校环境教育可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良好的高校环境影响大学生对正确人生价值观信息的接受

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环境是在高校,高校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外来价值信息的接受。依照与大学生密切程度的不同,高校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外层为大学生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环境,得到的是一种间接信息;中间层为大学生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所“看到、听到”的接受环境,这一般在知识、意识、心理层面与大学生发生联系与作用;内层为大学生亲历的,与大学生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与作用的环境,得到的是各种实践信息、直接信息。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内层与大学生之间除了在意识、心理层面发生联系与作用外,它还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一种更强的人生价值观信息刺激。

(二)良好的高校环境引导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

高校环境蕴涵的优良校风、严谨教风、浓厚学风以及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启迪和导向作用。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教育激励引导大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高校环境的潜隐性与文化性特征,又使这种导向作用带有明显的隐性特征,于无形无声之中发挥着它的启迪与导向功能,而且,它不可能像课程教学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直接教育功效,其主要是通过美化了的形象的呈现,对大学生感官进行持久的反复刺激,使大学生的心灵和心理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良好的高校环境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启发诱导,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作出正确而极有实效的努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最终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良好的高校环境决定着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

高校环境是大学生最切近的学习、生活环境,决定着他们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意义的不同态度,决定着他们对人生价值观念的正确选择。当大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的体验与原有的人生价值观相一致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就会得到巩固,而当二者不一致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就会被怀疑甚至被否定。而这种改变的性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取决于大学生在接受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现实取向,这种取向决定着大学生对外部人生价值观信息的判别、过滤、选择。大学生接受人生价值观信息时并不只看其内在的思想性、价值性,还要看其在实践当中对自己具有的各种实际效益。大学生处在人生价值观未定型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影响。如果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得到的是与主导性人生价值观信息相接近的体验,那么,主导性人生价值观就会在他们心中得到肯定的评价,反之,主导性的人生价值观信念就会受到怀疑和否定。大学生一般容易接受、选择那些具有较大的重合性的人生价值观信息,即能在现实中得到体现和证实的人生价值观信息。

(四)良好的高校环境约束规范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整合

高校环境通过思想认同和心理同化,对身处其中的人们形成了外在及内在的约束规范作用,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这种规范的指导,并形成有形的制约力,这种制约力规范着大学生从全局出发整合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高校除在管理上的明确规章制度外,校园环境中的一些约束与规范并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但它是通过思想认同、心理同化直至内化来实现的,因此也都更具有相同的效用和持久力。因此,需要加强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特别是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制度环境建设中,保证规章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教育管理,力求通过管理规定中的激励、约束、限制、处罚等措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

三、优化高校环境。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高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应优化高校环境,使高校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

(一)优化物质环境

“一墙以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花草树木、校园道路、图书资料等都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等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物质环境的塑造、设置更应该注重在以系列景观的塑建中,让学生体会到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求知、求真、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法纪观念、人际关系、习惯养成、美德修养等方面受到感染、激励、熏陶,对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相当重大的影响。建设典雅、舒适、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精神环境

一种和谐、宽松的精神文化环境能催人向上,奋发进取,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反之,则使人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不仅不能推动学校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和腐化剂。应努力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一起抓,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良好性格的铸就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片沃土。在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方面,一是应注重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校风传统。良好的校风不仅规范着大学生眼前的观念、行为。对他们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不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忽视高层面精神文化的东西。

(三)优化制度环境

各高校一直花大力气抓学校制度环境建设,但不要流于教条化和形式化,各项规章制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家长的需要来进行建设,并注重人本管理,即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从而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篇4

摘要:在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导向的训练时,户外拓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让受训者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团队意识。各大高效开展的体育课,在场地设施、课程培训内容等很多方面与户外拓展训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很多高校的体育课采取了与户外拓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参与户外拓展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意识、意志力和忧虑性等,尤其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总之,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意识和外向型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拓展训练 大学生 人格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大学真正的开展拓展运动,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和积极作用,实验的结果将作为大学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和丰富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的依据。

二、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1、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现状 拓展训练是在时代得发展过程中,以锻炼受训者意志力和完善受训者人格为目的的,通过一系列有秩序有组织的活动把受训者组织起来的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拓展训练之于大学生的影线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相同之处基本都有提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近些年来,一些骇人听闻的关于大学生所犯下的刑事案件,比如“北大学生弑母案”、“复旦学生投毒案”或者一些关于大学生毕业季的自杀事件等,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本省人格的缺陷,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体系中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这一部分存在着很大的教育缺失。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我国团中央要求,在大学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拓展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才能去工作。因为毕业生代表学生的课堂经验,而拓展证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应用

1、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

“先行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拓展训练的训练方式的基本遵循。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们发挥非常大的主观能动性。从体验、发表、反思、总结到最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仅仅只是在课前传达学习内容额须知,剩下的一切均由学生来亲自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拓展训练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达到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具有自身特色、能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课程中,学生能在一种很轻松、很自由、很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并进行完善,这让学生们能在拓展训练中体验到其他课程没有的乐趣和效果。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是自己在战斗,而是在团体面前展示和反馈这自己。学生在拓展的过程中,可以向团队倾诉自己的难过和压力,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承担,这样每个个体都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并不是最特殊和最忧虑的一个,能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学生的压力和忧愁,使得他们心态轻松,获得身心上的解放。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在一个主动探索和不断总结反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的开导和教师的指导,这样额经历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能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以一种宽容、乐观、包容的心态面对同事和领导,能很成熟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拓展训练发挥着对大学生人格的导向作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会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形成强大的团体意识,有利于健全和健康他们的人格意识,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面对当前多变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本身摇摆不定的价值观,拓展训练是很多高校培养高素质、多实践的人才的必要选择。通过拓展训练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群体意识、自信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外向执型的性格,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因此拓展训练对高校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建议高校老师和相关的研究学者,能编写出高校体育课程中关于拓展课程内容的大纲,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受益。

三、结论

在拓展训练中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这两项项目的交叉进行可以让学生既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得学生既能“单打独斗”也能“团体作战”。因此我们可以说,户外拓展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前锻炼他们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因此,建议各大高校努力将大学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学生人格。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作文关爱六年级600字下一篇:初一写简爱名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