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精选12篇)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1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引来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 将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推进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的早期, 已经有许多人意识到IT将对会计和审计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带来的冲击
1、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内容。会计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 并为会计实践所检验, 证明了其合理性。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 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会计假设成为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从理论上限定了会计核算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仅适用于“实”的空间, 是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经济主体服务的。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交易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空间, 使会计主体的“特定性”变得相对化, 从形态上分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种会计主体存在形式, 例如许多网络公司和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企业等。这种虚拟企业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存基础, 通过网络与顾客、供应商、生产商联系, 以信息为纽带进行电子商务经营;同时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客观性需求, 会计主体假设不仅要服务于自身内部的经营管理,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披露与企业关联的其他财务信息。在这种条件下, 传统会计主体所限定的空间将无法适应网络会计信息披露。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 否则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按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进行下去,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个假设可以说是传统会计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 因为它是资产计价的重要基础, 衍生了历史成本原则、一贯性、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会计原则。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持续经营将更多的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如价格、汇率的变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等, 使可预见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期间越来越难把握, 同时网络环境下存在的网络公司冲破了传统企业连续经营的框架, 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 虚拟公司的网上联合与分离使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严峻考验。
会计分期假设, 是人为的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等距离的时间“间隔”, 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会计分期作为一项假设, 实际上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但虚拟化了的网上公司, 可预见的将来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 会计分期很难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和资本的瞬时流动, 使传统的会计分期区间内, 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在短时间内能被获取成为可能。在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从事经济活动的任何主体只有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赢得商机和利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信息的及时获取解决了技术问题。
货币计量假设是由会计本身的本质属性即以货币计量经济资源的特点决定的, 包括“币种唯一”和“币值稳定”两个隐含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使得网络会计系统只能反映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然而, 由于社会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新的非货币计量要素的会计问题的出现, 使货币计量显得过于单一, 而大量非财务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披露, 割断了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之间的相关联系, 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并且,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网上银行”的兴起, 利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利用电子货币为支付结算手段, 大大加速了资金的流转速度, 达到资金流与会计信息流的同步运动, 这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 而且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价值。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的高风险, 使电子货币与现实货币之间的比率变动更加频繁, 从而大大加剧了币值不稳定引起的价值变动风险。这使得币值稳定前提受到严重的挑战。
2、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 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并且简单易行, 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会计计量属性。但是, 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 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影响当前决策。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不足。公允价值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但并未广泛应用, 是因为公允价值不易获取、且多重属性计量的会计处理成本过高。在网络时代, 这种状况将被改变。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 也将极大的降低会计的处理成本。网络的普及应用极大的扩大了市场容量, 市场将无处不在, 无所不在, 公允价值所代表的更具相关性的各种计量属性将较容易取得。此外,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具有共享性, 有关部门通过网络可以发布许多对会计十分重要的信息, 如价格信息、比价信息、咨询信息等, 企业可从中直接获取, 它们将有效地使会计确认、计量变得更为准确、迅速, 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理论
1、建立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理论
会计主体假设应该兼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类企业进行重构, 即针对企业实体继续沿用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主体假设。而针对虚拟企业则适用利益相关者假设, 即只要企业之间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临时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并且进行某方面的协作, 也算是会计核算的主体。
以“暂时性”去假设“虚拟联合体”发生的相关经济利益的变化, 把虚拟企业的经营和清算看成是暂时性经济主体利益的流动形式。持续经营假设让虚拟经济无法适从。在市场环境频繁波动的环境下, 仅凭主观意愿出发去构建一个持续经营假设, 确实有悖实事求是的原则, 也不符合会计实务发展的现状。持续经营的企业队伍日渐缩小, 断续经营的公司队伍迅速壮大。企业的兼并破产并非一无是处, 它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事实上破产会计就是先承认企业解散的现状, 后进行会计处理来运作, 我们只要在进入清算程序前, 确认企业合并清算状况, 也就建立了断续经营假设。
缩短会计分期期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能较好的解决信息时效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性企业、网络公司等虚拟企业, 他们对信息的时效性的要求更高。鉴于对前瞻性信息的迫切需求, 有的使用者甚至提出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发布, 提供电子实时报告, 由使用者各取所需, 及时利用。这种信息要求已经动摇了现行会计分期的基础。可见,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以吸引更多投资, 会计主体必须打破传统会计分期界限, 以用户的需要为依据, 重新处理和编制会计信息。
在坚持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 允许非货币计量方式的存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会计计量提供更为精确的计量工具, 使会计计量可以在币值变动的情况下予以调整或修正, 同时对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 可以通过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期权价值估价模型、风险定价决策模型等经济数学模型, 来考虑机会成本和公允价值等其他相关条件后予以估算和报告全面收益, 把企业会计信息在货币计量假设下, 核算出的经济利益价值量度与实物量度、质量量度、以及其它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相关非货币因素, 尽量的回归到会计货币计量的体系中, 提高货币化信息与相关非货币因素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最终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对的统一、相关、综合的货币化会计信息。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将披露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所用的方法、估值的模型等具体过程, 以及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理性的判断进行决策。网络技术使会计信息计量的手段愈加先进, 传输的速度更加时效, 从而提高了整体会计信息的质量。
2、建立以公允价值为主体的会计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 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随着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型 (如期权计价模型等) 研究的日臻完善, 公允价值会计在技术上早已是可行的。在规范公允价值具体实务操作上, 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为公允价值全面应用提供保障。同时, 加强计量理论研究, 引入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 有利于公允价值在操作层面上的推广。通过互联网技术, 建立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 将每日交易价格公开;并且建立全国联网的价格体系查询平台, 有利于各种价格的查询, 优化市场资产的估价系统, 使各种资产的市价能很好的反映其真实价值。同时, 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中中介、物价等机构应有的社会监管作用, 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平衡机制, 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造假。
参考文献
[1]崔也光:网络时代, 会计的时空观[J].会计研究, 2002 (6) .
[2]蒋尧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评价[J].当代财经, 1998 (7) .
[3]苏孜: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J].财会研究, 2001 (4) .
[4]林斌、辛清泉、刘光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变革:理论与方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5]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6]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92.
[7]Robert N.Anthony, Vijay Govindaraja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9th ed., McGraw-Hill, 1999.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2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会计环境则是对会计活动这一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二)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不同于思想道德,其本身更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职业道德的遵守虽然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觉,但相当一部分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了会计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无疑会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环境分析
会计外在环境是对会计主体所处的并能够对会计主体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集合。我们把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外在环境分为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一)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分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城邦的动物”,这句话说明,人类是天生集群的,也必然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人文环境。它对于会计人员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一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开放意识等传统观念对于会计人员从业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公民道德意识败坏、自私自利的环境下是不会诞生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经济环境
会计产生于经济活动,服务于经济活动。经济环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的要求越高。在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因素中,经济环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关联方的利益分配等。下文分别对于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二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活动,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经济体制紧密联系。
2、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需要依赖税收、财政、融资等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受其制约。经济政策调节着企业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调节着企业的会计活动,最终作用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企业要上市,必然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上市条件。而一些达不到相关条件的企业,为达到目的,往往会采取对资产负债表等技术处理的手段,这无疑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次挑战。
3、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企业参与经营活动,必然需要通过资本和货币市场作为媒介。一个健全有效的市场,必然是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而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必然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4、关联方的利益分配。企业的关联方包括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的主管部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这些关联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行为,最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影响。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制度环境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制健全。会计人员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难免受到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寻求一些法律制度上的漏洞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而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无疑对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制度环境为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四)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
会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其必然受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是由会计主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结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程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活动的独立性以及会计主体的性质等要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分析
会计机构的行为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意图的体现,其行为一般受到商业伦理的约束。而会计机构的行为是组成这一群体的会计个体的行为的集合,换言之会计机构的行为最终是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企业会计行为受到企业会计个体的行为意志的调节。当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实施会计行为时,会计行为的判断标准最终是依赖于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和伦理判断,这些判断因素构成了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具体来说,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因素包括会计人的道德修养、职业态度、专业能力、会计人际关系等。
(一)道德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道德修养是一种长期积累并不断养成的习惯。道德修养的养成依赖于会计人员所受到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自我学习欲望等因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活动时就会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
(二)职业态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影响因素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一个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对于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能力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制约因素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活动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缺乏了必要的专业能力就丧失了对于会计活动正确与否的基本判断能力。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正是体现在对于会计活动的基本价值判断上,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的会计人际关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际关系是由于财务会计活动的需要而发生的交往与联系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会计人员在公司治理中与各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主从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主从型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对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是不利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人际关系中,要积极建立起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3
会计信息反映了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能够体现特定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显现的价值增值过程和相应的价值运动过程。会计信息是由特定的会计主体生成并发布的,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会依据会计信息做出科学决策,因此,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消费往往是由不同主体完成的,通过会计信息的披露实现会计信息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信息由于自身的重要性,必须符合一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体现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包含了特定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当前,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功能不断发展,企业的运营环境逐渐以数据库为中心。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网络数据库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各国会计委员会都做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质量体系制定方面走在了前列,对其他各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指出“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应当是决策有用性,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从该信息中获取大于信息成本的收益。”在这一前提下,会计组织构建了以下多个方面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包括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清晰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等。
当前,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数据挖掘、数据检索、数据库建设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企业在产生和获取会计信息方式、途径发生了不少变化,会计信息质量也相应地受到较大影响。网络环境下,HTML作为一种具有国际通用标准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所有的服务器及浏览器,这就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跨平台操作。而且伴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满足网络信息的无缝衔接需求和软件扩展性的需要。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正是由于网络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各个流程业务控制日益及时、可靠、有效,才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等方面也随之不断提高。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这可以从企业内外会计信息的生成、使用等方面来体现。首先,从企业自身内部来讲,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内部网络环境来实现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物资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生产、销售、采购、物资等相关业务产生的数据信息会自动流转传递到存货、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成本等财务系统中,进而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计入到总账系统之中,完成从企业生产、销售等业务到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转换。其次,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与税务、银行、工商、海关等多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传递电子单证,这极大地方便了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传递、更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相关会计信息可以集中存储在大型数据库中,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提供会计报告,实现会计信息的实时跟进。这一点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财务报告实时传递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诸如投资者、税务机关、工商机关等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企业会计数据信息,计算机通过标准化语言来实现阅读分析。另外,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之间的传递交换可以避免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书写或打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也减少了检查和重复录入的工作量,进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会计信息生成时间,也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实时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做决策时,日益重视对非财务会计信息的获取,强调信息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对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极大便利。企业的经济业务数据都能够存储于数据库中,这既包括财务数据也包括非财务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检索和数据查询,信息使用者能够在数据库中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挖掘到自己需要的会计信息,进而为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获取个性化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自行选择会计信息角度。正是由于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数据之间相互链接,采用人工智能手段挖掘相关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如财务报告跟非财务报告、通用报告跟个性化报告、定期报告跟实时报告等。这些都能使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按照自身需求获取相关性更高的会计信息,强化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全面信息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四、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真实可靠作为最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会计信息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也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提供了支持。通过运用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对会计数据的干扰,避免人工在会计数据计算上的错误。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够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进入凭证、总账,略过人工环境下可能产生的过账、结账等方面的错误,减少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经济活动较多地在网络进行,电子凭证替代传统纸质凭证,电子凭证能够减少人为干预,保证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也就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真实。另外,从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财务报告常采用季报和年报的方式,企业管理人员常会对企业报表进行粉饰。在季末或年末,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人为调整企业成本或者利润,以使报表更能体现成本和费用相匹配。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报表编制,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运用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快速完整地传递数据信息,数据交换及时、充分,能够有效防止某一部门人为地篡改信息数据,进而提高了信息的真实和可靠程度。
五、兼顾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传统会计模式下,通常会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难以做到兼顾,高相关性往往不能保证高可靠性,高可靠性往往又不能保证高相关性。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会计计量条件下,企业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往往只能选择一种会计政策或者会计计量手段来进行计算,而且企业一般会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来进行计量,而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通常被认为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网络环境下,多元化多角度地对会计信息进行揭示则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信息流通顺畅,由公允价值代表的相关性更高的会计计量属性可以轻松获得,进而可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在及时性和相关性上的兼顾,更大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总之,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通过数据库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以及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来体现的。会计信息体现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包含了特定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当前,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功能不断发展,企业的运营环境逐渐以数据库为中心,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网络数据库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网络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各个流程业务控制日益及时、可靠、有效,才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等方面也随之不断提高。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4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为关键资源、以电子商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1)超越时空限制。基于互联网基础,网络经济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经济活动较少受到时间因素制约,也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2)直接性。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伙伴可以直接联系,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效率。网络经济也是经济形态的一次回归,即:农业经济(直接经济)→工业经济(迂回经济)→网络经济(直接经济)。(3)即时性。由于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应是对市场变化高度灵敏的“即时经济”或“实时运作经济”。客户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进行“货比三家”,某些数字化产品(如音像制品、软件、数据权等)的交易还可以即时清结,订货、付款、交货都可以在瞬间完成。(4)虚拟性。网络经济是在互联网形成的电子虚拟空间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资源,无形产品,如网上书店的数据权、专业软件系统等,都可以替代实物成为交易的对象;在线交易的消费者往往不显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自己的地理位置。(5)无纸化。在电子商务中,电子信息取代了一系列纸质文件,由于电子信息以特定的形式存在和传送,整个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实现了无纸化。(6)创新性。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活动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网络参与者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生产、生活不断变化的需求,网络经济也是创新经济。
(一)(移动)互联网是网络经济的基础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PC客户端、笔记本设备、平板设备、智能移动设备使得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活动更加快捷、便利,突破了时空限制。如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用户已达6.01亿户,互联网移动设备使用率达83.4%,具备钱包支付、视频通话等功能和更新换代速度快、携带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根据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在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51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00%。
(二)知识和信息是网络经济的关键资源
在录音、录像、复制、电子计算机、网络传统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的再生能力很强,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产品的创造过程中,作为主要资源的知识与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点,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的,“土地、劳动、原材料,或许还有资本,可以看作是有限资源,而知识实际上是不可穷尽的”,“新信息技术把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推向零,并且降低了曾经是至关重要的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传统工业生产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害,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
电子商务是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环境为依托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全新方式。网络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所以电子商务也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驱动。电子商务也促进了“宅经济”的发展和深化,进一步加速了物流、通信、电子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会议指出,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流通企业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这充分说明,国家积极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尤其是以电子商务O2O为平台的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虚拟化、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商务模式多样化、带动经济变革、增加商贸机会等特点。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电子商务B2B、B2C、C2C、C2B的基础上,又创新出线上下单、线下体验和消费的O2O以及基于微信公众号基础的微商B2C、基于微信朋友圈基础的微商C2C,出现了社会化移动社交电商模式。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务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经济环境与传统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区别,可归纳如表2所示。
以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为关键资源、以电子商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经济,无疑会对传统商务模式、会计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从而也对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和会计教学等造成重大影响,为会计理论界、实务界、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本质
会计本质,存在信息系统论(以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管理活动论(以杨纪琬、阎达五为代表)及会计控制论(以杨时展、郭道扬为代表)之争,各理论都有其自身理论基础和合理性,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促进了会计实践(王光远、吴联生,2000)。
早在1962年,在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编写的《会计基础知识》书稿讨论会上,各会计学者(葛家澍、顾淮等)着重讨论了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属性,最后得出的一致意见是:会计没有阶级性,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技术性是其主要属性(葛家澍,2010)。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会计人员将逐渐从基本职能中解放出来,向管理方向拓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决策有用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会计提供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大;实务界也认为会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属于“技术活”,就如同工人大体上划分为技工与普工,而管理岗位人员同样也应该有此区别。基于以上观点可知,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本质更倾向于“技术性管理活动”。
在此基础上,网络经济环境对传统商务模式的会计人员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商务模式下,财务会计人员只需要懂得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财务软件的使用即可,互联网仅涉及企业范围内的局域网。随着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财务会计人员及相关部门、机构应从专业领域、继续教育、教育形式、教育内容、高校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完善,提升相关人员专业能力,具体如下:
第一,财会人员除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财务软件、IT基本知识外,还需要熟悉新型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等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第二,会计继续教育应注重会计实务,尤其是与当期会计环境、传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2.0相结合,而不是流于形式,使会计继续教育成为财政部门与培训机构敛财的工具。
第三,改革传统学历教育,向网络会计教学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灵活开通社交软件课堂、网校教育,开展O2O会计教学、选课系统的研究,支持和发展会计专业优秀教师一对一教学,实现会计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四,改革会计职称教育、会计学历学位教育、会计从业及执业资格教育的内容,强调适应网络经济环境的会计综合技能教育。
第五,研究、新设《电子商务会计学》或《网络经济会计学》,并将其作为会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专硕)课程,这项工作将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这比许多高校开设的《高级会计学》等相关课程更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因为目前高校会计学教材基本照抄、照搬企业会计准则,机械地告知学生“应该做什么”,而学生浑然不知“为什么”,更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将来会怎么样”,无法适应网络经济环境和一日千里的电子商务发展。
(二)会计目标
长期以来,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还是决策有用存在一定争议。我国理论界比较喜欢折中方案,将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都作为会计目标,其实这是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变通,也是会计实务界崇尚权力的一种“妥协和退让”。甚至有学者以实证加以佐证,认为我国目前应采用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目标。其主要依据在于: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非公有制经济不占优势地位,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经理层承担受托责任,并通过经营业绩来进行考核。
目前,我国采用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目标还缺乏有力支撑。第一,只要没有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两权分离就是空话。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际上仅是形式上的相对分离,一个身份可能在党政高官、董事长、总经理三种职位上“来回切换”,或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上“来回倒腾”,何来受托责任之说?所以,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和形式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实质上的两权分离尚有一段距离。民营经济性质的企业,大部分还是以家族企业为主,部分企业仍是两职兼任,即使不兼任,也是“老子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的格局,所以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受托责任制是国有企业加强对经营者考核的一种机制,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不能成为会计目标。第三,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受托责任论未免过于狭隘和单一,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包括决策者、经营者,还包括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第四,从目前其他国家实际情况来看,决策有用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目标应采用决策有用论,这与会计信息特征(相关性)、会计职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吻合。
(三)会计职能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还包括预测经济信息、参与经济管理等。但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传统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2.0的蓬勃发展,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能将由财务型会计逐步向管理型会计过渡(毛华扬和杨洁,2014)。基于此,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将多样化,传统经营活动不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财务分析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会计人员从财务型向管理型发展。会计核算软件载体将发生变化,由传统单一的会计电算化、嵌入企业ERP中的会计信息化,逐步发展为电子商务ERP。
(四)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一般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互联网经济对会计假设产生重要影响。葛家澍(2010)提出许多假设,包括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假设、整个企业持续经营与个别分部终止经营同时存在假设、定期报告与实时披露相结合的时间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制假设、“公允价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各种计量属性并用假设、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单位假设、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假设等。这对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假设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1. 会计主体假设。
网络经济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既合作又竞争的经济。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的虚拟企业,与以工业时代为背景的实体企业有很大的区别,虚拟企业不仅包括电子商务企业,还包括以机遇、资源优势、构想等为基础而组建的临时性联盟。毫无疑问,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会计主体边界的扩展及其超越时空、无纸化、虚拟性等特征,税务部门税款征收也受到了重要影响。如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无纸化,以数字合同、数字时间代替了传统贸易中的书面合同、结算票据,削弱了税务当局获取纳税人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能力。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使得税务机关很难识别电子商务用户的身份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无法获知纳税人的交易情况、应纳税额,更无从审核。跨境电子商务、微商B2C和微商C2C等业务的发展,使得税务部门的征管成本不断上升。笔者比较赞成放宽C2C电子商务税款征收政策,比如将C2C、C2B中的个人网店视同地摊性质的经营,暂不纳入征税范围(徐秋菊、刘光军,2013)。
2. 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认为企业出具会计报告应以持续经营为假设条件,处于破产清算状态的企业应改变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基于资源、优势、构想等组成的临时性联盟,其出发点和动机均不是持续经营,也不属于破产清算,而是属于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经营。所以,持续经营假设应该扩大其含义范围,可以界定为非清算假设或非终止假设。
3. 会计分期假设。
在传统会计环境下,企业会计处理按年份、季度或月份进行,主要面向不同使用者提供相同的会计信息。但这种人为的划分并不能满足不同决策者或报表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由于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2.0网络经济的便捷性,促使及时、快捷地提供会计信息成为现实,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意义将大大弱化。
4. 货币计量假设。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中出现了虚拟货币,且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国外,有数百家电子商务网站接受比特币付款购物;我国现有虚拟货币种类繁多,如腾讯的Q币、搜狐狐币、新浪U币、网易POPO币、百度币等,我国每年的虚拟货币规模已达到几十亿元,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虚拟货币不仅可以在网上购物,还可以支付手机话费,甚至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渠道,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坚鹏,2014)。虚拟货币的出现无疑对货币计量假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提供有利于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也将成为会计报告的一项内容,这也对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此,会计结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会计主要使用计算机办公,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部分办公工具将向移动电子设备转变。会计人员,尤其是出纳人员不必再为填错一张转账支票而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来回奔波,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基本停止使用纸质票据,主要通过网上银行业务进行结算,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了解创新的资金结算方式,更多地使用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商户平台,甚至虚拟货币等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社会资源(纸质票据),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五)会计计量属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且不影响可靠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主要是基于可靠性而言的,但当可靠性不再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其也就失去了基本计量属性的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公允价值差一点成了“替罪羔羊”,但理论研究和经验事实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并非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公允价值得以保留(任世驰、李继阳,2010)。
从客观性程度来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最客观的,但也是最受质疑的。现值计量属性的收益期、折现率都存在人为判断,其客观性最差。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深入,“动态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逐渐取代“静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如有些衍生金融工具,不存在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很少),二者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逻辑关系变化。
(六)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实时报告系统不再需要企业进行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失去其存在的基础。网络经济主体的经营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直接作为其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主体的现金流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很多企业在贯彻权责发生制时,已经不知不觉地使用了收付实现制。如在会计凭证录入时,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下设置了以现金流量表项目为名称的明细科目,分类汇总后,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实现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大有取代权责发生制的趋势。有些企业单独建立一个账套,利用借贷记账法,直接汇总编制现金流量表(刘光军、袁小平,2011)。所以,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收付实现制,构成了一个轮回。这也是会计实务促进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与本文理论依据相契合。
(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界定了八项要求,包括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可靠性、谨慎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但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推陈出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在发生变化,质量特征体系也应随之进行变革。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合概念框架明确提出,相关性应该是首先予以考虑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与前述决策有用论的会计目标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吻合,重要性是相关性的一个构成要素,因为不重要的会计信息也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基本的信息特征,可比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是增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将可靠性改为如实反映,移除了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因为可靠性(如实反映)本身必然包含了经济实质、谨慎性,并与可靠性(如实反映)下的中立性相矛盾(鹿坪,2012)。如果一项经济活动是可靠且相关的,即使不具有可比性,也是有用的;只有可靠和相关的信息才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但可靠和相关的信息如果报告不及时,可能也有用;难于理解的会计信息也应当予以列报。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会计信息的存储、传递都在移动网络上进行,而网络运行安全易受到威胁,所以,建议将安全性作为增进的信息质量特征。同时保留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因为这两项原则一直广泛应用于我国会计实务。基于此,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相关性占主导地位情况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以表述为右图。
伴随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频繁使用,移动设备病毒可以利用短信、彩信、微信、浏览网页等方式感染并进行传播,可能造成移动通信网络异常进而影响资金安全和会计信息安全。传统网络也可能遭受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意外,导致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刚刚诞生的微商B2C和微商C2C也未能幸免,资金诈骗案件时有发生。所以,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加强资金安全和会计信息安全的管理。
(八)会计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这六大会计要素主要是基于物质经济,从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角度划分的,没有包含网络经济下的知识和信息等资源。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非财务信息资源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更为重要,所以应将企业的资产,分为“硬资产”和综合资产(含人力资产、社会资产、生态资产和组织资产等)。同时,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黄晓波和张霁,2011)。所以,微信朋友圈规模、顾客满意度、自创商誉、品牌等非财务信息应纳入综合资产或对其进行信息披露。
(九)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及相关披露等,而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就报表地位顺序而言,资产负债表是第一大报表的地位难以撼动,权责发生制下的第二大报表利润表地位发生动摇,作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表有提升到第二大报表的趋势。
就会计报告内容而言,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非财务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其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方面的产品品质、基础管理水平、控制风险能力,企业人力资本方面的企业经营者基本素质、在岗员工素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更新水平、经营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综合社会贡献状况,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方面的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占有能力(雷中英,2011),以及核心竞争力、自创商誉、品牌价值等综合性非财务指标。
会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将不断扩大、多样化,以满足移动互联网下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或向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劳动者、政府等提供不同的会计频道(薛云奎,1999)。
关于会计报告的专业性问题,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报告将由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潜在投资者的“专业语言”变成“大众语言”;在会计报告编制时间方面,会计报告将由定期变为不定期,这是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必然要求;在会计报告信息共享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将会计报告及相关信息置于互联网,缩短了企业会计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三、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环境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和会计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能够“独善其身”的,恐怕只剩下复式记账法下的“借贷记账法”。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许多企业尽管还处于传统商务模式,但部分企业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开展生产经营的同时,也开始涉足电子商务模式,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更多是两种模式兼顾的企业。所以,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业务规模、影响范围将继续扩大,对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以及会计教学产生的影响将不可避免。
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将丰富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实务经验和会计教学等内容,对国家制定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产业政策、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税务部门调整税收政策、企业转变经营战略和运营方向、企业财务部门处理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核算业务等,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理论:演进、继承与可能的研究问题[J].会计研究,2009(12).
黄晓波,张霁.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坚鹏.互联网金融--信用撬动财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雷中英.企业绩效评价中非财务指标量化方法应用[J].财会通讯,2011(11).
毛华扬,杨洁.基于4G的移动电子商务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4(27).
徐秋菊,刘光军.电商业务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J].财会月刊,2013(7).
葛家澍.顾准会计文集(第1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王光远,吴联生.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0(10).
环境会计及其对经贸体系的影响 篇5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日趋耗竭以及社会团体和公众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使得传统资源耗竭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了质疑,于是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崛起,而这种新的发展观要求实施环境会计作为可持续的环境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资源的耗费给予补偿.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对现行经贸体系将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均衡发展以及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作 者:何少娟 He Shaojuan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广州 510507 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F2 关键词: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 资源耗竭 自然资产 经贸体系
诌议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企业会计 概念 影响 论述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环境的角度来探讨企业会计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内容、政策等等,也正在成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并准确为各会计相关主体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我们有必要对环境会计给企业会计带来的影响进行详尽的探讨。
1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通常情况下我们又称之为绿色会计,其主要指的是将企业环境状况以及自然资源纳入到会计核算的内容中,以相关的会计、环境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然后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方式,从而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同时向各会计主体提供企业环境财务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环境会计作为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既体现了当前各种学科大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对当前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2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分析
我们通过对环境会计给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分析,可以对目前企业会计存在的不足与漏洞,进行科学性的改善,将两者之间更好地进行结合,以此来全面提高企业会计的现代化。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目标的影响 企业会计目标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或者是为企业经营者决策提供财务上的信息支持,同时反映企业受托责任所履行的基本状况。比如说,社会责任、股权经营者责任以及行业责任和国家经济责任等等。但是在反映企业对社会环境资源的控制以及改善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关问题上以及综合性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优化上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而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则是运用会计方法进行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环境以及资源的相关问题,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说,环境会计能够对企业会计的目标进行范围上和内容上的拓展,让企业更大的发挥出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同时,这也能为企业决策者以及企业各相关主体单位提供更加详尽的财务信息,从而更加充分的反应企业各项受托责任的具体履行状况。
2.2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内容的影响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计算和分析,并定期编制账务记录以及财务报表。从环境会计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是不全面的,不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状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为社会以及自然所做的贡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这不仅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计量,同时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系统的计算。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与之相对应的成本和支出,也就应该有相应的收益,因此核算的过程中还应包括环境受益以及社会收益等等,并且将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等等也纳入到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来。
2.3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对象的影响 在传统的企业会计中,会计的对象通常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这些资金流动一般不包括企业多年来为国家所创造的社会以及环境效益,但是与这些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对应的成本支出却是有记录的。这往往会造成企业收支上的不平衡,同时也违背了我国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所以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计对象应当有所转变,将关于社会环境效益以及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成本的资金流动纳入到企业会计对象中来。这样企业会计对象才能更加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
2.4 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根据环境会计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在会计内容中纳入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状况的相关财务核算,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财务处理,具体的做法是采用公允价值的核算模式对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以及资源、环境受益,资源耗损成本、环境污染成本进行核算。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将这些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收益及成本支出状况。而企业的会计政策也将会向着企业环境资源收益以及相关支出和更大的社会责任上进行延伸。
3 总结
关于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总而言之,环境会计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是企业会计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突破,它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与相关从业人士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辉,刘琴.浅论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发展思路[J].当代经济,2011(19).
[2]周爱华,孙贵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篇7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受广大群众关注的是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财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中,这一现象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正常运转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一)企业融通资金、取得上市资格的需要
企业通过上市,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在企业逐渐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最佳配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资金流,它是企业正常工作的“血液”,企业如果缺乏这样的生命之流,即使企业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详尽的发展计划,企业都无法实现。所以,很多企业将上市看作是企业进一步扩大资金流,是企业“圈钱”的好机会。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企业为了取得良好的股票发行资格,达到政策规定的标准,通常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达到要求,财务舞弊行为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例如:有的公司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伪造文件、伪造假的评估资料、假公文等采取欺诈的手段达到上市的目的。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而采取虚增的行为。公司上市能为企业带来很多益处:为企业的发展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增加了股东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政治地位,这些益处使得很多企业不惜通过会计舞弊来达到上市的要求。
(二)现代企业业绩的需要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得不到全面、真实的反应,有的管理者们为了达到目的,“聪明的”利用这些不完善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财务舞弊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形象与股票的价格是紧密相连的,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公司的良好形象能够继续保持,就不断地提高股价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的目光,从而隐瞒或者推迟不利的披露,只是公布对公司有利的好消息。同时,很多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评价都是通过财务指标来进行的。例如:高管人才的晋升、红利及奖金的发放等都与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紧密相连,公司的高管人员在工作业绩上的不佳表现,董事会也以此为由解聘或对高管人员降职。正是因为公司的激励制度与盈利挂钩,才使得很多企业的高管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有了财务舞弊的动机和行为。
(三)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品质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的自身道德修养并不高,很多管理者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经营压力,或是无法抵抗金钱或利益的诱惑,在面对巨额利益时,迷失了方向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损人利己、监守自盗,将国家法律法规置之脑后,不顾企业投资者或国家的利益。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都将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总是将关注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成果上,对员工的关注也是看该员工能否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管理者的这种思想道德品质使得会计舞弊成为可能。
(四)企业纳税筹划的需要
由于企业的经营收入较大,其缴纳的税收额度也较大,但是,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层纳税意识不强,不想向国家缴纳那么多的税额,或者出于资金流的考虑,并不想一次性缴纳那么多的资金。因此,为了少交税金,或者是延迟交税,很多企业领导者或管理层会授意企业的财务人员减少财务报告中企业盈利的金额,或者是将本期实现的盈利的时间提前或是延后,以此来通过舞弊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是真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企业、自然人等不同的角色都必须遵循基本市场运行原则,这也是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条件。可见,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或会计舞弊问题必将对市场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对国家财政税收、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最终将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误,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阻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可避免的将那些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进行了隐藏、掩盖,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宏观环境、阻碍着对利益分配的有效开展、核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会计基础信息的失真,给企业提供错误的决策信息,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贪污腐败的机会,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增加了社会混乱、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作为企业的股权投资者或者债权投资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虚假的会计信息必将影响投资者的正确投资判断,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影响投资者继续投资的信心,严重的还将影响到企业资金的筹集、企业做大做强扩大规模的战略发展规划。
总之,识别、防范、治理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对于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必须先抑制其的舞弊动机、消除企业舞弊的机会,从企业治理为重点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范仁全.浅议会计信息失真[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篇8
会计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 其核心要素指的是各种可能作用于会计职业活动的条件因素的总和, 其在会计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中, 以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会计的相应工作, 同时, 会计工作本身也会对会计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 两者是彼此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产生的, 法律、社会、企业经济结构以及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的环境要素都可能会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潜在影响。因此,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处理中, 结合企业的内外环境, 洞悉会计环境影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点, 进行相应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 从而尽量保证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二、会计环境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方式探析
(1) 不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造成较为薄弱的督导环境。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 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状况下,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会计指导制度体系, 但是在整个会计制度的执行管理中, 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造成了会计制度施行环境的薄弱, 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例如, 针对于某些企业的经营者来说, 其对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重视, 为私利随意指派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的篡改, 并不会遵循会计准则的硬性约束和指导规则, 以业绩粉饰或者逃避税负为最终目的, 进行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 这种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的健全造就的会计环境薄弱, 使得以做假账为主要原因的会计信息失真变得较为普遍, 从而极大地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利益。会计管理体制需要一个整形式流程的贯通, 需要从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企业层面管理者遵纪守法两个层面进行会计环境的构建, 缺乏两者紧密结合的督导环境, 都会滋生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土壤。
(2) 企业外部监督的职能缺位。企业真实会计信息的披露依存于规范的制度指导、企业的自身管控, 也同时依赖于企业外部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监督的职能缺位导致松散会计环境的形成, 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生产的整个流程中缺乏足够刚性的约束力, 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频繁出现。虽然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相关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但这两种类别的监督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行使外部监督的监管部门效能比较低下, 职责承担较为模糊, 不能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 社会的监督体系也不够完善, 不能将触角予以尽可能的充分化, 导致有关缺失难以发现;而且,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业绩因素,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 从而对当地企业缺乏有效监管。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都造成会计环境的弱化, 从而影响于会计信息的失真。
(3)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直接作用于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内部环境是管理层和相关员工直接接触的环境要素, 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作用于企业会计规范的运用、核算方法的选择、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 并通过上述情形直接作用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 企业的治理水准、管理者的经管能力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素养, 都会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内部环境相较于外部监管环境更具有微观性和细致特征, 其能够通过营造基准的会计处理环境对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的整个过程, 产生直接而广泛的影响, 散乱薄弱的企业文化、淡薄的法律意识、低下的管控能力和薄弱的专业能力, 都会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潜在作用要素, 通过虚假的会计处理, 向外界传递错误的会计信息, 从而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三、从会计环境构建的角度进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1) 健全相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以形成完善督导的会计环境。想要构建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 需要从国家法规制定和企业管理机制两方面予以实施, 才能从大小环境双重出发, 形成完善督导的会计环境, 从观念行为上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一方面, 国家层面的相关机关应该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程度, 不断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以形成一套规范的准则体系, 能够指导企业具体的会计操作。另一方面, 企业层面则需要尽力构建高效的会计管理运行机制, 培养员工遵纪守法的意识, 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 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 制定内部审计机构适宜的隶属关系;第二, 赋予内部审计机构适当范围的权利和职责;第三,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聘用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 并同时要杜绝审计人员在不同部门兼职情形的出现。只有实现国家法规制定层面和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层面的双向结合, 才能形成良好督导的会计环境, 从而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
(2) 准确定位企业的外部监督。将企业外部监督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助于其职能的充分发挥, 从而有助于构建良好会计环境的关键要素, 以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将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社会鉴证、评估机构职业能力监督职能同时进行, 以形成严密的外部监管环境;第二, 不断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执法力度,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付出代价, 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查处的力度, 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以此遏制虚假行为的产生。但是鉴于我国当下财经执法环境还存在较多问题, 因而对整个外部监督环境的良好构建需要多方面同时努力配合。
(3) 不断健全企业的内部环境。健全的企业内部环境有助于会计核算工作有序真实的开展, 从而将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从土壤滋生的环节就予以规避。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健全企业的内部环境:首先, 企业管理层的观念意识和政策选择对会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从自身角度和日常管理中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点和日常的监督管理,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 应该构建相应的会计人员使用和考核的制度, 在一定的期间内进行会计人员岗位的轮换, 在丰富员工技能的基础上, 也能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最后, 在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上, 不相容职位的设置和运行一定要实行, 以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企业的监管、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制定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而会计环境的优劣能直接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 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环作用的机制。为了尽力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把握会计环境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方式, 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从会计环境构建的角度将会计信息失真予以规避,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为真实和可靠的相关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中外企业家, 2014 (13) .
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篇9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只有明确规定了核算的主体, 才能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的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才能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才能明确会计处理的立场 (为谁服务的问题) , 才能划定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范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 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现会计的目标。在网络经济中, 会计服务对象呈现如下特征:首先, 企业界限日益模糊。刷卡消费、电子汇款、异地通存通兑、网上证券业务、网络代理越来越多, 加上企业相互持股也逐渐普遍化、全球化、母子公司关系日益复杂, 企业之间边界一步步扩大, 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依赖、难分你我的整和关系。其次, 网络经济还给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价值链带来了全方位的深远的影响, 企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再也难以封闭起来独立经营了, 开始同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经济事项很难明确界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活动, 从而企业的理财对象、信息收集、加工和披露等会计问题也难以用一个单一主体作界定。其结果是会计工作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阔。形式上讲, 互联网的会计系统中, 会计人员无需远行, 足不出户, 这样似乎缩小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而从本质上讲, 会计人员虽然足不出户, 但是通过把地域距离变成鼠标距离, 只需通过远程监控, 理财能力就能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点。再次, 网络经济增加了企业的相互依赖性, 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和全球化浪潮, 使企业之间边界扩大、界限模糊, 最终导致会计主体 (或说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 不断扩大, 并且日益复杂化。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指在可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传统财务会计中, 待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 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 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 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会计工作才有了时间上的归属, 会计方法的采用才能保持前后一致, 才能进行资产估价、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企业才有望在正常的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所负担的各种债务, 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 否则, 就不能继续采用折旧的方法, 而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计价。
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也使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 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 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和多样, 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应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 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性, 时而膨胀, 时而缩小, 还有可能立即解散, 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能切合实际。此外, 信息时代将科学技术引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 受此影响, 企业的兼并或分拆, 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 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 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 受到了来自许多动荡不定因素的挑战。
三、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企业的经济活动最终都体现为货币量。知识、技术、人才日益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衍生金融工具广泛运用, 企业越来越重视经营战略、技术开发、信息沟通、人才储备、地理位置、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等非货币性因素, 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加强, 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率将会超过有形资产, 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然而, 货币计量是基于一定的交易价格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内务自创的人才再造工程、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 因为未来对进行交易而缺管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价值, 使这部分对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的度量变得非常模糊。虽然人们也在努力将一些统计或数学的方法引入无形资产计价的体系中, 但是由于货币计量属性的限性, 也一直难以有所突破。信息的电子化、多元化, 对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网络经济中, 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 电子货币逐渐深入生活, 无纸化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 使货币更多地体现为观念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尺度和流通符号。无纸化货币使币值稳定的前提显得更加抽象、更加难以把握。网络将世界更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更为剧烈。
参考文献
[1]、陈华东, 唐丽.网络时代会计人员的任务[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1 (2) .
[2]、杨宝纲.会计信息系统[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学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M].高等到教育出版社, 2003.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5]、王琼, 王鲁平.论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6]、崔军利.网络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浅谈当前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10
一、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环境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内容
(一) 建国初期,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础, 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为顺应经济体制的需要, 由财政部审定、由各企业主管部门分别提出的各行业统一会计制度陆续颁布实施。在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时代, 信息需求用户少, 主要是所有者;信息需求也较简单, 重点反映组织的盈亏状况。
(二) 8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 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宏观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的组织机构及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司形式。为吸引外资, 采取了合资、合作、独资的形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完善了竞争机制。市场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顾客需求急遽变动,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竞争日益激烈, 为能够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企业间不断兼并、重组。企业关注的重点从单纯地降低批量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转为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提高顾客满意的程度这个更为全面、综合的目标。简单计算企业的盈亏, 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 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开始注重事前的预测、计划, 事中的控制、监督, 事后的考核和评价。响应会计分工也更明细具体化, 有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等名目繁多的工种。
(三) 90年代随着证券货币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会计信息的用户已不局限于所有者, 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机构、公众、企业的经营决策者都成为会计信息的用户。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和企业的支付能力;债权人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政府及其他机构要了解企业资产营运活动和国家资源配置情况;供应商要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企业采购业务的支付能力;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以便总结生产经验, 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 修正经营方案, 完善制度, 改进措施。由于经济环境不断变化, 会计业务日趋复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如企业报送财务报告的格式、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要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原则等。
(四) W T O入世对会计的影响。随着国门的打开, 企业投资、筹资已面向全球。不仅是跨国公司、即使是国内公司也开始向国际货币市场融通资金。这意味着国际货币、资本市场对贷款人或筹资者应提供在国际可比且可靠的财务信息, 这已成为会计国际化的一大动力。在国际资本市场, 多种多样的衍生金融工具引发一系列的会计处理难题, 譬如财务报表的合并、外币折算、物价变动、国际税务的处理, 这对传统的会计和实务带来巨大的冲击, 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确保生成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促进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加以规范, 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涵上的统一,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高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也是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一个国家人民的传统思想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经济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等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主要从以下四个因素反映: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权利距离大小、对不明朗因素反映的强弱、阳刚相对阴柔。
个人主义盛行、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弱、权距较小、阳刚之气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 决定了会计模式特征为:会计管理上强调专业导向, 行业自律, 较少依赖法规, 政论政策作用较小;在会计准则上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会计地位教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会计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透明公开;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 大胆创新, 保守性较低。相比之下集体主义盛行, 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弱, 权距较大, 崇尚阴柔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会计管理模式强调立法、立制、行政管理;会计准则强调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 会计职业地位较低;会计信息披露上偏向保密;会计核算上保守严谨, 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保守思维方式造成了会计上的稳健原则, 要求“准备金”大量使用, “或有负债”详细记录, “呆账损失”多分摊;不相信外界监督, 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集体主义观念强, 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强, 从民族性格上, 大多数较保守、传统、不易接受新兴事物, 创新精神较差。企业会计和财务方面的规定被明确在“公司法”与“会计法”等中, 各行各业各种经济业务均有相应的会计制度, 事无巨细, 几乎均作规范。企业会计人员碰到新的经济业务时也是首先寻找会计制度看有无相应规范, 若无相应规范再向国家财政机关要求规范, 然后才作出相应处理。可见我国会计文化中具有强烈的规避不确定性的趋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会计实务问题层出不穷, 会计准则需要规范的内容日益增多, 体系日益庞杂, 在这样背景下, 我国制定了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废止了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 改变了会计理念, 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 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自主裁判权, 为企业灵活处理会计业务留下了空间。
我国文化偏好中庸之道, 崇尚“和为贵”, 注重通过温和方式协调职工与企业、职工与社会乃至职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因此, 即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仍须向职工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以缩小贫富差距, 安定民心,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相反阳刚社会崇尚财富、竞争、成就, 偏好优胜劣汰, 金钱至上, 因此企业除了向职工提供合理的薪资和退休金外, 甚少再向职工提供其他福利, 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做相应的会计规范了。
三、科学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科学技术为会计处理提供了手段和工具, 促进了会计业的发展。
(一) 建国初期, 市场不发达, 科学技术力量较弱, 会计处理手段基本上是手工。会计人员以纸、笔、算盘等完成会计核算中的数据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记账、结账、编制报表、计算成本等。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会计核算过程需要多名会计人员, 不断反复验证, 看账证、账账、账实是否相符。会计人员的技术含量低, 通常根据以往的会计处理程序, 进行套算, 具备初中数学水平就可以, 大部分是没有经过会计培训和教育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企业领导把财会工作视为“抄抄写写”。
(二) 80年代后期, 经济的发展, 信息用户范围的扩大, 手工处理会计信息, 已不能满足需要, 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开始引进电子计算机来处理那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 进入到会计电算化阶段, 使会计的工作效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到了极大提高。在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由许多人共同完成, 而使用计算机后, 输入一张记账凭证, 计算机可以自动完成, 记账、汇总、转账、出报表等;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销售收入、利润分析等常规的、结构化较强的工作也由会计信息系统自动、准确高效地完成。解放了一大批会计核算人员, 从而引发了会计人员的危机。这时期的会计人员大部分接受过系统的培训, 素质水平有所提高, 但还是满足于统计数据, 反映货币形式的经济活动, 忽略了非货币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 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及企业外部有关方面了解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
(三) 90年代末、20世纪初, 网络的发展, 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它通过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及资金的转账, 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完美结合, 与传统贸易相比具有高效率、低支付、高收益及全球化的特点。
1、会计工作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使资金流、物流、信息流“E网打尽”, 他的发展模式使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流程、会计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会计组织、会计核算软件也发生了变革。为了符合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由手工方式、局域电算化方式而迈入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互联财务。产生诸如以下变革:在线办公、分散办公、移动办公、远程传输和查询。财务人员的工作不仅关注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 将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对未来的预测。
2、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和无纸化环境, 使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开放性环境, 会计系统能动态地、实时地、快速地、准确地获取、处理和反馈发生在业务环境中的会计信息。
四、当前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 21世纪, 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会计方面, 新的问题、新的知识也层出不穷, 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 终生接受会计教育。
(二)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拥有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掌握多元的知识结构。杨纪琬先生临终前曾经说过“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 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 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 而更体现出它与其他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现有会计人员应扩大知识结构, 不光懂得本专业知识, 更应该熟悉相关学科知识, 如:产品知识、市场知识、生产知识、技术知识、质量知识、安全知识等, 使会计人员适应多元化经济发展, 可以应付各种复杂环境, 解决各项复杂问题。
(三) 由于会计核算的自动化、更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重点不再是记账、算账、报账, 而转向预测、分析、决策。面对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会计人员不应被动地接受或继承旧的思维方式和规则, 在思想观念上需要主动性、开放性及开创性。要主动面对新情况, 积极地参与到新的业务发展领域中去, 还要敢于采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经济愈发展, 会计愈重要。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需提高业务素质, 道德素质及其他各项素质,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来适应经济的发展, 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摘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阐述了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科技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人员应对新挑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建.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财会周刊
[2]燕辉.浅谈当前我国会计环境影响下的会计职能——当前会计工作“难点”与“困惑”分析及其对策.财会周刊
[3]秋鹤, 刘俊.浅谈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财会周刊
[4]建桥.论中美文化差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财会周刊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偏离职业道德 差异环境 工作意识
0 引言
职业道德素質是工作人员参与实际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基于工作本身的道德素质,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好坏。会计从业人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能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甚至出现严重失职、失德行为,则可能对会计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除了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所处会计环境的影响。所以,加强我国会计工作宏观环境建设,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会计环境,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1 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
1.1 会计环境的概念
会计环境是与会计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组成。本文所讲的会计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企业制度环境。
1.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其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职业准则,它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意识标准。
1.3 会计环境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联
会计环境与职业道德之间是相互促进影响的,首先会计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我国的会计环境氛围好,那么社会上就没有破坏会计工作的不良现象,不良现象的杜绝,就会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又是会计环境构成的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环境又产生着很大的作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他们的工作质量就会存在瑕疵,就会导致会计问题越来越多,进而会带动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2 会计环境对职业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会计职业存在是根据会计人员所在的经济组织而言的,影响经济组织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组织内部和经济组织外部,因此我们研究会计环境也应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分析。
2.1 企业内部会计环境
企业内部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2.1.1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有效监督。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在制度上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能够有效发现会计工作弊端,进而避免会计人员工作上的漏洞,消除会计人员利用监管缺失漏洞进行违反会计工作制度的意识,最终提高他们的自我修养。
2.1.2 企业管理者私利行为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他们会强制或者诱惑会计人员根据管理者的要求对相关的会计信息造假或者采取违法的手段获取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利益,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即使会计人员能够具有坚定的立场,但是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的。
2.1.3 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其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从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丰富,他们能够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工作,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而如果会计人员没有丰富的知识那么他们就会不懂得合理的使用会计相关制度法则,结果阻碍他们的工作,影响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导致他们对会计工作失去信心,工作逐渐表现的不敬业等。
2.2 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2.2.1 国家经济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要包含爱岗敬业的内容。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济发生水平高,会计人员面对的经济诱惑就大,他们的职业道德就容易发生变质。
2.2.2 法律、政策也影响会计职业道德
我国在积极构建法治国家,会计职业道德虽然属于道德范畴,但是企业受到一定的法律制度的影响与约束,因为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很多职业道德方面的工作需要法律给予支持与肯定。而国家的政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变化,对此也会影响会计工作,比如国家政策出现问题时,企业就会利用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操作。
3 改善会计职业环境的具体措施
3.1 坚强监督,努力建设健康的职业道德环境氛围
财政主管会计部门要加强各项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大力营造社会遵纪守法的氛围。
3.2 健全会计法规,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行为的严肃性要靠会计法规来保证,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明确界定和严格的惩罚机制是必不可缺的辅助手段。同时要注重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时制定和出台新的会计准则以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
3.3 加大会计环境监督力度,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社会各个财务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应该针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调查、检测,并从不同角度了解、掌握、收集会计人员个人诚信档案,诚信资料记录在案。审计部门则应该加强财务审计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予以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辞退等。
参考文献:
[1]隋君花.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
[2]覃伟霞.金融海啸下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3).
[3]康金慧.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4(1).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篇12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 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 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 发展变化路途不同, 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 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 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 把握客观环境的时代性、交融性与动态性, 将会计置于大环境中, 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 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彩异呈, 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唯有如此, 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 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图, 创新会计, 发展会计。显然, 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 谈会计创新与发展, 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 会计有三大属性, 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 要求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 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 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 会计从产生之日起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 奠定了会计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但是, 综观会计发展史, 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原始的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账、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 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 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 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 而这一点在现代理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 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 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日益重视会计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 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归结到属性上, 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 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 我们才提出了会计的人文性属性, 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2 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1) 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 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体制看, 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 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 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 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规律, 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 理解会计、掌握会计, 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 使会计与时俱进, 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来讲,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 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从经济调控方式看, 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 高度集权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下, 经济方式一般也采纳集权方式, 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 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 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各种调控, 政府的干预较小, 反映在会计上, 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 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 发达的证券市场, 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 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 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 会计目标主要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总之, 经济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无论会计是从被动的无组织到有组织的变化, 还是主动的完全有组织的变换, 都是经济环境内部矛盾激化使原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状况, 决定了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国际化方向, 要求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 进一步研究国际会计的相关内容;面对新兴产业的出现, 会计如何行使职能以发挥其提供特有信息的职能;区域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哪些新课题。这些都是新经济环境条件下, 研究环境问题对会计影响的侧重点。
(2) 科技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科技环境从广义上来讲, 属于经济环境因素之一, 我们之所以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影响会计的要素之一探讨, 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科技发展水平高低虽然依赖于经济发展状况, 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 它确实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说明它不仅是依附于经济, 其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大推动因素, 这从其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①发展速度快, 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②发展综合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 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③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结合, 解决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对会计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 在新的科技发展水平下, 传统会计的研究手段与实物操作方法受到挑战, 会计的研究重点随之发生变化, 会计新领域不断涌现, 会计这门社会科学越来越与其他学科交叉, 横向发展越来越宽,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会计自身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 由此会计纵深发展得到空前繁荣, 细化的会计分支学科亟待我们去研究与发展;其次, 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使得我们对会计的社会属性及技术属性的认识更进一步, 同时指导我们应该更好地以现代技术装备会计科学, 以会计科学推动经济发展, 进而对现代技术发展作出会计的贡献;同时, 在会计的研究中, 需要引入许多新事物, 以开创会计发展之路, 解决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相关性问题。
(3) 管理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期, 经济管理逐步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①面向市场的管理, 是开放型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管理;②从系统出发, 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 实行战略管理, 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③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经济管理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 制定各种中长期经济规划、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 发挥行政指导作用, 对企业进行正确引导;④企业加强内部管理;⑤以人为本出发, 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高层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 培育企业精神;⑥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重视信息的管理。
【网络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推荐阅读:
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05-15
网络会计对审计影响08-21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11-13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08-28
会计信息网络环境07-22
会计研究 -加入WTO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及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08-22
对环境的影响11-06
环境对经济的影响10-03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07-21
电磁干扰对环境的影响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