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2024-07-24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共11篇)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1

摘要:水工环地质勘察是指水文管理、工程勘测以及环境地质勘察三种测绘勘察手段的统称。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水域系统分析、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勘测等实施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测评和数据管理分析。本文以环境保护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案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水工环勘查工作内容以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说明,然后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和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改善建议进行阐述。最后对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有效研究。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案;水工环

在针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每一项都十分的重要,每一项的职能都有其特有的意义所在。在实际的勘测测绘中,勘测人员要把这三项的工作内容进行紧密的连接和有机的结合,同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进行。通常的做法是,把三项工作进行一定的数据转化,进行一项的勘测时需要把其他的几项作为基础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运用,每一项的数据都十分的关键,一项数据的真实情况会影响整体勘测效果,尤其是现在的勘测手段已经实现数据智能化,同时还使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技术,如GPS、RS等,在全球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有利于全人类的善举[1]。

1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内容重点

在技术革命的今天,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革新。特别是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进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增长的背后付出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加上各种制度体制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先发展在治理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是随着国家的政策的下达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各地区的现有矿产资源已经开始出现逐渐的枯竭,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测工作已经变得十分的艰难复杂。同时就技术水平而言,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手段和技术能更加适合现代的勘测任务,水工环地质勘察以其特有的精准度、智能化、快速勘测以及方法多样性等,赢得了人们的好评。但是水工环地质勘察还要根据相关的制度进行合理安排,由于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是没有完善,致使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有效进行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不会应为制度的不规范影响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测量结果。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勘测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相信不久的将来,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够给整个勘测行业带来新的活力[2-3]。

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常规的的探测方法需要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水工环勘察特有性质往往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发掘和植被迁移。常规的探测为了是测量的结果更佳的精准,一般会选择破坏发掘式的探测手段。常规的`探测方法还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使用引发地下水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测量估算。这种方法测量准确但是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常规的测量不仅破坏的当地的水土平衡,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时由于方法使用不正确还会发生一定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或者是地质衰变。新技术下的工环地质勘察已经摒弃原有的手段,使用现代的工艺进行适当的取样即可,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和改变,也不会因为测量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4-5]。

3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发展的十分迅猛,由于技术水平的更新有力的推动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技术革新。到目前为止水工环地质勘察已经可以实现高空拍摄、纬度勘察、失真呈现、矿产扫描、海洋勘探、地质演变推导等。高空拍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海洋深度可以达到米以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已经可以实现人员室内勘测,利用遥感技术以及高能计算机、扫描影像等进行远程作业。

4结语

本文以环境保护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案为研究对象,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水工环地质勘察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覃满满,秦志泉.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12):00023-00023.

[2]徐程,陈家兵,仝刚太.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质勘察与处治方案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6).

[3]刘平,马慧荣,安海堂.新疆沙雅县塔南地区地下淡水勘察工作方案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2(12):117-118.

[4]李东,肖涛.新形势下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C]//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年会.2010.

[5]李小杰,叶成明,单建新,等.浅谈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设计方案[C]//全国地质勘察安全生产学术交流会.2009.

作者:王洋 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2

1 水工环勘查工作内容重点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研究人员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了对水工环问题的研究和评价。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负面影响层出不穷,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 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结构和体系等还不够完善, 水工环地质的研究工作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现如今, 矿产资源的储备还相对不足, 因此给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在处理好地下水、建筑工程以及环境因素三者的关系, 进而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但是, 由于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很多工作会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因此, 从技术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是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2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2.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于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来说,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较强, 需要挖掘勘探的面积较大, 因此, 很容易对周围的植被和环境造成严重地影响。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如果, 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 工作人员没有严格地按照规则来进行, 必然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甚至是影响地下水的流动,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水文问题。不仅严重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的系统性, 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 地质勘查工作本身是一项较大的工程, 如果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是技术和设备应用不合理, 会造成一定的滑坡甚至是泥石流问题。可见,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

2.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除了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地影响之外,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环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对土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这一方面上看, 在具体的勘查工作进行中, 工程需要占用部分土地。而且工程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丢到勘探区域附近。可见, 土地浪费和土地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另外, 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 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加强对山坡土壤的保护, 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封堵河道的问题。最重要的是, 地质勘查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对农作物或者是地表植被造成影响。可见, 这项工程的社会影响性比较高。

第二,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地质勘查工作本身就是进行深度的地质挖掘。如果事先的探测工作不到位, 很可能会对地下的文物古迹等造成影响。文物是时代的产物, 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一旦破坏造成的损失相对比较严重。

第三, 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由于地质勘查工作需要的土地面积较大, 工作人员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水工环地质条件进行探测, 因此, 必要的情况下可能会需要人们转移居住地。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处理方式不合理, 必然会地下水源造成严重地污染, 进而诱发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等等。

3 正确处理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1 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建设的一部分

从勘察工作准备阶段开始, 就必须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将对自然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小。勘察进行阶段, 要把环境保护当成第一要务, 优先采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建筑材料, 采用合理的勘察方案。勘察完工阶段, 应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 及时采集当地环境变化信息, 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3.2 严格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勘察活动之前, 对勘察项目的选择、计划和勘察完成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 提出预防措施, 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必须依托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以达到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

3.3 有效处理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噪音

节约用水, 尽可能减少废水排放,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进行科学的处理, 严禁废水的直接排放;妥善处理废渣, 防治水源污染, 进行二次利用 (如修路) , 减少不合理的乱堆乱放占有土地的情况;减少勘察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量, 控制污染源, 采取措施减少烟尘;建立绿化隔离带防治噪音污染, 将生活区与工作区隔离, 做出有效合理的措施减少噪音传播。

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对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和影响自然环境的勘察项目, 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 真正做到从法律的高度制约组织单位, 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勘察工作的根本切入点。

3.5 建立实现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

由于大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往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这种影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恢复, 所以应建立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 明确责任方与补偿方法。勘察工作完工后, 责任方应及时配合当地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这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针。

3.6 其他措施

积极开发研究新型科学技术, 将科技成果运用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去。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落后技能应及时摒弃, 采用更科学的工作方法, 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4 结论

总而言之,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本身是一项长久性, 而且持续性相对较长的工程类型。在实际的工作中, 需要将保护环境作为首要的工作原则。在不影响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地质勘查。对于生态保护和地质勘查两种工作来说, 二者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现如今,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人员只有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和关键点,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性, 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波, 郑白欧.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 2013 (12) .

[2]李延鹏.论水工环勘察工作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2) .

[3]刍议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突破的方法[J].地球, 2015 (10) .

[4]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6) .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3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无休止掠夺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社会发展道路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威胁,由此引发了众多自然灾害,也促使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面对这种社会现状,以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发展新观念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也为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础。尤其在近几年,我国地质勘查技术伴随科技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为核心的各种地质勘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为我国水工环勘查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我国水工环地质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发展局面,国家政府大力支持重工业的发展。就重工业生产工作分析,他们普遍都是以一次性能源为基础开展的,特别是以煤矿、石油、铁矿等资源,使得这些资源开发与利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过去过于追求社会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要求,导致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完善、工作不科学以及危害环境等问题普遍存在,给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威胁。目前,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由此也可看出我国水工地质环境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矿产资源匮乏

由于煤矿、石油、金属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一次性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在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这些资源大肆开采、无计划开采,造成这些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費不说,还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产生地下水枯竭、植被破坏以及地表水污染等问题。

2、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由于我国地质矿产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在采矿观念上与发达国家无法比,采矿的同时并没有对环境给予过多的保护。目前,我国许多矿区都出现了环境恶化、地下塌方、河流污染、土壤荒漠化等现象,甚至在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

3、科技创新不够

目前,虽然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勘查设备也不断出现,给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但是不少地质勘查工作者目前在勘查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地质锤、罗盘以及放大镜等传统勘查手段,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掌握不够、新设备无法操作等。同时还有不少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勘查结果评估方面存在严重滞后性。

二、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创新要点

目前,国家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改进做了深入分析,并且充分的引入了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新设备,这一新策略的应用为我国不少水工环地质勘查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但随着时代进步这些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缺陷,因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技术创新进行分析。

1、提高员工思想认识

我国近几年的地质环境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众多,由此造成的教训和经验十分深刻。因此,在以后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利用新技术不断的改进勘查方法、优化勘查思路、广听意见,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地质勘查新策略。在思想认识上,地质勘查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入手,结合当今地质勘查实际对传统的勘查方法进行优化。

2、深化技术改革

就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分析,这一行业自产生至今已有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出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因此目前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当前的行业改革工作进行深化最大限度的避免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模式、促使水工环地质工作能够和当前的市场相融合从而以改革的方式来促进发展最终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并且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改革并不盲目在二十一世纪之初,针对水工环地质工作进行过一次改革在经历过这一次的地质改革工作之后,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明显的看到了将来来。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满足现阶段经济的发展要求,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地质先行、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以及打造重庆的“世界温泉之都”这些都需要水工环工作者努力。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工作的落实力度

要下大力气培养适应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多层次、多方面的吸纳优秀人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各方面的待遇水平,能够真正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提升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要强化工作落实力度,抓紧制定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4.加快科技创新,服务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能够极大改善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工作开展。要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科技研发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设备,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勘查,利用无人机测量扫描技术,提高对现场的把握,通过物探技术的发展,了解深度断裂的形态以及分布,为找水、找矿以及热储构造,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能够发挥实际效果,通过施工设备的更新、转换,如在桩基础施工中引用旋挖机械,在测量工程引用RTK,在高位危岩勘查中引用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

三、结语

我国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建设论文 篇4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为了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加大了对水工环建设的投入力度,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水工环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开始应用了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并建设了了相应的水工环信息化工程,该工程的建设,不仅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要想使得我国的水工环信息化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建设,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的推动水工环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建立信息系统框架,规范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所建立的地学信息数据库主要是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来进行的建设,每个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每一个数据库在建立的过程中,都严格遵照相关的标准,由于数据库之间联系不强,使得数据库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这样就使得学科数据很容易出现交叉的情况,而要想使得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框架,针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规范化处理。针对地学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地学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并根据所建立的数据对象来进行层次的划分,要想清楚的认识到数据对象层次间的关系,就需要针对数据信息的交叉问题以及共享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框架,针对数据对象所具有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数据库可以分为两个等级,其一就是国家级数据库,该数据库中涵盖了全国全部的水工环数据信息,其二就是地级市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包含省市以及地方全部的水工环数据信息,针对该数据库进行维护的时候,主要由地方政府来负责。

2.结合数据的特点同时建立专题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

一般而言,水工环专业的研究对象较为复杂,水工环研究的对象与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数据交叉关系,就水工环专业研究的对象来看,水工环专业的表达对象也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就这点来进行分析,要想使得地学信息系统得以有效的建立,还具有一定的困难,而要想使得地学信息系统具备全国性的特质,则难度会更大,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得到有效的建立,就需要严格的依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要点,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区分,构建专项的信息系统,合理划分出多个区域,在不同的区域中,构建相应的区域地学信息系统,依据该系统来对该区域中的各种地质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由于区域的差别,区域中的地学信息系统也会存在差异,每个区域中的地学信息系统都是依据该区域的特点来进行构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每个地学信息系统之间都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数据资料的共享,这样就可以避免数据交叉以及矛盾问题的出现。

3.掌握多维GIS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质学家在研究水工环时,都是利用二维地图的形式来表现三维的事物,这种传统的二维地图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地质学家需要以三维坐标的方式来研究地表以下的水文地质状况,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支持地学研究的开展,同时这种多维的空间关系也为确定或评价地下水资源、矿产品资源、石油资源和污染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三维GIS是近年来地学研究技术人员最关注的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市场上,GIS软件还只是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模拟并处理现实世界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只有少量的软件能进行真三维的分析和显示。另外,现在绝大多数的GIS软件都无法处理诸如地下水文、矿山等真三维现象,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3D-GIS所面临的几何建模问题。大多数GIS在几何建立数据结构模型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再加上地学领域的三维地质实体多为不规则体,而不规则体又是所有三维地理实体中最难描述的,因此,建立怎样的几何模型来描述不规则的三维地质实体,是3D-GIS理论本身及其在地学应用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真正的3D-GIS软件还很少,现有的软件也只能完成显示和进行简单的分析。GIS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随着存储器容量的增加,CPU功能的增强,显示器的改进将有进一步的增强。各个国家都在强化数据标准,这将迫使GIS软件厂商支持这些国家标准,并开始增加空间数据描述信息的处理功能。随着3D-GIS的发展,将会出现4D-GIS。随着计算机与空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GIS将由各自分开独立的系统走向兼容与集成,从二维走向三维、四维;从单机走向网络。

4.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为奠定数据库建设提供基础

为了能够使得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就需要应用大批的基层地质工作人员,同时要配以相应的专业科研人员,只有保障了人力资源的充足,才能够使得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要对大力的对基层的领导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我国的基层地质单位大多数都会受到利益关系的左右,使得领导人员在工作中,无法有效的区分信息化工作与地质工作之间的关系,两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管理部门,这样就使得信息系统的建立出现了资金以及人员分配上的不合理,从而使得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出现了停滞的情况。针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就需要合理的构建相应的地学信息系统,对基层单位领导的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使得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地质工作与信息化工作之间的关系,能够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得基层领导人员可以针对基层数据库进行合理的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水工环信息化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第二,还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在我国很多基层地勘单位的现代信息设备都较为落后,工作人员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较低,为此,对其进行技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5

崔振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1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成效与问题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加大投入、构建联动机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矿产资源;保护与治理

SOME THOUGHTS OF TH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Cui Zhenmin1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Beijing 101149)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is present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good results and the questions.Then the deep resources are pointed.In the e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from perfection of law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creasing input, the linkage of departments,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Key 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mineral resources;protection and control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分析

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一方面,我国开始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开展矿山公园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当今和以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存在,矿产资源开发力度还将不断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程度将不断加强,加之,许多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新老问题的叠加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日趋复杂。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作者简介:崔振民(1972—),男,河北省迁安县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政策法规研究。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开始建立。2006年3月,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环保总局共同出台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并积极推进。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1年~2008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50亿元,下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418个,用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项目涉及31个省(区、市)的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各类矿山,其中投入煤炭矿山最多[1]。

3.矿山公园建设工作开始起步。2006年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已有10家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并在矿业遗迹保护、矿业文化宣传、矿业城市转型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4.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我国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于2005年9月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共同制定发布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国土资源部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并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管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1.占用和损毁土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113108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26%;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47%[3]。

2.引发地质灾害。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煤、磷等非金属矿床和铁、铜等金属矿床开采中。露天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多数发生在建材类矿山中。

3.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全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未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破坏地貌景观。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点多面广。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如,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产生许多负面影响[4]。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原因探讨

造成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以及地质灾害频发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主观上的原因主要是资源开采者、地方政府等部门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客观上原因主要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开采技术手段落后等方面。

1.矿产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长期以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缺乏专门的立法,只是散见于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之中,缺乏独立、统一和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对其加以规范。分散的规定导致实践中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无法可依。

2.监督管理不到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涉及到环保、国土、安全监察、水利、林业等部门,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监管体系,没有真正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的责任,使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在很多地方出现“真空”。

3.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原因,不少矿山未预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地方政府也未认真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职责,许多矿山地质环境被破坏。

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总体水平

不高,治理技术方案单一,起点较低。对环境治理的科研工作跟不上,对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经济、社会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因这些因素造成的危害缺少深层次的研究[5]。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权责明确、可操作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在现行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规体系。这一法规体系应覆盖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把矿业权的审批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紧密结合;把矿产开发日常监督管理与矿产开发过程中废气、废水、废弃物治理工作管理紧密结合;把土地复垦管理与矿地恢复管理紧密结合,并时时监控,杜绝“先污染后治理”。

(二)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保证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发。

一要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等规划准入和矿山换证许可条件。尤其要严把企业环评准入关。二要合理调整结构。通过整治、整合,实现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避免和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三要注重日常检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严格执行矿山闭坑验收检查制度。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畅通上级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基金;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激励制度体系。研究制定“谁出资、谁受益”的经济补偿优惠政策,对通过恢复治理,可以利用的矿山废弃地、尾矿、景观等,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恢复治理,治理后的建设用地、地质景观等优先由出资人占有或使用。

(四)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安监部门、水务部门和林业部门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消除部门差别,共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水平。

引进和开发适用于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新技术,进行矿区生态重建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在一些工作开展早、基础条件好的矿区,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大型矿业基地,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发展绿色矿业,建立绿色矿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刘晓星.矿山生态恢复还在“打补丁”,中国环境报,2010-08-25

[2] 曹玮.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策,绿色科技,2010(07)

[3] 王博.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通讯,2009(05)

[4] 李蕃仁.浅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6

丽江垃圾填埋场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及适宜性评价

丽江是滇西北一座生动而非凡的名城,它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于一体,是“荼马古道重镇”,“南方丝绸之路”要塞,特色鲜明,开发投资潜力无穷.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涉及多方面因素,该文通过对丽江市生活垃圾填埋的.历史与现状、填埋量、填埋场分布等状况的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对正在使用填埋场进行适宜性评价,文章分析了导致污染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已污粢填埋场的治理和未来填埋场的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作 者:石泉 朱杰勇 Shi Quan Zhu Jieyong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34(4) 分类号:X323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 篇7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探;GPS技术;RTK技术

1 概述

传统水工环是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者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工环内涵有了新的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地质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范围较广,与社会、科学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项专业工程,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

2.1 水工环地质勘探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快,地质勘探工作的不足日加明显,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的局限也相对较多。我国地质勘探部门应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引进科学的指导思想,提高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地质勘探水平。地质勘探部门应加大对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的关注力度,组织调查活动,使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贡献力量。

2.2 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应用

2.2.1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主要通过系统信号接收机完成接收任务,然后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信号,该信号是经过基准站转化后的转换参数和观测数据;信号接收后,工作人员再根据GPS原理进行定位,准确算出基准站的基线向量,基准站的WGS-84坐标,再通过此坐标与地方坐标系进行参数转换,以计算并显示用户需要的三维坐标及精准度。GPS定位原理是无线电信号自地面传送到卫星,这个传输过程能够组成一个定位系统,这与无线电传输原理是相似的。通过地面上三个以上的已知点,就能够得知卫星的位置;同理,根据三颗以上卫星的位置,也能得出地面未知点的位置。工作人员利用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来自三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就能通过计算得出测站点到卫星的距离以及测站点的位置。计算实时动态测量的一般方法是在基准站上安装GPS接收设备,观测所见卫星,然后通过数据接收无线电传输设备,传送给用户观测站点。

2.2.2 实时动态差分法

实时动态差分法(RTK)是一种降低卫星数据参与误差及载波相位测量误差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能使误差将至厘米级。RTK技术常用的有位置差分、相位差分和伪距差分三种,三种方法中基准站和流动基站的功能一致,前者负责改正数据的发送,后者复杂接收数据。RTK技术工作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设置一台接收设备,然后在流动站中安装多台接收设备;工作人员利用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一个卫星传输的信号,将接收信号与基准站接收信号进行对比,将计算出的GPS差分改正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传送到流动站中,这样就能有效消除误差,得到精准位置。RTK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中有重要应用,因此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发挥其检测功能。

2.2.3 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GPR)技术也称为探底雷达技术,其工作原理与GPS技术较为相似,利用电磁波收集地质信息。GPR技术应用时,先在地面上建立一个发射装置,然后利用发射装置向地下发射电磁波信号,对地下地质信息进行收集后,利用专业的仪器,将所收集到的地质信息存储在电脑中,为工作人员提供地质形态、厚度、岩面、状况等各类信息。GPR技术能将地下图像清楚、细致、快捷的展现出来,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2.2.4 瞬变电磁技术

瞬变电磁技术(TEM)最初用于对太空进行物质探测的一种技术,后经过发展,逐渐扩大了应用领域,现在已经成为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之一。TEM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其应用时间虽然较短,但在勘探作业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明显的。TEM技术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探时,主要利用电偶源法和垂直磁偶源法,尤其是后者应用范围更加广泛。TEM技术在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探时优势十分明显,其抗干扰能力、对地形适应能力都是其他技术所无法达到的,这也是TEM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探中具有很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2.2.5 遥感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遥感技术(RS)应用范围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在资源、灾害和地质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RS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探中也有了一定应用,并将逐渐发展成为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RS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已经从单一的波段逐渐发展成多元遥感;而且RS技术的图像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不断提升,该技术也在城市建设、环境勘探和园林布局中有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2.3 勘探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首先,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较多,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水工环地质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勘探技术,对待测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等要素进行合理勘探,确保各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其次,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改进勘探技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土地、水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的勘探技术,确保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状态。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种类较多,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勘探技术,确保勘探结果的可靠性,为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林洋.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与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21:185-186.

[2]贾丽娜,姚永亮.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29.

[3]郭建明,程超.解析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27.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8

1、地下水的地质环境

我国西南省份山多,且地质复杂,地面和地下水丰富。有一座高速公路隧道位于哀牢山主峰地带,该山是两条江河水系的分水岭。该条高速公路位于亚热带地区,每年6-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丰富。该路路线海拔1600-2200m,隧道采用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结构,隧道单洞总长6727m,上下行最大埋深分别为309m和331m.虽然隧道埋深达300余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极为丰富,地质条件很差。

隧道的地质构造属上三叠统―碗水组T3y地层,少量属路马组T3l地层。地质构造次级褶皱发育,受走向断裂的干扰破坏,地层重复而构造重迭、递错,使向斜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隧道围岩的岩性相对比较复杂,硬质岩有:板岩、含炭质板岩、弱变质灰岩;超基入岩体。软质岩有:砂岩、泥岩。由于山体受大断裂及次一级构造的影响,隧道穿越自稳性极差的炭质板岩、泥岩、溶缝极为发育的灰岩及较富水的砂岩及断裂带,强度较低,自稳能力差,且岩性经常娈化,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很大。

2、地下水的补给形式

隧道经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位置为一河流发源地,隧道沿线地表有三条常年水沟,隧道又两次穿越该河的冲程层,地表水和地下水极为丰富,由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易成为地下水的补充。路线区域内分布松散层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基岩裂隙水分布最为广泛,又以碎屑岩裂隙水为主。

松散层孔隙水在砂性土中相对较丰富,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不畅,常年滞水,而粘性土,水量相对贫乏。碳酸盐岩只在隧道部分出现了少量灰色灰岩接受空隙水和炭岩裂缝水的补充。基岩裂隙水广布于各类碎屑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中,其中以碎屑岩裂缝水为主。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其他水源的补给,水力梯度大,排泄运移速度快。

路线附近农民在隧道山体上曾有两条农田灌溉水渠,常年有水,隧道进洞400m后,两条农田灌溉水渠的水已干枯,说明渠中水已沿裂隙从隧道中排出,可见山体裂缝发育,地表水很容易沿裂缝进入隧道。

裂缝水从岩体裂缝楔入使岩体凝聚力降低,内摩擦角减小,力学强度降低,易引起塌方。由于隧道地段常年有裂隙水从岩体涌出,特别在岩性变化界面处涌水尤为突出。总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是影响隧道施工的主要因素。

根据施工《地质现场记录卡》也可证明,隧道几次发生塌方的地段就是地下水丰富的地段,所以,在相同的围岩情况下,有水和没水对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影响极大,也可以说,构成隧道围岩稳定的因素,不仅仅取决于围岩的类别或强度,水的影响已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性问题,工程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于对水的处理上是否成功。

3、对地下水的处理措施对地下水的处理,其总体思路是:堵、疏、防相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1 对碳质板岩区域裂隙水的处理碳质板岩片理化程度高,片理面之间充填物主要是有机质、滑石、蛇纹石,较宽的片理面之间还有泥沙质充填物,方解石岩脉顺着横切片理面的节理缝侵入,所以开挖后很可能沿着片面滑塌,也可能沿向深层贯通的节理缝产生大型塌方。在这样的围岩条件下,裂隙水也最容易富集,大型塌方也就最易发生,所以在这种围岩条件下,处理好地下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3.1.1超前支护通过超前预报的手段提前发现富集水的情况后,加固已开挖好的支护,对掌子面在富水区域增打排水孔,等流水量小于14L/s,打4~8米长的超前孔,插入花孔超前小导管,注C.S浆液,C.S浆液的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0.5,水灰比为0.7~0.9,水玻璃模数m=3,波美度Be=35,注浆初压0.5~1Mpa,终压2~2.5Mpa,做超前支护后再进行打孔开挖。

3.1.2初期支护开挖后立即喷钢纤维混凝土封闭,钢纤维用佳密克丝RC6535BN型,参量35Kg/m3,初喷厚度3~5cm,对侧壁富水区增打排水孔,插入φ42的橡皮软管把水从侧壁引出,如果面积较大,排水孔位置最好采用梅花形布置,架设16#工字钢,间距0.8米,采用WTD25L=350mm锚杆锁固,锚杆间距为80cm,梅花形布置,再喷混凝土至找平工字钢,喷混凝土后的侧壁除引水区外,其它区域不准有线状漏水现象,否则增打排水孔,重新喷钢纤维混凝土封闭。

3.1.3二次支护把初期支护的橡皮软管贴洞壁加长引至下部排水沟,按初期支护后侧壁的滴水情况布置弹簧排水管,弹簧排水管紧贴洞壁从隧道顶部沿同一桩号向两侧下引至下部排水沟,弹簧排水管一般情况下可以15米设置一道排水管,但在滴水严重的部位可以3~5米增设一道排水管,顺次铺设350g/m2土工布和防水板,铺设要求紧贴岩面。浇筑二衬混凝土,为了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橡皮管受挤压而堵塞,顺着橡皮管的走向外面包一层3mm厚的铁皮,因弹簧排水管自身有一定的强度,所以不必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

3.2 对石灰岩区域的岩溶水的处理岩溶水的最大特点:集中、量大,相对来说流水面不是很宽,因为石灰岩的节理没有板岩和砂岩发育,孔隙水和裂隙水相对来说较小,但地下水从溶洞排出,水头压力几乎不受外阻力折减,外水压力全加到直接阻挡水头的岩面上,如果挡水岩面失去支承力后,就很难在自重、围岩压力和水压力作用下保持自稳。

3.2.1超前支护在石灰岩区域,这种溶洞会经常出现,溶洞出现后,要么有高压力的岩溶水,要么有大量泥沙流,液体压力都很高,破坏性很大,所以超前支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后,打孔排水、排沙,因为岩溶水具有量大、集中的特点,所钻排水孔孔径稍大且集中,这样有利于水的快速排出,石灰岩区域如果岩石条件好,围岩能达到Ⅲ~Ⅳ级,就可以不用注浆固结,但必须等到流水量减至14L/s以下,才可以进行开挖,以免因水压力过大,开挖后支撑薄而产生塌方。

3.2.2初期支护开挖后如果溶洞洞径小于0.8米,用16#工字钢顶死五分钢板封堵洞口,五分钢板上钻φ42孔,引φ42橡皮管排水,橡皮管的里口用土工布包好,然后用泵送混凝土填实空腔,如果溶洞洞径达到1米或大于1米,洞口需埋间距0.8~1米的工字钢,工字钢上先铺一部分五分钢板,用厚1米的浆砌片石封口,洞径小于0.8米,再用前面的方法封堵,外喷钢纤维混凝土封闭,找平工字钢。

3.2.3二次支护出现溶洞的位置最少要安置一道弹簧排水管,其它方面同前面的二衬方法。

3.3 对砂岩区域的孔隙水、裂隙水的处理砂岩一般呈块状、层状。块状砂岩为砂状结构,粒径2~0.5mm,受水浸泡后结构变得疏松,强度降低。层状砂岩为粉砂结构,粒径0.05~0.005mm,层理发育,更为发育者为片状,三维抗压强度差别很大,δc>60 Mpa,而δa、δb在5~20 Mpa之间,有很明显的方向异性,且节理发育,受水的影响很大,层理面、节理面之间饱和水时面与面之间粘结力大大减弱,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塌方。片理化程度很高的砂岩一般产生于两种岩石的接触面之间,由于受到强烈地质改造而产生蚀变,蚀变后的砂岩,地下水在这种部位往往很发育。

内蒙古自治区水工程管理保护办法 篇9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内蒙古自治区水工程管理保护办法

(1995年4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二)》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五)》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工程的管理保护,充分发挥其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国有水工程的管理保护。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工程是指水工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水库、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排涝工程;农田草牧场灌排工程;水力发电工程;供水工程;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以及水工程附属的防汛设施、观测设施、水文监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等。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工程管理保护工作的领导。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工程的管理保护工作。

土地、环保、城建、公安、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水工程的管理保护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工程的义务,对破坏水工程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对在水工程管理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 水工程应当划定必要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水工程管理范围系指根据水工程管理需要划定的,由水工程管理单位使用的水土资源范围。

水工程保护范围系指为保证水工程安全,在管理范围之外所划定的区域。

第七条 新建水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由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设计,提请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划定。

已建水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已划定的,维持原划定范围;尚未划定的,按照水工程管理单位的隶属关系,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等部门提出方案,报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划定。

水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与国家其他生产、建设用地发生交叉时,由水工程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报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国有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属全民所有,使用权属水工程管理单位。

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属于集体的或者使用权属于个人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征地和权属变更手续。

对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可利用的土地,在保证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经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种植农作物。

国有水工程保护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不变。

第九条 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权属确定后,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水工程管理单位土地使用证书,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制图划界,树立标志。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工程的分布及其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和有关情况通报同级土地、环保、公安、农业、畜牧、林业、交通、地矿、电力、城建及其他有关部门,并在水工程所在地公告。

第十条水 工程管理单位必须加强水工程的管理保护。

大中型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和需要加强保护的重点水工程的管理单位,经过公安部门批准可以配备经济民警负责水工程的保卫工作。

第十一条 禁止下列损害、毁坏水工程的行为:

(一)挖掘、拆卸、爆炸、撞击水工程;

(二)在堤防、土坝的顶、坡、戗台取土、晒场、开挖道口、挖窖;

(三)超重车辆、履带拖拉机不采取保护措施在水工程交通桥上行驶;

(四)在防汛和工程管理通讯线路上搭挂广播线、输电线;

(五)盗窃、毁坏、侵占工程设备、器材物资;

(六)盗窃、毁坏、堵塞、移动水文气象、测量、科学试验、观测试验等设施。

第十二条 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爆破、钻探、采矿、采石、采砂、挖掘、垦植、葬坟;

(二)在河滩、蓄滞洪区、水库库区内围垦,修筑堤坝,堆置废土、废渣、废物;

(三)在水库、河道、渠道、治沟骨干工程内设置阻水障碍物;

(四)侵占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爆破、采石、采砂、挖筑鱼塘、打井、考古挖掘、采矿、排污、兴建地下工程,须经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应当采取相应的净化和安全保护措施方可以进行。

第十四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监察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持证,佩戴标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应当填发《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赔偿应当填发《违反水法规赔偿通知书》,罚款应当填发《违反水法规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由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会同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水利部发布的《违反水法规行政处罚暂行规定》处以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障;逾期不清障的,由防汛指挥部组织强行清障,并由设障者负担清障费用。

违反本办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集体和个人兴建的水工程的管理保护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该项工作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形势并不乐观。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甚至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工环地质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对重工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后,我国第一、第三产业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工业化发展迅速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为严重,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开采方式不合理所导致的。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矿产资源严重缺乏。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而且矿产资源形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为以往资源开采没有经过合理性、科学性的规划,毫无节制的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导致我国矿产资源应用越来越为紧张。我国机械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很多矿产开采技术、设备不够先进,导致矿产资源开发效率较低,开采中浪费情况非常严重。矿产资源开采没有结合生态化理念,对区域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限制。根据科学调查所显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黄金等资源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些资源的开采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致使我国资源紧缺情况越来越为严峻。

第二方面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矿产领域发展要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取得了可观成就,但是矿产开采理念过于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矿产开采企业并没有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矿产开采过程中只是注重开采量,对矿产开采区域周围环境保护采取了忽略态度。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矿产区域附近流域水体质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一些区域还会发生严重塌方情况。环境污染问题是水工环地质工作落实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第三方面缺乏高素质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人才。我国政府部门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开展非常重视,并且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组织专业人才开展这项工作,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开展进行约束和规范。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区域对高素质水工环地质工作人员缺失严重,主要是因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环境非常复杂、艰苦,工作开展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有着较高需求。因为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合理,导致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开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二.改善水工环地质措施分析

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较多不良问题,想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善,需要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理念进行转变,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找寻满足符合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的新思路。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制定水工环地质工作控制标准。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融入生态保护理念,要考虑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实际需求,从根源上避免工作落实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人才是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的根本与基础所在,必须要注重高素质水工环人才培养。各级政府部门对该项工作落实要有长远的规划,对工作落实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得各个工作环节开展都可以有章可循。要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保证水工环人才梯队建设的合理性,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做好人才保障。

三.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分析

理论研究是工作实践的基础所在,对工作实践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为了满足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需求,弥补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未来必定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开展未来还会融入崩滑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非线性评价预测理论,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会对地质体结构、信息员等众多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确定性预测方法,构建科学、完善的灾害性地质过程全息预报系统。这一系统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同时还能客观评定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地质灾害评价及模拟控制。全过程中动态模拟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地质结构体进行三维化的描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过程进行模拟,借用动态优化理论的优势使得灾害全过程可以全面化、可视化的对人们进行呈现。这一理论应用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开展提供良好依据,同时还可以加强不良地质灾害的防范,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严重损失。

3.災害评价与 3S 技术。3S 技术作为水工环地质工作与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 较为适合区域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评价。3S 技术核心是 GIS 技术, 在实践应用中,该项技术能够应用于空间环境、 灾害等各项工作。

结语:水文环地质工作开展专业性较强,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联系。但是受到工作理念、技术水平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工作落实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要注重技术创新,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资源应用和开采力度,从而使得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可以更为良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拓飞,高桂珍,毕研发. 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未来趋势[J]. 民营科技. 2015(10)

[2] 赵晶. 关于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7)

[3] 刘睿. 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7)

环境保护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影响 篇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继今年4月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之后,我国环境科技界的一次盛会。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激发全国各条战线上的环境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不断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我代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应邀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与会代表,多年来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各条战线上为环保事业辛勤耕耘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科技作为“十一五”四大环保任务之一,要求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大量国际经验表明,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或改善环境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GDP翻两番,如果保持当前的环境质量状况,那么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就需要提高4~5倍;如果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必须提高8~10倍。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说明环境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推进历史性转变的重要力量。发展环境科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离不开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卓越创造。

围绕加强环境科技工作,最近,环保总局党组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成立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由知名环境学者、专家和富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专家组成。为了提高决策水平,我们规定三个“不决策”:未经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的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的不决策。成立“两委”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二是近期召开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团结系统内外有志于环境保护的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推进中国环境科技事业的大发展。环保总局将为各条战线上的环境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做好协调,提供服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我国环境界历史最长、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性团体,聚集了一大批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有近30个分支机构,4万多会员,联系着几十万环境科技工作者。学会成立近30年来,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前五届理事会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年来围绕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在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普及科技知识、组织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中介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发现和举荐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自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环境科学学会的发展,动员全国环境科技界的力量为环保事业建功立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发挥环境科学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放开搞活。环境科学学会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促进环境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实现产业化的优势,在科技界、企业界和政府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环境科学学会应当发挥学会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组织和专家优势,围绕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重大环境问题和科技前沿领域,开展决策咨询和学术研讨活动;发挥学会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千乡万村环境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广泛的环保科普宣传,开发环保科普产品,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素养;发挥学会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载体作用,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各类环境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会作为全国环境科学最高学术团体的权威优势和作用,提供中介服务,开展环保科学技术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成果评价、环境损害评估鉴定、环境友好型产品评定等工作。

第二,要深化改革和加强环境科学学会自身建设,外树形象。要改革学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特别是学会秘书处的能力建设,加强对30多个分支机构和专

业委员会的管理,充分发挥理事会、理事和会员的作用。要尊重学会的法律主体地位,坚持民主办会,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会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要围绕环保中心任务,服务环保重点工作,积极争取各级环保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学会还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广泛依靠社会力量来推动学会发展,切实提高学会“自主、自立、自强、自律”能力,努力创建一流的学术团体。

第三,要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诚信创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进历史性转变,关键在人才,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些重大技术创新更加需要一流环境科技人才。环境科学学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竭诚为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增强对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努力把学会办成名副其实的“环境科技工作者之家”。同时,要加强环保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以及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战役中展现的“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逐步建立环保科技人员诚信档案,反对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鼓励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优良学风,维护环境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四,要加强对环境科学学会的领导和支持,多予少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由中国科协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管理的全国学会。地方各级环境科学学会也实行地方科协和环保局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各级环境科学学会办事机构在行政上是由同级环保部门组织领导的。希望各级环保部门要重视学会的工作,加强学会领导班子建设,将学会的工作纳入环保工作计划,为重点工作服务,在人、财、物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总局和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每年至少要专门听取一次学会的工作汇报,每年要为学会办几件实事,切实解决学会的困难。应充分发挥学会的优势,将一些环境科技的社会性工作移交给学会,把环境科学学会办得更好,促进环保事业更快发展。

上一篇:花的象征含义下一篇:县文化体育工作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