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4-07-04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共9篇)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1

0 引言

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 发达的农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历史的实践证明, 正是有了发达的农业, 世界人口才有了快速的增长, 人类的文明才达到了如此空前未有的程度。然而, 也正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现代高度文明才对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对农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不考虑农业发展的环境代价的传统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世界范围的“环境危机”已经开始全面困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 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已不能承担农业发展对它的掠夺性使用。在这一背景下,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农业发展战略, 如何加强环境生态建设, 实现我国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代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有机植物生产。施肥就是获得植物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化肥使用看, 以黑龙江省垦区为例, 2002年拥有耕地2045117公顷, 每公顷土地大约使用300公斤。经试验证明, 在大量使用化肥的情况下, 玉米的单产可加倍增长, 一般人认为只利用施肥这项技术, 作物的单产可增长l00kg/亩。99年垦区的化肥使用量379807吨, 到2002年化肥使用量为521503吨,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 根据农业增产的需要, 具有增产作用的化肥已成为农业丰收的保证之一。

1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农业是影响陆地面积最广泛的产业, 直到20世纪70年代, 人们还普遍地认为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造成的, 农业部门不过是环境污染的受害部门, 然而, 农业部门仅是环境问题受害者的看法, 已经被科学证明是不准确的。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与土地的退化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工业化初期阶段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发展目标直接相关。

1.1 森林资源减少且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历年不断的大规模垦伐, 原始自然植被几乎已荡然无存。传统的外延式扩大农业生产的路子使全国各地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围湖围江造田, 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1.2 水土大量流失且水污染严重

由于不合理垦殖, 河流中上流开荒、森林砍伐过多, 植被遭到破坏, 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18266万hm2, 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t。尽管目前已加大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 但仍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良田被冲, 大量泥沙流入河川、水库, 淤积河道和水利工程, 使河道行洪能力下降,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伴随着水土流失而大量进入河道的氯、磷、钾等成为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严重隐患, 造成生态恶性循环。这不仅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构成农业继续发展中的重大障碍, 还造成这些河流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 水患加剧, 造成中下游地区的河流水质严重污染。

1.3 农用化学物质导致污染

近年来, 中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增产乏力的局面, 缺水和过量使用化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 造成土地板结、农产品残毒过多, 破坏生态平衡, 对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大, 使农区成为分布面广的一个重要面源污染源,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 目前, 全国累计遭受污染耕地面积已超过0.1亿hm2, 且有不断扩大和加重的趋势, 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达150亿kg, 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 还致使水体、耕地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畜产品有毒物质不断积蓄,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危害人们的健康。据检测, 城市郊区蔬菜中亚硝酸盐超标率达30%左右。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蔬菜, 在人体内易形成致癌物质。不仅如此, 农用化学物质还带来了严重的流域性问题, 如我国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 化肥贡献份额达60%以上, 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现象也已在我国普遍存在。

2 化肥的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化肥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而全面, 化学肥料引人的非主要营养成份 (如:硫酸铵的硫酸根, 氯化铵的氯根等) 对土壤、植物有一定不良影响。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缺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硝酸盐在作物中积累;污染地下水等危害。垦区化肥使用中, 氮肥占有比重最大, 造成环境污染最严重。因此垦区化肥污染主要是氮肥污染。

2.2 化肥对大气的污染

化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与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N02所造成的。肥料氮在反硝化作用下, 形成氮和氧化亚氮, 释放到空气中去, 氧化亚氮不易溶于水, 可达平流层的臭氧层与臭氧作用, 生成一氧化氮, 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成为氧化亚氮放出。臭氧层集于离地面20公里以上的高空, 对维持平流层能量平衡, 掩护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强烈辐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臭氧层减少, 紫外线加强的结果, 不仅导致蔬菜、果树、大田、绿色植物的受害, 而且使人畜的皮肤癌增加, 致畸、致变, 破坏平流层能量平衡, 气候异常, 造成大面积的自然灾害。

2.3 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随着进人环境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 造成水环境污染,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 使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水体, 是造成人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胰大量藻类繁殖, 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及死亡后的分解作用, 要消耗大量的氧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 从而形成厌氧条件, 造成水质恶化, 化肥施用造成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污染地下水, 化肥除地表流失外, 还会随水淋失, 化肥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随土壤内水流动, 或透过土层经淋洗损失进入地下水。大量使用磷肥, 也会引起地下水中镉离子等的升高。使用钾肥, 则使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得复杂化。

2.4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由于土壤种植各种作物, 蔬菜和牧草, 土壤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动植物的健康。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的氮素, 大部分为硝态氮, 一部分为铵态氮, 除水稻外, 大多数植物以硝态氮为主要形式, 含高浓度硝酸盐的植物被动物食用后, 由于硝酸盐产生的亚硝酸盐对动物发生毒害。植物体内硝酸还原的速度与氮的供给相配合量, 硝酸盐一般并不过多积累, 而在供给氮素多时, 就会发生硝酸盐积累, 为此进行过有关施肥量, 肥料种类及施肥时期的试验。牧草和菠菜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植物体内N03-N浓度相应增高。由于土壤的硝化作用, 使土壤富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种植的各植物中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 造成土壤污染。另外, 制造化学肥料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 有的会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害成份, 它们随着施肥进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如磷肥的施用, 不可避免地带给土壤许多有害物质有:镉、锶、氟等。施用磷肥过多会使土壤含镉量比一般土壤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污染。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 特别是利用炼焦厂废气生产的氨水, 含酚量超过千分之一, 施用于农田后, 造成土壤污染。生产出具有异味的农产品。

2.5 化肥对生物的危害

在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 会使谷物、蔬菜和牧草等作物中硝酸盐偏高, 蔬菜、牧草中的硝酸盐, 在贮藏, 煮及腐烂过程中, 以及在动物胃中, 在一些寄生菌还原的作用下, 都可以形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 例如近年常发生农畜因食用大量的甜菜叶及块根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硝酸钾还原生成亚硝酸盐和氧化氮, 对神经血管有毒害作用, 家畜用后15—20m in即可发病, 发病率高, 常因来不及抢救而大批死亡。

摘要:现代农业中, 最常用的化肥是无机肥料, 这些肥料是由工厂生产出来。就是化肥。化肥一般包含一种或多种植物所需要的营养, 比一般自然肥料的营养要高。故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作用。本文阐述了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与环境污染, 以及化肥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化肥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化肥,环境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2

摘要: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了大气、水源、土壤等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人类健康,通过对溆浦县化肥施用调查,查清了溆浦县化肥施用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治理化肥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化肥;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85-2

化肥是指经过化学工业制造的肥料。按所含营养元素分类有N肥、P肥、K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其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发挥快,便于储运和施用。化肥的出现和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迅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进入21世纪,人口、粮食、环境仍然是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解决此矛盾的方法除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以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采取各种技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但是,在一定的作物种类、气候条件下,水、肥常常是起重大作用的两个因素,特别是肥料中的化肥。常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联合国粮食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1950~1970的20年间,世界粮食增产一倍,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各项措施中,化肥的增产作用约占40%~70%,可见,化肥对发展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确定地说,21世纪,人类仍然需要化肥。然而,随着人们环境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化肥对环境和人类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全面深入地认识化肥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必将有利于农业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耕地的破坏

改革开放前,农田施肥以农家肥土粪为主,改革开放后,化肥成为主要肥料,而且许多农民基本依赖化肥,几乎到了没有化肥就种不了庄稼的地步。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孔隙减少,土壤养分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甚至微生物总量减小,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品质下降。

1.2 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的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许多地方农村浅水层饮用水发涩、发苦,开水污垢多,特别是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1.3 影响人的健康

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危及生命。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2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现状及原因

2.1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现状

溆浦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发达,有湘西“乌克兰”之称,耕地面积4.63万公顷,其中水田3.07万公顷,旱地1.56万公顷,种植水稻、玉米、棉花、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化肥的使用量很高。比20世纪70~80年代增加2~3倍,其主要分布在双季稻的平原区。目前全县每年施用化肥60480吨,年每公顷施用925.5公斤,即每公顷农田每年施用碳酸氢铵420公斤,钾肥105公斤,尿素165公斤,过磷酸钙420公斤,这么多的化肥施入农田对生态条件产生了很大的破坏,第一污染了环境,化肥施入农田后,随即进入土壤圈,参与物质循环,并不断影响生态环境和各个圈层,化肥的投入量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氮肥施入土壤中,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般只有30%~50%)。部分被土壤固定,而大量通过挥发,淋失、径流和反硝化等作用损失掉,有的进入大气圈,氮的氧化物进入大气层,夺取同温层中的臭氧空洞,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强,从而导致了皮肤癌发病率的增加。另一部分未吸收的肥料,随地下水渗漏、地表径流进入河塘,污染水源,使水体,水质迅速恶化鱼虾、畜类受到污染,从而进入“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磷肥带有硫酸根、氟化物,重金属(如含镉1~100毫克/千克,含铅5~10毫克/千克)放射性元素,钾肥带有氯离子,能污染土壤和水体。第二:板结土壤,打破土壤养分平衡。第三:报酬递减,降低种田效益。长期过度依赖化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和退化,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降到传统农业的十分之一。

2.2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产生原因

2.2.1 省工方便,追求高产 自化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来,农作物产量成倍提高,加之近年来我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农村只剩下老、弱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化肥施用具有省工、省时、方便、肥效快,增产明显的特点,这就促进了我县农民大量施用化肥。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肥料施用报酬递减,农民为提高产量,更加依赖化肥,并不断增加化肥的投入,从而造成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不全面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由于我县面积大,经费少等多种原因,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没有全面普及,大部分农民在化肥使用上仍旧使用传统的施用模式,肥料施用重氮肥、轻磷、钾,不施微量元素肥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肥料利用率低,并严重污染环境。

2.2.3 重创收,轻推广 技术由于农技推广人员经费不足,大部分基层农技术推广人员都在经营化肥,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没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从而导致了化肥的投入量不断加大,加速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 溆浦县化肥污染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导致农产品的严重污染,不仅制约了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遏制化肥污染农业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成了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3.1 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农业环境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环保既是一项“德政工程”,又是一项“民生工程”,将农业环保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相应的政治经济,技术政策措施,使农业环境保护与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形成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关心。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因此,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3.2 大力发展有机肥

大力推广种好绿肥、养猪积肥外,要重点做好稻草、油菜等秸秆还田。有机肥的施用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可减少化肥的施用。要逐步恢复到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3.3 合理施用化肥

要改变偏氮少P、K的施肥习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要提倡深施,以水带氮追施,优化氮、磷、钾和有机肥的比例,注意秧田施用P、K、锌肥。

3.4 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减少单质肥料的使用

大力推广应用长效缓释技术的复合肥料,通过对比试验,新型肥料的肥效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20%以上,肥效提高了也环保了。降低单质肥料用量,强化引导农民应用复合肥。重点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按方施肥或施用专用配方肥,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作物产量,降低化肥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张道勇.中国实用肥料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谢卫国.耕地质量食品安全[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

[3] 谢卫国.耕地保护与社会发展[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6.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3

1 化肥的使用情况

1.1 化肥的生产总量大

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发展化学肥料工业, 但是发展到1949年我国的化肥年产量才只有0.6万吨。建国以后, 我国化肥工业得到了飞速提高, 1997年年产量达2911万吨,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2位;其中氮肥年产量2074.9万吨, 居世界第1位。而且在后面发展的几年, 化肥的产量一直都在持续的增长, 到2009年化肥的产量已经达到了6385.01万吨。

1.2 化肥的施用总量大

市场的大量需求是产量逐年不断增长的直接动力, 我国自有发展化肥工业几年以来, 化肥的施用量也是不断的增长, 正是因为化肥的施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产品生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的施用量从少量的877万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5404.4万吨, 一跃成为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化肥使用大国, 在化肥总产量以及总用量方面都位居世界的第1位, 但是不意味着我国在化肥的使用技术上也处于合理的一个的位置, 相反的是,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在化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严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这样直接导致了化学肥料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农民的收入下降, 这是一个急需改变的现状。

1.3 化肥的利用率低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其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而我国化肥的施用率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施入土壤的这些肥料真正被吸收利用的实质上是很低的,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肥料的使用不合理, 在广大农民的施肥观念、施肥方法、施用量上, 都有着很多误区, 农民对自己土地的土壤成分不甚了解, 对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不甚了解, 过度施肥、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样也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下, 化肥生产、销售、施用各环节都存在许多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

2 化学肥料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化肥使用大国, 但是由于我国施肥体系不完善、化肥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化肥利用率低下, 造成了化肥的过量施用等, 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1 污染江河湖及地下水源

据近年来我国河流检测表明, 通过农田径流这一途径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含量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 比例非常之大, 据早年城市地表水的环境监测资料可以发现, 水流量中氨氮含量增加了2.1倍, 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了1.4倍。全国532条河流中, 有绝大部分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支流级别污染越重。化肥被雨水冲到湖泊或池塘中引起藻类等大量繁殖, 引起水中缺氧, 大量鱼虾死亡, 导致这些河流水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2.2 加剧环境污染

过多肥料量的施入土地, 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 就会随着雨水流入周围的水中, 形成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导致藻类滋生, 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 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 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 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

2.3 化肥对大气的影响

化肥对大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的使用对大气的影响, 由于大量氮肥的过度使用, 使得没有及时被土地吸收的化学元素会释放出气态的污染物质, 主要包括大量的二氧化氮、氮氧化物以及氨。二氧化氮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大量的排放可使臭氧层变薄, 严重破坏大气圈的平衡, 进而影响人类环境。

2.4 严重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

化学肥料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这也是我国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30年代初, 化肥工业处于刚起步阶段, 全世界化肥年产量仅为600多万吨, 随着人类对化肥的不断认识和使用, 到20世纪70年代初, 世界化肥的产量已达到7000万吨大关, 在一些地区, 农民对化肥的使用量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虽然使用化肥可以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粮食等人类生活必需品, 使更多的人能够吃得上饭,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的注意到, 过量地盲目使用化肥,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环境问题, 给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004.

[2]候亚红.中国化肥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施用[J].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2005.

[3]王宝金, 单玄龙, 刘宏文.农用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地质, 2005 (01) .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化肥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肥料一般分为两种,就是有机肥和无机肥。其中有机肥就是农家肥,比如粪便、腐烂的动物尸体或腐熟的植物等,在化肥出现之前,这些肥料都是种植作物的必需品。但很快化肥也就是无机肥被发明出来,根据不同的含量化肥又被分为多种,比如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同时化肥的施放也被更为广泛的运用在当前的种植业当中。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化肥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也一定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一、微生物的存在作用

1、微生物的定义和介绍

微生物顾名思义就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其中病毒、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种类都属于微生物。而微生物因为微小,所以也可是说是遍布在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土壤之中,几乎算是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微生物的种类包含众多,在整个生物链的组成中也占据这非常重要的一环。虽然微生物中有很多细菌、病毒种类对人类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和健康威胁,但微生物这一种类的生物还是能给整个环境带来不少益处的。比如说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腐败、死亡的物质进行分解并重新转化为养料成为植被生长的供给,就是其非常重要日常工作之一。

2、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作用

土壤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植物除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吸收土壤之中的养料来维持生长。而土壤中养料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循环分解和转化,而同时微生物活性也极大地受到土壤营养限制。

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以利用不同有机质作为来源以转化成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甚至其自身的有机、无机产物又可以继续被其他种类的微生物所循环利用,最终达到整个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因此探索研究化肥对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帮助提升土壤质量,降解污染物,减少病原菌侵害。

二、不同种类化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施入了氮肥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可见氮元素是在土壤环境中限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少量的施氮并没有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对氮产生了竞争。

施氮后植被将会将土壤中的氮进行大量吸收,同时其生长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见氮肥的施用在土壤中除了对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之外,也是植物生长所大量需求的元素。并且微生物群落在土壤中对氮的吸收和利用率是不及植被的。因此,一般在施氮量较大时,微生物与植被之间的竞争减弱,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才会明显增加。

2、钾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钾肥的施用之后,土壤中有效钾含量明显增加,随后通过培养发现,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发生了变化,其中对钾矿有一定降解作用的硅酸盐细菌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对于善于吸收分解和转化钾元素的各类真菌、放线菌等种类数量也得到增加。

在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分部会根据加入不同元素含量的多少而进行不断变化的。比如在钾肥的施用过后,对钾吸收转化率高的微生物种群数量种类明显增加。而这一类的微生物往往能够更为迅速的改变土壤结构,提升植被的生存质量,让钾元素在整个土壤环境中循环的效率快速提升。

3、磷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使用磷肥之后,对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总数量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分析也并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在复合型肥料中,将磷肥搭配其他种类的肥料的使用则还是有提升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种类的明显效果。可见单一的磷元素并不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因素,而需要与其他种类肥料连作时影响性才会表现出来。

在目前的化肥种类中以氮肥、钾肥、磷肥为主,同时复合型肥料也其中掺杂的营养元素比例也以氮、钾、磷这三种元素为主。所以在以上分别列举和分析氮肥、钾肥以及磷肥在土壤中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可见氮肥作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生长的主要元素,但会受到植被生长的吸收竞争。钾肥则更具有针对性,而单一的磷肥并没有明显效果。

结束语: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施用不同种类的化肥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所产生的表现的特征都有所不同,而通过每年施用一定数量有机肥料来更好的刺激土壤中微生物的较高活性,这对保持土壤物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来说非常重要。研究和发现不同种类肥料与土壤及微生物的关系能更好的让人们在保证植被生长质量的同时,不会破坏环境的平衡以及生物链的稳定,让微生物群落可以更好的促进土壤肥力并达到良性循环,对未来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万里,唐光木,葛春辉,王西和,刘骅.长期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02:468-477.

关税再次上调对化肥市场的影响 篇5

一、从2008年9月1日起将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 并实施至2008年12月31日;

二、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对除上述

两种产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00%特别出口关税。

近年来国家一直把调整关税作为调控化肥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自2004年一共上调了7次化肥关税, 其中今年就高达5次。在具体的征税方式上也有所变化, 以前是直接征收关税, 从今年4月20日开始除了征收普通关税外, 还对化肥出口征收特别出口关税。4月17日财政部宣布, 经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 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国内用肥旺季内, 对所有贸易形式、地区、企业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基础上, 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此次关税调整方案是在4月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化肥出口特别关税的征收时间和提高征收标准, 经过此次调整后, 9月1日至9月30日, 我国化肥出口税率将提高到100%~185%不等, 四季度 (即10月1日至12月31日) 我国化肥出口税率将提高到100%~175%不等。

方案呈现三大特点

1. 化肥出口继续实行从严限制政策

从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对化肥出口继续实行从严限制的政策, 并且是越来越严。有两个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一是磷铵出口政策根本没有放宽。由于从7月份后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企业普遍比较困难, 不少磷铵企业都希望国家能适当放松磷铵出口政策, 有些人甚至说四季度磷铵出口特别关税要下调25%~40%, 但从这次公布的方案看根本未下调, 还是维持原来的标准不变。二是限制范围更广。这次方案中, 很明确地提出合成氨等化肥原料也要按化肥出口关税标准一样征收特别关税, 并且除了28号文外, 又以税委会[2008]29号文的形式, 下发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动植物肥料征收出口暂定关税的通知, 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 对除鸟粪外的动物或植物肥料 (税号31010019、31010090) 征收460元/吨的出口暂定关税。等于说把所有与化肥相关的产品全部纳入了征收特别关税的范围。

2. 氮肥类出口受限更大

在本次化肥出口特别关税调整方案中, 对氮肥及合成氨是征收150%的特别关税, 而磷肥、复合肥等其他化肥品种是征收100%的关税, 氮肥高出其他品种化肥50%。主要原因是近段时间国际氮肥价格涨幅较大, 以尿素为例, 8月份国际尿素价格最高达到了900美元 (吨价, 下同) , 波罗的海、尤日内、中东等地价格均在800美元以上, 近期虽有所回落, 但大多都在750美元以上, 以目前国际市场这个价位, 即使征收135%的出口关税, 我国尿素仍能出口, 而磷酸二铵等品种, 由于国际、国内价差相对较小, 基本上难以出口, 所以没有调高特别出口关税。现在我国化肥出口关税实行的是“枪打出头鸟”原则, 那个能出口就调高那个, 反正不能让你出口。因为出口化肥不利于保障国内化肥供给, 影响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化肥大量出口拉高了国内化肥价格, 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另外, 化肥是种高能耗产品, 出口化肥就相当于出口能源, 而现在能源属于稀缺资源;还有, 国家给了化肥企业诸多的优惠政策, 出口化肥相当于把我们自己的优惠白白送给外国消费者, 给他人作嫁衣裳。这么多因素加起来, 国家肯定是要对化肥出口严加控制的。

有人可能会问, 我国采取这么高的关税来限制化肥出口, 是不是违犯了W T O原则?回答是否定的, WTO原则是不能用行政手段和故意设置技术壁垒等手段来阻止外国产品进口或本国产品出口, 也就是不允许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 而关税是种经济手段, 是为WTO所允许的。

3. 淡季出口政策有变

近几年我国的化肥出口政策变化很大, 最早是鼓励化肥出口, 化肥出口不仅不征税, 还有出口退税, 后来是不鼓励, 也不限制, 再后来是限制, 并且限制力度越来越大, 对化肥出口的征税力度越来越大, 这次对氮肥及合成氨加征高达150%的特别关税就是个明证。同时限制的范围也在变, 以前是国内用肥旺季 (一季度至三季度) 时严格限制出口, 用肥淡季 (四季度) 时相对较松, 关税较低, 允许国内化肥适当出口, 现在是不管旺季、淡季, 都用高关税来严格限制出口。

对化肥市场影响分析

此次关税调整特别是四季度也不让化肥出口, 将对国内化肥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化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以前国内化肥企业既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 也可以通过出口在国外市场销售, 国内价格太低了, 就往国外销, 这样出口价格就基本上变成了国内价格的最低价, 不能低于这个价, 再低化肥企业就不销国内了, 销国外了。而现在把出口这条路堵死后, 就没有了国外价格作支撑, 而是通过国内的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来形成价格。出口被堵后, 大量的化肥都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人们对化肥价格的预期也将降低。以尿素为例, 如果不上调特别出口关税, 由于出口因素的影响, 尿素出厂价会在2200元/吨形成较强支撑, 但特别关税上调50%后, 尿素难以出口了, 尿素出厂价有可能会下调到2000元/吨以下才会形成支撑。

2.价格低点时间推后

以前由于四季度化肥能出口, 下半年国内的化肥价格低点一般在8月份或9月上中旬, 因为每到9月份后, 有些企业就会把化肥囤积在港口, 等到10月1日关税一下调马上就出口, 这样就对国内价格形成支撑, 而后随着出口量的增多, 化肥价格也呈现逐步上升走势。而现在四季度化肥不能出口了, 原有的形成价格低点的条件就不存在了。价格低点的形成不再是由出口因素来确定, 而是由国内化肥市场的自身特点来确实。

进入8月份后, 我国就进入了全国性的用肥淡季, 除了部分地区还有用肥小旺季后, 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用肥淡季, 农民需肥量大幅减少, 9月份后化肥最大的需求量来源于经销商的淡储, 价格最低时往往是经销商大量淡储之时, 从往年的规律看, 这个时间节点一般在10月份以后。

3.经销商在淡储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农药化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篇6

1农药化肥施用原因分析

1.1茶农环保意识低下

很多茶农为防治茶树病地虫的大面积爆发, 长期对茶园喷洒各种农药, 虽然在短期遏制了害虫的进一步发展, 却严重破坏茶园的生态环境;而且各种农药对茶园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 也使茶叶品质和产量大幅降低。同时他们还在茶园大量的施用化学肥料, 这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 以上两种做法对茶园和茶叶的品质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我们正在逐步推广无公害农药和有机肥料, 但由于茶农自身的意识保守和环保意识低下, 这种推广带来的成效微乎其微。

1.2无公害农药和肥料科研缓慢

现代人对纯天然无污染的需求, 使无公害茶叶成为最受欢迎的茶叶。目前很多地区也正在努力生产无公害茶叶, 而无公害茶叶的标准近年来不断的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无公害农药和肥料科研缓慢的问题, 特别是无公害农药的科研缓慢问题。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茶园的害虫监测, 茶园的无公害农药包括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使用的时间和频率;以及如何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农药的施用;利用生物相克的法则进行病虫的防治等。如此众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专家建立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操作方式, 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因此无公害茶叶的生产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需要长久的努力。

2农药化肥施用对茶叶产品影响

2.1茶叶中农药残留 (MRL) 超标

我们检测出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最严重的有以下几种:氰戊菊醋、甲氰菊醋和优乐得。发达国家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具有严格的限制, 比如氰戊菊醋这种残留物质, 氰戊菊醋农药主要治理小绿叶蝉虫害。欧盟农药残留标准 (MRL) 十年前为10mg/kg, 2000年以后改为0.05mg/kg。自我国加入WTO以后, 农药残留标准更为苛刻, 我国规定茶叶生产中不允许使用氰戊菊酷。而另外一种农药:唆嗓酮 (优乐得、扑虱灵) , 对杀灭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具有极好的效果, 以前的茶农经常使用这种农药进行害虫的治理。欧盟农药残留标准 (MRL) 关于唆嗓酮的含量为0.2mg/kg, 所以茶园的农药使用大大减少。如今的出口茶叶需要经过100种农药的检测, 这使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大大降低, 茶农只能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问题。

2.2化学肥料使用使土壤退化

化学肥料的使用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比如:茶园土壤板结, 茶叶根系不发达, 土壤有益微生物衰死, 茶树的抗性降低, 从而使茶叶的品质全面降低。目前我国关于无公害产品的标准有以下几条:无公害茶叶的栽培需要采取有机肥料施用, 治理害虫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喷洒农药, 需要从生态环境改善、天敌相克和土壤护理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杜绝害虫的产生;最后才是进行少量的农药喷洒进行控制, 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治目的。

3无公害茶叶针对化肥和农药的对策

3.1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根据检测的害虫数量进行农药的用量和频率上的控制, 通过短期的抓虫和天敌相克法则进行害虫防治。如果达到规定的效果就不再喷洒农药, 未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农药的喷洒, 喷洒的时候注重农药喷洒的用量和频率。一般喷洒限制为春天不喷洒农药, 夏天和秋天可喷洒一次农药。根据害虫的数量多少, 进行适当的农药喷洒。只有害虫达到一定规模才进行农药的喷洒, 不仅能降低害虫耐药性, 也能保护茶园的生态环境。

3.2推广茶树有机复合肥料

化学肥料对茶园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我们施用有机复合肥来改善茶园的环境。有机复合肥不仅能有效改善化肥污染的土壤, 同时能使有机质含量逐步提升, 在防止水土流失和肥料流失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机肥是动物粪便与秸秆和枯枝败叶的粉碎发酵而成, 通过这些肥料的实施能有效的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保证土地生态的缓慢恢复。

茶树有机复合肥各种营养元素丰富, 主要包括:有机质15%、无机质25%、微量元素18%、腐殖酸10%、活性生物菌20亿个单位/kg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发现, 有机复合肥和化肥相比,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土壤结构肥力提升, 茶树的根系粗壮, 叶片更加坚实翠绿, 茶树抗逆性也有较大提升;茶树酶活性被激活, 光合作用增强, 转化和同化有机物增强, 茶叶产量和质量大大提升;土壤环境的改变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增多,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明显提升, 植物营养吸收作用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发现, 如今的茶树叶面伸展达到原来的105%, 茶树的间距明显降低, 鲜芽达到原来的105%, 发芽率达到102%, 亩产增长为原来的125%, 茶叶品质明显提升。

4无公害茶叶针对环境整治的对策

4.1改善茶园自然调控能力

无公害茶园应该选择远离城市和工业地带的地区, 至少附近4000米以内不能有污染源, 一般茶叶的生产地带都位于远离城市的高山地区。同时茶园和其他的农田、果园应该间隔一定的空间, 防止农田或者果园的农药喷洒对茶园造成影响。茶园附近应该有高大的树种覆盖, 一方面是环境隔离的要求, 另一方面有利于茶园的整体遮光, 保证茶园的水分存留和土壤肥力的保存。同时适当的培养和茶园相配的生物, 保证茶叶的生态环境多样性, 在多个方面达到平衡, 促进茶园的健康长久发展。

茶园的管理要遵循一定的茶叶生长和生存规律,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 季节条件, 土壤肥力和茶叶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茶园管理。由于茶叶属于常年作物, 因此需要在一年四季进行不间断的管理, 特别是茶园的肥力施用。茶园应该定期的进行基肥、追肥和叶面肥的使用, 从而保证茶叶的高产。但高产的同时又要保证茶叶的品质, 因此我们需要施用有机肥, 做到尽量不施用化肥。有机肥全部是农家无公害肥料, 促进土壤肥力的上升, 但土壤肥力的上升又会导致生物病虫的出现, 因此我们要做好害虫防治工作。害虫的防治尽量施用天敌相克和病菌防治的方式, 可以降低害虫的复发率, 保证茶园土壤环境的良好;同时要定时抽查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含量水平, 保证茶叶标准的合格。农药科研部门也应该加大农药科研力度, 研究出更好的无公害含毒量和残留量少的农药种类。

4.2加强茶树栽培管理

茶园的护理是长期的工作, 不仅在施肥方面需要逐步杜绝尿素和氮肥的使用, 也不能过量使用有机复合肥。过量的使用有机复合肥使茶园的肥力过剩,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茶园茶树的管理也是茶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茶园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锄草, 修剪茶树的粗枝大叶, 对茶树的枯枝败叶进行及时的清扫工作, 保证茶园人行通道的畅通无阻。秋天的时候进行茶园的彻底打扫, 铲除虫害产卵繁衍的有利空间, 从根本上解决病虫滋生问题;冬天使用石硫合剂进行茶园的全面杀菌处理, 同时继续修剪茶树和进行杂草的清理;最后使用波尔多液进行茶树树干的全面消毒, 防止各种病菌和苔藓感染茶树。采摘茶叶的时候要按照时令, 对不同的茶叶进行筛选, 分为几个等级;根据不同的品相进行采摘, 采摘茶叶的鲜嫩部分;小批量的多次采茶, 保证茶叶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茶叶产量的持续供应。总之要运用多种方法, 从农药使用、化肥施肥、病虫防治, 生态建设和日常护理多个方面努力, 保证茶园的水土条件和生态平衡。茶树的良好生长离不开精心的看护和治理, 只有在多个方面共同着手, 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4.3农村能源生态建设

农村能源建设能够促使生态茶园更好地发展。关于农村生态能源的发展, 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中有不同的侧重方面,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的就是沼气工程的推进。沼气工程是农村目前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 沼气工程不单单是利用沼气能源进行厨房的燃气使用, 它还有更多的优点。沼气工程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农村生态结构链, 比如:废弃的枯枝败叶和粉碎的秸秆能够进行沼气的发酵, 发酵后残留的渣滓可以用作有机肥料进行茶树的营养追肥, 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够有效的改善茶园的土壤结构, 茶园的杂草和各种枯枝败叶能进行沼气的发酵, 他们之间连接成紧密的整体。农村生态能源建设不仅要实现农村环境的清洁, 最重要的是实现废物的有效利用, 而且要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完整的生态结构链。沼气的使用有效的减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空气环境。

5结语

有害化学肥料包括农药和化学肥料, 他们在茶园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茶叶质量和产量的下降, 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因此我们不仅要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更要从根本上整治生态环境, 保证茶叶的绿色无公害生产。

摘要:化学肥料和农药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 对茶叶品质的危害也不可低估量。本文通过探讨安溪茶叶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化学肥料的相关问题, 指出化学农药和肥料对茶叶品质造成的影响, 以及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的严重污染。因此我们给出茶叶无公害发展的方向, 即通过生物相克预防害虫, 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和施用有机肥料, 从而完成生态环境的治理, 保证茶园的健康长久发展。

关键词:茶叶,污染防治,农药,化肥

参考文献

[1]余殿友.有机肥料在茶叶上的肥效试验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4) :109-110.

[2]潘玲玲, 王建林.沼肥对景宁惠明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 (04) :488-489.

[3]丁钊, 张崇玉.不同浓度深度发酵沼液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 (20) :55-57.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7

(一)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 化肥施用对农民高产量、稳产量有着积极作用, 是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 化肥的不合理以及过度施用, 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各种的疾病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 化肥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在农业生产与环境发展当中必须改善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情况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但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解决这样的损害。因此, 必须引导农民合理施肥,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有效地降低并且解决化肥过量和不合理施用所带来的环境、大气、人体等问题, 最终实现环境优化以及提高种植效率。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民必须在固定的耕地面积上合理施肥, 同时要提高粮食产量, 还要保护和改善环境, 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如何用好化肥, 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 一来能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二来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研究主要是以农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目标, 在粮食产量中化肥起着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根据呼伦贝尔盟、通辽市的化肥施用情况, 对化肥施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本次调查, 减轻因不合理施肥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同时降低化肥成本, 促进农民的增收。

二、东部盟市化肥施用现状分析

(一) 陈巴尔虎旗

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本文以东部盟的若干盟市一切入点, 运用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关系。结果表明,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关系。化肥施用是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 以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数据来分析。

数据来源: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图1反映的是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较强的增长趋势, 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长的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9年的24658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39613公顷。化肥施用量由1995年的2601吨增加到2010年的6266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该旗的化肥施用量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2. 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 化肥又是粮食的粮食, 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16805吨, 2010年化肥累计施用 (折纯) 为73310吨, 看看粮食与化肥的产量比例, 这表明两大问题:化肥为粮食的增产作出巨大的贡献, 同时人们每年不得不被动地间接吃掉大量的化肥, 这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数据来源: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从粮食产量的角度来看,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图2给出陈巴尔虎旗1995-2010年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化肥施用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相应的粮食产量也保持了较强的增长趋势。1995-2003年陈巴尔虎旗的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化肥施用量比较稳定。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化肥施用量也由2004年的4850吨增加到2010年6266吨, 年均增长率为29.2%。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7086吨增加到2009年的165178吨。随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持续提高, 农业生产投入逐年增加, 每年每亩农作物的化肥折纯用量将继续上升, 但增长趋于稳定。这说明,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化肥施用量越多, 粮食产量也越高。

(二) 阿鲁科尔沁旗

1. 阿鲁科尔沁旗农业生产经营特点

⑴农民人均收入动态分析

阿鲁科尔沁旗也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型的经济发展地区。而如今收入来源为多样化的阿鲁科尔沁旗的大多部分苏木、嘎查的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所谓的农民人均收入是指在农村常住的农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当中, 扣除在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全部支出费用之后剩余的一部分收入。阿鲁科尔沁旗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如图:

数据来源: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从图3可见, 阿鲁科尔沁旗的农民人均收入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年间农民平均收入不稳定, 在此有种种原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灌溉问题、化肥施用问题等等。

第二阶段:2000-2010年间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得趋势。平均收入从1995年的975元猛增到2010年的4251元。

⑵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化肥不仅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 也能保证农民农产品品质的营养水平大幅度提高。下面用阿鲁科尔沁旗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增长。结果表明,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关系。

数据来源: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图4反映的是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1999年开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较强的增长趋势, 但2006年明显下降, 2007年又迅速增加直到2010年。2007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97165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10737公顷。化肥折纯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95-2000年之间逐渐减少, 1995年的2361吨减少到2000年的1020吨;第二阶段, 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化肥施用量由2000年的1020吨增加到2010年的19989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该旗的化肥施用量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长的趋势。

(2) 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化肥施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着不可代替的保障作用。本文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增长之间的关系, 运用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测算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增长。在粮食产量的进程中, 很多因素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直接影响粮食的播种面积、单位产量的是化肥施用、农业技巧农业机械化等。其中, 化肥的功劳作用非常明显。粮食总产量由1995-2010年的49372吨增加到286600吨, 增长480%, 同期化肥施用量从2361吨增加到19989吨, 增长747%。

数据来源: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图5给出阿鲁科尔沁旗1995-2010年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1995-2010年化肥施用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相应的粮食产量也保持了增长趋势。最明显的是, 在2000年由于化肥施用折纯量突然地减少, 导致了粮食产量的递减。虽然粮食产量的波动较大, 但是最终粮食产量也达到了高点, 2010年增加到286600吨。这说明,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化肥施用量越多, 粮食产量也越高, 所以化肥的作用很明显影响着粮食产量增长。

结合陈巴尔虎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化肥施用量情况, 可以看出, 化肥在农户的粮食产量增加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 粮食产量也逐渐上升, 两者之间形成了正比关系。

三、化肥施用对环境影响分析

(一) 化肥施用和环境污染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 近些年来, 化肥施用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从而不断增加了粮食高产量, 逐渐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对土壤来说, 施用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性状, 而且还能对植物创造生长的环境, 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高产, 这是化肥所带来的好处。但是, 化肥也有它的不足, 化肥施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 各种作物对化肥的平均利用率, 氮为40-50%、磷为10-20%、钾为30-40%。任何事物必须要适度。化肥施用量过高, 不仅对种植没有好处, 而且对环境的影像也很大, 从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化肥、重用轻养, 会导致耕地质量、农作物的抵抗能力下降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必须让农民了解现有的施肥结果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较高的现状;改变传统的观念, 提高生态意识, 增强环保观念,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 化肥对人体的影响

现代社会, 一边是高速运转的农药市场, 几乎不用农药, 化肥就无法运转。农药的毒素在人体内流入后, 各种各样的怪病就会普遍爆发,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几乎成为常见病;而另一边是化肥、农药会给人类带来困境是必然的。

(三) 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有较大的影响, 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使土壤的胶体分散, 土壤结构被破坏, 最终导致土壤板结。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生产力也慢慢降低。由各种不同盐类组成的尿素、二铵、复合肥等肥料, 进入土壤之后, 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增加, 从而产生土壤形状的破坏, 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的根从土壤溶液中不能吸收水源的, 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中, 直接导致农作物的“烧苗”, 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四) 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

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上。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 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不断增加。在种植农作物上施用氮肥之后, 一部分的氮肥直接从土壤表面上挥发成气体, 进入大气。另一部分氮肥以无机或有机氮肥形态进入土壤, 在土壤的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 进入大气, 使空气质量恶化。

四、结论

本文主要是以1995-2010年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陈巴尔虎旗以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分析了化肥施用现状以及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耕地面积持续加大,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迅速上升。同时, 化肥使用量慢慢增加。直到现在, 化肥在农户的粮食产量增加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 从而粮食产量也逐渐上升。化肥对农作物、粮食产量的作用特别明显, 两者之间成了正比关系

总得来说, 虽然化肥对粮食生产、粮食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环境、人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 流失到环境中数量也就越来越多, 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体来说, 跟环境的遭遇其实一样的。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从价值观做起, 正确全面地认识化肥。

摘要:化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资, 是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 在粮食的增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 粮食供给也具有逐渐增加的倾向, 但增加粮食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较低的文化程度、环境意识, 导致化肥施用量不合理、化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并增加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成本, 也对土壤、大气、人体、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主要是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 与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相结合, 对内蒙古东部盟市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以及化肥施用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总结了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农民不合理施肥行为, 提出了注意化肥的施用量, 以及提高农民的环境问题的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东部盟市,化肥施用,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鲍先碗.化肥、环境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统计与决策, 2007 (1) .

[2]林葆, 林继雄, 李家康.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3]王圣瑞.陕西省和北京市主要施肥状况的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2.

[4]屈宝项.农业中的化肥使用与环境影响[J].环境保护, 1994 (8) .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水稻品种

荣优255,2014年6月14日播种,2014年7月14日移栽。

1.2 试验处理

试验田设在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面积1 866.67 m2,将试验田一分为二,中间筑埂相隔,分别作为施化肥和不施化肥处理区,每处理区再分成2个小区,分别为施用农药区和不施用农药区,小区间筑小埂相隔。施化肥处理 区基肥施 过磷酸钙450kg/hm2+ 尿素450 kg/hm2,追肥施氯化钾150 kg/hm2+ 尿素150 kg/hm2。不施化肥处理区只施猪粪30 t/hm2。施农药处理区分别在2014年9月5日、9月20日各施用1次50%吡蚜酮WP 180g/hm2防治稻飞虱,不施农药处理区全生育期不施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正常使用。以上各处理均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 调查方法

分别在2014年9月10日和9月25日调查飞虱和天敌数,每小区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25丛水稻,统计飞虱数量和天敌种类、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不同处理后稻飞虱发生量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看出,2014年9月10日、9月26日调查结果显示,在不施药的处理中,施化肥小区的稻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数量分别为11.75和51.00头 / 丛,不施化肥小区的稻飞虱数量分别为4.25和22.00头 / 丛。前者飞虱数量多于后者1倍以上。在施药的处理中,施化肥小区的稻飞虱数量分别为3.75和5.75头 /丛,不施化肥小区的稻飞虱数量分别为1.75和3.25头 / 丛。前者飞虱数量明显多于后者。说明稻田重施化肥有利于稻飞虱发生和繁殖,相反,施用农家肥则不利于稻飞虱发生和繁殖。

2.2 施药对稻田天敌的影响

田间调查发现,稻田中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拟水狼蛛、拟环纹豹蛛、食虫瘤胸蛛、八斑球腹蛛、尖沟宽黾蝽、黑肩绿盲蝽等。从表2可看出,2014年9月10日、9月26日调查结果显示,在施化肥的处理中,不施药小区的天敌数量分别为9.50和10.60头 / 丛,而施药小区的天敌数量分别为1.38和1.26头 / 丛。前者天敌数量是后者7~8倍。在不施化肥的处理中,不施药小区的天敌数量分别为9.14和10.20头 / 丛,而施药小区的天敌数量分别为1.14和0.81头 / 丛。前者天敌数量是后者8~12倍。说明施药对天敌有显著影响,施药在防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

头 / 丛

3 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看出,施用化肥的处理稻飞虱发生量显著多于施用农家肥的处理,说明施用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和繁殖,而施用农家肥,则不利于稻飞虱发生和繁殖。生产上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常常只施化肥,增施尿素等氮素化肥,不施农家肥,该做法不可取,应增施农家肥,使水稻生长健壮,减少害虫的发生。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无论施化肥和不施化肥的处理,施用农药的小区天敌数量均明显少于不施农药的小区。说明施用化学农药,虽然防治了飞虱,但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因此,防治稻飞虱等害虫时,应按防治指标施药,而未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不施药,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从而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9

化肥被誉为“粮食的粮食”。施用化肥一直是农产品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肥的大量施用在实现了农业上的增产的同时, 也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化肥对农产品数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正确认识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 对于我国的农产品安全发展十分必要。

1 化肥施用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1.1 硝酸盐污染

1943年, Wilson研究发现, 硝酸盐在蔬菜中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 可以使血液中低价铁转变为高价铁, 进而失去输氧能力, 致使人体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人体内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等的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 在胃腔内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从而诱发癌变。氮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必要营养元素之一, 是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限制因素。我国大部分土壤都缺氮, 施用氮肥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化肥消费国和化肥进口国, 氮肥产量为4 564.24万t, 然而我国的氮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亚硝酸盐积累, 在这种土壤上种植农作物, 会造成农产品NO3-污染。NO3-本身对人体没有毒害, 但其在人体中被转换为亚硝酸盐后, 可与食品中二级胺作用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影响农作物硝酸盐积累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 也有外部因素。一是不同作物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 沈明珠[1]的研究表明, 绿叶蔬菜硝酸盐含量是茄果累的10倍;同种农作物不用品种的硝酸盐含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二是施肥后作物收获的时间也会影响农作物硝酸盐含量, 施肥后间隔时间越长, 硝酸盐含量越高。三是氮肥施用种类和施用量对农作物硝酸盐积累有显著的影响。有研究表明, 氮肥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积累呈正相关关系。李敏[2]等对重庆涪陵区24个品种的蔬菜进行了硝酸盐的检测, 结果显示, 因为大量施用氮肥, 以及施用方式不当, 89.9%的蔬菜样品都受到了不用程度的硝酸盐污染, 其中轻度及中度污染为28.3%, 遭受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占61.6%。因此, 氮肥施用过多是造成我国目前农产品硝酸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1.2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对人体具有高度危害性。Who[3]的研究表明, 重金属在人体内的过量积累可诱发心血管、肾、神经和骨骼等器官的病变, 严重者甚至会致癌。磷也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元素之一, 磷肥的种类较多, 大部分磷肥是以磷矿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由于磷矿会附生砷、镉、铅、铬和铜等重金属元素, 当磷矿转化为可供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肥后, 由于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移动性差, 不能或不易被微生物分解, 磷矿中重金属元素大部分随之转入到磷肥中供农作物吸收利用。根据瑞典试验, 如表1所示, 连续施用过磷酸盐肥料后, 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会明显增加[4]。段永惠[5]等人的研究表明, 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及作物体系中的镉含量也明显增加。

除了磷肥, 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而成的肥料也会对农作物造成重金属污染。周艺敏[6]等人的研究显示, 垃圾肥中的铜含量107.8 mg/kg, 锌286.5 mg/kg, 铅41.08 mg/kg, 镉0.993 mg/kg, 皆高于土壤本底值1~5倍, 施用垃圾肥的土壤中重金属积累超标。虽然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不施用垃圾肥的农作物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但是长期施用会给土壤带来长远的重金属污染, 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且垃圾肥处理加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高温、干燥杀菌灯无害化处理措施, 否则将会给土壤、农作物带来大肠杆菌、蛔虫卵等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

张旭[7]等人的研究表明, 土壤中镉超标准也能引起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土壤中镉超标时, 农作物通过根系吸收过量的镉, 因此农作物的生长将受到抑制, 其中最显著的现象便是植株生物量减小, 则硝酸盐在农作物体内的浓度相应升高;土壤中大量镉会刺激土壤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使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升高, 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的硝态氮增加, 其硝酸盐积累量也升高, 加剧了农产品硝酸盐污染, 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1.3 其他污染

过量的氟会引致体内酶化过程, 破坏人体正常的钙、磷代谢, 使钙从正常组织中沉积和造成血钙减少[8]。磷肥工业的氟污染是因磷矿石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氟 (约2%) 所致[9]。磷肥生产中, 不论是废气、废水或粉尘, 主要有害物质均包括氟。农作物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气态氟, 通过根系吸收水中或土壤中的氟, 并在体内积累;含氟粉尘因重立沉降或随降水落到在农作物叶片表面, 被吸附并积累, 低浓度的氟会对细胞质膜、叶绿体产生伤害[10], 直接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损伤。

有的化肥中含有机污染物酚类等物质, 导致生产出含酚量较高, 含有异味的农产品。此外, 大量施用石灰氮可产生氰酸、双氰胺等有害物质, 抑制了土壤的硝化作用, 引起土壤污染, 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生产。例如, 三氯乙醚的污染就是由于施用含有三氯乙醚的废硫酸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肥料所引起的, 土壤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安全, 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11]。

2 结论与讨论

目前, 全球人口不断增加, 但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 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会不断增长, 化肥仍然在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不合理的施用化肥, 给水体、大气、土壤和环境带来一系列危害, 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人类健康是个不小的隐患。因此, 为保护农业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降低人类健康隐患, 需采取以下措施。

2.1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对氮、磷和钾三种元素营养有很强的调控能力, 还能提升中、微量养分的供应能力, 满足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污染, 保护农业环境;同时, 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和抗倒伏能力, 减少病虫害现象, 改善农产品品质。

2.2 降低磷肥中重金属含量

磷肥中含有砷、镉、铅、铬和铜等重金属元素, 尤其是镉含量大大高出土壤中含量。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磷肥中的重金属含量, 是抑制重金属从土壤中转移至食物链中的直接途径, 因此, 应严格管理磷肥的加工过程和施用过程, 并制定严格的磷肥生产质量标准, 明令限制磷肥中重金属含量。

2.3 配合施用有机肥

长期单施和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 同时也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和培肥土壤, 还能促进农作物高产高效, 显著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另外, 有机肥料大多是人畜排泄物、秸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 将这些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2.4 谨慎施用垃圾肥

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较多有毒有害的物质, 用垃圾做的肥料一定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农用标准后, 才能作为肥料施用, 否则长期施用会污染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沈明珠.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研究:不同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评价[J].园艺学报, 1984, 9 (4) :11-18.

[2]李敏, 张清燕.重庆涪陵区市售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食用安全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4) :19477-19479.

[3]Who.Lead.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M].Geneva, 1995:165.

[4]崔玉亭.化肥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5]段永惠, 张乃明, 史静.磷肥施用对土壤—作物系统中镉累积的影响[J].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5 (11) :452-455.

[6]周艺敏, 王正祥, 任顺荣, 等.城市垃圾肥农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土壤肥料, 1992 (1) :7-10.

[7]张旭, 魏成熙.土壤中镉对小白菜硝酸盐累计量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 23 (1) :54-57.

[8]张强东, 谢果.氟危害及重庆氟污染的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17-19.

[9]杨红晓, 周爱东.治理氟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J].有色矿冶, 2005 (1) :45-47, 50.

[10]杨林锋, 彭明霞, 文琛, 等.氟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 2010, 28 (5) :641-645.

上一篇:除险加固维修下一篇:藏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