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与农业

2024-07-18

化肥与农业(通用9篇)

化肥与农业 篇1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资料中的重要要素, 自建国以来, 我国化肥生产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78~2009年我国化肥使用量增加了6.5倍, 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 000万吨以上, 对农业生产的过程起到了积极的增产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 近年来世界粮食翻了一番, 化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起到了50%的作用。据统计, 我国在1965~1988年间, 化肥施用对农业总产出增长的贡献达4.17%, 对土地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达41.43%, 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53.89%。

1 化肥的使用情况

1.1 化肥的生产总量大

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发展化学肥料工业, 但是发展到1949年我国的化肥年产量才只有0.6万吨。建国以后, 我国化肥工业得到了飞速提高, 1997年年产量达2911万吨,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2位;其中氮肥年产量2074.9万吨, 居世界第1位。而且在后面发展的几年, 化肥的产量一直都在持续的增长, 到2009年化肥的产量已经达到了6385.01万吨。

1.2 化肥的施用总量大

市场的大量需求是产量逐年不断增长的直接动力, 我国自有发展化肥工业几年以来, 化肥的施用量也是不断的增长, 正是因为化肥的施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产品生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的施用量从少量的877万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5404.4万吨, 一跃成为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化肥使用大国, 在化肥总产量以及总用量方面都位居世界的第1位, 但是不意味着我国在化肥的使用技术上也处于合理的一个的位置, 相反的是,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在化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严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这样直接导致了化学肥料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农民的收入下降, 这是一个急需改变的现状。

1.3 化肥的利用率低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其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而我国化肥的施用率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施入土壤的这些肥料真正被吸收利用的实质上是很低的,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肥料的使用不合理, 在广大农民的施肥观念、施肥方法、施用量上, 都有着很多误区, 农民对自己土地的土壤成分不甚了解, 对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不甚了解, 过度施肥、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样也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下, 化肥生产、销售、施用各环节都存在许多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

2 化学肥料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化肥使用大国, 但是由于我国施肥体系不完善、化肥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化肥利用率低下, 造成了化肥的过量施用等, 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1 污染江河湖及地下水源

据近年来我国河流检测表明, 通过农田径流这一途径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含量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 比例非常之大, 据早年城市地表水的环境监测资料可以发现, 水流量中氨氮含量增加了2.1倍, 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了1.4倍。全国532条河流中, 有绝大部分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支流级别污染越重。化肥被雨水冲到湖泊或池塘中引起藻类等大量繁殖, 引起水中缺氧, 大量鱼虾死亡, 导致这些河流水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2.2 加剧环境污染

过多肥料量的施入土地, 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 就会随着雨水流入周围的水中, 形成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导致藻类滋生, 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 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 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 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

2.3 化肥对大气的影响

化肥对大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的使用对大气的影响, 由于大量氮肥的过度使用, 使得没有及时被土地吸收的化学元素会释放出气态的污染物质, 主要包括大量的二氧化氮、氮氧化物以及氨。二氧化氮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大量的排放可使臭氧层变薄, 严重破坏大气圈的平衡, 进而影响人类环境。

2.4 严重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

化学肥料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这也是我国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30年代初, 化肥工业处于刚起步阶段, 全世界化肥年产量仅为600多万吨, 随着人类对化肥的不断认识和使用, 到20世纪70年代初, 世界化肥的产量已达到7000万吨大关, 在一些地区, 农民对化肥的使用量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虽然使用化肥可以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粮食等人类生活必需品, 使更多的人能够吃得上饭,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的注意到, 过量地盲目使用化肥,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环境问题, 给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004.

[2]候亚红.中国化肥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施用[J].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2005.

[3]王宝金, 单玄龙, 刘宏文.农用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地质, 2005 (01) .

[4]李裕元, 邵明安.中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与农业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 (04) :243-246.

化肥与农业 篇2

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在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控制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源方面要大力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挖掘有机肥源,确保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在控制农业化肥流失方面要针对化肥地表和土体内迁移流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化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以期能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作 者:张青松 刘飞 辉建春 朱雪梅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期 刊:亚热带水土保持 Journal: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年,卷(期):,22(2)分类号:X592关键词:农业化肥 面源污染 现状 对策

合理施用化肥保护农业生态 篇3

关键词:化肥,土壤,破坏,科学施肥

农业施肥是为了给土壤提供营养补给, 保持土壤肥力。农业化肥主要是氮磷钾这三种肥料, 通常土壤中的这三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够农作物生长需求的, 其他的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土壤来获取。

1 化肥的特点

化肥的特点就是直接使用, 且见效快。无极肥料的使用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 可是因为不恰当的使用化肥会让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我国的化肥使用是比较多的国家, 上世纪90年代末的化肥使用占据了农业生产的一半, 可是利用率比较低, 很多都流失到水体中, 产生了巨大经济损失。

2 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化肥的长期使用会打乱土壤结构, 化肥在土壤中, 特别是氨肥, 其在土壤中会硝化, 产生氧离子, 让土壤酸化, 因此土壤的结构被改变。氮肥的使用会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 同时也引入了有毒物质, 让土壤的微生物群受到影响。东北地区部分农场长期的使用氨肥, 以至于土壤的有机质大量减少。农田长期单独使用氮肥不施有机肥, 会让土壤板结。施肥不科学不合理, 只会让土壤的营养单一化, 化肥的使用, 短期内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 但是长期来看, 并非有利, 因此需要科学的使用施肥技术。

2.1 改进施肥方法, 提高肥效利用率

施肥技术不当, 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 撒肥和追肥时期不当, 是形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减少化肥随水流失的措施是改变灌溉方式, 如微喷灌溉就能比漫灌明显减少化肥的损失。

2.2 合理搭配施肥, 采用多种复合肥

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不能只重视氮肥, 就必须适当增加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等。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以上元素的肥, 不仅有氮、磷、钾复合肥, 还有含有机成分的有机复合肥。复合肥具有使用方便。高效、污染小等优点, 在进年来发展迅速, 其在我国化肥消费量中, 已由1990年的13%~15%上升到2000年的22%。

3 测土施肥

在农贸部门与农户的统一配合下, 有针对性地配合组成成分。根据在用户农田采集到的土样, 进行分析、化验, 对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形成土壤养分管理数据库和平衡施肥服务系统, 以农户地块为单位, 根据土壤状况和种植的作物, 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施肥。

4 大力推广有机肥的广泛施用

4.1 有机质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

作物吸收大部分氧。112~115的磷, 大部分钾都是由土壤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故称有机肥为完全肥料。

4.2 有机质是作物碳素营养的源泉

绿色植物的完全作用, 就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而空气中的二氧气碳含量仅0.03%, 作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要高于空气中的1~4倍。这主要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据研究表明, 一般通过有机质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 能使作物增产40%左右。

4.3 有机质能捉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有机质是微生物的“粮食”, 而微生物好比农作物的“炊事员”, 通过它们的“烹调加工”, 能把有机质中作物不能吸收的东西, 变成“可口”的食物, 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农作物。其中固氧生物本领更大, 它们能将大气中的氧固定下来, 供给作物吸收利用。

4.4 有机质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 是一种很好的胶结剂, 它能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合理调节土壤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情况, 进而能提高土壤肥力。

4.5 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因为腐殖质属于有机胶体, 它是作物养分的“储藏库”, 能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 既可减少肥分流失, 又能把储藏在土壤溶液中的一些养分源源地供应结作物。

由此可见, 提高土壤有机质, 既能使作物高产稳产, 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必须提高增施有机肥料, 种植绿肥作物推行结产还用, 合理轮作等, 才能达到种地养地相结合。

5 积极推广微生物肥料

土壤下30 cm左右的地方存在着众多的微生物群。豆科植物可以在肥力较差的土壤中生长, 是由于其自身有生物固氮的能力, 可以自己产生氮肥。豆科植物的根部, 存在固氮根瘤菌, 直接产生氮元素为其生长提供氮素供给。磷细菌是一种微生物, 其可以将含磷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形成可溶性磷, 让植物利用, 钾元素则有硅酸盐细菌来产生。

土壤的有机物和绿肥如果不经过分解, 农作物是不能够直接拿来利用的, 因此微生物就变成了很重要的中转机构, 由微生物来对其进行分解, 形成了可溶性的物质, 以便作物进行利用。土壤的性质不同, 其内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粘土和酸碱土壤中, 的微生物种类相对比较少, 所以通过人工的改善土壤环境, 来增加微生物群落和数量, 有利于土壤的肥力增加, 提升农作物的生产。

6 科学施用钾肥

钾肥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但是需要合理使用, 否则农作物只会徒长, 而不会增加产量, 钾肥的使用除了要根据当地情况以外, 还需要结合氮磷肥的使用来确定。

7 科学施用磷肥

化肥与农业 篇4

一、实习目的 :

通过安排到车间进行见习,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设备。通过这次实习,将氨的合成原理及合成氨的工艺步骤(原料气的制备,净化,氨的合成)等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更深入的了解合成煤转化肥流程的整个过程。

二、实习时间 :

2012年1月2日—2012年5月31日

三、实习地点: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厂分公司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厂分公司,部门为检修车间造气班。

五、实习内容:

1.见习培训

(1)公司简介: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坐落在小兴安岭脚下的汤旺河畔,伊春市南岔区浩良河镇,素有“北大荒工业之骄子,汤旺河畔璀灿之明珠”的美誉。浩良河化肥分公司前身是浩良河化肥厂,是以尿素为主导产品的现代化氮肥生产企业。1966年7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5万吨、尿素8万吨。1988年至1990年,企业实施了扩大生产能力的二期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提升到年产合成氨12万吨、加工尿素20万吨,并拥有一座装机容量3万千瓦/时的自备火力发电站。1998年企业重组后加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3月以来,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相继实施了“油改煤”化肥工程、甲醇项目以及增产扩能工程建设,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合成氨18万吨,尿素30万吨,甲醇10万吨。2009年11月,浩化分公司对原有的食用二氧化碳装置进行扩能增产改造,生产出液体二氧化碳,已投放市场。2010年,浩化分公司努力构建安全生产型、清洁生产型、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型、规模效益型、文化丰富型现代“六型企业”。实施上马的130吨流化床锅炉节能项目,对原有的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制造免烧砖,不但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积极引进大颗粒尿素生产工艺,拓宽企业发展渠道,硫包衣、缓控释肥、硅氮肥、硫钾肥等新产品的研发也已经全面启动。现在,浩化正不懈努力,准备再次实施增产扩能工程,进一步降低成本,以质优的产品奉献给广大的用户。

浩良河化肥分公司主要产品有尿素、甲醇、液体二氧化碳、免烧砖等。主要生产设备从美国、德国和日本、瑞士等国家引进,生产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主导产品“北大仓”牌尿素严格执行国家GB2440—2001标准,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先后荣获了“全省用户满意产品”、“黑龙江名牌产品”、中国第二届和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金奖等殊荣,是中国100家最大化学工业企业之一,黑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农民用肥放心企业”、“百姓信赖诚信农资单位”。近日,浩化又喜获“2010年中国化肥最具市场竞争力企业100强”、“2010中国化肥质量信誉先进标兵单位”、“2010中国化肥企业最具影响力畅销品牌100大”三项殊荣,“北大荒”牌尿素被评为“2010中国化肥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2)安全培训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只有安全做保障,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只有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安全,才能“安全一个人,幸福全家人!”

珍惜生命、杜绝违章!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每个人若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安全的屏障就会不断加强,家人的幸福就会不断延伸。安全就如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1. 安全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2、安全生产管理有规范: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

3、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帮助别人不被伤害 4. 生产操作人员四懂:懂设备构造,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懂工艺原理

5. 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事故

6. 操作记录五化:记录规格化,字体仿宋化,检查经常化,展览制度化,管理标准化 7. 消防器材三定一交:定点,定人,定检查,列入交接班中交接 8.

浩化安全生产十四禁令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责)。

10、接到违反安全规程或违章指挥的命令时,应拒绝执行。

11、操作的六严格: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操作法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12、危险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13、《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后撤离作业场所。

14、《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15、除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外,(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16、“四不放过”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17、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助燃物)、(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温度)。

18、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供气式防毒呼吸)面具。

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大致可按下述顺序进行: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工段-> 变换-> 变换气脱硫->压缩机3段-> 脱硫->压缩机4,5工段-> 铜洗-> 压缩机6段-> 氨合成-> 尿素合成造粒->产品

(1)公司采用主要设备:

造气炉

压缩机

铜洗

氨冷

合成塔

锅炉

造粒塔

磨煤机

换热器

单级泵 多级泵等。

(2)见习流程:

浩良河化肥厂分公司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法制半水煤气,造气炉为气化炉的一种。煤气炉为直立圆筒,内衬耐火砖,炉顶有加煤装置,炉底设有转动炉箅及灰箱、制气时将块煤(无烟煤)装入炉内,升温后由炉底送入空气,烧掉一部分煤,使炉温升高,生成含氮的吹风气放空,然后切断空气,送人蒸汽,进行制气反应(C+H2O=CO+H2吸热),制得水煤气,组成大致为:CO40%,H250%,CO25%,N25%,由于制气为吸热反应,炉温会逐渐下降,降至一定程度后,停止通入蒸汽,改通空气,再将炉温提高,如此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块煤由炉顶间断加入,灰渣经转动炉箅排出。为均衡炉温,防止空气与煤气相遇发生爆炸,工业上制气分以下五个阶段:(1)吹风(送入空气);(2)蒸汽上吹;(3)蒸汽下吹;(4)蒸汽二次上吹;(5)空气吹净。以上5个阶段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约3min。合成氨原料气除要求含有大量氢外,还需有适量氮,为此,可回收适量吹风气,与水煤气配成符合合成氨原料气要求的半水煤气,其组成大致为:CO27.4%,CO30.8%,H241.7%,N218.8%,CH40.8%。也可以在入气化炉蒸汽中配入适量空气,制得半水煤气。

该公司采用采用低温甲醇洗技术,煤气预处理后,大部分进入氨合成工艺,小部分作为燃气透平的燃料,带动煤气压缩机,外来脱盐水经煤气变换工序末端冷却器预热后进入脱氧槽脱氧,脱氧水大部分泵往煤气化工序和氨合成工序的锅炉给水预热器和废热锅炉,产生压力为2.5MPa-6.5MPa的饱和蒸汽,经过热,导入蒸汽透平,膨胀作功,背压蒸汽小部分导入脱氧槽,大部分经燃气透平的排烟道加热后导往煤气化工序,余热回收工序和煤气变换工序的装置间设有循环热水管道。

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该工艺气体净化度高,选择性好,气体的脱硫和脱碳可在同一个塔内分段、选择性地进行。浩良河化肥厂分公司变换工序采用变换炉,合成氨原料气中均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是合成氨的直接原料,而且能使催化剂中毒,因此在送往合成工序之前必须脱除,一般分两步:首先进行一氧化碳的变换,即用一氧化碳与水蒸气作用,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经变换大部分一氧化碳转化为以除去的二氧化碳,并获得氮气。少量一氧化碳将在后继工序中除掉。变换反应设备采用变换炉,反映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CO+H2O=CO2+H2 此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处理后有3﹪-4﹪的一氧化碳。低温变换使用活性较高的低温变换催化剂,操作温度在180-260℃。反应后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可降至0.2﹪-0.4﹪之间。

脱碳工序,浩良河化肥厂分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塔,吸附剂采用硅胶。经变换的原料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和纯碱的重要原料,原料气在合成氨之前,必须将二氧化碳清除干净,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现采用改良热钾碱法,此设备加压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吸收在加压下操作,减压有利于二氧化碳的解吸,再生过程是在减压和加热的条件下完成的。吸收溶液中,除碳酸钾外,还有活化剂二乙醇胺,还加有缓蚀剂偏钒酸钾,消泡剂聚醚或硅酮乳状液等。

原料气精制,经变化和脱碳原料气中尚有少量残余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为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原料气在送往合成工序之前,还需进一步净化。本装置采用铜氨液洗涤法,常用溶液为醋酸铜氨液,简称铜液。

吸收一氧化碳反应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 吸收二氧化碳反应为:2NH3+CO2+H2O=(NH3)CO3 生成碳酸铵继续吸收二氧化碳:(NH3)CO3+CO2+H2O=2NH4HCO3 低温加压吸收,减压加热再生。

合成氨工序,合成后进入气柜,氨合成化学反应是:N2+3H2=2NH3 此反应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需要催化剂才能以较快速率进行,根据平衡移动规律可知,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方向移动。氨的加工,合成尿素反应在液相中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液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中间化合物氨基甲酸铵,此反应是一个快速,强放热反应,且平衡转化率很高。第二步:甲铵脱水生成尿素,这个反应是一个快速微吸热可逆反应,且需要在液相中进行。

合成尿素的总反应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Q 甲胺脱水是反应的控制步骤,转化率50﹪-70﹪,反应为吸热反应,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约为185-200℃之间,甲胺是不稳定化合物,加热易分解,生产中必须保证甲胺不分解,由于高温下甲胺离解压力很高,所以要在高压下进行反应。最后进入造粒塔进行造粒。

天润化肥有限公司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先将污水进行一级沉淀,再用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最后,处理过的废水排入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行处理,氯消毒后,然后再进行二级沉淀,部分回收,循环利用,达标排放。生物接触氧化法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一般由曝气风机充氧和机械曝气充氧二种方式),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3)机修钳工的内容

一 钳工概述

1.钳工加工的特点: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或设备,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 修整,装配的工种.2.钳工的主要任务:(1)加工工件(2)装配(3)设备维修(4)工具的制造和修理

3.钳工分类:(1)装配钳工(2)机修钳工(3)工具钳工 4.钳工的常用设备: 钳台,台虎钳,砂轮机,钻床

5.常用工量具: 划针,划规,样冲,锉刀,手锯,钢直尺,游标卡尺等

6.钳工的应用范围: 主要任务是零件加工及装配

7.钳工的安全操作技术:(1)环境要求: a.主要设备的布局要合理.b.毛坯和工件要摆放整齐,便于工作.c.合理,整齐存放工具.d.工作场应经常保持整洁.(2)安全规则:

a.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b.工具必须牢固可靠.c.使用机器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d.清除切削要用刷子,不得用嘴吹.二 划线 ⒈ 划线

⑴ 划线的特点: 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在毛坯或工件上用划线 工具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⑵ 划线的作用: a 划线可以确定工件上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位置和 余量 b 能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毛坯

c 提高毛坯的合格率

⑶ 划线的种类: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

⒉ 划线工具

(1)划线平台(2)划针(3)划规(4)划针盘(5)钢直尺(6)游标尺(7)90 度角尺(8)样冲

⒊ 划线前的准备工作 ⑴ 工件的清理及检查 ⑵ 工件的涂色

⑶ 在工件孔中心装中心块

⒋ 划线的方法及步骤

⑴ 划线基准的选择

a.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或直线为划线基准

b.以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线为划线基准

c.以一个平面和一条中心线为划线基准

(2)划线的找正与借料(3)划线的步骤: a.看清图样

b.初步检查毛坯的误差情况,清理工件并涂色

c.根据工件的形状及尺寸标注情况,确定合适的划线基准 d.正确安放工件和选用工具 e.划线

f.详细检查划线的正确性及是否有线条漏划 g.在线条上冲眼做标记

三 锯割 ⒈ ⒉ ⒊ ⑴ 锯割的特点:锯削工具可以锯断各种原料或半成品, 工件多余 部分,在工件上锯槽等.手锯的构造:锯弓和锯条 锯条

锯条的规格:长度 300mm,宽度 10~25mm,厚度 0.6~1.25mm ⑵ 锯齿角度,前角γ,楔角β,后角α ⑶ 锯路

⑷ 锯齿的粗细及锯条正确选用 a.粗齿锯条用于锯割软材料,较大表面或较大厚度的材料.b.细齿锯条用于锯割硬材料,管子或薄材料.⒋ 锯割方法

⑴ 起锯方法:分远起锯和近起锯 起锯角约为 15 度.如果太大,则起锯不易平稳;但起锯角

也不宜太小,否则,由于锯齿与工件同时接触的齿数较多,不 易切入材料,多次起锯往往容易发生偏离,使工件表面锯出许 多锯痕,影响表面质量.⑵ 锯割速度,压力,往复长度

⑶ 各种工件的锯割方法

⒌ 锯条损坏和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1)损坏形式:锯齿崩裂,锯条折断和锯齿过早磨损等(2)废品分析: a.尺寸缩小

b.锯缝歪斜过多,超出了要求的范围

c.工件表面损坏 d.锯割平面不平整

⒍ 锯割的安全技术和文明生产(1)工件装夹要牢固

(2)注意工件的安装,锯条的安装

(3)要适时注意锯缝的平直情况,及时矫正(4)要防止锯条折断弹出伤人

四 锉削

⒈ 锉削的特点及应用: 锉削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其达到所要求的尺 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一种加工方法.⒉ 锉刀

⑴ 各部分名称及规格

⑵ 锉刀的齿纹

⑶ 锉刀的种类:普通锉,特种锉和整形锉 ⑷ 锉刀的粗细及选择 a.锉刀形状的选择

b.锉刀的粗细规格选择

⑸ 锉刀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a.锉刀不可以沾水或油

b.锉刀不可锉削工件的淬火表面或毛坯件硬皮表面 c.充分利用锉刀的有效长度

d.要及时用钢丝刷顺齿纹方向去除齿槽内的金属切屑 ⒊ 锉削方法 ⑴ 工件的夹持 ⑵ ⑶ ⒋ ⑴ 正确锉削方法 锉削速度

各种表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 大平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

⑵ 内外圆弧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

⒌ 锉削的安全技术和文明生产

a.锉柄不能露在钳桌外面 b.没有装手柄的锉刀不可用 c.锉削时锉柄不能撞击到工件 d.不允许用嘴吹锉屑 五 钻孔 ⒈ 概述

⑴ 孔加工的几种方法:钻孔,扩孔,铰孔 ⑵ 在钻床上孔加工的特点

⑶ 与其它机床的孔加工的比较

⒉ 钻床 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式钻床 ⒊ 麻花钻

⑴ 各部分名称及作用: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组成 ⑵ 钻头几何角度分析 ⑶ ⒋ ⑴ ⑵ 麻花钻的刃磨 钻孔方法

钻孔的辅助工具及工件夹持 各种孔的钻削方法

⒌ 切削用量及选择

选择原则: 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几刀具合理使用寿命的 前提下,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选择方法:钻削速度的选择 进给量的选择

⒍ 钻孔的安全技术及文明生产(1)钻孔前,清理好工作场地

(2)扎紧衣袖,戴好工作帽(3)开动前的检查

(4)工件应夹紧

(5)清除切削时不能用嘴吹 六 攻丝与套丝 ⒈ 攻丝

⑴ 丝锥的组成部分及种类 组成: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种类:机用丝锥和手用丝锥

⑵ 丝锥的工作原理及几何角度:切削锥角,前角,后角,切削 刃方向和倒锥量

⑶ 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 脆性材料:D 底=D-1.05P 韧性材料:D 底=D-P D 底——底孔直径 D——螺纹大径

⑷ 攻丝操作法与取断丝锥的方法

⒉ 套丝

⑴ 板牙 板牙是加工外螺纹的工具.它由合金工具钢制作而成,并 经过淬火处理.板牙由切削部分,校准部分和排屑孔组成.⑵ 圆杆直径的确定 d 杆=d-0.13P

d 杆——圆杆直径 d——螺纹大径 P——螺距 ⑶ 套丝方法 二,示范操作

⒈ 攻丝的方法

在攻丝的端面孔口倒角后,使丝锥与工件的底孔同轴.丝锥的方 榫套在铰手方孔中,按顺时针方向扳动铰手,开始攻丝时要加压力, 两手用力均匀,保持平衡.当丝锥切入几牙后,只要转动铰手,每正 转一圈,要倒转 1/4~1/2 圈,以利切屑排出.如加冷却液润滑,可 减小阻力.在攻盲孔时, 尤其要清除切屑, 以免堵塞容屑糟损坏丝锥.⒉ 机攻的方法 在机攻攻丝的端面孔口进行倒角,丝锥与螺纹孔要保持同轴.选 用较低转速进行机 攻,并注意经常反转,以利于切屑排出.丝锥的校准部分不能全部出 头,否则反车退出丝锥时会产生乱扣.在机攻时,加冷却润滑液可减 小切削阻力.⒊ 套丝的方法 在套丝的圆杆上要倒角,使板牙的端面与工件轴线垂直.开始套 丝时.对板牙要加轴向力,当板牙的切削部分全切入工件后,就不要 再加压力.在套丝时,如加冷却液润滑,可减小切削阻力.(4)心得体会

实习的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内,我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和课本上找不到的,现在我们已经是大三了,马上就要踏入社会,这些实践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们脱离了书生的稚气,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在天润化肥有限公司感受颇深的一点就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从这当中,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它是我们不断学习的基石,也是我们前进的资本,我想通过实习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在以前的头脑中,我认为的工作都是很美好的,我想企业和工厂应该都是挺漂亮、挺大起的我就是怀着这种憧憬到了我们的实习工厂。所以,今后走入社会,我想我首先应该克服的就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俯下身来、踏踏实实的工作,去积累自己的经验,增加自己的知识!在实习时的工作学习同时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

化肥与农业 篇5

化肥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化肥的生产和消费,为解决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我国全部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会减产30%,按每年人均消耗粮食0.4t计算,将有2.9亿人没有饭吃。同时化肥的使用对于平衡和改善我国土壤养分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国化肥的施用量逐渐接近甚至超过现有土壤环境的最大容量和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化肥使用的边际效益递减,农作物经济效益下降,导致土壤中过剩的养分积累和严重的地表水污染和环境污染。我国是农业大国,城市化水平低,60%以上的区域属于农村区域,近5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造成严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导致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由于饮用水污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癌症和其它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蔓延。同时,化肥是能源型产品,由于农民缺乏化肥使用的专业知识,导致化肥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盲目滥用。而国家长期的以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的化肥产业政策,在确保化肥低价供给和化肥生产企业低成本运作的同时,形成化肥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低社会责任感,抑制了节肥技术和其它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户在经济人简单的逐利行为的推动下和信息不充分条件下,不断增加化肥施用量来实现收益增长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不断强化并形成路径依赖。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化肥消费达到一定量时,都对其农业发展政策和化肥生产作出重大调整,以西欧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积极推广节肥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化肥生产和消费分别从1989年的2386万t和2190万t下降到2002年的1343万t和1514万t,下降幅度达44%和31%之多,从主要的化肥出口国转变为化肥的主要进口国,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仍然保证了粮食生产力的不下降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化肥生产和消费国,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和环境治理目标的协调,1995年颁布实施了《联邦农业促进和改善方案》,并以《改善环境质量方案》替代了原先的单纯提高农业收入的财政补贴政策,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向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因此,探讨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对于探询我国化肥产业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科学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学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可选择性、低投入、绿色和可持续性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和以污染控制、治理为目标的化肥农药替代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本身也需要一个市场形成过程和受供求机制的约束。

1.1 农户的技术需求行为分析

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农户,是具有有限经济理性的市场行为者,其技术选择行为有以下几种:

(1)当化肥投入的不断增长能够促进其产量增加,收益提高,国家化肥市场政策不变,而其它任何替代技术投入的成本和风险不确定,从而导致收益不确定时,农户的生产方式便具有化肥依赖的特性。

(2)当某种技术在减少化肥等投入品量的同时,不降低产量且减少污染时,而该技术使用投入的附加成本或价格较低甚至可忽略不计时,农户从经济人理性出发会具有需求动机,但是由于投入品量的减少会降低农产品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导致农产品的低价供给,从而刺激农产品需求。如图a和b,农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下降使供给曲线S0向右移动到S1,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1,生产者的总收入由P0×Q0变为P1×Q1。当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具有较大的粘性时,如图a,则有P0×Q0>P1×Q1,则生产者-农户收益降低,反之,当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如图b,则有P0×Q0

(3)当某种技术在不减少化肥等投入品量从而不降低产量的同时减少污染,由于减少污染是公共性的,任何人使用该技术而减少污染都会使其它人通过“搭便车”而收益,任何单个农户对该技术的使用都不会获得全部的外部收益,农户的选择取决于新技术使用中投入的附加成本,当成本很低时或者在生产中可以忽略不计时,通过一定的道德劝说和政策引导可以促使农户选择该技术。但是当附加成本较高时,当这些成本不引起生产边际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农产品价格不产生影响时,则农户的总收益下降,农户从该技术中获得的效用为负;反之,当使用者众多,这种较高的附加成本引起生产边际成本的增加,如图a和b,农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使供给曲线S0向左移动到S0.,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0.,生产者的总收入由P0×Q0变为P0.×Q0.。当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具有较大的粘性时,如图a,则有P0×Q0P0.×Q0.,生产者-农户收益降低。收益的增加会强化农户对该技术的选择行为反之则弱化该行为。

1.2 研发机构的技术供给行为分析

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供需市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农业投入品市场相联系。其中化肥产业的政策和化肥价格对于研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长期的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的化肥产业政策推动下,我国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得到长足发展,与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相比,化肥产品和化肥企业具有市场垄断性和先发优势,因此称之为“上游企业”,研发机构的技术供给取决于化肥产品的价格和化肥企业的市场策略,因此称之为“下游企业”。在生产或供给决策中,“下游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倾向于在既定的研发资本基础上根据“上游企业”产品的供求状况或市场行情作出自身最优决策。而“上游企业”由于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供给弹性,能够根据变动的市场状况及时调整其生产或供给决策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常常能够在研发企业的最优供给模式形成时调整策略获得最大利润。故本文中采用两阶段模型来分析研发机构和化肥企业的最优化生产决策。

(1)第一阶段模型:假定创新技术的需求是技术自身价格和化肥价格的函数,且需求函数为线性,则技术的反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X是农户对化肥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量,Pt是技术自身价格,Pc是化肥价格。α是反需求函数的截距,其值由Pc决定,如果技术的需求与化肥价格直接相关,则有εα/εpc,b是常参数,化肥价格Pc的增加引起需求曲线的垂直上移。为运算方便假定α为线形函数如下:

其中d和e为正常数。假定对于化肥企业和研发机构其平均和边际生产成本为常数,分别为k和c,则研发机构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Ut表示研发机构的利润,R为研发机构的R&D成本。在不考虑约束条件情况下,则由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获得其最优技术供给量或市场需求量为:

从以上分析可见,当研发企业以X作为技术供给量时,研发机构的利润随着b的增加而下降,α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需求增加或需求更具有弹性(b缩小),研发企业的预期利润增加,其创新的动力增强。

(2)第二阶段模型:假定化肥的消费量或需求量Y与化肥的价格Pc和替代技术的需求量X反相关,农业化肥的反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f、g、h为正常数。对于化肥企业化肥价格的提高则会刺激对替代技术的需求,则引起对化肥的需求曲线向内移动。由于化肥企业的平均和边际生产成本假定为常数k,在研发机构的生产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化肥企业寻求其最大化利润,其利润函数为:

Uc表示化肥企业的利润。把(5)式中的X和(2)式中的α代入(8)式,则有:

将(11)代入(10)式,则为化肥企业的市场最优价格战略:

将(2)、(12)代入(5)、(6)式,则研发企业的最优技术供给量或市场需求量和最优价格决策为:

由(11)、(12)、(13)、(14)式可以获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化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k的增加会引起化肥价格pc的提高,从而使化肥的需求y减少,化肥企业的最优产出下降;(2)化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k增加使化肥的需求y减少,相应得使替代技术的潜在需求X增加,从而使研发企业的预期利润增加,创新的动机增强;(3)由于技术的价格pt与化肥的价格pc密切联系,化肥的生产边际成本增加,使化肥的市场需求y减少,对替代技术的需求X增加,由于研发企业受R&D成本的约束,技术供给弹性较小,在需求增加而供给在短期内不变的情况下,研发企业的技术价格pt上升,从而使研发企业利润增加。

2 推动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 调整以提高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为目标的化肥产业政策,变成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目标的化肥产业政策,逐步淡出化肥产业优惠和价格干预政策,为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过多的优惠政策对生产和贸易会产生扭曲作用,导致化肥产业的准入门槛低;而且过多企业进入也会使化肥行业出现许多企业甚至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水平,而生产要素和企业仍不从这个行业退出的恶性竞争状态。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家和国内化肥市场逐步进入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同时,化肥企业的粗放经营、资源浪费、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和缺乏技术创新和竞争力,已经使该产业处于危机状态。因此,逐步淡出化肥产业优惠政策,有利于化肥行业的企业优胜劣汰、生产的节能降耗和整个化肥市场整合。

正如我们在分析农户技术选择行为中分析到的,化肥价格的降低使农民生产投入品的总成本降低,使供给或生产能力提高,但由于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作物的需求具有刚性或弹性较低,最终导致生产者-农户收益降低。因此化肥价格的限价政策并不能真正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相反,化肥低价导致农户在生产中不注重节肥和科学用肥技术的使用,造成化肥使用效率低下,外部环境成本增加而且强化了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依赖甚至“上瘾”。因此,逐步淡出化肥产业优惠和价格干预政策有利于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化肥产业的政策倾斜形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了研发机构的竞争风险和成本,不利于形成积极的农业替代技术创新氛围。并且,上文的两阶段模型分析表明化肥企业的低边际成本运作是替代性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制约瓶颈。通过取消化肥产业优惠政策,提高化肥企业的平均或边际生产成本,能够刺激替代技术的潜在需求增加,从而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并提高研发机构的最终利润。

2.2 逐步完善我国的农业技术科研机构的运行体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向市场主体地位的转化,积极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能够在节约化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和农业经济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的科研机构主要为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和少数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企业,在传统体制下,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受政策引导大,而与市场结合不足。特别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以户为单位的零碎化经营,使农户的技术需求不能形成有影响和谈判力,又加大了科研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因此积极扶持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向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R&D资本的投入。正如前文分析,当化肥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上升,引起对替代性技术潜在需求上升,但由于研发资本的约束,研发机构供给弹性小而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在短期内可促进研发企业的利润提高,但就长远来讲不利于加速创新,而且造成农户由于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替代技术供应会进一步强化其对化肥的需求和对替代技术利用上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促进研发机构向企业化和市场化角色转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并在推广和利用创新技术方面起着带头作用;一些有实力和远见的化肥企业或集团也已建立研发机构在研制化肥新产品的同时也在向节肥和合理用肥技术的科研和推广上加大投资,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植,有利于这些科研机构的长足发展;同时积极促进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同这些科研机构的共同投资、合作开发,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的形成,带动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角色转化。利益的带动将极大刺激创新和研发的热情,从而不断丰富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产品的种类,促使我国农业发展能够在节约化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和农业经济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2.3 用足用好WTO的“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把对化肥产业的优惠政策转到对农户的良种、农机、灌溉等的直接补贴和替代性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上

化肥与农业 篇6

1 主要做法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万hm2。因地制宜改变以往应用高含量的化肥变低含量化肥, 调整施肥比例, 提高化肥利用率;用2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 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化肥对耕地土壤的污染。

搞好秸秆还田, 实施秸秆粉碎还田0.267万hm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作物秸秆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的大中微量元素营养, 是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牲畜过腹还田等技术,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从而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提高农产品品质。

根外追肥, 用多次叶面喷洒肥料的方法代替部分根系追肥。喷洒叶面肥可以迅速增加作物的营养, 增加作物的抗逆性, 可有效的提高化肥利用率,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应用土壤活化剂或土壤改良剂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减少部分化肥的用量。

建立“三减”试验示范生产基地10个, 健全监测预警体系5个, 以点带面增加化肥减量的辐射面积。

通过新闻媒体和科普之冬巡回讲课, 大力宣传“三减”政策, 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来增加作物产量, 从而减少化肥对耕地土壤环境的污染。

实施水稻测深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 今年在富裕县富路镇龙水泉村进行了水稻测深施肥试验示范, 减少化肥用量10%和20%, 目前效果较好。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给作物提供全面所需的营养, 除含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 还含有许多作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还含有机质和腐殖质, 改良土壤结构, 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关系, 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供肥能力, 促进作物生长。所以可减少或替代部分化肥。采用堆沤方式积造有机肥, 也可选用商品有机肥。

改进施肥方式。土壤质地不同, 采用的施肥方法也不一样。严禁地表撒施肥料, 改化肥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 适量适时灌溉可促进肥料的吸收, 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把握最佳施肥时间。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2个关键时期, 把握好这2个时期, 确保肥料的最大效率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一般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生育前期, 氮素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期。因此, 化肥要根据农作物的生育时期及需肥规律, 把肥料用在作物需肥最敏感的时期, 应根据作物的生育特点, 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

2 在推进农业“三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因素

在化肥施用限量的情况下, 如何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呢, 关键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或增加其它肥料投入, 绝不能盲目地限量、盲目地零增长, 技术措施一定要跟上,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化肥零增长, 产量持续增长的目的。

化肥不合理施用, 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是当前化肥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宣传力度不大, 技术措施跟不上, 盲目减量, 部分农民不能正确按照指导的方式去做。

对有机肥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存在农家肥管理不当, 到处堆放, 不能合理使用的现象。

3 对下一步做好农业“三减”工作的意见建议

加大有机肥的宣传力度, 充分推进有机肥资源的合理利用, 增大有机肥的使用量, 充分利用现有的腐熟好的农家肥, 也可大量使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加强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 大力示范推广配方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叶面喷施肥料、功能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新型肥料的应用, 活化了土壤, 使土壤里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利用, 减少化肥用量, 同时改善了作物生存环境, 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改进施肥方式, 示范推进肥料施用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 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促进施肥方式转变。

我国化肥工业的回顾与展望 篇7

回顾2007

一、氮肥

2007年我国有氮肥企业543家, 2007年氮肥装置总能力约为4500万吨 (折纯N, 下同) , 产量为4187.6万吨。2006年、2007年氮肥产销平衡情况列于表1。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氮肥产品满足国内需求没有任何问题。

(1) 尿素

据调查, 2007年我国有尿素生产企业194家, 装置总能力为5550万吨左右 (实物) , 目前装置能力过剩、产量供大于求已非常明显。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新增产能400万吨、2007年新增产能300万吨、2008~2010年包括在建、拟建及扩建的装置能力达到837万吨。

(2) 碳酸氢铵

到2007年底我国碳铵生产企业340多家, 据调查, 碳铵生产能力大约700万吨左右。

1997年碳铵与尿素在氮肥总量中的比例持平, 自1998年开始, 由于尿素产量的快速增长, 碳铵在氮肥总量中的比例逐渐缩小, 到2006年下降到17%。但绝对量还是不小的, 2002~2006年这几年我国碳酸氢铵产量在650~680万吨范围内波动。2007年碳铵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产量约为557万吨。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 碳酸氢铵在氮肥市场还有一席之地, 原因一是很多地区农民习惯施用碳铵, 二是按等氮量计算碳铵价格比尿素便宜。

(3) 氯化铵

氯化铵主要是联合制碱法的副产品。我国是世界上氯化铵产能、产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全国有氯化铵生产企业33家。2006年我国联碱副产氯化铵生产能力大约有700万吨 (实物) , 2007年氯化铵产量约为725万吨左右。氯化铵是复合肥的主要原料之一。

(4) 硫酸铵

硫酸铵主要来自于其它产品的副产, 涉及的面较广, 很难统计。据本刊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硫酸铵产能在275万吨 (实物) 左右, 产量为260万吨。

硫酸铵主要是用作复合肥的原料。因为是副产, 不同行业工艺不一样, 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价格相差悬殊。2007年12月下旬硫铵价格从最低700元/吨到最高1200多元/吨不等。2007年全年硫铵价格一直比较坚挺, 原因是国际市场硫铵价格较高, 硫铵出口量较大所致。2007年全年硫铵出口量达105万吨 (实物) , 创历史新高。

二、磷肥

我国磷肥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 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我国磷肥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2004年全行业扭亏为盈, 盈利9亿元, 2005年磷肥产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磷肥生产大国。2007年我国磷肥工业又有一个新的巨大变化, 磷肥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成为磷肥的净出口国, 2007年也是我国磷肥工业标志性变化的一年。我国近几年磷肥相关数据列于表2。

(单位:万吨)

我国磷肥有一个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快速发展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磷肥产量增长相对缓慢, 其产品以过磷酸钙与钙镁磷肥为主, 前者在300万吨左右, 后者不足100万吨。到90年代中期两者总产量达到最高峰, 1995年为512万吨。以后逐年略有下降, 到2005年这十年间维持在430~460万吨, 到2007年只有359万吨。而同期高浓度磷肥产量迅速增长, 从1995年的93万吨, 到2007年的992万吨, 增长了9.6倍, 占磷肥总量的比重从15%增长到73.4%。

我国高浓度磷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有资料显示, 到2006年底我国已建成900万吨 (实物) 磷酸二铵生产能力, 磷酸一铵产能1000万吨。2007年底磷酸二铵产能达到1100万吨, 2008年还有120万吨装置投入运行。届时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都将超过需求的600~700万吨, 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三、钾肥

我国土壤缺钾是不争的事实, 但同时我国又是钾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尽管我国钾肥发展速度很快, 增产量很大, 但到2007年为止我国国产钾肥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几年我国钾肥供需平衡情况如表3所示。

以表中的2 0 0 7年为例, 钾盐表观消费量为831.1万吨, 钾肥为763.3万吨, 国产钾只有249万吨, 进口钾达597.2万吨, 进口钾占国内钾盐消费量的71.86%。我国2007年钾肥生产能力为270万吨/年。

除氯化钾外, 其他钾肥绝大部分都是由氯化钾二次加工获得。

2007年我国已有硫酸钾生产企业60多个, 形成300万吨 (实物) 以上生产能力。近两年氯化钾价格的上涨, 硫酸钾生产成本上升很快, 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扬, 2008年硫酸钾的价格5200~5800元/吨。无氯钾肥除硫酸钾外还有磷酸二氢钾及硝酸钾等。

由于70%的对外依存度, 氯化钾进口价格常常成为业界焦点。尤其是近几年, 氯化钾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很大。在2003年以前的10多年里钾肥进口价格一直比较平稳, 从1993~2003年进口的平均价格都在110~120美元/吨, 2003年10月中旬这一平衡情况被打破, 进口到岸价涨到130美元/吨左右, 应当说2003年第四季度是进口氯化钾价格上涨的拐点。以后这几年国际市场氯化钾价格一直在高价位运行, 2005年进口氯化钾平均到岸价达到206美元/吨。到2007年9月份国际报价中国到岸价在240~255元/吨。2008年的钾肥进口价格在2007年基础上再上涨400美元/吨。钾肥之所以出现价格上涨, 并持续较长时间, 原因之一是钾肥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 而需求是全世界。未来国内钾肥价格将呈现跟随定价特征, 因此进口钾肥价格成为我国钾肥市场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我国钾肥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钾肥价格下降是不可能的。

展望2008

自2007年10月份以后, 几乎所有化肥品种的价格都在快速上涨。支撑化肥价格在高位运行的因素很多, 笔者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际上支撑化肥高位运行因素

(1) 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

受世界经济发展较快、能源消耗增加、美元贬值、投机资金进入原油市场、原油库存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最近较长时间内国际原油价格都维持在高位, 并不断上涨。2008年原油价格仍然呈现快速上涨势头, 到2008年6月WTI和布伦特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升至134美元/桶。高油价带动了天然气、煤等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 因此使合成氨、尿素这些能耗大户价格不断上升, 尿素黑海离岸价格2008年6月5日已达到620~655美元/吨。

(2) 国际钾资源控制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

在国际农产品价格因库存下降、生物能源工业需求较旺而出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不少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对钾肥需求增加, 国际钾肥价格也呈大幅上涨趋势。2007年12月13日巴西颗粒氯化钾到岸价已达400美元/吨, 比2007年1月份高出1倍, 2008年6月5日已涨到750~850美元/吨。

(3) 国际硫磺价格大幅上涨

2007年硫磺价格的涨幅用“惊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仅以印度从阿拉伯湾进口硫磺到岸价为例, 2007年1月18日价格为75~78美元/吨, 而2007年12月13日价格就达到370~389美元/吨, 几乎是年初的5倍。到2008年6月5日已涨到800~820美元/吨。

以上列举的三种产品是生产化肥大宗产品氮、磷、钾所需的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都在相当高的价位上运行, 以这些高价原料生产出的化肥产品价格要下降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国内支撑化肥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

(1) 化肥生产成本的提高

我国合成氨生产中有76%以上是以煤为原料, 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拉动下, 我国煤价也在不断提升, 2008年发电用煤提价10%已成定局。产煤大省山西2008年与省外煤炭用户共签订2.39亿吨购销协议, 煤炭价格平均上涨10%。市场供应紧张的化肥生产用无烟煤价格可用飞涨来形容, 一些厂家无烟块煤到厂价从上年同期的每吨7 0 0~8 0 0元涨到目前1100~1200元, 还有1300元/吨的。

硫磺价格上涨, 尤其是国际硫磺价格“疯涨”已使我国磷肥生产企业难以承受。由于硫磺涨价, 磷肥成本大幅度提高, 磷肥价格老百姓难以承受。

国内钾资源紧缺, 进口占消费总量的70%, 所以钾肥国内价格的定价权就由进口钾肥价格说了算, 进口钾肥价格下不来, 国内钾肥只能在高位交易。

(2) 出口量大拉动国内化肥价格上升

化肥大量出口是2007年第四季度国内化肥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控制出口过多的现状, 海关总署于2007年12月24日发布了第74号公告, 调整部分化肥品种出口关税税率。该出口关税税率能否达到目的, 主要取决于国际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的价格, 国际价格越高, 出口关税税率控制化肥出口的作用越弱, 反之亦然。例如:中国出口尿素的离岸价达到360美元/吨, 按一季度30%税率计, 粗略计算, 扣除税费后企业生产的尿素离岸价约为1938元/吨, 此价格比国内限价1725元/吨还高出213元/吨, 企业出口尿素有动力。2008年国际尿素价格已达600多美元/吨, 如果不进行政策调整, 出口无法控制。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也同样存在国际价格太高, 国家出口关税难以控制、出口量大的问题。

为了控制我国化肥大量出口, 200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关税调整公告, 2008年2月14日发布第8号公告, 2008年3月26日发布第18号公告, 这两项公告是由海关总署发布的。2008年4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以税委会 (2008) 15号文的形式发布控制出口化肥力度更大的文件。该文规定, 出口的化肥类产品及部分原料, 在现有出口税率的基础上, 以出口价格为基础, 加征特别出口关税, 税率为100%。执行时间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如此高的关税, 预计6月份以后能见到效果。但估计化肥生产企业今后生存将遇到困难。

在国际化肥价格过高, 我国尿素、磷铵产能过剩, 关税税率不能很好控制出口数量、又让企业有个适宜生存环境的情况下, 是否可以采用其他办法, 即适量出口, 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 又能保证国内肥源满足农业需求, 例如, 限额出口、配额出口、竞标出口等。

(3) 农民收入增加对化肥价格上涨承受能力增强

国际粮价拉动国内粮价上升, 受干旱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2006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大国都不同程度减产, 导致世界粮食产量下降1.6%, 需求量比上年增长1%, 期末库存降到历史低点。国际粮价在高位震荡, 促使国内粮价走高。2007年11月我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6%, 粮价适度上涨, 农民收入增加。另外, 2007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也有所增加, 国家惠农政策, 给种粮农民各种补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政府仍将实行补贴政策, 根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 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 补贴力度比2007年大很多, 农民对化肥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

三、化肥价格上涨的抑制因素

尽管2008年促使化肥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 化肥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 但是也存在抑制化肥价格上涨的因素。

(1) 我国化肥工业经过多年发展, 氮肥从1997年起已能满足国内需要, 目前尿素产能过剩十分明显。

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尿素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口量大, 且时间过于集中, 同时还有淡储政策的执行, 使得货源特别紧张。2008年出口税率调整后, 尿素出口困难, 再加上2007年第四季停产检修或其他原因停产的海南富岛两套装置、山东德齐龙、安庆石化、巴陵石化等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开车, 尿素资源量会增加。磷肥也是同样道理。但由于2008年一季度化肥出口量仍然比较大, 国际价格在很高位运行, 国内受冰冻灾害、地震等不利因素影响, 再加上原材料紧张、价格过快上涨、运输不畅, 目前化肥生产增长速度减缓, 价格仍在高位运行。预计下半年有可能略有好转。

(2) 测土配方施肥的继续开展。

自2005年我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 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国家补贴资金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科学施肥迅速推广, 节肥增效明显。

(3) 2008年出口关税税率的调整 (前面已述) 。

(4) 投入产出比的制约施用化肥的目的是为了增产粮食, 如果增产粮食所获得的报酬难以补尝化肥的投入, 农民就会对施肥失去兴趣。

按近期化肥市场的零售价每公斤纯养分大约在5元钱左右, 按每公斤纯养分增产粮食6公斤, 每公斤粮食1.5元计算 (农民卖粮收购价) , 即每投入5元钱, 产出只有9元钱, 仅为1.4倍, 这个数大大低于通常认为合理的2.5~3倍。如果2008年的化肥市场和粮食维持上述价格, 农民施用化肥的积极性肯定不高。

化肥企业营销战略与策略分析 篇8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化肥, 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所以, 化肥在中国可以说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 我国化肥市场却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昌盛, 相反, 由于这个市场相交于其它工业来说开放的时间比较晚, 并且就开放的程度来说, 也比较低, 所以, 到目前为止, 化肥的市场营销还没有一套完整成套的营销策略。现阶段我国的化肥企业中, 主要采用的营销战略有以下几种:

1. 代理经销:

各地的代理商向化肥生产厂商购买化肥, 然后在进行销售。这里要知道的是, 代理商没有货物的所有权, 也不用花费任何费用, 只是形式代理销售的任务, 所得的报酬就是按照规定的比例从销售额中提取。

2. 经销:

这种营销模式很常见, 生产厂商与经销商事先协定一个价格, 然后进行交易。根据经销权限的区别, 经销商分为普通经销商和总经销商。在某地区进行市场经销时, 总经销商可以独占这一市场, 禁止其他同行经销这种品牌的化肥。而普通经销商则不然, 在一个地域内, 可以同时有几家共同经销同一种品牌的化肥产品。

3. 直销:

就是化肥的生产厂商直接在某一地域设立销售点, 因为是直接销售, 没有中间环节, 节省了很多费用, 所以化肥的价格会大大降低。

4. 联销:

几家化肥生产厂商合作, 联合进行销售。这样做的目的是生产厂商可以直接进入经销的环节, 可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厂商联销后, 会由厂商各方共同制定营销策略、协商价格。

5. 代理:

厂商为了开辟某区域的市场, 就会在该地区设置代理, 代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销售额, 开拓市场, 因此, 价格相对来说较低。

二、营销策略的问题分析

1.直销的优点是厂商可以直接建立销售点, 开拓自己的市场, 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信任关系。缺点是不容易把握市场, 由于财力、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 厂商没办法去各地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考察, 这样一来, 就不能深入的了解市场行情。并且管理不容易及时的跟上, 长期以往, 就会出现欺上瞒下的现象, 公司的利益会受到很大损害。

2.厂商联销时, 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度的问题。由于合作的厂商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点进行考虑, 所以, 厂商之间往往会相互猜疑, 不能够互相信任对方, 最后就会关系破裂, 这样, 反倒会损失很多市场份额。

3.经销商从厂家进货时, 经常会拖欠一笔应付款, 这笔赊欠款要等到化肥销售出去, 资金可以周转以后才能偿还给厂家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经销商往往不能及时归还设欠款, 并且大多经销商会同时销售很多厂家的产品, 这样一来, 厂家就会对经销商有很多的不满;与此同时, 经销商也会不满意厂商给自己定的价格, 认为利润太薄。双方矛盾就这样产生, 一旦矛盾被激化, 就会影响化肥的销售。

4.把直销作为化肥营销的主要策略是很不明智的, 因为这种代理点模式的销售资金投入会非常巨大, 从代理点的建设到货物的运输, 以及人力的聘请等等, 都需要厂家自己掏钱, 这么做的风险极高, 并且不容易控制。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厂商进行联销时, 应该要在合作前将以后的合作细节以及各自任务都清楚的制定出来, 并签署协议。并且, 在进行重大事件的决策时, 要有一个确定的决策人, 不能谁都出来管一手, 这会造成管理层的混乱。

2.厂商与经销商合作时, 应该预先制定赊欠款的数额以及赊欠时间, 制定每年的销售额标准。如果超额销售, 要给与经销商奖励。并且要适时的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一下经销是会出现的问题, 在化肥销售的旺季时, 尽量保证货物的供给及时;给与经销商一定的优惠, 适当的提高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同时, 经销商也应该主动归还欠款, 并根据销售经验, 在旺季时提前向厂家订购货物, 最好以某种品牌的化肥作为经销的主打品牌。这样一来, 厂商与经销商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3.连锁经营体系。这种营销模式具有很多优点, 厂家联合各地实力雄厚的商家进行连锁经营, 这是一种扁平化的销售渠道, 可以与销售市场直接联系, 信息的沟通也会比较及时, 比较容易管理控制。通过这种模式, 厂商可以迅速的占领市场, 最重要的是, 厂家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 并且获得的利润可以和厂家共同分享。

4.一家或者是几个厂家联合进行区域买断, 买断后, 就可以获得这个地区的独家经营权。这么做的好处是, 买断后, 可以直接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生产中去, 而不用花太多精力在经营上, 省时省力, 并且, 获得的效益会比以往大大增加。

5.促销。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农村市场的开拓。直接下到农村, 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宣传介绍, 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的热情, 纷纷购买, 提高销售额的同时, 扩大了品牌的知晓程度。涉及到促销的主要措施, 大多为传单、宣讲, 或者直接下到田间进行示范实验, 或者采用奖励的办法, 奖励那些购买数量超过制定标准的消费者等等。

四、总结:

由于目前的化肥品种繁多, 所以, 开拓市场并建立良好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就如同战场一样, 讲求战略和战术的结合, 同样, 化肥的营销一定要有策略, 不可以盲目的进行销售。营销重在创新, 在制定营销的策略时, 一定要了解对手的营销方针, 对化肥市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并且要放开思想, 不怕犯错误, 结合自己对行业的了解, 大胆的去发掘试探新策略, 摸索新道路。随着化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的环境也变得很复杂, 所以,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唯有合作, 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化肥市场越来越繁荣, 化肥厂商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了起来, 随着国际贸易化的发展, 世界的化肥厂商巨头们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使得国内的的化肥企业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以, 现阶段摆在我国化肥企业集团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条创新的营销之路, 制定出完善的营销策略。本文根据对我国化肥企业现阶段的处境以及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后, 提出几点营销战略, 并分析其优越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化肥,营销战略,市场开拓

参考文献

[1]、高汉祥.小企业经营特点及战略选择[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学报, 2003, (01)

[2]、李自如, 李小华.博弈理论与营销创新[J].事业财会, 2003, (01)

[3]、李小华.化肥企业营销战略研究[J].工商管理, 2003.

化肥与农业 篇9

1 国外研究进展

回顾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的研究在英国已有100年的历史, 布罗法巴尔试验站自1943年起试验, 分析数据自1965—1966年的资料已公诸于世。无肥区逾100年来土壤中全氮稳定在0.10%~0.12%, 而有机肥区土壤全氮逐渐上升, 由0.175%上升到0.251%。折合增加氮787.5 kg/hm2。根据最近出国考察情况分析, 国外有连续100年以上施用化肥, 至今仍年年丰收。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 只有每年用大量的原肥和配合大量的化肥才能使稻谷连年增产。单用其中之一, 都比前者产量偏低。说明有机肥具有重要作用。有机肥在土壤中积累和矿化。德国专家在成都讲学时提到, 在法国施用有机肥, 大约有70%在当年内矿化掉。垫江县气温较高, 估计当年的矿化率超出70%。这说明如果每年施用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逐年积累增加。不过从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 一旦停止施用有机肥, 一般4~5年间稻谷产量即退转到施肥前的水平。

2 土壤施用有机肥的特点

土壤中有机质来源主要是作物根茬, 有研究表明, 不同作物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是不同的。一年生豆科三叶草每年产生根茬2 775~4 500 kg/hm2, 玉米、小麦每季可产生根茬1 350~2 025 kg/hm2。有机质的矿化率与碳氮比方面, 不同的有机质其矿化率是不同的, 这要视这种有机物的碳氮比而定, 例如厩肥、秸秆的碳氮比较高, 矿化率即低。绿肥的碳氮比低其矿化率就高一些, 最近来自国内的报导指出, 玉米秆还田, 要减少土壤无机氮26.25~37.50 kg/hm2。碳氮比高于20时, 其激发效应为负值;低于20时则为正值, 笔者的试验也证明这一点, 一般以碳氮比15为好。我国很强调提高地力, 其中最重要论点是, 稻麦要从土壤中吸收占总吸收量的70%的氮。但是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 视地力高低和施肥方法而定, 许多试验证明, 稻麦有可能吸收占总吸收氮量的50%~60%, 甚至更高, 这时关键性的问题是肥料中营养元素在作物根际所占的比例。肥料营养比例占优势, 则吸收的比例也要增加。因此, 肥料要集中于近根处。

3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作用

3.1 含有多种酶物质

有机肥含有刺激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 已经有不少资料报导。其中浙江农业大学分析了猪粪、牛粪、羊粪、鸡粪中的17种氨基酸, 如RNA、DNA以及脱氩酶、过氧化氨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等。又指出, 土壤转化酶与大麦产量呈相关。沈阳农学院陈恩风教授针对土壤酶指出, 其酶活性在腐殖质含量较多的低料级团聚体内明显较高, 其中有多酚氧化酶、脲酶、转化酶以及中性和碱性磷酸酶等6种, 但报道未进一步说明其作用。有研究认为在酸性土壤中脲酶少, 转化尿素缓慢, 微碱性土壤中脲酶较高。其有利也有弊, 因为转化过快, 对作物吸收氮有利, 同时也易挥发损失。

3.2 提升作物品质

有机肥无机营养元素对作物品质具有一定影响。北京农业科学院研究了有机肥供钙对蔬菜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对防止蔬菜腐烂有重大作用。据报告, 在 (20±3) ℃经30 d保存, 烂菜率减少29.8%~40.1%。厩肥单施或厩肥加化学氮肥比单用化学氮肥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叶菜类硝酸盐含量可减少29~728 mg/kg, 亚硝酸含量减少0.16~0.41 mg/kg, VC增加1.6~6.2 mg/100 g, 其他如钙、钾等元素含量皆有增加。

3.3 增产效果

现在农家肥加化肥使垫江县粮食达到38万t, 而20世纪60年代以前, 当时化肥很少, 仅依靠农家肥, 粮食生产218.415 t。该县目前虽然化肥有所增加, 但远未达到应有的增产效果。从1960年到现在, 有机肥施用量有所增加, 而化肥用量增加更多, 达20倍左右, 但粮食仅增产1倍。德国20世纪40—70年代化肥增加了7.28倍, 而粮食却增加了3倍左右, 说明在肥料中做文章对我国农业增产有重要意义。

4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 有机肥与化肥应当配合施用[1,2,3,4], 2种肥配合施用就要涉及到作物施肥的问题, 也就是配方问题, 这就关系到定量、定比例、定施肥用期以及经济效益等。施肥要求具体、精度高, 仅停留在过去的“看天、看地、看壮稼”解决不了问题。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优势很多, 而供氮是最重要的。在施肥中的“促、挖、调”方面要求更高。一旦失误, 不仅损失肥料, 而且对增产也带来危害, 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合施用中影响供氮的主要因素是肥料自身的碳氮比。据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 玉米秆的碳氮比在50以上, 每翻压100 kg玉米秆就减少土壤矿质态氮1.0~1.4 kg。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认为, 有机肥碳氮比在19.8以上激发效应为负值, 19.8以下为正值。西南农学院的研究指出, 在稻麦田中不同肥料组合, 其碳氮比总是与施后土壤矿质态氮呈负相关。碳氮比越高, 稻田的铵态氮越低。小麦田的硝态氮与铵态氮之和就低。从许多试验中还发现, 在各种肥料组合中, 碳氮比在15以下, 土壤在供氮能力即接近于化肥。有试验研究表明, 大荚箭舌豌豆配施尿素, 氮的利用率为57%, 接近于尿素利用率的58%。西南农学院土化系的试验指出, 细绿萍加尿素和猪粪加尿素, 其供氮强度、容量与单一尿素相当 (细绿萍碳氮比为10, 猪粪17, 细绿萍加猪粪6) 。不过在等氮量的基础上, 单一低碳氮比的有机肥, 其供氮量低于纯化学肥料。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合, 提高了有机肥的矿化作用。

5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注意事项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多方面的意义, 其中氮素营养起着主要作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的目的在于提高有机肥的供氮能力。许多试验证明, 只要条件适宜, 完全可以实现, 但是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配合的目的首先在于降低碳氮比, 以不超过20为好, 15以下更佳。凡是矿质化程度高、老化的有机质难于分解, 应量作考虑。研究表明:碳氮比高于20的有机物都必须经过调节后才能施用 (表1) 。调节的办法应该是配合化学氮肥、堆沤腐熟、早期翻压。特别提出的是“内碳氮比”, 即有机材料自身的碳氮比。自身碳氮比低一些, 矿化作用就迅速。如果老化了的秸秆, 木质素又高, 即使配了化学氮肥, 降低了碳氮比, 其分解供氮能力仍然受木质素的影响, 限制了供氮。对于碳氮比低于15的, 如嫩绿肥加化学氮肥、猪粪加化学氮肥, 其供肥强度和氮的利用率应视为与化学氮肥相当。

6 结语

传统农业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由于近代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们对土地索取变本加厉, 不得不采用施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对有机肥来讲, 人们更多看到其在积造上的麻烦、有效成分偏低和肥效相对较慢等特点, 而忽视了其在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近年来, 垫江县通过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项目的实施, 大力推进“沃土工程”的实施, 长期重视并坚持秸秆还田技术, 充分利用垫江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契机, 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 使有机肥料施肥量逐渐增加, 为该县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达到农业生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丰收, 为县域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芬, 张彦才.厩肥, 秸秆和绿肥的含钾状况及其对土壤和作物钾素的供应能力[J].华北农学报, 1999, 14 (4) :83-87.

[2]王淑云, 康志明, 徐进泉, 等.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6) :61.

[3]张功, 峥嵘, 王瑞君.多菌种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0 (S1) :71-73.

上一篇:离休干部下一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