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市场经济(共12篇)
化肥市场经济 篇1
4月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规划指出, 到2020年,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 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 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 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此规划出台后, 在化肥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许多人都把它看成是化肥市场一次新的机遇,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规划的出台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呢?
规划出台之背景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加之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2004年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 形势喜人。2008年, 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570亿斤, 比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增产324亿斤;亩产660斤, 比历史最高的2007年提高30斤。总产连续5年增加, 单产连续5年创纪录。目前我国粮食市场供给充足, 储备充裕, 市场平稳;粮食进出口贸易正常发展, 谷物呈净出口格局, 进口的粮食主要用于国内品种调剂。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较好局面, 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 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 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 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 上述趋势难以逆转, 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包括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和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由于人口增加, 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据预测, 到2010年, 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 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 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 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但由于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 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 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 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 年均减少1100万亩。耕地面积不足与人口增加导致粮食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 粮食必须主要依靠自给 (我国确立的目标是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满足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 适时启动1000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势在必行。
化肥市场利好作用明显
规划的出台, 对化肥市场的利好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是对化肥行业的最大支持
化肥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只有农业生产搞好了, 农业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种植积极性提高了, 化肥行业才可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是对化肥行业的最大支持, 等于是给化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2. 有利于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新增1000亿斤粮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为了确保增产落到实处, 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这将有助于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使农民买得起化肥, 用得起化肥, 不会因为化肥价格的上涨而降低化肥用量。我国自2006年开始实行农资综合直补制度, 对农民因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实行财政补贴, 2006年全国农资综合直补金额是120亿元, 2007年是276亿元, 2008年大幅提高到716亿元, 2009年虽然化肥等农资价格有了明显的下跌, 但为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鼓励农民多种粮, 直补标准还是保持2008年的716亿元不变。
3.有助于缓解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 我国化肥产能、产量保持强劲增长, 产品供需矛盾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尿素产能6100万吨 (实物量, 下同) , 产量5633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0.9%和3.7%。磷酸二铵产能1300万吨, 产量800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6.1%。钾肥产量292万吨, 同比增长16.8%。扣除农业和工业需求, 2008年我国尿素过剩约600万吨, 磷酸二铵过剩约350万吨。2009年, 国内新增尿素产能约260万吨, 供大于求进一步加剧。新增磷肥产能约100万吨, 主要为四川灾后恢复项目及滇、黔、鄂等地新上项目, 供需相抵, 将过剩310万吨。
新增1000亿斤粮食有助于增加化肥市场需求量, 缓解目前已相当严峻的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
新增1000亿斤粮食不等于化肥使用量增加10%
虽然新增1000亿斤粮食对化肥市场的利好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但也不能把这种利好过分夸大。现在许多人认为, 新增1000亿斤粮食, 也就是粮食产量要增加10%, 那么意味着化肥使用量也要增加10%。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 农作物离不开化肥, 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 粮食产量增加意味着化肥用量也将增大, 这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否也会同比例增加, 粮食增加10%, 化肥使用量也会增加10%呢?这就不一定了。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 有种子, 土壤, 气候, 肥料, 灌溉, 农业机械化水平, 耕种方式与田间管理等等, 化肥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另外还有近60%依赖其他因素。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对化肥的依赖性会逐步的减弱, 特别是在现在部分地区化肥施用量已过大, 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负面效应的情况下, 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另外, 即使单独从施用化肥的角度来说,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的兴起, 化肥的利用率在提高, 也将降低化肥的实际使用量。所以说, 新增1000亿斤粮食, 从化肥总使用量来说, 会有所增加, 但不一定是10%。再者, 增产1000亿斤粮食是个中长期规划, 是到2020年才增产1000亿斤, 并不是说现在就要增产1000亿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种粮技术不断提高, 也许到那时用不了增加多少化肥用量就将增加1000亿斤粮食。
化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毋庸置疑, 新增1000亿粮食对化肥企业而言的确是个机遇,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上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
由于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 化肥的使用总量也在增加, 但由于现在化肥产能过大, 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增长速度,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在上规模, 上档次上下功夫, 下大力气降成本, 努力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多生产质优价廉的化肥,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力争成为高产示范地的配套化肥
为提高粮食产量, 近两年农业部门在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所谓“高产创建”, 是指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中力量, 打造一批万亩连片的高产示范片, 通过高产示范片的建设来集成展示推广优良的品种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来辐射和带动大面积的平衡增产, 从而提高粮食的整体单产水平。如果能成为“高产创建”示范地的配套化肥, 既能提升自己化肥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又能扩大销量, 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3. 适应化肥市场新变化
去年中央下发文件,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允许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样使得土地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一批种粮大户、农庄、农村合作化组织在兴起, 他们对化肥价格、化肥质量、化肥品类及农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是化肥市场出现的一种新变化。作为化肥企业, 应主动适应这种新变化, 可采用直供的方式, 为种粮大户提供优质化肥。
4. 主动加入到测土配方施肥行列中来
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 提高农作物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节省劳力, 节支增收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国进行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平均增产15.0%, 小麦增产12.6%, 玉米增产11.4%, 大豆增产11.2%, 蔬菜增产15.3%, 水果增产16.2%。以小麦平均亩产450公斤计算, 增产12.6%就是增产56.7公斤, 按每公斤1.6元计算, 则为90多元。加上减少的化肥使用量带来的成本降低, 每亩将增加效益超过100元。
近年来, 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仅2008年上半年, 全国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4亿亩, 免费为8000万农户提供了指导服务, 减少不合理施肥量56万吨, 节本增效80多亿元。化肥企业应主动加入到测土配方施肥行列中来, 不断优化、调整肥料品种结构, 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为粮食生产服务。
化肥市场经济 篇2
姓名:王志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商务管理系)
摘要: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中国大型化肥集团的产能扩张迅速,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化肥企业的平均规模仍然较小。2011年,我国共有化肥企业2500多家,总资产约550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500多亿元,产量7000万吨(折纯,下同)。
关键字:农业、化肥、国际
一、我国化肥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总体情况是供大于求,尿素严重产能过剩。化肥生产企业既要承担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又面临着化肥产品限价销售的挑战。据了解,国内多数化肥生产企业仍在盈亏线上挣扎,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不少企业受高成本和高库存影响,纷纷被迫停产、减产或提前检修。归根到底,我国化肥企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意识。
早期,我国肥料一度是卖方市场,人要吃饭,就得种粮食,粮食要高产,就得上肥料,要肥料,好,拿钱来买,至于价格,当然是卖方说了算。随着行业开放及资本的大举进入,肥料业也必将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买方市场最明显的标志是品牌时代,消费者只认可对自己有影响的品牌。但是,事实上,中国的肥料业却缺乏相应的品牌建设。产品结构有待改善,缺乏品牌优势。高浓度化肥和低浓度化肥的比例不合适,氮肥基本上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国产磷肥市场认知度和价格与进口产品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品牌优势仍处于劣势。
(二)是缺乏新型营销理念,这突出表现在渠道建设上。
中国肥料生产企业在销售上一直沿袭供销社专营模式,即使在商务部宣布放开营销领域时依然如此。旧有的渠道建设方式,使肥料企业在行销上出现了“堆大户”现象,越是大户,越受到青睐,以至于肥料生产企业常常受控于一些营销大户,也是造成肥料行业出现三角债最多的领域。
(三)是化肥流通行业混乱,流通环节不顺畅。
目前,复混肥生产和农资企业准入门槛过低,很多小型复混肥厂大量涌现,其普遍存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模式粗放型发展。但由于农资企业的准入门槛低,致使市场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农 1
资连锁体系发展不健全。一方面,很多农家店的农资经营份额不到20%,另一方面,很多农家店对政策的解读能力不强,随行就市盲目行为比较普遍。
(四)是化肥利用率低,化肥需求不明,农化服务水平不高。
我国氮肥和磷肥的当季利用率普遍偏低,且存在地区间、作物间和养分间的不平衡。农民施肥的盲目性比较大,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亟待加强。在局部市场上,化肥需求的模糊导致供需脱节问题比较严重。农化服务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推广农业技术,维护农业生产和肥料市场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化肥企业环境-资源-主体分析
中国化肥产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首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部环境变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迅速发展,中央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国内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升高;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化肥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自2006年中国的化肥流通领域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以来,众多国外化肥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国际价格直接波及中国化肥产业。在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形势之下,中国化肥产业发展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化肥产业链的整合对于我国的化肥工业乃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化肥产业链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小农经济,发展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我国化肥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化肥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涉及到政府、企业、经销商、农户、协会和国际市场的各个主体的产业链。
我国化肥产业链经济主体众多,关系复杂,再加上风险承担、信息不对称等产业链经济特性的影响。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市场势力差别很大。导致我国化肥产业链上任何一个主体整合产业链的实力都很有限,所以,形成了产业链主体之间由于市场势力不同,竞争多过合作。
化肥产业链是一个从能源到农业,范围广泛的产业链条,产业环节复杂,产业主体多,产业范围广。我国化肥产业的突出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化肥产业链始于国家垄断行业,现在依然受到政府干预。首先,其产业前身是由国家控制的;其次,化肥的上游产业包括电力、煤炭等产业依然是国家垄断。
2、化肥产业链始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中国农业大部分是家庭式小农经济,两三亩地的小本经营不可能有很高收入。很多从业人员在外打
工,只留老弱妇幼经营土地,对现代农业付出的成本很难承担得起。
3、化肥产业链效率不高。中国的化肥单位投入量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但粮食的人均产量却不是最高的,大多数化肥利用率低,说明中国提高肥效的潜力很大。再有,中国的分销渠道中间环节很多、价值链很长。相比之下,美国化肥分销行业的价值链很短,更容易赚到钱,这也是中国和美国的明显差距。
4、中国的分销体系不是很完善。虽然有一些公司做得不错,但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遇到真正的、饱和式的竞争,无法真正体验到竞争的残酷性,也就不会形成成熟的模式,打假也好、处罚也好,许多手段没能有效地解决市场混乱的问题。所以说,中国化肥分销领域需要经历一些“痛苦的”整合后,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
5、经销化肥的主体大多为单一性经营者,跨行业操作的比较少,主营业务主要是化肥,涉及相关行业较少,因此承担风险比较大。如果化肥市场持续两年低迷,很多企业将面临巨大生存压力。而国外大部分分销企业都与其他产业连在一起,以增强抗击风险能力。
6、化肥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较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户的兼业性使得化肥消费的季节性也很强,这导致了农业收入的季节性也很强,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
三、化肥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化肥产业链整合面对我国化肥产业能源和资源供应乏力的局面,必须提高能源和资源供应能力。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能源策略,注重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内能源和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氮肥企业原料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步伐;尽快出台鼓励磷矿石进口的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构建大型企业集团;延长企业生产的产业链,注重内涵式扩张;紧密联合上游能源与资源企业与下游流通企业。
(二)培育成熟的市场流通体系
理顺流通渠道,同步建设农村农资流通网络。首先,建立开放的化肥市场信息系统,无论在原料供应、生产、销售,还是农民施用环节,保持市场信息的畅通都是理顺流通渠道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我国还没有这样一个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农民手中的信息与资源,围绕影响化肥供需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服务职能。既要为行业发展策略、企业发展举措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更要为稳定化肥市场价格,保护“三农”的利益的政策决策提供
信息平台。其次,完善农村农资流通网络发展规划,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由国家政策性银行对农资连锁企业流动资金、网络建设资金给予支持,也可以实行政府投资建设,搭建农资流通服务的基础性管道和平台,在一些农业大区以及交通比较便利的枢纽地区,由政府扶持建立大型的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用于淡储旺供。通过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化形式,选择有实力的农资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实施,以有效实现农资商品的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和经济消费。
(三)加强企业的科研及农化服务水平
化肥产业不仅与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还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密不可分,除了采取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培育成熟市场流通体系的措施之外,还应该从外部环境入手,采取综合的配套措施来实现化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肥料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化肥的“资源-生产-销售-施用”产业链条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层层递进的农化服务链。国外以大公司为依托的农化服务体系非常成熟,农化服务覆盖面广、科学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强。而目前我国的农化服务体系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国家层次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多数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化服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没有和农化服务相结合等方面。
(四)制定科学的运营战略
对国内产品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渗透并控制。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最大的生产国和需求国,从化肥品种结构上看,由于70%的氮肥生产企业采用煤为原料,加上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中国的氮肥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同时,由于以尿素为代表氮肥工艺成熟、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这类产品上外商没有竞争优势。钾肥方面,由于我国钾肥资源缺乏,国家对国外的产品依存度仍然比较高,在磷复肥方面,由于磷复肥生产工艺复杂,质量差异化程度高,国内磷肥业起步较晚,国产磷肥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复合肥生产领域将会是外资投资重点。
(五)进行品牌营销控制市场
目前,国内的化肥市场缺乏有品牌、有实力、营销网络健全、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使得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不断,价格波动大,大多数化肥生产企业还停留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的状况;而较大的化肥流通企业依然扮演着买进卖出的代理人角色,缺少对自己品牌的营销。从国内化肥资源上看,年产50吨就属大型企业,这就使国内化肥市场品牌众多,各个企业又各自为战,虽然创造了一定的区域品牌,但缺乏全国
性的品牌产品。而国外化肥企业年产600万吨、1000万吨很平常,其产品长期在国内市场占统治地位,具有全国性的品牌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在我国入世5年后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将会凭借其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以及强大的品牌优势,逐步渗透并整合流通渠道,进而控制终端消费者。
1、人才策略。基于国内化肥企业的体制和激励机制,将进行人才争夺。国内较大的化肥企业大多还处在旧管理制度下,对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较远。如果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对于吸引和稳定关键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都将十分困难。外资企业在这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许多行业的经验看,人才争夺战将是外资进入化肥行业的第一个战场。
2、资源策略。利用强大的资本实力,进行兼并重组或投资办厂。一方面,磷矿、钾矿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外商也面临本国资源枯竭的问题,开始纷纷在世界各地寻求新的资源,这几年,外商在我国云南、贵州等省已表现出了很高的投资热情,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投资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讲,又增加了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国内化肥企业往往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指令性业务,形成复杂的三角债,从而使企业背上沉重的不良资产负担,资本流动性低,财务负担大。同时,由于国内金融领域更为封闭,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不畅,使得化肥企业资金实力普遍与外资差距较大。这一情况反过来使得化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主动应变能力不够,外资进入后,会以兼并、合资、租赁、OEM等多种方式整合部分现有化肥企业。
参考文献:
1、《外贸操作实务系列:外贸高手客户成交技巧》,毅冰著,【中国海关出版社】
2、《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8版)》,希特(Michael A.Hitt)(作者), R.杜安〃爱尔兰(R.Duane Ireland)(作者), 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作者), 吕巍(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张福锁(作者), 张卫峰(作者), 马文奇(作者),【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肥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 篇3
1.生产发展较快,供求各不相同
近年来我国化肥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产量增长很快,不少品种每年都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化肥的产需现状是氮肥供大于求,磷肥基本平衡,钾肥供不应求。"十五"期间,国家还将在天然气、磷矿、钾矿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数座大型化肥厂。目前许多化肥厂正在进行改扩建。预计今后几年化肥产量仍将快速增长,但各种化肥的发展尚不平衡,市场紧缺的产品一时还难以满足需求。
2.农民购买力下降,价格持续下跌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产品收购价格呈下跌之势,2000年湖南等地的稻谷仅0.3元/kg,北方地区的小麦也仅0.5元/kg。农产品卖不出较好的价格,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挫伤了农民种植和购肥的积极性,使得化肥价格不断走低。以尿素为例,1995年上半年尿素价格曾高达2300元/t,现在的价格为1200元/t左右,下降幅度达48%。
3.农资公司经营状况差,贷款回收风险加大
现在虽然允许农业"三站"和化肥生产企业经销化肥产品,但农资公司仍是化肥经营的主渠道,约占化肥总销量的70%。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化肥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一些农资公司经营状况差,使得化肥生产企业的货款回收难度及呆账增加。
4.需求旺季逐渐缩短,企业库存不断增加
目前,化肥生产和销售基本为3个月生产,3个月销售,6个月冬储。由于过去冬储唱主角的农资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及对未来市场难以把握,冬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生产企业储肥压力空前加大,既需要准备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周转,又需要自建或租借许多仓库来储肥。
5.销售区域相对集中,产品出产地销售困难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给每个化肥厂划定了一个固定的销售区域,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地域名牌"。但这种"地域名牌"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某些地方很畅销,在别的地方销售就较差,更不要说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了。
应对一:产品外观要好,包装规格要多
化肥除质量要达到要求外,在颗粒、色泽、包装等外观上也要下工夫。现在农民普遍对化肥的外观很重视,同样品种的化肥摆在那里,一定是颗粒大、粉尘少、圆润、大小均匀、色泽光亮的产品销得最快。另外,包装规格要多样化,要方便农民购买和使用。现在的化肥基本都是40-50kg/袋,太大太重,搬运和使用很麻烦,如果开包后一次用不完易吸潮溶解,损失较大。今后产品以15-25kg/袋甚至5-10kg/袋的轻便型包装为好,可方便农民选择和使用。
应对二:树立国产和企业品牌
品牌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要树立起国产化肥的整体品牌,积极同进口化肥相抗衡。现在进口化肥与国产化肥的价格相差很大,以尿素为例,进口尿素的市场价格为1500元/t左右,国产尿素的市场价格只有1200元/t左右,然而两者的质量差异并不大,有些国产货质量要比进口货好。②要树立企业品牌。目前在化肥市场上,同样是国产产品,有品牌的比没品牌的销售价格要高出10-20元/t,而且销得还要快,以一个年产10万t的化肥厂为例.由此增加的年纯利润就是100万~200万元。
应对三:价格变化要符合市场规律
由于化肥产品内在质量相差不多,加之现在农民购买力较低,因而降价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以尿素为例,销售价格降低100元/t,就可使销售量增加50%左右。在目前的化肥市场上,低价销售之风盛行,特别是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几乎无一例外是低价开道。由于现在化肥价格本来就很低,大多数产品都处于亏本销售,如果还一味用降价来促销,那只会使企业雪上加霜。在目前这种市场态势下,化肥企业要化大力气分析、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要符合市场规律及迎合客户的需要,并要抢在市场变化的前面,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应对四:认真选择销售渠道
过去生产企业只能把化肥销给农资公司,销售渠道是唯一的,现在生产企业既可销给农资公司,也可销给农业"三站",也可直销给农民。这3个渠道各有优势,应综合利用。
直销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让农民得到实惠,同时能大大加快货款回收速度,确保资金周转,今后应大力发展。生产企业可以在企业周边地区以村为单位建立直销点,什么地方需要化肥,一个电话打过来,马上就能把货物送过去,这样不仅大大方便农民,而且可以使企业牢牢占领周边市场。销售给农资公司也是一个重要渠道。要重点选择那些实力强、经营网点多、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状况好、信誉优良的农资公司,让他们成为企业在某个地区的总经销、总代理,这样既不会失去市场,又可有效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市场份额。农业"三站"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又经常与农民打交道,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农民信得过,相对于农资公司而言负担较轻,经济效益实现快,虽然现阶段农业"三站"的化肥销售份额还不大,但毫无疑问今后农业"三站"在化肥销售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大力发展与农业"三站"的合作。
应对五:加强宣传和服务意识
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不少化肥企业认为,把产品销售给农资公司就行了,促销工作应由农资公司去做,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现阶段化肥企业应抓好以下两方面的促销工作:
① 大力加强广告宣传,深入到农村中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产品,宣传企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提升企业形象,密切联系消费者;②大力强化服务意识,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使农民乐于购买本厂生产的产品。
化肥是长年生产、季节销售的产品,仓储压力很大,如果储备全部由生产企业来承担,的确不堪重负。如果将生产企业、农资公司、银行3家联手操作,既可减轻仓储压力,又可及时收回资金。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生产企业把产品销售给农资公司,农资公司以这批化肥作为抵押到银行贷款,银行直接把资金转给生产企业,待来年销售旺季到来时,银行派员在农资公司销售现场收款,保证银行贷款及利息全额收回。这种方式对生产企业来说,大大缓解了仓储压力,加快了资金周转。对银行来说,确保贷款及时收回,真正做到无风险贷款。对农资公司来说,不要一分钱的现金投入,就把生意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并且还得到了自己该得的利润,可谓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春耕化肥市场动态 篇4
企业篇
湖北新洋丰:该公司目前进入紧张繁忙的产销旺季, 尿基、硫基、高塔等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复合肥产销量日均1万多吨, 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市场。
湖北三宁:截至2月2日, 该公司今年共生产碳酸氢铵3.85万吨、尿素4.84万吨、复合肥5.88万吨、磷酸一铵4.1万吨、磷酸二铵3.9万吨, 合计生产化肥22.57万吨, 实现了2012年首季开门红。
湖北金华润:去年10月份投产的年产4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已达产达标。今年元月, 该公司共生产总氨3.95万吨、尿素4.16万吨、碳酸氢铵0.25万吨、复合肥1.03万吨。
四川美丰:截至2月15日, 该公司已生产尿素9.1万吨、复合肥1.6万吨、三聚氰胺905.70吨。与去年同期产量相比, 尿素上升34%、复肥上升552.4%、三聚氰胺上升57.9%。
中石油宁夏石化:截至2月23日, 今年累计生产尿素19.33万吨, 同比增产10.75万吨, 增长125%;尿素出厂合格率100%, 优等品率达96%以上, 产销率100%。
新疆塔里木油田:位于库尔勒的塔石化分公司满负荷生产大颗粒尿素, 截至2月29日, 装置连续平稳运行57天, 累计生产大颗粒散装尿素13万吨, 发运大颗粒尿素15万吨, 日均发运2600吨以上。位于泽普县的塔西南公司在冬季用气高峰结束、供需矛盾日趋缓解的情况下, 迅速恢复化肥厂用气量, 全力以赴加紧生产, 目前化肥厂日产尿素1000吨左右, 产品优级品率均达到100%。
中石油乌石化:1月份合成氨、尿素产量均超额完成月计划, 实现开门红。其中一化装置月累计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多产合成氨2.6万多吨, 多产尿素2.7万多吨, 一举突破产量最高的2008年同期记录, 再创历史新高。
山西天泽:2月1~5日, 该公司共发运火车9列, 合计24181吨尿素。同时, 他们还千方百计加大汽运发货力度, 在5天内公路发运尿素达13186吨。5天来, 企业共发运尿素37367吨, 产销率152%, 日均发运量7473.4吨, 创历史新高。
河南安化公司:1月份共生产合成氨24459吨, 环比增加4631吨;生产尿素35662吨, 环比增加5566吨, 超额完成了月度计划。
青海盐湖钾肥:青海省开展了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为期百天的钾肥抢运行动, 全力抢运海西特别是格尔木的钾肥积压产品。青海盐湖公司抓紧时机, 已经运出了100万吨钾肥销往全国各地。另外, 新疆罗钾也加大了调运力度, 从1月初到2月24日, 乌鲁木齐局已累计向全国各地发送钾肥3702车22.21万吨。
【点评】总体来看, 今年春耕期间化肥生产形势良好, 煤、电等保障程度较好, 加之化肥价格较高, 企业生产积极性高, 企业开工率普遍较高, 预计是近年来生产情况最好的一年。全国化肥第一生产大省湖北省90%以上的化肥生产企业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福建省共有47家化肥生产企业, 除了长泰化肥厂正进行设备检修外, 46家化肥生产企业全面投入生产。中石油下属尿素企业今年春耕开工状况非常之好, 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另外, 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保障气头企业天然气供应后, 一直缺气的西南地区尿素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
市场篇
全国供销社系统:作为我国农资供应的“主力军”, 全国供销社系统今年春耕期间化肥销售量预计将达6000万吨, 能够满足全国70%的农业用肥量。从去年四季度起, 各地供销社农资企业就提前谋划, 克服淡季价格上涨、储备费用升高、运输紧张等困难, 仅四季度就采购化肥4708万吨, 农药31.4万吨, 农膜40万吨, 目前货源在陆续配送到各个销售网点, 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有3200万吨化肥货源到达各网点。
海南:虽然此前的低温天气对春耕有一定影响, 但当前农产品价格高、行情好, 政策扶持力度大,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2012年海南省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有所上升, 预计肥料需求量为74.8万吨, 同比上升5.9%。其中, 氮肥17.76万吨, 磷肥17.23万吨, 钾肥9.5万吨, 复合肥30.31万吨。
福建:今年春耕期间的化肥需要量约120万标吨, 福建省已冬储化肥87.53万标吨, 完成全省化肥冬储计划的72.94%, 加上各涉农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精心调运, 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均可以满足春耕需要。福建省还通过县、乡、村三级农资服务网点, 连锁经营, 减少农资销售的中间环节, 降低销售成本;采取化肥冬储贴息方式, 让利各基层销售网点, 提高了农资经营业主冬储农资的积极性。
重庆:目前重庆市农资集团储备了约19万吨化肥, 约占整个重庆春耕市场的1/3左右, 加上其他社会库存和二、三月份即将陆续到货的化肥, 重庆市约可储备55万吨化肥供应春耕生产。往年春耕期间, 重庆市用肥总量在40万吨左右, 因此今年春耕不会出现化肥断档现象。
四川:供销社系统占四川省农资流通渠道75%份额, 2011年11月以来, 四川省供销社加大了化肥采购量, 以增加储备, 至今年1月底, 全省累计购进化肥300多万吨, 与2011年相当。2011年末, 全省供销社库存化肥103.1万吨, 达到近5年来较高水平, 农业生产用肥有保障。
湖北:今年春耕生产湖北需要各类化肥350万吨左右, 其中:尿素100万吨, 复合肥130万吨, 钾肥10万吨, 碳铵50万吨, 磷肥60万吨。预计该省可供货源达430万吨。其中, 社会库存量为250万吨左右, 供销社系统库存约180万吨, 占总量的70%以上。2月至5月, 省内化肥厂商可生产200万吨左右, 不考虑调入调出因素, 总体上预计供应充分。据统计, 去年10月至今年1月20日, 湖北农资集团累计购进各种化肥64.5万吨, 目前已投放基层15.3万吨。
山西:目前已组织储备总额达3亿元的农资商品, 其中化肥52万吨, 同比增长30.6%;农药746吨, 与上年持平;农地膜2700吨, 同比增长20%, 基本能够满足全省今年春耕期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同时还将在2012年加大推广“双酶、多肽”尿素、生物有机肥和菌剂肥, 结合滴灌技术推广水溶性肥料, 促进山西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的发展。
青海;已调入各类大小化肥12.60万吨, 基本可以满足春耕前期需求。目前, 已有85%的货源下摆到农业第一线, 后续化肥将在近期陆续到位。青海省16个县级化肥配送中心、458个连锁点、2300多个乡镇直营店以及650多个村级加盟店全部投入工作。各销售网点将根据播种期全天候工作, 采取电话预约、送货上门等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吉林:备耕工作形势好于历年。备耕生产资金和物资准备充足。今年全省备耕生产资金和生产物资总体上充足。全省计划投入备耕生产资金175亿元, 比去年实际投入增加24.9亿元。目前已筹集12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21.3亿元。化肥货源充足, 全省计划投入530万吨, 比去年实际投入增加15万吨, 现已到货货源380万吨, 到户120万吨, 与去年基本持平。
河南:截至2月中旬,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组织采购春耕化肥360万吨, 为今年河南省的农资供应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河南省充分发挥各农资经营企业形成的渠道优势, 加强与中农集团、安徽辉隆、中原大化、山西天脊等省内外大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合作, 建立产销合作联盟, 巩固货源基础, 搞好代储联储。省豫农农资集团等省内主要农资经营企业还与厂家联合生产配方化肥, 提高化肥供应的针对性。
安徽:2011年安徽省化肥产量为257.8万吨, 同比增长5.5%。春耕备耕前期, 安徽省最大的农资销售企业——安徽辉隆已入库化肥75万吨, 可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内蒙古: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从去年四季度起, 集中抓好化肥冬储的关键环节, 完成了35万吨国家化肥储备任务和8万吨自治区化肥储备任务。同时, 自治区农资公司按照化肥经营目标总量需求, 优化化肥品种结构, 稳定扩大国产磷复肥货源, 不断挖掘尿素的市场增长潜力, 加大钾肥推广力度, 适当发展生物有机及其它小品种化肥, 保证春播前各种化肥足量及时地调拨到生产第一线。
河北:全省春季施肥面积约13100万亩, 今年春耕期间工农业化肥需求总量约410万吨, 同比持平或略增。今年春季河北省内尿素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7家降为9家, 年生产能力仍然保持在320万吨左右, 实际产量在260万吨。预计1~4月份, 产能维持80万吨左右水平。省外调入略大于省内调出, 扣除出口, 社会资源总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供略大于求。
江西赣州:到今年1月底, 江西赣州市供销社系统已库存各种化肥89462吨, 同比增长45.41%, 其中尿素28215吨, 碳铵15474吨, 磷肥15291吨, 钾肥3551吨, 复合肥26260吨。基本能满足全市今年开春生产对化肥的需求。
甘肃金昌:甘肃金昌市今年共需各类化肥约18万标吨, 经供销社组织供应约16万标吨, 其中, 春播需求约14万标吨, 供销社春播供应约13.4万标吨。截至目前, 全市供销社共组织各种化肥货源13.3万标吨, 农膜262吨, 农药42.9吨, 已销售到农民手中的各类化肥为8.63万标吨、农膜85吨、农药8吨。全市供销社化肥储备已达到春播需求的95%左右, 基本能够满足春播需要, 后续还将有外调货源的陆续到位和地产化肥的货源投放。
宁夏银川:全市已储备各类化肥68073吨, 其中磷酸二铵20516吨、尿素22636吨、复合肥15144吨、磷肥3138吨、碳铵6639吨, 可以满足春播期间需要。
山东青州:春耕期间青州市预计需要各种化肥7万吨, 目前供销社系统已备货6.3万吨, 占需求量的90%。
广东梅州:今年计划春播农作物面积达224.47万亩, 其中春播粮食作物面积158.28万亩 (包括早稻130.15万亩、玉米10.56万亩, 大豆9.87万亩) , 花生14.61万亩。全市共准备了杂交早稻种子1358吨、杂交玉米种子148.5吨、化肥8.15万吨、农药2495吨、农膜1748.01吨, 供给均能满足今年春耕生产需要。
黑龙江黑河:市供销社系统已筹措落实储备资金1.16亿元, 到位淡季储备化肥3.8万吨, 占全市到位淡储化肥总量38%, 随着后续到货量的增加, 能满足春耕需求。
广西玉林:截至2月12日, 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储备各种化肥10.6万吨, 约占全市早造用肥量的三分之一, 完全能够满足全市春耕生产用肥的需要。
湖南邵阳县:去年冬, 邵阳县农资销售部门提前为农民开具订单储备化肥, 及早为今年春耕生产做准备。目前全县农资供应点已为农民订单储备春耕化肥3万多吨, 农民手持订单即可购取化肥。
【点评】除了部分水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价格出现下跌外, 今年整体农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 特别是玉米、水稻等粮食价格与去年相比涨幅较大, 农民种植性较高, 这为今年春耕化肥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 预计全国整体化肥需求稳中有增。另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定位农业科技创新, 测土配方施肥智能系统终端查询机、水肥一体化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施肥新方法也在今年春耕中应运而生, 成为今年春耕化肥市场的一大亮点。
价格篇
广东:与去年同期相比, 1月份广东各肥料品种价格上升了2~11个百分点。尿素全省平均零售价2515元 (吨价, 下同) , 同比上升250元, 涨11%, 环比上升20元, 涨0.8%;碳酸氢铵865元, 同比上升20元, 涨2.4%, 上升10元, 涨1.2%。过磷酸钙735元, 同比上升75元, 涨11%, 环比上升10元, 涨1.4%。进口氯化钾3635元, 同比上升255元, 涨7.5%, 环比上升20元, 涨1.4%。低浓度国产复混肥2280元, 同比上升200元, 涨9.6%, 环比上升30元, 涨1.3%;中浓度国产复混肥2905元/吨, 同比上升255元, 涨9.6%, 环比持平;高浓度国产复混肥3615元/吨, 同比上升285元, 涨8.6%, 环比上升30元, 涨0.8%;进口复合肥4730元, 同比上升470元, 涨11%, 环比持平。
海南:化肥价格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涨。据全省肥料信息网点的统计, 海南目前肥料吨价为:尿素2456元, 同比上升14%左右;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也上升10%~13%;进口复合肥平均价格为5336元, 同比上升11.17%;国产低浓度复混肥平均价格为1862元, 同比上升25.81%;国产高浓度复混肥平均价格为3921元, 同比上升35.21%。
重庆:目前重庆尿素仓库批发价格在每吨2350元左右, 在边远地区如城口、黔江个别尿素每吨会在2400元以上。从2008年至今的价格监测来看, 尿素累计上升20%~23%、磷肥累计上升23%~25%、复合肥累计上升21%~24%, 年均涨幅6%左右。
四川:目前肥料储备进货价格大幅上涨。以尿素为例, 2011年春耕尿素冬季储备期间, 出厂价格为1800~1900元, 今年冬储 (2011年11月起) 期间, 出厂价格上涨到2200~2300元, 涨幅达到21.6%。另据隆昌县农资公司反映, 尿素到站价已达到2400元, 拿到农民手里则高达2500元。
江西:2月中旬, 江西省化肥平均零售价格为:碳酸氢铵820元, 尿素2370元, 过磷酸钙 (含磷12%) 680元, 进口氯化钾3500元, 45%国产氯基三元复合肥2740元。与上月相比, 碳酸氢铵价格略涨1.23%, 尿素、过磷酸钙、45%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下跌2.87%、2.86%、4.20%, 氯化钾 (加拿大产) 价格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 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价格分别上涨13.89%、14.49%、4.62%、2.34%。
安徽:2月下旬, 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全省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分别为2.23元、0.8元、3.3元、2.83元。与1月下旬相比, 尿素、碳酸氢铵、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下跌0.89%、3.61%、1.74%, 磷酸二铵价格上涨3.77%;与去年同期相比, 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上涨5.19%、8.11%、0.61%、8.02%。
江苏:2月下旬尿素销售均价为每吨2180~2230元, 比去年同期销售价2090元上涨约5.5%;45%含量的氯基复合肥销售价每吨2550~2600元, 比去年同期2370~2400元上涨约8%;国产60%含量钾肥销售价每吨3080-3110元, 比去年同期2860~2900元上涨约7.5%;进口钾肥销售均价每吨3000~3030元, 比去年同期2900元左右上涨4%。
宁夏:尿素零售价每吨2000元左右, 同比上涨5%;国产二铵每吨3600元左右, 同比持平;国产复合肥每吨2600元, 同比上涨10%左右;磷肥每吨680元, 同比持平;碳铵每吨750元, 同比上涨7%左右。
浙江金华市:目前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9%, 其中尿素价格为2300元, 上涨了100元;45%复合肥价格为3000元, 上涨了150元;碳铵价格为840元, 上涨了30元。农药价格平均上涨6%;农膜价格为1.2万元/吨,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化肥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5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化肥工业作为发展农业的必备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化肥工业仅有氮肥,磷肥、钾肥等还是空白,1949年化肥年产量累计只有0.6万吨(折纯量),接近于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化肥行业步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化肥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粮食、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升,刺激了我国的化肥需求。2011年,化肥行业实现产值7274.21亿元,实现利润444亿元。其中氮肥实现利润136亿元,磷肥实现利润45亿元,行业销售利润率提高到5.7%。化肥行业全年完成投资1253亿元,施工项目1833个,新开工项目1284个。
2012年全行业生产化肥7432万吨(折纯),同比增长10.9%。其中,氮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刺激下用肥需求旺盛,行业开工率有所提高,全年产量4947万吨,同比增长11.3%。2012年,化肥行业实现产值8047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石化产业平均增速约6个百分点。
化肥市场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目标是要满足农业、工业需求,保持产能自给有余,其中,氮肥磷肥主要自给、少量出口,钾肥保证率达到60%以上,基本满足科学施肥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化肥需求总量是6580万吨,其中氮肥4350万吨,磷肥1460万吨,钾肥770万吨。总体来说,我国化肥工业仍将不断发展。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化肥的定义及作用,接着具体阐述了国内化肥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然后对化肥制造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详实分析。随后,报告介绍了氮肥、磷肥、钾肥、生物肥料、尿素的发展状况,并详细分析了化肥行业的区域发展状况、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及市场竞争格局。最后,报告对化肥行业的投资潜力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化肥市场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2011年度国内化肥市场大盘点 篇6
2011年钾肥市场行情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0月份之前,钾肥走势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俄红粉年初的2800元/吨,主要是由于国产钾肥运输困难,市场到货速度很慢,下游有一定的需求,供需产生矛盾,支撑钾肥价格上行,进口俄红粉涨价至3050-3100元/吨;下半年国际合同签订,到站价上涨70美元/吨,市场价格继续小幅追涨,60%进口俄红粉涨价至3150-3200元/吨左右,同时盐湖钾价格上調250元/吨,此时整体钾肥市场行情高位暂稳。第二阶段,10月以后边贸开始集中到货,而国内市场需求逐渐降低,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钾肥价格在坚挺一段时间以后;伴随着盐湖钾肥货量集中运出,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下滑,进口钾俄红粉报价下调至3050元/吨,低端实际成交跌至3040元/吨左右,盐湖钾肥10月份以后,虽维持前期报价,但实际市场价格已经下滑57%,含量出货2700元/吨左右,市场价格年末下滑已成必然。
尿素市场大盘点:
2010年下半年在节能减排减产、出口激增、原料高位等方面影响下,国内尿素价格持续高价运行,使得冬储市场无法顺利开展,社会库存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了2011年上半年春季用肥旺季东北缺货,引发全国行情暴涨。而下半年原本跌价的行情却在零散的农业需求、小包装及二元肥出口、限电气荒、原料涨价等因素支撑下,并未立刻大幅回落,而是缓慢下行,不仅跌价时间被推迟,其幅度也是较缓和。从下图可以看出,下半年价格涨跌频繁,行情无规律可循变幻莫测。
磷肥市场大盘点
2011年磷酸一铵价格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时期、三个波动上。四个时期分别是春耕、5—6月份、秋播—出口、四季度。三次波动则对应春耕、5—6月份、秋播—出口。
三次波动中一铵价格一波高过一波,呈阶梯式上涨。今年的价格差较小,在400元/吨左右,远小于去年价格差(2010年最大价格差在900元/吨)。
今年影响一铵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需求、原料、出口。春耕时期,在需求和原料的影响下,磷酸一铵平稳上扬;5-6月份,本是市场传统淡季,但一铵市场在二元肥出口带动下,拉动了内销,价格出现了第二次冲高上涨;第二次上涨略作盘整后,紧接着一铵又迎来了但三次冲锋,国内秋季市场和出口的刺激把磷酸一铵价格推到了今年的最高位置,企业出厂报价达到了3000-3050元/吨,不过这仅是挂牌报价,实际成交在2900-2950元/吨。第四个时期是一铵一路低迷下滑的时期,尤其是在12月份前后传统的备肥采购旺季,也难止其下调的趋势。其核心因素就是需求低迷,下游低负荷开工,市场观望心态占主导,延后了备肥用肥。
总结来看,需求是贯穿始终的最核心的需求因素,包括出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需求释放。而今年能支撑一铵逆市上扬的利好,恰恰是二元肥的出口。原料的支撑虽然并不占据核心,但却是今年一铵价格始终处于较高价位水平的重要推手。
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了磷酸一铵2011年的走势发展。
二铵发展则主要是二个时期,1-3季度平缓上扬,4季度一次性下调后缓慢回升。
第一个时期在企业没有库存,市场货量供应偏紧,以及原料高价上涨的支撑下,磷酸二铵一3200元/吨的高价起步,平缓上扬,由于供应偏紧在前三季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没有销售压力,因此无论需求旺盛还是低迷,二铵价格均保持了稳步上扬的走势,体现不出淡旺季的变化。
但在第4季度,随着出口结束,国内货量增加,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绝不接受高价等影响,二铵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做了大幅的降价调整,价格一次性下滑到底。这让市场受到了极大冲击,尤其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二铵企业,在这次降价大潮中无法承受成本压力,生存艰难。
不过大幅降价后确实也刺激了东北市场的拿货热情,一些大型的贸易商和企业老客户开始积极备货,市场出现短暂的采购热潮。但低价采购毕竟只是少数行为,一是采购量受限,二是采购群体受限。因此在一轮库存放量后,企业又开始收缩销售,上调价格稳住市场,使二铵市场进入缓慢盘整,逐步恢复上扬的阶段。
总体来说,2011年二铵除了年末一次大的调整,整体走势平稳向好,而且笔者认为,最后一次的大调整,可能会让二铵明年的走势继续呈现平缓上扬,阶梯上涨。
硫酸市场大盘点:
2011年年末之时,酸市始终没有真正的搭上价格回暖的末班车。就整体形势来看,中国硫酸市场的低迷氛围一时仍难以扭转。酸市依然不尽人意,市场仍无利好因素支撑,价格持续阴跌。不过在2011年12月9号化肥关税尘埃落定之时,硫酸市场再现“夕阳红”。
硫磺酸:
原材料硫磺的价格2011年就是一种“俯卧撑”的价格走势,涨涨跌跌,即便如此硫磺酸的价格却没有起到利好支撑的作用,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企稳,下游市场不买账,磺酸在2011年下半一直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不过由于化肥关税的确定,化肥市场稍有提振,2011年末了之时,磺酸市场稍有回暖,即便如此相对于上半年98%硫磺酸出厂报价在870元/吨的价格,目前98%硫磺酸510元/吨的价格也算是跌到家了。
烟气酸:
烟气酸就是冶炼之后尾气回收提炼而来的,只有装置生产的成本钱,所以价格在某些程度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烟气酸冲击着整个酸市,市场价格一度混乱。烟气酸的价格是一种弹簧式的状态,从上半年98%烟气酸出厂报价高涨至780元/吨,到2011年11月份跌至98%酸200元/吨,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个价格止跌不涨,业内人士预计年底之前或将有150元/吨的价格成交,烟气酸的冲击市场的力度可见一斑,如果说本年度硫酸市场最大的赢家——非烟气酸莫属。
硫铁矿酸:
硫铁矿酸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及两广地区,特别是湖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化肥及磷肥生产基地,上半年的硫铁矿酸还没有受到太多人的关注,但是原材料硫铁矿今年却受到了很多贸易商及厂家的青睐。矿石酸的价格只是随行就市,挤压及受伤害的程度远不比磺酸。2011年可以用“中庸之道”来诠释矿石酸的市场状态。
综述:硫酸作为化工行业的基本原材料之一,他的运输受限、储存受限,在很大程度上销售形势受到大大的制约,所以一旦下游需求不景气,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胀库,降价销售减少库存压力是必经的一种销售方式。业内分析师认为就目前化肥及化工行业的大环境来看,硫酸还会持续下滑,不过或将慢慢放缓下滑的幅度及速度。
2011复合肥市场大盘点
各地春耕化肥市场动态集萃 篇7
企业篇
江西开门子肥业集团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保春耕、抢生产”活动, 集团本部和河南、湖南的三个复合肥生产基地全部满负荷生产, 日产复合肥2000吨。截至2月中旬, 开门子肥业今年已经生产化肥9万多吨。
江西贵化储备氯化钾、液氨4000多吨, 磷矿储备超过4万吨, 7条化肥生产线满负荷开车, 完全满足春耕化肥生产需求。为提高化肥发运效率, 贵化实行24小时营销, 并鼓励周边农民自主提货, 承诺自提化肥3小时装车服务, 农民自提化肥日均达600多吨。同时, 该公司大力加强火车发运, 日均发运化肥2000多吨。
新疆塔里木油田两大化肥生产基地 (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塔西南化肥厂) 日产化肥2700多吨, 日均发货量保持3500吨, 单日最高发货接近6000吨。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化肥装置正在高负荷运转。中原大化紧紧抓住天然气供应充足的机遇, 在春节期间实现了化肥装置安全、节能、环保开车, 日均生产尿素1240吨。
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优质产品质量吸引客户, 呈现出比往年提前的旺产、旺销势头。从正月十六开始, 该公司的磷肥出库就保持了每日15个火车皮, 短短一周时间, 已销出磷肥1万多吨。
黑龙江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抓住当前天然气原料供应充足的有利时机, 开足马力, 6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 日产尿素2300余吨, 日销尿素3100吨左右, 保证农民春耕用肥。截至2月23日, 今年共生产尿素10.5万吨。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节期间坚持生产, 完成产值1.8亿元, 生产磷酸二铵13587吨、尿素12432吨、聚氯乙烯树脂2352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春节期间生产磷酸一铵5411吨、磷酸二铵4900吨、复合肥4200吨、尿素8568吨。湖北双环科技有限公司春节期间生产情况平稳, 日产纯碱3200吨、氯化铵3400吨。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春节期间产销磷复肥近5万吨, 同比增长20%。
贵州开磷为保证化肥生产对矿石的需要, 矿山打破52年来春节放假的惯例, 今年春节期间照常生产。矿石生产完成计划的110.84%, 创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化肥和合成氨生产克服原料供应紧张、凝冻天气等不利影响, 生产实物量分别为计划的118.32%和116.05%。
河北沧州大化因中石油华北分公司恢复供应天然气, 于2011年2月11日凌晨4点成功生产出合格尿素产品。此前因天然气供应紧张于2011年1月20日停车。
宁夏石化春节刚过, 去年冬季因天然气供应紧张停产的小颗粒尿素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全面恢复生产, 并迅速加大马力, 以高负荷支援即将来临的农民春耕。截止2月15日, 宁夏石化今年已累计生产化肥7.34万吨, 比去年同期多产尿素3.82万吨, 尿素优等品率100%, 产销率为100%。
【点评】为保障春耕化肥供给, 各化肥生产企业纷纷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加大马力满负荷生产。在国务院保障化肥用电、用气政策出台后, 河北、河南、宁夏等地天然气供应状况较好, 先前因天然气供应紧张而停车的尿素装置大多恢复了正常生产。但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状况依然未见明显好转, 贵州赤天化发布公告, 2月7日至5月8日停车检修3个月, 比往年延长了一个月, 往年西南地区气头尿素企业一般都是轮流检修两个月。
市场篇
辽宁:春耕期间全省化肥社会需求总量约为180万吨左右, 其中, 磷酸二铵30万吨, 复合肥80万吨, 尿素及其它氮肥和钾肥约70万吨。截止到2月10日, 全省化肥总资源量为160万吨左右, 占春耕需求量的89%, 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其中, 磷酸二铵25万吨, 复合肥60万吨, 尿素55万吨, 小氮肥和钾肥约20万吨。加上后期进货量, 全省化肥资源总体较为充足, 尤其是磷复肥和钾肥可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的肥源保障。铁岭市农资市场已经启动, 春耕化肥已到货24万吨, 为春耕用肥量的60%, 已下摆20%。
据了解, 供销社直属企业辽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该省化肥经营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 年销售化肥80余万吨, 占全省总销量的近30%, 并承担着国家和省级化肥50万吨 (国家级40万吨, 省级10万吨) 淡季储备任务。自去年8月份以来, 该公司共筹集资金19亿元, 全部投入到化肥储备经营当中。截止今年2月初, 已订购化肥65万吨, 到货54万吨。3月底前计划再组织采购5~10万吨, 使春耕期间可供资源总量达到70~75万吨, 春耕期间可供总量将高于上年。
黑龙江:涉农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 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两大金融机构安排涉农贷款纯增272亿元, 金融资金保障能力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供销、石油、种子等部门也纷纷加大为农服务力度。据统计, 黑龙江全省已储备化肥200万吨、零号柴油10万吨, 购进农药3.6万吨,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万吨、2.1万吨和0.8万吨;已备农作物种子120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加近20万吨。
春节刚过, 黑龙江销售肇东分公司化肥销售就出现火热场面, 截至2月16日, 这个分公司春节前购进的2000吨“大庆牌”复合肥, 已销售一空。另外, 该分公司还在各加油站便利店设立化肥销售点, 方便客户选购, 肇东合居加油站卖出化肥130吨。
宁夏:今年春耕用的37万吨各种化肥已经到位30万吨, 并已陆续下拨到市县配送中心和农家店, 完全可以满足宁夏地区今年春耕生产需求。
浙江:全省春耕需求化肥120万吨, 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而春耕作物对口用农药需求2000吨, 大棚膜、农地膜需求1.8万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据浙江农资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预计春耕期间化肥可供总资源129万吨, 可满足省内需求。宁波市供销社系统春耕化肥可供量达6.1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20%。
河北:去年河北省冬小麦面积为3600万亩, 今年棉花预播面积略高于去年, 约1050万亩, 果树面积2200万亩, 蔬菜面积1800万亩, 春播夏粮作物约4450万亩, 春季施肥面积约1310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 工农业化肥需求总量约430万吨, 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其中尿素需求为90万吨、碳铵80万吨、低浓度磷肥50万吨、磷铵20万吨、钾肥15万吨、复合肥100万吨、有机混配菌类肥75万吨。
据了解, 今年河北春耕化肥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麦返青施肥提前, 农民保苗促粮意识增加, 农民购买力大幅提高。二是省内化肥储备不足, 东北降雨充沛墒情好, 春节前后市场将陆续启动, 农民购进积极, 这将带动省内化肥价格坚挺。三是受旱情影响, 春灌施肥一次到位, 追施高氮品种增多, 低氮肥略减。四是去年水果蔬菜价格创历史新高, 农民会更加珍惜对经济作物投资, 故而硫酸钾复合肥及其他钾肥追施比例上升。五是市场品种销售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 新品种上市增多出现多样化。喷施浇灌品种, 多肽尿素、硫基低含量尿素、多元增效品种将受到经销商追捧青睐。
山西:截至2月15日, 山西省供销社系统已储备农资5.4亿元, 其中, 储备优质化肥40万吨, 农药700吨, 农膜1155吨, 地膜600吨。此外, 还有20万吨的化肥正在调运中, 基本能满足山西省农民春耕生产所需。
新疆:为满足今年春耕生产农资需求, 新疆农资集团公司计划春耕供应化肥90万吨。截至1月末, 该公司已购进化肥28万吨, 销售19万吨, 目前各配送中心库存化肥33万吨。3月, 公司还将采购化肥36万吨, 其中氮肥17万吨, 磷酸二铵15万吨, 复合肥及钾肥4万吨, 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安徽:春节前, 安徽省供销社系统已经组织各类优质化肥100多万吨, 同比增长33%, 其中尿素80多万吨, 同比增长40%;各种专用农药近1万吨, 同比增长35%左右。铜陵市截止到2月20日统计, 该市供销系统共调进各种化肥库存1.43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倍。其中, 尿素2533吨、碳铵4920吨、磷肥862吨、钾肥1604吨、复合肥4406吨,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2.1%、43.8%、21.4%、6.9倍、3.3倍。农膜100吨、农药200吨。目前还准备调进各种化肥2万吨。
安徽省供销社加快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设。全省农资流通龙头企业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认真抓好春耕需求调研、筹措22亿元落实货源的基础上, 依托强大的网络优势, 及时将56万吨化肥、8600万元农药、600万斤种子第一时间配送到全省2300多家辉隆连锁店, 为广大农民提供商品销售、技术指导、信息咨询、试验示范、测土配方供肥等“一站式、零距离、全方位”服务。
江苏:据测算, 江苏省春耕化肥需求约150万吨左右, 其中尿素需求约45万吨。截至去年12月末, 全系统库存各类化肥111.5万吨, 同比增长8.9%。
重庆:重庆市农资集团已储备了26万吨化肥, 其中包括尿素12万吨、碳铵6万吨、复合肥5万吨、钾肥2万吨、磷肥1万吨。
云南:据云南省供销社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1月底,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各类化肥102.2万标准吨, 与去年同期持平;库存化学农药9707吨, 同比增长7.1%;库存农用薄膜2037吨, 同比增长33.7%。春耕农资储备充足。
广东:广东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为180万吨左右, 目前全省肥料库存量约为130万吨, 其中尿素28万吨, 碳酸氢铵20万吨, 过磷酸钙30万吨, 钾肥12万吨, 复混 (合) 肥料40万吨。全省春耕春播备肥用肥储备到位率70%以上。氮肥、钾肥的不足部分之后将陆续到位, 磷肥和复混 (合) 肥料将在每月生产得到补充, 春耕化肥整体供应充足。
青海:为保证今年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自去年7月, 青海农牧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共筹资4.5亿元 (其中自筹1亿元, 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8亿元, 省农业银行贷款7000万元) , 提前计划、提前调运, 派专人分赴中国石油、中国化工集团等国内知名的化肥生产企业协调催调和签订合同, 低价落实了5.5万吨的省级储备任务, 其中尿素2万吨, 磷酸二铵3.5万吨, 基本可满足占全年使用量85%的春耕前期需求。
海东地区共调储各类化肥38111吨, 占全区年度储备总量63500吨的60%, 其中:二铵12964吨, 尿素18511吨, 有机、专用复合肥6636吨。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全区供销系统农资企业共储备各类化肥7.66万吨, 其中, 磷酸二铵2.1万吨、尿素2.6万吨、磷肥1.5万吨、复合肥1.06万吨、碳酸氢铵0.2万吨、钾肥0.2万吨。储备化肥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福建南平:全供销社系统共投入化肥冬储资金1.2亿元, 已签订化肥供销合同15万标吨, 目前已到货各种化肥10.20万标吨, 完成市发改委下达化肥冬储计划的102.06%, 确保了该市春耕农业生产用肥的需求。
广西贵港:截至去年12月底, 市供销社农资物品库存量9.8万吨。其中, 尿素库存量3.5万吨、碳铵2.5万吨、磷肥1.5万吨、复合肥2万吨等。
【点评】去年下半年化肥出口量较大, 加之节能减排等因素使化肥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特别是全国尿素市场供给量减少了近800万吨, 许多人对今年的春耕化肥市场供给比较担心。但从目前情况看, 由于各地对化肥淡储高度重视, 着眼于早准备、早落实、早储存, 目前化肥市场供给较为充足, 即使是最令人担心的尿素也没有出现大的供应问题, 总体而言, 今年春耕化肥市场供应基本有保障, 可以满足春耕农业生产之需。
价格篇
广东:1月份广东省大部分肥料品种价格略涨:尿素2265元 (每吨, 下同) , 同比上升200元, 涨9.7%, 环比上升25元, 涨1.1%;碳酸氢铵845元, 同比上升115元, 涨15.8%, 环比上升10元, 涨1.2%;过磷酸钙660元, 同比上升65元, 涨10.9%, 环比上升5元, 涨0.8%;进口氯化钾3380元, 同比下降5元, 降0.1%, 环比下降10元, 降0.3%;低浓度国产复混肥2080元, 同比上升320元, 涨18.2%, 环比下降60元, 降2.8%;中浓度国产复混肥2650元, 同比上升350元, 涨15.2%, 环比下降60元, 降2.2%;高浓度国产复混肥3330元, 同比上升510元, 涨18.1%, 环比上升10元, 涨0.3%;进口复合肥4260元, 同比上升270元, 涨6.8%, 环比上升25元, 涨0.6%。
新疆:目前尿素平均销售价格为1900元左右, 同比下降3%;国产磷酸二铵平均销售价格为3500元左右, 同比增长9%;国产复合肥平均销售价格为2650元, 同比增长8%;钾肥平均销售价格为3250元, 同比持平。去年新疆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上涨, 棉花、豆类等农产品价格均达到历史最高点, 农民收益大幅增加, 生产热情高涨, 对农资产品的价格形成了有力支撑。
宁夏:坚决贯彻国家稳定物价的有关政策, 坚持价格公开、阳光销售。配送到各市县尿素零售价1900~2000元, 国产磷酸二铵零售价3600~3700元, 中农金合公司生产的配方肥敞开供应, 比区外同含量复合肥每吨低400元左右。
安徽:2月上旬, 尿素、碳酸氢铵、三元复合肥全省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090元、700元、2650元。与1月上旬比, 尿素、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上涨0.97%、2.32%, 碳酸氢铵价格持平。
重庆:去年同期尿素批发价格约为1900元, 今年已涨至2100元左右, 涨幅超过10%;碳铵的价格同比增长幅度在15%左右, 目前批发价格在750元左右。重庆市场使用的磷肥品种主要为过磷酸钙, 去年同期, 重庆市场过磷酸钙批发价格在400元左右, 去年9月份还出现过历史最低价320元, 但目前已涨至450元左右;复合肥的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略有上涨, 复合肥 (含氯) 2200元, 复合肥 (含硫) 2600元, 比去年同期上涨幅度约为10%。
黑龙江黑河:全市化肥市场预售价 (农民购买化肥从三月份陆续启动) 基本平稳, 64%国产二铵预售价在3600元左右, 较去年同期上涨20%左右;46%尿素预售价2200元, 较去年同期上涨10%左右;45%氯基复合肥预售价在3000元左右, 较上年同期上涨10%左右;60%钾肥预售价3300元, 较上年约有10%左右的上涨。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磷酸二铵3600~3800元, 比去年同期的3000元上涨600元;尿素市场批发价1950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复合肥市场批发价2800~3000元, 比去年同期2600~2800元上涨200元;磷肥、碳铵、有机肥等化肥价格均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0元左右。
山东德州市:据德州市农资协会2月20日监测数据显示, 今年春季化肥价格整体偏高, 比上年同期上涨12%左右。目前当地产尿素出厂报价2020元, 零售价2100元左右, 比上年同期上涨200元, 涨幅10%;比2010年8月最低价时上涨460元, 涨幅28%。
四川泸州纳溪区:尿素零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增加100元左右, 磷肥同比增加400元, 钾肥同比增加500元。农民最常购买的配方肥料也涨至2650元左右, 同比增加了300元。
辽宁铁岭市:尿素每吨零售价格2100元、二铵每吨零售价格3800元、各类复合肥每吨零售价格在2600~3200元之间, 较去年同期高出200元左右。
甘肃天水:尿素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7%, 二铵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4.5%, 碳铵、磷肥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8.1%, 复合肥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3.1%。
关税新政如何影响化肥市场 篇8
新政对各肥种影响分析
尿素:2012年尿素出口关税政策基本延续了2011年政策, 但对基准价含税问题予以了明确, 对尿素出口是个利好。2011年由于这一问题未明确, 海关实际上是按含税执行的, 相当于2100元 (吨价, 下同) 的基准价, 由于未扣除关税, 实际到港价只能达到1962元左右, 企业出口利益受损。2012年基准价2100元维持不变, 但明确规定“其中的关税税额, 应当予以扣除”, 相当于变相把基准价格上调了140元/吨左右, 对企业出口有利。
不过小包装出口关税大幅提高, 对尿素出口是个利空。2011年1至9月, 我国10公斤以下小包装化肥出口总量达27.4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440%, 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尿素。小包装本身就是钻政策空子的一个产物, 据悉小包装化肥成本比大包装化肥成本要高出60元左右, 现在明确小包装化肥和大包装出口政策一样, 企业就没必要增加成本生产小包装化肥出口。另外, 2011年的氮磷二元肥出口量很大, 这也相当于变相出口一部分尿素, 2012年氮磷二元肥出口关税大幅上调后, 其出口量也将大幅下降, 相当于2012年通过“小渠道”出口的尿素将大幅减少。总体看, 利好因素与利空因素相当, 2012年新关税政策对尿素的影响基本上属于中性。
磷酸二铵:2012年新关税政策对磷酸二铵有两个利好:一是同尿素一样, 基准价扣除关税, 相当于基准价变相上调;二是硫磺进口关税由3%下调为1%, 我国是硫磺净进口国, 进口依存度在60%以上, 每生产1吨磷酸二铵约需0.5吨硫磺, 以硫磺进口价1600元计算, 进口关税下降2%相当于可降低磷酸二铵生产成本16元左右。磷酸二铵属于2012关税新政中比较少的影响偏好的肥种。
磷酸一铵:利好因素同磷酸二铵, 但关税新政对磷酸一铵有个大的利空, 即氮磷二元肥出口关税大幅上调, 2011年磷酸一铵和氯化铵成为氮磷二元肥出口量大增的最大受益者。随着2012年氮磷二元肥出口量大幅减少, 整体判断, 磷酸一铵利空大于利好。
二元肥:由于二元肥2011年全年都执行7%的低关税, 而尿素、磷铵等大部分时间都在执行高关税, 无法出口, 2011年氮磷二元肥成为氮磷肥替代品大量出口, 2011年1至10月我国共出口氮磷二元肥295万吨, 全年出口量预计在400万吨左右, 占全国复合肥总产量的8%左右, 是历年来复合肥出口量最大的一年。2012年氮磷二元肥出口关税调整成和磷铵一样, 出口漏洞被堵。
同时氮钾二元肥归属于其他磷肥类, 也是执行高关税, 出口同样被堵。但磷钾二元肥关税未调整, 2012年也是全年执行7%低关税, 是否会像2011年的氮磷二元肥一样成为新的漏洞, 目前市场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由于我国的钾资源没有优势, 钾肥价格基本与国际价格接轨, 所以磷钾二元肥如果出口会以高磷低钾 (如配比为0-35-5) 的形式出现, 用磷矿粉加钾肥的方式可以生产, 但不能用传统的磷酸一铵、氯化铵等带氮元素的原料生产, 否则就会变成三元复合肥, 那征收的关税全更高。如果磷钾二元肥大量出口, 会引发磷矿石价格上涨, 进而带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及复合肥价格走高, 这方面的情况值得关注。
氯化铵:属于利空最大的化肥品种之一, 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肥料用氯化铵关税大幅上调, 2011年是零关税, 2012年上调为淡季7%, 旺季82%。2011年1至10月, 我国共出口肥料用氯化铵37.9万吨, 同比增长44.2%。二是氮磷二元肥出口关税大幅上调, 将使得2012年氮磷二元肥的出口量大幅减少, 对氯化铵需求量下降幅度在百万吨以上。
但非肥料用氯化铵2012年继续执行零关税, 近些年我国非肥料用氯化铵出口量比较稳定但量不大, 年出口量在6~8万吨左右, 对整体氯化铵市场影响不大。2012年可能会有企业用肥料氯化铵冒充非肥料氯化铵 (工业氯化铵) 出口, 具体看海关的查堵力度。
硫酸铵:由于硫酸铵系脱硫环保产品, 2012年硫酸铵出口继续实行零关税, 是化肥产品中为数不多的零关税品种之一。2011年氮磷二元肥出口中有一部分是含硫二元肥, 2012年氮磷二元肥高关税也将导致这部分硫酸铵需求减少, 但总体看影响不大。
重钙:2011年1至10月, 我国共出口重钙155.8万吨, 比2010年全年的出口总量121.3万吨还多34.5万吨, 也属增幅比较大的品种之一, 为保护磷资源, 2012年也对其实行与磷铵一样的高关税政策。但普钙2012年则继续执行7%的低关税, 预计2012年普钙出口量会有较大增加。
小包装化肥:同氮磷二元肥一样, 10公斤以下小包装化肥也是为规避氮磷肥高关税而采取的变相出口方式, 由于其成本比大包装化肥高, 2012年将其出口关税上调至和大肥一样后, 已无出口价值可言, 预计2012年的小包装化肥出口量将大幅下降。
眼睛向内是关键
由于近些年我国化肥行业大发展, 产能大幅提升, 市场供需矛盾加大, 有些人把眼光放在国际市场上, 希望国家放松化肥出口政策, 让国际市场来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但实际上, 对化肥行业来说, 国际化之路走不通, 企业还是要眼睛向内, 立足于国内市场, 为“三农”服好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保障国内供给的情况下, 控制性的适量出口, 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化肥行业健康发展。
从国际市场看, 尽管近些年我国化肥竞争力较强, 但从未来的发展看, 情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 中东等资源优势地区大型化肥装置在不断兴建, 印度、巴西等进口大国也在不断增加化肥产能、提高自给率, 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 我国以前能源、矿产资源价格较低, 同时化肥企业又享受有诸多的优惠政策, 使得我国化肥生产成本较低, 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随着我国天然气、煤炭、电力、磷矿石等价格的不断上涨, 以及优惠政策的不断缩小乃至取消, 我国的化肥成本在不断提高, 以后在国际化肥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出现下降。再者, 国际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幅度非常大, 以近期尿素为例, 自去年11月份以来, 国际尿素价格大幅下跌, 到了12月份, 价格就普遍下跌了80~120美元/吨, 高的超过了150美元。价格如此大幅下跌, 要是放在国内, 企业怎么受得了?
从国内政策看, 更是不允许化肥行业走国际化之路。在公布2012年关税政策时, 财政部明确表示, 2012年中国将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由于化肥已纳入了“两高一资”范围之列, 即使不从保护农民角度出发, 出口政策也是不可能放松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解释说, 暂定税率意味着国家在关注现有出口形势的同时, 也将会进一步观察出口产品的发展态势, 然后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意则如果出口量太大了, 国家就会提高关税进行调整, 不会让“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量太大。
2009年化肥市场政策因素分析 篇9
2008年12月24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意义重大, 这次会议研究部署了保障化肥生产供应问题, 出台了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会议明确提出, 要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适时将所有化肥出厂价格及除钾肥以外的一般贸易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 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 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继续对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进口钾肥实行适度价格监管。
这标志我国化肥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幅度提速。其实, 早在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 (草案) 》, 提出要进行化肥市场化改革, 具体方向就是“两取消一补贴” (即取消化肥限价、取消化肥优惠政策、直接补贴农民) 。但在征求意见时, 意见不一致, 再加之2005年以后正好遇上物价上涨高峰期, 油价、煤价、粮价、建材价格、有色金属等各类物资价格全面上涨, 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第一位。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化肥市场化改革步伐放缓, 因为担心化肥价格一旦放开, 会引发粮食价格连带上涨, 而粮价是“百价之基”, 粮价上涨容易产生连环效应, 引发其他物资的跟涨, 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目前化肥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已基本成熟。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化肥是一种高能耗产品, 原材料能源成本占其生产成本的60%以上,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后, 引发煤价等原料价格也大幅下跌, 从成本因素分析, 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已基本上不存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后, 国家适时推出了燃油税改革, 建立了市场化手段占主导的新油价形成机制。油改完成后, “肥改”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 以前的化肥调控机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改革必要进行。
2009年, 我国的化肥定价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 除钾肥外的化肥限价都将取消, 并且对钾肥价格也只是“实行适度价格监管”, 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对化肥价格的干预行为将大幅度降低。
同时, 化肥流通领域也将放开。以前我国对化肥实行的是专营政策, 只能由供销社来经营。1998年国务院下发39号文件, 允许供销社、农业三站 (即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 、化肥生产企业 (俗称三驾马车) 都可经营化肥, 经营渠道有所放宽, 但实际上限制得仍较为严格。而现在, 化肥流通领域将放开, 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 只要是有资质的企业都可经营化肥, 这实际上也是化肥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 即流通领域的市场化。
对化肥企业而言, 化肥优惠政策暂不取消是一项利好消息。目前化肥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 有电价优惠、气价 (天然气) 优惠、铁种运价优惠、税收优惠等等。对化肥企业的电价、气价、运价、税收优惠暂不取消, 体现了国家对化肥企业的大力扶持。从长远来看, 化肥的优惠政策是会被取消或大幅度减少的, 因此, 化肥企业应作好充分准备。
化肥出口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2008年11月13日, 国家公布了新的化肥出口关税方案, 将化肥出口关税大幅度降低, 特别是淡季下跌幅度更大。以尿素为例, 2008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税方案, 出口关税税率是:旺季185%, 淡季175%, 而自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方案, 旺季是110%, 比原标准下降了75%。淡季下跌幅度更大, 淡季分两档执行, 在2300元 (吨价, 下同) 以下 (含2300元) 仅征收10%的关税, 比原标准大幅下降165%;2300元以上, 按公式 (1.1—基准价格/出口价格) ×100计算税率, 即使出口价格高达3000元, 也只征收33%的关税, 还是比原标准165%的关税低很多。
关税新方案自2008年12月1日开始执行, 执行至2009年12月31日。
新关税方案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化肥出口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过去一味的“堵”改为“堵疏结合”。旺季时采用高关税政策控制化肥出口, 以保障国内之需, 淡季时则大幅调低出口关税, 国内化肥可自由出口。
建立国家化肥储备制度意义重大
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08年12月13日召开了全国物价局长会议, 明确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健全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石油、电煤、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前化肥只有商业淡储制度, 并没有国家储备制度, 现在把化肥也纳入到了重要物资的行列中, 也像石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一样进行国家储备, 这对化肥市场是利好消息, 既说明了化肥地位的提高, 也将对缓解我国化肥市场特别是淡季时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防止价格的大幅波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业政策利好因素多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确定2009年“三农”政策时, 用了四个“大幅度”, 足见“三农”的地位:一是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 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二是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三是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四是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具体来看, 2009年的农业政策将在以下几方面对化肥市场形成利好。
1.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在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强调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 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 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2009年我国将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 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
2.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标准
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0月21日宣布, 从2009年新粮上市起, 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 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 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3.对农业的补贴范围扩大, 补贴标准提高
2009年, 我国将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 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
特别是2009年将建立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联动机制意义重大, 该机制像煤电联动一样, 农资直补标准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和农资价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农资价格上涨时, 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也跟着上调, 这样可有效保护农民利益, 减少因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而给农民造成的利益损害, 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4.土地可以依法流转
预计一批新的粮食种植大户、专业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庄将会兴起, 这将对化肥市场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化肥市场经济 篇10
会议认为,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有五大任务: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对2015年的化肥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给化肥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
本次会议提出的2015年五大任务中, 第三条是专门针对农业的, 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 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农业补贴办法, 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 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 提高培训质量, 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这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化肥是为农业服务的, 化肥行业的命运兴衰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只有农业搞好了, 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了, 化肥行业才有希望, 才有好日子过, 农业兴则化肥兴, 农业好则化肥好。农业部提出, 2015年要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要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 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 这给化肥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来自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相关人士透露, 2015年农业刚性需求不会有大的改变, 消费量不会低于2014年。2015年我国农业需求氮肥3150万吨 (折纯N) , 需求实物尿素4380万吨左右, 与2014年持平。
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化肥市场并不意味着只是机遇, 同时还面临着更大挑战。化肥施用过量已成为一个大问题, 对今后化肥市场影响深远。改革开放后, 中国奇迹般地用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这其中, 化肥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在看到化肥积极作用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过量施用化肥所带来的隐患。统计数据显示, 1996年至2006年, 中国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0%和60%;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不到全世界总量的10%, 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
化肥施用带来的环保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近期发布“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显示, 全国土壤污染总的超标率为16.1%,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重度污染点位分别为12.1%、2.3%、1.5%和1.1%;我国适宜农业种植的一二类土壤占87.9%, 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占12.1%, 其中属中度、重度污染的土壤约占3.0%。而从污染物的来源看, 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 (COD) 、总氮和总磷排放分别达到1320万吨、270万吨和28万吨, 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同时, 农田氮磷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容忽视。全国种植业源总氮流失超过农业源总氮流失量的一半。
土地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酸化、有机质下降。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说, 南方土壤本多呈酸性, 但因大量施用化肥, 加上酸雨影响, 导致酸度更进一步增加, 一些地区土壤p H值平均下降0.5~0.7个p H单位, 有的甚至下降2.1个p H单位, 比如湖南强酸性土壤 (p H值4.5~5.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49.13万公顷, 到2006~2010年增加到145.67万公顷。
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下降不利于对重金属络合固定。东北黑土区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下降到目前的2%~3%, 有机肥施用普遍减少, 导致土壤退化。
专家研究认为, 多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加剧的原因主要在于化肥施用过量, 以及农药使用过量和不科学、造成农残超标。1984年以来, 我国化肥用量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超过5800万吨, 是世界上化肥使用强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平均用量400千克每公顷, 东部地区高的可达600千克每公顷, 是世界公认警戒上限 (225千克每公顷) 的1.8倍以上, 更是欧美平均用量的4倍以上。
滥用化肥就是破坏生态。过量施用化肥, 不但浪费了不可再生的煤炭、磷矿等资源, 也加重了国内对硫、钾的对外依存度。过量施用化肥也带来环境隐患——土壤开始板结, 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变差, 降低作物产量, 并影响生物多样性。对于农资行业来说, 未来土壤环境对于施肥模式将出现重大影响, 肥料产业或将出现“拐点”。近日, 农业部韩长赋部长视察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时, 重申了化肥“零增长”和肥料“减施”的核心内容, 针对土壤环境和农资产品出现的问题, 阐述了针对农产品产地土壤进行修复, 争取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总量实现零增长。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处长田有国, 在中国农技推广理事单位座谈会上详述了肥料“零增长”等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田有国说:“这是一个战略目标, 也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关注的问题, 包括农业部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都提出了‘零增长’。”未来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跟进, 在肥料立法、耕地立法、资源环境规划等方面都将有所推进和调整, 包括政策措施的出台、投资项目跟进。“其方向则是节约资源、减少化肥用量, 这些理念必将会对市场、行业、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新常态下化肥市场的新特征
本次会议从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 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消费、市场、资源、产业、人口和环境等方面的新特征, 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过去我国经济增速在两位数以上, 但2010年以来增速开始放缓, 2014年经济增速预计在7.4%左右。从发布的2014年11月经济数据看, 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5%, PPI同比下降2.7%, 已经连续33个月负增长, 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稳增长任务艰巨。
会议在部署2015年工作时, 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同时, 提出“调速不减势”、“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具体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以前大家对新常态有各种看法, 还有人认为新常态意味经济衰退。通过这次中央对新常态全面、深刻、系统的界定, 可以消除认识误区, 引导人们正确、理性、客观看待新常态。”
那么化肥市场的新常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能过剩。以前我国化肥生产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农业需求, 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化肥。但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化肥进入大发展阶段, 特别是近些年, 内蒙古、新疆等有资源地区大量兴建化肥装置, 我国氮肥、磷肥产能严重过剩。到2013年底, 我国尿素产能已经达到8070万吨, 比2012年增加787万吨, 而2014年一季度, 内蒙古又新增了2套80万吨尿素装置。据估计, 2014年市场对尿素需求 (包括国内需求和对外出口) , 约为6700万吨, 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 由此导致尿素市场低迷。磷复肥的产能过剩同样严重, 截至2013年底, 中国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产能过剩的比例均超过100%。据业内专家介绍:“贵州、四川和湖北的部分地区, 伴随着新的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还在投资新建或规划建设一批磷复肥项目, 产能过剩造成产品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激烈、生产力大量闲置, 引发市场无序竞争, 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严重损害了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出口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国内化肥产能过剩严重, 要消化掉多余的产能, 出口成为必然选择, 出口因素对化肥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国际行情好, 出口量大, 那国内市场就可能走好;反之, 如果国际行情差, 或者因为高关税等原因, 出口出不去, 都挤在国内市场竞争, 那国内市场不可能好转。
三是化肥需求增速放缓, 有可能零增长或下降。化肥需求已远离了过去的高增长时代, 随着科学施肥水平的提高, 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农业向工业转移, 今后化肥需求增速会明显放缓, 有些地方会出现零增长甚至下降。近期农业部也明确提出目标:到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
四是农民用肥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以及机械化的大量使用, 农民的用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农民使用低浓度化肥较多, 现在更倾向于高浓度、缓控释效果好的肥料, 既省时又省力。过去农民使用普通化肥多, 现在水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五是肥料复合化成趋势。过去农民使用尿素、碳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单元素肥较多, 现在大多使用复合肥, 因为复合肥一次施肥相当于把氮、磷、钾三种肥全部施完, 省时省力, 同时复合肥利用率要高出单质肥。近20年来, 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总施用量的增速。1980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仅为2.1%, 1990年提高到13.2%, 2000年提高到22.1%, 2010年进一步稳步提高到32.3%。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在不断提高, 今后预计将超过50%。
六是测土配方施肥大推进。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 但化肥施用过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还污染环境。在这种情况下, 按照土壤特征和作物的需肥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就成为最好选择, 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据农业部门统计, 2014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配方肥用量530万吨 (折纯) , 施用面积3.6亿亩次, 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17.8%和20%;配方肥已占到主要粮食作物肥料施用总量的40%左右。
化肥行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本次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对于化肥行业而言, 今后的重点就是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不能再满足于企业产能有多大、规模有多大, 而是要提升企业运行质量,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增加效益, 从做大变为做强。对企业而言, 最关键要做到两点。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作为化肥企业, 要大力调整产品生产结构, 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如大力发展高产创建配套肥, 为农业高产创建服务;大力发展节水抗旱肥, 为节水农业服务;大力发展水溶肥, 实现水、肥资源同步高效利用, 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双重目标, 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有机肥、生物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叶面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 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改良土壤, 提高农作物品质, 让农民增产增收。
赣、鄂两省化肥市场价格情况调查 篇11
一、两省化肥市场需求和价格基本情况
(一)化肥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2005年湖北全省9家化肥生产企业尿素实际产量165万吨,全省每年农业用尿素90万吨,尿素资源供大于求,部分产量输出省外。江西省预计今年全省生产化肥300万吨,市场需求约360万吨。其中尿素生产80万吨,市场需求140万吨,缺口的60万吨尿素,国家已安排淡季储备40万吨,省级储备10万吨,各承储企业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并加紧调运到位,其余不足部分由省外(陕西、山西、河南)调运。据江西省宜春、湖北孝感的一些化肥批发商反映,今年货源充足,化肥随时都能购买到,而去年却有钱买不到尿素。
(二)当前化肥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1.尿素出厂价在规定价格内波动,并开始缓步上扬。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调整了国家管理化肥企业的出厂价,由最高出厂限价1650元/吨提高为1725元/吨,每吨提高了75元。江西省对省管化肥企业规定的最高出厂价是1782.5元/吨。江西省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尿素1月份出厂价是1500—1600元/吨,2月份出厂价为1650元/吨,去年同期是1720元/吨。中石化某化肥厂尿素2月22日出厂价为1700元/吨,1月份为1680元/吨。随着春耕到来,用肥量增加,尿素出厂价已开始缓步上升。
2.尿素批发价、零售价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据调查,江西省宜春市1月份尿素批发价是1680元/吨,2月下旬为1700元/吨,去年同期是1720—1750元/吨。江西省高安县的尿素批发价为1740—760元,比去年同期低80—100元左右。湖北省物价局2月中旬对省内主要粮食主产区监测,尿素零售价为1720—1860元/吨,去年备耕时最高价为1880元/吨。荆州市荆州区今年2月下旬尿素零售价是1800元/吨,而去年同期为1850元/吨。今年前两个月尿素批发、零售价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经销户现在卖的尿素大多是去年年底价格最低时进的货;二是现在未到备耕用肥高峰,大多数农民还没有购买化肥;三是农民对今年粮食价格水平预期不强,担心粮价下跌,影响了购肥积极性。
二、今年化肥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从两省的情况调查和所掌握的材料分析,今年化肥供求基本平衡,价格走势趋于和缓,但由于结构性、季节性等因素,在用肥旺季价格可能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影响化肥价格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近两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化肥企业生产,促进农资流通,保证农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据初步分析,有几方面的因素促使化肥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市场供求平衡。供给方面:2005年全国化肥产量增加到5220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8.6%。其中尿素1994.88万吨,同比增长6.4%。由于近几年尿素市场行情较好,新开工尿素项目较多,预计2006年尿素总产量与2005年相比预计增长7%左右。需求方面:2006年农用化肥需求比较平稳,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尿素的需求增长率预计在5.5%左右。进出口方面:国家对化肥出口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2005年化肥进口1396万实物吨,同比增长12.1%;尿素出口总量在157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237万吨,减幅60.2%。由于今年国家继续对尿素征收出口关税政策,化肥出口受到限制,相应增加了国内市场化肥供应量,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稳定化肥价格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政策调控有力。国家继续出台扶持化肥生产、稳定农资价格的政策措施。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调高了尿素出厂价,此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化肥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我们所调查到的化肥生产企业都表示,今年要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各省政府对稳定化肥价格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湖北省2005年省级调度22.5万吨尿素,专项用于支持水稻生产。省农资总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价供应给农户。省财政厅按每吨100元、总计2250万元,分别对化肥生产企业、农资总公司给予相应补贴,政策效果比较明显。
三是淡季储备增加。从2005年开始,为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国家实行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在2005年储备605万吨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新增195万吨,到目前为止,储备规模已经达到800万吨。各省按照国家的要求,也相应实行了省级化肥淡储制度。江西省2005年—2006年淡储总量为10万实物吨,其中尿素8万吨,复合肥2万吨。湖北省实行财政贴息冬储10万吨,省农资公司已全部落实。2004—2005年中化化肥湖北分公司淡储总量13万吨,较前一年增加储备12万吨。湖北全社会库存量在25万吨左右。化肥淡储制度的实施,对确保春耕生产用肥,稳定农资市场,平抑旺季化肥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已经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市场监管到位。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春耕开始前,即下发了开展全国化肥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通知。全国各级价格监督检查执法队伍在2004年、2005年连续对化肥市场价格保持高压态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为稳定化肥价格全力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江西省九江市物价局以对政府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化肥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实行“市县联动,双管齐下”的全程监管模式,确保到农民手中的化肥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价格。湖北省物价局组织了45个检查组,对全省所有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价格政策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三、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从总体来看,2006年尿素生产成本继续增加。煤炭价格放开,影响以煤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江西某化工公司生产原料煤炭主要从河南、贵州、山西调入,计划外用煤每吨已上涨100元。湖北某化肥厂尿素生产制造成本从2003年的1117.76元/吨增长到2005年的1300.63元/吨,增幅12.99%。国家调整化肥用天然气价格,每千立方米上涨50—100元,气头尿素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将增加70—90元/吨。
(二)受成本制约,部分化肥厂实行限产措施。由于成本不断增加,部分生产企业为减少亏损,采取了“限产压量”、“减量定产”的措施,未满负荷生产。如某化肥公司尿素年生产能力56万吨,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该企业前几年生产原料为重油,今年改为煤炭),生产尿素严重亏损,所以采取了限产措施来减少亏损。2004年总公司允许该企业政策性亏损9100万元,企业生产了尿素31.1万吨;2005年允许亏损9000万元,企业生产了尿素36.4万吨;今年允许亏损6200万元,企业将安排尿素生产45万吨。
(三)有关部门多头执法,增加了化肥经营者负担。这次调查发现,化肥经营企业对工商、质检机关,以及农业执法大队在化肥“打假”中的多头执法、收费多、“以罚代收”、只收费不服务以及交叉检查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反映强烈。部分农资公司反映,进口化肥在商检入关时已检验并收费,但化肥运到基层销售,质检机关还要重新检验,收费后才能销售。一些化肥经销户反映,除每年交工商管理费外,工商机关还强制要求化肥经营者参加个体协会并每年收取会费2000元。一些化肥经营者反映,当地农业执法大队对其经销的每个化肥品种要收取200—3000元不等的检验费。化肥经营企业将这些费用全部计入经营成本,转嫁给购肥农民,间接提高了化肥零售价格。
(四)政策宣传还不到位,影响了政策措施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到目前还没有看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做好2006年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部分中小化肥企业由于对政策不了解,对今年安排生产计划心中无数。不少农民群众对近期国家化肥政策知之甚少,总是凭感觉认为化肥价格还要上涨,影响了种粮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稳定化肥价格的措施建议
(一)增加供给,积极组织化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关公司要提高本系统化肥企业开工率,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增加化肥生产和市场供给,满足农业需求。同时,财政部门应继续研究生产企业因生产化肥导致政策性亏损的补贴办法。有关部门应继续出台对化肥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保证化肥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基本稳定。
(二)扩大宣传,把国家化肥政策尽快交给经营者和农民。国家对化肥生产经营企业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国家有关化肥政策,发布化肥市场信息。促使广大农资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价格法规和政策,合理安排生产,依法经营;让广大农民了解价格政策,引导农民理性购肥,稳定农民消费心理,提高种粮积极性。
(三)加强协调,切实减轻化肥经销企业负担。工商、质检和农业部门加强对经营化肥、种子、农药的打假力度,对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关部门在对化肥市场检查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协调,避免交叉检查和重复检查,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严禁向化肥经营者乱收费,从而减少经营成本,降低化肥零售价格。此外,建议工商部门对化肥经销户的工商管理费应减半或全免。
(四)推进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针对化肥经销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点多面广的特点,供销合作社应当总结推广有关地方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农资公司化肥销售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切实让利于农民。
(五)加大监管,继续加强对化肥价格检查力度。
产量急升,化肥市场不容乐观 篇12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8月份我国共生产尿素294.6万吨 (未注明者均为折纯量, 下同) , 相当于实物量640.46万吨, 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2.9%, 创出近年来最高月增幅。其中新疆自治区生产尿素47.2万吨 (实物量102.59万吨) , 增幅高达326.9%, 其他如江苏、重庆、内蒙古、甘肃、陕西、湖南等省份的增幅也很大, 都在45%以上。1至8月份我国累计生产尿素2052.8万吨 (实物量4462.59万吨) , 同比增长14.5%, 累计产量创历史同时期最高纪录。
其他化肥品种的产量增幅也很高。8月份我国共生产氮肥465.7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25.7%。产量最高的3个省份为:山东83.9万吨、湖北48.3万吨、新疆48.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5.90.2%、27.5%、310.6%。1~8月, 我国累计生产氮肥3344.2万吨, 同比增长12.8%。
8月份我国共生产合成氨实物量458.11万吨, 同比增长10.29%。1~8月全国累计生产合成氨实物量3618.58万吨, 同比增长7.24%。
8月份我国共生产磷肥193.1万吨, 同比增长21.18%。1~8月全国累计生产磷肥1382.4万吨, 同比增长18.7%
8月份我国共生产钾肥产量53.22万吨, 同比增长32.19%。1~8月累计生产钾肥338.45万吨, 同比增长5.31%。
从化肥总产量数据看, 产量增幅也是创出近年来新高。8月份中国共生产化肥711.96万吨, 同比增长23.3%。产量排在前3位的省份为:山东129.4万吨、湖北111.5万吨、新疆48.6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 山东增长16.8%、湖北增长29.8%、新疆大幅增长213.5%。1~8月全国共生产化肥5065.1万吨, 同比增长13.8%。
产量为何大幅增加
8月份尿素产量增幅高达32.9%, 看到这个数字, 许多人吓了一大跳, 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以前增长15%左右就算很高的了。尿素产量大幅增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新增产能增加, 如新疆尿素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就是新建装置投产所致。新疆煤炭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尿素生产成本远低于内地。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 新疆煤化工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央企及全国各地有实力企业在新疆开发了一大批煤化工项目, 新疆的煤头尿素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今, 随着新疆宜化60万吨尿素 (自此以下为实物量) 、新疆兖矿煤化工52万吨尿素、新疆奎屯锦疆70万吨尿素等项目的建成投产, 新疆尿素产量大幅增加。另外, 青海以前不产尿素, 但随着青海云天化尿素项目的建成投产, 今年8月份青海尿素产量达到9.13万吨, 1~8月份累计生产尿素52.26万吨。
二是今年尿素价格较高, 企业效益较好, 生产积极性高。今年上半年尿素市场火爆, 价格创出2009年以来新高, 4月底5月初时尿素出厂价普遍达到了2400元 (吨价, 下同) 或更高。5月中下旬后, 随着国际尿素价格大幅下跌、国内需求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 国内尿素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目前龙头市场山东尿素出厂价已跌至2000元左右。但即使尿素价格跌幅如此之大, 由于上半年尿素价格长时间居于高位, 到目前为止, 尿素的全年累计价格仍高于去年全年均价70元左右, 加之5月份后煤炭价格也出现了较大下跌, 所以今年尿素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 企业生产积极性高。
三是今年煤电供应充足, 加之下半年后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状况也明显好转, 装置开工率高。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 对电力需求减弱, 今年电力供应非常充足, 过去每到夏季就要为限电发愁的尿素企业, 今年没有出现拉阐限电现象。同时煤炭供应也很充足, 要多少有多少, 质量好, 价格低。过去饱受断气之苦的西南地区气头尿素厂家, 今年下半年后天然气供应状态大幅好转, 如今四川泸天化、四川川化、重庆建峰化工等企业基本上都是满负荷生产。良好的原材料供应形势, 使得今年尿素企业保持了较高开工率, 不少时段全国尿素开工率都在80%以上。
从磷肥企业看, 由于今年磷矿石价格上涨等原因, 导致磷酸二铵生产成本较去年上涨300元以上, 而产品销售价格涨幅远低于成本上涨, 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企业生产积极性不是太高。但由于新产能增加较多, 今年磷肥产量仍然增加较快。
钾肥产量增加, 同样也得益于新增产能增长。新疆国投罗钾120万吨/年钾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今年产量有望突破130万吨。以盐湖钾肥为代表的青海钾肥产能也在不断提高, 产量增加。
化肥市场不容乐观
化肥产量大幅增加, 对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给,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件好事。但过大的化肥产量, 有可能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恶化, 企业陷入恶性竞争, 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近些年来, 我国农业对化肥的年需求增长量在3%左右, 而现在化肥产量增加速度动辄就是10%多甚至高达30%, 这么高的增速, 不依靠出口, 单靠国内市场怎么能消化掉这么大的产量呢?但现在随着国际低成本化肥产能的兴建, 化肥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今年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明确基准价要扣除关税, 这本来对出口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今年这三大品种的出口量都在大幅下降, 说明我国在国际化肥市场上的出口优势在减弱。
从后市看, 化肥产量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对于氮肥行业来说, 今年迎来了难得的好生产时机。煤电以及天然气供应均对氮肥生产非常有利。今年入汛以来, 全国平均降水量232.4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多11.2%, 是1999年以来最多的一年, 1~7月份我国水电发电量则增加了15.6%。水电发电量大, 不仅保障了电力供应, 而且导致用煤量减少, 促进了煤炭价格下跌, 再加之国际煤价下跌, 进口煤增多, 使得国内煤价下跌压力非常大。以最具代表性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例, 8月1日下降至626元/吨, 连跌13周, 低于国家发改委的限价800元174元, 较今年年初的808元下跌了182元, 较去年11月份时的最高价853元下跌了227元。后期煤炭价格可能有所回升, 但回升幅度不会很大, 价格仍将低于去年同期价格。由于煤炭价格走低, 暂时尿素价格跌破成本的可能性不大, 尿素企业仍将保持较高开工率, 而下半年还将有呼伦贝尔金新化工、大唐呼伦贝尔化肥、国电赤峰化工等尿素装置投产, 尿素产量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几套新装置如果集体投产顺利, 内蒙古可能成为第二个新疆, 出现尿素产量大幅跃升局面。
磷酸二铵方面, 今年上半年有湖北大峪口新增60万吨二铵产能、福建瓮福紫金20万吨二铵等项目投产, 截至8月底, 国内陆续投产的新增二铵产能已有100多万吨。后期还有湖北宜化、湖北兴化等二铵装置投产, 预计全年新增产能接近300万吨, 预计到2012年底, 磷酸二铵产能达到约2000万吨。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对行业前景表示担忧。他说, 现在二铵基本不盈利, 一铵普遍赔本,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 企业效益下滑本是正常现象, 但问题在于目前行业内日子最难过的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龙头企业。他分析道,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磷肥行业的资源依赖特点和近年来未建立起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供需失衡是引发困境的根源。
我国钾肥自给率不足, 按理说钾肥行业应该是最好过的。但今年由于需求不佳;加之进口钾肥量较大, 1至7月全国共进口氯化钾438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335万吨增长30.74%;以及国产钾肥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供给量明显增加;钾肥市场并没有走出好行情, 而是较为平淡。由于竞争加剧, 9月1日起, 青海盐湖钾肥将产品销售价格下调70~16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