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深施技术

2024-09-27

化肥深施技术(精选7篇)

化肥深施技术 篇1

化肥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措施, 但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化学性质, 就会使化肥大量挥发、流失, 利用率低, 损失严重, 而且对环境、土壤的危害进一步加大。化肥深施技术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性质和肥料根际效应原理, 将化肥施到作物根际, 有利于作物更好地吸收,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据调查, 大多数农民还在延续传统的撒施、表施等施肥方法, 化肥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而且受玉米价格和养殖业上滑趋势的影响, 玉米种植面积将会增加。玉米增产增收的问题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玉米化肥机械深施肥技术。

1 推广玉米化肥机械深施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广大农民缺乏科学意识

一部分农民思想比较保守, 认为深施肥会伤及作物根系、影响产量;还有一部分农民明知深施肥效果好, 却缺乏作为表率的勇气。

1.2 缺乏资金

每一项增产技术都有其相配套的农业机具, 化肥深施也有相配套的农业机具, 而更换一台机具需要很多资金, 广大农民难以承受, 致使机械深施肥技术推广困难。

2 化肥深施技术推广措施

2.1 做好宣传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印刷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化肥深施技术, 让人们充分认识化肥深施不但提高化肥利用率、增产、增收, 而且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增强科研实力

鹤岗市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较强的技术队伍, 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承担该项目的推广重任。

2.3 机械改装

针对一家一户生产的实际情况, 在原有播种机的基础上 (适合任何型号) , 调整施肥管距垄中心的距离, 并在施肥管的前面焊接开沟器, 在施肥时, 开沟器在前, 施肥管在后, 追肥时结合中耕在植株侧面10~15 cm处开沟, 深8~15 cm处施肥, 然后覆土。

2.4 根据时期深施肥

根据当地的农艺要求, 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第一次追肥, 结合第三次中耕进行第二次追肥, 深度8~15 cm, 距玉米植株10~15 cm。

2.5 做好试验示范

为了消除广大农民的顾虑, 我们进行了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化肥深施区比对照区籽粒饱满、粒大、棒长、行数多、百粒重重, 增产效果明显。

3 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焊接开沟器成本仅60元, 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率在20%左右, 化肥利用率提高, 提高利用率10%~15%, 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 农民可以承受。现在有的农户已经自发地去学习和焊接开沟器, 不久的将来, 玉米化肥机械深施技术将会大面积推广。

3.2 生态效益

化肥利用率的提高, 可以较大地减少投入成本, 化肥投入少, 减少了化肥对土壤的危害, 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化肥在增加农产品产量、补充耕地养分不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农业生产中, 由于不正确的施肥, 使化肥利用率低下, 同时造成土壤板结, 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通过合理利用农机具, 按照需肥时期施肥, 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深施肥技术, 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施肥手段, 控制好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从而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关键词:玉米,化肥,机械深施

机械深施化肥技术要点 篇2

1.旱地作物深施化肥

1.1底肥深施 应同土壤耕翻作业结合。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撒肥后耕翻;二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先撒肥后耕翻的深施方法,要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时间,尤其碳酸氢铵等在空气中易挥发的化肥,要做到随撒肥随耕翻深埋入土,此种施肥方法可在犁前加装撒肥装置,也可使用专用撒肥机,肥带宽基本同后边犁耕幅相当即可;边耕翻边施肥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做到耕翻施肥作用同步,避免化肥露天造成的挥发损失,一般可对现有耕翻犁进行改造,增加排肥装置,通常将排肥导管安装在犁铧后面,随着犁铧翻垡将化肥施于垡面上或犁沟底(根据当地农艺要求的底肥深浅调整),然后犁铧翻垡覆盖,达到深施肥的目的,许多地方习惯称此法为犁沟施肥。

1.2种肥深施 种肥须在播种的同时深施,可通过在播种机上安装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对机具的要求是不仅能严格按农艺要求保证肥、种的播量、深度、株距和行距等,而且在种、肥间能形成一定厚度(一般在3cm以上)的土壤隔离层,既满足作物苗期生长对营养的需要,又避免肥种混合出现的烧种、烧苗现象,应用该项技术对田块土壤处理要求较高,应保证土壤耕深一致,无漏耕,做到土碎田平,土壤虚实得当。在播种的同时将化肥作为种肥依次施入土壤中,要根据肥料品种、施用量等,决定种与肥的距离,防止种、肥过近造成烧种烧苗。

1.3追肥深施 按农艺要求的化肥追肥施量、深度和部位等使用追肥作业机具,一机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追肥作业,相对人工地表撒施和手工工具深追施,可显著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机具的作业效率,追肥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对作物后期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如伤根、伤苗和倒伏等)。追肥深度(以作物植株同地面交点为基准)应为6~10cm。追肥部位应在作物株行两侧的10~20cm之间,肥带宽度大于3cm,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盖严密。

2.水田作物深施化肥

2.1水田底肥深施 结合水田耕整地机械作业,在耕整机具上装设肥箱及排肥装置。在水田耕整作业的同时,将化肥施于前道犁沟内,随即翻垡深埋入土,整地作业后将化肥均匀混施于土壤中,达到深施肥的目的。要求施肥深度达到6~10cm,深浅一致,排肥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现象,肥量满足当地农艺要求。实行水耕作业的地区,耕整施肥前要严格控制田间水量(水深1~2cm),使之既不影响耕整作业,又能保证深施肥质量。

2.2水田追肥 使用机械难度较大,目前一般采用人力器械将颗粒状肥料点施或穴施于植株根部。

3.化肥深施機具作业规范

3.1化肥深施机具性能要求 深施机具应符合当地主要作物种植农艺要求的施肥深度(≥6cm),具有可调节施肥量的装置,排肥装置有高度可靠性,作业时不应有断条现象,肥带宽度变异≤1cm,单季作业换件或故障修理不超过1次/台(件、组)。

3.2深施化肥作业应达到以下要求 排肥断条率<3%;肥条均匀度:碳酸氢氨为20%~30%,尿素等颗粒肥为20%~25%;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应≤13%;化肥的土壤覆盖率要达到100%,种肥、追肥作业要保证镇压密实;施肥位置准确率≥70%;中耕深追施肥作业伤苗<3%;各种机具的使用可靠性系数均应≥90%。

4.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 要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的需肥特性选择化肥品种,确定合理的施肥工艺(如基肥和追肥比例、追肥的次数和每次的追肥量),以充分发挥化肥肥效。

4.2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机肥作基肥,化肥作追肥或种肥施用;另一种方法是有机肥与化肥直接混合施用。需要注意的是化肥和有机肥不是可以任意混合的,要科学配比。

4.3按施肥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比例施肥 施肥不仅是要获得较高的产量,还需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要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化肥品种和施肥方法等具体条件确定施肥用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比例。

化肥合理深施的技术要点 篇3

一、化肥深施的技术要点

化肥深施可以采用沟施、穴施、条施等方式。合理的施肥位置和深度因土壤水分等情况的不同而异。化肥深施的种类可分为底肥深施;种肥深施和追肥深施。

1、底肥深施底肥深施应同土壤耕翻作业相结合。目前底肥深施的方法有2种,一是先撤肥后耕翻,二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深施于犁沟内,以后法为好。①先撒肥后耕翻的深施方法,要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时间,尤其对碳酸氢铵等在空气中易挥发的化肥,要做到随撒肥随耕翻深埋入土。此种施肥方法可在梨前加装撒肥装置,也可使用专用撒肥机,肥带宽基本同后边梨耕幅相等。先撒肥后耕翻的作业要求:化肥深施均匀,施量符合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耕翻后化肥埋入土壤深度大于6厘米,地表无可见的颗粒。②边耕翻边施肥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做到耕翻施肥作业同步,避免化肥露天造成的挥发损失。一般可对现有耕翻进行改造,增加排肥装置,通常将排废导管安装在犁铧后面,随着犁铧翻垡将化肥施于垡面上或犁沟底,然后犁铧翻垡覆盖,达到深施肥的目的,许多地方称此法面上或犁沟底,然后犁铧翻垡覆盖,为犁沟施肥。边耕翻边施底肥作业要求:施肥深度大于6厘米,肥带宽度3~5厘米,排废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施肥量满足作物栽培农艺要求。

2、种肥深施种肥须在播种的同时深施,可通过在播种机上安装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这种方法对机具的要求较高。一是能较严密的按农艺要求完成肥、种的播量、深度、株距、行距等;二是在种,肥间能形成一定厚度(一般在3厘米以上)的土壤隔离层,既满足作物苗期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又避免了肥、种混合出现的烧种、烧苗现象。用该技术时,对田块土壤处理要求较高,应保证土壤耕深一致,无漏耕,做到土碎田平,土壤虚实得当。

种肥深施穴施和条施均可,按施肥和种子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1)侧位深施种肥。一般施于种子侧下方,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在种与肥之间形成一定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的土壤隔离层,既满足作物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又避免肥种混合出现烧种、烧苗现象。种肥一般用量较少,应选用性能比较稳定的肥料品种,含氮的化肥一般不宜做种肥。(2)正位深施种肥。种肥施于种床下方,肥层同种子之间土壤隔层在3厘米以上,并要求种、肥深浅一致,肥条均匀连续,肥带宽度略大于播种宽度。(3)交叉施肥,播种施种肥。此法是在下种前用普通播种机种子箱装化肥,把种肥先播施土壤中(注意播深要比播种深3厘米)而后在播种,俗称交叉施肥播种。

3、追肥深施追肥深施一般采用开沟深施的方法,深度一般在6~10厘米,施后及时覆土,埋严压实,或结合中耕培土把肥料埋入作物根际周围,施肥后结合灌水。采用化肥深施机械能够一机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二、合理深施化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

(1)要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的需肥特性选择化肥品种,确定合理的施肥工艺。例如基肥和追肥比例、追肥次数和每次的追肥量。(2)要充分发挥化肥肥效。例如硝态氮肥应避免在水田上施用,防止由于硝化、反硝化造成氮素的损失。

2、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利用互补作用满足各个时期作物对养分的需要。通过施用有机肥避免单施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不良影响,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方法有两种,二种是以有机肥作基肥,化肥作追肥或种肥施用;另一种方法是有机肥与化肥直接混合施用。需要注意的是化肥和有机肥不是可以任意混合的,有些混合后能提高肥效,有些则相反。例如:硝态氮肥(或硝酸铵)与未腐熟的堆肥、或新鲜秸秆混合对沤,在嫌气条件下,由于反硝化作用,易引起硝态氮素变成氮气跑掉,损失养分。3、搞好施肥作业。施肥不仅是要获得较高的产量,还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要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化肥品种和施肥方法等具体条件确定施肥用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比例。作物的高产、稳产,需要氮、磷、钾等多种养分协调供应,施用单一化肥,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产发育的需要。根据我国目前土壤氮、磷、钾的分布情况,北方要重视氮磷肥的混合施用。

机械深施化肥的优势及技术 篇4

大量的有关试验表明, 表面撒施化肥损失大, 利用率低, 肥效期短, 经济效益差, 且易烧种烧苗。机械深施化肥则有很多好处, 据科研部门测试, 尿素深施10~15 cm, 比浅施2~5 cm肥效提高0.5倍左右, 1 kg尿素可使粮食增产0.5~1.5 kg;碳酸氢铵田间撒施, 作物只能吸收28.5%, 而采用球肥深施可吸收38.5%, 化肥利用率增加1倍;在播种时条施于种子的侧位和下位, 与播前撒施相比肥料中氮的利用系数高1.8倍。

1 机械深施化肥的优势

一是能保肥增效, 有效地防止因浅施而造成的肥料挥发流失;二是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能增强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作用, 减少氮的损失;四是作物根系具有向肥性, 化肥深施, 能促使根系向下、向两侧生长, 扩大根系生长空间, 增强了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尤其对耕田, 根系向下延伸, 可避旱就湿, 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五是播种深施化肥, 可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适当加大施肥量, 不至于因肥量大而造成肥害[3,4]。

2 深施化肥的方法

由于各地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种植方法等方面的不同, 深施化肥的方法很多, 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其深施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播种深施肥

播种深施化肥可分为种子正下位深施和种子单侧或双侧深施。种子正下位深施, 有利于作物根系在耕层中向下均衡生长, 一般用于谷类作物的单侧或双侧深施法, 在播种、中耕时进行, 其特点是不破坏种床。

2.2 插秧深施肥

在插秧同时进行深施肥, 隔行深施, 施于2行秧苗中间或稍偏一侧;对行深施, 施于秧苗正下方。

2.3 作底肥深施

在南方稻田一般是在插秧前施, 称为耕田深施 (犁田之前, 先撒施肥料, 犁田后将肥料埋在土壤下层, 随即灌浅水耙平插秧) ;在北方整地前, 将肥料撒在田面, 然后进行耕耙, 称为全层深施肥;旱田则在已耕或未耕地进行秋春深施肥。

2.4 追肥深施

常用的有碳酸氢铵做成球肥在水田禾苗间追肥, 据测定, 氮素化肥成球肥深施, 利用率可由撒施的30%~50%提高到70%~80%。旱田一般为单侧条施或穴施, 施液氮、氨水、碳酸氢铵等。

2.5 中耕深施肥

在中耕除草等作业的同时, 进行深施肥, 多半用于旱田。浅耕、少耕或免耕作业时深施肥[5,6]。

2.6 深松施肥及铺膜深施肥

用在深松耕后的田地上, 在播种的同时深松施肥。在地膜覆盖同时或在整地时进行深施肥。

3 化肥深施机具作业规范

3.1 加强操作机手的技术培训

操作机手的技术好坏直接关系着化肥深施的效果。因此, 在操作机手进行机械深施化肥作业前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 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机具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要点以及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一般每台大中型机具配套2~3名操作机手为宜, 并相对保持机手稳定[7,8]。

3.2 检查机具

在进行深施作业前要先检查机具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重点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都处于紧固状态, 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等。

3.3 设置机具参数

根据肥料的种类和施肥量、深度和宽度等, 设置相应的配置, 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深施作业的要求。化肥量应占肥箱总容积的1/4以上, 并将施肥机具或装置架起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以实际作业时的转速转动地轮, 转动的圈数相当于行进50 m折算, 同时在每个排肥口接取肥料, 称取排出的肥料重量, 然后计算出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待机具能够稳定运行后, 视情况选取宽度和观察点个数, 在截面中肥带部位测量带宽及化肥距地表和种子 (植株) 的最短距离, 如多点测试均满足要求, 即可投入正常施肥作业。

3.4 施用原则

一是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根据当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需肥特性, 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和施肥工艺, 才能发挥其最大肥效。二是将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破坏和满足各个时期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一般可以有机肥作为基肥, 化肥作为追肥或种肥施用;还可以将化肥与有机肥充分混合直接施用。三是按施肥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比例搞好施肥作业。此外, 还要根据农艺要求和化肥特性, 确定化肥的施用季节、施肥部位、施肥方法等, 提高化肥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陶凯元.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试验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8.

[2]贾永春.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 2011 (3) :32.

[3]陕建伟.化肥深施节肥增益[J].山西农业, 2007 (8) :34-35.

[4]侯履谦, 张培增, 贺文胜.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应用效果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1 (2) :35.

[5]李成, 吴建国, 张守成, 等.化肥深施技术在稻田套播麦上应用效果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05 (3) :43.

[6]王应君, 王淑珍, 郑义.肥料深施对小麦生育性状、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9) :276-280.

[7]马涛.谈机械深施化肥技术研究和应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 (8) :67-68.

化肥深施技术 篇5

1 技术的优点

1.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减少化肥的损失和浪费

据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同位素跟踪试验, 碳酸氢铵、尿素深施地表以下6~10 cm的土层中, 比表面撒施氮的利用率可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 大面积应用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后, 氮素化肥平均利用率可由30%提高到40%。磷钾等肥深施还可以减少风蚀的损失, 促进作物吸收和延长肥效, 提高化肥利用率。

1.2 增加作物产量

化肥深施可促使根系发育, 增强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和抗旱能力, 有利于植株生长,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深施比地表撒施的小麦、玉米能增产225~675 kg/hm2, 棉花 (皮棉) 可增产75~120 kg/hm2, 大豆可增产225~375 kg/hm2, 增产幅度平均5%~15%。

2 技术方法

2.1 底肥深施

底肥深施应同土壤耕翻作业相结合。目前, 底肥深施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先撒肥后耕翻, 二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 以第二种方法为好。

(1) 先撒肥后耕翻的深施方法, 要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时间, 尤其对碳酸氢铵等在空气中易挥发的化肥, 要做到随撒肥随耕翻深埋入土, 此种施肥方法可在犁前加装撒肥装置, 也可使用专用撒肥机, 肥带宽基本同后边犁耕幅相当即可。先撒肥后耕翻的作业要求:化肥撒施均匀, 施量符合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 耕翻后化肥埋入土壤深度大于6 cm, 地表无可见的颗粒。

(2) 边耕翻边施肥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做到耕翻施肥作业同步, 避免化肥露天造成的挥发损失, 一般可对现有耕翻犁进行改造, 增加排肥装置, 通常将排肥导管安装在犁铧后面, 随着犁铧翻垡将化肥施于垡面上或犁沟底 (根据当地农艺要求的底肥深浅调整) , 然后犁铧翻垡覆盖, 达到深施肥的目的, 许多地方习惯称此法为犁沟施肥。边耕翻边施底肥作业要求:施肥深度大于6 cm, 肥带宽度3~5 cm, 排肥均匀连续, 无明显断条, 施肥量满足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

2.2 种肥深施

种肥须在播种的同时深施, 可通过在播种机上安装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对机具的要求是不仅能较严格地按农艺要求保证肥、种的播量、深度、株距和行距等, 要注意, 在播种的同时将化肥一次施入土壤中, 要根据肥料品种、施用量等, 决定种与肥的距离, 防止种、肥过近造成烧种烧苗, 而且应用该项技术对田块土壤处理要求较高, 应保证土壤耕深一致, 无漏耕, 做到土碎田平, 土壤虚实得当。

按施肥和种子的位置, 有侧位深施和正位深施 (俗称肥、种分层) 两种形式。技术要求如下。

(1) 侧位深施种肥。肥施于种子的侧下方, 小麦种肥一般在种子的侧、下方各2.5~4 cm, 玉米种肥施深一般在5.5 cm, 肥带宽度宜在3 cm以上, 肥条均匀连续, 无明显断条和漏施。

(2) 正位深施种肥。种肥施于种床正下方, 肥层同种子之间土壤隔离层在3 cm以上, 并要种、肥深浅一致, 肥条均匀连续, 肥带宽度略大于播种宽度。

2.3 追肥深施

按农艺要求的追肥施量、深度和部位等使用追肥作业机具, 一机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追肥作业, 相对人工地表撒施和手工工具深追施, 可显著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追肥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 对作物后期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 (如伤根、伤苗和倒伏等) 。追肥深度 (以作物植株同地面交点为基准) 应为6~10 cm。追肥部位应在作物株行两侧的10~20 cm (视作物品种定) , 肥带宽度大于3 cm, 无明显断条, 施肥后覆盖严密。

3 对作业机具的要求

深施化肥机具应符合农艺要求, 施肥深度 (≥6 cm) , 具有可调节施肥量的装置, 排肥装置要可靠, 作业时不应有断条现象, 肥带宽度变异≤1 cm, 单季作业换件或故障修理不超过l次/台 (件、组) 。深施化肥作业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排肥断条率<3%。

(2) 肥条均匀度:碳酸氢铵为20%~30%, 尿素等颗粒肥为20%~25%。其中底肥深施均匀性变异系数≤60%;播种深施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40%;中耕深追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40%。

(3) 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应≤13%。

(4) 化肥的土壤覆盖率要达到100%, 种肥、追肥作业要保证镇压密实。

(5) 施肥位置准确率≥70%。

(6) 中耕深追施肥作业伤苗率<3%。

(7) 各种机具的使用可靠性系数均应≥90%。

4 化肥深施机具

4.1 底肥深施机具

底肥深施机具是底肥深施的主要作业机械, 是一种耕翻和深施化肥同步进行的复合作业机具。使用底肥深施机具可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减少肥效挥发损失, 提高肥料有效利用率。是在现有各种犁耕、旋耕机具上, 加装肥箱、排肥器、传动机构、驱动轮 (兼施肥限深轮) 和输肥管, 在犁耕或旋耕作业的同时, 将化肥施入犁沟底部或耕层中去的一种组合式联合作业机具。这种施肥机比较受用户欢迎, 它的机型也较多, 有施肥犁、旋耕施肥机等。

4.2 垄体施肥机

垄体施肥机是一种联合作业机型, 与大型拖拉机配套, 可在玉米等垄作作物的播种起垄作业时, 将尿素等颗粒状化肥分两层施入垄体, 两层化肥之间相隔5~8 cm土层, 化肥在作物生长不同时期发挥作用, 上层肥料主要起种肥作用, 下层肥料主要起底肥作用, 所以这种施肥机是兼有种肥施肥机和底肥施肥机作用的一种机型。

4.3 种肥深施机具

种肥深施机具通常为施肥播种机, 在一个机架和传动机构上, 并列着两套机构, 一套播种, 一套施肥, 可在播种的同时施肥, 是化肥深施机具中运用最广、型号最多的联合作业机型。有的机型采用精量、半精量排种器, 节肥增效作用明显, 有的机型还装有铺膜等机构, 联合作业项目更多。施肥位置不同, 按施肥播种机可分为正位施肥和侧位施肥两类机型。机械作业能保证种、肥定位隔离, 避免烧种现象。种肥同床混施时, 化肥直接与种子接触, 极易腐蚀侵伤种子和幼苗根系, 发生烧种烧苗现象。机械深施能将化肥施于种下3~6 cm, 种侧4~5 cm, 使种、肥之间有3 cm的土壤隔离层, 避免出现烧种, 有利于保苗, 增产有了基础。

4.4 追肥深施机具

(1) 中耕施肥机。利用中耕播种施肥机或中耕机悬挂机架配套单体施肥 (播种) 机, 用拖拉机牵引或装用小动力机自走, 进行行间或株侧深施肥。

(2) 手动追肥机具。由于追肥期是作物生长的中、后期, 植株高大, 限制了机械追肥作业, 近年来, 各地针对这一矛盾, 相继研制出一批手动追肥器、追肥抢可分别满足排施固态化肥和液态化肥。

5 注意事项

(1) 操作机手在进行作业前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熟知化肥深施技术的作业要点和掌握机具操作技术, 能按要求调整机具和排除机具作业中出现的故障。

(2) 深施作业前要检查机具技术状况, 重点检查施肥机械或装置各联接部件是否紧固, 润滑状况是否良好, 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3) 调整施肥量、深度和宽度, 使机具满足农艺要求。调整时肥箱里的化肥量应占容积的1/4以上, 并将施肥机具或装置架起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按实际作业时的转速转动地轮, 其回转圈数以相当于行进长度50 m折算而定, 同时在各排肥口接取肥料并称重,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单位面积施肥量

式中:Q——施肥量 (kg/hm2) ;q——各次总排量平均数 (g) ;d——地轮直径 (m) ;n——地轮转动圈数;a——平均行距 (m) ;m——排肥器个数;δ——滑移系数。

确定好施肥量后机具进地实际作业试验, 当机具入土行程稳定后, 视情况选取宽度和观察点个数, 在截面中肥带部位测量带宽及化肥距地表和种子 (植株) 的最短距离, 如多点测试均满足要求, 即可正常施肥作业。

6 结语

化肥深施技术 篇6

1 作业技术特点

(1) 旱田与水田秸秆全量还田的不同之处。水田秸秆还田就是将收割后的麦秸秆均匀铺于田间, 放水浸泡24~36小时以后耕作。被水浸泡后的秸秆变软, 易于和泥土拌合, 并且不易被弯刀勾上来, 作业时靠埋茬耕整机弯刀的旋转和拖拉机前进的复合运动耕翻搅拌泥土和秸秆混合覆埋。但稻秸秆全量还田 (也就是旱田秸秆的全量还田) 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土壤是干的, 没有被水浸泡过的秸秆比较脆且硬, 尤其是稻秸秆较之麦秸秆粗壮, 韧性强, 很难和干的泥土拌合, 所以一般旱田秸秆全量还田使用反转灭茬机。反转灭茬机的刀轴旋转方向与拖拉机的前进方向相反, 当拖拉机带动它前进时, 在旋耕过程中弯刀能将所有秸秆和泥土一块挖起, 并沿着弯刀圆周旋转向后抛去。刀轴旋转一周, 泥土和秸秆有四分之三的拌合空间和时间, 正是这四分之三的拌合空间和时间保证了秸秆覆埋。可是, 由于反转灭茬机负荷大, 故障率高, 作业成本较大, 更主要的是对土壤的湿度要求严格, 当土壤湿度超过25%时就无法使用, 故碰到阴雨天气很容易贻误农时。

(2) 旱田刀轴正转不能覆埋秸秆的原因分析。当刀轴正转弯刀旋切时, 将秸秆和泥土挖起直接向后抛射, 几乎没有拌合的空间和时间, 秸秆和泥块在刀轴和挡土板 (俗称拖板) 极小的空间中迅速落下, 秸秆总是漂浮在泥土上面。目前所有正旋耕作机械在刀轴后面都设有挡土板, 当弯刀把挖出的泥土向后抛射时, 被挡土板挡住并被击碎, 击碎的泥土又被挡土板拖平, 从而保证了碎土率和地表平整度。所以, 挡土板是正旋作业机械必备的装置, 在田间没有秸秆或秸秆很少的情况下作业是很理想的, 但在田间有很多秸秆的情况下, 尤其是水稻田全秸秆还田作业时, 就另当别论了。由于挡土板和刀轴组成狭小的密封空间 (刀轴轴线和挡土板的距离一般为350 mm左右) 使泥土和秸秆无法拌合, 耕作后仍按原来的位置落下, 秸秆总是漂浮在泥土上面。通过观察发现, 如没有挡土板, 当弯刀以很高的线速度将泥块和秸秆向后抛射时, 由于自身质量不同, 落下的距离也就不同。秸秆质量只有几克, 受力后由于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 射不远就会落下, 落下的距离离刀轴中心线0.5~2 m;泥块质量在50 g左右, 受力后, 射得较远才落下, 落下的距离离刀轴中心线3~5 m。当拖拉机带动埋茬耕整施播机前进作业时, 抛射是连续不断的, 瞬时看总是秸秆先落下, 泥块后落下, 后落下来的泥块覆盖在秸秆上, 从而达到秸秆覆埋的目的。同时, 质量大的泥土块总是先落下, 质量轻的泥土块总是后落下, 这就提高了碎土率和地表的平整度。这与水田靠拌合覆埋秸秆的机理是完全不相同的。

(3) 刀轴的转速是保证秸秆覆埋效果的关键。必须把刀轴的速度提高到350 r/min左右, 让一小部分未被及时抛出的泥土和秸秆又被弯刀带动转动360°后再抛出, 使泥块和秸秆进一步分离。一般情况下, 刀轴转速越高, 秸秆覆盖率越高, 但功率消耗也越大。在满足播种的农艺要求 (秸秆覆盖率指标≥75%) 的前提下, 刀轴的转速应该确定在350 r/min左右。

2 作业效果分析

(1) 稻秸秆覆盖率情况。依靠刀轴总成高速正旋转的方法将秸秆和泥土呈抛物状抛射到较远的距离, 由于秸秆先落地, 泥土后落地, 后落地的泥土始终覆盖在先落地的秸秆上, 从而达到全量秸秆覆埋的目的。利用三块导流板限制秸秆和泥土的抛射距离, 方便施肥靴和播种靴的设置, 同时利用抛射的泥土覆盖种子和化肥。稻秸秆植被覆盖率为85%, 碎土率在土块≤4 cm的情况下, 可达到84%, 完全能满足施播作业的农艺要求。

(2) 化肥深施技术分析。施肥靴出口距地表面1~2 cm, 几乎是贴近地表层, 抛射出来的泥覆盖落下的化肥覆盖深度为5~8 cm。由于施肥靴没有入土, 所以不会发生缠草的现象。施肥深度5~8 cm,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8.6%, 保证了化肥的充分利用。

(3) 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分析。依靠降低槽轮的转速与调节槽轮在播种盒内有效长度的方法确定播种量, 播种靴出口距离地表层为5 cm左右, 依靠刀轴所抛射的泥土覆盖, 确保了播深为1~5 cm, 由于播种靴出口不入土, 亦可有效地防止了秸秆缠绕的问题。

(4) 经济效益。该机作业后, 不仅能将稻秸秆全量还田, 而且每亩节省小麦种2 kg、颗粒复合肥8 kg。秸秆全量还田后的田块比之其他田块每亩增收粮食50 kg左右。

化肥深施的好处及方法 篇7

化肥深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肥料集中施于土壤耕作层作物根系附近, 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减少由于施在地表而造成的化肥的损失, 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由于大部分氮肥具有挥发损失的性质, 特别是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等表面撒施极易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因此氮肥的施用应采取深施覆土的方法, 不使肥料露于地表。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 易被土壤固定, 从而降低有效性, 因此宜集中深施。钾肥深施到植物根系也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促进作物吸收。

一、化肥深施的概念

化肥深施是指将化肥定量地施入到地表以下, 作物根系密集的适当部位, 使养分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 减少挥发和淋失, 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节肥增产的目的。

二、化肥深施的好处

应用化肥深施技术, 可以减少化肥的损失, 提高化肥利用率, 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资料, 碳酸氢铵表施5天后, 氮素损失13.8%, 深施入土7厘米, 5天后氮素仅损失0.88%。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试验表明, 碳酸氢铵、尿素深施到地表以下6~10厘米的土层中, 比表面撒施氮肥当季利用率由27%和37%分别提高到58%和50%, 深施比表施利用率相对提高115%和35%。化肥深施可促使根系向下扎, 扩大根系生长量, 增强作物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 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增产作用:深施比表施玉米、小麦可增产15~45千克/亩;棉花 (皮棉) 可增产5~8千克/亩;大豆可增产15~25千克亩。增产幅度在5%~15%之间。

化肥的损失:一方面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 另一方面流失进入地下水中, 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 严重影响人、畜健康。化肥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减少挥发和流失渗漏, 从而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三、化肥深施基本操作

1. 基肥深施。

旱地基肥深施主要同土壤耕翻作业相结合, 一种是先撒肥后耕翻。将固体肥料均匀地撒在地面, 随即耕翻入土, 耕细盖严, 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表面的时间。另一种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 由下一犁的犁垡覆盖。要求施肥深度6~10厘米。

2. 种肥深施。

种肥需要在播种的同时深施, 穴施或条施均可, 一般施于种子侧下方, 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在种与肥之间能形成一定厚度 (一般在5厘米以上) 的土壤隔离层, 既能满足作物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又避免了肥种接触出现的烧种、烧苗现象。种肥用量要少, 应选用物理化学性能比较稳定的肥料品种。注意含氯的化肥一般不宜做种肥。

种肥深施按肥料和种子位置可划分为侧位深施正位深施。侧位深施在种子侧下方3厘米;正位深施在种子正下方3厘米以上, 最好使用施肥播种专用机一次完成两项作业。

3. 追肥深施。

上一篇: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下一篇:高考生物解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