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2024-09-27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精选8篇)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1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且影响美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其术后恢复期短,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本研究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筛选有关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客观评价两种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优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分配隐藏或盲法。如未能找到相关的RCT,则纳入非随机的同期或回顾性对照试验。所有纳入研究例数≥10。

1.2 研究对象

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甲状腺腺瘤、结节性腺肿、腺瘤或腺肿囊性变、腺瘤或腺肿伴囊性变)、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

1.3 诊断标准

病史及体格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经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

1.4 干预措施试验组: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照组:开放性甲状腺手术。

1.5 检测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美容满意度。

1.6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1999-2015年。中文检索词为“甲状腺”、“腔镜”、“开放手术”、“随机对照”、及其同义词;英文检索词为“thyroid”、“endoscope”、“open surgery”、“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同时扩大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杂志、会议论文等资料。

1.7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两位研究者独立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排除不符文献,对可能纳入标准的文献阅读全文,并获得相关信息。如有重复文献,只纳入最新及最全面的。如文献的资料不全,则进一步与该文献研究的作者联系获取相关资料,若最终未获得相关数据,则剔除该文献。最终确定所要纳入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后进行交叉核对,通过分析讨论决定。

1.8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以及其他偏移来源进行分析。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若是二分类变量,则采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若是连续性变量则采用加权均数差值(WMD);各纳入研究结果采用χ2值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当亚组内各研究之间的资料相似性充足时(I2<50%,P>0.1),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反之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如各研究之间无临床同质性时,分别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初步筛选出83篇文献,其中中文65篇,英文18篇。通过进一步地分析评价,最终纳入11篇同期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共计132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试验组662例,对照组664例,且全部为中文。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见表1。

2.2 疗效评价

2.2.1 手术时间

11个研究报道了手术时间,各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98%,P<0.000 01),但并未发现各文献中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99,95%CI:-3.98~23.95,P=0.16),见图1。

2.2.2 术后恢复时间

4个研究报道了手术后恢复时间,各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70%,P=0.02),但并未发现各文献中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2,95%CI:-0.98~-0.26,P=0.0007),表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开放性手术,见图2。

2.2.3手术出血量11个研究均报道了手术出血量情况,各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97%,P<0.000 01),但并未发现各文献中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96,95%CI:-28.88~-17.04,P<0.000 01),表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性手术,见图3。

2.2.4手术引流量8个研究报道了手术引流量情况,各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99%,P<0.000 01),但并未发现各文献中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6.10,95%CI:-5.73~17.92,P=0.31),见图4。

2.2.5 术后并发症7个研究报道了手术引流量情况,各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P=0.57),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24~0.53,P<0.000 01),表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性手术,见图5。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手术治疗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往临床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该手术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容易出血,术后会在颈部留下6~8 cm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美观,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出现,使其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文纳入11篇关于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腔镜甲状腺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比较的临床对照试验,均为回顾性分析,但纳入文献质量尚可,因为外科手术的特点,所有研究均为采用双盲法。本篇Meta分析通过对多中心试验研究结果分析显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式手术,但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更复杂,手术操作较多;而在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均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此外,由于医疗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原因,设计和实施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较为困难,因此本研究仅纳入了1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且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因此期待未来研究中,开展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标化手术方式,统计测量指标,这样才能得到更为可靠地结论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总之,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不仅在美容方面效果好,而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2

【关键词】 高龄 胆囊炎 围手术期 预见性护理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69-01

胆囊炎,主要指的是患者由于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性感染导致胆囊部位出现的一系列炎症病变。胆囊炎的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病症类型主要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引起胆囊炎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不卫生,情绪失调,免疫力下降以及肠道寄生虫病等。本文选择自2008年09月~2013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胆囊炎患者9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平均的两组,并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比较、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况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自2008年09月~2013年05月时间内,收治过的胆囊炎高龄患者中的90例。患者年龄基本在62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8±4.49岁;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48例。随机将90例高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基本在62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2±3.52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5例。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基本在64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34±4.15岁;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全部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1.2.2 术前准备:高龄胆囊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程度较为严重,且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对手术的耐受性偏差,合并症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术前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有:常规性术前检查,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吸氧治疗,抗休克治疗,抗生素抗炎治疗,构建静脉通路等等,并叮嘱患者自入院开始进行完全的禁食。此外,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科学的实施术前灌肠,胃管置入,导尿管置入等预备工作。并严格备皮准备工作,以避免或降低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手术区需要以备皮器进行备皮处理。通过上下两排刀头,贴近患者皮肤的一排不运动,上排快速运动,对手术区毛发进行快速剪切。避免对表皮造成伤害,同时也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患者行胆囊手术前30min时间内,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达力欣1.5g剂量。

1.2.3 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往往由于对手术治疗的恐惧以及顾忌到患者的年龄、病重情况、预后等因素,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而是选择保守治疗,这样就容易造成对患者病情的延误,从而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和生理痛苦。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的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的对他们讲解胆囊炎的疾病危害以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作用,并通过一些手术成功病例,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4 术后护理:由于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因此,医护人员要在术后对其进行常规麻醉后的护理,并进行常规的腹部外科手术后护理。要对患者术后的病情、体征、症状等情况进行密切的临床检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电监护。具体监测护理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以及胃肠减压管、呼吸道、胆道、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的通畅状况。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呈现平稳趋势,并完全恢复清醒意识后,可以将其体位由平卧改为半坐卧,并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辅助下,进行早期的恢复性训练,从而尽量避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针对患者实际需要,对其使用止痛针或镇痛泵进行止痛。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两组胆囊炎高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当P<0.05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4.44%(38/45),其中,治愈患者19例(约占42.22%),显效患者14例(约占31.11%),有效患者5例(约占11.11%),无效患者7例(约占15.5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44/45),其中,治愈患者23例(约占51.11%),显效患者15例(约占33.33%),有效患者6例(约占13.33%),无效患者1例(约占2.2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龄胆囊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合并症的发病率较高,在护理治疗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手术治疗要求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全程的观察、监测和护理,以确保手術治疗的成功。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本次抽取的90例高龄胆囊炎患者中,其围手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效果(97.78%)以及术后并发症(17.78%)方面均要好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者(对照组)(84.44%,46.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当在高龄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广泛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敬贫.高龄患者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04):764-765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组) 56例, 其中男29例, 女27例, 年龄27~49岁, 平均年龄 (35.54±5.3) 岁;对照组 (开放手术组) 54例, 其中男28例, 女26例, 年龄25~48岁, 平均年龄 (36.54±3.4) 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等指标在治疗起始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术前行插管全麻, 呈仰卧位, 取胸骨切迹下10cm处, 行一弧形的切口约2cm, 然后剥离皮瓣, 在颈阔肌和颈深筋膜之间, 纵向切开一条白线约3cm, 分离甲状腺层次, 创立操作空间选取专制的拉钩进行提吊, 暴露甲状腺结节, 然后置入5mm的腔镜镜头和超声刀, 将甲状腺结节切除, 术中对于血管的处理采取分凝断法, 术后留置橡皮条引流管1根[2]。对照组:患者术前行插管全麻, 呈仰卧位, 于颈前胸骨颈静脉切迹的位置取5~8cm的切口, 予以切除, 术后留置引流管1枚。

1.3 术后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 对于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1) 显效:症状完全改善。 (2) 有效:症状较前有所减轻。 (3) 无效:症状未得到控制, 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例对切口的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中手术时间 (49.87±5.6) min, 出血量 (17.56±3.4) ml, 创面引流量 (21.25±8.3) ml, 住院时间 (5.0±0.5) d, 并发症发生率5.1%, 切口满意度97.2%;对照组手术时间 (162.54±3.5) min, 出血量 (82.12±2.1) ml, 创面引流量 (59.25±6.7) ml, 住院时间 (16.0±0.9) d, 并发症发生率11.2%, 切口满意度35.5%, 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术式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显效31例, 有效21例, 无效4例;对照组中显效26例, 有效19例, 无效9例, 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腹腔镜组中转开放式组 结合本文显示其中腹腔镜组有2例因术中难以确定病灶位置, 中转开放式手术, 经对症处置后均好转出院。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也由原有的传统开放式手术, 发展到现在新兴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HUSCHER于1997首先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案例, 从此腔镜甲状腺手术步入人们的视野[3]。随着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已经被广泛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 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4]: (1) 将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切口范围减小, 创伤小。 (2) 手术的操作空间大。 (3) 因为是在胸骨下10cm进行手术切口操作, 长度约2cm, 所以与传统相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4) 术后创面引流量少、恢复时间短、患者对于切口满意度高及复发率少等特点。

但是相关研究表明[4]腔镜手术存在弊端, 总结以下几点: (1) 腔镜手术缺乏了传统开放式手术的直观性、触觉感, 对于不能熟练掌握解剖结构的医生, 很容易混淆, 难以确定病灶的部位和性质, 所以在术中难以确认病灶部位的情况下可以中转开放式手术继续进行, 以免延误治疗, 因此对于腹腔镜技术要严格要求医生具有较高的熟练度及解剖知识, 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培训, 较难广泛的在临床上开展应用。 (2) 腔镜手术需要注入CO2, 但是这样就难免会引起皮下气肿、酸碱平衡紊乱、颅内压增高等相关并发症, 故在操作时最好在分离颈阔肌与带状肌时, 再注入少量气体, 或者如Yeung[5]等研究表明:在术中最好严格的控制灌注压力, 维持在1.07kPa以下, 这样可以避免气体注入并发症的发生。 (3) 由于腔镜治疗所需的设备较贵, 所以对于手术的费用较高, 对于部分患者一时还难以适应。

结合本临床分析: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 其具备切口小、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组) 56例, 对照组 (开放手术组) 54例, 术后观察两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以及临床效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 (49.87±5.6) min, 出血量 (17.56±3.4) ml, 创面引流量 (21.25±8.3) ml, 住院时间 (5.0±0.5) d, 并发症5.1%, 切口满意度97.2%, 临床有效率92.9%;对照组手术时间 (162.54±3.5) min, 出血量 (82.12±2.1) ml, 创面引流量 (59.25±6.7) ml, 住院时间 (16.0±0.9) d, 并发症11.2%, 切口满意度35.5%, 临床有效率83.3%;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 具备切口小、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 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开放手术,甲状腺结节

参考文献

[1]潘峻, 昊浩荣.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8 (4) :669-670.

[2]田霖, 冯建军.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 13 (3) :196-197.

[3]谭宗池, 张兴, 李锋, 等.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J) .右江医学, 2006, 34 (1) :49-50.

[4]林宏福, 王存川.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J) .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4 (5) :552-555.

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的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实施前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21例, 均为女性, 年龄19岁~56岁, 平均36.3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 甲状腺腺瘤15例;施行双侧甲状腺肿瘤切除8例, 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13例;2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住院时间4 d~7 d, 平均4.7 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向病人介绍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的特点、手术过程及优点, 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 用疏导法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避免对病人有不良刺激的语言, 多关心、安慰病人。另外, 应告知病人大致的手术费用及中转手术、术后复发的可能, 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1.2 术前准备

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体格检查, 同时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心电图、喉镜检查、彩超等, 尽量排除恶性病变及肿块较大者。手术前1 d去除手术区的毛发, 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术前晚进半流质饮食, 晚12:00后禁食, 术前6 h禁饮。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保持充分的氧气吸入。术后吸氧可提高氧分压, 因为在制作皮下操作间隙时, 注入了大量的CO2气体, 过高的压力可引起颈部纵膈气肿或高碳酸血症[2]。吸氧可加速CO2排出, 防止CO2积聚皮下。病人全身麻醉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以利引流和呼吸。病人返回病房,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0 min~6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各1次, 连续监测12 h, 以便早期发现有无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流量吸氧3 L/min。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经常挤捏, 防止扭曲、受压或血块堵塞, 确保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注意观察颈胸部皮下有无积液、积气, 少量的皮下积液、积气无需处理, 多能自行吸收, 明显的皮下积液、积气可穿刺抽吸。本组有1例病人术后第1天出现皮下积液, 经穿刺抽液, 抗感染治疗, 住院7 d治愈出院。此手术术后疼痛一般可耐受, 无需特殊处理。疼痛明显可用镇痛剂, 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如术后8 h无恶心呕吐可进温凉流质饮食, 术后第2天开始进半流质饮食。

2.2.2 并发症护理

2.2.2. 1 呼吸困难和窒息

常见原因为术后血肿压迫气管、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操作或气管插管引起的喉头水肿等。术后给病人吸氧, 床头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 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 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2.2.2. 2 术后出血

多发生在术后24 h~48 h, 尤以24 h内为多, 临床上表现为气促、皮下淤血、颈部肿胀, 严重者血肿压迫气管而引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等甚至窒息。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如敞开创口, 剪开缝线, 清除血块等。

2.2.2. 3 喉返神经损伤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出现声音嘶哑,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严重呼吸困难, 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可与病人交流,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和发音无力, 对已有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人应认真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并适当应用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 结合理疗针灸, 促进恢复。

2.2.2. 4 喉上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损伤可致喉部黏膜感觉丧失, 病人失去喉部的吞咽反射, 进食时特别饮水时易发生呛咳、误咽, 应关心病人饮食, 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进半流质、半固体饮食, 避免快速吞咽。

2.2.2. 5 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与气体压力、手术时间长短、有无皮下气肿等有关。赵建华[3]认为, 5mmHg (1 mmHg=0.133 kPa) 的压力即可维持外科操作。我院采用降低手术中CO2灌注力, 缩短手术时间的方法, 有效预防了此并发症。

3 小结

微创外科治疗甲状腺肿瘤具有创伤小、颈部无瘢痕、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 与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有同样的优点, 越来越多的病人要求不但要治病还要美观。因此, 开展微创技术治疗颈部疾病是值得提倡的。所以, 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的观察及护理, 以能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内镜,护理

参考文献

[1]仇明.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1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2) :127.

[2]周丁华, 黎介寿, 李宁, 等.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03, 9 (6) :42-43.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例,女性79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6.4±9.8)岁,术后病理报告显示:甲状腺腺瘤12例、原发性甲亢22例、结节性甲状腺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颈丛外麻醉,待麻醉成功后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放置乳胶管引流。

1.2.2 治疗组

本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亚基蓝标志处3个操作孔以及胸壁皮下造空区域,将5~10滴0.1%肾上腺素加入250m L生理盐水中,在此区域进行皮下注射,预防创面渗血,腹腔镜孔选择与两乳之间,操作孔位于双乳的边缘。切开1.5cm镜孔皮肤,使用皮下扩张器在胸壁深筋膜层建立隧道,暴露一定空间之后,将镜鞘植入后注入CO2,在腹腔镜下将操作和辅助鞘置入。使用超声刀沿着筋膜下和颈阔肌下间隙分离,直到甲状腺上缘,外到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将颈白线切开,将颈前肌群牵开,分离解剖甲状腺,暴露甲状腺腺体。对于不易显露的腺体患者,则使用带线颈外角针穿过皮肤进行缝合将颈前肌群提吊便于术中操作。将镜孔取出的标本立即放入标本袋送检,彻底止血后缝合腺体、颈白线、颈前肌群,置入多孔细乳胶管进行引流并固定牢靠。胸前壁皮下隧道使用砂压6~12h。患者术后引流量<5m L时将引流管拔出。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术后镇痛药需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有效且安全,技术性极强的手术治疗方法,在术中建立手术空间时一定要在正确的层面进行操作,在对甲状腺腺体切除时一定要严密控制出血以及避免对邻近器官的损伤,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甲状腺腹腔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并非固定,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逐渐积累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进,适应证的范围也逐渐扩大[2]。

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适应证[3]为:甲状腺囊性结节直径可>6cm,实质性但结节最大直径≤6cm;肿大的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甲亢;无淋巴转移、局部侵润的恶性低度甲状腺癌。其禁忌证[4]为:颈部有手术史;甲状腺囊肿较大;恶性肿瘤局部侵润;淋巴转移的恶性肿瘤;颈部放疗史以及甲亢和甲状腺炎等为相对禁忌证。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操作空间较小,病灶不能通过触觉进行探寻,极难根据腺体的硬度来判断是否为正常腺体或者腺瘤。由此,其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和病例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5]。临床采用常规以及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均为安全治疗方式,但是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是比较轻微,治疗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吼上以及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主要为出血。腹腔镜下手术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多于治疗组,治疗组术后镇痛药需求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笔者认为:临床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可行性高、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美容、降低疼痛、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伟汉.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45-247.

[2]赖添武,莫志和,刘东波,等.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1-42.

[3]毛忠琦,徐露,周晓俊,等.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2,38(1):93-94.

[4]李卫东,李升,李晨,等.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2,7(4):378-380.

[5]赵振春,王建.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5):50-51.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6

关键词:甲状腺肿物,微型腔镜下切除术,护理

甲状腺肿物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 传统手术在患者颈部做切口手术, 术后, 患者的颈部会留下大面积的手术瘢痕,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颈部美观。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腔镜应用于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治疗是在患者胸部乳沟和乳晕的上缘选择切口, 离患者颈部暴露出的部位较远, 而且切口小, 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1]。本次研究中,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甲状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甲状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49例;患者年龄13~55岁, 平均年龄 (33.2±2.5) 岁;有15例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有1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有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性腺瘤结节, 有19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 有5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 有2例为甲状腺头状癌;肿物直径为0.6~7.0 cm, 平均直径为 (2.5±1.6) cm;住院时间为4~7 d, 平均住院时间 (5.1±1.0) d。

1.2 方法:

61例患者均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 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术前护理。术前, 患者对手术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相关知识, 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 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 甲亢患者要对基础代谢进行监测, 精神过于紧张或失眠的患者可以选择安眠药物稳定情绪。本次研究选择的61例研究对象中, 有2例患者由于精神过于紧张出现失眠, 应用药物治疗后, 症状得到了缓解。做好备皮准备, 术前晚禁食水[2]。 (2) 术后护理。术后为患者做好气管切开包及吸氧等护理, 监测患者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指征变化, 指导患者饮食, 要少食多餐, 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患者并发症护理, 包括出血护理, 由于术后患者皮损创面大, 容易发生出血, 临床症状表现出颈围增大或皮下瘀血等, 严重时, 患者还会发生压迫症状, 窒息等。术后, 要给予患者止血药物, 注意引流管引流是否正常, 观察引流液颜色和性状、数量等。神经损伤护理:甲状腺组织结构复杂, 如果神经被误伤也会发生并发症, 例如:当喉上神经受到损伤后, 患者会发生呛咳, 甲状旁腺受到损伤, 患者会发生抽搐等。本次研究出现1例声嘶, 经护理人员细心护理3个月, 症状消失。喉头水肿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选择半卧位, 保持低流量的吸氧, 全麻患者可以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对痰液进行稀释, 以此减轻喉头水肿症状。还要注意伤口感染、高碳酸血症、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颈胸皮肤紧迫、睑结膜干涩肿痛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以通过减少手术时间、自行缓解等方式完成护理。本次研究中发生10例双睑结膜干涩、肿痛, 手术前后可以给患者使用红霉素眼膏进行有效的预防[3]。 (3) 出院健康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开朗的心情, 忌精神过度紧张,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严禁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 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如烟、酒、咖啡等。甲状腺功能出现亢进或者甲状腺癌患者要注意增加营养, 尽量多食用一些高热量和高蛋白质的食物,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新鲜的蔬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出院后,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1个月内要忌食用含碘过于丰富食物与药物。患者出院以后要定期回到医院进行复查, 若发生进食呛咳或声嘶等症状, 要及时就诊咨询医师。

2 结果

61例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 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肿瘤未复发, 术后严重并发症0例。

3 讨论

甲状腺肿物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具有美容效果理想, 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等优势, 得到了女性患者的一致好评[4]。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护理措施上也和传统手术护理不同, 在护理上更注重对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工作, 术后护理观察等内容, 腔镜手术后, 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液变化。随着微型腔镜手术水平的进步与完善, 护理措施也会进一步完善, 成为更多甲状腺肿物患者的术型选择。总之, 甲状腺肿物患者选择微型腔镜下切除术配合干预护理措施, 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军.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研究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 15 (5) :397-399.

[2]魏文波, 廖康雄, 谢容明, 等.双侧甲状腺良性肿物行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8) :1216-1218.

[3]鲁瑶, 黄林平, 路夷平, 等.经胸乳途径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 (7) :601-602.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肿物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5岁;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腺瘤2例,原发性甲亢6例。对照组(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1~51岁,中位年龄36岁;术后病理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甲状腺腺瘤2例,原发性甲亢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者站在患者两腿之间。亚甲蓝标出3个操作孔的位置及胸壁皮下造空间区域,用0.1%肾上腺素5~10滴加人生理盐水250 m L,在该区域皮下注射,以预防创面的渗血。镜孔选择在两乳中间,操作孔在左、右乳晕边缘。切开镜孔皮肤1.5 cm,用皮下扩张器在胸壁深筋膜层建立隧道,暴露一定空间后,置入镜鞘注入CO2气体,腔镜下置入操作鞘和辅助鞘。用超声刀沿筋膜下及颈阔肌下间隙分离,上至甲状腺上缘,外至胸锁乳突肌内缘。切开颈白线,牵开颈前肌群,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分离解剖甲状腺,暴露出甲状腺腺体。如腺体不易显露,在颈外角针带线穿过皮肤缝合提吊颈前肌群以便手术操作。切除标本装入袋内自镜孔取出,仔细止血后缝合甲状腺腺体、颈前肌群和颈白线,置多孔细乳胶管引流并给予固定。胸前壁皮下隧道处砂袋压迫6~12 h。术后引流量少于5 m L后拔出。对照组在颈丛外麻醉下实施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根据情况放置乳胶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的比例、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术后用镇痛药比例、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活动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结果为(43.6±21.2)m L;而对照组的出血量为(120.3±58.8)m L,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活动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费用、术后用镇痛药比例、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有极佳美容效果。术后颈部麻木不适感轻,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但费用较高,可根据患者需要选用[1]。

王贤柱等[2]研究表明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的、技巧性很强的手术方法,在建立手术空间时一定要在正确的层面进行,在切除甲状腺时要注意控制好出血和避免损伤邻近器官,同时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验积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适应证范围正逐步扩大。王存川等[3]认为其适应证为(1)甲状腺实质性单结节,最大直径≤6 cm,囊性结节直径可以超过6 cm;(2)肿大的原发或继发性甲亢;(3)无淋巴结转移、无局部侵犯的低度恶性甲状腺癌。禁忌证是:(1)有颈部手术史;(2)较大的甲状腺肿;(3)有局部浸润的恶性肿瘤;(4)有淋巴转移的恶性肿瘤。有颈部放疗史、甲亢和甲状腺炎为相对禁忌证。

由于手术的操作空间较小,而且不能用触觉来寻找病灶,也不易根据甲状腺的硬度来判断其是正常腺体或腺瘤。故其安全性和可行性依赖于严格而准确的病例选择。

郑民华等[4]研究表明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常规甲状腺手术同样安全,但也有一些并发症。腔镜甲状腺手术除可能发生如常规手术一样的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等)外,尚可能发生皮瓣坏死、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及高碳酸血症等。

有研究表明颈丛麻醉加局麻可以作为腔镜甲状腺手术麻醉方式;采用经胸壁径路及合适长度的皮下隧道(12 cm左右)有利于简化手术操作;电刀和超声刀的配合使用可缩短手术时间[5,6]。有研究表明腔镜甲状腺手术中使用改良后的输卵管拉勾,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较少[7,8]。1998年5月电脑遥控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首次在巴黎获得成功,标志着微创外科进入了新时代[9],微创外科的前景充满了生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容、疼痛轻和出血少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新江,蒋斌.单侧甲状腺良性疾患经胸骨前径路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6):468-469.

[2]王贤柱,陈昭明,赖奕辉,等.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经验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7):138-140.

[3]王存川,吴东波,陈鋆,等.150例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1):50-52.

[4]郑民华,王明亮.甲状腺疾病的内镜手术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3):189-190.

[5]范林军,姜军,杨新华,等.经胸壁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技术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81-484.

[6]靳小建.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和进展[J].微创医学,2010,5(2):156-158.

[7]邓江波,王楚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23例经验[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40-41.

[8]李秀文.改良后的输卵管拉勾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167.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129例, 女99例, 男30例, 年龄16~59岁, 平均35.4岁, 病程1~21年, 平均2.5年。均行甲状腺切除术, 腺癌腺叶切除+颈部淋巴清扫术20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1例, 其中术中大出血、中转开放1例, 切口出血2例;皮下气肿2例;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1例;呼吸困难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甲状腺危象1例;胸前皮肤红肿、瘀斑2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

2 术后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患者, 在手术当天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生命征情况, 如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变化, 术后24 h内必需每2小时测呼吸、脉搏、血压、体温1次, 做好记录并绘制成曲线。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一旦发现脉率过快, 可用利血平肌注;术后6 h患者应采用半坐卧位, 利于呼吸及内引流切口积液、积血;尽早帮助患者咳出痰液,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尽早了解患者有无声音嘶哑、音调变化及饮水呛咳等情况, 及早发现异常并通知医师。

3 术后饮食护理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可避免切断颈部的皮神经, 因此术后患者很少会发生颈部感觉的减退或者异常, 并可最大范围地降低颈部吞咽不适等感觉[1]。患者在术后6 h均可以给予流质膳食, 为了避免食物过热导致颈部血管的扩张, 加重渗出, 建议先给冷饮食;如无不适, 次日改为温冷半流质饮食[2]。

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1 创口引流管及伤口敷料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于颈部或胸壁留置细创口引流管一根, 连接50 m L负压引流球;正常引流量少于15 m L/h, 24 h内不超过100 m L。如颈部积血、积液引流不畅, 可直接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因此在引流管护理中必须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的变化, 如突发的鲜红液体流出, 应考虑术后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创口小, 且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可凝固性切除3 mm以下的小血管, 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较传统手术低[3]。本组129例手术中未出现术后出血情况。术中大出血有1例;因止血困难行中转手术;引流管应妥善固定, 防止滑脱, 并交代家属每天不定时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 防止堵塞。术后3 d当引流量少于10 m L/24 h左右, 可考虑拔管。

4.2 皮下气肿

由于腔镜手术是利用CO2灌注组织间隙维持空腔进行操作, 如切口控制不当或者CO2灌注压力过大, 部分患者可因CO2渗透入皮下疏松组织, 出现肩周、背部疼痛及皮下气肿, 严重的可造成纵隔气胸, 导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4]。一般小范围内的皮下气肿, 术后均能自行吸收, 无需特殊处理。如有大量积气或者伴有明显症状, 可排气治疗。CO2弥散入血有可能导致高碳酸血症。术后患者常规予吸氧6 h, 促进吸收及排除CO2。本组出现2例皮下气肿, 无明显临床症状, 2 d后均自行吸收。

4.3 喉返神经损伤

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腔镜下甲状腺切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约为1%~3%[5]。本组研究中出现1例术后第1天发现声音嘶哑, 在出院时声音恢复正常。喉上神经的损伤通常是在术中分离游离甲状腺下级时发生;如果只损伤一侧, 可引起声音嘶哑, 术后可由健侧代偿而恢复正常发音;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较少见, 视其损伤全支、前支或者后支等不同平面。可导致失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若术中损伤, 可立即出现症状;术后因血肿压迫等损伤引起, 则在术后数日才有症状出现;经治疗, 一般3~6个月均可恢复;本组出现1例术后血肿压迫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给予营养神经恢复的药物如维生素B1、B6、B12等后, 出院时恢复正常。

4.4 喉上神经损伤

多在处理甲状腺上级时发生, 分内 (感觉支) 、外 (运动支) , 内支损伤可导致感觉丧失, 引起进食或饮水时呛咳, 外支损伤可引起声带松弛, 音调降低,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6];虽然常规术后6 h方才可进食, 但为了检查是否有感觉支的损伤, 一般嘱患者提前饮少量水, 观察是否有呛咳。本组研究中未出现喉上神经损伤。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时采用气管内全麻, 术中无法通过测试患者的发音、吞咽等了解神经有无损伤;因此, 术后早期观察患者说话、发音、饮水情况就变得尤为重要。

4.5 甲状旁腺损伤

术中损伤甲状旁腺或者血液供给受累导致血钙降低、手足抽搐、喉痉挛等并发症, 当血钙浓度低于2.0 mmol/L以下时, 多在术后1~3 d出现抽搐;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面、口唇周围和手足部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更为严重者则有面肌和手足部疼痛及持续性的痉挛;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喉或膈肌痉挛导致死亡;常规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即可使症状好转。2~3周后未损伤甲状旁腺代偿性增大, 症状便可消失[7]。本组研究中出现1例甲状旁腺损伤后出现手足麻木;术后1个月随访, 症状消失。

4.6 甲状腺危象

是甲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危象的发生一般与术前准备不足, 甲亢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危象时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 (>39℃) , 脉率大于120次/min, 且出现血压升高伴脉压差大于4 k Pa。同时有大汗淋漓、烦躁、呕吐、水泻、谵妄或昏迷。多发生在术后12~36 h内, 所以术后患者应常规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各项指标, 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治疗包括: (1)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利血平1~2 mg肌注或胍乙啶10~20 mg口服, 还可用普萘诺尔5 mg加5%~10%葡萄糖溶液100 m L静滴; (2) 碘剂:口服复方碘化钾3~5 m L; (3) 氢化可的松:200~400 mg/d, 分次静滴; (4) 镇静剂:苯巴比妥钠100 mg肌注, 3~4次/d; (5) 降温冬眠疗法及吸氧; (6) 伴有心力衰竭者可加用洋地黄制剂[8]。本组出现1例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经过治疗后好转, 未出现进一步恶化。

4.7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甲状腺术后最常见和最危急的并发症, 多于术后48 h内发生, 常见原因有出血、喉头水肿压迫、痰液阻塞、气管塌陷等。这种情况多由术中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结扎线滑脱致切口内出血导致。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床边应常规备有气管切开包。临床数据显示, 术后100 m L的积血即可压迫气管, 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多鼓励患者咳痰, 并给予沐舒坦雾化及静滴等治疗, 以便稀释痰液易于咳出。若患者持续呼吸困难加重则需行气管切开、吸氧, 进一步止血等处理。由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术中冲洗导致引流液较多, 通常颜色为淡红色。若忽然发现引流液量突然增多、颜色变深、颈部迅速膨大, 患者出现烦躁、发绀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如患者胸部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观察绷带有无过紧、影响呼吸, 并向家属强调不可自行松开。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此并发症。

4.8 其他并发症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需要在腋窝或者乳晕处皮下分离出一个潜在的空间, 手术时损伤皮下脂肪层、皮下小血管或真皮层;可能导致胸前皮肤红肿或者瘀斑的出现;术中应小心仔细操作、动作要轻柔;术后患者若颈胸前区皮肤发现瘀斑、积液等, 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一般皮下皮肤红肿、瘀斑术后1个月内可自行消失, 本组出现2例胸前皮肤红肿及瘀斑。

5 小结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Miccoli术式) 是由意大利医生Miccoli于1997年首先提出, 后经过国内外专家的技术改进, 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多重优势的微创外科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美容、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同时对于体态美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 也是当今最为理想的选择, 达到裸露的颈部无任何手术瘢痕, 故可称为“甲状腺美容手术”。由于此项技术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在一般的基层医院还未得到全面的普及, 大多数患者对此并无十分的了解, 对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持有顾虑及怀疑的态度。随着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一方面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对新的医疗技术仍然是个盲区, 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 他们对这种手术方式仍未全然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对手术安全性的担忧仍然要高于对切口美容的追求;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护理工作人员, 应该与时俱进, 全面充分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 熟练全面掌握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关键, 在保证每位患者安全、顺利治愈出院的同时, 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对本院近两年内129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29例患者术中大出血、中转开放1例, 切口出血2例;皮下气肿2例;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1例;呼吸困难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甲状腺危象1例;胸前皮肤红肿、瘀斑2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并不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由于术后无明显的伤口, 因此对护士提出了更高及更严格的要求, 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最大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后的危害, 有效配合医师开展新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微创,护理,并发症,甲状腺全切除术

参考文献

[1]李峰, 张福维, 陈凤坤, 等.迷你腔镜甲状腺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 2006, 12 (10) :1084-1085, 1088.

[2]Watcha M F, White P F.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Itsetiolog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J].Anesthesiology, 1992, 77 (1) :162-184.

[3]贺金云.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现状及前景[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2, 7 (1) :59.

[4]王存川, 吴东波, 陈婆, 等.150例经乳晕人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03, 9 (l1) , 5于52.

[5]赵东红.甲状腺手术中有选择性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J].吉林医学, 2011, 32 (33) :7097-7098.

[6]郭文斌, 孙一云, 章建全.甲状腺肿物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 19 (11) :1238-1241.

[7]王伟, 陈德兴, 董加纯, 等.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 (2) :169-170.

上一篇:医药数理统计课程改革下一篇:化肥深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