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的影响

2024-11-06

对环境的影响(精选12篇)

对环境的影响 篇1

一、简述

一般意义上来讲,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环境的特点:

1、广泛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的系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

2、动态性

环境的动态性是由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各个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其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3、特定性

政治教育环境非常广泛,包括多种多样的因素。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进行的,人也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的,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多的受到这一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可创性

可创性主要是从人的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说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环境对教育对象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环境的内涵以及特征

1、自然环境的定义

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2、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环境对人群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能或不易改变的,即使某些条件得以改变,也不能使短期发生变化。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

三、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身体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身体发展有着不可改变的影响。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青年学生,大多是居住在远离发达中心城市的山区、牧区和边区。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在这些地区青年学生的生长发育所特有的属性。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和2005年,西部地区的学生发育水平与地理环境因素中的地球纬度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6项气候因素中的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呈中度以上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年降量平均相对湿度呈中度以上显著负相关,各项气候因素中以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的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日照时间长、一定范围内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的地区,青年学生的发育状况相应较好。

2、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个性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我国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北方气候干燥,多平原、山川。长期生活在北方的青年姑娘一般具有大方、开朗、坚强和吃苦耐劳等性格特征。南方气候温和湿润,多河流。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姑娘一般具有温柔、活泼和灵巧等性格特征。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艺术创作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艺术创作也有着影响,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谋求生存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艺术美的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美的标准内容也不同。这种差异一部分源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艺术家的感觉能力,表现手法和哲学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特色。例如在音乐方面,北方的陕北地区处在黄土高原,慢慢黄天,辽阔空旷,人烟稀少,资源缺乏,人们在生活之余,就出现了相隔很远的放声高歌,这一个民俗所以长时间在音乐艺术方面形成像信天游、秦腔这样高亢奔放的曲调;像江南一带,鱼米之乡,温和的气候,环境非常优越,人们不必为生存条件而担忧,出来的音乐风格就比较靠近优雅的小调,体现并传承着“软、糯、甜、媚”的语风。江南民歌的温柔娴静、婉约轻扬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内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十分丰富,而且常用唱民歌这一方式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旋律一般来说较简单易唱,常借助于歌舞形式来描述剧情,其中云南民歌流传最广。同样的,在文学创作上,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影响,江南一带多表现为阴柔婉约的风格而在北方则更多的表现出一种豪放快意的方式;在古典建筑的方面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江南水乡的建筑艺术更多的是凸显小巧玲珑反观北方的建筑艺术却是彰显一种大气和尊贵。

4、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心情和思想品德的影响

自然环境有包括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等,有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这样的乐景,也有着“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哀景,但是不管乐景还是哀景都是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的。良好的自然景色会使青年学生心情瞬间变得顺畅,一切的压力、一切的不如意在面对着连绵起伏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湖水、浩瀚无际的大漠,雄壮巍峨的长城的时候,全部都在顷刻间无影无踪了,也即是我们平时所谓“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境”。同时这也是我们思政政治教育学原理上说的良好的环境具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反观一个心情比较压抑、生活种种不如意的情况下时,看到的萧瑟的秋风、枯藤的老树以及残花飘零,自主不自主会更加使自己的心情沉重、心情压抑,即使一个拥有好心情的人面对此景色,恐怕也会有所变糟。所以糟糕的景色也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影响和熏陶。

四、总结

通过分析和综合,了解了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不可能有很大改变的,它对青年学生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尽管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性的,但是仍然具有一定影响,我们应该去选择自然环境对我们思想品德有利的方面去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甚至可以去创造某些新的环境。

摘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自然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青年学生

对环境的影响 篇2

金湾小林中学

健康教育教案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首先使学生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使学生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体健康与环境之间存在 着哪些密切的关系.环境是通过哪些环节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着哪些密切的关系.环境是通过哪些环节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些环境对健康有 那些环境对健康不利.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锻炼的注意事项.利,那些环境对健康不利.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锻炼的注意事项.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环境作为切入点,讲述好大气,水体,土壤, 重点;了解环境作为切入点,讲述好大气,水体,土壤,噪音等环境 难点;体育锻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注意冷,热环境的体育锻炼, 难点;体育锻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注意冷,热环境的体育锻炼,预防环境污染如何 从自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做起.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一),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切联系实 切联系实际(二),切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 1, 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可以分为原生环 境与次生环境;社会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境与次生环境;社会环境又称物质环境)环境与健康.(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噪声的污染,.(大气的污染 2, 环境与健康.(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噪声的污染,社会环境的 污染)污染)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注意自身防护).(控制污染源 3, 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注意自身防护)热环境中的体育锻炼.4, 热环境中的体育锻炼.冷环境中的体育锻炼.5, 冷环境中的体育锻炼.锻炼与空气污染.6, 锻炼与空气污染.教学注意事项] [教学注意事项] 1,际的教学当中,我们的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生的 ,际的教学当中,我们的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生的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有赖于正确的教学思想,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有赖于正确的教学思想,社会力量等方面 的大力支持方可有较好的效果,这时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首先认清形式,转变观念, 的大力支持方可有较好的效果,这时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首先认清形式,转变观念,根据 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 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 心理素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质,心理素质,人生

探析环境对壁画的影响 篇3

装饰画家库马拉斯瓦特对壁画艺术形式曾说过,“壁画适合于某一时代、某一地方、某一情景的特征”。因此,一副为人们所赞同的壁画,其在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与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相互补充和呼应的。而当今一些壁画创作,有的让人感觉与环境格格不入,有的让人看了徒然扎眼,有的显得毫无生气......,其创作都没能很好的融入周围的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这也就更谈不上衬托环境,引导民众审美意识等等功能了。由此,笔者在搜集整理了诸多资料后,对壁画所受诸多环境的影响,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壁画受所处时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人是壁画创作、欣赏、评价的主体,当代人的意识形态、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决定了当代壁画的形态,决定了壁画艺术形式为人和社会的需求服务。”因此,好的壁画首先应符合特定环境中民众的审美需求。 “人类的审美活动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美首先来源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或事物(壁画),但它又与主体(人)的审美需要、审美心境相联系,是两者结合统一的产物,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心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就一个时代而言,虽然民众可能在社会地位、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和年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导致审美水平上多少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她)们对于美总有一种共同的认知,这种认知是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并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就犹如在看到,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中国盛唐时的“飞天”,西方中世纪前后出现的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壁画、马赛克壁画、玻璃镶嵌画等众多辉煌杰出的作品时,民众总能通过作品就判断出该壁画是出自哪一时期,学者常常通过不同时期的壁画去了解当时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等等信息。

受地域和当地民俗的影响

就不同的地域而言,由于其各地的文化特色,不同人们存在有着不同的审美倾向,由此壁画中所反映出的题材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真正能得到公众认可的壁画创作都较好的展现了该地域的经济、文化特色,而只有这样壁画才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的环境中。就如,新疆和内地的“文化墙”在表现同一主题时,其中的人物、人们起居刻画和背景环境等表现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关注地域文化区别的同时,应注意到地域性与民俗性是时常交互在一起的,不同的地域体现着不同的民俗,同时同一地域中不同民族也存在着不同的民俗,由此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中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面貌。因此,一副合格的壁画创作应符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民俗性特色,应迎合当地不同群体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创作出和谐的壁画艺术特色。

受具体建筑结构的影响

壁画是受其构建的具体建筑结构制约的。具体的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构图都有着较为具体的限制。在古代,石窟壁画、墓室壁画、寺庙壁画都展示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墓室壁画要求壁画的主要内容能再现主人的生平事迹,壁画的造型要生动,内容要具有生活化;同时墓室的环境决定了壁画在色彩选取上应以淡雅为主,尽可能少的出现鲜亮的颜色。而石窟和寺庙壁画由于其主体特征,也决定了其材料和色彩上的选用,而在构图上也是要求与具体建筑结构相适应。

在当代,随着建筑结构的更加复杂,功用的不断增加,对壁画形式的要求也更为多样。像飞机场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枢纽,人口流动量大,其壁画的内容应尽可能的展现城市和地区的特色,因此其壁画具有人文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而娱乐场所以其功能的要求需要壁画反映出轻松激情的一面;行政建筑需要壁画体现出端庄严谨的一面;纪念性的建筑需要壁画表现出庄严肃穆的一面......,只有如此壁画才能和建筑主体相融和。

受所处的具体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一个建筑的室内外,由于光影和色调的不同,对壁画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室内,首先对壁画的细节要求较之室外严格,其次在室内,如公众性场所要求壁画的色调要明亮、对比性强; 在室外,环境对壁画要求色彩醒目,与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同时,壁画材质的选择受所在环境空气湿度的影响,室内外空气湿度的不同也决定了材料的选用。如在湿度较大的室外,要求壁画选用不宜腐蚀、褪色的材质,在湿度较小的室内,选用细腻、不易脱落的材质。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美术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壁画创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副好的壁画作品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与所处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才能更好的反映时代特征,从而引导和提高民众的审美取向和水平。

外界环境对鸡及鸡场对环境的影响 篇4

1.1 大气污染

在空气中对鸡场有危害的物质主要是尘埃、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如各类烃类、一氧化碳等。如被吸入的尘埃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 与进入鸡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 损伤粘膜、纤毛, 引起炎症和增加呼吸道阻力, 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尘埃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 损伤肺泡和粘膜, 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 长期持续作用, 不仅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 最终导致肺心病, 死亡率增高。

1.2 水体污染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污染, 包括有机污染、生物污染、有毒及致癌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水体被有机污染时, 有机物质腐败产生氨、硫化氢、甲烷等难闻气味, 使水质恶化。同时由于有机物分解产生氮、磷等营养素, 使水生微生物繁殖迅速、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使水体富营养化, 导致不能饮用, 也不能灌溉。水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 可引起水介传染病传播, 对人和鸡危害极大, 如鸡瘟、禽流感等。

1.3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 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土壤的污染源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污染源, 如“三废”的排放, 即废气、废渣、废水;其次还有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污泥、重金属物、微生物、化学药品等。土壤的污染导致农作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加, 间接的对人畜的健康安全产生危害。并且, 细菌在土壤里可形成芽孢而长期存在, 对疫病的传播造成隐患。

2 鸡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2.1 污染水体, 使水体富营养化

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污染负荷很高。家禽的粪便中磷含量高, 排入水中, 能引起水体营养化。高浓度养鸡场的粪污排入江河中, 造成水质不断恶化, 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一旦进入地下水中, 可使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 水体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水体发黑、变臭, 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 使原有的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并且治理和恢复难度很大。富营养化的水体缺氧, 使整个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丧失应有的功能, 并导致人类因食用受污染水产品而影响身体健康。

2.2 污染空气, 加快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畜禽养殖业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粪便中有机物厌氧分解所产生恶臭、有害气体以及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粉尘。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中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除引起人们的不快、产生厌恶感外, 恶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 长时间吸入会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 降低代谢机能和免疫功能, 影响人的健康, 并使畜禽生产力下降, 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2.3 污染土壤, 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篇5

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最大的经济支柱,但是在旅游业给人类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威胁。比如环境的压力,世界遗产地的破坏,旅游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等都是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发展旅游的初期阶段,只注重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旅游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旅游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旅游和环境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旅游的发展以优质的环境为前提;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又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优质的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为了吸引游客,旅游管理者势必会力求早就并维持良好的环境,这些活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比如,:道路改善,服务设施的增加,遗迹的翻修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及周围的的环境卫生等。同时相比重工业,旅游业是投入少,见效快,污染小的一个产业,并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社会上无业人民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持社会的秩序起着积极的作用等。这些都是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威胁

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在开发的时候,旅游交通造成的影响,如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砍伐树木,采集矿石等,都破坏了环境的协调完整性。以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产生了许多不良效应。如华山峪人行道路与黄浦峪山公路的建设,产生大量的碎石和石渣堆积河道,造成水泥流的隐患。景区沿路所建设的金矿和石渣厂对山体和植被造成大量破坏。

盲目的开发会造成景观的破坏。

旅游食宿措施的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废水,废渣,垃圾的处理不及时造成的污染。2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破坏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粪便,随手乱扔的垃圾,废品等都是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旅游离不开交通,产生的废气,噪音也是一种对环境的污染。

3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

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许多旅游地超负荷接待游客,滥造旅游设施,这些都给旅游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的商业化,舞台化,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4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来自各地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地区的文化传统,来到旅游地后自然把当地的文化带劲了旅游地,对当地的文化都会造成影响,甚至有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败坏当地的社会风气。

对环境的影响 篇6

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人类改造、影响自然能力的空前提高,环境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也从最初的敬畏演变成征服,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环境只具有工具价值,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水、土壤污染,环境灾难频发。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到来,环境伦理道德经过了自然保存主义、生物中心论等过渡阶段,最终形成了生态中心论,把环境道德客体的范畴扩展至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及其他自然存在物。

生态中心论更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它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并且发展形成代际公平这一时间上的整体观念。正因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中国环境伦理道德和环境法的发展同样遵循上述规律。特别的是,我国的工业化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是无比迅速的,这样的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项工业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单位GDP的高能耗,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紫金矿业污染、中石油大连污染、中石化松花江污染等环境灾难频繁。经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经济得不偿失。中国的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它每年侵蚀5%到8%的GDP,基本上相当于中国每年GDP的增长速度。高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已经被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抵消,不能再任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道德发展下去。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生态中心论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做了具体的说明: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环境伦理价值观。它的要求与生态中心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还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综合了代际公平的理念,因此在理论上可以说是更加完善和全面的。在此基础上,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中国所希望的是通过环境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和环境法规的约束双管齐下,彻底扭转当前的环境状况。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环境道德在中国的失效和面临的挑战

环境伦理道德在中国经历的失效可以以基诺山为例:基诺山地区位于云南省,长期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开发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50年代。但此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毁林开荒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基诺山的环境严重恶化。

基诺山50年代以后传统的生态道德规范突然失效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环境问题涌现的原理是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在国家的帮助下基诺族的生产力有了迅速提高,粮食产出增加,在短时期内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50年代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道德还没有出现,在粮食产量的提高面前,基诺族人民片面地认为这是摆脱自然束缚的体现。基诺山的例子可以说是环境道德在中国的第一次失效。这次失效是由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环境道德的重要意义。自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提出,中国就第一时间引进了这一概念,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在一系列立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中国自己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观。然而,从中国的环境现状中不难看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代表的新时代环境伦理道德在中国仍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是建立在后工业化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目前仍然处在重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然而,从长远考虑,我国每年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容忽视,而环境问题同样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制约着环境立法和司法的实践。即便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在立法中能够体现,但如果在司法中得不到贯彻,那么仍然起不到实质作用。所以,新时代环境伦理道德的应用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四、小结

从总体上看,环境伦理道德对中国环境和环境法的影响是持续的和深远的。过去的环境道德加速了环境的破坏,那么新的环境道德应该摆脱经济发展的制约,在中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中国恢复和重建环境。环境问题的紧迫现实要求中国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期待经济水平发展到后工业化的高度之后,环境道德自动提升,而应该主动克服经济发展水平的阻碍,把先进的环境道德应用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论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篇7

一、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除了造成生产力下降等看得见的经济损失外, 还会影响到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环境。这方面影响主要为以下四点:

首先, 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到地区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不仅是确保某些产品质量 (如绿色食品等) 的必备条件, 而且会对经济发展的类型、规模、速度, 以及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施加影响。

其次,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 各种病虫害泛滥, 会造成传统优质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大幅度滑坡, 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甚至国内市场也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巨大挑战。

再次,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影响到地区的投资环境。许多因拥有丰富的遗传基因资源而对外资有吸引力的地区, 由于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自然生态的不断恶化, 外部投资者失去了投资兴趣。

最后, 环境恶化影响城市化。一是阻碍甚至逆转城市化, 使技术和资金也随之流失, 最终造成区域经济的衰退;二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中心一般人口密度高, 生态环境压力大, 一些有钱有车居民纷纷到郊区寻求适宜生活环境。

二、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的状况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社会发展的质量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会带来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则会对社会经济系统施加负面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但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 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对自然界的侵犯与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 人类为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要发展经济, 需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种破坏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上面的论述说明在环境保护方面人们还存在一些分歧, 有的人认为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对任何污染环境的行为严惩不怠。但是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要停止任何污染行为, 经济也可能停滞, 甚至发生倒退。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一方面人民的生活迫切需要提高, 需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 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对人类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

三、我国需要做的努力

由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 环保工作的国际合作更加紧密, 这也就加快了环保产业、环境科研和环境监测的国际标准化的进程, 促进了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来说, 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要从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和基础出发, 建设知识济型环保产业。发展知识经济, 既要有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还要有全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环境。

其次, 要积极做好环保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环保创造性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一是要吸引一批高学历的年青专家、在环境管理、环境立法、环境监测、环境教育等各领域充当学科带头人;二是要抓好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更新知识, 培养创造力, 使其早出成果、快出人才;三是要从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抓起, 大力培养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人才。

第三, 要加快环境信息网环境信息共享, 加快环境信息产业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建设的步伐。

第四, 研究制定激励环境保护人员的知识创新的政策, 营造有利于环境知识创新的社会环境, 在全社会建立起环境知识创新的机制, 并纳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体系。

第五, 实施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智慧, 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要加大培养环境管理人才的力度, 使环境管理人员更新管理知识,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 提高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结论

总之,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 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努力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商务印书馆, 1999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育保, 李国平:《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6)

[5]、李连华:《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分析模型》, 五邑大学学报, 2003, (2)

[6]、师莉娟:《从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污染交易的必要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

学校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篇8

一、“硬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1. 学校物质设备条件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学校物质设备条件直接影响着成才者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校容校貌和教学设备等为教育活动和人才成长提供了现实基础。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为教育活动提供配套的教学设施, 保证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 同时有利于人才的智力开发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 学校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等教育设施不仅为人才学习知识提供了辅助手段, 同时也突破了“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了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不断提升人才的素质,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另外, 好的娱乐环境, 如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等, 不仅可以拓展集体活动、促进人际交往实现社会化, 同时也提高了人才生理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战胜各种苦难和挫折的意志。然而, 由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级别 (国家重点、省重点、一般院校) 差异的存在, 使得学校之间的物质设备存在差异。学校物质环境较差, 不仅直接影响人才的智力开发, 同时也影响到人才的社会化, 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2. 物质环境营造的精神氛围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学校物质环境营造的精神氛围, 会对人才产生间接的审美教育,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功能。一所学校的建筑风格、雕塑、名言警句都体现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审美取向和教育理念, 它能够引起人才的审美情绪,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才的精神面貌, 有利于提高人才的非智力素质。

二、“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1. 学校的精神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学校精神环境的好坏不仅对人才的心理产生作用, 同时对他们的行为规范也将产生影响。优良的校园精神环境对人才具有塑造功能和激励功能。优良的学校历史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承载着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情感和风气, 它深刻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 让人才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 对人才的思想、心理素质产生熏陶作用, 形成具有一定精神特质的人格。例如, 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科学民主精神,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另外, 学校的精神环境对人才的行为有约束作用。学校精神环境约束人才的行为, 这鲜明地体现在学校制度和文化中。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根据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意识地制定的。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活动的有序进行, 起到规范人才价值和行为取向的作用。一所规章制度完善、校纪严明、管理严格的学校, 学生中较少出现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以及酗酒、赌博等不良现象, 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明显增强, 这对人才人格的完善产生了积极影响。除此之外, 校园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不仅为人才的价值和行为选择提供参考, 而且社会从众心理也促使生活其中的个体接受并实践, 否则会收到群体的排斥, 从而对人才产生“软”约束力。

2. 学校的组织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根据社会组织理论, 学校是由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共同构成的社会组织。这一组织里教师和学生群体对人才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一方面, 教师对人才成长有重要影响。第一, 教师的质量影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在学校环境中具有特殊的角色地位, 他们既承担着向人才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职能, 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和协调者, 维护和传递主导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影响人才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优秀的教师能够突破“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学策略的改进对人才技能进行训练和培养, 提高了人才的动手能力。另外, 优秀的教师善于掌握学生的需求与个性, 从而能搞好课堂气氛促进人才进行批判性的探索, 培养人才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形成自我指导式的学习, 提高人才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二, 师生关系影响人才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优良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人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每一个人来说, 犹如航船的正确航向, 航向正确, 就能绕过暗礁险滩, 乘风破浪, 顺利到达目的地。优良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人才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评价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是人格健全的心理基础。恰如其分的评价自己, 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另一方面, 学生群体对人才的情感和素质有重要

|轻松阅读·东鳞西爪|DONGLINXIZHAO

“下笔已千秋”

下笔已千秋, 稽古共知尊汉学;

还朝能几日, 考工惜未补周官。

此为挽王引之之联, 作者是清乾隆五十八年进士, 官至户部尚书的英和。

王引之, 字伯申, 号曼卿, 江苏高邮人。清嘉庆进士, 官至工部尚书。继承其父王念孙精音韵训诂之学。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谥文简。

“下笔”, 落笔, 指所写著作。“千秋”, 形容岁月长久。“稽古”, 考察古事。“汉学”, 汉代经学中注重训诂考据之学。乾隆、嘉庆年间

的学者崇尚其风, 形成与“宋学”相对的“乾嘉学派”, 也称“汉学”。上联肯定王引之治学严谨, 对文字训诂、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 有杰出的贡献。

“还朝”, 返回朝廷。按联原注云:“王文简公丁其父忧去位, 服阙还朝, 署工部尚书, 未几即薨。”“考工”, 即《考工记》, 述百工之事;“周官”, 有《周官》篇。联以“考工”代工部, 以“周官”代官名“尚书”, 指其还朝署工部尚书而未及实授。下联表达了对王引之去世的深切惋惜和沉痛悼念。

影响。在班集体或社团组织等学生群体中, 共同的生活、学习和劳动, 可以使人才亲切地体会到自己的影响, 从而逐步认识到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 而且还要对别人负责, 形成责任意识。另外, 人才为了获得他们所深信的社会群体的认同, 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融入其中, 按照集体已经形成的规范来约束自己, 并修正自己, 进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结语

学校环境对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环境不仅可以开发人才的智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非智力素质。要想充分发挥学校环境对人才的作用, 必须优化学校环境, 营造和谐校园,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培养人才高尚的情操, 提高人才

上联称颂逝者在“汉学”方面的成就, 寓以惋惜悼念之情。下联则以尚未实授之职便去世的遗憾, 寓其具有为政之才能。联语从两方面肯定了逝者的德才。■

谈高校环境对育人的影响 篇9

一、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1、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是指我国整个社会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水平、性质和状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高等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的人。也就是说, 学样教育是要服从、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需要的, 它的性质和功能的发挥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来决定的, 受相应的社会大环境的制约。高等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 也应该是开放性的, 不应该与社会隔绝, 封闭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所以, 学生虽然处于学校教育阶段, 但其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 从根本上讲是植根于社会大环境、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的。

2、学校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整体环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区别, 就在于它特定的育人环境。在这种特定的育人环境中, 学生得到有计划、有系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得到高于社会现实的启迪、诱导, 使学生具备高于一般社会水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优化育人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育人环境的特殊重要性。虽然各种教育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但最终起作用的仍然是人。社会环境的优化主要靠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才能达到。为此,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近10年, 在改善舆论传媒状况、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整饬贪污腐败、加强法制建设、整顿社会秩序、强化治安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就学校环境来讲, 是可以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来改善的。学校环境应该是和谐统一、井然有序的, 既有利于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又有利于大批合格人才的培养。为此, 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把育人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

校园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方面的健康成长, 也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育人环境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学生管理体制等都是构成学校环境的主要因素, 而不同的学科、专业, 不同的学制, 不同的培养层次, 使得各部分的联系相当复杂。要建设一个统一协调、井然有序的育人环境, 必须在学科调整、机构设置、学风建设、设备配置、各项设施及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系统的规划, 以使学校的各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2、高校育人环境应具有先进性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肩负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高等学校既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教育机构, 又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 高校环境, 无论是在科学、文化、艺术和知识上, 还是在思想、道德、审美及生活方式上, 都应更多更集中地反映、传播和发展先进的东西, 达到对社会的示范和传播作用。要坚持用高于一般社会水平的先进的东西去教育学生, 使学生具有高于一般社会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

3、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

高校的领导和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 也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教育工作最终要通过学校的校长、书记和教师去做, 学校领导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实施。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克服“两张皮”现象, 要把全员育人的思想渗透到教学、管理、后勤等工作中, 尤其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 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是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责任。

4、构建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

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 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尤为突出。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来激励和影响大学生, 使大学生通过高尚的精神来规范自已的言行。高等学校要从育人环境建设的战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弘扬主旋律, 旗帜鲜明地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 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术思想、民主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为大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并从学校发展战略、全员育人、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育人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环境,高校,育人

参考文献

[1]王德斌:《浅论我国高校育人功能的再塑》[G].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1]王德斌:《浅论我国高校育人功能的再塑》[G].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环境激素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篇10

1 环境激素对鱼类性别取向的影响

1985年, 在英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下游的泻湖中, 捕获到具有雌雄两性特征的斜齿鳊 (Rutilus rutilus) 。在瑞士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的调查中, 也发现了相似鱼体。在英国诺福克郡 (Norfolk) 的艾尔河观测点, 受工厂排水污染水域中的石斑鱼发生了严重的雌化现象, 接受调查的雄性石斑鱼60%出现了雌性化特征, 不少雄性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卵功能, 大部分雄性鱼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日本、美国河流中也出现雌雄同体的鱼类。排入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是产生雌雄同体鱼的真正原因[5,6]。

环境激素可导致鱼类的雌性化效应、雄性化效应和雌雄同体效应。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某个造纸厂下游4英里处水域中, 雌性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 大都雄化, 发育出生殖柄样的雄性性器官, 并企图与正常雌鱼交配[7]。青鳉 (Oryzias latipes) 在生命早期阶段暴露于NP时, 兼具两性特征的个体数量增加[5]。对-叔戊基苯酚 (TPP) 可以引起雄性鲤鱼雌性化, 在浓度为0.32-1.00 mg/L时, 受TPP暴露的雄鱼体内可观察到卵巢存在[8]。给每粒青鳉卵注射227 ng DDT (约为半致死剂量511 ng/卵的一半) , 发现孵出的小鱼中有86%的雄鱼具有雌鱼性征, 而性染色体仍为雄性;如果改用2 ng/卵的17β-雌二醇注射, 发生性逆转的雄鱼比例为20%[6]。

2 环境激素对鱼类生殖器官的影响

暴露于环境激素的鱼类, 可观察到雄鱼睾丸发育的延迟[9]。雌激素类化合物甲氧氯和十氯酮能够与卵细胞受体结合, 抑制卵细胞的成熟[5]。在英国的一条含有环境激素的河流中, 雄鱼体内卵黄蛋白原 (VTG, 一种卵黄前体, 一般只存在于性成熟的雌性鱼体内, 在雄鱼及幼鱼体内含量极少) 的浓度与对照河流中妊娠的雌鱼相似。0号柴油水溶性成分 (diesel oil soluble fraction, DOSF) 对鱼体具有生殖干扰作用, 对雄鱼具有雌激素效应, 并降低雌鱼的产卵能力。NP和OP可以抑制雄性虹鳟鱼的精巢发育[9]。

3 环境激素对鱼类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褐菖鲉 (Sebastiscus marmoratus) 暴露在DOSF后, 未发现明显的性腺组织损伤, 但雄鱼性腺中17β-雌二醇含量升高, 血清中VTG被显著诱导。雌鱼血清和性腺中睾酮和17β-雌二醇含量下降, 这将对卵细胞的质量、发育和成熟产生不利影响[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s) 的降解产物对水生生物具有多种雌激素效应。NP、OP在浓度分别为20.3、4.8 mg/L时即可以诱导雄性虹鳟鱼血浆中VTG浓度显著升高[9]。DDE (DDT的代谢产物) 能够与鱼类性激素受体相结合, 浓度为2×10-7 mol/L的DDE即可拮抗鱼体内的雄性激素[11]。低于1 ng/L的乙炔雌二醇 (EE2) 能导致虹鳟产生VTG, 而4 ng/L的EE2可导致幼鱼的性畸形, 第二性征发生改变[5]。

4 结语

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之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 被喻为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繁衍的定时炸弹[12]。环境激素除了影响鱼类繁殖外, 还影响鱼类生长、发育, 导致鱼类种群生存力和渔业资源下降。鲑鱼在淡水河流产卵, 孵出后的小鱼再洄游到大海, 鲑鱼在洄游期间通过雌激素调节体内渗透压以适应含盐量不同的水体环境。河流中高浓度的NP干扰了渗透压调节系统, 致使小鲑鱼进入大海后仍不能够改变体内渗透压, 大西洋鲑鱼种群几乎因此而灭绝[13]。

卧室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篇11

卫生间在卧室里的隐患 目前大户型设计,主卧一般都会带有卫生间,简称主卫,主卫很方便,如洗浴、如厕不用出卧室,对家中人口多的人非常适用。但是卫生间再讲究,异味和潮湿都是难免的。尤其是多数主卫都没有窗户,只有一个通风口,卫生间的湿气也难免进入卧室,床上用品吸收了潮气,铺盖起来不舒服。

过度潮湿的影响:长期潮湿的环境会让人感到特别不舒服、头痛、发烧、关节痛等;空气过于潮湿,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产生霉菌,而霉菌吸入肺部,容易引起肺炎或肺部真菌病;潮湿的环境会让湿疹、皮炎以及一些真菌类的疾病如皮癣、手足癣的发病率提高。

解决办法:尽量购买卫生间带窗户的房子,注意防潮,有了窗户,卫生间的通风问题解决了,而且卫生间的门要开在侧面,不要正对着床。

此外,卫生间里的水汽重,很容易发潮,因此墙壁、天花板等应选防水防霉的材料,特别是瓷砖缝隙,为避免发霉可刷上一层防水剂。

而且,卫生间里一定要安装排风扇,如果没有安装排风扇,洗完澡后应将门关上,不要让湿气扩散到卧室里,等水汽凝结之后,再进去擦干。另外吸湿盒、除湿包等防潮除湿干燥剂,也比较适合放在卫生间内。

电视、电脑进卧房的隐患 电视、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就会致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视力下降、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要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卧室放电视还影响夫妻生活意大利有调查显示,卧室放电视影响夫妻生活,夫妻性生活减半,因为卧室里摆放电视机,夫妻很少有语言交流,即使有交流每次也只有二至三分钟时间。而那些不看电视的夫妻相比之下交流要多一些,他们每次的语言交流基本都能达到15分钟。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充满暴力场景的影视剧会让47%的男人失去性欲;而恐怖镜头会让56%的女人丧失性冲动,临睡前看电视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

解决办法:把卧室的功能明确化,与睡觉无关的东西都清理出去吧。

在卧室里养鱼的隐患养鱼是工作之余怡情养性的好选择,鱼缸蒸发的水汽还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干湿度,但卧室内养鱼不可取,最好不要在卧室内养鱼。这是因为,水族箱的体积不同于一般鱼缸,散发的水汽很多,会使室内的湿度增大,容易滋生霉菌,导致生物性污染;水族箱的气泵还会产生噪音,影响睡眠。

解决方案:最好把鱼缸放在客厅或书房里,这里空气流通好,便于换水。

卧室放满绿色植物的隐患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增加含氧量,而且能舒缓紧张情绪,于是许多人把它们搬进了卧室,然而,当夜晚光照不足时,绿色植物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卧室里绿色植物越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加上睡觉时关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就会使人长时间处于缺氧的环境,造成持续性疲劳,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长此以往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因为植物的土壤中可能隐藏着大量霉菌,而霉菌会引发呼吸系统症状,如过敏或哮喘。

解决方案:不要选购那种经常需要浇水的喜阴类植物。

当需要摆放绿色植物装点卧室时,可摆放少量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仙人掌科植物,仙人球等24小时释放氧气,喜干旱、喜阳光,一个月——半个月浇一次水即可,是最适合室内养殖的植物。

豪华卧室的隐患危险取决于豪华,装修越豪华、出的钱越多、看上去越漂亮,产生的污染就越多。

我们有一次检测一家主人住的三个主卧,墙壁上全都贴满了漂亮的壁纸,卧室里的床、衣柜等家具都很讲究,检测结果是这些卧室的空气污染都严重超标。而保姆住的小房间,除了一张床和地板砖,没有其他任何装饰,墙壁也只是用白色的涂料粉刷了一下,但这间卧室的各项指标都合格。由此可见,装修越豪华、出的钱越多、看上去越漂亮,产生的污染就越多。

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允许,业主最好能在入住前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理。防止装修污染的伤害要从源头抓起,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环保,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油漆、胶和涂料。

环境保护对经济的影响 篇12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保投资,经济增长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然而, 大发展必然带来大消耗, 大消耗又带来了环境问题, 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的时候, 环境污染这个毒瘤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中国发动工业化的时间晚, 发展的起点低, 且临赶超发达国家的重任, 不仅以资本的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而且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高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繁荣, 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习惯了以低经济成本, 高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 人们在面对环保投资的时候会觉得环保会阻碍经济发展。但近年来,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合理的环保投资反而会有益于经济的发展。美国哈法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波特假说”理论认为, 严格的环境制度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有助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或提高产品的价值, 抵消改善环境影响的成本, 使企业更有竞争力[1]。此外国内专家也表示, 环境保护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成本、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益。有研究表明, 当环境管制的成本增加到1%的时候, 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予数目、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0.12%、0.30%、0.22%, 这也从具体事例上证明了适当的经济规划和管制对企业的收益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2 我国经济与环境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 经济的发展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GDP年平均增长就达到了9.82%, 平均7年多久翻一番, 15年翻两番。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正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可作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环境上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2015年6月4日, 我国环境保护部想媒体通报了《2014中国环境保护公报》, 尽管公报表示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综合作用已经显现, 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但是公报显示的全国环境状况数据还是值得让人深思的。

大气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在工业产值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工业排放物也在逐年增加。近几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 有媒体报道, 去年北京雾霾天数达半年, 重污染天数超一个月。公报[2]显示, 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检测的161个城市中, 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另外大气污染的二次衍生污染酸雨在全国肆虐, 全国470个开展降水监测的城市 (区、县) 中, 酸雨城市比例达到了29.8%, 酸雨频率平均为17.4%。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我国虽地域辽阔, 但仍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而我国很多地方水环境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这无疑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 水质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达到了45.4%, 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也达到了16.1%。公报还显示, 2013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2461个县城中, “较差”和“差”的县城就占到了30.3%。

总之, 环境污染对人们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 洪水、泥石流、雾霾、酸雨, 等等无不威胁着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我国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 不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相关生产部门, 以及广大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对环境保护有一个深刻的人士, 生产要发展, 经济要增长, 但要做到长程可持续发展, 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3 环保投入对经济的影响

所谓环保投入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 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投资活动。我国的环保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 为加强污染治理、优化环境质量给予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环保投入要达到GDP的3%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我国2010年仅占到了GDP的2.12%。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对环保投入对经济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对“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对宏观经济影响做了细致的研究, 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居民收入以及促进了社会就业等经济社会贡献作业。另外结果显示经济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现象,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环境服务业、建筑业等与环保投入直接相关的行业受益较大, 与此同时, 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 表明环保治理活动自身带来的资源环境负担在中国现有产业结构情况下仍不可避免。最后其还发现经济影响还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受益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以及中部发展较好地区, 而西部及边远地区则受益较小。

实际上, 我国环保投资多为公益性的投入,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理污染, 改善环境, 实际上并没有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从长远看, 环保的投入不仅可以实现优化环境, 且可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并由此带动经济的发展, 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发展。2015年1月1日,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公布, 对环境监管执法体处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要求, 这使得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产生了巨大需求, 若其当做一种专属项目来经营, 必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大量的研究指出了环保对经济的影响, 包括, 大量的环保投资必然带来资源的重新配置;污染治理投资可以扩大内需, 提供就业, 最终拉动经济增长;环保投资从短期和长期看都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 而在产期看GDP不是引起环保投资的原因。但就目前我国环保投资形势来看, 研究表明,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环保投资的效益总体都很低。

4 结语

总之, 我国环境的恶化程度已经到了不容忽视且需加大力度整治的地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环境不应成为经济的牺牲品。且通过国内外学者的论证, 合理环保投入对经济社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就环境保护对促进经济增长,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就提出了四种途径: (1) 通过环保投资对经济产生影响; (2)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对经济产生影响; (3) 通过加严环境法规标准对经济产生影响; (4) 通过环境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 过加也应在新形势下应对多好市场导向,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来, 其不仅可利好环境, 且可拉动内需, 带动经济发展, 最终达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真正做到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军.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四种途径[J].新重庆, 2015 (11) :38-38.

[2]《中国环保产业》编辑部,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中国环保产业, 2015 (6) :20-20.

[3]逯元堂, 吴舜泽, 陈鹏, 等.“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0) :43-47.

[4]张伟, 蒋洪强, 王金南, 等.“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 :9-16.

[5]厉以宁, 章铮, 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49.

[6]蒋洪强, 曹东, 王金南, 等.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2005, 18 (1) :71-75.

[7]王珺红, 杨文杰.中国环保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J].经济管理, 2008 (21) :157-162.

上一篇:强化模式下一篇:电子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