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精选8篇)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1
亲密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效能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具备实现某一行为目标的能力主观判断与信心。本文所涉及到的亲密关系尤指亲子关系、好友及情侣关系。本研究表明,比起一般性的社会交往,亲密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效能具有更大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9份,占89.5%。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成人依恋量表和友谊质量量表进行测试,并将所得总分按比例折合为9分为满分的成绩,便于比较。
(二)工具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只有一个维度。记分方法:“完全不正确”记1分,到“完全正确”记4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成人依恋量表(ECR)包含36个项目,测量与依恋相关的焦虑和回避,焦虑和回避两个分量表分别包含18个项目。要求被试考虑他们与配偶的亲密关系,对每项描述的确切性从“一点都不任命”(1)到“十分符合”(7)进行评分。
友谊质量量表(FQI)包含15个项目,量表由4点评分。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主试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施测前经过严格的培训。具体施测以班为单位,每班由一名主试负责。施测时首先由主试向被宣读指导语,而后由被试自行匿名作答。所获数据用SPSS17.0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由统计可行,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密友关系均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明显要低于恋爱和密友关系,自我效感与恋爱关系和密友关系的相关程度比亲子关系的要更大。
三、讨论
(一)亲子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效能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本研究是从成人亲子依恋的角度来考察亲子关系的,结果表明,亲子关系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明显的正效应,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
正如社会化周期理论所提示的,亲子关系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关系的和睦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增强自身的交往能力,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恋爱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本研究是通过被试报告主观体验,对相关项目进行自我评分来测量恋爱关系的时间和质量,结果显示,亲密的恋爱关系与大学生自我交通有明显的正效应。
长期的恋爱关系可以有效的建立起相互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当事人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主观幸福感。不同于亲子关系,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女生更感性,男生更更改,同时自卑感会明显增加与异性的交往困扰,使亲密的恋爱关系难以建立,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三)亲密友谊对大学生自我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检验了朋友的亲密程度与自我效能的直接关系,得出结论,亲密友谊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2
一、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法
本次实验探究活动共抽取61名大学生,男生占25人,女生占36人,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把参与实验的61名同学分成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控制组,甲乙两组的人数分别为28人和33人,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每个星期进行两次,每次的时间为90分钟。实验组进行健美操教学活动,控制组进行传统的体育篮球教学,每周强度基本不变。
(二)心理测量法
本次实验依照身体自我概念量表为测量依据,这个理论工具不仅包括身体能力概念,还包括身体外观概念。把身体自我概念划分为6个维度,不仅有力量、弹性、耐力,还有柔软度、外表以及肥胖元素。探究活动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过程。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在前测以及后测的过程中,都分别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的同学进行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相关测试,测试完毕之后把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以及同组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高低与学生对身体自我概念了解的程度有着正比例的关系。这次测量共分为6点,计分的数值越大说明对身体自我概念状态越良好。测量表通过问题问答的形式,反向计分计算结果。再通过实验教学的同质性比较,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同学通过八周的健美操练习之后,在弹力、力量、耐力三个方面跟实验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表、柔软度以及总体身体自我方面的差异表现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对比,控制组接受传统体育篮球训练的同学的测量对比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通过8周的健美操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健美操运动的美感让大学生感受到身体的美,大学生通过感知这种人体美,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健美操锻炼之后,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身体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都有了提升,身体协调性明显,自身的气质以及审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型的学生来说,健美操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健美操作为一个体育与美感结合的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与能量,对于肥胖学生的身体外形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审美的情趣。
三、总结
健美操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柔软度、身体协调性以及耐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育活动。因此,在当前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入健美操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避免单一教学,将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健美操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亮点。健美操教学不仅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提升,而且对于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自我概念是心理专业的研究课题,是个体自我感知的一种体验。本篇文章通过专业的实验方法对抽取的高校大学生进行实验,将学生分为两组,通过对健美操组以及传统体育组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68-70.
[2]刘志红,王淑英.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4:534-536.
[3]王淑英,范红哲,刘志红.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4:531-533.
[4]洪涛,张英.高校健美操教学“创新式”教法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4:536-538.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4
姓名:李源広
摘要:体育锻炼体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它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锻炼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生。Abstract: physical exercise, body not only a strong bod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also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 sound personality formation.And it help to correct some mental defect.In short, as long as the boot properly,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physical exercise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Keywords: physical exercise, mental health, college students.一、研究目的在社会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强劲的挑战,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和愉快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体质差对大学当地的气候环境不适应;以及对大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差,学习的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大学生活,成为了制约人才培养的因素。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的抵抗疾病能力,改善心理不良情绪。高校体育是“健康第一”发展目标的主要有效的手段。本文就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两所高校大学生的大学体育生活现状及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和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本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对人的认知能力有积极影响,并提高智力功能。
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器械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和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长期的运动便能促进人的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有些运动项目还能充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如棋类;而体操、跳水、花样滑冰﹑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则能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的表现力.一些走,跑等动作的发展对少儿感知和思维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排队、赛跑、跳上跳下、投包等一系列活动中可以培养低年龄学生的识别和理解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和先后、快慢等概念,从而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龄学生在做复杂的游戏时,要敏锐地观察瞬息多变的环境,独立地,快速灵敏地,创造性的处理当时所发生的问题.这对发展和提高少儿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情感过程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学生经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竟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据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IQ(智商)的高低,而80%取决于EQ(情商)。姑且不论其结果的正确与否,但从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作效率的高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其情感取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不管是在大众体育活动和中小学的体育课上,还是在有竟争的运动会,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情感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在一起。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有利于人的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从年青时就开始醉心于体育运动,甚至在监狱中也坚持体育锻炼。他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写道:“我从来相信,人的体育锻炼不但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还能使我的心情平静下来。从前,有好多次我烦恼的时候,就跑到健身房对着拳击沙袋一通猛打,免得冲着同事,甚至是警察发火。"
(三)体育锻炼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积极影响。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或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克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活动中,也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因为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这着要达到某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你必须付出努力与汗水。如某一学生要达到体育锻炼“标准”,就必须意志坚强,吃苦耐劳,刻苦锻炼,坚持不懈。而当他努力达到“标准”时,则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同时也会感到自己战胜困难的巨大潜力,从而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的勇气与自信。如攀岩原来属于成年人的一项冒险运动,然而,在当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少年也开始迷恋上攀岩,有些中小学特别开设了攀岩课,由攀岩高手担任教练。据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400余所学校的17万名中小学生在接受正规的攀岩训练,并由此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此外,还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四)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在参与体育运动的整个活动中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运动也能使人学会合作,学会相互配合,使许多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运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善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善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善于分享.这一法则正是健全人格的法则。
体育锻炼能发展人多方面的能力:协调能力、操作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等。体育锻炼还能磨练人的个性,使人变的坚强、刚毅、开朗、乐观。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不同的锻炼,并在其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与性格,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性更趋于成熟。体育活动还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形式.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又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马赛等人在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型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身体训练以及做操等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还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这些观念如果迁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则能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使人的个性日趋完善。
(五)体育锻炼对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有良好效果。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而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而体育这一社会活动则为人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同时,如果某些人存在心理上特别是人格上的某些缺陷,也可在这一空间中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得到较好的矫治。如对于胆子较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的人,可参加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平衡木等项目的锻炼,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态,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面对困难,越过障碍;如对于不善与同伴交往、不合群的人,可以选择足球、篮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可以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跑、击剑等体育项目,在这些活动中,任何犹豫徘徊都将错失良机、失败,从而培养人果断的个性。对于容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人可以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远足、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活动,这些活动要求持久而有耐力,从而能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改变容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特点;对于做事信心不足的人,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使锻炼者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信心;对于遇事容易紧张的人,如考试总是心慌的人,可以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以及一些竟争性强的项目进行比赛,这种比赛形式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经常参加这种运动就能够使人遇事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对于自负的人,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复杂的项目,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跑、艺术体操等,也可以找一些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这样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骄傲之气。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培养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而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技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创造能力等,更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六)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 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
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 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 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 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 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 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 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 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 3第十题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 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 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 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 体上的双丰收。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 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 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 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 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 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 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 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 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
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 “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很高,但还没有切身的去积极利用体育运动来提高自己的在校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因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在大学生活中作用、影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体育文化,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优化体育教育环境。使广大学生能置身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的氛围中,让学生的体育态度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将体育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二)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 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 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 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 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 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 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 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 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但在掌握动作的巩固阶段,可 以利用新异的刺激来激发他们在异性面前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加速正确动作自动化的进程,以此提高她们练习的积极性。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 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 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 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 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 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平价时,都应考虑到如 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材。
当然,以上只是本人通过学习后所谈及的一些内容,身体锻炼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积极作用远不只这些,本人只是例了一些常见的、易通的,至于其它更深的,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以至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世一:《加强身体锻炼、克服心理缺陷》,运动与健身1998年8期;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上海华东师大出所版;
[3]王强:《名人与体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所;
[4]董应宣:《健身、健心、健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所。
[5]闫梅:《论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网。
[6]郭海力 :《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中国基础教育网。
[7]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
[8]冬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8]谢翔,体育对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0]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马北北。北京高校连续11天没有新增诊断病例[N]。参考消息。2003,5,20。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5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 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动干预; 心理障碍; 大学生; 心理健
第一文库网
康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07-0951-03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直接危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缺乏稳定和统一的标准,当面对社会多重价值并存时,相对其他群体承受能力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状态较脆弱、心理易冲突和情绪性行为等现象。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的现状,寻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寻找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依据,以证明球类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徽省宿州学院级全体学生,对新入学的1 642名学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抽取心理因子≥2的学生,经过体育爱好问卷和信度分析,最终60名学生视为有效测量,确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对比,验证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球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领域包括教学论、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筹学、生理学、体育统计学等方面,力争了解前沿知识,归纳总结文献论点,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调查访问法为了征询专家对本课题的意义和建议,在申报项目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对北体,安师大,淮北煤师院等多位教授、博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进行可行性探讨,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1.4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的组织形式心理因子≥2的学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龄为(20.52±1.04)岁,按照体育爱好分为三组,试验组(男16人、女4人)为球类教学项目组;对照组1(男15人、女5人)为其它运动项目组;对照组2(男17人,女3人)为无体育爱好组。
1.4.2球类试验方案的设计依据系统论、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取球类技术的共性,把球类运动单一技术动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对动作“规范性”不做过高要求,设计出“组合式”教学试验方案,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障碍到有障碍;进而从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最后到实战对抗,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易运用,使之更接近实战,在实战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在运动中强调快乐体育,体会球类运动魅力,从而改变对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照组1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其它非球类项目。对照组2为无体育爱好,被动参与的体育项目组。
1.4.3试验时间及周锻炼次数安排试验周期从9月-9月,跟踪调查持续32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进行心理认知干预。
1.4.4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各种试验条件,使试验、对照组1、2各种影响结果的外因尽可能减少,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教学试验前严格进行了教学试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三组组试验对象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由心理教研室专家负责完成,收集数据经检验,结果P>0.05,表明干预前各项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均衡(表1)。
1.4.5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问卷评定法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试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础上,经国内心理学专家修改而成,更加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和临床诊断,被公认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分为五级评分制,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运动量等级评定法使用《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从参加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测定被测试者运动量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在本调查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Alpha信度是0.731。
1.4.5.3体育爱好问卷评定法为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体育爱好问卷要求与入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进行,所有被测者按照统一规定,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对比通过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1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上,与对照组1基本持平,而明显高于对照组2。如图1显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得分均值分别为:67.89、60.12、39.26。
2.1.2试验后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统计对比对比表3可知,心理各因子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球类做为干预手段,被测试者心理因子产生了积极地变化。
2.2分析讨论
2.2.1运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适宜的运动量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Berger等[1]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高心率60%~75%)并且每次持续时间在20~60 min之间,有助于情绪的改善。Skrinar[2]认为有氧运动提高了体内意识和体能,从而增加或改善了运动者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结合本研究说明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当运动量过小,达不到对机体刺激和运动干预的作用,如对照组2,运动量等级测量均值仅为39.26。而运动量过大,会出现Morgan提出的滥用运动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无节制优先考虑运动,在受伤的情况下也不愿放弃,甚至出现饮食紊乱、情感紊乱、疲劳综合症现象,直接影响运动干预效果。所以在球类运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运动量的大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每次持续30~60 min,每周2~3次,按照运动等级量表在60~85分之间,这样有利于运动干预的效果,亦符合内啡呔释放机制理论,即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类作用,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2.2.2球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球类运动是集体活动,做为干预手段,在运动过程中,既存在心理活动,又有人际间交流。往往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即能完成沟通,产生语言交流的效果,使那些性格内向,郁郁寡欢的人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组合式”实验方案,可以引导受试者自我投入、体验成功的快感,改善人的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作用,增强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本体感觉、高度觉等更为准确,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久能力,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提高[3]。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进而证明了目前国外研究认为的转移机制,即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球类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使人产生愉快感觉。
2.2.3球类干预的特点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有其自身特点,球类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和宣泄性,可以有效摆脱无谓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注重同伴间的愉悦合作和行为的合理性,从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对提高生活兴趣、增进交际信心、宣泄不良情绪,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心理各因子的作用存在差异。
同时应注意,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虽有一定积极效果,但只能做为心理干预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视为治疗手段。
3结论与建议
1) 实验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作用,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 有计划、有规律、适量的球类运动是干预效果的保证条件,建议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干预计划,从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各个运动项目的干预效果各有不同,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gerB G, OwenD R. Mooda lterationw ithy ogaa nds wimming: aerobicexe rcis em ayn otbe n ecessary.PerceptM otSk ills1,992,75(3Pt2):1331-43.
[2] SkrinarG S,B ullenB A,C heekJ M,et al .E ffectso fen durancetr ainingo nb odyconsci ous nessin w omen.PerceptM otSk ills1,986,62(2):483-90.
[3] 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7-50.
[4] 祁国鹰,等.实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
[5] 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3):15-16.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6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正确地对待和参与高校学生社团。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内容的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一种学生组织,是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依据
1.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于1959年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中,成员可以通过他人的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团体成员的互动,还可以使成员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帮助成员把焦点放在生活中要改变的事情上,并能重新做出决定。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机能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环境与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他还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
3.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力。在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成员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碍的揭示自己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在团体的发展中会使每个成员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从而增强其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加强责任感,改变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使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4.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本身与外界环境是处在三角关系中的,即自己、他人、其他事物或人三个元素,它们或构成肯定关系,或构成否定关系,如果三者处在肯定关系,则呈现平衡状态;如果三者处在否定关系,则呈现不平衡状态。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引起心理的紧张和压力。这时,人们往往会通过改变对事物或他人的态度来恢复平衡状态,以减轻心理的紧张和压力。
5.群体动力学
该理论研究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群体的反应,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群体的内在动力,群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群体行为等。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从而能够激发成员的创造力;群体的内聚力对群体的活动有重要影响,高度的内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动机,自觉努力地完成群体工作。
二、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扩招,生活公寓化的形成,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传统的正式团体如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和集体活动往往只能满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对于不同学生的一些特殊需要难以兼顾,不能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等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和兴趣爱好,而高校学生社团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些需要。
青少年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的发展性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及防御自我同一性的扩散。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社团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的机会结识新的朋友,给他们带来许多共同乐趣,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机,培养探索性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技能和团体精神,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种主要途径,能避免孤独和抑郁的产生,并会带来社会卷入的增加与心理幸福感的升高。
以上提到的对大一新生的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新生社会阅历浅,独立生活能力又不强,又刚刚离开家庭和父母,思想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社交恐惧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广泛的兴趣与目标感丧失的矛盾等,使新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学生社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新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促进自我发展及社会性的发展。
社团活动对贫困生的意义也是重大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能够乐观地面对挫折,直视压力,善待人生的.。但也有一些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多方面的压力,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尊心强,虚荣心强等,因而积极的社团活动,有助于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获得希望和与命运斗争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三、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社团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如果社团交往完全代替了班级、团支部、宿舍等传统正式团体中的关系,则会导致低质量的人际关系,降低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传统正式团体的关系时更加缺少准备,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有的学生把社团作为躲避系科、班级等的避难所,也有部分学生变成社团成瘾者,相应地,他们参加传统正式团体或主流社会交往的行为就会减少,这就容易导致社团积极分子被原集体的精神隔离,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社会性交往,从而造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缺陷。
学生社团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社团间缺少实质性的竞争,会员积极性降低,难以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使会员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下降,很容易产生脱离社团的心理,导致恶性循环。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往往凭个人好恶,想当然的开展活动,没有征求社团其他成员的意见,没有集思广益,这样的活动主题不能吸引人,给会员的帮助不大,浪费时间;加之有些社团成员之间不团结,争强好胜,各行其是,使得社团活动也杂乱无序,很难达到成员的预期。缺少民主精神,没有完整的选举制度,未选出优秀的“领导”,社团内部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凝聚力,社团活动经费的滥用,评优时不能名副其实,使得社团成员降低了对社团的信任度与参与热情,对社团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活动次数,感觉不能达到加入社团时的最初目的;又联系到选择社团时,社团给出的种种承诺,成员会有“花钱被骗”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可能会影响其观察社会的角度与心理,严重的还会对其自我评价产生怀疑,影响其价值观。
四、改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消极心理影响的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
2.社团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张弛有度,在适当的时间集中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
3.社团积极提供友爱、尊重、理解的良好人际氛围,使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学习与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的情绪状况,缓解大学生中常见的抑郁和敌对情绪,营造和优化健康向上的社团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社团负责人应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
5.社团在活动的选择上应做到数量与质量兼顾,始终坚持社团的宗旨与承诺,实现目标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浅析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科技信息,(5).
[2]吕红梅.大学生社团建设:问题与对策.钦州学院学报,2007.10第22卷(5).
[3]王多明.当下大学生社团特点问题及对策.昌吉学院学报,(2).
[4]杨喜添.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5]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中国青年研究2006.6.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 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 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 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在维护和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所应该具备的心理能力, 即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要求能力、自我践行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
在实施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且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求的强弱。
自我要求能力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合理设定目标, 安排计划;自我践行能力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关键;而自我评价能力则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全面分析并肯定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 推动整个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进程。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及理论依据
1. 积极情绪体验理论
积极情绪体验理论可以为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提供启示。根据该理论, 若大学生能够有效增加自身积极情绪体验, 一方面可以更加灵活地整合自身的能力和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激发创意, 促进创新性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 随着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 大学生注意力的范围更广, 思维的活跃度更高, 进而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2. 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指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 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对心理特质的研究, 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人格系统——人格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系统 (VIA) , 其中包含六大核心美德以及24种性格力量。
积极人格特质理论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要求能力以及自我践行能力提供了理论启示。
大学生在关注自身积极人格特质时, 将充分激发其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潜能, 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促使大学生设定理想的状态, 并制订力所能及的实施方案。
同时, 六大美德中智慧、卓越、勇气和节制的力量可帮助大学生客观冷静地面对困难, 激励自己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仁慈和正义则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调节目标。
3.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理论
社会组织系统涵盖广泛, 大到国家, 小到社区、学校、家庭、工作单位等, 都能对人的幸福感产生影响。积极的环境氛围能够更好地帮助个体挖掘积极的思想,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发挥积极的人格特质。
因此, 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时, 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参与的积极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1. 构建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 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偏低被认为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是培养其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条件。环境是满足其需要的主要诱导因素。因此构建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 不仅是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培养其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之一。积极的外部环境系统包括两种:一是长期、稳定的环境, 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二是短期、多样的环境, 如教风、学风、文化氛围等。两者相辅相成, 为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提供动力保障。
2. 秉承积极教育取向理念, 帮助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 方法和手段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育者秉承积极教育取向, 即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贯穿到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心理状态, 理解幸福的含义, 完善积极人格品质。
第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后, 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受传统心理学影响, 课程偏离了积极取向, 削弱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 导致培养内容枯燥, 教育形式单调和教育途径单一, 造成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关系的对立。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目标中, 将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生活状态结合起来, 师生共同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积极方面, 尽可能提供积极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向思维, 拓展培养内容, 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幸福感, 健全人格, 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 团体心理活动课。大学生虽然能根据书本上的心理健康知识找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 但是这种认识还是较为概括和片面的, 因此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加以强化。团体活动课则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平台。
团体心理活动课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它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 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 探讨自我, 调整自我,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激发个体潜能, 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在团体心理活动课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从三个层面开展, 分为六个主题, 包括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积极自我和积极成长两个主题活动可启发大学生的自主性, 在活动中, 大学生通过了解团体成员的特质, 以他人为镜, 培养自我认识能力以及自我要求能力。大学生通过积极情绪及积极应对两个主题活动, 分享感受, 了解他人应对同样问题的不同方式和情绪变化, 认识到能改变的并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面对事实时自己的态度。同时, 在课程中, 领导者以积极导向引导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消极事件,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践行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最后, 积极关系与积极组织两个主题活动有利于在团体中营造积极氛围, 从而满足大学生培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 2004, (3) :77-78.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
[3]王道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生人格特质的培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4) :73-75.
[4]王定福, 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 2004, (5) :178-18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8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复杂状态。深入分析网络时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和较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网络;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5-0113-02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进入到新的阶段。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有30亿人在使用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6.49亿,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拥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成为上网的主流群体,高校校园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深远。社会发展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不少大学生陷入抑郁的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有利于缓解压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导致大学生社交能力滞后,在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该跟同学聊什么,没有朋友,由此引发的压力失衡,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一系列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医院接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大学生群体与日剧增。
网络社交工具克服了时空方面的限制,提高了社交的便捷度,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约有57%的人曾通过互联网找到过1位新朋友,29%的人找到过5位以上。可见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渠道,破解了学生渴望交流而在现实中又无法与同学、教师建立良好人际交流的困境,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尽情地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个体和个性的社会,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出来,会在网上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或者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自信心,促进自我实现。
2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易使大学生产生信念危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吸收知识、发表言论、表达观点等,互联网作为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日益成为人们进行日常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包罗万象,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海量信息,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其中的真伪,不知道如何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交融交流交汇,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意识力还较为薄弱,面对网络中散布的不实言论缺乏辨别能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等西方政治观念,社会中的新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通过网络也渗透进校园,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极大的干扰,容易使大学生陷入思想迷茫的境地。
网络交往的独特性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萎缩,形成畸形的人际关系 网络构建了虚拟的世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多依赖科技,使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的学生宁愿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向陌生人吐露心声,而不愿意同现实社会中的父母、同学沟通,导致其参加文体活动和实际社会生活的机会不断减少,生活圈子变窄,社交能力减弱,孤独感增强。长期在网上交流易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容易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和异化。个别严重的会沉迷于虚拟空间,出现社会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人格、情绪、道德判断等社会性部分还不成熟,有着极强的表现欲,但又缺乏辨别能力。为了展示自己,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随意谩骂攻击,传播各类道听途说的谣言。许多沉迷于网络中的大学生,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将网络中暴力、色情的元素带到现实世界中,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开展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加快高校校园网络设施建设,积极占领网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在网络已经极大普及的今天,高校要因势利导,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研究,把握网络媒体传播规律,号召大学生增强道德意识,培养健康的心态和人格,营造文明、道德的网络环境。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化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大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利用QQ、微信、贴吧、微网等作为知识信息推送手段,以人人拥有的手机为平台依托,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实现移动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无缝对接,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变成新颖鲜活、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碎片化知识推送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享受移动互联带来的乐趣与收获。建立起以班级、专业、学院、课程等为单位的微信平台和多层次多圈子社交异形网状交流平台,形成科学完善的学习、社交系统,建立快捷高效的传送反馈平台,打通学校、师生、家长、社会等各方互通互联的途径,实现即时沟通互联。
正确评价网络心理教育的作用,实现网上与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要立足实际校情,每学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组织一次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大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组织开展丰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组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我调剂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了学生心理特点,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知识,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技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做好自我解压和情绪管理,掌握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缓解学习及生活思想压力,通过实施一定的教育与辅导,促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邀请知名心理健康专家围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来源、如何面对和分析压力,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调节心理、心态、情绪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阶段的各种困惑,端正生活和学习的良好态度,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信心;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充分运用心理矫治手段提高矫正质量。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响,也相应地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为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行动,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剑锋.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3):107-110.
[2]李德平,欧阳霞.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7-81.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神经症的自我概念07-21
自我概念水平05-26
数学自我概念08-18
自我概念测评07-11
青少年自我概念09-07
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05-29
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06-14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07-07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06-10
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评价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