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2024-05-18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通用6篇)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1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各高校法学专业当成必修的法律实践课程,它的德育作用却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进行大学生德育的优势,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加强其德育作用的三个建议。

关键词:

模拟法庭;德育;法律思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一、研究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绝大部分心理、生理均未成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可塑性强,高校浓厚的自由学习氛围,使他们迅速浸染于各种文化与思潮之中,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价值观念被扭曲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学界公认将大学生德育与专业课相联系,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是一种有效的开展德育活动的方法,但是,对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研究和探索还十分欠缺。随着法律专业具有的应用性、技术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法律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其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教学的必修课程,由于具有融体验性、实战型、知识性为一体的特征,被认为是一种情境式学习方式,是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法学专业将其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课程开设。但是,从近年来教学实践和相关著述中可以发现,法学教育理念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较大,不少人偏重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而忽视其在大学生品行造就方面的功能,教育的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德育教育功能方面对模拟法庭课程做全面审视和设计。

二、模拟法庭的特点决定其开展大学生德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拟法庭对大学生有德育作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

法律的适用问题是模拟法庭的核心,而法律本身具有伦理性,法律的适用过程也离不开对其的伦理分析和考量。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规范,西方有一句谚语“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充分说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联系,二者都包含正义、公正、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符合道德理念的,往往也符合法律。因此,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的过程,也往往是经受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即如何通过正当程序,公正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地裁判。法律思维有二元性,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谌洪果指出“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它的一端便是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涵+品格和精神需求,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法时,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1]。韩宏伟也指出法律思维是以利益衡量为价值尺度的评价性思维[2]。也就是说在学生适用法律解决争议时,其思维过程就存在着以本人价值尺度为标准进行利益衡量,充分揭示和反映出法律适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倾向。因此,模拟法庭的运行绝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法律人应有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造就过程。而不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会直接导致学生适用法律上的偏差,不能真正贯彻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

(二)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使其更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兴趣、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上具有明显优势

道德发展有四个阶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从前到后一环套一环,其中后三环的发展中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据调查,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则比较欠缺[3]。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机会。模拟法庭所使用案例往往是真实发生的或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为学生打开了介入社会的一扇窗,通过对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的案件的调查、审理和裁判既考察了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亦是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反思三观的机会。同时,在模拟法庭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整个流程,代入感强,印象深刻,这种特有的情境性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或旁观者式的观影更能深入人心,触发思考。

(三)模拟法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控辩环节的设计

符合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模拟法庭存在控辩双方,两方观点针锋相对,冲突既有书面,亦有口头表达方面的,在各方理由的剖析中,各方道德判断也得到充分展现,在这一过程中,法律中蕴含的社会普遍道德规范、个人的道德判断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融合。按照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说法,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模拟法庭中各方的观点冲突越激烈,越能起到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来说,利用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是具有实效性的。

三、现有教学设计在大学生德育上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高校现有模拟法庭课程的内容设计目的多围绕培养控辩技能等展开,强调对学生文书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对法律职业道德、社会伦理的教化不够重视。根据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道德发展有三水平六阶段,大学生应当属于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这一水平正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的关键时期,也即成为社会人的转型时期,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中理当将德育作为其重要课程目的,充分发挥其以案说理的优势,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案例选择上没有考虑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多数高校忙于建设案卷库,强调案例类型多样,力求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和见识,却忽略了案件的伦理性、对抗性。这样的案例用来训练出具有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的人才也许没有问题,但是,案例缺乏伦理对抗性,将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同,模拟法庭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模拟法庭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未考虑伦理考察方面。在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程序法、实体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注重对案例包含的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成绩评定标准中,基本都把学生的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资料检索、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表现等做为主要考察项目,对学生在整个模拟法庭中的伦理品格表现如诚信、友爱、互助、协作精神等都忽略不计了。

四、完善现有模拟法庭教学设计,加强其在大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法律思维具有两元性,将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纳入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目的中。摒弃忽视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做法,也即抛开法律中的意志与情感内涵,单纯从法律规则角度进行推理、解释、论证的做法,强调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和道德的培养,并将其排在法律技能之前,作为模拟法庭课程的根本培养目的。最终,为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后习俗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完全被世俗和法律条文所束缚,学会自主地寻求公平正义的裁判。同时,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改善学生思维方式,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积极性、创新性上具有一定作用。其次,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案例。如前所述,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三水平中习俗水平阶段,是了解、认同普遍伦理和规范时期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将涉及家庭伦理、职场伦理、社交伦理等基本社会公共伦理的案例作为主要选取范围,特别是与个体道德差异大,容易产生道德上的两难的案例用于德育效果会更好。当然,还必须考虑学生认知情况和能力,不能过于提高案例模拟难度,否则过犹不及,影响体验和认知效果。再次,根据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合理设计课程环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认为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解当前道德判断水平——运用道德难题引起认知失衡——揭示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引导接受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道德判断的实施。将上述方法和策略与模拟法庭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做出如下设计:第一,在案例发布给学生前,设置考察当前学生对案例相关伦理规范的认知水平环节。设计若干讨论话题或问答题,了解学生相关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并充分引发学生对相关伦理规则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内容的兴趣。第二,发布案例进行案情分析时,一并指出其中的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划分小组(原被告角色分配)。充分调动学生查寻资料、组织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难题,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三,组织模拟法庭开庭活动时,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6],完成道德教化、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的传授。第四,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完成德育小论文,对模拟法庭过程中对道德的认知、体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总之,模拟法庭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设计、组织好模拟法庭的德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

[2]韩宏伟。法律思维如何型塑——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4)。

[3]全思懋、石松、万小羽。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09(3)。

[4]陈娴灵。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5]张建设。基于心理学探索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模式[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3—187。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2

一、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并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缺乏信心;同时, 这种教育方法也难以实现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淡化,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1.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大陆法体系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国家, 在某项法律出台前, 立法者和法学家就已经设计或采纳了某种理论或概念。具体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原则、概念等在大陆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阐述条文背后的理论, 注意大陆法系已有的体系, 把大陆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统统包罗进去[1]。目前, 我国各大学法律院系通常所采用的是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讲授式教学方式下, 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上课时, 学生并不需要进行课前准备, 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者, 只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 是一种完全被动式的学习。面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 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难以实现法律系学生职业角色定

位, 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法学教育本身要求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实事求是, 遵循规则, 追求公平和公正, 并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但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学实践环节设计的不合理, 导致学生职业角色定位盲目而模糊, 无法清楚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 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加之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原因, 致使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3.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自信心,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受大陆法系教育传统的影响, 注重法律知识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概念化、形式结构等因素, 强调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 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两方面的特点。我国近代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指出, 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法律的学问、法律的道德以及社会的常识。在如何求得法律的学问问题上, 他认为“第一个步骤, 当然是在认识法律, 究竟法律是怎么一回事, 怎样一个东西。第二个步骤是在运用法律于认识法律之外, 再注意如何运用这个法律。最后一个步骤, 我们于认识法律, 于运用法律之外, 应当知道哪种法律是适应现实的时代和社会, 并且如何可使法律现代化、社会化。”[2]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显然忽视了第二、第三个步骤的培养。在这种有缺陷的传统法学教育中, 学生因未获得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 综合素质能力差, 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 甚至觉得理论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技能学习重要, 觉得法学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没什么大的用处,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二、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的作用

模拟法庭作为法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社会性、复杂性、艰苦性、目的性、主动性, 以及问题的突发性、尖锐性等特点,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 具有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1.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有

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实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现代教育学认为, 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接受, 尤其是对于成年人而言, 只有在被尊重、能参与的基础上才更容易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正如清华大学王晨光教授所言:“当一个人作为乘客坐车时他不一定会记住行车的路线, 但是当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时他就必须认路、记路和分析路线。”[3]

在模拟法庭上, 当学生以某一模拟案件的当事人、律师、检察官、法官的身份坐在相应位置,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庭时, 他们必须竭尽全力考虑所处角色的利益, 设身处地分析案件, 全力以赴争取最佳结果。做法官的必须让自己保持中立, 去了解事实, 深入研究案件涉及的法律, 掌握法律的精神和要义, 公平公正地裁判;做检察官的, 将案件移送起诉时, 必须谨慎考虑案件全部证据和所适用的法律, 准备好书面公诉意见, 注意讯问、发问技巧;做律师的, 要充分论证对委托人有利的事实和法律, 努力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事实, 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法律规定的适用, 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在整个开庭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准确、敏锐地发现和确定争议的焦点, 对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对案件做出妥当的定性和处理。

在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们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必然要在研究解决方案的同时, 广泛学习并深入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其也必然会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进一步研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

2.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角色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在法学教育中培养、塑造学生的角色意识, 对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加强其学习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活动需要由多个不同的角色来完成, 每一个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 每一个角色在案件中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每个角色站在自己的角度, 对案件性质、证据和法律进行理解与认知, 实现角色目的, 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公平与公正的法律理念。

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使其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 塑造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为今后的法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3.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自信心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一个案件的解决需要用到多种知识,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相互独立的, 一般一个部门法开一门课, 所以平时所学的知识之间缺少连贯性。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要综合平时所学的各部门知识, 将它们融会贯通用到某个个案当中解决问题。如一个民事案件, 就可能综合用到民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律师法、法律文书、律师实务等内容,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和驾驭诉讼程序的技能。通过阅读证据材料, 对有关证据材料进行分析、分类、归纳和整理。运用逻辑推理分析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对案件做出独立思考和判断, 锻炼其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模拟法庭过程中, 要制作起诉状、答辩状、辩护词、裁定书、判决书、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文书。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能够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证据材料与法律应用能力, 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和掌握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在开庭审理过程中, 通过主持庭审, 在法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过程, 能够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快捷的思维能力, 快速的应变能力、雄辩的口才表达能力, 以及驾驭诉讼程序的技能。

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模拟法庭让学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 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 较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尤其是由于模拟法庭所采用的案例一般均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 而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 有时要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风俗、伦理、习惯、逻辑、宗教等各个角度去研究、分析, 这会使学生立足于法律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使其思维超出法学的范畴, 深刻分析社会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摘要:传统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 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难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综合素质差, 缺乏自信心, 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模拟法庭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实践能力和培养的不足, 在加强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学习,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吴东镐.论模拟法庭教学方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 (3) .

[2]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诗词鉴赏提升作用

引言

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诗词鉴赏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德育同样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诗词一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充分发挥诗词鉴赏对大学生德育的提升作用,是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诗词鉴赏通过大学语文中选取的经典诗词为媒介,对其包含的精神和意蕴等与德育有关的内容的讲解,可以对大学生德育起着有效的提升作用。[1]

一、大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中心主义严重

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大学语文教育必然涉及到的德育内容。然而,由于语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中国家庭特有的独生子女问题,很多大学生有着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倾向。个人中心主义在道德上的表现,是其思考问题以及做出行为选择的时候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这种思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必然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后果。这些大学生在集体生活时没有对集体的认同感以及集体的荣誉感,对集体事务不够关心,将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这些最终必然会导致其所在的人群以及社会的强烈排斥,从而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不仅严重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物质主义思想突出

正如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所显示的那样,物质主义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是可能获得的金钱的多少,更是一般只计算短期可计算的利益,而对长期可能更重要的但是难以计算的利益则不纳入其利益计算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或决心做某事之前较为注重利益,并且过分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前瞻性。

(三)自我约束能力差

一般来讲,几乎所有出现在大学语文中的成功人物的事迹,都同自强不息、刻苦奋斗紧密相连。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约束,并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然而,部分大学生却对这些语文教学中的人物榜样的作用没有较好地领悟。这种情况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说是形式不一,主要是学习不够勤奋、沉迷于打游戏等,这些学生不仅将自己学习的黄金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之中,影响了个人的有效发展,而且最终会给家人和自身带来更多烦恼和痛苦。

二、诗词鉴赏对大学生德育的提升功能

作为文学作品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产生时代的风貌,寄托了作者自身的各种思想。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精选的对大学生德育能产生良好作用的诗词进行鉴赏,可以在以下方面对大学生德育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

(一)养成良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大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传颂千古的诗词,都是一些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高尚情操的寄托。如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所做的《九歌》《离骚》,就饱含着作者对国家沉沦,自身无能为力的悲愤和无奈;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一再叮嘱自己的儿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国家的统一;还有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等,无不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国家和民族满目疮痍、风雨飘摇之际,仍然以挽救国家危亡,振兴民族为己任。通过这些诗词鉴赏的教育,必然能激发大学生为国为民努力奋斗的家国情怀,意识到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个体利益的渺小和狭隘,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克服其个人中心主义的道德缺陷。[2]

(二)树立远大理想

在大学语文的各种素材中,诗歌由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往往成为仁人志士们抒发自己伟大理想的最佳媒介,此方面名言佳句更是家喻户晓,为人们千古传颂。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其中抒发其伟大理想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词句大气磅礴。学生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这样的诗词进行赏析时,莫不为作者将天地宇宙纳于胸怀的气度和理想而心折,从而一股豪情壮志从心底油然而生,在对这些诗词的赏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作者的思想的感染,而下决心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相对于远大理想而言,个人暂时的利益以及身边短期的金钱得失,都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从而能對个人中心主义及拜金主义等不良道德心理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而且为了理想的实现,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物质享受的诱惑,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诗词鉴赏的大学语文的素材中,有很多描绘亲情友情可贵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传世。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无私的母爱刻画得淋漓尽致。北宋诗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是形象地将情人间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分外传神地表现在词句之中。在这种感人至深的诗词描绘的场景之中,任何的利益计较和得失衡量都显得那么苍白和可笑。而学生在这样的诗词鉴赏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对真情的可贵有着更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为其克服个人中心主义及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为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中的诗词鉴赏通过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及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学生在德育建设中存在的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自律能力低下等问题,从而对大学生德育起到提升作用。

三、诗词鉴赏对大学生德育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增设诗词鉴赏的大学选修课程

在大学课程设置中,诗词鉴赏一般作为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以独立课程的面貌出现在大学生的眼中。当然,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诗词鉴赏。但是,大学语文承担的教学任务远远不是单纯的诗词鉴赏能够完成的,鉴于大学语文本身课时设置的限制,学生们能真正学习诗词鉴赏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鉴于上述的诗词鉴赏可能对大学生德育提升带来的种种好处,以及其在其他方面如语言的运用及文学修养的提高的作用,有必要在大学语文之外,将诗词鉴赏单独设置成供有需要的大学生选修的课程,以保证诗词鉴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提升大学生包括德育在内的各项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对诗歌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鉴赏

大学语文中那些传颂千古的诗歌,固然是因为其语言艺术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但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得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广泛认同。“诗以咏志,歌以传情”,诗词鉴赏过程中对其语言艺术的赏析虽然必不可少,但更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鉴赏上。语言是诗词的身体,思想则是诗词的灵魂。尤其就诗词鉴赏对大学生德育的提升来说,虽然相关思想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少不了优美的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依然是诗词中的不朽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3]因此,在诗词鉴赏中,应将对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三)将有助于大学生德育提升作为选择素材的重要标准

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鉴赏一方面能使大学生尽情领略语言艺术之美,另一方面也有着提升大学生德育的功能。为了使有限的诗词鉴赏时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应当保证所选取的诗词鉴赏的素材能同时达成艺术欣赏和德育鉴賞的目的。因此,在决定哪些诗词能成为大学语文诗词鉴赏的素材时,有必要将有助于大学生德育提升作为素材选择的重要标准,以保证在诗词鉴赏的教学中能够实现提升大学生德育的目的。

结语

总之,当前大学生的德育较为重要,其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发展,还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这一德育重要载体至为必要,对此可以有效利用大学语文教材的诗词教学进行展开,以此实现其对大学生德育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长周.古诗中的德育教育赏析[J].华夏教师,2012(09).

[2]刘鹏.论诗的道德教育功效——基于中国古诗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3).

[3]何丽俊.由赏析《菜根谭》所引发的德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09).

[4]冯正玉,高鹏.论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9(03).

大学生模拟法庭观后感 篇4

一、观摩模拟法庭的感受

自大二以来,我已经观摩了二十次左右的模拟法庭。在整个观摩学习过程中,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开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首先,虽然我们在专业感受教育的课程中曾经观摩过一次真正的法院庭审,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对庭审的流程可以说是没有丝毫了解,通过几场观摩学习下来,我们基本了解到一般的庭审流程主要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终宣判等环节,也明白了各个角色的职责、权限,感受到了庭审的宗旨与原则。其次,在最开始的观摩中,由于对其的不了解,我们只能从学长学姐的纠错、提问和老师的点评中了解到这个庭审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程序或实体上的问题。但是,随着看的庭审的不断地增加,我也能够逐渐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比如,在大二时观摩的庭审中出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同学们可能受到了之前参加的辩论赛的影响,控辩双方经常出现撇开法官开始自由辩论的情形。我国是适用于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强调法官的主导地位而不提倡控辩双方在审判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庭审中一切都要庭法官的指挥。其他的还有一些小的问题,比如陪审员穿了法袍、书记员最后没有让当事人、辩护人等在庭审笔录上签字,庭上没有交换证据导致庭上频繁交换证据、开庭时要求全体起立等等。最后,在整个观摩学习过程中,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越到后来的模拟法庭,他们出现的问题越少,程序也越来越规范。我觉得这些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之前出现问题的组的教训的结果,也正是因为我们在大二过程中的学习,在本次我们组的展示中才没有在庭审过程中出现一些明显的问题。我认为整个模拟法庭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过程。

二、参加模拟法庭的感受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真正接触到了模拟法庭的模拟工作,我们不再只是庭下的观众,我们真正成了模拟法庭的表演者。在这次的模拟法庭准备工作中,我们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从选案例,分配角色、任务,到进行讨论、演练,表演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也真正的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首先,在这次的模拟中,我担任着审判员的工作,要与审判长一起讨论案情,给被告人定罪量刑,撰写判决书。在这一项工作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作为法官,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用法律来说话。脱离了法条,凭空的按自己的推测、想象去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在一开始的讨论中就陷入了这个误区,就像是我们单看“被告人在20xx年入室盗窃偷得200元不构成盗窃罪”这一点,在大多数非法律人士看来这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但是根据当时的法律综合来看,这确实不能构成盗窃罪。后来经过咨询老师和查阅相关的法条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定罪量刑的判决。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关于撰写判决书的格式、方法,这无论对我们以后的司法考试还是在以后可能的工作中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其次,在实体方面,我们通过本次的模拟,确实对于“盗窃罪”这一罪名的相关构成要件等要素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入室盗窃”,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以后,“入室盗窃”已然成为一种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入室盗窃”的行为,就构成既遂,其中也不存在数额的构成要件规定。再次,在这次的模拟法庭准备过程中,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分配了各自的角色,也相应的去准备各自的任务,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的讨论,互相的提醒与帮助,也能体会学习到作为别的角色的工作任务,最终能够全面的锻炼到自己的能力。最后,我们这个案例是来自于天津市河北区法院的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法院的真实审判中,法院最终是判决了被告人皮特比尔三年有期徒刑,在事实认定过程中,认为其20xx年在南京的盗窃行为构成犯罪。我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有些重的。另外,当时《刑法修正案八》还没有出台,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被告人仅仅是有入室盗窃的行为,没有达到数额标准是不构成盗窃罪的。所以我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值得考量的。

三、模拟法庭中的学习体会总结

整个模拟法庭的学习过程下来,我通过同学们对他们的.提问和纠错、老师的点评,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领悟。首先,我国的法庭庭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重实体,轻程序”,对量刑论述的不是很充分。这就使得我国的刑事司法倾向于查明案件事实,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至于是通过什么样的程序达到上述目的似乎并不重要,只要结果公正了,程序公正与否无需考量。但是我们知道只有程序是公正的,才能达到约束国家公权力,真正查明真相,保护公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目的。在模拟法庭的观摩过程中总体感觉就是,控辩双方都注重对于案件事实真相和定罪的辩论,对于量刑的多少论证的则不足。我认为开办这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引起对程序的重视,所以通过这门课我们一定要增长一些程序方面的知识。其次,我们都知道以前在法官进入法庭之前,全体人员包括控辩方都是需要起立的。但是通过老师的指点,我们知道这一要求经过最高检的提议已经被废除了。因为检察院和法院都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属于同级,没有必要为法官起立。这一点属于我国的司法人员针对庭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建议促进其合理化。从这一点看,我认为我国法治的进步就是要依靠我国所有的法律工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促进其改进的过程。再次,学到了很多关于庭审中的证据方面的知识。第一,在庭审中一个完整的证据目录包括着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目的和形式。一般在现实的庭审活动中,在正式开庭前法官都会组织控辩双方或是原被告交换各自的证据,所以在正式开庭时双方可直接进行举证质证,没有必要让法警再一一提交证据。第二,根据老师的经验来看,“书证”一般都是能够发现问题的,都是需要质证的。第三,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的供述”是最主要的证据,我们不能因为在庭上对被告人进行了询问就被将其列入证据目录内作为一项证据出示。最后,在实体知识和法庭辩论方面学到了一些新知识。第一,在我以前看来,要想区分“主从犯”,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至少存在两个被告人。但是事实上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一个人犯罪也可以认定为“从犯”,如果有证据证明其实是犯罪是由他人指使实施的,可以认定为从犯。第二,在庭审过程中法官最好是能总结出焦点问题,这其中在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中还有一些不同。在刑事审判中,一般是在法庭辩论前法官总结出焦点,然后控辩双方围绕此焦点进行辩论;在民事审判中,法官则是在法庭调查前就总结出了原被告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第三,作为辩护人,永远需要关注的就是“事实”,法庭辩论的前提就是事实还不清楚。辩论的顺序依次为是否存在犯罪行为,属于什么罪,定罪之后看是否存在从轻情节。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5

据统计, 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 被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难年”。1“史上最难就业年”到底难在哪?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符是形成就业困境的最主要原因。为了提升法学教育质量,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人力资源,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于201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面对日趋巨大的就业压力, 必须以“实务型卓越法律人才”为人才培养的核心, 坚持“法学教育即法律职业教育”的观念, 着力培养一批服务基层、服务区域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法律人才。

三十年的中国法学教育探索和建设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也出现了法学教育工程的盲目上马、教育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法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普遍具有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低水平的现象, 很难适应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 以致有人发出“高校毕业生如何杀出重围”的呐喊。2由共青团山西省委首倡, 省政法委、团省委、省高院、省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 ( 以下简称大赛) 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大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教育主体性”的教育价值理念, 为锻炼和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提供了平台。

二、创新性的大赛理念

1. 开放性

( 1) 参赛主体资格的开放性。大赛举办的开放性理念之一是参赛主体的资格不局限于本科院校, 大专院校也可以报名参赛, 这就扩大了大赛的规模, 使得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可以同台竞技, 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从而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参与度的广泛性。

( 2) 评委构成的开放性。大赛在复赛、半决赛、决赛阶段邀请了省内知名的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共同组成评委组, 彰显了评委组成员构成的职业多元化、视角多层次、点评全方位的特色, 在体现点评内容的差异性和针对性的同时又追求了点评质量的高水平。

2. 真实案例体验

赛题安排也充分贯彻和彰显了大赛的开放性理念。例如, 在赛题内容的设计上, 大赛选取的均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 为适合比赛也会稍作调整) 。真实案例被选作赛题, 避免了编题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同时也增强了赛题的真实性、挑战性, 有利于调动参赛队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大赛对法学教育的实践价值

法学教育实为法律职业教育, 实现知识型法律人才向实用型法律人才的转变历来是法律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大赛设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搭建锻炼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强化法律职业观念的平台。因此, 在法学教育中引入大赛“开放性”、“真实案例体验”等理念, 对于更新法学教育观念、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 一)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一言堂”的弊端, 教与学的关系呈单向性, 教学者只承担知识的输出功能, 学习者仅是知识的单纯接受;教学者几乎从不关心教学效果和教学反应, 学习者则欠缺反馈信息的有效渠道, 教与学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缺少良性互动, 从而遮蔽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曾撰文阐述过3D课堂教学模式, 即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讨论、对话、辩论的方式, 避免教学过程中线性教学关系的弊端, 实现教与学关系的双向良性互动模式, 主动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 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惯性。因此, 借鉴大赛的有益经验, 尝试课题教学的“开放性”, 树立真实案例体验理念, 将大赛模式引入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主体性教育”, 该理念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变“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 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目标。

( 二) 增强法律思辨能力

法庭是解决两种争议立场的场所, 这就决定了参赛双方必须立足本方立场, 针对对方主张的立场缘由及依据作针锋相对的回应:第一, 本方事先是无法完整获悉对方的立场缘由及依据的, 需要赛前做充分的揣测和分析, 在完成此项揣测和分析的工作过程中, 选手需要换位思考, 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赛题进行全面、详尽的剖析, 有利于增强法律思辨能力; 第二, 大赛进行阶段, 即使赛前作多么充分、完整的准备都不可能完全掌控对方的立场缘由及依据, 这就需要场上选手的临场应变和自由发挥, 需要当下对对方提出的新事实、新理由进行准确、恰当的分析和应对, 有利于增强法律思辨能力。

( 三) 强化法律职业技能

1. 查找资料

例如, 2012年大赛复赛阶段第二轮赛题2就涉及关于煤炭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议纪要等资料, 选手必须详细分析案情, 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查找、收集关于煤炭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纪要资料; 在资料的选择上, 选手还应该遵循关联性、适当性的原则, 努力寻找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 有针对性的引用 有效资料来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通过本环节的训练, 可以强化学生查找、收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是加深对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认知的一个过程。

2. 法律文书写作

大赛要求选手撰写法律文书, 例如起诉书、公诉词、辩护词、判决书等, 通过本项目的锻炼, 强化了选手撰写各种法律文书的能力, 熟悉了各种法律文书的格式要求, 掌握了各种法律文书的书写要点和技巧, 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

3. 庭辩技巧

大赛的比赛形式以法庭辩论为主, 需要选手在法庭辩论阶段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表明本方立方和阐释依据、理由, 是法庭审理最紧张、最精彩的环节, 也最能反映选手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 选手需要冷静的面对对方提出的各种质疑和诘难, 需要理性、审慎的进行有力的反驳和对抗, 这些都必然要求选手谙熟庭辩的技巧和策略, 并灵活运用。

摘要: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坚持了对教育价值理念的追求, 彰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突破了传统的纯理论课堂讲授的模式, 凸出操作, 强调实务, 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法律实务人才,法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悉力培育造就卓越法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9) :8.

[2]田其云, 黄彪.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 2013, (5) :43.

[3]陈志杰.论我国当代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2, (21) :116—118.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德育教育 关系 功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承载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它可以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继承传播学校已有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作风,同时也融合着社会先进文化的精华,引领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优化育人环境,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收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而使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无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的局面。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和客体都是大学生,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组织者、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他们寓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中,以各种健康的娱乐活动形式出现,并借助于一定的校园物质条件,使德育教育工作变成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必须由思想政治教育来主导。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与建设工作要结合起来,在提高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下,又把握住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的教育必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就必须由思想政治教育来保证。

校园文化发展方向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以道德教育工作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道德教育这个主题内容,就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思想道德为主导,突出主题,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用马列主义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态度、豁达开放的世界观态度、端正的价值观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性情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等,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的适应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导向与制约功用

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的思想、作风和情趣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逐渐把个人融合到集体之中,达到陶冶情操和情感共鸣的状态。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引导、启迪和熏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个体,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生活其中的个体受到无形的约束。高校校园文化对校园师生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它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各种规章制度、精神氛围以及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作用于校园师生,使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形成内在的约束力,制约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熏陶与塑造功用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功用的依据是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和谐上进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这种积极情感的感召下,学生将对学习与生活焕发出更大的热情。校园文化的塑造功能通过学生的内化、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同化学生的道德规范、价值认同和行为模式,使其成为个体的心理氛围,从而成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从而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

(三)凝聚与整合功用

校园文化追求一个学校的整体优势,树立一种特色的群体价值观念,培育一个知名的学校品牌,以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所包含的全体校园人的共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是一种强力精神黏合剂,使处于其中的师生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学生而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通过培养良好的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情趣高雅的精神生活,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失落感,使他们加入到集体中来。学生们团结友爱、比学赶帮、相互促进,共同凝聚成一个整体,以群体的力量为学校创造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心理调适功用

校园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感和行为。优良的文化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抚慰,起到保持心理稳定的功用,同样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学校师生带来相对稳定的心理。调适大学生心理是当今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受挫、就业越来越困难等压力,就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就十分必要。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平衡自己的心态,从而做到心理自我调适。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ps创意制作一个御剑飞行效果教程下一篇:中英文结婚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