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2024-07-25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精选9篇)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篇1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模拟法庭课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短暂的十七周,但是在这段时间里,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在第一节课上,郭老师和李老师首先对模拟法庭课的内容和要求作了简要的介绍,使我们对这节课有了概括性的了解。与以往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同,这门课程更需要我们学生做一些主动,这样是为了将我们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一位合格的法律人。劳克斯曾经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就说明,经验对于一个法律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说起来真是惭愧,当初选这门课的时候,主要原因是它的学分很吸引人,但是很容易就能想到,既然他能有四个学分,那它必然不同于其他一般的课程。如何将这个学分拿得心安理得,那才是重点。想想过去的选修课,都是打打酱油,最后参加一下考试,反正也是开卷,费不了多少工夫。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这样你又学到了多少知识呢?难道学习一门课程,仅仅是为了那个学分吗?

第一堂课,老师让我们向大家介绍自己。刚开始大家都有一些羞涩,不过很荣幸的是,我第一个举手发了言。当时也没多想,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尽量展现了自己的真性情。然后听着同学们一个个发言,我觉得很开心,因为大家终于放开了自己,我终于在这节课上找到了这种集体的气氛。在全体同学介绍完之后,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六周要进行演讲教学活动,让我们很是期待。

后来演讲与活动教学工作开始了,老师先将自己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大家。后来,他们还请来了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向我们展现了当代法律工作者的风采。毕竟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都希望以后能像他们一样,从事法律工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演讲是那位年轻的女法官,她叫孙桂枝,是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民事二庭庭长,首先她向我们介绍了灞桥区法院的架构,即主要有哪些审判庭,以及各庭负责什么工作。孙法官还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基层法院的审判流程,使那些原本在我们看来抽象枯燥的法条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她也说了一些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听了之后,受益匪浅。我听完这些的感受是,我国的法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突然觉得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的前途也不是很渺茫,毕竟还是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只要你用心做,找对方法,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也不可能找不到工作。最后,那节课的高潮部分终于到来,孙法官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她先讲述了她们审理过的一个案子,交代了案情及案情的争议焦点——原告与被告之间究竟存在借贷关系还是委托代理关系。很快,同学们分成了两派,一组认为是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单凭银行取款机的凭条是不能证明被告是因借贷关系而取钱留下的凭证,很有可能是被告为了使原告放心,将凭条打出来以此证明只取了20000元人民币。另一组同学则认为是借贷关系,因为根据民间借贷,一般熟人之间借钱是不需要打欠条的,但是为了证明被告的确拥有过这20000元人民币的事实,这张凭条就成了被告借钱的凭证。总之,同学们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和法律知识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最后,孙法官告诉了我们这件案子的判决结果,也表扬了我们同学在问题面前角度新颖,思维广阔,不拘泥于法条,善于结合身边的常识来判断案件事实的真相。同学们听了大受鼓舞。我想作为一个法律人,你不仅需要掌握法律条文,你还需要多思考,多去窥探案件背后的事实真相,看问题运用多个角度,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使思维固定化、模式化,那样对你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

到了第八周,就进入了这门课程的关键,即模拟法庭演练。老师将我们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的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学院,刚开始谁都不认识谁,但是这并没有阻却我们学习与交流的步伐。老师将案子分派给我们之后,各小组成员进行了角色定位,分工明确。由于我们组第一个要上台演练。时间紧,任务重,压力也是非常的大。我是原告的代理人之一,记得我们原告组进行第一次讨论时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搞清楚,但是经过我们后面花的功夫,如:查阅法条,读教科书以及相关书籍以及上网查阅类似案情,甚至找来在法律诊所工作的同学帮我们检查文书的写作是否到位,格式是否正确。第一次讨论后,我们草拟好了起诉状,并签字盖章后递交到法院,法院在接到我们的起诉状后在一定时间内发给被告,被告在一定期限内草拟好答辩状。一切都在顺利和紧张的进行,我们原告、被告、法官小组,都依照了正常的民事程序进行。我们的工作还好,想想法官组的同学,他们既要搞好实体方面的问题,又要将程序拿捏的十分准确,什么时候送达,什么时候立案,都不能出一点差错。由于我们已经是大三下半学期,大家都在准备考研和司法考试,所以我们常常是在晚上聚在一起讨论,然后回去在考虑问题,经常要忙到一两点才能休息。但是我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充实,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校园生活。我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是第一组而敷衍了事,而是谨慎小心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在第二次讨论后,我开始写原告代理词,由于事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写起来也很顺手,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写完之后我们小组又进行了讨论,改正了代理词中的错误。最后,在开庭的前两天晚上,我们整个小组进行了一次演练。真是不演不知道,一演吓一跳。原来我们存在那么多的问题,不然为什么老卡壳呢。尤其是在质证环节,由于我们不经常亲身经历法庭审判,所以不知道原被告双方是如何进行质证的。后来看了一个活动教学视频,我们才明白问题所在。最后,大家通力合作,再演练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后,我们才匆匆散了场。

2011年5月12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那一天的天气很热,空气里弥漫着粘热的气息。我穿着洁白的衬衣,挽起了头发,以另一个身份走向了讲台,即,原告代理人。不应该说是讲台,而是法庭。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的,但当我看着那国徽时,我真的感觉到了法庭的肃静和庄严。开庭后,我们按照事先演练好的方式进行着一项又一项。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似乎有模有样。可是在法庭辩论阶段时,我们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在法院审理案件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自由辩论,可是我们双方还是争论的热火朝天,引得台下同学们哈哈大笑,法官不停地喊肃静肃静。我们的法庭失控了,可以说一朝道行尽丧于此。最后老师在点评中也说到我们前面进行的都还好,可是后面的自由辩论就是一个败笔。我们耐心的听取了老师的批评。我想,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后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们观看了另外三个小组的法庭过程,也许是经过比较才知道我们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就拿我原告来说,我就没其他三组做的好,没有把问题想的很透彻,很仔细。当然,只有看到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才会改正。

最后,模拟法庭课程就这样结束了。在这节课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和升华,还有团队间的合作与鼓励,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其他组员的大方与宽容。我想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个集体,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们一定要再聚首。再在一起讨论案情,有时嘻哈打闹,有时争吵不休,但是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存在任何利益问题。作为一名大三下学期的学生,明年这个时候我们或者步入社会,或者进入更高更深的学府殿堂,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班可爱的同学们怀揣着自己作为法官、律师的梦想在一起合作一项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的活动的日子。我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也将会授意终身。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篇2

一、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并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缺乏信心;同时, 这种教育方法也难以实现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淡化,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1.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大陆法体系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国家, 在某项法律出台前, 立法者和法学家就已经设计或采纳了某种理论或概念。具体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原则、概念等在大陆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阐述条文背后的理论, 注意大陆法系已有的体系, 把大陆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统统包罗进去[1]。目前, 我国各大学法律院系通常所采用的是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讲授式教学方式下, 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上课时, 学生并不需要进行课前准备, 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者, 只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 是一种完全被动式的学习。面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 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难以实现法律系学生职业角色定

位, 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法学教育本身要求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实事求是, 遵循规则, 追求公平和公正, 并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但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学实践环节设计的不合理, 导致学生职业角色定位盲目而模糊, 无法清楚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 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加之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原因, 致使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3.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自信心,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受大陆法系教育传统的影响, 注重法律知识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概念化、形式结构等因素, 强调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 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两方面的特点。我国近代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指出, 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法律的学问、法律的道德以及社会的常识。在如何求得法律的学问问题上, 他认为“第一个步骤, 当然是在认识法律, 究竟法律是怎么一回事, 怎样一个东西。第二个步骤是在运用法律于认识法律之外, 再注意如何运用这个法律。最后一个步骤, 我们于认识法律, 于运用法律之外, 应当知道哪种法律是适应现实的时代和社会, 并且如何可使法律现代化、社会化。”[2]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显然忽视了第二、第三个步骤的培养。在这种有缺陷的传统法学教育中, 学生因未获得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 综合素质能力差, 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 甚至觉得理论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技能学习重要, 觉得法学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没什么大的用处, 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二、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的作用

模拟法庭作为法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社会性、复杂性、艰苦性、目的性、主动性, 以及问题的突发性、尖锐性等特点,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 具有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1.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有

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实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现代教育学认为, 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接受, 尤其是对于成年人而言, 只有在被尊重、能参与的基础上才更容易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正如清华大学王晨光教授所言:“当一个人作为乘客坐车时他不一定会记住行车的路线, 但是当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时他就必须认路、记路和分析路线。”[3]

在模拟法庭上, 当学生以某一模拟案件的当事人、律师、检察官、法官的身份坐在相应位置,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庭时, 他们必须竭尽全力考虑所处角色的利益, 设身处地分析案件, 全力以赴争取最佳结果。做法官的必须让自己保持中立, 去了解事实, 深入研究案件涉及的法律, 掌握法律的精神和要义, 公平公正地裁判;做检察官的, 将案件移送起诉时, 必须谨慎考虑案件全部证据和所适用的法律, 准备好书面公诉意见, 注意讯问、发问技巧;做律师的, 要充分论证对委托人有利的事实和法律, 努力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事实, 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法律规定的适用, 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在整个开庭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准确、敏锐地发现和确定争议的焦点, 对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对案件做出妥当的定性和处理。

在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们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必然要在研究解决方案的同时, 广泛学习并深入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其也必然会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进一步研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

2.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角色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在法学教育中培养、塑造学生的角色意识, 对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加强其学习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活动需要由多个不同的角色来完成, 每一个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 每一个角色在案件中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每个角色站在自己的角度, 对案件性质、证据和法律进行理解与认知, 实现角色目的, 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公平与公正的法律理念。

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使其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 塑造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为今后的法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3.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自信心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一个案件的解决需要用到多种知识,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相互独立的, 一般一个部门法开一门课, 所以平时所学的知识之间缺少连贯性。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要综合平时所学的各部门知识, 将它们融会贯通用到某个个案当中解决问题。如一个民事案件, 就可能综合用到民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律师法、法律文书、律师实务等内容,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和驾驭诉讼程序的技能。通过阅读证据材料, 对有关证据材料进行分析、分类、归纳和整理。运用逻辑推理分析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对案件做出独立思考和判断, 锻炼其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模拟法庭过程中, 要制作起诉状、答辩状、辩护词、裁定书、判决书、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文书。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能够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证据材料与法律应用能力, 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和掌握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在开庭审理过程中, 通过主持庭审, 在法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过程, 能够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快捷的思维能力, 快速的应变能力、雄辩的口才表达能力, 以及驾驭诉讼程序的技能。

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模拟法庭让学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 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 较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尤其是由于模拟法庭所采用的案例一般均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 而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 有时要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风俗、伦理、习惯、逻辑、宗教等各个角度去研究、分析, 这会使学生立足于法律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使其思维超出法学的范畴, 深刻分析社会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摘要:传统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 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难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综合素质差, 缺乏自信心, 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模拟法庭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实践能力和培养的不足, 在加强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学习,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吴东镐.论模拟法庭教学方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 (3) .

[2]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模拟法庭心得 篇3

这次的模拟法庭让我从理论走向实际,第一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首先,在程序上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对于那些书本上的诉讼程序诸如庭审准备、庭审调查、法庭辩论等看起来特别抽象、难以理解的法律条文通过这次具体审判的操作过程后,初步有了比较感性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具体细化到每个程序,我们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上听了老师对问题的逐一指正,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诉讼程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纯粹书本上所学不到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其次,在实体上同样带给我一个崭新的认识。这次模拟法庭的案例涉及合同纠纷和违约责任赔偿。在了解案情后,我翻阅了合同法和赔偿责任的法条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然后通过多次小组讨论,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深刻的了解到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件相结合并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对于法条的理解并不仅仅在于对它能够熟练的表述,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案例面前你要如何去运用,使它对本案情有利。以前我以为很简单,但现实中并不然。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让我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再次,另一个重大收获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实务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这次模拟法庭中,我担任了被告的角色,在没有任何物证、人证的可以证明违约责任不在己方的情况下,身为被告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律师的法庭辩论上。我方律师在法庭上尽最大限度可能性地争取利益,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律师的竭尽全力运用法律,希望可以还当事人公道的职业素养令我感觉到法律是人们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和法律人对法律那种坚定的信仰。

最后,小组的共同努力让我感受到了法律实务中团队的力量。在准备期间,我们遇到了好多难点,带来我们很多阻力。通过多次的小组开会讨论,对案情深入一步一步的剖析,到最后的攻克难题,这次实践使我感觉到在今后的法律事务工作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模拟法庭心得 篇4

2009624307 09法学3班 吕泳宜

按照学校法学本科法律服务的要求,为了更深入地学习法学这一专业,我们以模拟法庭式进行了一次法律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是不变的真理,这是对于本次我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我的最大感受,从接到通知,到公演完毕,在这当中,我们经历了寻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以夏根抢劫案为案例,具体制定了法庭实施计划,做好了庭审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的人员分工和会场的布置,整个模拟法庭的程序合法、执法严谨,是一次成功的法律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我们增强了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思想上提高了创新意识,模拟法庭一直是我们政法学院的一个特色活动,是我院实践教学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内容。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模拟教学活动,以前只是在观看,这次亲身体验一番,才领会到他的真正的益处。

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审判员,在开庭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说多少内容,但是却体会了整个开庭审理的经过。虽然我们的程序还是有所欠缺,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准备还是很完全的,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我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通过这次实践教学,我了解了整个案件审理的基本过程,觉得关于行政案件方面的法律文书的格式和内容都记忆深刻。把理论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效的。

首先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个审判长真的很不容易,原本以为审判长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一项机械性的工作,但做过之后才知道审判长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也是很累的。实践中的法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作为审判长就必须掌握好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审判过程中,对审判人员的体力也是个很大的考验,有些案件审理的时间很长,审判长在体力消耗的情况下对案件审理的进展也会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判长掌握着当事人的命运。所以,能不能时刻以清醒的头脑去审理案件也是很关键的。因此,我觉得审判长是一个又费神又费力的工作。

其次,感受颇深的是在我们准备审判材料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与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有很大差距。虽然很多知识拿到试卷上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写出,但到了实践中却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感觉,我想这也是现在法律实务教育上的一个缺陷。

最后,在参加模拟法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程序对于保护当事人权利的重要性,程序公正对于限制审判人员的任意裁判也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常常说要学以致用,在现在这个阶段最直接有效、锻炼实践我们知识技能的方式就是参加模拟法庭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自己找案子,自己写诉状,自己找证据,自己练程序等等,这所有的自己做,让我感到了现实法庭审判工作的繁重和当事人寻求法律帮助的艰辛。法官要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当事人要寻找一切有利证据,维护自己的权利,丝毫不是我们在课堂学习上停留在书中的那些理论知识所能简单阐述的。通过这次模拟法庭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法律知识的欠缺,它更加使我明确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在整个实践当中,我们经历了寻找案件、活动策划、确定演员及其他分工,编写剧本及反复修改、多次排练、指导老师亲临指导等等过程,加上后面的后期制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走过。回首这段历程,有我们洒过的辛勤的汗水、也穿插着我们经历过的一些小挫折,但更多的是经过实践的磨练而得到的收获。

一、走过的路

前面说了,这次模拟法庭包括后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期末考快要来临的时候,抱着一颗对知识的渴求之心,开始着手准备模拟法庭了。经过同学们的积极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我们的案件——保险合同诈骗案。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整个活动的策划,确定演员和分工,及编写剧本。最辛苦的是我们长达6次的反复排练,同学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不辞辛苦,不论风吹雨打、白天早上,只要时间允许,就随时准备排练。到公演圆满结束那天,我们才知道,付出的没有白费。当然,这其中不能忘记指导老师的功劳。

二、收获及一些不足

付出就有回报,这次模拟法庭我们班的收获如下:

1. 对庭审程序更加地熟悉。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同学才发现,尽管以前有过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大家的成绩都还凑和,但实践方面的不足还是让我们对刑庭的程序很陌生。在编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出现过了一些争吵,大家各执己见,各不让步。最后还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最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编写剧本,以及多次排练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对庭审程序有过更加深刻的了解。

2. 对法庭中各个角色有了切身体会。尽管学院以前也举办过模拟法庭活动,但是对于本班的同学来说,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在确定角色的那一天,就开始准备自己在法庭上的材料。首先,公诉人和合议庭成员开始了整体剧本的框架设计。公诉人制作证据,撰写公诉意见;审判长和审判员们开始准备法庭上的各种提问;辩护人开始编写辩护词,其中,为了写好辩护词,还仔细研究了案件中各自委托人的细节,参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定罪量刑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为了做好法庭辩论环节,公诉人和辩护人还多次进行交流讨论,相互交换意见,加强了法庭辩论的锻炼。其他角色也对各自的角色有

了理解,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喜欢上了自己的角色,也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3. 一些不足。在这次活动中同样认识到了一些不足,比如认识到自己平时太过拘泥于课本,缺乏对实践的了解;在法庭准备当中,过于注意法庭上的事项,对法庭外的程序诸如审问、侦察等尚缺乏了解;另外,同学们在做自己角色的时候缺乏在实践中应有的那种对所担任角色的负责精神,大家只希望把模拟法庭做好,却忽略了角色中应有的职业精神,比如,辩护人缺乏和自己的委托人交流,被告不积极为自己辩护等等。这些和现实中的法庭有很大出入,也需要日后改进。

总的来说,这次模拟法庭活动在公演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法庭上亮点也不少,大家在演出过程中都能进入自己的角色,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但其中问题也不少,需要日后改进。当我们结束演出,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这场法庭进行思考,因为这对于我们这些法律学子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以上所举的这些观点。而且,我们这次模拟法庭活动不仅仅培养了我们的个人能力,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整个活动重提问、重交流、重讨论。此外,这次活动也更加和谐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活,很多都是自己管自己,很少能有机会将同学们聚在一起互相了解,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淡漠。但模拟法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法庭程序的进行顺序,一起找证据、写证词,一遍一遍地不断排练,共同找出排练中的错误来不断完善我们的模拟法庭。可以说这是我们所有成员团结的结果!而这正是我们将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定位,切实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所有的这些体会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使我懂得了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民事案例模拟法庭心得 篇5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法》这门课程,主要学了基本民事权利、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但在 我们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看来,是很难理解和记忆的。我们常常说要学以致用,学习法律 知识最直接有效、锻炼实践我们知识技能的方式就是参加模拟法庭的活动。科任老师为了使 我们更好地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以及法庭审理的程序,提议我们进行法庭模拟。于是我们 09 工商管理的全体同学在杨海艳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了一次法学知识大演练: 在课堂上进行民 事案例法庭模拟。这是我进入大学三年来,一次非常有益的体验。这次的模拟法庭,我们班分成 7 个组,每组模拟一个案例,我们小组模拟的是 职场风 波 这样的一个案例:原告孙某曾就职于 A 公司,在就职期间,他私自把公司的客户拉到 自己亲戚的公司里,致使 A 公司遭受重大损失,于是被 A 公司辞退。孙某被辞退之后,四 处寻找工作未果,屡次被拒,经多方调查,了解到事情真相。原来是 A 公司的刘总在背后 向同行散播孙某违背职业道德这件事,致使孙某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孙某认为刘某的行为严 重侵犯到他的名誉权,于是将刘某告上法庭。对于该案例,我们小组组织了 10 人的法庭模 拟,其中合议庭 3 人、书记员 1 人、辩护律师 2 人、证人 2 人、原告 1 人、被告 1 人。我们小组模拟法庭的整个过程主要如下:

(一)模拟审判的准备

1、在选择模拟的案例 职场** 后,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角色分配,在本次模拟法庭中 我担任原告孙某。

2、模拟法庭的组织。(1)审判组:制作以下材料:审判流程图、案由、案件争议焦点、开庭通知、判决书、送达回证、庭审笔录等。(2)当事人组:制作以下材料:原告的起诉状、证据目录以及证据材料,被告的答辩 状、证据、辩论词等。在模拟法庭中,作为原告的我,请 A 公司的同事为自己作证,证明自己已遭到了被 A 公司辞退这样的惩罚,而 A 公司在自己被辞退之后还四处散播自己违背职业道德这件事,对自己的名誉权造成不良影响,致使自己一直未能找到工作;而被告刘某则请 C 公司的老 板为自己做证,证明自己是出于好意提醒同行伙伴注意孙某的行为,是出于为同行业着想,而且所讲的也是事实,并非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3)代理组:制作委托书、阅卷记录、会见当事人(原告、被告)笔录、调查材料、承办人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书、集体讨论记录、出庭通知书、代理词、办案小结等。

3、收集案件的证据,熟悉审判程序及规则,设计辩论方案,制作法律文书。在杨海艳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知道要想做好模拟法庭,首先就要学会撰写各种法律 文书,于是我们就开始在网上查阅大量案件事实和各种资料,撰写各自的法律文书。

4、进行排练。我们通过排练来检验准备的情况,发现有疏漏、不足的地方,我们及时加以补充、修改、纠正,为 开庭审理 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5、准备庭审服装、道具,熟悉模拟法庭仪器设备。为了使整个模拟现场更具庄严的气氛,更体现真实感,我们小组的合议庭和代理组都统 一着黑色服装,并制作了模拟庭审的道具,如 法槌 证据文件 等。

(二)开庭审理阶段

我们主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诉讼参与人入场,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2、审判人员入场,审判长宣布开庭。

3、法庭调查。

4、起诉与答辩:(1)原告方宣读起诉书;(2)被告方宣读答辩状。

5、法庭调查取证:(1)原告方举证;(2)被告方举证;(3)原、被告双方进行质证。

6、案件事实交叉提问。

7、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

8、法庭辩论:(1)原告方发言;(2)被告方发言;

(三)自由辩论

在这个阶段,我们小组成员的情绪表演控制得很好,在模拟庭审上进行激烈的辩论。被 告与原告的激动、愤怒,合议庭成员的冷静严谨,律师的有条不紊,这些都使模拟现场更具 气氛和真实感。虽然这只是模拟的案例,但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把它当作是一个简单的案件 来看待,大家都很认真,积极地、尽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9、进行休庭评议、宣判,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或申诉有关注意事项。在最后阶段,法庭宣布由合议庭合议产生的判决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 101 条、第 120 条,《民法通则适用意见》第 140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 26 条、第 36 条的规定,对案例作出宣判: ①被告停止侵害,恢复原告名誉; ②消除影响、被告公开登报赔礼道歉; ③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 2 万元,误工费 5000 元,并承担诉讼的所有费用。案件受理费 500,其他诉讼费用 100,共计人民币 25600,自次判决之日起于一年内付清。宣判结束后退庭,模拟法庭的庭审就此划上了句号。

10、庭审结束后老师点评。在每个小组模拟完之后,老师都会进行评价,点评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我们小组 在老师的点评下,发现我们小组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成员 对部分程序理解不够,在部分细节上拿捏不到位,显得庭审程序有些脱节或者气氛不够好。(2)庭审调查过程中没有对证据做出一定的讲解。(3)在法庭宣判前没有做出陈述。(4)我 们案例的宣判结果是错误的,正确的宣判结果是刘某并没有侵犯到孙某的名誉权,因为刘某向同行业所陈述的事情是事实,并非主观刻意扭曲,并不符合侵犯名誉权的特征。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到模拟法庭课堂中,通过这次模拟法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 浅。首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我最大的收获。对于那些书本上的诉讼程序:庭审准备、公 布开庭、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公布判决,看起来特别抽象,难以 理解。但通过这次具体的审判操作过程后,我比较感性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抽象的程序。并 且每个程序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一一攻克,我更深刻的了解了诉讼 程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它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其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和法律上那种坚定的信仰。在 法庭上,那种庄重、严肃的气氛告诉了人们法律是公平的,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同 时,我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任进一步升华。在这次模拟法庭中,我担任了原告的角色,原告那 种渴望法律还他们公道的心情令我深深的感觉到法律是人们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那是 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看到法庭上每个人那严肃的表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法律在我们面前 是多么的庄严与神圣。最后,大家共同的努力让我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在准备期间,我们遇到了好多难点,给我们带来很多阻力。但这并没有打倒我们,而是让我们更加团结。每当我们共同克服一个 难点时,我们是那么的有成就感。这次实践使我感觉到,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团队精神是 那么重要。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篇6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的特点

1. 逼真性。

顾名思义, “实战”型模拟法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庭, 它是在法学教学中高度模仿真正的法庭而设立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过程的统一。虽然是模拟, 但“实战”要求其具有逼真性。一方面, 它的硬件布局模拟真正的法庭, 各种审判设施严格按照现行法庭的一般规格设置;另一方面, 在具体案件的审判过程中, 它尽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2.“实战”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虽然不是真正的法庭, 但其仍然具有比较强的“实战”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案例的选择和分析、法律文书的制作、开庭审理、宣判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动手, 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最关键的是, 它在开庭前并不进行实质性的排练。

3. 保密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在开庭之前, 各组人员只能根据案件的情况各自准备相关的诉讼材料和法律文书, 查找相关的法律、法规, 除了必要的沟通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提交的材料之外, 各组的准备工作对外是保密的。

4. 应变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事先并不进行实质性的排练, 在开庭时, 诉讼参加者可以根据各自准备的情况, 视法庭上的具体情形而随机应变, 临场发挥。当然, 这种临场发挥也不是随意的, 而是在法律逻辑范围内, 运用实体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定性。这一特点给学生在法庭上尽量表现出其书面表达、口头表达、逻辑推理和随机应变等多种综合能力提供了平台, 也为学生灵活适用法律、法规提供了练习的机会。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的运行

1. 确定适合的案例。

拟作为“实战”型模拟法庭采用的案例, 可以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 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案情作适当的变动以更适应“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的需要。确定适合的案例对于“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成败有着关键的影响。“凡是案情过于清楚、责任分明的案件, 其调查简单、辩论也无法形成交锋的, 不适宜选择为模拟法庭的案例。但案情过于复杂, 尤其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鉴定的案例, 也不适宜选择为模拟法庭的案例。”[1]对案例的选取一般应考虑以下要素:第一, 时效性, 即先由同学们选出2~3个当前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真实案例, 然后由指导教师审定。第二, 专业性, 根据法学专业课程讲授及设置内容需要, 案例应体现出本专业课的特色及专业深度, 能反映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第三, 疑难性,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专业深度和难度。其疑难程度为,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经过认真地思考和深刻的分析, 正确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法学专业知识,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四, 可辩性, 即案件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给双方“当事人”都留下一定的思辨空间[2]。

2. 遴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案情分组讨论。

参加“实战“型模拟法庭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 必须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遴选。遴选学生拿到材料后, 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究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 至于如何分析案情、把握事实、适用法律, 应主要在分组后由各组学生自行把握。以刑事案件为例, 根据案情可以将学生分为审判组、控诉组、被告和辩护组等, 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可以单独分组, 也可插入各组。各组人员分组研究、讨论案情时, 教师仅给予必要的辅导提示。这里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讨论均不应在各组之间交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指导教师也最好能分组指导, 或在指导时不涉及具体的处理。以上做法可以为开庭时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生分组准备诉讼材料。

在正式开庭前, 学生应按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材料, 如起诉书、公诉词、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代理词等, 有些文书应按法定程序 (如起诉状、答辩状等) 传递给对方。一般应要求学生准备不止一种方案, 以便在开庭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各种在开庭时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 也要求学生各自准备齐全。判决书本应在开庭评议后作出, 但考虑到审判组是与其他组一起拿到材料, 再加上为使整个模拟法庭开庭保持紧凑性和完整性, 可由审判组成员预先写好草稿, 但应要求视具体审判过程作相应修改, 或另行宣判。

4. 按法律程序开庭。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入角色, 各项活动都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的要求开展。应将活动场所布置得与人民法院的正式审判庭一样, 场内悬挂国徽、摆放各个诉讼参与人的标牌。以刑事案件为例, 法官组学生着法官服, 律师组学生着律师服, 检察官组学生着检察官服, 法警组学生着法警服, 造成一种严肃、正规的法庭气氛, 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开庭审判的各个阶段的工作, 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老师只旁听, 不参与, 不干涉, 即使开庭时遇到了问题或遇到了准备阶段没有注意到的情况, 也由学生自己处理,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中断开庭程序。如果存在问题, 由教师在开庭后再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及保持审判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3]。

5. 教师或其他专家综合点评。

综合点评是从多主体、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在“实战”型模拟法庭中的表现行为进行的评判或衡量。教师或其他专家在点评中要指出学生对模拟案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指出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了解及其运用程度;指出模拟庭审中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模拟庭审中的角色进行全面的点评。点评时, 既要充分指出其优点并加以鼓励, 也要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性的意见。教师或其他专家的综合点评, 有助于“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6. 整理归档材料。

当一个案例经过上述完整程序后, 应形成一套完整的案卷材料和总结材料,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全程录像。整理归档材料既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也是今后“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结语

“实战”型模拟法庭是模拟法庭教学的高级阶段,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实战”型模拟法庭自身的特点, 它对参与的学生和指导的教师的素质和法学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如何真正完善它的运行和发挥它的功能, 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付健.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与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3, (5) .

[2]李殿英.利用高校模拟法庭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 .

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篇7

(10春法本:廖 莎)

案 件:交通肇事杀人案 指导老师:周老师

开庭时间:2011年5月28日 参加人员:邹雪琴(审判长)

林 子(审判员)

唐 玥(审判员)

廖 莎(书记员)

杨红梅(公诉人)

林 颖(公诉人)

武利民(原告代理人)

阳文文(辩护人)

魏 佳(被 告)

向海华(法 警)

根据电大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法律实践的要求,我们法学本科班十位同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我们同学的密切配合中,我们举办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这次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审理”的是一个“交通肇事杀人案”。我们“依法”组成了“模拟法庭”。由邹雪琴担任审判长,林子、唐玥担任审判员,我担任书记员,杨红梅、林颖担任公诉人,武利民担任原告代理人,阳文文担任辩护人,魏佳担任被告,向海华担任法警。首先是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录;然后是审判长宣布开庭,公布原告以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法庭调查;原告被告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审议庭评议;公布判决等程序。此案由于事实清楚,证据比较充分,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激烈辩论,审议庭审议后,法庭作出了判决,此次的模拟法庭到此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对有关法律知识和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法学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得到基本训练,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专业知识水平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能力进行了自我检测,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有所提高,认识、理解了法庭庭审的程序;实践活动是学习方法的转变,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能力的重要举措;我还认识到此次模拟法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今后工作学习的影响等。下面就这次模拟法庭活动谈谈我个人看法。

一、法庭庭审程序合法,执法严谨

(一)开庭前三日,法庭送达了原告人及被告人传票,这个过程让当事人有所准备:请律师,找证据,组织法庭辩论等。

(二)法庭庭审庄重严肃,开庭之前书记员宣布四条法庭纪律。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像;不准鼓掌、喧哗、哄闹;不准随意进入审判区,在法庭审理期间,关闭移动通信工具等。

(三)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尊重人格,无论原告、被告,都要做到法律向前,人人平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享有以下诉讼权利: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由举证、质证的权利;被告有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的反驳原告请求的权利;对双方争议的事实和法律关系,有相互辨认的权利;经法 庭允许,双方当事人有权向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双方当事人有请求法院调解的权利。民事诉讼当事人应承担以下诉讼义务: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举证的责任;应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理由;应自觉遵守法庭纪律;对发生法庭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必须自觉履行。

(四)庭审程序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庭审准备,审前书记员宣读了法庭纪律;公布开庭,由审判长一声槌响,宣布开庭;庭审调查,由原告陈述事实及请求,被告答辩;法庭答辩,由双方当事人辩论、举证;法庭调解,本案由于当事人意见不统一,故放弃调解;合议庭评议,由审判长、审判员就案情缘由做出审判结果;公布判决,把合议结果公之于众。

二、模拟法庭是学习方法的一大转变,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能力的重要举措

模拟法庭在教学模式上更加开放灵活,不像书本上的知识那样枯燥无味,它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积极参加到模拟法庭这个实践活动中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起了指导作用。“模拟法庭”是法律实践的重要内容,以前我们主要是依靠自己学习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在学习中很难结合实际生活思考问题。而“模拟法庭”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法律实践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和同学们一起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以及被告、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完全按照正规的法庭诉讼程序“开庭审理”,我们从案件材料入手,经历了分析实事情况、找出有关的法律文书、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辩护或代理意见、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等全部环节,这种亲身经历使我们能够了解案件进展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案件的进程和结局,同时在模拟法庭的训练过程中,我们作为当事人的律师、检察官或法官,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或参与人,因而必须考虑所处的角色的利益,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件,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使自己由静态的接受知识转向动态的思考分析,由理论分析进而投入到评判审理的实践之中,这些都不能在书本上学到。

模拟法庭让原来的照本宣科转化为虚拟现实,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在模拟法庭中。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充分认识到不单要重视理论知识,还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实际问题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人性化地实际解决。

三、开展模拟法庭对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的影响

1、参加庭审活动,使我对庭审程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时候该陈述事实;什么时候该双方辩论;还了解到怎样举证;以及“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规则分配举证责任;以及怎样依法判决;怎样作好记录等。

2、实践出真知。通过本次模拟法庭庭审活动,检验了我们两年来的所学的知识,使我认识到光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只有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两年的学习生活的确太少。通过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太少,各门知识都是只是学了点皮毛,要想在今后有所成就,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不但要在书中学习,还要在生活、实践中磨练自己。

4、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做到学有所用。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身边的人,教育他们要如何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对触犯法律的人要绳之以法,维护法律尊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四、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

此次“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我国现在犯罪还很多,我国的普法宣传还没能深入到千家万户,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未成年人和失学社会青年的法律意识还相当淡薄,未成年人犯罪和失学社会青年犯罪相当高。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失学社会青年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学法、懂法、守法,使群众学会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认识到法律不仅是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剑,还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让每个公民都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用法律武器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总之,通过本次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检验了我两年来的学习情况,让我深入了解庭审全过程,对法律运用也有了一定认识,使我能初步分析问题,基本能解决问题,明确了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目标。

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篇8

我们小组由10人组成,审判长1人、审判员2人、书记员1人、辩护律师2人、公诉人2人、证人1人、被告1人。本次模拟法庭我担任辩护人。我们选取的案例任翔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被告人任翔,男,1993年5月8日出生,汉族,宁夏银川市人,高职文化程度,—在银川市第四小学就读,—在银川市十四中学就读,后于进入石景山区模式口技工学校就读,现居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石景山区模式口。11月10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同年11月11日被银川市公安局逮捕。案件经过是:2011月10日,18岁的任翔为了给女朋友过生日,在银川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家中向其母亲刘某索要钱财,因刘某说家里没钱,两人发生争吵,任翔大吼:“我是你儿子,你把我生下来就就应给我钱。”刘某听后生气,也对着任翔大骂:“你就是个不是个人,不陪做我的儿子,生你养你这么大就是个错误。”任翔被激怒,冲上去反拧刘某右臂,两人扭打在一齐,后邻居王二柱听到起其屋内有打闹的声音就急忙赶到了刘翔的家中,进行劝架,使劲将任翔拉开,此时刘某已疼痛不已,瘫坐在地上,后经检查,刘某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内外髁分离移位,刘某有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经法医鉴定,刘某的伤势重伤偏轻。此后刘某

向警方报案,任翔被抓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明白要想做好模拟法庭是,首先就要了解各种法律文书,确定剧本,于是我们就开始在网上查阅超多案件事实和各种资料,确定了我们的法律剧本,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模拟法庭的模拟演练。我想这个演练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整个庭审程序。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安排公诉人和辩护人入庭,再请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调查与核对被告人的基本状况,起诉书副本有无收到,何时收到。再介绍案件名称,合议庭组成人员,出庭的公诉人和辩护人。告知被告人在庭审中享有的权利,是否申请回避。进入法庭调查阶段,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讯问被告人,辩护人向被告人发问。公诉人举证,辩护人质证。辩护人也可举证。然后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先由公诉人发表公诉词,再由辩护人发表辩护词,公诉人进行答辩。被告人和辩护人能够提出新的意见。之后被告人作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休庭之后,进行合议庭讨论,最后再开庭作当庭宣判或择日再判。这就是整个庭审程序。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模拟法庭活动,以前只是在电视剧中看过庭审,这次亲身体验一番,才领会到他的真正的益处。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辩护人,所谓辩护人,便是指,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帮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形式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在开庭的过程中,我体会了整个开庭审理的经过,在法庭辩论阶段对案件焦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深刻地体会到了法庭辩论的魅力与辩护人的职责。在法庭上,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来源于法律。而我所要做的,便是根据法律,尽可能地维护被告的正常权利。虽然我们的模拟法庭程序还是有所欠缺,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准备还是很完全的,在我们的潜力范围内,我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透过这次实践教学,我了解了刑事案件审理的基本过程,觉得关于刑事案件方面的法律文书的格式和资料都记忆深刻。

在模拟演练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很认真,我感觉不是因为这个活动是个表演,真正吸引大家的地方就应是我们能够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类如团队合作、成员分工、法庭实践。

透过这次活动,学以致用是我最大的收获,同时也在必须程度上促进我改善自我的学习方法。我期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虽然付出了很多的时光和精力,但是收获是很大的。当然,透过这次模拟法庭的活动,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我法律知识的欠缺,它更加使我明确了自我要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也更加和谐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活,很多都是自我管自我,很少能有机会将同学们聚在一齐互相了解,时光长了就很容易淡漠。但模拟法庭给我们带给了这样一个机会,同学们在一齐讨论法庭程序的进行顺序,一齐找剧本,一遍一遍地不断排练,共同找出排练中的错误来不断完善我们的模拟法庭。能够说这是我们所有成员团结的结果!

模拟法庭学习心得 篇9

毋庸置疑, 法律实务中从来就没有整齐划一的法律适用模式。因此, 我们既要有入乎理论之内的探索与严谨, 又要有出乎实务之外的灵活与冷静: 让理论服务于法律实务, 让实务立命于法学理论。正所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④。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模拟法庭教学无疑是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门法学专业课程。而本学期由申君贵老师组织开展的模拟审判与观摩庭审现场两大教学活动, 都让我们大受裨益、获益匪浅。在此, 本文就这两次容理论与实务于一身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些许薄见。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模拟法庭之“私法自治”

孟德斯鸠, 如是说, “在民法慈祥的目光中, 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世界。”我想说, 在申君贵老师眼中, 每个同学在模拟审判活动中都是一个“国家”—他给予任何一名同学参与的机会, 赋予每个同学编写剧本的自由。因此, 我们的剧本并不是像参考书上为了应试而杜撰的完美案例, 而是渗入了各种生活气息, 让庭审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血肉丰满、感情充沛, 不是真实, 更似真实。其详情如下:

首先, 在第一次彩排中, 被告人、证人等的陈述都是十分文艺化、书面化的, 我们甚觉别扭。在彩排后各自反省找不足时, 大家提议虽然本案中被告人、证人都是白领、金领层的知识分子, 但是生活就是生活, 不会有哪个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买个菜还之乎者也, 是故我们将被告人、证人的台词修改得更口语化, 日常化。

其次, 本案是一起醉驾撞人致死的刑事案件, 案情主要为被告人在长沙市一家酒店参加某位朋友生日宴会后送其另一朋友汤某回家, 后折返, 沿长潭高速醉酒危驾, 途中先是追尾撞上了一辆奔驰, 后继续超速行驶与一辆相向而行的奥迪发生碰撞。原剧本为被告人家住长沙市雨花区程远小区, 汤某住岳麓区新城小区, 承办生日宴会的酒店位于长沙市市中心, 奔驰车车主案发时从湘潭赶往长沙。由此, 不难看出剧本有很大的纰漏, 被告人送汤某回家根本无需经过长潭高速。如此一来, 被告人和奔驰车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遑论追尾撞车?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之荒谬吗?所以, 我们及时将汤某的住址改成湘潭市雨湖区新景家园。

除此之外, 需修改之处, 不胜枚举。但我认为剧本依然尚存一些不足:如剧本中描述被告人是在送朋友汤某回湘潭后发生事故。那么我不禁要问既然现在危驾已经入刑, 当下又是交警严查醉酒驾车之际, 那么被告人在从长沙上高速到湘潭下高速, 再折返又一次上高速难道就没有被发现其异常?现在驾驶员只要稍微“面色红润”即被拦下测验, 怎会让横冲直撞的被告人成为漏网之鱼?退而言之, 纵是被告人的确为上天眷顾让其成功逃脱检查, 那么在其撞上奔驰车后继续行驶, 后在沿江大道上碰上奥迪车之事, 则不能认定为以危驾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在下长潭高速至沿江大道案发现场之间有20多分钟路程, 且中间必经高速收费站, 肯定需耽搁;故两次事故发生中间之时间间隔甚大, 空间距离亦不小。很明显被告人的行为并不符合以危驾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的时、空、人集中的危害性。此外, 亦如申君贵老师在审判结束后所指出的我们的模拟审判程序上没有开庭公告、着装不齐等瑕疵。

二、为权利而斗争:观摩庭审, 聆听被告人之心声

对于自我权利的维护, 权利感情的尊重, 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着实少见, 而在刑事审判庭上被告人对自身权利的忽视现象尤甚。因此, 当这次观摩现场庭审, 被告人以流利、镇定的语言为自己辩护时, 的确让我眼前一亮。不是她“挪用资金” ( 未经判决任何人不能定罪于被告人, 故用引号引之) 之行为有多么令人深恶痛绝; 也不是讶于其小小年纪 ( 案发时好像只有28 岁) 竟一犯再犯 ( 先后被警方带走调查两次) ; 而是在此时此景, 她竟然没有像以往的那些庭审过程中唯唯诺诺、畏首畏尾、法院尚未判决就先给自己判刑的被告人一样哭哭啼啼或闷不吭声, 而是选择直面司法机关, 从容不迫 ( 在我看来, 的确如此) 地从口袋中掏出辩护词, 将反驳控方之理由娓娓道来。或许有人说, 这是因为其职业 ( 导游出身, 案发前为所任职公司的客户副经理) 使然。固然, 其导游“能说会道”之本事的确对其辩护有不少帮助, 但是, 不可否认其有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之心。姑且撇开孰是谁非不论, 其为自己权利而战之心, 其为权利感情之战的勇气即为我所欣赏。

反驳公诉方的主张, 被告人的辩护人自然能为其做到。但是否需要辩护, 是否请辩护人, 则是由被告人主观之意愿来决定, 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 或许有人用“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应当被指定辩护人”制度来反驳之, 但是指定辩护人也可因为被告人的意愿而被拒绝) 。所以, 权利感情的培养, 权利感情的重视, 不单单只是法律人所应具备, 而是全民皆应具备之。

三、小结

世间之事, 波谲云诡, 气象万千。作为法律人, 几年之后是否走上政法系统, 是否踏上律师之旅程, 一切皆为未知之数; 于是乎, 我们能否因之而否认模拟法庭之意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模拟法庭并不是职业培训, 而是一种将法学理论与法律事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对实务、生活的留心观察与体会, 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高度要求。如前言, 模拟法庭, 助我们入乎其理论之内, 锻炼我们的探索与严谨之思维;亦助我们出乎其实务之外, 培养我们灵活与冷静之分析能力。真实之庭审观摩, 假拟之法庭审判。当我们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完成时, 我们会发现今日之模拟就是明日之真实审判; 今日之现场庭审, 就是他日我们研究之模拟对象, 此谓我所云, “真亦假时假亦真”。

关键词:模拟法庭,观后感

注释

1[台]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69.

2此处“立法者”应作广义理解, 乃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其意志的利益团体.

3[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2.

上一篇: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七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