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模拟法庭

2024-08-25

小学生模拟法庭(精选8篇)

小学生模拟法庭 篇1

寻衅滋事

审判长:1人 人民陪审员:2人 书记员:1人 公诉人:2人 辩护人:2人 被告人:3人

被告人:龚刚,襄樊市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

被告人:李庄,社会无业青年,曾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吴家友,本市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与龚刚同班同学。被害人:马晓军,本市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学生 法警:2人

基本案情:龚刚与马晓军同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住宿生,一天中午两人同在学生食堂排队时,因马晓军插队,龚刚与其当场吵架,马晓军打了龚刚一拳,两人被在场老师劝阻,龚刚十分气愤,认为在这么多同学面前被欺负,自己太丢脸了,遂怀恨在心,当晚龚刚在校外的一间游戏室玩时,遇到了自己在游戏室认识的朋友李庄,龚刚向李庄谈及中午在校发生的事,并对李庄讲想教训教训马晓军,李庄当场同意,叫龚刚确定时间后和他电话联络,龚刚回宿舍后,又请同班同学吴家友帮忙,叫吴家友和他们一起去教训马晓军,吴家友心里虽不怎么愿意,但碍于朋友情面,只好点头同意。第二天,龚刚纠约李庄、吴家友二人,在马晓军回宿舍途中等候,马晓军出现后,三人上前将马晓军拦住,对马晓军进行殴打,马晓军撒腿就跑,李庄遂掏出随身携带的砍刀向马晓军头部砍去,马晓军被砍倒在地后,龚刚、李庄又在马晓军身上猛踢几脚,马晓军大呼“救命”。三人就立即逃窜至校外,龚刚、吴家友二人于第二天向学校保卫科投案自首,李庄于当天被公安机关抓获。

书:请旁听人员安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一、不得随意走动及进入审判区;

二、不得鼓掌、喧哗、哄闹;

三、不准吸烟;

四、寻呼机、移动电话一律关闭; 法庭纪律宣布完毕。

公诉人、辩护人、被害人入庭。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入庭。长:(敲锤)现在开庭。传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到庭,第一被告人姓名? 龚:龚刚,长:性别? 龚:男。

长:出生年月日? 龚:95年5月17日生 长:民族? 龚:汉族

长:文化程度?

龚:高中文化 长:职业? 龚:学生

长:家庭住址?

龚:住本市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长:什么时候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的? 龚:9月14日

长:第二被告人姓名? 李:李庄 长:性别? 李:男。

长:出生年月日? 李:82年8月12日生 长:民族? 李:汉族

长:文化程度? 李:初中文化 长:职业? 李:无业

长:家庭住址?

李:住本市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长:你以前有没有受过刑事处罚?

李:有,2000年曾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5年1月9日刑满释放。长:第三被告人姓名? 吴:吴家友 长:性别? 吴:男。

长:出生年月日? 吴:95年7月8日生 长:民族? 吴:汉族

长:文化程度? 吴:高中文化 长:职业? 吴:学生

长:家庭住址?

吴:住本市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长:什么时候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的? 吴:9月14日

长: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收到没有?何时收到? 龚刚:收到了。李庄:收到了。吴家友:收到了。

龚刚:2011年10月28日收到的。李庄:2011年10月28日收到的。吴家友:2011年10月28日收到的。

长:三被告人收到起诉书距今天开庭已超过十天,符合法律规定。今天襄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在此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由襄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寻衅滋事一案,审理本案的合议庭由审判员陈振霞,人民陪审员梅娟、吴波三人组成,由审判员陈振霞任审判长,书记员张宇担任法庭记录;受襄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蒋小蓉、唐硕出庭支持公诉;

依据法律规定,被害人马晓军及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受被告人龚刚及其家属的委托,丽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宁出庭为被告人龚刚辩护; 受被告人吴家友及其家属的委托,长城律师事务所崔志宇出庭为被告人吴家友辩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庭审中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也就是说如果上述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可以请求换人;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除了可以委托聘请的律师辩护外,还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长:上述权利是否听清? 马晓军:听清了。龚刚:听清了。李庄:听清了。吴家友:听清了。

长:被害人你是否需要申请回避? 丁:不需要

长:被告人龚刚,你是否需要申请回避? 龚:不需要

长:被告人李庄,你是否需要申请回避? 李:不需要

长:被告人吴家友,你是否需要申请回避? 吴:不需要

法庭调查 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公:

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襄襄检刑诉[2009]76号

被告人龚刚,男,1995年5月1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学生。襄樊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住本市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2011年9月13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襄樊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拘留,9月14日被取保候审。

被告人李庄,男,1982年8月12日生,汉族,初中文化,无业。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2011年9月13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襄樊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拘留,9月13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襄樊市看守所。被告人李庄曾于2005年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吴家友,男,1995年10月8日生,汉族,高中文化,学生。襄樊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住襄樊市檀溪西路73号。2011年9月13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襄樊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拘留,9月14日被取保候审。

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寻衅滋事一案,由襄樊市襄城区公安分局侦查终结,现移送审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2011年9月11日,被告人龚刚在本市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内,因排队买饭与马晓军发生争执,后被告人龚刚遂纠约被告人李庄、吴家友欲对马晓军实施报复,次日下午16:30分,三被告人在马晓军回宿舍途中,将其拦住,李庄上前打了马晓军一个耳光,马晓军逃跑,三被告人随后追赶,被告人李庄掏出随身携带的砍刀,向丁心头部砍去,致其头部一8厘米长的创口,经法医鉴定为轻伤。马晓军被砍倒在地,被告人龚刚、李庄又对马晓军身上猛踢几脚,后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逃离现场。

上述事实,有被害人陈述、书证、物证、法医鉴定结论等证据证实,三被告人亦供认不讳。本院认为: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从轻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龚刚、李庄系主犯;被告人吴家友系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后有自首情节,亦可从轻处罚。被告人李庄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又犯罪,应从重处罚。本院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特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

江苏省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法院

检察员:蒋小蓉唐硕

2011年9月25日

长:三被告人,公诉人刚才宣读的起诉书听清楚了吗? 龚:听清楚了 李:听清楚了 吴:听清楚了

长:下面分别进行法庭调查,先将被告人李庄、吴家友带下法庭候审。被告人龚刚,你对起诉书指控你犯寻衅滋事罪的事实有无异议? 龚:没有。

长:现在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

公:被告人龚刚,公诉人问你的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龚:好的

公:你与马晓军是否认识? 龚:以前不认识,在学校食堂吵架后才认识他的.公:你与李庄,吴家友是否认识?

龚:李庄是我在游戏机室认识的朋友,经常在一起打游戏机,吴家友是我的同学,而且我们住在同一宿舍.公:你与马晓军有什么矛盾? 龚:在9月11日我在食堂买饭时,他没有排队,我说了他几句,他反而骂我,我们就发生了争吵,马晓军还打了我一拳,后来被在场的老师劝阻,我心里不服气,心想是他不对,居然还敢打我,让我当众出丑,很没面子,就想教训他一下。公:你想怎样教训他?

龚:当天晚上,我在游戏机室正好遇见李庄,就和他谈到中午的这件事,请他帮忙,他说帮我摆平。回宿舍后,我看见吴家友,心想人多的话可以吓吓他,就喊吴家友一起参加,吴家友先不肯,我就骂他不上路子,后来他同意了。公:你把打马晓军的经过详细讲一遍。

龚:第二天下午快4点钟时,我就把李庄喊到学校,然后喊吴家友一起在马晓军回宿舍的路上守侯,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看到马晓军正好一个人回宿舍,我们三人就上前拦住了他,李庄甩了他一个耳光,骂他“叫你嘴老,打死你!”马晓军一看不对,撒腿就跑,我们三个人就追上去,李庄从衣服内掏出一把这么长的砍刀,对他的头部砍了一刀,马晓军当时捂着头就倒在地上,头部还流着血,我们三人上前又狠狠地踢了他几脚,马晓军大喊“救命!”我们三人就跑出了校园。公:你是怎么归案的?

龚:事发后,我和吴家友心中十分害怕,不敢回宿舍,就在学校附近转了一个晚上,后来吴家友对我说,我们还是去自首吧。我就同意了。我们第二天一早一起到学校自首了。公:你现在对你的行为有什么认识?

龚:当时自己太冲动了,也没考虑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公:公诉人发问完毕。

长:辩护人有无问题要发问?

辩:被告人龚刚,你是哪年出生的? 龚:1995年5月17日。

辩:也就是说案发时你还未满18周岁? 龚:是的。

辩:11年9月11日当天,你和马晓军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争吵? 龚:买饭排队时他插队。

辩:争吵过程中,谁先动的手? 龚:马晓军先打我一拳 辩:你有没有还手? 龚:没有

辩:11年9月12日下午,你喊李庄到学校,当时有没有叫他带刀? 龚:没有

辩:在马晓军受伤住院期间你是否去看过他? 龚:有的

辩:有没有对其进行经济上的补偿? 龚:有的,我去看他时给了他500块钱。辩:审判长,我没有问题了。

长:辩护人有没有需要向被害人发问的? 辩:有。

长:辩护人可以询问被害人。

辩:被害人马晓军,在11年9月11日中午就餐时,你和被告人龚刚发生了争吵,是不是? 丁:是的。

辩: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争吵的?

丁:我当时有事着急,插了一下队,他就骂我。辩:争吵过程中,是谁先动的手? 丁:我当时一着急,就打了他一下。辩:龚刚有没有还手?

丁:他要还手打我时被老师和同学拉开了。

辩:你能否把三个被告人打你的经过详细陈述一遍?

丁:9月12日下午4、5点钟,我在回宿舍路上,看见他们三个气势汹汹的向我走来,我当时就害怕了。那个胖一点的就是李庄,上来就给我一个嘴巴子,而且还狠狠地骂我。我连忙就跑。但他们还是追了上来,然后我就觉得头上被重重的击了一下,我当时就倒在地上。他们还用脚踢我,我就喊救命,他们就跑了。最后我被送到了医院。辩:在你住院期间,被告人龚刚是否去看望过你? 丁:有

辩:有没有对你进行经济上的补偿? 丁:给了我500块钱

辩:审判长,我没有问题了。

长:请法警将被告人龚刚带下法庭,将被告人李庄带上法庭。长:被告人李庄,你对起诉书指控你的犯罪事实有无异议? 李:没有。

长:下面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李庄。

公:被告人李庄,公诉人讯问你的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李:好的。

公:你与本案被害人马晓军是否认识? 李:以前不认识。

公:你与龚刚、吴家友是否认识?

李:龚刚是我在游戏机室认识的朋友,我们常在一起打游戏机。吴家友在此事之前不认识。公:你与马晓军有矛盾吗? 李:没有。

公:你不认识马晓军,又与他无矛盾,为何要打他、砍他?

李:我和龚刚打游戏机时,他说被他同学欺负了,要我帮他摆平,出于朋友义气,我就和他一起去了。我们打他时,他要跑,我一急就拿出刀就砍了他。公:是龚刚让你带的刀吗? 李:不是。

公:你为什么带刀?

李:我„„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

公:被害人马晓军头部的伤是你砍的吗? 李:是的。

公:你还对他做了什么?

李:我一开始打了他一记耳光,还骂了他,最后又踢了他两脚。公:后来呢?

李:后来我们就跑了,后来我就被公安机关抓了。公:你以前有没有受过刑事处罚?

李:有。2005年曾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公:公诉人发问完毕。

长:被告人龚刚的辩护人是否需要对被告人李庄进行发问? 龚辩:不需要。

长:被告人吴家友的辩护人是否需要对被告人李庄进行发问? 吴辩:不需要。

长:请法警将被告人李庄带下法庭,将被告人吴家友带上法庭。长:下面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吴家友。

公:被告人吴家友,公诉人问你几个问题,请你实事求是地回答。吴:好的。

公:你认识马晓军吗? 吴:在此之前不认识。

公:你和龚刚、李庄是什么关系?

吴:我和龚刚是同班同学,又住在同一个宿舍。在此事之前我不认识李庄。公:你与马晓军是否有矛盾? 吴:没有。

公:那你为什么要和龚刚、李庄一起去打马晓军呢?

吴:是龚刚喊我去的。从内心讲我不想去,但是不去又怕别人说我不够朋友,所以就硬着头皮去了。

公:你把打马晓军的经过详细讲一遍。

吴:9月12日下午4点多时,龚刚喊我去打马晓军,我不肯他就骂我不上路,我就只好答应了。第二天下午四点多时,我们在马晓军回宿舍的路上等了将近半小时,看到了马晓军一个人回宿舍,我们三个人就上前拦住了他,李庄先打了他一个嘴巴子,还骂了他两句,马晓军就赶快跑。龚刚和李庄追上去,我也跟了上去,李庄突然掏出刀砍马晓军,马晓军捂住流血的头倒在了地上,龚刚、李庄上前踢马晓军,我也上去踢了一脚,马晓军喊救命,我们三个人就跑了。

公:你是怎么归案的?

吴:事发后,我特别害怕,不敢回学校,就在学校外面转。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后悔,就劝龚刚去自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龚刚一起去学校自首了。公:你对你的行为有什么认识?

吴:我错了。我盲目讲“朋友”义气,我当时是应该劝止龚刚的,我很后悔。公:公诉人发问完毕。

长:辩护人有无问题要发问? 辩:有。

长:辩护人可以询问被告人。辩:你是哪年出生的? 吴:1995年7月8日。

辩:也就是说,打马晓军时你还不满18周岁是不是? 吴:是的。

辩:整个事件过程中,你打了马晓军几下?怎么打的?

吴:我就在最后用脚踢了他一脚,还没敢重踢他,就是意思地踢了一下。辩:你知道李庄带刀吗? 吴:不知道。

辩:审判长,没有问题了。长:带被告人龚刚、李庄上庭。

长:下面由公诉人就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法庭举证。

公:公诉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法庭举证,证明本案的证据有:

在卷宗第一册第三册第20页,21页,22页,有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的供述和当庭三被告人的供诉一致,在此不再宣读。

在卷宗第二册第38页,39页,有门诊病历证明被害人马晓军头部长达8厘米刀口,被害人医药费单据15张,计2500元。

长:请法警将此份证出示给被告人,辩护人及法庭。被告人有无意见? 龚:没有 李:没有 吴:没有

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两辩:没有。

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在卷宗第二册第43页有法医鉴定一份。

活体损伤鉴定书

襄公刑活体检字(2011)第38号

被检验者:马晓军,男,17岁。襄樊市襄城区人。分析意见: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被检验者马晓军之损伤符合第32条规定,构成轻伤。鉴定结论:马晓军之伤为轻伤,检验人:王飞(主任医师)许平(法医师)

长: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公诉人刚才宣读的鉴定书听清楚了吗?有无意见? 龚:听清楚了,没有意见 李:听清楚了,没有意见 吴:听清楚了,没有意见

长:被告人龚刚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没有意见。

长:被告人吴家友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没有

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现在公诉人宣读公安机关的提取笔录:2011年9月12日下午,我局值班民警张浩,李士华接到职业技术学院的报警,两位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见一学生倒在地上,当即送伤者到医院救治并从现场提取砍刀一把。后经鉴定刀上有新的血迹,刀柄有李庄的指纹,襄樊市襄城区公安分局。2011年9月13日,公诉人现在向法庭申请出示物证砍刀一把,请法庭准许长:本庭准许,请法警向被告人李庄、辩护人及法庭出示 李:是这把刀

长:请法警将刀交还公诉人(法警将刀呈交给审判长和人民陪审员后交还给公诉人)长:被告人李庄,你是用这把刀砍的马晓军吗? 李:是的

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两辩:没有

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在卷宗第三册第61页,有职业技术学院出具的证明证实被告人龚刚,吴家友到学校自首.在卷宗第一册第30页有三被告人的户籍证明,证实被告人龚刚,吴家友案发时不满18周岁。在卷宗第三册第43页有襄城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和襄樊市少管所出具的释放证,证实被告人李庄曾于2005年1月10日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2010年1月9日刑满释放。公诉人举证完毕

长:被告人龚刚对上述举证有无异议 龚:没有

长:被告人李庄对上述举证有无异议 李:没有

长:被告人吴家友对上述举证有无异议 吴;没有

长:被告人有无证据向法庭提交 龚:没有 吴:没有

李:有。这里是我家人代我赔偿给被害人马晓军的医疗费,营养费3500元的收条 长:请法警向辩护人、被害人马晓军及公诉人,法庭出示该收条 被害人对此份收条有无异议 丁:没有

长:公诉人对此份收条有无异议 公:没有

长;被告人龚刚辩护人有无证据向法庭提交?

龚辩:有。现提供龚刚在校表现情况证明一份,证明龚刚平时表现尚可,并无前科劣迹。该次犯罪属初犯,偶犯。

长:公诉人对此证明有无疑义? 公:没有

长:被告人吴家友辩护人有无证据向法庭提交?

吴辩:有。现提供被告人吴家友所属居委会提供的平时表现情况证明吴家友平时表现较好,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居委会愿意对其帮助教育。长:公诉人对此证明有无疑义? 公:没有

长:控辩双方是否还有证据向法庭提交? 公:没有 龚辩:没有 吴辩:没有 李:没有

法庭辩论 长:法庭调查结束,下面进行法庭辩论。首先由公诉人致公诉词,鉴于本案被告人龚刚、吴家友涉嫌犯罪是尚未成年,在此请公诉人对两位未成年人进行法庭教育。

长:法庭辩论结束。鉴于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尚未成年,现在由法庭对二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

公: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六十条、第一百六十五条、第一百六十九条之规定,我受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

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现就本案的事实、证据发表以下公诉意见,请法庭注意: 一、三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我国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行为。该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动机呈多样性,如有的是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有的是为了发泄不满,报复社会;有的是为了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获取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该罪在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如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本案中被告人龚刚因与马晓军发生口角,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纠约无业青年李庄和同学吴家友在校园内对马晓军实施殴打,并致马晓军轻伤,他们公然蔑视法纪和社会公德,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更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他们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项之规定,构成寻衅滋事罪。

二、量刑情节

1、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从轻处罚。

2、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龚刚提起犯意,且纠约他人;被告人李庄积极实施殴打,均起主要作用,系共同犯罪的主犯;被告人吴家友虽参与该起犯罪,但作用较轻,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罚。

3、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所犯罪行,符合自首的条件,可以从轻处罚。

4、被告人李庄刑满释放后五年内有犯罪,系累犯,应从重处罚。

被告人李庄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且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等,可以酌情从轻处罚。鉴于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尚未成年,现公诉人对二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

被告人龚刚、吴家友。公诉人今天代表国家对你们提起公诉。看着你们那智嫩的脸孔,无助的眼神。公诉人心中无比沉重。法网恢恢、犯罪必惩。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公民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年仅17岁的你们却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了污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你们,心理上尚未成熟,对生活中的琐事往往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狭窄的心胸,激化了你们的冲动,为报复而大打出手,却不知后果的严重性。你们的行为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健康权利,给他人带来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也使你们为你们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今天,挚爱你们的父母,培育你们的老师,关心你们的同学都为你们伤痛不已。法治社会的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人爱己,必先爱人”,你们在积极学习法律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公民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弃错误的思想观念,虽然你们今天涉嫌犯罪,但你们不要心灰意冷,只要你们勇敢的站起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人格,良好性格,良好品格,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志存高远,言行一致,热爱生活,情感淳朴,自尊自爱,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并积极学习法律。相信,你们很快就会回到社会温暖的大家庭中来!你们的前途仍然一片光明,辉煌的人生正等着你们用双手去构建。长:被害人发言。

被害人:在这件事的起因上,我也有一定的过错,如果当时我能客气一点、忍让一点,事情就不会发生,所以我觉得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宽容、相互理解,遇市要冷静,不要冲动,希望其他同学和我们一样,都能从这件案件中吸取教训。

长:依据法律规定被告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首先由被告人龚刚自行辩护。龚:我没有叫李庄带刀。

长:被告人龚刚的辩护人为被告人龚刚辩护。龚辩: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33条的规定,在本案被告人龚刚父母的委托下,本人受丽人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依法出庭担任被告人龚刚的辩护人。本辩护人受理本案后,在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时便介入此案,通过会见被告人并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针对被告人紧张、焦虑的思想状态进行了耐心的法制教育,告之在侦查起诉阶段要实事求是的供述案情,积极的配合司法人员的讯问,争取从宽处理。通过阅卷及必要的社会调查,本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龚刚犯寻衅滋事罪的事实定性无异议,现就被告人龚刚所具备的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以及酌定从轻情节,发表辩护意见如下:

一、被告人龚刚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处罚。

二、被告人龚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符合自首条件,也可以从轻处罚。

三、被告人龚刚系初犯、偶犯,且无前科劣迹,其犯罪后能真诚悔罪,确有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学校、家庭都愿意对其进行帮助教育。我坚信法律的神圣与公平,期待着贵院依法对我的当事人作出公正的裁判,给被告人龚刚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建议对其适用缓刑,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希望为成年被告人龚刚以及旁听人员能从本案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认真的学习法律知识,注重个人品格修养的提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培养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善交良友,相互宽容、相互理解,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矛盾,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辩护意见发表完毕,谢谢!长:被告人李庄可以自行辩护。

李:是龚刚让我去帮他的,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去,更不该带刀去砍马晓军。请法庭看在我年轻,比较容易冲动,又积极赔偿受害人的表现上,对我从轻处罚,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长:被告人吴家友你可以自行辩护。吴:我只踢了他一脚,为何也构成犯罪?

长:被告人吴家友的辩护人为被告人吴家友辩护。

吴辩: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受本案被告人吴家友父母及吴家友本人的委托,本律师受长城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依法担任被告人吴家友的辩护人。经多次会见被告人,调查取证,阅读案卷材料,查阅相关法律文本,尤其是今天参与庭审,本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吴家友犯寻衅滋事罪的事实,定性无异议,现就被告人吴家友所具备的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以及酌定从轻情节,发表辩护意见如下:

1、被告人吴家友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处罚。

2、被告人吴家友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符合自首条件,也可以从轻处罚。

3、被告人吴家友在本案作用较小,系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予刑事处罚。

综上,被告人吴家友具有三个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一个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建议法庭对被告人吴家友免予刑事处罚。

辩护词发表完毕,鉴于被告人吴家友犯罪时未满18周岁,请法庭允许本辩护人对其进行法庭教育:

正如你自已所说,未成年被告人吴家友,站在今天这个被告席上,你也许很后悔.也有些迷惑“我就是和他们一起去助了一下威.而且只轻轻踢了一脚怎么就成为被告接受审判呢?”法律是无情的,但只要我们好好遵守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你还记得吗?你此次的失足就在于你没有正确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就要求你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正确的做人原则。做自已的主人。不要被他人所左右、利用,不要盲从。古人亦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你要从本案中吸取教训,不必悲观失望。而要时刻矫正自已的人生目标。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把握好自已,相信你的明天依然阳光灿烂。谢谢!长:公诉人就被告人吴家友提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

公:虽然被告人吴家友没有像龚刚那样提起犯意纠约他人,也没有向李庄那样持刀伤人,但由于本案是一起共同犯罪,三被告人事前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共同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三被告人对其所造成的后果要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被告人吴家友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最。鉴于三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不一样,本案将被告人吴家友认定为从犯,在量刑时应当予以区别对待。

长:被告人吴家友,还有何辩护意见? 吴:没有。

长:辩护人还有何辩护意见? 吴辩:没有。

长:经过这一轮的法庭辩论,控辩双方的意见已充分阐述,法庭也已记录在案。法庭辩论结束。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享有最后陈述权。被告人龚刚有何要向法庭陈述?

龚: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通过本次庭审,使我认识到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了污点,我一定吸取这次教训,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长:被告人李庄有何要向法庭陈述? 李:希望从轻处罚。

长:被告人吴家友有何要向法庭陈述?

吴家友: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通过庭审,使我知道了朋友义气并非是所谓的“江湖义气”,不能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或者寻求刺激去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我以后一定会多学法律知识,使自己知法守法,在朋友违法的时候还应用法律来消除他们违法的念头。长:被告人龚刚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发言。龚代:没有。

长:被告人吴家友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发言。

长:现在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将三被告人带下法庭。(合议庭评议)

长:将三被告人带上法庭。

(敲锤)现在继续开庭,下面宣布合议庭评议结果。合议庭经过合议认为:

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犯寻衅滋事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被告人龚刚、李庄、吴家友无视法纪,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清节恶劣,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项之规定,构成寻衅滋事罪。合议庭在量刑时考虑到: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有自首情节,应当从轻处罚;被告人吴家友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被告人李庄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又犯罪,属累犯,应从重处罚。鉴于被告人龚刚归案后能认罪悔罪,而且学校、家庭都愿意对其进行帮教,依法对龚刚可适用缓刑,被告人吴家友犯罪情节轻微,对吴家友可免于刑事处罚。

鉴于被告人龚刚、吴家友犯罪时尚未成年,现由法庭对二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

今天站在被告席上的龚刚、吴家友本应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课堂上聆听老师的教诲,但为什么你们会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呢?翻开你们的档案,我们看不到有任何受过违法、甚至学校处理的记录;走访学校,你们表现岁不算优秀,但也算的上一名合格的学生;询问你们的父母,你们也是让父母骄傲和放心的孩子,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两走上犯罪道路呢? 1。从本案的起因看,你们与被害人本无怨无仇,仅因一句口角,便怀恨在心,对被害人进行报复,该案集中反映了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即感情多与理智,易于冲动,情绪容易失控,犯罪偶发性强。虽然,犯罪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两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却也存在必然性。因为,两被告人平时忽视对法律的学习,不学法,怎能知法?不知法怎能够守法?如果你们知法,就应该知道你们行为的性质,知道你们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生命健康,知道你们会因此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丧失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人参自由,知道你们的父母会因此而日夜伤心流泪,知道老师同学辉为你们的前途惋惜不已,如果你们知法,你们一定会放弃这一违法犯罪的念头,去正确处理所遇到的矛盾。2。交友不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行为不端的人员交往,必然会受到他们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影响,由于未成年人心理上有一定依附性,从行为上看来有一定的附随性,很容易接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本案龚刚就是由于平时在游戏室里结交了一些品行不端的人员,在潜移默化中,他处人遇事的方法,他的性格都受到这些人的影响,以至于他今天走上了被告席。

3、讲朋友“义气”,不讲法制道德。正如吴家友所供述的“从内心讲,我不想去,但是不去又怕别人说不够朋友,所以硬着头皮去了。”

所谓朋友义气应当是指正义,正气,而决非封建社会所残留的那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危害社会的江湖义气,吴家友尤其应当吸取这次教训,见到朋友违法行为,要去制止他、帮助他,使他及时改正,而非纵容他、甚至与他一起共同违法犯罪,共酿犯罪的苦果。龚刚、吴家友虽然你们这次犯了罪,但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你们要记住:在那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今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使它不再偏航。

长:你们两被告人是否听清? 龚刚:听清了 吴家友:听清了

长:下面法庭进行宣判 书:(法庭人员起立)

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五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龚刚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二、被告人李庄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三、被告人吴家友犯寻衅滋事罪,免予刑事处罚。

四、随案移送的作案工具砍刀一把予以没收。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第二天起十日内,向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现在闭庭!(敲锤)将三被告人带下法庭。

(审判人员、公诉人、被害人、辩护人退庭)

小学生模拟法庭 篇2

关键词:模拟法庭,学生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指标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法学院的授课都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即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解和传授。这种理论讲授的方式能够较好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形成法学知识体系, 但是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显得捉襟见肘。因此, 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就业后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 在法学教育中增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法学教育界的共识, 也是法学实践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法学院引入了模拟法庭课程, 并在提高学生法律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寄予了很高的期待。目前, 模拟法庭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所有法学院 (系) 均已开设的重要实践课程。

一、模拟法庭课程的来源及其特点

模拟法庭是指基于事先准备案例的基础上, 组织法学专业学生, 在课堂中模仿实际法庭相关诉讼、答辩、调查等流程活动。通过模拟法庭的现场感和直观感, 进一步加深参与者对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的理解, 更好地提高控辩双方对适用法条的运用和把握[1]。在具体实践中, 模拟法庭包含了从案例选择、案件分析、证据收集整理、诉讼思路探讨、法律文书写作、模拟开庭、庭后的评议等整个司法过程环节的模拟。模拟法庭的培养目标可以界定为:适应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2]。

模拟法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虚拟的庭审“情景对话”吸引学生的加入, 并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 形成一定的自我感受和思考, 最终达到增强执业能力和法律价值观的目的。第二, 巩固学生所学的法学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 在该活动中, 经过学生的亲身操作, 能够直接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在理论讲授中那些抽象的原则制度能够获得具体的展示, 从而完成由概念、判断到推理的整个学习过程, 为其执业奠定初步的基础[3]。第三, 将枯燥的规范和抽象的流程直观化。司法活动具有法定程序性特点, 对于程序法而言, 通过授课方式学习比较枯燥, 学习效果较差, 而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 将枯燥的规范和抽象的流程直观地展示出来, 对于学生而言印象深刻, 易于接受。

二、模拟法庭课程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模拟法庭引入我国法学院的时间不长, 且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标准, 因此各个模拟法庭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差异较大, 不同的任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模拟法庭的理解组织该课程, 因此, 有的模拟法庭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尚未达到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

笔者认为, 当前制约模拟法庭课程实际效果的瓶颈之一就是该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体系和方法的缺失, 难以对学生的课程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意义在于:首先,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评价指标努力, 起到学习指挥棒的作用。其次, 对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在本课程中表现的能力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使学生之间通过评价结果的比较, 激励他们找出差距, 有利于他们积极向上。第三, 模拟法庭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准备和团队合作, 合适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准备工作, 避免他们敷衍塞责, 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据笔者的调研所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法学院都是采取简单的考试或考核, 由任课教师据此给出分数或者给出等级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非常明

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观摩, 并对该组模拟演示及成员个人表现作出评价。该评价也应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之中。理由在于, 非同组的其他同学也进行了模拟法庭活动, 共同的经历使其能够与该组同学进行比较, 进而相对客观地对他人的表现及能力作出评价。基于这种“同行”评价, 标准能够基本客观。相对于教师评价的高标准, 学生之间的评价以他们自身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小组的同学, 能够将表现更好的小组挑选出来。据此, 非同组其他同学的评价标准重点在于, 被评价的小组和成员是否做得比自己更为优秀。

(二) 模拟法庭学生评价标准的构建及其实施

虽然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法学院对模拟法庭的评判采用的是不及格、及格、良好和优秀四级。但是这种打分体系过于笼统, 区分度太小, 也难以精确衡量学生的表现。笔者建议采用百分制, 这样既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 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区分度, 并让学生更有积极性参与到本课程中来。

前已述及, 模拟法庭的学生评价主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即教师、同组其他成员以及同课程不同组成员, 形成由参加模拟法庭学生评价、旁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6]。笔者认为, 这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的大致分配应按照五三二的比例进行分配, 即教师评价占学生最终评价的50%, 同组成员评价占30%, 同课程其他成员的评价占20%。具体到三方评价主体的具体评价内容, 应从有利于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对学生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3个方面[6]。结合具体的操作实践, 笔者认为评价标准及权重应如表1所示:

当然, 上述学生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 需要一些具体条件的实现。首先, 要赋予本课程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充分的主导权。如当前在对实践课程评价采用“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四级评价标准的法学院中, 笔者所提出的上述百分制评价体系的引入, 应视为教师创新的内容予以充分的认可和支持, 否则本评价体系无以施行。其次, 由于学生个人的展示表现在该评价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比重, 所以要为每位参与本课程的同学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因此该课程的人数不能过多。至于何者为宜, 笔者认为, 所有成员至少应有担任法官、原告或被告角色的机会, 而证人、鉴定人、书记员等角色所提供展示其法学专业技能的空间较小, 尚不足以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上所述, 由于本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结果相对客观。相较于以考试方式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而言更为精确, 因此也更易于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 该评价体系在实际运用中, 有如下四方面的因素将影响评价目标的实现。首先, 本评价体系包含三方主体和9项指标, 特别是同课程其他学生评价, 涉及大量数据收集和处理, 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甚至影响课程指导的精力。其次, 本评价体系中赋予同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在最终成绩中30%的权重, 这虽然有利于激励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认真投入, 但是同组学生可能会“合谋”相互打高分, 以获得比其他小组成员更好的成绩。对此, 教师应对学生相互评价的标准进行解释说明, 如一个评价得分至少应具备哪些条件。此外, 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就其对其他同学的评分依据做出简单说明, 以减少其他学生打分的随意性。第三, 所在小组的集体表现在该体系中占到了20%的比例, 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确保学生在全过程中能够主动投入, 避免了学生在教师视线以外的散漫和应付。但也应看到, 团队的整体表现毕竟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 一位能力和素质较弱的同学即可成为本组的“短板”而拉低小组的整体得分, 这对于素质好且认真投入的其他成员而言, 略显不公。第四, 做出评价的具体时间也值得引起重视。上述评价体系中, 同组成员评价和组外成员的评价在被评价小组展示结束即可做出, 教师评价指标中的团队和个人表现亦是如此。但是, 就该课程而言, 展示的结束并非对该组成员评价的结束, 因为教师还需要针对该组成员的展示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点评, 其他同学也要提出质疑和探讨, 该小组成员还应针对教师和同学的建议进行反思, 惟其如此方可有更大的进步。但问题是, 如何将学生“课后反思”的进步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呢?笔者认为, 教师评价中的“所在小组提交的法律文书质量”指标可以有所作为。具体而言, 法律文书的提交应该在小组展示结束后的一周内提交, 该文书必须充分反映教师的点评和同学探讨中所提出的法律问题。这样就可以倒逼学生在展示后进行反思, 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 在上述学生评价体系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可以采取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确保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 评价体系网络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在参加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上, 增加学生评价模块, 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该系统直接参与其他同学的评价, 任课教师也能够通过网络打分, 通过系统直接计算出学生成绩。这样能够极大地简化中间过程,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其次, 上述九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其主要依据是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并不具有绝对性。因此, 在上述评价体系的实际运用中, 指导教师也可根据班级的不同特点和其教学重点, 对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或修正, 以期满足其特定需要。不仅如此, 推而广之, 该评价指标系统对于其他以小组形式组织的课程评价, 如学生的专业实习等课程, 都可以借鉴。

模拟法庭的学生评价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该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没有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 该课程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激励和正确导向, 还能够让本课程更具有科学性。笔者结合模拟法庭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 提出了三大评价主体, 共九项指标项目及其权重的基本设想, 并对该评价体系的实施条件及预期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当然, 上述评价体系还需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优化, 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健.创新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1) .

[2]吴西彬.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J].教育评论, 2007 (01) .

[3]昌智伟.刍议模拟法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J].法制与社会, 2012 (10) .

[4]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447.

[5]叶秀, 李勇.“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教学权力运用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5) .

“模拟法庭” 亮剑昌平 篇3

因应“依法行政”

上午9时27分,“模拟法庭”活动开始。由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区县统计局及调查队、昌平区政府法制办、司法局等单位领导、法制工作骨干和昌平区统计局及调查队全体工作人员组成的“观审团”,使昌平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的220个椅位座无虚席。

主持“模拟法庭”活动的国家统计局昌平调查队队长于桂谦做了这样的“开场白”:

今天的模拟法庭,是特殊形式的依法行政专题讲座;是学习、宣传新《统计法》活动的延伸;是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岗位技能演练和培训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组织今天的活动,是因为面临以下工作背景:已经实施一年多的新《统计法》和原《统计法》相比,加大了对执法主体的规范力度;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队伍迅速扩大、新人明显增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所有工作活动都要受《行政诉讼法》的约束和规范,不少同志可能还没这个概念,这个意识需要强化;统计执法对象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不少企业都聘有自己的法律顾问,统计部门必须规范执法活动,避免出现行政败诉;国家对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开场白”传递出清晰的信息:“模拟法庭”因应了依法行政的工作背景,萌生于法制规范的统计环境。

拟在“亮剑交锋”

如果有一天统计部门真的成了“被告”,统计人到底如何应对?这是昌平统计局队领导创意“模拟法庭”的核心落点。基于这个落点,模拟法庭力求在各个环节要达到“亮剑交锋”的真实效果。

场境原汁原味。昌平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庭前正中国徽高悬。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法警各就其位,高低错落相对而设的法官席位、原被告席位、证人座椅,包括审判区与旁听区的隔板,让身置现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这庄严肃穆的场境,是原汁原味的法庭。

程式规范严谨。9时30分,“庭前准备”开始: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核实出庭人员身份;审判长征询各方当事人对参加庭审的委托代理人出庭资格是否有意见后,法槌击响:“现在开庭”。

9时35分,“法庭调查”开始进行:当事人陈述;法定职权审查;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依据审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10时28分,听过双方当事人最后陈述,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后,当事人起立,审判长宣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身着法袍的法官、风纪严整的法警、规范严谨的程序,告诉现场的每一个人,行政机关与行政对象诉讼“过招”时,就是这个样子。

“锋点”事真据实。模拟法庭上,原告“永唐超市有限公司”;被告“北京市昌平区統计局”。双方剑花舞动,锋芒相对:

“起诉书”陈述:×年×月×日,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执法检查人员对“原告”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应交增值税”、“零售额”、“电力能源消费量”、“在岗职工”指标,其年度上报数据与检查数据不符(差错率略);检查时还认定,“原告”未按规定设置统计台账、统计人员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年×月×日,“被告”向“原告”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年×月×日,“原告”法定代表人到“被告”单位进行了陈述。×年×月×日,“被告”向“原告”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做出了“警告并贰万伍仟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原告”诉称:数据差错是统计员对指标口径的理解和“被告”年报培训的质量问题;未建立统计台账是前任统计员遗留问题;统计员未取得从业资格是“错过”了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时间。据此,请法院撤销“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针对“原告”的诉讼理由,“被告”依据法律条文、事实证据(包括证人证言)一一进行了驳辩,并提出“为了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请法院维持对原告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法庭角色虽为模拟,但“诉讼内容”和“剑锋招式”并非虚构,如果翻看昌平区统计执法案卷,一定会发现法庭上文字陈述和语言辩说的“出处”、印迹。

考量“统计行为”

“庭审”历时53分钟,时间不是很长,“剑锋交点”也不是很多。但品味“庭审”过程,让人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法庭在考问诉讼因由、事据真伪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考量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行政行为。

“法庭调查”时,审判长请“被告”做出说明:统计行政行为的职权依据;关于统计数据差错是否有主观故意的法律规定;关于设置统计台账的法律规定;关于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法律规定;关于“罚款”的法律规定和处罚幅度的把握。在做出说明之后,审判长要求“被告”出示对“原告”进行行政处罚的全部法律依据。这些“说明”和“出示”,给出一个重要信息:包括统计执法在内的统计行为,必须依循依法行政的规范。法庭调查的举证质证环节,其作用就是证明统计执法程序合法、取证规范。

整个“庭审”过程,除统计执法的法律依据、执法程序外,还围绕统计资料真实性的界定依据、统计数据的采集标准、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的年报培训质量、年报组织环节、统计法规宣传与告知等内容进行了询问和讼辩。

主持人在“庭审”结束时说:“‘法庭’留给我们的思考非常多:为了规避行政败诉,我们应该怎样完善统计制度?怎样夯实基础工作?怎样提高业务技能?怎样提高年报工作组织质量?怎样改进政风行风?怎样优化统计部门和统计人的形象……”

引发“思考互动”

10时30分,“庭审”结束。法庭“论剑”话题,触发了观众的思考燃点。当主持人宣布“我们安排一个互动环节”时,“观审员”纷纷向法官进行咨询提问:

“行政机关针对数个违法行为,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做出一个处罚决定是否合适?”

“新《统计法》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修订前《统计法》相对应的法规条例等行政法律文件还未明确废止,应以哪种法律文件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适用规章与《统计法》冲突,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应如何决定法律运用,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可以撤销?”

互动结束后,两位领导以“讲话”方式为模拟法庭活动划上了句号。

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恒:模拟法庭情节真实,让人身临其境;模拟法庭创意价值很高,让人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有了直观感受;希望开展更多类似活动,增强统计工作者依法行政意识。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王军:昌平可以作为一个基地,为全市统计法制工作提供一个优质的活动环境。在法庭上与行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已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了应对挑战,政府统计部门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统计执法,提高诉讼技能。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论文 篇4

摘要: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各高校法学专业当成必修的法律实践课程,它的德育作用却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进行大学生德育的优势,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加强其德育作用的三个建议。

关键词:

模拟法庭;德育;法律思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一、研究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绝大部分心理、生理均未成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可塑性强,高校浓厚的自由学习氛围,使他们迅速浸染于各种文化与思潮之中,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价值观念被扭曲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学界公认将大学生德育与专业课相联系,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是一种有效的开展德育活动的方法,但是,对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研究和探索还十分欠缺。随着法律专业具有的应用性、技术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法律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其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教学的必修课程,由于具有融体验性、实战型、知识性为一体的特征,被认为是一种情境式学习方式,是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法学专业将其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课程开设。但是,从近年来教学实践和相关著述中可以发现,法学教育理念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较大,不少人偏重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而忽视其在大学生品行造就方面的功能,教育的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德育教育功能方面对模拟法庭课程做全面审视和设计。

二、模拟法庭的特点决定其开展大学生德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拟法庭对大学生有德育作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

法律的适用问题是模拟法庭的核心,而法律本身具有伦理性,法律的适用过程也离不开对其的伦理分析和考量。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规范,西方有一句谚语“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充分说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联系,二者都包含正义、公正、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符合道德理念的,往往也符合法律。因此,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的过程,也往往是经受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即如何通过正当程序,公正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地裁判。法律思维有二元性,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谌洪果指出“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它的一端便是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涵+品格和精神需求,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法时,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1]。韩宏伟也指出法律思维是以利益衡量为价值尺度的评价性思维[2]。也就是说在学生适用法律解决争议时,其思维过程就存在着以本人价值尺度为标准进行利益衡量,充分揭示和反映出法律适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倾向。因此,模拟法庭的运行绝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法律人应有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造就过程。而不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会直接导致学生适用法律上的偏差,不能真正贯彻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

(二)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使其更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兴趣、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上具有明显优势

道德发展有四个阶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从前到后一环套一环,其中后三环的发展中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据调查,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则比较欠缺[3]。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机会。模拟法庭所使用案例往往是真实发生的或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为学生打开了介入社会的一扇窗,通过对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的案件的调查、审理和裁判既考察了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亦是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反思三观的机会。同时,在模拟法庭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整个流程,代入感强,印象深刻,这种特有的情境性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或旁观者式的观影更能深入人心,触发思考。

(三)模拟法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控辩环节的设计

符合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模拟法庭存在控辩双方,两方观点针锋相对,冲突既有书面,亦有口头表达方面的,在各方理由的剖析中,各方道德判断也得到充分展现,在这一过程中,法律中蕴含的社会普遍道德规范、个人的道德判断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融合。按照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说法,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模拟法庭中各方的观点冲突越激烈,越能起到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来说,利用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是具有实效性的。

三、现有教学设计在大学生德育上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高校现有模拟法庭课程的内容设计目的多围绕培养控辩技能等展开,强调对学生文书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对法律职业道德、社会伦理的教化不够重视。根据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道德发展有三水平六阶段,大学生应当属于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这一水平正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的关键时期,也即成为社会人的转型时期,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中理当将德育作为其重要课程目的,充分发挥其以案说理的优势,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案例选择上没有考虑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多数高校忙于建设案卷库,强调案例类型多样,力求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和见识,却忽略了案件的伦理性、对抗性。这样的案例用来训练出具有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的人才也许没有问题,但是,案例缺乏伦理对抗性,将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同,模拟法庭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模拟法庭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未考虑伦理考察方面。在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程序法、实体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注重对案例包含的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成绩评定标准中,基本都把学生的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资料检索、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表现等做为主要考察项目,对学生在整个模拟法庭中的伦理品格表现如诚信、友爱、互助、协作精神等都忽略不计了。

四、完善现有模拟法庭教学设计,加强其在大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法律思维具有两元性,将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纳入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目的中。摒弃忽视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做法,也即抛开法律中的意志与情感内涵,单纯从法律规则角度进行推理、解释、论证的做法,强调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和道德的培养,并将其排在法律技能之前,作为模拟法庭课程的根本培养目的。最终,为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后习俗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完全被世俗和法律条文所束缚,学会自主地寻求公平正义的裁判。同时,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改善学生思维方式,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积极性、创新性上具有一定作用。其次,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案例。如前所述,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三水平中习俗水平阶段,是了解、认同普遍伦理和规范时期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将涉及家庭伦理、职场伦理、社交伦理等基本社会公共伦理的案例作为主要选取范围,特别是与个体道德差异大,容易产生道德上的两难的案例用于德育效果会更好。当然,还必须考虑学生认知情况和能力,不能过于提高案例模拟难度,否则过犹不及,影响体验和认知效果。再次,根据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合理设计课程环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认为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解当前道德判断水平——运用道德难题引起认知失衡——揭示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引导接受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道德判断的实施。将上述方法和策略与模拟法庭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做出如下设计:第一,在案例发布给学生前,设置考察当前学生对案例相关伦理规范的认知水平环节。设计若干讨论话题或问答题,了解学生相关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并充分引发学生对相关伦理规则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内容的兴趣。第二,发布案例进行案情分析时,一并指出其中的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划分小组(原被告角色分配)。充分调动学生查寻资料、组织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难题,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三,组织模拟法庭开庭活动时,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6],完成道德教化、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的传授。第四,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完成德育小论文,对模拟法庭过程中对道德的认知、体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总之,模拟法庭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设计、组织好模拟法庭的德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

[2]韩宏伟。法律思维如何型塑——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4)。

[3]全思懋、石松、万小羽。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09(3)。

[4]陈娴灵。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5]张建设。基于心理学探索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模式[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小学生模拟法庭 篇5

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促进江西省内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模拟法庭”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推动省内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赣江法科学子的风采和法学教育的成果,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向省内兄弟院校友情发起“江西省首届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活动。

二、活动概述

1.活动名称:江西省首届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 2.活动时间:2014年5月30—6月1日

(1)5月30日下午报到;(2)5月31日进行初赛;(3)6月1日上午进行复赛和决赛。3.发起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4.活动地点: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校区群庐模拟法庭

5.参赛单位:邀请江西省具有法学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组队参加比赛

6.竞赛形式:竞赛以校际比赛的形式进行,具体规则见下文。7.活动宣传:为了提高本次比赛的知名度,决定采取网络、报纸、现场宣传的全方位宣传模式。

三、比赛规则

(一)参赛单位与队伍组成

1、本竞赛由我省具有法学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在校内预赛的基础上组队参加比赛,每校以一队为限。招收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独立学院可单独组队参加。

2、每一参赛队伍由5名成员组成,即指导老师1名,参赛队员 1

4名(或6名成员组成,即指导老师1名,参赛队员4名,替补队员1名)。领队由一名参赛学生担任。领队对外代表该队并负责与组委会联络相关赛务。参赛队员限于参赛队伍所代表学校法学专业本科(含双学位)学生。参赛队员一经秘书处确定,不得更换。

3、参赛队伍报名表上应请该校(院)主要领导签名,并加盖该校(院)公章以确认参赛队伍获得该校的代表权。

(二)报名与队伍编号

1、报名时间:2014年3月15日至3月25日

2、报名方式

拟参赛单位应于报名期限内,将报名表填妥送达组委会,除经组委会核准外,逾期不予受理。

组委会应催告报名表尚未填妥的参赛队伍补齐相关资料。参赛队伍于催告期限内未补齐资料的,视为报名无效。

3、联系办法

组委会设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赛务联系人:

(1)舒林: ***,shulin13233@163.com(2)李忠民: ***(3)杨德敏:***,0791—83841699 组委会电子邮箱:jcfymnft@163.com

4、队伍编号

参赛队伍完成报名后,组委会随机确定赛队编号,以决定该队书状制作及言词辩论时的身份,并通过适当方式告知各赛队。

(三)竞赛内容

1、本竞赛包括书状竞赛和言词辩论竞赛两项内容。

2、书状竞赛是指参赛队伍根据竞赛试题要求向秘书处提交书状,2

评委根据书状撰写的优良程度确定竞赛结果的一项比赛。

如果竞赛试题是民事案例,则参赛队伍应分别以原告和被告名义撰写起诉状和答辩状(均含代理词内容);如果竞赛试题是刑事案例,则参赛队伍以公诉人名义提交公诉词和以辩护人名义提交辩护词。所有书状均由专家委员会安排专家评委进行双向匿名评审,评委根据所提供的评审细则进行评分。竞赛结果根据每一份书状的得分情况决定。

3、言词辩论竞赛是指在赛程安排确定之后,两支参赛队伍分别以原告、被告或者公诉人、辩护人的身份,选派二名参赛队员依据各自已经准备好的相关书状,于辩题所确定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法律辩论,评委根据评分细则分别就队员的表现和参赛队伍的整体表现进行评分,以评判队员和参赛队伍辩论水平优良程度的一项比赛。

4、书状竞赛和言词辩论竞赛所涉及到的,包括案件分析、书状撰写以及言词辩论在内的事务,皆应由参赛队员单独或合作完成。

5、参赛队员可以接受指导老师以及其它人员的指导。指导老师的指导可以包括为参赛队员讲解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提供有关的资料和训练辩论技巧。但案件的分析、法律意见的形成、法律书状的撰写和现场参与言词辩论比赛必须由参赛队员独立完成。

参赛队伍也可运用图书馆、网络或其它渠道进行相关资源的搜寻与运用,但不得抄袭或剽窃。

(四)竞赛试题及其公布

1、组委会根据竞赛活动的时间明确命题期限,命题工作小组应于命题期限内负责编写完竞赛试题。竞赛试题包括案情介绍和证据材料附件。

2、竞赛试题应于开赛45天前公布,保证参赛队伍有充分的时间分析试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状,并增进言词辩论竞赛的效果。

(五)书状

1、书状的提交期限、份数与交换

书状应于5月22日前提交,迟交者或未提交者依罚则相关规定处理。

各队应提交原告方与被告方纸版书状一式八份,邮寄至组委会,以备书状评审及言词辩论所需。同时,各队应向组委会电子邮箱提交电子版本书状。

组委会于5月28日之前以电子邮件方式代为交换各场比赛双方之书状。

2、书状格式

书状(包括封面与内文)长宽标准为A4规格,全文应以计算机打字撰写,装订则应以订书钉装订,不得使用封胶、穿孔活页或其它方式。

字形应使用宋体,字体大小为五号。行距以一倍宽(singlespace)为标准。

封面需注明“队伍编号”与原告方、被告方。

3、原告方书状的内容

原告方的书状,应至少记载下列事项:(1)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理由;

(2)以比赛题目及其附件所提供的资料为限,运用证据证明所主张的事实,并进行深入的法律分析,论证己方主张的法律根据;(3)对他方主张的事实、证据及法律根据提出反驳意见;并提出理由和根据。

(4)所有引用的学术观点和根据应当以脚注方式注明出处。

4、被告方书状的内容

被告方的答辩状,应至少记载下列事项:(1)答辩的事实及理由;

(2)以比赛题目及其附件所提供的资料为限,运用证据证明所主张的事实,并进行深入的法律分析,论证己方主张的法律根据;(3)对他方主张的事实、证据及法律根据提出反驳意见;并提出理由和根据。

(4)所有引用的学术观点和根据应当以脚注方式注明出处。

5、书状的修改

书状于提交后不得修改。除非系内文整页漏印,以致影响整份书状的完整性,且经主办单位核准后方得补齐。但应依相关罚则扣减其书状成绩。

6、书状纲要

提交书状的同时,各队应当提交一份书状纲要,以方便评委了解书状之基本观点。纲要内容为书状的主要论点和论据,范围不得超出书状内容,超过部分视为无效。

该纲要长宽标准为A4规格,全文应以计算机打字撰写,字形应使用宋体,字体大小为小四号。行距以一点五倍宽为标准。

抬头需注明“队伍编号”与原告方、被告方。页数不得超过一页。

7、书状逾期罚则

自提交书状期限届满之日起,每迟交一日扣五分,逾期提交书状三天以上者,丧失参赛资格。

参赛队伍所交的书状不足主办单位要求数量者,书状分数扣五分,主办单位得代为复印补足,并由该赛队负担复印及装订费用。若队伍所交的书状与规定格式不合者,每一不合格处扣书状分数一分,同一类别的错误最多计算五次,不同类别的错误计算次数不限。

书状内容如经主办单位确认有抄袭、剽窃等情形的,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六)言词辩论竞赛

1、言词辩论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决军赛三个阶段。

2、初赛采取小组赛方式进行,在小组内进行循环赛,每组选出一支队伍晋级进入复赛。初赛期间,非本场参赛队伍成员不能观摩该场比赛。

(1)初赛于5月31日举行,15支参赛队伍分成ABCD四个小组,A组由编号为①②③④的队伍组成;B组由编号为⑤⑥⑦⑧的队伍组

11○12的队伍组成;D组由编号为○13○14○15的队伍成;C组由编号为⑨⑩○组成。

(2)小组内,每一队伍皆须与其赛队编号的前后一号的队伍,总共两队进行言词辩论,与签号较小的队伍比赛时,所持方为原告方;与签号较大的队伍比赛时,所持方为被告方。但小组内签号最大的队伍与签号最小的队伍比赛时,签号小号者为原告方,签号大号者为被告方。

(3)提交书状的最后截止时间为5月22日。组委会将于5月28日之前将言词辩论中互为对方的书状电子稿发送于各赛队。

(4)单场比赛中,每位评委以百分制进行评分。每支队伍的该场得分为该场评委平均分,得分高者获胜。循环赛结束后,得胜场数多者将进入下一轮竞赛;小组内出现两队(及以上)得胜场数相同时,总评分第一者将进入下一轮竞赛;若出现队伍平分情况,由该组评委讨论决定晋级队伍。小组第二名获得三等奖。

(5)每支队伍派出1名评委(一般为各队指导老师)组成初赛裁判,A组比赛裁判由B组队伍领队教师组成;B组比赛裁判由C组队伍领队教师组成;C组比赛裁判由D组队伍领队教师组成;D组比赛裁判由A组队伍领队教师组成;

(3)复赛和决军赛由中立的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法律专家担任,其中复赛3名评委,决赛5名评委;

初赛流程图示如下:

3、复赛将采用单边淘汰赛制,由晋级的四支队伍以抽签方式决定复赛场次及持方(原被告身份)。比赛的结果由三名评委投票决定(共三票),票数多者获胜,进入下一轮比赛。复赛时欢迎各队成员观摩比赛。

4、复赛中获胜的两队进行决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持方。比赛的结果由五名评委投票决定(共五票),票数多者获冠军。决赛时原则上要求所有参赛队伍旁听比赛。

5、比赛结束后进行讲评并举行颁奖仪式,向获奖队伍、最佳司法文书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将比赛结果、颁奖现场照片和视频公开发布,同时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

(七)言词辩论程序

言词辩论由开庭陈述、提问答辩和总结陈词三个环节构成。1.开庭陈述首先由原告方陈述其理由,然后由被告方陈述其答辩理由。法官可于双方陈述时介入提出问题。

2.陈述阶段完成后,即进入双方提问答辩阶段。先由原告方提问,被告方答辩,一问一答(原告方提问计时不超过5分钟,被告方答辩计时不超过15分钟);然后由被告方提问和原告方答辩(被告方提问不超过5分钟,原告方答辩不超过15分钟)。

提问答辩阶段法官可随时提出问题或者打断、阻止选手辩论,但应注意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另外,评审提问时间不计算在比赛时间之内,但选手回答问题时间计算在比赛时间之内。

3.总结陈词阶段,由原告方先行陈述,继之由被告方进行答辩,7

两方于总结陈述时,不得提出新论点,违反规定者,庭长决定对于该部分应不予采纳。

4.言辞辩论程序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如下表所示: 原告方陈述:由原告方代表进行陈述,10分钟; 被告方陈述:由被告方代表进行陈述,10分钟;

原告方提问和被告方答辩:原告方提问(不超过5分钟),被告方就问题进行答辩(15分钟);

被告方提问和原告方答辩:被告方提问(不超过5分钟),原告方就问题进行答辩(15分钟);

原告方总结陈述:原告方针对对方陈述和答辩进行反驳和总结性陈述,5分钟;

被告方总结陈述:被告方针对对方陈述和答辩进行反驳和总结性陈述,5分钟。

(八)评判方法

1、本次比赛评委由各大高校学者、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法律专家担任。

(1)初赛评委由每支学校派出1名评委(一般为指导老师)组成,并回避本学校队伍的评比;

(2)复赛和决军赛由中立的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法律专家担任,其中复赛3名评委,决赛5名评委;

(3)另邀请6名专家评委做书状的评判。其中原告书状组和被告书状组评委各3人,每位评委对各赛队书状评分,书状得分为3位评委平均分。

2、评委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法律运用是否准确,说理是否透彻;语言表达是否流畅、临场应变能力是否自如;法律文书写作是否 8

规范娴熟等。评委将根据具体的评审规则及评审实施细则进行打分。

评分细则为:

【15分】角色扮演恰到好处,陈述入情入理; 【20分】反应机敏,表达流畅,辩论合理能引起共鸣; 【20分】法律运用准确,说理透彻; 【20分】法律文书写作规范,论证充分;

【15分】仪态着装合理,尊重对手、评委及观众,言语恰当; 【10分】全队成员整体配合默契,临场应变能力强;

四、奖项设置

设团体一、二、三等奖;最佳书状奖;优秀辩手奖。具体称呼及名额已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批复。

五、经费及其他

1、组委会适当收取报名费。报名费由参赛队伍所代表的学校缴纳,报名费为800元/队。

主要用于命题与评审专家劳务费、竞赛耗材、组织办公费、赛场及设备使用费、宣传费等。

2、江西财经大学为本竞赛提供适当经费支持;承办单位可以接受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资助。

3、承办单位统一安排参赛单位入住学校招待所,参赛单位的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4、此次比赛为省级比赛,已在江西省教育厅大学生竞赛网中公布。

模拟法庭 篇6

书记员:请大家肃静,现在宣读法庭纪律。

一、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准鼓掌、喧哗、吵闹,不得有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二、旁听人员不得随便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未经审判长同意,不得发言、提问,发言时应当起立,注意文明礼貌,不得攻击、辱骂他人;

四、未经法庭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法庭录音、摄影、录像;

五、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关闭寻呼机、移动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对违反法庭纪律的,法庭将给予口头警告、训诫,不听劝告的,经审判长决定,可以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于哄闹、冲击法庭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现在请本案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入庭.审判长:请坐,书记员:双方当事人即委托代理人经合法传唤现均已到庭

审判长:现在开庭,现在核对当事人。原告请讲一下你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和住址 原告:

审判长:原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 身份,代理权限 原告代理人:

审判长:被告陈述你的基本情况 被告

审判长:被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 身份,代理权限 被告代理人

审判长:原告 郑吒 和被告中国交通银行温州市支行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一案,由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姚莎莎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叶蕾,徐琼琼共同组成合议庭,由本院书记员

担任法庭记录。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本院已书面告知,不再重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如果认为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有权口头或书面申请回避:

原告

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

审判长:被告

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

二、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下面进行法庭调查,先由原告陈述事实 原告:

审判长:被告有无收到原告的起诉状? 被告:收到。审判长:有无在法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 被告:有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代理人宣读答辩状。被告代理人:

审判长:根据原告的陈述以及被告的答辩,本庭的调查重点在于原告密码被盗,是原告疏忽还是银行管理疏漏?对利用自助银行或者ATM机实施的犯罪活动,应由储蓄合同的哪一方当事人防范?犯罪分子利用窃取的信息和密码伪造银行借记卡取款,造成的损失应由储蓄合同中哪一方当事人承担?双方当事人有无异议? 原告:有 审判长: 被告:没有

审判长:现在就此重点进行法庭举证质证。先由原告向本庭出示证据,原告应该按诉讼请求的各项内容分别举证。被告进行质证。

原告:1.交通银行太平洋借记卡,用以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储蓄合同关系;

审判长:被告质证 被告:

审判长:原告继续举证

原告;2.证人戚雅琴的证词,用以证明证人陪同原告到自助银行刷卡准备取款的经过;

审判长:现在传证人戚雅琴

证人戚亚琴,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

证人陆纪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你必须对你所知道的事实情况如实提供证言和回答问题,不得作伪证,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你听清楚了么? 现在原告进行发问 原告;审判长:被告代理人对证人有无发问? 被告:

审判长:可以发问

被告;审判长:原告还有无问题问被告? 被告还有无问题问原告?

证人可以退庭

审判长;原告继续举证: 原告;3.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用以证明原告发现卡内资金短少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4.接报回执单、呈请立案报告书、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用以证明原告向公安机关报案的经过;

5.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经侦支队于2003年6月10日对原告所作的询问笔录、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于2003年9月23日对原告所作的询问笔录、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于2003年8月29日、11月13日对犯罪嫌疑人罗淦所作的讯问笔录、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于2003年11月17日对犯罪嫌疑人陈秋哲所作的讯问笔录,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经过;

6.犯罪嫌疑人罗淦指认犯罪地点的记录、盗码器图片、温州市公安局的文检鉴定书,用以证明原告卡内的资金被罗淦等人提取;

7.温州市中级人民检察院沪徐检刑(2003)第471号起诉书、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徐刑初字第525号刑事判决书,用以证明犯罪分子窃取原告卡内资金的事实已被司法机关确认;

8.交通银行太平洋借记卡对账单和原告给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经侦支队出具的补充材料,用以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与其实际损失吻合。

审判长:被告方对证据的真实性有无异议 被告:没有

审判长:现在被告举证

被告: 1.太平洋借记卡章程和办卡须知,用以证明“凡是通过交易密码发生的一切交易,均应视为持卡人亲自所为,银行不应承担责任”这一条款已经向太平洋借记卡的申办人明示;

2.原告申办太平洋借记卡的打印资料,用以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储蓄合同关系;

3.银行对账单,用以证明原告长期使用本案所涉太平洋借记卡的事实,以及犯罪分子取款的日期。

审判长:原告有无异议 原告:没有

审判长:原、被告在事实方面有无补充? 原告:没有。被告:没有。

辨认阶段

审判长:双方当事人在事实方面没有补充,事实调查结束。下面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辩论。首先由原告作辩论发言。

原告:

审判长:被告,发表你的辩论意见。

被告;

审判长:打断你一下,庭审的目的在于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请你围绕着本案争议的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发表你的辩论意见。

主审法官:双方无新的辩论,辩论结束,下面征询双方当事人最后意见 原告,最后还有什么意见?。

原告:坚持诉讼请求。

主审法官:被告,最后还有什么意见? [。

[被告::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长]: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当事人均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调解.原告方同意调解吗? [原告]:不同意。

[审判长]:鉴于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故本庭不再进行调解工作。本次庭审到此结束。现在休庭。(击法槌)

[书记员]:全体起立。(全体起立)请审判长、人民陪审员退庭。(合议庭退庭)请旁听人员离开法庭,双方当事人阅读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字。(双方当事人阅读笔录后签字,全体人员退场)

宣判程序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

[审判长]:请坐。

[审判长]:下面继续开庭

审判长:继续开庭。原告于洋与被告韩静文纠纷一案,经过今天的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以及合议庭的评议,本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现在当庭宣判如下:

“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估 篇7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理论价值评估

1.“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表演”型模拟法庭, 案例的选择和证据的确定一般由指导老师选定, 都预先被固定下来, 学生受到过多的禁锢。学生接到老师的任务后, 进行分组确定角色, 每位学生只从事与自己角色有关的法律研究、法律文书和台词的准备, 对于与自己角色无关的法律问题很少关心, 然后进行反复的排练, 等大家记熟自己的台词后就正式开庭, 开庭过程如同走过场的表演一边后, 最后由指导老师对整个模拟法庭过程形成的材料整理归档备查。而“实战”型模拟法庭要求学生成为主角, 案情大多源自真实生活, 由学生自己收集, 证据也由参与者定格确定。一旦学生有机会处在真实和有对抗性的环境中, 当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 学生会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 或者向指导教师求助, 学生完全沉浸其中,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同时, 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性更强, 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准确掌握和应用法律术语的能力、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起来的法律思维能力必须通过法学实践的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战”型模拟法庭如同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 参与者在实战演习中充分调动所掌握的法律理论作为枪炮向对方发起攻击, 在激烈的庭审过程中, 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一方在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就会成为另一方攻击的薄弱环节, 从而在实战对抗中双方各自发现法律理论及法律思维方面的不足, 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3.“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对于法科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起草法律文书需要书面表达能力。庭审中举证质证、发表代理词辩护词则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法庭活动的开展则需要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贯穿始终, 举证组织证据目录, 对证据进行质证, 提出反证, 建立证据链证实所主张的事实, 充分利用举证责任维护本方利益都是对法律事实探知能力的应用。很难想像一个法律表达能力不佳的人能够成为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实战”型模拟法庭十分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开庭前, 对抗双方应用书面表达能力草拟各种法定的司法文书, 不做深入沟通, 仅仅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和诉讼文书的交换, 各自充分做好准备, 等到开庭后一切未知才逐渐拉开序幕, 此时双方应用法律事实探知能力展开唇枪舌战。

4.“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传统“表演”型模拟法庭是建立在已知案件的基础之上, 在这种模式下, 事实和证据都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确定, 不会遇到“实战”型模拟法庭中可能出现的未知情况或突发问题, 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抗中的心理素质。美国学者博西格诺在其大作《法律之门》中提到, 法科学生要被训练成职业律师和法律顾问, 因此, 对一个法律专业人士而言, 论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足够、通常和精当的水平。人们付钱给律师, 是让他们在表达时永远清晰, 有时还要动人和精明。他们必须担负起这一职业责任, 即使是当他们觉得窘迫、魂不守舍或者起初觉得无言以对的时候。作为法学学生, 始终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 维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相当重要, 要遇险不惊, 善于调整, 敏于应对。而“实战”型模拟法庭所具有的对抗型, 可以让学生在对抗中锻炼自己的胆量, 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实践价值评估

为了对实施近一年的“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践价值评估, 我们课题组成员针对既参加过“表演”型模拟法庭又参加过“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法学2004级学生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对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如下。

1. 问题及选项一

你更有兴趣参与哪种模拟法庭形式?A.“实战”型模拟法庭;B.“表演”型模拟法庭;C.两者皆有兴趣;D.两者皆没有兴趣。调查结果:选择A的93人, 占93%;选择B的有4人, 占4%;选择C的有2人, 占2%;选择D的有1人, 占1%。由此可知, 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喜欢参与“实战”型模拟法庭, 认为在此类模拟法庭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挑战性和参与性更强。这与我们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

2. 问题及选项二

你认为与“表演”型模拟法庭相比“实战”型模拟法庭更能在哪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A.法律思维能力;B.法律表达能力;C.法律心理素质;D.法律职业道德。调查结果:选择A的42人, 占42%;选择B的有33人, 占33%;选择C的有23人, 占23%;选择D的有2人, 占2%。该统计数据证实了我们上面的结论, 说明学生确实认可“实战”型模拟法庭在提高他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法律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

3. 问题及选项三

你认为目前所进行的“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如何?A.教学效果好;B.教学效果较好;C.教学效果一般;D.教学效果不好。调查结果:选择A的56人, 占56%;选择B的有37人, 占37%;选择C的有6人, 占6%;选择D的有1人, 占1%。高达93%的学生认为“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好或者较好;仅有7%的学生认为“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一般或者不好。这与我们研究的预期完全一致, 学生基本接纳了“实战”型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模式。

三、结论

综上, 作为模拟法庭教学高级阶段的“实战”型模拟法庭,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添学生的参与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也正好说明了这些问题。因此, 作为法学教育的承载者, 大学应为实施“实战”型模拟法庭积极创造条件, 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 改进落后的法学教学方法, 达到促进法学教学的目的, 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清沂.模拟法庭及其教学效果[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103-106.

[2]甄贞.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学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 8) :33.

[3]吴西彬.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J].教育评论, 2007 (, 1) :73-76.

关于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 篇8

关键词: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教学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开始由注重理论教学向也注重实践教育转变,大学的法学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笔者根据自己在此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体会,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谈谈关于搞好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模拟法庭教学的优越性

在大学课堂里积累了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之后,开设模拟法庭课程会给学生理论知识之外的很多收获。

(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波西格诺在《法律之门》一书中写到,法律教育应该以“一种超越的范式,不仅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思想,还是从人们的自觉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是从我们所理解和介入的、产生人类现实的日常斗争中生发出来的。这种规模的教育是批判性的、人本的和自我发展的法律学习的目标”。平时法学本科中大部分课堂都是以传授法学理论、提供法学范式为目的的,但是,法律并不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条文,而是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律实施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一系列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法律现象。

在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学生走出格式化的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中,在和小组内外成员讨论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自由、更广阔地去讨论,更切实更可感地去探索。保持对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敏感,对有分歧的观点持开放态度,理解他人的观点,诚实面对自己的偏见、陈词滥调或利己主义倾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求真思考、公正思考和独立思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并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来思考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寻求社会纠纷的公正解决方法。

(二)法律综合素质的培养

模拟法庭同时还使学生掌握了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缩短了法学教学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顺畅的表达,清晰准确的思维、沉着冷静的心理和更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在模拟法庭师生、生生互动的运作过程中,学生进行案情讨论、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主持庭审、在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在这些准备过程中,学生定会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恨少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切实的接触、准备、参与到诉讼过程中去,不再停留在纯理论记忆阶段,努力过后才发现自己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也是学生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指引。

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并训练了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有利于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个性能力,培养综合法律素质。

二、模拟法庭教学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关系的全方位思考

在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时,除了法律分析之外,如果能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社会关系全方位思考,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只靠法律就可以完美解决的,而现在我认为自己就基本处在认为法律便基本可解决纠纷的阶段。但只有做到立足于法律进行全方位思考,思维超越法学范畴,深刻分析社会生活,才是符合社会生活现实的,而不仅仅只是另一种理想化、片面化的现实模拟教学。

(二)确定和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环节与步骤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序、有步骤地进行,避免随意性。模拟法庭的教学过程包括案例选择、集中讨论案例、角色确定、材料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正式开庭、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等环节。

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的结合,这是保证模拟法庭教学成功的前提,集中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与认识,为准确把握案例增强角色意识奠定基础,角色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同时兼顾能力培养的原则确定角色,注意角色分配的轮换,使学生对司法实践中的角色全方位接触。准备材料则要以准确理解案件为基础,从案件出发根据实际需要,完整、细致、符合法律规定地去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过程中,老师可给以适当指导,正式开庭之后,老师一定要注重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则要做到客观公正。

(三)向学生明确模拟法庭是法学的模拟而不是文学或艺术的模拟

在模拟法庭过程中,为了避免各方出现明显失误,实践中学生有时会私下提前演练甚至安排剧本。模拟法庭的确需要适当的表演与修辞,这样做诉讼流程必然看起来完美,但这明显不是模拟法庭的初衷。提前安排剧本这一现象老师应在课堂上多加强调、予以指引。担心如果模拟法庭开庭后一方准备不足而被另一方“打压”,这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准备不足可能面临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庭审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0(2)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1)

[3]杨琴,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程龙,关于模拟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08

上一篇:大学生2019年终总结下一篇:考核细则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