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共12篇)
模拟法庭 篇1
“实战”型模拟法庭, 是指在模拟法庭的运行过程中, 根据案件的属性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如审判组、控诉组、辩护组等, 各组独立分析案例, 除了必要的沟通之外, 每一个组都独立准备材料而互不通气, 也不事先作实质性排练, 从而在模拟法庭上真正体现出比较激烈的对抗性和实战性。与“表演”型模拟法庭相比, “实战”型模拟法庭具有逼真性、“实战”性、保密性、应变性的特点。下面, 我们根据我们开展“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教学的情况, 就其效果作如下评估。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理论价值评估
1.“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表演”型模拟法庭, 案例的选择和证据的确定一般由指导老师选定, 都预先被固定下来, 学生受到过多的禁锢。学生接到老师的任务后, 进行分组确定角色, 每位学生只从事与自己角色有关的法律研究、法律文书和台词的准备, 对于与自己角色无关的法律问题很少关心, 然后进行反复的排练, 等大家记熟自己的台词后就正式开庭, 开庭过程如同走过场的表演一边后, 最后由指导老师对整个模拟法庭过程形成的材料整理归档备查。而“实战”型模拟法庭要求学生成为主角, 案情大多源自真实生活, 由学生自己收集, 证据也由参与者定格确定。一旦学生有机会处在真实和有对抗性的环境中, 当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 学生会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 或者向指导教师求助, 学生完全沉浸其中,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同时, 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性更强, 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准确掌握和应用法律术语的能力、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起来的法律思维能力必须通过法学实践的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战”型模拟法庭如同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 参与者在实战演习中充分调动所掌握的法律理论作为枪炮向对方发起攻击, 在激烈的庭审过程中, 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一方在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就会成为另一方攻击的薄弱环节, 从而在实战对抗中双方各自发现法律理论及法律思维方面的不足, 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3.“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对于法科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起草法律文书需要书面表达能力。庭审中举证质证、发表代理词辩护词则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法庭活动的开展则需要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贯穿始终, 举证组织证据目录, 对证据进行质证, 提出反证, 建立证据链证实所主张的事实, 充分利用举证责任维护本方利益都是对法律事实探知能力的应用。很难想像一个法律表达能力不佳的人能够成为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实战”型模拟法庭十分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开庭前, 对抗双方应用书面表达能力草拟各种法定的司法文书, 不做深入沟通, 仅仅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和诉讼文书的交换, 各自充分做好准备, 等到开庭后一切未知才逐渐拉开序幕, 此时双方应用法律事实探知能力展开唇枪舌战。
4.“实战”型模拟法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传统“表演”型模拟法庭是建立在已知案件的基础之上, 在这种模式下, 事实和证据都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确定, 不会遇到“实战”型模拟法庭中可能出现的未知情况或突发问题, 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抗中的心理素质。美国学者博西格诺在其大作《法律之门》中提到, 法科学生要被训练成职业律师和法律顾问, 因此, 对一个法律专业人士而言, 论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足够、通常和精当的水平。人们付钱给律师, 是让他们在表达时永远清晰, 有时还要动人和精明。他们必须担负起这一职业责任, 即使是当他们觉得窘迫、魂不守舍或者起初觉得无言以对的时候。作为法学学生, 始终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 维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相当重要, 要遇险不惊, 善于调整, 敏于应对。而“实战”型模拟法庭所具有的对抗型, 可以让学生在对抗中锻炼自己的胆量, 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实践价值评估
为了对实施近一年的“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践价值评估, 我们课题组成员针对既参加过“表演”型模拟法庭又参加过“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法学2004级学生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对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如下。
1. 问题及选项一
你更有兴趣参与哪种模拟法庭形式?A.“实战”型模拟法庭;B.“表演”型模拟法庭;C.两者皆有兴趣;D.两者皆没有兴趣。调查结果:选择A的93人, 占93%;选择B的有4人, 占4%;选择C的有2人, 占2%;选择D的有1人, 占1%。由此可知, 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喜欢参与“实战”型模拟法庭, 认为在此类模拟法庭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挑战性和参与性更强。这与我们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
2. 问题及选项二
你认为与“表演”型模拟法庭相比“实战”型模拟法庭更能在哪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A.法律思维能力;B.法律表达能力;C.法律心理素质;D.法律职业道德。调查结果:选择A的42人, 占42%;选择B的有33人, 占33%;选择C的有23人, 占23%;选择D的有2人, 占2%。该统计数据证实了我们上面的结论, 说明学生确实认可“实战”型模拟法庭在提高他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法律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
3. 问题及选项三
你认为目前所进行的“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如何?A.教学效果好;B.教学效果较好;C.教学效果一般;D.教学效果不好。调查结果:选择A的56人, 占56%;选择B的有37人, 占37%;选择C的有6人, 占6%;选择D的有1人, 占1%。高达93%的学生认为“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好或者较好;仅有7%的学生认为“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效果一般或者不好。这与我们研究的预期完全一致, 学生基本接纳了“实战”型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模式。
三、结论
综上, 作为模拟法庭教学高级阶段的“实战”型模拟法庭,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添学生的参与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也正好说明了这些问题。因此, 作为法学教育的承载者, 大学应为实施“实战”型模拟法庭积极创造条件, 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 改进落后的法学教学方法, 达到促进法学教学的目的, 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清沂.模拟法庭及其教学效果[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103-106.
[2]甄贞.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学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 8) :33.
[3]吴西彬.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J].教育评论, 2007 (, 1) :73-76.
[4]李乐平.模拟法庭在高校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 .
模拟法庭 篇2
对于本次我们的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从 5月18日接到通知,到6月19日公演完毕,整整两个月的实践。在这当中,我们经历了寻找案件、活动策划、确定演员及其他分工,编写剧本及反复修改、多次排练、指导老师亲临指导等等过程,加上后面的后期制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走过。回首这段历程,有我们洒过的辛勤的汗水、也穿插着我们经历过的一些小挫折,但更多的是经过实践的磨练而得到的收获。
一、 走过的路
前面说了,这次模拟法庭包括后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期末考快要来临的时候,抱着一颗对知识的渴求之心,开始着手准备模拟法庭了。经过同学们的积极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我们的案件——保险合同诈骗案。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整个活动的策划,确定演员和分工,及编写剧本。最辛苦的是我们长达6次的反复排练,同学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不辞辛苦,不论风吹雨打、白天早上,只要时间允许,就随时准备排练。到公演圆满结束那天,我们才知道,付出的没有白费。当然,这其中不能忘记指导老师的功劳。
二、 收获及一些不足
付出就有回报,这次模拟法庭我们班的收获如下:
1. 对庭审程序更加地熟悉。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同学才发现,尽管以前有过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大家的成绩都还凑和,但实践方面的不足还是让我们对刑庭的程序很陌生。在编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出现过了一些争吵,大家各执己见,各不让步。最后还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最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编写剧本,以及多次排练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对庭审程序有过更加深刻的了解。
2. 对法庭中各个角色有了切身体会。尽管学院以前也举办过模拟法庭活动,但是对于本班的同学来说,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在确定角色的那一天,就开始准备自己在法庭上的材料。首先,公诉人和合议庭成员开始了整体剧本的框架设计。公诉人制作证据,撰写公诉意见;审判长和审判员们开始准备法庭上的各种提问;辩护人开始编写辩护词,其中,为了写好辩护词,还仔细研究了案件中各自委托人的细节,参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定罪量刑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为了做好法庭辩论环节,公诉人和辩护人还多次进行交流讨论,相互交换意见,加强了法庭辩论的锻炼。其他角色也对各自的角色有了理解,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喜欢上了自己的角色,也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3. 一些不足。在这次活动中同样认识到了一些不足,比如认识到自己平时太过拘泥于课本,缺乏对实践的了解;在法庭准备当中,过于注意法庭上的事项,对法庭外的程序诸如审问、侦察等尚缺乏了解;另外,同学们在做自己角色的时候缺乏在实践中应有的那种对所担任角色的负责精神,大家只希望把模拟法庭做好,却忽略了角色中应有的职业精神,比如,辩护人缺乏和自己的委托人交流,被告不积极为自己辩护等等。这些和现实中的法庭有很大出入,也需要日后改进。
模拟法庭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 篇3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内容;课程化;吉林大学法学院
在对传统法学教育反思的基础上,以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为代表的法学实践教学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加以研究。模拟法庭教学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分析、查找和研究能力,强化法律思维和专业文书的写作,掌握庭审技巧和法庭礼仪等方面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是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拟法庭教学对于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推进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化是当务之急,其中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最核心的部分。目前,虽然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但还存在很多误区。从2010年起,吉林大学法学院开始探索模拟法庭的课程化教学,至2014年,历经十余场主办赛事、数十次参与国内外赛事的历练,模拟法庭课程内容设计基本完成,并以教学计划和教学部的组织形态加以保障,教学反馈良好。
一、课程内容设计意图纠正的几个问题
1. 误把教学组织流程当作课程内容
一些学校认为模拟法庭的课程内容包括如下步骤:案例选取、角色分配、诉状提交及交换、模拟庭审、点评及归档[1]。但从教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教学组织流程而非真正的教学内容。目前,很多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教学活动,都是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但是涉及案例分析、诉状写作这些专业内容都是交由学生自己完成。而活动的组织者——法学院校往往认为这些活动开展完毕就已经对模拟法庭进行了实质性的教学,这是一种误区。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而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在上述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学校对于教学流程的掌控,但是却未见知识、技能的传输、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更未见师生的互动。况且,教学内容需要有教学标准、教材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单纯的教学活动安排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
2. 误把考核方式当作课程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模拟法庭的主要关注点是最后的模拟庭审并将其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对庭审前的知识与技巧关注不足[2]。这里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是模拟庭审仅是模拟法庭的考核方式,即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准备,将自己对案件的掌握、证据的运用、诉状的写作、庭审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在模拟庭审时予以展现,合议庭对学生在庭审过程中表现出的各方面素质予以评判和点评。不可否认,模拟庭审确实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而且相当重要,但它不是教学内容,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考核。一些学校认为只要开展模拟庭审就算是完成了教学活动,这是有失偏颇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师生的互动、信息的传递,但是它只是对模拟法庭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考核,而非是传授。
3. 误把理论知识当作课程内容
目前关于模拟法庭的教材很多,这些教材在内容设计上不少是按照理论知识体系的思路将模拟法庭划分为民事模拟法庭、行政模拟法庭、刑事模拟法庭等,抑或是一审模拟法庭、二审模拟法庭、再审模拟法庭。在内容上也多涉及民法、行政法、刑法以及各种诉讼法的基本知识[3]。这种课程设计显然是受到了理论法学学科划分和知识体系的影响,仍是以理论知识为本、以法学体系为本,忽略了学生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从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入手来设计模拟法庭课程内容。
二、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和特点
1. 设计思路
模拟法庭课程内容设计应当摆脱理论知识体系的影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角色为本。根据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应当具备的相应技能,吉林大学法学院在五年的模拟法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所有类型模拟法庭教学的课程内容,并已将这套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应用于各项赛事的实际指导中。这套体系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将三段论的分析方法有机地与模拟法庭教学结合并透视模拟法庭比赛的各阶段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和得到的技能训练,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含案例分析的两条进路、案情掌握及训练、案例分析方法、法学研究、证据运用、诉状写作、庭审技巧。
2. 主要特点
一是思路转换。课程内容设计摆脱了理论知识体系的束缚,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从职业角色出发,摸索出模拟法庭教学组织的各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实现了思路转换。它依托于模拟法庭的教学组织流程,但又能够使之更加丰富和圆满,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技能上得到系统的指导和训练。
二是贯彻始终、体系完整。这套课程内容在逻辑上自成体系,贯穿模拟法庭的始终,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案例发布到模拟庭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和接受的训练被一一透视出来并形成了完整的、贯彻始终的课程内容。最为难得的是它与理论知识体系界限分明,但又相得益彰,互相补充。
三是以职业角色为本。课程内容设计秉承锻炼学生的职业思维、培养职业素养、打造职业形象的理念,完全以法学生的职业角色为本。通过训练,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普遍苏醒并且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也符合实践教学的宗旨。
四是吸收借鉴。课程内容不仅吸收了国内各个院校先进的经验,还总结了国外在相关赛事方面的具体做法。例如在诉状写作方面,借鉴了美国法学院通用的诉状写作格式并且结合中国法律文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五是演绎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采用大陆法系普遍使用的演绎方法,将三段论的逻辑思路有机地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延续了与理论教学相一致的思维习惯,学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学过程中的逻辑严谨性。
三、课程内容
1. 案例分析的两条进路——总论
案例分析的两条进路是指从宏观上向学生展示模拟法庭案例的横纵思维进路,是模拟法庭课程体系的总论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对案件处理的流程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从纵向来讲包括:案情掌握(感性小前提)—案例分析(理性小前提)—法学研究(大前提)—证据运用(结论)—诉状写作(体现)。
从横向来讲包括(如下表以故意杀人罪为例):
结论大前提(法学研究)小前提(案情掌握)
诉求(焦点)要件法律规定案件事实
故意杀人罪主体1.法源类型:
一次法律文献
二次法律文献
2.要求:
准确性、即时性、
权威性、全面性1.真实案件事实
2.有证据证明
3.有逻辑呈现
4.全面清晰
主观
客观
客体
通过横纵两条思路将案件所有的信息进行统摄,既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案件的进程、结构有所了解,又能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逻辑联系有初步的认识。这是一个基础课程,统领后续的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
2. 案情掌握的训练——感性小前提
纵观国内所有的法学院校,案情掌握这部分内容都是交由学生自行完成,然而每年在模拟庭审中都有学生在案情掌握上出问题,如不全面、不细致、较不准、不会用、不会表述等。经验告诉我们,案情掌握是模拟法庭的一个基础,是整个演绎思维中的小前提,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无法对案情进行深入细致的掌握。所以,案情掌握训练理应成为模拟法庭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部分的授课内容主要有模拟法庭案件与真实案件的差别、案情掌握的方法等。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有信息集合法(即先让一名学生陈述案件的主要信息,其后由其它同学补充,通过几轮补充最终将案情补充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在案情掌握方面的不全面、重点不突出等问题,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六要素训练法(即运用记叙文六要素的方式训练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掌握案情)和错时训练法(即让学生利用1—15分不等的时间总结提炼案情,展现案件的不同层次,灵活掌握案情)。
3. 案例分析方法的训练——理性小前提
在对案件事实掌握的基础上,就进入到案例分析的阶段。案例分析也是演绎推理中的小前提,它是在之前的案情掌握基础上对案件情况做出的初步整理,因此我们也将这个过程称之为理性小前提。我院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训练方式——法律关系分析法,分为五个步骤:
(1)确定是否产生了法律关系——案件中存在哪些法律关系;
(2)明确争议的核心法律关系——有关联的法律关系,二者关系如何;
(3)分析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4)考察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5)是否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后果——找到变更、消灭的原因。
4. 法学研究的训练——大前提
法学研究是演绎推理中的大前提,是整个案件思路展开、论证的基础,也是考察学生法学理论延展能力最核心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基础,但是将法学基础整合为案情所需要的法律知识是需要训练的。这部分我们设计的课程主要有:
第一,明确法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让学生明白法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整个论证的大前提,是整个论证的基础。法学研究要满足准确性、即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四方面的要求。
第二,掌握“大前提”包括的内容及权重。法学文献是以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的,如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学者观点、著作、文献等等。它们具有不同地位(一次法律文献和二次法律文献),在使用中也有着严格的次序要求以突显法律的严谨性。学生必须要对这部分内容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在使用法律文献的时候比较容易出错。
第三,熟练利用各种资源查找案件的“大前提”。目前网络数据库发达,每个数据库的特点、检索习惯各不相同,在浩如烟缈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据检索能力。通过训练,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以及一些中文数据库,法律检索能力普遍提高。
第四,准确总结和提炼出案例需要的法律“依据”。学生对什么是法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掌握了各种搜集信息的方法后,面对庞杂的信息如何总结、提炼和应用也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5. 证据运用的训练——结论
在学生掌握了案件事实和必备的法律知识之后,就应当进行证据运用方面的训练。这部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大前提和小前提结合起来的能力,主要包括:(1)模拟法庭证据的独特性。模拟法庭毕竟是模拟的案件,虽然尽量做到来源于真实案件,但为了照顾比赛的需要一般要经过加工,体现在证据上,与真实案件不同的是,除了案件提供的证据之外,一部分案件事实是可以被当作证据使用的,因此如何甄别案件信息、运用证据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2)证据三性及证据链条。对已经学习过证据法的学生,在这部分能体验到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是如何与真实案件关联、互动并且影响案件进程和结果的。要让学生明白各证据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根链条,彼此相连接和印证,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还原案件事实,也无法实现论证目的。(3)证据目录的制作。在学生掌握了大前提、小前提以及运用证据的相关技能之后,我们会对证据目录的制作加以引导,由学生自行完成。证据目录能反映出学生对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和证据运用的掌握情况。
6. 诉状写作的训练
在诉状写作上,我院引进了美国法学院推荐的IRAC(即:I是issue、R是rules、A是analysis、C是conclusion)诉状写作范式,结合中国法律文书写作的特点对IRAC写作结构进行了细化,总结出各部分的功能、写作方法、常见错误、问题避免。这种诉状写作方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直接带领我院“理律杯”竞赛队伍在2013年获得了全国最佳起诉状的荣誉。
7. 庭审技巧的训练
庭审技巧的训练被放在了所有工作完成之后,目的是让学生对已经形成的诉讼思路、所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进行清晰流畅的表达,是一种职业状态的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项训练的重要性和技巧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我们也编写了相应的大纲:(1)庭审技巧的重要性和目的。庭审技巧的训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以职业状态将法学功底和法律运用能力展现出来,很多学生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认为只要有一个强大而有力的论证思路和逻辑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事实上,模拟庭审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以职业的状态将之前准备的内容表达出来。因此,关于案件实质方面的准备很重要,庭上的表达更重要,两者缺一不可。(2)口头发言稿的准备。一般的模拟法庭比赛都会要求选手提交诉状,篇幅都很大,但是在模拟庭审过程中,无论是陈述阶段还是辩论阶段留给选手的时间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将一份全面完整的诉状转化成庭审时的发言稿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对诉状与发言稿的关系、诉状和发言稿的转化、工具的运用(如颜色分层法、巧妙运用批注和注释等技巧)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差异,争取在庭审中更好地展现自己。(3)陈述阶段。陈述阶段一般是针对发言稿进行发言,此阶段要求学生对语速、时间都有很强的控制能力,由于法官可以随时打断和介入提问,所以抗打断能力和随时总结能力也是必备的技能,在陈述环节对上述四方面都需要做好充分的训练。(4)辩论阶段。辩论阶段涉及双方的交锋,因此立足己方观点显得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从事实、法律和逻辑等方面指出对方的问题就会使这个环节更加的饱满。通常由于辩论环节的针对性,选手的情绪过于饱满或者语言过于激烈的情况也经常存在,因此,这部分还要训练学生的良性沟通能力。(5)复赛阶段。每个比赛都会有队伍晋级到八强、四强,最终进入决赛,通常八强之后的比赛被我们称为复赛。复赛阶段由于法官对案件越来越熟悉,也见过很多比赛队伍,经过若干次初赛的磨练,此时对于案件的要求会有一些变化,不再局限于证据、案情、法律等一些基本问题或者逻辑的阐述。这阶段的法官(主要由学者、实务专家构成)更愿意和参赛选手针对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如果说初赛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复赛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仍局限于对法条的运用、证据的使用、案情的理解已经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对法律问题背后的法学理论有深入的认知。这里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提点,感受初赛和复赛的不同,提早做准备。(6)法庭礼仪。法庭礼仪的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语言、仪表和仪态。这部分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就是录像回放式,让选手置身事外来看待自己的庭审表现,从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清醒的认识。
这种系统的庭审技巧培训不仅帮助我们在2013—2014年重大比赛中获得了3个最佳辩手的席位,还帮助学生收获了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乐平. 课程论视阈中的高校模拟法庭课程教学[J].教育评论,2010(5).
[2] 陈兵. 法学教育应推进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13(4).
[3] 栾东. 论模拟法庭课程教学[J]. 辽宁师专学报,2007(5).
浅析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意义 篇4
关键词:模拟法庭,法学,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 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 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模拟法庭教学将教学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让学生自己面对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以获得对概念和原理的更深理解,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法庭将法学教育的重点从教给学生法律知识或法律理论, 转变为让学生体验如何学习和使用法律, 培养职业兴趣和素质, 接受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教学可以以多种的方式开展,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但是比较起来,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开展, 具有其他的实践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独特功效。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把课堂学习以教师为主体转为以学生为主体, 由灌输知识到主动寻求知识, 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理论教学, 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只是考虑课程的结构、理论体系与课程任务的完成,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对知识的需求, 普遍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常用的案例讨论分析课, 也多是针对某一章节的某个问题而设置的, 其整体综合应用性与实践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完全被动的学习, 导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模拟法庭的训练过程中, 教师只是指导和旁观, 学生亲自参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 自己解决具体的司法案件。他们自己扮演当事人、证人、当事人的律师、检察官或法官, 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或参与人, 因而必须考虑所处的角色的利益、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件, 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做法官的必须让自己保持中立, 去了解事实, 寻求案件涉及的法律依据, 掌握法律精神和要义, 才能公平公正地裁判;做检察官的, 将案件移送起诉时必须谨慎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模拟法庭中须写好检控意见, 注意讯问发问技巧;做律师的, 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件的详情, 了解对委托人有利和不利的事实以及法律规定等等。整个模拟法庭就是个实战演习, 学生们作为实战的演员, 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演习中遇到的麻烦和问题,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也许不会像在课堂上那样, 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法律知识, 但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所不能及的, 学生在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大大地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在这里, 学生们将充分认识到法律已不再是一堆僵硬的教条与抽象的规则, 相反, 是一种行动中的活的法律。因此, 不论在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正义感方面, 还是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应变能力方面, 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还能提高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模拟法庭教学通过具体案例的整个诉讼过程的全面展示, 可使学生得到多学科、多法律部门的综合训练。在一个具体的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 学生既可以接触到实体法, 也要运用到程序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理解和吸收。在模拟法庭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 用法律解决案件, 这使教师在课堂中难以讲透的一些内容, 甚至法理知识的记忆都变得非常简单。此外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可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论的深度, 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了, 这也是我们的法学学生在实践中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模拟法庭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加强了对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模拟法庭训练一般持续一段时间, 学生要经历从分析材料到判决整个环节, 双方律师之间、律师与法官之间完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随着案件的进展, 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因此参与者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全力以赴, 在每个环节准确运用自己的知识。比如, 在准备阶段, 学生要认真阅卷, 须从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 经历发现、筛选、认定、建构事实情况、证据情况, 找出有关法律要点, 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代理意见等。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案件的案由、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这就培养了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归纳、整理事实材料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开庭前的准备阶段, 学生要对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的调查、收集、提供, 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应用, 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 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和掌握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此外言词表达是法学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 此种能力的大小, 对学生今后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此种能力必须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而模拟法庭教学使学生言词能力提高的最佳方式。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可以培养角色意识, 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角色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现代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 毕业后就要走上社会实现就业, 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塑造学生的角色意识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 学生通过担任不同的角色, 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 每一个角色在案件中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 处于不同的地位, 对案件的理解与认知也是不同的,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 要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风俗、伦理等各个角度去研究、分析, 这会使学生立足于法律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使其思维超出法学的范畴, 深刻分析社会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 塑造其职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为今后的从业奠定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
民事模拟法庭总结 篇5
模拟法庭是法律系的一项特色实践性教学活动。2008 年 6 月日 14 时 10 分,我系民事模拟法庭顺利举行。
一、目的(一)通过此次活动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探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二)通过此次活动,对在校的大学生也是一次法制教育,增强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通过此次活动,使民商法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二、过程
(一)选案阶段
同学们多方查找资料,审阅了大量的案例,最终确定了一个合同纠纷案例作为本次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做好了需要的材料的准备工作。
(二)演练阶段
这一阶段要清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程序,这对同学们是一个考验。这个问题对于同学来说是陌生的,但同学们并不恢心,观看了民事审判录像,了解掌握法院的审理程序。通过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学习,基本掌握了法庭审判程序,并进行不断的排练。虽然第一次排练非常不顺利,但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在第二次排练中总结了教训,有了进步。
(三)正式开庭阶段
同学们走进模拟法庭,就像真的走上法庭一样,每个同学表露出的神态都非常严肃、庄重、非常投入。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开始,到审判长宣读审判结果,所有参加庭审的同学都十分认真。整个开庭过程完整、流畅,程序正确。
三、效果
(一)通过此次模拟法庭,同学们回顾了所学民商法律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增强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完成了教学计划,达到了教学目的。
1(二)现场旁听的学生感受了法庭的气氛和审判程序,增加了同学们的法庭常识。
(三)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也为今后参加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此次模拟法庭过程中也存在和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由于时间紧迫,案件的选择和修改还可以再完善,部分同学对案件还不够熟悉。
其次,在法庭审理中,有的同学对法律的相应实体、程序规定有所遗忘,法庭调查中对于证据的质证没有切中要点,辩论中重点不够突出等。
最后,从整个模拟法庭的过程来看,有的同学非常积极认真,但是有的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改进措施:
1、准备应该更加充分。
2、每一项工作应该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角色,避免有的同学参与很多,但有的同学参与少,自然也就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排练可以再增加,反复排练,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新探 篇6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开设。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其教学效果无疑值得关注。有学者对湖北、河南等地7所高校600名参加过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好的仅占11.2%,较好的占47.7%,一般的占36.5%,不合格的占4.5%[1]。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一般或者不合格,说明实验课程能否受到学生欢迎,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实验性质,而是取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身。近年来,笔者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开设的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历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综观国内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笔者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亟待变革。
一、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早期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之中,近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课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时,一般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巩固诉讼法学知识、熟悉诉讼流程,如有模拟法庭实验教科书在阐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时指出:“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2]随着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的开设,模拟法庭实验应当成为一门培养法科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实践型课程。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亟待从定位于服务诉讼法学教学的一元目标走向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多元目标,即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审判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体纠纷,而实体纠纷的解决依赖于实体法的规定。在实体纠纷发生后,如何选择相应的实体法规定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或判断当事人的责任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应该抛弃以往模拟法庭只涉及程序法问题的传统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根据案情分析实体法律关系,判断实体责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能力。讲究程序、注重程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律职业人应有的思维方式。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诉讼法规定的环节和步骤进行模拟审判,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程序的价值,感悟程序的真谛,并掌握庭审操作规范,培养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的能力。
三是培养证据意识和证据运用能力。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法院赖以裁判的依据。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从而培养强烈的证据意识。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件事实复杂的情况下,能迅速地抓住案件的主要矛盾,明确双方的争论点和共识点,并体会到如何围绕争论点向法庭举证,如何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在扑朔迷离之中如何认证,等等。
四是培养学生庭审语言表达能力。法庭语言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除了一般语言表达所要求的准确、流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譬如法官的庭审语言必须保持中立,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公诉人、律师对当事人、证人的庭审询问也有特别的要求,如不能采用诱导性的提问方式,等等。这些庭审语言的技巧和规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的训练才能逐渐地掌握。指导教师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根据庭审语言的要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是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撰写法律文书是法科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技能。就法律文书的写作而言,从理论上讲并不是很难;然而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书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案卷材料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撰写相关司法文书,这为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战机会。指导教师应该抓住此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写作、指导教师批改、点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六是培育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正义是法律的天然属性,诉讼是输送正义的基本方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绝非教师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应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诚如学者所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情感场,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其道德认知的内化,即法律职业情感和态度的养成[3]。而模拟法庭实验正好为此提供了环境。
二、教学形式:从表演走向实战
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时,模拟法庭实验呈现的是表演式的模拟审判,其特征是:在学生从事模拟法庭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已经为学生准备好了各种诉讼文书和法庭审判的台词剧本;在正式开庭前,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便是熟记自己的台词,有时还会根据已有的台词剧本进行排练;在准备工作做好后,模拟法庭实验的主要内容便是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完整地模拟法庭审判。总之,在表演式模拟审判中,学生只是按照既定的剧本进行表演的演员,而不参与剧本的创作。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法学教师意识到,定位于培养法科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目标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然而,从现有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实践来看,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尚停留在与一元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表演式模拟审判上,这可以从国内公开出版的模拟法庭实验教材的编写情况得到证明: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的模拟法庭实验教材仅有如下五个版本:(1)樊学勇主编《模拟法庭审判讲义及案例脚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申君贵主编《模拟法庭教科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陈学权编著《模拟法庭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4)廖永安等著《模拟审判原理、剧本与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刘晓霞主编《模拟法庭》(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除笔者编写的《模拟法庭实验教程》之外,其余四本模拟法庭实验教材均针对所有的实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详尽的模拟法庭实验台词剧本,学生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模拟法庭实验时只需按照教材提供的台词剧本进行演练即可。
诚然,表演式的模拟法庭审判对于帮助初学者熟悉诉讼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表演式的模拟审判,由于事先确定了剧本,学生不需要分析案件实体法律关系,不需要起草司法文书,法庭举证、质证以及法庭辩论都是按照事先固定的模式进行,一切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都会受到限制。对此,国内某著名的“985”大学的一名参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本科生撰文指出:“我看了很多模拟法庭的剧本,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把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话都安排好了,甚至把最后的判决和理由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模拟法庭难道真的能够锻炼法律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和实体法的适用吗?我相信是极其微小的。”[4]而且,这种“庭审走过场”的表演式审判由于其结果在开庭之前已经确定,庭审只不过是给事先确定的判决结果批上合法的外衣,因而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因此,如果长期采用这种表演式的模拟审判,还会给未来的法律职业人潜移默化地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法庭审判就是表演,从而不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从表演走向实战,意味着每一个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不仅是演员,而且还应当是自己的导演。在笔者从事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前提供给学生的仅仅只是案件的证据材料,有关此案的司法文书、法庭审理笔录等资料一概不给学生,而且每位同学从收到证据资料到开庭审判的时间均为一周。学生在收到每一次实验的证据资料后,担任原告方的同学必须在3日内完成起诉书的写作,并通过电子邮件或教学辅助平台向被告方和法官组送达起诉书;随后担任被告方的同学必须在开庭前向起诉方和法官组送达答辩状或辩护词。在开庭审判时,尽管诉、辩、审三方都会准备好相关资料,但是在法庭上各方如何举证、质证,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如何陈述,审判长如何指挥庭审,合议庭会作出何种裁判,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完全由承担相应诉讼角色的同学在实验时灵活决定。从教学效果来看,采用实战式的模拟法庭审判,在刚开始的模拟审判时,庭审效果会差一点,学生犯的常识性错误也会比较多;但是,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在教师的持续指导帮助下,学生的庭审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开庭审判也逐渐规范。在此基础上,作为指导教师,笔者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开始强调的庭审规范到庭审技巧,从可以照着开庭前准备好的书面材料宣读法庭辩论意见到要求脱稿进行法庭辩论等。正是在这种反复的实战训练中,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到最后一两场模拟审判时,模拟审判效果基本上可以达到现实中的法庭审判水平。
三、角色承担:由固定走向多变
受师资等教学资源之影响,当前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在角色分配上还不尽理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在角色分配上采取放任态度,任由学生挑选诉讼角色;二是因教学班级规模太大,教师在分配诉讼角色时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同学,由此形成的局面是学生扮演的角色相对固定,而且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其弊端是:“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因担任角色的不同,任务的轻重也不一样,其中任务最重的是审判长,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多。另外,在民事案件中,能够得到较多锻炼机会的是原被告的代理人;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人和出庭参加应诉的检察员任务也较重,其他人员的任务相对要轻。所以,在一场模拟法庭训练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的能力的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而其他人员能力的提升却十分有限,比如证人、书记员、法警,他们大多只是做少量的工作。”[5]笔者认为,此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提高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师生比,降低班级教学规模。
在笔者负责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课程学分为2,课时为36,课程容量限定为30人。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第一、四和十三次课是与模拟法庭实验紧密相关的专题讲座课,每次2课时;其余10次课,每次3课时,分别是10次模拟开庭审判。这10次开庭审判,分别是4个刑事案件的一审、各2个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以及针对4个刑事案件和4个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审实验结果分别选择1个案件上诉作为二审。在10次开庭审判中,共需要10名同学担任审判长,20名同学担任法官;按照每一次审判配备2名书记员,全部实验需要20人次担任书记员。按照每一个案件的公诉人、辩护人、代理人配备2人之标准,10次审判大约需要60人次担任公诉人、辩护人以及刑事案件被害人和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鉴于所选案件部分涉及共同犯罪、共同诉讼之情形,每个案子平均会有3名当事人,因此总共需要30人次担任当事人。按照每个案子大约需要3名证人和鉴定人出庭,本实验课程大约需要30人次担任证人和鉴定人。
根据上述角色数量,按照30人的课容量,完全可以保证选修本课程的每位同学均担任1次裁判者、1次作为起诉方的公诉人(或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1次作为被起诉方的辩护人(或者被告代理人)、1次作为案件的当事人、1次作为证人或鉴定人出庭。其中,在30名裁判者中有10位同学担任审判长。一般来说,担任审判长的同学工作量相对较多,而且担任过审判长后对法庭开庭审理程序会比较熟悉。因此,在角色分配时,对另外20名担任审判员的同学,笔者还将给他们每人分配一次担任书记员的机会,要求他们将整个庭审过程记录下来,并负责该实验结束后的卷宗整理工作。从实践效果来看,担任过书记员的同学虽然法庭记录和卷宗整理工作比较辛苦,也比较繁琐,但在熟悉庭审程序方面的锻炼效果不亚于审判长。因此,按照上述课程容量设置和实验安排,可以保证所有选修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同学在10次模拟审判中有5至6次锻炼机会,而且每次所承担的诉讼角色都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角色分配方案,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向学生交代清楚,并准备好30份签条当场由学生抽签,从而一次性地确定每位学生在以后的每次实验中所承担的诉讼角色。正是在这种高密度的锻炼和不同诉讼角色的频繁转换之中,给学生创造体会不同法律职业人的思维方式,锻炼不同法律职业人的诉讼技能。
四、教师指导:由平面走向立体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然而,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持续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取得的成绩得不到教师的积极肯定,碰到了疑难问题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解答,对自己在模拟法庭实验中所犯的错误也无从知晓,那么学生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习目标就会变得模糊,其兴趣也会逐渐降低。从当前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指导还比较欠缺,如有教师指出,“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些指导教师对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不加以指导或指导很少,对庭后的总结形式单一,范围狭窄,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开庭审理这一环节上。”[6]还有的模拟法庭教师指出,“教师往往只针对学生在庭审前的准备阶段和庭审过程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而忽视学生们对案件难点问题的理解与把握的情况,以及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了解和运用情况的总结,学生们也同样缺少自评自检的意识。”[7]总之,教师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之指导,仅限于在某一阶段或是某一方面的内容之情形,可视为是一种平面型的指导方式。此种指导方式的盛行,一方面与我们在理论上长期将模拟法庭实验教学附属于诉讼法学教学之中、对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多元目标认识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法律实务能力及投入时间有关。
笔者在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时,尽力将对学生的指导由平面走向立体,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指导手段上,除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随时向教师请教;此外,笔者还将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笔者对此的回答公布在电子教学辅助平台或者班级公共电子信箱上,以便其他学生参考。其次,在时间安排上,笔者将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之指导贯穿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的始终,无论是在实验课上还是实验课外,无论是在实验之前还是实验之后,学生均可以与老师联系请教。再次,在指导方式上,坚持主动指导与被动解答相结合。在每一次模拟法庭实验开始准备之前,笔者都会对该案涉及的主要问题向学生做一些提示;在每一次模拟法庭实验结束时,笔者均会对所有参与本实验的学生在法庭上的表现之得失进行全面的总结与点评,既肯定其成绩,也指出其不足;在模拟法庭实验课程进行的过程中,笔者还会专门针对司法文书之写作、法庭证据调查方法等举办专题讲座;与此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只要碰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随时向老师请教。最后,在指导内容上,不限于诉讼程序本身,实验案例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都在指导内容之列,既包括实体法的适用,也包括证据的取舍和庭审操作步骤,甚至连学生在诉讼费用计算、司法文书中引用法律条文等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都会一一指出。
总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的立体化指导方式意味着要求所有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都严格按照现实诉讼中办理案件的要求进行实验;只要学生在模拟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师都应予以及时的指导。当然,此种立体化的指导方式对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得具有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不仅要熟悉程序法,而且还要熟悉实体法;另一方面,此种教学和指导方式看似教师在课堂上说话少了,但是却要求教师在课外付出相当多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成绩考核: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我国,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局限在高等院校内部,尽管有不少人也多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精心设计了实习、实践环节,但这一切仍然只是在原有体制内的技术性弥补办法[8]。与此相适应,我国法学教育对学生之考核,在内容上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记和理解,在形式上多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通过试卷以考试的方式来评定。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学教育之改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仅以一张试卷来判断学生学习之好坏,既不科学,也不公允。因此,在近些年的法学教育成绩考核改革中,开始引入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察,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在期末成绩的评定上,除了传统的闭卷及开卷考试外,口试、写论文等多种成绩考核方式开始出现。诚然,这种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是对于实现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即便如此,现行的法学教育考核方式,在总体上仍然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之考核,对学习过程虽有所关注,但在程度上远低于对结果之重视。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由系列实验组成,在所有实验完毕后通过考试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的表现及能力,因此不宜作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
鉴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有别于一般的法学课程,因此其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应当有别于普通法学课程。在笔者从事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模拟法庭实验课程没有设置专门的考试环节,对学生的考核重在其参与实验的过程,学生对每个实验的参与就等于是参加考试;在所有的实验做完之后,每个学生再提交一份课程学习总结就意味着此门课程学习和考试均已结束。其中,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成绩占此课程评定总成绩的80%;在所有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占此课程成绩评定的20%。如此考核方式,与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之考核相反,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而非结果的考察。
在每一次的模拟法庭实验中,笔者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对待模拟法庭实验的态度及庭前准备工作。进行模拟法庭实验,功夫在庭外。学生参加一次模拟法庭实验,在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性工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所有参与实验的同学能否进行有效的协作也至关重要,例如“审判长”的迟到和旷课就可能会使得模拟法庭难以进行。此外,模拟法庭实验室里的实验设施、道具等物品需要同学们认真、细心地爱护。因此,对学生评价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考察学生参加模拟法庭实验的态度是否认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是否遵守实验纪律,是否爱护各种实验设施、道具等。其次是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表现出的庭审技能。对于担任法官、检察官、代理人、辩护人等“职业法律人”角色的同学,对其庭审技能及表现的评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案情及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二是庭审操作及抓住案件关键使庭审有效进行的控制能力;三是庭审语言表达能力,如庭审语言是否规范、得体,对被告人及证人的讯问和询问是否到位;四是法庭辩论能力,如辩论思路是否清晰、敏捷,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等。对于担任当事人、证人等表演性角色的同学,则重在考察学生的表演能力。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与考察,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地揣摩当事人、证人的心理,为其担任“职业法律人”时讯问、询问当事人及证人奠定基础。最后,法律文书写作情况。对学生制作的各种法律文书,包括起诉书、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公诉词、判决书等,从形式、内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法律文书写作技巧进行评价。在所有的实验做完之后,笔者还会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总结,对自己在历次模拟法庭实验中的表现及得失进行反思,从而引发他们对法律职业人之职业技能和伦理的更多思考。考核方式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使得学生无论是对实验前的准备、模拟审判开庭的进行,还是实验之后的总结,都能够高度重视,从而促使学生对模拟法庭实验课程自始至终均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吴西彬. 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J]. 教育评论,2007(1).
[2] 樊学勇.模拟法庭审判讲义及案例脚本[M].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7.
[3]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3.
[4] 程龙.关于模拟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08(8).
[5] 田建强.模拟法庭教学利弊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 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0(2).
[7] 张剑红.我院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得失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8] 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1).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项目编号:2012YQ04)]
关于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思考 篇7
我学院在综合楼建设了专门的模拟法庭实验室, 配备了大量的硬件设施, 高度仿真了我国法庭的现实环境。按照学院《2010级法学专业教学计划》, 法律系在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十四门课程中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手段;开设学期分布面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 课时总计48课时, 占总教学计划课时1.9%左右。另外, 学院的法律系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经常开展模拟法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以此来宣传法律知识, 锻炼学生应用法律的技能,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模拟法庭DIY的理论依据
为了尽可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体验当事人的心理感知, 依据情境学习的理论, 学院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尝试运用了DIY模式。情境学习理论 (Theories of Situational Learning) 是由美国学者让·莱夫 (Jean Lave) 教授和爱丁纳·温格 (Etienne Wenger) 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西方重要的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一种在某一情境中与他人及其他相互作用能力的提高;而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参与一种活动的学习能够影响 (正向或负向) 其在新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应当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的。在非真实的环境中, 知识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实践者在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 学习者能够通过考试, 但却可能不能将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由此, 情境学习理论提倡以二种途径学习知识:其一, 重视一般技能的传授, 使之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其二, 强调在应用情境中传授知识, 强调知识必须要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 这种背景可以是: (1) 真实的工作环境, 如学生的专业实习; (2) 真实的工作环境的高度模拟替代; (3) 抛锚背景, 即建立在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可见, 情境学习理论告诉世人: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运用到什么情境中, 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就好比, 要学习厨艺, 就应当到厨房学习;要学习诉讼, 就应当到法庭学习。情境学习理论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强调了学习者应当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学习知识, 促进了学习者 (包括教师) 对知识的提升。
二、学院模拟法庭开展现状 (以民事诉讼模拟法庭为例)
(一) 组织实施
模拟内容包括案发过程、原告聘请诉讼代理人、原告起诉、法院受理、被告答辩和证据交换环节。这样突破了传统的模拟法庭只模拟庭审环节的状况, 将模拟内容向前延伸, 学生根据案情创作剧本,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将模拟法庭将要审理的案情“再现”。专业教师则负责确定案件类型、指导证据材料的收集方向、案件争点的设计和法律文书的修改工作。其优点在于是:第一, 模拟案例由专业教师指导, 学生设计并全程模拟演示。通过模拟法庭DIY, 学生亲身经历案件, 增加了学生对案情的熟悉程度, 帮助学生理解案件的冲突和矛盾, 增强学生对诉讼流程的角色理解和对诉讼程序的把握。第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胆量、自信心和团队意识。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 学生能够认识到案件的处理, 不是一个就法律谈法律的问题, 而是需要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风俗、伦理和道德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问题。这更符合司法部制定的《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的法学人才培养要求。
(二) 主要内容
1、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确定是模拟法庭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问题。案例的确定要具有几个特点: (1) 针对性, 案情的复杂程度要和学生的法学理论和诉讼技巧相适应, 以免学生对案情判断分歧太大,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争议性, 主要体现在案情性质要在目前的法学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或者根据证据规则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存在分歧, 案件出现分歧才适合原告、被告相互转换进行攻击——防御, 如果案件性质清楚, 证据确凿, 缺乏可辩性, 这就无法有效开展攻击——防御, 影响教学效果; (3) 生活密切性, 案情如果和学生生活密切,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也容易理解案情, 整个流程将更为顺畅,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新颖性, 模拟法庭如果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现实, 对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调整的新生社会关系作为模拟法庭的素材, 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分组和角色的分配。
由于模拟法庭的角色有限, 学生最好分组进行, 每个角色的后面都应该有个团队来支撑, 发挥集体的智慧, 合理分工, 积极讨论, 共商对策。目前主要通过教师指定和学生推荐的方式, 确定参演的学生。
3、模拟法庭的预备
前期工作完成后, 由学生根据创作的剧本进行案情“再现”, 整个案情进行摄像并保存。之后, 学生根据分组和角色的分配, 查找资料, 制作法律文书。条件初步具备了, 学生进行彩排。同时, 针对彩排中出现的法律文书、庭审流程等事项, 指导教师负责做好记录, 对存在的问题逐项列出, 以便排练完毕后及时指导学生改正。
4、模拟法庭开庭
彩排顺利后, 应当确定模拟法庭开庭日期。开庭日期应当公布在教学楼、食堂等学校的的公告栏处。模拟法庭的开庭应当欢迎感兴趣的师生旁听, 方便接受广大师生的批评指正, 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同时, 也起到了普法宣传的作用。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并不完全由剧本设定, 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以避免出现模拟法庭的庭审变成“话剧”演出的情形, 这更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5、教学效果的评价
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评价分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部分。目前具体的评价依据和指标, 评价结果和教师考核、学生成绩考核的关联性, 这些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 需要抓紧制定。
三、模拟法庭DIY模式的不足及相关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模拟法庭的制度建设。
目前, 学院的模拟法庭课程还不是独立课程模式, 该教学手段如何分步实施、教学目的是否具体明确、教学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等, 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不利于教师对模拟法庭进行质量监控。所以, 系部应当尽快制定模拟法庭的《实训大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等文件。通过制度化建设, 规范学生的DIY过程, 达到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 防止案件的模拟过程出现失控的状况, 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 进可能提供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的机会。
由于模拟法庭每次开庭涉及到的角色一般在10人左右, 很明显, 这还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体验全部的角色。笔者建议:1、班级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 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组队, 各寝室推出一位代表承担一个角色, 方便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案情讨论, 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2、从锻炼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力的目的出发, 整个本科教育期间, 尽可能不让某个同学重复担任模拟法庭的某个特定角色;3、继续鼓励学生社团举行或参加上海地区高校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 扩大第二课堂的作用。
(三) 加强模拟法庭参演同学的交流。
由于模拟法庭中每个角色的任务不同, 每个角色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不一样。相对来说, 审判长、检察官和律师的锻炼机会大, 法警的锻炼机会小。锻炼的机会和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因此, 模拟法庭结束后, 每个角色应当撰写《心得体会》, 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该《心得体会》也应当予以存档, 以备今后的教学需要。
(四) 加强模拟法庭的档案建设。
前期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仅仅留存了学生演示案情的录影资料和模拟法庭庭审中的数码照片资料以及一些文字资料, 没有系统地对模拟法庭DIY全程进行资料留档。笔者认为要做好案件重现、证据调查、证据交换、司法文书展示、模拟开庭和教师点评等过程的音像资料保存工作, 只有建立在完整资料的基础上, 教师才能更好地点评;学生才能更好地反思;才能有更详细的资料留给后期的模拟法庭教学进行借鉴。
摘要:模拟法庭是法学教育中常见的实践教学手段。通过模拟法庭,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学生可以在自行设定的高度仿真的情境中学习, 达到熟悉法学理论, 熟悉诉讼程序规定, 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本文试就我院模拟法庭DIY (Do It Yourself) 模式的开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法学教育,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军武、梁照飞、许如聪、陈权、管小娜:《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 《教育技术导刊》, 2005, (2) :554-559。
模拟法庭 篇8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的特点
1. 逼真性。
顾名思义, “实战”型模拟法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庭, 它是在法学教学中高度模仿真正的法庭而设立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过程的统一。虽然是模拟, 但“实战”要求其具有逼真性。一方面, 它的硬件布局模拟真正的法庭, 各种审判设施严格按照现行法庭的一般规格设置;另一方面, 在具体案件的审判过程中, 它尽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2.“实战”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虽然不是真正的法庭, 但其仍然具有比较强的“实战”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案例的选择和分析、法律文书的制作、开庭审理、宣判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动手, 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最关键的是, 它在开庭前并不进行实质性的排练。
3. 保密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在开庭之前, 各组人员只能根据案件的情况各自准备相关的诉讼材料和法律文书, 查找相关的法律、法规, 除了必要的沟通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提交的材料之外, 各组的准备工作对外是保密的。
4. 应变性。
“实战”型模拟法庭事先并不进行实质性的排练, 在开庭时, 诉讼参加者可以根据各自准备的情况, 视法庭上的具体情形而随机应变, 临场发挥。当然, 这种临场发挥也不是随意的, 而是在法律逻辑范围内, 运用实体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定性。这一特点给学生在法庭上尽量表现出其书面表达、口头表达、逻辑推理和随机应变等多种综合能力提供了平台, 也为学生灵活适用法律、法规提供了练习的机会。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的运行
1. 确定适合的案例。
拟作为“实战”型模拟法庭采用的案例, 可以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 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案情作适当的变动以更适应“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的需要。确定适合的案例对于“实战”型模拟法庭的成败有着关键的影响。“凡是案情过于清楚、责任分明的案件, 其调查简单、辩论也无法形成交锋的, 不适宜选择为模拟法庭的案例。但案情过于复杂, 尤其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鉴定的案例, 也不适宜选择为模拟法庭的案例。”[1]对案例的选取一般应考虑以下要素:第一, 时效性, 即先由同学们选出2~3个当前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真实案例, 然后由指导教师审定。第二, 专业性, 根据法学专业课程讲授及设置内容需要, 案例应体现出本专业课的特色及专业深度, 能反映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第三, 疑难性,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专业深度和难度。其疑难程度为,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经过认真地思考和深刻的分析, 正确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法学专业知识,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四, 可辩性, 即案件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给双方“当事人”都留下一定的思辨空间[2]。
2. 遴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案情分组讨论。
参加“实战“型模拟法庭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 必须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遴选。遴选学生拿到材料后, 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究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 至于如何分析案情、把握事实、适用法律, 应主要在分组后由各组学生自行把握。以刑事案件为例, 根据案情可以将学生分为审判组、控诉组、被告和辩护组等, 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可以单独分组, 也可插入各组。各组人员分组研究、讨论案情时, 教师仅给予必要的辅导提示。这里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讨论均不应在各组之间交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指导教师也最好能分组指导, 或在指导时不涉及具体的处理。以上做法可以为开庭时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生分组准备诉讼材料。
在正式开庭前, 学生应按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材料, 如起诉书、公诉词、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代理词等, 有些文书应按法定程序 (如起诉状、答辩状等) 传递给对方。一般应要求学生准备不止一种方案, 以便在开庭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各种在开庭时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 也要求学生各自准备齐全。判决书本应在开庭评议后作出, 但考虑到审判组是与其他组一起拿到材料, 再加上为使整个模拟法庭开庭保持紧凑性和完整性, 可由审判组成员预先写好草稿, 但应要求视具体审判过程作相应修改, 或另行宣判。
4. 按法律程序开庭。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入角色, 各项活动都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的要求开展。应将活动场所布置得与人民法院的正式审判庭一样, 场内悬挂国徽、摆放各个诉讼参与人的标牌。以刑事案件为例, 法官组学生着法官服, 律师组学生着律师服, 检察官组学生着检察官服, 法警组学生着法警服, 造成一种严肃、正规的法庭气氛, 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开庭审判的各个阶段的工作, 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老师只旁听, 不参与, 不干涉, 即使开庭时遇到了问题或遇到了准备阶段没有注意到的情况, 也由学生自己处理,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中断开庭程序。如果存在问题, 由教师在开庭后再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及保持审判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3]。
5. 教师或其他专家综合点评。
综合点评是从多主体、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在“实战”型模拟法庭中的表现行为进行的评判或衡量。教师或其他专家在点评中要指出学生对模拟案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指出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了解及其运用程度;指出模拟庭审中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模拟庭审中的角色进行全面的点评。点评时, 既要充分指出其优点并加以鼓励, 也要客观地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性的意见。教师或其他专家的综合点评, 有助于“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6. 整理归档材料。
当一个案例经过上述完整程序后, 应形成一套完整的案卷材料和总结材料,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全程录像。整理归档材料既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也是今后“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结语
“实战”型模拟法庭是模拟法庭教学的高级阶段,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实战”型模拟法庭自身的特点, 它对参与的学生和指导的教师的素质和法学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如何真正完善它的运行和发挥它的功能, 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付健.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与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3, (5) .
[2]李殿英.利用高校模拟法庭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 .
模拟法庭 篇9
1 构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意义及作用
模拟法庭教学是法学教育中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它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组织和指导, 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等不同诉讼角色, 由模拟法官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在虚拟的法庭对真实或者虚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进行模拟审判的一种教学活动。[1]整个的活动过程, 学生始终处于自己准备、分析和表现的核心地位, 老师只是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在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常被分为控辩审三方, 通过具体的角色扮演来真实体验法律职业者的实践活动, 因而成为各国法学教育中都经常采用的基本法学实践教学模式[2]。国内外的模拟法庭教学经验表明:模拟法庭教育模式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它对法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模拟法庭教学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 这种模式基本上是由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某一法律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由学生死记硬背, 然后采取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教学模式是单向的,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不利于将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 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模拟法庭教学, 通过学生亲自准备、组织和参与整个诉讼, 能够亲身体验各种诉讼的基本程序,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模拟审判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审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很好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和解决案件问题的能力。整个模拟法庭活动过程,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和核心的地位, 这是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即使是对于没有担任角色的学生而言, 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参加案情讨论、旁听总结等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模拟法庭实践结合起来。总而言之, 模拟法庭是将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好方法之一。
其次, 模拟法庭教学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
一方面, 一次成功的模拟法庭的组织实施, 从最初的案例的选取到最后的宣判除了需要进行大量的组织工作之外, 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 参与表演的学生都必须运用相关的实体法知识分析案情, 运用相关的程序法知识运作模拟法庭, 还要自主进行同现实司法实务过程中相同的阅卷、调查、诉讼文书写作和庭审答辩的工作。这整个的过程, 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种极好的锻炼。通过模拟审判, 参与庭审及听审的学生的法律语言表达、文书写作、阅卷等基本法律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这些都是所有其他法学课程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另外, 素质型法学教育的目标除了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法律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正理念、法治信仰和法律精神, 培养学生的法律理性和法律人格, 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律人。而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 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完成的, 它需要学生对法律实践有真实的体验才能获得。在模拟法庭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担任模拟法庭中的各种角色, 亲身体验案件的审理过程, 塑造自己的角色意识。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使其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 塑造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最后, 模拟法庭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模拟法庭教学, 不仅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模拟法庭课程的讲授, 不仅是讲授与模拟法庭有关的基本知识, 还要讲授各类案件模拟审判的操作规程, 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指导学生的模拟法庭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而通过指导模拟法庭活动, 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教学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基于模拟法庭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目前在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中, 大多数都比较注重模拟法庭的建设, 然而, 因为对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未能形成统一认识, 加之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学传统教育体制及现实条件的制约, 有些高校由于条件所限, 对模拟法庭重视不够, 甚至没有专门的模拟法庭教室;有些高校虽然重视, 但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予以开设, 使模拟法庭硬件设施大多成了一种摆设,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对法学教育的应有效果。因此, 立足现状, 结合我校法学专业自身特点, 对如何构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进行了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希望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和借鉴。
2.1 模拟法庭实验室的建设
这是建立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模拟法庭课程就是法学专业的实验课, 模拟法庭场所就是法学专业的实验室。在众多开设有法学专业的高校中, 有些高校受条件限制没有专门的模拟法庭场所。因此, 要真正提升模拟法庭课程在法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就必须建设好模拟法庭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的建设, 应当有专门的实验场地, 旁听席应能容纳200-300人。实验室内的一切布置, 必须完全比照人民法院正规的法庭进行, 并配备一些基本的设备如国徽、法槌、法袍等, 还应配备一些音频视频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 以备模拟审判运用试听资料和电子证据时使用。
2.2 案例库的建设
模拟法庭要开展模拟审判活动, 必须选用适当的案例, 这是模拟法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为, 为了保证模拟法庭实验课的有效和连续进行, 应当建设专门的案例库, 案件来源, 可以到各级人民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调取已经审结的案例, 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案例, 还可以根据模拟法庭审判的需要编写适当的案例。案例库应当由专人负责, 经常更新, 还应当具有开放性, 使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和浏览。此外收集案例时还应该注意, 用于模拟法庭审判的案例, 应当明确、简单和典型, 而且要有一定的争议性和可辩性。如果没有争议性, 担任诉讼角色的学生和参加旁听的学生都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就会影响模拟法庭的效果。
2.3 模拟法庭课程的具体开展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顺利构建的大前提是, 必须把模拟法庭设置成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安排1-2个学期开设, 在此基础上来开展模拟法庭的教学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2.3.1 案例选取
每一次模拟法庭教学的开展, 案例的选用是第一步, 应当从案例库中尽量选择和学生已经开设或正在开设的实体法或程序法相关的案例, 且诉讼角色齐全, 诉讼参与人比较多的案件, 这样就能保证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从而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已经选定的案件, 如果诉讼角色不多, 可以对案件做适当修改, 增加诉讼参与人, 如增加鉴定人、证人等。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整个课程结束后, 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参与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案件, 这也是期末考核的前提
2.3.2 模拟法庭角色的分配
案例选定之后, 就应该进行角色的分配。角色的分配应该以学生自愿报名为原则, 如果出现一个角色有数人报名或者无人报名的情况下, 由指导老师来指定。但是, 不管最终是否担任其中的诉讼角色, 都应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模拟法庭活动之中, 那些不能出庭担任角色的学生, 也应将他们分配到其中的一个小组, 协助出庭的学生做好庭审准备。
2.3.3 庭前准备和开庭审理
对学生进行分组及分配诉讼角色的工作完成后, 学生就应当根据自己担任的角色去准备材料, 这个过程,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案情、书写法律文书等工作, 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其他未担任角色的学生也应当根据自己所在的组的需要, 协助担任角色的学生准备材料, 共同完成模拟法庭的开庭审判任务。法庭审理的程序要根据案件的不同, 完全按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整个的庭审过程, 指导教师都要参与旁听, 做记录, 便于发现问题后不断改进。必要时还可以派一些学生拍照或者录象, 作为资料保存。
2.3.4 点评与总结
这是一个补充和提升的阶段。模拟法庭庭审活动结束后, 指导教师应当对整个庭审过程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还可以邀请当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嘉宾来参与旁听, 进行专业点评。点评应当围绕案件事实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庭审程序是否完整合法、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出庭技巧是否把握恰当以及存在什么问题等方面进行。点评时, 既要肯定模拟审判过程好的一面, 又应具体指出在哪些方面存在欠缺, 存在哪些欠缺, 以及应当如何改进。
指导老师在对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后, 还应当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整个模拟法庭活动进行总结, 总结可以是就模拟法庭中的某一个环节发表意见, 可以就自己担任角色的情况发表感想, 也可以就其他担任角色的人员的表现发表评论。通过总结, 可以发扬优点, 改进不足, 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单位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基础。
2.3.5 收集整理资料, 成册归档
模拟法庭结束后, 对担任模拟法庭角色的成员手中的资料以及旁听人员撰写的实践活动总结报告都应该进行整理, 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成册, 归档保存, 做到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内容、有总结, 也可以供以后以及低年级学生查阅。至此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才能算是圆满完成了。
模拟法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有很大难度的, 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更要注重每一环节, 从案件的挑选、角色的分配到庭审过程中的实质演绎, 每一步必须扎稳根基, 步步为营, 最终打造以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为典型的品牌实践环节[3]。
3 构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还必须有好的制度来予以保障和规范, 对此,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研机构的作用, 加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研究, 以先进的理论成果指引模拟法庭教学。此外, 学校还应当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形成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 准确把握法律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和司法改革动态信息, 以便及时调整模拟法庭教学的内容和手段。[4]同时, 我们在积极借鉴和推动模拟法庭教学发展的同时, 还应当使它与传统法学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形成崭新的符合科学化和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5]。
摘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传统法学教育中一味强调理论的讲授, 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 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的缺陷。在简述模拟法庭教学意义及作用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构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以期最大限度实现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价值。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潇潇.论高校模拟审判教学模式的建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
[2]李川.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意义与方法[J].岱宗学刊, 1, 24.
[3]严静.开展模拟法庭, 指导实践教学[J].法制与社会, 2009, 6.
[4]孙立智.论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26.
模拟法庭 篇10
毋庸置疑, 法律实务中从来就没有整齐划一的法律适用模式。因此, 我们既要有入乎理论之内的探索与严谨, 又要有出乎实务之外的灵活与冷静: 让理论服务于法律实务, 让实务立命于法学理论。正所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④。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模拟法庭教学无疑是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门法学专业课程。而本学期由申君贵老师组织开展的模拟审判与观摩庭审现场两大教学活动, 都让我们大受裨益、获益匪浅。在此, 本文就这两次容理论与实务于一身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些许薄见。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模拟法庭之“私法自治”
孟德斯鸠, 如是说, “在民法慈祥的目光中, 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世界。”我想说, 在申君贵老师眼中, 每个同学在模拟审判活动中都是一个“国家”—他给予任何一名同学参与的机会, 赋予每个同学编写剧本的自由。因此, 我们的剧本并不是像参考书上为了应试而杜撰的完美案例, 而是渗入了各种生活气息, 让庭审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血肉丰满、感情充沛, 不是真实, 更似真实。其详情如下:
首先, 在第一次彩排中, 被告人、证人等的陈述都是十分文艺化、书面化的, 我们甚觉别扭。在彩排后各自反省找不足时, 大家提议虽然本案中被告人、证人都是白领、金领层的知识分子, 但是生活就是生活, 不会有哪个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买个菜还之乎者也, 是故我们将被告人、证人的台词修改得更口语化, 日常化。
其次, 本案是一起醉驾撞人致死的刑事案件, 案情主要为被告人在长沙市一家酒店参加某位朋友生日宴会后送其另一朋友汤某回家, 后折返, 沿长潭高速醉酒危驾, 途中先是追尾撞上了一辆奔驰, 后继续超速行驶与一辆相向而行的奥迪发生碰撞。原剧本为被告人家住长沙市雨花区程远小区, 汤某住岳麓区新城小区, 承办生日宴会的酒店位于长沙市市中心, 奔驰车车主案发时从湘潭赶往长沙。由此, 不难看出剧本有很大的纰漏, 被告人送汤某回家根本无需经过长潭高速。如此一来, 被告人和奔驰车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遑论追尾撞车?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之荒谬吗?所以, 我们及时将汤某的住址改成湘潭市雨湖区新景家园。
除此之外, 需修改之处, 不胜枚举。但我认为剧本依然尚存一些不足:如剧本中描述被告人是在送朋友汤某回湘潭后发生事故。那么我不禁要问既然现在危驾已经入刑, 当下又是交警严查醉酒驾车之际, 那么被告人在从长沙上高速到湘潭下高速, 再折返又一次上高速难道就没有被发现其异常?现在驾驶员只要稍微“面色红润”即被拦下测验, 怎会让横冲直撞的被告人成为漏网之鱼?退而言之, 纵是被告人的确为上天眷顾让其成功逃脱检查, 那么在其撞上奔驰车后继续行驶, 后在沿江大道上碰上奥迪车之事, 则不能认定为以危驾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在下长潭高速至沿江大道案发现场之间有20多分钟路程, 且中间必经高速收费站, 肯定需耽搁;故两次事故发生中间之时间间隔甚大, 空间距离亦不小。很明显被告人的行为并不符合以危驾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的时、空、人集中的危害性。此外, 亦如申君贵老师在审判结束后所指出的我们的模拟审判程序上没有开庭公告、着装不齐等瑕疵。
二、为权利而斗争:观摩庭审, 聆听被告人之心声
对于自我权利的维护, 权利感情的尊重, 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着实少见, 而在刑事审判庭上被告人对自身权利的忽视现象尤甚。因此, 当这次观摩现场庭审, 被告人以流利、镇定的语言为自己辩护时, 的确让我眼前一亮。不是她“挪用资金” ( 未经判决任何人不能定罪于被告人, 故用引号引之) 之行为有多么令人深恶痛绝; 也不是讶于其小小年纪 ( 案发时好像只有28 岁) 竟一犯再犯 ( 先后被警方带走调查两次) ; 而是在此时此景, 她竟然没有像以往的那些庭审过程中唯唯诺诺、畏首畏尾、法院尚未判决就先给自己判刑的被告人一样哭哭啼啼或闷不吭声, 而是选择直面司法机关, 从容不迫 ( 在我看来, 的确如此) 地从口袋中掏出辩护词, 将反驳控方之理由娓娓道来。或许有人说, 这是因为其职业 ( 导游出身, 案发前为所任职公司的客户副经理) 使然。固然, 其导游“能说会道”之本事的确对其辩护有不少帮助, 但是, 不可否认其有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之心。姑且撇开孰是谁非不论, 其为自己权利而战之心, 其为权利感情之战的勇气即为我所欣赏。
反驳公诉方的主张, 被告人的辩护人自然能为其做到。但是否需要辩护, 是否请辩护人, 则是由被告人主观之意愿来决定, 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 或许有人用“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应当被指定辩护人”制度来反驳之, 但是指定辩护人也可因为被告人的意愿而被拒绝) 。所以, 权利感情的培养, 权利感情的重视, 不单单只是法律人所应具备, 而是全民皆应具备之。
三、小结
世间之事, 波谲云诡, 气象万千。作为法律人, 几年之后是否走上政法系统, 是否踏上律师之旅程, 一切皆为未知之数; 于是乎, 我们能否因之而否认模拟法庭之意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模拟法庭并不是职业培训, 而是一种将法学理论与法律事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对实务、生活的留心观察与体会, 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高度要求。如前言, 模拟法庭, 助我们入乎其理论之内, 锻炼我们的探索与严谨之思维;亦助我们出乎其实务之外, 培养我们灵活与冷静之分析能力。真实之庭审观摩, 假拟之法庭审判。当我们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完成时, 我们会发现今日之模拟就是明日之真实审判; 今日之现场庭审, 就是他日我们研究之模拟对象, 此谓我所云, “真亦假时假亦真”。
关键词:模拟法庭,观后感
注释
1[台]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69.
2此处“立法者”应作广义理解, 乃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其意志的利益团体.
3[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2.
模拟法庭 篇11
关键词: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机制
收稿日期:2010-10-12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财经院校法学教育模式研究”(湘教通[2010]243号序号:461号)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建发(1971-),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一、模拟法庭教学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财经法律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运用法理和法律分析与解决经济法律实务中的问题的高级财经法律专门人才。从思想素质来看,具有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维护正义、恪守法律职业道德;从法律知识结构来看,侧重掌握民商法、经济法等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及法学理论与技能;从综合人文知识结构来看,较多的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从人才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来看,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模拟法庭教学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一,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是听教师在课题上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某一法律领域的原则、原理和具体规则等,学生只担负“听”和“记”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模拟法庭则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一个“真实”的案件,使每一个参与者“身临其境”的置身于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身份中,将平时学到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缩短教学和实践地距离。
第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诉讼程序与技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讲授法学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对具体的案件事实缜密分析与辩论之后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同样的事实材料,法官、双方当事人及律师对其会有不同的解释。学生作为一方的律师,从当事人处接过案件的事实材料之后,首先要对之进行筛选,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诉讼或答辩意见的材料,把程序法与证据法和实体法相结合,通过归纳和分析,形成向法院陈述的事实和法律意见。诉讼程序应是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在我国却普遍存在。模拟法庭教学显然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会新的庭审制度给当事人所设置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积累、知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接受与理解教学内容必然存在着差异。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全体学生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而模拟法庭教学,注重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制造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模拟法庭的训练能够为参与者提供一种综合的素质训练。
二、国外模拟法庭教学借鉴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在国外法学院被普遍使用,现简述下:早在14世纪的英国,律师学院的学生在夏季和冬季法庭休庭期间,除听讲诵师讲课外,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参与模拟法庭,研讨审判主管委员和讲诵师为他们编制的案例。当前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综合性大学进行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育,为期三年。第二阶段主要是在法学院进行的实务教育,为期32周。
美国的法学院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今,美国法学院的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着“模拟法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成为优秀的律师。
德国学生在经过至少为期3年的法学教育之后,要参加第一次国家统一考试。教师注重模拟法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后要参加为期二年的职业研修的预备期,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司法与行政的实际任务和工作方法,深化与补充原有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独立判断和责任意识”。然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后才可以获得“候补文职官员”的资格,申请法官、检察官、高级公务员或律师。可见,德国法律教育周期长、考试严格,并且非常重视法律实践。
三、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所选案例典型性不够
由于选取财经类法律案例典型性不够、不精,情节平淡无奇,事实清楚,毫无法律争议地案例,很难调动学生作为参与者地兴趣,更难以留下自由发挥地空间。导致模拟法庭操作先天不足,参加者仅针对所争议的问题发表辩论意见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可进行的内容,整个活动显得单调乏味。
(二)教学目的单一
模拟法庭教学由诉讼法专业教师自行组织,受教学目的、授课时间、人员设备等限制,教师只关注审判程序“走”得如何,诉讼理论掌握得如何,而并不注重学生如何组织,怎样适用实体法,如何全面总结,因而整个活动虽然能达到熟悉掌握诉讼程序的目的,但对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而学生也因此孤立地看待模拟法庭教学,重程序轻实体、重专业轻素质培养的思想普遍存在。
(三)过分注重庭审程序
教学环节缺乏完整性,只注重庭审环节而不注重庭前准备和庭后总结环节。教师对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不加以指导或指导很少,对庭后的总结形式单一,范围狭窄,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开庭审理这一环节上。而在司法实务中,法庭审理阶段仅仅是案件审理的一个环节,大量的庭前准备工作、具体的庭审技巧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庭后的总结对于提高审判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因此,借鉴司法实际,模拟法庭教学也应注重庭前准备和庭后总结,用多种形式完成教学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导致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在模拟法庭的实际运行中,法学专业教师主导地位体现不够,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有的教师平时工作太忙,对模拟法庭的工作完全放开不管,到开庭时匆匆去讲几句空话、套话;二是有的教师本身法律实践很少,平时上课纸上谈兵的多,指导起模拟法庭来很吃力;三是有的教师只对自己所教课程了解比较深入,综合素质不高或者对其他相关的课程则了解不多,无法适应模拟法庭综合性的特点。
四、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的措施
(一)精选典型的财经类法律案例
这是成功开展模拟法庭的前提和关键,选取到典型的财经类法律案例就等于为模拟法庭教学奠定了良好地基础。典型案例是指案情比较复杂,通过举办模拟法庭,能够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分析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案例。教师应从有关报刊讨论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登载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收集、筛选和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知识点,设置争点,这是模拟法庭开展的前提条件。
(二)合理分派角色,讨论案例
作为案例主要提供者的教师,一般只需要提供案例情况、双方证据即可,而不应将所有案卷材料,尤其是法律文书资料交给学生,以避免模仿照抄、重复案例情况的出现。学生拿到材料后,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究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了解全部诉讼参与人的活动,至于如何分析案情、把握事实、适用法律、应主要在分组后,由各组学生自行把握。根据案情可以将学生分为审判组、控诉组(原告组)、被告和辩护组(被告组)、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可以单独分组,也可以插入分组。在角色分派时,要特别注意审判长角色的选任,因为这是法庭开庭程序的主持者,对整个模拟法庭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要选择专业知识扎实、心理素质稳定、有较强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学生担任。
(三)精心准备诉讼文书
在正式开庭之前,把预先编印好的《法庭审判程序》(模拟法庭操作规程)、《如何组织法庭调查》、《证据的使用问题》等有关材料分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应被要求精心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文书,如起诉书、公诉词、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代理词等,有些文书应按法定程序(如起诉书、辩护状等)传递给对方。一般应要求学生准备多种方案,开庭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发挥。判决书本应在开庭评议后作出,但考虑到审判组是与其他组保持紧凑性和完整性,可由审判组预先写好草稿。
(四)充分准备,正式开庭
开庭前可发布公告,把模拟法庭的开庭时间、地点、案由以公告的方式在校园内公布,欢迎学院领导及广大师生参加旁听并予以指导。后勤保障工作要求深入细致,一切应及早准备,反复检查,如服装、道具等要提前准备好。从发布开庭公告、进行开庭准备到作出判决均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程序的合法性,实体公正的基石是程序公正,这是一基本信念。
(五)及时点评,全面总结
点评是模拟法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庭审结束后,要到本次庭审活动进行点评,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由模拟法庭各组派代表与其他同学就庭审中的问题发表看法,并开展交流;二是指导教师作全面的小结,教师作为整个模拟法庭的指挥者和这种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从肯定教学成果,解决教学难点;三是也可以创造条件,邀请法官来旁听,之后,对庭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庭审表现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相比而言,法官点评更具有说服力。在点评时,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法律知识的理解运用、庭审材料、文字和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
应当为模拟法庭的开设配备专门的教师,使他们有专门的时间用于模拟法庭教学的指导工作。从事模拟法庭教学指导的教师必须有较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该能力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同步发展提高,可以采取的方法,除教师从事兼职律师职业外,可与有关司法机关达成协议,让教师能有机会到这些部门去工作一段时间,获得最直接、较充分的实践经验,以利于提高其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步国,王凤民.关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2]杨云霞,郭慧敏.模拟法庭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
[3]杨萍.模拟法庭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5).
模拟法庭 篇12
1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 (Case Method) , 简言之, 是让法学院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原始判例, 自己从中找到法学原理的教学方法[2]。1871年, 美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兰德尔教授 (Christopher C.Langdell, 1826~1906) 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案例教学法。他积极探索法学教学案例, 主张培养学生具有像律师那样思考的技巧能力, 在教学中不特别强调学生是否了解一个法律规则, 而注重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法院判决怎样做到这一点。该方法还吸收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就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 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认识的方法, 也就是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苏格拉底宣称, 他虽无知, 但能帮助他人获得知识, 正像他的母亲是一个产婆, 虽年老不能生育, 但是可以接生一样。因此,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不同法学课程中的设计不尽相同, 但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搜集大量资料, 精心编写教学案例并在课前尽早发给学生, 使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案例信息收集。教师对学生只架设案例和提出问题, 而不提供案例中涉及的法律规则或原则。二是课堂讨论。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教师既要明确规则, 保证课堂讨论有序开展;又要因势利导, 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既要注意及时点评, 又要注重事后总结。三是总结考核。不是说明案例始末, 也不是解释法律规则或原则, 而是要学生自己全面概括, 最终以论文或报告形式完成。如果法律工作者像美国法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所说的是“社会医生”[3], 那么案例教学中的法律学生就是“见习医生”, 每个完整的案例教学就是一次门诊或手术, 反复进行, 就能够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在英美判例法系国家, 判例是主要的法律渊源,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习案例本身就是直接学习法律和法律原则, 因而案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重在归纳推理。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 因为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时代的需求, 所以在我国法学教育中逐渐受到师生的欢迎和重视,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它始终没有像演绎法的系统讲授教学那样普及, 我们始终没有完整地实施过以归纳法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这就告诉我们, 案例教学法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过程, 既同传统古典学术相结合, 又适应新时代在不断改进与完善, 它有长处也有短处, 宜于在法学教学中有选择地应用。
2“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的依据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其理论构建和实践运用中遵循、契合和创造性地运用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和冲突教学法。
2.1 范例方式教学
瓦·根舍因认为, 范例方式教学就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范例教学,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必须遵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条原则。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 通过教师精心选取和安排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 联系已有的经验, 学会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论,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既获得了知识, 也培养了能力,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2 冲突式教学
其实就是“表演式”模拟法庭向“实战式”的转化。通过模拟法庭中控辩双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争论, 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学生进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理论教学的深化, 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碰到疑难知识点时, 可以吸收冲突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将其运用到模拟法庭教学法中。这种冲突可以增强观点的正确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3 模拟法庭教学的具体步骤
3.1 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模拟法庭的教学目标不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强化和运用, 应该包括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模拟法庭教学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能否运用相关法学原理分析案情、正确理解法律法规, 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之目的。同时, 通过亲身亲历参与模拟法庭教学活动, 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法律文书制作能力等。基于此教学目标, 在模拟法庭教学中, 应该对学生提出更详细、更明确的要求, 以提高教学实效[4]。
3.2 案例选取
每一次模拟法庭教学的开展, 案例的选用是第一步, 应当从案例库中尽量选择和学生已经开设或正在开设的实体法或程序法相关的案例, 对于已经选定的案件, 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案情作适当的变动以更适应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的需要, 这样就能保证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使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参与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案件, 从而更有利于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模拟法庭分配角色
选定具体的案例之后, 就应该进行分配角色。根据案件具体情况, 指导教师确定模拟法庭的组成人员, 对学生进行分组, 可将学生分为审判组、原告组、被告组、证人鉴定人组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组。但是, 不管学生最终是否担任其中的诉讼角色, 都应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之中, 那些不能出庭担任角色的学生, 也应将他们分配到其中的一个小组, 协助出庭的学生做好庭审准备。
3.4 模拟开庭前准备
对学生进行分组及分配诉讼角色的工作完成后, 学生就应当根据自己担任的角色去准备材料, 这个过程,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案情、书写法律文书等工作, 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其他未担任角色的学生也应当根据自己所在的组的需要, 协助担任角色的学生准备材料, 共同完成模拟法庭的开庭审判任务[5]。
3.5 开庭审理
法庭审理的程序要根据案件的不同, 完全按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各项活动应当严格依照法庭审判程序进行。首先,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场所的布置要与法院的正式审判庭一样, 各组学生要着相应的服装, 形成严肃、正规的法庭气氛。其次, 开庭审判的各个阶段的工作, 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不参与、不干涉, 即使开庭时遇到了问题或遇到了准备阶段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也由学生自己处理,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中断开庭程序, 尤其要注重程序的合法性。整个庭审过程, 指导教师都要参与旁听, 做记录, 便于发现问题后不断改进。必要时还可以派一些学生拍照或者录象, 作为资料保存。
4 将模拟审判作为连接经济法教学和司法实践的桥梁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充分注意到人的生命过程的意义和价值,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共同活动中的行为特征,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特征,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和效能。”[6]在模拟法庭教学中, 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 直接将学生推向特定的法庭角色, 使他们尽其所能地参与, 同学们必定会认真对待, 他们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模拟审判教学中, 教师进行组织、指导、答疑和总结评论, 发挥着主导作用。总之, 模拟审判教学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甘肃政法学院的实践[J].学理论, 2010 (22) .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101.
[3]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489.
[4]程亚丽.范例教学理论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
[5]景阿峰.构建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意义与方法[J].科技信息, 201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