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2024-06-07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共12篇)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1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1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尝试给出其定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如人际交往活动、恋爱观的选择、情绪的自我管理、学习心理等方面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对学生实施专业的引导和疏导,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较好的适应能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几点建议

(1)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以公共课形式在高校开展起来。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近年来却常发丑闻、惨案,常常被推倒风口浪尖,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种压力扑面而来,如何系统的,有效的,去提高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出真正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开设了相应的机构,处室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聘请心理咨询师开设咨询室,等等,但目前来讲总的制度还不健全,很多机构只是个空壳,起不到实实在在的作用,而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如果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起来,就像思修教育课一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毕竟了解之后,才可能重视起来;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投入,才能在整个校园营造出一种关爱自我心灵的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才更能影响学生。

(2)强化教师的意识,提高教师对心理健教师是传载知识的载体,任何知识文化的传承或传播大部分都依赖于教师这样一个群体。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同样,只有当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而现今高校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群体;一条是专攻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辅导员毫无疑问是必须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而专业老师更多的在课堂与同学接触,也更容易以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形象去影响对方,因此,提高整个教师队伍对此的认识和重视,有利于更好的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我们存在与这个社会上,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有情绪的变化,有行为的变化,有冲突和矛盾,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对于不了解心理知识的同学来讲,也许一件小事就足以将其脆弱的心灵击碎,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除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帮助外,更多的需要靠学生自己进行自助,我们的学习,不光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将心理学慢慢的渗透进来,这看似很难,但其实,各学科内容中都蕴涵着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数学课中引导学生钻研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注意力;体育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刚毅性格和挫折承受力;外语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活的渗透。大学生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并不只是锁定在一本本的教科书上,从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中跳出来,细细体味生活,寓教育于生活才是大学生活的真谛,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书本上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学,生理学的知识的传播,还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让他们明白心理健康和他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促使高校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会运用类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技巧,去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提高其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心理健康,学生心理

1、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焦虑、抑郁的效应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的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 甚至是恐惧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由于超出自身能力而不能达到目标、满足欲望的要求, 不能解决各方面因素所引起的矛盾, 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带有麻烦的事件而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或者由于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伤自尊、自卑、沮丧、急躁、不安、绝望等。如学生的不同家庭条件、学习差异、同学关系等常引起学生抑郁。这些是学生们遇到的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

体育教育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轻抑郁、焦虑、紧张、愤怒、混乱的状态。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 以有氧代谢为标准的中距离和长距离慢速跑、变速跑, 能够松弛紧张的情绪、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和疏导被压抑的精神负担。

2、体育教育过程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

流畅感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人忘却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 对过程的体验本身就是乐趣和享受, 并产生对运动过程的控制感。因此, 可以认为流畅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 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显示出自己的主体性力量的时候, 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情感体验, 即达到了主 (人) 、客体 (运动) 关系的协调、一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体育运动是人们流畅感的主要来源, 它是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育过程中, 流畅感无处不在。学生在享受流畅情感体验的同时, 也不断地升华了自身对运动美感的建立。

3、体育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 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有研究发现, 体育教育对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研究指出, 人的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人脑的右半球, 经常进行体育活动, 有利于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潜力, 发展人的智力。可见,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好的培养, 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可获得锻炼, 从而发展其智力, 提高索质。这就是体育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良好培养, 反映体育与智育的密切关系。

4、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从事体育活动中, 既要克服客观困难, 又要战胜主观困难,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意志行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 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提高自己运动能力的同时, 也不断发展自己的意志能力。如学生一定要达到体育标准或某项技术标准时, 就必须意志坚强、刻苦运动。在通过努力达到标准的时候, 就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同时, 也会感到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 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体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炼在于它总是与克服困难联系在一起的, 总是与负荷的身体和心理疲劳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比赛既是斗技战术, 也是斗智斗勇。因此。体育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苦、不怕困难、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5、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参与运动者, 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 从而促进入格的展示和发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又能达到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 这种心态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提升自我概念。有关研究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更容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人际关系更和谐, 更有助于产生亲近感, 消除孤独、恐惧的心理等。对于那些性情孤僻、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淡漠的人来说, 不仅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而且能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果把这些观念迁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使学生的个性日趋完善。一些研究发现,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表现出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特点, 身体锻炼能强化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体育运动;兴趣;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0-01

一、前言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曾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二、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一)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学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用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心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二)培养意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身上的心理状态。

(三)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1]。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四)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2]。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五)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

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适度的体育锻炼

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 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二)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

经常进行篮、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 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 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3]。

(三)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

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 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 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四、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

总之: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广炎.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M],2008.7

[2]林少娜. 论体育教学中情绪的调控[J],1999

[3]李振亮. 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2004.8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4

六一班

1、过高期待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家长对孩子学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当孩子把一张考得不错的试卷交给家长时,他们喜形于色;而当看到孩子一张考得不理想的试卷时,都会表现出各种不满的情绪。由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值,造成了学生心理压力大,考试时心理紧张,焦虑不安:若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例如我班一名男生,长得活泼可爱,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成绩一直不错。家长一味想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高等文化学识的人才,因此把孩子列入家庭重点保护对象,宁可自己节约也要把钱往孩子身上堆。每天不仅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除此还要学电脑、外语,到了四年级,孩子精力不足,几次测验成绩离了谱,家长恨铁不成钢,整天在孩子面前唠叨。他开始抄作业。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同事、亲戚、朋友面前讲不响,严重的爱面子思想给家长增加了心理上的重压,而孩于在学校和家庭双重压力之下,小小心灵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学习心理上形成丁强烈的恐惧感和自卑感。

2、溺爱型家教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不少家长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太阳”,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疼爱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孩子自然地感到别人服侍我是应该的,因此表现在学习上有了困难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如作业要父母检查,做作业要父母督促和陪伴,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便责怪父母没尽责,溺爱型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养成了娇气十足、极度依赖的不良品德。

3、放任型家教助长了学生学习上的消极心理

放任型的家教表现在父母对孩子不关心.也无一定的要求,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这样就便孩子错误的思想、行为因不能获得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而恶性发展。从学习较后进的学生家长中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失误是放任自己的孩子,本班有名学生xx,自从进了小学,家长就把教育的贵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家长会从不参加。平时孩子在校犯了错误,也不闻不问;家访后才得知,他的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在工地做工,平时只有依靠外公外婆照顾。由于学习无人辅导,他长期作业不交,孩子明显的对学习对生活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缺乏上进心和生活的积极性。

4、严厉型家教引发了学生学习上的焦虑、对立心理

同放任型家庭相反,严厉型父母常以强制性的方式,较多地限制子女的行为。孩子一旦出现不能符合父母要求的行为就会遭到训斥和打骂.其结果是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班中有一位学生,名叫xx,总让我感到矛盾:他既不允许自己被其他同学嘲笑,欺辱,又看不起自己,自尊与自卑同时存于一体。他的家长对他管教很严,对老师的口头禅总是:“xx在校不好,就告诉我.我会对他一顿死打.看他还敢不敢!”五年级时,竟把他的脸都打青了。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在校学习整天提心吊胆,心不在焉,到后来发展到老师让他订正作业错误,他也故意拖拉,和老师僵持,产生了对立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5

---砖店镇中心小学 孙晓亮 电话:***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具有无可代替的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风与班风

良好的校风对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意识,恰当地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在这种风气下,小学生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健康发展。班集体是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在学校里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等。在一些班级中存在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卫生、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卫生设施等,是学校教育工作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观点、信念和习惯的手段。”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能使小学生的心情愉快而有安全感,还能激发学生爱校、建校的热情,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并以自己的学校而自豪。心理环境实际上是校风的具体体现,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全校师生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关心和爱护,反对体罚、讽刺、打架和骂人,这种和谐的积极环境必然会使其中的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学习焦虑,害怕上学,担心考试,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借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的胁迫着孩子的天性。”这段话恰当地概括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落实,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才能、个性、教学艺术、教育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学生的心理,不会经常在全班学生面前严厉地批评或讽刺学生,而是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一些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够健康,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造成部分小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

五、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6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奇怪的例子,某某的孩子小学学习成绩还非常优秀甚至品学兼优,怎么慢慢地变成了学习困难学生直至一个问题青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小学教育的重点不是在于对小学教纲上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就我这些年的执教经验而言,当今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父母等家庭成员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任由其自由发展,学生本人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困难。

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书写不认真、经常不写作业甚至靠撒谎来逃避作业和学习。第二种,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管教过于严格,使学生不能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而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自然也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此类学生表现为成绩中上偏高但是对于开放性题目则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三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意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类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常常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课余时间也能主动阅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丰富自己。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

如今,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已经为大部分人所接受,良好的性格养成才是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当然,性格缺陷在少年时期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某些性格问题在小学时代往往也会显露出来,比如过于胆小、害羞、容易急躁、在语言和肢体上有攻击性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并不一定成为性格缺陷。这些问题的发现与处理就主要依靠父母的家庭教育了,因为它的.产生多半也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很多心理学家都说,内向与外向都只是性格的一种,没有优劣只差。但是中国的父母却总认为内向是一个贬义词,内向就意味着孤僻等不好的字眼。因此,对于孩子的害羞多有嗔怪,有时还会说:“你看看谁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自己。”这些看似无心的责备,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并且有关研究表明,少年时的心理阴影往往难以抚平,在成年后还会影响更为严重。这样错误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加深了恐惧感,甚至会使孩子躲避与人接触,造成成年后的交际障碍。对于孩子的急躁与言语动作的攻击性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使孩子内心中缺乏安全感,因此急于证明自己。这时,如果父母还认识不到教育的失误而采取体罚责骂等错误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加重性格缺陷。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孩子是否能够成才的关键。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双管齐下,既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又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应当把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寓教于乐,帮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再引导孩子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学习不强迫不放纵,有张有弛,自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性格养成方面,父母不应该把对孩子的抚养仅仅理解为物质生活上的吃穿不愁,而忽视了家庭、父母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首先,要尽量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来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比如父母的懒惰、自私、不孝、诚信缺失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中留下抹不去的污点。其实,父母应当重视科学的教育方式。体罚、责骂等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对于孩子幼年时的错误,疏导胜于责罚。父母既要重视孩子的性格问题又不能夸大这些问题,还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多表扬,使孩子们在一个积极健康的氛围下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7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是它主张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的复杂行为, 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 激发人的活力, 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 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认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帮助受教育者走向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区别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 更多的是关注人类一些消极的表现特征, 着重于自杀的预防、心理问题的矫正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 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规划为疾病的治疗, 而对于心态积极的人如何使他们变得更优秀则没有具体的做法和措施, 总是在想如何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对如何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探究。这种模式往往导致人们认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本能的拒绝心理咨询和治疗, 而积极心理学更多的是关注人类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 着重挖掘人类的积极品质, 对人性进行积极的评价, 以使人类学会分享快乐、创造幸福、保持生命的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 从而提高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在立足于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 通过激发人类的潜能, 释放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进而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 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积极心理学有着传统心理学所没有的优势, 它将人的主观幸福作为关注的核心, 以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体系为框架, 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 通过积极的人格特征促进个人的发展进步, 为建设积极的公众品质和良好的社会系统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的必要性

(一) 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积极就代表着“正向的”或“主动的”意思, 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注重积极的人格的塑造, 通过获得人类的积极的品质和特征,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抵制消极情绪的能力, 同时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维护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引进校园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广泛干预的作用。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 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

(二) 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 但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并没有与此保持同步。相反, 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各种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消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手段是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而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注重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的思想理念, 正满足了当代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与使命, 它有助于帮助人们在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生活得更幸福。

(三) 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肯定人、重视人的发展, 我们可以把积极心理学同思政教育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思想, 把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相联系。通过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形成好学修德的和谐校园文化, 同时高校应该发挥其舆论宣传的作用, 善于运用各类传媒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大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中培养积极先进的思想。

五、积极心理学下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认知能力。

悦纳自我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体会自我的独特性, 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冷静地看待得与失, 在生活中注重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

(二)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塑造积极的人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论, 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 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 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利用积极心理学着重于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 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发挥出积极的品质。

(三) 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开设包括学习心理指导、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爱情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和性心理教育等课程, 还可以通过游戏、娱乐、主题团队日、野营、拉练、军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 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身潜能得到开发,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四) 强化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理念。

教育者要坚信大学生具备积极潜能和美德, 这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从而通过咨询与辅导发掘他们的各种积极品质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能够推动心理学本身发挥其积极作用, 帮助人类及社会健康、良性、和谐地发展。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全新的研究力量, 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 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 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更新观念、开阔视野, 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并努力促进学生认知情意的统一, 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燕, 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 2011.1.

[2]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9.

[3]张忠宇, 夏宝慧.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12.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8

【关键词】教师心理素质 学生人格 优化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93-02

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目前中小学都在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众多教育工作者潜心探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过程中,纷纷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在关注诸多心理教育内容、方式的同时,更应注意教师本身这一教育因素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其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是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我们忽视教师这一重要的教育因素,而去寻求其他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发掘出教师自身的教育因素,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把心育工作落到实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催生了新课程体系的诞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新课程的进程和成败,因此新课程为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为教师的心理素质带来了新的要求。

一、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

1.消除影响教师产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因素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有资料显示,20%~30%的中小学生达不到相应的心理水平或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这一现状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予以高度重视。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为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宽松的心理空间,教师必须消除自身不良的心理因素。

目前影响教师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如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竞争压力、繁重的教学任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教学内容改革提出的挑战等。诸如此类的各种压力都向教师集中。一些教师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恐惧、忧郁等非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态失去应有的平衡。若以这种失衡的心态和消极的心理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只能成为空谈。因此,要养护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影响教师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至关重要。

2.提高和维护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宽容豁达的心态、健康高尚的人格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

(1)注意科学用脑和用脑卫生。教师劳动的对象单一,劳动重复性较高,时间长了会造成倦怠。刻板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会使大脑很快由兴奋转入抑制,活动效率降低,如果人们注意适时转换工作内容和方式,那么,原先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便能兴奋起来,使活动的效率提高,科学用脑,还要善于抓住提高大脑工作效率的最佳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

(2)正确对待紧张。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家长的望子成龙和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也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期如此就易产生焦虑感和挫折感。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变化强烈的时期,其言行随时都可能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紧张,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紧张事件,增强适应紧张能力,避免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

(3)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与领导、同事多沟通交流,与亲人、朋友和睦相处,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谅解;其次要妥善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被学生接纳也会使教师感到心情愉悦,得到一种人际关系上的成就感。

(4)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整。教师要学会调整心态的技术,就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可以运用有关的知识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成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新型教师。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自我保健。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教师要多参加有益的休闲和文娱体育活动,保持一种良好的身体状态。

二、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人格品质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先天的遗传,但主要还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格的培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而其中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是学生人格的榜样,同时亦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尊重每個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有助于学生自我构建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有较快的发展。优秀的教师能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不断强化积极的自我意识,充分认识自我的价值;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将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愿望,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良好人格,做人格发展的主人。

3.有助于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心理基础,因此要努力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会授以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记忆方法、认知方法和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认知品质;其次,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人格动机,学生的情感与远大的志向相结合,能够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品质的形成;再次,提高学生全面地分析事物,深刻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创设适度环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以提高心理承受力。

实践表明,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句话,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紧密地融为一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心理品质不仅可以使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各个教育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未来生活道路上谋生的资本,而健全的人格则是他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教师不仅应注重个人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3(2)

2 鞠慧卿.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3(9)

3 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 马勇琼.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社科纵横,2004(4)

5 王峰、徐冬爱.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9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8

引言

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教育将更注重人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方面,新课标的颁布更加突出健康与教育的价值,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1.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1.1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与1995相比,2000年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学生体质问题主要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如耐力素质、爆发力、速度)较差,其中最薄弱的是耐力素质;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逐年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逐年升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另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等一些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在青少年中也出现了。许多相关学者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社会更关注的是青少年如何成才,对健康的关注较少。

1.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已然成为教育的焦点之一。现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急剧变化的时代,他们的心理活动比过去以往时代都活跃,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是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危年龄段,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觉醒,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兰自力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中指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欠缺,依附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自我调控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1]。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1.3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能有效的应对和顺应社会生活的环境,使个体内部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新课程标准把社会适应列入了课程目标体系,为使中学生能正常进行人际交往、保持个性健康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中学生这一时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均衡阶段,不够成熟,同时,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由于来自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间接忽视了对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1.4中学生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处理健康信息和服务,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得生活行为规范健康,本质是健康技能和健康习惯的养成。现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获取途径多样化,但是他们的健康往往置于末位,健康的知识不全面,也不够重视,以为健康与否离自己甚远,结果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健康问题:抽烟喝酒、网络成瘾、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膳食不均衡、身体肥胖等。

2.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增强疾病预防的能力,增强个人卫生,促进心理健康,提高避险能力。

3.学校体育对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人对体育十分热衷,认为“理想的人物不是关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较匀称,身体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柏拉图则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苏格拉底也宣扬“那些天生体质脆弱的人,只要锻炼身体,就会在锻炼的地方强壮起来” [2]。我国古代对于身体健康也一直有研究,古人倡导“天人合一”、“阴阳调和”、“身心合一”的养生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武术等,都是自古流传至今的优秀的养生健身方法。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过:“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并且认为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3]因此,体育是促进身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中学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体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可谓是举足轻重,从早锻炼到课间操,从大课间到课外活动,学校体育在中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学生有以下促进作用:

3.1学校体育培养中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

面对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带来的健康问题,体育是最好的疗方。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政策,如2007年4月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健康水平。使学校体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认为学校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体育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号召下,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增强体质。

3.2学校体育激发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可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可以促进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新课标要求中学体育实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在必修课基础之上,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体育课程,选修课的实行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某项运动技能和技术,培养意志品质,增进友谊,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3学校体育有利于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技能时所获得的进步和成功体验,是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重要措施。张力为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体育锻炼对焦虑和抑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敢于自我表现的能力[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活动过程的行为、表情等表象特征,及时指导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锻炼习惯,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建议,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体育锻炼能及时调节学生常见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学生身心健康达到统一。张彦的《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一文中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焦虑、抑郁、紧张均有改善[5]。参与体育锻炼后,会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中学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具有抵抗作用。

4.结语

学校体育对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校体育是学生在健康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课程,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美国《韦氏大辞典》中对体育作出这样的解释: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使得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一个有用的公民。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全面推广和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设置相关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教育的关键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

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24(1):72-74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8-20.[3]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

分会.毛泽东与体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32-333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1995,15(4):42-47

[5]刘彦,高志青.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1996(1):34-37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10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是途径,学生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后者决定前者的发展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巩固了学生发展的基础,拓宽了学生发展的途径,强化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地位。因此,两者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两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依靠、不可或缺。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1、可以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本身应该具有健全的.心理特征,如善于倾听、富有同情心,此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助人技巧。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并非完美的人,但他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安全的、带有帮助性质的关系。所提供的这种新型人际关系对来访者可产生榜样作用,对来访者的日常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改善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2、可以促使学生行为变化。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来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是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来访者不良行为或疾病产生的原因;其次,与来访者共同确定来访者异常行为的主要症状表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治疗的目标;最后,可以采用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或必要的药物、器械进行治疗,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改善当事人不良行为。

3、可以提高学生问题处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必须基于来访者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三个基本目标:

一是提高来访者处理问题和发展机会的能力;

二是帮助来访者学更为有效的处理其生活中的问题;

三的是协助来访者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高职生往往由于认知偏差或强烈的内心冲突而无法做出决定,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纠正当事人认识偏差,提高当事人问题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三、提升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1、通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阶段,高职院校应尽快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根据局实际情况开设心理选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结合,明确教学的目标,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通过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升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让学生能在遇到障碍的时候,第一时间学会寻求帮助。二是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如设立了心理热线和广播专栏,开设心理测量平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情境剧表演等活动普及心理知识。三是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心理网站、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媒体开展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美术;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心理问题成因

小学时期既是人的心智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智发育成长的矛盾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在身高等生理方面每天都在发育成长,在生理发育基础上的心智、性情等心理元素也在与日俱进。而无论是生理的发育,还是心理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渐进的。生理的发育需要漫长的时间,心理的成长需要渐进的过程。身心发育的成长变化和知识文化、社会阅历的不足之间的矛盾,很容易造成小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障碍和纠结。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和释放,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影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除了自身心智发育成长因素外,小学生成长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家庭的因素、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的案例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有不少实际案例能够证明。著名的“房树人测验”,又称“画树测验”就是分析判定学生心理成长历程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經典案例。

“房树人”测验要求被测者在同一张纸上画出房、树、人,并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房树人测验”既是“人格测试”,又是“智力测试”。根据一定标准,通过对被测试者图画的分析、解释,了解被测试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分析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在对小学生进行的“房树人”测验中,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完整无缺,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残缺不全;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阳光多彩、生机勃勃,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冷若冰霜、黯淡无光。通过学生不同的“房树人”绘画,美术工作者能够从中分析出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能够从中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结合具体问题的具体情况,寻找并实施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房树人”绘画能够把学生不想说、不能说、不敢说的心路历程用绘画语言比较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在“房树人”测验中,把房屋画得低矮丑陋,没有窗户,把树木画成枯枝烂叶或没有树叶,把人画得孤苦伶仃或横眉冷对。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挖掘绘画学生的家庭问题,发现绘画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找到该学生进行谈心和沟通,发现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疏通和解决。

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通过现象找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定要深入挖掘学生绘画内容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家庭绘画中,没有画爸爸,画了一张床,自己和妈妈保持距离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再无任何修饰,从这张绘画中,教育工作者分析孩子的家庭很有可能是问题家庭。经过找孩子谈心和家庭回访,了解到这个家庭是离异家庭,孩子在两岁时,爸爸就和妈妈离婚了,妈妈和孩子相依为命,妈妈很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孩子性情内向孤僻,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原因后,美术教育工作者协助班主任老师开始有针对性地和孩子及妈妈沟通和交流,引导孩子妈妈多给孩子温暖和疼爱,关注、关心孩子的点滴成长和变化,疏导孩子的心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孩子的性情。半年后,美术教育工作者又让这个学生进行家庭绘画,学生画的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自己搂着妈妈躺在一张大床上,妈妈在给自己讲故事。画面温暖清新,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过程。

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释放、缓解心理压力。所谓言为心声、曲为心音、画为心作。绘画是人对事物认知的表达、情感的释放。小学生不善于用过多的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而且语言文字的表达暴露性较强,而绘画的隐晦性较强,更容易被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所接受。学生通过手中笔、笔下画,把自己的心愿画出来,把自己的心结画出来,让自己豁然开朗,使自己身心愉悦。

三、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的“美”的元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美术是一门“美”的学科,教会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表达美。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多为学生创造美的经历和感受,用美的经历和美的作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影响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我们常说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拥有一双寻找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让学生经常用一双阳光的眼睛看世界,使学生经常用一颗豁达的心灵理解他人,这些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宝力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健康教育对肝病患者的影响 篇12

1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336例肝病患者, 男266例, 女70例, 年龄3~77岁, 其中肝炎229例, 肝硬化107例。从患者入院即开始实施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随时教育, 出院时予以出院指导。

2 方法

2.1 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

以交谈的方式了解患者肝病健康知识的缺乏程度, 包括发病因素、检查、用药、饮食、休息与自我防护、心理调节、预防交叉感染等知晓情况, 针对患者缺乏的健康知识及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健康教育。

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 发病因素

(1) 初次感染: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血液、尿液、十二指肠液也含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主要经过血行感染, 母婴垂直感染、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等方式亦可传染。丙型肝炎主要经血行感染 (输血、不洁注射等) 。 (2) 复发因素:慢性肝炎:疲劳、酗酒、抵抗力下降、损肝药物、营养不良;肝硬化:营养不良、感染、长期酗酒、胆汁淤积、心功能不全。

2.2.2 化验检查

向患者介绍肝功能、两对半、HBV-DNA、血型、AFP、生化的正常值及异常值, 并解释进行肝功能、血糖、食管钡透、B超等检查时须禁食, 隐血试验前3d禁食动物内脏、深色蔬菜,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2.3 用药指导

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预防。

2.2.4 饮食护理

(1) 急性期: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及适量蛋白质, 应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 如豆类及豆制品。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以下食物, 如蛋、鱼、牛奶、瘦肉、胡萝卜、菠菜、全麦、鲜枣、油菜、蘑菇等。 (2) 恢复期:增加营养, 可进食高蛋白食物, 蛋白含量97~130g/d。应限制脂肪摄入, 以50~60g/d为宜。同时要防止暴饮暴食, 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3) 肝硬化饮食:忌食坚硬、油炸、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如油煎饺子、烧饼、带骨带刺的食物等, 细嚼慢咽, 少量多餐。有水肿、腹水者应指导患者低盐饮食, 有肝昏迷前驱症状时, 给低蛋白饮食, 消化道出血时禁食。

2.2.5 休息与自我防护知识

(1) 急性期:卧床休息, 肝功能好转后, 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 恢复期:生活自理, 肝功能正常后继续注意休息3~6个月, 可轻微活动, 如散步、做家务等, 应主动休息, 不能待有疲劳感才休息, 以防复发。 (3) 肝硬化: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常翻身, 腹水重者取半卧位;指导正确记录出入量的方法, 并说明意义;预防感染的发生, 防止受凉, 注意饮食卫生。

2.2.6 指导心理调节

保持情绪稳定, 不急不躁, 不生气, 使用放松技术或分散注意力, 如深呼吸、散步、听轻音乐等。

2.2.7 预防交叉感染

(1) 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饮食与他人分开。 (2) 消毒液的使用:介绍消毒液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配制方法。 (3) 督促家属查肝功能、肝炎标志物等, 及时注射疫苗。

2.3 健康教育的实施

(1) 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以及护士长查房指导方式实施。 (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编制《肝病病人健康教育细则》, 于入院时发放给每一位患者, 并详细指导。

2.4 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对患者的健康知识, 包括肝病发病因素、检查、用药、饮食、休息与自我防护、心理调节、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及行为改变程度。

3 效果

通过实施对每一位肝病患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对肝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年龄<12岁的患者除外) , 能掌握自我防护的知识,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前后肝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评估336例肝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然后针对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识需求, 如发病因素、检查、用药、饮食、休息与自我防护、心理调节、预防交叉感染等进行单人形式的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的学习效果。结果 绝大部分患者都肯定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并积极参与。结论 对肝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 促进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上一篇:玄马镇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下一篇:走丢**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