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2024-10-10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精选10篇)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篇1

精神分析:告别过去的心理创伤

2011-06-16 泉铭 我说两句(0)

您好!我在6岁左右的时候,曾经和男孩子有过不懂事的游戏的经历。之后我也没怎么去想,那时候毕竟年龄小;上初中之后,脑袋中偶尔会想起来那个场景,也没怎么太往心里去;上了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件事情变的十分敏感,想起来就特别的自责!我当时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情,整日因此而耿耿于怀,甚至认为我从此失去了清白之身。

在不断的悔恨与自责中,我对自己充满了厌恶之情,并开始惩罚自己:开始是想象一些锐器击打身体,再后来就想象着书中的一些文字击打身体,这种想象变的不可遏制,我想终止却欲罢不能!后来就成了习惯性的反应。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每看书时,下身就会习惯性的疼痛和不舒服。

这种情况从我高中时一直延续到现在,已有十年之久。其间,我也想摆脱,可是没有任何好的办法,最后只是加重这种状态。

伴随着这样的一种状态,我学习起来一直很痛苦,甚至有一种学习恐惧症,唯恐学习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越这样学习的时候就越会出现。

这种状态一直存在,我读大学期间,曾经试着去摆脱,但是没有任何效果,读研究生时也是如此。这样的一种状态让我痛不欲生!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会思维迟钝,反应很慢,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而且这种极度痛苦的情绪会持续很很长时间。(1周左右)

我的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交际,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幼年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在内心中留下阴影,并直接影响将来的生活。那么,面对幼年时的创伤事件,究竟该如何去处理呢?

一、省察过去的伤痕

大家都有受伤的经验,不管怎样的伤口,都需要妥善处理才能愈合。人生难免会因与人相处时产生的冲突、摩擦,而内心受到伤害,如果那些伤害继续存在,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医治,日后会有很多后遗症。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些伤害、如何疗伤,才能更有力量重新站起来?

首先,我们应当学习不再把手指指向别人,认为都是别人害我们变成今天的境况。心灵医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自我省察”,了解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发生的事,并用现在的眼光去检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使一个人特别愤怒或过度受伤的“情绪过激”反应,通常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关。

有位住在旧金山的老先生,几十年前来美国时,就认为这里不是他的家,尽管后来在美国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却还一直怀念故乡的水多甜、梨多大、人多好,直到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有机会回到老家,才发现家乡并非想像中那么美好。经历这些事情后,再回到旧金山,他的心里终于安定下来。

因此,人要学习用现在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亲曾对你很绝情,试着用新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了解原来父亲也是不得已的,或是他只不过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对你的伤害却是那么真实、那么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则很难从中跳脱出来。纵使父亲对你的伤害是有意的,心灵探索与医治也能减轻伤害,帮助你接受别人的缺点,学习设身处地,看到父亲那样做的理由,进而饶恕他。

孩子的承受力不够,遭遇一些事情时,有时会造成很深的伤害,但我们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当时的情况,伤口也就没那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回顾心理历程很重要。

二、原生家庭的三个影响因素

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对于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下列一些基本的了解。

1.家中排行

每个人在成长中多少都会留下某些印记,就是所谓的“心理按钮”。对身为“老么”的人而言,在家里他没有决定权,如要凸显自己,讲话就得特别大声。一个总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声量的孩子,日后在人际关系上最敏感的,就是别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见。一旦觉得被忽视,就容易情绪过激,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2.成长背景

一个从小看母亲总是用眼泪操纵父亲的小孩,长大后当他看见妻子掉眼泪时,立刻大发脾气,而不是去安慰她,因为那一刹那间,儿时的影像仿佛又重演,他的潜意识里,认定妻子就像母亲要控制父亲一样,其实这个妻子很无辜,她只是不小心触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钮。生活中有很多情况是因为我们把过去和现在混淆,以为过去的事情又再度发生了,其实,在你身边的人只是碰巧触发了你的心理按钮。

3.内在誓言

每个人的心理按钮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则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风格深受“内在誓言”的影响。“内在誓言”也可说是成长经验中的座右铭,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些理念,成为我们人生的最高指导原则。成长背景无形中灌输我们很多信念,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断影响着我们。“内在誓言”有其历史性的功能,曾在过去人生某个阶段中保护我们不致受到太大的伤害。

内在誓言有很多种,例如,“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钱”,从小历经逃难或贫困生活,看见父母总是很努力工作,于是学会“人生就是要打拼”,甚至变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这样的人成年后即使生活富裕,也无法让自己与家人稍微轻松一些,生活多些享受。

三、自我防卫的三种型态

人际互动时,有三种自我防卫的型态。

第一种是“讨好型”(Move towardpeople),以“讨好人”来保护自己。这种人总是笑嘻嘻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语,主动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爱我”的内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爱他。但若是一直采用同一种方式面对问题而没有弹性时,就会出现状况。每个人应该不断成长,学习用更成熟的心态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种是“攻击型”(Move againstpeople),在人还没有指责他之前,先凶狠的指责别人,与每个人保持距离。用这种方法可以隐藏自己的软弱,不轻易被人刺伤,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他内心其实很需要爱,却用攻击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三种是“隔离型”(Move away frompeople),既不攻击也不讨好别人,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保持遥远距离,冷眼旁观。有的人是“电脑型”,凡事用逻辑分析,过度运用理性,以隔离感情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和别人互动,也不把心事告诉别人,似乎离群索居,很难与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虽然表面上嘻皮笑脸,却从不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来,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与人心灵相契的喜乐。

四、写情绪日记能更了解自己

除了觉察自己的内在誓言,了解上述基本的心理防卫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多看书,多听有关人际、心理的演讲,也可借情绪日记与生命线分析,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及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尝试写“情绪日记”,仔细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你有情绪过激的反应,把这类事情记录下来,对于自己的成长、心理复建很有帮助。

G先生带着亲戚去购物时,看到一个小男孩一直在哭,亲戚很自然地要去安抚那个男孩,G先生突然大声说:“小心一点,不要碰那个小孩?”“为什么?”“因为他的父母可能会觉得你在诱拐他。”这个亲戚不解,觉得:“有这么严重吗?”这是个情绪过激的反应。G先生回家后开始回想,为什么在事发当时情绪一下子紧绷起来?芽原来他小时候父母常不在家,他独自哭泣时从来没有人理会他,现在看到有个小孩和他从前一样,却有人要安抚他,心中便冒起一股无名火。当G先生意识到这一点时,才慢慢开始学习不怪罪别人触发他的心理按钮,而专注于自我的成长、自省与改变。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过去一些痛苦的经历,一味地压抑自己受伤的情绪,反而会变成这些情绪的奴仆,受其控制。极力压抑、否认这些情绪,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场合,以更大的强度爆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常常自省,学习了解情绪、处理情绪。当我们进入情绪过激的危机状态时,正是我们重新学习的最好机会,这个即时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潜意识中种种的心理运作。所以不要轻易放弃,反而该趁机努力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借着情绪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省察、思考。

在复建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情绪经验,虽然曾经受伤,但今天起要开创好的一面。如果干净的水里滴进一滴墨水,该怎么办呢?芽最好的办法是一直加进干净的清水,使墨水淡化到看不见的程度。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建立爱的关系,使伤痕得到医治,并要努力学习创造各种正面的经验,例如,尝试做些从未做过的事、品尝新奇的食物、听不一样的音乐、和不同的人交往等,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依然如此。教会和一些相关机构经常举办各种成长性的团体及益智性的活动,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五、运用生命线回溯过去

追溯记忆中悲伤或快乐的事件和过去的家庭历史,可以做生命线的分析或心理历史的分析,方法如下。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左端写零岁,右端是现在的年龄,线的上方记录生命中较喜乐、有建设性的事件,下方则写下曾受伤害的历史。譬如你记得在四岁时,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么就在线上写个“4”,然后把这个美好的回忆记在“4”的上方,七岁时,因为数学没学好被爸爸打了一顿,这个负面的经历就写在“7”的下面等。

六、找到一个安全的人保守秘密

情绪性或经验性上的学习远胜过只在知识性上学习。当你在回顾时,身旁最好有个安全的人(SafePeo-ple),这个人是很了解你的朋友,也是可以让你做真正自己的人。有时最亲密的人未必是最安全的人,因此要寻找可以帮你守密,也不会因你谈了某些深入的问题,而对你产生异样看法的人,同时,你也要自问能不能成为那个有恩慈、多倾听、少论断的人。当我们能真正倾听、接纳、了解彼此时,便在其中获得医治。而这种心灵相契、具矫正性的情绪治疗经验(cirrectiveemotionalexperience),是心灵医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当我们用现在更大、更远、更成熟的眼光去检视昔日的伤痛,那些破坏的魔力才能消失、减少。多年前一个小孩所无法承受的苦痛,经过这些年来的学习及智慧的长进后,再重新面对,会比较有能力解决当时的困难。

在心理回顾的过程,如果所探索的只是些小小的不愉快,可以自己进行,若是比较大的伤害,譬如性侵害,就需要找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协助。这些人不但能保密,更了解医治的过程,知道如何去照顾、处理,帮人抚平创伤。

术业有专攻,不管是修理车子、驾驶飞机,任何专才都必须经过长期学科、术科的训练,更何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婚姻与家庭?我们也要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好父亲、好母亲、好子女,而心理治疗就是一个“个别化”的教育课程,教导一个人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七、改变生命密码,重塑自我

过去深沉的创伤,需要借着专业辅导帮助你走出伤痛,找到适当的支持团体,有人同行便不觉得那么孤单,也更有力量面对难题,也许我失败之处是别人曾经历过的,别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帮助我,相互打气、扶持。

每个人都有过不幸的事件,没有谁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不过,总是活在过去回忆里的人生是痛苦的,积极处理好过去的创伤事件,重新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科患者126例, 男102例, 女24例, 年龄11~78岁, 平均33.6岁。肱骨干骨折18例, 肱骨髁上骨折23例, 肱骨外骨果颈骨折20例, 股骨干骨折32例, 股骨髁上骨折25例, 其他部位骨折8例。均能够自愿接受HAD和VAS测试量表的评估和调查, 具有基本阅读和书写能力。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126例患者依手术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 (双数组) 63例、对照组 (单数组) 63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2 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 手术结束后连接静脉镇痛泵氟比洛芬酯100 mg+芬太尼0.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 持续背景剂量2 mL/h;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剂量每次2 mL/h, 间隔15 min, 并给予其他相关护理。观察组在术前与患者进行热情主动的交流和沟通, 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 并努力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疼痛出现的原因, 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接受疼痛引起的不适, 术后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清楚手术进展情况和预后恢复, 与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服务。

1.2.3 观察指标

在术后1 d、3 d、5 d对两组患者分别VAS和HAD评分。 (1) VAS评分:0~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可能的最剧烈的疼痛, 取患者自主评分与护士评分的均值。 (2) HAD评分: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征得其同意后解释量表填写的方法。HAD由Zigmond和Snaith设计[2,3], 量表包括焦虑亚量表和抑郁亚量表两部分内容, 各有7个条目, 每条分以4级 (0分、1分、2分、3分) 计分。测量后分别计算分值, 大于9分者为阳性诊断[4]。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时间的推移患者疼痛、抑郁及 (或) 焦虑症均有所缓解, 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3.1 疼痛与心理状态

本研究显示疼痛与抑郁、焦虑症之间相关, 术后疼痛是一种特殊人群的感觉, 含有相当的心理成分。患者常因对病愈的渴望和对手术的恐惧陷入严重的趋避冲突中而加剧术前的焦虑程度, 可直接影响痛觉敏感性[5]。心理因素不但加剧患者术后疼痛, 而且影响疼痛治疗。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的恢复有利于消除患者术后疼痛, 同时也证实了疼痛有心理性因素特征。

3.2 术后疼痛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必要性

术后疼痛既包含生理成分, 又包含心理成分, 只有对两种成分都进行干预, 才能突破单纯药物镇痛的局限性, 显著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 因此心理疗法是对药物镇痛的有益及必要的补充。手术和术后疼痛引起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衣食住行的限制、用药的经济负担、对生命质量和寿命的担心都会使患者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此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则会转变为慢性心理应激, 表现为焦虑、抑郁。通过心理疗法, 我们可帮助患者去除负性心理因素, 从而消除增敏的疼痛成分, 加强机体自身的疼痛调控功能。

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寻找心理干预辅助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常规疼痛护理, 观察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术后1 d、3 d、5 d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 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 统计分析两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随术后时间的推移, 患者疼痛、抑郁及 (或) 焦虑症均有所缓解, 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术后疼痛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二者互为因果, 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 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关键词:心理护理,术后疼痛,心理状态,评估

参考文献

[1]马玉兰.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1, 21 (215) :1347.

[2]Zigmond AS, Snaith RP.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scale[J].Acta Psychiatr Scand, 1983, 67:361.

[3]张作记.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 (特刊) :128-129.

[4]叶维菲, 徐俊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病人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2 (3) :17-19.

心理创伤对焦虑患者的影响研究 篇3

【关键词】 焦虑;创伤;影响;访谈法

【中图分类号】 R749.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12-01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存在闪回、回避的同时还有“心理麻木”、“情感麻痹”,或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等现象。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若个体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之前本身就存在焦虑所导致的持续性精神紧张等心理反应,当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后的反应会如何?倘若出现“心理麻木”、“情感麻痹”,是否可以说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后,个体虽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先前的焦虑症状却得到缓解,或者是表面上的缓解?探究这一问题,可以更好的了解焦虑的发生机制,以及焦虑和创伤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以更好的对具有复杂情况的个体进行治疗。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在普通大学生中筛选出在创伤事件发生前具有较高焦虑水平的个体,确定1位学生为此次个案研究的被试。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在2010年12月对被试先后进行了89、102分钟的两次访谈,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被试同意后,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整理分析原始资料后,对被试的主要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2结果

2.1被试的基本情况

被试目前读大二,独生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担任团支书、被连续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且连续获得一等奖学金。另一个方面,被试在大一时,去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过就诊,医生给其开出了两种药,治疗焦虑症。大二时经历创伤,创伤事件被定义为前后发生紧挨的两件事。首先与辅导员发生争执,在场还有同一个班级其他同学。两周后进行入党推优,落选。

2.2被试在创伤前的情况

在创伤性的两个事件发生之前的一年多时间,也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被试有焦虑的倾向,存在适应不良,并且去医院神经内科尝试接受治疗。但医生在三十分钟不到的一段时间内就确定了被试为焦虑症并给被试开了两种药。被试的具体症状如下所列。

1 躯体反应。手发颤,生理周期不正常。有些亢奋,一直在说话,滔滔不绝。

2过度机警。被试强调自己“很理智”,“很清醒”,在被试的录音中出现四次。

3认知层面。被试在经历创伤事件后,认知层面出现了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与自我失去联系、闪回、恶梦、注意力差或记忆力有问题、理解困难,思考缓慢等问题。

4 情绪层面。被试在创伤事件发生后,体会到恐惧,没有安全感、无助感,感受到孤立、冷漠或疏远等。

5 行为层面。被试在遭受创伤后,出现了退缩或远离他人、回避、进食习惯改变等行为表现。

3讨论

3.1被试的心理变化

通过对与被试的访谈进行分析,在被试经历创伤事件之后,情感变得麻木,感知觉范围变窄,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不与他人交往。存在闪回、强迫回忆等。鉴于创伤事件已经发生半年,基本可以断定被试存在PTSD。当提到创伤事件,被试有隔离反应,叙述事件时像是旁观者,不存在情感反应。但当提到自己的改变时,可以在被试的谈话中听出痛苦、恐惧等情绪。

由于创伤性事件的发生,被试焦虑症状却明显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消失。但这种改变不是良好的变化,是被压抑的,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由于被试的认知资源被占用,无法再去体验自己的焦虑。这种改变不是人格和认知上的积极适应,因此被试在今后的生活中,当创伤事件的影响由于成熟、干预等,逐渐减小后,被试有可能还会出现焦虑。但也不可否认积极的情况,被试在成熟、干预等影响下,认知和人格发生变化,更具有适应性,那么再次焦虑出现的概率会减少。

3.2反思

笔者曾试尝试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这些在治疗课上学习到的方法,却最终放弃了。笔者不忍心让他们再度一次次体验,那些痛苦的体验。行为主义的疗法让被试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流;笔者本人内心很受谴责。最后笔者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试图改变她的归因方式,重新进行自我概念的整合,重新给自己定位。让生活重新开始,不再强调自己的失败,而是自己的潜力和希望。

笔者在这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收获良多。在本次案例中,来访者更多的需要是支持、关心。抛弃治疗师的身份,作为一个真诚的帮助者出现,对于来访者的治疗,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4结论

(1)被试存在PTSD;

(2)焦虑症状在表面上消失,但不是积极成长,需要进行干预。

(3)对PTSD治疗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需要更多的考虑来访者本身,作为“人”,而非病人。

5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9.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篇4

简要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并结合儿童早期教育实践,提出了早期教育应遵循心理发展的理论,以避免儿童形成不良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 者:姚鲲鹏 赵翠英 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部,广西,柳州,545004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9(4)分类号:B844.1关键词:精神分析 心理发展 儿童早期教育

创新精神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极大 篇5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及现今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材的需要,所以国家提出了“创新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主课,与母语、英语一同构成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有关创新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多,开展数学研究的也不少,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相关研究却微乎其微。为此,我们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研究时,突出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期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爱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积累有关观察周围事物的数、量、形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和探索的技能,尝试和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实验中,我们将改革重点放在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找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注意让幼儿从熟悉的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初浅的数学概念和规律,使数学活动真正促进思维,让幼儿体会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们积累了这样一些经验与体会:

1、合理的内容安排与把握是创新的基石。

精神性厌食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篇6

饮食不仅与小儿体格发育有关,对智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食欲障碍是有碍于智力发展的因素之一。精神性厌食的发生多与家长有关。

急性精神刺激所引起的婴幼儿厌食一般发生在出生后5~8个月。由于母亲奶量减少,食物种类增加,母亲接触婴儿的时间减少,或突然改变环境,为了断奶或工作需要而突然把小儿与母亲分开而托他人或外地抚养,均易引起婴幼儿精神变化。小儿先表现为消极进食,以后则主动拒食,强迫喂食则哭闹或引起呕吐。另外还可能有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情绪低落等表现。

在我国明代《幼科发挥》一书中记载了小儿精神情志方面的.疾病:一个一岁半的小儿,忽有一天开始出现闷闷不乐,昏睡不吃。医生检查既无外伤表现,又无内伤,详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小儿有一个好朋友,从好朋友离开后便精神不振,不思饮食。于是小儿的父母找来那孩子,而该小儿则转忧为喜,没有用任何药物而食欲恢复到从前。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对精神刺激十分敏感中医学认为思过伤脾,必将影响小儿饮食。

另外育儿方法不当也影响小儿食欲。目前的小儿都是特宝儿,经济条件好,爷爷、奶奶、父母亲都把精力放在小儿身上,为了满足小儿的要求,避免小儿哭闹,要什么买什么,毫无限制。有的小儿吃一餐饭要花1~2小时,还要父母连哄带骗,端着饭碗跟着小儿身后到处跑,造成小儿精神性厌食,见吃饭就烦,毫无食欲。还有现在动画片及玩具增多,小儿边吃饭边看电视、玩玩具,均会影响小儿食欲。

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篇7

1 心理护理疗法

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 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摆脱多种心理性疾病[2]。心理护理学是组成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部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普遍,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掌握并提高交流技巧,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因为身心疾病的治疗与转归和心理社会的因素极为密切, 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及康复程度, 所以对身心疾病采取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其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等情绪,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 使得患者尽快适应新角色和住院的环境。帮助患者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良好的医患关系, 以便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人们在生病之后, 往往社会角色也会发生改变, 由于人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 中间过程往往会出现某些心理问题, 这就需要借助心理护理疗法, 进而帮助患者创造出有利于康复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康复, 还能够贯穿于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 有效提高了护理效果。

2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精神病人的主要特征精神无能、行为异常, 患者的情感、认识、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有可能出现异常, 不能够正常的进行生活、学习、工作, 病情较为严重的精神病人在病态心理支配下, 往往会有自杀或者伤害、攻击他人的行为[3]。精神病人的心理状态通常以有下几个特点: (1) 自卑感, 虽然有的精神病人经住院治疗后, 精神症状所有消失, 且自知力得到了恢复, 但往往患者会有强烈自卑感, 在出院后通常不愿意见人, 认为自己犯了极为严重的错误, 没面子。而且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精神病人也存在着歧视心理,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精神病人的病情, 因此导致其病情反复发作甚至迁延、加重。 (2) 孤独感, 精神病人的心理反应中, 孤独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长, 其社会交往的能力有所减退, 在出院后精神病人往往不能够适应社会环境, 认为没人能够理解自己, 如果发生社会矛盾的话, 就会有极强的孤立无援感, 感到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没有知音, 使得患者悲观、抑郁的情绪加重, 从而加重患者自身的孤独感, 同时这种孤独感会影响到患者社会交往的能力,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4]。 (3) 废物感, 住院时间过长的话, 会使患者自我价值下降。由于出院之后精神病人仍然需要继续服用相应药物, 使得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够恢复之前的工作, 也有些单位的领导对精神病不了解, 会对精神病患者产生一定的鄙视情绪, 在工作上对其不闻不问, 或者薪资待遇不合理, 致使患者感觉自己不被公司承认, 在社会上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如同废物一般。

社会上的人们往往都会对精神病人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担心他们犯病时行为失常导致一些严重后果的出现, 对精神病人避而远之, 甚至希望他们一辈子待在医院里不要出现。传统的观念经常把精神病患者看成是疯子, 也瞧不起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 致使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去精神病院进行工作。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也不愿意招聘患过精神病的人, 即使是一些老职工, 只要得过精神病就不愿意再给其安排工作, 有很多单位宁愿允许已经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在家休息并照常发给其工资, 也不愿意让他们来公司上班, 其实这对于患者康复极为不利。

3 对精神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精神病的众多治疗方法中是较为有效的一种, 优于单纯的药物疗法。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与技能, 经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影响精神病人心理状态[5]。常见的精神病的心理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3.1 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同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以说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良好护患关系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得到患者和其家人的信任, 进而使得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入院时,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对待患者, 使患者尽快的认识自己, 留给其良好的印象, 以便开展接下来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 要保持真诚、温和的态度, 和蔼的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寻找到和患者所具有的共同点, 避免和患者发生冲突, 稳定患者情绪, 逐渐引导其接受治疗与护理, 不能够表现出任何嫌弃的行为和表情, 而且不能够使用生硬简单的训斥语言, 要经常鼓励患者, 使其充分表达自身感受, 加强重返社会的信心。

3.2 人员应当做好患者心理的疏导工作

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心理变化通常会比较大, 而且随病情变化, 患者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对精神病人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大脑机能发生紊乱所导致的, 其精神活动往往不正常, 有时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状态, 行为不受自己控制, 甚至会出现自杀, 他杀, 冲动伤人以及外逃等行为。要想杜绝这类事件发生, 仅靠药物治疗并不够, 还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临床经验, 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工作, 使患者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帮其树立起摆脱疾病困扰的信心[6]。

3.3 针对不同的精神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3.3.1 针对一般的患者

针对一般的精神病患者, 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安排简单而愉快的活动和手工操作。比如可以组织患者观看电影、电视、文艺演出以及看画报、户外除草等, 使患者的病态思维得到转移, 并且心情得到放松, 使患者可以感到自己具有对工作的胜任能力。

3.3.2 针对情绪低沉、忧郁的患者

对于此类患者, 心理护理工作人员应当使患者尽量在气氛活跃、人多的地方活动, 选择一些比较有活力的项目进治疗, 让其参加欢乐愉快、热情奔放的娱疗活动。

3.3.3 针对激动、兴奋的患者

对于该类患者, 心理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安排其在单调安静、人少的环境中, 让患者选择愿意做的活动进行工疗, 尽量避免其参加容易引起兴奋激动的各种活动。

3.3.4 针对精神状态逐渐出现减退的精神病患者

对于此类患者, 应当安排其进行刻板、简单的工疗项目, 并督促患者进行训练, 使患者的行为、智能等多种精神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3.3.5 针对处于康复期或者有特长的患者

可以安排此类患者进行比较复杂的活动, 比如绘画、排练节目、进行球类比赛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智能, 恢复其工作能力。

3.3.6 针对体质较弱、服药量比较多的患者

一定不要让此类患者直接的参加剧烈活动, 比如球赛、舞蹈、接力赛跑等, 但是可以组织患者进行观看, 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当防止发生意外, 采取应急措施应对突发状况。

3.3.7 出院指导

精神病患者在出院之后, 一定要养成有规律、良好的生活规律, 正确对待与处理恋爱、工作、家庭、婚姻等问题[7]。可以在家人看护下进行一些活动, 多和他人交往、多同社会接触, 遵照医师的嘱咐定时服药, 定期进行复诊, 以免病情复发。

4 结论

出生缺陷、个性体质、先天遗传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精神病的发生。精神病患者往往都有严重心理障碍性疾病, 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动作行为通常异于常人, 在病态心理支配下, 患者有可能出现自杀、攻击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 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极为不利的。对于精神病人而言, 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思想压力, 使患者的病情稳定, 降低了病情复发的机率。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采取心理护理疗法真诚的同患者沟通、交流, 激发了患者内在的积极因素, 进而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开来的精神病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范玉霞.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8) :88-89.

[2]童俊玲.以语言沟通为前提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4) :144.

[3]梁慧君.随访心理护理对降低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上海护理, 2007, 7 (3) :27-29.

[4]龚海虹, 付文霞.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1) :94-95.

[5]姜粉婵.影响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C].2007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 (桂林)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78-79.

[6]许婷.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康复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2) :461-462.

浅析影响儿童心理创伤痊愈的因素 篇8

关键词:创伤事件年龄和发展水平心理弹性应对机制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由于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而大脑活动已充分发挥,所以童年是天真快乐的时光,人生的乐园,失落的伊甸园,所以我们一生其余的漫长时光都在热切地回顾童年。我们对世界的观点具有坚固的基础,不论或深或浅,都来自童年时代,这种观点在日后会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本质不会改变。尤其是在经历了创伤事件过后,有些孩子的认知会发生扭曲,这对其人格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他们将来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都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1儿童创伤事件的特征及影响

许多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应激事件。他们曾面对痛苦的情境,譬如父母离异或某一挚爱长辈的逝去,这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压力。然而,这些经历通常不会被认为是创伤,创伤是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经历。创伤事件的特征包括:突发或非预期的事件;这些事件具备冲击性;死亡、生命受到威胁或肌体伤残;或强烈恐惧的主观感受、惊恐、无助感。诸如儿童身体或方面的虐待;目击或直接遭受家庭、社区或学校暴力;严重的交通事故及其他事故;患有危害生命的疾病,例如癌症、烧伤或器官移植;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父母、兄弟姐妹或同伴的突然死亡;以及遭受战争、恐怖活动或沦为难民。

经历过创伤事件过后,孩子一般会害怕、愤怒和情绪紊乱。害怕与侵略性密不可分,厌恶与恐惧会引爆侵略性,小孩子会用“不喜欢”来表示心中害怕。他们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克服恐惧的能力,只能无助地屈服在厌恶和害怕之中,童年的经验如挨饿、受冻、痛苦、生活规律以及生活空间受到困扰、感觉器官负荷超重、行动受到很大限制、自我的存在遭受太多破坏和干预、寂寞……这一切会使孩子处于绝望之中。在这个时期,害怕是最强烈的不快之感,每一个孩童碰到这种情况时常分不清恐惧和愤怒的区别,因厌恶及害怕而产生的情绪,一触而发展成愤怒或火大。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幼年期遭受过躯体或性虐待的儿童,10~55%成年后会患PTSD,50~75%患儿PTSD症状会一直延续到成年。这些结果取决于每个儿童先天的心理弹性、后天习得的应对机制和社会支持等外在资源对他们的帮助如何。

2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对治疗的影响

儿童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取决于其年龄和发展水平。例如,在短暂的创伤事件中,年龄较小的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容易受其父母应对创伤的方式的影响(不论他们经历的事件有多么严重)。如果他们的父母应付得很好,大部分低龄儿童不会产生严重或长期的创伤症状。然而相对于直到青春期才开始发作的慢性创伤,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创伤具有更大的潜在力量,可能会极大地改变低龄儿童的发展轨迹。因此,在某些创伤情境中,年龄小可能是个保护因素;而在其他情境中,年龄小则可能会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同样地,一个完全相同应激事件在不同的儿童身上,可能因人而异产生程度迥异的影响。即使是一个普遍被认为是创伤性的应激源(例如,地震后的幸存者或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对某些儿童来说,所造成的创伤也明显小于另一些儿童。造成不同反应的部分原因是,儿童有他们理解创伤的独特方式。创伤事件之后,儿童通常会寻求一个解释,为什么这样可怕的事会发生在自己或挚爱者的身上。如果没有找到合理解释,儿童有可能会产生非理性的因果关系信念,以获得某种控制或预测。最常见的非理性观念是自责,为事件本身承担责任,要么就是为没有预测和避免事件的发生而懊恼。另外,即使不直接因创伤事件而自责,儿童也可能会相信因为自己不乖、丢脸,或缺少一些什么以致坏事会“合理地”发生在他们身上。在这种方式中,世界仍然是公平的、可预见的、合理的,只有那些犯错的人才会遭到报应。这些扭曲的认知会充满孩子的整个意识,严重阻碍他们的康复。

3心理弹性在治疗中起到的作用

在经历过创伤事件过后,有些孩子无需专门的帮助就能自行痊愈,还有一些孩子通过心理疏导可以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终生受其影响。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先天或习得的心理弹性来决定的。心理弹性是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它是以个体的先天素质为发生条件,并伴随个体后天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因此,可将心理弹性界定为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 一个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的孩子,表现在认知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且能够以最有效的途径外化出来。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会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尽早地愈合内心的创伤,意识到事物发展的积极面。

4社会支持对治疗的帮助

影响儿童创伤后恢复还有外在的支持资源。由于儿童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更何况经历了严重的创伤事件后,无法独立地解决困境,虽然有一少部分孩子会自愈,但也要经历较长的无助时期,这就需要有外界力量来帮助他们。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小孩子如果没有家庭的联结,就无法发展爱自己所需要的基本信任感,无法相信别人会爱他,也无法热爱生命,在他们成年后会与人疏离,退缩到自己的世界,人际关系常常充满敌意。可如果父母过度宠爱,则会让孩子无法独立发展自我,又会导致孩子长大后依赖别人生活,自我价值感低,通过博取他人喜欢而生活。这些都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家长的关爱要适度。既要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又要让其意识道独立成长的必要。其他如小伙伴、学校和社会周围环境的良好支持,也会燃起他们生活的希望,将他们从不断恐惧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从头开始崭新的生活。

现今世界的自然环境正在日益恶化,社会也由于不断的发展而增添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都导致了更多天灾人祸的发生。有创伤症状的儿童,遭受过一个或多个创伤性事件之后,其对自我、对世界和对他人的看法會发生心理生物学上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会加剧和维持心理上的症状。所以,我们在积极预防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可避免的事故进行正确的灾后救援。不仅要有一颗助人的心,还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的抚平创伤儿童的心灵。了解治疗的关键要素,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有利于转变孩子的错误认知;有利于完善他们的不成熟人格;有利于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篇9

关键词 心理氛围 教育模式 自我完善意识 盲目之爱 理智之爱 有效教育* *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家庭的心理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也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二、家庭的教育模式

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经从事教育和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四种基本模式:

〈一〉保姆——溺爱型模式,也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对孩子的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曾有一幅画,叫作“行星围着太阳转”,就生动地描绘了患有“四二一综合症”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这种教育模式。这种家庭的父母和长辈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在吃、穿、玩、用上总是一味迁就,一味满足,这真可谓是对孩子充满了柔情蜜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他们并无意识到这种娇生惯养性的溺爱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健康,使孩子渐渐地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滋长着放纵蛮横的恶习,而且也逐渐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无能的人格。当孩子长大成人而面临未来的生活挑战时,则会因从小就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特性而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不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价,而且整个社会也要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又是相当高昂的。

〈二〉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甚至于捆绑起来吊打,乃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时有发生,如报上曾报导过的武汉小学生夏辉的惨死,就是这样一种家教的悲惨结局。

“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三〉宽容型模式。这一类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干涉,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奖惩不明。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极态度,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处于这种养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俗话说“不管不教要变坏”。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而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已悔之晚矣。

〈四〉权威—民主型模式。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所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谆谆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调查表明,权威——民主型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品格特征。

三、创建文明家庭,实施有效教育的科学方法

以上四种家教模式,显然第四种(权威——民主型)模式才是值得推崇的最佳模式。因为只有对孩子树立了权威的父母才能实施有影响力的教育,但也只有在民主和平等的心理氛围中,父母谆谆善诱的教育才能为孩子们所接受。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则必须注意并提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方法。

首先,应创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这是因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背景。

其次,要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所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于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所作为,能继承父辈未竟之事业。为此,他们也都各自采取不同的相应策略,以实现他们各自教子“成龙”或者“成才”的理想,但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却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其结果,则可能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个性心理素质低下,或个性心理发展畸形,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甚至造成悲剧。近年来,不少父母的期望观念已开始从“望子成龙”转向“望子成才”,这是值得提倡的新旧观念的一大转变。但“望子成才”,还必须明确一个目标,即当前还处在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包括幼儿园的幼儿都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世纪。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必须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博学多才,而且能够经受得起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要求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我们应按照这样一个目标去教育、去造就新一代的时代强人。

其三,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应有自我完善意识,不断修正自身的不良习性。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影响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对孩子产生着无言而最直接的影响。然而每对父母,每个家长也都不是完人,或者说总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不当行为或习性。因此,为了教育孩子,作为家长的父母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其四,父母应深刻认识对孩子盲目之爱的危害。正如前面所说,溺爱式或暴君式的爱都是盲目之爱,失败之爱,都是不可取的。溺爱式的爱,爱得过分,一切都顺应孩子们的放任要求,只会造成孩子们的脆弱和无能。暴君式的爱,既体现了家长的自私自利,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看待,又表现了家长极不文明的过火行为。棍棒之下不仅达不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反而造就了孩子们的逆反心理,扭曲了孩子们的心灵,成了父母“爱”的牺牲品。这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使家庭造成悲剧,也往往给社会带来不幸。我们应当从诸多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血的教训。

其五,父母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时,切记“六忌”。即:一忌恶言,二忌侮辱,三忌过分责难,四忌压抑,五忌强迫,六忌威胁。

其六,父母应把爱子女的本能天性升华为“理智的爱”。“理智的爱”,是父母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是知识与经验的结晶,也是爱的意愿和科学育儿方法的和谐统一。它的主要特征是爱与严的和谐统一。所谓“爱之深,则责之切”,就是说一个真正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一定会把自己对子女自然的爱上升为严格要求。不但要求孩子,也要求自己;不但偶尔要求,而且一贯严格要求;不但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而且又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把期望变成现实。所以,“理智的爱”是对父母的高要求,是父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具有的。身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教育子女的实践,巧妙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理想的目的。

最后,父母应解放思想,勇于拆除对孩子的人为保护区,要舍得让孩子到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敢于让孩子在实践中去闯,放手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磨炼意志,锻炼成长。

日本著名的阳光幼儿园要求孩子们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的事实很值得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当赤身露体的幼儿精神抖擞迎着寒风跑步时,锻炼的何止是身体。日本的物质条件不可谓不优越,而他们为何如此要求后代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培养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开辟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之新路吧!

参考资料:

(1)邹泓《家庭与儿童社会化》《人民教育》1993.3

(2)曹胜利《夏辉事件说明了什么》《中国教育报》1992.12.17

(3)王力健《谈两种失败的父母爱》《幼儿教育》1991.1

(4)周纪兰《父母爱子的三种类型》《父母必读》1991.11

(5)白鸿胜主编《家庭教育艺术》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创伤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篇10

【摘要】目的 研究对创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疼痛程度,能够迅速给予干预,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方法 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10月对收治我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疼痛评估,根据评估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结果 有效疼痛评估能较好控制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规范的,科学的疼痛评估能有效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关键词】评估 创伤骨科 疼痛控制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首要及共有症状,是需要解决的最基本需求,也是创伤患者术后最关注的问题。早在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对疼痛就有过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具有主观性。”[1]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诱发与缓解因素。而对于创伤骨科术后患者,其疼痛往往为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急性疼痛,最主要的评估内容应该是疼痛的程度。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10月对收治我科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通过各种疼痛的评估方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量化记录,有效控制病人疼痛。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创伤骨科患者,入选216人。入选标准为:年龄3—80岁,单纯创伤性骨折,无颅脑及内脏损伤,无严重药物过敏史,无消化道溃疡,无冠状动脉搭桥史。

1.2方法

1.2.1 患者分类 年龄划分: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儿童(3—12岁)、青少年(13—18岁)成年人(19—60岁)、老年人(61—80岁);文化程度划分:将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1.2.2 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针对性使用数字评定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词语描述法(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修订版面部表情法( faces pain scale-revised, FPS-R)和直观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1]、五指评分法[2]。

2.结果 216名患者均能配合护士对自身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医师根据疼痛程度给予及时处理,有效控制患者疼痛,使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

3.讨论 疼痛程度的评估目前无法通过仪器获得准确数据,我国成人常用4种疼痛评估方法,分别是数字评定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词语描述法(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修订版面部表情法( faces pain scale-revised, FPS-R)和直观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有研究表明 44. 5%的患者术后经历了中度以上的疼痛,仅20. 6%的患者对术后镇痛感到满意, 32. 8%的患者抱怨医护人员没有给予及时的镇痛[3]。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与患者不能为自己的疼痛强度进行正确评估,甚至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疼痛强度表现有关。我科自开展无痛病房以来,重视患者疼痛评估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根据患者年龄与文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適合于该患者的评估方法,针对性的教会患者,使患者容易接受与掌握,能更加准确的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医师根据评估程度及时给与相对准确的针对性处理,较好的控制患者疼痛,使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达98%,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患者,疼痛评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不能达到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只有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取针对性的疼痛评估,才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谢桂春.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82

[2]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

上一篇:高中自我介绍150字下一篇: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