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2024-10-17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精选8篇)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1

浅谈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对于一个刚到公司一个星期的新员工来说,要谈到对企业精神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我很用心用力地去体会但仍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谙其中的意味深长。于是我只好凭着对自我的认知结合自身能为这个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去试着理解什么是“战胜自我.”

在战胜自我之前,我想最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自我,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自己都不知道你来这个公司想要的东西、以及明确自己如何去获得和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物。那么我想谈所谓的战胜自我都是虚无的。我的自我分析 性格:不算超级开朗但至少也算是外向型。

心态:积极乐观,即使遇到挫折要会积极地看待和着手解决。优点:亲和力较佳、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较为专注;

缺点:办事效率欠佳、有时会优柔寡断;

目标: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培训工作,并不择努力去让自己胜任这个岗位。一一梳理下来才发现刚到公司的一周虽然较为清闲,但心中若有自我的目标,那么每时每刻对你来说都是充实和值得珍惜。至少我可以用这段时间去做提前的准备和提升自我。

认知自我的重要性在于学会喜欢你正在做的事,因为你会很清楚此时此刻你做的事情对你的成长性是不同的。如果是你喜欢的事情你会干得非常漂亮会有成就感,如果不是你那么喜欢的事情却可以磨练你的心志、学会新的技能并使你成熟和成长地更快。

而对创业初期的公司,我所理解战胜自我的意义在于,第一: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能撑起公司的一小片天。但这份独当一面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基本岗位,而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这就需要每个人有勇气战胜自我,敢于挑战自己现有优势,向自己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和发现。

第二:每一份工作都有重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必定会让人感到厌倦。如何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去重燃新的激情、新的工作状态,从而赋予工作新的意义。这也需要勇气,需要战胜过去的自我,抛弃固有的思维,去升华,去改进、去创新。

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的创新行业,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行业也对每个从业者有不断创新,不断打破陈旧、不断结合新的技术、不断思考前行道路的潜在硬性要求,这也从大环境上去促成个体时刻保持敏锐的触角顺应行业的变化而变化。从微观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战胜自我的体现。

认识自己和战胜自己,其实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我每天都在一点一滴的认识新的自己,并努力战胜那个过去的自己。有时候我会赢,但有时候有也会输,输是输给自己、输给懒惰、输给不坚定的心。如果有一天当我赢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想我早已走在真正成熟和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路上了。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2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 人文精神起源于何时

“存在决定意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所以, 有人类文明的地方, 总会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 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其核心思想, 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关心人的生活, 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希腊古典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大体相当。在中国, 孔子首创私学, 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他主张“有教无类”,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要交“束討”, 即学费, 就可以进入孔门学习。在希腊, 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位教师。他在雅典创办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 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 只要缴纳一定学费, 就可以入学听课。普罗泰格拉与孔子的办学思想和具体做法及其相似。

(二) 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 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 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 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 普罗泰格拉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 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 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 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 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这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庄子·内篇·齐物论》上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就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又何必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昧的人同样有!”庄周的论述与普罗泰格拉的名言, 精神相通, 别无二致。

19世纪末,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现代人迷失了方向。”这句话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 西方人突然感受到这个语言分量的沉重。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西方人越来越担心, 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扼杀人性, 就像电影《摩登时代》所揭示的那样, 把人变成机械, 带入冷漠、陌生、无情的世界;另一方面破坏家园, 致使生态失衡、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物种灭绝, 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而现代人面临的危机, 正是人们长期信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的消极后果。其实质是西方理性文明发展到顶峰后的跌落, 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的坍塌。

(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转向

既然人类迷失了方向, 就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在西方反思潮流中, 从汤因比到安乐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

英国的汤因比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说:“根据我的预测, 到整个人类形成单一社会的时候, 世界就能实现统一。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的今天, 这种统一恐怕不能通过军事征服———曾经用来统一地球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方法———来实现了。我所预想的这种和平统一, 将是以特定的地理, 文化基轴为中心形成的结晶。我预感到这个基轴不在美国、欧洲或者苏联, 而是在东亚。

数千年来, 中国人在政治文化方面, 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更加一贯地团结了数亿人民。他们显示了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技术, 取得了在这方面鲜为稀有的成功经验, 这种经验正是当今世界所绝对需要的。因此, 中国人如同东亚各民族携起手来, 就将在这种不可缺少而又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存的各民族中, 最具备这种条件的有着二千余年历史, 形成独特思想方法的中华民族。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怎样正确理解人文精神

(一) 古代中西人文精神比较

1. 人文精神起源比较

古希腊人文主义之父是荷马。西方文明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的状况。荷马创作史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希腊人用腓尼基人的字母, 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中国文明史的开篇是大禹治水。它反映的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大禹治水的史实, 记录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盨的长篇铭文中。大禹治水, 拯救生灵, 划定九州, 为政以德。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 人文精神起点比较

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理应是对立的。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 除普罗泰格拉以外, 都信神敬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文主义三贤, 但是他们信神敬神。不仅他们,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彼多拉克、但丁、瓦拉、薄伽丘、米兰多拉、达·芬奇, 这些人文主义名家都不是无神论者。我们往往赞扬他们以恢复人的尊严、讴歌人的理想、崇尚人的自然美为己任, 却忽视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们常说,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现人, 追求人性解放的运动,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名作大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敬神鬼, 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追求是一个主题。

在古代希腊, 人文主义者敬神鬼, 乍看上去,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但细分析, 这并不矛盾。因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于对神的信仰与虔诚, 没有对神的信仰与虔诚, 教化就失去了依据和标准。正是因为希腊文化的前提是神话和宗教, 这就从起点上限制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国, 儒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把人看得重于神鬼, 把俗事看得重于神事, 把现实世界看得重于虚拟天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论语·述而》上讲:“子不语, 魔、力、乱。”实际上孔子不信神。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荀况继承发扬了孔子不信神的优良传统。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受宗教神学限制不大, 因此,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比希腊古典时期的人文精神起点高。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比较

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是不惠及奴隶和妇女的。因为在古希腊公民眼里,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不把奴隶当成人。至于妇女是不享受公民权利的。中国商周时期, 贵族也不把奴隶当人。奴隶悲惨的命运是为贵族陪葬当“人殉”。到春秋时期, 用奴隶陪葬之风渐弱, 出现陪葬用俑的现象。俑, 就是用木质或陶制的人。孔子不仅反对以奴隶作“人殉”, 而且反对用俑陪葬。《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谓为俑者不仁。”《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 中国人对的人文精神理解

《周易贲卦》中指出:“观乎天文, 以查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隐喻“精神文明”;《老子》 (第四十五章) 说:“以身对身, 以家观家, 以邦养邦, 以天下观天下”, 隐喻“人自己认识自己”。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季羡林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季中有两点:一是爱国主义, 二是有骨气。

(三) 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文主义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过程中形成的, 其肯定的是现实人生的意义, 弘扬健康人性, 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 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态度.

三、构建文化认识论过程中需把握人文精神的本质

(一) 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和升华,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认识基础

人文精神就是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文化历史及其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 总结其经验, 评估其价值, 把握其趋势, 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 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 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 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实践途径

人文精神, 就是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 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文化生产的价值观念,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 从而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 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 人文精神对文化图强的指导作用,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宽广视野

人文精神, 就是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世界眼光, 当今世界, 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融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 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 这是对文化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文化认识论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 它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 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所以人文精神不会是绝对的, 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各种不同的时空条件下, 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应该是有继承性的, 准确的说, 是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任何否定这种继承关系的思想就是割裂一种历史联系, 用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若用以教育或者就去搞一个“人文立校”的实践, 也必然是空谈。当然, 人文精神也会吸收时代的养料而不断的加以发展, 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人文内涵。!

摘要: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 人文精神的逐步完善是上层建筑, 它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文化, 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大阶段中, 会有大致相同的核心内涵, 而唯一能把这一核心内涵概括完全的是人文精神, 虽然各个文化共同体, 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都是在用文化认知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所形成的。所以科学的理解、把握人文精神, 是文化认知世界的内涵。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内涵,文化认知

参考文献

[1]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和跨文化对话 (一)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载:《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3

了解

虽然因为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得过很多奖,今年开学后步入大学二年级的钱琲在父母眼里仍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也常常坐下来陪父母一起看上海卫视的新闻,但更多的时候,她习惯在自己的房间里一个人上网,读书看报。她觉得《南方周末》还不错,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她是“基本上不看的”。不过钱琲的父母并不觉得“女孩就要像公主那样养大”,她们经常鼓励女儿走出家门,扩大社会交往。上初中时,钱琲有同学的妈妈做医生,她就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医院做义工。在医院里,钱琲为人指路、帮助照顾比自己更年幼的小病人,看着那一双双清澈又充满谢意的眼睛,小钱琲开心极了。有了这样的体会,上大学时她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照顾白血病儿童的志愿活动,“和那些孩子接触会让你收获到很多感激之外的东西,你付出了时间,却能体会到一个一直只会接受别人的爱的人,体会不到的快乐”。钱琲对自己情感的分析肯定而清晰。

高三暑假时,钱琲知道了世博会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在世博会的官方网站上自己注册报了名,但那时在网上报名的人成千上万,她除了等消息并不知道自己还应当做些什么。幸运的是,大一上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开始了正式的世博志愿者报名和选拔!钱琲再次报了名,并且在初次的选拔和后来的面试中,用清晰的思路、流利的中英文两种语言讲述了自己做志愿工作的经历和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负责老师微笑着听完她的讲述,让她做志愿者“小组长”,负责帮助其他人了解志愿工作的基本知识,熟悉将来的工作场馆。

但这样大型的志愿工作对钱琲来说也是第一次做,“当选后我就通过世博会官方网站和其它我能接触到的渠道了解它,但说实话直到4月20号试运行我们第一次进入园区之前,我对世博会还是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直到见到场馆,见到了岗位,才真的意识到自己的志愿者生活要来临了”。而且钱琲和她的同伴们一直对世博志愿者的工作保留了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景——每天闭馆之后,他们能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自由地在各个展馆中徜徉。但现实是,作为小组长,她不但要比普通志愿者多工作一周,而且22天下来,除了最后一个下午能自由活动外,其余从早上5点起床,到下午5点多结束工作被校车拉回学校,她没有时间和机会进入任何一个场馆。最后一天下午,看看漫漫长队和高天烈日,她也只能望馆兴叹了。“十·一长假我还是有时间去参观的”,她笑着对记者说。

选择

累了20多天,虽然妈妈心疼钱琲变得又黑又瘦,但钱琲自己觉得从精神到身体上都无比放松。“那是一种打了胜仗的感觉”。“在参加志愿者工作之前,每个人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参加了志愿者工作之后,我们意识到更重要的是服务的态度和坚持的意识,因为工作其实是很简单、很枯燥、每天都重复的,以前的我们肯定会说,这样简单的工作为什么要浪费劳动力去做。但真的做了志愿者就会明白,就算是站在那里都会有自己的职责,都是有意义的。”额外的收获就是,钱琲对服务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去饭馆吃饭,她对服务员的消极态度和工作瑕疵总会觉得很不舒服,但当自己重复劳动20多天后,“我们都是连笑一笑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何况那些服务员要把这些当成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来做”。钱琲学会了用微笑和“谢谢”来回报每一个为自己提供过帮助的人。

餐桌同样成了钱琲妈妈最开心的地方,和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她也会特别介绍说我女儿在世博会做志愿者,别人听也立即会说“啊,太好了,给我们的孩子也讲讲吧”,看见大家围着钱琲听故事,钱琲妈妈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暂时放下对女儿身体的担忧之心,觉得自己从小就鼓励钱琲做义工,是一件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坚持

钱琲把辛苦藏在了心里。上海世博会的工作场面非常大,情况也比她以前参加过的志愿工作复杂得多。因为身处中国馆的紧要位置,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人来问询、求助。一开始不熟悉情况,别人问场馆位置,她自己也要翻地图,新发的地图不到一天就破边裂缝有“肢解”的危险,只好晚上回去用透明胶带贴好。不过两天之后,一切答案都在不断的重复回答中刻在了心里,地图再也没有拿出来用过。让钱琲感到有趣的是,以前总听人议论“90后”是多么的不成熟,可自己一穿上上绿下白的工作服,所有的人就不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了。在耐心的讲解之后,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得到了所需要的帮助,离开时还会说一句“你们辛苦啦”、“谢谢”这样的话,钱琲觉得自己累得值。但也有一些人会把自己的气撒在他们身上,比如每天都会有几百人向她抱怨“為什么没有预约劵”——虽然这不在她的职责范围之内,钱琲学会了忍耐,在耐心的解释之后还要跑来跑去帮助世博会的工作人员维持排队游客的秩序。实在觉得委曲时也不能指望其他志愿者的安慰,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旦有游客说两句鼓励的话,马上所有的委曲就全都忘掉了。当有游客老奶奶要求她帮助找老伴时,她一边扶着老人家前往服务中心休息,一边通知其他的志愿者按老人家提供的信息帮助找人,顺便还要联系广播站,“一心多用”果然是“90后”的显著特征。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4

要想理解雷锋精神就得先认识对于雷锋精神的偏见。有人说,雷锋精神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个时代似乎是偏激的甚至于不可理喻的。然而同样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承受住了三年饥荒、外部封锁等等接踵而至的考验。内外交困的局面,磨炼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雷锋精神所激起的广泛共鸣,是任何人为杜撰出的宣传典型所无法超越的。今天我们不妨从五个方面来理解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雷锋精神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充满矛盾的转型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有灾难来临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融融暖意,也有对于爱心捐助会不会被“郭美美”们挥霍一空的追问。既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也有扶起老人会不会被诬陷的担心。困惑和疑虑让我们感到彷徨,但我相信雷锋面临这一切时绝不会袖手旁观。因为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能够激励人们把个人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起来,我们所生长的地方便是我们的祖国,我们若光明,她便不再黑暗。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像雷锋一样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

(二)雷锋精神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的幸福。用雷锋的话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在他短短的一生中,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在我的身边,学院的同学们也组成了“海鹰志愿者服务社”。几年来我们服务社的成员在火车站、在敬老院、在居民社区等等许多地方,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和甜美的微笑。而这仅仅是中国志愿者群体的一个缩影。还有这样一批雷锋精神的先行者,他们是点亮山区孩子求知梦想的支教青年;是蹬行着“助学”三轮艰难前行的耄耋老人;是千钧一发之际,毅然伸出双臂营救幼小的生命的“最美母亲”。这些先行者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却有着相同的雷锋精神,生命因为帮助、奉献、博爱而变得更加美好。雷锋精神依旧在,先行者们用自己的行动给雷锋精神注入了更新的时代内涵,助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让我们的身边有了更多的和谐因素,让生活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三)雷锋精神也是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是对崇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延续。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今天,这些话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无论在什么时候,艰苦奋斗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品格;是一个国家稳步崛起的基石。事实证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几代建设者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密不可分。今天提倡雷锋精神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内涵,并不是要求人们在形式上“忆苦思甜”,而是要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下,仍然做到崇尚节约、富而不奢,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事创业。像雷锋那样,以艰苦奋斗为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雷锋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曾把自己比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英雄情节,都渴望成为被历史铭记的大人物。在这样一个提倡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更是如此。事实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将来我们是要成为学识渊博的科学家、精明强干的企业家、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员还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一切都得从一颗“螺丝钉”开始,从最平凡的工作岗位起步。简而言之,雷锋精神是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年轻人事业起步最好的推进剂。

(五)雷锋精神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都得保持着不进则退的清醒认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就是要求我们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闯劲,以饱满的激情去迎接困难和挑战。不断学习,同时在实践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雷锋那一代人把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献给了“大如天"的革命理想。我们的父辈,把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献给了改革开放风云激荡的艰难探索。每一代人都有着他们无法逃避的责任和使命,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新机遇和崭新挑战。时刻用雷锋精神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要求自己,我们才能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重托。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雷锋精神也是一种美,我认为今天理解了雷锋精神在五方面的内涵,便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今天

重温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从新的角度去理解雷锋精神并践行这一人类文明的精华不单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告慰。更是对生者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

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一个只知道做鞋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鞋匠,要知道文化力的竞争是深层次的,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国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但企业文化枝干长在日本,理论研究之花又开在美国,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和不断努力实践。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贯彻落实方式,相同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规划 篇6

许多年以前,我代表公司去参加一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课程,当时正值酷暑时节,却恰逢停电,现场顿时一片哗然,空调停止运作,空气极度闷热,尽管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多番安抚,但还是出现了不小的躁动,大家群情激愤,各种抱怨、怒骂以及要求退费的声音此起彼伏,正当我想着事态是否会继续恶化下去时,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一个动作让全场安静了——她跪了下来,用几近哀求的声音说着对不起,我甚至能听到她的声音在颤抖。其他工作人员趁大家安静的间隙引导大家有序的离场,并承诺了相应的补偿。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大,事后我专程去了解到那个员工不是企业的管理层,也不是老板的亲戚,而这个培训机构塑造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感恩文化与主人翁精神,我想这也许是如今它能成为珠三角地区最顶尖的培训机构的原因之一吧!

不可否认,上面所讲的这个企业文化塑造是非常成功,它已经根植到员工的心里,让员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宁愿放下自己的尊严去维护公司的尊严,这是很多企业无法实现的。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的文化,换言之,老板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文化导向。我曾经遇到一个老板脾气非常暴躁,每次开会所有人都不敢发言,就是他一个人在从头到尾的骂人,甚至毫无底线的指爹骂娘的话都有,这种老板的行为风格就导致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不发言,有事情要担责时就尽量推诿躲避,甚至用出差等理由来逃避与老板碰面的机会;还有一种老板想学孙子兵法用制衡术,用一个高管制衡另一个高管,结果导致企业内部争权夺利,党派斗争特别严重。由此可见老板的行为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来谈谈我们员工心目当中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首先,在公司制度方面,赏罚分明的同时又能兼顾人性化,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坚决不能估息(例如作风问题、偷奸耍滑者),对于家庭、自然灾祸等因素能够酌情考量,必要时能施于援手;

其次,在团队氛围方面,我们希望是轻松活跃的,沟通直接,不要拐弯抹角,快速高效,不在背后打小报告,不搞帮派斗争,公平公开公正不搞特殊化,能经常有聚会娱乐,促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与配合默契;

最后,在其他方面,有学习的机会和快速的成长空间,有完善的能够看得到的有期待的薪酬阶梯;有不断完善的福利;面对老板不是畏首畏尾,老板是亲切可人的,是笑容可掬的,能开得起玩笑的,希望老板能把员工视为共同创业的战友,年终能给员工一点分红,让员工有一点作股东的窃喜的同时能满怀激情与主人翁的精神,为企业尽心尽力,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工作。虽然很残酷很现实,但是企业的老板不得不承认:员工是抱着打工的心理与抱着作为股东一起创业的心理去工作,最后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是截然不同的。

这三个方面,都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部分理想无法实现,我们分析哪些因素的同时,首先会想到一件事,企业所能给员工所供的一切都源于企业的营利,只有企业营利了才有存在的必要,才能逐步的实现员工心目中的理想状态,那么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公司要如何塑造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去实现这个理想呢?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通常是先有企业的理念文化,继而转变为制 度文化,再延伸到行为文化,最后演变为精神文化。前面所提到的大多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期望与表现形式,要实现这些的首要条件是先确定企业的理念文化。

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以下是我写的几点理念文化:

1、企业愿景:地产榜样

百年留芳

也就是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房地产界的标杆,能够流芳百世(这些目标是老板根据自己的发展来定的,这只是我个人建议)

2、企业使命:建良心精品

筑温馨美家

企业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它不是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但它站在企业形象定位的层面上影响着经营者的决策与思维。我们是房地产企业,我建议应该以良心的品质和舒适的环境来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3、企业价值观:塑造城市形象

实现家居梦想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与宗旨。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4、经营理念:创新高效 追求极致 诚信务实 企业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行为的准则

除此以外,企业文化的形成还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企业环境:企业的LOGO,建筑物、办公设施的风格,标识标志、名片等象征企业形象的外在体现。

英雄人物:企业的标杆人物,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成为标杆人物,什么样的品质才是企业所推崇的行为。

典礼仪式:企业举办各种典礼仪式或聚会活动的风格体现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网络:是企业组织文化的载体,企业内部特有的传递消息的形式,没有文件没有音频,全靠人的口头表达所形成的一种隐形的文化。

以上就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期许!

行政人事部:XX

对华能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7

一、华能吉林公司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介绍

吉林公司资产财务一体化项目于2011年1月在九台电厂进行试点, 目前系统已完成单轨运行, 同年10月也完成了长春热电厂的上线推广工作。系统主要包括财务、设备、项目、物资、运行、燃料六大模块。其中财务 (FICO) 、设备 (PS) 、项目 (PM) 、物资 (MM) 模块采用SAP标准模块, 燃料、运行模块采用B/S架构定制开发, 在SAP ERP R/3大框架下进行“本地化”优化。

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给电厂生产、经营、业务办公以及电力信息化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应用中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各业务部门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 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把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管理高度集成在一起, 实现财务管控向业务管控的延伸;强化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 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

二、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在电厂的应用效果:

1. 实现了集团统一预算管理, 做到了针对资金管理支出业务从源头进行事前控制, 费用执行情况实时提供查询掌控, 费用发生后对预算与实际的差异进行快速有效分析, 实现了公司对于未来业务需求中的财务风险预测中心的功能。

2. 实现了资产数据的多维度、集成化管理。建立起了设备消缺和检修业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搭建了集资产计划、预算控制、维修、服务申请和使用、物资申请和领用、安全保障为一体的综合维修业务管理平台。

3. 系统通过项目与设备、物资、财务业务的集成, 保证了从资产计划申报到辅助转资整个资产全生命周期中项目信息的同步、一致与共享, 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快了转资效率, 规范了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4. 通过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采购执行以及库存的管理, 实现了物资的需求-采购-领用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使物资账和财务账同步, 领用与成本计入的同步, 物资与设备, 项目物资需求及领用发料的集成。

5. 实现了生产计划与燃料需求与采购计划的关联, 满足电厂侧提报需求计划、公司侧审批与调整后形成采购计划功能;支持采制化三级编码, 满足港 (矿) 发煤质、到厂煤质、第三方煤质等不同煤质结果的录入与分析。

6. 将内控要求、会计制度通过表单固化、系统授权和流程固化的方式明确下来, 从而明确了在工作过程中各种角色所应行使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 提高了财务管理要求, 降低了财务风险。

7. 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以往在电厂中检修管理、物料管理和燃料管理各用一套软件系统, 各系统之间以及与财务系统没有接口, 生产部门、物资部门、财务部门各有一本账, 造成物流与资金流不能实时统一, 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对账, 做了很多重复性工作。而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实现后勤相关业务与财务集成, 业务操作的同时及时反映到财务, 物料移动同时进行财务记帐, 与财务实现无缝集成, 实时反应采购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等情况, 保证了企业数据的一致性。

三、对未来推广及深化应用的思考:

1. 正确对待系统定位。

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而应该看成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 应通过管理和应用需求来推动, 而不是简单的信息驱动。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实施的好坏更多取决于管理方法, 要让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的管理思想应用到企业业务流程中, 而不是把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完全按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来实施, 不然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 只能改善局部工作, 不能从整体上提高效益。

2. 系统给生产管理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

虽然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成功上线, 但是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很难一步到位, 更多地要通过在实施系统制定出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长期积累与持续改进才能逐步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 这一特征与其它模块有着显著地区别, 这是由于设备管理与管理功能的相互制约关系较少, 专业知识需要长期积累等特点造成的。因此, 需要加大对维修人员的知识管理的培训, 才能确保在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中逐渐形成一套专业管理知识库 (规程、典型操作票、标准作业包等) , 才能使设备专业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3. 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对员工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员工习惯的业务操作方式。而培训是让知识有效传播的手段, 也是统一认识及规范管理的重要保证。如果在系统上线前不对用户进行充分的培训, 将会导致大量操作错误及数据错误, 造成系统混乱。九台电厂及长春热电厂系统上线后, 所有知识都以手册正式成文, 而且对复杂的流程还录制了视频进行讲解, 这样电厂员工今后都可以找到学习材料和参考资料, 满足了各种层次的工作需要。

只有对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才能真正用好系统, 用精系统, 才能让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成为华能先进管理的重要载体, 成为集团“建设一流国际企业”工作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电业政策研究》编辑部.电业政策研究[M].2008.

浅析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篇8

关键词:企业成长;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指出,推动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差异最重要的源泉是富有冒险精神、创新、不怕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富裕的方向发展。企业家拥有不同于一般的权、责、利,掌握着企业的经营决策权,拥有对企业内部的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协调、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对内功能和创新与风险管理等各种对外的竞争功能,并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因而,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其中企业家精神又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一、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根据理论界对企业家定义的代表性论述来看:坎蒂隆(1732)和奈特(1921)等认为,企业家就是进行经营决策并承担经营决策风险的人;熊彼得(1932)觉得企业家是创新者,他认为,企业家通过创新使市场失衡,从而创造市场利润;彭罗斯(1959)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担任企业管理职务并承担直接责任,以盈利为目的,合理配置资源,使其形成生产能力的人;马歇尔(1890)认为,企业家是具有运用资本的经营能力的人。由企业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可知,企业家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并非所有的经营者、管理者都可以称为企业家。首先,企业家应该是有能力且必须承担企业风险的人,也就是说企业家是资产所有者兼经营者,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大胆决策,组织企业内生产要素,承担经营风险,创造经济剩余;其次,企业家是提高企业效率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再次,企业家应当具有企业家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

马歇尔(1890)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敏捷并富有进取心”的心理特征。奈特(1921)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中,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熊彼得(1932)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是陈旧和因循规矩的反叛者。在德鲁克(1985)看来,企业家精神就是: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视变化为常态,他们总是寻找变化,对它做出反应,并将它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企业家精神学派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高瞻远瞩,重视管理者本身的特点,且继承了行为主义价值观,因为他们相信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的载体。企业家开发具有意义的新产品新服务,建立新的价位,拓展新的渠道,甚至改变游戏规则建立新的商业格局,将服务做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企业家们的思维方式、欲望和富于冒险的精神有其独特性,正是这种异质性造就了企业家,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家精神。

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精神决定了品牌价值,并且一致对外影响相关利益者行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品同质化程度提高,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用品牌树立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有些成功品牌不论涉足什么行业,人们都购买它的产品,此时它的品牌就成为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品牌资产了。所谓品牌资产就是与品牌名称、标志和品牌特性相联系,能够增加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资产。它由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产品评价和消费者对其相关的联想构成,代表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意义。因此拥有品牌资产的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将品牌拓展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因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关联效应,凡是消费者认可的品牌,除了其主导产品之外的同一品牌相关产品,同样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使得品牌能够在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中广泛延伸。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家个人文化取向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家自身的人格魅力、管理风格、经营理念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常常反应了创始人的理念,他们的思想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雏形,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员工,因此企业家的态度和行动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相当于是企业家精神的内化。企业家必须要将企业家精神从自身传递到核心管理团队,再传递给广大员工,以实现企业家精神到企业文化的转化,这也涉及到企业家创业及企业发展的故事在企业的传递。当企业家的个人信念上升为公司使命,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成为公司故事的一部分,进而形成公司文化时,企业家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讲故事,以传播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有一种凝聚力、吸引力。这种依靠企业家独特性格魅力、经营理念以及管理风格所建立起来的企业家精神,可以帮助企业吸引风险资金、招聘高素质员工,并促使媒体做出更多的正面报道,而这就为企业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声誉,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成长。

三、对我国企业家的一些启示

上一篇:发卷子的叙事作文400字下一篇:马铃薯生产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