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2024-09-05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精选8篇)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1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摘 要: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品牌竞争力是在激烈的竞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方法很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本身就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对品牌竞争力的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会促进品牌竞争力的累积。本文就从企业文化入手,分析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品牌竞争力;影响;企业管理

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就是突出品牌的个性。商品只有具有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个性。将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竞争力,并无法被其他品牌复制。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巨大。

一、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是品牌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文化与技术、管理、核心价值观等指标共同组成了企业综合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与企业文化的内化有重要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经营理念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经营理念会规范企业的运行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正如同海尔集团信奉的“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海尔的品牌竞争力”,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表层,也就是表面展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二是中层,企业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内在影响,三是深层,对企业和员工意识形态造成影响。

(二)企业文化影响品牌竞争力的管理

品牌竞争力需要随着市场策略、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品牌竞争力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与企业文化会对员工造成影响有机地联合在了一起。对品牌竞争力的管理大致有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整合、扩散品牌竞争力。个人行为通过不断地学习会发展成为竞争力,而组织的文化会对个人行为的方式、性质造成影响。文化会影响知识传播,而竞争力的扩散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知识传播。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影响竞争力的生存与发展。

(三)企业文化决定着品牌竞争力的累积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也会出现累积。也就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并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确定短期内的目标,并充分结合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探索与自身价值观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在不断重复以上环节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也应运而生。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也指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而核心能力积累的方向也影响了企业努力的方向,最终会对品牌竞争力造成影响。因此不难看出,企业形成品牌竞争力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企业文化。

二、借助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一)面向全球化和网络化制定品牌竞争对策

首先,企业与顾客间的沟通渠道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得以建立,通过这种更加高效的沟通方式的建立,可以更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以维护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购买力大大提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的了解十分缺乏,急需信息媒介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营销的重点转向品牌的差异化,品牌战略可以将品牌的社会含义赋予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以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挑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观念,企业必须加大力度来宣传企业文化,在维护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的同时展现自身的品牌特色。企业的管理已经由原有的外在控制逐渐转化为以号召力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模式。

(二)提升品牌忠诚度以整合管理

为了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品牌必须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这种交易关系不仅仅以产品的功能作为关键,更重要的是掺杂了消费者的情感与信念。通过品牌整合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而企业文化则为品牌整合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企业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企业文化上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一点在网络营销中显得尤其明显,作为淘宝女装的领军品牌“衣品天成”十分重视文化营销,每卖出一件衣服,还会随衣服赠送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有企业的标识,还借助精美的设计展现了企业文化。同时,派送衣服的包裹上还有设计师的个人微信,消费者可以领取红包,咨询穿衣搭配等。这在以往的营销中不可能出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抱着试试看态度购买该品牌的消费者,感受到了品牌的用心,并成为了忠实的消费者。

(三)目标具体化与整体化

企业文化对于目标的追求应当是具体的,一方面企业在特定时间段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精神成果的建设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也获得了自身价值的体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实现企业目标,展现自我价值,从而推动企业内部建设的良性发展。此外,企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仅仅围绕着生产,都属于企业目标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来,为企业管理提供动力。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渗透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企业目标的实现,还是企业文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辉.体验品牌文化内涵与变迁[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2]邱文华.提升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09).[3]胡子岚.基于公司政治行为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2

企业文化中最神秘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的形成方式, 由两个背景相同的创建者创立的两间公司,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中采用相同的技术完成相同的任务, 而成立之后却会形成几乎完全不同的运行方式。一般情况下, 我们认为只有当个体假设成为解决团体外部生存与内部整合相统一思考形成时, 文化才会通过共享经验而产生, 但是, 这一过程却必须是由领导者驾驭灌溉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最初的假设为前提条件来开始这个形成过程。所以每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一种文化, 不管是好是坏。这种文化要么是有条不紊地倾心打造的结果, 要么是随意发展而来。但是不管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过程, 都必须问一个问题: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是否将现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保持下去, 企业是否有希望实现它所想要得成效?对于这个问题, 企业的领导者通常会不约而同的回答:没有, 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能否带来最初承诺的成效与否决定了作为企业领导者的态度, 领导团队是否应该担负起文化建设的职责,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以及领导者价值观对于品牌文化特色的最初塑造是否造成决定性影响, 而企业文化是影响组织成员价值观与判断决策的重要因素, 组织成员在塑造品牌个性的决策上是否一定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对领导者而言, 发展领导能力以加速不论是企业文化还是品牌文化都能够稳定而有效率的发展, 然后长期维持并稳定加速这种发展都是一项不能间断的工作。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企业文化中领导力与品牌文化形成特色间的关系, 因此领导者力并不是直接指企业领导者真正的人格特质, 而是指其对外公众形象的人格特质, 也是其所刻意对外塑造出的社会形象, 因为这才是消费者所认知到的部分;企业文化也不是公司内员工真正感受到的企业文化,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相当多的面向, 本文所关心的是该企业主动对外公开显示, 希望消费者认知到的企业文化层面。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消费者的层面去研究一个怎样的领导特质决定怎样的领导力以及怎样的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能够塑造出怎样的品牌文化特色。

1 企业文化与领导力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下的定义并不统一, 但由组织成员共享的一种假设价值观却是很多学者基本认同的一类说法。企业文化相对于一个团体或者组织而言相同于一个人格或性格。就像人们通常只能看到行为的结果却不一定能看到这样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一样, 但是这样的行为却确实是因为某种文化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结果。文化自身首先具备了结构稳定的特点, 当我们说到企业文化, 它还包括了稳定的意思, 因为它界定了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团体又或者界定了一个特定的群体, 一旦获得认可成为了代表, 企业文化就成为了不会轻易消失也不会被轻易更改的稳定力量, 即使赞同的成员离开它也依然存在。企业文化的深度决定了它是组织中最深邃的部分, 如同一个蜂巢中的蜂后, 蜂后的存在深刻决定着蜜蜂们的生存次序。相对于别的事物, 文化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 但是, 它一旦被创立就基本涵盖了创立团体的所有功能, 这个团体如何处理主要业务、内部如何进行运转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的变化, 文化代表了创造它的团体如何运转的所有风格。总的来说, 我们可以讲文化视同为为某特定的组织或团体对共享学习的一种积累, 所有成员共享曾有的经历, 导致共享学习的成立, 这种积累涵盖了所有成员的心理机能的所有行为、情绪和认知元素, 这些所有共享的元素经过消化吸收在人们对前进的共同需求中最终整合成一种行为思考模式, 这就是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 首先必须要有自己最初预想的企业文化,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文化, 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那么这个企业的存在都不会长久。而有了自己的文化, 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在同类产品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对于企业家们都是一个在企业运行中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

任何组织创建者通常都会在团体成立最初的时候, 对如何界定和解决外部适应与内部整合的问题上施加很多重要的影响。因为他们有着最初的创建组织的想法, 他们根据其自身的文化历史和文化个性, 对如何去实现这种想法, 创建者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这也正是企业家本质使然。创建者不仅要有高度的决心和自信心, 而且他对世界的本质、对组织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如何获得真理以及如何管理时间和空间等地方有着自己的强有力的假设。他能够很清晰的表达应该做如何做的观点, 并且他们会挑选与假设一致的人做同事或者是员工。因此, 当新生组织需要进行应对的时候, 他们便能够轻松自然将自己的远见施加于员工。同时, 他们也将坚守这些假设直到它们变得不可行或者直到团体遭遇失败直到解散为止, 但是如果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 他们就会创建出一个更为强大的组织, 并通过组织文化来反映他们的假设, 这些假设将会根植于组织文化以及组织行为的方方面面。

美国学者纳德勒和图西曼讨论企业变革时, 根据领导在变革中的角色对魅力型领导和工具型领导进行了描述。而巴斯关于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风格理论的提出, 使理论界对领导力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而早期关于领导理论有三大流派:特质论、行为论及权变论。特质论认为领导者需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行为论则认为领导特质是指领导者做了什么, 而该行为可以由后天培养而成;权变论认为在不同的外部情境中领导风格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本文则着重关注于领导者个人特质的长期稳定展现及其特质如何体现在企业文化中, 并由此影响企业品牌及相关的营销活动。过去关于领导者特质对组织整体表现的重要性与影响程度的研究不少, 很多研究发现CEO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其策略的制订过程, 进而影响组织绩效表现。由此可知, 领导者的特质对于组织策略的制订有其重要的影响, 而企业个性的塑造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 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企业品牌成立或发展初期, 创办人或经营者往往投注相当大的心力, 品牌所传达给社会大众的个性中就会镶嵌着创办人或领导者本身的经营理念或人格特质;即便是领导者并没有刻意将本身信念或特质镶嵌至品牌个性中, 但在最初拟定及进行战略规划的同时, 其价值观或人格特质等影响因素会自然而然融入企业文化的塑造中。研究发现五大人格特质与领导特质间有某种程度上的对应关系, 并且其中某些特质与领导力具有高度关联性。五大人格特质分别为外向性、友善性、严谨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学习。更将其研究中所得到的领导者特质, 直接归类到五大人格架构中, 指出五大人格特质构面之下与领导者特质较有关的次构面以直观的看到相关联性。

创建者或者领导者会通过某种强有力的信号使他的员工明白什么事情才应该是他们所关心的, 这个信号就是他们的情绪反应, 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自己一条很重要的价值观或者假设被违背时候的情感反应, 每个领导者的情绪反应都不会一样, 与表1所示, 五种人格领导者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 但是这种反应通常不会被表现得很明显,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 一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的。但是员工们通常也会知道他们的领导在什么状况下是情绪是不稳定的。当员工们发现领导的情绪反应的时候, 他们通常会根据自己所感知的领导预期的行为来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 并且如果这样的调整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他们就会肯定领导者最初的假设。

2 领导力对品牌文化的形成影响

深入的研究企业文化和领导力, 我们会看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单看任何一方面都无法真正的去理解其中的内容, 一方面, 文化规范限定了一个国家或组织应当如何界定它的领导力, 另一方面, 领导所作的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 领导的特质就是他们理解和运用文化的能力。20世纪末期, 世界范围的企业进行了广泛的重组和再造, 从而导致了企业全方位的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 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两个方面越来越关注:一是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 其次是领导方式及其影响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在业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种:企业文化分类研究和企业文化维度研究。在企业文化的分类研究方面, 企业文化可分为家族式组织文化、官僚式组织文化、发展式组织文化、市场式组织文化4种类型, 也有学者提出以分配倾向为标准的企业文化分类, 还有提出了以变革程度为标准进行企业文化分类, 还可以根据员工风格进行的企业文化分类等。在对企业文化维度的研究方面, 主要有外部适应性、内部凝聚力两维度模型、精神两维度模型等。对领导行为风格的研究中, 学者们对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很严格的区分, 并且强调了强有力的领导与强有力的管理相结合并相互制衡的结论。

美国企业家法卡斯和维洛法探讨了CEO的5种领导技巧, 并指出CEO的领导行为风格不仅仅是其个人风格的体现, 而且是与组织及其具体的商务环境相适应的;美国学者纳德勒和图西曼讨论企业变革时, 根据领导在变革中的角色对魅力型领导和工具型领导进行了描述。而巴斯关于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风格理论的提出, 使理论界对领导力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

近年来, 企业文化成为了打造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志, 而基于企业文化而生的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各个研究学者的重视, 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产品都将深深的受到企业自身文化的影响, 从而具备自己的产品的品牌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塑造出不同的品牌文化, 而品牌文化的特点又直接的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特质。过去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 多侧重于从消费者观点来探讨品牌文化特色的构成, 例如, 韩国品牌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美国文化下所没有的品牌文化特色面向, 分别为顺从喜爱及权势。而如果进一步发展品牌文化特色的性别构成, 比如阳刚与阴柔, 就可以发现广告中的代言人可塑造消费者对品牌阳刚或阴柔的视觉定位;或者可以探讨品牌个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例如, 发现消费者本身的依附风格会影响品牌文化特色是否对其产生效果。然而, 对于品牌文化特色如何形成以及形成定位因素的探讨则相对较少, 除少数文章论及企业CEO、领导人等可能因素外发现人力资源单位主管对于品牌个性的塑造也是一个重要角色, 而且提到将品牌文化特色与企业文化连结的挑战性。传统性的塑造品牌文化特色学术研究的原因, 基本上是出于一般常识性的推断, 认为品牌文化特色是由品牌经理决定, 只需要了解那种品牌个性对于市面销售是最需要的, 再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或有名的代言人尽力朝该方向塑造即可。在众多的营销活动中, 塑造品牌文化特色最有效的工具应该就是广告了, 不过作者更关心的是品牌经理是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决定去塑造的品牌文化特色。品牌文化特色不仅是一个品牌的特色, 而且是将品牌形象化后的特质。

因此, 品牌文化特色的形成可以说与人的性格养成过程基本相似。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包括了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家庭长期教养方式和整个家族氛围的影响;同样的, 品牌个性也会受到企业创办人本身个性的投射、文化的底蕴、营销操作方式以及整体企业运作氛围的影响。营销操作类似于父母教养方式, 仅仅只是影响其文化特色的因素之一。不可否认企业CEO、名人能为品牌的宣传以及品牌销售产生名人效果, 而品牌文化特色的传递可以是藉由消费者对CEO的直接联想而来, 但是领导者个性也是品牌文化特色的来源之一。品牌文化特色除可能受领导者特质直接影响外, 亦有可能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品牌经理的偏好, 间接影响其所塑造的品牌文化特色。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以及领导者价值观的影响其实对于品牌文化特色的最初塑造最为重要, 而企业文化则是影响组织成员价值观与判断决策的重要因素, 因此组织成员在塑造品牌个性的决策上一定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此外, 就实务上的观察不难发现不少知名企业品牌的管理多半由家族成员负责,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其家族信念与领导者特质极有可能投射到企业的品牌文化特色上。

过去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提出领导者特质为品牌文化特色的来源之一, 以及领导者特质的确会镶嵌至企业文化中, 但鲜少有研究直接指出何类领导者特质会与哪些企业文化构面对应, 以及哪些企业文化因素会再对应至品牌文化特色构面中。此外, 过去关于品牌文化特色的研究大多从消费者观点进行横断面分析, 从而无法对品牌文化特色的塑造与发展脉络有长期的观察与了解。清楚的了解领导者特质、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特色间之关系可以知道: (1) 从过去历史数据进行纵断面的长期追踪, 以了解不同时间点与环境条件下各企业品牌之领导者特质、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特色之发展型态; (2) 可以初探本土企业领导者共有或有特别之人的人格特质, 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 (3) 追踪企业从创办至今的相关广告, 分析企业偏好使用的品牌文化特色构面, 并与相关不同产业或相关不同企业之品牌文化特色的相同性与差异性进行比对, 萃取出领导者特质及企业文化, 与由广告归纳而来的品牌文化特色对应, 并总结出一个合适企业真正发展的路径。领导者特质除可透过内部传递方式镶嵌至内部企业文化中, 从而间接的影响员工价值观及其处理事务的决策过程, 到传递塑造企业品牌文化特色之外, 也可以藉由领导者个人形象的塑造, 直接对公众投射其特质, 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并创造有利于企业的外部形象识别。因此, 一般外界所认知到的领导者特质多半为其对外公众形象的人格特质, 或刻意对外塑造出的社会形象, 不一定就是企业领导者真正的人格特质, 领导者个人形象塑造是在了解领导者理性与感性特质所结合的独特性, 比如他的优势、技能、价值观、热情等, 使用这些特质去增强企业建立品牌的一种活动。在现代社会, 这样的活动也会体现在国家优势上, 用来塑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形象。企业将领导者个人品牌视为企业品牌的资产, 需要被建立并沟通。若组织的内外部沟通策略, 能将领导者个人品牌纳入企业品牌资产内, 则可延伸品牌的深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对内沟通上, 强势的领导者个人领导风格品牌若和企业的使命与价值观一致, 能长期确保员工工作满意度, 在对外沟通上, CEO个人形象能支持企业品牌的重要情感特质, 而这些情感特质对建立顾客忠诚度是相当重要的。

一个优秀的营销经理应当将指导如何将品牌拟人化, 因为实体产品间的同构型日渐增高, 鲜明的品牌个性将有助于突显产品的特性,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建立关系。品牌个性也可以被定义为人类特质与品牌联结的组合, 如果将一个品牌视为一个人的话, 他的特质包括打破成规、有时有惊世骇俗的幽默感、能力优越且工作质量高等。而这些特质一旦形象化将有助于产品最终的市场销售, 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品牌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直接及间接两大因素。直接因素是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联想。透过品牌的使用者意象, 即该品牌的典型使用者、企业员工或领导者形象以及品牌代言人, 这些特征都能够让消费者直接连结到品牌个性上。例如, 消费者会因为一个相关产品直接联想到集团的创办人或是这些品牌的广告代言人, 领导者的公众性格能够代表他们心目中的企业品牌文化特色。企业创办人, 只要是作风强势、曝光度高, 具有明确品牌观点的领导者, 都可做为有力的品牌代表人物, 假若创办人的形貌已经成为品牌符号的话, 那么影响力会更明显。影响品牌文化特色的间接因素则是指透过产品相关属性、产品类别、品牌名称、符号或标识、广告风格、价格的特质来产生联想, 消费者对于产品相差不大的特征, 必须先内部进行转换, 再间接连结至品牌文化特色上。以奢侈品为例, 消费者将高价格认知为是属于少数人群的产品, 再将少数人群特征连结至该品牌个性, 形成优雅、高贵、奢华的个性想象。整合对品牌文化特色进行定义的分歧, 可以总结出三大特质, 分别是真诚、兴奋、能力、, 而这三大品牌文化特色特质又可以与描述领导者个人的五大人格特质可相对应:真诚与友善性、兴奋与外向性、能力与严谨性及情绪稳定性有一定相似程度。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 不论领导者基于何种人格特质, 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假设进行具体外化, 并且会渐进而持续地融入于目标结构团体的工作环节中。不管我们把这样的状态称为实践也好, 或者是信念也好, 抑或是原则也好, 这些行为最终都会成为文化中的组成元素, 进而对品牌的文化特色形成决定性影响。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 企业创办者不仅要做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还必须要做到既能够创建还能够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不断的修正它。当新的员工进入企业的时候, 不会因为自身的文化及自身的经验而无法融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企业氛围。而随着企业的发展, 群体的成长, 还会出现一些关键性的情感方面的危机, 比如员工对于领导的依赖, 同事之间的共识, 或者是如何让员工能够高效率多分工作等等, 在这样的时候, 领导者必须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是又不能让企业失去稳定, 这就要求领导者成为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与人一样, 不会是静止不变的, 它是会随着其影响内部发展的内因以及影响其外部生存状态的外因而发展变化的。其自身的文化也会经历动态的有机过程, 与所有的事物发展规律一样都有着形成、生长、成熟以及衰败导致变革的发展周期。市场是基于优胜劣汰的前提条件成立的, 往往很多企业就在这样的发展周期内被淘汰出了市场。所以一个领导者是必须强势的承担起所有风险吸收者的角色, 否则团体不可能顺利通过早期的成长阶段和克服成长阶段所遇到的挫折。所以分析一个领导者的领导力以及对于文化及品牌构成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将会奠定一个企业首要的竞争优势。

摘要:企业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文化, 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创立之初首先必须要有自己最初预想的企业文化, 最终形成企业可以传承的文化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文化, 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那么这个企业的存在都不会长久。而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文化融入自己的品牌, 如何领导并保持品牌的独特性,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在同类产品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些都跟领导力息息相关, 为此,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企业领导力对品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品牌文化,企业文化,领导特质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品牌竞争力;影响;企业管理

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就是突出品牌的个性。商品只有具有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个性。将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竞争力,并无法被其他品牌复制。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巨大。

一、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是品牌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文化与技术、管理、核心价值观等指标共同组成了企业综合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与企业文化的内化有重要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经营理念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经营理念会规范企业的运行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正如同海尔集团信奉的“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海尔的品牌竞争力”,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表层,也就是表面展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二是中层,企业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内在影响,三是深层,对企业和员工意识形态造成影响。

(二)企业文化影响品牌竞争力的管理

品牌竞争力需要随着市场策略、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品牌竞争力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与企业文化会对员工造成影响有机地联合在了一起。对品牌竞争力的管理大致有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整合、扩散品牌竞争力。个人行为通过不断地学习会发展成为竞争力,而组织的文化会对个人行为的方式、性质造成影响。文化会影响知识传播,而竞争力的扩散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知识传播。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影响竞争力的生存与发展。

(三)企业文化决定着品牌竞争力的累积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也会出现累积。也就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并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确定短期内的目标,并充分结合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探索与自身价值观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在不断重复以上环节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也应运而生。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也指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而核心能力积累的方向也影响了企业努力的方向,最终会对品牌竞争力造成影响。因此不难看出,企业形成品牌竞争力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企业文化。

二、借助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一)面向全球化和网络化制定品牌竞争对策

首先,企业与顾客间的沟通渠道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得以建立,通过这种更加高效的沟通方式的建立,可以更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以维护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购买力大大提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的了解十分缺乏,急需信息媒介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营销的重点转向品牌的差异化,品牌战略可以将品牌的社会含义赋予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以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挑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观念,企业必须加大力度来宣传企业文化,在维护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的同时展现自身的品牌特色。企业的管理已经由原有的外在控制逐渐转化为以号召力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模式。

(二)提升品牌忠诚度以整合管理

为了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品牌必须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这种交易关系不仅仅以产品的功能作为关键,更重要的是掺杂了消费者的情感与信念。通过品牌整合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而企业文化则为品牌整合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企业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企业文化上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一点在网络营销中显得尤其明显,作为淘宝女装的领军品牌“衣品天成”十分重视文化营销,每卖出一件衣服,还会随衣服赠送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有企业的标识,还借助精美的设计展现了企业文化。同时,派送衣服的包裹上还有设计师的个人微信,消费者可以领取红包,咨询穿衣搭配等。这在以往的营销中不可能出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抱着试试看态度购买该品牌的消费者,感受到了品牌的用心,并成为了忠实的消费者。

(三)目标具体化与整体化

企业文化对于目标的追求应当是具体的,一方面企业在特定时间段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精神成果的建设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也获得了自身价值的体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实现企业目标,展现自我价值,从而推动企业内部建设的良性发展。此外,企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仅仅围绕着生产,都属于企业目标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来,为企业管理提供动力。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渗透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企业目标的实现,还是企业文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辉.体验品牌文化内涵与变迁[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

[2]邱文华.提升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09).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4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能保证企业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这些功能的发挥,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对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由不同的态度决定着不同的后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运用其然”,则将产生巨大的正向提升作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顺其然”,则至多是保持或受惠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会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 “不知其然且反其然”,则其作用亦反之。

通过研究企业文化对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彰显和汲取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整体素质。

一、挖掘具有竞争价值的企业文化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对国家来说如此重要,对企业来说同样如此。我们说现代企业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包括人才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资源拥有的优劣强弱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竞争能力上,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等。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是其所拥有的且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但它的最大限度优势的发挥由此而最大功率地驱动经济发展。

企业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是具有竞争价值的资源。企业要十分重视文化资源的优势,重视文化资源对竞争优势的转换,重视具有竞争价值资源的挖掘,从而提高企业内在的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能力就是通过科学方法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最优资源进行辨析、创新和整合、利用,从而形成企业更大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企业所独有的专长,来自于技能、组织及文化的整合优势,贯穿于企业活动的价值链中,是组织中共同积累的学识所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它不仅让竞争对手难以仿效或占有,而且企业能够从这种核心能力上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了核心竞争能力的辐射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首先是要把资源转化为能力,然后予以培育、锻造,以致形成发展和扩张,达到提升的目的。一是利用文化资源,提升盈利能力。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因为这种资源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人们对企业文化资源的认同,决定了这种“资源一能力”的转化的可能性;二是投资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升级。营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从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最终形成“获得资源—提升能力—获取新的资源—提升更大的能力”这样一个具有互动性、正强化的良性循环。

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和发挥,从而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这种优势能力与一般竞争能力是有区别的,其表现出如下显著特征:

第一,价值性。价值性是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基本的特性,识别一种竞争能力是否是核心竞争能力,首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性,能否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好处。核心竞争能力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重要价值,应当有利于企业功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第二,独特性。核心竞争能力是独树一帜的,是不易也不能被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所模仿的。

第三,系统整合性。系统整合性是核心竞争能力的显著标志。一组分散的技术或技能就不能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提供其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整体,是多种能力提炼、升华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整合可以使一些原本十分平常的技术组合成一种超强的核心能力。

第四,动态性。核心竞争能力是一种合力,随着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很有可能变成一般能力或者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核心竞争能力也具有动态性。

在核心竞争能力所具有的四个特征中,价值性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并决定了其他三个特征。核心竞争能力之所以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等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企业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正是由于其将企业的整体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最大利益)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个体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整体价值与个人自我价值的统一。而促进这种整合与价值统一的重要因素,是同样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第一位,通过寻求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自我价值追求一致,从而引导整体价值与个体价值实现的企业文化。

二、培育营造“人无我有”的独特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指出:“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从这一点出发联系到企业,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优势资源,人们对此存在着文化的认同,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和提炼出的企业精神,按理说不尽比其他一般企业更有意义和作用,而且更有特点和优势,由此产生的竞争优势或许就是企业的制胜关键。

企业文化的理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在文化之前冠以企业的名词,就表现出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日本企业中凡经营最成功的企业,居首的并非是所谓的设备等“硬件”的拥有,而是非技术、非经济的“软件”—企业文化的成功策划和拥有。这种企业文化往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纽带,以企业精神为支柱,以企业形象为外部表现。无论你承认与否,它都作用于企业。注重自身的本质特点,意识自身的文化背景,认清企业的功能定位,确立自己的价值趋向,才能使企业文化在经营活动中起正向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也许不是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产品的优劣、服务的完善、精明的决策,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具有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等独特功能。通过改变员工旧有价值观念,培育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依托关系,使个人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和整体趋向,激发出限度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结果。大量的事实证明,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深人,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持续推动企业本身的发展。一个具有强大企业文化的企业,如果能与企业的环境或战略相符,则共同的信条能使沟通更便捷、决策更有效、绩效更明显。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的核心理念、经营哲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行为准则的总和,最主要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断沉淀积累的结果,企业在价值观的引导下,聚集起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在相互认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氛围里,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求得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培养营造“人无我有”的独特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企业文化设计定位,才能在万变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找准自身的“独特”,用足自身的“独特”,完善自身经营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将这种“独特”转化为核心能力的“独特”。使功能定位更符合自身资源的独特性,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应该是企业逐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阶梯,也应该是企业特色文化最佳发挥的方向。张瑞敏认为渗透在“海尔”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中的“海尔文化”为提升“海尔”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海尔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吸收了日本特色的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以及美国的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意识而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能力对于“海尔”来说就是能抓住市场需求,以企业对用户的诚信度获得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这也是 “海尔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最大限度发挥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指出:“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一种具体形式,一个有机细胞,整合其文化资源和功能,疏理现有资源,认识现有资源、运用现有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具有个性的资源优势,使其转换为“货真价实”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的文化沉淀显示了它的文化资源优势。应该说,它具有彰显和传播中华文明和文化功能,通过它传统的、个性又综合的方式,通过体验和快感,将文明、文化的符号,样式和意味满足人们的物质、心理和精神需要,它的竞争能力经过资源整合、功能调整、重塑文化、再造企业是能够进一步提升的。

一是要从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入手,重新审视行业定位,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来自许多方面,而文化层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二是要十分重视企业文化作用,使科学的管理方式——与人性化的组织融为一体,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三是要表白自身的组织文化,只有弄清“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如何生存”这些问题,才能构筑企业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有更持久的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独有的,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很难被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特性。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都是价值观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的体现和具体化。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说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塑造价值,就是追求价值的个性化,只有个性化才会给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以导向,才会形成竞争力。有个性的文化是很难模仿的,文化个性一旦转变成产品竞争力,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表明文明、文化特征和样式,既要形象化,更要深刻性,否则,流于表面、拘于形式,就难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核心专长。这种深刻性往往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表达,通过企业的行为系统来反映。例如员工对客户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功能性的、或技巧性的服务上,而应提升到具有中华民族道德水准的道德性服务上来。同时,可以看到,能较好地体现企业文化的载体是“品牌”,人们通过以品牌为标志的服务,就能真实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在魅力,做大做强相应品牌,并树立起强势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5

摘 要 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深化阶段,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更好发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先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详细辨析,最后就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借助此次理论研究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经济市场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全面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占据市场发展优势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才能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缺乏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就很难在市场中进一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紧密关系,尤其是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创新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功能展现

企业文化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和时代的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环境有著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有社会文化的影子。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经营当中所形成的,其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不只是管理的方法,也是管理方法的理念。企业文化作为指导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其中有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结构是多层次构成的,在物质层次上就是物质文化,是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以及各种物质设施所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以物质形态为主的表层企业文化。而在企业的文化制度结构层次上就是制度文化,其中就包含着领导体制以及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几个重要的层面。企业文化结构当中的行为层面就是行为文化,是员工生产经营以及学习娱乐当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再有就是精神文化,其在企业文化当中处在核心位置,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也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文化的功能是多样的,其中的导向功能是比较突出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员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趋近,在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引领下,企业的员工就会不断的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对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功能还体现在凝聚方便,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使得员工有饱满的工作激情,促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企业文化核心是确立的共同价值观,给员工带来了荣誉感以及成就感使其精神上能获得满足。企业文化自身也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其在群体性以及人文性和经济性等层面都比较鲜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体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中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动态平衡,这就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要素,也就是文化力和管理力以及技术力,在这些要素的结合下,就有着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的优势产品或者是服务,能够对顾客的核心价值有很大贡献,核心竞争力能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形成无形的资产价值,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就是要为市场所认可,核心竞争力要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的利益,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替代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性的特征方面主要能实现用户看重的核心价值,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也比较突出,可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满足实际客户需求,并且对潜在的需求满足也有着积极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如在动态性的特征上就和产业动态以及管理模式等变量高度有着紧密联系。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企业创新和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而企业文化尤为关键,其对企业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有着决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也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其充当着企业潜意识和大脑的作用,也是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的来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从外重塑形象,从内强化素质,对提高顾客在企业当中的认可度有着积极作用,只有创新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要素,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元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生产力成果以及进步程度,创新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重要指南针,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者企业员工贯彻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灵魂,是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有了强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力量。

三、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的企业发展环境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措施的科学应用,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措施:

(一)注重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

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企业发展要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观念,将竞争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等都和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结合,形成内部的事物标准。确立诚信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倡导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以及企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将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并能形成有效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注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发挥和企业的个性挖掘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所?的行业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企业文化也各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良好发展提高竞争力,就要注重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这就要对行业的特点充分全面的考虑,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然后确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建设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被员工以及社会所接受。这就需要重视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精神的建立,将爱岗敬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相互尊重的精神得以体现。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

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发挥,这就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企业要能不断的进行革新文化理论,通过创新理论意识对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解决。要注重观念层面的创新以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建立不满足的机制等。技术的创新作为实现产业化的基础,就要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新的技术开发有着延展性,对企业的实力增强能发挥积极作用。要通过不满足的制度建立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全面性企业文化的完善建立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促进作用,而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全面性体现,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对企业的文化核心加以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信念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理念,也是形成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企业文化的全面建立就要充分注重和市场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相结合,注重培育企业的独特性文化理念以及哲学思想等。也要注重制度化的建设,将产权制度以及组织管理机制结合实际进行明确,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组织管理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化的建设就要关注市场的变化,能及时性的发现问题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企业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企业文化集中的表现,这就需要在诚信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强化,对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员工的商誉意识进行强化,注重将义务和权利进行统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对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就能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化,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有着积极作用,这就要在企业员工间建立起互相负责和认可的契约,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团队的整体性。

(六)注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立提高竞争力

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就要注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道路进行拓宽。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的核心人才加强培育的力度。可通过创建员工培训机制对员工的各种技能进行加强培养,要及时的完善人才管理的机制,完善人才利用机制等。创建学习型的文化和学习型的组织,依靠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中,就要和企业的发展特征紧密结合,保障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就表现的更为突出,对此就要充分重视,保障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及时实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6

摘要: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软实力,完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应积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做一个浅层次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协调机制 软实力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对企业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不是企业的产品,而是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危机感进一步强化,其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企业也可以通过文化建设及时改进企业的发展策略,使其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基础,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笔无形的财富,应予以高度重视。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构建起具有其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积极增强其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体现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且被全体成员所认同并接受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既包括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制度规范、工作环境等。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道德规范、品牌打造、发展方向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提出来的。他们看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其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流通过程也进一步缩短。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仅仅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企业除了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市场策略,积极进行产品开发,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之外,还要逐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建立起独具企业特色的知识体系,积极协调企业的资本、知识以及技术的关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成员的共同信仰,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约束功能,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为企业的所有成员所共同遵守。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了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强化了其责任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既包括企业掌控全局、准确判断的能力,也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将企业的技术生产力、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有效整合起来,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将企业管理经营者和员工的个体价值结合起来,实现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不可复制性,它主要由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企业发展产统、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决定,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具有不可模仿性,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以企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前提,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以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始终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着企业的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追求个性化价值,塑造价值的过程。企业文化只有不断保持其个性,并结合企业优势资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不仅是凝聚全体成员力量,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极大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创新。另一方面还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规范着企业成员的一言一行。而这种约束力和推动力就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因之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海尔文化在海尔集团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海尔文化是在海尔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它既包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含了日本的吃苦精神以及美国的开放竞争意识。对海尔集团而言,海尔文化的价值在于抓住市场需求,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育和技术创新上发挥着关键性因素。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企业必须努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明确目标客户,发展关键技术,协调整合机制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文化。

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目标顾客占据首要地位。在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时,企业必须充分考虑目标顾客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客户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论中,“顾客”的概念有了新的延伸,顾客主要分为内部顾客(企业员工)和外部顾客(消费者)。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并考虑目标客户的需求,使得企业的内外客户都感到满意,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其中,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现代企业要做足“顾客”的文章,以顾客为中心,关心客户需求,尊重客户,积极协调与客户的关系。同时,企业还要重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激发其创造性。要想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必须秉承“顾客至上”的人本管理理念,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核心,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理念逐渐发展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念,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构建企业文化时,企业管理者要注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设计并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职工的积极性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个体需求与总体目标的和谐统一,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的关键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积极发挥关键技术优势,贯彻人本管理理念,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对企业而言,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发展壮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主品牌,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另外还要重视员工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与所承担工作量相适应。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协调整合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该在充分考虑其协调整合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企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将企业文化定位为一种经济文化,进行管理成本分析,积极推行“学习至上”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在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时,应逐步形成以一个或多个关键环节为功能导向,不断调整和协调各构成要素的有机整合机制。这种整合机制能够有效地集中企业的关键能力和有效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将一些落后的,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产生集成放大效应。企业只有在充分考虑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机整合以及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到准确把握。有效整合企业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成本领先”。结束语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企业的发展中,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稳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雇主品牌,海尔文化

中国企业历经30年的改革历程, 曾有无数的企业辉煌一时、昙花一现, 而也不乏有精英企业蒸蒸日上、基业长青。通过对历年“最佳雇主”企业的研究发现, “最佳雇主”企业的共同特征, 是它们拥有被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如何把雇主品牌导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是我们众多企业值得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一、雇主品牌、企业文化概述

1.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是由雇佣关系所提供的功能的、经济的和心理的利益集合。它以雇主为主体, 以雇员和潜在雇员为载体, 以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为基础, 是雇员和潜在雇员心目中满意的、优秀的、受推崇的雇主形象的综合反映, 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品牌之一。

2. 雇主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者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自身形象应该是雇主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综合, 只是产品品牌的针对对象是目标消费群, 雇主品牌的针对对象是企业的目标人才, 企业品牌针对的是消费者、雇员和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广泛受众。企业品牌是一个整体概念, 雇主品牌和产品品牌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3.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行为、经营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的总和, 但其最本质、最核心的概念是它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 同时也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二、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雇主品牌和企业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企业文化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1) 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和口号。我们的不少企业, 认为张贴几句体现着领导愿景的标语、口号就是企业文化, 事实上这些口号和标语, 只是企业文化的简单表现形式, 只有这些形式体现的价值观念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时, 才有可能成为文化。

(2) 文体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等同。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以为组织文艺晚会, 搞卡拉OK比赛, 就是找到了企业文化的真谛。事实上, 文体活动只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和行为, 这种形式只能体现出文化, 而不是文化本身。

(3) 企业文化制度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强制性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 于是把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规划也列到企业文化中来, 要求职工统一着装、统一发型, 这些表面上的文章到底能否形成企业文化, 要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制度的认可程度, 不能简单的把企业文化制度化。

(4) 以企业文化弥补管理水平的不足。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本身没有良好的长远规划, 更没有良好的良性机制, 疏于基础管理, 却一味强调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 企图通过所谓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去弥补管理水平的缺陷和不足, 也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误解。

2. 重产品和企业形象忽视企业文化对雇主品牌的正向作用

(1) 雇主品牌意识淡薄。我们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出于对产品、市场、销售和客户的关注, 更在意的往往是产品品牌、销售市场和高额利润, 所以在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投资力度上不遗余力, 但是在雇主品牌的形象和塑造上却认识不够, 甚至忽视企业文化对雇主品牌的作用和影响力。

(2) “以物为中心”、“以财为中心”而非“以人为本”。我们的企业往往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 而视雇员的众多利益于不顾, 拖欠雇员工资, 工作时数长, 工作环境差, 工资待遇低等种种劳资纠纷屡见不鲜。这种“以物为中心”、“以财为中心”的短期行为, 必使企业的长远利益受到损失。

三、基于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塑造的有效途径

海尔堪称我国民族企业的样板, 二十多年中, 凭借自己的卓著业绩和经营理念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企业, 认识了海尔文化。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是把无形的文化观念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 是把这种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广大员工的自觉意识里, 使员工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个人的自身价值和追求。

1. 企业文化的动态性是塑造雇主品牌的必然要求。

海尔走到今天, 靠得是日新月异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海尔的创新之路, 正是它的文化之路, 也是它的品牌之路。海尔创业初期, 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价值观, 即“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狠抓质量管理。随后又把单纯的抓产品质量延伸到包括服务质量在内的广义的质量观, 并在全国首家提出了星级服务的概念。而当其它众多企业也意识到应该重视服务并纷纷效仿海尔时, 海尔又有了新的提升:永远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 没有淡季的市场”的需求观念。所以, 企业文化的动态性是塑造雇主品牌的必然要求。

2. 观念改变要先行于制度建立。

海尔创业初期, 张瑞敏得知一位消费者反映:说工厂生产的冰箱有外观划痕的质量问题, 便当众把76台库存冰箱全部砸掉。阵阵巨响的大锤, 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 也警醒着一代又一代海尔人。“质量是生存之本”, 海尔不是把这句话作为制度首先写在墙上, 而是刻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这种“观念改变先行于制度建设”的文化观正是海尔卓越雇主品牌的特色。

3. 提升雇主品牌增强企业软实力。

如同一个企业的产品品牌能够使顾客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一样, 一个企业的雇主品牌将成为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企业主体的雇主, 是雇主品牌的重要缔造者。卓越的雇主, 必须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良好的员工口碑, 把雇主品牌深植于企业文化建设中, 并发挥企业文化和雇主品牌的代言人的作用, 才能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和雇主品牌的正向推动作用, 所以雇主品牌的软实力必将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新工具。

参考文献

[1]孟跃《.第三种品牌:雇主品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1[1]孟跃《.第三种品牌:雇主品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1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人本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发展,当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过去赤裸裸的价格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塑造和积淀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近年来,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管理,一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问题接连不断被媒体曝光,不但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利益,而且危害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和员工间关系没有紧密的企业文化联系,员工职业素养缺乏,企业认同感低,企业与员工间问题频发。对企业文化理解的不够深入和重视程度的不足是企业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以及对企业质量和人本管理的影响,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赢得市场竞争力关系重大。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

质量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系列有关整个质量管理的宗旨、理念以及价值观的综合。企业的质量文化决定这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质量文化是质量意识、质量行为、质量价值和质量形象的总和。企业质量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l)凝聚作用。质量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员工产生影响,让员工形成对于质量的目标、观念、以及规范的认同和使命感,在质量文化的凝聚下,企业员工形成对于企业质量的“共同命运体”,进而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对企业来说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资源,且这种凝聚作用具有持续性,不会因为管理层的变更或是员工的流动而减弱;

(2)约束作用。质量文化下形成的认同感,会约束员工对于违反企业标准的质量行为和意识产生排斥,从而约束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在生产中严格遵守企业的质量标准。约束作用一旦形成,会对企业的全部产品线产生影响,从而保证企业所有产品都具有较高品质;

(3)辐射功能。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仅为社会提供产品及服务,更通过自己的产品向社会传递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形成后,会辐射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本管理的影响

人本文化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物质创造、制度制订还是企业的其他行为,都以人为载体而形成的企业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力争使每个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完善的入职前和在职培训,提升员工技能。职业培训应当包括三项:第一,企业员工到高等学校在职进修;第二,通过企业的内部培训途径进行学习;第三,由国家的专职机构组织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2)企业丰富而专业的职业培训使得员工不仅拥有精良的技术,更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参与企业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留住企业人才,企业应该十分重视提高员工参与度,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这样才有助于把从事产品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做到极致。

(3)企业的人本文化也体现在与客户的诚信合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企业应该追求长期的与客户的双赢关系,坚持长期为所在细分市场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高质量服务体现在每个员工的工作当中,一些外资企业的销售人员都要求熟练掌握英语,这一要求甚至比管理人员还要高,以避免他们面向国外客户进行售后服务时存在语言障碍。

二、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化建设中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本应列为战略层面的质量文化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我国员工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文化得不到关注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虽然深知质量建设的必要性,但是却在短期与经济利益相悖,殊不知质量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好处。这种观念致使企业吝啬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相关资源,导致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2)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未贯彻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发达的科技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体系,也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导致我国企业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要求,对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会形成一定阻力。

2.文化建设中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培训教育落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工作脱节现象严重,同时,在职培训不够完善,尤其是家族企业,不愿意支付员工相关培训费用,一方面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另一方面加重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2)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方面的不足。中国的跳槽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人本文化的缺失,我国企业的员工有强烈的工作动机,但是却缺乏满意以及忠诚感。表现之一是企业在公司中晋升的总是少数,使得大多数人感觉自身怀才不遇。此外,还表现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同事之间在涉及公务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信任,整体协作性不强。久而久之,员工的忠诚度逐步降低,甚至为了个人或是部门的小利益而不顾企业整体利益。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在对客户的诚信合作和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方面,我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花费了高昂的营销费用在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上,但是依然没有换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合作过程中重利益,轻诚信,导致了大量的客户流失。我国企业的客户服务团队素质不够高,无论是从服务态度、服务的专业性来说,与国际先进企业相差甚远。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企业决策层应改变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的问题

公司决策层和领导层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成为企业质量文化的第一倡议者和推动者,以身作则,同时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员工提供相关的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目标管理培训,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质量文化的重要性和其具体内涵。通过独特的质量文化建设战略塑造企业质量文化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2.我国企业应当逐步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培育质量文化,必须使之在实践中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目标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中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同时要根据市场情况,主动运用PDCA循环,达到世界质量目标。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将质量文化建设和员工工资分配、晋级、技术职称评定相关联,以此规范员工行为,将质量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起完善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

我国企业应当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企业应当与高校联合,为大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实践,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前培养人才。同时,在员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以使员工迅速适应新的岗位。

4.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在管理模式、激励机制以及沟通保障方面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从管理模式来讲,企业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如,成立企业的员工公决模式,成立员工委员会,对于员工的劳动纪律、雇佣解聘、休假等问题与资本共享决定权;从激励机制来看,企业应当建立动态的薪酬管理体系,真正留住企业的人才,我国企业也可以考虑适当的提高员工参股,如员工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定量的公司股票等;在沟通保障方面,赋予员工一定的个人参与权,如一定的咨询讨论权,提高员工参与度,当员工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渠道让员工行使申诉权。

5.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价己经不是人们选择商品的第一考虑。人们对于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应当对客户树立诚信合作的意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不仅是高层合作,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在与客户的沟通中都应当诚信,将高昂的营销支出投入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素质上,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林静.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战略探讨[J].现代商业,2016(4).

[2]郭韵涵.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J].中国商论,2016(1).

[3]周俊.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求知导刊,2016(1).

上一篇:对外承包工程税收下一篇:儿科护士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