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

2024-10-26

四肢创伤(精选7篇)

四肢创伤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日益频繁化, 高能量的暴力造成的损伤增多。骨折发生2处及以上者谓多发性骨折, 造成多发性骨折时常需较强大的暴力, 具有创伤范围广, 失血量多, 器官生理功能紊乱严重的特点, 故多发性骨折患者除有骨折的局部症状外, 尚有明显的全身反应, 常见的为大量失血而致血容量骤然减少的失血性体克, 以及因严重创伤刺激和神经精神因素影响而致的创伤性体克, 均严重地威胁病人生命, 因此正确评估和治疗是挽救病人的生命的关键。本科自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60例多发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四肢多发性骨折60例, 男42例, 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81岁, 平均40.2岁。致伤因素有:车祸43例, 压砸伤10例, 坠落伤6例, 机器绞轧伤1例。骨折部位:2处骨折37例, 3处骨折15例, 4处骨折8例。本组按休克指数 (脉搏/收缩压) 进行分类, 轻度:指数为1.0~1.5, 共20例;中度:指数为1.5~2.0共33例;重度:指数为>2.0, 共7例, 所有病人均是经急诊转入我科。

1.2 治疗方法

1.2.1 休克复苏

60例病人入院后首先给予抗休克治疗, 均开通静脉通道, 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1], 即仅仅保持适量液体维持机体基本需要以平衡盐液为首选, 且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及血浆治疗。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容量复苏。同时给予临床监测, 包括:动脉血压、脉搏和心率、中心静脉压 (CVP) 和 (或) 肺动脉楔压 (PAWP) 、心排出量、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尿量及其比重、动脉血乳酸含量、精神状态、血浆电解质浓度。实验室检查还应包括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清电解质及尿/血肌酐、尿/血钠、血清胆红质、转氨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2], 从而准确判断复苏终点。

1.2.2 手术方法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夹板外固定14例, 32处部位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钢板或钢针内固定46例119处部位骨折。

2 结果

本组死亡2例, 均死于失血性休克, ISS评分≥61分者5例, 死亡1例 (20%) ;46~60分者12例, 死亡1例 (8.3%) ;45分以下无死亡病例。3d内手术者41例, 其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例, 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3%;3d后手术14例, 其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 褥疮1例, ARDS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1.5%。伤后3d内及3d后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9.4d和30.2d。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者占92.3%;达到功能复位者占7.7%。

3 讨论

3.1 骨折的处理

多发性骨折的救治越来越受到骨科界的重视, 其关键在于生命存在着危险, 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多发性骨折早期危及生命的主要是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等[3]。

3.2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治疗

传统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为正压复苏, 即患者应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大量补液, 充分恢复患者的有效血容量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组织的血液灌流和氧供。然而, 经典的复苏方法源于Wiggers控制性出血模型, 而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如进行大容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会导致持续出血、血液稀释和体温下降, 进而造成氧输送不足、凝血功能障碍和体温降低, 导致失血量的增加。Lucast等根据严重创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经过, 将严重创伤休克病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活动性出血期, 第二阶段为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 第三阶段为血管再充盈期, 根据各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复苏原则与方案。对活动性出血期, 使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 比例为2.5∶1,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分别控制在100g/L和0.30。对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 治疗原则是在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下, 维持机体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尿量控制在20~40m L/h。此期可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这时不主张大量使用利尿剂, 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对血管再充盈期, 治疗原则是减慢输液速度, 减少输液量, 同时在心肺功能监护下可使用利尿剂。

3.3 复苏终点判断标准

以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恢复正常以及四肢转暖作为休克复苏的标准, 同时采用2004年提出的休克复苏的金标准, 即复苏目标为:中心静脉压8~1 2 c m H2O;平均动脉压>60m m Hg;尿量>25m L/h,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但从休克的病理生理角度来看, 即使生命体征正常, 但仍然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 故不能忽视隐性代偿性休克的存在。判断休克复苏的标准应以血流动力学稳定为基础。目前有学者提出能够准确反映内脏灌注状况的胃肠黏膜内p H值 (PHi) , 提高到7.32以上是彻底复苏的可靠标志。亦有研究者报道:血乳酸是判断休克的客观指标, 当血乳酸>2mmol/L时, 反映患者仍然有低灌注和隐性代偿性休克存在。

总之, 对于多发性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应遵循“先救命后手术”的救治原则, 准确判断患者的伤情, 及早进行正确的复苏及手术治疗, 对患者的恢复、预后、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60例多发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按伤情严重度评分 (ISS) 平均ISS为50;死亡2例。结论 早期合理抗休克治疗及早期复位固定是治疗多发性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四肢骨折,创伤性休克,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努力提高我国创伤急诊救治水平[J].中华创伤杂志, 1997, 13 (4) :8~9.

[2]何三光.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3:70~71.

[3]苟三怀, 殴阳跃平, 谭军, 等.多发伤伴四肢长管状骨多发骨折的急救与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 13 (6) :394~395.

四肢创伤 篇2

关键词:骨折,多处,休克,ISS,疗效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 因车祸造成的四肢骨折增多。骨折指骨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中断, 常由强大外力引起, 损伤范围大, 出血量大。骨折的全是表现为:休克和发热;四肢骨折特别是骨盆、股骨骨折, 最容易引起休克, 常常是严重骨折患者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1]。及时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四肢骨折患者对抢救患者生命尤为关键。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 男性36例, 女性32例;年龄18~68岁, 平均36.2岁。骨折分布情况:骨折2处36例, 骨折3处, 30例, 骨折4处及以上2例。骨折原因:车祸45例, 压砸、坠落伤15例, 绞轧伤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休克治疗

对所有休克患者予维持生命体征、保持主要器官的灌注和改善细胞灌注,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祛除病因。 (1) 入院后保持仰卧头低位, 吸氧、行生命体症监护, 留置尿管; (2) 补充血容量、体液复苏; (3) 改善低氧血症; (4) 纠正酸中毒; (5) 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6) 激素冲击治疗; (7) 防止MODS; (8) 保护心肌等器官功能。

1.2.2 骨折治疗

(1) 手法复位; (2) 外固定:石膏绷带、小夹板、外展支架、持续牵引; (3) 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 螺钉、钢板内固定。

1.3 疗效观察

1.3.1 休克症状缓解

患者尿量>30mL/h、肢端体温回升、脉搏由微弱、快速变为正常、血压无下降趋势或稍有上升。休克症状恶化:患者尿量少或无尿、肢端冷、脉搏微弱、快速、血压不升。

1.3.2 骨折症状缓解

骨折处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 肢体功能无明显受限;骨折症状恶化:骨折无愈合或延迟愈合, 肢体功能差, 伴骨折并发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 通过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液复苏情况

68例均予入院后及时补液, 详见表1。经积极治疗后, 存活组及死亡组ISS评分、输液量、输血液制品量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入院3d行手术治疗42例, 术后并发症3例 (7.14%) ;伤口感染2例, 下肢静脉血栓1例;入院3d后手术26例, 术后并发症3例 (11.54%) :切口感染1例, 褥疮1例、肺部感染1例。

注:ISS评分:t=3.11, P<0.05;输液量t=2.17, P<0.05;输血制品量:t=2.42, P<0.05

2.3 入院3d行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日21.3d, 入院3d后手术治疗者平均住院32.2d。

2.4 68例四肢骨折患者经治疗后, 骨折解剖复位89.4%;功能复位10.6%;无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

3 讨论

快速、早期、足量输液, 及时液体复苏, 补足有效血容量, 保证器官血液灌流及氧供时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传统治疗方法[2]。最近研究提出了对传统方法的改观, 机体在未彻底止血前输注大量液体复苏使凝血因子稀释, 已经形成的血凝块较易脱落, 凝血机制进一步受损, 失血量增加, 血液浓度下降加重细胞缺氧及酸中毒[3]。而休克早期限制性体液输注一方面维持血容量, 另一方面保持体内微环境相对稳定, 生理条件处于平衡位置, 减少细胞应激状态的多重刺激量。本组68例患者中, 死亡组患者输液量及输血制品量均大于存活组, 加大输液量与存活率不成正相关。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予限制性液体输注, 在未予手术止血前, 输注中、少量液体维持机体生理需求, 彻底止血后可大量体液复苏。

据报道,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可输高渗液 (7.5%NaCl) , 因高渗液可吸取组织间隙及细胞所含水分进入循环系统, 达到自身扩容量的效果。静滴7.5%NaCl 250mL与2000mL等渗溶液临床效果相同。高渗液治疗时应积极预防高钠血症。等容量60%右旋糖酐70和7.5%NaCl匹配扩容, 4mL/kg输入量可使血浆容量增加12mL/kg, 可明显提高组织灌流。治疗时需对低钾血症、凝血功能提高警惕, 控制每次输入量2mL/kg, 半小时可重复1次, 注意总量需<12m/kg。

适时行手术时机是抢救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手术治疗是抗休克的重要组分。休克患者体内机能紊乱, 对手术耐受力低, 据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挽救患者生命、控制连续性出血是急诊手术的目的, 受损组织修复是其次[4]。在手术所造成的失血量小于手术本身造成的失血量, 循环系统相对稳定BP≥80/50 mmHg, 可立即行手术治疗, 达到减少出血效果, 如患者生命体征好可行损伤部位的修复。本组中入院3d内手术者较3d后手术患者住院天数平均减少10.9d,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早期限制性体液复苏、及时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张寰波.60例创伤性休克早期诊治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 2011, 17 (1) :66-67.

[2]吴耀建.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2) :135-136.

[3]Celebi L.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in patients with avase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e, 2006, 40 (1) :181-186.

四肢创伤 篇3

关键词:负压封闭式引流术,四肢创伤,临床疗效

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大面积损伤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换药和包扎治疗, 并且每天都需要对创面和坏死组织进行清洗, 因此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会显著增加[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 越来越被广泛运用[2]。此方法主要指采用内含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辅料填充或覆盖皮肤受损的创面, 然后再使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创口, 最终接通负压引流管, 通过负压进行引流来促进创面愈合[3]。为研究分析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在该次研究中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86例, 对比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8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3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3例;年龄15~63岁, 平均年龄为 (42.1±5.4) 岁;致伤部位:26例上肢创伤, 17例下肢创伤;致伤原因:13例交通事故致伤、10例重物砸伤、9例高空坠落致伤、8例机器绞伤、3例其他原因致伤。观察组男22例, 女21例;年龄16~66岁, 平均年龄为 (42.9±5.2) 岁;致伤部位:24例上肢创伤, 19例下肢创伤;致伤原因:14例交通事故致伤、12例重物砸伤、8例高空坠落致伤、7例机器绞伤、2例其他原因致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 首先应彻底清除患者新鲜皮肤软组织创伤的创伤面异物以及失活组织, 修复肌腱、神经、血管与骨骼。若患者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或者其深部组织感染, 且坏死创面在其存在深部具有空隙, 应立即进行彻底清创处理;若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 首先需进行内固定或者外固定, 再切开引流创面, 敞开伤口进行包扎。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全身治疗。采用VSD引流术对四肢创伤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具有危机生命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并且对感染创面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创面清理。对患者创面失活组织需要进行彻底清除, 并且修复受损血管、肌腱、神经以及骨骼。对慢性溃疡创面需要首先进行创面扩创处理, 最后彻底清除创面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物。对部分位置比较浅的创面在清创后可以直接进行游离植皮, 再将皮片进行筛状打孔后直接植于创面并缝合。 (3) 引流负压装置安装。在清创后将VSD中护创材料修剪为略大于创面的形状覆盖创面。创面周边皮肤需要使用75%酒精进行脱脂, 在吸引时采用专用半透明生物膜对填充创面的材料进行封闭, 之后检查是否有漏气。 (4) 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和全身治疗, 并且采用引流管经负压24 h, 进行间断或持续吸引, 保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度和生物半透膜的封闭完好性。使用生理盐水对封闭管进行冲洗, 2次/d, 连续冲洗7~10 d。如果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的组织仍然比较多, 就需要再次对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的清洗, 并且继续使用VSD吸引, 引流指导创面新鲜为止, 最后选择直接缝合、转移皮瓣或游离植皮方法进行修复。

1.3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植皮所需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等情况, 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植皮所需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植皮所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33%,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分别为97.67%、95.35%,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四肢创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深部肌腱损伤和骨质外露现象, 因此使得污染挫伤较为严重, 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4]。通常对于四肢创伤患者需要反复的进行清创换药, 并且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从而保持伤口的湿润, 在患者创面清洁后再次进行修复, 但是这种传统治疗方法使得患者病程时间较长, 创口恢复的时间比较缓慢[5]。不仅如此, 患者在进行多次换药和清除创面时都会有很大的痛苦, 凡士林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侵润伤口创面, 但是会导致炎性和脓性分泌物的引流阻塞, 并且深部组织在长时间暴露会发生坏死现象, 这些都是阻碍随后的创口护理和恢复[6]。在该次结果中可见, 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仅为72.09% (31/43) , 而植皮成活率仅为74.42% (32/43) , 而感染率为18.60% (8/43) 。

VSD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首创的外科治疗技术, 其相比于传统常规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 对患者采用高负压、全方位的引流能够使得创面脓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零聚集”, 并且能够显著减少创伤积液, 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7]。该次研究可以发现, 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 其创面愈合率为97.67% (42/43) , 植皮成活率为95.35% (41/43) , 而感染率为2.33% (1/43) ,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创面愈合率。 (2) 在引流过程中创面被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和半透明膜封闭会让创面与深处组织隔绝, 因而减少细菌繁殖。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感染率仅为2.33% (1/43) ,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能够显著减少感染率。 (3) 高负压可有效清除创面组织水肿, 加快局部血流, 进而促进创面微循环。在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植皮所需时间分别为 (7.2±1.3) d, 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VSD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治疗中可显著减少患者医疗负担, 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与邓凯等人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8]。

综上所述, 采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清除创面, 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 促进创面愈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感染发生率,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磊, 王成新, 孙卫红.VSD持续负压引流术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 2014, 44 (1) :78-79.

[2]范相成, 邵向明, 许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片游离回植治疗大面积皮肤脱套伤[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 (11) :1559-1560.

[3]童伟林, 唐芙蓉, 项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29) :62-64, 67.

[4]刘润霞.VSD负压引流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 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34) :137-138.

[5]周平辉, 张宝玉, 张敬堂,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 (2) :164-166.

[6]裴辉, 刘永福, 罗志毅, 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四肢Ⅱ类手术创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 (16) :4726-4730.

[7]Meiguang Zhang, Zhiqing Li, Jiahan, Wang, et al.Effects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irrigation of oxygen loaded fluid on chronic wounds in diabetic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2014, 30 (2) :116-123.

四肢创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 男14例, 女6例, 年龄16~75岁, 平均 (40.2±2.3) 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7例, 交通意外伤9例, 其它4例。均为开放性粉碎骨折类型, 软组织合并有感染、坏死、缺失。其中颈腓骨骨折12例, 股骨骨折2例, 尺桡骨骨折4例, 肱骨骨折2例。创伤距手术时间平均为 (16.2±0.7) h。

1.2 方法

先行组织修复及安装外支架操作, 对异物及坏死组织行彻底清创处理, 将死腔敞开, 给予两枚骨牵引针于每个主要骨折块上拧入, 并分别夹一根准备好的连接杆。前两杆有用第3杆连接, 对骨折以连接杆作手柄实施复位操作。将夹钳上的螺母在C臂透视下复位良好后拧紧, 对神经、血管、肌腱进行修复。行创口引流及闭合, 依据创面/腔面积大小对敷料进行剪裁, 用血管钳或专用引针在敷料内钻孔, 将引流管的多孔段引入, 把带有引流管的敷料在创面/腔内置入, 避免有死腔残留, 间断缝合边缘并固定。从创口引出引流管。将创面/腔用生物半透膜粘贴封闭, 除将整个创面覆盖外, 还包括边缘外3~4 cm。将负压调置60~80 kPa, 以敷料明显瘪陷或收缩变硬为液体自薄膜下被引流出的标志。若有较多的坏死组织, 引流管呈黏稠状, 需给予一根静脉输液管置入, 采用糜蛋白酶5000~8000 U加入0.9%NaCl溶液250 ml中每日间断滴注冲洗, 负压在滴注过程中可暂停, 引流液变清亮后, 冲洗管在VSD停止或更换时取出。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 以关节伸屈为主,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行感染预防。

2 结果

创面清洁19例, 肉芽组织呈良好的新鲜生长状态, 无坏死组织、异常分泌物、无水肿, 血供丰富, 均经处理后愈合;1例重新填入敷料, 等封闭负压持续引流。所有骨折行4周的随访观察, 外支架无断裂、移位、松动等异常情况发生。

3 讨论

在开放性骨折临床处理过程中, 彻底清创为关键性步骤, 使开放污染的伤口向接近无菌的创面转变, 为创口迅速闭合创伤条件, 避免感染发生, 将骨折从开放性向闭合性转化, 对组织修复和骨折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有较差的局部软组织条件, 固定手术在早期不适合采用, 若给予外支架单纯应用治疗, 需反复的长时间换药, 除精力增大外, 还使感染的风险性增加。若采取封闭负压引流单独应用, 给护理及换药均带来一定难度, 封闭负压引流与外支架联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 作用可相互补充, 对创面愈合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外支架与生物学原理符合, 具有一定的弹性固定作用及压力作用, 在骨折早期实施加压固定操作, 使骨折断面间的摩擦力增强, 利于骨折愈合。骨折中后期采用支架动力, 对骨痂再造、形成加以刺激, 使骨折愈合加速[3]。术后可不需其它外固定装置进行保护, 疼痛在第2日减轻时可行伤肢功能锻炼,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骨折端新生骨组织生长起到激发作用[4]。封闭负压引流有效促进了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 使创面血流量提高, 对细胞增殖生长和肉芽组织的修复起到了加速作用, 使白细胞吞噬功能及活性迅速增强, 细菌数量减少, 对伤口愈合起到了促进作用, 并使淋巴细胞在伤口的浸润减轻, 对修复期收缩性纤维合成和增生期胶原合成起到了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 四肢严重创伤中外支架方法联合封闭负压引流, 可迅速使骨折稳定, 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使二期创面修复时间缩短,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骨折愈合, 为早期治疗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坏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显著增进了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外支架与封闭负压引流联用在四肢严重创伤中早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四肢严重创伤患者20例, 采用外支架与封闭负压引流联用的方式治疗, 就早期临床效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清洁19例, 肉芽组织呈良好的新鲜生长状态, 无坏死组织、异常分泌物、无水肿, 血供丰富, 均经处理后愈合;1例重新填入敷料, 等封闭负压持续引流。所有骨折行4周的随访观察, 外支架无断裂、移位、松动等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四肢严重创伤中外支架方法联合封闭负压引流, 可迅速使骨折稳定, 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使二期创面修复时间缩短,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骨折愈合, 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四肢严重创伤,外支架,封闭负压引流,早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德厚, 雷廷文, 田松, 等.胫腓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中原医刊, 2006, 33 (7) :35-36.

[2]Perser A, Weil Y A, Brocke L, et al.A prospective, randornised study comparing the percul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and the compression hip screw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 Br, 2007, 89 (9) :1210-1217.

[3]杨顺云, 黎云冲.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6, 5 (11) :1252.

[4]肖军华, 谢惠缄, 郭汉民, 等.外固定架结合拉立螺钉治疗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36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24) :2815.

四肢创伤 篇5

关键词:创伤骨科,外固定架,比较,骨科

创伤骨科中, 由于外固定架操作简单, 治疗过程中创伤小, 骨折愈合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而比较广泛的应用于临床[1,2]。对未发生致命性骨骼创伤的病患, 外固定架可快速、简便、高效地固定创伤部位, 为重症患者择期手术治疗赢得时间[3]。内固定使用金属螺钉、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将断骨连接[4], 容易引发感染及二次伤害。所以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 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及术后生活质量。该研究就2010年3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创伤骨科治疗的患者180例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的病患进行分析, 比较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架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 其中男97例, 女83例, 年龄25~56岁, 平均 (34.12±12.86) 岁。致伤原因:工作机械伤30例, 高处跌落伤48例, 交通伤89例, 其他意外损伤13例。骨折类型:上肢骨折78例, 其中前臂骨折43例, 肱骨骨折35例;下肢骨折102例, 其中胫腓骨骨折65例, 股骨干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12例, 闭合性的骨折168例。其中9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 为观察组, 90例采用内固定架治疗, 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院180例患者均先行止血清创、生化指标观察等基础处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和步骤按照常规手术方法进行。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并合并外固定架治疗, 外固定治疗采用在损伤部位外部的一种固定方式[5]。具体手术步骤:患者取仰卧位, 术前行前骨折部位牵引, 同时行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X线透视下分别于骨折部位的近端、远端穿入2枚外固定螺钉在垂直骨的纵轴, 复位满意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 安装外固定架, 并调整加压杆到合适压力, 并处理开放性伤口的清创与缝合, 定期通过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外固定患者在术前应当由经验丰富的创伤骨科医生充分、细致、全面的评估患者的伤情。手术后, 将2组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 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平衡、酸碱平衡。待一般临床情况稳定后.可逐渐行康复治疗和骨骼修复工作。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骨性愈合标准与Johner-wruth评分标准, 疗效划为四个等级:优:骨折达解剖对位, 骨折部位完全愈合, 无畸形症状, 无感染, 愈合时间≤8周, 骨性愈合≤3个月, 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良:骨折达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 骨折部位基本愈合, 无畸形症状;皮肤轻度感染, 愈合时间≤12周, 骨性愈合时间≤6个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活动差10°~30°。中:骨折达近解剖对位, 肢体短缩<1 cm, 无畸形, 骨折部位延迟愈合;皮肤轻度感染, 愈合时间≤6个月, 骨性愈合时间≤9个月, 膝和踝关节部分功能受限, 活动差30°~60°。差:骨折达功能对位, 肢体短缩<2cm, 成角及旋转畸形≥10。功能严重受限, 皮肤重度感染, 骨折愈合时间>9个月, 影响正常生活。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愈合时间的比较

两组结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 (22.42±4.64) min、术中出血量 (278.31±28.61) m L、切口长度 (1.52±0.63) cm及愈合时间 (21.52±4.72) 周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结果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优良率 (90.00%) 高于对照组 (65.5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2.2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骨科创伤中, 良好的固定方式是不损伤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 保证损伤部位正常血运, 不影响术后愈合, 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 创伤部位能保持相对固定, 不妨碍肢体运动并有助于早期的康复运动, 对移位有一定校正作用[5]。而近年来, 外固定技术不断成熟, 在创伤骨科临床中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6]。采用外固定架为使用骨圆针或者螺纹针穿入骨干, 在创伤外部使用外用固定器固定[7], 具有一定的校正能力, 防止移位, 用其治疗四肢骨折, 可有效固定, 快速有效的止血,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 为患者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使用外同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时, 其灵活调节高度可调性, 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操作简单, 为术后换药及护理提供了便利。

内固定为直接植入异物固定, 容易发生感染, 术中安置内固定时, 需剥离软组织, 形成二次创伤, 同时影响血运产生, 延长了手术时间, 使术中出血量增加, 从而影响术后痊愈。但内部固定能较好地保证骨骼复位, 在防止骨骼移位及旋转等方面更有效, 也利于早期的康复锻炼。

在该组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后,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可见, 采用外固定架疗效确切。而观察组总优良率 (90.00%) 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65.56%) , 证实了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中的优势, 与宣科[6]与段俊彦[8]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 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 具有快速、简易、稳定、优良率高的特点, 可降低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等优点。可用作为急救治疗的临时固定也可为最终治疗手段,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勇齐.创伤骨科外固定架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6) :2352-2353.

[2]肖敏, 王润柱, 李红泉, 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17) :3171-3172.

[3]王鹏.浅析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30) :216.

[4]关旭.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4例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 :123-124.

[5]杜旺民, 郑木平, 王杰, 等.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16) :55-56.

[6]宣科.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 2012, 2 (1) :315.

[7]王斌, 王鹏飞, 杨焕友, 等.外固定架在膝及小腿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 (3) :229-234.

四肢创伤 篇6

关键词:创伤,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 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性价比高等特点, 是软组织创伤处理的一项革命性技术。采用VSD治疗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的患者, 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 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治疗效果, 为患者减轻了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我科2009年5月—2012年7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患者14例, 创面均愈合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患者, 男10例, 女4例;年龄18岁~68岁, 平均年龄43.2岁;软组织撕脱伤8例, 软组织感染6例。皮肤缺损面积5 cm×10 cm~18 cm×25 cm。

1.2 材料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中心负压吸引。

1.3 方法

(1) 对创面彻底清创。 (2) 清洁创周皮肤。 (3) 根据创面准备大小合适的VSD材料, 比照创面形状, 设计修剪VSD材料。 (4) 连接负压源。 (5) 采用“叠瓦法”逐层逐片粘贴, 保持封闭的完整性。 (6) 将患者送到病房后, 在-125 mm Hg~-450 mm Hg的负压条件下, 根据创面情况, 选择合适的负压值。 (7) 持续负压引流5 d~7 d拆除敷料, 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如果肉芽组织新鲜、创面缩小行自体游离植皮术;如果感染仍未控制, 再次清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

2 结果

本组13例创面引流5 d~7 d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创面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行自体游离植皮术后创面全部愈合;1例患者因创面重度感染, 经二次VSD治疗后, 感染得到控制, 后期治疗创面愈合。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缺乏相关知识, 常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 应加强有效的心理干预, 鼓励、安慰患者, 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面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要细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必要时举例说明治疗效果, 达到有效沟通。

3.2 术前准备

按照骨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 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 常规备皮, 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 备好负压引流装置。

4 术后护理

4.1 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实施的麻醉方法, 进行麻醉术后常规护理及观察。抬高患肢30°, 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患肢的肿胀。伤口如为侧面, 应用软枕垫圈垫起, 使创面处于悬空, 防止受压[1]。

4.2 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在VSD治疗期间, 将负压调节在-125 mm Hg~-450 mm Hg之间, 保持负压有效引流, 妥善固定引流管, 负压引流瓶的位置低于创面, 利于引流。观察VSD敷料是否塌陷, 有无漏气, 保持封闭的完整性。避免引流管过度牵拉, 防止扭曲、受压、脱离, 保持引流通畅;创面较大、感染较重、分泌物较多可用0.9%生理盐水10滴/min持续冲洗或1次/2 h间断冲洗, 防止引流管堵塞。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若引流量突然减少, 中心负压下降或失效时应及时检查原因, 发现堵塞、漏气及时处理[2]。如要清洗引流瓶, 首先用2把止血钳左右交叉夹住伤口引流管上端, 倾倒引流液后, 迅速连接好负压瓶并保持引流的密闭性, 最后将负压调节在正常范围内后方能松开止血钳[3]。

4.3 饮食护理

由于VSD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 易导致低蛋白血症,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易于消化的食物, 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健康。

4.4 疼痛护理

疼痛在大部分患者行VSD术后均会出现, 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疼痛的性质及患者对疼痛的忍受程度, 遵医嘱可给予止痛药、镇痛泵缓解患者疼痛, 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 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负压;待疼痛缓解后, 再逐渐调节加大负压, 直到负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为止[4]。

4.5 功能锻炼

VSD术后积极鼓励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以主动运动为主, 不引起伤口疼痛为宜。其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为进一步康复赢得时间。

4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治疗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的不二选择, VSD封闭的伤口阻断了外来细菌侵入, 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持续负压吸引及时清除坏死组织, 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VSD减少了换药次数, 减轻患者的痛苦, 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治疗效果, 为患者减轻了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VSD精密封闭和维持负压状态极为重要, 是治疗成败的关键[5], 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好围术期护理, 是负压封闭引流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杜秀玲, 陈秀花.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1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17 (8) :1269-1270.

[2]黄少华, 余世明, 吴兰英,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创伤及感染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16) :1555-1556.

[3]杨水宝.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5) :26-27.

[4]韩芳, 朱春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3) :43-44.

四肢创伤 篇7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疼痛护理小组,护理

急性疼痛是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症状, 在给病人带来巨大生理、心理影响的同时, 也阻碍了正常的治疗活动, 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损失。随着当前医学界对急性疼痛的关注, 医疗人员也逐渐从保守治疗转变为主动治疗[1,2]。然而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依然有待加强, 病人的痛苦依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我院通过对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建立疼痛护理小组、给予专业疼痛护理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骨科在职护理人员15名组成疼痛护理小组, 其中科室主任1名, 护理主任1名, 护士长1名, 护理小组2名, 护士10名。

1.2 方法

1.2.1 建立疼痛护理小组, 开展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小组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工作, 进行培训学习、病人教育、药物使用等活动。 (1) 培训学习。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后小组成员通过对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对病人的实际需求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疼痛小组成员针对病人的需求与自身给予的服务之间的矛盾, 找出以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对培训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商议。在规划过程中坚持以学习为主, 深化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技能水平[3]。培训学习活动具体来说, 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学习2个方面。第一, 在理论培训方面, 小组长带领组员对四肢创伤骨折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包括疼痛的特点、疼痛的性质, 当前疼痛管理的现状、管理活动中的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与疏漏、疼痛管理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 组员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急性疼痛护理技能与工具, 包括掌握疾病疼痛护理常用工具、对疼痛药物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有相当熟悉的了解, 对治疗急性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及其重要性有明确了解。在急性疼痛的专业护理过程中止痛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是护理的关键性因素, 要求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树立起科学看待学习止痛药物的意识, 耐心学习有关止痛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点[4]。 (2) 病人教育。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在对病人进行必要知识与技能教育活动时, 应当要坚持“一对二”的健康教育理念。首先, 急性疼痛护理小组要对病人进行基本的评估工作, 评估病人对于急性疼痛的认识程度、病人对于急性疼痛治疗与护理的需求程度、病人家属对急性疼痛相关基础性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等。其次, 护理小组在完成对病人初步评估的工作之后, 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疼痛知识宣讲与教育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必要的学习活动, 让病人了解疼痛的具体定义分类、急性疼痛的判断、常见的镇痛方法、疾病疼痛术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 在教育过程中护理小组人员一方面要确保病人能够尽量接触与接收到足够的急性疼痛相关知识宣传,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病人的具体接收程度与学习结果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一般选用向病人抽查相关知识点的方式, 对于一些病人极易忘记的知识点, 应当予以重点教学, 指导病人进行反复记忆, 直到基本掌握该知识点为止。 (3) 药物使用。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在成立后应当更加重视相关的止痛药物的管理和使用。一般来说, 护理小组应当按照急性疼痛的具体疼痛程度和等级进行药物分类管理, 具体可分为治疗轻度疼痛的选择性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中度疼痛的弱阿片类药物与治疗重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止痛药物分类管理工作完成后, 小组成员应掌握止痛药物的用法、用量, 并做好病人的疼痛评分活动。

1.2.2 效果评价

分析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接受急性疼痛专业护理前后的康复率和护理效果。

2 结果

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并开展相应活动后, 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 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显著提高, 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 护理效果显著。

3 讨论

尽管近年来医疗人员针对当前急性疼痛镇痛效果不佳的问题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 对待急性疼痛的态度也已经完成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然而急性疼痛给病人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仍然难以显著缓解, 这就需要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及时转变自身思路, 着力研究一条急性疼痛治疗与护理的新道路。急性疼痛护理小组是针对临床上的急性疼痛症状所成立的一种专业性护理组织, 通过汇集具体部门与单位的护理人员, 将其形成一个有机集体, 继而发挥个人所不具备的集体的力量。近年来, 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 急性疼痛护理小组的成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它还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升与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的增加的双赢局面。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行成立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并给予专业疼痛护理的办法, 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 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显著提高, 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 护理效果显著。一方面, 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进行及时的疼痛评分, 对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疼痛控制状况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这就有利于护理人员增加自身疼痛护理经验, 有效提高个人急性疼痛护理能力;另一方面, 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完善并实践“一对二”的疼痛教育方式, 帮助病人对自身的病情、对疼痛的认识程度、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均有了一个质的飞升[5,6]。研究结果还显示, 病人性别的不同、具体骨折部分的不同与病人术后的疼痛程度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 女性病人由于自身心理上的特点与负担, 比男性容易遭受更大的疼痛。同时, 在急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专业性疼痛护理小组的建立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病人术后疼痛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将骨科护理人员集中起来建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 一方面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个人综合素养, 一方面提高病人的医学常识和治疗依从性,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我国的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工作仍然处于刚刚发展的初始阶段, 疼痛护理小组制度的建立能够有力弥补疼痛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当前存在的诸多劣势和不足。护理人员是疼痛护理的关键性人物, 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意识和疼痛管理水平, 才能切实提升疼痛质量, 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 病人及其家属经由疼痛护理小组的相关教育活动后, 在病人的术后疼痛控制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说明病人及其家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治疗与护理活动的阻碍,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 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性疼痛的性质、治疗方法、治疗重要性等一系列知识有基本了解, 可以有效地缓解骨折病人在接受手术和护理前在心理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紧张、不安、焦虑、惶恐等消极情绪[7]。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耐心、信心地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坚持以心换心, 才能真正地让病人消除心中的疑惑和顾虑, 才能真正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8]。

综上所述, 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的护理过程中, 通过成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 给予病人急性疼痛专业化护理, 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组织, 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确保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儒君, 符琰, 段迎, 等.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12, 26 (1B) :116-117.

[2]汪晖, 徐蓉, 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全科护理, 2010, 5 (1A) :17-19.

[3]陆小英, 赵存凤, 张婷婷, 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4) :264-265.

[4]蒲莉, 佘军红.整体干预对急性疼痛治疗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11, 5 (10) :133-134.

[5]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体系的规范化建设[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2) :45-46.

[6]吴金京, 张景红.急性疼痛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1) :49-50.

[7]杨明巍.急性疼痛治疗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0) :133-134.

上一篇:区域监督下一篇:综合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