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关节结核

2024-10-07

四肢关节结核(精选4篇)

四肢关节结核 篇1

踝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ankle joint)较为少见,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0.1%~3.4%[1,2],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踝关节结核的X线及CT(computer tomography)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关节内软组织分辨率高,敏感性强,因此能早期发现关节内病变[4,5],国内外对于MRI在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踝关节结核的MRI特征,以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结核的诊断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2004-01—2008-12,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踝关节结核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3~73岁,平均32.35岁。病史2月~2 a,左踝关节结核9例,右踝关节结核10例。单纯滑膜结核4例,滑膜结核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共6例,全关节结核9例,其中2例合并有肺结核,1例合并距下关节结核。伴窦道形成1例。

1.2 磁共振成像技术

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0.18T(Artoscan C)四肢关节专用扫描系统,行矢状位:自旋回波(spin echo,SE),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和短Tau反转恢复(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扫描,冠状位梯度回波(GE)及横断位SE或多回波的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

2 结果

2.1 滑膜病变的磁共振表现

19例踝关节结核全部为弥漫型滑膜增生。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较为均一的中等偏低信号;在T2加权像表现为中高低混杂信号,并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条状、突起状结节或团块影,高信号的液体渗出信号可分布于混杂信号间,并可见液体信号积聚于结节状团块间;在矢状位及横断位可见增生的滑膜充填于踝关节前方及后方关节腔;在梯度回波序列中,滑膜混杂信号略高于质子密度加权像而低于T2加权图像(见图1)。在9例全关节结核中,滑膜信号的混杂程度均较早期单纯滑膜结核明显,并且都可见低信号的不规则结节或团块影。

2.2 骨质病变的磁共振表现

骨质异常表现为骨皮质中断,正常骨髓高信号为异常的骨髓水肿及骨质破坏信号所取代。在STIR中,骨质破坏在T1加权像表现为骨质中较均一的低信号阴影,在T2加权像表现为骨质内高中低的混杂信号。骨髓水肿在T1加权像表现为稍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近于骨髓信号的片状模糊影,在脂肪抑制图像尤为明显[6](见图2)。本组病例中9例踝关节结核为全关节结核,1例仅累及软骨下骨,8例可见明显的骨质虫蚀样破坏。

2.3 其他关节结构的磁共振表现

2.3.1 关节腔积液

在TSE上积液表现为高信号影。19例踝关节结核均可见关节腔积液,其中1例可见前踝大量积液,其余19例积液混杂于增生的滑膜组织中。

2.3.2 关节软骨、韧带病变

在TSE及GE梯度回波序列中,19例中3例软骨无明显破坏,出现关节软骨表面毛糙不平有4例,软骨局部缺损、变薄有3例,软骨全层缺失及大面积剥脱9例。术中证实,2例软骨无明显破坏,出现关节软骨表面毛糙不平有4例,软骨局部缺损、变薄有5例,软骨全层缺失及大面积剥脱9例。6例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显示不良,韧带周围滑膜组织大量增生。

2.3.3 踝周冷脓肿、窦道形成

有1例合并踝周冷脓肿及窦道形成,踝周冷脓肿在T1加权图像上表现为较为均一的低信号;在质子密度加权图像上表现为中低信号混杂图像;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中高低混杂信号,并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条状、突起状结节或团块影(见图3)。

3 讨论

3.1 早期滑膜结核病变

当踝关节结核发生时,关节内大量滑膜肥厚增生,并伴有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关节腔肿胀[7]。在本组19例踝关节结核中,有9例全关节结核,滑膜信号的混杂程度均较早期结核明显。19踝关节结核中,2例可见全关节明显大量积液而滑膜增生较轻,其余病例可见低信号增生滑膜中包裹积液[8]。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中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可分为炎性、纤维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其MRI信号也相应不同[9]。目前尚无关于踝关节结核病理与MRI表现的相关研究,因此推断MRI中滑膜的信号混杂程度及不规则结节或团块影的多少与滑膜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渗出期的滑膜增生MRI表现较均一,混杂程度较轻,不规则结节或团块影较少;而增殖期及干酪样变性期MRI表现混杂程度较重,不规则结节或团块影较多。

3.2 关节软骨破坏

在MRI图像中,软骨损伤最早期的变化是层次模糊消失和信号改变。病理研究认为滑膜结核多从软骨边缘侵蚀软骨最终致软骨全层剥脱,软骨下骨暴露,进而破坏骨质[10]。本组病例经手术证实,有17例踝关节结核合并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其中软骨深层损伤、大面积缺损及全层剥脱有9例,与上述观点相符合。

3.3 骨质异常

本组中9例为全踝关节结核,8例有典型的关节结核骨质伴有虫蚀样改变,均可见软骨大面积剥脱。踝关节结核多从滑膜结核进展而来,逐层侵蚀软骨、软骨下骨及骨质。

3.4 踝关节结核MRI特征对治疗方式的指导

MRI可以优良显示踝关节结核病变范围及破坏程度:对于早期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多表现为全关节积液,滑膜增生相对轻,韧带、软骨及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可给予关节腔注射抗结核药物[11];对于以滑膜弥漫增生、MRI信号混杂并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条状、突起状结节或团块影而骨质无明显破坏的病变,可行关节镜下或开放下关节镜病灶清除术;而对于骨质破坏严重、大量死骨形成甚至发生关节强直的病变,可行关节融合、成形等治疗;对于并发的踝周冷脓肿及窦道,可予以手术清除。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踝关节结核,左踝关节结核9例,右踝关节结核10例。全部病例行踝关节磁共振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结果:单纯滑膜结核4例,滑膜结核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共6例,全关节结核9例,伴窦道形成1例,合并距下关节结核1例。滑膜增生MRI在T1WI上呈较为均一中低信号表现,T2WI上呈中高低信号混杂表现。骨质的破坏以及骨髓水肿等改变在脂肪抑制序列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液及滑膜浸入,骨髓水肿可见骨髓内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的范围和程度,以及与周围软组织关系,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踝关节,结核,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刘淑坤,黄德坊.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86例分析)[J].四川医学,1993,14(3):146-147.

[2]Mandeep S,Dhillon M S,Onkar N.Tuberculosis of the foot and ankle[J].Clin Orthop Rel Res,2002,398(1):107-l13.

[3]Iagnocco A,Coari G,Buzzi G,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eripheral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compared with sonography and standard radiographs[J].Rheumatol-Int,2003,23(4):195-197.

[4]Bari V,Murad M.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knee[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3,13(7):408-411.

[5]马丽萍,初乃惠.结核病的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5):7-9.

[6]文亚名,陈伟.低场强磁共振梯度回波脂肪抑制在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20(6):514-516.

[7]郑素华.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核病的发病与流行[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5):6-7.

[8]林羽.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问题的解答[J].中国医刊,2007,42(1):70-72.

[9]Stoller D W,Martin C,Crues J V,et al.Menicous tears:pathologic correlation with MR imaging[J].Radiology,1987,163(3):731-735.

[10]Recht M P,Goodwin D W,Winalski C S,et al.MRI of articular carti-lage:revisiting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JR Am J Roentgenol,2005,185(4):899-914.

[11]朱莉贞.结核病的规范治疗[J].中国医刊,2007,42(11):68-71.

四肢关节结核 篇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已婚,职业服装裁剪,因反复多关节肿痛,间有发热16个月,于2010年11月18日以关节炎待查,收入该院风湿免疫科。患者自述2009年5月因发热、咳嗽、气逼后摄胸部X线片及CT,经检查发现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及左肺下野片状阴影,抗炎治疗后治愈,病因未明确。同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踝关节肿痛,右足底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能缓解,数天后出现发热,多发生在夜间,体温可达38℃,数小时后体温能自行降至正常。自服止痛药后关节疼痛缓解,但肿胀未能减轻。2009年11月右膝、左肩、右肘相继出现肿胀,活动时疼痛。2010年3月及2010年7月关节病变又有发展,左膝、左肘及右肩出现肿痛。入院前双腕及右手第4、5指肿痛明显,双踝、双膝、双肘及双肩均有肿痛。患者曾口服强的松、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白芍总苷等药物,虽能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患者父母健在,妻儿及兄妹均健康,自述无婚外性接触及性病史,无糖尿病、结核病、伤寒、乙肝及血吸虫病史。

入院后患者傍晚及夜间有低热,体温波动范围37.3~38℃,血压及呼吸正常。体检发现患者较消瘦,皮肤无病变,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无异常,头颈部、口腔、腹部、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双肩、双肘、双腕、双手、双膝、双踝、双足均有对称性轻至中等度肿胀,触痛程度不一,活动轻度受限。双踝、双足跟及右手症状较重,但患者能穿衣脱衣,独自跛行。化验检查:血及小便常规正常,血沉69 mm/h,血钠、钾、钙、氯、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葡萄糖、尿素、肌酐、尿酸、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胆碱酯酶、总二氧化碳、肌酸激酶均正常,乳酸脱氢酶:126 U/L,C反应蛋白:8.61 mg dL,免疫球蛋白A:228 mg/dL,免疫球蛋白G:1710 mg/dL;免疫球蛋白M:137 mg/dL,类风湿因子:<20 IU/mL;癌胚抗原:0.85μg L;甲胎蛋白:1.36μg/L,结核抗体阳性,尿本周氏蛋白阴性。

影像检查所见:

图1:(1)左锁骨远侧1/3部有一椭圆形囊性骨破坏区,其中有一片状密度较高边界毛糙之骨性阴影,估计为死骨,左肩峰有小囊状骨破坏区,左肩锁关节狭窄而模糊,该处软组织明显肿胀,右锁骨远端及右肩峰边界致密之小囊状骨破坏。(2)双肱骨小头、滑车,双尺骨鹰嘴、冠突、桡切迹及双桡骨头颈部见大小不一囊性骨破坏区,双尺桡关节间隙变窄,双肘关节软组织肿胀。

图0:双桡骨下端有囊性骨破坏区,骨关节面已有缺损,左侧骨破坏范围较大,双腕舟、月、头骨及左手第2、3掌骨,左拇指指骨,左手小指第中节指骨,右手第四指近节指骨,右手小指近、中节指骨均有小囊性骨质破坏。双腕舟月关节间隙消失,双腕头舟、头月、头钩关节间隙稍窄,双腕、双手软组织肿胀,右手小指软组织肿胀明显。

图3:双股骨内外髁、双胫骨内外髁、双腓骨头及双髌骨有囊性骨破坏区,膝关节间隙似稍窄,软组织肿胀明显。

图4:左胫腓骨中下段交界处有一囊性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带。双胫骨下端及双腓骨外踝有多数大小不一之囊性破坏区,双外踝有骨皮质缺损,双踝关节软组织肿胀,外踝尤为明显。

图5:双足距骨、舟骨、骰骨、楔骨、跖骨及左足拇指第1、2趾骨均有囊性骨破坏区,左足第1跖骨头旁籽骨亦见囊性骨破坏区。

图6:MRI检查提示双股骨下段、胫骨、腓骨、髌骨、跟骨、距骨见多发斑片状T1低、T2稍高信号,局部见T2更高信号,边界欠清晰,关节间隙稍变窄,关节腔内见T2高信号,干骺端周围软组织信号较混杂,认为上述诸骨有多发骨质破坏,诊断请结合临床。

上述多发囊性骨破坏区附近多有骨质疏松表现,但无骨膜反应,病变诸骨形态无特殊改变,病变关节未见脱位或半脱位。心肺、脊柱、颅骨、骨盆及双髋关节摄片未见明显异常。意见:不能排外罕见之多发囊性骨骼结核,建议病骨活检。

2010年11月29日结核PPD试验报告:+++。

2010年12月2日取左踝外侧、右踝皮下、左尺骨鹰嘴、右膝、左膝活检材料做病理检查(放大4×10及40×10倍)所见:

图7:纤维血管增生,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部分成结节状,伴大量干酪样坏死及少量朗格汉斯巨细胞形成。

病理诊断:肉芽肿性炎,考虑结核。

综合以上情况,诊断为骨骼多发性结核,遂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10 d后患者体温正常,四肢关节肿痛减轻,切开活检处创口愈合良好,血常规及肝功能正常,患者回当地继续抗结核治疗,并随访。

图8:2011年3月17日X线复查即发现多数骨破坏灶境界由模糊转向清晰,范围有所缩小,少数骨破坏灶已难以辨认,未发现新增病灶,双手腕骨及指骨改变不明显。

2 讨论

骨骼多发囊性结核最早由由Jungling于1920年报道,是种特殊类型的罕见骨关节结核病变[2]。患者多为青少年,如为成人,病变多发生在全身扁平骨和躯干骨[3],目前相关文献报道极少,诊断有一定困难。该例患者影像显示病骨多达54块(包括两个籽骨),病变局限于四肢骨骼,分布较对称。张浩等[4]人在2003年曾发表1例多发的骨结核囊性变报道,但其报道病例病变部位多在上肢及脊柱,范围相对较小,且无明显对称性。而后报道的骨囊性结核多以单独部位出现,未见与本文类似病例报道,如Hicham Hachimi等[5]人对出现在足弓部骨结核的报道,Mandeep S Dhillon等人在对出现在足部骨的囊性结核中描述囊性变中可出现死骨[6],该例部分病灶中亦见死骨形成。还有单独发生在手部、髌骨、尺骨鹰嘴等部位的相关报道。笔者认为该例骨骼破坏如此广泛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确诊前患者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关,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活动和扩散。本例患者从事裁剪制衣8年,每天手足不停劳动8~10 h,四肢尤其手足的骨关节长期过度活动和经受不易察觉的损伤,容易受结核杆菌侵袭而致病,这可能是病变对称分布于四肢骨骼的原因。本例给我们的教训是,目前骨骼结核虽较少见,但远未消失,需警惕特殊类型的骨骼结核,以免可治之病误成不治之症。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第二册)[M].1993:510.

[2] ResinikD,eds.Diagnosis of bone and joint disorders,3rd ed.Philadelphi-a: Saunders,1988:2475-2477.

[3] Abdelwahab LF,Kenan S,Hermann G,et al.Atypical skeletal tuberculo-sis mimicking neoplasm[J].Br J Radiol,1991,64:551-555.

[4]张浩,金大地,汪建明,等.多发骨骼系统结核性囊性变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253.

[5] Hicham Hachimi,eds.Tuberculose du médio-pied,une localisation inhabituelle:àpropos d’un cas[J].Pan Afr Med J,2012(11): 53.

四肢关节结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该院采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四肢长干股近关节端骨折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例,女性51例,年龄在16~63岁,平均年龄(39.2±8.7)岁,创伤至手术时间在0.5~12 d,平均病史(3.9±1.2)d。骨折类型中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37例,车祸伤87例,坠落伤34例,重物砸伤18例,击打伤7例。股骨远端骨折42,胫骨近端骨折61例,胫骨远端骨折13例,肱骨近端骨折30例。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满足手术条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采用锁钉加压钢板微创内固定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1.2.1 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下采用纵形切口入路,逐层切开三角肌的上部,克氏针行肱骨头临时固定,采用牵引的方法行远折端的复位,沿肌肉下的骨膜间隙LCP钢板置入,使钢板和骨干轴线平行一致,尽量和骨皮质面相贴,自骨折端的外侧穿过至远侧的骨皮质面。靠近骨折远端第一个螺孔以一枚普通螺钉行临时固定,便于稳定复位,C形臂或X线机的透视下确保骨折端和接骨板位置良好,模板及锁定螺钉的导向器下通过皮钻孔,测深后将锁定螺钉拧入,为维持骨折断的稳定性需在骨折的近、远端均置入3枚以上固定螺钉。固定稳固后拔除克氏针,活动肩关节确保固定稳固。

1.2.2 股骨近端骨折

牵引床牵引固定复位后髋关节的外侧入路,分开股外侧肌后,暴露出股骨大转子和其远端,在C形臂或X线机的透视下确保骨折端的对位好,临时克氏针固定后,沿肌肉下的骨膜间隙置LCP钢板,其余的操作同肱骨近端骨折。

1.2.3 胫骨远端骨折

采用胫骨的内侧入路,止血带止血后采用手法整复恢复骨折端对位,如存在缺损或者塌陷,在撬拨复位之后采用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用骨膜剥离器自远端向近端逐步推出皮下隧道,置进LCP钢板,其余的操作同肱骨近端骨折。

1.2.4 股骨远端骨折

采用股骨远端的前外侧切口入路,暴露出股骨髁骨折部位,复位之后以松质骨螺钉行稳定固定,逆行将LISS钢板插入,采用普通的螺钉先固定住LISS钢板,确保其与股骨髁贴服之后,牵引将骨折端复位,在C形臂或X线机的透视下确保骨折端的对位及接骨板位置良好,采用LISS钢板专用导向器,自骨折的远近段置如4~5枚的锁定螺钉。

1.2.5 胫骨近端骨折

采用胫骨近端的前外侧入路,止血带止血之后,逐层分离开肌肉暴露至骨膜,将骨折端复位良好,如存在关节面的塌陷或者压缩性骨折即采用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顺行将LISS钢板插入,余操作同股骨远端骨折LISS钢板螺钉固定方法。1.2.6术后治疗该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负压引流方法引流,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术后2~3 d拔除引流装置,预防性抗生素应用3 d,术后2 d起在指导下行静态肌肉功能锻炼,术后2周复查X线片,拆线可出院。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稳固情况及临近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2 结果

该组患者手术时间49~134 min,平均手术时间(64.8±12.4)min,术中出血85~215 mL,平均(123.4±20.2)mL,住院时间11~21 d,平均住院时间(14.6±2.2)d,术后2周复查X线片骨折端对位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情况。术后复查见骨痂生长时间在4~6周。不同类型骨折术后6个月临近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如下:肩关节Neer评分在86~95分,平均(91.6±2.3)分,其中优23例,良7例;髋关节Harris评分在84~94分,平均(89.3±2.6)分,其中优40例,良2例;膝关节功能HSS评分69~94分,平均(86.2±4.2)分,其中优89例,良10例,可4例,膝关节活动度86°~120°,平均(113.6±5.2)°;踝关节AOFAS评分在92~95分,平均(93.7±1.1)分。

3 讨论

四肢长干骨近关节端骨折常存在临近或涉及关节面的情况,骨折部位在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交界处,多为粉碎性骨折,可存在骨质缺损或坍塌,在关节附近肌肉和韧带牵拉下发生严重移位,有着手术适应症[3]。传统的钢板治疗中由于切开复位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较多,且由于断端两侧很难形成生物力学的牢固固定,所以易发生关节功能的障碍及内固定物的松动,导致骨折不愈合,同时髓内钉由于设计的因素,对于松质骨骨量的丢失没有较好的对策。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是专为关节内的粉碎性骨折所设定,利用钢板与螺钉之间的稳定性构造内支架,固定后螺钉和钢板形成一体,避免了螺钉松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加大了螺钉对于松质骨的把持力。同时由于内固定的稳定性,因此对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有教好的帮助。另外由于锁定钢板和骨面不接触,减少了应力遮挡,因此对于骨折端骨痂形成有较好的帮助,钢板设计更加贴服骨面,设计更为合理。使用中需注意的是:(1)累计关节面者需遵循结合原则,未累积者遵循桥接原则。(2)关节面存在骨折的需要暴露关节面[4]。(3)插入钢板时需需保证和远端的长轴一致,防止出现骨折端移位。(4)锁定螺钉无复位作用,应以克氏针或普通螺钉辅助固定,锁定后可拆除。(5)老年骨质疏松者或病理性骨折者可采用双层固定确保内固定物不失效[5]。(6)骨折端存在骨量缺失的需进行植骨治疗[6]。

综上所述,该文通过总结分析该院近年来采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方法治疗了四肢骨折146例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可以看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效果理想,对骨折端处软组织的创伤较小,保证了骨折端愈合所需血供,愈合速度较快,感染率较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物牢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在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肢长干骨近关节端骨折行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4.8±12.4)min,术中出血平均(123.4±20.2)mL,平均住院时间(14.6±2.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情况,临近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效果理想,内固定物牢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定钢板,近关节端骨折,内固定,微创

参考文献

[1]姜为民,周峰史,金辉,等.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4):270-273.

[2]Peyser A,Weil YA,Brocke L,et al.A prospective,randomised study comparing the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and the compression hip screw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Br],2007(88-B):1210-1217.

[3]Anglen JO,Weinstein JN.Nail or Plate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Changing Pattern of Practice.A Review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Orthopaedic Surgery Database[J].JBJS[Am],2008(90):700-707.

[4]曾展鹏,苏博源,黄学员,等.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4):309-312.

[5]邹剑,张长青.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0):982-983.

四肢关节结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可吸收螺钉 (棒) 治疗。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3例, 高空坠落伤4例, 机器伤13例。骨折部位:股骨头骨折4例, 髋臼后壁骨折6例, 股骨髁关节骨折8例, 胫骨平台骨折8例, 膝关节骨折4例, 踝关节骨折20例, 尺骨座鹰嘴骨折4例, 肱骨髁骨折6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选择麻醉方法, 上肢骨关节骨折患者麻醉方式为臂丛麻醉, 下肢骨关节骨折患者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部位选择适合的切口。可吸收螺钉 (棒) 均由芬兰的Bio-fix公司提供, 包括各种型号的可吸收螺钉 (棒) , 适合四肢骨关节骨折的各种情况。切开骨折关节处的皮肤, 充分暴露骨折部位, 直视下对骨折进行复位, 在进行固定的总合切开骨膜, 钻孔后将可吸收螺钉 (棒) 拧入, 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螺钉, 以保持患者骨折复位后的关节稳定情况, 防止骨折端发生移位。对骨关节的关节囊以及韧带进行修复, 术后应用石膏进行外固定, 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 并于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关节的功能恢复锻炼。

1.3 疗效判定

优:患者的切口达到一期愈合, 骨折达到解剖复位,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活动时关节无疼痛, 关节的屈伸功能恢复正常;良:患者的切口达到一期愈合, 骨折达到解剖复位,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活动时关节有轻微的疼痛, 关节的屈伸功能轻度受限, 受限<10°;差:患者的切口处有渗出及红肿的情况, 骨折处发生移位、不愈合以及延期愈合, 活动性关节有明显的不适感, 关节的屈伸功能受限, 受限>10°。

2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随访, 随访时间为6个月~7年, 并且治疗后每半年进行一次X线检查以及骨关节的功能评价。60例患者中, 疗效优52例, 占86.67%;疗效良8例, 占13.33%, 无差的患者, 优良率达到100.00%, 并且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发生。

3 讨论

可吸收螺钉 (棒) 具有很好的生物学特性, 在植入初期, 其强度可以达到松质骨强度的20~30倍, 但随着材料的不断降解以及在植入后25周左右, 其强度会降至松质骨的强度。在植入初期, 可吸收螺钉 (棒) 会发生横向方面的膨胀, 以及纵向方面的收缩, 从面产生加压的作用, 有效的满足内固定的要求[2]。可吸收螺钉 (棒) 的适用范围很广, 包括肱骨头骨折、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膝关节骨折以及踝关节骨折等。可吸收螺钉 (棒) 可在体内慢慢的降解和吸收, 使患者避免了再次手术后痛苦。可吸收螺钉 (棒) 的强度可以有效的对患者骨折达到有效的固定作用, 其缓慢的降解速度, 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使用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3]。可吸收螺钉 (棒) 与传统的金属固定物相比, 无金属刺激反应的发生, 同时, 可吸收螺钉 (棒) 的缓慢降解, 也可以避免长时间的金属异物造成的金属应力遮挡情况, 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与传统的金属固定物相比, 可吸收螺钉 (棒) 无需再次手术将固定物取出, 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 且感染的风险也较金属固定物要小[4]。对于一些骨折情况比较复杂的骨关节骨折, 金属固定物的取出是术后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例如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导致的骨折, 医生在取钉时具有很大的难度。而可吸收螺钉 (棒) 则可以完全避免取针时的困难[5]。

综上所述, 可吸收螺钉 (棒) 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 在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上, 具有操作简单, 疗效确切, 患者痛苦小等特点,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建洪, 朱宝林, 殷德振.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 17 (6) :453-455.

[2]段宏, 宋跃明, 谭论.国产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初步报告[J].中国矫形妇科杂志, 2002, 9 (1) :83.

[3]王伟教, 于沈敏, 李敏.可吸收螺钉在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创伤杂志, 2004, 3 (2) :10-13.

[4]张方德, 陈云, 李勇.可吸收螺钉 (棒) 治疗骨关节骨折7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 6 (4) :118-119.

上一篇:古代官德的现代启示下一篇:成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