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四肢骨折(通用8篇)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日益频繁化, 高能量的暴力造成的损伤增多。骨折发生2处及以上者谓多发性骨折, 造成多发性骨折时常需较强大的暴力, 具有创伤范围广, 失血量多, 器官生理功能紊乱严重的特点, 故多发性骨折患者除有骨折的局部症状外, 尚有明显的全身反应, 常见的为大量失血而致血容量骤然减少的失血性体克, 以及因严重创伤刺激和神经精神因素影响而致的创伤性体克, 均严重地威胁病人生命, 因此正确评估和治疗是挽救病人的生命的关键。本科自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60例多发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四肢多发性骨折60例, 男42例, 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81岁, 平均40.2岁。致伤因素有:车祸43例, 压砸伤10例, 坠落伤6例, 机器绞轧伤1例。骨折部位:2处骨折37例, 3处骨折15例, 4处骨折8例。本组按休克指数 (脉搏/收缩压) 进行分类, 轻度:指数为1.0~1.5, 共20例;中度:指数为1.5~2.0共33例;重度:指数为>2.0, 共7例, 所有病人均是经急诊转入我科。
1.2 治疗方法
1.2.1 休克复苏
60例病人入院后首先给予抗休克治疗, 均开通静脉通道, 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1], 即仅仅保持适量液体维持机体基本需要以平衡盐液为首选, 且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及血浆治疗。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容量复苏。同时给予临床监测, 包括:动脉血压、脉搏和心率、中心静脉压 (CVP) 和 (或) 肺动脉楔压 (PAWP) 、心排出量、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尿量及其比重、动脉血乳酸含量、精神状态、血浆电解质浓度。实验室检查还应包括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清电解质及尿/血肌酐、尿/血钠、血清胆红质、转氨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2], 从而准确判断复苏终点。
1.2.2 手术方法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夹板外固定14例, 32处部位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钢板或钢针内固定46例119处部位骨折。
2 结果
本组死亡2例, 均死于失血性休克, ISS评分≥61分者5例, 死亡1例 (20%) ;46~60分者12例, 死亡1例 (8.3%) ;45分以下无死亡病例。3d内手术者41例, 其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例, 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3%;3d后手术14例, 其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 褥疮1例, ARDS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1.5%。伤后3d内及3d后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9.4d和30.2d。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者占92.3%;达到功能复位者占7.7%。
3 讨论
3.1 骨折的处理
多发性骨折的救治越来越受到骨科界的重视, 其关键在于生命存在着危险, 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多发性骨折早期危及生命的主要是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等[3]。
3.2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治疗
传统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为正压复苏, 即患者应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大量补液, 充分恢复患者的有效血容量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组织的血液灌流和氧供。然而, 经典的复苏方法源于Wiggers控制性出血模型, 而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如进行大容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会导致持续出血、血液稀释和体温下降, 进而造成氧输送不足、凝血功能障碍和体温降低, 导致失血量的增加。Lucast等根据严重创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经过, 将严重创伤休克病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活动性出血期, 第二阶段为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 第三阶段为血管再充盈期, 根据各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复苏原则与方案。对活动性出血期, 使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 比例为2.5∶1,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分别控制在100g/L和0.30。对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 治疗原则是在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下, 维持机体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尿量控制在20~40m L/h。此期可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这时不主张大量使用利尿剂, 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对血管再充盈期, 治疗原则是减慢输液速度, 减少输液量, 同时在心肺功能监护下可使用利尿剂。
3.3 复苏终点判断标准
以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恢复正常以及四肢转暖作为休克复苏的标准, 同时采用2004年提出的休克复苏的金标准, 即复苏目标为:中心静脉压8~1 2 c m H2O;平均动脉压>60m m Hg;尿量>25m L/h,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但从休克的病理生理角度来看, 即使生命体征正常, 但仍然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 故不能忽视隐性代偿性休克的存在。判断休克复苏的标准应以血流动力学稳定为基础。目前有学者提出能够准确反映内脏灌注状况的胃肠黏膜内p H值 (PHi) , 提高到7.32以上是彻底复苏的可靠标志。亦有研究者报道:血乳酸是判断休克的客观指标, 当血乳酸>2mmol/L时, 反映患者仍然有低灌注和隐性代偿性休克存在。
总之, 对于多发性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应遵循“先救命后手术”的救治原则, 准确判断患者的伤情, 及早进行正确的复苏及手术治疗, 对患者的恢复、预后、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60例多发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按伤情严重度评分 (ISS) 平均ISS为50;死亡2例。结论 早期合理抗休克治疗及早期复位固定是治疗多发性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四肢骨折,创伤性休克,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努力提高我国创伤急诊救治水平[J].中华创伤杂志, 1997, 13 (4) :8~9.
[2]何三光.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3:70~71.
[3]苟三怀, 殴阳跃平, 谭军, 等.多发伤伴四肢长管状骨多发骨折的急救与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 13 (6) :394~395.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2
【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79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36例使用的是疼痛控制护理方式,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伤口3-4级疼痛情况41.67%显著少于对照组72.09%,且研究组患者3-4级肿胀情况33.33%也显著少于对照组67.44%;研究组患者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具有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疼痛控制护理;术后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87-02
创伤性骨折患者常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不利于其术后康复与锻炼;同时持续的疼痛可导致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层面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的79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79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男女比例22:21,年龄20-49岁,平均(32.15±4.21)岁,其中18例右侧骨折,25例左侧骨折;研究组36例患者,男女比例15:21,年龄21-47岁,平均(33.23±1.19)岁,其中11例右侧骨折,25例左侧骨折。两组基線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与术前相关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做好记录;术后帮助患者翻身,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1]。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疼痛控制护理:责任护士根据不同疼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方式以及制动方法,及时观察固定架安置位点以及石膏固定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重新放置;对于切口疼痛的患者,使用冰袋冷敷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并予以轻柔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耐心了解患者的疼痛位置,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告知其锻炼原理,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自觉性;热情主动地与病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解疑,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2];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清洁,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病区内的噪音,以避免患者因失眠而加重疼痛;引导患者过愉快充实的生活,安排其看喜爱的电视节目,听轻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并指导患者家属多体贴患者处境,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其中肿胀情况,1级:肿胀不明显;2级:可见轻微肿胀,且伤口处皮肤略高于健侧1cm之内;3级:伤口处皮肤高于健侧1-2cm;4级:严重性肿胀,伤口处皮肤高于健侧皮肤3cm以上;疼痛情况:1级:无明显疼痛感;2级:轻微疼痛,但可耐受且不影响生活与睡眠;3级:中度疼痛,疼痛耐受性较低,需服用止痛类药物;4级:严重疼痛,无法耐受[3]。康复情况:住院、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其中关节功能评分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运动5分、畸形5分、功能46分、疼痛44分,分值越高恢复越优;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以百分率计算,≥90%为合格,≥95%为优秀[4]。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伤口3-4级疼痛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3-4级肿胀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
出院时,两组患者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8.3%,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伤口3-4级疼痛情况41.67%显著少于对照组72.09%,且研究组患者3-4级肿胀情况33.33%也显著少于对照组67.44%,表明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利于改善患者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可能与采用技术性镇痛方法有关,对患者采用镇痛,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促进坏死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肿胀,起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同时护士所采用的物理性镇痛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配合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提高了患者痛阈,达到减少疼痛的目的[5-6]。
此外,通过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住院、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利于术后康复情况的改善。可能与责任护士的全面护理有关,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环境等护理,使患者身心舒适,降低心理负担,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7]。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制造和谐的住院环境,细心听取患者的意见,能明显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8]。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对改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明慧.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9):1613-1616.
[2]陈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5):126-128.
[3]桑田,王欢,王桂华,等.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1):135-136.
[4]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237-238.
[5]陈丽华.疼痛干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2025-2027.
[6]田野丹.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2015,(6):101.
[7]杨艳莉.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152-153.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3
关键词:骨折,多处,休克,ISS,疗效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 因车祸造成的四肢骨折增多。骨折指骨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中断, 常由强大外力引起, 损伤范围大, 出血量大。骨折的全是表现为:休克和发热;四肢骨折特别是骨盆、股骨骨折, 最容易引起休克, 常常是严重骨折患者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1]。及时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四肢骨折患者对抢救患者生命尤为关键。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 男性36例, 女性32例;年龄18~68岁, 平均36.2岁。骨折分布情况:骨折2处36例, 骨折3处, 30例, 骨折4处及以上2例。骨折原因:车祸45例, 压砸、坠落伤15例, 绞轧伤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休克治疗
对所有休克患者予维持生命体征、保持主要器官的灌注和改善细胞灌注,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祛除病因。 (1) 入院后保持仰卧头低位, 吸氧、行生命体症监护, 留置尿管; (2) 补充血容量、体液复苏; (3) 改善低氧血症; (4) 纠正酸中毒; (5) 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6) 激素冲击治疗; (7) 防止MODS; (8) 保护心肌等器官功能。
1.2.2 骨折治疗
(1) 手法复位; (2) 外固定:石膏绷带、小夹板、外展支架、持续牵引; (3) 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 螺钉、钢板内固定。
1.3 疗效观察
1.3.1 休克症状缓解
患者尿量>30mL/h、肢端体温回升、脉搏由微弱、快速变为正常、血压无下降趋势或稍有上升。休克症状恶化:患者尿量少或无尿、肢端冷、脉搏微弱、快速、血压不升。
1.3.2 骨折症状缓解
骨折处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 肢体功能无明显受限;骨折症状恶化:骨折无愈合或延迟愈合, 肢体功能差, 伴骨折并发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 通过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液复苏情况
68例均予入院后及时补液, 详见表1。经积极治疗后, 存活组及死亡组ISS评分、输液量、输血液制品量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入院3d行手术治疗42例, 术后并发症3例 (7.14%) ;伤口感染2例, 下肢静脉血栓1例;入院3d后手术26例, 术后并发症3例 (11.54%) :切口感染1例, 褥疮1例、肺部感染1例。
注:ISS评分:t=3.11, P<0.05;输液量t=2.17, P<0.05;输血制品量:t=2.42, P<0.05
2.3 入院3d行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日21.3d, 入院3d后手术治疗者平均住院32.2d。
2.4 68例四肢骨折患者经治疗后, 骨折解剖复位89.4%;功能复位10.6%;无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
3 讨论
快速、早期、足量输液, 及时液体复苏, 补足有效血容量, 保证器官血液灌流及氧供时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传统治疗方法[2]。最近研究提出了对传统方法的改观, 机体在未彻底止血前输注大量液体复苏使凝血因子稀释, 已经形成的血凝块较易脱落, 凝血机制进一步受损, 失血量增加, 血液浓度下降加重细胞缺氧及酸中毒[3]。而休克早期限制性体液输注一方面维持血容量, 另一方面保持体内微环境相对稳定, 生理条件处于平衡位置, 减少细胞应激状态的多重刺激量。本组68例患者中, 死亡组患者输液量及输血制品量均大于存活组, 加大输液量与存活率不成正相关。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予限制性液体输注, 在未予手术止血前, 输注中、少量液体维持机体生理需求, 彻底止血后可大量体液复苏。
据报道,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可输高渗液 (7.5%NaCl) , 因高渗液可吸取组织间隙及细胞所含水分进入循环系统, 达到自身扩容量的效果。静滴7.5%NaCl 250mL与2000mL等渗溶液临床效果相同。高渗液治疗时应积极预防高钠血症。等容量60%右旋糖酐70和7.5%NaCl匹配扩容, 4mL/kg输入量可使血浆容量增加12mL/kg, 可明显提高组织灌流。治疗时需对低钾血症、凝血功能提高警惕, 控制每次输入量2mL/kg, 半小时可重复1次, 注意总量需<12m/kg。
适时行手术时机是抢救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手术治疗是抗休克的重要组分。休克患者体内机能紊乱, 对手术耐受力低, 据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挽救患者生命、控制连续性出血是急诊手术的目的, 受损组织修复是其次[4]。在手术所造成的失血量小于手术本身造成的失血量, 循环系统相对稳定BP≥80/50 mmHg, 可立即行手术治疗, 达到减少出血效果, 如患者生命体征好可行损伤部位的修复。本组中入院3d内手术者较3d后手术患者住院天数平均减少10.9d,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早期限制性体液复苏、及时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张寰波.60例创伤性休克早期诊治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 2011, 17 (1) :66-67.
[2]吴耀建.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2) :135-136.
[3]Celebi L.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in patients with avase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e, 2006, 40 (1) :181-186.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4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护理
四肢创伤骨折常伴随着急性疼痛,急性疼痛是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将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为进一步探究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法和要点,特选择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其中,采取循证护理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年龄18~64岁,平均(34.09±5.15)岁,男女分布比值为22∶18,其中,上肢骨折患者23例,下肢骨折患者17例。对照组年龄18~63岁,平均(35.15±5.09)岁,男女分布比值为23∶17,其中,上肢骨折患者24例,下肢骨折患者16例。经确认,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等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护理人员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或者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注意观察患者的患肢情况,以防感染、血栓的发生;做好常规的消毒和清洁,保持室内通风整洁,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 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提出相关的护理问题,通过查找资料、查阅文献的方法找出护理依据,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之后进入循证实施阶段,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及心理干预等。
1.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进行观察。VAS疼痛评分使用模糊数字评分进行评定,分值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共19个自评题目,5个他评项目,分值在0~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四肢创伤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骨科疾病,且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建筑行业的发展,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急性疼痛是四肢创伤的常见症状,给患者的生理造成了巨大痛苦,对其预后恢复也有不良影响,因此,给予四肢创伤伴急性疼痛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3]。
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单一性、机械性的特点,因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而逐渐被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所诟病,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局限性。循证护理是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和人性化特点,在近几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获得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本研究中采取循证护理的40例骨折创伤患者其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护理优势。
循证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4,5]: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骨折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提醒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事先告知患者疼痛情况,让患者做好面对疼痛的准备,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②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划分疼痛等级,一级疼痛患者应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治疗,二级疼痛患者可加用弱阿片类镇痛药物,三级疼痛患者应加大弱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③心理干预: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在病房内播放欢快舒适的音乐,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
综上所述,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三莲,何丹,钱会娟,等.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77-79.
[2]王君慧,严伟,董翠萍,等.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开胸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19-520.
[3]王淑萍,罗艳青.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188-1189.
[4]梁丽萍,陈皎,袁啸晟,等.急性疼痛服务在ICU术后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2):53-55.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5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疼痛护理小组,护理
急性疼痛是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症状, 在给病人带来巨大生理、心理影响的同时, 也阻碍了正常的治疗活动, 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损失。随着当前医学界对急性疼痛的关注, 医疗人员也逐渐从保守治疗转变为主动治疗[1,2]。然而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依然有待加强, 病人的痛苦依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我院通过对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建立疼痛护理小组、给予专业疼痛护理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骨科在职护理人员15名组成疼痛护理小组, 其中科室主任1名, 护理主任1名, 护士长1名, 护理小组2名, 护士10名。
1.2 方法
1.2.1 建立疼痛护理小组, 开展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小组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工作, 进行培训学习、病人教育、药物使用等活动。 (1) 培训学习。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后小组成员通过对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对病人的实际需求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疼痛小组成员针对病人的需求与自身给予的服务之间的矛盾, 找出以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对培训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商议。在规划过程中坚持以学习为主, 深化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技能水平[3]。培训学习活动具体来说, 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学习2个方面。第一, 在理论培训方面, 小组长带领组员对四肢创伤骨折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包括疼痛的特点、疼痛的性质, 当前疼痛管理的现状、管理活动中的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与疏漏、疼痛管理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 组员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急性疼痛护理技能与工具, 包括掌握疾病疼痛护理常用工具、对疼痛药物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有相当熟悉的了解, 对治疗急性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及其重要性有明确了解。在急性疼痛的专业护理过程中止痛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是护理的关键性因素, 要求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树立起科学看待学习止痛药物的意识, 耐心学习有关止痛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点[4]。 (2) 病人教育。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在对病人进行必要知识与技能教育活动时, 应当要坚持“一对二”的健康教育理念。首先, 急性疼痛护理小组要对病人进行基本的评估工作, 评估病人对于急性疼痛的认识程度、病人对于急性疼痛治疗与护理的需求程度、病人家属对急性疼痛相关基础性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等。其次, 护理小组在完成对病人初步评估的工作之后, 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疼痛知识宣讲与教育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必要的学习活动, 让病人了解疼痛的具体定义分类、急性疼痛的判断、常见的镇痛方法、疾病疼痛术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 在教育过程中护理小组人员一方面要确保病人能够尽量接触与接收到足够的急性疼痛相关知识宣传,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病人的具体接收程度与学习结果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一般选用向病人抽查相关知识点的方式, 对于一些病人极易忘记的知识点, 应当予以重点教学, 指导病人进行反复记忆, 直到基本掌握该知识点为止。 (3) 药物使用。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在成立后应当更加重视相关的止痛药物的管理和使用。一般来说, 护理小组应当按照急性疼痛的具体疼痛程度和等级进行药物分类管理, 具体可分为治疗轻度疼痛的选择性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中度疼痛的弱阿片类药物与治疗重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止痛药物分类管理工作完成后, 小组成员应掌握止痛药物的用法、用量, 并做好病人的疼痛评分活动。
1.2.2 效果评价
分析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接受急性疼痛专业护理前后的康复率和护理效果。
2 结果
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并开展相应活动后, 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 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显著提高, 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 护理效果显著。
3 讨论
尽管近年来医疗人员针对当前急性疼痛镇痛效果不佳的问题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 对待急性疼痛的态度也已经完成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然而急性疼痛给病人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仍然难以显著缓解, 这就需要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及时转变自身思路, 着力研究一条急性疼痛治疗与护理的新道路。急性疼痛护理小组是针对临床上的急性疼痛症状所成立的一种专业性护理组织, 通过汇集具体部门与单位的护理人员, 将其形成一个有机集体, 继而发挥个人所不具备的集体的力量。近年来, 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 急性疼痛护理小组的成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它还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升与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的增加的双赢局面。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行成立急性疼痛护理小组并给予专业疼痛护理的办法, 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 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显著提高, 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 护理效果显著。一方面, 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进行及时的疼痛评分, 对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疼痛控制状况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这就有利于护理人员增加自身疼痛护理经验, 有效提高个人急性疼痛护理能力;另一方面, 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完善并实践“一对二”的疼痛教育方式, 帮助病人对自身的病情、对疼痛的认识程度、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均有了一个质的飞升[5,6]。研究结果还显示, 病人性别的不同、具体骨折部分的不同与病人术后的疼痛程度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 女性病人由于自身心理上的特点与负担, 比男性容易遭受更大的疼痛。同时, 在急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专业性疼痛护理小组的建立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病人术后疼痛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将骨科护理人员集中起来建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 一方面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个人综合素养, 一方面提高病人的医学常识和治疗依从性,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我国的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工作仍然处于刚刚发展的初始阶段, 疼痛护理小组制度的建立能够有力弥补疼痛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当前存在的诸多劣势和不足。护理人员是疼痛护理的关键性人物, 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意识和疼痛管理水平, 才能切实提升疼痛质量, 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 病人及其家属经由疼痛护理小组的相关教育活动后, 在病人的术后疼痛控制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说明病人及其家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治疗与护理活动的阻碍,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 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性疼痛的性质、治疗方法、治疗重要性等一系列知识有基本了解, 可以有效地缓解骨折病人在接受手术和护理前在心理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紧张、不安、焦虑、惶恐等消极情绪[7]。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耐心、信心地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坚持以心换心, 才能真正地让病人消除心中的疑惑和顾虑, 才能真正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8]。
综上所述, 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的护理过程中, 通过成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 给予病人急性疼痛专业化护理, 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组织, 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确保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儒君, 符琰, 段迎, 等.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12, 26 (1B) :116-117.
[2]汪晖, 徐蓉, 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全科护理, 2010, 5 (1A) :17-19.
[3]陆小英, 赵存凤, 张婷婷, 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4) :264-265.
[4]蒲莉, 佘军红.整体干预对急性疼痛治疗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11, 5 (10) :133-134.
[5]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体系的规范化建设[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2) :45-46.
[6]吴金京, 张景红.急性疼痛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1) :49-50.
[7]杨明巍.急性疼痛治疗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0) :133-134.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6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护理,创面,持续负压吸引
四肢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我院手外科最常见的创伤。常见的原因有车祸伤, 机器绞伤, 重物砸伤等。由于伤后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不良, 而致感染或坏死。如何有效地修复创面, 刺激受伤局部肉芽组织的生长, 是促进愈合的重要原因。而应用VSD法治疗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我科28例病人应用此种手术方式, 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病人, 男20例,
女8例, 年龄7~45岁, 平均29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多在6小时内, 其中3例患者超过6小时, 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不等, 创面分布于大腿、小腿、足部、前臂和手部等。
1.2 材料VSD敷料 (医用高分子泡沫
材料) 、引流管、透明贴膜 (具有单方面透气功能) 、三通 (Y型接头) 、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1.3 手术方法首先检查创面, 彻底清除
坏死组织和异物, 有骨外露的创面尽量用替代法覆盖, 建立微循环和重视血运情况, 以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2];其次将VSD材料按创面大小修剪后覆盖创面, 较大缺损可用“患联法”, 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然后在VSD敷料外覆盖生物透明贴膜, 可用叠瓦法逐层逐片粘贴, 边粘贴边按压, 注意贴膜时一定不要按压VSD敷料, 以免敷料内被吸附的液体挤压到周围皮肤上, 不利于粘贴.检查不漏气;最后调节负压在0.017MPa~0.06MPa;24小时持续吸引7~10天, 待创面肉芽生长饱满后拆除。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意外受伤后,
由于疼痛、流血、活动受限和担心愈后, 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 通知医生立即给予检查受伤情况, 并进行止血等处理。同时了解患者的经济水平, 向其介绍VSD术的原理和优点。为患者举例疏导, 说出成功的案例, 让其观看手术的图片, 以解除患者的顾虑, 积极配合并接受治疗。
2.2 术前准备根据医嘱常规做好皮肤
准备, 全麻患者通知禁食12小时, 禁水4小时, 抽血完善实验室检查, 摄片, 正确注射破伤风, 必要时备血, 检查并准备病室中心吸引装置。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按相关麻醉术后护理常
规, 全麻患者给予吸氧及多参数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 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 根据医嘱给予抗炎、抗凝、消肿等药物治疗, 做好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 鼓励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定时翻身拍背, 防止肺部并发症, 留置导尿的患者每日两次会阴抹洗和尿道口消毒, 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3.2 VSD创面与负压引流管的观察和
护理持续负压吸引是VSD术的关键。一般维持负压在0.045MPa较理想.负压太小不能有效吸引, 过大可致出血, 还可引起吸引管管型变扁、管腔变小, 妨碍分泌物及时吸出。负压维持时间根据以下情况而定: (1) 一次负压密封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7天, 7天后拆除或更换; (2) 对于组织血供较差, 面积较大的创口, 如手部、足部应行VSDI法1~2次, 时间应在7~15天, 本组病例有5例; (3) 对于大面积骨外露、肌腱外露、一般行VSD法3~4次, 时间15~30天, 本组没有此病例; (4) 对污染严重创面, 如碾挫伤、机器绞伤一般行VSD太2~3次, 时间长15~20天, 本组有1例; (5) 植皮后用VSD法另压打包, 维持负压状态12~15天。在正常负压状态下, VSD扩创材料应塌陷, 引流管管型暴露良好, 无大量鲜血吸出;若VSD敷料鼓起, 看不见管型, 除堵塞外, 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 如吸引接头处密封不严, 中心负压停止, 引流管压迫、折叠等。可做相应对症处理;若引流瓶内短期内有大量鲜血引出, 每小时大于300ML, 持续3小时, 则说明创面有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此外, 护理人员应严格床头交接班, 指导患者及家属翻身时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 更不可随意调节负压。以使创面的渗注液及时清除, 防止感染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 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瓶并及时倒出引流液, 更换时双钳夹闭引流管, 防止引流物重新吸入到创面内。
3.3 营养支持因渗液中含大量蛋白质,
加上创伤的高代谢状态, 易致机体负氮状态。饮食中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充, 如输注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 并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
4 小结
VSD覆盖术治疗四肢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改善局部微循环, 刺激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以填充创面[3]。较其普通清创术后常规换药减轻了痛苦, 缩短了住院时间, 为二期植皮和游离皮瓣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范显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骨下1/3段骨外露的护理.中医正骨.2009, 11
[2]赵杰, 辛苦杰, 初涛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临床医学论文.2009, 12
创伤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篇7
1 发生骨折现场应采取临时固定
临时固定可减轻病人的疼痛, 防止骨折端移动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 也是防止创伤性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①根据受伤的原因、部位、症状、体征等情况先做扼要的检查和判断, 凡疑有骨折均应按骨折处理, 若病人有休克的发生则应先抢救, 对于开放性骨折病人应先处理创口止血, 然后再进行骨折固定。②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先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 若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 如板壁、树枝、木板、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代替。必要时也可将受伤肢体固定于病人健侧肢体上, 如上肢骨折可与健康侧绑在一起, 伤指可与邻指固定在一起。若骨折断端错位, 救护时暂不要复位, 即使断端已穿破皮肤露在外面, 也不可进行复位, 而应按受伤原状包扎固定。③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 在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 以免压破关节皮肤, 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 不可过松或过紧。④在处理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内脏扎伤、血气胸等并发症, 若有先进行处理。⑤在对病人急救、止血、包扎和骨折临时固定后需要迅速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搬运伤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搬运不得当可使病情加重, 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坏甚至瘫痪, 给病人造成终身痛苦, 所以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2 对骨折性病人的护理
创伤性骨折病人大部分都是发生意外事故所致。从临床情况观察, 心理上存在焦急、烦躁、多虑、失望和自卑。所以在护理上通过交流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配合医护人员, 使病人得以安慰, 打消病人顾虑, 耐心向病人讲解骨折病因和术后的康复情况, 以相同的病例治愈情况, 赢得病人对主管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水平的信赖, 从而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心理支持, 建立自信, 有些病人由于骨折可能导致身体残疾的情况, 应主动与病人交流, 倾听他们的倾诉, 并承认他们的感觉, 告诉病人可以通过假肢等改变形象, 同时告诉病人通过自身的努力, 实现自身的价值。
3 骨折病人需住院治疗, 护理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①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 要特别注意和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 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有血液循环障碍, 既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绀, 应及时请医生处理。②骨折后应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过度肿胀。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 应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 防止发生压疮。④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不能下床的也要在床上做肢体运动, 以促血流循环,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⑤家属也应照顾好病人的饮食, 常给病人进高蛋白维生素食物, 常喝骨头汤, 以补充钙质。
总之, 对骨折性病人的现场急救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此类病人在心理和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 这对于病人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更说明医护人员的责任重大。
创伤性四肢骨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41例, 女性59例;年龄7~81岁, 平均年龄 (44.63±5.24) 岁。合并神经损伤93例 (46.5%) , 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其中111例采取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术, 89例采取椎体成形术, 术后给予抗炎等相关对症治疗, 术后14 d起进行腰背肌锻炼, 手术2个月后再借助支撑工具下地活动。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脊柱损伤程度评定
脊髓损伤程度参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 (ASIA) 分级进行:A级为完全性损伤, 骶区无任何感觉及运动功能;B级为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含骶段 (S4, 5) 有感觉功能、无运动功能;C级为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 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3级;D级为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 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3级;E级为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正常。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神经损伤程度、受伤时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本组200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 男性患者141例, 女性患者59例, 男女比例为2.39∶1。患者年龄范围7~81岁, 平均年龄为 (44.61±5.24) 岁, 年龄30~49岁97例, 占48.5%,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在59岁及以下的年龄段中, 男性发病人数均多于女性, 但在60岁及以上的年龄段中则表现出女性多于男性的趋势。
2.2 200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致伤原因及年度变化情况
本组200例患者中, 致伤原因最多见的是交通事故伤 (93例, 占46.5%) ;其次为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跌倒摔伤等。交通事故伤的93例患者中涉及驾驶员有39人、乘客32人、行人22人。高处坠落伤的73人坠落高度为1.8~21 m, 平均高度 (4.81±3.52) m。自2012-2016年, 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的发生呈明显增长趋势, 见表2。
2.3 200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分布
200例患者损伤节段279个, 其中腰椎117个 (41.9%) 。多节段脊柱骨折33例 (16.5%) , 合并伤59例 (29.5%) , 见表3。
2.4 200例患者手术前后ASIA脊髓功能分级变化
术前E级患者占40.5% (81/200) , 术后E级患者占59.5% (119/2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段, 以男性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工种结构, 以及该年龄段的青壮年男性是高风险劳动的主体;但在60岁以上患者中, 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甚至多于男性,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绝经后妇女易患骨质疏松, 在外伤作用下更容易发生脊柱骨折[2]。
本研究中, 致伤原因最多的是交通事故伤93例 (46.5%) ;其次为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跌倒摔伤等。交通事故伤的患者中涉及驾驶员有39人、乘客32人、行人22人。自2012-2016年, 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的发生呈明显增长趋势, 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及与此不相匹配的滞后的安全监管与教育。此外, 平地摔伤等较为轻微的损伤也可引起脊柱骨折,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及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增多。高处坠落伤的73人坠落高度为1.8~21 m, 平均高度 (4.81±3.52) m, 这提示我们, 在此高空水平进行作业的人群更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切不可麻痹大意, 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研究200例患者受损伤节段有279个, 其中以腰椎最多, 为117个 (41.9%) , 其次是颈椎和胸椎, 这主要是因为腰椎节段为脊柱结构与功能方面产生变化的关键转折点, 在腰椎节段, 肋骨的支撑作用突然消失, 椎体后方小关节关节面从冠状面变为矢状面, 并且椎体与椎间盘形态、体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腰椎节段的脊柱屈伸活动度增加, 而轴向旋转活动度减少。再加上脊柱自然生理弯曲, 至腰椎节段人体重心从脊柱前方移到了脊柱后方, 当发生高处坠落等意外时, 身体对地面产生冲击力, 地面同时对身体产生反作用力, 两者沿脊柱纵轴传导至脊柱生理弯曲移行部位汇集, 形成一股合力而使脊柱屈曲从而造成该处脊柱压缩性骨折[3]。当外伤暴力继续向上传导, 还可引起其他部位的骨折, 从而造成多节段脊柱骨折 (多位于颈部) [4], 本组多节段脊柱骨折33例, 占总病例数的16.5%。此外, 外伤还可引起合并伤, 本组患者中有29.5%存在合并伤 (59/200) 。临床通过对此特点的了解, 有利于正确诊断疾病, 明确病变定位, 避免漏诊误诊现象。本组患者术前ASIA脊髓功能分级E级者占40.5% (81/200) , 术后E级患者占59.5% (119/2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脊柱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 外伤性脊柱骨折的预防, 从根本上讲应加强施工、交通等行业的的安全监管和教育力度, 积极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而当外伤性脊柱骨折发生之后, 予以及时合理的送诊、有效的对症处理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 以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神经脊柱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洪伟, 周跃, 李长青.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11) :988-992.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 (1) :2-17.
[3]杨惠林.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1) :89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