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膝关节炎(精选12篇)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1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进行针刺穴位加电磁治疗仪照射, 再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病程最短3d, 最长14d。痊愈8例, 好转2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5%。结论:根据传统中医理论, 采用针刺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关节损伤后引起滑膜无菌性炎性反应, 临床上分为急性创伤性和慢性劳损性两种炎症, 是部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2007~2009年,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3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 均为男性, 年龄18~35岁, 病程1个月~3年。均有膝关节外伤史, 一侧膝关节损伤27例, 两侧膝关节损伤4例。
1.2 临床表现
膝关节肿胀、疼痛、乏力、关节腔积液并有明显膝关节屈伸活动阻碍, 被动屈曲时疼痛加重。积液明显者, 浮髌试验阳性, X线检查呈不同程度滑膜炎性X表现。临床上多见于从事体力活动或特殊职业的人群, 如运动员、军人等。
1.3 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 (1) 取穴:患侧取穴内、外膝眼、犊鼻、鹤顶、阳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阿是穴。 (2) 操作:患者取坐位, 双膝下垂, 各穴常规消毒。取30号2.5寸毫针分别在内外膝眼处呈“八”字形斜针进针, 捻转行针至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度;取30号2.5寸毫针分别在犊鼻、鹤顶、阳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阿是穴处快速直刺进针, 提插捻转行针至穴周围产生酸、麻、重、胀感。 (3) 将电磁波治疗仪 (贵阳龙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开启开关预热后, 对准针刺部位, 距离30~40 cm, 以患者感到热度适中为度。
推拿治疗: (1) 针刺20 min后结束起针。患者取仰卧位, 在膝部周围施以滚法、揉法放松膝部肌肉。 (2) 点按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梁丘、阿是穴, 每穴1 min。 (3) 将患者髋、膝关节屈曲, 角度由小到大, 医者一手扶膝部, 一手握踝上, 左右上下摇晃膝关节10次, 再将膝关节充分屈曲, 再将其伸直。 (4) 最后在膝关节周围施以滚法、揉法、散法、捋顺法等手法10 min。
嘱患者痊愈前尽可能限制膝关节活动;以上治疗1次/d, 7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1]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疼痛肿胀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 浮髌试验阴性, 无复发;好转:膝关节肿痛减轻, 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并见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硬。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31例患者中, 治疗最短为3 d, 最长为2个疗程, 其中痊愈8例 (25.8%) , 好转21例 (67.7%) , 无效2例 (6.5%) , 总有效率为93.5%。
2.2 典型病例
患者, 25岁, 机务工作人员。3年前因运动过度损伤膝关节后, 反复发作膝关节疼痛、肿胀, 运动屈伸受限。X线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经贴用麝香壮骨膏和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1周无效, 于2005年3月来我队就诊, 查体见双膝关节肿胀, 右膝关节更明显, 髌上滑囊处压痛明显, 抗阻力伸膝疼痛加重, 右膝关节浮髌试验阳性。用针刺加推拿疗法治疗3 d后症状明显减轻, 可以跑步运动, 坚持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 随诊2年未复发。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的最大关节, 且周围滑膜分布广泛, 构成多个滑囊, 故发生创伤性滑膜炎的机会最多[2]。它可由急性创伤、反复多次小创伤、劳损积累等原因引起, 是膝关节囊内衬滑膜在外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属无菌性炎性病变[3]。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部队各种训练容易造成膝关节急性损伤, 而工作繁重则导致膝关节长时间疲劳, 是慢性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 病机关键是风寒湿瘀内闭, 膝部经络阻滞不通所致。其急性者多为外伤, 离经之血凝滞筋膜, 与湿相结聚于肌腠, 留滞经络骨节, 而出现受病的关节沉重、胀痛。故本病以行气活血、利湿消肿为基本治则[4,5,6]。取内外膝眼、犊鼻、阿是穴直达病所, 以活血通络;足三里健脾益气化湿;血海补益气血, 化瘀通络, 以鼓舞正气, 抗御外邪;鹤顶祛风化湿, 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 可以温通经络, 共奏祛风除湿、化瘀止痛之功。推拿治疗有利于提高局部痛阈, 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病变部位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 调节关节内压, 促进炎症积液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此方法简单有效, 特别适用于条件有限的基层卫生单位和社区医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 195.
[2]冯乾.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J].中医中药, 2007, 4 (27) :79.
[3]唐刚健, 勒嘉昌, 柴晟, 等.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近况[J].中医正骨, 2008, 20 (9) :717-718.
[4]憨兰.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35例[J].世界中医药, 2008, 3 (1) :65.
[5]黄庆录.手法和微波治疗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09) :30.
[6]闫大方.通痹消肿汤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98例[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44-45.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2
2、对于较为明显的劳损症状,一般是需要配合运动的治疗方法来配合的,如进行膝部的减压方法,通过中药治疗的方法,帮助滑膜炎减轻,选用的药剂可以是苡仁,牛膝为主,通过其药性成份,从而达到活血的目地性。
3、而中药的膏剂也是运用十分广泛的,且可以运用于滑膜炎关节上,通常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对于患者来说我们所针对的方法,一般是以较高的治愈率为前提的,所以通过外敷的作用下,从而起到止痛活血的目地,也是通络的良方之一。
4、对于中医的治疗方法上来看,一般的主要医治内容多以外贴为主,且可以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也具有消炎的效果,而且可以达到修治标的目地,而且此症是需要注意休息的,不可以过度劳累造成损伤,才会让其发展成为致病的原因之一。
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呀?我们知道患有骨膜炎对于患者来说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常常是由于患者平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了骨膜炎的发生。因此专家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适当的做些运动。那么,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呢?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中医认为骨膜炎之发病与骨部位淤血不行,经络不通,气血阻及闪挫劳伤有关,伤及骨膜,致使气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可敷贴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膏药以外治。
骨膜炎会导致骨膜部位淤血不行,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等,症状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中医膏药如 安膜舒鞘贴,标本兼治。研究证实,中医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贴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之目的。针对骨膜炎病机特点而因症用药,可实现舒筋活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等显著功效,进而帮助患者彻底摆脱骨膜炎疾病的困扰,重新享受健康生活。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3
【关键词】 创伤性滑膜炎;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臭氧;滑膜炎丸;消肿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58-01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骨外科常见病高发病。其实,很多自发的膝关节积液也是属于创伤性滑膜炎的范畴,往往是关节内骨质增生、骨刺在过度活动时刺激滑膜引起膝关节内积液水肿。另外,在暴力打击、创伤、扭闪、过度劳损、关节内游离体等诱发因素下,也可以引起关节滑膜充血水肿,致使关节腔内产生大量积液。其渗出液常常为血性液体,当中含有大量的血浆、白细胞、吞噬细胞等,由于渗出液增多,关节内压力增高,阻碍淋巴循环,如不及时治疗,则关节滑膜在慢性长期刺激和炎症作用下,引起纤维机化,滑膜肥厚,软骨剥脱,形成关节粘连,严重影响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而且此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痛苦。笔者在2009年——2012年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5例该病,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笔者从2009年至2012年3年间,共在临床上收录365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其中年龄最小患者13岁,年龄最大患者63岁;女性患者141例,男性患者224例;外伤暴力214例,单纯劳损83例,跌扑扭伤68例;关节血肿293例,关节水肿72例;活动受限344例,活动功能尚可21例;住院治疗194例,门诊治疗171例;两周以內治愈占210例,3周以上占155例;完全治愈347例,基本治愈16例,无效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急性期 此时期主要以关节渗出,关节腔大量积液为主。一般具有关节肿胀疼痛和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的症状。治疗:采取绝对卧床休息。首先给予膝关节穿刺术,冲洗关节积液后,关节腔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20ml(每隔7天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同时外敷消肿膏,必须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同时每日给予林可霉素静点,口服滑膜炎丸8.0克/次,每日3次。5天后首次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
1.2.2 缓解期 此时期主要以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膝关节积液一般已得到较好的控制。治疗:以住院治疗为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膝关节腔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ml,隔3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mg,再隔3天重复臭氧治疗,如此反复3次为一个疗程。同时外敷消肿膏,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滑膜炎丸8.0克/次,每日3次。每天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2.3 恢复期 此时期关节腔内积液已经消失,出现关节内软骨剥脱、纤维素沉积、关节粘连甚至僵直,主要以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为主。治疗:主要采取物理疗法和功能锻炼。以功能锻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每天给予膝关节微波和中药熏蒸治疗,同时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静点复方骨肽注射液,口服滑膜炎丸8.0克/次,每日3次。
1.3 疗效评估
1.3.1 痊愈 自觉症状消失,全部体征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
1.3.2 有效 自觉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消失,但遇阴天下雨、负重劳累后仍有症状。
1.3.3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
1.4 方药配制及注释
1.4.1 滑膜炎丸 夏枯草150g、苍术130g、黄柏100g、牛膝100g、薏米140g、当归80g、赤芍70g、半夏80g、茯苓200g、泽泻200g、猪苓200g、桂枝150g、白术150g、厚朴100g、杜仲90g、干姜80g、元胡200g、陈皮80g、牡蛎150g、骨碎补140g、淡大云90g、盐故纸80g研末,过800目筛子,制为水丸,绿豆大小,8-10克/次,日3次。
1.4.2 消肿膏 大黄300g、当归100g、黄柏100g、紫荆皮80g、乳香50g、没药50g、元胡80g、姜黄100g、冰片30g、元明粉100g、栀子150g研末,过300目筛,蜂蜜调和,外敷患处,3天一换,配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1]
1.4.3 臭氧 一种淡蓝色有浓烈特殊臭味的气体,具有抗炎、镇痛作用。[2]
1.4.4 膝关节功能锻炼 以原地踏步、高抬腿踏步、蹬车练习、上下台阶(楼梯)、华佗五禽戏、第11套广播体操为主要锻炼方法。每次2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为宜。[3]
2 讨论分析
消肿膏中的大黄、黄柏具有消除炎症性水肿的作用,当归、紫荆皮、乳香、没药具有活血化瘀,促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作用,栀子在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记载:“显伤之要药,专主伤仆骨折,蛋清调涂患处”。
滑膜炎丸的组方本着湿痹的治疗原则“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病早期在古代隶属于“湿痹”的范畴,此病晚期在古代隶属于“鹤膝风”范畴,所以笔者在组方上使用四妙散[4]除下焦湿浊,配合五苓散[5]淡渗利湿为君药。针对后期滑膜损伤剥脱、软骨破坏、关节内骨质增生这一主要矛盾,又加牡蛎、骨碎补、淡大芸、补骨脂、杜仲祛风除湿,补肾壮骨,采用水丸制剂口服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是治好创伤性滑膜炎的关键,而分期对症治疗是治好该病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方文贤,邓文龙,主编.《中医名方临床秘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版.
[2]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薛富善,主编.《实用临床疼痛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3] 李泽珊,主编.《常见病疼痛诊治与自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4]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刊于1481年.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观察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68例, 其中男41例, 女27例, 年龄16~53岁之间, 病程最短4d, 最长5个月。所有病人均有膝部外伤史;临床表现膝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检查可见膝关节肿胀压痛, 伸屈活动受限, 关节穿刺检查急性期为血性液体, 慢性期为淡黄色透明液体;X线膝关节摄片未发现骨质异常。
1.2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
采用关节抽液与局部封闭及关节冲洗, 如关节疼痛重者, 可服消炎止痛类药物以缓解疼痛。本组68例有13例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 68例中有52例行膝关节抽液, 另外16例病人行膝关节冲洗;①膝关节抽液与注入药物治疗:对于膝关节积液较多、浮髌试验阳性者, 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出积液, 并注入1%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25mg, 若1次不能完全控制滑膜渗液, 1周后可再重复注射1次;如膝关节热痛而肿, 化验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在封闭治疗的同时, 可选择适宜的抗菌素关节腔内注射;②膝关节冲洗:采用膝前上外侧入、前下内侧出的小切口, 每500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配成冲洗液, 每次用药量达2000~3000mL, 冲洗后加压包扎, 一般灌洗1~3次;③基础护理:患膝避免下床行走;急性创伤性滑膜炎2周后下床行走, 慢性者3~4周后下床行走。加压包扎, 休息, 两天后配合中药烫熨治疗。所有病人均嘱其行骨四头肌等长收肌及膝关节伸屈锻炼。
1.2.2 中医治疗
在经上述关节抽液与注入药物治疗或关节内冲洗术后2d即可采用中药烫熨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烫熨方组成:红花、木香、伸筋草各1份, 桃仁、牛膝、川芎、大黄、泽兰、泽泻、苍术、羌活、独活各1.5份。将上述药物混合粉碎加老陈醋浸泡备用。使用时将药渣装入大小适宜 (约20cm×15cm) 的小布袋内, 药物以不滴药液为宜, 扎紧袋口, 放入家用微波炉中专用容器内, 用高火加热3~5min取出, 待温度适宜 (50~60℃) 即可在患膝局部进行, 冷后更换, 反复多次, 持续时间30~40min。药包可反复加热使用, 3~5d更换1次。
2结果
2.1疗效标准
采用自拟标准。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 无疼痛肿胀, 行走自如, 但过度活动仍有疼痛;有效:膝关节功能活动好转, 偶有疼痛、肿胀, 膝关节屈曲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或症状、体征减轻后又复发。
2.2诊疗结果
经1周~1个月的治疗后, 本组68例全部有效, 其中治愈18例, 显效27例, 有效23例, 愈显率66.18%, 总有效率100%。
3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当膝关节损伤或关节内结构损伤后滑膜组织对创伤的直接反应而发生的非感染性炎症。由于膝关节滑膜病变及关节液渗出性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呈正相关[1], 当关节受伤关节液渗出速度超过滑膜代偿性吸收速度时, 关节积液使关节腔内压继续升高, 氧分压继续下降致恶性循环。关节穿刺抽液, 可降低关节腔内压, 升高氧分压, 改善组织缺氧环境。醋酸强的松龙封闭主要是利用其消炎、抗过敏、抗渗出的作用, 可减轻机体组织对损伤性刺激所产生的病理反应, 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使局部肿胀消退。膝关节冲洗可促进滑膜组织水肿消退, 减少炎性渗出, 可降低关节腔内压, 利于滑膜炎的消退及修复。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则是通过肌肉收缩, 增强血液循环, 有利于渗出的吸收, 促进肿胀消退而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防止局部软组织粘连, 对防止因股四头肌萎缩乏力, 关节不稳而造成再损伤的恶性循环起重要的作用。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属中国传统医学之“痹证”范畴, 乃因跌仆损伤至关节滑膜脉络受损, 血不循经, 溢于脉外, 气血瘀阻致关节积瘀积液, 湿热相搏, 使膝关节肿胀、疼痛、灼热、筋肉拘挛及关节屈伸障碍, 治宜活血化瘀止痛和清热利水燥湿。中药烫方中苍术健脾燥湿, 羌活、独活祛风除湿, 泽兰、泽泻利水消肿, 川牛膝活血以利关节;红花、桃仁、牛膝、川芎均能活血祛瘀, 其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 与木香合用, 行气开郁而止痛, 牛膝能补肝肾而强筋骨;大黄能破血攻积, 伸筋草可舒筋和络。诸药合用, 共凑活血化瘀与利水消肿之功。此外, 中药烫熨的热效应能使僵硬的组织变软, 膝关节伸屈度增加, 还可扩张局部血管,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的组织营养, 从而促进关节粘连分解及组织间液的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
采用关节内封闭、关节内冲洗并结合中药烫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其操作简单, 患者乐于接受, 为临床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5
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88例
谭燕泉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
林 波 南京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并设立对照组以西药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推拿疗法 中药热敷 穴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收集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的门诊病例88例,治疗组52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6
【关键词】 关节镜技术;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临床效果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主要发生于积累性和重复性运动损伤患者,且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关节镜技术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临床治疗技术。本文就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观察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4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5.5±6.5)岁,其中20例右踝,14例左踝。所有观察对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活动受限、踝关节疼痛等症状。患者MRI检查结果证实,10例患者存在软骨损伤症状,CT检查证实10例患者存在关节游离体,X线片检查证实12例患者发生踝关节骨赘。患者查体情况包括:3例外翻应力试验,10例内翻应力试验。1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0例深蹲试验阳性,且所有观察对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内外踝关节间隙压痛和踝关节肿胀现象。
1.2 方 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准确标注关节镜入口位置、神经血管走行方向以及踝关节骨性标志。患者保持仰卧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在大腿下端应用踝关节镜进行牵引固定。踝关节镜配套牵引支架常规消毒后,实施非侵入性踝关节牵引。于前外侧入路,首先穿刺置入腰穿针,在关节间隙中注入20ml左右的生理盐水,在关节部位使用11号刀片打开一个纵向的4mm左右手术切口,使用血管钳将关节囊和软组织完全分离,将30°关节镜置入∮2.7mm左右[1]。通过上述方式,在关节镜直视下,于进水扩张关节间隙部位打开前内侧手术入路,如有需要可同时打开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对患者踝关节腔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变位置并实施针对性治疗。例如,软组织刨削后,使用等离子电刀进行相应的刨削修整;对于存在软组织卡压现象的患者,利用刨刀将瘢痕组织、纤维组织和增生滑膜刨除;若患者存在充血增生现象,需要切除滑膜组织,将增生的撞击骨赘使用骨刀或魔钻进行处理,并将其取出;对软骨损伤或是微骨折部位,使用磨削技术进行处理,将软骨面刨除后,使用等离子电刀对剥脱的软骨进行处理,避免软骨持续脱落[2]。
1.2.2 术后处理方法 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骨折端,避免骨折部位负重,使用支具固定踝关节,连续2h进行局部冰敷,每天冰敷2次。手术2d后将引流管拔出,后开始适当的踝泵、直腿抬高等锻炼,每天锻炼3次,每次持续10min。手术7d后患者可适当扶拐负重练习,并将透明酸钠注入关节腔内,每周给药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3]。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4例观察对象均接受了11~24个月不等的随访,随访结果证实,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且踝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术后平均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结果为(84.2±4.5)分,与术前评分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踝关节镜技术的治疗适应证为:①踝关节长时间不明原因地疼痛或肿胀;②明确诊断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③清理化脓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滑膜炎、关节软骨损伤、清除游离体[4]。
踝关节镜技术用于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优势主要表现为:①踝关节镜辅助治疗踝部骨折,有助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②关节镜直视下的踝关节融合治疗,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清理彻底且视野清晰;③踝关节镜技术适应证较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④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⑤患者耐受性更好、手术时间少、切口较小[5]。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牵引器械联合踝关节镜技术进行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有助于准确定位病变位置,与徒手牵引相互配合,能够保障∮2.7mm关节镜准确置入治疗部位,缩小盲点,操作准确,可视空间更大。同时,这一治疗方法牵引较为柔软,有助于污染发生率的降低,减小医师的工作量,无须其他人辅助牵引;另一方面,能够直观反应关节内结构,有效扩大关节间隙,避免损伤牵引部位皮肤,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的提高[6]。
参考文献
[1] 聂喜增,马湘一,李锋,等.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慢性创伤性坏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7,29(9):945-946.
[2] 毛宾尧,黄涛.创伤性踝关节炎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及并发症的防治[A].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骨科L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
[3] 胡江华,陈中,贺振年,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踝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3):317-319.
[4] 谢仲燊,林秋喜,侯念宗,等.关节镜手术在单纯关节发病的痛风性踝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2):344-345.
[5] 马骁,卡索,李丹,等.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17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43-44.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 0 1 4年4月-2 0 1 6年5月在我院采用踝关节镜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5 6例, 其中男性3 2例, 女性2 4例, 年龄1 7~4 6岁, 病程3~1 0个月;均为踝关运动损伤后持续疼痛和/或活动受限, 经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无效者。其中3 8例踝关节扭伤后给石膏绷带外固定2~3周且踝关节X线未见明确骨折或骨质缺损;1 8例有踝关节骨折病史 (1 2例手法复位外固定, 6例切开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均正常愈合) 。
1.2 查体
患踝局部皮温轻度升高, 个别肿胀, 内桑或踝关节胫距关节间隙前方压痛阳性, 2 2例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1 8例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石性关节炎改变, 并伴有骨赘增生、游离体形成, 无明显异常。磁共振成像示多数伴有少量积液, 争损伤2 2例。1 0例患者术前在麻醉下进应力位X线片检查, 发现距骨前移距离>4 m m, 页斜角度<1 0 0°。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手术, 统一采用s m ith-n e p h e w小关节镜系统 (3 0°广角2.7m m) 。患者取仰卧位, 术前用记号笔标出内外踝、胫骨前肌腱、足背动脉、第3腓骨肌腱及腓浅神经的主要分支, 以及前内、前外人路的位置。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 2 0 m l注射器针头沿入路穿刺, 确定进入关节腔后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0 m l, 关节充盈且回抽无血, 拔出针头, 尖刀片切开皮肤约3 m m的入孔。前内侧人路插入关节镜行探查, 前方找到胫距间隙, 按照胫骨远端前方→距骨顶、颈、内、外踝软骨面→三角韧带深面→下胫腓联合韧带前下方→外侧沟的顺序观察有无韧带撕裂、肥厚、瘢痕化、绒毛增生, 关节间隙内有无骨赘、游离体, 有无关节脱位及骨折等。发现病灶后, 前外侧孔置入电动刨削器, 刨除增生的滑膜及关节间隙内的软组织及瘢痕组织;电动磨头磨除增生骨赘, 取出游离体。I、Ⅱ、Ⅲ度软骨面损伤使用刨削器及射频头修理平整, Ⅳ度行微骨折处理。术中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冲洗关节腔, 术毕缝合入孔, 棉垫加压包扎, 石膏托外固定于踝关节中立位。术后2周内避免患肢负重, 拄拐辅助行走;软骨损伤严重行微骨折处理者, 适度放缓完全负重时间, 康复期间持续蹬足练习, 辅助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 提高踝关节稳定性, 避免剧烈运动直至术后6周完全负重。术后3个月恢复慢跑等轻度运动, 术后6个月可进行球类运动、爬山等剧烈运动。
1.4 观察指标
记录关节镜下所见疾病类型。术后随访,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前抽屉应力位X线片评价关节稳定性, 记录距骨前移距离。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术前、术后12个月距骨前移距离。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镜确诊病例
关节镜下可见单纯滑膜炎8例, 胫骨和/或距骨软骨损伤22例, 滑膜炎合并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形成撞击综合征26例。
2.2 随访结果
6例 (10.7%) 失访, 余50例患者随访10~26个月。术后第1、3、6、12个月踝-后足评分分别为 (79.2±6.7) 、 (81.4±2.2) 、 (82.6±1.8) 、 (82.8±3.3) 分, 均明显高于术前的 (52.1±5.8)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84、20.21、21.19、19.27, 均P<0.05) 。术后12个月关节活动度正常, 距骨前移距离明为 (3.6±0.2) mm, 明显小于术前的 (14.7±2.5)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82, P<0.05) 。末次随访时, 患者前抽屉试验和距骨倾斜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时, 28例患者恢复至第1次受伤前运动水平;12例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响, 剧烈运动水平稍差;8例患者行走距离超过5 km后仍出现患踝疼痛并肿胀, 嘱其减少活动, 对症保守治疗;2例自觉症状与术前无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
3 讨论
踝关节运动创伤是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科的临床常见疾病, 患者因高能量损伤导致关节生物力学关系失衡、负重过度、磨损并在此基础上继发关节内软组织变性、关节结构变形, 最终致使关节功能障碍。经过对症治疗、内外固定之后早期均能得到较满意修复。但无论手术与否, 患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有研究报道, 在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中, 术后仍存在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患者占27%[1]。
本研究中, 关节镜下软骨损伤患者22例, 其中10例软骨损伤Ⅲ~Ⅳ度, 经过随访8例患者在步行剧烈超过5 km仍出现踝关节疼痛及肿胀, 2例自觉症状与术前无差异。关节镜下见滑膜炎合并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形成撞击综合征26例, 随访中除4例轻度活动受限外其余患者均无运动后疼痛。直视下的踝关节镜检查仍然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并可在镜下针对撞击综合征形成的距骨和胫骨软骨损伤同时进行处理, 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2]。因此, 可以判断, 踝关节运动创伤性关节炎与创伤造成的软骨损伤及滑膜、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造成的关节疼痛不适和活动受限相关。踝关节镜手术操作本身并不复杂, 术前准备很关键, 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准确细致地查体及阅片等[3]。建立好手术入路后, 首先行诊断性踝关节镜检查, 以明确有无软骨损伤及撞击的部位和原因, 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关节内游离体、胫骨及距骨骨赘等[4]。滑膜清理、软骨损伤的处理、骨赘的处理、游离体的取出等均符合一般关节镜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胫骨前缘骨赘是引起前方撞击征的重要原因, 应使用电动磨头予以磨除。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病例报告的缺失以及缺乏5年以上的中长期随访:但总体还是能够说明关节镜技术可明确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病因, 并可在镜下对症处理, 具备创伤小、运动力恢复快的优点, 可明显缓解踝关节运动创伤后的不适症状。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5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56例, 均进行关节镜检查并行相应滑膜瘢痕组织切除、软骨面修整、微骨折处理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 后足评分以及术前和术后12个月前抽屉应力位X线片距骨前移距离。记录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 0例患者术后随访1026个月, 失访6例。术后1、3、6、12个月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术后12个月距骨前移距离明显小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2个月, 28例患者恢复正常、12例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响、8例行走距离超过5 km后仍出现患踝疼痛并肿胀、2例自觉症状与术前无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结论 踝关节镜技术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 患者不适症状可明显缓解。
关键词: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踝关节,关节镜,撞击综合征
参考文献
[1]张冠宏, 周磊.关节镜微创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 (3) :254-255.
[2]苏正兵, 杨述华, 段德宇, 等.踝关节镜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 (4) :439-441.
[3]胡跃林, 敖英芳, 田得祥, 等.关节镜在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3, 3 (1) :44-47.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8年6月到2012年6月对23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手术,男14例,女9例;年龄26~68岁,平均48.6岁。其中既往有踝关节骨折或脱位病史17例,4例继发于距骨骨折,2例患有踝关节不稳。
1.2纳入标准
既往患有踝关节内、邻近踝关节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导致关节不稳,长期发展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主要为:踝关节肿胀、疼痛,背伸或跖屈活动度减小,X线及MRI示创伤性关节炎晚期表现。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入院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行三维CT重建,评估踝关节病变范围、程度、部位及力线改变,制定手术方案。
1.3.2 手术方法
向健侧卧位,踝关节下垫以沙袋,使踝能背屈活动便于手术,外侧入路,沿腓骨下段下缘弧形切开,向近侧延伸至外踝上约8 cm处,牵开腓骨肌,骨膜下剥离腓骨,在踝上6~7 cm处用线锯切断腓骨,下翻腓骨,显露踝关节。纵行切开胫骨骨膜,骨膜下剥离胫骨下端的外侧面,清除病灶,切除增生滑膜,活动踝关节,将胫骨下端及距骨上端两关节面软骨彻底清除,处理植骨面。将腓骨内侧面凿粗糙,切除距、腓骨对应的软骨面,在胫骨的外侧修整出与切断的下段腓骨大小相当的骨槽,并自其下段刮除部分小块松质骨,备作填充融合面的残余间隙用。术中尽量纠正原有畸形,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但可保持0°~5°外翻及0°~10°外旋。将腓骨复位,嵌入胫骨和距骨骨槽内,再将踝关节上下加压、使胫距关节面紧密接触后,用3~5枚螺钉内交叉固定腓骨干于胫骨及距骨上。残余间隙用刮下松质骨填充。松开止血带,放置引流条,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
1.4 术后处理
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条,应用抗生素3 d,用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注意观察足末梢血运,加强足趾活动。术后1周、3个月拍X线片复查。待达到骨性融合后拆除石膏,逐渐行功能训练。
1.5 随访评估
出院后进行随访,出院后1个月、3个月复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评估方法选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分别对术前及末次随访进行评分。评估结果判定: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小于50分。影像学评定踝关节达到骨性融合标准为:X线正侧位片均可见骨小梁连接覆盖上下植骨面。
1.6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的样本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9年。随访方式通过复查、门诊及电话。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情况,其中1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正常生活,4例患者长时间行走后足弓处出现轻微疼痛,休息后可缓解,1例患者踝关节偶尔发生轻度疼痛,口服药物后可缓解。术后3个月可见骨痂形成,但未将上下关节面完全连接,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均已达到骨性融合。随访评定结果,优5例,良12例,一般5例,差1例,优良率为73.91%(见表1)。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踝关节是承载全身重量的负重关节,其稳定功能十分重要。当各种病因引起踝关节严重病损时,踝关节融合术虽然使踝关节失去关节功能,但可以起到稳定、解除疼痛、矫正畸形等作用[2],成为临床上治疗踝关节终末期疾病的经典术式。
表1 AOFAS踝-后足评分(±s,分)
图1 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术前正侧位X线片
图2 踝关节融合术后1周侧位X线片
图3 踝关节融合术后1年正侧位X线片
创伤性踝关节炎一般由暴力、承重失衡、过度负重积累性损伤导致[3],关节损伤往往会导致受伤关节的机械力加载的改变,虽然通过手术可以修复及恢复关节力学的正常,但却不能减少关节损伤后的改变[4]。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僵硬及功能受限,但事实上关节损伤无论有没有关节面的损伤都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新兴研究表明早期关节内的炎症反应的抑制可改善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结果[5]。创伤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的最大区别在于在中青年患者关节损伤后,存在继发的持续性损伤[4]。目前对细胞及分子层面的观察发现,创伤性关节炎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反应性损伤、炎性细胞及因子的作用使滑膜、滑液、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而相互作用,导致关节早期退变[6]。
踝关节融合术常用的手术入路主要有后侧、内侧、外侧、前外侧[7],也可根据病灶情况及软组织特点选择后外侧入路。本组患者均选用外侧入路,其目的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腓骨下段和胫骨下端前方骨质作为植骨材料,既可以促进融合,又可以起到即刻稳定的作用。对于踝关节融合位置,各学者意见不一。张涛等[8]认为踝关节正确的融合位置要求矢状面上足处于中立位,冠状面上后足中立位至外翻5°,水平面上外旋5°~10°。朱通伯等[9]认为踝关节融合角度应根据性别、职业而定:女性以固定于跖屈0°~15°,男性固定于跖屈0°~5°为宜。本组病例融合在直角0°中立位,0°~5°外翻,0°~10°外旋。术后随访证明融合较好,末次随访未见形成关节畸形。
提高融合率是手术的重中之重,其关键在于保持胫距骨关节面的紧密接触及稳定。1951年Charnley总结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经验提出了加压融合的概念,时至今日虽然踝关节融合手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加压原则”仍然是关节融合最基本的原则[10]。就目前来看内固定是提供融合加压的首选方式,但当伴有感染性病变、软组织条件差及骨缺损较多时也可采用外固定。向龙京等[11]认为与内固定相比较,局部并发症的产生是外固定的缺陷,其中包括神经血管损伤、外固定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对合骨端再移位、畸形等。本组病例采用了3~5枚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并向融合部位交叉打入,使融合更加牢靠,术后随访,融合率100%。
踝关节融合术近期疗效和中期疗效都较满意[12],但远期疗效常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对踝关节融合术进行长达21年的随访。其中96%的病足出现轻度到中度跛行,39%出现足内翻畸形,35%出现足外翻畸形,仅26%仍保持中立位,所有患足距下关节活动范围均下降[13]。本组病例中4例患者长时间行走后足弓处出现轻微疼痛,行X线检查后考虑为距下关节退变有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踝关节的融合导致跗横关节活动度代偿增加所致。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踝关节镜下行关节融合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但对于踝关节腔增生严重、存在严重对线不良或严重畸形的患者,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具有技术优势[14]。李仕臣等[15]使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其主要是对关节内的滑膜、游离体、骨赘及炎性物质进行清除,笔者认为此手术虽创伤性小,恢复快,但应用局限,适用于早期的创伤性关节炎,作为保守与手术之间的过渡治疗方法,延缓踝关节加速退变。对于中晚期就目前的主流观点,仍是行踝关节融合或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的优点在于快速重建踝关节活动功能和维持正常步态。虽然踝关节置换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较少继发距下关节炎等方面有着优势,但因其费用较高,关节假体设计问题等,易出现踝关节稳定性差、假体松动、脱位等不利结果,应用受到限制。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关节镜技术结合Ilizarov踝关节牵伸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9 ~ 73岁,平均64岁。12例患者均诉有多次踝关节扭伤病史,伤后X线均未发现踝关节有明显骨质破坏。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至少半年的保守治疗且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均为单侧踝关节手术。左侧5例,右侧7例。创伤性踝关节炎分期均为3期。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 8. 5 ±1. 1) 分,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踝关节功能评分[2]33 ~ 48分,平均( 40. 5 ± 4. 3) 分。
1. 2 手术方法
1. 2. 1麻醉方法本组12例患者中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4例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平均为2 h,手术过程顺利。
1. 2. 2手术体位常规选择平卧位,于患肢大腿根部绑气囊止血带,压力保持350 mm Hg,止血带使用时间满60 min后放松止血带10 min后再驱血充气后继续使用。常规碘酒及酒精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单。
1. 2. 3手术步骤取患侧踝关节前内、前外入路[3],各长约0. 5 cm,使用刨刀行关节清理术,清除增生的滑膜、取出关节游离体。若有局部踝关节撞击表现,则使用骨磨钻去除局部骨赘。镜下见软骨缺损部位 < 2 cm行微骨折术,并且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松止血带见行微骨折术区域出血活跃。缝合伤口后使用外固定架放置合适位置,外固定支架活动铰链中心正对踝关节活动中心,近端予两枚双皮质克氏针、1枚单皮质外固定钢钉胫骨固定,远端1枚克氏针跟骨固定,1枚克氏针距骨颈固定,1枚克氏针经第1、2、3跖骨固定,见钢针固定部位皮肤张力良好,踝关节活动满意,C臂机透视下见患肢力线正常。
1. 2. 4术后处理术后48 h内常规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和直腿抬高锻炼。每日早晚各使用酒精滴针眼预防感染。1周后开始调节外固定支架逐渐牵伸开踝关节腔,每天牵开0. 5 mm,分数次进行牵伸,即每4 ~ 6 h调节1次,直至X线下踝关节间隙牵开至5 mm,由于个别患者牵伸后有疼痛感,故一般1周内使踝关节牵伸至5 mm。1周后拆除正后方金属杆,使踝关节可以屈伸活动,嘱患者开始下地负重行走。叮嘱患者每月复查,及时调整支架。3个月后拆除外固定支架。
1.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 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6 ~ 24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伤及相关神经、肌腱以及血管。术后10 d拆线,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 2. 5 ± 1. 4) 分,与术前( 8. 5 ± 1. 1) 分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 t = 21. 154,P < 0. 001) ; 术后6个月AOFAS评分( 78. 6 ± 6. 3) 分,较术前的( 40. 5 ±4. 3) 分有显著提高( t = 17. 337,P < 0. 001) 。
3 讨论
现在创伤性踝关节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至软骨增生、骨化、赘生物形成,继而损害踝关节面破坏踝关节稳定性,导致患肢疼痛明显伴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早期创伤性踝关节炎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踝关节镜下清理术等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晚期的创伤性踝关节炎现在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现在世界上常用方法主要有: 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踝关节融合术、踝关节置换术[5]和Ilizarov踝关节牵伸术等。
自从1981年Johnson首次使用关节镜进行踝关节探查术,现在踝关节镜技术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日趋成熟[6],现在使用关节镜行踝关节清理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术式[7,8]。李众利等[9]使用踝关节镜治疗5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发现其能缓解患肢症状但不能完全改善。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早、中期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效果确切; 但其对晚期的创伤性踝关节炎只能延缓其进展,不能彻底解决患者的症状。
踝关节融合术效果肯定,曾经一度是临床上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金标准[10],因为融合后可使得踝关节持久稳定并且解决患者的疼痛感。虽然踝关节融合术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但牺牲了踝关节的功能,并且文献报道有5% ~ 37% 的不愈合率[11]。相比较下踝关节置换术能较好地保留踝关节的活动度,但其费用较高并且有着假体松动、脱位、感染、踝关节稳定性差等缺点[12],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Ilizarov提出了牵拉成骨的“张力-应力法则( law of tension stress,LTS) ”,其跨时代地指出: 控制好牵拉的张力-应力即可以刺激骨与软组织的再生[13]。van Valburg等[14]于1995年发现Ilizarov技术能很好地延缓创伤性踝关节炎的进展。Eylon等[15]将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应用于17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牵伸其踝关节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肘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拒绝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38例。试验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16例, 年龄37~69岁, 平均 (46.1±2.5) 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8例, 年龄36~70岁, 平均 (45.7±2.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患者均由肘关节骨折外伤引发创伤性肘关节炎, 肘关节骨折处愈合良好, 但肘关节仍存在功能障碍、疼痛不适; (2)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3) 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以及分型标准, 未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1.3 排除标准
无关节内肿瘤、代谢性关节病、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风湿类疾病以及其他特异性关节病;无严重原发性疾病与精神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480 mg盐酸氨基葡萄糖, 3次/d;口服200 mg塞来昔布胶囊, 1次/d, 共治疗6个月。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药颗粒剂治疗, 1剂/d, 连续服用3个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将患者划分为3种中医证型, 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1) 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14例患者给予左归汤治疗, 主要成分:川牛膝10 g、龟板10 g、鹿角胶10 g、菟丝子10 g、枸杞子10 g、山萸肉10 g、怀山药10 g、熟地黄20 g, 煎水服用, 2次/d, 分别于早晚服用。 (2) 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15例患者给予除湿通痹汤治疗, 主要成分:生甘草4 g、生姜皮6 g、牛膝9 g、五加皮9 g、茯苓9 g、木瓜9 g、黄柏9 g、防已12 g、白术12 g、炒苍术9 g、薏苡仁12 g、鸡血藤12 g、威灵仙12 g;煎水服用, 2次/d, 早晚各服用1次。 (3) 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型9例患者给予六味地黄汤治疗, 主要成分:丹皮10 g、山萸肉12 g、泽泻10 g、茯苓10 g、怀山药12 g、熟地黄25 g, 温水服用, 2次/d, 分别于早晚服用。患者均再给予外用海桐皮汤 (江苏江阴制药, 批号:0602311) , 主要成分:白芷6 g、防风9 g、甘草9 g、威灵仙9 g、红花9 g、川芎9 g、川椒20 g、当归15 g、没药18 g、乳香18 g、透骨草18 g、海桐皮18 g。药物经煎煮浓缩后用蘸湿毛巾擦洗、外敷肘部, 热度以可耐受为度, 1剂/d, 2次/d, 每次20 min。洗后行肘部主、被动功能锻炼。
所有患者给予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治疗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治疗一次性完成, 每4周1次, 行3次治疗后, 仅保留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 共行6次治疗。患者在治疗时均应降低肘关节异常活动量, 治疗后行肘部主、被动功能锻炼, 均进行随访6个月。
1.5 疗效判定标准
日本骨科协会 (JOA) 评估治疗总评分最高为29分, 最低0分, 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总分为100分评分系统, 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优良率 (%) = (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JOA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JOA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HSS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肘关节的主要活动是屈伸及前臂旋前、旋后, 其屈伸活动不能被其他相应关节所替代, 是人体上臂功能不能缺少的[1]。由于肘关节在解剖上的脆弱性, 关节机械结构的紧密连续性以及易发生严重创伤的流行学病学特点, 创伤后, 特别是骨折后肘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即使原骨折被稳定坚固复位, 也强调早期肘关节运动的功能锻炼, 仍有大部分患者由于创伤导致原解剖生理结构的轻微变化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因素而长期忍受持续的关节疼痛和进行性关节功能丧失[2]。中医辨证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 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 且中药对患者肘关节周围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功效, 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 大多数患者均认可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 能加强其在治疗过程中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虽然,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和局部痛点封闭治疗能针对性地改善关节内环境、直接抑制炎性反应区域、改善关节功能, 但中医辨证施治更加细化, 治疗用药均根据证候人群, 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体代谢状态, 还能对关节内环境与局部软组织起到调节作用。海桐皮汤浓煎持续温热外洗, 凭借皮肤对热量和药物的通透性自外向内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代谢。中药药用离子成分可在局部浓聚, 均衡持久的作用于患处[3,4,5]。相比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使用中药易于自我调节, 且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 而结合肘关节局部解剖、痛点的随意性以及注射性药物, 关节穿刺及封闭技术均存在神经血管损伤、感染、过敏等风险, 其中类固醇类激素导致局部肌腱损伤断裂的报道屡见不鲜[6,7], 结合各项评分对照, 中医辨证施治更具优越性。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d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cP>0.05
综上所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十分明显,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消炎镇痛药物和氨基单糖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Mc Auliffe JA, Miller RE.Osteoarthritis and 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elbow[J].J Hand Ther, 2000, 13 (2) :136-147.
[2]张洪美, 荆琳, 闵重函.关节置换围手术期COX-2抑制剂联合镇痛泵的疗效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07, 1 (4) :291-292.
[3]沈霖.补肾健骨汤对膝骨性关节病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骨伤, 1996, 9 (4) :8-8.
[4]牛洁, 殷海波.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 2007, 19 (2) :66-68.
[5]刘昆鹏, 陈百成.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软骨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8 (10) :674-677.
[6]赵家亮, 覃松柏.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4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 (12) :1136-1137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1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防员;创伤性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89-02
随着武警消防部队消防保卫工作和应付突发事件的任务加重,消防员在日常军事操课训练中的难度和强度逐渐增大,易出现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笔者于2007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防员创伤性滑膜炎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黄家驷外科学》诊断标准[1]:均有高强度训练史、外伤史或膝关节劳损史,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或肿胀,屈伸活动受限,膝关节周围压痛,局部皮温略升高;浮髌试验(+),麦氏征(-),抽屉试验(-),X光片示:未見骨质异常及骨折征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均正常。本组69例,男性67例,女性2例;年龄19~34岁,平均22.3岁;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51例,慢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8例;病程2d~6m,平均病程18d,单膝发病57例,双膝同时发病12例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①对膝关节积液较多者穿刺冲洗:在局部麻醉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条件下,用8号静脉输液针头于髌上囊穿入关节腔建立水通道,再于内侧膝眼穿入8号静脉输液针头建立出水通道,注入0.9%生理盐水500ml+5%NaHCO320ml反复冲洗关节腔,直至冲洗液清亮透明,拔除出水针头,于进水针头处抽尽关节腔内液体,注入混合药液(泼尼松龙2.5mg、地塞米松5mg、5%NaHCO32ml、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患膝无菌敷料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必要时患肢钢托制动,静脉输注抗菌素,加强营养物质摄入。②内治法:药用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5g、牛膝12g、土鳖12g、乳香10g、没药10g、连翘25g、槟榔15g、陈皮10g、黄柏15g、茯苓15g、薏苡仁30g,三七8g、甘草3g。气虚者去槟榔加黄芪30g,脾虚者加白术15g,痛剧者加延胡索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③外治法:用大黄1000g、薄荷500g、黄柏500g、泽兰500g、延胡索500g、侧柏叶1000g、血竭250g。共研细末,陈醋调匀后摊于纱布上,湿敷患处,绷带环形包扎,一剂药可贴敷一天。每10天为一个疗程
恢复期:①微波治疗:去除敷料,采用HYJ-Ⅱ型炎症治疗仪,将其圆柱形辐射器固定于距患处皮肤上方10cm处,直接照射患部,每次30min,每天2次。②艾条外灸:去除敷料,使膝关节裸露,下肢远端垫物防止患者劳累,让点燃的艾条产生的烟雾从下往上直接灸患处,每次30min,每天2次。③推拿按摩功能锻炼:医者点揉血海、伏兔、鹤顶、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和膝关节周围以舒筋活络,同时配合抬腿、屈膝等动作加强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循序渐进,松解粘连,恢复功能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浮髌试验(-),屈伸功能正常,直立行走无障碍。好转: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仅运动量大时轻度疼痛或无力。无效:局部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出现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
1.4 结果
69例患者共81个关节经10d~3m的综合治疗,痊愈67个关节,好转13个关节,无效1例(由于半月板严重撕裂,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8.76%。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m~2y,平均9m,无一例复发
2 讨论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多因长期、持续、反复的大力摩擦、挤压或劳损所致,膝关节滑膜充血、水肿、炎症渗出,日久纤维化引起关节粘连,从而影响关节功能活动。中医认为本病由瘀血阻络,湿浊流注关节所致,属中医学“筋伤”“痹症”范畴。消防员多发此病,与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能训练史有关。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则注重该病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侧重点,急性期以穿刺、冲洗、注液、消炎,加以中药内服外敷,消除积液,减轻肿胀、疼痛为主。恢复期以活血通络,消除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为主。二则注重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急则治标,标本兼治。急性期穿刺冲洗可迅速清除积血、积液,使关节内压力恢复正常状态下的微负压,恢复血液、淋巴系统循环,减轻或消除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对滑膜的刺激,促进滑膜组织无菌炎症的消退和修复。局部注射封闭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减少炎症渗出,松解粘连,局部用药浓度大,全身反应小[2]。内服中药活血化瘀、行气利湿;外敷药膏直至病所,舒筋通络,消肿定痛,其作用机制:①增强血小板膜的通透性,促进血小板成分腺苷酸和钙的释放,加强物质交换。②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微血管循环障碍。醋,《本草纲目》云“散瘀血”。外用开腠理,促进药物吸收,增强药物强筋、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恢复期采用微波辐射,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坏死细胞释放出炎性化学致痛化学介质(组织胺、激肽等),改善炎症区的酸碱平衡,减轻水肿和组织间张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区氧含量、营养物质、白细胞、抗体供给增加,白细胞吞噬坏死细胞功能加强,提高组织的修复能力。艾条具有调理气血,驱寒除湿,温经通络之效,此外艾条烟熏对多种致病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可减少或避免关节穿刺引起的腔内感染[3]。鼓励患者做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腔积液的吸收,增加关节的稳定性。诸法合用,疗效明确且不易复发,缩短了病程,亦无任何不良反应,同时还可避免穿刺引起的医源性皮质激素关节病,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吴在得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七版)中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易世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进展[J].首都医药,2005,12(1):22-25.
创伤性膝关节炎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46例, 男25例, 女21例;年龄11岁~72岁, 平均45岁;病程3 d至2个月, 平均15 d;右膝关节29例, 左膝关节17例;伴有髌上囊积液14例, X线检查有退行性改变15例;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 并经关节穿刺诊断。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截血散外敷加半导体激光疼痛治疗机照射治疗。中药截血散由当归、川芎、葛根、羌活、红花、大腹皮、川断、白芷、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威灵仙各100 g, 生南星、桂枝、赤白芍、川乌各90 g, 丹参120 g, 全蝎20 g, 土鳖虫30 g, 紫荆皮50 g组成。上述药粉碎成细末混合均匀, 每次取50 g~100 g, 用陈醋、凡士林调匀敷于患膝关节周围, 加用半导体激光疼痛治疗机照射40 min, 每日1次, 疗程7 d~14 d。
1.2.2 护理方法
1.2.2.1 疼痛护理
膝关节滑膜炎病人通常因为疼痛而减少活动, 这也是病人情绪烦躁的一个重要原因。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 对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 使用安慰性的语言, 消除不良情绪刺激。疼痛剧烈时患肢制动, 卧床休息, 加强生活起居护理, 满足病人生活需要。指导病人转移方法, 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看书等, 以放松紧张情绪, 转移注意力, 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1.2.2.2 饮食护理
膝关节滑膜炎病人, 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如苹果、香蕉等, 忌辛辣刺激食品。
1.2.2.3 功能锻炼
病人急性期限制活动, 饮食等均在床上完成。稳定期指导病人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病人取仰卧位, 膝关节伸直, 绷紧股四头肌9 s, 放松1 s, 每次2 min, 每天3次。康复期进行运动时, 运动量不宜过大, 宜慢走、打太极拳等, 以不觉疲劳为度。可使用护膝以保护膝关节, 减少负重, 起立时双手撑扶支持物站起, 行走时用拐杖或助步器协助行走。
1.2.4 疗效评价标准
优:膝关节肿胀、局部疼痛或不适完全消失, 功能恢复, 浮髌试验阴性;良:膝关节肿胀、局部疼痛或不适消失, 功能恢复, 浮髌试验阴性, 劳累后有较轻的不适;可:膝关节肿胀、局部疼痛或不适基本消失, 功能基本恢复, 浮髌试验基本阴性。
2 结果
本组46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治疗效果:优31例, 良11例, 可4例, 优良率为91.3%, 有效率为100.0%。
3 讨论
膝关节的关节囊内有滑膜覆盖, 滑膜向外延伸突出在关节周围而形成个滑液囊, 其中以髌上囊为最大, 并多与关节腔相通[1]。滑膜有着丰富的血管, 滑膜细胞分泌滑液, 因关节蜕变与创伤受到过度的摩擦或挤压, 滑膜发生轻度的炎症反应, 滑液分泌增多, 同时液体渗出而形成滑膜腔积液[2]。
中药截血散是以活血化淤、渗湿消肿、疏风通络止痛为原则组成的方剂, 通过外敷使有效成分直接经局部皮肤渗透作用进入深部组织和血循环, 能促进组织血液循环, 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以消除滑膜血管充血、水肿与渗出, 促进滑膜腔积液重吸收而恢复正常, 并可促进周围组织损伤的修复, 但传统药物的吸收较慢。
半导体激光疼痛治疗机主要通过半导体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 促进细胞再生, 改善血液循环, 消炎止痛减轻水肿,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半导体激光的主导波长为810 nm, 属于红外光谱。而激光辐射对皮肤、脂肪和肌肉组织及骨组织具有最大穿透能力的波长就处于红外光谱中。因其对人体组织有很强的穿透力, 故对深部组织病变有很好的疗效。半导体激光采用的另一波长为650 nm为可见红光光谱, 对浅层组织病变有很好的疗效。半导体激光复合波长的总体效应呈现出由浅入深的治疗作用。半导体激光疼痛治疗机具有热和穿透组织能力, 可穿透组织2 cm~3 cm, 其温热与穿透作用一方面能促进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渗透和吸收, 另一方面能促进深部组织血循环而增强上述药物的效用。
总之, 两者合用既可发挥中药的特长又可充分利用红外线波谱的治疗作用, 使疗效提高。更快、更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截血散外敷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应用中药截血散外敷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优良率为91.3%, 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截血散外敷加激光照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创伤膝关节滑膜炎,中药外敷,激光照射
参考文献
[1]毛宾尧, 张学义, 乐兴祥.膝关节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58.
【创伤性膝关节炎】推荐阅读:
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07-27
创伤性踝关节炎05-29
创伤性肘关节炎05-30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10-11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06-20
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11-06
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09-08
骨关节创伤08-13
增生性膝关节滑膜炎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