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病人(共12篇)
创伤性休克病人 篇1
本研究选择急症刨伤性休克病例118例, 对其麻醉处理进行了临床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8例患者均为急症手术, 男68例, 女50例;年龄21~79岁。ASA分级III~V级。复合伤67例, 头部外伤13例, 腹部外伤29例, 骨盆骨折并下肢骨折7例, 肾破裂并后腹膜巨大血肿2例。本组病人入手术室时大多表现为心率快、血压低、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等休克症状。9例患者入室前己在重症室作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1.2 麻醉方法
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或东茛菪碱0.3mg。入室后接Philip Mp40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 (ECG)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 全组病例均施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 根据病人情况选用清醒或快速气管内插管, 麻醉诱导以芬太尼2~4ug/kg、丙泊酚0.5~2mg/kg, 阿曲库铵0.5~1.0mg/kg。麻醉维持以丙泊酚2.0~4.0mg/ (kg·h) 持续静脉泵入和阿曲库铵0.25~0.5mg/ (kg·h) 维持肌松。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 L/kg, 呼吸频率12~14次/min, 吸呼比1∶2, 氧流量1.5L/min。记录麻醉期间的SBP、DBP、HR、CVP、SPO2的变化。正确估计失血量并确定输血补液量, 术中以复方乳酸钠、万汶、血浆及全血抗休克治疗, 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以保证重要脏器血液供应。
1.3 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及百分数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18例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扩容和手术治疗无一例在术中死亡。118例患者经快速扩容、修复止血等综合治疗10、20、30min后SBP、DBP、CVP、SPO2明显回升, 见表1。
3 讨论
急症创伤性休克病人因严重创伤及全血或血浆丧失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远比单纯失血性休克复杂。此类患者就诊时往往已表现为中、重度失血性休克状态。且大多病人还伴有重要脏器的损伤。休克是细胞水平氧供衰竭和细胞缺血反应延长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创伤后早期或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休克的临床诊断较易。但有效的治疗较复杂。液体扩容是早期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及时快速地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输血。同时纠正低氧血症, 改善组织供氧及氧利用。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手术止血修复。
麻醉医师碰到这类病人的抢救要准确恰当、急而不乱。术前根据病情做好充分估计, 术中常规监测ECG、SBP、DBP、HR、R R、SPO2的同时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此类病人由于严重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打击, 对麻醉的耐受力明显降低。麻醉方法的选择要求诱导迅速、循环干扰小, 既能满足手术需要, 又不加重休克, 同时又能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因此,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气管内插管、机械控制通气全麻是最佳选择。但要注意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明显抑制的麻醉药及血管扩张药。根据病情可优先组合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等麻醉药, 肌松药可选用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而且此类病人中多有饱食甚至醉酒患者, 这类患者一定要在诱导前放置胃管, 并随时准备好负压吸引设备, 以防误吸。急症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手术麻醉是一个抢时间、抢生命的过程。建立多条输液通路和深静脉置管, 快速扩容, 以维持最低有效循环灌注压是关键。术中视情况及时调整输液输血的入量和速度。必要时可适当用些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利尿药。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有助于消炎、消肿、抗休克、改变循环反应和增强机体耐受力。注重肾功能的维护, 根据生化检验结果, 及时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可重复使用。保护肾功能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循环血容量, 将血压提至最低肾灌注压以上, 缩短低血压期, 保证抢救成功。
摘要:创伤性休克病人病情紧急, 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需立即手术止血修复。所以如何尽快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及麻醉中采取积极的抗休克救治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症,创伤性休克病人,麻醉
参考文献
[1]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02.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83.
[3]赵杰, 吴金春.高原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及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 2010, 12 (6) :1147~1148.
创伤性休克病人 篇2
学习内容:
1.休克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 2.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学习目标:
1、掌握休克的定义。
2、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3、分析理解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4、理解掌握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学习重点:
1、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2、休克病人各期的临床表现。
3、休克的处理原则。
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
5、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教学内容: 〔休克概念〕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在许多疾病的严重阶段都有休克发生的可能。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转危为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会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阶段,最终导致死亡。因此,作为临床护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发生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全身主要脏器损害的危急的综合症。
多种病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主要脏器损害。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受损。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使脏器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最后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的病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病理生理过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效循环血量的维护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在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素常都累及,且相互影响。
[休克病因与分类]
引起休克原因很多,采用较多的分类法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这种按原因分类,有利于及时消除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低血容量休克
1.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
2.大量血浆丧失引起,如严重烧伤时,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3.大量体液丢失引起。由于剧烈呕吐。
4.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
(二)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
(三)心源性休克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四)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
(五)过敏性休克: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外科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本章重点为创伤性休克。[休克病理生理] 虽然休克发生的原因可以不同,发展过程也不太一样,但微循环的变化基本一致。微循环变化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微循环收缩期(痉挛)休克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缩小。
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刺激a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脑和心的微血管a受体较少,故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重要生命器官仍得到较充足的血液灌流。(选择性收缩外周(皮肤/骨骼肌)和内脏(肝/脾/胃肠)的小血管→循环血量重新分布→心脑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增加)代偿意义 缺血性缺氧期为代偿期,3个方面:
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的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返流入血增多。
③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a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神志一般清楚。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应尽早消除休克动因,控制病变发展,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防止向休克期发展。
2.微循环扩张期 表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心排出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微循环淤滞的机制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长期缺血和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CO2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导致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②缺血、缺氧使扩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腺苷、K+等)增多。
④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期白细胞在粘附分子作用下,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此外还有血液浓缩、血浆粘度增大,血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血液淤滞,甚至血流停止。3.微循环衰竭期: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微血栓,甚至DIC。休克发展到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示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病情严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各种凝血因子,且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结果出现严重出血倾向。以上是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此期如继续发展,各重要器官组织可发生广泛的缺氧和坏死而无法挽救。
休克一旦并发了DIC,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是休克晚期难治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休克的发展,组织缺氧愈来愈重,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导致局部酸中毒,加重细胞损伤。休随着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细胞损伤越来越重,各重要器官(包括心、脑、肝、肺、肾)功能代谢障碍越来越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休克愈来愈难治。
脑功能障碍 在休克早期,由于血液的重分布和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保证了脑的血液供应,因而除了因应激引起的烦躁不安外,没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但动脉血压低于7kPa 或脑循环出现DIC时,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患者神志淡漠,甚至昏迷。
在严重休克时,可出现多种内脏器官功能衰竭现象,称为多系统器官衰竭。发生的原因乃微循环障碍所造成。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休克的原因和休克持续时间久暂有密切关系。休克持续时间超过10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
以上内脏器官继发生损害,心,肺、肾的功能衰竭是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救治中更应重视。
[休克临床表现]
由于休克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和病情发展阶段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必须熟悉休克的基本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临床表现
神志 休克早期 休克期 休克晚期 清楚 伴烦躁激动 尚清楚 表情淡漠 模糊 甚至昏迷 皮肤粘膜 开始苍白 发凉 苍白,发冷肢端厥冷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厥冷到膝肘
*中、重度休克应放留置导尿管
血压 变化不大 脉压缩小 收90-70 脉压小 收<20mmHg或测不到
脉搏 稍快<100 有力 100~120细弱 速而细弱、摸不清
急促
尿少或 无尿
急促
尿少
呼吸 深快
尿量 正常
(一)意识 混浊,表情淡漠,或烦燥不安,但神志尚清楚。这是大脑缺氧的表现。严重休克时,意识逐渐模糊,乃至昏迷。
(二)皮肤和粘膜 苍白、潮湿,有时可发绀。肢端发凉,,末梢血管充盈不良。周围静脉收缩,陷,重者硬如索状。
(三)血压变化:血压只能反应心输出压力和周围阻力,不能代表组织的灌流情况。血压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血压下降做为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在代偿早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还可能有短暂的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 更明显,因而脉压差小(2.7Kpa以下),这是休克早期较为恒定的血压变化。只有失代偿时,才出现血压下降。
(四)脉搏 细弱而快:,由于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下降,心脏代偿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流,但每次心搏出量甚少。以后更由于心肌缺氧、收缩乏力,致脉搏无力细如线状,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周边动脉摸不清。
(五)呼吸 快而深:是缺氧和酸中毒的代偿表现。早期尚可有呼吸性碱中毒。除胸部损伤或并发心、肺功能衰竭外,呼吸困难者少见。
(六)尿量减少:早期为肾前性,反映血容量不足、肾血液灌流不良;后期还可能是肾实质性损害。对休克严重程度的临床估计,还可用: 一看:二摸:三测压:四尿量:
交感兴奋→泌汗增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肾血管收缩→少尿;血管收缩→ 血压不下降,脉压缩小。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休克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算、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血浆电解质测定,主要是钾、钠、氯,进行血气分析,借以了解血液氧合、二氧化碳储留和酸硷变化情况。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其他检查如EKG,X线片,胸、腹腔 穿刺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等视伤情和病情而定。
(二)特殊检查: 1.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CVP变化可反应血容量和右心功能,若低于0.49kPa(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表示有心功能不全;高于1.96kPa(20cmH20)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常与血压变化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指导补液治疗。
2.肺毛细血管楔压: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是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得的肺毛细血管内的压力,正常值为6~15 mmHg。PCWP变化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及右心室压力,若低于0.8kPa(6 mmHg)表示血容量不足;超过2.0(15 mmHg)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高于4.0kPa(30 mmHg)提示发生了肺水肿。
[休克防治要点]
休克病人病情危急,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应救死扶伤,分秒必争,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
一、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补充血容量:(因各类休克都有一个共同点)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第一措施。适用于各类休克。补充血容量越早效果越好,休克后的并发症越少。及时补充血容量,对时间较短的休克均可很快纠正,不需用其他药物。补液时应注意: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关键性措施 2 合理补液
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BP结合CVP指导补液(休克扩容时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的指标)用药时注意浓度、速度及配伍禁忌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CVP 低 低 高 高 高 正常 BP 低 正常 低 正常 正常 低
原因
血容量严重不足 血容量不足
处理原则 充分补液 适当补液
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过多 强心药、纠酸、舒张血管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舒张血管 舒张血管 *补液试验后给药
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min内静脉输入,如果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则示心功能不全。记录24h出入量以供参考 密观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量及速度
二、积极处理原发病(病因治疗)
外科病人休克常常需要手术处理原发病变,这同补充血容量 一样重要。如内脏出血的控制,消化道穿孔的修补,在快速补充有效循环量后,应抓紧时机施行手术去除原发病变,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休克。
三、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机制可不出现代谢紊乱,随着休克的进展,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组织无氧代谢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常用的药物:5%的碳酸氢钠,(但在休克早期常因过度换气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故早期不宜使用)
四、血管活性药物 主要包括1.2.3.通常使用1.根据病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缓解周围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以维持脏器的血液灌注。必要时,使用强心剂。
1.血管扩张药:解除微血管的收缩,改善微循环。但必须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2.血管收缩药:能升高血压,但加重组织缺氧,一般不应用。3.强心剂
五、其他药物
1.改善微循环 对诊断明确的DIC,可用肝素抗凝。必要时,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等。
2.应用抗菌药物 感染性休克,必须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留置各种导管,使感染的危险性增加,也应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3.应用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性休克。其主要作用如下:①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②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③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④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休克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引起休克的各种原因:有无大量失血、失液,严重烧伤、损伤或感染等。感染的诱因:老年人或婴幼儿、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类固醇、免疫系统的慢性疾病、泌尿道或胃肠道手术等。
二、身体状况:表(临床表现)通过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了解休克的严重程度。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CVP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休克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体液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大量失血失液引起循环血量不足所致的重要脏器及外周组织血流减少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型态改变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有关。6.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7.有受伤的危险: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休克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在临床护理中,对休克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休克病人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在临床中必须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恰当的精心护理,能降低病人死亡率和早日让病人慷复。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病人有没有好转,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面色、尿量变化,准确记出入量。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应每15-30min测量一次。
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流情况的指标。是休克最为敏感的指标。因此休克病人应常规放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出入量。休克时尿量减少是必然表现,应靠输液补充血容量。当尿量>30ml/h,表现病情好转,如果尿量明显减少(<20ml/h)或无尿,表示病情加重。
2.生活护理(1)一般护理: a安全护理:
b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C病房环境安静,必须避免过多搬动,以免加重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d注意保暖,但不局部加温,以免皮肤血管扩张而影响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和增加氧的消耗。血容量不足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四肢皮肤冰冷、潮湿、苍白或发花。此时不应给病人盖电热毯或用暖水袋保暖,原因是这样会造成皮肤四肢血管扩张,血液流向外周,中心循环血容量减少,脑和心脏的供血减少。另一方面,提高局部代谢,加重缺氧。
2)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的负担
3)吸氧予以间断吸氧,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减轻组织缺氧。3.用药护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a应用过程中监测BP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b使用时从低浓度、慢滴速开始。c严防药物外渗。
D BP平稳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速、减量或降低浓度。e血容量补足情况下方可使用扩血管药物。4.预防感染: a 严格无菌操作
b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c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必要时予雾化吸入 d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e 作好一切管道护理,防止逆行感染 5.对症护理
a高热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因体温每升高1℃,身体代谢增加70%。
b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保持口腔卫生及皮肤清洁以预防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c止痛;剧烈疼痛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克;此外,疼痛也是病人烦躁的原因之一,因此,外伤或术后的休克病人根据病人情况应适当给予止痛药。
6.心理护理
30例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篇3
【关键词】 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监护;体会
休克是一种由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的氧供和氧需之间失衡。休克发生后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流状态,导致细胞缺氧,营养物质缺乏,或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其营养物质,最终导致细胞损害,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时准确地收集主、客观资料是正确判断病情的基础[1]。护理的关键在于通过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早发现休克的前期表现,为休克的早期诊治争得有利时机。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休克患者40例及时有效地抢救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跌伤5例,挤压伤6例,钝器伤3例,其他2例。均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受伤后30~140min就诊。休克程度:轻度8例,中度15例,重度7例。收缩压<90mmHg,伴有脉搏细弱、皮肤苍白、冷汗、尿少、呼吸急促等。
1.2 抢救措施 全面检查,保持呼吸道畅通。测量中心静脉压。开放静脉,保持有效血容量。 记录每小时尿量。药物治疗恢复血容量治疗无效时,用周围血管扩张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如动脉压低、中心静脉压高,应使用强心药物;一般不采用收缩血管药物(除非与α受体阻滞药物合用);在休克原因不明但血压甚低的危急情况下可静注多巴胺、阿拉明。在采用抗生素之前送血培养、做抗生素敏感试验。
1.3结果 3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3例因失血过多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0%。
2 急救护理
各种休克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早去除病因,尽快恢复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
2.1松解病人紧身领扣、衣物,使病人平卧或取休克卧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30°),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每15min重复一次,有条件时应连接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仪。動态观测血气、红细胞压积,进行中心静脉插管监测CVP。创伤病人首先应控制活动性出血,必要时便用休克服。
2.2立即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常用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5%糖盐水、继而可用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浆和全血等。最后再视病情需要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视血压变化调节液体滴注速度及药物剂量。注意升压药的使用应在血容量补足之后进行,否则有害无益。
2.3病人转运途中监护 血压回升,病情稳定时方能转运。转运途中要给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和吸氧,并作好记录。保持病人安静,尽量减少搬动及不必要的刺激。转运时病人应禁饮食,可用湿纱布湿润口唇,病人张口呼吸可用纱布盖在口唇上并应使用面罩给氧。继续扩容治疗,注意保暖。车辆平稳,速度适中。对接纳病人的医务人员详细交待简单病史、急救措施及病情发展,以便继续治疗。
2.4病情观察 在休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应随时评估病人的神志状态、面色、四肢温度、皮肤黏膜的颜色及湿度,瞳孔、颈静脉及周围静脉的充盈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比重并做好记录[2]。放置测量中心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装置的病人也应定时测量并做好记录,以此来估计组织灌注情况及病情变化。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因休克病人常死于并发症。休克肺、心功能衰竭与肾衰竭常是引起死亡的三大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早处理。应注意观察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35次/分);有无进行性严重缺氧,经一般氧疗不纠正,PaO2<9.33kPa(70mmHg),并有进行性下降的趋势。特别常见于原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过度输入非胶体溶液者更易发生。如有上述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血压已回升接近正常或已达正常,而尿量仍<20ml/h,并对利尿剂无反应,应考虑急性肾衰竭可能,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如血容量已补足,中心静脉压达1.18kPa(12cmH2O),又无酸中毒存在,而病人血压仍未回升,则提示可能有心功能不全,特别是老年病人或原有慢性心脏病的病人,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可能。此时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及时报告医生。如休克时间较长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瘀点、瘀斑,或血尿、便血等,如有以上出血表现,则需考虑并发DIC。应立即取血作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检查,并协助医生进行抗凝治疗。
2.5吸氧 浓度在40%左右,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注意清除病人口中异物、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
2.6病因治疗的护理 对于感染中毒性休克,除上述治疗外,还应按医嘱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因为感染是导致休克的基本原因,只有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才能迅速控制感染,消灭致病菌。如感染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仍可升而复降,休克仍可反复,甚至加重。护理病人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安排好静脉注射药的次序,使其在24小时内维持一定有效浓度。
3 讨论
严重休克病人应安置在ICU内监护救治,室温宜22~28℃,湿度70%左右,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保温,适当加盖棉被、毛毯,但对高热患者需降温,以采用物理降温为好,因药物降温易引起出汗过多而加重休克,不宜应用于低血压、低血容量的病人。保持安静,防止意外损伤。由于缺氧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在休克早期病人处于兴奋烦躁状态,常不配合治疗,故应将输液肢体妥善固定,加备床栏,防止病人坠落[3]。如果极度躁动,可用安定等镇静剂。严密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血压常是反映休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不但不下降,甚至反可升高,此时千万不能用利血平等降压药,否则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在血容量补足基础上尽早采用血管活性药,改善脉压,改善微循环,但必须严密观察血压与尿量。严密监测血压、心电、呼吸、尿量、尿比重、酸碱度、意识和血气变化等,以了解各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和体内代谢变化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早纠正。
【参考文献】
[1]许业珍,汇朝光.重病加强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60.
[2] 徐晓丽.创伤失血性休克200例抢救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22):2238-2239
创伤性休克病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实验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则将其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 男病患数量为17例, 女病患为13例。病患年龄最大者52.6岁, 最小者17.3岁, 平均年龄为 (31.8±4.9) 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 男病患数量为16例, 女病患为14例。病患年龄最大者53.8岁, 最小者18.5岁, 平均年龄为 (34.7±4.2) 岁。全部病患因创伤所导致休克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腹部创伤 (肝脏受损, 脾脏受损, 结肠受损) 颅外创伤, 胸腔创伤, 四肢创伤。病患的创伤原因主要有:车祸, 高空坠落, 与人发生纠纷导致的砍伤, 击伤等等, 病患从受伤到医院就诊的平均时间在0.6~2.0 h之间, 平均时间为 (0.96±0.12) h, 所有病患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同时, 无转院情况发生。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临床存在突出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病患在送入到我科进行系统性救治之前, 其高压值均在90mm汞柱以下, 病患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均未达到正常标准, 在临床中符合休克条件, 在院前急救措施包括:抗休克措施, 呼吸机支持, 并对所有病患均进行了基本止血, 心脏起搏等基本急救措施。所有病患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 我们相关医护人员均对其进行了手术急救措施。
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急救护理干预。 (1) 手术室护理措施:病患在手术室接受手术之前, 院内护士均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准备好了手术前相关医疗设施, 在病患入手术室之后, 进行了必要的临床急救措施, 如:使用呼吸机, 为病患建立起静脉通道, 止血, 输血等有效措施, 具体如下:术前准备工作, 所有病患急诊手术, 在接到通知之后, 院方医护人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急救所需器械准备完毕, 所有器械均已经检测完毕, 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在根本上为病患争取到了抢救时间。 (2) 环境准备工作:当病患入院治疗之后, 相关工作人员要为其选择一个较为宽敞的手术空间, 并将室温调节到理想温度。 (3) 病情观测:病患在能入院治疗之后, 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明确的分工, 在抢救过程中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当核对病患的一般情况准确无误之后, 护士要利用多功能检测设备为病患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查工作, 并在此过程中, 对其生命特征进行实时监控, 在根本上杜绝低氧症的发生。 (4) 保证呼吸畅通:当病患进手术室之后, 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 将病患口中分泌物, 呕吐物及时清理干净, 在做完该项工作的同时, 要将病患的头部转向一侧, 并为病患补充足够的氧气, 在一般情况下, 氧气的供给量应该在4~6 L/min[1], 对于头部受创的病患, 会要将其头部适当做抬高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保证其自身静脉血的回流, 减缓其脑部静脉出血的现象。对于腹部创伤者, 相关医护人员要对其采用头低休克位。创伤性休克病患之所以出现休克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 受到创伤后, 大量失血导致缺氧, 要想将这种现象加以改变, 就必须为病患补充足够的氧气, 保证病患的脑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对病患进行输血补充氧的同时, 护士要根据实际情况, 对病患进行必要的导气管插入工作, 如发现病患的心跳停止, 则要立刻使用心脏起搏器, 人工呼吸等措施。并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工作。 (5) 止血措施:对于开放性伤害的病患, 出血量超过正常水平时, 要利用有效方式对病患进行紧急止血。从目前情况来看, 最为有效的止血方式是指压法。护士在对病患进行紧急止血的时候, 要适度用力压住病患的出血部位, 当无法辨认出血部位的时候。要在病患肢体近端血管进行按压。并及时辅助加以包扎, 必要的时候为病患使用止血带。 (6) 为病患快速创建静脉通道:在对创伤性休克病患进行手术急救的过程中, 要对其建立起静脉通道[2]。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 保证为病患补充足够的血量。创伤性休克病患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体内有效循环血液瞬间减少, 令自身多个重要器官出现衰竭的现象, 如果抢救不及时, 会对病患的身体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 最终衰竭, 导致死亡[3]。
因此, 当创伤性休克病患入手术室后, 护士要对其及时建立起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 使病患自身的有效血液循环加以维持, 一般情况下, 病患在入手术室之后, 另一名护士要对其马上建立起2~3条静脉通道, 以保证扩容治疗和各类药物的及时使用。在根本上对病患的血容量加以扩充, 有条件的医院, 还要对病患建立起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检测工作, 利用这种方式,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 将病患的血容量补充到正常水平[4], 与此同时, 还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病患补充血容量的具体数量。进而在根本上将病患心功能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当护士在对病患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 如果遇到了困难, 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切开其静脉, 为病患争取时间, 避免出现延误病情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医护人员在对病患选择输液部位的是时候, 应该依照病患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该项工作, 创伤性休克病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5], 必须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具体治疗。所以说, 护士在选择穿刺部位的时候, 应该选择血管粗, 易进针, 好固定的地方, 另外, 选取原则还应该要在根本上考虑到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静脉回流问题。
比如说:对颅内, 胸腔受到创伤性休克的病患, 应该选取病患的大隐静脉来进行穿刺工作。病患如果创伤部位在盆腔, 下肢等, 应该选取其上肢的贵要, 头部, 正中, 以及颈部静脉进行穿刺工作, 当病患侧卧的时候, 尽量不要移动病患, 要在病患未受到压迫一侧来进行穿刺工作, 对于输液速度, 护士要严格控制, 在通常情况下, 对于创伤性休克病患, 原则上是要利用等渗晶体对病患进行治疗, 如果供应血液方面无虞, 要在为病患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 为其进行输血治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病患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内。当病患送到医院之后, 护士在今早的为病患进行输液工作, 当病患各项生命指标达到正常标准之后, 护理人员调节输液速度, 避免病患出现体内血容量激增的现象。依照相关调查表明, 如果病患的输液速度过快, 会增加其祸患急性肺水肿的概率, 对于老年, 妇女, 儿童来讲, 更要注意。 (1) 麻醉配合:病患经过抢救后, 生命特征稳定 (高压>90 mm汞柱) 的时候, 护士要配合麻醉师, 做好诱导用药工作, 在麻醉方式选择上, 通常使用全麻插管麻醉, 这种麻醉方式能够令病患无痛楚接受手术治疗。 (2) 清查制度的实施:在对病患进行手术过程中, 巡回护士要积极配合器械护士的工作, 对手术物品进行一一查对, 该项工作完毕之后, 做好相关记录。在根本上杜绝手术器械在病患腹中残留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为医生们准备好医疗器械, 避免术中区手术器械的情况发生。 (3) 强化术中配合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过程中, 应该仔细观察手术步骤, 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医生递交手术用品, 帮助医生对病患进行有效止血, 同时要在手术过程中, 注意无菌操作。 (4) 评估失血量:当创伤性病患入院之后,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输入大量液体, 及时将其血压水平提升至理想范围内, 对于大出血病患, 及时为其补充足够的血液是治疗的关键。 (5) 核对工作:护士要做好手术室的急救工作, 病患在院内输血的过程中, 麻醉师要和巡回护士核对病患的身份, 并将病患待输入血袋上及时贴上标签, 检查血液质量, 该项步骤完成之后, 医生和护士要进行签名, 经过家属同意之后, 可以为其输血。在对其进行输血过程中, 护士要观察病患有无输血不适之症状和尿液变化情况, 在进行完该步骤之后, 要将完整的记录贴在病患的病历上。 (6) 尿量的观测:为了在根本上杜绝病患出现肾衰竭的症状, 护士要在抢救过程中观测病患的尿量, 通过这种方式, 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知病患身体内其它脏器受否出现了气质型病变。 (7) 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当病患被送入到手术室之后, 其心理状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患对创伤存在很大的恐惧感再加上发生意外的时候, 心情非常紧张。面对上述状况, 护理人员除了要做好对病患的术前准备工作之外, 还要将自身的仪表加以全面端正。从根本上取得病患及其家属的信任。与病患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和蔼的语言。以此为基础树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根本上将病患对创伤的恐惧心理全面消除。要积极鼓励病患, 为病患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让病患在真正意义上主动配合手术。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病患在经过系统性的抢救之后, 休克症状完全消失, 一般医学参数恢复到正常标准。
有效:病患在经过系统性的相救之后, 其生命指标均有好转的迹象, 一般医学参数接近正常标准。
无效:病患经过系统性抢救之后死亡视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本实验利用SPSS16.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中的计数资料, 利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33% (28/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 (23/30) , P=0.0377, χ2=4.320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症状, 在战争年代创伤性休克非常常见, 该症状的发生受创部位, 伤害程度, 持续时间, 失血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病患自身情况和受伤后的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伤性病患的伤势恢复。据相关调查表明, 创伤性休克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 其死亡率高达45%以上。一般情况下, 创伤性休克一般表现为血容量变低, 对于该症状的诊断, 是比较容易的。为此, 该院总结了手术室急救护理模式, 以此更好的应对突发的创伤性休克抢救和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33%, 而对照组仅为76.67%,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可见采用急救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证实了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有效性。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指, 病患自身受到了外界暴力袭击, 导致其身体内重要器官受损, 出现体内出血的现象, 由于病患失血过多, 令其自身血容量循迅速变少, 影响了原血液循环情况, 病患自身的微循环不够充分。病患在受到外界暴力袭击之后, 会产生十分强烈的疼痛感, 再加上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会增加病患形成机体代偿综合征的机率, 由此可以看出, 和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相比,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更为复杂。因而为了在根本上减少病患死亡率, 当病患入院治疗的时候, 护士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做好抢救措施, 在手术室中应该本着配合默契, 分工明确, 有条不紊的原则来进行抢救工作, 身为手术室护士, 必须要具有强大的责任感。
目前, 我国医院已经总结出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的模式, 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刘爱珍所作相关研究显示, 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与该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由此可知, 在手术室实施临床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应推广使用。
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后续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医生在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 待其血压持续性下降的时候才下定论, 会增加病患死亡的机率。当病患送入到医院的时候, 医生如果发现病患精神较为振奋, 且烦躁不安, 盗汗, 心率过速, 尿量减少, 可以判定病患为已有休克, 当其出现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 呼吸短促, 脉搏微细, 神志不清等可以判定为其进入了休克抑制期。通过总结该研究护理经验, 认为病患在入手术室之后, 护士要注意观测其各项生命指标, 具体如下所示。
(1) 血压情况。当病患处于休克代偿期时, 其血管会产生强烈的收缩, 此时病患的血压接近正常水平, 在此期间, 护士要对病患的血液情况进行实时检测, 当病患的血压持续性下降, 收缩压降到90 mm汞柱以下, 脉压变弱时, 说明病情恶化, 需要立即实施相关措施挽救病患的生命。经过救治后病患收缩压上升到90 mm汞柱以上的时候, 说明病患病情有所好转。
(2) 体温情况。当病患发生创伤性休克时, 会出现面色苍白, 盗汗, 皮肤湿冷, 经过松压后恢复红润较为缓慢。经过救治之后, 病患体温有上升之迹象, 说明病情好转。
(3) 精神情况。病患血容量不足的时候, 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 面色苍白, 卧位改为坐位时, 发生晕厥。经过救治之后, 病患精神意识明显改善。
(4) 脉率情况。病患的脉率指数在1.0~1.5的时候, 说明已经进入休克状态, 当脉率指数在2.0以上的时候, 说明病患严重休克。当经过救治之后, 病患的, 脉率指数下降到1.0以下的时候, 说明病情好转。
(5) 建立静脉通道。当病患入院之后, 相关医护人员要为其做好必要的急救错措施, 为病患建立起静脉通道, 止血, 输血等,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老年儿童病患, 相关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 要适当调整输液速度, 避免出现血容量激增的现象。
此外, 该研究建议, 要在平时为护士们组织相关训练, 在根本上将护士的业务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在进行抢救工作的同时, 相关医护人员还要对病患最好心理护理工作, 在根本上消除病患的紧张情绪, 令其更加主动的配合治疗, 提高临床治愈率。通过对创伤性病患的有效抢救, 能够为创伤性病患的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摘要:目的 探究对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该实验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手术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则将其平均分成2组,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急救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33% (28/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 (23/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良好的护理方式, 是保证创伤性休克病患得意救治的前提条件, 病患在入院之后, 医生护士对其实施有效救治, 能够令病患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手术室,临床护理,急诊抢救
参考文献
[1]邓碧霞.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 2011, 17 (22) :117-118.
[2]尹冬玲, 吴晓华.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 (2) :14-15.
[3]张小蓉.严重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救护[J].当代医学, 2011, 17 (18) :105-106.
[4]孙冬梅.严重创伤性休克63例手术室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5) :194-195.
[5]叶丽红, 庄继红, 陈静, 等.创伤性休克126例急诊手术室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 2007, 29 (4) :141-143.
[6]罗江勤, 蒲敏.创伤性休克手术抢救护理配合[C].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 (杭州) 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9:48-49.
[7]刘爱珍.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急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22 (12) :472-473.
创伤性休克的原因有哪些 篇5
失血是创伤造成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休克的最常见的原因。休克的失血量随着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失血的速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1次突然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4(约1000~1250ml)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可代偿地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如失血达到总血量的l/3(约1500m1)以上时,由于大量血液流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灌注不足,加上血红蛋白丢失,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的缺氧,重要脏器机能紊乱和组织代谢失调,即发生休克。
因此,对严重创伤要有全面认识,尤其对失血量,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两处大骨折,失血量可达总血量的20%~40%。成人股骨干一处骨折可失血500~1500ml,严重骨盆骨折失血量可达2500~4000ml。此外,大量血浆和细胞间液外渗,对循环功能同样有不良影响,如严重挤压伤。
一般来说,失血量超过总量的1/4时就可能导致休克,但伤员对急性失血的耐受能力差异颇大。对一次性的大量失血,必须考虑到潜在休克的危险,而给予及时的治疗。
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严重创伤及所伴随发生的症状,如疼痛、恐惧、焦虑及寒冷、神经麻痹等,都可对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刺激。如果这些刺激强烈而持续时,可进一步扩散到皮层下中枢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反射性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因而末梢循环的阻力增大,以致大量血液瘀滞在微血管网中,有效循环量减少而发生休克。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篇6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措施;护理措施
创伤性休克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病种,如果抢救不及时,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年来,突发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创伤性休克临床变现主要是由于患者血压过低以及缺氧造成患者人体各个器官正常循环受到阻碍,在体内出现大量的危害物质,在发病早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死亡。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了13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現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最小的患者年龄8岁,最大的64岁,平均年龄为47.8岁,在这13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受伤部位是颅脑,1例受伤部位属于肝破裂,2例受伤部位属于脾破裂,3例受伤部位属于肺挫裂伤。7例受伤原因为车祸所致,2例由于爆炸所致,1例由于挤压所致,3例由于高空坠落伤所致。
2急救措施
2.1迅速扩充血容量第一时间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建立两条或者三条静脉通路,给予大量液体补液,必要时给予输血支持,输液部位尽量选在离受伤部位较远的大静脉。
2.2呼吸支持彻底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腔通气道,防止患者发生缺氧从而引起低氧血症从而加重休克,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护理措施
3.1基本护理将患者平卧于床上,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窒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应用,同时抬高患者下肢30度,这样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保持安静。
3.2吸氧休克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所以要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如果患者缺氧状况不能得到改善,需要立即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有效的清理,包括鼻腔、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必要的时候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吸氧的效果。
3.3保暖由于休克患者皮肤湿冷,而低体温又是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凝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加盖棉被对患者进行保暖,如果患者颅脑发生损伤,可以给予冰帽应用对脑细胞进行保护,降低脑细胞的代谢。
3.4建立静脉通路和液体复苏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严格遵循医嘱给与液体滴入,保证液体的通畅,并且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密切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防止患者出现液体复苏的不良反应。
3.5预防感染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各项操作流程,及时清理患者伤口,如果患者符合手术指证,需要立刻和手术室联系,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讨论
创伤性休克在急诊科非常常见,而且发病早死亡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病情很容易恶化甚至发生死亡,所以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宋红梅,吕秀春.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J].吉林医学,2007,28(12):1440.
[2]赵喜梅,陈淑云,胡晓敏.196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2):114-115.
[3]乔燕.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延安大学学报,2011,9(2):72-73.
[4]吴小燕.抢救13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625-3626.
创伤性休克病人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 男64例, 女21例;年龄6岁~65岁, 平均30.5岁;急救半径4 km~45 km, 平均15.5 km;反应时间5 min~40 min, 平均16.7 min;现场救治时间10 min~30 min, 平均15.3 min;途中转送时间4 min~30 min, 平均13.8 min。
1.2 创伤原因、部位、临床表现
交通伤80例, 坠落伤5例, 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 伤后24 h GCS计分6分~8分。院内CT确诊脑挫裂伤35例, 硬膜下血肿30例, 硬膜外血肿16例, 多发血肿4例, 合并胸部损伤6例, 四肢骨折3例, 骨盆骨折5例, 腰椎骨折2例, 均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血压均低于90/60 mmHg (1 mmHg=0.133 kPa) , 血压测不到6例, 心搏骤停6例, 一侧瞳孔散大18例, 双侧瞳孔散大5例, 瞳孔多变3例。
1.3 院前抢救护理经过
根据85例病人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抢救护理措施, 如对心搏骤停者立即配合医师行CPR, 呼吸困难者立即开放气道,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并吸氧, 插口咽通气管通气, 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对开放性损伤者立即协助医师给予有效止血, 无菌棉垫填塞, 加压包扎, 减少出血, 并妥善固定四肢骨折。休克一旦确立, 立即建立两路静脉通道, 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1]进行液体复苏, 用中等量液体1 500 mL可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 在8 kPa~90 kPa。颅内压增高者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 静脉输注20%甘露醇, 静脉推注呋塞米。胸部外伤有张力性气胸者协助医生紧急穿刺排气, 脊柱损伤怀疑骨折者平行搬运, 争分夺秒, 迅速转送医院。转送途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给氧, 注意损伤体位, 保护创面, 同时通知接诊科室做好准备。
2 结果
接到呼救电话后, 白天5 min内出诊, 夜间10 min内出诊, 一般5 min~40 min到达现场。病人经过初步急救处理, 转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抗休克治疗85例, 纠正休克66例, 心肺复苏6例, 成功1例, 因颅脑损伤严重, 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 转运过程死亡1例。
3 讨论
3.1 重视现场急救护理技术
赶到现场后, 应迅速配合医生作出伤情判断, 为病人入院前早期“黄金1 h”[2]赢得宝贵时间。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CPR技术及气管插管技术, 对于心搏骤停病人及时配合医师行CPR抢救, 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在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 易于操作, 节省时间, 成功率高, 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重视监护技术:在现场及救护车上全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 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变化。无创检测技术简单、实用, 有助于为院前医生对伤情作出更细致、准确、有效的诊断、救治。重视液体急救治疗护理:尽管对创伤病人的输液争议颇多, 但当严重创伤因失血和重型颅脑损伤威胁伤者的生命时, 抗休克治疗, 脱水利尿, 降颅内压[3]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决定性措施, 为避免开通静脉通道对转运伤员回医院时间的影响, 要求护士在测量血压后的2 min内必须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
3.2 重视技术性操作的急救护理
正确配合医师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转送, 防止继发性损伤, 快速转入院内救治, 转运过程中强调脊柱、骨盆、胸廓骨折病人的正确搬运和固定。
3.3 重视改善急救模式
转运途中及时与颅脑创伤专科联系, 针对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第一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分钟, 此类病人往往无法抢救, 属于院前死亡范畴。第二死亡高峰是在伤后进入急诊科诊断、检查、抢救的时间里, 有人将68 h之内[4]称为“黄金时刻”, 在这一时间里, 病情变化快, 病人多数在医院里, 在医生的监护下, 我科免去了伤者在急诊科滞留的做法, 直接通知颅脑科及创伤专科接诊, 尽早实施确定性手术, 解救病人。本组80例病人是在这一时刻手术的, 虽然伤重且复杂, 由于抢救及时到位, 有69例伤员抢救成功,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杨祖清, 杨敬宁, 杜娟, 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第一应用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5 (11) :1032-1034.
[2]Gao J M, Gao YH, Zeng JB, et al.Plytrauma with thoracic and/or abdomiral injuries:Experience in1540cases[J].China J Trauma-tol, 2006, 9 (2) :108-114.
[3]刘君厚, 王广山, 彭景涛, 等.程序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2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4 (1) :50.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8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共抢救创伤性休克66例, 其中男性53例, 女性13例, 年龄最大78岁, 最小1岁, 其中10岁以下3例, 10~20岁11例, 21~40岁27例, 41~60岁21例, 60岁以上4例;车祸伤53例, 炸伤4例, 大面积烧伤5例, 砸伤2例, 其它原因致伤2例。经过大力抢救, 除4例死亡, 其余62例均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2.1.1 取适宜体位
休克早期患者取平卧位, 头部应垫薄枕;严重休克者取抗休克体位, 头部和腿均抬高30°, 或平卧位交替使用。腿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 头抬高有利于呼吸, 故对病情有利。避免不必要的搬运和翻身。
2.1.2 立即抽血
查血常规、血型、血交叉以及钾、钠、氯定量、二氧化碳结合力、红细胞压积等生化检查,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代谢情况。
2.1.3 注意保暖
以调节室温为主, 一般室温以20℃左右为宜, 且一般不宜直接加温于皮肤, 以免皮肤血管扩张而加重休克。
2.2 急救护理
2.2.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充血溶量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一条为扩容治疗使用。遵医嘱给予平衡盐液、等渗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碳酸氢钠以及大量的抗生素, 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降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黏稠度, 改善微循环。另一条通路可作为稳定血压, 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及新鲜血液, 以便及时纠正休克。输液部位应选择表浅较粗的静脉, 如上肢肘部的正中静脉、下肢大隐静脉, 遇穿刺困难时可行静脉切开, 保证短时快速补足血容量, 并保持通畅, 在大量输液输血过程中, 如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则提示有肺水肿先兆, 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2 加强呼吸管理, 及时改善缺氧状态
合理给氧, 一般吸氧浓度以35%~40%, 流量2~4L/min为宜。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内血块异物和分泌物,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机械辅助呼吸。
2.2.3 有活动外出血者应立即止血
如上下肢出血时, 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但需准确记录使用止血带的时间, 上肢一般不超过1.5 h, 下肢不得超过2 h。遇内脏有明显的出血者应在大量输血快速补液的同时进行紧急手术, 简单处理并及时包扎颅、及、胸、腹部的操作, 固定与制动骨折部位。
2.2.4 酌情使用镇静或镇痛剂
疼痛的刺激可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毛细血管收缩, 导致微循环血流量减少, 加重休克。疼痛剧烈时, 可肌注杜冷丁50~100 mg或吗啡5~10 mg, 此类药物有缩小瞳孔、抑制呼吸等副作用, 使用时要密切观察。对颅、脑、颌、面及呼吸道损伤患者禁忌使用, 避免掩盖病情。
2.2.5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在血容量补足以及纠酸的基础上, 如果血压仍不回升, 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阿拉明、多巴胺等。在使用过程中应视血压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输液滴速和浓度。
2.3 严密监护病情变化
2.3.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休克早期因脑组织轻度缺氧, 脑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 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等, 但在晚期患者则表现为表情淡漠或昏迷。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需派专人守护。对颅、脑损伤患者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节律及频率的改变, 每15~30 min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 并详细记录, 以便掌握休克程度。
2.3.2 注意观察患者微循环的变化
如患者有面色苍白、口唇紫钳、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大汗淋漓等症状, 则为休克加重表现,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作好抢救准备。
2.3.3 注意肾功能的变化
准确刻录4 h的出入量, 放留置导尿管, 以便测量每小时尿量。注意尿的颜色、比重及p H值的变化, 如果尿量少于30 ml/h, 表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需加速补液。尿比重长时间低于1.015, 尿量每小时少于25ml, 则表示肾功能有损害, 立即配合医生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休克纠正后应及时拔出导尿管, 以防泌尿系感染。
2.4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注意口腔清洁, 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 不能漱口者应作口腔护理。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与干燥, 定时翻身, 加强预防褥疮的护理, 避免继发感染,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患者, 男22例, 女10例;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36.2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 高处坠跌伤3例, 挤压伤6例, 钝器伤4例, 其他1例。均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90mmHg (1mmHg=0.133kPa) , 伴有脉搏细弱、皮肤苍白、冷汗、尿少、呼吸急促等。
2 抢救体会
2.1 早期判断
2.1.1 了解病因:
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询问致病原因及时间、致伤部位, 判断是否存在内出血。
2.1.2 密切观察临床症状:
休克的诊断标准是患者非常具体化, 如果等待患者的临床表现满足“休克的诊断标准”, 则意味着休克可能经过了一半的进程。应强调在血压明显变化之前更早发现, 以便对休克的治疗更为及时。对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精神紧张、尿量减少、收缩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应严格注意。对于平卧位时颈静脉收缩、萎陷、怒张等体征应有正确分析。
2.1.3 查体及辅助检查: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上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内出血的体征, 大腿是否有畸形、肿胀等骨折症状。必要时腹腔穿刺, 进行腹部B超及X线检查。
2.2 一般护理
休克患者应取仰卧位, 下肢抬高20°~30°, 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低氧血症时, 可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气。对严重低氧血症患者, 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与高浓度吸氧。最初吸入纯氧, 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监测结果, 调整吸入氧气的浓度, 维持PaO2在80mmHg以上或血氧饱和度>95%。
2.3 建立静脉通路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静脉由于末梢浅静脉循环血量不足, 往往管腔扁缩、内径变小、血管不充盈, 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延误抢救时机。因此, 通常选择足部内踝大隐静脉及前臂贵要静脉用留置针穿刺。
2.4 迅速补充血容量
及时补充血容量, 恢复有效血液循环是休克抢救的关键。常用输入液体有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和血液成分。
2.4.1 首先大量输入平衡盐溶液和生理盐水, 可于1~4h内快速输入2 000~4 000ml平衡盐溶液生理盐水。对于严重创伤或出血性休克可在30~40min内快速输入1 000~2 000ml平衡盐溶液生理盐水。7.5%高渗盐水能迅速补充血容量, 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改善血管的微循环。10min后血压逐渐回升, 并能维持30min。高渗氯化钠能刺激组织坏死, 过量使用易引起细胞脱水, 偶尔出现支气管痉挛。每次50ml静脉推注, 间隔15~20min, 总量不超过400ml。高渗氯化钠的优点是复苏时所需液量少, 并发症发生率低, 尚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2.4.2 胶体液含有大量血浆蛋白或淀粉, 是治疗低血溶量性休克的理想液体。 (1) 右旋糖酐:在出血性休克时应用中分子右旋糖酐, 其扩容时间可保持24h。右旋糖酐每天用量不应超过1 000ml, 重度休克、尿少时慎用。 (2) 白蛋白人体血浆蛋白:5%白蛋白溶液扩充血容量作用迅速, 但易导致和加重水肿。 (3) 羟乙基淀粉:本品是支链淀粉衍生物, 分子量3~4万, 扩容时间长, 其成分的40%可维持24h, 能降低循环性、可溶性黏附分子释放, 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2.4.3 输血:对以失血为主的休克, 补充丢失的血液是治疗的关键。特别是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 应尽早输入新鲜血。也可进行成分输血, 新鲜浓缩红细胞配合晶体液输入。
2.5 休克的监测
2.5.1 生命体征的监测:
心率减慢和脉搏搏动有力提示休克好转;脉压差变小是休克早期敏感指标;神志状态反映脑灌注情况;尿量增加是肾脏灌注增加的早期标准。
2.5.2 CVP:
监测CVP有助于早期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调整输液速度。正常值为5~12cmH2O (1cmH2O=0.098kPa) , 低于5cmH2O, 提示循环血容量减少;高于15cmH2O, 提示心力衰竭, 静脉血管过度收缩或输液过量。
2.6 正确纠正低体温
休克时低血压、低容量血症等一系列应激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儿茶酚胺, 并激活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腹腔内脏和皮肤小血管强烈收缩 [3], 导致热量产生减少, 使体温下降。另外低于体温的液体大量快速输入体内及创伤、检查导致躯体的长时间暴露, 可致体温降低。寒冷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并加重休克。低体温使组织氧利用率减少, 导致缺氧而加重休克。因此, 在抢救创伤性休克的过程中, 保暖及纠正体温非常重要。纠正低体温的措施: (1) 提高室内的温度。 (2) 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保暖。我院急诊科采用中央空调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并为患者进行辅助科室检查时给予棉被保暖。 (3) 禁止在患者的体表加温, 如使用热水袋。因体表加温会破坏机体调节作用。如需较长时间的暴露, 则应局部增加热源。但不可单凭提高皮肤表面温度而达到升高体温的目的, 因休克患者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 血液在机体内重新分布, 体表血流减少, 局部缺血、缺氧, 若增加体表温度, 可增加局部组织的代谢, 反而加重缺血、缺氧程度, 甚至造成局部坏死 [4]。
2.7 心理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多数因车祸、人为伤害等意外事故而致伤。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 加上创伤引起的疼痛、出血以及正常生理功能的障碍, 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如痛苦、紧张、恐惧甚至愤怒。现代医学已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 而且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我科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同时加强了心理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做好意识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很多都意识清楚, 因此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应体贴、关怀, 语言应亲切, 操作技术应娴熟, 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给患者以安全的感觉,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我院开展了由患者入急诊直至到相关科室住院由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制度。陪护的优点: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稳定患者情绪;指导正确搬运患者, 避免骨折刺破大血管和内脏, 加重休克;随时观察病情, 调节输液情况。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快, 有些被膜下血肿的患者, 在搬动过程中被膜突然破裂, 如不及时加快输液速度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采取的陪护制度大大提高了休克抢救的成功率; (3) 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家属面对突发的事件, 往往比较冲动, 心理反应更加复杂。患者家属期待医护人员有高超的医术, 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患者家属除了参与治疗工作外, 往往带有干预性行为。如对病情的曲解、扩大和隐瞒, 有些肇事者为了开脱自己的责任, 对抢救工作挑剔, 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以及患者家属对肇事者的不满情绪转加给医护人员。因此, 护士应态度和蔼, 主动告之病情, 对家属的疑问给予耐心和科学的解释。让患者家属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不仅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避免了医患冲突,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 更要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成功率不仅取决于传统的扩容疗法, 还与早期发现、正确纠正低体温及加强心理护理密切相关。因此, 护士在临床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真正运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创伤性休克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 使创伤性休克患者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方法:对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体会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早发现, 及时输液、输血、保暖, 加强心理护理, 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能取得良好抢救效果。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抢救,护理
参考文献
[1]黄秀娟, 罗莉玲, 黄健.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6) :192-193.
[2]张亚琴.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3) :166-167.
[3]邓爱春, 蒙金兰.52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3) :333.
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进展 篇10
创伤是当今人类一大公害,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据统计创伤是美国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创伤的总人数达70万人,伤者达数百万人,创伤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4位死因[1]。创伤性休克是各种急诊创伤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急诊外科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创伤一体化救治
创伤患者的死亡呈三个峰值分布,即即刻死亡、早期死亡和晚期死亡。其中早期死亡多发生在创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死因多为颅内、胸部或腹部大出血,或多发伤引起的肢体大出血。创伤后1 h内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之为“黄金1小时”[2]。这个阶段现场急救、途中转运、急诊救治如何,直接决定了创伤患者的救治结果。文亮等[3]研究发现,建立院外急救、急诊科、创伤病房和ICU病房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模式,将创伤患者收入创伤急救病房,由专职的创伤急救医师救治,可显著降低创伤患者的确诊时间、缩短急诊科至首次手术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尤其是显著降低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 院前救护
2.1 现场急救
文献报道,休克后1 h内得到抢救的病死率为10%,超过1 h则增加明显,超过8h病死率75%。所以对于现场创伤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严重创伤的救治,必须强调现场急救。现场紧急救治是指迅速解除和控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伤情,这个过程的基本要点是遵循ABCD法则[2],A(airway):气道,指呼吸道是否通畅;B (breathing):呼吸,指有无胸部损伤影响呼吸功能;C (circulation):循环评估;D(disability):神经系统障碍估计。防止忽视隐匿伤。对于现场伤员较多的突发事件,应迅速评估分诊。徐桂琴[4]将伤员按伤情度分级安排于相应区域。红色区(A区和B区):红A区为极重度伤员,红B区为重度伤员;黄色区:安置中度伤员;绿色区:安置轻度伤员。并在伤员身上醒目处按其伤情程度分别标记相应的颜色,优先抢救和运送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
2.2 伤口处理
2.2.1 控制出血
控制出血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紧急措施。止血方法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明显外出血用0.5~3 cm厚的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对有活动性出血者用血管钳夹住出血点或结扎止血。上下肢大出血,立即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准确记录使用时间,30 min松解止血带1次,以免肢体坏死,防止发生“止血带休克”[5],止血带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4 h。
2.2.2 止痛
创伤性疼痛引起休克仅次于大出血,抢救中给予伤员及时止痛十分必要[6]。可使用小剂量镇痛剂,如吗啡2~4 mg静脉注射,注意呼吸功能障碍的伤员禁用吗啡。
2.3 途中转运
对患者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应用救护车尽快将患者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转运前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患者目前的病情及预期发展,有无生命危险。
2.3.1 转运时机
对于何时转运,尚有分歧。王正国[7]认为:在现场做简单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控制进行性大出血,然后再转运,有条件时边转运边治疗。近年美国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训练中,将事故现场“就地复苏,再转运”的原则修改为“不复苏,立即转运”,亦即“拉着就走”。高劲谋[8l认为就我国国情而言,在许多地区院前时间还不可能大幅度缩短的条件下,强调现场复苏应实行紧急救治ABC,或“先救后送、边救边送”的方针。综合以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能力权衡救治和转运的时机。
2.3.2 转运工具
我国大部分是急救车转运,救护车辆既是转运工具,又是抢救伤员的场所,是“流动急救站”[6]。有条件的地区创建流动便携式ICU是创伤现场救治的一种新模式[9]。我国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航空救护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2.3.3 转运体位
转运时置患者于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10],以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脑水肿,又有利于呼吸的顺畅。对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尤其是劲椎损伤可使用劲托等固定器具固定,保持头颈部置自然中立位,搬运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成轴性搬运,平直抬上担架[11]。汽车运送患者时应平卧,足向车头,头部于车尾或横卧,以免汽车的惯性作用使脑缺血[12]。
3 院内救护
院内救护是现场救护的延续,也是伤员得到系统救治的第二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伤员伤情进行重新评估并系统救治。
3.1 急诊室抢救与检查
急诊抢救可按V(保持呼吸道通畅)、I(输液输血)、P(心功能监测)、C(控制出血)顺序进行[7]。王伟雄[13]要求常规实行两次检查法,两次检查法能大大降低由于严重多发伤引起的误诊和漏诊,即首先判断并处理致命损伤,然后再进行全身系统检查,以求发现所有损伤。同时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血常规、生化和血气分析,对伤情稳定的患者行急救中心内的X线、B超、CT等检查,并动态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尿量等病情变化。凡胸腹腔大出血、心脏压塞等危及生命的应立即急诊手术。
3.2 急诊手术
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实施微创手术,对患者可避免二次打击。赵双彪等[14]急诊开展介入止血手术,将患者由抢救室直接送入介入室手术,明显缩短围手术期时间,对多个脏器或部位的出血同时完成栓塞止血,栓塞成功率100%,抢救成功率92.7%,效果理想。该方法在救治多种致命性出血及创伤性出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提高严重创伤及多发伤的出血救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3.3 液体复苏
3.3.1 液体复苏时机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传统的观点认为积极液体复苏即迅速恢复血容量,及时、快速、大量输入液体,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以保证脏器和组织的灌注。但大量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超负荷,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出现面部、四肢、躯干、内脏器官水肿。郑伟华等[15]研究通过两种液体复苏效果比较得出: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优于积极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避免早期大量液体复苏的有害作用,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改善脏器灌注和氧供,显著降低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和后期病死率,改善了预后。
3.3.2 复苏液体种类
对于休克患者液体复苏采用什么液体一直有争议。用大量晶体复苏始于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晶体特点是可在较快时间内提升血压。田甜等[16]研究统计失血性休克的晶体液首选乳酸林格液,大容量输入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但输入后仅有25%~30%存留在血管内,大部分液体将转移至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大量应用将增加组织水肿和肺水肿的机会。张吉新[17]研究使用7.5%高渗氯化钠组比林格氏液组减少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但输入高浓度氯化钠可以抑制心跳,需引起注意。由于单独应用晶体溶液对改善血维持时间短,故必要时应补充一定量胶体溶液。创伤失血性休克胶体液首选羟乙基淀fender注射液,其次为右旋糖酐[16]。胶体中白蛋白主要是维持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能降低复苏所需液体量,肺组织损伤减轻[18]。
3.3.3 液体复苏量、速度及目标复苏
复苏液体量为估计失血量的2~4倍,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在30~40 min内输入晶体液1000~1500 ml,胶体液500 ml,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值为2~3:1。若休克缓解则减慢输液速度,否则继续快速补液,使收缩压目标维持在70~90 mm Hg,尿量≥25 ml/h[19]。补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到什么程度最合适,方国美[20]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SBP、MAP分别为9.31 kPa和6.65 kPa。临床上液体复苏量、速度和目标复苏可以根据患者精神状态、肢体温度、色泽、血压、尿量、休克指数等变化加以判断,综合分析。
3.3.4 复苏液体部位
静脉输液部位,腹腔、盆腔出血宜用上肢和颈静脉,上肢、头部出血宜用下肢静脉[21],避免在受伤肢体补液。创伤性休克的抢救具有紧急性、特殊性。中心静脉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补液通道,具有快速有效、通畅、持久、方便等优点[22]。张颖[23]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由于休克状态下周围循环衰竭,末梢静脉塌陷常常无法建立输液通道,采用经骨髓输液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取得了良好效果。
创伤性休克病人 篇11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监护室;护理;急诊抢救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47-02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引起的有效血容量不足而导致的以急性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意识异常;脉搏细速>100次/min;四肢湿冷、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30 mL/h或尿闭;收缩压<80 mm Hg;脉压差<20 mm Hg[1]。患者住进医院后需要紧急抢救治疗,其中监护室在对创伤性休克中的救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对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6例患者中,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7岁。患者受伤的主要部位为:颅脑损伤13例,胸腹联合伤10例,肝破裂3例,脾破裂4例,腹部挫伤合并骨盆骨折2例,腹部挫伤合并四肢骨折4例。患者从受伤到救治时间为0.5~1.5 h。在笔者所在科室抢救治疗32例,休克纠正后转院4例。患者在进入监护室前收缩压在90 mm Hg以下,脉压差均小于20 mm Hg,表现为休克状态:神志淡漠、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四肢湿冷、苍白;脉搏细弱或增快;四肢末梢血管充盈减慢;体温不升;皮肤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或减慢;尿量减少。
1.2 急救措施
消除病因、补液扩容、吸氧保暖,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基本护理
患者进入监护室后,先使患者取平卧位,畅通气道,头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流出,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血压监测,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安静。
2.2 吸氧
休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先以鼻导管吸氧4~6 L/min,或给予面罩吸氧。如果血氧饱和度仍减低,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吸痰、口鼻分泌物或口鼻部血液,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呼吸机吸氧,保证氧疗效果,防止低氧血症。
2.3 保暖
患者皮肤湿冷加上快速输液,应注意保暖、加盖棉被。必要时可提高备用液体的温度。头部外伤的患者可用冰帽保护脑细胞,降低脑细胞代谢。
2.4 尽早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患者进入监护室后,如果外周没有建立留置输液,应及时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保证快速有效静脉输液、输血通畅。快速进行血液常规、血气分析、血型检验及交叉配血。
2.5 液体复苏的护理
液体复苏时护士不仅需遵医嘱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并保持输液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输液反应等常规护理,还需及时发现或避免液体复苏的并发症[2]。
2.6 镇静止痛
剧烈疼痛可引起和加重休克,遵医嘱应用镇静止痛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2.7 预防感染
在急救护理操作时,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及时清创缝合伤口,留置导管加强感染控制及预防。
2.8 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进入监护室的患者如果有手术指征,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应及时与手术室联系,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时手术。
3 结果
转入监护室3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31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死亡率为16.12%。
4 讨论
创伤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很大,救治不及时极容易出现危险。而对创伤性休克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在抢救患者的急救护理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4.1 备齐抢救物品
在接到创伤性休克患者转入监护室的通知后,即刻准备好物品、药品、呼吸机等,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将病房温度调节到适宜,一般为23~26℃[3]。
4.2 做好患者病情评估并对患者全面体检
接诊护士可以按“一看、二摸、三查、四测”的顺序进行观察护理。“看”:意识、呼吸、肤色;“摸”:脉搏、四肢及皮肤温度及湿度;“查”:检查受伤部位、数目、大小、出血情况;“测”:测量血压、尿量[4]。并结合监护仪显示的数据,迅速评估病情并与医生共同判断患者救治重点及注意要点。
4.3 创伤性休克
患者早期合理的液体复苏,补充血浆、血细胞、凝血因子,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救治的重要环节。
4.4 抢救中护士长应亲自参加并做好指挥
做到忙而不乱、分工明确,保障各个抢救环节协调顺畅,抢救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重复后确认无误后使用,抢救中用过的安瓿、血袋妥善存放,已被事后查对。
总之,监护室人员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积累了经验,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强烈的急诊急救观念,把握有效的抢救时间,有利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5]。
[参考文献]
[1] 王玮.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2):3782-3783.
[2] 潘赫男,张勇,关占江.129例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21-22.
[3] 邓碧霞.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2):117-118.
[4] 徐丽华,钱培芬.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0-473.
[5] 张玉兰,李红梅.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3):4911-4912.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患, 按照所采取的不同救治方法进行分组:以非LFR方法治疗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 以LFR方法治疗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纳入标准:无高血压史, 受伤至入院时间在2 h以内, 创伤部位位于胸部或腹部, 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尿少等临床表现。研究组中男31例, 女9例;年龄22~72岁, 平均 (47.22±10.84)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 高空坠落13例, 利器砍伤16例;休克程度:轻度11例, 中度22例, 重度7例。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23~73岁, 平均 (47.56±11.0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 高空坠落14例, 利器砍伤14例;休克程度:轻度9例, 中度21例, 重度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之后为其实施紧急抢救, 首先对其伤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方案;之后为患者将口腔内的分泌物与异物清除干净, 保持良好的头位, 使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 为患者作气管插管, 以呼吸机作辅助呼吸;最后取远离创伤处的大静脉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1条用于输血, 1条用于液体复苏。此外, 还需对患者心脏停跳、开放性损伤、大血管破裂等问题进行对症治疗[2]。
对照组以非LFR方法进行治疗, 于休克早期为患者使用平衡液、浓缩红悬液与胶体液, 于活动性出血未得到控制之前行充分液体复苏, 以上液体快速补足, 直至患者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达到100 mm Hg[3]。而研究组在患者出血无法控制时以LFR方法进行治疗, 先行恢复患者的血压, 在收缩压恢复到90 mm Hg之后为其控制补液速度与复苏液体用量, 确保血压的平稳。行液体复苏之后, 两组患者均需接受护理人员对其意识状态、神态表情、血液灌注情况、皮肤黏膜变化等监护, 以便随时进行应急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补液到手术时间, 液体复苏量, 患者呼吸窘迫、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补液到手术时间和复苏液体量比较
研究组补液到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但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复苏液体用量远远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呼吸窘迫、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急症, 患者在遭受巨大创伤后于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 导致血流动力学处于极为不稳定的状态, 诸多脏器组织失去有效灌注, 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坏死, 从而诱发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发生功能衰竭[4]。由于此病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有效的急诊治疗便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 临床多采取“院前急救→入院评估伤情→呼吸道护理→止血止痛→液体复苏”的流程进行处理[5]。
院前急救主要是对患者的创伤给予简易处理, 如:为心脏停跳患者行心脏复苏、为血气胸患者行胸腔引流、为骨折患者清创止血[6]。这些措施的实施意义在于缓解患者伤情,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入院后的伤情评估除了可以使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还有助于医护人员决定适宜患者的平衡液和晶体液种类。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多发性创伤, 若创伤为开放性, 一般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若为闭合性创伤则可以借助伤情评估来发现, 进而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避免患者因最佳时机贻误而出现不良结局。
呼吸道护理可以确保患者气道的通畅, 如此可以确保氧气的充足供应, 缓解器官组织因缺氧而导致的功能衰竭;此外, 呼吸道护理还可以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机械通气对呼吸窘迫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止血措施的实施意义在于减少患者血容量的继续流失, 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止痛措施的实施意义则在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避免手术期间出现应激反应, 导致急诊救治失败。
液体复苏在急诊救治中最为重要, 传统的非方法为患者在早期以快速、足量的方式补充液体, 力争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血压水平。然而,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 这种方法会导致机体失血代偿机制的紊乱, 反而会增加呼吸窘迫、凝血障碍、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因其造成的“死亡三角”-体温下降、持续出血、血液稀释, 则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7]。从表2数据便可以发现, 研究组的呼吸窘迫、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依次为15%、12.5%、10%, 其死亡率仅10%,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这无疑是突显出充分液体复苏的局限性, 即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而可以确保血压平稳在90 mm Hg, 这一血压水平可以确保重要脏器的充分血液灌注, 大脑和心脏得到基本血液供应, 血液不会过度稀释, 人体的正常调节机制不会被干扰, 因此可以使急救成功性更高[8]。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 研究组患者复苏液体量少于对照组 (P<0.05) , 这恰好反映出LFR的血液稀释程度不如充分液体复苏方法, 所带来的结果便是研究组患者远远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关键在于抗休克治疗和止血治疗, 而可以有效补充血容量, 确保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具有鲜明的抗休克疗效, 因此临床可为患者采取此方法进行救治。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救治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患, 按照所采取的不同救治方法进行分组:以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治疗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 以限制性液体复苏 (Limited Fluid Resuscitation, LFR) 方法治疗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组间救治结果。结果:两组补液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液体复苏量, 患者呼吸窘迫、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患, 可以通过LFR来降低死亡率, 预防和缓解各种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方法,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燕.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84例的救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 (3) :36-37.
[2]陈旭文, 李素婷.创伤性失血性休克70例急救体会[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 19 (6) :498-499.
[3]张秉武, 尉桂新, 杨明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 2015, 31 (11) :103-105.
[4]顾松涛, 王素斌, 李思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3) :135-136.
[5]董嗣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 2015, 14 (3) :146-149.
[6]闫红.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1) :264.
[7]Burša F, Pleva L.Anaerobic metabolism associated with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monitored by microdialysis of muscle tissue is dependent on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Emergency Medicine, 2014, 22 (1) :1-9.
【创伤性休克病人】推荐阅读:
创伤性休克试题07-07
创伤性休克的诊治体会09-06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11-17
创伤性休克护理的试题07-11
急诊创伤性休克护理论文05-18
ICU创伤休克08-30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10-07
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11-09
第3章 休克病人的护理07-17
感染中毒性休克07-25